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

2024-06-16

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精选8篇)

篇1: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

固定资产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做好新形势下资产管理工作,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更好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有效运转和高效履职的需要,提升资产管理水平。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管理问题进行了较为独到的探讨。

关键词:行政事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现阶段,财政部印发了《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财资〔〕9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保障政权运转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理顺和巩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法律制度和内控机制,深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国库管理相结合,建立既相互衔接又有效制衡的工作机制和业务流程,着力构建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和进一步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等方面,明确了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意见》提出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资产、自然资源资产等由部门、单位、机构经手管理的资产和行政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还从收益管理、资产清查核实、产权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和资产报告等基础性工作、绩效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配套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

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是确保资产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各机构职责分工如下。一是财务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与整体协调职责,推进资产实物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有效衔接。如准备核算与登记固定资产、分析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投资效益、参与投资项目决策等。二是实物管理机构。该机构承担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职责。如分析了解固定资产日常使用状况及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本专业固定资产、牵头组织本专业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等。三是实物使用机构。该机构主要承担通过实施各项资产管理措施以加强实物资产日常管理职责,除此之外,实物使用机构还应负责清查盘点本机构资产,配合实物资产清理处置。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构建起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制度,由指定管理责任人或直接使用人严格依照“谁使用、谁保管、谁维护”原则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维护。若因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出现变动而需办理交接手续之前,必须准确、清楚盘点固定资产。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目录设置

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自身现状,确立固定资产目录。其中固定资产目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制度指导,包含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目录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呈现为“类-项-目-节-名”五大级次的树形结构,其中行政事业单位集团总部负责统一定义“项”、“目”、“节”的类别编码与类别描述。公司依据资产状况与实际管理的需要对“名”的描述自行细化与规定。同时“类-项-目-节-名”五大层次均需分段设置编码,对于“类”、“项”、“目”及“节”等层次来说,其编码均为两位,而“名”层次的编码为四位。

三、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改革政策

应依照《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及《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办法》等诸多规定开展固定资产确认、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等相关核算工作。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等组织共同参与审阅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同时需结合固定资产的使用与技术更新情况,对折旧方法的使用、折旧年限长短及残值率高低等状况予以检查,之后以检查结果为依据或提出调整政策的建议后上报于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供其审批,或提出保持原政策不变的建议后上报于公司管理层供其审批。

四、行政事业固定资产业务管理流程

1、固定资产内部转移

对于固定资产内部转移来说,指的是固定资产在行政事业单位省公司与市公司间、地市间及各部门间的转移。行政事业单位通常以无偿调拨方式进行固定资产内部转移,其中转入、转出公司的账务处理日期必须始终保持一致性。应按照资产转移通知下发实践,直接转出公司在当月减少的资产,当月照提折旧,自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直接转入公司在当月增加的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自下月起开始计提折旧。资产拆迁转移过程中,由转出公司承担全部资产拆除费用,由转入公司承担全部包装费用及安装成本等。

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要求严格按照下述原则对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予以计提。一是结合公司技术发展状况、固定资产使用状况,由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及财务机构共同判断是否发生减值准备。二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对固定资产可回收金额做出客观、公正预估。三是由财务机构领导实物管理机构、实物使用机构开展资产组界定、可回收金额计算等一系列活动。

3、固定资产报废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依托两级审批管理模式开展固定资产报废活动。其次,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等组织共同审定报废事项,由实物管理部门出具书面的技术鉴定报告,直接报公司管理层核准并形成书面记录。最后,各单位的报废申请必须以正式公文的方式上报省公司。

4、执行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

5、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机构、实物管理机构及实物使用机构共同盘点固定资产,其盘点内容为实物资产的清点与资产使用状况的盘查。

6、固定资产租赁。

7、固定资产的零星购置等。

五、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注重购置轻视管理

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所有部门仅仅确定需要的便加以购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一般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固定资产购置制度能够有效进行、购置行为规范固定资产购置。但是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把固定资产任意流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对其固定资产有效管理力度不够,以致大量的固定资产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不能完全发挥其真正使用价值,最终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浪费和丢弃。

2、账实不符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管理过程中最为多的情况是账实不符,一般有以下几点情况。一是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处理减少的固定资产,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又不对其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核查,不与其他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的困局。二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总是不能按时把上级主管部门下拨的专用固定资产的设备入账,最终导致形成了“账外账”。三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只是列在支出账面上,没有列入固定资产账务体系内。四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把及时出售废旧设备的资金进行入账。

3、资产使用、处置缺乏规范性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如何使用、如何处置等有关固定资产管理、处置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出明确规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根据有关规定使用、处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固定资产使用、处置出现不规范现象,具体主要表现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没有经过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就直接进行出租;没有严格根据有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规定就把报废、转让或者变卖的固定资产不进行上报。

六、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驾护航。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主要包含没有纳入和纳入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出借出租的固定资产以及报废的固定资产。一方面构建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健全的资产清查制度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的主要节点,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定期清查,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另一方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明确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申购、采购、使用、报废等所有环节的责、权、利,并且需要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与员工的职责。

2、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

国内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环节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在于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没有能够全面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要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存在薄弱现象,对待资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资产管理责任意识,行政事业单位应定期需要进行不定期对专人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从而确保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与质量。

3、培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

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各级职工打破传统“经费”观念,树立“资产”观念。流动资产的管理固然重要,但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不仅需要重视起固定资产购置,还要做好做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员工资产管理培训与再教育工作。要不断提高相关员工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也要不断增强员工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叶一萍: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5(5).

[2]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推出“升级版”[J].交通财会,(3).

[3]刘兴奎:浅谈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3).

篇2: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

参考选题

1、对XXX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的思路探讨

2、XXX公司筹资方案设计

3、XXX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方案设计

4、XXX企业成本控制制度设计

5、关于XXX公司加强企业日常成本管理的设计

6、XXX企业成本管理方案设计

7、会计资料分析在XXX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8、成本管理会计在XXX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9、网络财务在XXX企业的推广策略设计

10、XXX企业整体评估中问题分析及对策设计

11、XXX企业会计电算化软件实施设计

12、XXX企业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设计

13、XXX企业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设计

14、XXX企业财务预算方案设计

15、XXX企业或公司房地产的评估中成本法应用的研究设计

16、XXX企业或公司资本化率评定的设计

17、从评估行业角度看待XXX企业或公司的评估风险设计

18、XXX企业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设计

19、XXX企业或公司无形资产评估收益法的研究设计

20、XXX企业或公司抵押房地产价格评估风险及防范设计

21、XXX企业或公司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因素分析设计

22、XXX企业成本效益比较设计

23、XXX企业劳动保障与职业计划管理设计

篇3:资产负债表信息应用探讨

通过对该表, 可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规模及构成、资产质量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所有者权益构成及财务稳健性和弹性、企业资本金保全及增值情况等。同时, 通过资产负债表揭示的信息, 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为企业的经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信息

1. 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基本情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栏数据, 可以一目了然知道企业的资产总数的多少;同样, 可以通过“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栏数据, 可以知道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数是多少。

2.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企业拥有和控制的经济资源, 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项目中“流动资产合计”和“非流动资产合计”栏列示的数据了解到。其具体的有关项目的数据, 可以查阅相关项目, 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3. 企业的资本来源的分布情况。

企业的资本主要是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和“所有者权益合计”栏列示的数据, 可以直接了解到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其中流动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有多少;长期负债中有多少需要用当期流动资金进行偿还等, 如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可以查阅相关项目, 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同时了解到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数量是多少。其中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相关项目的数据, 可以查阅相关项目, 详细了解其具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4. 企业资本的结构。

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查阅, 不但可以了解到企业资本的来源情况, 还可以分析资本结构情况, 可以识别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及企业财务稳定性。负债总额中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相对比例, 所有者权益中投入资本与留存收益相对比例,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相对比例, 直接关系到债权人和所有者的相对投资风险, 以及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比重越大、债权人的风险也越大,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也越弱。相反, 负债比重越小,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风险也越小, 企业财务也越稳定。

5. 企业资产与资本之间的对应关系。

(1)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 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流动资产约为流动负债的两倍, 资金占用结构相对就比较合理。从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与流动负债合计数, 可以判断企业资金占用是否合理, 资金的结构比例是否恰当。企业利用负债的水平的高低。

(2) 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 同样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般认为, 企业总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为1:0.5-0.6之间比较合理。因此, 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栏的数据与负债合计栏的数据的对比, 可以判断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

(3) 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企业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 一般为2:1的关系。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和所有者权益合计数的对比, 就可以判断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

(4) 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一般认为,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为6:4比较合理。因此, 通过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栏的数据与所有者权益合计栏数据的对比, 可以判断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

(5) 非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负债的关系。企业的非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负债, 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关项目之间应相对应。如长期借款, 指借款期超过一年或超过一个营业周期的借款, 主要是用于固定资产的购建, 应与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相对应。

6. 企业的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指企业应付各种挑战, 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 包括进攻性适应能力和防御性适应能力。所谓进攻性适应能力是指企业有财力去抓住突如其来的获利机遇及时进行投资;防御性适应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危机中生存下来的能力。财务弹性强的企业不仅能从有利可图的经营中获取大量资金, 而且可以借助债权人的长期资金和所有者的追加资本获利, 万一需要偿还巨额债务时, 也不至于陷入财务困境, 或遇到新的获利能力更高的投资机会时, 也能及时筹集所需资金。财务弹性来自于资产的流动性或变现能力;现金流入的能力;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筹集资金的能力;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变卖资产取得现金的能力。可见通过对资财分布状况及资财权益分析、有助于识别企业财务弹性。

二、运用资产负债表信息分析企业财务状况

阅读资产负债表的过程, 实际上是财务分析的过程。从资产负债表中,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财务状况, 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正确的决策。

1.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 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它的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表示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担保, 反映了企业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这一比率越高, 则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越高, 但过高的流动比率却降低了企业的资产利用率, 表明企业过于保守。而流动比率过低, 则表明企业短期负债偿付能力较弱, 财务风险较大。一般认为, 流动比率为2:1比较合适。

(2) 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在流动比率的基础上, 将存货从流动资产中剔除, 使此财务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速动比率一般为1:1比较合理。

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成现金, 实际坏账可能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要多。因此可以采用保守速动比率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即:

保守速动比率= (库存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净额)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中除存货存在不确定因素外, 还有一些流动性较差, 如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等。因此, 将这些项目扣除后的速动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

(3) 营运资本。营运资本是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 其计算公式为: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是以绝对额来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 显然, 流动比率大于1, 才可能有“营运资本”。也可以用营运资本与流动负债或负债总额对比来反映偿债能力。

2.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负债融资的。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 该指标不论对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十分重要, 适度的资产负债率既能表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风险较小, 又能表明企业经营安全、稳健、有效, 具有较强的筹资能力。资产负债率是公认的衡量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该指标一般在50%-60%比较好。实际分析时, 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定。

(2)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股东权益占企业资产总额的比例, 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总额中有多少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其计算公式为:

股东权益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该指标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和偿债安全性。该比率过高, 则说明企业财务结构不尽合理。该指标一般在50%左右比较恰当。

(3) 负债股权比率。负债股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的比率, 也称产权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负债股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这个比率实际上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与股东所投入资金的对比关系。因此, 它可以揭示企业的财务风险及股东权益对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该指标一般在50%左右比较合理。

3. 固定资产净值率

固定资产净值率是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该指标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和生产能力, 该指标一般应超过75%为好。该指标对于工业企业生产能力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 能为报表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大量管理信息和财务分析资料。但是未进行系统的整理和集中归纳, 使其应有的作用未得到发挥。本文就其揭示的有关信息和进行财务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作了整理和集中归纳, 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5.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2006.5.

[3]尹莉:《财务会计》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9.9.

[4]葛长银:《领导者会计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1.

篇4:美国的资产负债表

美国金融市场到底为美国创造了多大利益?最近10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详细分析和计算。虽然各种估算方法和结果有差异,但是基本结论非常一致:全球性金融市场让美国变成地地道道的“世界银行”,它可以以极低的利率成本向全世界“借钱”或“吸收存款”,然后将这些低息存款拿到世界各地去“投资”或“购买”高收益资产。就像一个典型的银行一样,通过巨大的“贷存利差”,美国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巨大利益。

美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边是资产,另一边是负债。银行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呢?那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贷款”(资产)和“存款”(负债)的利差。

从1952—2004年的半个世纪里,美国所持有的外国资产平均收益率是5.72%(即平均资产收益率),外国所持有美国资产平均收益率是3.61%(即平均负债收益率)。“贷款(资产)”和“存款(负债)”利差达到2.11个百分点。用这个百分点乘上数万亿乃至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规模,累积的利益当然是天文数字了。

与美国享有类似“特殊待遇”的还有欧元区和英国。截至2010年底,欧元区拥有的海外资产是21.971万亿美元,海外拥有的欧元区资产是23.620万亿美元;英国拥有的海外资产是14.539万亿美元,外国拥有的英国资产是14.857万亿美元。均是负债超过资产。显而易见,欧元区和英国之所以也能够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世界性银行”,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金融市场、金融中心和储备货币地位。

根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的估算,在2001—2006年期间,美国累计对外借债3.209万亿美元,然而净负债竟然还减少了1990亿美元,等于美国净赚3.408万亿美元。其中仅汇率贬值一项就让美国赚8920亿美元——当时正是美元相对世界主要货币大幅贬值时期,亦是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最激烈的时期。

3.408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它大约相当美国6年的国防军事开支总和。也就是说,美元霸权创造的超级利益,意味着世界各国为美国庞大的军事开支“买单”。

一个关键问题是:为什么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能够获得极高收益,外国投资到美国的资产却只能获得极低收益呢?针对这个收益严重不对称的现象,有学者提出如下几个解释:

一、美国投资到海外的资金与外国投资到美国的资金,“质量不同”,美国所投资的不仅仅是资金,还附带着技术专利、管理诀窍,等等,理应获得高收益。

二、美国拥有高科技优势,到海外投资往往都是占领产业高端,自然能够赢得高收益。

三、美国投资者或企业家比外国投资者或企业家“聪明”,能够发掘更优质的投资项目。

四、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和投资天堂,外国投资者(尤其是外国政府)甘愿接受低收益,也要投资到美国市场。

五、美联储掌控全球货币政策,操纵全球货币汇率,以“小鬼搬家”之魔法,将财富从外国转移到美国。

另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政府制定了明确的金融投资和贸易政策,确保外国资本在美国境内的直接投资不能超过一定比例,一般是20%以下,从而尽量引导外国资本进入美国债券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相反,在美国拥有的外国资产总额里,直接投资占比达到65%,投入金融市场的只有三分之一。

篇5: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看我的自荐信,我是西安外事学院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学生。

该专业实际操作性强,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广,针对专业特点,我自身不仅刻苦努力学习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也较多的在课外学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来提高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在校期间,我经常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在读书过程中积极思考,<莲山课 件>来完善自己的思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时俱进。

对待工作积极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能够从一而终,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可以做的更好。

生活方面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严谨的生活态度,平易近人,诚实守信,有较强的时间观念。性格坚韧,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

诚恳希望贵公司可以给我一次面试的机会。最后祝贵公司事业稳步发展,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王xx

篇6: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其价值的转移是通过计提折旧逐步计入营业成本或企业费用之中的,而不像材料、低值易耗品等流动资产可一次性计入营业成本。公路客运企业固定资产所占比重大,如何保证企业把固定资产的成本合理分配到各个受益期,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同时使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报废时能重新予以购置。笔者拟就公路客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公路客运企业固定资产的分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企业根据不同的管理需要和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的分类。公路客运企业按固定资产的用途和使用情况综合分类,可以把固定资产划分为八大类。

(1)、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2)、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3)、租出固定资产(指在经营性租赁方式下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固定资产)

(4)、不需用固定资产

(5)、未使用固定资产

(6)、土地(指过去已估价并单独入账的土地,因征地而支付的补偿费,应计入与土地有关的房屋建筑物的价值内,不单独作为土地价值入账)。

(7)、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8)、全额抵押经营的固定资产(指公路客运企业采用全额抵押经营方式而购置的固定资产,主要指当前公路客运企业采取全额抵押经营模式下的车辆)。

二、公路客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的系统分摊。其中,应计折旧额,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企业各会计期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折旧的基数: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一般为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2、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应计提的折旧额。在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时,应主要考虑四个因素。

① 该资产的`预计生产能力或实物产量。

② 该资产的有形损耗,如车辆运行中发生磨损、房屋受到侵蚀等。

③ 该资产的无形损耗,如因新技术的出现而使现有的资产技术水平相对陈旧,市场需求变化而使产品过时,在高速公路上高等级车辆淘汰普通客车等。

④ 关于该资产使用的或者类似的限制。

在具体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时,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在相同生产经营条件下,固定资产所处的自然环境基本相同,此时,对于同样的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应具有相同的预期。对于某一特定固定资产相关的备品、备件,如果其使用仅与个别固定资产相关,则应将其单独确定为固定资产,并在不超过相关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

3、固定资产的净残值: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的回收额,在计提折旧时,应从固定资产原价中扣除。为避免人为因素对固定资产净残值乃至折旧额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章第三款第二条规定:固定资产在折旧前,应当估计残值,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除,净残值比例在原价的5%以内,由企业自行确定;由于情况特殊,需要调整净残值比例的,应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以笔者单位来说,一般的固定资产净残值残值比例定为3%,但对全额抵押经营的营运车辆,承包到期,车辆报废,残值奖励给经营者。

三、公路客运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一方面要从空间范围上确定哪些固定资产应当计提折旧,哪些固定资产不应当计提折旧;另一方面要从时间范围上确定应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什么时间开始计提折旧,什么时间停止计提折旧。《运输企业制度》、现行《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五条规定: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笔者认为不妥,因为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固定资产按使用与否来决定是否计提折旧,忽视了进步而导致无形损耗,比由于实际使用而产生的损耗更大的客观事实。《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十七条明确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① 已提足折旧的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这明确告诉我们,只要是公路客运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固定资产,不管它处于何种状态:在用、不需用、停用、未使用,都会发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都要计提折旧。因此,公路客运企业除以下情况外,所有固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

① 已提足折旧,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后的余额;②未提足折旧而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③按照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④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在具体计提折旧时,应按月计提折旧,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均衡地分摊于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的可折旧金额是依使用年限均匀损耗。

工作量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依工作量均匀损耗。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同属直线法,平均折旧,具有简单明了,计算容易的优点。但年限平均法的缺点是:①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程度与折旧额之间的关系;②造成固定资产各期负担的使用成本事实上的不均衡;工作量法的缺点是①忽视了停用期间固定资产的损耗;②在实际工作中准确预计固定资产在其使用期限内的总工作量是十分困难的。

双倍余额递减法又称快速折旧法或递减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计提折旧,后期则少计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金额的方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合计,其特点是:计算折旧的基数是固定不变,折旧率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确定,各年折旧率呈递减趋势,依此计算的折旧额也呈递减趋势。

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是加速折旧法,其特点是在固定资产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则少提折旧,从而相对加快折旧的速度,以使固定资产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补偿。具有几方面的优点:

①体现了固定资产的效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这一趋势。

②有利于固定资产使用成本总额的相对均衡。

③由于早期多计提折旧而推迟了应交纳的企业所得税,相当于政府给企业提供了若干期的无息借款,使企业得到一定的财务利益。

《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同时,按照、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等有关各方查询。笔者认为,公路客运企业应根据这一规定,结合自身的行业特点,选择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处理

公路客运企业每月计提的折旧,应通过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来完成。各月计算提取折旧时,可以在上月计提折旧的基础上对上月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调整后计算当月的折旧额。

当月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 上月增加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上月减少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

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应借记“营业成本”、“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贷记“累计折旧”。

笔者认为,对公路客运企业全额抵押经营模式下营运车辆计提的折旧额,不应计入当期营业成本,而应冲减“长期负债”。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篇7:资产负债表毕业论文

关键词:绩效评价;高校资产使用;必要性;可行性

高校资产是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是高校获得预期利益的基础、保证,更是高校持续发展的物质前提。因而为使资产的利用达到高效率,就必须对高校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高校资产使用内涵。要了解高校资产使用的内涵,首先必须明确高校资产的范围。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97)财文字第280号第二十九条规定: “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从高校财务会计报表的角度来看,高校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四个部分。

通常所说的资产使用是指资产管理机构和人员对资产进行验收、入账、领用、保管、维护维修等一系列的工作。高校资产使用也不例外,它是高校在拥有资产后对其进行日常管理的所有手段的总称。高校对资产使用进行管理的目的是提高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由此,高校在管理过程中,更为关注所拥有资产的流动性,包括折旧、损耗、增值、摊销等,以求提高自身资产运行的效率。

(二)绩效及绩效评价内涵。Bates和Holton(1995)认为,“绩效是一多维建构,测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绩效的内涵是不同的。从高校角度来说,其对资产使用进行管理,一方面关注资产的流动性,包括折旧、损耗、增值、摊销等;另一方面又强调要提高资产的效率、效益和效果,这既有过程的核算,又有对结果的衡量;同时,高校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两部分,各自的目的分别是提高公共效益和保值增值,因而高校对资产使用进行管理需充分考虑各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性;再者,高校资产的利益相关者有资产捐赠者、求学者、政府等,他们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这也是高校资产的特点之一。

结合高校资产使用的特点,本文认为绩效是以多个利益相关者为基础的,为使不同目标达到共赢而设立的,综合了过程及结果的一种管理框架,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的管理手段输出。而绩效评价则是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高校为实现其资产使用效率、效益和效果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管理的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

二、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有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6.5%,这标志着高等学校从此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是,高速扩张的高校教育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是越来越重的负担。国家对高教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发展的需求,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已是不争事实。

与“投入不足”事实相对应的是,目前高校对已获取资源的利用并未做到尽如人意,其对资产的使用还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资产使用效率低,闲置浪费严重。资产使用效率低是高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由于可以无偿占有、使用,各院系往往不顾实际需要,多占用资金,占用资产,引发部门之间的攀比,造成资产闲置;又由于缺乏必要的资产余缺调剂制度,降低了这些资产的使用效率。

其次,资产分配不合理,家底不清,账实不符。很多高校的资产分配制度不完善,没有统一的分配标准,使得资产配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资产分配和使用脱节,管分配的不了解资产使用情况,对使用进行管理的又缺乏对资产存量的了解,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此

外,在记录资产状况时,很多高校财会人员草率填写,未考虑到损失或者增值、折旧等因素,账实不符,使报表失去了经济上的意义。

再次,资产出租、出借混乱,缺乏有效监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部门为了多给职工发奖金、搞福利,总是将尽可能多的闲置资产对外出租经营,并且在出租过程中不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办理报批手续,所获收益往往成为表外收益,脱离财政部门的监管,这就使得单位争相办经营实体,甚至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创收上,影响了高校职能的发挥。出借资产缺乏规范性的管理程序,有些部门的资产甚至会多次转借,往往导致该资产的权属不清甚至流失。

以上资产使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使高校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加重了财政负担,同时还会引发社会矛盾。根据目标管理原则,高校运用绩效指标体系及时评价资产使用的情况将会对资产使用的管理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绩效评价是高校资产使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笔者认为,本文有必要引入绩效管理机制,通过一系列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资产使用中的各种问题。

三、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根据本文对绩效评价的定义,高校对资产使用的管理与绩效评价二者是相互共通的。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资产使用强调资产的流动性,核算的是资产的折旧、损耗、增值、摊销等,这属于过程或行为;而对资产使用进行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资产运行的效率,提高资产运营效益、效果,又属于结果的一部分。由此,对资产使用的管理既应有过程的核算,也应有结果的衡量,这也是绩效评价所包含的内容。

其次,高校资产的来源有政府拨款、社会赞助、学生缴纳及自有资金等多种方式;资产的使用者则包括教师、教职工、学生等多个主体,因而高校资产的利益相关者有很多。为了自身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高校在对资产进行管理时,不仅应考虑从利益相关主体那里得到的贡献,还应当关注利益相关主体的满意度,否则在未来将再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由此,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关系。根据绩效棱柱模型,高校资产使用绩效能够照顾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再次,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分析,高校资产可分为经营和非经营性资产两个方面。其中,非经营性资产是为高校教学目标存在的,目的是提高公共效益;而经营性资产则是为校办企业或对外投资存在的,目的是保值增值。二者的目的不同,衡量内容也各不相同。由于绩效的目标可以是多维性的,高校在进行绩效管理时更能够充分考虑各目标之间的对立统一性

由此,绩效评价是能够应用于高校对资产使用的管理的,而这种应用在未来又能够发挥如下作用:

第一,绩效评价能够促进高校及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实现。高校管理的目标是多维性的,使用绩效进行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使不同的目标达到共赢。绩效评价强调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一致性,它在考核过程中更强调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有利于高校及各利益相关者目标的共同实现。

第二,绩效评价能够促进业务流程优化,保证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统计资料显示:80%的组织战略不成功,主要原因不是战略本身的问题,而是战略执行不利。通过绩效评价,可以发现高校在资产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推动高校管理层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绩效评价还可以将高校的战略目标转化成可衡量、可控制的要素,通过定期收集相关数据,清楚的观察战略和目标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高校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第三,绩效评价能够促进管理流程优化,提高高校工作效率。要提升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就必须保证“一切用事实说话”,这需要许多基础数据的支持,通过绩效评价的推进,可以加强高校内部的基础管理,建立起基础管理平台,为高校管理层决策提供依据;绩效评价是一个沟通、反馈,再沟通、再反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上下级不断地沟通与反馈,这一沟通机制的形成有利于高校内部的信息交流,使管理者随时关注下属的工作状态,教师及教学工作者们更为关注自己的绩效,从而最终提升双方的工作效率。

综上可知,使用绩效评价工具对高校管理资产使用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且绩效评价能够推动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由此本文认为,对于高校来说,有必要将绩效评价应用于对资产使用的管理当中,以推动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8: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探讨

(一) 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资产负债表, 也称财务状况表, 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 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它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编制所依据的原理是会计基本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报告式和账户式, 根据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规定, 我国现行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的格式。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评价和预测企业短期的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财务弹性、经营绩效等;通过多期资产负债表的对比分析, 还可以观察、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因此合理正确地编制资产负债表,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各项目的现行填列方法归类

按照现行会计准则, 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各项目根据上年末“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据填列。上年末报表项目和数字需要进行调整的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目前, 有关财务会计教材包括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会计》教材总结的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栏填列方式有: (1) 根据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等。 (2) 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如“货币资金”、“存货”等。 (3) 根据有关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4) 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 如“长期借款”。 (5) 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如“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

二、现行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报表项目设置不够完整

为了简化现行的资产负债表, 新会计准则遵循了重要性要求, 取消了“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和相应的报表项目, 这样处理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跨期摊提经济业务, 值得商榷。原因在于:将企业所发生的待摊费用在发生时直接列为相关的成本费用, 而未作为一项预付费用在各个受益会计期间进行分摊;一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也不再采取预提的方式, 而是在费用发生时直接作为当期成本费用处理, 减少了当期损益。另外,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财务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上述做法没有真正反映权责发生制的思想, 未真正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和准确核算各期损益, 导致虚增或者虚减当期损益, 使得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受到影响。

(二) 报表中个别项目归类不合理

对于一些账户期末余额、报表项目进行简单的归类填列, 没有真实地反映经济业务和交易的实质, 也没有完全体现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如企业的“预计负债”账户余额,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 现行方法将其期末余额全部列入“预计负债”项目后归入非流动负债, 而未予以区分预计负债的性质和时间的长短。这种方法在预计负债数额较大时难以真实地反映预计负债的性质。

(三) 对“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归类重复或遗漏

现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中, “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归类存在重复、遗漏、交叉等问题, 未达到不重不漏互斥的原则。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项目的填列, 既可归为根据有关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也可归为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的填列方法;而“应收账款”项目按有关明细账户的余额分析计算后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填列, 在现行归类填列方法下无法对此进行处理;同样, “存货”项目也应根据有关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后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而不能直接归为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四) 报表中个别项目设置不合理

报表项目列报不合理导致虚增或虚减资产, 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例如, 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清理”项目是根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 该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报废、毁损、出售及无偿调出固定资产中产生的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净损失, 在编制报表时将产生的处置损失列作资产, 导致虚增资产;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入, 在报表中以负数填列于资产中, 导致虚减资产。即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项目虚增或虚减了企业资产。

(五) 报表附注披露列示缺乏充分性、完整性

在资产负债表的报表附注披露中, 存在着会计信息缺乏规范性、披露不充分、信息失真等问题;大企业、中小企业之间信息披露缺乏差异性, 没有突出重点;不同行业之间也没有突出行业会计信息的特殊性等问题。甚至一些企业只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 而对企业融资、社会形象、营利等产生不利的一些未决诉讼、抵押、担保贷款, 债务重组事项、关联方交易等重大事项不加以充分披露, 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一些企业在报表附注中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解释性说明、发表的保留意见和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未进行披露, 以提醒投资者注意, 这也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三、解决资产负债表编制问题的建议

为使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更科学合理, 提供的信息更真实完整, 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 日常核算可增设相关账户但不增设报表项目

在现有报表项目的基础上, 平时为了完整地反映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 满足核算的需要, 根据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的要求, 可以增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账户, 但不增设相关的报表项目。在编制报表时将“待摊费用”账户余额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如果“预提费用”账户有明细账期末为借方余额, 则表示为待摊性质, 编制报表时也列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若其明细账为贷方余额, 则为预提数, 属于负债性质, 在编制报表时将其列入“其他流动负债”项目。这样一来, 在平时核算中就可以完整地按权责发生制思想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便于正确进行会计核算;而在编制报表时并未增加报表项目, 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 调整“预计负债”的报表项目归类或增设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

1. 调整“预计负债”账户期末余额的报表项目归类。

对无法直接归类的报表项目, 可以根据其经济业务的性质和时间的长短, 进行分类, 同一账户余额分别在不同的报表项目反映, 而非全部列于非流动负债。对于“预计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 将时间在一年 (含一年) 以内的部分, 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 如时间在一年以内的预计产品保修费、预计环境污染整治费等;而对于一年以上的“预计负债”则列报于非流动负债类的“预计负债”报表项目中, 如预计弃置费用等。

2. 增设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

在企业平时核算中, 若有预计负债经济业务或事项发生, 可以将预计负债核算内容区分其长期和短期性质分别设置“预计流动负债”和“预计长期负债”进行核算, 期末, 相应地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同名项目予以列示, 反映企业的预计负债情况。

(三) 报表中“期末余额”栏各项目填列方法的重新归类

资产负债表中“期末余额”栏各项目填列方法的归类应做到不重不漏不交叉。为此, 可将其归类为如下六种方法: (1) 根据相应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项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专项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2) 根据相应明细账余额直接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相应报表项目相对较少, 如,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末数可根据“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明细账余额直接填列。 (3) 根据有关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项目有:“货币资金”、“存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开发支出”、“生产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商誉”等。“未分配利润”项目1-11月末可按此方法填列, 其年末数则按方法 (2) 填列。 (4) 根据有关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项目有:“预付账款 (不计提坏账准备)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预收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5) 根据有关总账账户余额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项目有:“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长期应收款”、“应付账款”、“其他流动负债”等。 (6) 根据报表中相关项目计算填列。按此方法填列的项目有:“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负债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

(四) 建议取消“固定资产清理”项目

依据资产负债表编制的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以及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企业任何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损失、收入将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因此, 对于“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导致的虚增或虚减资产, 可以将“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期末余额作为所有者权益类的资本公积的加项或减项处理, 调整所有者权益。当其期末为借方余额时减少资本公积, 当为贷方余额时增加资本公积。这样可以不虚增或虚减企业资产, 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也使待处理损失或收入暂由企业所有者承担。

(五) 进一步规范报表附注的信息披露

为使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重要会计信息, 可以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的统一规范下, 对不同的行业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会计信息披露具体办法, 规范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信息。同时,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标准, 要求严格对企业的重大表外事项、抵押质押担保贷款事项、是否存在未决诉讼等事项进行审查, 保证企业真实的披露。在报表附注中增加“特别提醒事项”, 要求企业明确地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解释性说明, 发表的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提醒投资者债权人予以关注, 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

摘要:本文概述了资产负债表的含义、作用以及期末数各栏的现行填列方法归类等;重点阐述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期末数各栏填列方法归类的不合理性,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资产负债表,报表项目,填列方法,建议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 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2]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3]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爸爸妈妈也来当老师幼教案例下一篇:初中生作文写作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