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2024-06-16

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通用8篇)

篇1: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案例分析

摘要: 现在的农村初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有部分学生不仅上课睡觉,不交作业,甚至逃学,去网吧玩电脑游戏。班主任找他谈话,他根本听不进去,还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读书没意思,我想退学。班主任如果再继续讲道理,他会甩一句“外星人”,让老师无可奈何、不知所措。你说碰上这种厌学的孩子,怎么办?我根据教学实践,对这类案例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分析和对策。

关键词:心里健康农村学生厌学分析与对策

李俊龙是我校初中七年级一班的学生,在班上的学习成绩属中等偏下。从小父母离异,与外婆一起生活。父亲由于自身经济情况较差,很少给予照顾。母亲再婚后,曾接小兵和继父一起生活,但继父要求较为严格,曾因为小兵犯错而责罚教育,以后小兵对继父一直耿耿于怀,再不愿与母亲生活在一起,之后一直与外婆生活。小兵从小学开始,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进入初中学习以后,学习开始有点吃力,在一次期中考没考好之后,小兵就觉得心里特别烦躁,经常说头痛、难受,不想上学。初一下学期开学后,班级一个同学告诉他打游戏很好玩,他从此迷恋上了打游戏,以至于上课总是无精打采,提不起精神,上课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老师针对他的表现,多次批评教育他。但是由于没有父母关心和管教,他不愿听课,不愿记笔记,拿起课本就烦,学习成绩下降很快,而成绩越下降越不愿学习,有时还逃学。

学生厌学原因分析:

厌学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外在环境(社会,学校、家庭等)的不良影响也起着消极的推动作用。下面主要从学生心理方面进行具体剖析:

1、学习无望。对学习悲观失望,毫无信心的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也曾经洒过汗水,但无论怎么奋斗,仍然常常失败,很少甚至没有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底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我们有些学校的教学管理,常常违背教育规律,初一新生入学就分快慢班,将学生过早地分成等级。学生心理本来就不成熟,这样做无形中伤害了他们稚嫩的心灵。分在慢班的学生,往往自认为是三等公民,低人一等,在学校生活中抬不起头来,许多学生便慢慢泯灭了自尊。

失助感与失尊感均是“习”得的,不是天生的,是经过无数次的训练、无数次的打击以后慢慢养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在厌学群体中,此类学生占了很大的比重。

2、学习没有付出一定的心智努力,因而造成厌学心理。在学校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学生在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下,通过系统学习各学科知识来掌握前人认识的成果,提高能力,发展智力。这种把前人经验转化为个人知识的内化过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因而需要较大心智努力。科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括着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知识的理解、巩固与保持离不开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及想象等心理活动,而人的知识性又依赖于人的情感、意志、兴趣及需要等动机因素。凡是需要心智努力的事,都伴随着一定的精神紧张,也就容易产生心理疲倦感。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某些因素造成厌学心理。

3、情感饥渴。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追求情感平衡,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把握不当,则容易出现偏差,发生不良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4、兴趣转移。兴趣是动机的重要因素,她能引人注意,调动人的好奇心,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而人的兴趣又易于产生干扰,导致转移。思想成熟的人自控能力强,能自觉地排除干扰,保持兴趣的持久稳定。而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其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从兴趣转移的对象来看,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5、恨屋及乌。爱屋及乌的心理较常见,恨屋及乌的心理也存在。在学习过程中,既有“亲其师,信其道”的积极情感迁移,也有“恨其师,厌其道”的消极情感迁移。由于一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或不足,造成部分学生对他们产生反感,并可能由此而影响学科的教学。学生由于某种原因对某位教师不满,往往对他讲课也不感兴趣,严重的对该学科也不感兴趣。学生的情感容易延伸与发散,不善于控制与收缩,其结果常常运用惩罚自己(不学习该学科或者故意不学好)的手段来反抗教师。

6、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学生的学习心理也是如此。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重压下,社会与家庭将负担交给学校,学校将压力付给教师,而教师则将负担转嫁给学生,于是便产生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拼命延长课时,加班加点,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学习像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是虚荣心,如果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成人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事实上,这些功利思想的强化,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不仅不买帐,反而麻木不仁,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因为他们的心理并没有成熟到大人的地步,是不可能按照成人的思想来生活的,正所谓欲速则不达。

7、动机缺失。当学生对学习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任何需求的时候,他们是不可能热爱学习的。其中有两个层次的因素,浅层因素是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而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深层的因素则是负动机,这部分学生对学习有认识,但其看法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他们从家庭或者社会那里接受了某些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是苦差事,读书无大用,没有读书照样可以做生意赚大钱。负动机的反作用力非常大,她能持久而强劲地推动学生逃避学习,家长的苦口婆心软硬兼施和师的循循善诱,往往被反作用所抵消.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的心理对策:

1、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更多地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找出厌学心理的原因,并且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远大的理想。

2、教师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并且要积极配合家长做好学生工作,多给他们一些鼓励,多给他们一些空间,多给他们一些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机会,让孩子顺其自然,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求得健康地学习,健康地成长,健康地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3、教师要教会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要启发他们正确地对待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从失败中走向成功,不断地鼓励和激励他们勤奋学习,与时俱进,奋发努力,开拓创新。

篇2: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一、问题的发现

“报告——”班长王静带着羞涩的声音站在办公室门口。“请进。”我头也没抬,继续批阅着作文。

“谢老师——”羞涩的声音还夹杂着几分胆怯,直觉告诉我班上肯定又发生什么大事了。

“有什么事吗?”我放下了手中的工作。

“谢老师,他们男生在书上写那么多怪话,还故意传给我们女生看。”王静红着脸边说边递给我一本书,像是费了很大的勇气似的。

我接过她手中的书,发现这是一本我们六年级这学期开学时发的《健康教育》教科书。虽然从开学到现在还一直没有要求学生拿出来使用过,然而这本书却已经被弄得面目全非。打开书本一看,上面每一页几乎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密密麻麻的所谓的“笔记”,并不是真正的读书心得,而是一段又一段不堪入目的黄色片段。有的是根据书本上的健康教育知识改写,有的干脆是学生本人的凭空想象,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片段拼凑起来就是一篇篇绘声绘色的黄色小说,从其想象能力和描写手法来看简直就不敢相信是出自小学生之手。

“这是谁的书?”我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向王静打听。

“是刘广林的,还有杨世清、杨世林、王明雄、杨承明、荣海他们几个男生的书上也有。”王静主动向我反映。

“什么!”让我吃惊的不仅仅是因为有这么多男生都写了的,还因为这几个学生几乎都是班上典型的学困生。尤其是刘广林同学,每次考试语数双科加起来还不足20分,写作文的时候,要么就照着书上的范文抄,要么就只写个题目,有时甚至连题目都写不出来。写作能力如此差的学生居然能写出这么通顺的黄色片段,真是不可思议!

“这还得了,必须严惩!”我在心里暗暗决定着,同时快步走进教室。

“全部都给我把《健康教育》书本交到我手里来!”为了防止“漏网之鱼”,我一进教室便命令道。

“还好,我没有写。”“还好,我也没有写。”同学们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迅速地将书本递到我手里,而那几个写了的男生却是半遮半掩,迟迟不敢交上来。

“动作快点!”我厉声催促着。当我收齐最后一本时发现:凡是在书本上写了的这几个男生的书本几乎都已破旧,而那些没有乱写乱画的书本都还是崭新崭新的。而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发现让我忽然意识到这次事件绝不是“必须严惩”这么简单。一个敏感而又必须面对的教育问题——性教育使我愤怒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为了达到“治病治根”的效果,我没有像往日那样冲动地对着这几个男生大声训斥,而是冷静地思考着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首先,我收集了学校1——6年级所有教科书,发现从5年级开始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5年级的《健康教育》主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疾病预防、伤害防范、青春常识等知识,从六年级开始,书本上就有了男女生殖器、月经初潮等性方面的内容。而学校根本没有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计划,仅仅将其通过《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体现出来。为此,我走访了全校6位《体育与健康》科任教师。其中1人表示每逢下雨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适当地在室内给学生强调了个人卫生、食品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5人表示只进行必要的体育活动,没有传授健康方面的任何知识。当问及是否知道5、6年级配有《健康教育》教科书时,6人均表示完全不知道,而且班主任老师也没有给他们打过任何招呼。于是,我又走访了全校6位班主任老师。其中1——4年级的班主任均表示只是经常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强调安全,5、6年级的两位班主任都知道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但自己从来没有上过这门课,也从来没有去看过上面的内容,更没有安排其他科任教师上过。

接着,我对5、6年级的48名同学全部进行了采访。其中6人表示从来没有看过《健康教育》这本书,占12.5%;26人表示随意看过,占54.2%;13人表示有选择性的(即只看与“性”有关的内容)看过,占27.1%;3人表示全部看过,占6.1%。在看过《健康教育》这本书的42名学生中,完全看不懂的0人,占0%;似懂非懂的31人,占73.8%;基本看得懂的8人,占19.0%;完全看得懂的3人,占7.1%。

然后,我利用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的时机,采访了83名家长。其中从来不和子女聊性知识的75人,占90.4%;只和子女点到为止、对子女进行必要的青春期常识教育的8人,占9.6%;专门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0人,占0%。和子女同房同床的56人,占67.5%;和子女同房不同床的15人,占18.1%;和子女不同床不同房的12人,占14.5%。

最后,我们以学校的名义分别召开了6名班主任座谈会和20名家长座谈会。其中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6人,占100%;愿意自己亲身教育的4人,占66.7%;家长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16人,占80%;愿意自己亲身教育的12人,占家长总数的60%;占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教育的75%。

二、督导与评价

针对上述情况,我发现像我们这种农村学校在孩子性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和缺陷,如果不及时整改,后果不堪设想。

首先,我们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地重视,不可掉以轻心。一直以来,“性”这个话题因为它本身的神秘性和敏感性常常被人们避而不谈。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社会,每当有人提及与“性”有关的字眼时总是左顾右盼,生怕被小孩子听见。而小孩子天生都有一颗好奇之心,特别是越被大人们禁止的东西,他们却越是要一探究竟。因此,我们对孩子从小就要进行适当的、必要的性教育。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家家的,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为完全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朝一日等他们长大成熟了自然会懂的。如果我们在性知识方面一味地回避小孩,盲目地干预他们接触适宜地性文化和性知识,其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我们只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地重视,不失时机地引领孩子正确的认识性、了解性,才能使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

其次,我们要从心里上抛弃传统的害羞,不可“谈性色变”。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其中,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的发展,教师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好多教师尤其是女教师,一谈到“性”这个话题往往都会羞得面红耳赤。所以,尽管我们也很清楚小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知道高年级配有《健康教育》这门学科教材,但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绝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选择放弃和回避。就像我们学校一样,从来没有对学生进行过任何方面的性教育。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成了“性盲”,最终形成扭曲的性心理,甚至走上性犯罪的道路。

再次,我们要从媒体上进行正确地引导,不可涉黄涉淫。当今社会,形式错综复杂,各种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媒体为了赚取更高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不惜抛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顾国家法律的明令禁止,大胆宣传和播放一些不健康的影片。更有不少不法分子目无法纪,公开出售淫秽光碟。而我们好多家庭里面就收藏了或多或少的黄色光碟,有的趁小孩不在家观看,有的甚至当着小孩的面观看。这样让孩子在无形当中接触了不健康的性知识,时间久了,他们就会模仿影片中的情景进行犯罪。这也难怪我们班上成绩那么差的学生都能写出那么流利的黄色片段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成年人,我们应当极力克制自己的一言一行,正确引领孩子观看健康的、有益的电视节目,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最后,我们要从行为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不可盲目斥责。有的家长或教师发现学生有不正常的行为以后不是耐心教育,二是横加指责、一通臭骂甚至一顿暴打。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使其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容易使他们形成叛逆的心理。学生一旦出现了心理异常,我们除了及时纠正,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定期咨询学生的心理健康;分男女召开性知识讲座,一方面要求男生正确理解性、了解性,另一方面教育女生自珍自重,防止性伤害;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模式,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有效的保护等。

三、督导效果

通过以上评价和指导,我们采取了有效的整改措施,目前,学校性教育正以良好的态势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篇3: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1.1 研究的背景

加拿大的心理学家Gardner/Lambert (1972, 1985) 首先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教育学的经典理论:学习态度影响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又反过来作用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和动机与学习成绩和语言水平关系密切。中国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 也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路子, 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 以及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者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此, 高一虹等 (2003) 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的动机七种类型。这也是目前国内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研究最全面的研究成果。但我国对外语学习内在动机实证研究的对象大多局限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 而对中小学生这一学习英语人数最多的群体研究较少。相对于东部发达省区的中学生, 地处西部的农村中学生由于学习英语的途径, 方法, 媒介单一, 教室条件简陋, 英文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等客观外在因素的影响, 想要学好英语变得更难。因此, 了解西部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 动机不仅能帮助学生达成个人的学习目标而且有助于西部农村中学宏观英语教学实践, 最终达到促进落后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该地区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目标。

1.2 研究问题

本次调查研究的问题为: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沙湖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动机有哪些?以及相关学习策略

2 研究方法

2.1 抽样

本研究采用了代表性抽样的方法, 随机抽取了沙湖中学初中部两百多名学生中的60名学生作为此次调查的对象。其中初一21人 (男12, 女9人) 初二19人 (男8女11人) , 初三20人 (男8, 女12人) 。

2.2 工具

本次研究采用了一份自行设计的调查研究问卷, 包括13个有关英语学习态度/动机和学习策略的问题。

3 结果与分析

1) 学习英语的最主要目的:A.为了中考 (86.67%) B.能与外国人沟通 (1.67%) C.了解外国文化 (3.33%) D.为将来出国或找好工作 (8.33%)

2) 对学好英语的信心:A.非常信心 (8.33%) B.很有信心 (15%) C.一般有信心 (25%) D.没有信心 (51.67%)

3) 从内心讲, 你对现在的英语学习是否有兴趣:A.很有兴趣, 越学越有兴趣 (10%) B.比较有兴趣 (30%) C.谈不上兴趣, 但不得不学 (41.67%) D.毫无兴趣, 很苦 (18.33%)

从excel所做出的百分比数据对比不难看出, 该中学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是为了升学, 也就是国内一些学者提出的成绩动机。这说明多数被调查者在学习英语时较多考虑的是实际好处而不是对语言本身或者英语国家的喜爱;过一半的学生对学好英语没有信心;60%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有兴趣。在学习态度方面, 只有38%的同学会预习英语, 不足一半的同学会对所学内容及时复习。作业订正情况也不理想, 只有55%的同学会改正作业。这说明该中学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不够, 学习英语的态度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受试者来自偏远地区, 靠学好英语上大学和找到理想的工作的前景对他们来说是十分渺茫的。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 只有13%的同学会主动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而制定英语学习计划的也只有40%;在学习方法方面, 学生对参加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 有超过90%的同学有过类似经历;超过90%的同学愿意与他人交流英语学习经验;35%的同学会主动寻找机会学习英语还有45%的同学, 只要老师适度引导就会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根据不同心理学流派的理解, 学习动机是指一种能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它能够保证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并且严重影响学习效果。Lambert和Gardner对学习动机的著名分类 (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 理论告诉我们, 教师一方面要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浓厚兴趣, 促使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同时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外部刺激, 比如适时的表扬, 奖励的诱惑, 适当的惩罚以及明确的目标设定等等。针对问卷所反映出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有关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的策略。

1) 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玩中学习

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都对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有积极的辅助作用。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学生能体会到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使用价值, 学以致用, 从而增长了对外语学习的信心与兴趣, 又达到了巩固知新的目的。尤其是该校超过90%的学生对参加课内外英语学习活动比较感兴趣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应考虑同时备有多个活动选项供学生选择。学生在有自主选择的机会时才可以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采用趣味性教学, 比如课前课后可以为学生播放流行的英文歌曲或者电影桥段, 教他们一些最流行的口语表达方式, 不知不觉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导入;选用难度适中且富有趣味性的教材, 消除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恐惧;结合教学内容, 多组织对话表演, 多唱英文歌曲, 适当穿插一些小游戏, 寓教于乐,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

2)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赞美和支持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情感直接影响他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才能发挥其主体性和创造性。 (丁艳2010:117) 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忽略了和学生的情感交流, 觉得初中生和自己的思想差距较大, 交谈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书本知识, 这就使学生和老师间产生了距离。我们应该通过集体交流、个别谈心、课上交流、课下平等相处等形式来赢得学生的信赖, 及时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达到教与学配合的高度默契。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赞美、支持别人友善地对待同学。语言交流过程难免会出错, 如果即使某个同学在课堂上因为表达或发音有错误而不会招致其他同学的嘲笑讥讽, 那这个学生肯定会备受鼓舞, 以后才会更积极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

3) 加强英语学习目的的教育, 激发学习动机

初中生在接触英语之初感到既新鲜又好奇, 学习热情很高, 兴趣很浓。但随着词汇量和难度的逐渐增加, 热情会随之消失, 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会逐渐减弱。为了使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许连珍2001:71) 首先, 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英语是世界通用语, 在国际交流中占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次, 社会对具备英语能力的人才的需求量在日益的增加, 让学生们明白英语对他们将来自主择业、实现远大理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身处偏远地区的农村学生尤为重要。再次, 应该帮助学生设立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目标的设立应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水平, 使学生产生适度的内部紧张感, 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但目标的设置也不宜过高, 应遵循远近结合的原则。学生既应该有自己的长远目标, 也应根据这种长远目标制定近期目标, 这样可以在实现近期目标的同时, 逐步向长远目标靠拢。

4) 对学生分层评价, 正确发挥考试导向作用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学对学生的评价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评价法。对基本语言知识考察多, 对语言运用能力考察少, 导致高分低能的怪现象: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却无法顺畅地与本族语言者交流。因此实行分层递进评价法非常适合, 首先对学生分类, 其次通过教学目标分层从而进行评价分层。发现学生有进步, 哪怕是极其微不足道的一点儿进步, 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 并不断向学生强化“只要我努力, 就会有收获”的意识, 激发学生内在渴求成功、渴求老师给予肯定的欲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全面的考试观。在这样的方法中, 让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不断进步。

摘要:该文采取问卷的方法考察了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沙湖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的态度和动机类型。调查结果表明, 该校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应采取不同策略引导学生学习,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从而改变学习结果。

关键词:英语学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 Lambert W 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 Mass:Newbury House, 1972.

[2]高一虹, 赵媛, 程英, 等.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 2003 (1) :33-34.

[3]陈乃秋.内在动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农业大学报, 2002, 4 (3) :80-82.

[4]丁艳.浅谈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23 (2) :117-118.

[5]冯立英.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3) :80-82.

篇4: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关键词]留守学生 孤独 自卑 人际交往障碍 鼓励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93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里有不少的留守学生,其中笔者班上有个留守学生叫李某。特别注意到这个女孩,是因为这个女孩的眼神里带着些忧虑,完全没有13岁孩子的天真快乐。通过了解得知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她的抚养权归父亲所有。对于母亲,她一点印象都没有了,这么多年来母亲未曾探望过她一次。由于生计所迫,她的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她成了真正的留守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李丽出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有孤独、自卑、人际交往障碍、任性、情绪不稳定等5个方面。

李丽的孤独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在家时极少跟人交流,手机不离手,就算走路也是带着耳机听音乐,似乎想把自己孤立起来。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所以李丽虽然学习认真,可成绩一直处在中下水平。由于李丽一开始就没能主动跟同学交流,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极少跟她交谈。

李丽有自卑感,主要是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家庭条件和长相不如人。平时大家有说有笑的,她甚至会以为大家是在议论她的长相。另外,李丽的协调能力有所欠缺,两脚同时跳起却不能同时落地,对体育课充满了恐惧感。立定跳远练习时有男生说:“快来看呀,准备要地震啦。”不了解的男学生以为她故意做怪动作而在旁边夸张地大笑。这些放肆的笑声会成为她的噩梦,使她认为班上学生都用一种轻视的眼光看待自己。

李丽人际交往有障碍,不太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进入班级半年还无法融入班集体,平时就跟班上一个同一所小学来的女生交往。由于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班上的学生对她的了解很少,都觉得她不是一个亲切的同学。由于缺乏可交流的伙伴,慢慢的她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李丽的任性在学校里没有表现出来,可通过与她奶奶的谈话得知,她喜欢跟奶奶耍脾气,甚至跟奶奶赌气怄气。她其实还是很想好好孝顺奶奶的,可就是改不了自己的任性,这难免给她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李丽还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女孩子,常焦虑不安,看问题比较主观,对别人缺乏信任。其实情绪的不稳定还是由于自卑心理在作怪,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担心人家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容易烦躁,容易发火。

针对李丽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更需要给予关爱,使她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笔者具体的做法如下。

1.虽然笔者教的是数学,可笔者会在李丽的试卷和作业本上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测试有进步,会写上评语:“这次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综合计算能力进步很大。老师希望看到你脸上的笑容!”“你的努力老师有看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待你更大的进步。你同桌这章的坐标系学得很好,课余可多跟她学习!”她得到鼓励的同时也认识到多跟大家学习探讨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而愿意接近同学,消除内心的孤独。由于每一次的鼓励都是很具体的,所以李丽也慢慢地对自己有了信心,自卑感在逐步减弱。同时她也觉得跟大家交往很有必要性。

2.单独找李丽谈话,了解她更多的内心世界。为了让她对笔者有更多的信任,笔者经常夸奖她在家勤快,是奶奶的好帮手,年纪小小,却已经懂得为奶奶分担很多农活劳作,是个难得的懂事孩子。她在学习方面也有所进步,大家都说她做值日的时候都很尽心尽责,是大家学习的榜样。慢慢地,李丽敞开心扉,愿意跟笔者说说她的心里话。同时笔者告诉她,同学们都很渴望跟她做好朋友。引导她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与人交流,必要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奶奶虽然是自己的亲人,在老人面前偶尔撒撒娇可以,太过任性,做事太主观就不对了。年迈的奶奶是关爱自己的,周末回家要多关心奶奶,有心里话多跟奶奶交流。

3.通过跟李丽奶奶的交流,了解她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主要是由于家庭残缺和缺乏关爱。让她奶奶日常里多关心她,包容她的任性和情绪多变,慢慢开导她,让她有心里话愿意跟奶奶倾诉。

4.跟班里所有的科任老师联系,让老师们在各方面给予她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大集体带来的温暖,从而感悟到自己并不是孤单的,所以没必要那么孤独和自卑。同时也认识到自己不能再那么随意发火,情绪不稳定会给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5.让班干和同桌多关心她,平时班上的一些事情可以让她参与进来,给她一个跟大家交流、接触的平台。让同桌平时里多与她交流和合作,多照顾她的情绪,使李丽能感觉到大家对她的关爱,从而消除心理障碍,愿意跟大家多交流。

几个月以来,李丽身上的自卑感减轻了,更愿意跟大家交流了,脸上也开始有了灿烂的笑容。体育课上,还积极地配合教师跟大家做游戏。看到逐渐开朗、融入集体里并变得快乐的学生,笔者感到特别的欣慰。

篇5:农村小学生厌学现象案例分析

一、问题行为情境(案例)

小浩是我上一届带的学生,家住农村,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一年最多回来2、3次。平时他由爷爷奶奶照看。五年级时小浩从乡下转入我校,刚来时厌学情绪较为突出:他上课的时候一般坚持不到五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用手碰碰左边的同学,用笔捣捣右边的同学,或者用脚踢踢前位的同学„„总想和别人说上几句。当别的同学不理睬或老师发现并制止后,他又会摸着东西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十分钟。总之对学习不感兴趣,作业经常不交,成绩越来越差,甚至逃课上网!和家长反映多次,家长虽重视,但由于在外地务工,远水不解近渴。

二、对案例的分析:

厌学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在每一个人成长学习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绪,这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自我动态失衡,和谐度不稳定的表现。学生厌学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上课时常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打磕睡,或者做小动作,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第二,课后不愿复习和做作业,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偷工减料,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对考试、测验无所谓,只勾几道选择题应付了事,既不管耕耘,更不管收获。第三,逃学,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这三个方面在案例中小浩的身上均有体现)严重者,甚至跌到少年犯罪的泥坑。总之,厌学者,总幻想离开学校、离开课堂。离开老师、离开作业、离开考试,做一些不动脑不劳力的事,总想冲破校园纪律,自由自在。可是,空虚、孤独、无聊也常常伴随着他们。因此,经常用吸烟、玩电子游戏、上网、谈恋爱、幻想来自我麻醉。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案例中的小浩,厌学的三方面具体表现在他身上均有体现:上课小动作不断,或者搞恶作剧干扰课堂,课后作业马虎或抄袭,借故旷课,外出玩游戏等。其实,像小浩这样厌学的农村孩子我以前接触过不少,有一定的经验。因为我校虽是县城中心小学,仍有不少来自周边农村乃至偏远乡村的孩子。

于是,我先找到他奶奶询问家庭背景,然后打电话给他父母和他原来学校的老师了解情况。最好通过和他多次谈心终于掌握了他厌学的主要原因。

1.缺少关爱: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打工成了很多农村家长生活方式,为了工作,大多数人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寄养在其他亲戚家里。他们一年很少回来,他们的孩子便成了留守、半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小浩的父母在他三岁时便外出打工,长年在上海一家皮鞋厂上班,一年最多回来2次。小浩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

众所周知,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人们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从小就缺少父母关爱,失去了家的温暖,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容易养成惰学的习惯。留守儿童或寄养儿童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关心,慢慢地对学习的苦差事无耐性了,自觉性缺失了,久而久之,就会对身边的人和事产生不满,个别学生甚至产生仇恨老师、学校和社会,开始放纵自我,认为学习没有什么意思,厌学情绪随之产生。

像小浩这样的表现就是典型的缺少父母家庭关爱。小浩的奶奶说,刚开始时,小浩每天晚上睡觉时总哭闹着要妈妈。时间久了,哭闹虽然少了,但他常常望着一个物体发愣,半天不说话。刚上学时他也没有表现的像其他孩子一样兴奋。不过小学低学段成绩还勉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渐渐地厌学情绪凸显,一让他看书、做作业就发煩,还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火。最后发展到逃课。父母知道情况后决定把他送到县城小学,以求改观。

2.管教失度:

有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鞭长莫及,没有时间或管不了孩子,同时又感到对不起孩子、亏欠孩子,于是就在经济上给与“补偿”,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零花钱不加限制,通过物质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殊不知这样最容易使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案例中的小浩就是这样:父母打电话询问学习情况时经常对他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考试考好了,爸爸妈妈给你买你喜欢的玩具等等„平时零钱不断、零食不离口,结果好的学习习惯没养成,坏毛病一身„而这些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老年人也易娇惯孩子,通常在教育方式方法容易不当,而且有时候打不得、骂不得,宽严容易失度。最后导致孩子任性、厌学„

3、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场所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逐步推进,网吧、电子游戏、打牌赌博、黄色书刊影碟等充斥农村集镇。而农村对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监管不如城市到位!而青少年还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不能抵挡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于是对那些自制力不强、厌学的农村学生来说,这精彩的“外面世界”无疑成了他们的“快乐天堂”与寻求刺激的地方。案例中小浩原来的学校周边也有3家网吧和一家游戏厅和2家台球室,他以前也去过多次。

4、改革开放后一些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许多农村家长认为教育投入战线长、回报慢,不如打工挣钱来得快、来的实惠。考上大学和考不上大学都一样,大学生神圣光环已不再有。过去,村里如果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那是十分光荣的事。如今,村里人并不羡慕出了大学生的家庭。相反,他们反而认为孩子早挣钱早找工作更好。于是上学 “读书无用”、书中未必有黄金屋,不正之风,迷惘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目的。

另外,市场经济带来的不正之风,如 “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哥儿们义气等很容易侵蚀少年儿童纯真的心灵,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迷惘,不知为什么而学,学什么,最终厌学。

5、学校因素

⑴、农村教育机制问题

在农村读书,在时间上不像城市里有比较严格的规定。他们上午和下午放 过学之后,大多书包一丢,或去帮着大人干农活或者玩耍去了,很少有人主动去读书。这不能怪孩子们,在城市里孩子们读书有许多人去监督着去做,而在农村很多学校,没有这方面的环境。

⑵、教学观念方法陈旧落后

以书本、课堂、教师为三心的应试教育,弄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禁锢、被压抑的状态,无暇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或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导致学习兴趣降低,久而久之,逆反心理便随之产生。这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

有的学校为了应对上级评比、考核,频繁地考试、排名次,使学生超负荷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考试焦虑,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受到冷落、批评、指责,他们很少受到表扬、鼓励、关心,一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就厌烦教师,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进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学心理。

三、诊断治疗

在这个个案中,很明显,小浩的厌学的根源在于家庭环教育的缺失及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境。(社会因素我们个人很难改变)家长对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及其所采取的并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只是直接原因。因而对小浩厌学的治疗就要特别注重家庭的作用,“解铃还须系铃人”。所以经过反复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小浩妈妈暂时放弃外面的工作,回来陪读几年。等到小浩完全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以后再外出。毕竟,孩子的成长比什么都重要。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渐渐成熟、懂事。到那时家长便可安心外出挣钱。

篇6: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课题阶段小结

(2009年9月—2010年1月)

在本学期,我承担了南京市第四期个人规划课题《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发言积极性的案例研究》。在这一阶段中,我主要完成了一下有关的工作:

1、在反思的基础上,提炼课题。

在暑假期间,我认真回顾了几年来的教学经历,将目前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如:学困生的转化,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如何高效等,最后选择了关于发言的案例研究。选择这一课题的出发点是因为到了学生年龄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低。现在许多高年级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似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很多学生缺乏发言的意识和的习惯,老师也没有采取有效地促进高年级学生积极发言的措施,这些原因导致了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等现状。

2、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

在课题申报之前和被批准立项之后,我都进行了文献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中有关内容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再学习;国内外有关学生发言的研究成果的学习;一线教师有关改进高年级学生发言的心得体会的学习。从学习中,我借鉴了前人研究的成果,尝试了已有的经验方法,这些都为我在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开展了调查研究。

围绕《提高农村高年级学生发言积极性的案例研究》,我在10月底进行了一次学生语文课堂发言现状的调查工作。调查的对象是本人所任教班级的44名同学,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平时语文课上你的发言情况怎样?在家里和社会上发言情况怎样?在小组讨论中发言情况?以及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发言积极(或不积极)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提高你语文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由主到次)等相关的选择题和主观题。

从调查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学语文的兴趣还是很浓,有82%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但平时有发言习惯的比较少仅14人,只有6人在语文课上经常发言,占到14%,64%的人偶尔发言,18%的人从不发言。学生怕答案说错,碍于面子,缺乏自信心,没有养成良好的发言习惯,这也更可以看出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4、采取有效促进措施。

基于调查的结果,在本学期我着重做了三件事:1是树立学生的发言意识。课堂上经常告诉他们要做学习的主人,大胆表现自己,积极举手发言才是优秀的学生。并且明确规定,在邢老师的课上,积极发言的学生不管答对答错都自己坐下,为了更好地提醒激励,我还自编了一条口诀:“不要怕说错,就怕你不说”。对于发言积极地学生,总是及时表扬。

2、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3、取长补短,及时请教。利用经常外出听课的便利,我及时记录别人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情况。细细反思,及时请教同事专家关于课堂上学生发言如何指导促进,取长补短,提出自己下一步的设想措施。

5、开设了课题研究课,在教研组进行了研讨。

本学期,由赵飞琴老师在11月份开设了课题研究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尝试了如何促进五年级的学生发言积极性的研究。并在教研组上进行了研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学生发言的重要性,了解到如何促进高年级学生发言的指导,为其他年级的教师今后教学的对学生发言积极性的引导也提供了范例。同时,我也向大家介绍自己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中感到的困惑。语文组的老师提出了很多自己的困惑及宝贵意见,在后2个月的研究中,我就吸收了他们的一些建议。可以说这次活动是我实现同伴互助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6、撰写了教育案例和教育随笔。

本学期的研究中,我能将学习、研究与反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撰写有关课题研究的教育随笔数篇,字数虽不多,但都是研究过程中的真实体会。

当然,本学期虽然在课题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局限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学生发言积极性提高不明显,个体之间的差距较大。

2、因为受本班其他教师的教学影响,以至于学生发言积极的程度波动较大。(有些教师喜欢独霸话语权,有些教师学生回答错了就站着等影响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3、为了激发全班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所以课堂上总是把机会让给那些偶尔发言的学生,有时会挫伤那些发言积极地学生,该怎么办?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在下学期将朝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开设研究课,寻求同伴互助,争取教研组的支持。

2、根据学生发言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

3、继续加强理论学习。

篇7: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数数的能力.

3.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生学习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根据图意列出相同加数的加法.

2.学生能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教学准备

挂图,圆片

教学过程

活动开始:师:同学们要想知道我们班今天到多少学生,谁能帮助老师数一数?

学生站出一个一个数回答20人。师:谁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学生站出:一排4个,4个4个的数,有5排,算式:4+4+4+4+4=20 师: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引导:我们按行数呢?? 学生:5个5个的数,5+5+5+5=20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我们班的人数,帮助了老师都很棒。

活动一

出示玩具图激发学生兴趣.

1.师述:同学们都喜欢玩玩具吧,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玩具.(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1)

这里共有多少个呢?谁能数得又快又准确.

2.学生独立根据挂图数.

3.分别让学生说说自己数的方法(一个一个的数;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

4.讨论哪种方法数的快.

5.将学生数的方法用算式表达,并板书:5+5+5=15(个)3+3+3+3+3=15(个)

同时回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2),提问:这是一些圆片,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数呢?

2.学生独立数.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由组长带领组员,按着顺序一个一个的说,说出自己的想法)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数的方法,并说出相应的算式,板书:

6+6+6+6=24(个)

4+4+4+4+4+4=24(个)

5.让学生说一说数完后有什么感受.

6.师说:每行有5个,有这样的4行或每列有5个有这样的4列.学生用圆片摆出来,然后说算式.

活动三

1.(出示图片:《数一数》插图4)观察图片.

2.学生独立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3.指名汇报.

4.数有多少个苹果,提问:六盘呢?十盘呢?十五盘呢?算式应该怎样列?

总结:同学们真聪明.有这么多种数的方法.你们应该在生活中多观察周围的事物,注意多数一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开始引导学生帮助老师数班级人数,点起了学生的激情,愿意帮助老师数;

2,通过活动三次,达到了每个学生都能回答,数一数集中精力参与学习之中; 3,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图片,让学生容易观察,容易想象。

4,重点在学生不同的数法中要进行引导,要进一步让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数,为下节课进行乘法做了铺垫、教学点评

1.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较好,大部分学生看图能列出连加的算式

2.开头部分学生有兴趣,起到了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3.练习有一定的层次性,有伏笔,为下节课进行了铺垫.

篇8:农村学生语文教学案例

一、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常见问题

模式1:学生打开课本———边听录音边回答2~3个问题———学生集体大声地朗读课文, 然后回答3~5个问题———教师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学生练习———作业;模式2:学生打开单词表———教师领读单词, 让学生朗读并记忆单词———教师大声阅读课文并翻译课文———教师逐句解释课本的重点和难点句型———学生进行练习———作业;模式3:教师直接让学生打开课本, 教师逐句地翻译并讲解课文———学生跟上教师大声地朗读课文———单词讲解和练习———总结课文内容——作业;模式4: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回答问题——教师解释课文的难词难句———教师教授单词的用法———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单词、短语、难句与语法———大量的进行练习———作业。从上面的模式可以看出, 一些教师习惯性地在阅读课前集中教学词汇, 然后处理文章内容, 却很少分析文章结构并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一些教师边讲解阅读内容边处理生词, 教师所采取的逐段处理阅读材料, 一遇到生词就中断阅读活动讲解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和用法的教学手段。两种教学方法都忽视了对阅读材料本身的鉴赏与评价, 导致师生都不自觉地把一篇阅读文章看成一座由英文单词、句子堆砌起来的“房子”, 只要把这些词句“拆卸”下来了, 这座“房子”就算“占领”了, 对于词句之外的东西则视而不见。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 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语感;另一方面, 很难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更谈不上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文章的思想内涵。导致的一种现象就是教师不顾文章的文学性和美感, 把课文材料的词汇、语法提炼出来强灌输给学生, 误导学生在阅读时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导致的另一种现象就是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易操作、能体现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及模式单调。这样的简单陈旧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 没有阅读兴趣。师生阅读技巧的缺乏主要表现在:阅读时碰到生词不善于结合上下文猜测词义。不善于根据上文内容去预测下文的内容, 即使预测也不一定准确。阅读过程中不善于寻找句中的关键词, 识别重要的语法和标点线索。阅读段落时, 找不准主题句, 判断不好段落、各句子之间的关系。阅读时不善于略读、查读、而善于精读。

二、农村教师教学应对策略

那么究竟如何对文章进行整体阅读和感知呢?首先应该给学生讲授常用的阅读理解的策略、方式方法。让学生了解到针对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 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然后在平时的课堂上潜移默化地指导学生去运用这些策略和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可以运用默读、跳读、快速扫读、品评、赏析、改写等方法或手段进行阅读, 将学生深深地带进全篇课文之中, 让他们从头至尾地阅读课文, 反复认真地咀嚼课文, 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教学, 就是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再言之, 课文整体阅读教学的最主要的特点, 就是确定地解决课文一至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这一至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 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 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在解决这一至几个关键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之中。所以整体阅读教学的突出特点是想方设法地把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引入课文,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地研读教材, 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能力有效地整合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三、对于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1.更新理念, 敢于创新。新课程标准要求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在单位时间内, 学生得到训练的机会远远超过“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受训练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会得到很大的发挥。因此, 教师在实施创新教学的活动中, 应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面向全体,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教学。改变以往的陈旧观念, 敢于创新,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2.注重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水平。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如They are vertebrates, that is animals that have backbones.句子后半部分说明“vertebrates”是“脊椎动物”的意思;根据构词法, 如: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jewel arose great concern.“dis-”是前缀, 含否定意思:“appear”意为“出现”, 因此“disappearance”的词义应为“消失”;根据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 如:John suspected we are being watched, “Really”?I asked, “what makes you think we are under surveillanle?”在这一句中, “being watched”和“under surveillance”是同义关系;根据常识及生活经验, 如:He went into a hardware store to buy some nails.例句中买钉子的商店无疑是“五金店”。

3.培养良好的阅读必理,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关注并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 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加以分析、指导和调控。一方面, 我们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注意力、阅读记忆力、阅读思维力、阅读想象力和阅读联想力。另一方面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阅读动机,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意志、积极的阅读情感和阅读自信心, 端正学生的阅读态度等, 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 应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要求, 采用不同的阅读技巧和策略。如:略读 (Skimming) 、寻读 (Scanning) 、跳读、预测文章 (Predict) 、找关键词句或主题句 (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 、理解主旨大意 (Main idea) 、根据上下文推理、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 (Guessing) 、运用语法知识或通过辨别语篇标记词分析长难句结构、阅读理解监控 (如重复已读过的部分) 、信息整合以及归纳总结 (Summarizing) 等。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 应该创造性地运用, 教材是教与学沟通的载体, 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合理使用教材、及时取舍整合、创设多种语境、调整学习难易度、活化语法知识, 突出主题教学、改编或补充材料, 增强时代气息、把握教学目标、分散渗透策略、运用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 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课教学。

总之, 教学中若能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合理、灵活地把阅读策略运用于阅读教学中, 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就可以科学地、稳步地提高。用一个或几个关键问题来带动全篇文章阅读的整体教学, 非常符合当前农村教学改革要求, 是适于广大农村英语教师运用的一种科学的教材处理方式。从教学过程看, 它以其完整性而大大优于肢解课文、架空分析、教师独占讲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教材处理看, 它的角度小巧灵活, 非常适合于当前的高校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和高效课堂教学的展开, 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英语阅读既是英语学习的目的, 也是英语学习的手段。阅读在中考中的比例日趋增大, 俗话说:“Reading makes a full man。”阅读对于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 阅读能力也是语言技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农村英语阅读教学的一些方式真的让人值得反思。教师都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但能够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的人数却寥寥无几。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阅读课,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德玲.在情境只能够教学词汇和语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8, (10) :23-27.

[2]王文凤.有效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学英语高中教师版, 2011, (5) .

[3]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家访教育小故事下一篇:我的一些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