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爱到这里

2024-06-18

我只能爱到这里(精选5篇)

篇1:我只能爱到这里

我只能主动到这里的心情日记

阿朗:

很冒昧这样称呼你!

你知道吗?今天你出去了,公司剩下我和老总,他发神精质的把我训了一顿,我好委屈,好想哭,我咽着一句:我要辞职!却没能说出口,我没有勇气,不是不敢,而是放不下,舍不得的——是你。

阿青离开之后,我怕你承受不了精神的折磨,于是我回来了,陪你渡过这段低谷,我当着你们的电灯泡,我的心也像灯芯一样在燃烧。你的一句:“可以为我留下来久一点吗?”我迟疑着回答你说:“好!”就这样,我留下来了。

很多事情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着,我背着你去淋雨,其实是不想让你看到我哭过!在你面前我很脆弱,一句小小的话或许都会刺伤我的心。阿朗:今天内心的纠结我好难受,老板和小鱼都是一个样了,他们都在变相的扼杀我快乐的心灵,不怪他们,能怪的只是自己不够坚强。你说你很单纯,所以这些我都没有告诉你,我不想你多想,因为我喜欢看没有怨言的你。就像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是对纯纯的小冤家!只是我不该爱上你的,对不起,或许爱上你真的是个错误。可是,我己经爱上你了,明天将无法控制,你让我怎么办好呢?

你那么关心我,使我更想知道你是出于朋友,还是爱人的关心。可你从来没有给我任何答复,看着你的烟瘾越来越大,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劝你,关心你,放纵你,还是阻止你——又快到周五了,我多想你还会陪我去玩,是你主动而不要我过分的要求。可是,你会吗?答案延续到周五吧

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中秋不回家,妈妈的.沉默让我不知所措,爱你,让我忘记多关心一下亲人。妈妈:对不起!女儿还是长不大,还是会想依赖,会想要哄宠,只是那些不能再在您身上奢求,在您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孩!

阿朗:想了很多很多,可是面对着电脑,之前的那些言语都忘却了。真的有很多很多话想对你说,可是一下子又想不出到底要说什么。也许只是单单的想你了吧!没有关系,今天说一点,明天说一点,总有一天我要说的都会说完,我要的答案都会拥有,而你会是我的什么?我想这个问号还会要很久才会划上句号的!等待很辛苦,出于女孩的矜持,我只能主动到这里——

篇2:我只能爱到这里

每一段感情里,好像受伤最深的都是女生这边。明明是他先动了心,可最后是你歇斯底里的难过,变成无数个夜里辗转反侧的不安,也狼狈到没有勇气再去喜欢一个人,有的难过,一次就够了。

在他说出分手的时候,极力的去挽留,用眼泪去告诉他你不愿意离开,可最后眼泪风干了凝聚成了坚毅刚强,那个时候的你不在流泪,即使你心里依旧很难过,因为你告诉过自己歇斯底里的哭过一夜之后就不能再为他哭泣,即便难过,也要装得无所谓,而且不被任何人所识破,这是你作为一个女子的骨气,也是你融入进骨子里的坚强。

你是一个女子,一个长相平平的女孩,一个没有背景,没有漂亮脸蛋的普通女孩,一个身上背负着家人期望的女孩。为了活成一个听话的孩子,你努力的学习,甚至会因为一次考试而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为了活成那个远在天堂的老人的骄傲,你一次次自己檫干眼泪,吞下委屈,用力奔跑;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你一次次隐忍别人对你的嚣张,轻视;为了守护那份感情,你付出所有的真心,把对方精巧的计划在你的未来里。可上天好像总喜欢和我开玩笑,在我以为一切正慢慢变好的时候,猝不及防的给我一击。

身体跨了,他也走了,父母也在慢慢变老。我好像做了一个梦,以为醒了就好,可好像这是一个无法醒来的噩梦,这一切都是真的。我没有时间为自己所遭遇的这一切难过,也来不及哭泣,因为我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余生,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来生活,一个人才不会成为谁的`负担;靠天天会下雨,靠地地会跨,只有靠自己才是最靠谱的。我是一个不肯屈服的女子,生活越是给我困难,我越是会勇敢的去挑战,特别享受那种胜利的优越感。

一路走来我唯一学会的就是:坚强,我深知: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机会报答帮助过我的人;只有自己强大了,才有资格去保护我爱的人;同时也只有强大了,才有机会和那个人并肩看风景。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了---我喜欢的那个人,这也是我现在能给你的最好的疼爱,如果有缘,期待再次遇见,期待再次遇见时你会看见一个更优秀的我。

篇3:在这里,我重新认识教育

光阴荏苒,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回望来时路,这岁月长河中的浪花朵朵,灿烂了流年,深邃了智能,芬芳了记忆。在这些日子里,我坚持记录、思考和写作,并通过《中国教育报》蒲公英评论平台,和热心的教育同仁分享我的感动、收获,当然也有我对教育的杞忧。

任何方式的教育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板,交流让我们对不同情境下的教育教学有了比较研究的机会,有了取长补短的可能,这或许为内地教育变革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也一直想知道:“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能走多远?”来澳门交流,让我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永远在路上,没有尽头。

一、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的所在

学校给我安排的办公室在五楼,上行一层就是楼顶了。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我来说,这真是一种照顾。同事对我说,如果累了,可以登楼远眺,闭目养神,感觉超好。

其实,我喜欢去楼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还是学校的“私家花园”和“生物基地”呢!几百株盆栽,时时花团锦簇,争奇斗艳;几垅菜畦,新鲜的果蔬,一地碧绿;还有一处假山,四季流水潺潺,几尾游鱼追逐嬉戏,很是自在。在这里,你可以嗅嗅花、看看鱼,若实在不想动,还可以在石凳上坐下,如果还有个伴,不妨就着石桌围上几局。

“给学生提供一个休闲的场所”,这是梁校长亲口对我说的。确实,课间闲暇,真有三三两两的学生,看花生情,观鱼抒怀呢。但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还不仅如此。生物课或课余,我总看见有老师带着学生,荷锄提桶,松土浇水,告诉学生这些盆栽的科属特性、花期分布,当然,也会收获蔬菜,一饱口福。

不过,劳作不是目的,学习才是根本!

就在楼梯的过道间,除掉各种农事的物件之外,还摆放了诸多的标本、种子,上面都贴有标签,好让学生辨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中间还有两个大书架,上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各种自然科学类书册,像《图解昆虫学》《室内观赏植物》《我的秘密阳台基地》《野菇图鉴》《菜市场,鱼图鉴》《蝴蝶,蛾》《谈谈有机,种种香草》《观念生物学》《现代生物学》等,有上百种,也算品类繁多吧。

没有威逼,没有利诱,只要你有兴趣,随手就可以拿来翻翻看看;不抽象,不空洞,书本与实物参照,都摆在那儿,参看起来很便捷。当然,别奢望每个学生都因此对生物学科产生兴趣,也别奢望就因此能提高学生们的考试的成绩,但我想,总会有一些学生因此或多或少了解了一些生物的知识,甚至因此多了一点生活的情趣,而这些,都是学生终身受用的。

对于澳门的学生来说,群楼环抱,四野逼仄,对生物世界的认知极为有限,学校尽其所能,利用一切条件,就是想给孩子打开一扇窗,对大自然有一个入门级的认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教育的所在。我们完全能感受到这些教育者的良苦用心,而类似的做法在澳门非常普遍。

一位来澳门考察交流的老师说:“澳门学校的空间局促,但他们却做起了教育的‘道场’,让学生在亲手劳作中有收获,生活即教育,值得学习。”

二、培养兴趣和爱好,澳门教育做得很好

下午四点之后,操场就渐渐生动起来了,刚刚还算开阔的校内活动区域,被各种隔板围成一块块场地:且不说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就是看来很小众的花样跳绳、花样毽子、抖空竹,也有专门的老师在指导。更令人惊叹的是,在空间如此逼仄的空间内,学校还专辟一地,让孩子打网球呢。让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让每一种爱好都有活动空间,这就是在澳门圣保禄学校呈现的场景。

千万不要以为他们是在“搞花样”,或者是在庆祝什么重要的节日,这是他们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你也不要以为孩子们玩得很初级,不少老师就是很多专业退役的职业选手,他们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玩得都很专业!也许是私立学校的缘故,他们选择教师的自由度更大些,很多职业运动员都成了学校的老师。在场地上,教师们专业指导的水准,一目了然。

澳门的教师待遇不错,有一份工作,就能过上很体面的生活,养家糊口不是问题,所以老师们都很敬业,一遍一遍地重复,手把手地教,耐心又细致,只要孩子愿意学,绝对有很大的收获。更让人羡慕的是,这是校内课程,不用额外缴费。这在我之前的思维中难以想象,因为我自己孩子的种种爱好都是在课外通过付费的兴趣班而培养的。

“培养个性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应该是教育者最崇高的职业追求,澳门的同行在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私立学校是澳门教育的主体,但这些学校并不唯分是论,我们去过的学校中,都有专门的特长班、兴趣班,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特长,是全体教师的基本工作和硬性任务之一。在澳门镜平学校、培华中学、坊众学校这些学校中每周都有一个下午,由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像剪纸、摄影、泥塑手工、航空模型设计等,每间教室里都围坐着各色兴趣爱好者,他们都乐在其中。

三、教育要培养仪表堂堂的人

我在澳门培训期间,一次和同事们外出交流,一位女教师因穿着出位遭到举报。传开来,我们都颇为惊讶,心想:这也管?

后来,分管计划的负责人带领我们陆续走进各个学校,看到这里的同事,我有些惊讶:每个学校校服的颜色、式样都不一样;但无论男女,上至领导下至普通员工,一律校服,色调淡雅,穿着整齐。集会的时候,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女教师的头发:除金色头发的外籍教师,其余都是黑色的,好像没看见教师染发的现象。下课的时候,看到学生们的穿着一律都是校服、白袜子,虽有运动鞋和皮鞋的差别,但绝对没有光脚穿凉鞋的情况,更不用说穿拖鞋了。

在这里,学校特别注重孩子的仪表教育。幼稚园里,男孩打领结,女孩着裙,皮鞋白袜,很靓丽,也很养眼。当然,让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清一色校服,挂牌上岗,每天早晚站在学校门口,迎来送往,学生自然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些年,内地也一直在推广校服,虽然困难重重,但有些学校做得还是很好,我参访过的一所学校,学生西装领结,配备一色的拉杆箱,每次回家就像空乘一般,仪容俱佳,十分养眼。

穿着是一时的潮流,也是一个人的习惯和品位,而这些是可以改变的,也需要改变,从小穿校服其实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南开张伯苓校长曾告诫学生:“穿着校服,你就是南开的学生;脱下校服,也要让人看到你是南开的学生。”这不就是个人形象的养成吗?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美的:容貌、衣裳、心灵、思想。”形体仪表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关系到人的精神状态。养成衣着整洁的习惯,做到仪表堂堂,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四、我们要为孩子创造有教养的环境

这些年,我一直都保持一个习惯:离开酒店的时候,把自己睡过的床褥整理好,用过的各种物事放置原位,尽量把房间恢复到进来之前的状态。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对别人劳动起码的尊重。在酒店这个既是私人空间又是公共场所的地方,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在澳门,我发现人们用餐结束之后,都自觉地收拾残局,用纸巾清理好眼前的污渍和垃圾。在麦当劳和肯德基这样的地方,看到父母和孩子清理餐桌的场面,我为之动容,因为这样的小细节,比任何的说教都有力百倍。

在澳门氹仔坊众学校,每次午餐结束,教师们都会把自己的杯盘收拾干净,非常整齐地摆放在专门的筐子里。桌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留半点残渣和油渍。这些孩子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看那些孩子,虽比垃圾桶还矮些,但也一样颤巍巍地双手高举自己的碗勺,尽力将残渣尽倒入桶中。

这就是教育,孩子的教养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

澳门的公交车、电影院和娱乐中心都明确规定不准进食。绝大多数澳门人都会遵守此规定,这可能与学校的教育有关系。我工作的几所学校,学生吃早餐都有专门的空间,并配有桌椅,学生不将食物带进教室。

在镜平中学、澳门演艺学院,教师还有专门的饮水和进食的隔间,那里有饮水机、电磁炉和微波炉。我经常看到教师出入其中,但每次进去,里面都被收拾得一尘不染。在洁净的环境里大家不会随手抛掷,在寂静的空间里大家也不会大声喧哗。

日本学校的《社会生活教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操心、担心和不快,都属于“给人添麻烦”的范畴。这种教育很好地诠释了日本人的自律精神。

在澳门,我极少看到随地吐痰、大声喧哗、插队、乱扔垃圾这样“给别人添麻烦”的行为。前段时间受台风影响,大雨滂沱,看到大家依然在风雨中排长队等车的景象,很是感动。坐在公交车上,寂然无声,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有的发信息,有的听音乐,也有的彼此交流,但都是压低声音,轻声细语,绝不会打扰别人。

这就是教养。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自然会有公民起码的规范,自然也坏不到哪里去。

五、做让学生即使走出校门仍心存感恩的教育

澳门氹仔坊众学校建校40周年时,举办了一次大型文艺晚会,参演者都是学校的校友和在校的学生。与内地的很多学校相比,澳门氹仔坊众学校只能算是一所微型学校,在澳门特区,学校的规模也只能算中等,但这场晚会演出的节目之多、品类之盛以及达到的专业水准之高,都足以让我们惊叹。

这一年在澳门多所学校交流参访我发现,几乎每一所学校都特别重视学生文体艺术方面的教育熏染。在门厅或学校里最显眼的位置,都建有特制的橱窗,里面摆满了造型各异、大小不同的奖杯与奖牌。能够看出,参与活动的人数很多,活动举办非常频繁,获奖的种类极为丰富,包括歌咏、舞蹈、吟诵、征文、书画、摄影、竞技等。这些荣誉的取得,与教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历届学子的努力分不开,学生的种种能力和情趣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逐渐养成。

荣誉本身是集体的、笼统的、抽象的,绝不像那些奖牌、奖杯指向小众,甚至个人。这样的学生在校时,他们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自豪,因为他们为学校争取了荣誉;他们走出学校,也会对学校充满感恩心,因为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种种能力。

和欧美地区的学校一样,私立学校是澳门学校的主体,在私立学校的资金来源中,校友捐助占了很大的比例。要想校友回学校参加活动、捐赠资金,除了加深学校与校友的感情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校友对学校怀有感情,心存感激。如果学校培养的学生越优秀,学校对学生成功的影响越大,他们与母校的感情就会越深,校友的捐赠也就越多。

六、良好的社会教育离不开公民之间的相互提醒

去学校的公交车上,一个学生模样的女孩子按钟之后,因为整理东西,滞留了片刻,没来得及下车,车就起步走了。我听见站在女孩旁边的一位老者开始唠叨,足足一站路的时间,虽然是广东话,我还是大致听明白他的意思:下车要提前按钟并做好下车准备,要不就像今天这样,既耽搁自己也打扰别人。小女孩唯唯诺诺,一脸的羞愧,口口声声说:“对不住!”

我不是第一次目睹这样的情景了,一天从关闸乘公交回宿舍的时候,看到一群游客混乱之中想插队上车,结果遭到司机和其他乘客的严厉斥责,最后他们只能灰溜溜地跟在队伍后面,排队上车。

之前还有一次冒雨乘车的经历,有乘客从后门上车,司机怒了,车子歇火,一直等到那几个乘客下来从前门上车之后,才重新打火启动。同座位的乘客说,别怪司机小题大做,如果司机因为纵容乘客从后门上车这种行为而受到举报,他就面临着离职的可能。而在澳门,乘客稍微集中一点的换乘中心都有公交公司委派的监督人员。

有人说,制度是最后的道德,我深以为然。在澳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更动人的场景。

在澳门,只要你走在斑马线,不管行驶多快的车辆,都会停下来,示意路人先行。

澳门的学生都要求穿校服,每所学校的校服颜色、式样区别很大,所以,穿上校服的学生就不只是一个个体,也代表着一所学校,而一所学校有没有质量和文化就看学生日常的行为。当行为变成习惯以后,坚守秩序就成了学生的优良品质。

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在我看来,文化和素质并不抽象,它就存在于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就在乘公交这样具体的行为中,而这些都是社会整体濡养的结果。

篇4:我只能陪你到这里

我家通往体育馆的那条路,先是普通小路,突然推土机开来,推山移海,灰沙满天,下头一步一个脚印。南方多雨,我打伞,伞离她太高她会淋到,她打伞,我又怕伞针撞我眼睛,只好给她裹上雨衣,我把伞正正地、低低地覆她头顶上三寸,自己半个身子湿个透。顾了上就顾不了下,一大一小都在泥浆里趟一裤子泥点。

推土机的消失和它的出现一样突然,眼前多了一条敞亮的六车道大路,人行道上铺了砖,还在零星地挖坑种树植草坪,但都是小打小闹了。而小年,已经九岁多。

我说:“小年,路好了,以后打球不要妈妈送了。”

小年很惊骇,嚷:“不行不行不行。”

来回扯了几盘锯,最后商定好了,我送她到医学院门口,里面车辆甚少,行人都是大学生哥哥姐姐,安全得很。她下课后,我再去门口接她。

到点了我稍微磨蹭下,等到了楼底下,她已经扛着羽毛球拍、拎着水杯进了院子,看到我很高兴:“妈妈,你不是说在门口等我吗?医学院门口没有,我以为你在小区门口,原来你在楼门口呀。”

一路无恙,下一次,我索性建议她全程独自往返。听着她咚咚咚下楼,我脑子里的妈妈地图自动启动,为她导航:出大门右拐,直行五十米,等绿灯过马路——呀,万一她红灯就闯了,万一她忘了左顾右盼……当然是讲过千百次的,可她要是忘了呢?

匆忙披衣追下楼。一出院子就着急地远看:她刚刚走到路口,正好是绿灯,她就大摇大摆过去了。新路,车辆不多,两边的高楼都隔得很远,她个小人儿,走得趾高气扬,完全是“千山我独行”的气势。

我往回走,心里想:记着还要叮嘱她,即使路上没有车,是红灯就不能闯;还有,绿灯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留意拐弯的车……

快下课的时候,我听见窗外刷啦啦,是樟树新生的绿叶,痛快地淋在春雨里。推开窗,雨声夹着风声,是一声声的提醒。院子里有人没打伞,只是低着头,稍稍加快脚步。

我忍了忍,拗不过自己,抄伞出门。

大路上,迎面来位老先生,打把伞,手里还提把伞,突然站住脚向马路对面喊。我循声望去:是位老太太,正拿随身包挡着头,碎步快走。听到被喊,老太太抬头也向老先生喊回来。不断有车来来往往,把他俩的喊话切得七零八碎,两人就全靠手脚比划。老先生扬起手里的伞,猛摇,意思是:我来给你送伞。老太太就一直摆手,往前指、往路口指:有护栏,你也过不来。虽然,也许在心里,他与她,都很想惊喜交集地在马路中间抱个满怀。

在体育馆的小年看到我,一脸不以为然:“不是说好我自己回去吗,你怎么来了?”

我竟然气短:“下雨啊,我给你送伞。”

她三两步走到雨地里,仰脸承接春天细密的雨点,快快活活地喊:“我最喜欢这样的雨了,我不要打伞。”

我莞尔:其实,这样的雨我也喜欢。像女孩子的小嗔小喜,遇着了或恼或笑,都是可爱事儿。避着躲着,徒留一身干爽,又图了个什么。

她走得雄纠纠气昂昂,我也收了伞,在后面跟。

经过每个烂熟的路口,经过一蓬蓬盛放的花,经过绿荫深深的小树林,经过雨里还照旧闪烁的红绿灯……她的小辫子随步伐一甩一甩,我亦步亦趋,乐观地想:羽毛球班,看来是再也不必接送了。下一个她独去的培训班是什么?离家20分钟的书法班吧。再下一个呢?

总有一天,每一次出发,她自己整理所有行囊,自己决定行程,自己踏上迢迢长路,身边是爱她、喜欢她的同路人。

而我,会微笑止步,对她说:我只能陪你到这里了。

篇5:原谅我只能陪你到这里

紧接着军训结束,我们经历了分班考,我和女生分到了同一个班级,慢慢地,我们还成了好朋友,每天放学相邀走到校门口。然后我坐上爸爸的摩托车回家,女生则等待着男生一起步行回家。

那个时候,因为我们班的老师大多喜欢拖堂,所以大多时候当我和女生相伴走到校门口,发现男生已经在对面等着了。学校旁边鱼龙混杂,但是很奇怪,女生总是能在人群中一眼就发现男生。后来,不记得在哪里看过,恋爱中的人,身上都是自带雷达的,能够在人群中精准快速地搜索到对方。

男生的爱好广泛,高二竞选爱乐社社长,女生把她的一票好友都拉去给男生投票。尽管后来男生落选了,但他在舞台上唱的那首送给女生的歌,至今我印象深刻——他情愿变成影子,守护着你跟随着你……

我印象最深的一场高中篮球赛也是因为他们俩。那天,是最后一场决赛,正巧轮到我打扫教室,听到看完球赛的同学说三班输了,某某某哭了。正低头扫地的我惊讶地抬起头,很清楚地看见在篮球架下,男生抱着女生站在那里,夕阳的余晖落在他们的肩上,从远处看,他们拥抱的姿势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圆。那时,我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一句话——我的悲伤只想让你知道,在你面前我可以不用伪装。后来,我就匆匆地收拾完回家了,也不知道他们在篮球场上站了多久。

有一次,女生心血来潮,做了两个皮卡丘的纸玩偶,送了一个给男生,另一个丢在教室的抽屉里。男生把纸玩偶带回家,放在台灯旁,隔天和女生抱怨,他一看到那个皮卡丘就想笑,害他一晚上都没好好做作业。

又有一次,女生和男生一起去江边散步,女生坐在男生的单车后座上,左手拿着可乐,右手拿着炸鸡,一边吃一边喝,男生“指责”女生道:“别的女生和男朋友出来,都是美美地挽着男朋友的胳膊,只有你,一直吃一直吃。”说完,抢走女生的一只鸡腿。

记得有一天马上要打上课铃了,男生背着书包飞奔过来,从窗口递过一杯奶茶让别人帮忙传给女生。巧合的是女生那天也买了一杯珍珠奶茶,于是就把那杯奶茶给我喝了。后来才知道,男生那天骑车路过一家奶茶店,想起女生前几天跟他说这家店的抹茶奶绿超好喝,男生为了等一杯现做的抹茶奶绿,那天差点儿迟到。从那以后,我固执地笃定,爱情是有味道的,暖暖的,甜甜的。

再再后来,时间就临近高考了,突然有一天听同桌说男生和女生分手了。当时我还迟钝地认为他们只是想早点回家复习功课,备战高考,仅此而已。

高考结束后,参加同学聚会,听男生和女生一个共同的朋友说他们俩真的分开了。他们曾经约定要是高考后去了不同的城市就和平分手。女生高考后留学去加拿大。同桌是个单纯的女生,提议我们要不要帮他们复合,实在太可惜了。我打断她的提议,毕竟这是他们俩决定的事情,我们干涉不太好,然后,大家都沉默了。

现在我的朋友圈里還能偶尔看到女生发的在加拿大学习生活的片段,男生不知道在哪座城市的哪个角落。高考像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他们各自分散在天涯。

上一篇:网络学习空间设计论文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斗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