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

2024-06-17

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精选6篇)

篇1: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

文化批判语境下的中国电视传媒现状分析

摘要:“限娱令”和国家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双重背景下电视传媒处于机遇与更大竞争的环境中。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视角下,电视传媒既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需要传播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同时,市场经济环境中的电视传媒需要把握住自身的产业化发展;电视受众是电视文化经济流通中的生产者,其需要得到的“意义和快感”要求电视台从受众角度出发制作电视节目。电视台在三重权力中谋求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限娱令 发展文化产业

电视传媒

文化批判

今年10月25日,广电总局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从8月份就开始有传言的“限娱令”终于尘埃落定,随后引起的对各大卫视节目将做如何调整的讨论风靡各大网站。与之前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结合起来看,这是让中国电视传媒业既悲又喜的两件事情。作为大众文化主力的影视媒介必然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下分得文化市场的一瓢羹,但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令国家不得不对其进行监管。

在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社会机构的传媒兼具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资本主义企业和公共领域的三种身份。中国的传媒一直担当党的耳目喉舌,随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传统媒体也开始自负盈亏,体现“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媒介性质。相对宽松自由的网络环境孕育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不断出现“网络问政”、“微博问政”事件。中国电视新闻从民主参与、舆论监督的起步阶段到逐渐构建出公共话语平台,由民生新闻 1 逐渐发展为公共新闻的趋势来看,中国电视是公民可以自由发表和交流意见的公共领域。“葛兰西或文化研究的传统特点,首先注重生产多种多元权力形式相对立的主体,而这些

1,○相对立的主体就处于那些权力形式之中”“限娱令”的颁布和国家倡导“发展文化产业”,集中反映电视传媒领域中的政府、企业、大众三者矛盾。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起的以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为批判焦点的法兰克福学派,到20世纪60年代对大众文化、流行文化采取积极、开放研究态度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文化批判经历了从精英到民粹、从政治到方法、从悲观到乐观的变迁。目前中国电视传媒业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同于这两种文化批判方式兴起的年代,但可以整合两大学派的观点分析中国电视传媒的现状。对于中国电视传媒的现状分析,不仅仅局限于各大卫视电视屏幕呈现的媒介内容,更侧重两大政策影响下中国电视内部机制的状态。下文将用文化批判理论的相关观点,从与电视传媒密切相关的国家调控、市场商业环境和愈发成长起来的电视受众三个方面,分析中国电视传媒在“限娱令”和对其利好的“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的处境,以及这些政策颁布的内在机制,中国电视传媒将如何发展。

一、国家调控的电视传媒

历数国家广电总局对电视传播内容的监管,如2002年下令停播热剧《流星花园》;2006年3月,要求停播地方方言译制的境外广播电视节目;2007年1月,规定卫视黄金档只能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这次的“限娱令”已经让多数电视观众见怪不怪,但对目前发展如火如荼的各大卫视的娱乐类节目有一定的冲击。

广电总局称此次“限娱令”的颁布主要针对三种现象:卫视节目形式过于雷同造成电视资源的浪费,同类型的娱乐类节目缩小了观众选择的空间;其次,卫视频道照搬境外或他台创作的节目,不利于节目的创新;三是这些节目为了获得关注,降低格调、传播错误 2 价值观、肆意恶搞的做法造成不良影响。

据广电总局收听收看中心统计分析,目前全国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在晚上黄金时间段(19:30-22:00)内播出的娱乐性较强的节目每周总计有126档,主要包括婚恋交友类、才艺竞秀类、情感故事类、游戏竞技类、综艺娱乐类、访谈脱口秀等。平均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周播出这些类型的节目3.7档,平均每天晚上黄金时间全国电视上星综合频道共有18档这些类节目同时播出。江苏卫视从周一《不见不散》到周末连播两天的《非诚勿扰》,几乎每晚黄金档的节目都在受限之中。节目的过度娱乐化不单是娱乐类节目的数量和类型,而是节目创作中的娱乐化倾向问题。广电总局发言人在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表示,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称为“限娱令”是不准确的,而且不能将防止过度娱乐化简单地理解为要限制娱乐节目。

虽然《意见》针对的是34家上星卫视,综合各地方台模仿、复制成功的娱乐节目,电视屏幕呈现同质化、过度娱乐、低俗的现象。《超级女声》大热之后,每年都会有若干选秀节目。经过“七年之痒”的选秀节目,今年《快乐女声》、《中国达人秀》、《欢乐合唱团》、《花儿朵朵》等十余档一拥而上。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爱情连连看》独大。中国目前的电视娱乐节目现象在本质上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生产出来的大众文化:前者是在国家管理下的电视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为了谋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复制、模仿热门的电视娱乐节目。大量的娱乐节目占据电视资源,展现人文情怀、培养受众理性精神、提高受众修养的电视节目被挤压,社会效益被置于较弱的地位;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认为,他们所处时期的喜剧片、爵士乐、畅销书标榜为大众文化,但这些都是由资本主义财团操控的、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是文化工业程序下的畸形产儿。对于中国电视传媒在只求经济效益不顾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的时候,广电总局提出加强对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限制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把社会效益放 3 在首位,同时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各地也会出台细化的帮扶政策。这些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大众传媒是文化产品得以向大众传播的一个途径,诸如影视剧、广告、综艺节目都需要通过电视这种媒介传播开来,网络的多媒体性也取代不了电视的地位。电视传媒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且是较为容易带来文化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文化的机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将会得到投资核准、信用贷款、土地使用、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决定》中也强调“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无意识地植入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产品,国家管理下的电视传媒也会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念,社会成员的信念、理想和价值观将会被潜移默化地影响。

阿尔都塞将学校、教会、传媒等私人组织称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与强制性国家机器构成马克思上层建筑的概念。这些组织的最大特色是中立性,公众在不自觉中已经采用了其希望灌注的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存在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复杂体系中,我们在这种复杂体系中有可能被“召唤”或成为意识形态的主体。广电总局对上星卫视节目形态、数量和价值观念的监管,是将国家主流意识通过电视传媒以文化传播的方式自然地让观众接受。由国家意识形态下培养起来的受众,“我们所谓本质的自我不过是一种虚

2。阿多诺甚至更极端构,占据它的位置的实际上是一个拥有社会生产身份的社会存在”○地认为“文化工业是当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有效形式,它为实行文化的全面控制提供了绝妙

3。《决定》中指出:“发展的理由(压抑非理性的自然欲望)和一套合理的控制方式”○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国家通 4 过对于文化宏观或微观的调控规范传媒产业,使其得到有序健康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同时发挥传媒的服务社会的职能,承担社会职责,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文化企业生产出具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文化产品,我们是由产业文化生产出来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

二、市场环境中的电视经济

与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的图书出版、影视剧、广告、网游等文化产业相比,电视传媒产业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但电视文化产业不是电视台每出一档形式新颖、具有良好口碑的电视产品,其他电视台纷纷效仿,复制出大量形态类似的电视节目。法兰克福学派眼里的文化工业批量生产标准化、模式化、简单化的文化产品,通过这种合理、科学的程序垄断文化的消费。原本精神层面的艺术享受是“伪娱乐”的物化享受,“劳动者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在非自然、物化的机械劳动中渡过,他们只能在幻想中重新体验自然和快乐,而文化

4。如果把整个电视传媒比作生产工厂,工业和大众传媒的任务就是提供这种虚幻的体验”○形态相似、数量众多、缺乏创新的娱乐类节目是电视台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电视观众是这些电视节目的消费者。此外,电视节目又是生产者,它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观众,观众这种商品又被卖给电视台的广告客户。这两条消费路径被文化研究学派的学者费斯克称为是商品在财经经济体制中的流通和与之相平行的文化经济体制中的流通,前者流通的是金钱,后者流通的是意义与快感。这种“意义和快感”类似于被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在幻想中重新体验到自然和快乐”,两大学派在研究的视角和旨趣上截然不同。

电视节目内容进行的商品化的处理,吸引受众以受到广告商的青睐,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可以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11月16日的《东方早报》报道《非诚勿扰》整个节目明年的广告吸金已达到了18亿元左右,跻身全国前三甲。中信证券在其报告中指出,如 5 果考虑“十二五”期间GDP内生增长,文化产业复合增长速度至少达到22%-25%。据东兴证券测算,若按照GDP 年均增速9%来计算,到2015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将翻番,这意味着届时文化产业规模将达到2.85 万亿元,是2009 年末的3.4 倍。文化产业在未来五年内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2.5%上升至5%以上,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会不断强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而产业发展增速也将加快。

“限娱令”下,上星卫视中形态类似的娱乐节目数量有所规范,电视节目重新配置。用来吸引受众、迎合受众兴趣的元素将会减少,而且光靠单纯复制或过度迎合大众的低级要求也会阻碍电视台的发展。受众资源也会被重新分配,广告客户也会重新选择投放平台,电视台之间同类型的节目竞争将会更大,如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但这两个相亲类节目的电视受众组成是有所区别的,前者受众构成基本为年轻、思想前卫的80、90后,与湖南卫视青春活力的格调基本一致。《非常勿扰》中肯朴实,少很多噱头,受众多数女性和年长观众。除了同种类型的电视节目间增加竞争外,其他形态的电视内容也会抢占资源。相关报道称有的电视台开始大量买进电视剧,拍摄自制的周播剧。作为《意见》管理之外的视频网站也会乘机制作自己的娱乐节目,其开放性和相对自由的空间可能会更加迎合受众的需求以吸引受众,一部分广告客户也会流失。电视传媒既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又在这种机遇中遭遇强大的竞争。

费斯克在《大众经济》中说:“电视节目的工业化生产模式必然在文化上、社会上和

5他认为这种隔阂在财经经济中对文化工业有利,意识形态上将生产者和观众区别开来。”○在文化经济中是不利的。比如电视传媒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上星卫视不希望看大众的、受欢迎的电视台发展起来,就像央视不希望卫视的收视率超过它,挤压其生存空间。这种情况下,有财力或者政策支持的电视台会充分发展高价的生产价值使这种差异极大化。但是这种高价的生产价值不一定得到观众的认可,表现为电视节目在文化财经的流通 6 中并不能为观众带来“意义和快感”。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仅表现为产生高值的电视产品,产生不了为电视大众所接受的“意义和快感”,它在财经经济中的流通也会受阻。电视想要得到发展,需要了解大众的趣味和快感,也就出现了电视荧屏为迎合受众趣味制作出模式化、同质化的电视产品。电视传媒需要用好大众的趣味,为其生产出既带来“意义和快感”,又不使节目过渡娱乐和低俗。产业表现为标准化的,功利性的;文化表现为个性化,非功利性的。电视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弥合这两者的差异,比如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制作流程,讲故事的方式、价值观都是标准化的。受众会表现出审美疲劳,逐渐否定模式化的电影,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就会受阻。

三、受众期待的电视节目

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有着相对的受众观念:前者认为受众是被动、死板的,是“孤独的人群”;在后者眼中受众是积极、主动的,拥有相当的权力。阿多诺、霍克海默等人不仅对大众文化采取否定的态度,对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也给以否定。而这些根源来自其生活在法西斯猖獗的年代,国家和资本企业操纵文化工业的生产和文化市场,受众在两者的压制下被动接受大众文化。研究学者中除本雅明外大多是文化精英主义者,对大众文化有天然的抵触,是一种由上之下的批判。文化研究学派是由下至上的文化民粹主义解读大众文化,站在大众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且生活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霍尔的阅读理论、莫里的“阅听人”理论、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强调受众在大众文化解读中的主导作用,受众对于文本存在解码过程,阅听任采用的文本话语范围影响其对大众文化的解读,文化工业生产中又决定意义的文化财经流通是由受众来控制的。史蒂文森认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的批判“不仅将受众还原为冷漠的烂土豆, 而且过高地估计

6。但文化研究学派了媒介对通过霸权式的话语来再生产不对称的各种社会关系的责任”○ 7 极尽所能反对法兰克福学派,过度夸大了受众在大众文化生产中的能动作用,在如今的现实生活环境中都是片面的。

广电总局发言人在就“限娱令”答新华社记者问时说《意见》是在听取额群众代表、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和有关部门的意见之后完成的文件起草。群众对于上星卫视的节目热衷传播绯闻轶事、编造故事,传播错误的价值观,以展示丑态、病态刺激观众、肆意恶搞等行为表示不满,电视观众的意见对电视节目的走向起到一定的作用。受众不是被动的个体,“限娱令”的产生是先有了观众的质疑,之后主管部门才进行调控,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受众的存在类似于文化研究学派中提到的在传媒经济中以其是否能得到“意义和快感”而选择媒体,要求媒体,决定媒体传播内容的那部分受众。但是,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存在受众被动接受大众文化,甚至对大众文化为迎合其观看欲望制作出低俗、空洞、没有意义的电视产品欣然接受。有支持“限娱令”的网民,也有对其反对的。反对者认为认为平时没事看看这些轻松愉快的节目可以消磨时间,就算节目中传播了错误的价值观念观众可以自行判断,在节目之外引发的讨论还可以让问题更加明晰。也有网民认为中国娱乐节目看不看都没什么意思,虽然娱乐节目看着轻松,但过于空洞没什么意义,这是在“意义”和“快感”两方面发生冲突。而且有人认为娱乐节目过于浮躁,对社会风气不好,所以电视节目需要承担起社会责任。

如今的中国电视观众究竟需要怎样的电视节目?广电总局在《意见》中称,这次对上星卫视娱乐节目的管理是为了使电视荧屏更加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更好地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多层次高品位的收视需求。电视台需要弄清中国电视观众的构成,为其提供既受其欢迎,又在国家调控范围之内的优秀电视节目。

四、电视内部的整合发展

这次“限娱令”的颁布,各大卫视对目前的节目有了相应的调整。会陆续停播在《意见》调控范围之类的节目,保留王牌节目,将次一级的电视节目移出黄金时间,同时会播自制的电视剧。浙江卫视表示新节目将会偏向社科人文,江苏卫视则加大非娱乐类和非黄金时段节目的研发。同时,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在加大研发周播剧,大量买进电视剧来播放也是短暂的行为。

在不触犯《意见》中条规的前提下,又要用好十七届六中全会中的利好条件,电视传媒究竟需要开创一条怎样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电视业不同于电影、图书、广告、网络游戏、动漫等有巨大的外延空间。对于电视来说,每天可供利用的资源只有24小时,高成本制作出来的电视节目多数不可以再重复使用,至多首播、复播加经典回放。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除了把传媒产业看成是文化的制作工厂生产出类型相同的文化产品,后期的本雅明提出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是趋于接受利用技术手段实现高雅艺术到普通大众中去。一部电影可以同时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大影院放映。经典电影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文化价值,比如与电影相关的书籍、主题公园、旅游业的发展。书籍首先是内容的多次复制,同样的内容可以被多数人传阅,热销的书籍还可以再版。一期得到观众认可的电视节目做成光盘很少有人去买,至多做成多期节目的合集在节目的粉丝中发售、赠送作为纪念。费斯克在《大众经济》中说道:“文化商品与其他商品的区别在于其相对高昂的最初生产成本,所以销售比生产更能保证投资的回报。正因如此,技术发展和合作资本才集中在电视、音响

7如果电视节目也可以做到机械复制,指制作成的产品系统和家庭娱乐中心得硬件上。”○可以被多次利用,开发出重复被观赏的途径,未免不可以实现电视节目的产业化发展。

电视台做出好的节目吸引观众,高收视率将会吸引广告商。《意见》也指出不以收视率来搞电视节目排名、不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目前,广电总局也在制定《关于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 9 意见》,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全面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但收视率依然是广告商决定是否在这个电视台、这个节目的时间段投放广告的标准。收视率高的电视节目,其受众的组成也是复杂的。但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某些层次高的电视节目,受众的组成也相对高端,产品广告的投放会有针对性。

还有的途径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扩大电视受众群。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不同的媒体使用爱好,对于在外求学的学生来说,更易于接受网络为传播途径的电视节目。同时需要维护电视节目的版权,通过这种途径规范网络传播中广告收入。

电视传媒需要生产出具有时间承载力量的产品,有文化传播价值。电视节目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给更多的人看,被多次看,以多种途径被重复看。文化产业的产值也来源于电视节目的高频次的收看中,或是有时间积淀后,在相当一段长得时间内都可以传播。比如纪录片虽然首次观看的人数不及娱乐类节目,但是可以被不同时间段重复收看,而且个人也可以重复多次收看,电视节目的生产价值也在一次次的收看中累积。

参考文献:

1、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肖小穗,《传媒批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肖小穗,《传媒批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英〕尼克· 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 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

7、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篇2: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

《K电视歌之

策 划 书节目 王》

娱乐电视节目《K歌之王》策划书

2006-1-

4一、概述

卡拉OK真正是这个时代的伟大发明。它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的特征。它是“后现代”社会的“新艺术”。如今,卡拉OK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休闲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假日,人们总想结伴去练歌房一展歌喉。可是呢?现在人越来越不满足于只是在亲戚朋友们面前展示自己,他们想获得更大的舞台更大的空间来发挥,而还有一部分人却是因为想挑战自己的胆量与勇气,所以也需要一个能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的舞台。现在,娱乐电视节目《K歌之王》将给每一个参赛选手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敢秀、敢K,就能赢!”只要你敢唱,只要你敢表演,只要你能突出个性,只要观众喜欢你,大奖就是你的。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地域都可报名参加。节目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带来笑声、带来快乐。此节目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群,时尚、清新、靓丽的现代娱乐节目,轻松欢快的节目内容大大丰富的观众的欣赏口味,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不仅能从中得到轻松快乐的享受,还可以从专业评委学习唱歌的技巧。

二、节目的形式与特点

1、特色赛制:

比赛将分为三个不同组别进行角逐:

少年组(十六岁以下)

成人组(十六岁至四十五岁)老年组(四十五岁以上)

赛时安排:每周的周一至周五进行报名、初赛演唱并评选;周六在电视台进行剪辑播出周一至周五的比赛追踪并角逐出各组别前十或前二十名;周日在电视台播出各组别周冠军比赛,由用户进行短信、网站、声讯投票来评选出各组别前三名并可晋级参加月末、季末、年末的比赛并再次产生出前三名。

2、高额奖项:

设置叠加的高额奖金,可大大刺激参赛选手以及观众的热情。

周赛 月赛 季赛 年赛 加赛

第一名 500 1000 5000 20000 200000

第二名 300 500 3000 10000 100000

第三名 100 300 1000 5000 500003、节目互动

提供多种互动平台(短信、网站、声讯)使观众能够积极参与到节目中,并设立高额奖项,定期在参加用户中抽出幸运大奖。

4、评委

设立三名专业评委,将聘请师范学院著名音乐教授,在评选打分的同时给出选手合理化建议。

5、场地

海选场地设置在 晋级赛场地设置在

6、、节目宣传

在节目的广告宣传上将斥重资打造,覆盖面积将达到洛阳个市、县、地。在洛阳两大报纸媒体醒目版面以及洛阳4大电视台黄金时段循环播出,从而提高节目知名度,为赞助单位带来高效益的广告回报。

7、、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同类案例分析

三、预期效果

目前,此节目本着面向大众的原则,走平民化线路,符合现代人娱乐欣赏口味,收视率会节节攀升,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巨大的,赞助企业的低投入将随着节目的知名度与收视率的升高而得到超出一般性电视广告的回高。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将会吸引大量外地选手来参赛,覆盖面将会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并能不断扩大赞助企业的知名度,使广告效益不断增值,前景十分广阔。

四、资金预计

场地(海选、晋级)

器材(电脑、摄影器材、音响器材)评委

广告(制作、发行)节目发行

1、你平时喜欢唱卡拉OK吗?

2、你希望节目看到什么样的娱乐节目?

篇3: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

1 合格的电视摄像记者应该具备优秀的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是一个合格的电视摄像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灵感是头脑中的瞬间意识, 往往只是灵光一闪, 很多精彩的画面也是稍纵即逝的,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因此电视摄像人员要善于观察, 能够敏锐地抓住有利拍摄时机, 准确地抓拍到精彩新闻画面。

2 摄像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创作意识

一档电视节目作品的产生, 是一个系统工程, 或者说是流水作业。摄像工作人员在这个流水线上从事的是最基础的工作, 也是一部作品成功的基石, 因此作为摄像记者应该具备一定的创作意识, 这样才能拍出生动的电视画面。在拍摄之前, 就要进行精心的构思, 如何去参与拍摄、怎样确定拍摄角度、光线与场景的把控、特写镜头的决定等等, 这些工作都需要摄像人员进行前期的工作筹划。构思越丰富, 新闻节目拍出来的画面效果就会越好, 给予后期制作工作人员时也越容易取得出彩的画面及节目效果。

3 精彩的瞬间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电视摄像记者的创作意识需要摄像人员在实际的生活中去用心培养, 屏幕上的精彩均来源于生活, 因此摄像记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注意以新闻的视角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要善于观察, 从平凡的生活中去发现不平凡, 从而发现亮点、发现焦点, 长此以往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到抓拍精彩、留住新闻的精彩瞬间。

4 摄影记者的电视画面拍摄应注重真实

注重真实, 是对电视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的要求。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体现, 不仅在于其艺术性, 更在于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法要求绝对真实。不真实的画面一旦出现在电视新闻拍摄中, 即使拍摄手法再好也不可取。在我们电视新闻节目制作中往往有此类弄巧成拙的现象, 本来新闻事实是真实的, 但是摄像记者为了追求完美的拍摄手法, 因为画面中存在着虚假的痕迹, 引起观众对整个新闻报道真实性的怀疑, 结果反而因“画蛇添足”而“弄巧成拙”,

任何虚假的东西都无法逃过观众的眼睛, 因为电视新闻画面要求纪实性和现场感, 所以电视新闻在真实性方面往往要求得极为严格。画面一定力求逼真, 尽量避免任何人工刻意斧凿雕刻的痕迹, 以免引起观众的反感。所以在电视新闻的拍摄过程中, 要求摄像记者必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无法兼顾画面的真实与美观的时候, 尽量舍弃唯美保留真实, 而万万不可单纯为着画面的好看而弄虚作假、故意摆拍。

5 新闻节目的拍摄需要体现美感

越是纪实的、真实的电视新闻节目画面, 越具有特殊的美感。这里的“美感”不是纯艺术层面的“美”, 而是新闻视角下充满着现实生活气息的“美”, 它能让观众感受到新闻的力量。电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美感”的基础, 美是真的形象表现, 二者相辅相承、不可分割。

6 优秀电视摄像记者应该具备的拍摄技巧

电视画面拍摄得好坏, 与摄像师的基本操作有很大关系, 最基本的操作要领要做到, 就是:稳、清、平、匀。稳, 是指画面的稳定;清, 是指电视图像要力求清晰,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 为了满足特别的需要, 有些画面才需要故意虚化;平, 是指通过寻像器看到的景物要横平竖直, 要达到这一点, 在拍摄前就必须对摄像机进行水平校准;匀, 是指在使用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手法时力量、速度要均匀, 避免忽快忽慢, 节奏不固定。

7 一般新闻节目的电视摄像工作中常见误区

误区1:盲目使用摄像技巧, 导致新闻节目华而不实:

新闻需要的是稳重、平实, 说服力强。而我们许多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中为着拍摄而拍摄, 一味地为着追求视觉效果而滥用摄像技巧, 让人感觉节目虚妄、可信度不高。

误区2:画面过于呆板, 缺乏新闻节目的视觉冲击力:

虽说电视新闻要追求画面的平实, 但也不能过于呆板。同其他电视节目相比较, 电视新闻节目的内容相对简单, 摄像记者能发挥空间的空间不大, 因此许多摄像记者在新闻节目的画面设计上千篇一律, 缺乏创新, 可视性差。

8 如何将电视新闻拍好

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体会到, 新闻节目的拍摄过程中, 在令画面与文字紧密联系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电视画面语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如此一来, 电视新闻也是可以拍得更好“看”的。

8.1 新闻摄像记者要善于运用真实感来弥补美感

新闻的第一要素是真实。作为电视摄像记者, 很多情况下可以突破常规的手法, 从实际情况出发, 选用一些特殊拍摄技巧以拍摄出具有真实感的画面, 从而弥补新闻节目美感上的不足。

8.2 新闻摄像记者要有编辑意识

在实际的新闻节目拍摄过程中, 摄像记者要了解新闻事件、掌握新闻重点与热点, 领会记者同事的意图, 达到默契配合。某些时候摄影记者更需要有主动编辑意识, 不仅简单呆板地拍摄新闻素材, 更要在领会编导意图的前提下, 形成自己的拍摄思维, 主动寻找和观察周围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内容, 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

9 结论

细节决定成败, 有细节的镜头也格外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摄像记者要头脑灵活, 眼光锐利, 随时发现、抢拍最美的画面、最感人的细节。只要我们细心观察, 善于发现, 就一定能拍出即真实又美感的新闻画面。

摘要:电视画面是一般新闻节目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新闻节目的画面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节目的质量, 可以说, 电视画面是决定一部新闻节目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之一。而电视画面的质量则主要取决于摄像人员的技术和技巧, 一个优秀的摄像人员应具备创作灵感、创作意识, 要注重表现手法的真实性, 掌握相应的操作要领。本文则是通过笔者在新闻制作一线的经验, 对一般性电视新闻节目中的摄像技巧做出了分析, 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电视传媒,新闻节目,摄影技巧

参考文献

[1]杨建涛著.电视摄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1, 3.

[2]胡立德著.新闻摄像.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8.

篇4: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媒创新分析

关键词:网络时代;电视新闻;创新;传媒与传播;分析

中图分类号:G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47-01

由于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网络的追逐已经不再是初期的羡慕与驻足,而变成网络开始为人所用的现实。人们开始利用网络,对各行各业进行现代化与新形式地传播与发展。比如说:新闻传媒行业就能够很好地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但是,由于现在多元化的媒体传播形式,使得电视新闻已经开始与传媒龙头渐行渐远。这就要求对电视新闻进行新的创新,保持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新鲜度,使得受众能够响应枪靶效应,使得电视新闻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过程中保住其传媒业龙头的地位。

一、电视新闻的概念

电视新闻通常是指,依托现代先进的电子手段,在传播的过程中既有图像文件,又有声音文件与之相配合。在传播的同时,借助于电视的屏幕,对受众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与传播。换言之,电视新闻主要是由专业的电视摄像师进行摄像工作,并由记者出镜对新闻加以解说与阐释,再由后期制作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的制作,通过屏幕向受众将新闻传播出来。总之,电视新闻就是将新闻形式与新闻内容相结合的一种传播形式,这就是所谓的电视新闻。

二、电视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在经济与文化上的发展,电视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自身,为了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新需求与对电视媒体的新要求。面对现代多元的传媒发展趋势,受众已经对电视新闻的单一与枯燥性产生了厌倦感,不能够很好地吸引受众对电视新闻的热情。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电视新闻上的发展仍然受到传统新闻模式的影响,存在着编辑方式与思想上的俗套形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枯燥传播,使得受众的新鲜感渐行渐远,导致其只能在其他的媒体上寻求新鲜与刺激,这就对电视新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感。

由于电视新闻需要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之后,再经由电视台的后期制作人员对其进行新闻片子的剪裁与制作,这一制作过程亦需要时间上的占用。但是,证是因为在制作时间上的耽误,往往就成了别的媒体爆料的先机,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与新鲜度不够,受众早已在其他媒体中获得这些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对电视新闻的再次播放,已经不再仔细与感兴趣。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电视新闻在传播方式上,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其继承了传统的电视新闻形式,但是并没有创新。这在电视新闻内容的编排上,没有什么新意,大多都是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相结合,且一般情况下都是先阐释国内发生的大事小情,再叙述国外发生政治要点问题。这种固定的播放与编排模式,早已深入人心,使得受众对这种电视新闻的播报形式产生了厌倦心里,对一成不变的内容与形式能够倒背如流,促使受众只能在其他媒体上寻找新鲜的事物,这促使电视新闻在主流媒体上地位的下降。

三、网络时代电视新闻传媒的创新建议

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传媒机构也开始对电视新闻传媒的发展也重视起来。由于在电视新闻传媒的发展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对其提出合理的创新建议,推动其在新时代能够健康稳健发展。

1、对电视新闻的内容和报道的语态予以新的意义

电视新闻的重点不在于其影视作品的制作有多精致,而在于其新闻内容上的时效与新鲜程度。新闻报道题材的性质,决定了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关注程度是否能够与其预期相同。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对其传播的新闻题材予以新的时代意义,能够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与政治素养的熏陶。这就要求其在题材的立意上能够更加新颖,注重对主题的凝练上,要将电视新闻在情感的表达方面更加突出人情味,在纯政治的表达上更加注重对严谨性的传递,保证电视新闻在传递上能够做到张弛有度,调动受众对观看电视新闻的兴趣。

在对电视新闻的报道中,更要注重其语言的表达风格,不能过于政治性与繁琐性,这就会造成新闻传播与受众之间产生距离。突破传统电视新闻在语言转述上的高大上,更要注重贴合实际,能够用最婉转与平易的语言将新闻的主要内容,所要传达的主要精神同受众相领会,并通过故事的开头形式,吸引受众对电视新闻的收视,提高电视新闻在新时代的收拾高潮,推动电视新闻的新发展。

2、注重对电视新闻的新编排与深度的提升

由于电视新闻在传统的发展中,没有脱离固有的模式,带给受众以视觉疲劳的结果。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要在网络时代予以编辑上的创新与新闻深度上的挖掘。为了避免电视新闻的延时性,采取新闻采编与播放一体化的方式,在编辑的过程中实现编与播的同时进行由于传统的电视新闻所传播的内容都与实际生活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新时代对电视新闻予以新的使命,对其新闻的深度附之以深入的报道,能够被受众所接受,能够与受众产生一定的呼应,推动电视新闻在网络时代的健康与稳健发展。

四、结语

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这个媒体发展迅速的年代,更要求多元的存在性。为了能够适应受众在新时代的心里要求,只能对电视新闻传媒进行新的创新,使之能够迎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促进电视新闻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存宽.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2012(01).

[2] 蒋浩洁.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新闻实践.2014(06).

篇5:光技术在电视传媒的应用

全省广播电视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阶段以蓝光盘为代表的最新光记录技术,以全波光纤和密集波分技术为代表的光传输技术,以及光记录技术和光传输技术在相关电视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和优劣,并且设想了以光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电视台媒体资产业务网络。

关键词: 蓝光盘 密集波分复用

随着蓝光盘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出现,电视传媒行业从传统磁带记录走向了光盘记录。虽然这是光技术在广电领域应用的一小步,却是广电科技与时俱进的一大步。

大约40年前,人类已经拥有第一根海底光缆。光通讯,在电信高端领域,方兴未艾。时至今日,在实验室,日本NEC和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分别实现了总容量为10.9Tb/s(273x40Gb/s)和总容量为10.2Tb/s(256x40Gb/s)的传输容量最新世界记录。而单模光纤的无中继传输已经达到4000KM。从技术上看,再有5年左右的时间,实用化的最大传输链路容量有可能达到5-10Tb/s。简言之,网络容量将不会受限于传输链路。

以下我们分别对光存储和光传输方面做以详细阐述。

一 光存储

资讯对储存容量需求日增,光存储技术在记录密度、容量、数据传输率、寻址时间等关键技术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业界一直在积极开发更高容量的各种储存技术。蓝紫色激光存储技术(Blue-Violet Laser)、磁光盘存储技术、做为硬盘(HDD)技术和磁光盘技术的结合的近场光盘技术超解析度储存技术(Super RENS)、3D立体储存技术(Multi Layers;Multi Level)以及荧光多层光盘技术FDM(Fluorescent Multilayer Disc)等相继问世。

传统CD和DVD上有一层薄薄的反射层,和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凹凸,它包含二进制信息。为了从这些盘片上读出数据,由一个半导体激光发生器产生特定波长的激光束,射向旋转中的光盘片,然后反射光通过棱镜和透镜构成的组镜机构再射向接收数据的光电装置,而这个光电装置连接的电路能够辩识出激光所反射回来的数据。在光盘上,数据是凹槽(pits)及平面(lands)的型式来加以编码,而光电装置的电路能辩识出激光射中的平面及射中凹槽的所走距离差这就称为相位提升(Phase Shift),而这个技术就是在光盘中资料储存与读取的基础。经由光电读取装置,反射回到的凹槽与平面的变化将会转换成1与0的数位讯号,从而构成数据流特征。DVD之所以容量比CD大,无非是在同样面积的盘片上凹凸更多罢了。若要有效地缩小记录点大小以提升记录密度,必须使用短波长的光源;或者使用高折射系数的介质;或者提升透镜的NA(数值孔径)值。显然在一个存储容量巨大的盘片上,红色激光根本无法辨识那么多更密集的凹凸了。因此索尼及其它公司纷纷转向蓝色激光的研究。蓝色激光的波长较短,因此驱动器可以辨识出更小半径的凹凸,盘片的容量就可以做的更大。现在的蓝光盘技术不管是日欧韩9家AV产品制造商联合制定的新一代光盘规格“蓝光光盘”,还是东芝和NEC向DVD论坛提出的“AOD(高级光盘,暂定名)”规格,只不过是商家为自己谋求更高的商业利润而制定的不同的标准罢了。就核心技术上而言,没有太大的区别。让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蓝光盘和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蓝光盘技术

蓝光盘技术属于相变光盘(Phase Change Disk)技术,它与传统光盘记录不同,传统光盘的记录和读出原理是利用磁技术和光技术相结合来记录和读出信息,而相变光盘的记录和读出原理只是用光技术来记录和读出信息。相变光盘利用激光使记录介质在结晶态和非结晶态之间的可逆相变结构来实现信息的记录和擦除。在写操作时,聚焦激光束加热记录介质的目的是改变相变记录介质晶体状态,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来区分0和1;读操作时,利用结晶状态和非结晶状态具有不同反射率这个特性来检测0和1信号。

实际的蓝光盘应用蓝紫色激光技术,能在直径12公分的盘片上,储存两小时的高清晰度视音频信号,在2月发布的初期版本中,透过使用405nm的蓝紫色电射半导体,NA(数值孔径)值为0.85的读取头、以及0.1mm的光学透射保护层架构,蓝光盘可以将12公分的单面光盘片资料储存容量提升到27GB。它可以记录两小时的高清晰度视音频信号,以及超过13小时的标准电视信号。

在资料转换率方面,蓝光盘可以将高清晰度的电视节目,以36Mbps的速度从摄像机转换到播放媒体上,并能维持节目品质。另外,它还具有任意影像捕捉,以及重覆播放等功能。

在兼容性方面,由于蓝光盘采用MPEG2码流压缩技术,因此它同时适用于数字广播系统,可执行电视台多种视频记录与播放。

另外,在资料安全性部分,蓝光盘也采用了一种独特的ID写入模式,可确保资料安全,并为盗版问题提出一套保护版权的解决方案。

2、高密度光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

(1)采用近场光学原理设计超分辨率的光学系统,使数值孔径超过1.0,相当于探测器进入介质的辐射场,从而能够得到超精细结构信息,突破衍射极限,获得更高的分辨率,可使经典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两个数量级,面密度提高4个数量级。

(2)以光量子效应代替目前的光热效应实现数据的写入与读出,从原理上将存储密度提高到分子量级甚至原子量级,而且由于量子效应没有热学过程,其反应速度可达到皮秒量级(1O-12秒),另外,由于记录介质的反应与其吸收的光子数有关,可以使记录方式从目前的二存储变成多值存储,使存储容量提高许多倍。

(3)三维多重体全息存储,利用某些光学晶体的光折变效应记录全息图形图像,包括二值的或有灰阶的图像信息,由于全息图像对空间位置的敏感性,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极高的存储容量,并基于光栅空间相位的变化,三维多重体全息存储器还有可能进行选择性擦除及重写。

(4)利用当代物理学的其它成就,包括光子回波时域相干光子存储原理、光子俘获存储原理、共振荧光、超荧光和光学双稳态效应、光子诱发光致变色的光化学效应、双光子三维体相光致变色效应,以及借助许多新的工具和技术,诸如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光学集成技术及微光纤阵列技术等,提高存储密度和构成多层、多重、多灰阶、高速、并行读写海量存储系统。

3、新型光盘技术的应用

大量的信息要求有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光存储驱动器和几种光储存媒体均将呈现出足够快的增长趋向。光存储市场的发展,将改变声音图象及其它数据的存储方式及传播方式。光存储产品可以利用自动换盘系统,组成光盘库、光盘塔、光盘阵列,实现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数据传输率及多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如果将光盘库、光盘塔及光盘阵列与自动换盘系统有机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容量、数据传输率和显著改善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在技术上,磁带已经基本上没有潜力了,而且与非线性的编辑系统存在明显的矛盾;专业光盘虽然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取代磁带,但其非线性、高密度、低成本、高传输速度的优势已经带来了良好的开端。Sony公司不失时机的推出光盘专业摄录像器材,这些设备使用基于蓝紫色激光技术的光盘作为存储介质,充分发挥非线性记录方式带来的灵活性。例如:PDW-3000 专业蓝光盘编辑录像机(演播室机型),它可记录和重放IMX/DVCAM格式,具有完善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传统视音频和网络接口。它的双光头设计可实现高速文件读出。它具有快速图像搜索,图像索引功能和光盘的随机访问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图像。它具有场景选择随机存取能力,使得任意定位素材段成为可能,跳过不必要的素材。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种录像机可以将高低分辨率素材同时记录在光盘上,高分辨率素材用于高质量节目的制作和输出,低分辨率素材可用于编辑,浏览等等,低分辨率素材还可以为互联网播出等用途提供数据。

二 光传输

让我们再来看看光传输,现在各省市有线电视台网络中在主干线多使用光缆传输信号,在电视台内部的新闻网或制作网也使用光纤代替电缆传送素材文件。众所周知,光纤传输比传统电缆传输有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保真度高、抗干扰等优点。而随着光电子器件的持续发展,光纤工艺的提高,以及光纤技术和IT技术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光传输技术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这对电视台通信架构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对满足电视台需求的光传输技术的具体阐述。

1 、光纤技术的介绍

(1)单波长技术

对于业务量和距离长度要求不大时,普通的单波长技术就已能满足需求。几年前单波光纤的数据传输就已能达到10 Gbps。目前在单波长上进行数据传输已经能够做到40G的带宽,虽然这已经是单波长所能够传输的极限,并且实用的传输容量也没有这么大,但相对电视台内部网近距离的视音频传输要求已经够用。

单波技术基于电时分复用(ETDM)技术,但由于微电子技术和光纤色散的限制,微电子技术难以支持电时分复用有新的突破。光纤上的色散是10 Gbps及其以上速率系统传输距离的主要制约因素,且随着比特率越高而影响越大。

(2)密集波分复用

对于传输量更大,传输距离更远的要求,仅靠提高单信道系统的速率已没有空间,另一种途径就是使用复用技术。光复用的方式有很多种,目前比较成熟并已进入大规模商用阶段的是光波分复用,尤其是DWDM--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DWDM技术简单地说是在一根光纤上接入不同波长的光信号,使传输容量比单波长传输容量增加几倍甚至上百倍。提到DWDM,不能不提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EDFA的出现使得DWDM得以实用。EDFA是一种全光放大器,它的使用取代了原来光-电-光的中继再生方式,突破了光电、电光转换的速度瓶颈,使长距离、大容量、高速率的光纤通信成为可能,是DWDM系统及未来高速系统、全光网络不可缺少的重要器件。EDFA工作窗口在1530-1565nm,对波分复用中的每个波长补充功率,并经过若干个EDFA再用再生器来消除色散的影响。

使用DWDM ,可以大大提高光缆传输容量,节省光纤,降低传输成本。DWDM目前可商用的水平,我国的传输容量为80 Gbps,国外如朗讯公司的传输容量为400 Gbps,实验室的水平则已超过Tbps。

(3)新型G.655光纤

(4)全波光纤

使用全波光纤,增加传输频带。在未来的电视台光纤网中,除了传输多路的视音频数据以外,还会传输大量的管理数据。充分地拓展可用频带已成为关键。而在光纤的另一个低损窗口1.31um,虽然石英光纤在此波段时的色度色散为零,但由于1385nm附近存在着一个OH-离子吸收峰,对光纤传输能产生较大的衰减。而由此诞生的全波光纤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几乎可以完全消除由OH-峰引起的负面影响,并且使用与普通的G.652匹配包层光纤一样的标准。

由于开放了这一低损窗口,全波光纤的可用波长范围增加了100nm,使光纤的全部可用波长范围由大约200nm增加到300nm,可复用的波长数大大增加,而且在上述波长范围内,光纤的色散仅为1550nm波长区的一半,因而,容易实现高比特率长距离传输。同时,由于波长范围大大扩展,一方面可以将不同的波长分配不同的数据流,从而改进网络管理;另一方面,允许使用波长间隔较宽、波长精度和稳定度要求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它元件,使元器件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

此外掺镨光纤放大器(PDFA)的研制成功也解决了1310nm波长光的中继问题。掺镨光纤放大器工作在1300nm波长窗口,以掺镨光纤作为增益介质。在实用过程中,可分别使用PDFA和EDFA对1310nm和1550nm波长的光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补偿衰耗。

无论是工作在1550nm的G.655光纤,还是使用1310nm的全波光纤,最新的光纤技术带来的是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大的传输容量,这为电视台使用光纤传输多种数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突破了传输瓶颈,在传输视音频信号的同时还可传输大量的管理信息,包括文件的元数据以及其他SNMP数据流。这也为建立基于IP的视频管理网络铺平了道路。

2、因特网技术和光纤技术的结合

随着因特网技术的快速发展,ATM、SDH、IP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光成域网的建设中。目前代表发展方向的是IP over WDM技术,其中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是GE Over DWDM(GE:千兆以太网)。GE Over DWDM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在原有光纤网络基础上平滑、连续性的网络升级,同时可以和原有的.10Mb/s、100Mb/s以太网无缝连接,能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保护广电系统的投资。

IP over DWDM通俗的说法就是让IP数据包直接在光路上传送,减少网络层之间的冗余部分,能够省去网络运营商的成本,同时也降低用户使用通信业务的费用。GE over DWDM是IP over DWDM的一种廉价方式,适用于广电系统城域IP骨干网的建设。

千兆以太网(GE)技术是目前技术成熟的最快速以太网技术,它可以提供1Gbps的带宽,由于采用和传统10Mb/s、100Mb/s以太网同样的帧格式和帧长,因此GE可以在原有低速以太网基础上实现平滑过渡。目前GE Over DWDM使用光放大器后的传输距离已可达到640公里。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基础上,使用千兆以太网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经济意义。可以预见,GE Over DWDM技术将成为广电网络中城域网的理想方案。

随着各种光传输技术不断地投入使用,整个电视台的网络架构将会发生巨大改变,而全光网和光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使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三 光应用

由以上光记录和光传输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光技术已经逐渐渗透至专业视频领域。以下为笔者设想的以光技术为基础构建的新型电视台IT制作网。相对于传统电视台制作网它将具备以下特性:

1. 首先是高效的资源共享能力。可以实现快速的数据存取、迁徙及交换。

2. 由于光盘录像机的出现,文件化的素材交换方式得以实现,解决了传统电视台制作网素材上下载消耗时间的瓶颈。

3. 具有智能化的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4. 整个网络具备可扩展性,强容错性,高兼容性以及与其他网络的互换性。

我们可以设想以下的以光技术为基础的全光业务网,当然这里的全光目前不会是完全的光技术,也包含节点转换上使用的一些光电和电光设备。前期节目素材由光盘摄像机采集,光盘摄像机可以是高端的SONY的PDW蓝光盘摄像机,它的记录文件格式是MPEG2 4:2:2P@ML IMX或者是DVCAM格式;也可以是低端的东芝的家用DVD光盘录像机,它的记录格式是MPEG2 TS流。以上文件格式的素材在摄像机内部被刻录到蓝光盘或普通的DVD碟片上。通过相应的光盘录像机或专用的光盘驱动器由光纤实时传输并存储到后期编辑制作单元。制作单元为现有的电视台制作工作站,由后期编辑制作单元来进行原始素材的编辑及后期处理工作,各种特效、字幕、配音、片头等在此处完成。制作完的节目由光纤无损地送入中央存储部分的光盘库中,一方面用于播出。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节目的存储和归档或者利用光盘录像机下载,便于以后的索引和节目调用。基于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技术的系统监控单元通过与各单元交换信息,实时监测系统在节点光交换设备和传输通路上的光纤状况。采用光纤作为工作站点连通的物理方式,用于数据的迁徙,设备和业务运营管理等控制信息的传递。采用光盘库作为中央存储单元,其管理软件可以区分短期存储的播出节目和长期存储以供后用的节目。短期存储的节目存储在一级光盘库,节目播出后定时删除。长期存储节目编目后放至二级光盘库,作为媒体资源有原则的开放,不同级别的用户通过光纤有偿或免费获取媒体资源。一级光盘库为在线存储体,容量以电视台内部人员充分使用即可,它是提供给电视台内部用户使用的高速媒体资源共享体,满足包括播出,节目制作,节目下载的宿求。二级光盘库为近线存储体,为海量存储,它的媒体资源存储主要为节目的再利用和再加工服务,另外为电视台以外的用户提供VOD或者媒体资源再利用和交换的宿求。

以上设想的网络比较现今的网络,由于光技术的使用,可以突显出高速共享的精神,达到用户所见所得的需求。真正实现网络化、数字化的实时的信息交换。

总 结

篇6:中传媒电视节目分析

法国哲学家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主义就是要破除自启蒙运动以来,在西方社会中对理性的偏爱和对感性与直觉特别是视觉感受的歧视,要大声地“为眼睛辩护”。波德里亚也认为,在后现代社会条件下,信息传播和文化娱乐之间的界线已经消失,传媒越来越多地使用过去只有娱乐业采用的各种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使信息传播变成抽象思维与直观的视觉感受为一体的“娱乐”行为。这与利奥塔所强调的“为眼睛辩护”异曲同工,都是要强化直观的视觉感受,倡导不加解释的、感性的、娱乐式的文化体验,用快乐、享受的“娱乐”信息接收模式取代“思维式”的信息接收模式。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追求快乐和享受是人类的本性。当代以“娱乐”形式出现的信息传播,可以说是“出于对现代史上持续积累的心理紧张与生理焦虑进行宣泄的内在需要”。它“解决了当代人生中的一些精神困境问题”[10],并且“在客观上释放人的欲望,起到‘让生活美丽’的作用,体现了对于世俗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是对于此前物质贫乏、精神扭曲时代的一种反驳、一种进步;同时也是当今开放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表现,有其合理的一面”。[11]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最近几年中国电视屏幕上,各种娱乐节目相继出台,反讽、调侃、游戏、搞笑、言情、博彩类节目遍地开花,而《还珠格格》一再重播都能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不小的“格格热”,甚至在文化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收视率都可以达到40%以上。[12]

人们需要轻松,需要感受愉悦,并希望在娱乐的同时接收信息。网络电视传播充分发挥了多媒体、链接、动画、互动等技术优势,突出了传播的视觉效果,满足了当代受众“寓传于乐”的接收心理,策应了低语境下“快乐”的后现代文化策略。此外,在当代社会,信息作为重要的稀有资源,与其他商品一样,首先要被消费者消费,只有被消费了,才可能实现信息自身的经济价值,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社会效益。当然,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这样一个文化素质尚待提高的社会环境中,大众趣味是需要加以引导的。信息娱乐化也应保持适度,否则就会导致传播文化结构的另一种失衡,一味追求“天天快乐”也会使受众失去对现实真实与否的准确判断。一项调查表明,在中国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46.1%的人把电视看成“消遣娱乐工具”,而把电视当作“精神导师”的仅占2.4%。B13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当代电视的品味还不够高,还未获得社会精英们的文化认同。因此,在网络电视传播即将来临的后传媒时代,如何正确把握信息的娱乐化,需要全体传播者认真加以思考。

注释:

[1]祁林:《网络思维方式及其对电视传播的影响》,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究会论文集。

[2]秦志希、葛丰:《互联网的“后现代”特征》,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究会论文集。

[3]沃纳・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版。

[4]赵雪波、龙学锋:《从“十大新闻”评选看媒体的话语霸权》,《现代传播》,第2期。

[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6]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译林出版社,20版。

[7][8]闵惠泉:《面对跨文化交流的挑战》,《现代传播》,20第2期。

[9]阿兰・莱伊:《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善性中的误读》,《从文化的多样性到人类的普遍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刘放桐等:《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版。

[11]秦志希、刘敏:《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现代传播》,年第1期。

[12]杨钊:《从<还珠格格>的收视率谈起》,《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年第5期。

[13]张同道:《期待与批判:大学生的电视观》,《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

(作者系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邮编:210003)

【责任编辑:木子】

上一篇:集中整治赌博行动实施方案下一篇:黄泥湾学区2012年信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