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

2024-06-19

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精选9篇)

篇1: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

把握诗歌人物形象 体会作者思想情感

衡阳县一中

刘中美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解读诗歌,把握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

2、分析寓于人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略)

今天,就让我们从诗歌的人物形象入手,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走进诗歌的唯美世界!

二、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问题引导:

我们该怎样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三、研习鉴赏方法 方法一:知人论世。

课堂示例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作者于696年被贬幽州所作。】

• 背景:古人、来者均指礼贤下士的明君,自己不能见,生不逢时。作于696年。作者随建安王 武攸宜率军讨伐契丹,来到东北边地。他向武进谏,不仅未被采纳,反遭贬斥,因此登台抒郁闷之情。幽州台,战国时燕昭王招贤所建,是礼贤下士的标志。明确:通过联系作者所处的年代与背景刻画出了一个胸怀大志、生不逢时、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寂寞苦闷、渴望实现抱负而不得的士人形象。

【类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思考:词中刻画了怎样的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明确:

知人论世: 人—陆游;

世—南宋,抗金;

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

【规范答题】

诗中描写了一个曾经叱咤疆场,如今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关河梦断”“尘暗旧貂裘”被弃置不用,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其他艺术形象类举:

1.壮志未酬、慷慨愤世形象。(辛弃疾)2.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王维)3.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4.矢志报国、蒙冤而逝的英雄形象。(岳飞)

5.以渔翁自比,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形象。(柳宗元)6.多情浪子的形象。(柳永)

方法二:着眼细节

课堂示例2

点绛唇

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通过“嗅梅” 这一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由的渴望。【类题演练】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塑造了久客他乡的游子形象。他在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抒情主人公对家乡亲人强烈的思念之情。

方法三:分析环境

课堂示例3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分析。明确: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者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家居城郊、野径桑麻、篱边秋菊的景物描写,显示了陆鸿渐隐居之地的幽僻、高雅,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思想感情)•

【类题演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试分析李凝这一人物形象。明确:

幽居:少邻并、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环境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展现出李凝的隐士身份。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思想感情)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总结: 方法

一、知人论世 方法

二、着眼细节 方法

三、分析环境 •

四、巩固练习:

综合运用所学方法,快速把握下列诗歌的形象,体会思想感情。

小 儿 垂 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通过外貌、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了聪明可爱、天真活泼的垂钓小儿形象。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luò)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在这首诗中,你将如何把握诗人形象? 明确:

1、知人论世;

2、分析环境;

此外,注意抒情语,体会“莫嫌”“自爱”二词。

我们就能理解到诗人是一个虽遭贬谪置身荒远,却开朗乐观、意气昂扬形象。

篇2: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

一、抓住课文题目,体会感情 小学课文中,有些题目本身明显告诉我们作者的写作目的,只要我们围绕题目分析揣摩,便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慈母情深》,文章歌颂了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梅花魂》中的“魂”字,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就是表达了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二、抓住中心句,体会感情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开头总起全文,提示文章的中心,有的结尾总结全文,点明全文的中心。有的中心句出现在文章中间,有的中心句就是过渡句。阅读时,先要抓住这些关键的中心句,然后再理解中心句的意思,看看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最后准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有的课文为了突出强调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经常使某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就是中心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文中三次出现类似的话。为什么反复出现?因为他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前后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多么信赖,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抓主要内容,体会感情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先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又描述了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领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读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少年闰土》一课,先写“我”记忆中的闰土,接着写“我”和闰土认识的原因,再写“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的情形,然后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等有趣的生活,最后写的是闰土和“我”的分别与友谊。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本文的主要情节是第四段,也是文章的重点段落。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什么?作者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这样,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就清楚了:课文通过“我”对三十年前和闰土之间的一段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那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的爱慕。

四、抓住重点段,体会感情

篇3: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

一、品“不相见”之妙, 发现文本的新意

朱自清先生是提倡用白话进行散文写作的, 但是在这里却烦琐地用了文言:“不相见已二年余了。”为什么不用相对简洁惯常的“离别”“分别”呢?这正是作者的妙笔所在。“不相见”其实是“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的缩写, 是这个典故的活用。它语出《左传·隐公元年》。意思是:郑庄公因母亲姜氏支持共叔段谋反, 一怒之下, 将其安置到颍城, 发誓说:“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事后, 非常后悔。后来就有个叫颍考叔的孝子给庄公出主意, 机智提出“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的办法, 在地道里, 最终庄公与母亲姜氏得以相见。这是历史上著名的郑庄公“掘地见母”“黄泉相见”的故事。

作者妙用这一故事传达出自己的愧疚之情、悔歉之意, 希望父亲能忘却自己以前与他的不愉快, 原谅自己的年少无知, 接纳自己真诚的道歉, 以化解父亲心中多年的郁结之气。庄公与母亲可谓有深仇大恨还能“黄泉相见”, 母子团圆, 而父子之间就为了那些生活琐事而愿意彼此长久分离吗?

余光中先生是这样评价《背影》开篇一句的:“《背影》开篇第一句就不稳妥。以父亲为主题, 但开篇就先说‘我’, 至少在潜意识上有‘夺主’之嫌。‘我与父亲不相见’, 不但‘平视’父亲, 而且‘文’的不必要。‘二年余’也太文, 太雅。朱自清倡导的纯粹白话, 在此至少是一败笔。换了今日的散文家, 大概会写成: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不但洗清了文白夹杂, 而且化解了西洋语法所赖的主词‘我’, 句子更像中文, 语气也不那么僭越了。典型的中文句子, 主词如果是‘我’, 往往省去了, 反而显得混无形迹, 灵活而干净。”如果把“不相见”理解为“没有见到”, 或者是“分别”“离别”等, 那是正常不见的, 不是故意不见的, 那么“二年余”就是“太文, 太雅”。如果把“不相见”理解为作者是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愧怍之情, 那么, 余光中先生的评价就值得商榷了。“不相见”与“二年余”可谓一脉相承, 作者正是运用“二年余”这样的“文”提醒读者, 包括他的父亲, 想到“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这样的“文”章, 想到“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那样的“雅”事。至于“主词”“我”就更不能省去了。“我与父亲不相见”, 用“主词”“我”突出了“我”的责任, 强调了“我”“二年余”“不相见”是因为“我”的原因, 是“我”在与父亲耍小孩子脾气, 同时, 又在暗示“我”像庄公一样是多么后悔呀!如果去掉了“我”, 就没有了“我”的主观故意性, “不相见”就是父亲的原因了。如果父亲看到文章的第一句话, 心里会舒服吗?不是还在抱怨父亲吗?况且“我与父亲”中的“与”是副词“跟”的意思, 不是“连词”“和”的意思, 也就不是“‘平视’父亲”了。如果“换了今日的散文家, 大概会写成:不见父亲已经两年多了”, 那才寡然无味呢!语言是简洁明了了, 但还能传递出“我”的愧疚之情、悔歉之意吗?还能达到这样的表达效果吗?

可见文本解读不仅要明白作者写了什么, 是怎么写的, 更要清楚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不仅读懂文字字面的意思, 还要善于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那就是语言的奥秘、情感的奥秘、思想的奥秘。

二、知“不相见”之因, 探寻文本的深意

要弄清楚为什么用“不相见”来表达忏悔, 就必须搞明白为什么“不相见”。现在用文学作品文本解读常用的方法“知人论世”的还原法, 来梳理一下作者的写作缘由:1915年, 由于朱自清父亲包办他的婚姻, 他不满意, 父子产生矛盾。1916年, 他在北大把“朱自华”改为“朱自清”, 父亲很生气。1917年父亲在徐州纳了几房妾, 他的姨太太得知大闹一场, 上司怪罪下来, 撤了父亲的差。父亲“变卖典质”, “还了亏空”, 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背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年。1921年, 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 父亲领取他的薪酬。后来他愤然离去, 到外地执教, 父子从此失和。1922年, 他为缓解与父亲的矛盾, 带着妻儿回家两次, 一次不准他进家门, 一次不予理睬。1923年虽又回家一次, 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回暖, 开始长达多年的冷战。1925年, 朱自清在泪水中完成了《背影》。1928年, 朱自清父亲读到《背影》, 冰释了父子多年来的矛盾与隔阂, 朱自清写作的目的达到了。1947年, 朱自清在回答《文艺知识》的提问时说:“我写《背影》, 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 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 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父亲来信的那句话是:“我身体平安, 惟膀子疼痛厉害, 举箸提笔, 诸多不便, 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所谓“大去”不就是“死”吗?作为儿子, 看到父亲一个“将死之人”的来信, 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有谁能无动于衷呢?有谁不念及拳拳亲情呀?又有谁还能记恨过去?还有什么事不能放下、不能原谅呢?况且“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 只是惦记着我, 惦记着我的儿子”, “写了一信给我”, 父亲态度的变化, 也使儿子对父亲的感情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由当时的不理解变成了如今的忏悔。

像《背影》这样一篇背景复杂、感情交织、较难把握的文章, 运用知人论世的还原法以后, 解读起来就相对容易而且深入得多了。因为这些散文大都是作者受到现实生活中某种因素的触动有感而发的, 它与作者的社会背景、思想状况息息相关, 因此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设身处地地揣摩作者的心境, 合理运用想象, 填补文章的空白, 才能得到更正确恰当的理解, 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主旨。

当然, 这些东西不一定都要搬到课堂上, 全盘教给学生, 但要像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 以便能够应付裕如地掌握教材, 到了课堂上, 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教师备课时只有深度解读, 课堂教学时才能适度教学。

三、悟“不相见”之情, 把握文本的本意

诗有“诗眼”, 文有“文眼”。本文的“不相见”可以说就是文本的“文眼”, 是作者情感的密码, 是作者情致的脉络。如果能够理清脉络, 解密情感, 那就较为精准地把握了文本的本意。

首尾照应, 浑然天成。“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作者开篇化用“不及黄泉, 无相见也”的典故向父亲巧妙地传递出自己的悔恨之意, 并且在结尾再一次向父亲抛出了橄榄枝,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何时”照应“二年余”, “相见”照应“不相见”。首尾圆合, 结构浑然, 既注意了文章的起承转合, 又戛然而止, 余音绕梁, 耐人寻味。一个“相见”不就是“掘地及泉, 遂而相见”的略写吗?不正是希望“黄泉相见”吗?“何时再能”这是多么渴望父亲能捐弃前嫌, 父子团聚呀!一个“唉”字, 是感叹, 还是感动?是感激, 还是感恩?万千情感尽蕴其中。但还隐隐约约透露出自己的不自信, 能否得到父亲的谅解, 也是不得而知的。于是“最后终于决定自己认错, 请父亲原谅, 既不向老人争曲直, 也不希望有回音, 只是尽其在我的发出信去。就是这样的一份感情, 心绪得到了平静, 对父亲产生了强烈的怀念, 而写下了这一篇《背影》”。

情感跌宕, 欲扬先抑。《背影》中父亲和儿子的感情不是一下子就显露出来的, 而是在整个送别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当“他终于不放心”要送“我”时, “我”的态度是:“其实我那年已经二十岁, 北京已经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没有什么要紧”实际上是对父亲把自己当作小孩子的奚落和埋怨;当父亲“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时,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 “再三”即一再坚持, 言外之意, 送不送都行, 不送更符合“我”的心情;当父亲“和他们讲价钱”时,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 “聪明”是反语, 一点也不聪明的意思, 是作者事后醒悟过来的自责;当父亲“嘱托茶房”时,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而且认为“我这样大年纪的人, 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总之, “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面对父亲的体贴入微, 自己不但视而不见, 反而误解, 觉得可笑, 现在想想是多么后悔呀!面对父亲的行为方式, 自己所产生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无一不是在责备自己, 无一不是在表达愧疚之情、悔歉之意!而对儿子的不太领情, 父亲感觉不到, 似乎毫不知会, 执意要买橘子。这一次, “我”看到父亲肥胖的身子、臃肿的穿戴、“不潇洒的动作”, 没有嘲笑, 没有反感, 突然良心发现, 深受感动, 以至于两次流泪。这“泪”既是感动的泪, 也是悔恨的泪;既是理解的泪, 也是惭愧的泪。作者的忏悔是很沉重的, 沉重到每想起父亲的“背影”, 就流下眼泪。父子之间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和变化, 使文章跌宕起伏, 感人至深。文章所表现出父亲爱护儿子的深挚情感和儿子对父亲关怀的感激之情, 是毋庸置疑的, 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懊悔以至忏悔之意也不容忽视。

篇4:让作者的情感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关 键 词】 情感;阅读;教学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长期存在着一种现象,课文解读中注重分析文本中透露出来的“文本情感”,各类教参也大多只是分析到“文本情感”为止,正因为这样程序性的解读,文面上透出的情感,较作者属文时自然渗透在文章背后的情感要单调沉闷得多,久而久之,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会产生厌倦感,而学生也易容产生厌学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教者忽略了文本背后深深地渗透着的作者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是潜在文本内容后的情感、意脉,其变化、流动的过程,不但是普通学生容易忽略的,也是教学者每每视而不见的。文本后渗透着的作者情感,是活的情感,是流动的血脉,这样的情感才是打动读者情感的根,也是文章百读不厌的源。刘勰:“情经物迁,辞以情发。”(《知音》)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始终渗透作者的情感因素,并以此牵动学生内在情感,让学生情感跟随着作者的情感而濡染而流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做法是:

一、在导入阅读中触摸作者的情感

要让学生感受到渗透于文本后的作者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的感受情趣,在导入课中,恰当地插入有关作者的背景知识,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作者的构思动机,从而奠定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的情趣。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教育格言就有:“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我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首先声情并茂地讲述:同学们,世上有这么一个人,当他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于就作为贱人被送给乡下穷妇人,这个穷妇人却不嫌弃他,始终保姆般地给他温暖,含辛茹苦地把他拉扯大,这种种苦难的人生经历,在那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可是当这个孩子长大后,这个老妇人却离开了人世,坟头早已荒草蓬生,这个孩子因追求进步,不幸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在冰冷的监狱里,当他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睹雪而思人,沧然泪下,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这个老妇人的诗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的氛围感染,形成一泻千里的情感气势,把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地调动起来,学生便自然地进入到了课文之中,去感受世界上这份极为珍贵的感动。

列宁说过:“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

二、在品读文章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要让学生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中去,课堂中要留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品读玩味、讨论交流,让他们在品读玩味及讨论交流中去悟、去感受作者自然流露在作品字里行间的真情真感。刘勰在《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并导引学生沉浸在作品丰富的情感之中,这样才能被作者的高尚情感所牵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情感感受力和阅读鉴赏水平。在教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默阅课文,在此基础上,重点提示学生感受这特殊的一群人为何聚会,是什么样的情感把这些人拢在一起,通过对有关文字的叙述,让学生明白:这里写的是一群大作家思想、心灵的交融和碰撞,是一群高贵的灵魂的会面。作者用深情把这些人的高贵情趣、对生活的感受、对工作热爱、对朋友的真诚,活灵灵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仿佛置身在这个热烈的场面中,去聆听这些高贵的心灵对话,从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在这特定场景中,感受到世界变美了,天空变高了,人变善良了!在文本阅读中有主动的体验和感受,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通过阅读来提高认识并丰富思想,可以升华思想情感的培养。这比用技术化的分析——语言、人物、心理、性格这些抽象的教条不知要好多少倍。

三、在作品鉴赏中品味作者的情感

作品鉴赏是品味作者情感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在作品的品赏中把握作品中作者的情感,通过作品中的语言运用,表达技巧,修辞选材去体会、触景生情、从而内化并提升自己的情感,使之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奠定文化精神基础。

“情是德之本,情是德之基!”“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儿子,她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一句中“保姆”“长妈妈”“阿长”三个内容相当的词重复使用,表现出作者对一个农妇发自内心深处的深沉的爱,这是多么淳朴的情感啊!而且远隔三十年还记得长妈妈的身世,“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从文中就窥见了“我”对长妈妈的印象之深,情感之挚,这也是“我”在文中自露出的至性真情。

西蒙诺夫在《蜡烛》一文中写到:“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烧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作者正因为有了对苏联士兵献身于南斯拉夫的深深感动,才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火焰是闪闪发光的,眼泪是晶莹的,这在光和色上构成了和谐的比喻,把作者对苏联士兵的敬佩之心,捧到了读者面前,无不激起读者的共鸣,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四、在作业练习中融化作者的情感

在以上几个阅读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一般来说,对于作者情感的把握就比较准确了,但要自觉把握感受作者流露在作品中的具有个性化的作者情感,还需在练习中巩固提高,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变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我在教学《背影》摘出了“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句,让学生体会理解作者的情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感悟到:此时的别离,承载了作者更深层次的亲情牵挂,作者借助特殊情境下的依依送别,将父子彼此关心、惦念和因分别而产生的难舍之情描摹得淋漓尽致。我在教学《在沙漠的中心》一文时,学生对“作者歌颂不屈的生命,赞美生命在危险和绝望中的挑战超越生命极限的情怀”体会不深,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做。“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有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说说在这句中作者的深意是什么?让学生加深理解,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丽和绚烂,从而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把握生命,为生命的开放而不懈地进取。

老师应真正读懂课文,正确把握课文中自然流露的作者情感,随教学内容的推进,不时地改变教学方法,用作者的创作激情撞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地被激发出来,这样必能使他们感情饱满、有滋有味地进行学习。让教师情、学生情、教材情始终充盈于课堂之中,让人性的智慧、人性的理想、人性的情怀、人性的力量去浸润学生干涸的心田,这才是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追求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殷向东. 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探微[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2).

[2] 张东兴,孙玉芬.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9).

篇5:《短歌行》作者表达的情感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抒发情感

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今存诗22首,全是乐府诗.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短歌行》是“汉旧歌”(《宋书·乐志》),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古辞已亡佚.《乐府题解》则认为短歌是与长歌相对而言的,“长歌”“短歌”是就歌声的长短而言.曹操的《短歌行》,《乐府诗集》中录有两首,这便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开头便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宾客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急切心情,最后以周公吐哺的典故,抒发其延揽人才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全诗化用典故,援引成语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如两用《诗经》成句,化用《管子》、《韩诗外传》中的语意,皆恰到好处,浑然一体而不露痕迹.生动形象的比喻,如以“朝露”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喻才德高盛,以山、海喻胸怀宽广,拓纳人才越多越好,皆具体贴切.他的诗继承汉乐府的传统,既能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诚如钟嵘《诗品》所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 《短歌行》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服务的,但是作者将政治内容和意义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充分发挥了诗歌创作的特长,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寓理于情,以情感人.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语言质朴,立意深远,气势充沛.这首带有建安时代“志深比长”“梗概多气”的时代特色的《短歌行》,读后不觉思接千载,荡气回肠,受到强烈的感染。

名家点评

篇6:体会作者情感阅读理解

作为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叙述中饱含着作者白居易浓烈的感情。而作品中白居易的情感并没有一泄而出,通过诗歌中“声、曲、语”三个词,分三个阶段,情感如甘泉缓缓涌出,积势而发。

“忽闻水上琵琶声”

白居易江边夜中送客时,“举酒欲饮无管弦”,举杯饯别时,却连助兴的音乐也没有。“醉不成欢惨将别”, 因为无乐,所以醉不成欢,分别本来触人愁怀,无乐就更使人感到心境悲惨。“忽闻水上琵琶声”,正在感到无乐的孤寂时,忽然水面上传来琵琶的声音,真不啻空谷足音。

此时的白居易因身贬异地,又与从京城来探望自己的友人分别,主客凄凉伤别情绪不言而喻。白居易的内心因被贬而有伤感,更想借酒与乐消愁。无疑在孤独无助的时候,“忽闻水上琵琶的声音”,那是求之不得的。在常人听来这本是曲是乐,而白居易耳中听到是琵琶“声”。这既表明了白居易对乐律的谙熟,也可见他察觉京都之声的敏锐,仅一个“声”字,却已表明此时白居易情感的孤独、寂寞。也渗透了白居易渴求知音的强烈欲望。

“曲终收拨当心画”

盛情难却,琵琶女终于开始了弹奏。先是转轴、拨弦、调音,很利索的三两声,虽然未成曲调,却已是脉脉含情了。每一根弦、每一个音,都压抑着、幽咽着,显出沉思的样子,好像在倾吐自己的失意。她的弹奏自然,没有一点矜持,没有一点做作,也没有一点取悦于人的意思,只是借琵琶来诉说自己的往事和心中无限的感触。她轻拢慢捻,左手的指法很能传情,又抹又挑,右手的动作十分准确。先弹了一首《霓裳羽衣曲》,紧接着又弹了一首《绿腰》。大弦嘈嘈,沉着而雄壮,宛如一阵急雨,小弦切切,细促而轻幽,宛如一片私语。嘈嘈切切交错着,就好像大珠小珠落玉盘一般。一会儿像花下的莺语,宛转流走,一会儿像冰下的泉水,幽咽难通,曲调是多么富于变化啊!渐渐地,泉水冷涩,好像弦被折断了似的,声音凝结休止了。但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那弦外之旨,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忽然,如银瓶乍破,水浆进泻,如铁骑突出,刀枪齐鸣,音乐又以极快的速度和极大的力度展开着,进入了高潮。这时她忽然用拨子一划,四根弦一起发出声响,好像猛力撕开丝帛一般,乐曲就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了。周围的听众被琵琶曲深深打动,东舶西舫全都像着了魔力一样,沉浸在乐曲的余音里默默无言,只见江心的秋月闪着皎洁的清辉。

琵琶女借琵琶来诉说自己的往事和心中无限的感触。她精彩的表演折服了听者。之前,白居易并不知此女子的人生经历,然而从乐曲声中,却分明感受到了:似在倾诉平生不得意的无限心事。表明了白居易辨律知音之造诣。音乐在白居易心头卷起哀伤。不过方才都被带入音乐境界之中,一切都不在视野之内了;乐声一停,才如梦初醒,感到置身于秋江月色里面。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白居易只是被琵琶曲深深打动,所以他从琵琶女的演奏中能体会到女子的丝丝思绪和凄苦,还未能真正将自己的经历与琵琶女的曲中意旨结合,即白居易的被贬谪的幽怨之情,没有融入琵琶曲中,而只是从琵琶曲中读出了琵琶女的哀愁。可见,一个“曲”字,已表明此时白居易情感的渐进。

“今夜闻君琵琶语”

琵琶女思忖着,迟疑着,把拨子插入弦中,站起来整理一下衣裳,从刚才的激动中恢复了常态。遂即说起自己的经历:她本是京城长安人,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岁就学得一手好琵琶,列名教坊,属于第一部。她的演技曾使著名的琵琶师曹善才叹服,她的美貌曾引起长安名妓秋娘的忌妒。每当她演奏的时候,住在五陵一带的豪门子弟都争着给赏钱,一支曲子弹下来不知道要得到多少红绡。他们如痴如醉,一边听一边打拍子,镶金镶玉的云篦不惜打碎,鲜红的罗裙也沾了酒污。就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年复一年,在欢笑中轻易地抛掷了自己的青春,不知不觉已经衰老,那些醉心于她的.公子哥儿便抛弃她另寻新欢去了。她的门前冷落,不得不委身于一个重利寡情的商人,跟他离开长安来到这浔阳江边。丈夫经常外出经商,抛下她一个人在江口守着空船,只有绕船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为伴。每当深夜梦见年轻时的生活,不禁妆泪纵横,从梦中哭醒过来。

琵琶女的昔盛今衰身世与诗人贬官谪降的遭遇何其相类,怎能不引起诗人“迁谪意”呢?

听琵琶声已经悲感,再听琵琶女言说身世更增悲感。将琵琶女的身世与自身遭遇相比照,使诗人写下那感慨深沉、动人心弦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河必曾相识!”这两句概括了人生一种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遭际。诗人感到自己的心和这琵琶女的心是相通的,忍不住也向她述说了自己不幸的遭遇。他说:“我从去年离开京城长安,被贬谪到浔阳,又患病卧床,心情十分凄苦。这里一年到头听不到丝竹之声,住的地方低洼潮湿,房子周围长满了黄芦苦竹,从早到晚听到的不过是杜鹃的啼血和猿的哀鸣罢了。每逢美景良辰往往取酒独酌,可是没有什么悦耳的歌曲可以侑酒,那些山歌村笛实在是难以入耳啊!今天晚上听到您的琵琶语,如同听到仙乐,两耳为之一新。

白居易在此时已将自己的经历和琵琶女的遭际、乐曲所表现的情感融合。白居易认为琵琶女的弹奏既是在表达女子自身的昔盛今衰身世的感叹,也是自己被贬官后冷落、孤独,寂寞的心绪的写照,好似白居易在与琵琶女通过琵琶互诉同病相怜的心境。可见,一个“语”字,已表明此时白居易情感的高起。“琵琶语”这是白居易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和诉说之后,感慨万端,将“声、曲、语”概括而成。

篇7: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陈忠实,男,汉族,1942年6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灞桥区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历任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小学教师,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教师及团支部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及党委副书记,西安郊区文化馆副馆长,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桐城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共第十三、十四大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第七、八届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石油大学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5卷),散文集《告别白鸽》等。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

篇8:写人记事散文阅读之作者情感倾向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往往对领会文章主旨、丰富情感体验等,有重要意义。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呢?

一、从背景动因上思考

有些文章,往往与作者的经历和特定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唯有了解这些,才能透视作者内心的情感在作品中的反映。当我们读到《忠魂一缕枕江流》中“我都宁可相信这是一座真坟”时,就能获得这样一个信息:作者是满含景仰之情前往拜谒屈老先生的。这也就抓住了全文的主旨情感。

二、从议论抒情的文字中获得信息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记叙和抒情:“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接下来,作者写道:“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从这句淡淡的抒情句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先生的称赞,这是由前文的记叙内容而引发出的情感。

三、从字里行间辨析

文本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原始载体,可以从相关的内容和特定的表达方式中找到蛛丝马迹。“艳阳照射在屈原的墓碑上,斑驳陆离,像一位耄耋老人脸上起了寿斑……历史就像这墓碑一下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这样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作者内心深处那沉甸甸的真情。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艳阳照射在屈原的墓碑上,斑驳陆离,像一位耄耋老人脸上起了寿斑。碑面的字迹尚可辨认,碑陰则无一字说明,历史就像这墓碑一下子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来到赵家冲后的一座屈原墓前,据说这里是12座疑冢中最为壮观的一座,碑文为“故楚三闾大夫之墓”。

……

凝望荒草萋萋的屈原墓,眼前总好像晃动着楚国高大的城池与屈公形容枯槁的身影。其实春秋时期楚国还是很强大的,即使是战国时期,它的疆土仍在争战中不断膨胀扩张。太史公有《史记》述:“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余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屈原是在战国时期七雄纷争、秦强楚弱的形势下,抱着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壮志,力图让楚国一统天下的。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楚怀王昏庸无道,再加上反动贵族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宠姬郑袖等佞臣小人的围攻,他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在苟且偷安、惧战主降的贵族们的打击排斥下,斗争处于劣势的屈原最终因谗言而被罢官、放逐,长期流浪于沅湘流域。

……

屈原死后,太史公曾到屈公生前垂钓和行吟的江暮潭凭吊,痛哭而流涕。贾谊赴长沙王太傅任途经此地亦欷歔掩泣,作《吊屈原赋》。屈原的弟子宋玉还登上玉笥山之最高处,为先生招魂。时逾几千年,作为先生的崇拜者,我只身来到屈公墓前,虽然不知哪座冢内真正埋着诗人的骨骸,但我想整个汨罗山,不,整个华夏山水都有他的忠魂!每到一座疑冢,我都宁可相信这是一座真坟。我采撷一束满山疯长的艾蒿和牡荆,献到屈公的墓碑前。要知道,这艾蒿是每年端午节人们必采之物,而牡荆,则早在周时它的名字就叫“楚”啊!

——蔡勋建《忠魂一缕枕江流》

品读文段,分析“每到一座疑冢,我都宁可相信这是一座真坟”一句所包含的作者的感情。

解析: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屈原的崇拜者,他对屈原有着浓浓的敬仰之情,抓住这一主旨,问题便迎刃而解。

答案:这句话饱含着作者对屈原高尚品格和爱国情操的钦佩,也表现了作为屈原的崇拜者的作者对屈原的景仰之情。

篇9:中考英语阅读从作者角度出发

试题更注重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把语言知识与完整的语篇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语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突出了语境化、交际化和综合化。试卷分为选择题和

非选择题两部分,题型基本分为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和书面表达。

一、选择类

近年单选题的一个趋势为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情景交际,所设的四个选项,中西文化差异很大,那么如何答选择题呢?

如:1.———Mum, could2 I have an M P3 like this?———Certainly,we canbuy_______one,but as1 good as this. A.,cheapB.a cheapestC.a cheaper D.the cheapest

这道题通过微型语境考查学生对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关键看后面的“ b ut as good as this”,答案 C。

2.———M ay I borrow3 your digtal camera?

———Sorry,I_______itmyself.A. am usingB.usedC.have usedD.use

此题着重测试学生如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运用动词的时态。答案 A

二、完型填空

这类题需要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全面的知识和技巧。答这个题在哪个空上有难度,快速通览全文,可根据文中内容确定语言环境,要排除我在此题是弱项的心理,要按照平时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尤其对惯用法和固定的句型及短语搭配进行合理的运用,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补全对话

七选五这道题似乎降低了以往填写句子和短语的难度。在模拟考试中,这道题答起来并不轻松,主要是考生要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用英语的思维进行应答。但是,平时学生对简单的对话比较适应,但进入综合训练,句子变得复杂,有的学生答起来不是那么顺手。

如:——— I think you play soccer verywell,_____

———_______ I have played it for4years.

——— Do you often practiceit?

———Yes, I practice4 playing soccer as soon as I have time.

A. Is it hard to play soccer well?

B.Thank you.

C.How long have you playedit?

这个小对话在告诉学生不能仅看一句话来定答案,不能用中国人的习惯去回答问题,应该根据上下文,用西方人的语言习惯来选择正确的答案。答案 C、 B。

四、阅读理解

它的题材很广泛,包括科普、地理、历史、中西文化和人物纪实等。考查方法很灵活,学生做这样的题必须在读懂语言的基础上尽力去理解原本不同的东西。做这样的选择题,考生必须从作者的心理出发,不要把个人的心理融进去,否则的话容易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对于非选择性的题,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的综合阅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和近年来的新题型、任务型阅读、写作型等几种题型。

1.阅读与回答问题

由三篇组成,其文章生活化、实际化很受学生的关注,对于阅读文章必须先来看文章的第一段,了解文中的人物、地点、时间,然后去了解问题,带着问题再回到文中,去寻找正确的答案。答这样的题,必须先把问题的要求看懂,对几种疑问句的回答方法掌握必须准确,特别要注重选择疑问句,要直接回答。对一般疑问句以及否定疑问句要注重中西文化回答问题的不同,最后要注重问题的主语是谁,是人还是物,回答问题最后落笔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时态和语态的概念不要忘,这是答题的关键。

2.综合阅读

这是对学生五种英语技巧的综合考查。同义转化、汉译英、英译汉、以及填一个词或短语的形式,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特别注重汉译英,也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英语的句型和习惯用法、时态、语态,但是英译汉有些学生却不能按照英国人的习惯去答,所以丢分很多。考生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做英译汉时还要注意单词和标点符号的书写。

另外这个题有一个填漏字或短语的考题,学生们感到有时候一个空有多个答案,不知哪一个更好,那么考生要抓住它是一个语篇,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句的特点,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给予最佳的答案。

3.任务型阅读

学生做这样的题一定要根据表格中出现的内容填写正确的形式,带着任务去看语篇中的内容:人名、地名、国名,要用完整的句子,在填写的时候必须注意大小写。

4.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是通过书面文字传递信息、表达观点、与人沟通的一种交际活动,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作文

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提示性作文、看图作文。学生首先要仔细看清作文的要求,确定文体,是记叙文、说明文还是应用文。要注重文体的格式;写文章要注重论点。首先提出你的观点,然后找出具体的方法,最后写出结束语,有些考生感到没有那么多的话要写,考生可以用汉语按照中学生心理谈论你的观点,再转化成英语。结束语要写得恰如其分。语言结构要求要按照英语的语言结构进行,最后检查不要出现单词拼写的错误。

扩展:中考英语单项填空训练

在考试中,单项填空共20小题20分,主要测试考生对基础语法、常用单词、短语、习语和日常交际用语等知识的识记、识别、理解能力,并测试考生对上述知识的运用能力。

一、人称代词:

要注意它们在句中是在主格位置还是宾格位置,来确定用什么格,并注意变化,反身代词对主语、宾语起着强调作用,名词性物主代词起着名词作用,它后面不要再加名词了。而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要修饰名词,句中没有被修饰的名词就应该用名词性的物主代词。

1. She is a student, _____ name is Julia.

A. its B. her C. hers D. his

2. Could1 you help _____ with _______ English, please.

A. I, my B. me, me C. me, my D. my, I

3. A friend of _____ came3 here yesterday.

A. my B. his C. him D. himself4

4. ______ pencil-box is beautiful. But ____ is more beautiful than ______.

A. Toms, my, he B. Tom‘s, mine, his

C. Tom‘s, mine, him D. Tom‘s, my, his

5. Most of ______like Chinese food.

A. they B. Their C. Them D. theirs

6. Don‘t you let ____ help you ?

A. I and my friend B. my friend and I

C. my friend and me D. my friend and I to

7. How hard______ works5!

A. we B. him C. he D. his

8. ______ have been chosen.

A. I, you and he B. He, you and I

C. You, he and I D. You, and me

9. She gave6 the erasers to Lucy and _______ .

A. I B. me C. my D. mine .

10. That‘s not ______, it is_______. I made7 it ______ .

A. ours, mine, myself8 B. your, mine, myself

C. yours, her, myself D. yours, my, myself

11. We bought _____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9.

A. us B. ours C. ourselves10 D. to us

12. Most people think ______ are winning11 SARS.

A. ours B. ourselves C. we D. us

答案:1―6:BCBBCB 7―12:CCBAAC

二、名词:

在名词中要注意的是名词的可数与不可数,单、复数形式及所有格问题。常用的不可数名词:milk, orange(橘子), meat, fruit, food, paper, weather;单复数一致:sheep, fish(做鱼肉讲时,不可数), Chinese, Japanese12;本身就是复数形式:people

1. There are some ________ on the hill.

A. sheeps B. a sheep C. sheep D. sheepes

2. Mr Black often gives us ________ by Email13.

A. some good information14 B. some good informations

C. good informations D. a good information

3. There are some new books in the school library. They are ____ books.

A. child B. childrens‘ C. children D. children‘s

4. I have worn15 out my shoes, so I want to buy a new ________ .

A. pair B. one C. ones D. trousers

5. Meimei‘s handwriting16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______ in his class.

A. students B. students C. student‘s D. students‘

6. The hospital is a bit17 far from here. It‘s about _______ .

A. forty minutes‘s walk B. forty minute‘s walk

C. forty minutes walk D. forty minutes‘ walk

7. How many _____ are there in your class ?

A. Japanese B. American C. Australian18 D. Canadian19

8. I found20 my black cat in_____ room.

A. Jim and Mike B. Jim and Mike‘s C. Jim‘s and Mike‘s D. Jim‘s and Mike

9. How much are the _____ ?

A. bread B. meats. C. potatos D. tomatoes

10. There are many ______ in our school.

A. woman teachers B. woman‘s teachers

C. women teachers D. women‘s teachers

11. Three months ________ a long time for me.

A. is B. are C. have D. has

12. There are ______ and ______ on the table.

A. two boxes cake; four bottle of oranges B. two boxes cake; four bottle of orange

C. two boxes of cakes; four bottles of orange D. two box of cakes; four bottles of oranges

答案:1―6:CADCCD 7―12:ABDCAA

三. 形容词和副词的级:

在形容词和副词的级中要掌握比较级和最高级和同级比较的用法:比较级中的关键词是than,在最高级中“in……, of……”表示比较的范围;同级比较有“as2…as,(not so…as)”;修饰比较级的词常用的有:a little, much, even21, still, far等。

1. I think English is as ____ as math.

A. important22 B. importanter C. more important D. most important

2.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____ , math, Chinese or English ?

A. better B. best C. well D. very much

3. Beijing is one of _____ cities in China.

A. large B. larger C. the largest D. largest

4. Lucy is ___ of all.

A. young B. younger23 C. youngest D. the youngest

5. Of all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Betty writes _____ .

A. very carefully24 B. most carefully

上一篇:办公室6s管理内容下一篇:怎样分析论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