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2024-06-12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精选10篇)

篇1: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刘 晓 兰

摘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自信心的重要阶段。自信心,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讲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它是一个积极自我意识的体现,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对现实目标可能性的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语文认知能力、语文阅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性。因此,可以说,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之一,是能否获得语文学习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自信心语文学习

前言

素质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信、自治、自强、自立。其中,自信是基础,自信是自治、自强、自立的动力,自立是自信、自治、自强的结果。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是成人、成才、创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因此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树立自信心,这对他们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都是非常重要的。

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阶段,情绪的两极化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教育的误区都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呢?下面就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在尊重信任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尊心是一种值得肯定的心理品质,是一种高尚的、纯洁的心理品质,是人们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因此,每一个老师都要尊重学生,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也因此能深刻地、创造性地得到展开。信任犹如一座桥,沟通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它使老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合理地给学生进行定位,要给予每一位学生必要的信任。尤其是后进生,只有在得到鼓励和平等的信任时,才会有自信的微笑,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其他各项事务,最终走向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反之,教师如果把对学生的不信任和失望流露于言谈,表现于行动,就会挫伤学生的自信。

二、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研究,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从别的同学那里学到看待

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好习惯。通过合作与讨论,可以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看到自己抓住了哪些,又漏掉了哪些。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了科学的语文课堂。

三、在质疑问难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一个个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他们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一个人如果只会按一种固定的方式或老师的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是不会形成创新能力的。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求异,打破思维定式,多角度思考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是被动消极的“听客”,而是主动积极的“主人”。

四、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我现在在任教的班上有一名学困生,各科成绩都很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对学习没有兴趣。我原本以为这个学生成绩差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一次家访中我意外地发现,其实他的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费了很多心思,做了各种努力,尽管孩子学习不理想,可她还是一如既往了地给儿子信心和帮助。我震撼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们往往在重视学习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我决定从培养他的自信心着手。一次语文课

上,这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兴奋地举着手,迫切希望回答问题。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心想,等他回答完了一定要好好表扬表扬他。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我示意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事他绞尽脑汁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怎么回事?看他举手的神情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路的,难道是紧张导致暂时遗忘?想到这里,我对全体学生说:“某某同学今天能主动举手,我们很高兴,让我们为他的勇敢而鼓励。”在大家的鼓励中,他显得很意外,随即腼腆地笑了。我发现,这一节语文课,他听得特别专心,而且举手也特别积极。在以后的语文课上,他举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尽量挑一些适合他的问题让他回答,并适当地鼓励他,他逐渐有了自信。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意外地发现他在这方面的记忆能力特别强。有一次大部分学生都背不出古诗时,这时他举起手来非常流利地背出来,他自信的语气,令我和全体学生刮目相待。

五、在积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自己的信心,反之,则会削弱自己的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就能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合理适当地应用激励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

信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走进新课程,研究新课标,培养素质全面的现代人,是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结论:

自信,不仅影响学生目前的学习,更是关系到学生一生的发展。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语文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今后要继续探索,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建议: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2、避免拿别人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较

3、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老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

1、在教学中运用“我能行”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参与活动的勇气和信心。

2、在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和正面鼓励的方法,增强学生完成好动作的信心。

3、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对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提

出不同要求,让学生

4、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障碍,让学生通过挫折体验,磨练学生的意志,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建立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

5、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特长优势,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提高自我效能感,达到增强自信心的目的。

6、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竞赛游戏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2003,(6).[2]心里暗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中国学校体育,1993,(3).

篇2: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够发表自己的想法了.3培养学生坚强的自信品格

克雷洛夫说过:”现实是比岸,理想是比岸,行动则是河流的桥梁.”所以,我认为在信心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吃苦意识.信心教育不仅是学生战胜过去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自己现在的过程.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老师正如同那不灭的航灯一样,不仅要给学生渡过河的勇气,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只有克服困难,才能顺利到达比岸,这才是信心教育的最终目的.4在班级管理中使学生体验自信。

为了开展班级工作,我在班干部队伍中选拔了五名大胆负责、组织能力强、威信高、成绩好的班干部,每周每个干部个之值日一天。当我把想法告诉他们时,他们就犹豫着:“我怕自己不行,怕同学不听我的。”“只要你们自己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功,你们干敢试试吗?”就这样,他们走上了工作岗位。他们每天都要向我汇报情况,有时还给我出主意,当参谋,令人欣喜的是,值日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使我班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步。同时,小干部们对自己有了信心,体验到了成功地喜悦,工作更加努力了。

5扶持后进生,从自信起步。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信心教育也不能只强调整体性,还应在整体推进中结合个体特征因材施教。一年两度的学期末操行鉴定,是我们对不同学生进行信心教育的较好途径。

我以充满情感,激励性的语言努力寻求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奋发进取。学生从老师饱含希望亲切的评语中,感受到老师一片诚挚 ,自觉地增强了成长的信念。

在辅导后进生时,首先要做的不是教会他们所缺的指示,而是要在不伤害它们自尊心,不让他们失去自信心的前提下,东芝疫情,小织毅力,他们的思想就转变了,学习也能上来了。

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学习差,整天不离人,表情呆滞,情绪低沉,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帮助呢?批评吧?你不批评,他还不理你呢;批评,效果更糟。我对它采用“微笑外交”。给他以亲切关怀,平易近人之感。我找他谈心,耐心帮助他分析学习吃力的原因;鼓励他相信自己,并知道他先从最容易的基础知识开始,由浅入深。我还让办理的小干部主动关心她,帮助他。他来找我问问题,无论怎么简单我都要鼓励她。说这是他的一个进步,坚持下去,一定会出成效。此后,他学习劲头比以前更足了,自信是他和同学们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篇3: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 “儿童是主动性的人, 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习兴趣可以从好奇心着手。例如,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 为使他们尽快融入校园生活之中, 我们要对他们进行熟悉校园、热爱校园的入学教育。我们知道, 孩子们早已具备一定的数数经验, 如果单为数数而数数, 课堂会显得有些空洞, 何不将两者合而为一呢? 我利用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 决定把这节数学课搬到了学校的每个角落。首先我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教师的办公室前, 告诉他们这是一年级教师办公室, 并认识门上的标识牌。走入办公室, 向老师们问好, 然后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数物体数量: 办公室有几位老师在备课? 桌上放着什么? ( 2 枝笔、3 本书、1 个水杯) 然后, 带领他们来到计算机房, 数一数有多少台电脑, 键盘上有哪些数字。接下来来到操场上, 有一排树, 数出左边有几棵, 右边有几棵, 一共有几棵……回到教室后, 我就利用课件再现刚才活动的情景, 引导学生学习《数数》这个数学知识。其实, 教师只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结合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 尽可能使课堂具有趣味性, 使他们感到所学习的知识亲切、易懂、自然。那么即使是接受能力较差、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学生, 也能在有趣的活动和游戏中自主、自信地学习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

我认为, 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从动手摆一摆, 游戏、竞赛等学习方式着手。例如,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 是《标准》所规定的重要内容。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可能会算出36 - 8 = 28, 但他们并不了解36 - 8 = 28 的算理和思路。那么, 在教学时我就引导他们提出“6 减8 不够减怎么办”这个问题, 然后通过摆小棒和书上的提示作用, 让学生从中发现解决退位减法计算问题的突破口, 并从中总结出其计算方法。当学生把这个重点和难点基本解决后, 我就继续向他们提出问题: “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算出这题的答案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有学生将36 分成20和16, 再算16 - 8 = 8 和20 + 8 = 28; 或者有学生通过摆小棒, 想出先拿走6 根, 再拿走2 根, 即16 - 6 - 2 = 8, 20 + 8 = 28; 或先从一捆中拿走8 根, 把剩下的合并, 即10 - 8 = 2, 26 + 2 = 28。我都给予充分肯定, 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较完整地说一说这种计算方法。当学生明白算理和算法后, 我就采用“开火车”“对口令”“接力赛”等比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玩耍中学知识, 通过自身体验获得知识, 不但能使头脑更加活跃, 还能保持愉悦的学习情趣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获得学习信心

大家知道,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有相异性、差异性, 同样一个问题, 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维。低年级学生好胜心强, 要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信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但可以从生活事例中开始, 也可以从课堂的学习中触发。如在教学“9 加几”时, 我先请出13位同学走到讲台, 再分开一边9 个, 另一边4 个, 然后通过提问学生, 得出算式9 + 4。在计算9 + 4 得多少时, 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数人数得出: 9 + 4 = 1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 我为学生创设一个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良好环境, 充分让学生动手参与学习。我向他们提出: “用摆小棒的方法, 看谁办法多, 能用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他们开始摆小棒了, 我发现有的将4 分成1 和3, 把1 放到9 那边, 就是先算9 加1 得10, 再算10 加3 得13, 即9 + 4 = 13;有的把9 分成6 和3, 先算6 加4 得10, 再算10 加3 得13, 即9 + 4= 13, 有的直接用10 加4 得14, 再减1 得13, 即9 + 4 = 13 ……这样的操作过程体现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并在操作过程中, 把思维活动调动起来。

其实,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让学生动手去摆一摆、摸一摸、剪一剪、折一折,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生动、活泼有趣, 又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便于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发展创新思维, 获得学习的信心。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 培养学习信心

很明显, 低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 且刚入学不久, 在学习上存在差异。我觉得在教学时要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欲望。对待学困生要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他们, 在课堂上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例如, 在上“比一比”一课时, 出现了这样一个小插曲: 正在组织大家讨论“尺子、橡皮、小刀谁比谁长”的问题时, 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 说: “老师, 小亮把他自己的橡皮切成了两半, 在下边玩呢! ”“是吗?” ( 我靠近了一些, 那个学生慌忙停手, 把玩着的橡皮紧紧攥在手里。) “同学们, 你们想, 小亮同学把橡皮切成两半, 那每半比原来怎么样呢?”学生纷纷叫道: “比原来的小了! ”我说: “小亮, 是吗? 橡皮被切成两半, 每半都要比原来小了。” (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 小亮同学自己也笑了, 随后把手放好继续学习了) 。在一个班级中也总存在这个问题, 有习惯好、能力强的学生, 也会有习惯偏差、能力偏弱的学生。面对他们, 作为教师要更多地关心和爱护, 积极地引导和帮助。

篇4: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拿破仑·希尔有句名言:“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信心是奇迹。”其观点充分表明了自信心在的发展中的作用。而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数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数学课堂培养学生,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

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我把帮助孩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力量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心理环境,消除了畏惧心理,树立了要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二、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自信心的建立需要成功的心理体验,中国的古话:“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对于某些人来说可能适用,但是失败特别是长期的失败对于大部分人,尤其是小学生来說却是重大的打击,长期的失败会使学生丧失自信心,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容易导致自暴自弃,造成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必须帮助这一部分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在我们班,每次测试前几天,我总会悄悄地把试题拿给部分学生,告诉他过两天会考这些题,他可以先做一做,不会的可以问家长或老师,并告诉他这是他和老师的秘密,只有他一个人得到了试题,不能告诉别人。这些学生拿到题都会很努力地完成,尽力把这些题目弄懂,考试的时候就不会考得太差,发卷子时都会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表扬。这些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便会逐渐消除学习数学难的畏惧心理,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

三、教师情感的投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情感的投入,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切、信任学生,于学生交朋友,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用极大地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满腔热情地积极引导他们,不歧视、不讨厌、不排斥他们,要注意学生不满心理行为的产生。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给予肯定的言语,辅以赞赏的目光、欣赏的微笑,从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体验,信心倍增。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时,就会乐于听到教师的教诲,自觉、认真的学习。

篇5:浅谈花样跳绳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居里夫人有句名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相信自己能做好,你就一定能做好。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在智力、体力、处事能力等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事实证明: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小学阶段正是“播种”自信“种子”的佳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的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村里的经济发展缓慢,家庭教育水平较低。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不自信。农村的学生外出机会少,见识面窄,这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自信心能力的培养。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这几年,我校通过对花样跳绳项目的进一步挖掘整理,以及项目的有效开展,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创出新跳绳练习方法和跳绳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健康心理养成,更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通过花样跳绳培养出有灵气、有自信的学生。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实践中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一、氛围的创设树立学生自信的欲望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学校的一切活动气氛越浓厚,学生的心境越好,越能与人沟通,精神状态越好,越自信。反之,学生就会越孤僻、越自卑。所以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在这个集体中能感到学校犹如自家,舒心的学习环境,浓浓的师生情意,互助互学的氛围,都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我们大力宣传花样跳绳的好处,让孩子们看视频,看老师的表演,学校、班级出版跳绳宣全栏,上跳绳主题班会课,每周一节花样跳绳课,大课间活动跳绳操,让孩子们在学校里随时随地看到跳绳的影子,闻到跳绳的气息。激发起他们跳绳的欲望,为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竞赛活动让学生体验自信的喜悦

实践证明:在学习中,成功的体验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自信心;屡次失败则会使小学生学习兴趣低落、消极逃避等。自卑感就是产生于失败之后的体验。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为小学生提供获得成功的条件和机会,我们立足课堂、开展每月花样跳绳擂台赛,大课间班级赛、社团活动,进一步落实花样跳绳课程化;坚持举行“跳绳文化节”活动,举行各种跳绳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跳绳水平和身体素质;开展亲子活动,将跳绳运动推向家长、走向社区,家长、社区、学校联袂参与跳绳训练。参加省、市、社区乃及国家的花样跳绳比赛,让孩子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大大地树立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班内一名男生原来学习成绩是差生,课内外作业常不做,又不遵守纪律,同学们讨厌他。于是,我让他参加学校的跳绳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跳绳进步很大。以后,所有的赛事都让他参加,在学习上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及时表扬他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同学们慢慢地接受他了,他违纪的次数减少了,学习成绩?M步很快。在他及同学们的努力下,参加国家的花样跳绳比赛获得了很好的成绩。站在领奖台上时,他哭了,让他站起来说为什么时,他说是高兴激动。那时我的眼里也湿润了,看着他多可爱啊!是啊,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只要我们老师花功夫去挖掘,想办法引导,让每个孩子自豪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时老师是多么欣慰啊!

三、表彰评价帮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训斥只会使人产生沮丧,而表扬才会激励人不断进取。在花样跳绳教学活动中,我们善于使用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花样跳绳比赛中,一张小小的奖章,一个班级专栏光荣榜,一句简单的表扬,总之,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本班的学生在跳绳时,达不到要求的,鼓励他们:“只要持之以恒再加把劲定能达到目标。”对少数跳的好的学生,鼓励他们:“目标是参加国家级的赛事,为母校争光。”对跳的一般的学生高估评价:“其实你有很大的潜力,只要和老师一起努力,你定是个出色的跳绳高手。”老师的一句评语对学生来说就如圣旨,老师指定的目标,就是奔驰的航向。在航行途中信心百倍,克难勇进。这种预期评定起到了作用,达到了预计的目的。在学生的心灵上“埋下”自信的种子。

四、家校合作成为学生增强自信的后盾

孩子一生下来最先呆的地方就是他的家,父母则是他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最了解孩子的也是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那这种态度就会无声地去感染孩子,使孩子保持一颗乐观、自信的心。因此,我们就开展亲子跳绳活动,朋友跳,车轮跳,赛跑跳,家长跳大绳,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家长跳绳的热情。跳绳不仅跳出了健康,更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成为家校联系的纽带。更加激发了孩子跳绳的决心,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花样跳绳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只要使用得当就一定可以让花样跳绳在教育教学中拥有一席之地,开放出一朵朵奇葩。但愿孩子在跳绳的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的去累积自信,能成为一个自信和坚强毅力的人,从而从容地去面对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篇6: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有志者,事竞成。”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相反,所有的创造者、发明家、有成就者,一般都是自信心较强的人。自信在当今的社会中不仅是一个人追求成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当代人应该具有的精神气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是音乐教学不可忽视的内容。那么怎样克服学生不敢在众人注视下表现自己的心理障碍,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在课堂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信任学生,培养自信。

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学好。尽管有的学生形象欠佳,嗓音条件也不好,但也许他们心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希望可以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这样我就会尽量给他们提供机会,哪怕水平离老师的要求较远。在课堂上,我经常为学生创设小小的舞台,给他们机会,并在他们表演完及时说上“不错”、“很好听”的评语。他们会迸发出你意想不到的热情,而这热情会促使他们更喜欢上音乐课。

八年级有一个女生,在她七年级进校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了她,因为我发现很少能在课堂上看到她的脸上有笑容,目光总是显得很忧郁。于是,课后我主动和她做朋友,找她谈心,获得她的信任后终于知道了她内心不愿被别人知道的秘密。由于家庭的残缺和贫困让她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她封闭自己,害怕别人知道家庭的不完整,害怕别人嘲笑自己。生活中没有欢笑和阳光,当然也不再有歌声,不再有音乐。知道了这个情况,我开始关心她、鼓励她,并且采取合理的方法训练她的发声,让她大声地朗读歌词,培养她的自信。一学期下来。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

二、尊重学生,激发自信。

我在开学初接新班的时候,都会在第一节课郑重地向学生介绍自己,同时也要学生们向我介绍他们各自的名字和兴趣爱好。我惊喜地发现:每当学生在学校或公共场合向老师问好,每当学生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如果科任老师都能微笑着说出他们的姓名,孩子们的喜悦就会溢于言表。其实在这看似简单的相互问候中,已经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们,心与心会靠得更近,这必将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更能促进师生间的相互尊重。

例如:在七年级有一节音乐欣赏课上欣赏马思聪的《思乡曲》,其主题音乐选自一首内蒙民歌,旋律优美、缠绵,表达了思乡的主题。在熟悉歌谱后我让同学们自己填词并亲自演唱自己的作品。记得叫起一位同学后,这位同学怯怯地问:“老师,我可以用竖笛为我的同桌伴奏,让她演唱可以吗?我觉得她唱得比较好,我们合作效果会很好。”我一愣,并欣然同意。结果他们二人配合很默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节课同学们都采取了自由组合的.方法,课堂效果非常好,非常融洽。

三、宽容学生,树立自信。

十个手指都不能一样齐,那么多学生的条件、接受能力怎么可能一样好呢?所以,要善待调皮的学生。调皮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差学生,更不是坏学生,实际上很多求知问题都是学生在调皮过程中提出来的。调皮意味着有问题,这恰恰说明学生好思、好动,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释疑解难,善待调皮的学生。 还是一堂七年级的音乐课,主要内容是学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当同学们正跟着琴声声情并茂地对唱时,突然教室里发出一阵“哈哈”的笑声。我举目望去,坐在小亮附近的学生笑得前俯后仰。我的伴奏骤然停止,脸色马上由睛转阴,用严厉的目光注视着发出笑声的学生,问道:“谁在笑?在笑什么?”几个发出笑声的学生立刻捂住嘴巴,不再大笑。“李明,为什么笑?”我询问道。李明站起来,小声嘟囔道:“是小亮用扬州话唱《茉莉花》把我们逗笑的。”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小亮身上,然后又回到我的身上,好象在说:瞧,今天有好戏看了。我该怎么办呢?当众批评?太伤孩子的自尊心,也有损我的形象。我调整心态,压住火气,决定先问清情况。我慢慢走到小亮面前,微笑着问:“小亮!你为什么要捣蛋?”小亮涨红着脸说:“我没有捣蛋,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有人用扬州方言唱过的,很好玩,也很有意思。”清楚原因后我大声肯定道:“你说的很对,《茉莉花》是一首世界闻名的中国民歌,全国各地有很多不同版本。其中我们扬州的《茉莉花》在全国很有知名度,也是可以用方言去唱的,但是那是另一个环节老师需要同学们去做的,还不是现在,你明白吗?上课的时候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而不能违反纪律、自由主义,你说是不是?老师等会再请你为大家用我们扬州方言演唱好吗?”“好!”小亮自信地答应了。一场课堂小矛盾就这样巧妙地解决了。想想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更何况那些天真烂漫、处于敏感时期的中学生呢?学生具有向师性,和蔼可亲、真诚关心学生的老师,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凝聚力,能使学生乐于与老师倾心交谈、敞开心扉。这种和谐的心理关系也会促使学生因喜爱教师而喜欢音乐这门学科,会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鼓励学生,表现自信。

教师不仅要及时发现那些外露、活跃学生的表现欲,还要能够发现那些内向、含蓄、带有自我压抑的学生的表现欲并表示称赞、支持。例如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的缘故变得谨小慎微,在课堂上从不轻易表现自己,以致于有时老师会忽略她的存在。但是,有一次在音乐课上,我意外地发现这个孩子的竖笛曲吹得相当有情感,我在课堂上当时就表扬了她。课后,我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后,主动和孩子交流。她告诉我,每当她觉得孤单寂寞的时候,就喜欢吹竖笛,竖笛是她的好朋友,音乐可以陪伴她,让她觉得有好朋友在陪她说话。听了孩子的话,我的心里酸酸的,我告诉她,父母离异不是她的错,她应该克服自卑,勇敢地面对自己,就像在课堂上吹奏竖笛一样,扬起自信的笑脸,去勇敢地迎接生活的各种挑战。从那以后,我和这个孩子成了好朋友,我告诉她,不光有老师关心她,音乐也将成为她一生的朋友,只要她自信,生活中的阴影就不会存在。现在她已经是我校合唱团和竖笛队的主要成员了,经常能看到她活跃身影、自信的笑容呢!

五、结束语。

篇7: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 易慧茗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他的利息。”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特别是低年段的教育。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孩子有了学习动力,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恰恰是发掘这种动力的最好方法。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是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都会创设某种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如第一册数学“比一比”的第一课时,教科书上画了小猪们盖房子的情景。于是,我就编说了一个小故事《小猪盖房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森林里有四只勤劳的小猪,他们为了不被大灰狼吃掉,决定盖一间牢固的大房子。看(出示主题图)他们忙的可起劲了,还有谁来帮忙呀……);我从故事导入,将学生的目光集中在情景中,引导他们看图、数图中事物,并对不同事物进行比较。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

首先,教师要用爱心吸引学生听课。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就喜欢听他的课。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爱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语言、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走近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努力回答问题或提出各种问题时要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用赞许的微笑肯定他们。

其次,要用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吸引学生。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的学习毕竟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教师要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吸引学生倾听。

2、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课堂教学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随意插话,随意打断同学发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准确把握。

首先采用听后复述的方法,促进学生认真听清别人的发言。先复述老师的语言,再复述同学的发言。

其次,可采用听后评议的方法,让学生边听边想:某某同学的发言,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哪些地方你有不同意见?你还有什么补充?这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养成倾听、提出意见的习惯。

再次可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竞争,轮流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教师在做学生“倾听”的同时提出意见,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鼓励表扬。

(二)培养学生学会表达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差。需要教师精心培养。在教学中,我们要耐心的逐渐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是最好的引导。在培养学生倾听意识的同时,要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布鲁纳指出:“一旦儿童能使语言内化为认识工具,就比以前更能运用有效而灵活的方式,将经验和规律表达出来,并加以系统转换。”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知识得到内化,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在明白图意的基础上想一想用数几说一句话,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充分地说出一共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某个人排在第几,第几排的是哪一个,他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在说的过程中,体会“几”与“第几”的不同含义。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为学生的“说”提供了大量的空间和机会。课本中经常出现“你能看图说一说吗”“你还能怎样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谁说的多”……培养学生将操作过程、观察过程、想像过程、质疑过程说出来。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提高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水平。

三、培养学生学会思考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学习思考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第一,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第二,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第三,及时组织多项交流。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尝独立思考的乐趣。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新课程倡导鼓励学生质疑。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以前教书关键的问题总是由老师提出,学生只需疲于应对老师的一个个问题,答出则好,答不出多半还会挨老师的批评,此时的情况往往是答的少,听的多,无奈教师便只好将答案灌进学生脑中完事大吉,这样的教学,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又何谈自主探究?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根据低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我在平时教学中很注意培养学生质疑,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所以每节课我都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自己很困惑的不明白的问题,经过反复实践我发现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的乱问,不要为问而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从爱问到善问,问出质量是一个飞跃过程,需要掌握“问”的方法与技巧,不然问的总是琐碎杂乱,没有质量,使提问流于形式。我注意在激发学生好问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大胆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才干,寻找和发现让人困惑的问题,要求学生,1、不许提假问题,既心中明白却为迎合老师而问,2、太简单的问题不要提,因为书上清楚写着没有思考价值,3、在需要认真思考处画横线,打问号,注重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号进课堂,带着更新,更深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敢于提出真实的思考避免为质疑而质疑走进死胡同,这样一来,课堂上让我欣喜的有价值的问题便时有闪现了最后,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实践证明,越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思考得越深刻,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就越高。

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堂合作实验、同桌互相讨论、小组交流等方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统计知识的时候,教师让学生通过大屏幕,统计学校门口一分钟通过的各种汽车的数量,开始的时候,学生我行我素,各忙个的,结果越忙越乱,这时,教师问: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有一个办法,我们小组的成员来分一下工,张顺记录小轿车,王逸记录大客车,朱志爽记录……”他的一番话,引燃了学生合作的火焰,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们的合作。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要参与小组的合作,更要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要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也要学会评判他人的意见,逐渐养成合作的习惯。

篇8: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一、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中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愿望的心理, 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能否有成就, 就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 尤其要有信心。”这些名言充分肯定了自信心在成就学业和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数学学习而言, 自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和条件。因为自信心是一种内动力, 能激励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1.成功的数学体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因为成功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动力。在自信心的驱动下, 学生能够敢想、敢干, 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 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阻力, 战胜数学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成功。随着成功的取得, 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再次得到优化, 自信心必然增强, 从而形成了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秘密。“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期望的效应, 即教师的期望和信任,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开启学生的求知欲, 打开学生潜能的闸门, 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要求, 使学生产生“我能成功”“我定要成功”的强烈信念。实际上, 信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 它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积极肯定和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信任的需求, 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学生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 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反之, 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进而失去进取心。在现实生活中, 通常是已经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容易得到教师的赏识, 从未做出成绩或尚未做出成绩的学生往往不被教师重视。如果我们把“获得成功——给予信任”改变为“给予信任——期望获得成功”, 情况必然会发生很大改变, 尤其是受自己崇拜的人的信任和激励, 其积极作用更大。在实际生活中, 有许多普通人由于偶尔受到信任和激励, 迈上了成功之道, 也有许多一时误入歧途的人, 因受到信任和激励而重返正道。“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由别人的信任、期望而引起的思想、行为的重大变化。它不仅说明受别人的信任、期望会产生强大的自信心而成为强者, 而且说明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期望同样会插上自信的翅膀, 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形式。而自我激励能产生一种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 驱使人向既定的目标奋进, 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奖赏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能使人继续自我激励, 争取获得新的成功。

二、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失败与成功

失败与成功, 都是人们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经历。事事成功的人是没有的, 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关键的问题是人们能否获得做人、做事的教训, 从而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 从中增强继续努力, 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例如, 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万次的失败。但他说, “我没有失败, 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行的形式。”最终爱迪生成功发明了蓄电池, 就证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 一个人如果在成功面前不思进取, 自视过高, 必然会只退不进。如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大, 甚至对助手们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 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从此以后, 他再也没有重大的发明了。可见, 从成功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傲自负。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是万能的, 学生更不是万能的。一个概念, 一个公式, 一次计算, 一次竞赛, 都会有成功和失败, 关键是我们如何从成功中吸取经验, 在失败中得到教训。其实, 对学生而言, 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 如果能战胜自己, 就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笑迎明天灿烂的阳光, 坦然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坎坎坷坷。

三、鼓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风帆, 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念

古今中外, 凡是有成就的人, 无一不是以良好的自尊、自信为先导的。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 而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影响青少年自信心的因素及个人因素比较多, 主要的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等。

就数学教学而言, 教师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对成功的渴求, 积极创造机会, 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我真棒”的成功体验, 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比如, 在一次单元测试中, 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有进步, 不需要教师更多的物质鼓励, 只给学生一个微笑或者一种鼓励的眼神, 学生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学生的作业有进步, 那怕是取得小小的成绩, 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可以是当面表扬, 也可以选择用评语的形式来鼓励, 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信满满。无论失败或成功, 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安慰和鼓励。因此, 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激励的语言, 帮助学生调节和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 使其树立争取成功和再创佳绩的信念。同时, 教师还要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 以心灵感受心灵, 以感情赢得感情, 以信任唤起信心, 给学生亲切感、信赖感, 积极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 要想培养自信心, 学生首先要善于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积极寻找自信的支点。其次, 学生还要善于创造成功的记录。有了成功的体验, 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从而形成“成功—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总之, 对年幼而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生而言, 只有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才能开发他们的潜能,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师的任务是鼓起学生自信的勇气。给学生一些权利,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 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 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留一点时间, 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信心, 让他们自己去成功。

摘要: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如何在新课程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关键是要“以学生为本”, 构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好平台——课堂。

关键词:自信,成功,信念

参考文献

[1] .程枫.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08) .

[2] .王敏.谈数学自信心的培养[J].黑河教育, 2009 (03) .

篇9: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关键词:自信;成功;信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应着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一、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中自信与成功的关系

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苏格拉底说:“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就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信心。”这些名言充分肯定了自信心在成就学业和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数学学习而言,自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和条件。因为自信心是一种内动力,能激励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断进取、自强不息。

1.成功的数学体验是产生自信心的基础。自信心是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因为成功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动力。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学生能够敢想、敢干,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阻力,战胜数学学习中的困难而获得成功。随着成功的取得,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再次得到优化,自信心必然增强,从而形成了不断进步的良性循环。

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秘密。“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期望的效应,即教师的期望和信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潜能的闸门,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使学生产生“我能成功”“我定要成功”的强烈信念。实际上,信任在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它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的积极肯定和评价。每个学生都有被别人信任的需求,当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学生就会感到鼓舞和振奋,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反之,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进取心。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是已经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容易得到教师的赏识,从未做出成绩或尚未做出成绩的学生往往不被教师重视。如果我们把“获得成功——给予信任”改变为“给予信任——期望获得成功”,情况必然会发生很大改变,尤其是受自己崇拜的人的信任和激励,其积极作用更大。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普通人由于偶尔受到信任和激励,迈上了成功之道,也有许多一时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激励而重返正道。“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由别人的信任、期望而引起的思想、行为的重大变化。它不仅说明受别人的信任、期望会产生强大的自信心而成为强者,而且说明自己对自己的信任、期望同样会插上自信的翅膀,获得成功。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形式。而自我激励能产生一种内在的、持久的精神动力,驱使人向既定的目标奋进,从而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奖赏的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又能使人继续自我激励,争取获得新的成功。

二、正确认识数学学习中的失败与成功

失败与成功,都是人们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经历。事事成功的人是没有的,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关键的问题是人们能否获得做人、做事的教訓,从而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例如,爱迪生在发明蓄电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万次的失败。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行的形式。”最终爱迪生成功发明了蓄电池,就证明了“失败是成功之母”。然而,一个人如果在成功面前不思进取,自视过高,必然会只退不进。如爱迪生晚年变得骄傲自大,甚至对助手们说:“不要向我建议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也超越不了我的思维。”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重大的发明了。可见,从成功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自傲自负。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万能的,学生更不是万能的。一个概念,一个公式,一次计算,一次竞赛,都会有成功和失败,关键是我们如何从成功中吸取经验,在失败中得到教训。其实,对学生而言,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如果能战胜自己,就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笑迎明天灿烂的阳光,坦然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坎坎坷坷。

三、鼓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风帆,坚定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念

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良好的自尊、自信为先导的。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影响青少年自信心的因素及个人因素比较多,主要的有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及个人因素等。

就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对成功的渴求,积极创造机会,不断让学生取得“我能行”“我真棒”的成功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比如,在一次单元测试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明显有进步,不需要教师更多的物质鼓励,只给学生一个微笑或者一种鼓励的眼神,学生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学生的作业有进步,那怕是取得小小的成绩,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可以是当面表扬,也可以选择用评语的形式来鼓励,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信满满。无论失败或成功,学生都需要教师的安慰和鼓励。因此,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激励的语言,帮助学生调节和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使其树立争取成功和再创佳绩的信念。同时,教师还要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信任唤起信心,给学生亲切感、信赖感,积极充当学生的良师益友。

就学生自身因素而言,要想培养自信心,学生首先要善于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寻找自信的支点。其次,学生还要善于创造成功的记录。有了成功的体验,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从而形成“成功—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

总之,对年幼而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学生而言,只有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才能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教师的任务是鼓起学生自信的勇气。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信心,让他们自己去成功。

参考文献:

1.程枫.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信心[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8).

2.王敏.谈数学自信心的培养[J].黑河教育, 2009(03).

篇10: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真心赏识,让自信起航

赞美和期待有着一种特殊的能量,他能改变人的行为。学生能不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与教师对他的赞美和期待有密切关系。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个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亮点”,他们的心底就会种下自信的种子,在课堂上会更积极、主动。

我班的小曦同学学习成绩较差,他自己也很自卑。刚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家长对他放任不管。可是,在与家长交流中我发现,其实他的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尽管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可他妈妈还是会耐心地指导他做作业,甚至坚持每晚帮他听写词语。我回去也进行了反思:要从培养他的自信心入手。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语文课上,小曦兴奋地举着手,看着他自信的表情,我心里想:等他回答完,我一定要好好地表扬他。可是没想到他站起来后,表情反而迷茫,不知道怎样回答了,我让其他学生耐心地听他讲,可是他绞尽脑汁还是说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是因为太紧张才暂时遗忘?想到这些,我对学生们说:“小曦今天特别勇敢,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让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曦显得很意外,腼腆地笑了。接下来的课堂,他听得特别专心。下课后,我摸摸他的头说:“吴老师知道你能答得出来的,只是一时太紧张了,今天你的表现真好,下次还会请你发言,老师相信你可以的。”看着他灿烂的笑容,我似乎看见他的进步了。从那以后,他的自信心起锚总会高高举起自信的手。我为他的转变而惊喜,而感叹:只要我们能平和心态,用真心的赏识让自信在孩子的心海中起航,我们也会收获快乐。

二、降低期望,用进步为自信领航

假若一个人对事物抱太高的期望,因各种原因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就会大失所望,情绪低落,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但是,假若一开始就能正确认识,合理期待。哪怕有一丁点的效果,你就能及时发现欣喜,收获快乐。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一技之长。如果教师能因势利导,运用肯定和鼓励的手段去强化、发展它。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厉害,不必担心人家歧视自己时,自信心就会油然而生。

我班的小泳同学学习成绩虽然不是出类拔萃,但课堂上很积极发言。可每次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其他同学都表现得很不耐烦。其他同学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她对自己的判断,影响了她对自己的信心。因此,有时候她明明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却在其他同学的质疑中放弃了自己的看法。一次,我请她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刚一开口,下面的同学就开始不耐烦了,我让其他同学安静、耐心地听她讲完,原来她概括得既简单又完整。这时我对学生们说:“概括得多好啊!我们刚才差点失去这次学习的机会了。”慢慢地其他学生也跟着改变了对她的评价,认为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语言表达上有点困难。所以,孩子点滴的进步都能引领着自信之舟起航。

三、家校合作,用关爱为自信护航

有时走进学生的家庭,就是走近了学生的心灵。在学生的家里坐一坐,聊一聊,有时比苦口婆心的教育、训导还有效果。所以,沟通要从心出发。

我班的小锋同学,开学时我发现他总是上课走神,作业不按时完成,单元测试也不及格,其他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了解这些情概况后,我决定去他家进行家访。来到他家,我发现孩子的父母已经分开了,他跟妈妈一起生活。家长做饮食生意,每天早出晚归,把孩子放在外婆家照顾,平时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家经常偷钱买零食、玩具等,家长也很苦恼,不知如何管理这个不听话的孩子。我听后心里对家长的做法也不满意的,但我有不能过多的表现出指责,怕适得其反。只好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你看妈妈工作是多么辛苦啊,如果你不学一技之长,将来生活就艰难了,还怎么照顾妈妈呢?”我也跟家长讲清楚小学三年级过渡期的重要性,劝她多抽出点时间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在我的耐心说服下,孩子、家长都点点头。回到学校,我为小锋建立了一个联系本,记录孩子在校、在家的情况及有效的建议。不就之后,小锋就有了变化,上课认真听,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但是基础比较差,我又利用放学后时间给他辅导,渐渐的成绩就有了一定的提高。正如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的:“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教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后进生除了学习和行为习惯与一般的孩子有差异,更在于心理上处于脆弱状态,更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尊重。

有一句名言也说得好: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教育技巧的就在于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后进生,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和他们、思想沟通,给他们以信心和力量。

上一篇:俄罗斯tvel公司简介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期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