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论文

2024-06-16

客家山歌论文(精选9篇)

篇1:客家山歌论文

对客家山歌的保护与继承

“鱼爱水来鸟爱林,客家乡亲爱乡音,永远不忘客家话,山歌连情心连心”。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流行于民间的一种通俗民歌,是客家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客家山歌承载着客家人的乡土智慧和客家文化的深刻内涵。2006年5月,梅州客家山歌被列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艺术的内容和表现方式的日益丰富,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目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客家山歌究竟应该如何传承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保护和传承好客家山歌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保护好传统的客家山歌和山歌传承人 保护好传统客家山歌是传承客家山歌的前提条件。首先必须对传统的客家山歌的原貌进行采集、记录和整理,将传统的客家山歌原汁原味的样态保存下来。客家山歌是我国民间文学十分宝贵的

财富,是新文学创作需要吸收的重要养分,是新山歌创作所必须借鉴的,传承发展客家山歌必须在传统山歌上继承。所以保护传统客家山歌就显得非常重要。

保护客家山歌另一做法是要保护客家山歌的传承人。客家山歌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传承人口传心授来传承。客家山歌传承人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技艺,离开了传承人,客家山歌就难以流传甚至消失。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接班人也是一种有效方式,政府要鼓励山歌大师们多带徒弟,政府要相应给他们一定的经济保障和鼓励,使他们乐意带徒弟和从事山歌传承这一职业。

(二)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

将客家山歌引入课堂是传承发展客家山歌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大、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客家山歌,原因之一是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客家山歌的内涵和意义。没有了解,没有认识,哪来的喜欢?所以要让年轻一代喜欢本土的音乐,在学校开设客家山歌课程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校教育是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传承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让客家山歌走进校园,让客家山歌和政治课等课程一样成为一门必修课,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观念,那么客家山歌传承和发展之路并不遥远。

(三)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

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客家山歌,让年轻一代喜欢客家山歌。客家山歌该怎样革新,才能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焕发出时代的魅力?山歌中那些古朴的曲调和陈旧的比喻使年轻人难以理解,古老的物体、工具和生活习俗已发生了变化,所以要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就必须推陈出新,在观念上吸收新的思想,用新观念、新视觉、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增强客家山歌的吸引力。具体做法可以:1)在歌词的内容上要与时俱进,歌词的内容应该反映现代人的生活、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或是时事政策等。2)在客家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注入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对传统客家音乐进行升华,使它的音乐表现力更丰富。因为传统客家山歌在音乐结构

上比较单一,通常都是一段体。3)利用现代的各种音乐配器、制作方法,对传统客家山歌进行改良,使传统客家山歌更具新颖性,更富时尚性。传统客家山歌在配器、伴奏乐器上比较单一,缺少动感,这也是现代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客家山歌的原因之一。4)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合唱曲、器乐曲甚至客家话流行歌曲。5)语言上可以尝试用客家话和普通话双语演唱,让更多的不懂客家话的人了解客家山歌,了解客家文化。总之,客家山歌要摆脱困境就要将时代的音符注入传统客家山歌,让人们在大都市里也能感受一种来自山野林间的天籁之音,形成更具艺术感染力的客家新山歌。

(四)树立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音乐品位

音乐需要通过技术来提高品位。中国音乐学院金铁林教授曾说:只有科学的、民族的、艺术的、时代的才是当今民族声乐发展的宗旨。听听社会上的一些歌手,很多人唱的都是大白嗓,声音不优美,年轻人一听到就说难听。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歌唱方法。很多人以为客家山歌就是用大白嗓演唱的。其实,客家山歌也是民歌的一种,应该用科学的声音去演绎,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增强音乐的美感。科学唱法掌握了,歌声更加丰满动听、圆润,就会达到唱什么像什么,让人们听到的是真正的天籁之音。

(五)利用网络媒介宣传客家山歌

用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客家山歌是传承客家山歌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可以把客家山歌刻录成VCD、DVD光碟,制作伴奏,制成MP3或MTV,发到网上,这样就能让更多的人认识客家山歌,让更多不同层次的人群都能接触到客家山歌,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的魅力,让客家山歌走进千家万户。

(六)加强政府对客家山歌发展的保护与引导

客家山歌的发展仅靠几个人的呼吁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和大众普遍的思想解放,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在经济上、政策上的支持和在决策上的引导。采取措施,营造良好的氛围支持和发展客家山歌,积极为客家山歌的振兴提供更多和更为广阔的平台。如:成立客家文化研究会,建立客家山歌实践创作基地,编制客家山歌教材,客家山歌合唱大赛、客家山歌会等等,让更多的人对客家山歌文化产生认识和认同,这对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精髓,是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客家文化的代表。现面临着传承发展的困境,如何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使客家山歌能够延续,得以传承和发展,使得客家

山歌重焕异彩,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人民的不懈努力。

篇2:客家山歌论文

关键词:客家山歌、文化、发展、创新。

一、客家山歌文化。

客家山歌是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源于古代中原民歌,后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受畲瑶等土著居民歌谣的影响,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逐渐演变成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山歌,顾名思义,是劳动人民在山间旷野唱的歌,它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是发自劳动大众的心声。广泛流传的山歌,民谣,具有独特的、鲜明的通俗性和流传性,是直接反映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遭遇的吟唱。

客家地区的劳动人民十分喜欢唱歌,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客家山歌存在,他们以唱山歌来作为与人同乐和沟通心灵,以唱山歌来歌颂劳动生活和爱情,以形象生动的比喻,精炼朴素的语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脍炙人口。口口相传,年年月月,凝练升华,字字玑珠,一声声,感人肺腑,催人入梦。客家山歌形式丰富,种类繁多。从形态上看,可以分为“本体山歌”、“山歌号子”、“加头续尾山歌”、“叠字山歌和叠句山歌”、“尾驳尾山歌”。“问答式山歌”、“绝气山歌”等;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但不管是什么内容、什么形态,大多是即兴吟唱出来的,是客家劳动人民从肺腑流出来的天籁之声。在山歌中,数量最多且最富有艺术性的无疑是情歌。殊不听,有人唱:“着衫要着士林洋布衫,越着越洗磨越擦越好穿;食酒要食江西湖南浙江绍兴酒,恋妹要恋十七十八二十一二三。”讲唱山歌箩打箩,唱得处处出好禾。山歌要唱琴(情)要谈,山歌越唱心越开。由此可以他们的山歌,淳朴、自然、真实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如,这样唱的一首山歌“爱唱山歌只管来,拿条凳子坐下来,唱到鸡毛沉落海,唱到石头浮上来。爱唱山歌就来唱,唱到日头对月光,唱到麒麟对狮子,唱到金鸡对凤凰。由些见得,客家山歌的语言十分精炼和朴素,结构短小、韵味和谐、比喻生动形象。不仅如此,客家山歌的歌词也十分具有文学性,唱起来琅琅上口,易歌易记,而山歌的曲调却单纯、质朴、含蓄。如,这样的一首歌词:“赶人出屋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思量想无法,从今唔养五更鸡”。它的曲调抒情优美,音域仅有五度,四个乐句皆以级进方式缓缓展开,显得十分内在,可见,客家山歌是十分富有特色的,说到客家山歌,我们不得不提起梅洲的客家山歌,梅洲是客家山歌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与其他地方的山歌相比,梅洲的客家山歌,它承传了《诗经》三百首修辞手法,赋、比、兴、重叠、双关等技法,而其他地方的客家山歌则很少有双关音。今天听山歌,则成为了很多到梅洲旅游的人必要做的一件事,人们随口而出,即兴而歌,通过歌唱来抒发内心的喜悦和悲苦,乃至他们今天依然保存着比较完好的原生态山歌。

千百年来,客家人用传统的山歌来歌唱劳动生活抒发情思,鼓舞斗志,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山歌带有一些封建思想的禁锢和毫无虚饰的矫情,传统的山歌已不再爱到时代青年的喜爱,乃至遗忘。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指出,“山歌创作如果不发展,再好的传统文化都会式微,甚至随时都面临被取代和淘汰的危险”。因此,今天我们必须要用现代人的眼光和观念来解剖传统优秀文化,借用新思想,高科技,使山歌焕发新的生机,使山歌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二、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创新。

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原有的农耕文明架构下的许多文化形态和方式濒临瓦解与消亡,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许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我们如何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音乐,赋予客家山歌新的生命力,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问题,如何保护与创新客家山歌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我认为客家山歌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在编配上可以有更大的变化和发展空间,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不断创作出具有客家风格和时代气息的客家新音乐,总而言之,音乐创作是该多元化和不断探索创新的。

(一)、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运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

传统的原腔山歌中有很多是非常优美动听的,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今天我们在保留吸收原腔山歌的风貌、韵味的基础上,合理运用作曲技法,往往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的音乐来。如在2008年古风新韵唱小康—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演唱会上,以摇滚乐演奏的新编惠东多视山歌《打工谣》就揉合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节奏,令人耳目一新,爱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我们在原腔山歌的基础上,用作曲的技法加工发展客家山歌使古老的艺术形式获得创新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与时代节奏有机结合起来显得十分必要和可实施。

(二)、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客家方言通俗歌曲。

客家方言,是广东三大方言之一,用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在海内外人圈中很有影响,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所热爱和传唱。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传统的客家山歌中,许多是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精神生活的,而当代的年青

人,对传统的客家山歌却不甚了解和不易接受。随着新时代社会形态,社会风情、思想观念的更新,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而新颖,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客家音乐素材,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的通俗流行歌曲,如在大陆,台湾的客家话歌曲是很受欢迎的,如《爱拼才会赢》、《金包银》等台湾客家话歌曲成了大陆许多人都会吟唱的歌曲。那么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向人家学习和借鉴呢?从台湾作曲家身上得到启发呢?我们也可以运用客家山歌素材,采用通俗歌曲的手法进行创作的,题材广泛,手法多样。因此我们就可以多创作出一些具有客家特色的通俗歌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客家山歌,喜欢客家山歌,弘扬客家山歌文化了。

(三)、利用客家山歌的素材,创作艺术歌曲。

客家人有这么一句俗语:“宁忘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至今他们还保持着客家地区的习俗,客家山歌成了他们的口头文学,形成了民歌中的一支独秀。客家山歌流传千百年,歌曲曲调也十分优美,但是千百年来,客家歌曲为什么不能形成“大气候”,不能在全国打响呢?我想这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客家山歌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限制了它在全国的传播,使它在现代都市中很难生存下去,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普通话的演唱方式让全国听众都能了解,熟悉客家音乐。其次,客家山歌的创作要多样化,发展客家话,普通话合唱曲方面也很值得我们去探索。流传全国的合唱曲,有许多是根据中国民歌素材编曲或创作的,曲式结构简练,很容易让人接受,易唱又有新的意境。因些我们的创作应该顺应时代的精神,创作手法要多样,利用客家山歌素材,在保留原腔优美的基础上,创作出客家山歌合唱曲等艺术歌曲。让全国的听众都能了解,熟悉客家音乐,传播客家文化。

(四)、发展山歌教育和山歌文化,培养山歌手,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

时代在变,客家人的生活也在变,古时候客家人那种田间地头所即兴演唱的山歌已经很少,今天客家山歌更多的是那种文人礼作的山歌和专业演员表演的山歌。今天京剧可以走进大学课堂,客家地区的学校也可以把山歌普及到中小学的音乐课中,或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山歌比赛。培养青少年热爱山歌的兴趣,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对山歌产生钟爱之情。除外还可以举办山歌讲座或山歌培训班,多动员年轻人参加,请山歌师山歌手讲授山歌知识,教唱山歌;吸收中青年人参加,做到老、中、青三结合;以老带新,要口唱、要创作,要研究;使他们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喜欢山歌文化,以保证客家山歌后继有人,使客家山歌得到更好的发展。

客家山歌,流淌着客家人的血液,唱出了客家人的历史变迁,时代在变,岁月流逝,客家人对山歌的热爱不变,不老的是客家山歌。今天我们要发展客家山歌音乐,弘扬中华民族的山歌文化,就要扬弃它的陈旧,打破框框,大胆突破和创新,将客家山歌推向一个新层次,使山歌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

篇3:漫谈广州客家山歌

一、广州客家山歌活动盛况

广州客家山歌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清乾嘉第一批客家人从梅州地区辗转来穗, 直到现在, 广东客家人聚集的地区 (包括梅州、河源、惠州以及韶关) 还不断有客家人陆续到广州读书、就业、打工。据统计, 目前居住在广州地区的客家人不少于200万, 主要分布在越秀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其中增城区50万、花都区40万, 其余分布在各区的有100多万。根据有关统计, 在广州超千万的人口当中, 约有五分之一的市民是“客家人”的后代。如此众多的人数和地域分布环境是客家山歌在广州生生不息、广泛流传的基础。

在广州城区, 客家山歌活动多以公园为主要场所, 包括越秀公园、烈士陵园、黄花岗陵园、十九路军陵园等。越秀区洪桥街、天河区凤凰街一带及其他一些社区, 还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 并有固定的山歌墟和山歌日, 尤其以每月十二号的越秀山客家山歌墟规模最大, 是名副其实的山歌大集会:每月12日, 越秀公园四方炮台便形成了喜庆热闹的客家山歌墟, 人们不约而同从四面八方聚集在这里。山歌墟每次活动少则几百人, 多则达一二千人, 人员不仅来自越秀区的洪桥街, 还有来自广州市其他区和周边地区的群众。参与表演的大部分是山歌协会的会员, 也有一些较有影响的民间歌手及慕名而从外地赶来的音乐爱好者, 基本上只要是来观看的人都可以即兴上台参与表演。每月的28号, 凤凰街斗歌场银排岭颇为热闹, 挤满了唱山歌的街坊。人们聚集在一处, 不仅唱山歌, 更多的是情感交流、同乡叙旧、拉家常等。客家山歌墟是广州客家人这一文化群落在情感、趣味和生活方式上相互认同的一种独特空间, 逐渐成为广州的新民俗。越秀区洪桥街原是在穗客籍群众聚居之地,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2000年洪桥街有人口36000多, 新老客家人数占比过半。从上世纪50年代起, 就有客家人自发聚集在越秀公园四方炮台唱山歌, 逐渐形成越秀山上的“山歌墟”。政府在此基础上举办了多届客家山歌邀请赛, 成为街坊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 洪桥客家山歌成为越秀的特色文化品牌, 洪桥街也被授予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不少以客家人为主的学校把客家山歌列入音乐教材, 成立山歌队, 将唱客家山歌视为最普遍的娱乐活动, 且成绩喜人。如客家山歌队是太和第一小学的一张“名片”, 2006年, 该队获白云区合唱比赛一等奖, 还先后获得过“六省客家山歌邀请赛”金奖、两届广州市中小学南腔粤调乡土音乐合唱比赛的第一名、广州地区改革开放30周年客家山歌擂台赛金奖等荣誉。

越秀区文化馆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单位, 在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客家山歌方面, 做了很多探索与实践。为了让客家山歌得到更好的传承, 2008年起保护中心专门开设了客家山歌培训班, 吸收有声乐基础的年轻歌手参加, 并收集一些客家山歌新作品, 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 更好地传承下去。培训班所排练的客家山歌作品《f家五朵大红花》在2008年“激情山歌唱盛世——广州地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客家山歌擂台赛”中获得了金奖;《寻梦》作品在2014年“两岸三地邀请赛”中获得金奖。为了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 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与洪桥街文化站携手于2014年12月连续三天组织了“名家社区行”系列活动之客家山歌培训交流活动, 12日适逢客家山歌墟, 在越秀公园四方炮台客家山歌活动点, 邀请到国家一级演员、客家山歌歌唱家、有中国“山歌皇后”之称的徐秋菊老师主讲, 她与大家分享客家山歌歌词和歌曲创作的技巧、山歌唱腔及即兴“斗歌”技巧等, 并与爱好者们一起参与了山歌墟交流互动活动。

罗邦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客家山歌的市级传承人, 他的技艺特点是声腔抑扬顿挫、节奏感强, 表演时感情丰富, 引人入胜。他退休多年来一直担任民间的山歌团团长, 还挖掘出失传多年的莲花板山歌说唱, 丰富了山歌舞台的表演。除了培养山歌手, 他还不断改进山歌唱法, 并自己编曲写词。近年从自己创作的山歌稿件中, 挑选部分基础较好的进行整理, 集结成《山歌飘香》书册。

二、广州客家山歌的特色

广州客家山歌具有传统客家山歌普遍的特点, 如:用客家方言和特有的腔调歌唱, 歌词保存了许多古代中原文化, 有十五国风和吴歌的古韵, 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主要以“赋、比、兴”的传统手法, 又常用双关、重叠等手法;从结构上看, 歌词的基本结构是七言四句体, 一、二、四句押韵, 修辞以比喻、双关、歇后见长;从腔调上看, 广州客家山歌在城区流行的主要是来自梅县、兴宁和五华等地的腔调;在白云、花都、增城和从化等区, 主要是太和调和增城过山拉等。广州客家山歌除继承原有传统山歌特点外, 还融入了广府文化特色, 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广州客家山歌尤其是越秀山歌墟的演唱活动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 都市性

客家山歇墟出现在都市气息非常浓厚的广州市, 既保持了传统的自娱性和民众性特质, 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他娱性、时尚性特征以及新时代的特点。参加者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 这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环境、受教育程度等有直接联系。

(二) 广泛性

有很强的群众性, 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阶层, 也不分男女老少、贫贱富贵, 大家高兴就唱, 既是歌者也是听众, 而且形式自由多样, 形成广州城乡群众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 歌曲创新

1.旧曲填新词:这类歌曲的曲调取自传统的客家山歌, 但歌词属重新创作, 内容多为歌颂党的领导、歌唱美好新生活。在越秀山歌墟上这一类歌曲演唱较多。2.新曲新词。在山歌墟上有时也听到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创作, 这些作曲家有的本身就是客家人, 有的则去过客家地区采风, 回来后运用传统客家山歌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 让听众感受到了新的音调、新的情调。这类歌曲总体上艺术性较强, 旋律优美。

(四) 加入时代元素

主要体现在吸收新的演唱方法及加入新的伴奏乐器。在一些新创作的客家山歌的演唱中, 一些歌手吸收了新的演唱方法, 如融入流行歌曲的唱法等。有的歌手在演唱时还会使用新的伴奏乐器, 如萨克斯、架子鼓等, 颇有新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客家文化的包容性。

三、面临的困境与转机

随着时代的发展, 劳动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生活发生了变化, 现在广州客家山歌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1.目前在广州群众性客家山歌活动中, 唱歌和听歌的大多是老年人和少部分中年人。除了地处客家人聚集的在校中小学生外, 年轻人普遍不感兴趣。2.随着城市建设大规模的拆迁, 许多圆寨、围龙屋, 走马楼、四角楼等客家特色民居建筑受到破坏, 造成客家人口聚居状态发生变化, 由集中居住逐渐演变为分散居住。3.各地山歌腔调的优秀代表人物, 大部分已经去世或者年事已高, 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情况与日俱增。4.经费短缺。山歌协会是一个非盈利团体, 山歌墟的活动虽是自娱自乐, 但由于活动长期举行, 所以需要一定经费, 目前经费来源主要靠协会会员们每年交10元会员费作为活动经费。鉴于以上情况, 如不采取有力的抢救和保护措施, 广州客家山歌的前途令人担忧。抢救和保护广州客家山歌, 对于保存客家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办法总比困难多。近十年来,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 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了很大转机。

(一) “政府搭台, 百姓唱戏”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越秀区文化馆作为广州客家山歌的保护单位, 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保护工作。例如:为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 打造越秀区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品牌, 增强客家文化在粤语城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越秀区近年举办了“2013越秀客家山歌邀请赛”, 来自全省各地的客家山歌参赛队伍在越秀公园欢聚一堂, 以“山歌汇羊城, 幸福来相约”为活动主题, 展示山歌艺术特色, 交流传统民俗文化, 歌唱中国梦想, 传递幸福心声。经过前期选拔, 共有40支参赛队伍进入初赛。既有少年儿童, 又有花甲老人, 客家山歌的魅力还吸引了外籍友人参赛。节目形式丰富多样, 包括合唱、独唱、表演唱、歌舞剧等。一些节目注重了创新性, 注入了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在决赛上还增加了擂台赛和拉歌的比赛环节, 为广大群众献上独特的文化盛宴。

(二) 广州市和越秀区的非遗保护机构制订了一系列保护和传承客家山歌的措施

1.收集整理山歌资料。20世纪80年代后, 广州对民间歌谣开展了挖掘、收集、整理等抢救工作, 出版了多部山歌集, 其中包括广州客家山歌;2.成立客家山歌群众组织。目前有洪桥客家山歌协会、天河区凤凰街客家山歌协会、太和镇山歌协会、从化山歌协会、广州市山歌协会等;3.支持山歌墟的发展。从精神和物质方面支持越秀公园、烈士陵园、黄花岗陵园、从化河滨公园等场所的山歌活动, 使山歌墟能够定期开展活动;4.组织文艺活动。广州市及各区已多次举办各类型客家山歌的演出及比赛活动。

(三) 发展规划正在实行

1.政策及资金扶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制定的有关保护非遗的政策、条例、法规, 拓宽广州客家山歌基金的来源渠道, 争取将来自民间的保护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2.继续深入开展广州客家山歌音乐、文学方面的普查工作, 挖掘、收集、整理、出版原生态的文本及音像资料, 编写中小学客家山歌乡土教材, 在所有中小学普及客家山歌的基本知识;3.不断创新, 拓宽歌词的表达范围, 不断赋予新的生命力, 例如可以举办客家山歌歌词征集、评比活动, 举办有时代精神有创意的对歌活动等;4.在精神层面加大扶持传承人的力度, 对优秀的基层山歌手授予“优秀山歌手”“山歌活动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5.保护好群众性客家山歌活动场所, 定期举办民间的基层群众山歌比赛, 以激发群众学习及参与的积极性。

这些措施及规划是对客家山歌保护传承的良好开端。我们相信, 在各级政府和各级保护单位的重视、扶持下, 客家山歌这一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一定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广州客家山歌》, 2007.

篇4:“客家山歌大王”李天生

我循声来到了村中古榕树边,只见足有百来个游客呈月牙状围着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头。这位老人中等身材,脸色红润,看起来精神矍铄,宽大额头上头发倒梳回去,油光发亮。大鼻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看起來特别和善的样子,他穿着橘黄色对襟套服,左胸前赫然印着“永定客家旅游公司”绿色标识,左手拿着小竹板,右手拿着大竹板,兴致勃勃地边唱边敲。噢!他就是“传说”中的永定客家土楼“山歌大王”——李天生爷爷。

趁着李爷爷表演休息的空当,我径直走上前去,主动向李天生爷爷说明了来意。李爷爷待人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儿架子,当他得知了我的来由后,便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往事:“我从小在客家农村跟一些放牛老人学唱山歌,出名后于1956年冬进京参加全国首届农村文艺调演,在中南海为毛主席演唱客家山歌《金丰大山不寻常》。2000年底,世界客属第16届恳亲大会在龙岩召开,在大型交响诗《土楼回响》中担任了乐曲的山歌竹板歌唱演员,此后随着《土楼回响》在全国各地演出,甚至演到了美国、日本等国家,都获得了好评。2011年我还为央视电视剧《下南洋》配唱主题曲呢……”说起往事来,李爷爷脸上洋溢着笑容,满脸的皱纹舒坦多了,似乎变得年轻许多了。

说得兴起,李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一副备用的竹板,现场教我怎样打竹板。我按照李爷爷教的手法,顾得左手,忘了右手,忙得不可开交,惹得李爷爷笑哈哈。李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好孩子!爷爷老喽!现在学唱客家山歌的人少之又少,难得你喜欢,这副竹板爷爷就送给你,希望你能认真学习。”我高兴地说:“谢谢李爷爷,我一定会认真学的。您放心吧!”李爷爷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又去为游客们演唱客家山歌了。

告别了李天生爷爷,手里拿着他送的那一副竹板,觉得沉甸甸的,这分明是一种责任,一种希冀。

篇5:客家山歌、民族器乐大赛主持词

合:大家晚上好!

女:今天,青山放歌,橙林滴翠;鼓乐笙箫,搅人心醉。

男:今夜,星光闪烁,秋月当空;城北广场,车水马龙。

女:新农村建设的春风点亮希望的田野;

男:老山歌放飞的旋律涌动崭新的生活。

女: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本土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寻乌新文化品牌,活跃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县委、县政府举办了这届“寻乌县首届农信杯寻乌山歌、民族器乐大赛”活动。

男:本次活动我们不仅得到了全县各乡镇党委、政府以及县直各部门和省市驻寻各单位的大力支持,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电信分公司、花旗中央对本次活动的鼎力协助。在此,请允许我们谨代表活动组委会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女:为了更好、更多的发现新人和新作品,本次大赛我们共设了三个 分赛区,即留车分赛区、澄江分赛区、长宁分赛区。各区选手踊跃报名,共有154个节目,245位选手参加了这次活动。其年龄跨度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涉及面之广、竞争之激烈是寻乌史上前所未有的。

男:经过三个分赛区的预选和今天上午的复赛我们从中遴选出了二十四个节目近百位选手参加今晚的总决赛。在此,我们衷心的祝愿所有选手在今晚的决赛中取得好成绩!

女:莅临今晚总决赛的领导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男:担任本次大赛山歌组的评委是原老干局局长刘炳玉、县文联副主席钟清、原图书馆馆长张小锋、吉潭中学教师温翔程、寻乌二中教师曾瑜;文学评委是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主任朱国珍、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谢应清,掌声欢迎他们!

女:担任本次大赛器乐组的评委是原文化局局长陈祥、原文联副主席林平、原县采茶剧团演奏员林鸿影、汤国梅,寻乌三中教师刘小凡掌声欢迎他们!

男:“寻乌县首届农信杯寻乌山歌、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现在开始!

女:首先将要进行的是山歌组(器乐组)的比赛,有请一号选手……上台演唱(演奏),大家欢迎。

女:本次大赛独家冠名赞助单位寻乌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广大农民朋友和城镇居民及个体经营户最为喜爱的金融单位。

男:该社以服务县域经济、立足社区、面向农村三大品牌为己任,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开拓个体工商户、扶持中小企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女:该社重点产品有:电子银行、个人存款、农村信贷、大额贷款等。农村信用合作社,您值得信赖的朋友!

女:中国电信是中国三大通讯老大哥企业,其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数据通信业务、黄页信息业务、网元出租业务、应急通信业务等几乎惠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以及经济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男:天翼手机是中国电信为满足广大客户融合信息服务需求而最新推出的一款移动业务品牌。天翼的推出将为中高端企业、家庭及个人客户群,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和便捷话音沟通服务。“天翼惠民行动,火热进行中”!

女:花旗中央,是我县引进的一家最具实力和技术层次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其北大清华之人文理念和景观元素、建筑品质和精致户型的完美结合、全天候物业贴心呵护、全方位智能精心管理、全配套水电保障系统,让“家”的体验尽在温馨中。

男:花旗中央——28层和18层双电梯花园洋房高档主题社区,开启寻乌居住神话,引领橘城尊贵荣耀。

结束语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男:各位参赛选手,现场的各位父老乡亲们:

女:在本次大赛即将降下帷幕之时,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领导的光临!感谢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部门以及省市驻寻单位对本次大赛的积极配合!感谢各位选手的精彩表演!感谢各位父老乡亲的热情捧场!

男:感谢寻乌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寻乌县电信分公司、花旗中央对本

次活动的鼎力支持,并衷心的祝愿他们工作顺利、生意兴隆、事业腾达!

女:寻乌县首届农信杯寻乌山歌、民族器乐大赛到此结束!

篇6:客家山歌论文

山歌

作者:黄遵宪 朝代:清 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篇7:客家山歌论文

神山歌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吾闻海中五神山,其根戴以十五鳌。

一朝六鳌被钓去,岱舆员峤沉洪涛。

尚余三山岿然在,当时不没争秋毫。

如何蓬莱又已浅,忽见平地生藜蒿。

伏羲迨今几万岁,世事如火煎油膏。

娶妻不敢待翁命,治水无暇怜儿号。

避谗奔楚仅得免,历聘返鲁终不遭。

老聃关尹亦又死,人实危脆无坚牢。

篇8:客家山歌论文

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卓越民系。据史学家考证, 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客家先民因为中原战乱而南迁, 先後迁徙到了赣江、泞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区。他们在那里披荆斩棘, 开山造田, 落地生根。相对当地原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 后来也自称客家。

客家人在长达千余年的磨练中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的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在长期的辗转迁徙中形成了吃苦耐劳、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客家精神。这些就构成了客家文化的基本特点。客家文化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不断渗入、融合到文学、音乐、舞蹈、雕刻、绘画等艺术之中其中包括闽西客家山歌。

山歌是客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之一, 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客家人的生活。其内容贴近生活, 语言生动, 情真意切, 神韵自然, 有人称它是中国民歌最华彩的乐章。客家山歌是客家人民祖祖辈辈在长期劳动生活中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客家人把勤劳、坚韧、热情, 融入自己喜爱的山歌之中。客家文化精神哺育的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最为深情、最为放达, 也最为卓越的歌种。客家地区的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是多山, 而山歌之所以能产生并流行, 最为重要的客观环境就是因为有“山”。

闽西, 地处武夷山脉南段, 因其山峦起伏的地势、闭塞的交通环境以及特有的民俗文化, 闽西山歌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 并形成了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客家山歌体系。闽西山歌按音调特点可分三类:客家山歌、龙岩山歌、连城山歌。闽西客家山歌是指流传于旧属汀州府治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 (今明溪) 等县和连城部分地区客家人聚居地的山歌[1]。

从大的方面说, 民间音乐的种种类型, 都综合体现出与具有共生性质的相关文化之间的“文化血缘”关系。正是这种与相关文化的同源构成, 使得民间音乐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也可以说, 文化构成了民间音乐的生态系统, 成为将民间音乐包容于其中的不可分割的外部框架[2]。

同理, 客家山歌作为民间音乐的类型之一, 也与客家文化密不可分。那么, 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文化又是怎样与当地的山歌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呢?笔者通过以下两点分析, 并且以几首闽西客家山歌为例, 通过分析其歌词、节奏、音阶、调式、曲式等方面的特点, 从闽西客家山歌在闽西人民生活中的渗透等方面, 对闽西客家山歌与客家精神的联系进行探究。

首先, 闽西客家山歌除具有一般南方山歌在唱词句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普遍特点外, 在音乐上的突出特点, 就是在旋律进行中突出强调羽、商两音。由于其具有这些简单、易于传唱的特点, 使得闽西客家山歌琅琅上口, 并广泛地运用、融入于闽西客家人的生活、生产劳动、爱情中, 成为体现和传播闽西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儿时时常听见村里的长辈们茶余饭后、出门劳作时唱那没有伴奏但又动听的山歌。他们扛着锄头、牵着牛羊, 在田间地头劳作, 或在山野森林砍柴时都能够边劳作边唱歌。遇见谁家迎亲嫁女、子女上大学, 都会用山歌表达愉快喜悦之情。客家妇女不仅在做针线活时唱山歌, 而且在下橱时也唱山歌。从上述民间音乐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可知, 山歌已经融入到闽西客家的民俗中, 成为了闽西客家人民生活、生产、爱情里不可或缺的部分。如:

1.《黄连树上结苦瓜》

从音程关系上看, 这也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节拍为2/4, 3/4。节奏也相对灵活。但根据歌词内容所显示的信息来看, 这首山歌的节奏较《山歌会唱大家来》应该相对舒缓。《黄连树上结苦瓜》是不断变化重复四句乐段。第一句为主题乐句, 而第二、三、四句是根据主题乐句作变化发展, 其结构图是:a+a 1+a 2+a 3 (4+3+3+2) 。类似这种结构的山歌, 在闽西地区比较容易找到, 其他地区较少[3]。

歌词如下:黄连树上结苦瓜 (哎哎哎) , 世上最苦穷人家 (啊) (哦) 。汗水洗身泪洗面 (咯) (哎) , 穷人长年受熬煎 (哦) 。

用平缓的四度、五度音程关系, 音调中突出re、mi、la这三个音。简单明朗的旋律线条, 琅琅上口。因此, 闽西客家人用这样明了的客家山歌来表达、倾诉自己的生活。虽然歌词中向我们传达的是关于“艰苦”的信息, 勤劳勇敢的客家人民却是乐观的, 他们用歌声来排解生活的压力。但同时也可以看出, 客家人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 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

2.《留朵梅花等郎开》

这首歌从音程角度, 也是四度、五度叠置。音调突出的是do、sol, 羽调式。节拍为2/4, 3/4。节奏舒缓, 表情专注。从曲式结构看, 这是一首复合乐段曲式的歌曲, 其结构图是:a+b+a1+b1。第三、四句是变化的重复了一、二句, 并在第二乐句有半终止。

歌词:檀香烧尽变成灰 (噢) , 一心等郎郎唔来 (噢) (崖自) , 手扶栏杆督目睡哩, 梦中见郎心花开 (噢) 。

高山顶上一头梅 (噢) , 手攀梅花等郎来 (噢) (崖自) , 十朵梅花开九朵哩, 留朵梅花等郎开 (噢) 。

这首是闽西客家情歌, 客家山歌的一种。客家人的爱情也用山歌来表达。含蓄的传情达意是客家人对待爱情的特点。这首歌曲与大部分客家情歌一样为七言体, 隔句押韵, 表达了青年们对爱情的追求、对幸福的憧憬。在过去的客家民间, 唱情歌是年轻人的必修课。白天走在山上或旁晚坐在各家门前, 都可以对上那么一段。情歌似乎已经成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超出了它作为传达爱情媒介的本体作用。客家人结婚前或结婚后都会坚持对客家情歌的热情。

其次, 用方言演唱山歌, 正体现出了文化与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点。闽西人在语言方面用的是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也是客家文化的特点之一。闽西客家人虽是客家, 却也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语言体系。客家人用语言仍然述说不尽自己生活中的点滴, 于是寄情于歌唱。客家方言演唱的客家山歌用艺术的形式, 传承着客家文化中客家方言这一文化的精髓。

唱山歌是闽西客家人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过去闽西客家人特别喜爱用客家方言以歌会友。如现代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所说:客家人无论“白天相遇于山野, 黄昏围坐于村落”, 都必定要“两人对唱, 或多人对唱, 歌声大作, 调戏杂兴”。客家人出门即山歌不断, 或在居家生活中用歌抒发情怀;或在劳动生产中以歌排解疲乏;或在月色美景前借歌传情达意。正是因为人们爱唱、会唱, 并且以歌作为交流的方式之一, 因此, 用山歌体现并传播闽西客家文化就显得理所当然。

如:《山歌会唱大家来》

这是一首四度、五度相结合的五声徵调式山歌。音调以徵音为主, 音调中突出运用re、mi、la这三个音, 正符合了闽西地区山歌中, 旋律强调四度、五度关系的特点。由于它是3/4、2/4的节拍, 因此节奏丰富灵活。在曲式结构方面, 是明显的起承转合的简单的四句体。

歌词如下:山歌会唱大 (啊) 家 (格) 来, 高山顶上 (那) 搭 (呀) 歌台, 唱得鸡 (啊) 毛沉 (啊) 落 (格) 海 (咧咧咯) , 唱得 (格) 大 (啊) 家心花开 (哎咧咯) 。

歌词里有许多衬词, 这是闽西方言的显著特征之一。闽西客家山歌里多有这样的衬词, 并且是用当地方言加以演唱。更显现出客家文化的味道。

从笔者上面所举三首歌曲中, 可以看出, 闽西山歌通过对客家人民思想的渗透, 融入到客家人的生活中, 进而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 并对客家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

音乐和文化永远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音乐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出其价值, 而文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 在客家山歌成型前, 其起源地的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 而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 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 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

客家山歌与客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 没有闽西客家山歌, 闽西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就没有办法得到传播和传承, 而如果没有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做为基垫, 闽西客家山歌就失去了作为客家人古老精神依托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9:客家山歌论文

【关键词】 龙岩山歌;客家山歌;畲族山歌;蒲亨强“核腔”理论;音乐基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龙岩山歌是客家民歌、畲族民歌与河洛(1)文明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受其复杂语言的限制,它一直局限于龙岩本地小范围内流传,不为人们所熟悉。2006年,龙岩山歌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当地政府和民众逐渐开始重视其保护和传承工作。如,龙岩人大网站上在《新罗区人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一文中就直接提出:决定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工作列入2011年的重点监督议题;当地的许多音乐工作者也尝试通过新的创作技法,来复兴龙岩山歌的风采。2015年6月,福建省龙岩山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年72岁的郭金香女士,走进中国音乐学院原生民歌课堂,为民族音乐最高学府的学子们讲解和传授了龙岩山歌。期间,郭金香老师还与同学们进行了近3个小时的访谈,并应邀录制了宝贵的龙岩山歌音响资料。

作为一个闽籍学子,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龙岩山歌,让更多的学者关注它、研究它,从而促进龙岩民众对本土山歌的自信和自觉地传承,一直是笔者的心愿。但笔者发现,目前关于龙岩山歌的理论资料、学术论文确实太少。笔者认为,在新时代下,龙岩山歌要想健康地、长远地传承下去,必须有一定的理论资料做支撑;而弄清龙岩山歌的音乐基因是处理对其传承与发展关系的核心问题。基于这样的动机,结合自己的音乐学专业知识,笔者试图以蒲亨强的“核腔理论”为指导,通过自己对龙岩山歌的了解以及所收集的资料,对龙岩山歌的音乐特点以及音乐背后更深层次的基因做简要的分析。

一、蒲亨强的“核腔”理论

在《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一文中,蒲亨强教授认为:“我国各地各民族民歌在音乐结构上都存在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基础结构,这种基础结构是每首具体作品中音乐结构的核心部分,它是曲调群体中重复率最高的歌腔。”“它在一首民歌中,通常由三个左右的音构成典型的核心歌腔,这个核心歌腔在当地具有普遍的适应性,是当地民歌的基本腔调”,也就是说“核腔”是具有普遍性的,它能够概括性地反映出某个地域、民族内的音乐结构的本质特点。[1]

“核腔”与西方的“动机”既相似,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动机”必须有一个富有特征的节奏形态;而“核腔”则是一组音组,它与节奏形态没有必然关系。同时,西方的“动机”往往是存在于单个的乐曲中;而民歌中的“核腔”则是存在于该地区、该民族的大部分作品中,具有很强的再生功能。用蒲亨强教授的话就是:“核腔在民歌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它有极强的再生功能,具体表现为形态的古老性、稳定性、派生性和通用性四大功能。这些特性使核腔成为民歌音乐的基础结构,并由此显示出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1]

二、龙岩山歌的“核腔”及其文化内涵分析

(一)龙岩山歌简述

龙岩位于福建省的西部,故又称为“闽西”,这里既是我国著名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也是河洛文化区(也就是闽南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歌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龙岩山歌,从广义上说,是指在龙岩管辖范围内的,经由当地人民群众口头创作、筛选、流传的山歌,它根据语言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山歌和客家山歌两大类,也可以合称为“闽西山歌”;从狭义上来说,是专指以龙岩新罗区为中心,并传播至各地的属于闽南支系文化的山歌,它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流行于龙岩新罗区各乡镇和漳平部分地区,根据地区的不同,可以分为龙岩城关山歌、新罗区适中山歌、新罗区大池山歌、新罗区白沙山歌、漳平山歌等等。在龙岩当地民众口中的山歌,一般指的正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本文论述的就是狭义上的龙岩山歌。

(二)龙岩山歌的两种核腔音调和文化内涵

根据笔者现所收集的龙岩山歌的谱例来看,龙岩山歌的“核腔”音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a-do-re旋律音组,另一种是以角徴mi-sol为基础的角调式,两者在风格上泾渭分明。

1.客家山歌影响下的以羽商四度跳进为基础的la-do-re旋律音组

在龙岩山歌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以羽商为基础的la-do-re旋律。2015年6月由福建省龙岩山歌传承人郭金香老师在中国音乐学院原生民歌课堂上教授的8首龙岩山歌中,就有6首属于这种类型。

如在《太阳出来红打红》这首作品(谱例1),只有la-do-re三个音,其中la-re是基础之基础,do在两者之间起连接、过渡的作用。郭金香老师演唱的另一首龙岩山歌《反对旧礼教》同样也只有la-do-re三个音。

那么,这种核心音调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呢?翻阅1978年由福建省龙岩县文化局和福建省龙岩县山歌团共同编写的《闽西山歌》[2]一书,我们发现其收集有10首原版山歌,其中有8首属于客家山歌,外加这次郭金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8首客家山歌,共16首。而在16首客家山歌中,有14首频繁使用了la-do-re旋律音型。其中,有1首客家山歌《新打梭镖》(谱例2)更是仅仅采用la、re两音构成全曲。也就是说,这一旋律特征并非龙岩山歌所特有,而是大多数闽西山歌都共同具有的特点。

学界普遍认为,客家山歌以6-1-2-3为基础的羽调式和以so-la-do-re为基础的徴调式,用音简练,正如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以及前文所提到的客家山歌《新打梭镖》,它们都是只采用了la、re两个音。如果说,龙岩地区的客家山歌的这一特点是受到龙岩山歌的影响而形成的,那么江西的客家山歌和广东的客家山歌同样存在这一特点,又该如何解释呢?由此,笔者认为,龙岩山歌的这一特点,是龙岩地区的人们在与客家族群长期杂居的历史条件下,逐渐受客家山歌影响而形成的。

nlc202309081006

2.畲族音乐影响的以mi-sol音组为基础的角调式

汉族民歌极少有大量使用角调式的,正如黄源络曾经在《南曲角调式》一文中所提到的:“正在以五声为主的民族音乐中,根据五度相生,‘角’的上方‘变宫’不在五声正音之列,因此‘角调式’缺少上属音支撑,完全依靠下属‘羽’,就会使调式下倾,成为‘羽’的附庸调式。因此,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包括许多民歌和戏曲)‘角调式’因为它不健全,很少单独存在。”[3]然而,在龙岩山歌中却存在大量的角调式曲调(谱例3),毫不夸张地说,以角调式为主的龙岩山歌调是百姓运用最广泛的曲调,其普及程度可以称得上“人人皆会”。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当地人只会唱一首龙岩山歌的话,必定是这种以mi-sol为基础的角调式龙岩山歌调。

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大量地使用角调式?郭金香老师解释说,这与龙岩山歌剧在龙岩地区的盛行有关,山歌剧里的龙岩山歌调是家喻户晓的唱段:

龙岩山歌剧是新中国之后出现的龙岩地方性剧种,其中借鉴了汉剧、越剧、黄梅戏等诸多剧种的精华,而龙岩山歌调却是龙岩山歌剧所特有的曲调。那么,龙岩山歌调又是如何而来呢?为什么会是独具特色的角调式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龙岩山歌的资料,其中有一篇名为《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的论文给予笔者很大的启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罗俊毅提到:他在这一地区收集到的所有畲族山歌全部都是角调式的,而在其他畲族聚居地收集到的山歌则具有多种调式并存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景宁畲族较晚迁入景宁地区,只能居住在条件恶劣的半山腰,交通非常不便,不仅与汉人甚少来往,就是与其他畲族聚居地的民众也几乎是从不来往,从而使其习俗和文化都保存得相对完整,在音乐方面则体现为仅使用本民族原生的角调式。[4]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判断,角调式应该是畲族民歌最早使用的音乐调式。

既然角调式是畲族民歌的常用调式,那么就不难理解龙岩山歌为什么如此频繁地使用角调式了。因为,畲族是龙岩地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并且他们比这一地区的汉人更早生活在这里。关于这一点,在郭启熹著的《闽西族群发展史》的第六章《畲族先民与畲族在闽西的形成》一文中有所记载:“六朝至唐代以前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的住民仍被称为‘蛮’、‘蛮獠’……,当地原住民山越、山都木客,以及早先潜入中原的河老、客家的避难流亡先民,不过势力最大、在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雷、钟、蓝等姓氏的畲族先民。”[5]而畲族历来是有歌唱传统的,在长期的交融中,他们影响龙岩山歌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情理中的。早在2013年对郭启熹老先生的采访中,他就反复向提及此事,遗憾的是,由于音乐研究并非他所擅长,他并未对此进行专项研究。所幸在《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一文中,作者非常用心地记录了几首畲族民歌的曲调,其中一首《高皇歌》(谱例4)与龙岩山歌调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另一首畲族民歌《劝婆歌》(谱例5)与龙岩山歌调也同样具有很高的相似度。

通过将以上两首畲族民歌与前面所列的龙岩山歌《正月初一好日子》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它们无论是调式还是音的组织形式都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笔者认为它们之间必然有着内在的文化联系,龙岩山歌的角调式最初应该就是在受到畲族民歌的影响下形成的。而根据离散文化的共性来看,这一原生旋律文化的源头——“畲族民歌”(除了景宁畲族以外)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它在离散的龙岩民歌中,却得以非常好地保存下来。

(三)明确龙岩山歌“核腔”结构与其文化内涵的意义

龙岩历来是山歌之乡,龙岩山歌也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由于受其复杂的语言限制,它一直只局限于在龙岩本地小范围内的流传,未能得到大范围内的专家与学者的关注和认可。这使得龙岩当地的人民及学者对本土的山歌具有很矛盾的态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的时代大背景下,更是如此:一方面,他们意识到龙岩山歌对于龙岩人民、龙岩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将独具特色的龙岩山歌这一艺术形式很好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觉得自己的山歌太土气、太简短、太单调而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上不了台面。因此,很多当地音乐人一直在尝试用新的作曲技法创作出新时代下的龙岩山歌。有的认为,龙岩山歌之所以不能像“信天游”那样传播全国,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语言问题,所以他们极力主张新时代下的龙岩山歌应该用普通话演唱;有的主张,龙岩山歌四句一乐段,太过短小、单调,因此尝试创作像西方艺术歌曲那样的单二、单三等具有完整曲式结构的作品;有的提出,本土的音乐人水平有限,极力主张到省里、甚至是到北京、上海聘请知名作曲家创作……总之,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满腔热情的背后,他们正在忽略一个绝对不能被忽略的关键点——什么才是真正的龙岩山歌?龙岩山歌最具特征的元素是什么?哪些方面可以创新?哪些方面又需要绝对保留?

所以,笔者认为,明确龙岩山歌的“核腔”音调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可以直接服务于新时代下那些致力于发扬龙岩山歌的本土学者的理论构建和音乐人的新民歌创作。它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面正确的旗帜,使其避免本着“保护、发展”的初衷,做着“破坏、扭曲”的事的悲剧性结果。事实上,龙岩山歌也只是一个个案,目前国内存在着许多像龙岩山歌这样的地方性音乐品种,它们既富有文化价值,同时又由于受语言、流传的范围等原因的限制,较少受到研究和关注,以至于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失去了本文化原有的艺术特点,失去了其最宝贵的人文价值。因此,跳出本文化的小天地,站在更高、更大的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事项,也是解决地方民间音乐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

注释:

(1)河洛的发音是“Hokloh”,又称为学佬、鹤老和福佬,源于中原地区。河洛人,是从中原迁徙至福建省和广东的潮汕地区的移民后裔,其语言归属闽南语系,属于闽南文化区的范畴。

参考文献:

[1]蒲亨强.论民歌的基础结构——核腔[J].中国音乐学院学报,1987(2).

[2]龙岩县文化局.闽西山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3]黄源络.南曲角调式[J].中国音乐,1983(2).

[4]罗俊毅.景宁畲族民歌“角调式”特有现象探究[J].中国音乐,2012(2). [5]郭启熹.闽西族群发展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中学教师师德承诺书下一篇:初中班级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