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2024-06-13

以父母之心办教育(精选7篇)

篇1: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各位领导、教育同仁、与会的同志们:

浓情厚意传温情,千声赞语颂师恩。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全市教育同仁向一直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所有的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

教师是一种热爱,教师是一种情怀。回首25年的教书生涯,我思绪万千。我的母亲是一位小学教师,她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一个老师要教良心书,这何尝不是一个普通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情怀呢?

1996年我师范毕业后,在老家的一所小学教书。农村偏僻落后的条件与繁重的工作总是让年轻的心不堪重负。是母亲的叮嘱,是领导的关心,更是孩子们真诚的喜爱成为我克服困难的动力。读书,成了我的最大爱好。通过读书,我的内心得到宁静和充实,通过读书,我的学历不断提高,教师基本功越来越扎实。回首过去,一周26节课,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去村中家访,从普通教师到省级骨干教师,从出纳到校长等一个个岗位的轮换。现在想来一如昨天,都成为美好的回忆。

艰苦环境的磨练更能促进一个人的成长,两年的援藏经历让我毕生难忘。2014年7月,我作为内江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挂职黑水县雁江寄宿制中学。在藏区,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困难,我们团队相互激励,鼓足干劲,用平实的工作和不平凡的业绩证明着援藏承诺。“两年援藏情,一生黑水人”是黑水县人民对我们的认可。

2017年,我调到凤鸣中心校工作。我时刻提醒自己,校长要爱教育、懂教育、尊重教师与学生。

提高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凤小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学校对老师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等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我们的共识。每周二学校定期给老师们听课把脉,教导处“六认真检查”,听随堂课......精细化的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我们学校多次被评为市中区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内江市教育教学优秀学校。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坚持安全发展,要在安全上让老师、学生、家长满意。我校教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安全天天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不仅落实在我们的思想上,还落实在学校的制度上和师生们的行动上。我们学校也多次荣获“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体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参与“践行十爱,德耀甜城”活动;

学校的传统“五德”(智信仁勇严)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四川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内江市德育改革示范校等荣誉。

通过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学校后勤服务管理;

通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优化学校干部队伍;

通过政治、业务学习、日常监督、后期考核奖惩培养壮大教师队伍,这些举措不断推动学校良性发展。我们以“家园、乐园、学园”为目标,正朝着让师生有幸福感、归属感的乡村优秀学校而努力。

荣誉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我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和责任,给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

篇2: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父母

主持人:

羔羊知跪乳、乌鸦晓反哺,中华儿女孝父母。今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走进成长岁月中父母为我们撑起的那片天空,听到、读到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感动,此时此刻已经洋溢在你们每个人的心间。请记得这一刻你心中的感动,好好地呵护你心底那个柔软的角落——亲情的可贵需要我们和父母共同的爱与理解来浇灌,才能盛开出美丽的花朵。

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呢?

(三)、爱心作业:

声情并茂齐诵《弟子规》“入则孝”篇并为自己留下每天的爱心作业:

(四)、老师寄语:

孩子们说得多好啊!“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中华儿女孝父母” 在心灵对话的过程中,听着孩子那一声声对不起;看着孩子那满含爱意的面庞,感受着孩子的快速成长,我看到许多母亲泪水涟涟;许多父亲红了双眼。我的心灵也时时受到强烈的震撼!

你听,一位孩子说:

一想到妈妈您一遍遍苦口婆心的叮嘱我,我却嫌你唠叨,置之不理;一想到爸爸对我的严格要求,我却怪你太凶,实在是让内疚爬上心头,羞愧难当呀!

你听,又一位孩子说:

爸爸妈妈,现在听完你们的回答,对我们之间曾发生的一些矛盾才有了重新的认识。那并不是真正的矛盾,而是爱的冲突。我从前对你们的爱没有理解,总以为你们在施展权威,所以经常与你们闹变扭。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声“亲爱的爸爸妈妈——对不起“!

你再听一位孩子说:

俗话说:滴水之恩,将涌泉相报。而你们已给予了我无数的恩德,这又让我怎么报答呢?还是不说大话了,从现在起努力学习,多为你们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力不要给你们添麻烦。我想,我现在只能这样回报你们。

多可爱的孩子呀!父母的爱心、苦心、用心感动了孩子,他们自问:父母给了我无数的恩德,我怎样报答呢?他们知道“滴水之恩”尚须“涌泉相报”,而况父母的恩德无限呢?思来想去,只有用自己的纯真、追求上进的精神才是最好的回报:不说大话,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再添麻烦……多么朴实、纯洁的话语啊!

而那些“浪子”的话更令人感动:“……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费尽千辛万苦,把我送入开发区最好的学校,希望我受到最好的教育时,我却不知道父母的苦心,在学校里捣乱游戏、甚至撒谎逃避,荒废了学业。自问:我怎么能对得起爱我的爸爸妈妈呢?”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明白,改正了,就是了不起的人。俗话也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也是说勇于改正错误的人的可贵。我们学校这个群体中也有一些“浪子”,这些可爱的浪子曾经游弋在荒原的边缘,徘徊在歧路上。他们,在和父母进行心灵对话后,理解了父母,认识了父母,从而决定改歧归正。多么可爱的孩子啊!我提议把最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金不换的浪子!

亲爱的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让我们时时的重温今天的心灵对话吧!重温一下你们的诺言吧!

小学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二)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朋友、感激周围一切。

2、通过学习感恩教育,使学生们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善待周围的人,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私的帮助,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3、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感恩。

活动过程:

一、引入

中队长主持人:亲爱的同学,大家好!我们沐浴着爱的阳光长大,我们滋润着真情的雨露成长。鲜花感恩阳光雨露,苍鹰感恩长空,高山感恩大地,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我班感恩教育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1、那么什么是感恩教育呢?谁能说一说?(让学生自己发言)

2、你平常是怎样对待别人的?

3、别人是怎样对待你的?

4、说一说感激父母的什么?感激老师的什么?感激朋友的什么?感激周围一切的什么?(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的生命;感激老师给了我们的知识;感激朋友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力量;感激我周围的一切给了我和谐健康的成长空间。)

二、学会感恩

1.感恩父母

班长朗读: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阴雨时节,一把雨伞送来了她的深情,傍晚时分,一杯牛奶送来了她的关怀,琐碎之中,爱在荡漾,爱在澎湃。世界上有

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像高山似大海,他包容着一切。多么宽容的父爱,多么博大的襟怀。

中队长主持: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搀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一次感谢,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学习委员朗读文章:《给妈妈的一封信》。

中队长主持人:父母的点点滴滴都是情,都是爱啊!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地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拥有的爱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

请听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学生回想自己父母,然后老师深情吟诵: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曾几何时,岁月的年轮写在父母的身上。他们的脸上爬上了几条皱纹,头发中映出几根银丝。他们的步履不再矫健了,他们的腰背部不再笔挺了。这一切都是为我们操劳的呀!今天我们要真诚地、大声地说一声:爸爸妈妈,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2、感恩老师

中队长主持人:十月的阳光如此灿烂,十月的校园如此深情。似滴滴雨露滋润着我们求知的欲望;似缕缕阳光温暖着我们心中的希望。让我们一起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起大声高呼:我爱你,敬爱的老师!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感情,把最动人的诗篇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请听诗朗诵:《谢谢您,老师》

全班合唱:《我爱米兰》

中队长主持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教会我们做人。为了我们,您默默地耕耘,无私地奉献。六年的爱心浇灌,您的黑发泛起点点霜花;六年的呕心沥血,您的脸颊上写满了丝丝牵挂;六年的春去春回,您的眼里写满了春春嘱托。

中队长主持人:让感恩伴我们一生,衷心地感谢父母、老师和朋友。

3、说出感恩父母的语句(让学生自己说)

a、学会感激------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

b、学会感激------感恩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健康、强壮的身体。

4、说出感恩老师的语句(让学生自己说)

a、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知识。

b、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c、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飞翔的翅膀。

d、学会感激------感恩我的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指明人生的方向。

篇3: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一、寻根求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感恩思想一直占着主流的地位。儒家讲究的“忠孝节义”等思想引发出的感恩意识, 作为人性的根本, 秩序的来源和社会的基础, 沐浴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儒家文化将其最大化渗透于政治, 社会, 家庭等各个层面, 成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弟子规》中“恩欲报, 怨欲忘;报怨短, 报恩长”的经典话语, 孟郊的“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集中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说的是一个人只有知本, 固本, 不忘本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形成完整的人格。没有感恩心的人格是不完整的, 一个丧失了感恩之情的人, 他的心园里一片荒芜;用感恩心来融化自私心和自卑心, 培养与人为善, 与人为乐, 乐于助人的品德。

二、现实意义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 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 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 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 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 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 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 是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 感恩更是学会做人, 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从成长的角度来看,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规律:心的改变, 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 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 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 人生就跟着改变。

感恩, 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更是现代社会一个人必备的品德素养,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开展感恩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开展感恩教育能促进校园和谐, 融洽师生关系, 促进校园平安;促进家庭和睦, 改善人际关系。感恩教育的开展对学校来说是培养道德自律的学生, 对社会来说是培养遵守伦理规范的公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 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感恩, 来自于心理的满足, 来自于对人对事的宽容和理解, 来自于一种回报他人和社会的良好心态, 另外, 感恩教育是一种粘合剂, 它可以让人们尽可能以感恩的心态和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来处理人和人, 人与事, 人与社会等关系, 它能促进相互信任、理解、尊重, 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有效地化解矛盾, 防范各种矛盾的发生和发展, 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 他们执著而无私, 博爱而善良, 敬业而忠诚, 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是素质不全面的人, 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 是没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集体, 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 是充满矛盾没有安全感的社会, 所以,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培养良好品德的有效途径, 更是孩子终身受益的一个教育, 从这个方面来说, 感恩教育, 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现状分析

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 心地坦荡, 胸怀宽阔, 懂得感激生命, 就会珍惜生命, 重视安全, 也就不会因受点挫折就轻生或无情的残害生命, 可现在的孩子却是后天不足, 越来越多的是独生子女, 家庭中大众的注意力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孩子成为大家关爱的焦点, 家长怕孩子受委屈,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这种过分疼爱和过度保护强化了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 孩子对唾手可得的爱习以为常, 熟视无睹, 在他们细小的心里感到家长这般疼爱是理所当然的, 家长对孩子的爱过于单向, 不要求回报, 长此以往, 孩子就习惯于坦然地接受, 当然就不会想感恩回报, 感恩意识的缺失,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故然很多, 但我们的教育却是难辞其咎的。亡羊补牢, 犹未晚也, 虽说大恩不言谢, 但是感恩一定不要仅发于心而止于心, 对你需要感谢的人, 一定要反感恩之意说出来, 把感恩之情表达出来。

四、具体措施

感恩教育, 首先要养成感恩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处理事情, 解决矛盾, 不但要教育学生对人感恩, 对事感恩, 也要对物感恩。面对崭新的高档次校园环境和现代化设施, 如果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就不会珍惜这些对自己学习有益的财产。这就要教育学生对学校和社会感恩, 对享用舒适的设施感恩, 让校园中的每个人都崇尚感恩理念。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对学生的教育:

1.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 要营造感恩氛围, 组织学生收集拟

写内容丰富的感恩经典名言, 如“水有源木有根”,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制作感恩教育宣传栏, 充分利用广播, 播放感恩的诗歌、散文, 故事等, 精心营造校园感恩氛围。

2. 结合不同的节日, 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

活动, 如:父亲节制作亲情卡;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的纪念活动;母亲节发出我为妈妈做 (下转第8页) (上接第6页) 一件事倡议;生日时给父母写一封信感谢父母给了我生命;教师节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等。

3. 开展感恩主题班会, 畅谈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感激之情,

举行感恩汇报及感恩教育演讲比赛活动, 组织学生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建立感恩记录本, 每个学生做好记录自己的感恩之言行, 评选感恩教育示范班, 表彰“爱家敬孝之星”和“爱校尊师之星”等, 让学生学有典型, 做有榜样, 使感恩教育经常化, 制度化, 通过让感恩教育走进校园, 渗透校园文化。

4. 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到, 下课前起立向老师鞠躬致

谢环节不可省略。接受老师递送的物品、奖状奖品或得到老师的帮助和教育, 等到同学及同学家长的帮助时, 会说声“谢谢”。听报告、看演出, 会热情鼓掌致谢。毕业班学生在毕业时应懂得向母校说声“谢谢”, 道声“再见”。

5. 老师也要以身作则, 必须用成人的感恩行为, 不断地对

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当学生帮老师拿教具, 擦黑板, 传达事情时, 老师应及时向学生道谢等。

当然, 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的引导者要多元化, 不能只局限于学校和教师, 还要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再加上社会各方面努力, 共同做好教育活动,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感恩带给他们的益处, 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 学会感恩, 做一个有益于社会, 回报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新理念》李春生

[3]《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郑永廷

篇4:教育实践活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密切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好滴实现人民群众利益。换位思考,才能对群众冷暖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才能对百姓悲喜感同身受。“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不搞自拉自唱、自我欣赏,始终以民心所向定标,不断进行校正”。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重要论述,强调了“群众”这个根本,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走向深入指明了方向。

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扎实推进,总体上成效显著,但也存在这样一种反差:一些地方,活动紧锣密鼓,程序一步没落,群众却感觉很隔膜;一些部门,整改搞得有模有样,发了文件、出了措施,群众却并不满意;一些干部,自我批评看上去洋洋洒洒,群众却感到“问题太模糊,批评太抽象”。自我感觉与群众评价之间出现种种反差,究其根本,恐怕是“以百姓之心为心”还不到位,立行立改还有差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真实的社情民意,需要领导干部真正把自己放在群众的位置上,切身体会民心所向、民瘦所在、民生疾苦。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征集民意,关起门来相互批评,如何能触及群众的真情实感?更遑论把改作风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去?“血肉联系”喊在嘴上群众不信,“雨水情深”做个样子群众不认,联系群众是掏心窝子的事,要的是实打实、心碰心,因此,以“百姓之心为心”,不应停在嘴上说说、文上写写,更应内化于情、见之于行。自己在办事窗口站一站,就会多一些对群众办事难的切肤之痛,少一些敷衍拖延的官僚主义;主动到贫困户吃一顿百姓饭,就会多一些对民生多艰的细节体验,少一些肆意挥霍的奢靡之风。无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只有俯身躬行、深入群众,才能听到真心话、发现真问题,保证教育事件爱你活动不虚、不偏、不空、不走过场。活动越深入,越要坚持标准,月要坚持开门搞活动,让群众参与贯穿始终,让群众评价成为最高标准。把群众意见作为参考坐标,把百姓期盼作为努力方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抓起,改掉群众不满意的做法,做好群众最期待的事情,才能让干部作风在实践中升华,在群众中惠及群众。

篇5:把乐带回家:父母之心

诸位,把眼睛闭上五分钟,然后平心静气和地想想父母或者母亲试试看,你们的父母是如何深深地爱着你们,怀念子女的父母之心是多么温暖、多么广阔,直到现在不是依然使大家感慨万千、激动不己的么?啊,用不着闭上眼睛,你们大家无论早晚不是深深地感到双亲之恩么?

这个故事,肯定也是让你们知道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的故事之一。

【一】

轮船从神户港开往北海道,当驶出濑户内海到了志摩海面时,聚集在甲板上的人群中,有位衣着华丽、引人注目、年近四十的贵妇人。女佣和打杂儿的.片刻不离左右。

与此成对照的是,有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他也引人注意:他带着三个孩子,最大的七八岁。孩子们看上去个个聪明可爱,可是每个孩子的衣裳都污迹斑斑。

不知为什么,高贵夫人总看着这父子们。后来,她在老女佣耳边嘀咕了一阵,女佣就走到那个穷人身旁搭讪起来:“孩子多。真快乐啊!”

“哪里的话,老实说,我还有一个吃奶的孩子。穷人孩子多了更苦。不怕您笑话,我们夫妻已没法子养育这四个孩子了!但又舍不得抛弃他们。这不,现在就是为了孩子们,一家六口去北海道找工作啊。”

“我倒有件事和你商量,我家主人是北海道函馆的大富翁,年过四十,可是没有孩子。夫人让我跟你商量,是否能从你的孩子当中领养一个做她家的后嗣?如果行,会给你们一笔钱作酬谢。”

“那可是求之不得啊!可我还是和孩子的母亲商量商量再决定。”

傍晚,轮船驶进相模滩时,那个男人和妻子带着大儿子来到夫人的舱房。

“请您收下这小家伙吧,

资料

”夫妻俩收下了钱,流着眼泪离开了夫人舱房。

【二】

第二天清晨,当船驶过房总半岛,父亲拉着五岁的二儿子出现在财主夫人的舱房。

“昨晚,我们仔细地考虑了好久,不管家里多穷,我们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把长子送人,不管怎么说是不合适的。如果允许,我们想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

“完全可以。” 贵夫人愉快地回答。

这天傍晚,母亲又领着三岁的女儿到了财主夫人舱内,很难为情地说:“按理说我们不该再给您添麻烦了。我二儿子的长相、嗓音极像死去的婆婆。把他送给您,总觉得像是抛弃了婆婆似的,实在太对不起我丈夫了。再说,孩子五岁了,也开始记事了。他已经懂得是我们抛弃他的。这太可怜了。如果您允许,我想用女儿换回他。”

财主夫人一听是想用女孩换回男孩,有些不高兴,看见母亲难过的样子,也只好同意了。

【三】

第三天上午,轮船快接近北海道的时候,夫妻俩又出现在贵夫人的卧舱里,什么话还没说就放声大哭。

“你们怎么了?”财主夫人问了好几遍。

父亲抽泣地说:“对不起。昨晚我们一夜没合眼,女儿太小了,真舍不得她。把不懂事的孩子送给别人,我们做父母的心太残酷了。我们愿意把钱还给您。请您把孩子还给我们。与其把孩子送给别人,还不如全家一起挨饿……”

财主夫人听着流下同情的泪:

“都是我不好。我虽没有孩子,可理解做父母的心。我真羡慕你们。孩子应该还给你们,可这钱要请你们收下,是对你们父母心的酬谢。”

篇6: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之心

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之心、尊敬教师之情,今天,学校组织同学观看了一个感恩短片——《一横感恩》。看后,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有的同学甚至流下了眼泪。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培养和教育,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和老师的关怀之情,是这次演讲会的主题。一横老师通过“心灵对话,现场互动”的方式从人性的本质出发,从得失成败中寻求内心的突破,借助音乐和环境氛围,用他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引领大家重温过去,反思自己,感念父母师长恩情。而且,一横老师讲了许多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人说过:“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会做人不如会感恩,会感恩的人才是最快乐、最有价值的人。” 2010年9月17日在安图县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感恩励志教育校园万里行”活动,让我深受感动。这次活动不但教育了孩子,也让我们这些当家长的体会到“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才会拥有真正幸福、快乐的人生!

感恩励志教育讲师团专家的演讲,为我们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了一个很好机会,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校园的“感恩文化”,让孩子们可能蒙尘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让孩子们心存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学会感激,学会共处,学会帮助,学会宽容,让他们真正认识到:“感恩”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一种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态度,更是人的一种大智慧!

篇7:以父母之心办教育

1 什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不是符合教育规律,是不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一个直接的试金石就是学生是不是喜欢,教师是不是幸福。因此,学生喜欢、给教师带来幸福感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要真正服务于其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功能,必须按照教育本身的规律运行,由教育家来主导教育的实施,而不能由凌驾于规律之上的个人意志来运行。因此,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由教育家主导的教育。

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喜欢、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家长满意的教育;也即是由教育家主导、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更是国家发展需要的、能够真正体现国家意志的教育。

2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确立以“四个三”为抓手,以就业为主导的价值取向,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院校主体、企业主力三方深度融合的高效职业教育合力机制。

2.1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符合“三个需求”

(1)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温总理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表明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因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面向市场、多元投入”的原则,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完善专业调整机制,使学校专业建设重点与地方产业布局相适应,创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体制机制,推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摸索出“车间进校”、“企业课堂”、“企业专班”等多种实用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符合提供优质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职业教育之所以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其根本原因是职业教育理念不能与社会就业观念的发展同步,忽视了职业教育主体的需求和高质量就业的需求。因此,现代职业教育要向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高质量就业、终身学习的发展需求,有利于向学生提供优质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3)符合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进步与繁荣地方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必须正视,职业教育还存在着教育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不高、发展不均衡、办学模式单一、校企合作层次较低等诸多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这些问题不解决,内涵发展难以实现,将会影响职业教育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2.2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做好“三个统筹”

(1)政府政策规范的统筹

政府统筹就是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做好政策指引和规范,将技能培养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重点,职业教育作为加快发展产业的基础,围绕地方区域经济重点产业、企业,合理控制职业院校发展规模,扩大总量投入,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统筹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加大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人才培养规格的统筹

地方经济发展的定位决定当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合理定位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加强示范性特色专业院校创建和骨干专业调控的引导,重点支持地区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域定位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

(3)教育资源共享的统筹

目前,各地职教资源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较多,利用率不高,开放性不够。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探索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实习实训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方式方法,加快教学资源库和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发展,提高资源共享利用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资源新需求。

2.3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快“三个改革”

(1)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

在完善现有高考招生制度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社会、行业、家庭和专业发展需要,合理设定招生比例,建立稳定可靠、规范有序、协调高效的职业院校招生机制,逐步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而不是层次教育进行招生,确保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才能提高生源质量,形成有一定品牌优势和竞争实力的专业体系。

(2)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产教结合,促进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用工需求、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鼓励行(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共建“校企互聘”专业教学团队,构建产学合作平台,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教材,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

(3)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准则,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办学特色、专业建设、技能教学、社会培训、管理活力、对口就业、综合效益为重点评估指标,建立学院、教师、学生、社会和第三方参与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社会需求、毕业生跟踪、新生素质调研制度,为质量监控提供数据,才能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贡献力的评价体系。

2.4 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落实“三个满意”

(1)职业教育的体制机制让人民满意

职业教育是服务民生的教育。职业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必须以服务民生为立足点,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院校主体、企业主力三方深度融合的高效职业教育合力机制,将职业教育办成人民的“谋生教育”和“幸福教育”。

政府主导,主要体现在办学定位、政策指导和项目支持等方面,强调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借助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如成立由行业组织牵头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负责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制定育人标准,共享社会资源,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学院等各方关系,切实帮助职业院校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院校主体,主要体现为功能主体和育人主体上。育人是职业院校的天职,其基本任务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通过办学定位、专业动态调整、人才定向培养,与政府、行(企)业深度合作等,建立开放的运行保障机制,做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教师与技师、教室与车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五个对接,从而确保学校按照社会需求组织教学,发挥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

企业主力,主要表现在工学结合、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职业教育不管是人才培养服务,还是文化科技服务,“服务终端”始终都是企业。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按照企业需要进行订单培养,才能确保用工需求与专业人才培养相对接,企业才能在合作中获得高素质技能人才。

(2)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让人民满意

职业教育要让人民满意,必须加强内涵建设,重点解决好为谁服务、以什么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

为谁服务,即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职业院校必须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以行业协会为指导,围绕主导产业,合理设置专业,将产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用人标准与育人标准相对接,建立与地方经济相配套的职教体系,才能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以什么服务,即服务的内容是什么。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和“学有所教”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以“需求导向”与“发展导向”、“跟踪服务”与“引领服务”相融合为宗旨,利用职校师资力量强、实训条件好、专业体系完整、教学资源优越等条件,做好教学、管理、服务育人。

怎样服务,即服务的方法。职业教育是服务民生的教育,重点是服务,特质是教育,服务的途径是产教结合,服务的表现形式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又好又快地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人才。其核心内容是内涵建设。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着重抓好组织保障、制度建设、过程管理、绩效考核的落实。

(3)职业教育的效果让人民满意

(1)辩证处理好职业教育“量”和“质”的关系

质是学习的深度,量是学习的广度。职校教师要以长远目标为中心,改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提高学生近期目标的“质”,也让学生获到足够的“量”,即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才能将学习的质与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2)辩证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所谓工具理性,即对效率的追求,是“以用为本”。所谓价值理性,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是“以人为本”。因此,要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必须辩证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即学生技能训练与品格培养的关系,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健全的、有益社会的人。

(3)加强人文关怀教育

所谓人文关怀教育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人文精神,即要尊重、理解、关心、爱护和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职校学生理想抱负与现实的落差较大,角色认同困难。因此,我们要以职业为载体,从课堂教学、校企文化、社会实践、网络空间等全方位入手,通过学生认识职业、学习职业、走进职业等过程,帮助学生重塑、坚定、成就信心;优化人文关怀环境,让人文关怀伴随学生生活、学习、工作和终身。

总之,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要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就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规划好、实施好职业教育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民生,使职业教育成为人民就业创业的“谋生教育”和“幸福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小平.以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N].光明日报,20121217

[2]邱开金,邱晔.职业教育如何让人民满意[N].光明日报,20130216.

上一篇:管理会计认识实习心得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