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选任申请

2024-06-09

法官助理选任申请(共7篇)

篇1:法官助理选任申请

法官助理选任申请

本人,身份证号码: 我符合《关于法官助理首次选任相关工作的通知》〔皖法(政)明传(2017)8号〕规定的法官助理选任各项条件要求,自愿申请参加xxxxx法院法官助理选任。入选后,服从工作安排,积极履行法官助理岗位职责,协助员额法官办理案件。

申请人(本人手写签名):

2017年 月 日

篇2:法官助理选任申请

法官逐级选任制度改革作为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成为各级法院面临的改革课题,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研究。在2002年7月召开的全国法院队伍建设工作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明确提出了建设高素质职业化法官队伍的目标,并下发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该意见第28条规定:“在确定法官员额的前提下,上级人民法院法官职位出现缺额,逐步做到主要从下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中择优选任”。这一规定为各级人民法院开展法官逐级选任工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法官逐级选任的实践2001年,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改革法院进人渠道,从基层法院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到中级法院工作,对法官逐级选任制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经报宜宾市委同意,市委组织部与市中级法院联合下发了《从基层法院公开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通知下发后,全市法院共有133人报名,106人通过资格审查,根据考试和面试的总成绩,经市委组织部和市中级法院联合派员到基层法院考察,确定了10名同志到市中级法院工作。宜宾中院推出的法官逐级选任制度改革举措,在市级机关和法院系统引起了广泛反响,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开创了由下级法院遴选法官的先河。一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勇于开拓、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初步建立起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激励机制。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的特点逐级选任法官是提高法官素质的首要环节。法官职业化至少应当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法官必须由具有职业素养的人担任,二是法官必须以专司审判为职业,三是法官必须实行专门的职业管理。后两者的实现,以前者为基础,因此,作为法官遴选主要方式之一的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的实施,是确保法官素质的前提和基础。上级法院法官缺位时,主要从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审判专业素质的法官中遴选,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所遴选的人员从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素质、较高条件,另一方面是通过规范法官准入程序,把住法院“门槛”,改变过去存在的不合格人员大量进入法院、担任法官的不正常现象。法官逐级选任能建立起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有利于法官的培养和成长。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的实施,打破了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论资排辈、终身制等陈规旧习,既能够使优秀的年轻干部尽快走上上级法院审判岗位或领导岗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又能够使干部保持清醒的头脑,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加强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法官队伍的活力。从基层法院逐级选拔法官到上级法院工作是合理配置审判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这种选拔方式使法官队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法官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基层法院广大干部“看到了希望,感到了压力”,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比学赶超、力争上游蔚然成风。法官逐级选拔的程序组织和动员。宜宾中院从基层选任法官工作是在市委领导下开展的,由市委组织部与市中级法院共同组织实施,成立了由市委组织部、纪委、政法委、人事局和中级法院的领导组成的公选领导组,为法官逐级选任工作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宜宾中院十分注重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围绕法官逐级选任改革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广大干部从大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法官选任制度改革。同时,要求基层法院要充分认识法官逐级选任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宣传发动,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同志参与公开选拔,接受组织挑选,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阻挠。明确选拔条件。首要的是政治条件,法官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实现公正和效率的基本保证,要求报考者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党的事业,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及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严守审判纪律,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优良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调查报告《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研究》。其次是学历和工作经历条件,要求报考者应具有法学本科以上学历、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或工作)成绩优良,有一定的审判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再次是年龄条件,报考者除须符合《法官法》规定的年满23周岁的条件外,还应当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以其丰富学识和较高专业水平胜任法官工作。最后,要求报考者身体健康且需具备《法官法》规定的其他条件。科学组织考试。考试分为书面考试和面试两部分。书面考试内容分为公共科目测试和专业科目测试。公共科目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历史及国情国力等知识,考试的重点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业科目内容包括各科实体法和程序法及其他常用法律、法规。为防止产生泄密和保证考试的公平进行,出卷、印卷、阅卷都在完全封闭状态下进行,严格保密。书面考试结束后,取考试成绩的前5名参加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试者的岗位知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组织领导和应变能力。精心组织考察。依据笔试和面试成绩总分,每个职位取前两名应试者列为考察对象。各考察组根据各自的考察任务,制定周密的考察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在实施考察过程中,注意工作方法,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做到了“九个必须”:组织意见必须要有;纪检等相关部门必须要到;考察预告必须要贴;考察对象以往的考察材料必须要看;考察对象必须要谈;谈话的面必须要广;考察对象在5年内调换过的工作单位必须要去;个人档案材料必须要查;家庭必须要访。选拔监督。法官逐级选任实行“五公开”:即公开选拔条件,公开选拔职位,公开选拔程序,向本人公开考试成绩,公开选拔结果。在整个公开选拔过程中,除必须保密的事项外,对每个阶段的进展情况和干部群众关心的问题,以及公开选拔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都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接受监督。推进法官逐级选任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必须认清形势和坚定信念。法官职业化的目标宏伟而远大,进程艰苦而漫长,法官逐级选任制度的改革和推行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人民法院的改革只要符合“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只要符合公正与效率的要求,只要符合法治的原则和精神,就要大胆探索,积极推进,不断深化,在改革中谋进取,在改革中求发展。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人民法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民法院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要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建设一支职业化的高素质法官队伍,必须建立一套能够确保司法公正和高效的法官用人和管理机制,而法官逐级选任制度改革是职业化改革的首要环节,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法官逐级选任的新路子、新方法,坚持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法官逐级选任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法官逐级选任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进法官逐级选任改革能否真正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重大意义,是否能够在法官逐级选任工作中认真实践和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的要求。必须争取党委、人大和上级法院的领导、重视和指导。党的领导是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法官逐级选任工作也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必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任何违背这一原则的做法都必须坚决反对。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对法院司法工作负有监督的权力,法官的任命和罢免由人大常委会进行,法官逐级选任改革离不了人大的支持。法官职业化改革由上级法院具体指导实施并有计划推进,法官的选任工作应当符合上级法院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法官逐级选任的每一项改革方案从策划酝酿到具体实施,都应主动向党委、人大和上级法院汇报,争取支持,虚心听取意见。

篇3:法官助理选任申请

一、司法官的选任

建省后,由于中央对西康战略地位的重视,也由于国民政府司法经费收归国库统一划拨后,司法经费相对充裕,因而开始补充大量专职司法官。为保证其职业水平的发挥,在司法官的选拔和任用上相对严谨与规范。

1.司法官的配置。西康高等法院内,院、检共处,检察处设主任书记官、检察官、书记官、法医师、录事、公丁、司法警察等;院方设审判庭,置推事兼庭长一人、推事四五人、主科书记官一人(科长)、书记官四至五人、庭丁和执达员若干人。康定、西昌、雅安等地方法院均设院长、检察官、推事、书记官长各一人,书记官四人、检验员一人,录事、执达员、法警十余人。

各县级司法机构由于条件有限,有的仍是县政府兼理司法,由西康高等法院委派主任承审员或承审员,在县长领导下承办民刑案件。县政府兼理司法的地方是在县政府内设司法室,经费由国库开支,司法室设书记员、录事、执达员、庭丁、检验员、司法警察等。

各县司法处设主任审判官、审判官、主任书记官、书记官、录事、执达员、检验员、司法警察等。检察官一般由县长兼任,不另支薪。县司法处主任审判官负责该单位司法行政,有铜质印信一颗、铜质官章一枚。

院、检两方的高级人员如院长、首席检察官、推事、检察官等,都由司法行政部委派或荐任,书记官长由院长保荐,首席的主任书记官由首席检察官保荐,其它下属人员大多由院长、首席检察官任命,报请司法行政部存查或铨叙部定级,即算完成任命手续。西康司法官基本按照国家司法人员职位的相关要求进行设置,为司法制度的改革做好了相应的人员准备。

2.司法官的选拔。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尽力保证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以及审判活动的合法有序,西康在司法官的选拔和培养上着力改进。在司法官的选拔中看重专业素养。“适合西康司法人员之条件,为推检及书记官者,第一,须具备法律知识与司法经验;第二,能吃苦耐劳明了西康情形。”[1]15西康高等法院严格执行司法行政部对司法官的考选规定,将应聘者专业能力放在第一位,要求“关于办理诉愿及有关司法案件应以法律专门人材担任”。所有大学法律系司法专业的毕业生,必须经过资格铨定以后才能参加招录考试,根据成绩择优录取,然后进行短期理论和实战训练。受训人员依例也可以将学习期间延长六个月代替训练,并以学习或办案成绩作为再试成绩。

很明显,西康司法官的选拔采取了“逢进必考”的制度,并且注重对备选者的综合考核,既有司法理论的书面考试,又结合了其办案业绩和专业技能的考察,这种人才选拔方式,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值得推崇的。不仅如此,针对司法人才的学历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差别,又把各级干部人才进行分类管理,分为高、中、初三级。专科以上学校的毕业生及国外留学生之回国者为高级;各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为中级;各种技工或小学毕业程度而曾受短期职业训练者为初级,分别于每年中及每年度终了时向中央设计局查报一次,并呈报行政院备查。

二、司法官的培训与管理

西康司法改革的推动者们意识到,司法人才的选任并非是一劳永逸的,既要严格其进入司法机构时的考选,更要加强其进入后的各种培训。为适应现代司法工作需要,也同时考虑到抗战结束后建国工作必然迅速展开,各种专门人才需用甚多,如不事先培养,则建国步骤必受阻碍。因此,西康高等法院针对已经具备司法官资格且具有长期办案经验的司法官分门别类进行培训管理。

1.分类培训。由于司法人才缺乏,西康高等法院于1945年、1946年,分别在省政府主席刘文辉举办的西康省干部培训团第九期、第十期中开设司法班,专门培训一批职业司法人员,毕业以后多派往关外担任各县审判官、主任审判官、看守所长等职。各司法培训班又根据工作需求分为三类:

一是法院班,招收下列三种:其一,被疏散或由战区退出的法官及司法行政官;其二,在国内外大专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的西康本地人;其三,在国内外大专院校法律专业毕业的外省人民。前两项人员可免试入班受训,第三项人员须加考试。训练科目为现行法律、司法实务、监狱学与监所法令、西康人文地理以及西康社会调查、边疆政策、军事训练、精神讲话。显然,这样的人员分类培训方式,实质是要求司法官需要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西康风土人情、社会常识,这是为了今后在审判实践中,法官能够因地制宜地将人们的生活实际和民间习俗融入司法审判之中,这种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可以更好地引导法官尊重民间公序良俗,运用民俗习惯来审判案件,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度和社会效果,这对于当前司法人才选拔机制的构建也是值得借鉴的。

二是书记官班,招收下列三种:其一,被疏散或由战区退出的法院书记官;其二,在中等以上学校专业毕业的西康本地人;其三,在国内外大专院校法律、政治、经济专业毕业的外省人。第一项人员可免试入班受训,第二、三两项人员须加考试。训练科目除与法官班相同的内容外,另外增设会计、统计两科。

三是监狱官班,受训人员也招收三种:其一,被疏散或由战区退出的典狱长、看守长、管狱员及司法行政官;其二,在中等以上学校专业毕业的西康本地人;其三,在国内外大专院校法律、政治、经济、农、工、商科或甲种职业学校专业毕业的外省人。第一项人员可免试入班受训,第二、三两项人员须加考试。训练科目除与法官班相同的内容外,另增设工商管理、农林管理、畜牧学、犯罪学四科。

2.日常管理。司法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将直接影响着审判效果。因此,西康针对司法官的日常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规则。

第一,严格日常勤惰考核。西康高等法院制定了所属各级法院职员给假规则,规定高等法院长官请假须经司法行政部核准,高等法院下属各司法机关长官请假须向高等法院申请核准,并按月列表报部备查,如请假逾限,应依照“司法官俸给细则”分别支半俸或停止支俸。平时勤惰考核由该院长、首席检察官视察所属机关时进行抽查。

第二,加强职业操守和工作作风的管理。在抗战后期,国民政府开始筹备实施宪政工作,司法机关的职权日益增强,司法官的责任日益加重,这就要求各级司法官均应专精职务、恪守纪纲。因此,西康高等法院要求各司法机构大力整顿司法风纪,司法官节约自励、素位而行。“各机关首长均负有监督之责,尤先以身作则、恪动职事,对于所属人员考敷动惰并密察操行,其有严守四知、拒绝贿赂者呈请优加褒奖,而假借名义、希图诬蔑者,亦宜查究藉申保障,倘竟有甘心自污、苞苴用事之徒,即当随时检举从严惩处”。(“西康高等法院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十三日雅人字第三0号训令”,雅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87-4-236。)又针对司法官的种种陋习,提出整治纲纪的措施:“统一权责、修明政治,必须官有专责、职有专门、权责分明,方能增进效能。嗣后各级机关、各级人员皆应各尽各责,不得逾越代负,亦不得相互推诿,务遵系统、恪守职权,彻底革除拖沓偷惰、割裂分歧之恶习……”(“整治纲纪办法”,雅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87-4-250。)

第三,对司法审判工作方式进行规范。西康建省初期,司法工作混乱无章,并未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办事。尤其是各兼理司法县政府办理民刑案件杂乱错误、毫无统准。例如民刑案件卷宗混合不分,行政事件与司法事件混合不分;民事诉讼费用不遵裁判费规则,随意征收;讯案不制笔录,判决不作判决书,仅于点名单内记明要领且不予送达;一案判决多次,不指示当事人可提起上诉,判决未确定即强制执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西康各级法院和县司法处从1940年开始,对于上列情形均逐案予以纠正。西康高等法院1940年8月2日令康定分驻庭:“不服县政府或县司法处之判决而上诉者,在《县知事审理诉讼暂行章程》第31条、县司法处办理诉讼补充条例第22条明定应向第二审法院提出上诉状,本院收到上诉状,向县调卷核办,并不发交原审,嗣后凡不服县政府或县司法处之判决,径向该庭提出上诉状者,该庭并应调卷核办,不必将上诉状发还交原审,以免延误”。(“西康高等法院民国二十九年八月二日文字第194号训令”,四川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52-1152)又规定,凡有诉讼案件严守审限规则办理,不得稍事积压,须迅速结案,以减轻人民讼累。此外,规定“受理诉讼,应恪遵法定程序办理,不得非刑逼供、轻率判罪,所有跪审、刑讯诸恶例一律严予制止……”[2]104经过一年的整顿,各法院和基层司法机构人员的工作相对有序。

三、司法官的任职保障

西康过去由于司法与军政相混合,司法人员多由军政机构指派并监控,即使在建立独立的司法机构后,各县军政人员依然对司法领域有所干预,司法官时有被军政机关捕禁情事。当地人士与军政人员相勾结,利用军政机关的权力对司法官滥加控诉,司法人员的自由、名誉随时有被人侵害之虑。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和有效,为了维护司法尊严,防止舞弊行为,西康司法机构开始加强对司法官合法权益的保护。

1.对司法官被控案件慎重立案。《法院组织法》规定:“实任推事,非有法定原因并依法定程序,不得将其停职、免职、转调或减俸;前项规定,除转调外,于实任检察官准用。”[3]1195这条规定显然是为保障司法官能够独立履行职务。根据此规定,西康各级法院对于司法官被控案件非常慎重。一方面,对于确有违法乱纪行为的司法官严惩不贷。“兼理司法之县知事及承审员,如有循情或受贿情事,应视其情节轻重分别惩处,以显示司法之尊严。”[2]104另一方面,不偏听偏信,而是注重取证。规定司法机关审理司法官被控案件应注意:人民告发司法官案件,依法律规定应负相当责任;检察官应先行调查,不能妄加论断。1942年7月30日,西康高等法院令康定分驻庭:“所属各地方军政机关及驻防部队,严禁对于现任司法人员加以非法之侵害,遇有司法人员被控涉及军法事件,受理机关应斟酌案情证据慎重处理,不可偏听一面之词遽行传拘羁押。如被控人员犯罪嫌疑确属重大,认为有传讯之必要时,并需将传讯之事由与时期事先通知其长官或其上级机关,以免引起误会妨害司法事务之进行。”(“西康高等法院民国三十一年七月三十日第127号训令”,四川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52-1161。)

1948年,西康高等法院处理的一桩有关县民控诉法院推事袒护妻族违法处断的案件,就体现了法院对司法官被控案的慎重态度。1948年8月30日,荥经县民张志忠诉该县地方法院推事史丕易袒护妻族违法处断,西康高等法院接到诉状后,令荥经地方法院院长廖豫查核。荥经地方法院经过查证回复,“22日所收书状内有该张志忠呈递之书状一件,指摘史推事内人与张陈氏有亲戚关系,认为应行回避,该推事当即自行回避,未予宣判,该案经改由推事周鸿滨重开辩论办理终结,是此经过情形,推事史丕易办理该案显无偏袒情事”。(“史丕易袒护妻族案”,雅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87-4-142。)这一桩民告官的案件终于宣告结束,此案充分说明,西康各法院对司法官被控案件重视取证、谨慎对待。

2.避免被控司法官与诉讼人对簿公庭。由于各地检察官办理司法官被控告或被检举案件,常不问案情如何,任意将被控人员拘捕羁押,导致受控者所管事务因而停顿。如果确实是证据明确、罪无可赦,固应依法严办;但据调查,最终因罪嫌不足而给予不起诉处分或判决无罪者仍居多数。这样的情形既损法院之威信,也增加司法官办案的纷扰。

为维护司法威信,西康高等法院要求在处理司法官被控案件中,如毫无证据足以认为有犯罪行为者,应尽量避免被控司法官与诉讼人对簿公庭,以保全司法官的威信,使司法工作不致有停滞之虞,以此维护司法之尊严。“检察官侦查现任司法官被控案件,应避免使其与一般诉讼人对簿公庭,于质讯方法应加注意,必要时,并须通知其长官或其上级机关,俾对其所掌之职务,得为适当之处理……此项通令,意在维护司法之威信与法院之事务不使因个人之被控而受影响。”(“西康高等法院民国三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训令”,四川省档案馆藏,档案号252-1160。)

3.审理过程严守相关程序。法院受理司法官被控案件,法院或检察官拘提或逮捕司法官后,应通知该管长官,并应注意保护被告的名誉,除指令告诉或告发人依照控告官吏相关手续做好准备外,应先传讯告诉或告发人,并搜集或调查证据。一旦发现案件是单一民事案件,或告诉人利用自诉程序恐吓被告者,应晓谕自诉人撤回自诉。法院可于第一次审判期日前,以不公开方式讯问自诉人,如认为犯罪嫌疑不足或不成立犯罪时,应采用不起诉处分,裁定驳回自诉,不必传讯被告。法院经讯问自诉人并调查事实后认为应宣告无罪者,依刑诉法第298 条规定,不待被告到庭陈述即进行判决。法院经讯问告诉人或告发人并调查事实后,如认为被告确有犯罪嫌疑时,须通知被告书面声辩并实施传讯。“讯问被告应出以恳切之态度,不得用强暴、胁迫、利诱、诈欺及其它不当之方法,被告经讯问后,除有刑事诉讼法第76 条所定之情形而认为必要者外,法院或检察官不得予以羁押(刑事诉讼法第98 条及第101 条)。被告虽有法定羁押原因,但无羁押之必要者,法院或检察官得迳命具保责任,或限制住居(刑事诉讼法第120 条)。”(“西康高等法院检察处民国三十六年四月九日雅检牍字第□号训令”,雅安市档案馆藏,档案号187-4-146。)法院或检察官办理司法官为被告的案件,可视情形将审判结果通知该管长官。

综上所述,国民政府在西康司法改革中,注重司法秩序与司法效率,西康高等法院以及各基层法院建立以后,司法官的选拔、任用、管理相应有所改进,待遇和地位保障也有所改善,这对于司法审判制度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萧文哲,改进西康司法之商榷[J],东方杂志,1938(35)

[2]谢百城,西康司法概况及改进意见[J],现代司法,1937(6)

篇4:法官助理选任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人民法庭;法官助理;选任管理

时下又是一年毕业季,许多法学毕业生纷纷投身司法改革大潮,成为一名法官助理。为主审法官配备法官助理,是推进办案责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法官助理主要协助法官研究法律、办理相关法律事务工作。人民法院从大学生中选任法官助理后,对如何管理、使用、考核?笔者结合社会实践谈几点见解。

一、关于法官助理职能定位与选任现状

1.法官助理职责定位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导下履行下列职责:(一)审查诉讼材料,提出诉讼争执要点,归纳、摘录证据;(二)庭前组织交换证据;(三)代表法官主持庭前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须经法官审核确认;(四)办理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者指定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有关事宜;(五)接待案件当事人、代理人、辩护人的来访和查阅案卷材料;(六)依法调查、收集、核对有关证据;(七)办理委托鉴定、评估、审计等事宜。

笔者认为,法官助理制度是推进办案责任改革、实现法官职业化的必由之路。法官助理工作职责的设置,必须以为主审法官提供辅助性工作,从而使主审法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促使主审法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办案质量为目的。

2.法官助理选任状况当

选任法官助理渠道有两种形式,一是从法院在编未担任主审法官的人员中选任,这些人员具备有公务员身份;二是从体制外即社会上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中招聘,这些人员以合同制人员身份工法院开展工作。有些法院探索从社会上招录。这个招录的法官助理是否具备有公务员身份,目前尚不明确。2015年6月5日,中央深改组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招录人民法院法官助理、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的意见》明确,将从政法院校毕业生中招录法官助理。

二、法官助理开展工作的情况

法官助理的职责是主审法官的指导下从事审判辅助工作,主要职责为:审查诉讼材料、组织庭前证据交换、接待诉讼参与人、准备与案件审理相关的材料等工作,取得一些成效:一是在法官助理的使用效果方面,法官助理的引入有效将法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审判工作效能。二是在法官助理的素质能力方面,由于法官助理的人群主要是高等学校法律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均在大学本科以上,因而决定了其在专业素养和法律知识结构方面要明显高于聘用制书记员,能积极融入一线审判工作,认真学习审判辅助工作的技能与方法,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较高的法学理论水平。

三、法官助理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在法官助理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关于法律地位与法律文书的署名问题

我国现行《宪法》《法院组织法》《法官法》《诉讼法》等重要法律对法官助理制度均未予以规定,而且至今也没有任何规范性法律文件对其做出规范。法官助理作为审判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审判程序上进行了调查取证、参与送达;实体上在法官指导下开展调解工作,草拟法律文书,对审判结果产生了影响。笔者认为,书记员参与了送达、庭审笔录等审判活动后,在裁判决、调解书尚有署名,何况履行职责比书记员多且重要的法官助理。至今如何署名,笔者认为,法官助理在案件实体裁决上没有表决权,仍是审判事务的辅助人员,应该在书记员署名之前、裁决文书落款日期之后,署名法官助理,以示其对参与审判活动的过程、结果负责。

2.关于法官助理管理与考核问题

一般,由所在法院制度一些制度,对法官助理管理、考核还制定了专门的制度,对法官助理的任职条件、选任、使用、管理、考核进行细化规定,着重突出日常考核的导向作用。法官助理考核,分为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但是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对法官助理角色作出定位,它的角色,仅内部规范性文件确定有这个法官助理角色,即在主审法官指导下从事相关辅助工作。在当前错案仅追究主审法官的前提下,那么,它的行使职权后的责任问题,怎么分担?笔者认为,在今后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中应当明确规定,法官助理对所处理的每个办案环节,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对案件调查不实,导致案件被重审、改判、再审,应当对法官助理的进行必要惩戒。

3.关于法官助理业务能力提升问题

刚从政法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法官助理角色,从事法官助理工作,在法律业务能力、社会阅历等方面均有不足之处。这时,需要有一个培训机构,对其岗前强化培训一阶段。笔者试想,如果政法院校能根据当前司法改革形势上需要大量的法官助理出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进行法律理论教学后,能针对性组织到法院进行实习实践半年为佳。由法院主审法官着重对其履行职责的业务能力、工作程序等方面加强培训。进入法院之后,在主审法官或审判团队带领下,再进行实践性的日常培训。

4.法官助理的晋升渠道问题有待进一步摸索

“这份工作性价比太低,晋升空间又非常有限”、“只要你没有编制、没有公务员身份,就不可能变成法官。即使你在这里干一辈子,也只是个助理而已。”这些都是法官助理的心声。合同制的法官助理期待入编制,在编法官助理期待晋升。周强院长指出,“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法院队伍的必然要求”。法官助理作为法院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规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健全法官助理的职业保障,打通法官助理的职业通道,不仅有利于调动法官助理的工作积极性,缓解法官助理队伍人心不稳的情况,更可为人员科学分类、优化资源配置的改革构想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人才保障。

篇5:选任法官需要“论资排辈”

当前,“论资排辈”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尤其是在人事制度管理的改革浪潮中,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打破论资排辈的旧模式,想方设法寻找根治论资排辈这一痼疾的良药,以追求竞争择优的全新模式。诚然,论资排辈在很长时期内和很多行业中,几乎成了一成不变的定律。在我国远古时代,论资排辈便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仅官场上如此,就是在武林江湖中也是 “先进山门为大”,而且一直沿袭至今。就是现代,前辈教导后辈,年龄大的教诲年龄小的,胡子长的傲视胡子短的现象仍很普遍,很多单位在提拔干部时,仍然是以工作时间的长短、年龄的大小,来论资排辈,于是出现了无能者靠熬,有资、有能者靠等的怪现象。这些单位的领导往往会说:“那些年龄大的同志已经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所以应当给予照顾嘛,而年轻的同志来日方长呢………”在这种论资排辈的传统下,那些年龄大、职龄长的同志自然优先提拔、晋升。由于这些现象的普遍存在,于是各行各业都抛起了破除论资排辈模式,追求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等人事制度改革的热潮。

司法机关也概莫能外。法院系统和检察系统也纷纷推出了职业准入制度,打破法官和检察官职位选拔中的.论资排辈旧模式,选任法官和检察官坚持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唯年龄、不唯职称,而只注重学历、能力和业绩。于是乎,一批学历高的年轻法官和检察官脱颖而出,纷纷占据了法院和检察院系统中的重要位置,而那些学历不够高,年龄比较大的老同志则纷纷“让贤”,退居二线或者提前退休。

笔者并不否认,“论资排辈”在众多行业确实成了制约其良性发展的痼疾,但是是否每个行业和职业都应当排除“论资排辈”的做法呢?笔者认为不能一刀切,而应当根据各种职业本身的特点,具体情况区别对待,至少在法院系统就不应当彻底抛弃“论资排辈”的做法,尤其是在选任法官的过程中。当前法院系统推行或试行的审判长选任制,法官员额制和法官助理制等改革,都是在力求破除“论资排辈”的用人旧模式,这样便使一大批审判经验丰富而学历较低,又缺乏改革创新精神的大龄法官纷纷落选,或退居“二线”,或沦为法官助理;同时也使一大批中青年法官走上了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岗位,成为法院中的审判业务骨干。法官制度的改革似乎迎来了一个明媚的春天,可事实上如何呢?根据最近几年来的统计,法官队伍中出现违法违纪问题的绝大多数是这些“年轻有为”的法官;导致信访申诉案件与日俱增的也是这些“年轻有为”的法官;造成法院和法官社会公信力不断下降的还是这些“年轻有为”的法官。这些问题的频现,不得不令我们对当前的法官选任制度和模式进行反思。

法官是具有法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特殊群体。法官除了应当具备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职业伦理道德修养,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人和影响他人。法律是以公正为最终的和永恒的价值,而法官作为法律职业的最主要的主体,就应始终以公平、正义这一最高伦理价值为终生追求的目标,从这一点上来说,法官应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司法权具有被动性、中立性、形式性、职业性、终级性和公平优先性等特点,而法官是司法权的主要行使者,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中应当始终处于保守、消极、被动和中立的地位,运用法律职业思维方式,根据自己对事实的分析和对法律的理解,根据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内心信念,居中裁判。法官的社会职责主要是通过审判案件来解决社会各种矛盾和纷争,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和善良风俗,力求实现公平和正义。这就要求法官不仅要具备精湛的法律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而且还要具备良好或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试想,如果让一个刚从法学院毕业不久,还未成家的年轻法官,负责审理离婚案件或家庭纠纷案件,他(她)丝毫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他(她)除了机械地运用法律外,还能做什么,又怎能妥善地处理好此类案件,当事人又怎会对他(她)的裁决结果信服呢?一个没有审判实践经验的法官,在办案中又怎能把握时机适时进行调

篇6:关于完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

摘要: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问题是关系到法官检察官队伍的素质,并最终影响到能否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问题。法官是社会正义防线的守门人,守门员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防线的牢固与否并最终影响社会正义的实现。虽然法官法、检察官法的修订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我国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但尚不完善的选任制度依然无法满足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故应深刻反思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及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改革完善其中的不科学、不合理成分,从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

关键词: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现状不足改革方案

-‘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内容

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二是“任”。选是指哪些人能担任法官、检察官,其任职资格、条件又是什么;“任”是指那些具备法官、检察官资格的人是通过何

种方式及程序出任此职务的。

二、我国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一)司法资格考试的条件过于宽松

根据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规定,凡是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具有法律知识”,都可以参加全国司法资格统一考试。这一学历要求虽然较之以前大专以上学历要求有所提升,但从整个社会对司法工作的要求而言,司法资格考试的条件仍然偏低。因此不利于形成职业化、专业化的司法官群体,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了司法官的素质;

(二)司法官的职业准入未能与司法考试相衔接

目前,我国司法官队伍的人员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二是军转干部,三是其他部门调入。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上述三个途径进入司法机关的,绝大多数都未能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更有甚者相当一部分根本就没有法律知识,导致司法考试与司

法职业准入严重脱节,法律职业特点不明显,司法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三)司法官的任命不注重法律职业经历

专业化、高素质的司法官队伍是构建法治秩序的核心力量之一。我国的法治秩序正在构建之中,更加需要一支专业化的司法官队伍,然纵观我国目前司法官任命方式,情况不容乐观。按照“两官法”规定,通过司法资格考试、从事法律工作满1年、2年或3年,就可以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至少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1-3年的法律工作经验并不能形成一个职业化水平较高的司法工作者,充其量只能培养一个初级工。二是“从事法律工作”的范围过于宽泛 如某人在法律教学研究机构或者党的政法委员会或者政府部门从事过1-3年法律工作并通过了司法考试,并不具备基

本的司法工作经验,因此,也很难承担独立办案的使命和责任。

(四)司法官多头任命导致任命不规范不严肃

目前,我国司法官除法院院长和检察院检察长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外,其他司法官的任命分为两个层次:审判员、检察员由院长、检察长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助理审判员、助理检察员则由本院院长、检察长直接任命。

由于司法官任命缺乏统一的程序和标准,导致司法官缺乏同质化。

(五)司法官的晋升没有形成合理机制

目前,我国市级、省级以及最高级司法机关的人员来源主要的并不是从本系统下级司法机关选拔,而仍然是面对社会招录公务员,接收军转干部,其他部门调入。虽然近两年也进行了上级司法机关司法官员从本系统下级司法机关选拔的尝试,但数量微乎其微,没有形成主流。

三、改革我国法官、检察官选任制度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在构建我国司法官选任制度时,既要立足中国国情,又要借鉴国外选任司法

官的成功做法,建立起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与世界接轨的现代化司法官选任制度。

一、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

我国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和可能。这是因为:第一,我国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目前,大多数国家都已规定法官、检察官必须是法学本科以上学历,而我国仍规定所有非法律专业本科毕业也可担任法官、检察官,这显然极大地忽略了司法职业的特殊性要求,与世界潮流不相符合。第二,当前,进行司法改革,实现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已成为人民群众的强烈的要求,而达到这一要求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法官、检察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素质促公正、防腐败,因此进一步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任职条件已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第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迅速发展,已培养出大批法学本科毕业生,但由于司法机关进人以安置“两转”人员(即复转军人和政府转岗人员)为主,因而大部分法学本科毕业生未能进入司法机关工作,学非所用,造成了极大的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浪费。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建议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3年内再次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将法官、检察官任职的学历条件进一步提高到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防止司法腐败,又可以促进高等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建立法官、检察官任前培训或研修制度

长期以来,大学毕业生和社会招干人员进入法院、检察院,往往走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审判员的晋升之路,而部队转业干部和政府分流转岗人 员进入法院、检察院则是直接任命为助审员、审判员,或直接任命为法院、检察院的领导干部。他们以前未经过任何业务培训或研修,因而进入法院、检察院后往往难以胜任专业性很强的审判工作或检察工作。

在国外,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在参加司法考试合格后,还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培训或实习,才能出任法官或检察官。国外对法官、检察官实行任前培训或研修制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这是因为,实行这一制度,可以使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在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合格后受到相应的业务培训,获得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司法工作专业化的要求。而且,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分别建立了国家法官学院和中央检察官学院,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分别建立了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或法官培训中心、检察官培训中心,完全有条件进行这项培训工作。

三、建立从律师或法学教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的制度

许多国家从律师中选任法官的做法,是它们长期经验的积累,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其实际效果也十分明显:一是执业达到一定年限的律师精通法律,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诉讼技巧,由他们担任法官可以保证法官的专业素质,从而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二是律师长期为公民、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了解老百姓的疾苦和难处,体察民情,他们改行担任法官就会乐于听取当事人双方特别是弱者(如刑事案件被告人)一方的意见,善于把握对弱者有利的情况,从而不易于主观武断,冤枉无辜甚至草菅人命,进而有助于案件的客观公正处理;三是律师在执业期间收入较高,积累较多的财富,改任法官不容易为生活所迫而贪赃枉法;四是由于需担任较长时间的律师才能被任命为法官,职位来之不易让他们倍加珍惜,不容易为私欲所左右、为金钱所迷惑;五是法官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成为法官必须先考取律师和从事相当时间的律师工作,这样也必将促进律师队伍的迅速壮大和律师业的蓬勃发展。有鉴于此,我国亦应建立法官、检察官从律师中择优选任的制度,以利于司法的独立、公正和廉洁。

同理,也可以考虑从法学教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

四、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晋升制度

一些国家所实行的法官逐级晋升制度同样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为了提高法官、检察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加其社会阅历和诉讼经验,可以考虑从律师中选任法官、检察官;另一方面,顾及我国长期以来有着法学专业毕业生直接进入法院、检察院工作的传统,因此在实行从律师、法学教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的同时,也可考虑实行法官、检察官逐级晋升制度。具体设想是:法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合格者选择法官、检察官为职业的,在经过2—3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后,只能到基层法院和检察院工作,5年后工作成绩突出者方可选任到中级人民法院和相应级别的检察院工作。在中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工作5年后,工作成绩突出者方可选任到高级人民法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工作。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级人民检察院工作10年后,工作成绩优秀者方可选拔到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当然,也应考虑,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司法考试合格者经过1-2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可以直接进入中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或相应级别的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法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司法考试合格者经过1年的业务培训或研修,可以直接进入高级人民法院担任法官或省级人民检察院担任检察官。这种逐级晋升的制度有利于法官、检察官受到各种审判、检察岗位的训练,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和提高工作水平,从而为司法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也使法官、检察官感其职位之不易而倍感珍惜,保持谨慎,而有效地预防司法腐败的发生。

五、实行法院院长、检察长只能从法官、检察官中选任的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和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从党政机关调任的情况比较普遍,但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和实施,这种做法弊端暴露,并引发了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利于办案质量的提高和司法公正的实现。法院院长和检察长从党政机关调任,由于其知识、经验和能力所限,显然无法真正地承担起对案件进行审批和最后把关的重任,从而也就无法保证案件质量和实现司法公正。第二,不利于吸引优秀法律人才进入司法队伍以及司法队伍的职业化和精英化。由于院长、检察长不是职业法官、检察官出身,因此难以与其他领导的职业法官检察官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从而也就不符合司法改革中所提出的司法队伍职业化和精英化要求。第三,不利于司法独立的实现。长期在行政机关工作,人际关系复杂,难以保证其在司法工作中不偏袒、不徇私情、旧情。从而偏离司法独立及司法公正。

有人认为,根据《法官法》和《检察官法》,可以考虑以后不再将未接受过法律专业训练的党政领导担任法院院长、检察长,但如果党政领导原来在高等政法院校本科毕业,则是可以调任法院院长、检察长的。我们认为,虽然这样的党政领导受过法律专业训练,但毕业后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而不熟悉司法业务,也不具有诉讼经验和诉讼技能,并与行政机关有着复杂而密切的关系,因此也不宜调任法院院长、检察长职务。故宜痛下决心,在近2—3年内再次修改法官法和检察官法,规定法院院长和检察长只能才能从法官、检察官中产生,如此方能有力地推动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司法公正、司法独立的真正实现。

篇7: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方案 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强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审判规律的审判组织形式,增强法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法官的审判积极性,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确保司法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及本院制定的《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通过主审法官的选任,推行法官员额制,把具有较强审判业务能力和水平,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进取精神的法官选拨到主审法官这一重要的岗位上来,充

分挖掘现有审判资源的潜力,调动法官的工作积极性,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形成新的公正、高效、有序的审判运行机制。

二、选任主审法官的基本原则

1、依法实施原则;

2、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3、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4、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的原则;

三、主审法官的任职条件

主审法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宪法、法律和本院规章制度,严守审判纪律,严格依法办事,秉公执法,清正廉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已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并符合法官任职条件,或者系本院审判员。

3、有较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能够运用所掌握的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审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熟练主持庭审

活动,并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能够规范、熟练地制作法律文书。

4、所承办案件无重大差错,无违法违纪行为。

5、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审判工作。

6、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四、领导机构

主审法官选任工作由本院党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玉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县人大、县纪委,县组织部、县政法委的参与、指导、监督下开展工作。

五、主审法官的职数

按县人民法院所担负的三大审判任务,主审法官分为刑事主审法官,民事主审法官,行政主审法官三类;全院设主审法官的职数为8名,其中刑事主审法官2名,民事主审法官6名,行政主审法官由主审法官选任领导小组从民事主审法官中指定一人兼任;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非经

考试任命,不享受主审法官待遇。院长、副院长、审委会委员、庭长、副庭长担任主审法官的,每年承办案件数不得低于同类主审法官的平均办案数。

六、主审法官的选任程序

1、设立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领导小组。由院长业宁州任组长,政治处主任周明全任副组长,副院长王洪波、周汝康、王海明任组员,组成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领导小组。

2、确定主审法官员额并公布。第一任主审法官的职数为8名,分为刑事主审法官和民事主审法官两类。其中:刑事主审法官2名,民事主审法官6名,行政主审法官由主审法官选任领导小组从民事主审法官中指定一人兼任。

3、报名。除院领导外,凡本院审判员均须报名参加选任;已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并符合法官任职条件的人也可报名参加选任。

4、资格审查。由报名者填写报名表,由主审法官领导小组公布报名和资

格审查情况。

5、业务及综合素质考试。主审法官考试分为业务素质考试、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考试、庭审能力考试、公文写作能力考试、裁判文书写作能力考试共五场,总分100分。若报名参选人数达不到2比1的比例,在不违背《通海县人民法院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规定的选任主审法官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由主审法官选任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考试办法,对考试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

①业务素质考试。刑事主审法官主要考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理论及相关司法解释;民事主审法官主要考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继承法、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及相关司法解释。占总分的40%。由省高院政治部负责出题和评分,由市中院政治部负责监考。

②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考试。收集一定数量的题目,内容涉及案例、政治、外交、文化娱乐、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婚姻家庭、伦理道德等方面。由应试者抽签定题后,考虑5分钟,即席发表对问题的看法。考评组对应试者的思维敏捷性、社会生活经验、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作出综合评价,占总分的10%。考评组成员由市中院政治部从本市两级法院中指定五名优秀法官,会同本县人大、纪委、组织部、政法委各一名代表,共九人组成。

③庭审能力考试。选择一部分本院受理的案件,由应试者开庭审理并公开当庭宣判。法庭审理结束,由考评组对应试者主持法庭审理的能力、庭审技能、感染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判,占总分的20%。考评组成员由市中院政治部从本市两级法院中指定五名优秀法官,会同本县人大、纪委、组织部、政法委各一名代表,共九人组成。

④公文写作能力考试。由应试者自定题目,写一个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或工作方案,占总分的10%。由省高院政

治部负责评分,由市中院政治部负责监考。

⑤裁判文书写作能力考试。第一,选一个案情复杂、事实和适用法律争议较大的案例,制作一份判决书;第二,选一个案情复杂,但事实和适用法律争议不大的案例,制作一份判决书;第三,选一个案情简单、事实和适用法律都无争议的案例,制作一份判决书。通过以上三个判决书的综合得分,作为评定应试者裁判文书制作能力的依据,占总分的20%。由省高院政治部负责出题和评分,由市中院政治部负责监考。

6、公布考试分数。

7、根据考试、考核、考察情况,公示拟任名单。

8、公布选任结果,办理任职手续。

9、由本院院长颁发任命书。

七、时间安排

为加快推进以员额制为方向的法官职业化进程,通海县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审法官选任工作定于9月1日起正式

开始组织实施,于12月31日前结束选任工作,当选的主审法官于1月1日履职。报名及考试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第一任主审法官的履职期限

通海县人民法院第一任主审法官的履职期限为三年,从1月1日——12月31日。履职期限内的主审法官拥有主审法官职权,履行主审法官职责,享受主审法官待遇,承担主审法官责任。

九、主审法官的职权

1、独立审判权。主审法官拥有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非法干预的职权。在独任审理的案件中,主审法官对最终的裁判结果有决定权;在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中,主审法官有独立发表个人意见的权利;在审委会讨论案件的过程中,主审法官有保留个人意见的权利。

2、组织管理权。主审法官有权组织本审判单元的审判管理工作,有权指令法官助理完成庭前的准备工作和庭后的善后工作,有权安排书记员的工作。

3、考核建议权。主审法官有权考

核法官助理和书记员的工作,并有权建议奖惩、晋升或处罚法官助理和书记员。

4、主持庭审权。独任审理的案件,一律由主审法官主持;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一律由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

5、签发文书权。非经审委会讨论决定的案件,一律由承办的主审法官签发法律文书。

6、建议讨论权。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合议庭意见有重大分歧的案件,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有权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或者依法报请分管院领导提交审委会讨论决定。

十、主审法官的责任。

1、独任审理的案件,由主审法官对案件的审判程序,确认事实和裁判结果依法承担责任;

2、合议庭审理的案件,由合议庭对案件的审判程序,确认事实和裁判结果依法承担责任;对于应由合议庭承担责任的,担任审判长的主审法官应承担主要责任,坚持正确意见的主审法官可

免除责任。

3、由审判委员会决定的案件,独任审理的主审法官或参加合议庭的主审法官有过错的,视情况确定责任。

4、主审法官在审判工作中,违反法律、法规、审判纪律且造成一定后果的,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有关惩戒制度的若干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5、由于主审法官对法官助理、书记员管理不严,指导不力,监督失控,致使法官助理、书记员在审判工作中犯有重大过错,除由本人承担责任外,主审法官视情况承担相应责任。

6、主审法官应按期完成分管院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拒绝工作或消极应付工作的,按不履行工作职责从严论处。

十一、主审法官的免除

1、因任期届满而免除的;

2、因主审法官自身过错的法定原因被免去法官职务的;

3、因违法审判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4、因在审判工作中有重大过错,并造成严重影响的;

5、因在法官工作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6、因身体状况难以继续履行主审法官职责的;

7、因本人提出辞职,并被批准的;

8、因工作需要调离审判岗位的;

9、其他不宜担任主审法官事由的;

因第2至第4项所列情况,被免去主审法官职务的,三年内不得再参加主审法官选任。

十二、主审法官的补缺

1、主审法官实行三年一届,每任必考的制度;

2、因任期未满,有主审法官中途辞职、免职或调离的情形发生时,主审

法官领导小组可以本届主审法官考试排名为序,依次替补;补缺的主审法官,履行主审法官职责,承担主审法官责任,享受主审法官待遇。

3、补缺的主审法官任期为本届未满的期限。

4、因特殊原因未依次替补,而由主审法官领导小组指定的主审法官,履行主审法官职责,承担主审法官责任,不享受主审法官待遇。

十三、主审法官的待遇。

1、政治待遇:被选任为主审法官的,在部门领导职务空缺时,作优先考察人选。

2、经济待遇:主审法官享受一切正常的工资职级待遇;按《第一任主审法官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考核合格的主审法官,可享受每年万元的岗位责任津贴。

十四、其它

上一篇:中医健康企业管理方案下一篇:我的好老师小学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