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

2024-06-15

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共3篇)

篇1: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

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

一年级上册:《爷爷和小树》

《小熊住山洞》 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

《失物招领》

二年级上册: 《“红领巾”真好》

《清澈的湖水》

《浅水洼里的小鱼》 二年级下册: 《恐龙的灭绝》

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三年级下册:《翠鸟》 《燕子专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四年级上册:《观潮》

《鸟的天堂》

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大自然的启示》

五年级上册:《假如没有灰尘》 五年级下册:《草原》

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

《大瀑布的葬礼》

《路旁的橡树》

篇2:小学语文课本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

读和写是新课程学生学习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方式,读和写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基本策略。不仅语文需要读、写,科学、音乐、美术、语文、数学„„几乎所有的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将应用到读写这个基本的策略。

一,经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我总结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策略的基本模式:整体读文,了解大意→找准重点,读写联系→读写迁移,提高能力→课外拓展,扩大视野。具体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整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对事物获得感受,让文字所表现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书本的语言化为学生头脑里的内部语言。再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语文的了解、对事物的认识、感受,把头脑中鲜明的形象说出来,让内部语言化成外部语言.第二环节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感受语言魅力,学习写作知识。

第三环节,以写作为手段,在作文实践中运用阅读时学到的知识,训练作文能力,同时使读的效果得到巩固。

第四环节,紧扣读写联结点,拓展到课外的阅读和表述中,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加深理解,使学生这两种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课文。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调动学生的思维,课中,让学生读课文后圈画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间寻求解答,再在班上汇报。让学生在大量阅读提问解疑中发现和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在师生关系上,注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做到学生会的就不讲,不会的就引导他去学,注意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学会的愉悦体验。这样,学生慢慢地学会了提问,解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读是写的基础,是认的延伸与巩固。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认读写三结合”实验的宗旨。我们从一年级起把语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上。由刚开始家长读、学生听到学生与家长同读到最后的学生独立阅读。同时在课堂上针对低年级的年龄特点,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把每一篇课文作为一个读书的范例,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在书海中遨游。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其次,我们规定每位学生在阅读中用好一个本:词语积累本,用来积累学到的新词新句,要求学生每天至少保证20分钟的课外阅读,读后进行摘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求不可过高,只要求其每天摘抄两个词并能真正理解,词语摘抄的好坏也要视个人而定)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促进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提高识字效率;在第二学期的实验中,由摘抄词语变为摘抄后写句训练。这样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地由积累过渡到运用,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多使用激励手段,使学生以读书为乐,以多读书为荣。

三、识字阅读与写话训练相结合除了让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写话的训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在读写结合上下功夫,灵活地进行小练笔,特别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低年级以写话训练为主,教材中并没有规定习作练习,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写话练习,注重让学生有感而发,学写心里话。如学完《胖乎乎的小手》一课,可让学生说说你的小手能做什么,并让学生写写,这样每课安排一次写话练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教会学生写作。

督促学生写好周记。一年级要求每周写一篇日记,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即可,每周都要检查并举行优秀日记展览。

篇3: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乐器

一、竹笛和木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中的“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竹笛”,即“横笛”。古诗中的牧童形象往往与横笛、老牛联系在一起,如“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唐·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一儿吹笛笠簪花,一牛载儿行引子”(宋·杨万里《安乐坊牧童》)、“吹笛牧童归竞渡,满头多插野山花”(清·严翰鸿《晚泊》),三者完美地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的画面。与牧童、老牛一样,此时,短短的横笛也成为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文学意象,成了诗人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与典型的民族乐器竹笛不同,木笛属西洋音乐史上发展最早的吹管乐器。在古老的教会壁画和雕刻中就常有些吹奏木笛的图样。如今英德等国小朋友几乎人手一支木笛,可称得上是全世界最“朗朗上口”的西洋乐器。然而,不少教师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木笛》一课时,却将木笛混淆为民族乐器,并赋予其民族精神特征,甚至文本作者赵恺对此也存在着模糊认识。人教版教材编写者将作者原文第1自然段“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有一名木笛手”改为“有个乐团在南京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是木笛演奏员”,是很有道理的。

二、瑟和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将相和》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与蔺相如“渑池会”上的较量是多方面的,其中也表现在“乐器文化”上的较量。许多教师执教该课时忽略对“瑟”和“缶”这两种乐器文化内涵的介绍,无疑削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度感悟。

“缶”起初为先民们装食物饮料的器皿,后发展为打击乐器。《诗经·陈风》中有“坎其击缶”的记载,《淮南子·精神训》亦有“今夫穷鄙之社也,叩盆拊瓴,相和而歌,自以为乐矣”句子,可见“缶”是一种比较大众化的、较低级的陶瓦乐器。战国之前,秦处西陲,文化水平低,无音乐典籍,秦人喝到半醉,便击着瓦缶、手拍着大腿打拍子而歌。战国中后期,秦国才引入郑、卫之民乐和古典宫廷韶乐。李斯《谏逐客令》中的“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说的就是秦国音乐文化的落后,秦人也以此为耻,忌讳提及此事。

《诗经·小雅》“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是“瑟”见于古籍最早的记载,表明“鼓瑟”是用于祭祀等庄严肃穆的活动。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的孔子“擅鼓瑟”,常为诗歌伴奏,并独立成家,号称“孔门之瑟”(《论语·先进》)。此外,从《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和《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等诗歌中衍生出“琴瑟”一词,用以比喻夫妇间和朋友间融洽的情谊。可见“瑟”是比“缶”更高级、更显高雅的乐器,弹奏此乐器也表明身份地位较高。

三、古琴和笙竽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伯牙绝弦》蕴藏着丰厚的知音文化内涵。伯牙与子期因“琴”相识,相交,相知,而这个琴就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古琴”。其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历来为文人阶层重视,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礼记·曲礼下》有“士,无故不彻琴瑟”的记载。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伯牙绝弦》中“绝”的小篆写法,右下是古代跪坐的人形,右上是“刀”,左偏旁“糹”是一束丝,而不是一根丝。“绝”就是“人”用“刀”把一束“丝”全部割断,一根不剩。教学中,让学生仔细观察“七弦”古琴并用心品读“绝”字,就更能体会到伯牙绝弦时的悲怆之情和决然之心。

与《伯牙绝弦》“知音文化”截然不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滥竽充数》刻画并讽刺了一个不懂装懂的南郭先生。文中的“竽”曾是战国至汉代广泛流传的簧管乐器,先秦时代器乐合奏时还往往以竽来定音,《韩非子·解老》有“竽也者,五声之长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的记载。其形状如笙而较大,在汉代乐俑和石刻画像中多有吹竽的图像。到了宋代,竽则销声匿迹,在教坊十三部中,只有笙色而无竽色。教学中,一是要引导学生对“竽”和同属簧管乐器的“笙”进行区别,这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二是从“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可以看出我国先秦时已有了相当庞大的乐队,才使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有了可能。

四、二胡和鼓钹

二胡是由民间艺人的流浪工具发展成为具有中华民族音乐文化象征意味的拉弦乐器,既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被称为“乐族中的抒情圣手”。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写的就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通过二胡把自己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和抗争反映出来。著名二胡理论研究专家赵砚臣先生曾这样总结阿炳的演奏风格:“行弓沉涩凝重,力感横溢,滞意多,顿挫多,内在含忍,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表现了一种含蓄蕴藉而又艰涩苍劲的美。”教学中,我们可对照文本引导学生欣赏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从而读懂阿炳的内心世界。教师也可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入浅出地进行指导: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色,从而构成了繁复奇妙的音响现象;只有美的音色音质,才能使音乐如虎添翼,具有生命力;二胡音乐之所以动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发音圆润甜美,悦耳动听,近似于人的歌声,又长于演奏旋律以表现音乐中的细腻、缠绵、哀戚、柔美,这与二胡的音色美有很大的关系。

与二胡内敛的性格不同,鼓与钹彰显的是一种张扬的刚劲美。很多教师在执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藏戏》时,认为传统藏戏的“一鼓一钹”伴奏实在太简单,是藏民族乐器缺乏造成的。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有着灿烂古文化的藏民族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无论自身形成的民族民间乐器,还是从其他民族与毗邻国度传到雪域高原“安家落户”的乐器,并不比其他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少。传统藏戏特有的“一鼓一钹”鼓点节奏,类似大型管弦乐曲中用来表现各种复杂情绪的伴奏织体,蕴藏着丰富多彩且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演员在鼓钹声中转变情绪,剧情在鼓钹声中起伏,王子、公主、佣人、群众的鼓钹乐也各不相同,一场藏戏大大小小的情感全在鼓师一手掌控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其乐器鼓与钹的作用实在是不简单。

同为广场艺术,藏戏乐器是“一鼓一钹”,而流传在陕西省北部安塞县一带的“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则是一种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并糅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的民间广场群体艺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集中地描述了其刚劲激昂、剽悍豪放、威猛有力、舞姿飘逸等特点。教学本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鉴赏作者是如何根据安塞腰鼓这种乐器的特点和艺术形式,将描述乐器的内容与文章表达的形式达到和谐统一的。一是课文使用了铿锵的短句,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忘情了,没命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二是激昂的排比,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三是课文疾猛的节奏,一个排比接一个排比,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不让读者有半点喘息的机会,这种快节奏的写作手法促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安塞腰鼓喷薄而出的生命与力量之神韵。

上一篇:外事接待工作安排下一篇:读冰心的《小桔灯》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