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2024-06-13

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谋划部署工业口“十二五”和2011年任务,动员我口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实的发展举措、更快的发展步伐,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崇仁赶超发展,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建设生态园林现代工业新城而努力奋斗。

一、2010年崇仁工业经济工作回顾

2010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不断克服灾害频发的不利自然条件下,我工业口积极抢抓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抚吉高速三项建设的重大机遇,以把崇仁建设成为“生态园林现代工业新城”为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以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为契机,以“百个项目开工(竣工)年”为主抓手,创建省级出口创汇基地,提升变电设备产业基地,全力打造抚八沿线经济带,不断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培育支柱产业,扩张经济总量,全县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向上发展态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工业经济平稳发展,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1家,净增12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31家,净增1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31亿元,增长32.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02.22亿元,实现了“突破百亿”目标,增长53.9%;出口创汇增长24.1%,总额达1.26亿美元,连续6年位居全市第一;上交税金4.68亿元、增长68.6%;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量以及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新开工项目投资个数等指标在全市排位靠前,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率、新开工项目投资增长率等指标增幅名列全市第一。

——工业投入持续加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今年共实施项目232个,实际进资28.87亿元,占年计划125.5%;新引入园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30个,实际进资18.47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个,实际进资14.05亿元;完成企业技改投入15.02亿元,11项工业产品获2010'江西省重点新产品称号;在新开工项目中,转转门业在安装调试设备、中瑞威登和指明集团钢架厂房主体完成,明年初即将投入使用;巴尼奥斯卫浴、兴瑞实业、普瑞达门业、达达电动工具、金堞工贸等在抓紧建设。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将全面提升我县工业总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壮大产业规模,促进我县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产业集聚取得突破,园区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县产业集聚态势迅猛、气势如虹,在整体引进24家汽车装饰配件企业、202家永康机械制造和小五金等企业的同时,还新引进了中投控股、指明电力等30多家变电设备关联企业,天台产业园、永康工业园、机电产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园和的盛世创业园“一园五区”格局雏形初显,园区内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传统产业加快升级,高新产业初显端倪,主营业务收入急剧扩张,首度跨入“百亿工业园”的门槛。同时,2010年我县机电产业基地项目被省政府列入全省重大项目,再争取到工业用地指标4500亩,园区新增工业用地5000亩,平整土地3000亩,完成“三通一平”基础设施投入5.12亿元,完成5.2公里水泥路面铺设,构建了“三横五纵”的园区路网,极大提升了园区平台承载能力。

——工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政扶贫进一步夯实。我口始终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注重安全、环保、电力、工商等工作,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出台了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不断健全工业企业联动服务机制,促使工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民政扶贫方面:下拨春荒生活救济款40万元,救助800余户3900余人,特别是确保了6月17日—22日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中没一例人员挨饿受冻和没一例人员死亡,并迅速及时安排重建资金447万元,帮助了4个灾民新村建设,271户灾民困难户重建了新居,有效地维护了灾区社会稳定;对全县27916名患大病、重病的城乡生活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共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653.4万元;启动移民后扶项目159个、解困资金达817.84万元;对8个重点贫困村实施公路、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建设等13扶贫开发项目,扶贫资金达104万元。

同时,二轻、中小企业、供电、质监、台办、外事侨务、邮政、电信、移动、联通、老龄办、残联等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纵观全年工作,我们感觉到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我县工业主要经济指标虽然保持一定的增速发展,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做大做强工业任务仍然艰巨;

2、入园企业规模不大,名优强企业较少,企业品牌意识不强,抗风险能力弱;

3、我县工业产品大部分科技含量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4、产业配套能力还需加强,尽管我县机电产业基础优势较为明显,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了特色的机电产业聚集,但产业链还不是很完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较弱;

5、平台建设速度较为缓慢,主要表现在企业用地征地时间过长和土地平整中没有专业化的施工队伍,直接影响了项目建设速度;

6、全社会节能降耗减排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2011年工业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及其主要举措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实现未来五年规划目标至关重要。

2011年工业发展思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赶超发展、和谐发展”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园林现代工业新城的总体定位,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强工兴县,把握新机遇,增创新优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九十周年。

2011年工业发展主要目标:全县引进省外境内项目资金32亿元、工业项目进资26亿元、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22亿元;新引进1000万元工业项目23个,2000万元工业项目17个,5000万元工业项目62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6个;实际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新增15户,工业增加值31亿元(增加值率按25%计算),同比增长64%,主营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38%,利税6.3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变电设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50%,工业增加值11.3亿元、同比增长50%,利税2.5亿元、同比增长55%;完成技改投入14亿元、相对去年目标增长23%,完成省级新产品7个,力争建成省级技术中心2个;淘汰落后产能20台套,万元GDp综合能耗0.71吨标煤、同比下降5.1%,节能量1万吨标煤,上省节能产品目录10个。

为确保以上目标的实现,我们将以建设现代工业新城为核心,在打造园区大平台、大产业上力求新突破。工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崇仁能否实现总量扩张、位次前移、赶超发展,关键就看工业能不能上去。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工业新城这一核心,以推进“大园区、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突破口和发力点,全力推动我县工业经济的新跨越。

构筑大园区。按照“一区五园”的布局,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银行融资、社会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快天台产业园、永康工业园、机电产业园、高新科技产业园、盛世创业园的“五通一平”建设,真正形成道路布局合理、产业分布科学、水电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齐备、绿化美化达标的示范工业园,促进232个签约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发展大产业。围绕机电、汽车装饰配件、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配套,细化产业分工,不断完善产业链,拓展价值链,促使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抓住我县被列入全省重点开发区域的机遇和县域变压器产业进入加速膨胀期的机遇,重点实施“变压器产业百亿工程”,力争三年后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成为全省高度集聚、高度专业化的重点产业集群。

招引大项目。要一手抓项目推进,积极开展“项目落地年”活动,促使去年引进的200多个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和达产达标;一手抓项目引进,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招商方式,切实引进一批亿元、十亿元以上的重大工业项目,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力强的高新产业项目,为加快产业集聚提供支撑、备足后劲。

培育大企业。加快培育建设创新型企业,引导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竞争制高点。实施“亿元工业企业成长计划”,鼓励一批有潜质的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改造、联大靠强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业”,重点打造江变集团、万泰铝业、中瑞威登等年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领军企业,确保年底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以上。

严把准入关。一是设立企业准入制度。从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发展潜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准入门槛,在投资密度、每亩产出、产值能耗、环境污染等方面对不同的产业项目设立不同的“门槛”,着力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以环境容量和净化能力为限度,对新建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评价,严禁生产方式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环境污染严重和能源消耗高的项目进入。二是制定和完善发展相关优惠政策,对绿色企业给予特殊的扶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绿色企业,加强废弃物综合处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置。积极开展企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环境标志产品和生命周期评价工作。三是严格执行环境、生态保护法规,促使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环保达标改造,使产业承接的过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契机,将工业污染消灭或减少在承接过程中而不是以原样易地扩散。

篇2: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2011年全镇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 日)

同志们: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发展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只有全面发力、重点攻坚,才能带动全局形势的大突破、大变化。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5%,财政收入增长40%、力争达到1200万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实现以上目标,务必狠抓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好”字抓产业,推动镇域经济明显提速

按照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重点推进“一中心四基地”建设,强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一是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全力推动同德创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占地1000亩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建设,着力打造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区域性苗木交易基地,建成3个以上西南地区吸纳辐射能力强、年成交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商贸物流中心、批发交易市场。推进市移民培训中心和x中学建设,打造教育重镇。二是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现代出口加工业基地。围绕x新区总体规划,发展壮大现代服装、食品、家具、玩具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西部最大的国际品牌服装生产基地和现代食品研发生产基

地;大力引进产业配套的现代企业;启动160亩标准厂房建设;力争引进规模企业10家以上,产能达到50亿元。三是着眼减少农民,建设劳动力培训转移基地。对接x新区的大量劳动力需求,全力推动“返乡农民工创业基地”、“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农民就业培训、创业指导,力争年内培训农民500名,引导1000名农民实现就近转移就业。四是加快土地流转,全力推进促农增收“超万行动”。加快土地流转力度,加大产业化进程,力争x新区规划外围农村土地流转3000余亩;以都市农业、休闲基地为重点,着力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力争到位资金10亿元;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就地就业,力争70%以上实现超万目标。五是立足特色资源,建设生态型休闲度假基地。全力打造x路旅游风景线,完成沿线农房风貌整治,力争红枫桃花、巴渝新居等休闲观光基地形象初显、对外迎客;全力推动慈孝文化建设,建好慈孝文化园、办好慈孝文化节,以慈孝文化引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二、突出“强”字抓基础,推动未来发展明显提质

一是调整规划。结合x新区总体规划,立足更高起点,围绕构建城乡主体功能区,加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衔接与协调,尽快完善综合性规划,抓紧制定交通、能源、市政、绿地等各项专业规划,推动城镇规划战略升级,加大协调争取力度,超前推进能源、道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场镇建设。按市级中心镇标准,启动草坪特色街建设,改造草坪场危旧房,启动建设汽车客运站、综合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市民广场,配合区水农局建设高品质的x水厂,引进连锁超市等配套设施,着力打造x新区对外形象示范街;加快场镇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全面推行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转运处理,完成多宝场天然气接入安装。三是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推进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强化新桥、多宝湖等水资源保护,坚决关停周边建材、化工、畜禽养殖等高污染企业;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维护,整治和维修镇域水库、山坪塘、渠道、提灌站等现有设施,完成乌牛等8个村生态环境连片整治任务。四是道路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整治镇村道路,确保镇域主干道和学校所在地道路通达、通畅率达到100%;配合区级部门打通永x等断头路,建成x至x路快速连接道,完成x路、x路硬化,全力配合x至x市级交通干道建设和x至x道路升级改造,配合实施x、x等国家级高速公路建设,全力构建区域性立体公路交通网。五是土地整理。完成2032户、约928.6亩农村复垦房屋丈量核实,落实复垦队伍,加快土地复垦进度;切实发挥土地流转服务站作用,不断提高土地经营集中度,加快建设x村农民聚居点规模化建设,力争年内新转移农民50户;预计地灾搬迁50户,完成x路危岩整治,为农业产业化推进创造良好硬件环境。六是征地安臵工作。全力完成x、x等村已征用土地各项后续扫尾工作;今年预计完成新征土地任务5000余亩,确保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按市区集中部署,配合完成征地转非安臵房规划选址,加快建设进度,协助平稳交接,确保农转城人员尽快入住新居。

三、突出“和”字抓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按照“民生10条”总体要求,认真兑现惠农强农、助学帮困等各项优惠政策,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一是配合教育主管部

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搞好x初级中学、草坪完小校区搬迁的协调服务,有效解决农村困难群体子女的就学问题;全力支持帮助镇域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推进医疗保险全覆盖,参保率确保达到98%以上;增加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中青年参保率力争达到95%以上;常年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组织就业招聘会,建立返乡农民信息库,力争新创建充分就业村5个以上。三是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常态机制,积极解决部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力争集中供养率70%以上。四是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中心,建立“生育关怀基金”,常年举办应急知识、健康知识等系列讲座,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团员青年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确保留守儿童得到有效关爱。五是加快建设x论坛和x网站,在本镇形成广播、闭路、报刊、网站“四位一体”的宣传文化平台,将镇文化服务站建成市级综合文化服务示范点,打造1个市级农家书屋示范点;坚持“节日有活动、月月有演出”,打造市级“唱读讲传”示范基地;挖掘x老酒、x豆干、x白糕等制作工艺,力争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四大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消除镇域内不安全、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启动国家级安全社区建设。

四、突出“优”字抓服务,为计划实施提供保障

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推动x跨越发展,关键在在坐的每一位干部。一是强化目标考核。对年度计划以及我镇经济社会事

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行了责任分解,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真正把目标任务的内容落到实处,让这张宏伟蓝图成为x人民的福祉,使其变成全镇人民的共同行动。二是完善管理制度。本着“相对合理、切实可行”的原则,规范完善了工作、学习、会议、考勤等机关管理制度,规范了办事程序,严肃了工作纪律。三是提升能力素质。以创建区级学习型示范单位为契机,树立 “四个观念”,强化“四个意识”,培养“四个能力”。“四个观念”是:新的发展观念、新的市场观念、新的消费观念、新的人才观念;“四个意识”是: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机遇意识、法制意识;“四个能力”是:开拓创新能力、驾驭市场能力、统揽地区发展能力、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加大对镇村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集中培训,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和实战水平。

篇3: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高等教育方面, 主要是标准和水平问题, 与国内外先进院校相比,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都还存在差距;基础教育方面, 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 我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就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在新的历史阶段, 知识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期待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连续制定、出台《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 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只有办一流教育, 才能出一流人才, 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举措,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远见卓识, 体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当前, 如何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人才的争夺, 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并与60年前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的经济体制转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教育规划纲要》从2008年8月开始起草, 历时近两年时间, 汇集了全国5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 先后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后正式颁发。《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制度设计和具体安排, 内容涉及教育改革、对外开放、重点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 涵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描绘了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将推动真正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4. 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今年上半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6亿元, 同比增长18%, 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 增长35.2%;工业总产值8069亿元, 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2939亿元, 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亿元, 增长19.0%;实际到位外资59亿美元, 增长20.0%, 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外实践表明, 一个城市的崛起往往与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天津市建设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进程, 也必将是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必将是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

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 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为动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下半年, 既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冲刺阶段, 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对天津工作提出的“四个着力”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与坚持“三服务”、推动教育系统全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体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上, 把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1. 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这是全市教育战线当前的首要任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 抓紧制定学习方案,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宣讲团等多种形式, 组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 深入了解全国和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了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 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区县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暑期, 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学习讨论,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规划纲要的高潮, 显著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 高水平制定我市教育发展规划。

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地区和一流院校, 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年纲要、“十二五”规划和一批专项方案。要坚持远近结合、详略结合, 十年重在五年、五年重在前三年的可操作意见, 八个方面的发展任务按照分工都要认真研究, 提出具体方案。针对我市实际情况, 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重点,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发动广大师生员工提出意见建议, 使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发展共识、创新改革思路的过程。要坚持体现天津特色, 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与天津城市定位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3. 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今年初, 我市与国家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两个协议。要抓住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 确保年内高标准完成园区一期工程。要统筹协调7所职业院校年底整体搬迁、平稳入驻, 实现规模效应和集约办学。要进一步研究120多所中职学校的资源整合, 搭建职教资源共享平台, 增强竞争能力。要加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 力争早日开工。

4.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要按照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组织专门班子研究政策措施。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办好广播电视教育、老年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体系, 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提高全市的文明程度。要鼓励多方面力量投资办学, 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5.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都要研究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学思结合, 知行并重,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大学软件学院的建设, 创新了企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认真探索, 办出水平和特色。对《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个方面的重点改革项目和即将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 要主动对接、钉紧靠上, 争取把天津作为试点, 争取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帮助。要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采取多种办学形式, 学习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境外办学水平。

6. 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

强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滨海新区龙头项目, 组织科研攻关, 不断转化一批成熟的项目, 确定一批新的项目, 筹备一批前瞻性的项目, 形成科技项目的“三个一批”,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实现产业化, 变为现实生产力, 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天津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做出贡献。继续办好六大产学研联盟, 落实科技特派员计划,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7. 加快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

要按照全市奋战300天的部署要求, 进一步明确校园环境提升工程的进度要求和质量标准, 认真做好首批10所高校校园环境提升工作。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 制定完善下一步规划设计方案, 继续实施道路整修、架空线入地、秋植绿化等工作, 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逐步把校园建成全市环境最优美、最靓丽的地方。要及早动手, 加快大运会场馆建设, 全力做好大运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继续做好大学债务化解的后续管理, 推进医科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认真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 组织召开我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交流经验, 制定出台具体措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继续搞好9月份新学年第一课的教育, 组织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 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天津, 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 主动释疑解惑, 加强心理疏导, 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多方面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9.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要围绕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10月份即将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把创先争优内化为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要从实际出发设计争创载体, 根据各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争创目标和工作重点, 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争创形式。市委教育工委、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 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保证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1 0. 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十项措施, 细化测评指标体系, 组织督促检查, 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评价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要抓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继续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管理, 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落实资金、人员, 加强人防、技防,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加强对学校门卫、在建工程、公共设施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的排查, 做好暑期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等问题,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管, 及时封堵有害信息, 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把各种可能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关键在领导班子, 关键在各级干部, 关键在广大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 要树立战略眼光。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 坚持教育家的思维和视野, 把学校的建设置于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来认识和研究, 置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全局下来思考和定位, 置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下来谋划和推动, 引领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坚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善于总结发扬自己的成功经验, 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 着力增强领导班子的改革创新能力、办学治校能力、和谐校园建设能力, 充分发挥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作用。

2. 要聚集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引进一个优秀人才, 可以形成一个团队, 带动一个学科;大批优秀人才的聚集, 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感情、千方百计的招法, 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 构建人才集聚、服务和创业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鼓励创新, 善待挫折, 宽容失误, 激励成功, 尽心竭力帮助解决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学校能解决的绝不拖延, 解决不了的请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研究协调, 统筹安排, 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 要着力干事创业。

各级领导干部是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落实者, 是各自区域和学校的战略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 也是教育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的管理者。要大力提倡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作风, 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作风, 团结协作、艰苦务实的作风, 亲力亲为、钉紧靠上的作风,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中, 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办成一批有利于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要强化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 在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方面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 明确时间进度和量化指标, 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都能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广大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引导广大教师更加重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用事业凝聚教师、用实践培养教师、用真情激励教师, 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教师、教师全身心服务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

篇4: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2010年4月以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593个党委、9923个总支和支部、21万多党员,紧紧围绕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和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全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教师节刚过,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决定召开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会议,就是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全省现代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意义非常重大。

刚才,玉溪市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云南师大附中、云南工艺美术学校6家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省教育系统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情况,工作扎实、富有特点、成效显著,听了以后很受教育、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云南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创先争优活动启动以来,根据中央和省委的安排部署,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落实责任,对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指导、督促检查和总结评比,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主要做法和成效是: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增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成立了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明确活动目标、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组织全省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先进位创教书育人先锋,执政为民创服务育人先锋,凝心聚力创和谐校园先锋,强基固本创科学发展先锋。建立了委厅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每个领导联系1~2个高校,加强分类指导。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事业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和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不断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注重分层指导,分类推进,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高校党的建设全过程,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高校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各个环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中小学经常性的教育始终,不断加强中小学党组织自身建设,把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作为重要任务抓好抓实;把创先争优活动贯穿于机关履行职责的具体实践中,以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門为切入点,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积极带动和影响广大职工认真履行职责,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

(三)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的公平性和共享性。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云南大学开展了“党性教育、岗位奉献、服务群众、亮牌示范、组织创新”五项活动;昆明理工大学开展了党团组织“三进社区”争创活动;云南师范大学开展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秉承联大精神、争当学子先锋”等主题活动;曲靖市教育局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实施了“提质增效工程”、“教育民生工程”、“和谐校园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保山市一中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七个一”活动和发放“党员管理手册”等活动。这些特色鲜明的生动实践,进一步丰富了创先争优活动的载体,深化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涵。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从云南实际出发,办云南特色的教育,全省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教育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育价值建设取得明显成果,素质教育成效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通过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逐步在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均衡配置校舍、老师和招生指标资源,逐步均衡配置、均衡分配优质学校,扶持民族和民办教育,促进了我省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全省初步建立起了覆盖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资助体系,各级各类资助措施共30多项,云南教育公平迈出了坚实步伐。仅2011年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投入近94亿元,约757万学生受到资助。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1年全省高校毕业生115 821人,年终就业率为95.9%,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8个百分点。组织开展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

(四)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组织实施“基层组织建设年”,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员专家队伍、党员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不断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的党组织覆盖率。创先争优活动中,全省教育系统共有3 787个基层党组织、1 750 181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5 135个;共有89 398名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168 323人次。云南大学等12所学校的党组织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省级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省招生考试院工会等6个单位被省委创先办确定为“省级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示范单位”;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昆明医科大学党委等20个基层党组织进行首批示范点授牌。

(五)创新载体、典型引路,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教育系统的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学有榜样、做有方向、赶有目标。积极开展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深入推进杨善洲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去年,在喜迎建党90周年活动中,有7所学校党组织和25名先进个人分别受到中央和省委表彰。今年,又有2所学校党组织被中央命名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0所高校党组织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5人被省委命名为“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组织开展了“五个100”评选表彰活动,表彰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省教育战线上涌现出来的100所创先争优先进学校、100个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100名优秀共产党员、100名优秀共产党员标兵、10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在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创先争优活动优秀载体评选活动”中,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开展的“三生教育”活动获教育部一等奖,昆明市第三中学“校际帮扶活动”、大理州实验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昆明市官渡区民航路小学“争创先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和德宏州教育系统开展的“三联三创”活动等获教育部褒奖。

(六)服务群众、牢记宗旨,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四群”教育和“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扎实开展“四群”教育活动,通过开展领导蹲点联系,把党的温暖送到了基层,密切了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全省教育系统立足教育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把“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活动的主题,精心设计载体,搭建活动平台,紧扣教育行业的特点,广泛开展“教真育爱示范岗”、“教书育人先锋岗”、“党员校园服务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学生标兵·服务标兵”等活动,不断掀起“争做落实纲要标兵、争建群众满意机关、争创人民满意学校、争当学生喜爱教师”的热潮。积极组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志愿服务先锋队,组织开展党团员自愿为民服务活动,努力把创先争优打造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在全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中全面推行“四亮四创四评”和授旗评星活动,1 195个基层单位和16 602名党员持续开展授旗评星活动,进一步完善了激励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始终保持创先争优的激情,形成奋勇争先、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七)把握主动、强化责任,不断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全省教育系统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导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干部深入到院系和学生中间,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把学生的思想切实引导到刻苦学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上来,紧紧把广大师生团结在党的周围,切实维护了学校安全稳定的大局。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参与推进平安校园、文明校園、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等系列创建活动。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省州市、县共有18 000余所学校幼儿园参与了“平安校园”创建,覆盖率达90%以上,评选出各级“平安校园”6 200多所,创建率达到了35%。其中,22所学校被教育部、公安部消防局评为“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46所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

(八)注重宣传、强化引导,为云南教育科学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主渠道、主旋律、主阵地的作用,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校园网、橱窗、板报、墙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创先争优活动的做法、经验和工作成效,充分激发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有2人被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人分别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全国高校大学生优秀年度人物”,10人被评为“云南省教书育人楷模”,213人获得“云南教育功勋奖”。截至目前,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共编发活动简报107期,交流、推广各学校各单位,特别是示范点建设单位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其中,3期简报被教育部采用,16期简报被省创先办采用。省委创先办有21期简报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宣传报道。《云南日报》刊登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新闻报道近30篇,人民网、新浪网、云南网刊登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相关新闻若干条。被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的先进典型208个、先进集体212个,营造了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良好氛围。

二、全省教育系统在探索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校园和谐,服务广大师生,加强基层组织,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和大力弘扬。

(一)在不断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中创先争优。以贯彻落实《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统领教育各项工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加快我省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学校现代管理体制改革、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教育国际化办学体制改革。

(二)在不断创新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中创先争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为,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三)在不断破解学有所教难题、促进教育公平中创先争优。立足教育实际,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四)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创先争优。围绕加强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管理者服务作风三位一体的校风建设,推动各级教育部门和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能,坚决治理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净化教育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构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长效机制。

(五)在不断加强主阵地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创先争优。全省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建设领导的主动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主阵地,弘扬主旋律。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健康文化、有益文化的重要阵地,坚决抵制低俗、庸俗、有害文化对学校的侵蚀。

三、深化创先争优成果,进一步推动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把实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作为基层党建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重要抓手,積极引导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争先创优、服务群众、凝心聚力、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一,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7·23”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认真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把思想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把思想和行动更好地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力量凝聚到推动云南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实际行动上,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当前,全省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和省委光荣书记在我省2012年教师节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常委、省委高校工委李培书记在全省庆祝2012年教师节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解任务,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

第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动力。要继续依托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和远程教育网等,采取专家辅导、集体学习、个人自学、交流讨论等形式,抓好党员队伍的全员培训。要把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教育和日常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国家和我省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完成好今年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6项任务,进一步解决制约我省现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问题。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大力实施高等教育创新能力计划,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全面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终身教育。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创新教育体制机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学校的现代管理和发展。

第四,扎实开展“四群”教育和“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深入推进各级教育行政机关和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抓住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片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机遇,细化具体工作措施和方案,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紧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问题、事关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影响学校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问题,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完善措施,实现好、保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

第五,切实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形成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科学、依法、民主的要求,把以德立校、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的要求贯穿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强学校的基础管理、全程管理、系统管理、集约管理、精细管理。既注重解决保障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制度缺失问题,又注重解决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制度障碍问题,更注重概括提炼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用制度的形式使之固定下来,形成促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使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现代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篇5:在2011年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这次全局预算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2009年全省财务管理暨2010年部门预算布置会议精神,总结以前预算工作,落实2009年各项任务,布置2010年单位预算;研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高速公路财务预算管理,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更快、管理更好”提供财力保障。今年是**省高速公路管理局(集团)开

局之年,我局系统预算管理涉及23个下属单位,(略),是全省最大的预算执行单位之一。如何保证我局系统预算执行的及时、准确、完整,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理解“收支两条线”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自2002年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以来,在财政部门和省厅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支持下,高速公路预算管理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在预算管理中我们的问题还很多,任务还很重。从财政深化预算改革的思路看,今年仍将重点推进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和预算项目库建设等改革,特别是对发展性支出三年滚动预算的编制,逐步实现了由预算编制执行一体化管理向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管理体制的转变。这对我们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认识,预算管理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工作,它是单位主要领导的主要工作,是各部门共同的任务。我们应当站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高度,既要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又要紧密结合行业的特点,既要通过财政改革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又要有利于促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发展。今年是交通资金预算管理方式改革较大的一年,具体表现在:预算外收入全面列入“收支两条线”管理;支出管理的改革力度不断深化;财政性资金由分散向集中管理转变;政府采购的规模逐年扩大、机制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的购置、管理、处置进一步规范。

由此可见,深化预算改革、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意义重大。

(一)强化预算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具体体现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草案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即成为当年本级政府预算。因此,部门预算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具有很强的刚性。部门预算批复的资金是财政性资金,我们高速公路的通行费收入、租赁收入以及合资合作企业分红等投资收益等均属于财政收入,必须自觉接受财政监督,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财政资金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预算执行能否准确、及时、完整,是各级单位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具体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既要注重提高预算资金的保障水平,更要注重提升预算资金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预算资金执行的严肃性和合法性,保障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二)加强预算管理是建立高效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体制的需要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中心,是单位工作的重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加强预算管理是单位稳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随着高速公路的整合和管理的不断深化,如何按照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高速公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高速公路运营机制上进行不断探索与完善,通过加强预算管理,确保预算外资金收入完整,确保预算的编制、执行符合当前高速公路运营体制的需要,通过与财政预算体制的有机结合,使高速公路发展更快,管理更好。

(三)加强预算管理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实现统收统支的目标。一方面规范收入管理,使所有收入纳入财政专户,有效防止乱收费、乱设“帐外帐”、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规范支出管理,严格按照标准审核和拨付资金,增强预算资金使用的严肃性。通过收支两方面的措施,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二、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近几年预算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预算资金申请、使用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预算编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预算执行方面存在的问题

(四)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细致梳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加以解决。

三、今后预算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篇6:在绩效聘岗工作布置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14日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张仁寿

同志们:

校党委在今年年初决定,从今年7月1日开始,全校实行新的校内管理体制。前不久,学校研究决定,用大约1个月时间完成全校绩效聘岗工作。我们今天下午召开的绩效聘岗工作布置会,是学校改革发展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工作会议。

学校高度重视绩效岗位聘任工作,进行了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去年暑假干部读书班已提供文件稿征求意见并进行讨论。近一年来,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作了大量的工作,对各个文件稿反复进行研讨、征求意见和修改,并进行了模拟测算。学校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会议对这些工作也多次进行了讨论研究。总的看,我们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措施是具有创新性的,是符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

实行绩效岗位聘任,一些兄弟院校已经进行了好几轮。我们是迟到者,带有补课的性质。刚才任志国副校长就这次绩效岗位聘任的背景、依据和目的进行了很好的阐述;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纪检办负责人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并就具体操作事项作了说明。他们的意见我都同意。我在这里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各学院、各部门领导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正确对待并认真做好绩效岗位聘任工作

一是绩效聘岗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上级文件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也进行了制度设计,作出了许多新的政策规定。

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在近两年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于2010年8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最近,学校又印发了一系列与绩效聘岗工作有关的文件,包括:绩效岗位聘任实施办法,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教职工收入分配办法,学院及管理部门内设机构设置指导意见,高层次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各部门、各学院首先要加强领导,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研读、领会学校文件精神,进行深入讨论,统一思想认识。这是有序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实施好各类岗位设置与聘任、制定好业绩考核和收入分配等办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二是实行绩效聘岗及与此相应的经费核拨方式改革,是学校整个深化校内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实行绩效聘岗及其相应的经费核拨方式改革,重在进一步界定学校与学院的责权利关系,建立能更好地适应和推动学校、学院、学科发展的人财物配置机制,增强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发展动力和活力。同时,学校也会为学院领导班子完成任期目标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条件。在绩效聘岗工作中,学校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则,实行全员岗位聘任制,促进人事管理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在绩效聘岗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分类管理,按需设岗,公开公平,竞聘上岗,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要求,形成“能上能下、合理流动”的竞争激励机制。总之,绩效聘岗工作关系到深化校内管理体制配套改革的成败,关系

到学校能否建立起一个适应现实发展要求与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率的内部管理制度。

三是在这次聘岗过程中,学校在总额上投入一定的增量,努力保护教职工利益,尽可能做到平稳过渡。但是,由于实行绩效聘岗工作是一个关系到学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涉及面比较广,不仅关系到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而且会涉及教职工利益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为了尽量减小改革阻力,要向广大教职工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如实行绩效聘岗工作的背景与依据、必要性以及改革的目的与意义。应从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加快转型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实行绩效聘岗工作后,有关学院收入和个人收入分配问题到底是增加了了还是减少了,个人绩效岗位的等级到底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等等问题。

坦率地说,在短期内,学校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院的收入、每一个教职工的收入都提高,更不可能做到同步提高。同时,由大学这种组织的性质与功能所决定,从根本上说,教职工的劳动贡献与收入福利的关系也是不可能都做到事事处处能够精确量化的,比如,我们的住房福利、退休金等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精确量化到哪一部分劳动贡献的。广大教职工要以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和整体利益为重,理性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积极支持进一步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做到局部服从整体,个人利益服从学校长远发展的大局利益。

四是这次绩效聘岗时间紧、任务重,各学院、各部门要认真研究部署,掌握好进度与工作安排,按时完成相关工作。

二、相比职能部门,学院绩效岗位聘任的工作量、难度可能都更大些,更要做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

学院要按照绩效岗位聘任制的要求,自主制定学院教师绩效岗位的岗位职责、聘期目标任务及工作量要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特长?怎么体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不同要求?要深入思考和规划好学院要制定哪些文件以及文件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等,如科研奖励政策调整后,学院怎么配套?高层次和一般层次科研成果的关系如何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如何处理?任何制度设计难免有不足,学院的具体政策制定要尽可能弥补学校制度设计有可能不适应本学院发展的不足方面。这些工作,都需要学院领导统筹兼顾,认真思考,做好工作,并要有时间进度安排,尽可能快些出台相关政策。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完善实院制建设,学院相应地要做好自主理财、民主管理等等工作,因而需要实施相关改革。根据学校《学院经费核拨和使用管理办法》,实行新的学院经费核拨办法以后,各学院经费使用应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应制定绩效工资等二级分配的具体政策,并经学院教代会讨论通过。还有,根据学校文件要求,各学院的年度预算、决算方案要以书面形式向院内教职工公布。因此,各学院也要思考如何编制绩效工资等经费分配的年度预算、决算方案。

可以想象和预期的是,随着包括自主理财在内的实院制建设的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后学科性学院领导的财务注意力,会从现在主要是向内、向上转向向外、向市场,从现在主要考虑能分得多少转向通过增强社会服务功能,如通过举办社会培训班、发展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承担更多横向研究课题等方式以增加学院财源,即从“分蛋糕”转向“做大蛋糕”,从分配性努力转向生产性努力。这样,学

院之间会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院领导的压力可能会比现在大,但学校发展的活力会增强,由此事业也会得到发展。

三、学校职能部门不仅要做好本部门的绩效岗位聘任工作,而且要积极为全校的绩效岗位聘任工作,提供指导、协调和帮助工作。

首先,科研处要提供一般科研成果分值参考表,人事处要提供院聘教师绩效工资和基本任务量要求参考表等资料;学校职能部门要为改革提供指导、咨询和服务。

其次,要做好一些文件的清理、修订与废止文件。这项工作涉及到校内多个部门,要认真研究,通力合作,尽快完成。

上一篇:小学语文一年级学科总结下一篇:描写神态的好词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