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体会

2024-06-1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体会(共9篇)

篇1: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体会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市政工程概预算不仅是工程投资经济效果的一种技术经济文件,也是确定市政工程预算造价的主要形式。同时,它又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很强的学科。为了让我们把理论和实际工程更好的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对我们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市政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

以前从未接触过概预算课程设计,所以一听到老师说这个名词的时候心里很慌,不知从何做起。由于最开始没有借到定额,也不知道该怎样计算,所以动手的时候感觉心里有点乱,有点急。但是后来慢慢地调整了心态,把一切困难都化为动力。我们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市政污水管道施工工程。从没有做过到最后顺利的完成,可以算是一次大的进步吧,让我对概预算这个名词又多了一些实践性的认识,对清单计价和定额计价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在这一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首先,对于套用定额,其实就是查阅定额表,这个还比较简单,但要解决设计中每个步骤的加减乘除问题,就需要大量的计算,所以必须仔细,不能有一点马虎。在分部分项工程清单计价表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计算管道铺设计算的时候没有乘以系数,导致算好的结果全都错了;其次就是在措施项目清单中我们遇到的问题,不知道各种费用的利率,不知道怎样查资料;再次就是各种项目清单,总说明,总封面等的填写、打印了,由于开始没有认真填写,导致最后重做表格;最后就是表格的装订了,没有按一定的顺序装订,乱放次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没有退缩,而是正式并且及时地改正了。

在这一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们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们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罗晓敏老师的细心指导。通过这一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虽然自己对于这门课懂的并不多,很多基础的东西都还没有很好的掌握,觉得很难,但是靠着这两个礼拜的“学习”,渐渐地对这门课程设计产生了的兴趣,自己开始主动学习并逐步完成它。

老师给的参考资料毕竟只是一个参考,设计这种东西还是要靠自己动脑筋。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复杂,但是我们觉得设计的过程相当重要,学到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我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到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

我想这一次课程设计对于自己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一次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之前,不管完成它的时间有多么充裕,开始的态度都要摆好,都要认真去对待,到最后才不会后悔!草草完成的设计没有什么意义,没有意义也就是没有收获。所以,在这一次设计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所以这就是我的收获。

篇二: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一次课程设计,让我更加深刻了解课本知识,和以往对知识的疏忽得以补充,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公式和专业用语,比如说经济刮板运输机及皮带运输的选择,在选择选择刮板皮带运输选型时,在使用手册时,有的数据很难查出,但是这些问题经过这一次设计,都一一得以解决,我相信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我为搞清楚的问题,但是这一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相 当的基础知识,为我以后工作打下了严实的基础。

虽然这一次课程是那么短暂的2周时间,我感觉到这些天我的所学胜过我这一学期所学,这一次任务原则上是设计,其实就是一次大的作业,是让我对课本知识的巩固和对基本公式的熟悉和应用,计算力学和运动学及预选电动机过程中的那些繁琐的数据,使我做事的耐心和仔细程度得以提高。课程设计是培训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三年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样,也促使了同学们的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踏实、一步一步的完成设计。如果时间可以重来,我可能会认真的去学习和研究,也可能会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个项目,我相信无论是谁看到自己做出的成果时心里一定会很兴奋。此次设计让我明白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团队精神固然很重要,担人往往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自己亲身去经历,这样自己的心里才会踏实,学到的东西才会更多。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与理论之间的差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其还可以培养和熟练使用资料,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把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起到温故 而知新的作用。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给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讲道课,一门设计课,给了我许多道,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在这一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比较系统的了解矿井运输提升的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从总体设计原则,本次设计综合三年所学的专业课程,以《设计任务书》的指导思想为中心,参照有关资料,有计划有头绪、有逻辑地把这一次设计搞好!

总之,这一次课程设计使我收获很多、学会很多、比以往更有耐心很多。感谢学校及老师给我们这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最真挚的感谢我们的辅导老师,在设计过程中,老师精心的辅导和不厌其烦地的态度才使得我们以顺利的完成这一次设计,他那无私的奉献的精神照耀着我 们对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增加我们对知识的追求和欲望度。

篇三: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对于此次课程设计,我早在寒假就借了linux相关书籍参看,但上面讲的主要是有关linux操作方面的内容,编程方面讲得很少,而且在假期中也并不知道课设的题目是什么,因此此次课设基本上都是在开学后的这两周内完成的。

以前做过的软件方面的课设如C语言课设、数据结构课设都是在假期完成的,由于自己是一个十分追求完美的人,因此几乎每次都花了将近大半个假期的时间来做,如C语言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分数当然也较高,有90来分。对于课程设计,我历来都是相当认真的,此次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可是linux以前没怎么接触过,学校也没怎么系统地讲过,在刚接到题目时除了知道如何用gcc编译等等,几乎可以算作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要从对linux一无所知的状态到独立出色地完成课设,不下点苦功夫是不成的。那两周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离开电脑过,有时时间晚了食堂关门饭都没得吃了。终于,在这样近乎玩命地学习工作下,身体撑不住了,在第二周周三晚上我发烧了。但是眼看就要到检查的日期了,而我的课设也就快完工了。我不想因为看病而耽误下去弄得前功尽弃,因此只买了点药,继续在电脑前拼命……最后,总算赶在周五检查前做出了较满意的作品。

在周五检查那天,老师看了我第4题后,又抽查了一下我的第3题,其实也只是要我把第3题运行一下而已罢了。若放在平时,这绝对是小菜一碟,但当时正在发烧,加上一点紧张,居然把模块加载命令insmod fdev。o错打成insmod fdev。c了,由于这个低级失误造成心中慌乱,于是后面的一条生成设备文件命令mknod干脆就照着参考资料打上去了。于是老师认为我不熟,在那题上打了个半钩。当时心里确实感到十分地遗憾和沮丧,心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若把握不好,也同样尽毁十年功啊!

但最后,我终于明白,分数不过是个数字,知识才是自己的。通过这一次课程设计,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多年后我可能已经忘记这一次课设最后打了多少分,但这些学到的东西却可以使我受益终生。除了知识技术上的东西,我更锻炼了自己的快速学习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图书馆、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尝到了在周围很多同学拷来拷去时孤军奋战的痛苦;我体会了夜以继日完成一个项目时中途过程的艰辛及最终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我更加深了人生的信心,以后面对任何一个困难的项目,我想我都不会惧怕,并最终能够成功地将其完成。

感谢老师,感谢此次课程设计。虽然在其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毫不后悔,因为我满载而归。

篇四: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近期的培训学习,本人切实的感觉到了自身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此次的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理论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了做好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一、通过培训,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培训是一种学习的方式,是提高业务知识的最有效手段。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是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社会,其知识更新、知识折旧日益加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个人,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通过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认识要面对不断更新的工作要求要靠学习,要靠培训,要接受新思维、新举措。要通过学习培训,不断创新思维,以创新的思维应对竞争挑战。我真正认识到加强培训与学习,是我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需要。加强培训与学习,则是提高自身工作能力最直接的手段之一,也是我们提高业务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只有这样,才能不负组织重望,完成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

二、通过学习培训,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素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1、是要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局意识,是指要站在全局的立场考虑问题,表现在政治上是一种高度的觉悟,表现在思想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种良好的姿态。要求我们用正确的思路来思考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要求我们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悟性,有创新精神,而不是仅仅做好自己负责的那一方面的工作了事,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要牢记全局意识,自觉适应目前形势发展需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和调整好精神状态,为社会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要树立群众利益第一位,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原则,始终保持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增强勇于攻克难关的进取意识,敢于负责,勇挑重担。

2、是要加强沟通与协调,熟练工作方法。要学会沟通与协调,要善于与领导、职工、相关服务单位进行沟通,要学会尊重别人,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反思工作、学习和生活,把反思当成一种文化,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3、是要敢于吃亏、吃苦、吃气,弘扬奉献精神。三吃是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奉献精神,是社会的主流风气。就是要为人处世要心胸开阔,宽以待人。要多体谅他人,遇事多为别人着想,即使别人犯了错误,或冒犯了自己,也不要斤斤计较,以免因小失大,伤害相互之间的感情。要树立奉献精神,树立吃苦、吃亏、吃气的思想。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忍别人忍不了的事,严格要求自己。

通过这一次现场的学习,让自己收获很大,不仅仅是对电梯、空调的认识和了解,还有让自己最为震撼的是工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那份责任心,尽管是一个小小的电梯控制员,也对自己的工作尽职尽责。尽管工作环境很一般,工作的危险很大,但是他们却能够一直用快乐的心情去接受、对待。这是让自己受益最大的地方。希望以后恩能够通过这样的机会不断的提高自己。

篇2: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体会

以前做过的软件方面的课设如C语言课设、数据结构课设都是在假期完成的,由于自己是一个十分追求完美的人,因此几乎每次都花了将近大半个假期的时间来做,如C语言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做,分数当然也较高,有90来分。对于课程设计,我历来都是相当认真的,此次操作系统的课程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可是linux以前没怎么接触过,学校也没怎么系统地讲过,在刚接到题目时除了知道如何用gcc编译等等,几乎可以算作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时间紧任务重,要从对linux一无所知的状态到独立出色地完成课设,不下点苦功夫是不成的。那两周里我除了吃饭睡觉几乎就没离开电脑过,有时时间晚了食堂关门饭都没得吃了。终于,在这样近乎玩命地学习工作下,身体撑不住了,在第二周周三晚上我发烧了。但是眼看就要到检查的日期了,而我的课设也就快完工了。我不想因为看病而耽误下去弄得前功尽弃,因此只买了点药,继续在电脑前拼命……最后,总算赶在周五检查前做出了较满意的作品。

在周五检查那天,老师看了我第4题后,又抽查了一下我的第3题,其实也只是要我把第3题运行一下而已罢了。若放在平时,这绝对是小菜一碟,但当时正在发烧,加上一点紧张,居然把模块加载命令insmod fdev。o错打成insmod fdev。c了,由于这个低级失误造成心中慌乱,于是后面的一条生成设备文件命令mknod干脆就照着参考资料打上去了。于是老师认为我不熟,在那题上打了个半钩。当时心里确实感到十分地遗憾和沮丧,心想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分钟若把握不好,也同样尽毁十年功啊!

但最后,我终于明白,分数不过是个数字,知识才是自己的。通过这一次课程设计,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多年后我可能已经忘记这一次课设最后打了多少分,但这些学到的东西却可以使我受益终生。除了知识技术上的东西,我更锻炼了自己的快速学习能力;我学会了如何快速有效地从图书馆、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我尝到了在周围很多同学拷来拷去时孤军奋战的痛苦;我体会了夜以继日完成一个项目时中途过程的艰辛及最终完成后巨大的成就感……我更加深了人生的信心,以后面对任何一个困难的项目,我想我都不会惧怕,并最终能够成功地将其完成。

感谢老师,感谢此次课程设计。虽然在其中吃了不少苦头,但我毫不后悔,因为我满载而归。

篇3:关于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体会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反应器和典型化学工艺, 浓缩了化工学科中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学工艺学3大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繁多, 涉及的知识面广, 而教学学时数有限 (50学时) , 内容与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另外农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工科课程有一定的难度[3], 而且从学生考研究生角度来看, 大多数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化工基础而是考化工原理。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达到少而精的目的, 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化工单元操作内容:如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吸收、精馏等, 而这些单元操作恰恰又是学生考研的主要内容。

同时, 对于一些主要内容, 我们还会安排专门的习题、例题讨论课, 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 通过做习题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计算, 同时通过习题还可以了解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包括设计性和操作型问题。

2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化工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 考虑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如果还采用“书本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 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 教学效果欠佳。为此, 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采用多媒体教学, 大量引用图片、设备模型、投影、动画等直观教学方式, 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 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与结构, 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每一章内容在讲授前会先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 让大家先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再展开具体的介绍, 而在每一章内容讲解完以后, 又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总结, 引导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 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记忆。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知识离散、内容支离破碎、杂乱而不成体系的现象, 在教学中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 同时也指出其差异。

另外,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忘联系生活实际, 采用联想教学的手段。我们根据所学内容, 巧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联想, 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 在生活实际中学习知识[4]。事实证明, 在教学中联想生活常识, 无形当中就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联想生活常识教学,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3创新实习方式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来说, 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 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期间内进行实际操作。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是以参观与听课的形式学习, 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会出现走马观花, 应付了事的实习态度, 实习效果不好。这样一来, 学生感到乏味,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习质量不高。对此, 我们在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之前, 先安排他们到一个中试基地 (目前已经不再作为中试基地使用了, 仅供学生实习使用) 去体验, 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些简单的操作, 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使其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 我们还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帮助学生在实习之前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 学生一旦真正到了生产现场, 就会很快适应生产环境, 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明显提高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于化学工程基础教学, 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创新实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明明, 刘葵.化工基础教与学[J].高教论坛, 2003 (01) :81-84.

[2]李磊.《化工基础》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 2008, 35 (03) :101-102.

[3]毛立群, 李谦, 乔聪震, 等.化工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化学, 2007 (02) :16-19.

[4]刘春久, 朱幼婵.联想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论坛, 2007 (10) :15-17.

篇4:《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讨与体会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

一、目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材方面。

现有的大部分教材原理占了教材大量的篇幅,偏深、偏难,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了对知识的应用,教学与社会生产联系不紧密,学生难以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并且理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都是死记硬背。因此学习积极性不大,根本没有反映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特色。

2. 学生方面。

近年来中职生源素质普遍下降,底子差,知识储备薄弱,而且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又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

3. 教学环境方面。

由于学校经济原因, 本门课程的可用资源相对短缺,教学设施、实验实习器材偏少,很多实验根本开不出,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老旧,没有与时俱进,教学内容不新奇,所以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无爱好。

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专业课呢?笔者认为,可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软硬件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

课程培养目标与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意味着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过多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应在基础理论适度的前提下,根据培养对象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职业能力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内容,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形成一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体,以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教学内容体系,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知识与应用的有机统一。

教材中大量涉及的理论推导和繁琐计算可以不作要求,只要记住结论即可。对新出现的国家标准,如V带的型号、滚动轴承代号等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程中来。同时,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生产一线联系紧密的实例,如轴承的安装、定位、紧固和密封等内容,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对工程力学篇中构件弯曲组合变形、杆件受力分析和计算、及构件疲劳强度计算”已超出“够用为度”的原则,大部分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而且在今后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教师对本部分知识应少讲、浅讲或把其删减。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重点讲授齿轮传动、带传动和链传动、蜗杆传动,螺纹连接、键连接、轴、滚动轴承的组成、应用、分类等机械常见的基础内容。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

1. 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习的兴趣。

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相结合,在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上课时如果仍然按照书本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无法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以至最后放弃该课程的学习。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想办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平时所见的东西相关联,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例如,在讲解齿轮轮系时,讲到轮系的传动比的变化时,笔者把学生带到学校的车工实训室,把车床的主轴箱打开,使主轴箱里的齿轮产生不同齿轮间的啮合,从而使车床主轴产生不同的转速,然后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可以产生变速的东西有哪些。学生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最后有很多学生说:男装摩托车、手波的汽车。笔者再告诉学生,改变变速箱里齿轮轮系中的齿轮位置,从而改变轮系的传动比,从而改变转速。经过这样的过程,课堂上的气氛就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添了不少,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提高了教学成效。

2.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水平。

围绕知识点结合多媒体技术,编制并逐步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课程,由于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对机械零件、机械设备没有感性认识,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授课方法“一支粉笔,一张嘴,众人听”, 内容就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渐渐丧失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差。笔者的做法是:充分利用网络上的Goolge、baidu搜索到很多有用的课件素材,在优酷网站上还可以找到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所有内容的视频,笔者把它们进行归类,整理、保存,另外用3dMax、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课件。如在讲到键连接时,笔者把有关于键的类型、作用、装卸等内容的视频,先放播给学生看,再来学习该部分内容,学生积极性比以前更高涨,表现也更活跃了。利用课件素材,再现带传动在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离合器结构及分离、接合过程等等。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讲解工作原理、应用和特点,使枯燥、乏味的结构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动感内容,同时也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扩大知识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优化了课堂教学。

3. 建机械零件陈列室,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企业,向企业收购和购买一些机械零件、机构、小型实际机械等,建成了“机械零件、机构、机械加工工艺”开放式陈列室。通过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直观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对于小型实际机械可以进行机构拆装测绘对象,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机械,培养学生一定的观察,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训练,保证和提高了教学质量。

4. 更新课堂教学方法。

改革灌输式和过去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案例式的教学法。

(1)启发式教学。采取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促进创新意识的“启发式”教学法。以实际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课下主动找资料自主学习,准备问题求解内容。而在课堂上,通过提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例如,通过学生常见的液压千斤顶讲液压传动的组成时,先提出问题:小小的液压千斤顶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力量顶起数吨重的汽车?完成这一过程用了哪些元件?各个元件的功能是什么?这一系统的原理,还能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什么地方?学生对这个问题表现的非常感兴趣,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不约而同的热烈讨论起来,教师再从中进行深入的引导、分析、探究。通过不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案例式的教学法。利用生产中的案例进行教学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也锻炼提高了教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在简单液压系统讲解中,笔者采用了液压千斤顶、磨床工作台液压系统的例子:在较为复杂的液压系统讲解时,引入了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采用生产实践中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缓解了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四、不断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

在机械基础教学中要突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即达到三个“加强”: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建设。

1. 加强实践教材建设。

实验教学大纲是设立实验课的指导性条件,我们按照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新修订了实验教学大纲,只有这样实验才能摆到其应有的位置。另外,实验指导书是一本密切配合机械基础理论教学的实验教材,非常重要,因此我们组织了专业骨干教师编写了机械基础实验指导书。

2. 加强实验室建设。

根据实验教学大纲,通过自制实验模型和购买实验平台或设备,以满足基本性的实验,其中包括:机械运动简图测绘、齿轮参数测定、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减速器拆装、计算机绘画、机械零部件测绘等。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实验数据,起到对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加深印象的作用。

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建设。

首先通过引进和优化结构、派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到兄弟学校进修和内部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教师知识结构全面、实践经验丰富,是上好专业课的必要条件。

以上是笔者近几年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体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教学是个无止境的课题,还有很多工作有待继续实践、研究和完善。

(作者单位: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徐爱芸.浅谈新课程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J].吉林教育,2010,(1).

[2]张英梅.技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中等职业教育,2010,(1).

[3]张国海,和来香.机械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篇5:安装工程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一周的安装课程设计终于结束了,结果如何固然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更为重要。

四月份的时候赵老师已经将安装课程设计的相关图纸和要求发给了我们,并让我们有时间先熟悉一下课程设计,因为课程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一周的时间有点紧张。之后我并没有重视这句话,我想到时候再说吧,但是,五月份的时候我已经听说很多班级的同学已经开始做安装课程设计了,到五月中旬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块完成了,这时候我才有点心慌了,于是,我也开始了安装的课程设计。

开始的第一件事当然是熟悉图纸,看懂图纸。我先看了电气工程的图纸,我发现这份图纸比以前课堂上做的练习图纸要复杂的多,我一遍看图纸,一遍做笔记,例如:各种用电器的安装高度,各种插座的安装高度,各种的线路的敷设方式等等。大约花了3、4个小时,我才把电器工程的图纸全部熟悉完。然后开始按照课堂上面老师教给的列项方法开始列项,一遍列项一遍把所有的线路画出来。但是我发现在列项的时候还是会出现漏项,这说明我对电器工程的列项还是不熟悉,这需要练习,而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列项完了之后检查有无漏项,最后在进行汇总计算。给排水工程也是同样的步骤,但是之前没有具体练习过给排水工程的清单列项练习,对该单位工程的列项很不熟悉,要对照着笔记一个一个的找,所以耗掉了很多时间,但是我想通过这次的练习,以后再做给排水工程的时候就不会那么陌生了。

清单列项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广联达计价软件的输入。由于在广联达课程上面练习过,所以这一部分操作起来还是很熟练的。但是在价格调整这方面还是缺乏经验,做为投标方怎样响应招标方的要求,怎样调整价格、系数才能确保中标的同时,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当然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慢慢积累经验。在这个工程中,我只是按照老师讲的,调整了一下人工、材料和机械的费用系数,还有管理费和利润的税率。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仅有图纸,计价方面的问题,而且,对于各种软件的应用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的那个做到给排水工程的时候才发现图纸不完整,需要安装天正软件;比如广联达软件的盗版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的发现问题,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这次的安装工程课程设计给了我非常宝贵的经验,对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很有帮助。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遇到比课程设计更为复杂的工程,当我们再面对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手足无措了。

篇6:工程材料课程设计 V 心得体会

V 心得体会

经过前一周《电子电工技术》课设的“洗礼”,对于《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的课设可谓是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然而生活正是因为充满了意外而丰富多彩:和电子电工技术课设相比,这次课设可谓是另有一番风味。

与电子课设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连接线路和查找线路错误相比,工程材料的课设时间更多的集中在如何将知识“虚拟的应用在实际”之中——虽然金工实习中有过铸锻焊的体验,但那只是在按照既定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做而非去创造。同时所涉及到的零件虽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但并非是能够实体接触到的。所以,纵然可以说课设是在让我们把理论联系到实际中,可是也只能做到virtual reality。

虽然如此,但是我相信,这次课设依旧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点:

1、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是我们面对的最大问题。最简单的例子,便是考卷上最后一题材料的选择大部分人能够拿满分,但是到了课设选择材料了,就傻眼了:面对丰富多彩的材料,我该如何选?纵然我们能够确定某个材料我该使用调质钢,可该是哪种调质钢依旧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所以在学习中,纵然我们能够成为学神,但我们也要清楚的意识到,我离能够被社会所用的小喽啰还差远着呢!

2、如何让别人容易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通过各方面搜索资料,可谓说我所面对的真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把重点表达清楚,让自己能够明白自己的思路,让观众能够明白我在做什么,这是最后报告的重点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扎实的论文文字功底和一定的排版技术,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缺乏的。

除了谈谈自己的收获,同时也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1、零件选择上是否能够更贴近生活。虽然所给的范例零件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率极高,但是到了我们大学生的身上,不免显得有些生疏或者说是遥远。课设目的的重点在我看来是在让我们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上,而非让我们能够真正明白工程零件的制造方法。

-2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材料与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因此,我觉得能否选择一些更具吸引力的零件:比如台灯外壳的成形、电脑壳的制造,或者更进一步,怎么能让宿舍的床铺结构通过材料的设计更美观,等等,这些都会利用到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让我们切身体会到工程材料课设的乐趣所在。

2、课设时间的选择上。不得不说课设选的时间真是不好——考前一周。不多说原因,说一下改进的想法。在这门课之初,先简单的告诉我们课设的要求,让我们确定一下真正到了课设的时候可能做什么零件。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每学一点,就让自己的设计多一点内容。这样,会让我们的压力减轻很多,同时也能让课设做的更具体、实际。

篇7: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体会

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本文从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探讨入手,阐述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注重启发式教学、教材知识整合、鼓励学生自学及理论结合实践等几种方法,提出了本门课程进行方法改革及继续创新的必要性.

作 者:杨娟  作者单位: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高职教育   机械设计基础   教学探讨  

篇8: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创建体会

1 做法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把“应知、应会”内容讲透、练熟, 必须明确检验专业岗位需求。岗位需求的内涵体现在开展的项目与方法上, 因此, 检验科开展的项目与方法是确定教学“应知、应会”内容的基础。2005年始, 我校检验学科进行了检验科开展项目及方法的调查, 并于2006年8月完成了“检验科开展项目及方法调查报告”。2007年10月, 我校检验学科又向省内10所不同级别医院发放调查问卷, 追踪检验科开展的项目与方法。

2008年3月, 我校启动了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通过学习讨论学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制定了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创建实施计划。

1.1 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系列化优秀教材。我国普遍存在教材编写到出版周期过长、形式单一, 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的现象, 因此, 我们围绕检验专业创建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 通过调研, 在充分了解检验科开展项目及方法的基础上, 结合教材及新版《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制定《基础检验技术》编写大纲和编写模版, 编写了《基础检验技术》。该书为创建的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的主教材。

创建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 目的是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能性等特点。为此, 在编写《基础检验技术》过程中进行了如下尝试。

依据临床检验科开展的项目和方法选择实验项目和方法, 有些传统的实验项目, 尽管在指导性教学大纲之列, 但不选择,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未涵盖临床检验科开展的所有项目和方法, 而是进行提炼、抽取。一方面通过提炼, 归纳、总结出最基本的技术, 学生掌握后可举一反三;另一方面通过抽取, 将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列出, 学生掌握后可触类旁通。

为了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各章均编有复习测试题, 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 复习测试题后均附有参考答案。

1.2 教学课件制作

基础检验技术精品课程包括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和临床检验技术。介绍检验技术的课件按原理到操作的顺序制作。从多个不同角度进行讲解, 使学生易于理解, 并进一步达到理解透彻。在课件制作中不仅采用图片、模式图, 还运用了动画形式, 以便进行深入讲解。由于形式新颖、生动形象、效果逼真,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技术的掌握, 提高了教学效果。

1.3 网上资源积累

根据精品课程内涵要求, 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将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等内容信息化, 我们制定了基础检验技术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等, 以备开设网上互动平台作用。

2 体会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鲜明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 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高水平课程。

2.1 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与时俱进

任何一门课程的建设, 都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不可能一劳永逸。首先, 学科在发展, 新的知识、新的思想层出不穷, 教学内容必须随之不断更新, 否则课程就会丧失生命力。其次, 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 带来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甚至革命, 如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将导致原来优秀的课程变得不再优秀, 甚至被淘汰。再次, 课程建设效果的好与不好, 是就一定的教学对象而言的。对象变了, 课程建设的内容和目标也要随之改变。因此, 精品课程只能说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相对优秀的课程。

2.2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方面, 其中师资队伍建设是先导。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 先要建设具有一流学术水平、丰富教学经验、深厚教育理论功底、熟练教学技能、严谨治学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建设精品课程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作为职业学校教师, 特别是专业教师, 应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实习队长汇报会、实地考察, 使教师对临床检验医学的发展有了进一步了解, 这必将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在教学课件制作等方面, 教师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

2.3 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持必不可少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只有精心组织、长远规划, 才有可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学校的支持一方面体现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体现在进行网络建设, 为教师提供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平台。另外, 学校要建立精品课程激励机制, 提高教师创建精品课程的积极性。蒉

篇9:浅谈《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实践性 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知识体系

一、上好第一堂课非常重要

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职高生,他们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机械基础》无疑是难度较大的课程。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要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你所教的课程,必须首先让学生接受你这个人,对你产生认同感。上第一堂课时,除了要注意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外,还应注意上课的内容。可以在宏观上阐述为什么现在国家那么重视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然后可以结合教师本人的经历以及生产实际中的例子,讲述学习《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有什么作用,给学生介绍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专业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岗位和社会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让他们热爱自己所学专业。最后,对于整门课程的知识内容、结构以及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联系给学生一个简单的说明和分析,减轻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畏惧心理,让学生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学习方向。总之,通过第一堂课(或两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觉得作为教师的你知识渊博,跟着你能够学有所成,同时让学生对你产生亲近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和信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机械基础》不同于《语文》、《历史》等学科,很多内容枯燥乏味,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职业中学的学生好奇心较强,心理学上称这种特征为“潜兴趣”,教学时充分利用“潜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学习。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们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拨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把车向后倒。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拨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使学生感到很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学科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在缺乏教具和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时,采用CAI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以及间歇运动机构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得以加强。声、像、文、图并茂的教学信息,增强了教学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教具仪器,如挂图、实物、动画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专业技能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对课程中的内容光理论不实践,学生是难以掌握的。如在教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这部分较枯燥的内容时,如果光在课堂上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掌握的,給学生一些钢材,他们根本不认识它,至于怎么去使用就不必说了。倒不如找到相应的材料,让学生去观察,去锯割,去打磨,学生会在观察、锯割、打磨的过程中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不同金属特性。《机械基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其中之一就是从事机械设备维修的能力,学校最好能有机械拆装车间,装备一些由企业淘汰下来的生产设备以及一些常用的机械部件如减速器、联轴器、离合器等,在对这些部件作了基本性的讲解后,应安排学生对实际部件进行装拆,学生会在装拆过程中感受到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使用与维护方面的知识。对于还能运行的设备,通过现场教学,能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还可以对设备制造一些故障,指导学生进行维修。通过这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除了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修建楼房,最好是框架式结构,有了框架后,任你添砖加瓦。学习《机械基础》这样的课程,就好比建造一栋楼房,建立了知识体系就好比立好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不必要求学生对所有知识点都能记住,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只要能熟悉,提到某个内容,能迅速地找到在教材中的位置就行了,在新课上完后,学生对整本教材的内容体系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再帮助学生进行归纳,逐一完善,查缺补漏。

上一篇:大学招新宣传稿下一篇:五年级浮力科学学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