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舒婷的诗歌》教案

2024-06-16

《怎样欣赏舒婷的诗歌》教案(通用12篇)

篇1:《怎样欣赏舒婷的诗歌》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感受含蓄朦胧的意象。

2、体悟诗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歌语言的能力。

2、体会意象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4、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累学习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根据舒婷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理解舒婷自主、平等的爱情观,树立健康的、向上的爱情观、价值观。

四、根据诗歌学习的要求、诗歌的体裁特点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立为: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蕴味。

2、明确各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深刻理解诗人所向往的爱情。

3、总结归纳艺术特色。教学难点为:

1、理解含蓄朦胧的意象。

2、诗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为:

精巧导入--创造美,激情诵读--感受美,仔细品味--领悟美的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黑白交互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意在渲染氛围,在思维、情感、个性等方面唤起学生的美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人说,没有诗歌的民族是悲哀的,我很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我更庆幸的是诗歌伴随着我们成长。诗,不仅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够陶冶我们的性情,滋养我们的心智。古诗如此,新诗亦然。让我们走进“朦胧诗”派掌门人的舒婷的诗歌世界,走进她的《致橡树》和《神女峰》

二、介绍作者有关情况(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把握诗歌主题)。

舒婷,当代有才华的女诗人之一。1952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她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歌,可是少女时代刚刚结束,十年**就将她推进了风雨之中。196年她到福建西部山区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家庭的变故和她个人的遭遇使她倍受痛苦和磨练,也为她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诗集《双桅船》获全国新诗优秀奖,而她的《致橡树》则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品。

《致橡树》写于1977年,一般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诗人没有流于狭小的爱情圈子,而是以新颖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为当时新诗中的爱情描写吹进了一股新风。

三、反复诵读,感悟诗情(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环节,也是主要环节。因此,形式多样的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

1、请一名能代表班上朗读水平的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注意诗中字、词的读音)。

2、聆听示范朗读(在音乐里寻找共鸣,在画面中领悟蕴味)。

请大家也饱含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模仿示范朗读中的感情)。

4、再请一名学生带着感情朗读(要求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四、抓意象,悟感情,挖主题。

过渡:现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的本质是意象组合那么这首诗中是否也存在着意象呢?

1、列举诗中出现的意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明确:诗中出现了八个意象:凌霄花、痴情鸟、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橡树、木棉。

2、(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以上意象所寄托的爱情观,明确诗人对这些爱情观所持态度(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明确:

1、凌霄花虽然鲜艳美观,凌空盛放,但那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攀缘他人的“高枝”来炫耀自己的。这样的荣耀是不值得羡慕的。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丈贵妻荣”的婚姻观念,今天仍有不少人想通过依附“高贵”的丈夫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真是可怜又可笑,诗人否定了这种图实惠的实用爱情,现代女性是不应该做依靠丈夫来发光的女人的。

2、痴情鸟儿的歌声虽美妙动听,但那只是为着自己所栖息的大树唱的赞歌。它只知在“绿荫”下低飞、栖息,却不知远处还有可以展翅高飞翔的自由天空。这不仅使我们想到了传统的女性总是陷在爱情的小天地里,夫唱妇随,没有独立的个性,没有远大的理想,麻木丧志。这样的爱情虽有温暖,有歌声,却缺少了内在的激情与活力。诗人否定了这种爱情至上的观点。现代女性要有自己的个性,要有更充实更丰富的生活内容。

3、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比喻怎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谈谈你的看法。它们只是一味的奉献、牺牲自己,为他人“做嫁衣裳”。虽然富有牺牲精神,但如果这种给予是单方面的话,就会沦为爱情的奴婢,失去自我。当然,这样一味的奉献,就爱情主体的道德情感而言,可以说是高尚的,但从人格价值的维护和爱情关系的保持上来看未必是明智的。这种给予与奉献时常令人惋惜和遗憾。小结:至此,诗人用了一系列的比喻,否定、批判了依赖别人、攀附富贵、失去自我的爱情观,深刻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爱情观,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过渡:有破就有立,诗人又借橡树和木棉寄托了自己的爱情理想。

1、她笔下的这两个意象具有什么特点?

明确:橡树木质坚硬沉重,高大挺拔,堪称树中的伟丈夫,具有男性最宝贵的气质:阳刚之气。诗人认为他像刀、像剑、也像戟。

2、木棉也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到了春天,它挺拔的枝上千万朵红花盛开,如火如霞,蔚为壮观。将它比喻成“女中豪杰”也是当之无愧的。诗人认为木棉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这一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将人的品格移就于物。它使我们想到了女性柔韧兼备的品格。所以,诗人笔下的“木棉”形象柔静、深沉、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具有女性极富魅力的阴柔之美。

3、诗人认为具有阳刚之气的橡树和具有阴柔之美的木棉应该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关系,作品中哪些诗句说明了这一点?你又怎么理解这些句子? 明确:

(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即要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形象,他们二者应该是并驾齐驱,不分高低的,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应该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 即有独立的人格,又有精神上的默契,灵犀相通,相敬如宾。

(3)“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中的“寒潮、风雨、霹雳”和“雾蔼、流岚、虹霓”各比喻什么?

—— “寒潮、风雨、霹雳”比喻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雾蔼、流岚、虹霓”则比喻生活中的快乐与成功。

教师归纳:总之,男女间的爱情、婚姻只有建立在互相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并分担、共享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女性独立。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上面几种爱情观的认识(深刻理解感情,深入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善于表达情感的能力)。

5、男女同学分别来谈谈你对以上几种爱情观的看法。

致橡树 舒婷

篇2:《怎样欣赏舒婷的诗歌》教案

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了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人间月明

沿着江峰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着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赏析:《神女峰》是诗人面对神女峰时的心灵颤栗、痛苦思索和爱情宣言。

诗人从对神女峰的瞩望中想到的是神女峰所包蕴的悲剧性——中国古代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节烈思想对妇女尊严、人格和生命要求的漠视。

“各色花帕”意味着许多人人漠然的将神女峰视为风景,感受不到神女的痛苦,这使独醒的诗人心痛。正是意识到了神女峰所包蕴的这种悲剧性,她的手从“挥舞的各色花帕” 中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内心如江涛翻涌不息。

人为什么而活着? 是某种抽象的本质重要,还是生命更可贵? 代代相传的神女真的幸福吗?诗人在困惑中思考,在沉思中作了回答为了某种遥不可及的东西,神女错过了眼前的“春江月明”,错过了鲜活的人生。

诗人从对神女苦痛的真切感受与同情中,感受到了一种愤怒。在愤怒中,她开始“煽动新的背叛”,背叛漠视女性生命的各种伦理道德,向人们灌输一种新的爱情观念。

诗人以女性对生命的敏锐,感受到了千百年来神女所承受的男权文化的重压,神女无法言说的精神上、情感上的折磨,表达对真实爱情的渴望。

神女峰作为旅游景点,人们司空见惯,但诗人却能从美丽的梦读出美丽的忧伤,引发诗情。抒情方式看似柔和、委婉,实则刚毅,特别是最后的爱情宣言,显示了诗人诀别于传统道德与世俗庸而关注人性的毅然。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双桅船》可视为《致橡树》的姊妹篇,亦是书写一种以人格自由、独立为前提的理想爱情。

诗人以双桅船自喻,船的天职是航行,可船尚未真正起行便受挫,“雾打湿了我的双翼”,“雾”在这里曾经象征有过的政治气候,它“打湿”了“我”的理想的双翼,使我搁浅于岸边,这句话概括了十年浩劫对一代青年人理想的摧残。“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风可理解为时代之风或永恒的时间之风,它使诗人焦虑不安,不敢再迟疑,表现了诗人没有因挫折而消沉,她要重新启航。

“岸”永远与“我”相伴,给我以休息与慰藉,对于我来说,她是有生命的存在,所以我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岸啊,心爱的岸”。“岸”在这里转换成了“我”心爱的恋人,在“我”的由“昨天、今天、明天”所构成的人生旅途中,她永远的相随,不断地与我告别和相遇。“告别”意味着不因相爱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独立性,“相遇”表明一种情投意合,一种情感和精神的相依。

缘何不断分离、不断相遇呢?诗人认为:“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前一句的“一场风暴”,可读解为已经过去的十年浩劫,“一盏灯”则是你我之间的爱情,爱情使我们在浩劫风暴中相互支持;后一句的“一场风暴、另一盏灯”则指十年**后的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风暴,她象一盏明灯照亮了你、我,使我们意识到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自我独立性,意识到人格的独立与尊严是爱情的重要基础,觉醒的人还应该承担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所以我们必须再分东西。

“你在我的航程上

篇3:浅析舒婷诗歌的意象艺术

诗中的意象是诗人“心物交融”的产物, 是艺术创造的产物。钱钟书先生曾指出“诗也者, 有象之言, 依象以成言;舍象忘言, 是无诗矣;变象易言, 是别一诗甚且非诗矣。”诗人们在作诗时往往运用意象将语言符号通过一定的技巧转化为艺术符号, 所谓“立象以尽意”, 由此, 意象的描绘成为诗歌审美传达的多种手段之一。这在舒婷的诗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舒婷以意象的方式感受与把握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现实世界的一切对象。将主体情感与具体、生动、直观的形态构成的一种审美契合, 实际上, 诗人进行审美意象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在这里, 人的本质力量就是诗人表达的意念, 期待理想、冲动、思考、欲望等等。这诸多因素以情感为中心融汇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成为诗人主体之“意”与这种审美主体之意形成的同时, 势必表现出一种具体的、新奇生动的感性形象, 也就是实现主体之意的对象化, 成为诗中一组组确实存在的审美意象。有这样几种类型特征:

一、诗中“我”借客体意象直抒胸臆。

以《致橡树》为例:“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该诗没有一个完整的意境, “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月光”“春雨”等等, 这些诗中之象并不是融洽地组合成同一个整体意境, 而是分别表现着诗人不同的寓意, 每一个都构成一个独立意象。这种类型的意象, 无不显示着浓重的主观色彩, 往往是以“象”的新奇、独特与“意”的精辟深邃取胜, 而并不追求和谐的意境。作者在诗中所捕捉的形象不仅生动鲜明, 而且寓意深刻, 透过饱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生活具象“橡树”和“木棉”, 表现的却是作者的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作者否定失去人格独立的爱情依附:“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而追求双方人格的平等和独立:“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可见, 作者在单纯的爱情外观上表现了追求人格独立、平等与尊严的思想内涵, 给人以强烈的警醒, 而这种效果正是运用了这类意象方式而产生的, 正是这种意象才有助于诗人抒发较为浓烈的思想感情, 从而避免了直接抒情容易导致的直白, 进而达到了古人所说的“思与境谐”的优美意境。

二、主观“我”之意消融在客观之象中。

如《寄杭城》:“如果有一个晴和的夜晚, 也是那样的风, 吹得脸发烫;也是那样的月, 照得人心欢;呵, 友人, 请走出你的书房。/谁说公路枯寂没有风光, 只要你还记得那沙沙的足响;那草尖上留存的雾珠儿, 是否已在空气中消散?江水一定还那么湛蓝, 湛蓝, 杭城的倒影在涟漪中摇荡。那江边默默的小亭子呦, 可还记得我们的心愿和向往?/榕树下, 大桥旁, 是谁还坐在那个老地方?他的心是否同渔火一起, 漂泊在茫茫的江天上……”该诗中, 诗人将“自我”化入那“风”、那“月”、那“露珠”、那“倒影”、那“亭子”、那“榕树”这些自然意象中, 这是审美主体向审美客体的移动, 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 其实, 并非“无我”, 而是“我”的隐藏、消融。这类诗更为蕴藉, 更耐品味, 达到了“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的审美效果。

三、在舒婷作品中使用最广泛的意象表现方式是处于前两

种之间的表现方法, 即既不是全诗都以主观意象直接抒情, 靠浓郁的情感与新奇的表象唤起读者的共鸣;也不都是从具体客观的某一静态环境入手, 主要追求情趣的幽雅与总体气氛的和谐统一, 表现出诗人的象外之意, 而是兼备二者的基本特点, 境中有象, 境象结合, 既具备“象”的流动性, 又兼有“境”的和谐性。如《北京深秋的晚上》:“夜, 漫过路灯的警戒线, 去扑灭群星, 风跟踪而来震动了每一株杨树, 发出潮水般的喧响。我们也走吧:去争夺天空, 或者做一小片叶子, 回应森林的歌唱。”诗中前五句点出明显的整体环境——北京深秋的晚上, 后四句则带有“我”的主观色彩, 这两组意象与整体意境显得并不和谐, 但这种不和谐是诗人故意造成的。接着, 意象继续独立发展着:“我不怕在你面前显得弱小/让高速的车阵/把都市的庄严挤垮吧/世界在你的肩后/有一个安全的空隙/……”这些意象, 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又可看成是一个系统的意象群与秋夜的环境的微妙结合, 打破了传统意境形式的局限, 丰富了诗的寓理性与象征性。

综上可见, 舒婷诗歌的意象是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 并显示着其独特的风格, 她将古老的意象技巧加以创新, 并赋予现代内容, 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美的世界。以自己一颗深沉而敏感的女性之心, 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来发现事物的特征, 将自己的感受诉诸读者, 虽然也有人评论她的诗在构思上往往有些力不从心, 如《致橡树》, 或者说是过于急躁, 害怕读者不了解她的良苦用心, 从而抛弃了形象, 使诗失缺了形象化和含蓄蕴藉之美, 但我认为舒婷绝不是在文字表面上伪造感情、滥用感情, 而是她通过自己的体验, 运用自己的方式, 把来自生活的真挚强烈的感情加以创造性的表达, 从而形成了她的诗的温柔典雅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

摘要:舒婷是20世纪70年代末“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她的诗作较多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诗歌创作的技巧, 在诗歌的构思、段式以及修辞等方面有大胆的创新。通过对舒婷诗歌的意象的解读, 考察了她诗歌中的意象变迁, 这有利于将舒婷的朦胧诗置于文学发展史中进行反思, 从对舒婷诗歌意象的浅析中我们也可以透过其诗歌的语言与内容感受到挣扎着奋勇向前的力量。

关键词:舒婷,诗歌艺术,意象

参考文献

[1]何世龙, 舒婷诗歌的抒情技巧[J], 安康师专学报, 2005 (06) 。

[2]田皓, 论舒婷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

[3]陈敢、郭剑, 舒婷诗歌艺术浅探[J], 广西师院学报, 1999 (03) 。

[4]张中宇, 舒婷诗歌的理想倾向与当代诗歌的选择[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01) 。

[5]施旸, 舒婷诗歌“爱”的表现主题[J], 时代文学 (下半月) , 2009 (01) 。

篇4:舒婷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舒婷 爱情诗 女性意识

在当代新诗发展史上,舒婷的重要贡献在于她的诗接续了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这一在50-70年代受到压制的线索。与同时代的其他朦胧诗人相比,“舒婷更偏重于爱情题材的写作,在对真诚爱情的呼唤中融入理想,展露出一种强烈的女性独立的意识”[1](P268)。纵观她的爱情诗,其女性意识既有现代的一面,同时又深深打上了传统的印记,在对两性形象及其关系的探寻上,呈现出一种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的复杂风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留在读者记忆中的是舒婷作为抒情诗人所传达出的一种新的爱情观,而对其中所包含的矛盾性重视不够。这种美化与简化的解读实际上遮蔽了舒婷诗歌的丰富内涵,同时也影响了人们对真实完整的舒婷的认知。当朦胧诗人逐渐淡出读者的视野,甚至连舒婷本人也开始转向散文写作时,重读舒婷所引发的不仅仅是她作为一个女性诗人的意义,而且是一个事关中国女性写作困境与出路的重要话题。

一、现代语境中的古典少女情怀

作为朦胧诗派的主将之一,舒婷的诗歌集中表达了上个世纪70—80年代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人的渴求与希望。在文革政治乌托邦理想的驱动下,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是“铁姑娘”“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巾帼英雄,女性的性别特征荡然无存,女性和男性一样陷入到政治的狂热之中,成为政治呐喊的动物。与此同时,人性、人情等被视为文学表现的禁区,爱情则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受到猛烈批判,甚至结婚也要在革命的名义下结成“革命伴侣”。然而,政治的压抑并不能抑制人们对爱情的渴求,反而使得这一渴求更为强烈。正是在这一历史语境下,舒婷在政治刚开始解冻之时,就以朦胧诗的形式发出了爱情的宣言。

对女性而言,爱情不仅意味着女人源自天性的本能追求,而且是女人确证自我实现的一种重要方式。“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相比,舒婷独特的艺术个性就在于她很少以理性的姿态正面介入现实世界,而是以自我情感为表现对象,以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辐射外部世界,呈现个人心灵对生活溶解的秘密”[2](P143)。这一独特的艺术个性,使得舒婷的爱情诗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和象征性,其情感的抒发明显带有个人和时代双重复合的特征。

代表作《致橡树》作为新时代的爱情宣言书,无疑成为新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标志性作品。该诗的独特之处在于“诗歌表达了一种以独立的人格为基础的新的爱情观念,向爱情这个古老的诗歌题材,灌注了一种新的人生理想。”[3](P141)在相爱中,不是对爱人有所依附或者忘我奉献,也不是“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而是要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里,诗人对人格独立和尊严的强调,实际上揭示出了现代爱情的实质,因为“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下的感情交流的行为。倘若失掉了个性和尊严,也必然失掉爱。”[4](P9)这是对传统的依附型和奉献型爱情观的否定,成为新时期文学女性意识觉醒的先声。与此同时,诗人在强调人格独立的同时,并没有刻意突出两性之间的某种对立,而是描绘了一幅双方在共同的人生理想追求中所达成的心灵默契的温馨画面:“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该诗的新颖之处,在于把男女双方有共同的事业追求作为现代爱情的基础:“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在强调女性人格独立与尊严的同时,并没有否定男女性别上差异的一面:“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诗人虽然拒绝做“攀援的凌霄花”,但仍然选择要有“红硕的花朵”。这一选择显示出诗人对中国传统女性性别特征的认可,因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以“花”来比喻女性自古有之,在文学作品中更是习以为常。由此可见,舒婷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既有传统女性温柔多情的一面,又具有现代女性自尊自强的一面,是集古典美和现代美为一炉的新时代女性。

但这种熔铸是艰难的,一方面要坚持传统,另一方面又要贯彻现代理想,这就使得舒婷的探索主要局限在社会许可的范围内,对传统道德的坚守是其诗歌的主基调。比如在她的诗歌里,读者可以经常发现她对诸如夫唱妇随、温柔贤淑、温柔多情等传统女性品格的认可与赞赏,以及“男主外女主内”“男刚强女阴柔”等传统观念的认可。因此,在《神女峰》中有“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所表现出的对男性皈依的向往;在《赠》中有“如果你是火∕我愿是炭”“如果你是树∕我就是土壤”所表现出的对爱的牺牲奉献;在《春夜》中有“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所表现出的对爱人的亲密依附;在《双桅船》中有“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所表现出的对两情相悦心灵相通的渴望。这表明舒婷在价值取向上,更多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留恋和皈依,在某种程度上只是重复着五四时期关于“爱”和“人性”的主题,明显带有80年代文学启蒙的色彩。正如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致橡树》在女性意识和个性意识这两个层面上阐述了诗人对人的关怀,就带有这种明显的启蒙意义。这是一首爱情诗,历来的爱情诗多柔婉缠绵,本诗却一反传统情诗的风格,奏出了现代女性尊重自身价值、保持独立人格、弘扬自我追求的时代强音。即女性应当和丈夫一样,以自己事业的成就立足社会,双方应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承担逆境的考验,共同分享幸福与成功。”[5](P194)这就意味着,舒婷这首受到广为赞誉的诗歌,在总体思想倾向上依然没有超越80年代思想启蒙的限度。

从总体上看,舒婷爱情诗中女性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显示出诗人对父权话语下女性社会角色和分工的认同,本质上仍然是“男女平等”“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同样能够办到”的另一种表达,其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不彻底。虽然诗人在《神女峰》中对“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进行了大胆的质疑;在《惠安女子》中对女性品行的“被看”悲剧有深沉的反思;在《致橡树》极力宣传爱情中男女人格的平等,但诗人并没有全面否定传统的女性行为规范,只是对诸如对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夫贵妻荣等带有女性歧视色彩的传统观念的否定与坚决背弃。

究其原因在于朦胧诗兴盛的80年代是一个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时代,受制于时代和个人的因素,在“传统与现代,与旧的伦理道德之间,舒婷进退徘徊,对传统伦理和道德理性的反叛并不坚决彻底,终于忍不住流露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妥协和回归。”[6](P62)这就决定了舒婷笔下的女性更多呈现出的是一种现代语境中的古典少女情怀,其笔下的女性诉说总是保持着一种古典式的温婉与柔情,内心深处对男性的依恋之情不时流露于笔端。从这个意义上看,舒婷诗歌的反叛是有限的。但考虑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发前人所未发,发前人之不敢发,舒婷的探索依然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们绝不能苛求作者,以今天的标准去衡量她的作品,而是要把这些作品放到当时的背景中去考察,“必须把它与那些同它具有相同性质和效用的东西加以比较”[7](P275),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否则,我们就会产生有意或者无意的误读。

二、召唤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女性意识不仅关涉到女性自身性别意识的觉醒,而且关涉到女性眼中男性形象的建构。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潮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频繁交流,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及其创作,被中国理论界和作家广为认识和接收,并大量应用于实际的研究与创作中。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作家虽然深受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但中国特色更为明显:“她们在反对阳性中心,而我们在寻找阴性的世界,一个愿意向阳性退赔若干领土的阴性国度。中国的女性在经历双重幻灭后正面对困惑,有些不知所措。她们既经历了普遍的偶像幻灭,又经历着特殊的对男性偶像的幻灭。当西方妇女在大煞男子汉的威风,破骑士对妇女的‘礼貌时,中国妇女从劳动服里退出来后要求受到特殊的女性待遇,包括‘骑士‘风度对妇女的尊敬和怜爱。她们在寻找真正的男子汉,她们想做真正的东方女性。当她们失望的时候,她们经历了对男性偶像的幻灭感。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学艺术(包括电影)里就是召唤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8](P5-6)对舒婷而言,虽然她在散文中声称“我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9](P101),但她的创作中却又时时表现出女权主义的色彩。这不仅表现在她对诸如妇女命运、爱情平等的关注上,而且表现在对阳刚美和阴柔美的召唤上,这一追求集中体现在他笔下的男性形象身上。

舒婷笔下的男性大都以她认识的北方青年诗友为原型,他们是那个特定时代的早醒者和孤独者。社会和自身未来的不确定性时时牵动他们敏感的心灵,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建功立业、不甘沉沦的传统士大夫品格,以及儿女情长、重情重义、善解人意、尊重女性、呵护女性等现代好男人品格,是集阳刚美和阴柔美于一体的理想男性形象。

首先,在外表上,理想的男性形象要有阳刚之美。在诗歌中,诗人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对传统男性阳刚之美的欣赏与肯定。《兄弟,我在这儿》中有这样的描述:“你原属于太阳∕属于草原、堤岸、黑宝石的眼眸∕属于道路、火把、相扶持的手∕你是战士∕你的生命铿锵有声∕钟一样将阴影/从人心震落∕风正踏着陌生的步子走开”。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男性阳刚的外表,但整首诗的意象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男性阳刚之美的欣赏与肯定,这种美是女性所没有的。这里的“你”,属于“草原”、属于“堤岸”,而“草原”与“堤岸”都具有宽广、伟岸的意象;“你”属于“道路”、属于“火把”,道路是绵长的,具有男人才有的厚重与执着,火把是热情的,具有男人才有的热血与方刚;“你”是“战士”,具有战士的坚毅与勇敢,生命“铿锵有声”,连风也“踏着陌生的脚步躲开”。这表明诗人理想中的男性要刚强不屈,凛然无畏,充满了雄性的伟力与昂扬的斗志。

其次,在内涵上,理想的男性还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一般人眼中,多愁善感属于女性,男儿有泪不轻弹,对男人而言,理想和事业高于一切。舒婷的爱情诗颠覆了文革时期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的男性形象,突出了现代男性内心深处柔弱的一面。诗人并不认为多愁善感仅仅属于女性,理想的男性也难免儿女情长,他们都有一颗敏感脆弱的心,大自然的四季变化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律动都不时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泛起阵阵感情的涟漪。在《落叶》中,舒婷刻画了这样一位林黛玉式的多情诗人。这个“你”“轻轻叹着气”,究其原因“既不因为惆怅/也不仅仅是忧郁”,而是因为在送我回家的路上,“那落叶在风的撺掇下/所传达给我们的/那一种情绪”。显然,诗人笔下的男主人像林黛玉一样,是一位感情细腻,多愁善感的诗人,对岁月流逝、青春渐远而事业无成,有着最深、最痛苦的心灵体验。与此同时,舒婷在诗歌中还表现出对男性在理想追求过程中的精神痛苦的深切理解和同情。在《童话诗人》里,舒婷以诗人顾城为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向往美好,一意孤行寻找自己乌托邦世界的男人形象:“你相信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栅∕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新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这个男人虽然看到了“病树”“颓墙”般的社会现实,但是他却只是一味地逃避,只敢相信自己编写的童话,试图用童话里“幽蓝的花”般美丽的语言来隔开他眼前所有的丑陋,永远蜗居在早就产生怀疑的童话般的精神家园里。如果说童话诗人只是在内心让舒婷女性柔软的心房充满感伤的话,《赠》里的男人形象则让诗人内心充满着由内而外的悲戚。“我为你扼腕可惜∕在那些月光流荡的舷边∕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你拱着肩,袖着手∕怕冷似地∕深藏着你的思想”。这样的男人身无他物,在寒冷的天气里,只能自己给自己保暖,这不仅给自己冰冷的身躯,也给自己挨冻的心灵。可是,就是这样,“我为你举手加额∕为你窗扉上闪熠的午夜灯光∕为你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当你向我袒露你的觉醒∕说春洪又漫过了∕你的堤岸”。在寒冷中,他没有屈服于寒风的恣虐,而是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和他人一起分享觉醒的快乐。由此看来,这个男人身上有着古代困顿书生的一切特征:不屈于逆境,在逆境中吸取知识,徜徉书海,能独自舔抚自己的忧伤。

总之,舒婷爱情诗中的男性形象,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中国文学中自屈原以来的潦倒文人和落魄文人的诗歌精神。他们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思想,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同时又有一颗敏感而柔弱的内心,体现出一种阴柔美,阳刚精神与落拓情怀混杂于一体,散发出80年代特有的感伤气息。

三、两性关系建构上的男性眼光和价值标准

女性意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两性关系。爱情婚姻中的两性关系,最能体现两性真实的生存状况及社会处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男性和女性关系常见的比喻是阴/阳,树/藤,磐石/蒲苇,等等,其背后所反映的是两性关系上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女性不仅在人身关系上依附男性,而且女性价值往往也只能通过男性表现出来。因而相夫教子成了女性生活的主要内容,夫唱妇随成了女性言行的基本准则,夫荣妻贵成了女性人生的最高理想。虽然这一传统观点,在五四时期的第一次女性写作高潮中受到全面质疑,提出了爱情婚姻中女性作为人的权利的要求,但随即面临着“娜拉走后怎样”的迷茫。80年代的女作家接过了五四启蒙的旗帜,她们试图突破男性中心意识的重围,努力建构女性主体。但遗憾的是,“女作家对女性主体性的艰难建构,远未形成足以扭转男性中心文化专制局面的力量。而且,很多作品虽然在话语方式和叙事风格上与传统话语体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真正控制话语权的男性中心观念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即便是被女性作家自身无数次颂扬的爱情,也无不以男性的眼光和价值标准作为取舍的依据。”[10](P64)这一遗憾在舒婷的爱情诗中同样存在。

一方面,舒婷站在女性觉醒的角度对男性中心主义提出了大胆的质疑,主张两性关系上的平等。在《致橡树》中,她宣称“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而是要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枝木棉∕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她明确提出,女性要求和男性一样在爱情中有相应的地位,而不能只是作为男人的陪衬和附属。另一方面,她对男性中心主义又不是绝对否定,而是潜意识里承认男性性别上的优势,认同传统性别文化下的女性价值取向标准。在《致橡树》中,诗人并不是要求女性要像男人一样有树的形象,她只是要求以木棉的姿态站在深爱的男人旁边。虽然木棉也有挺立的形象,可它毕竟不能像树一样遮挡狂风暴雨。可见,诗人在内心深处还是认同女性的价值只有通过男性才能显示出来这一传统的世俗观念。《神女峰》“表现了对女性长期受压抑的愤怒和悲哀”[11](P191),进而发出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的爱情宣言。这一源自女性生命体验的呼唤,虽然震撼人心,但诗人内心深处所流露出的依然是女性潜意识深处对男性的依附。也就是说,诗人虽然表面上反对女性对男性做出牺牲,号召女性大胆追求现世的幸福,但其潜台词是提醒女性要珍视自己的牺牲,不要把这种奉献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让男性忽视了自己的奉献。“美丽的忧伤”,在某种程度上不过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源远流长的闺怨诗的现代翻版,“就此而言,舒婷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女性自觉,她的女性意识是在某种承认既定男权中心的社会秩序里所抒发的女性人格与生命的需求,女性与时代同构。”[12](P126)据此而言,舒婷在对现代两性关系的建构与呼唤中,始终没有摆脱男性的眼光和价值标准的潜在影响。

舒婷爱情诗在爱情观上所表现出的调和色彩,既源自于传统对女性的性别角色的规范,也来自于女性传统心理的积淀。承载着千年性别枷锁的现代女性,虽然获得了在法律保障下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但这种平等是表面上的平等,她们并没有获得在尊重性别差异基础上的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女性言说的话语方式和文化资源都是男权性的。舒婷的个案表明,中国当代女性写作要想真正超越男权文化的藩篱,建构女性自我认同的主体意识,依然是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这正是今天我们重读舒婷的意义所在。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创新及其文本阐释”,项目编号:[14SSD012]。)

注释: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刘福堂译,[美]弗洛姆:《爱的艺术》,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刘树元主编:《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杜昆:《知识分子的荣与衰:论舒婷的创作转型》,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7][美]勒内·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8]郑敏:《女性诗歌:解放的梦幻》,诗刊,1989年,第6期。

[9]舒婷:《露珠里的“诗想”》,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赵妍:《女性主义视野下的80年代海峡两岸爱情诗——以舒婷、席慕蓉的诗歌为例》,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第2期。

[11]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张晶晶:《从“拯救”到“彻悟”——舒婷、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嬗变》,理论学刊,2008年,第5期。

篇5:舒婷的诗歌的特色

舒婷,原名龚佩瑜,是当代“朦胧诗”创作的代表诗人之一,她的诗歌创作受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影响,诗风开阔、刚柔并进,把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带入到诗意的境界,传达出她灵魂的歌咏,将中国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完美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致橡树》和《双桅船》就是她的代表作,以下从舒婷的这两部作品来分析她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一、舒婷的诗歌抒写着人生的理想

舒婷的诗歌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隽永着人生的体悟,例如在诗歌《致橡树》中,作者坦诚又热情地歌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以及独立的姿态。以“木棉”和“橡树”的形象象征相爱双方真挚的爱情以及相对立的人格。“橡树”象征着刚毅的男性,而有着“红硕的花朵”的“木棉”则象征着具有审美气质的新时代的女性人格,她充溢着刚健、丰盈的生命气息从旧式女性妩媚和纤柔中走出来,由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独立人格,所以“仿佛永远分离”,但他们又有着共同的经历及信仰,又致使他们“却又终相依”。这是诗人对爱情的理想,也是她对自我价值以及高尚人格的追求。

二、诗歌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舒婷的诗歌充盈着理想和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对时代、对人生及爱情等重要问题的思考与关注,既充满着激情又温馨平和。例如:在《双桅船》中,诗人利用具体的形象“双桅船”来替代诗人自己的复杂的情感。一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面又是爱情向往的“岸”。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与“岸”相遇与别离,既和谐又矛盾。让诗人感到了前行得沉重和艰难。“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歌中表现出诗人自我的、个性的情绪与心态,也是那个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的时代紧迫感所带来的动力。另外,诗中的“岸”象征着女性最终的爱情归宿,而“风暴”则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人所经历的不平常风云,“灯”代表着诗人坚守的光明信念。

三、诗歌的创作具有探索精神

舒婷在诗歌创作的艺术表现上具有探索精神,她的探索主要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也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观来抒发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在《 双桅船》中,诗的题目“双桅船”,就是用于一种象征手法。诗歌的目的不描写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着双桅船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双重的心态。在语言又上将“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了完整的动态画面。整首诗组合自然、意象清新,让诗人强烈的内在情绪得到自然的流露,成功的体现出诗歌从生活到艺术的转换。

总结以上可以看出,舒婷的诗具有女性的柔美、委婉和细腻,在面对人生的苦难时,她选择永不放弃,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入的开拓和广阔的视野,同时她在艺术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因而形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及温柔典雅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舒婷诗文自选集》 漓江出版社 1997年 [2] 周俊祥 《舒婷诗歌评赏》《福建文艺》1980年第2期 [3] 陈敢、郭剑 《舒婷诗歌艺术浅探》 《广西师院学报》年第3期

篇6:舒婷适合朗诵的诗歌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损失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

都是眼泪血印,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四月的黄昏

四月的黄昏里

流曳着一组组绿色的旋律

在峡谷低回

在天空游移

要是灵魂里溢满了回响

又何必苦苦寻觅

要歌唱你就歌唱吧, 但请

轻轻, 轻轻, 温柔地

四月的黄昏

仿佛一段失而复得的记忆

也许有一个约会

至今尚未如期

也许有一次热恋

而不能相许

要哭泣你就哭泣吧, 让泪水

流啊, 流啊, 默默地

向北方

一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乌云像癣一样

布满天空的颜面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小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大海的胸膛

在水母银色的帐顶

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把我轻轻吹送

顺着温暖的海流

篇7:浅析舒婷诗歌中人的价值

当舒婷开始写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发表。看到自己的诗在知识青年枕头下珍藏着、日记本里传抄着、昏暗的煤油灯下默读着,她已经十分满足了。政治运动把人的心灵弄得扭曲,互相之间不是敌视就是戒备的气氛使她感到痛苦;然而她并不绝望,她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良本性是可以达到沟通的。她觉得用诗来沟通是最好的方法。

1980年以前,没有什么正式出版的刊物接受她的诗。幸而,福州市马尾区有一个油印的刊物叫做《兰花圃》,创造了一个奇迹:发表了她的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诗歌爱好者对她的诗展开了相当激烈的争论。在福州的一次讨论会上,一个心胸狭窄的理论家甚至把舒婷弄哭了。然而舒婷的诗还是取得了节节胜利。影响扩散到全国,推动了中国当代新诗史上波澜壮阔的“朦胧诗”大辩论。她的著名诗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①从此变得家喻户晓,至今仍然经常入选大学和中学课本: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这样的诗作,在当时之所以引起极大的轰动,是由于,第一,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时期,诗歌只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其实就是“假大空”的感情。祖国的一切都应该是辉煌壮丽的,而在舒婷的诗里,却并没有回避祖国仍然没有彻底改变贫困和落后的局面。“老水车”是古老的工具,“熏黑的矿灯”则更提示着原始的劳动方式,而且是在“历史的隧洞里”,千百年来没有变化。“蜗行”是劳动者的形象,同时也是历史缓慢进展的形象。“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显示了破败,不仅是生产,而且还有整个社会生活。下面的意象“驳船”,“淤滩”上的,给“历史的隧洞”又加了一份沉重。最后两个意象更富感性——“纤绳”和“勒进肩膊”。这是总结的一笔,把祖国苦难的历史转化为当代人的感受,不是一般的苦难,而是带着深沉的痛楚的感觉。这完全是用感性形象来调动读者的感情。第二,这首诗的想象很大胆,老水车、矿灯、驳船、纤绳等等并没有被当作外在的对象,而是当作了诗人自我。从表面上看,好像不太通顺,但是,却更能让读者想象到诗人对祖国苦难的切肤之痛。第三,这种具有切肤之痛的意象不是单一的,而是成系列的,意象之间不是按散文的语法和逻辑顺序连贯的,而是时而若即若离,时而叠加,造成了感情层层深化的感觉。第四,这首诗虽然不回避苦难和沉重,但是,也并不陷于苦难和沉重,相反,她以相当明丽的语言写出了古老的祖国在新时期的希望: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同样是一系列意象的并列,其间有矛盾(理想和蛛网,古莲和雪被,眼泪和笑涡)、有单纯的激情(起跑线、黎明),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舒婷的深刻。可贵的是,她的热情并不盲目,而是相当诚实而且清醒的,这表现在她对自己这一代青年的认识上。她在诗的最后,概括自己这一代人是“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如果舒婷的诗歌都是这样一种风格,在当时就不会引起那么激烈的争执了。按传统诗歌理论,诗歌表现的应该只能是集体的、人民的感情,诗人的自我,不应该在诗中有突出的地位。而舒婷诗中的自我,往往有一种忧郁的情调,更多地表现出对自我、对个人情绪的关怀。有时,她明显地回避流行的豪迈。她在诗中公开表示蔑视那种“佯装的咆哮”,同时也厌恶某种“虚伪的平静”。不管某种隐私的沉寂还是痛苦,她都认真地关切。因而,她时常表现出某种个人的低回。她抒写沉默和孤寂,流露出对人的心灵的沟通的追求:

赠②

在那些细雨霏霏的路上

你拱着肩,袖着手

怕冷似地

深藏着你的思想

你没有觉察到

我在你身边的步子

放得多么慢

如果你是火

我愿是炭

想这样安慰你

然而我不敢

……

当你向我袒露你的觉醒

说春洪重又漫过了

你的河岸

你没有问问

走过你的窗下时

每夜我怎么想

如果你是树

我就是土壤

想这样提醒你

篇8:浅析舒婷诗歌意象于抒情的作用

——以《致橡树》为例

黄曦

中文基地班

2013020245 内容提要:舒婷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诗人,也是朦胧诗发展争鸣阶段的诗人。舒婷作为朦胧派诗人中的佼佼者,舒婷的诗的风格特征某种程度上与朦胧诗的风格特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作为朦胧诗派中的女性作者,诗中所抒发的情感有与其他朦胧派诗人不同的地方。舒婷诗歌中多用意象,并且某些意象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期待通过对于舒婷诗歌中意象的分析,分析舒婷诗歌独特抒情风格构成以及所抒发的情感所具有独特的个性。

关键词:舒婷;意象;情感抒发;

舒婷是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诗人,十年文学革命恰恰发生在舒婷人生的少年时代,文学革命不可避免的在舒婷心中留下了阴影。在文学革命之后经历改革开放,“自由,平等,民主”的西方思想广泛传播开来,舒婷的思想也深受现代意识的影响,历史的进程造成了舒婷少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却也造就了舒婷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认识方式和情感方式。而舒婷女性的性别使她比男子的感官更敏锐和观察力更细致,所以舒婷诗歌情感更为蕴藉也独具女性的思维特征,意象的描摹比起男子更贴切和细腻。此外,舒婷的诗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气质。这多样不同特点的综合形成诗歌独具的个性,区别于其他的同派诗人。

“意象”二字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上》之中,书中提出“立象以尽意,系言以明象。”的观点,这时的“意象”一词虽然和文艺创作还没有建立联系,却为后世把“意象”作为美学,文艺学的基本范畴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胡应麟所著的《诗薮》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不难看出来,胡应麟等人把意象摆在最高的位置,是以意象作为虽然言过其实,有失偏颇,但是却反映了意象对表情达意的重要性。诗歌中所呈现出的文学意境都是由语言和意象所塑造,诗人语言的风格和意象的选择都直接决定了诗歌的意境和诗歌的抒情风格,而且诗歌的内容本就由意象或者意象以及其他组成,所以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也与意象有关甚至由意象所产发出来。或者可以说,诗人对于意象的选择某种程度上本来就是为自己抒发的情感而服务。从总体上讲,意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统一。这句话也表明了意象作为客体与抒情的主体在情感是统一的,意象作为物总是着上了“我”的色彩。舒婷诗歌意象于抒情的作用既体现在它对所抒发的情感的作用也体现在抒情的风格的塑造上。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是一首歌咏爱情的诗歌,却与这之前其他歌咏爱情的诗歌截然不同。由于以前封建思想的影响,女子遵从三从四德的规矩,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只能依附于男子。所以诗歌中虽有歌咏爱情之作,却从来没有在诗歌中把女子摆在和男子平等的地位上,这些诗歌中的女主人公从来都是以依附男主人公的形象出现,以男子为天为依靠。古时诗歌中常以“青藤缠树”等类似的形象来比喻男女关系,这样地位不对等的男女爱情并非舒婷所追求的爱情模式。《致橡树》中的一对爱情意象是以橡树与木棉的形象出现的,打破了以前“妻贵夫荣”式的以人生依附为根基两性关系,以平等的爱情独立的人格为根基的两性关系的新的男女爱情象征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不重索取,而是注重相互给予相互依靠的爱情形象无疑体现的是舒婷本人对爱情的认识与期待。舒婷追求的人文主义的理想,适中寻求人的权利,价值,尊严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舒婷说:“我通过我自己深深地意识到: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 舒婷的爱情观深受现代意识的影响,她要求平等的爱情观念所需要的前提恰恰就是要保证女性作为独立的人在爱情以及婚姻中的权利,价值,尊严,也要求赋予爱情或者婚姻的另一半理解与信任。而橡树和木棉,同为树,它们同样坚强,同样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样的爱情形象完美的体现了富于人文精神的爱情品格。而橡树和木棉可能是客观现实的景物,更大的可能却是诗人为建立爱情诗中一组不同以往的爱情意象而特意塑造。整首诗的开篇先一一否决了其他多种形式的爱情,以此作为铺垫,再推出一组全新关系的爱情形象来表达自己所推崇的爱情模式,抒发自己对平等的爱情的中意的情感。可以说,没有橡树与木棉这一组意象就难以自然的顺着前面的铺垫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意向而非以直言表达的象征手法具有暗示性与间接性,则不会破坏诗歌语言的含蓄委婉之美,借助以客体呈现的方式表达主体的情感,诗歌更具朦胧美和含蓄美。这就是意象对于诗人表达情感的作用。

舒婷诗歌具有香茗的浪漫主义气质,作为新时代的女性,舒婷是敢说敢写的。虽然许多诗歌中的意象带有忧郁的气质,《致橡树》却是热情并且坦诚的歌唱了诗人的爱情理想,洋溢着自信的气息。舒婷的诗,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哲理性很强,这样的风格本不想朦胧诗的风格,朦胧是本来应该是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的,而非《致橡树》这样情感表达明确不容置疑。但是诗人选取意象表达的方式,而非直叙胸臆的方式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诗歌的理性气质,诗歌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全诗中的意象,使诗歌少了说教的意味而是多了几分诗味,使人为诗歌中坚韧倔强的木棉形象而折服!诗歌采取的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也使得使人可以坦诚剖开女子敏感细腻的内心想法,把“木棉”这个坚韧女子与“橡树”共同承担风雨共同享受美景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直抒胸臆而非间接抒情的方式使得读者初读来更加容易为“木棉”的想法儿震撼。而始终采取的其他艺术手法如象征等又消融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所带来的直白的缺陷。意象的选择使得诗歌的直白的抒情方式得到中和,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抒情风格,够坦诚而不失含蓄。

篇9:舒婷诗歌赏析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岸啊,心爱的岸。昨天刚刚和你告别。今天你又在这里,明天我们将在。另一个纬度相遇,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我的理解:通读全诗,作者以一艘双栀船的角度,描写了它离开岸边的不舍与缠绵。表达了一位漂泊无依的游子浪迹天涯对故乡的痴恋,然而,心中的故乡却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在我的梦中,也许明天,就会与你相遇,我痴念这着故乡,故乡也牵挂着我。另一方面,我还认为这首诗中透露着诗人对未来美好阳光的憧憬,暂时离开岸漂泊,却会在明天,又与彼岸相遇。尽管途中会有风暴,美好的未来总会在风暴后与我们偶然邂逅。人生,也像这一艘双栀船,在不如意后,总会有光明、美好不期而遇。既然如此,不如扬上希望的帆,向着花开的明天远航!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的理解: 在这首诗中,诗人化作一棵木槿,用紧紧相依诠释自己眼中的爱情——不是利用功名、不是无病呻吟、不是风花雪月。只是与相爱之人拥有同一形象,不卑不亢,含情脉脉,紧握双手,同甘共苦。爱,是两个人的契约。因爱一个人的某些特点而爱某个人,那便不是真爱,真爱是爱一个人的一切,爱一个人本身。就像木槿和橡树,永远相依,永不分离。

向北方 一朵初夏的蔷薇 划过波浪的琴弦 向不可及的水平远航 乌云像癣一样 布满天空的颜面 鸥群

却为她铺开洁白的翅膀

去吧

我愿望的小太阳 如果你沉没了 就睡在大海的胸膛 在水母银色的帐顶 永远有绿色的波涛喧响

让我也漂去吧 让阳光熨贴的风 把我轻轻吹送 顺着温暖的海流

漂向北方

篇10:舒婷诗歌

《惠安女子》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一代人的呼声》

我绝不申诉

我个人的不幸

错过的青春

变形的灵魂

无数失眠之夜

留下来痛苦的记忆

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

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

心中只剩下

一片触目的废墟……

但是,我站起来了

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

再没有人,没有任何手段

能把我重新推下去

假如是我,躺在“烈士”墓里

青苔侵蚀了石板上的字迹

假如是我,尝遍铁窗风味

和镣铐争辩真理的法律

假如是我,形容枯槁憔悴

赎罪般的劳作永无尽期

假如是我,仅仅是

我的悲剧——

我也许已经宽恕

我的泪水和愤怒

也许可以平息

但是,为了孩子们的`父亲

为了父亲们的孩子

为了各地纪念碑下

那无声的责问不再使人颤栗

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

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

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

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

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

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

为了天空的纯洁

和道路的正直

篇11:舒婷诗歌范文

舒婷诗歌在中国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宝贵的足印。她的诗歌传达了“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的女性觉醒,宣告了“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独立的爱情宣言,引起了阵阵的喧哗与骚动,成为了新时期诗坛的重要景观。她的诗歌至今仍感动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很多,因此我把舒婷的诗歌作为我授课时的一个重点。本节课是王泽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十三章第二节的内容,另配有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在备课过程中参考了洪子诚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舒婷思想历程,及中学语文教材的部分内容,把舒婷诗歌的情感世界作为分析重点。

本节课的授课时间为50分钟,是以语文教育专业的岗位需求为中心,以增加学生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文学审美素养为依据进行设计的。授课对象是语文教育专业二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只是还不够深厚,不够系统,而且学生存在惰性,缺乏主动学习、主动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的督促和对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更多采用目的驱动、启发、提问等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课件展示),并制定了教学重点与难点(课件展示)。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情景导入:我在大屏幕上展示三个词语:人生、命运、爱情。曾经有人用这三个词语做了这样一个比喻“人生是一场倾盆大雨,命运就是把漏洞百出的伞,而爱情是伞的补丁”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都在吟咏着爱情,从对“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的苦苦追寻,到“执手先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缠绵;从“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到“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誓言,一代一代人在演绎着爱情的悲欢离合。什么是爱情的真谛,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值得我们追求与拥有的呢?让我们来一起走近舒婷,去聆听与感受舒婷对爱情的诠释吧。

用尽量优美的语言,引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此前提下,进行教学任务的操练。主要是结合舒婷诗歌《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这三首诗歌的分析,提高学生品评作品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的引导。在这一环节中,结合作品选与诗歌朗诵的音频先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在初步感知诗歌的基础上,介绍给学生品评诗歌的常用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意象,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丰富的情感世界,最后提

问并归纳。(课件展示)

《致橡树》一诗中诗人用木棉与橡树作为意象,为我们构建了理想的爱情:不仅要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还要“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云霞虹霓”,不仅“要有红硕的花朵””与你众生相依”还要“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神女峰》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彻底背叛,在诗人的眼里,神女的生存意义不仅仅在于供人们瞻仰,也不应该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的春江月明”,因此诗人在结尾以强大真挚的情感宣告于世人“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双桅船》一诗中以岸和船的相依相离,书写了离愁别绪,但更多是航进,是为了理想穿越黑暗走向黎明的坚定,留下了“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的经典名句。

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分析体会舒婷诗歌的情感世界,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地爱情观与价值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环节中,我设置了两个题目:

1、品评《惠安女子》。(此时大屏幕给出舒婷的《惠安女子》,要求学生结合前三首诗歌分析的方法,分组讨论)

2、思考题:你是如何看待校园爱情的?(在活动中鼓励学生敞开心扉,结合实际,谈出个人看法,并注意在学生发言获遇到困惑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最后小组展示与个人发言、学生教师点评。

学习舒婷诗歌,分析其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舒婷温柔中透着坚强,徘徊中含着执着。学习舒婷诗歌,不仅能使学生懂得爱情的真谛,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爱情固然美好,但在人生中除了爱情,还有更多值得追求的,父母之爱,朋友之爱,师长之爱,对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甚至对未来的爱,就让我们鼓起爱的风帆,去追求,去奋斗,去克服困难完善自我。送给大家一句话:“埋怨环境,天昏地暗;改造自我,天高地阔”

作业布置:

篇12:舒婷诗歌分析

发掘舒婷诗歌中的美与哲思

引言:

舒婷以特有的女性细腻而温柔的文字加以诗意化表达,让诗歌读起来流溢着婉转动人的旋律,如同在聆听一曲优美醉人的笛子,又如同在欣赏一幅自然清新的山水画,在静静地欣赏一条徜徉奔腾的小溪,流动着生命的缤纷色彩。带着对大自然的强烈热爱和对生命的无限向往,诗人将生活之中的点滴美好一一道来,以诗歌的形式加以记录留存,赞美和宣扬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带有哲学启发式的诗句引发人们的思考,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简洁明了的诗歌语言

诗中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怀着对人生、对爱情、对大自然的炙爱,细致的描摹刻画抒写,展现出她温婉细腻的心思也涌动着生命的激情。

就语言方面来看,舒婷的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在《海滨晨曲》中她写道:“我醒来聆听你深沉的歌声:/ 一次比一次悲壮,/ 一声比一声狂热。”这里使用的“一次”与“一声”重复出现与叠加,简单明亮、循环反复具有明显的音乐性,让诗歌产生了流动音乐一样的变奏,具有了跳动的音乐感,短促而激烈,扣人心弦。

另外,从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中也将诗人的情感直接加以抒发,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在《日光岩下的三角梅》中世人通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三角梅的性格特点:坚韧、顽强、充满了勃勃的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不拘墙头、路旁/无论草坪、石隙/只要阳光常年有/春夏秋冬/都是你的花期”这样顽强的三角梅俨然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是来自海岸线遥远的灯塔里发出的一束永恒的光芒。“呵,抬头是你/低头是你/闭上眼睛还是你”则是通过通俗而简朴的语言真切地描写出作者对于故乡的市花的喜爱语无限的眷恋。

无论是描摹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自然之景,都少不了诗人主观情感的渗透,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无限热爱,这一点在舒婷的散文《多情诸君》中也有展现。

人文关怀的诗意化表达

舒婷诗歌中的心灵美化作是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常常能触及读者内心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诗句中无不透露出她对生命的怜惜与爱护,对人性之美的歌颂与赞扬。

《致橡树》里,舒婷追求美好而平等的爱情,显示出对人性本真的关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舒婷眼中的真爱是值得一辈子去珍藏和贮存的,是平等而积极向上的,各自保持着独立人格,同时也是灵与肉的真正结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温馨而又浪漫,令无数的痴情少女向往。

在《呵,母亲》中诗人这样写道:“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紧紧拉住你的衣襟。”这样的一首充满着人间温情与爱意的诗歌,让我不禁想象着:回到儿时一样,拥抱着母亲,感受来自母亲身体的温暖,把头轻轻靠在母亲柔软的臂弯里,在母亲有节奏的哼唱声中甜甜地进入梦乡。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被人性的温情紧紧地环绕,真真切切地感动着。

她的诗流畅洒脱如溪水般潺潺,给人以美的享受,沁人心脾。而诗歌中自然流露出的对人性中美的关照则令人读来唇齿留香,啧啧称赞。

诗歌里蕴含的哲思之美

舒婷的诗歌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哲思,朦胧但不费解。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将诗歌所要传达的精神娓娓道来,传递着不尽的人生故事与思考。

在《致大海》中体现了辩证的思考,我对大海的一片深情。大海一面是孕育生命的温床,另一方面又是夺走生命的可怕的恶魔:“有过咒骂,有过悲伤”、“有过赞美,有过荣光”。在大海的光辉里,诗人产生了多少的联想却说还休,延绵不绝。大海令人敬畏害怕,又心生向往崇拜,自然地产生一种源自于内心深处的突破一切的渴望,充满了生命的张力。让诗人不自然地想奔向大海,尽情拥抱大海,在汹涌的波涛中搏击,展现生命无穷无尽的力量。

《初春》中以哲理一般的诗句结尾,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春之所以美好、富饶,/因为它经过了最后的料峭。”这里的春天如同是黑暗之后的黎明,多少个春秋的轮回,构筑成了这样生生世世,无论悲苦酸甜,世间百态,有相似又有不同,各色各异,各具其味。

《双桅船》中船和岸之间的关系微妙而特殊,“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船对岸有一股深深的依恋情怀,尽管船会在海上漂泊数月甚至数年之久,不论东西南北,日出黄昏,它终有一天要回归到岸边,停靠在岸的安静的怀抱里,寻找这样一弯浅浅的岸,安顿一颗漂泊的心,享受这片刻静谧与安宁。船终归是要回到岸边,岸也翘首以盼着船的到来,两者相映成章,具有了一种心心相印的美好。

由此看来,舒婷的诗作写得不仅楚楚动人,又具有思辩力量,在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表达中,令读者获得心灵上的洗礼与升华。

总结:

舒婷的诗歌以她娴静温柔的笔触为我们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诗歌中处处展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表达的技巧,通过简单通俗的文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优美生动的画卷,体现了人性的光辉,也充满了哲学思变的色彩,让人回味无穷,余音袅袅。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院工会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简历好的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