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2024-06-11

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通用8篇)

篇1: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2.1 从评估机构质量控制的主体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资产评估机构实行标准化作业是评估机构开展全方位质量控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的资产评估质量标准主要是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资产评估法规、制度和资产评估行业协会制定的评估准则,而资产评估质量控制标准则尚未颁布。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IS09000质量标准体系,为建立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依据。资产评估机构的核心工作就是通过完成评估项目来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资产评估项目小组就成为评估机构中基本的组织单元。评估项目小组层面的质量控制关键的是项目组人员的选派和项目小组在评估执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2 从评估机构质量控制的对象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资产评估主体层面的质量控制从资产评估机构来看,资产评估的主体主要指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评估人员。评估机构对人力资源的控制应当包括人员聘用、专业发展、考核与晋升等几个方面内容。专业服务的质量归根到底要依靠评估操作人员的“德”与“才”,所以,评估机构应建立人员聘用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地保证及时补充所需的人才以及补充的人员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和素质。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估业务承接机制对于防范评估风险、保障评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3 从评估机构质量控制的过程来加强内部质量控制

资产评估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程序包括:项目承接、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评估计划、前期评估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评估工作流程中,最关键的是收集和查验有关资料、勘察核实和评定估算三个环节,也构成了评估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一是评估资料数量的控制。二是评估资料质量的控制。只有在确信资料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将其作为估计依据。否则,评估人员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 提高我国资产评估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3.1 宏观层面的建设

篇2: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文章摘要】本文通过对资产评估质量概念的界定,从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的两个角度探讨了我国资产评估的质量控制体系,分析了我国资产评估质量方面存在的监管问题和内部控制局限。结合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分别从宏观、及微观层面针对性的提出了关于提高我国资产评估质量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评估;质量控制;评估机构

篇3: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1 空中机械控制过程分析

按照《空中机械师训练大纲》中对训练科目的设置, 将空中机械控制分为起落航线飞行、特殊情况处置和复杂气象飞行等一级子过程。一级子过程的完成需要在不同阶段进行规定的组合操作 (二级子过程) , 而每一次具体飞行练习科目的完成过程, 由于在空中机械控制过程中 (特别是在各种启停过程中) , 对大量的顺序操作以及诸多被控参数的控制情况等均有时间上的规定和要求, 因此本文进一步将二级子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连的时间片 (即三级子过程) 。此外, 在空中机械控制过程中的任一时刻, 均可能发生误操作、事故等情况, 为此, 本文进一步将时间片分解为一系列相连的采样周期 (即四级子过程) , 采样周期是最底层的也是最小的子过程。

图1示意了空中机械控制系统和过程分解的一部分, 其中下层的内容为上层内容的子系统或过程, 处于同一层次的内容属于同一级子系统或过程。由于空中机械控制的驾驶活动复杂、操纵控制连续、制约因素多、自适应和可靠性要求高等特点, 某些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 (特别是隶属于同一个子系统下的各分级子系统之间) 、子过程与子过程之间以及子系统与子过程之间是互相关联互为影响的。

2 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标准

通过分析2007年12月空军装备部外场部下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第十六册装备保障训练第九分册空中机械师飞行训练》中在训练质量评估部分对空中机械控制训练的要求和目标, 结合空中机械控制实际情况, 尽量细化空中机械控制的质量评估标准, 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标准应该包含质量评估指标和扣分权重两方面的内容。

2.1 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

建立的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 直接影响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结果的性质。考虑到质量评估指标的准确、可信、可操作性, 经过对指标进行初选、检验及优化的过程, 建立了空中机械控制直接操纵和间接操纵质量评估指标。

2.1.1 空中机械控制直接操纵质量评估指标

衡量空中机械控制直接操纵质量的好坏有三个重要指标, 一个是准确性, 一个是协调性, 一个是熟练性。

(1) 准确性。准确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从操纵动作的准确性方面进行考察, 二是从从操纵程序与步骤的的准确性方面进行考察。操纵动作的准确性方面, 针对空中机械控制设备操纵, 只需考虑动作方向 (X) 、动作幅度 (S) 以及实施时机这几个因素。针对控制飞行状态的操纵装置类空中机械控制可选取最大速度出现位置、推杆平均速度与油门速度上限的比值、操作准确度、平滑性曲线波峰个数、波谷个数等指标。步骤的的准确性方面, 主要看程序操作是否存在变序、丢失、冗余等情况;各步骤之间需要有间隔时, 间隔时间是否正确等因素。

(2) 协调性。协调性是从操纵诸操纵装置方面进行考察的, 主要看各通道操纵动作是否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重点看有无配合动作以及配合动作程序是否合理。

(3) 熟练性。为了达到《空中机械师训练大纲》中“熟练掌握空中机械操作技术”的训练目的, 应该考虑空中机械控制的熟练程度。熟练程度主要是看动作实施时机是否及时以及操作准确率。

以上指标只是针对空中机械控制明确了可以定量化并在对其进行质量评估时具有可操作性的几个方面的要求, 但是针对每一个指标并没有给出数值, 这是因为空中机械控制作为一个系统过程, 在各个具体科目中对以上指标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实际评估中应该根据具体科目的实际情况, 制定各个指标的数值要求。

2.1.2 空中机械控制间接操纵质量评估指标

由于《空中机械师训练大纲》并没有要求空中机械师实时准确记录规定的需关注的重要参数与重要设备、装置的工作状态, 与机组其它人员特别是机长进行沟通主要是直接或通过语音设备进行语言交流, 而由于语音识别等技术方面的难度太大等原因导致有些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标准难以定量化, 所以注意力分配是否适当;工作参数是否记忆清楚;设备使用注意事项是否清楚;与机组其它人员交流是否顺利;汇报是否及时等方面一般提出定性的质量评估标准, 可采用人工评估的方式进行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 当上述内容有一项发生严重错误时, 应酌情减少该次考核的分数。

虽然上述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遵循本身基本合理、基本涵盖各种情况, 互相独立的原则, 但是上述质量评估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出现某种误操作并不违反以上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时, 可以针对这种误操作再建立一种合适的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 同时对其它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指标并没有什么影响。

2.2 扣分权重的确定

扣分权重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最终的质量评估结果。为保证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结果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空中机械控制的真实水平, 并且具有较好的区分度。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最终确定扣分权重。

(1) 根据误操作违反质量评估指标的程度和其危害性、影响程度大小来确定扣分权重。针对每一具体误操作, 应该按照训练大纲对这一过程相关指标的具体要求结合其违反质量评估指标的程度, 再加上根据当时飞机所处的环境, 综合考虑飞机固有性能, 通过飞机驾驶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 得出的危害性、影响程度的定性或定量结果, 运用有关权重理论, 确定每种具体误操作的扣分权重。

(2) 专家修改及实验确定法。对上面一种方法难以确定的扣分权重可采用咨询专家和实验确定的方法进行修正和补充, 其具体实施方法是:挑选符合要求的领域专家对有争议的误操作的扣分情况进行赋权, 与理论分析确定的扣分权重相互补充、综合考虑确定一套初步完整的扣分权重体系。再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好、中、差三组操作人员, 让这三组操作人员分别进行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 然后反复调整扣分权重, 直至使得最终的三组考试成绩符合客观情况、区分度较好、基本满足要求为止。

在扣分权重的确定过程中, 两种方法应该结合起来使用, 应以前一种理论分析的方法为主, 后一种方法为辅, 从而建立一整套科学、客观、合理的扣分权重体系。

3 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结果的确定

对复杂系统或过程求解的过程正好与分解过程相反, 该过程常称之为“综合”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每次完成规定项目的操作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就是遵循综合的过程, 首先对最底层的子系统或子过程进行评估, 再根据上下层次与本层各系统或过程的相互关系进行评估, 如此反复进行下去, 直至整个过程结束, 最终可得到对运行人员操作的总评估。

参加完所有空中机械控制训练科目的人员在评估后获得的成绩可用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 Y为总的扣分;Yi为各个分科目扣分情况;ωi为各个分科目空中机械师的操作在整个空中机械控制过程中所占的权系数。

从各子系统或过程开始一直到最底层即采样周期 (即四级子过程) , 每一个子系统的扣分情况可用以下一通用表达式来计算:

式中, Yj表示第j个子系统的扣分;右端计算式中的第一项为与子系统j直接相关的各类操作扣分总和;右端计算式中的第二项为隶属于子系统j的所有下层各子系统的扣分总和 (对于最底层的系统来说, 该项为零;如果该项不为零, 则继续以这一项的各子系统为对象, 各子系统的扣分置于上式的左方, 继续运用上式进行计算, 直到上式右端的第二项为零为止) 。

4 结语

本文对空中机械控制进行了过程分析并对空中机械控制质量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实际工作中, 应该对照空中机械控制的质量评估标准进行训练, 在进行训练或者飞行后按照质量评估的方法可以进行质量评估, 提高训练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昌平, 杨越明, 金文姬, 等.空中机械师专业技术概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335~350.

[2]谭跃进, 陈英武, 易进先.系统工程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335~350.

篇4: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阐述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现状,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措施展开探讨研究,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现状的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资产评估机构在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大众利益的重要作用。构建全面的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机制,一方面属于资产评估自身发展需求,一方面是市场发展客观需求。

1.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1确保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对企业内部质量控制予以完善,属于资产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的一项基本要求。全球范围审计行业普遍指出,维护企业资产全面、安全,确保企业会计记录全面、切实,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科学合理化,均属于企业内部质量控制十分重要的职能。资产评估机构乃是一个较为特别的企业,企业运行同样要面临资产全面、安全,业会计记录全面、切实,经营发展科学合理化与否等问题,同样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强化内部质量控制可有效促进资产评估机构实现自身目标。

1.2有效防范评估机构的经营风险。资产评估机构经营发展实践期间,为了实现经营发展的实效性,就应当做好一系列风险防范、风险控制工作。内部质量控制作为资产评估机构运行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能够起到很好的对各式各样风险进行防范、控制的作用。内部质量控制经全面系统评估机构的经营发展风险,逐步提升对机构运营发展薄弱之处的控制力度,科学合理的判定项目风险,对目标客户展开可行性选取等。因此,强化内部质量控制可有效促进资产评估机构防范经营风险。

1.3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资产评估机构唯有构建机构内部全面的管理机制,规范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方可促使机构自身有着良好的经营决策体系、纠错体系以及质量控制保障体系等,从而进一步达到资产评估机构作用全面发挥,促进市场有序健康发展的目的。因此,强化内部质量控制可有效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1]。

2.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现状

2.1管理层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现阶段,一些资产评估机构存在董事会人员组成不规范,机构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监事会未有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使得现有法人治理结构存在不合理、缺乏制衡性等问题。大部分资产评估机构配备浅易,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效率低下,内部质量控制制度不完善,未构建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等,管理层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对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构成不良影响。

2.2缺乏健全的执业质量控制体系。现阶段,市场内资产评估机构越来越多,然而评估业务却十分有限,使得业务开展难度不断增大。一些评估机构为了获取业务,想方设法,甚至是对委托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予以满足。就好比,一些手握评估资源的委托方,将评估价值高低以及评估收费高低等作为前提条件,选择愿意接受该条件的相关资产评估机构。此类情况往往会造成承接业务的评估机构内部出现职责模糊的状况,执业过程中无法根据切实的资产评估流程开展评估工作,出现严重的关注业务疏忽质量的不良局面。

2.3执业风险意识淡薄。市场经济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资产评估行业也不例外,资产评估机构要谋生存、谋发展,就务必要树立起面临各式各样风险的良好防范意识。资产评估机构经营发展实践期间,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经验风险等牟其中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市场风险对于评估机构来说属于无法防止、无法控制的风险,而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则可采取一定的防范、控制措施[2]。然而,现阶段我国一些评估机构执业风险意识淡薄,机构未有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对资产评估行业和谐发展构成不良影响。

3.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措施

3.1经营理念控制。I.强化风险防范、控制意识,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通常情况下,资产评估对象所处的市场环境有着极大的未知性,资产评估工作面临的风险与评估委托方、资产占有方以及评估使用方等有着极大的牵连。鉴于此,资产评估机构应当强化自身风险防范、控制意识,构建起有效的评估、分析风险的相关机制,将经营发展控制在机构可承受范围以内[3]。II.健全机构内部质量管理理念。资产评估机构应用构建起系统的、全面环节的、机构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理念,对机构内部各项工作均要开展质量控制。

3.2组织架构设计。将资产评估人员定位成资产评估领域的切实主体,促进评估职责落实至资产评估人员责任主体上,同时由承担无限责任代替评估机构承担有限责任的现状,促进机构构建起内部风险防范控制、质量控制体系的主观能动性,自资产评估领域全局上提升对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视力度[4]。

3.3业务流程质量控制

I.业务承接质量控制。评估机构对业务进行接揽过程中,要全面获悉委托方、评估业务的相关情况,结合自身业务水平,切实决定自身有能力承接该评估业务与否。II.业务开展质量控制。结合资产评估基准及业务实际情况开展现场分析调查工作;对现场的分析调查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生成评估底稿;在结合评估对象的属性、种类及相关资料,选取合理的评估手段[5]。

3.4人力资源管理控制。评估工作实践期间,对评估人员各方面素质、技术水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此可见,评估人员要不断地展开学习,评估机构亦应当做好评估人员培训教育工作。针对评估人员教育培训,机构一方面可定期开展机构内部教育培训,一方面可适时安排评估人员参与评估协会的教育培训。同时,评估机构应当关注教育培训成效,要结合评估人员切实情况安排对应的培训内容,引入评估经典案例,强化教育培训内容直观性,有效提升评估人员各方面素质、技术水准。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市场经济大环境下,资产评估机构在市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大众利益的重要作用。为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的有效作用,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认识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资产评估机构内部质量控制现状,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自“经营理念控制”、“组织架构设计”、“业务流程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等方面出发,积极促进资产评估机构有序健康发展。(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思靓,付桂彦,陈 岩. 资产评估机构内部控制制度浅析[J].财会通讯·综合(中旬刊),2011,(12):101.

[2]张玉珍,徐 寒. 资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体系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3,31(06):23-27.

[3]StePllenR.Clark,MAI,ASA,and John R.Knight,Phd Business.EnterPrise Value In SPecial Purpose Propertices[J].The Appraisal Journal,2002(01):53-59.

[4]王志强,张真真. 资产评估机构的持续竞争优势——论核心人力资源在评估机构中的作用[J].中国资产评估,2004,(03):162-163.

[5]尉京红,赵黎明. 我国资产评估质量评价标准的差异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55-58.

篇5: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本专家提示是一种专家意见。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可以参照本专家提示,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适当的做法。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根据业务发展,对本专家提示进行更新。第一章 引 言

第一条 为指导中小评估机构建立健全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促进中小评估机构实现业务质量控制目标,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组织制定了本专家提示。

第二条 中小评估机构的业务质量控制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小评估机构及其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准则的规定;

(二)中小评估机构及其相关人员勤勉尽责,保证业务质量,防范执业风险。

第三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质量控制制度,为执行质量控制制度设计必要程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质量控制责任;

(二)职业道德;

(三)人力资源;

(四)评估业务承接;

(五)评估业务计划;

(六)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出具;

(七)监控和改进;

(八)文件和记录。

第四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将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传达到全体人员,记录制度和程序的执行情况。

中小评估机构人员应当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掌握和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向所在评估机构反馈对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意见和建议。第二章 质量控制责任

第五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合理界定质量控制主体承担的质量控制责任,并建立和落实责任追究机制。控制主体通常包括:

(一)最高管理层;

(二)首席评估师;

(三)项目负责人;

(四)项目审核人员;

(五)项目团队成员;

(六)评估机构其他人员。

第六条 最高管理层是指在中小评估机构内部指挥和控制评估机构的一个人或者一组人。最高管理层对业务质量控制承担最终责任。中小评估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最高管理层组成人员。当最高管理层为一个人时,公司制评估机构的最高管理层为法定代表人;合伙制评估机构的最高管理层为首席合伙人。

最高管理层应当在股东会(或者合伙人会议)授权的或者章程(或者合伙协议)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并承担以下职责:

(一)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让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业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确保全员参与,以达到质量控制目标;

(二)贯彻中小评估机构的服务宗旨,确保全体人员理解服务宗旨的内涵,并评审其持续适宜性;

(三)制定各职能部门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控制目标应当具体、可测量和可实现,并与服务宗旨保持一致;

(四)策划组织架构,设计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对其进行定期评审,确保其处于适宜、充分和有效的状态。

第七条 首席评估师是指最高管理层在业务质量控制方面的代表。首席评估师应当是评估机构的股东(或者合伙人),且应当具备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经验和能力。首席评估师由最高管理层指定并授予其管理权限,直接对最高管理层负责。首席评估师承担以下职责:

(一)确保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二)监控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运行情况,向最高管理层报告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案;

(三)促进全体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质量意识。

第八条 项目负责人是指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在评估报告上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项目负责人承担以下职责:

(一)评估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施;

(二)评估业务实施中的协调和沟通;

(三)按照程序报告与评估业务相关的重要信息;

(四)组织复核项目团队成员的工作;

(五)对专家的工作成果进行分析判断,确信其合理性;

(六)组织编制评估报告,并审核相关内容;

(七)组织处理委托方或者委托方许可的相关当事方反馈的意见;

(八)在出具的评估报告上签字盖章;

(九)组织评估业务工作底稿归档。

第九条 项目审核人员是指项目团队以外,具有足够的技术专长和执业经验以及适当的权限,对项目团队工作进行独立、客观审核的人员。项目审核人员承担以下职责:

(一)审核评估程序执行情况;

(二)审核拟出具的评估报告;

(三)审核工作底稿;

(四)综合评价项目风险,提出出具评估报告的明确意见。

第十条 项目团队是指中小评估机构组建的为执行某项评估业务的一组人,项目团队由项目负责人管理。项目团队成员一般包括承担或者参与评估业务工作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业务助理人员。项目团队成员承担以下职责:

(一)接受项目负责人的管理,了解拟执行工作的目标,理解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指令;

(二)按照评估机构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要求从事具体评估业务工作,形成工作底稿;

(三)汇报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四)复核已经完成的工作底稿并接受审核。

第十一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明确其他人员与质量控制相关的职责,该类人员通常包括:

(一)业务洽谈人员;

(二)业务部门负责人;

(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四)信息管理人员;

(五)档案管理人员;

(六)文秘人员。第三章 职业道德

第十二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制度和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全体人员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及相关资产评估准则。

第十三条 中小评估机构管理层应当遵守《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及相关资产评估准则,通过行为示范在评估机构内部形成重视职业道德的氛围。

第十四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对全体人员提出遵守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

第十五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通过专门教育和培训,确保注册资产评估师和相关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保持应有的专业胜任能力。

第十六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要求评估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签署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承诺函,并且每年对评估人员所签署的职业道德规范承诺函的遵守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第十七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保持必要的职业审慎态度,识别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情形,合理判断其对独立性的影响,采取恰当措施保证独立性贯穿评估程序始终。

第十八条 中小评估机构执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国家秘密、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商业秘密、所在机构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除下列人员和机构可以依法从评估机构获取和保留国家秘密及商业秘密外,不得向他人泄露在执业过程中获得的不应当公开的信息以及评估结论:

(一)委托方或者由委托方书面许可的人;

(二)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第三方;

(三)具有管辖权的监管机构、行业协会。

执业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为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服务结束或者离开所在评估机构后,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约定承担保密义务。

第十九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对违反职业道德要求的员工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

第四章 人力资源

第二十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合理配置必需的人力资源,并根据业务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和更新。

第二十一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明确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制定并不断完善员工招聘制度、培训制度、绩效考评制度、薪酬及晋升制度。

(一)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适宜的招聘制度,根据自身及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具备执行业务所需的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中小评估机构按照所需岗位的职位描述对应聘人员进行初步筛选,从专业胜任能力方面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二)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和完善员工培训制度,确保各级业务人员及时熟悉并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估准则,更新和提高专业知识,保持和完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培训制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员工培训计划;

2.参加并完成资产评估行业协会、相关管理部门要求的继续教育;

3.举办内部培训;

4.书面记录各级评估人员参加培训情况,定期检查、评价培训的内容和效果。

(三)中小评估机构根据自身发展目标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员工绩效考评制度,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升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期望。绩效考评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员工绩效考评。绩效考评按不同职务级别、不同岗位进行;

2.绩效考评可以采取上级评价下级、集体无记名打分等评价方式,对员工内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绩、综合能力及素质进行综合性评价;

3.绩效考评结果与薪酬调整、职级升降和续聘辞退挂钩。

(四)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本着责任与报酬相配比,风险与补偿相对应,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绩效与奖惩相挂钩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员工薪酬制度。

第二十二条 中小评估机构在制定组建项目团队的制度和程序时,应当要求项目团队成员具备下列条件:

(一)必要的职业道德,能够保持独立性;

(二)必要的专业知识、执业能力、专业经验;

(三)遵守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意识。

第二十三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健全聘请专家和外部人员协助工作的制度和程序,以确信专家和外部人员工作的合理性。第五章 评估业务承接

第二十四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自身特点谨慎地选择客户和业务,在业务承接环节应当考虑以下方面:

(一)评估业务的基本事项、委托方的要求、被评估单位(产权持有单位)的情况;

(二)具有执行该项业务的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三)能够遵守职业道德,与委托方或者相关当事方不存在可能影响独立性的情形;

(四)对委托业务风险进行评价,该项业务的承接不会给评估机构带来不可控制的风险;

(五)考虑工作量,预计项目成本,合理确定项目收费。

第二十五条 业务洽谈人员对评估业务进行初步评价,可以接受的评估业务,报法定代表人(或者首席合伙人)批准;当评估业务存在较大风险时,业务洽谈人员提请首席评估师处理;首席评估师不能解决的,应当向最高管理层报告,最高管理层认为有必要时,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召开由法定代表人(或者首席合伙人)主持,首席评估师、业务洽谈人员、拟委派的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和项目审核人员等参加的会议,决定是否承接。会议应当形成记录并归档。

第二十六条 项目负责人在获知可能存在风险的情形或者变更、中止、终止业务约定书的信息时,应当提请首席评估师处理;首席评估师不能解决的,应当报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层认为必要时,召开由法定代表人(或者首席合伙人)主持,首席评估师、业务洽谈人员、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和项目审核人员等参加的会议,决定是否变更、中止、终止该项业务约定书。会议应当形成记录并归档。

第二十七条 如果变更、中止、终止该项业务,中小评估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当就拟采取的行动及原因与客户进行沟通。第六章 评估业务计划

第二十八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计划的控制制度和程序,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

(一)项目团队成员了解工作内容、工作目标、重点关注领域;

(二)项目负责人有效组织和管理评估业务;

(三)管理层人员有效监控评估业务;

(四)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了解评估计划的内容,配合项目团队工作。

第二十九条 评估计划应当由项目负责人编制,在编制评估计划前项目负责人应当完成以下事项:

(一)进一步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二)为编制评估计划、开展后续工作组织资源;

(三)确定是否对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四)确定是否对项目团队成员进行适当的培训;

(五)确定是否开展初步评估活动。

第三十条 评估计划应当涵盖评估业务实施全过程,一般包括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等。评估计划主要内容通常包括:

(一)评估目的;

(二)评估对象和范围;

(三)价值类型;

(四)评估基准日;

(五)主要程序的时间进度;

(六)人员安排;

(七)评估方法;

(八)技术方案;

(九)是否需要利用专家工作。

第三十一条 评估计划应当经过最高管理层成员批准后实施。如果在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生重大调整,应当重新报批。

第三十二条 对大型、复杂的评估业务,应当编制详细的评估计划。第七章 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出具

第三十三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实施和报告出具环节的制度和程序,针对以下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评估业务正确执行,满足出具评估报告的要求:

(一)项目团队组建及工作委派;

(二)现场调查、评估资料收集和评定估算;

(三)评估报告编制;

(四)利用专家工作;

(五)疑难问题的咨询及解决;

(六)争议事项的解决;

(七)项目负责人的指导与监督;

(八)内部审核;

(九)评估报告签发及提交。

第三十四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评估业务的规模、难易程度等确定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的建议组建项目团队,明确项目团队成员的职责、权限分工。

(一)项目负责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具有注册资产评估师资格;

2.具备履行职责所需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执业能力、专业经验;

3.对大型、复杂的评估业务,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股东(或者合伙人)担任。

(二)项目团队其他成员应当具有完成评估业务必备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经验。

第三十五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不同特征资产(企业)的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以及编制评估报告情况,制定控制制度和程序:

(一)根据业务现场情况制定可行的现场工作方案,组织项目团队成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按评估计划完成现场工作,并有完整记录;

(二)谨慎选择收集资料的渠道,对委托方及被评估单位(产权持有单位)提供的资料,现场调查收集的资料,直接从市场等渠道独立获取的资料,以及从政府部门、各类专业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获取的资料进行分析,并重点关注评估资料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三)根据评估对象、评估目的、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分析、判断评估方法的恰当性,进行评定估算,对评估结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记录评估方法、参数的选取及评估结论的确定过程。

第三十六条 评估报告应当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在评估报告编制前应当对已经完成的工作底稿进行整理、分析、审核,对评估结论进行综合评价。评估报告应当全面、客观反映评估过程和评估结论,内容完整,格式规范。

第三十七条 中小评估机构在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如果需要专家协助工作,项目负责人应当与专家充分沟通,确保专家理解工作目标,履行评估程序。

第三十八条 中小评估机构制定的引用其他专业报告结论的控制制度和程序,通常包括下列内容:

(一)对出具专业报告的机构资质进行核实;

(二)对拟引用专业报告的重大事项进行必要关注;

(三)引用的情形、方式及其在评估报告中的披露。

第三十九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疑难问题解决制度和程序,对于在评估业务执行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应当考虑以适当方式和渠道进行咨询,避免随意处理或者回避。

(一)项目团队内部应当形成良好的咨询、研讨氛围,评估人员遇到疑难问题时,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或者项目团队其他成员咨询。如果疑难问题在项目团队内部无法得到解决,项目负责人应当将问题以及所有相关的事项报首席评估师;

(二)首席评估师应当及时解答项目团队提交的问题,并以适当的形式反馈咨询意见。对于首席评估师无法解决的疑难事项,可向评估机构外部其他具备适当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

(三)项目团队应当完整、详细地记录寻求咨询的事项及咨询的结果。

项目团队各级人员应当切实履行职责,其职责不因咨询而改变。

第四十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意见分歧解决制度和程序,处理和解决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之间的意见分歧,项目负责人与项目审核人员、首席评估师之间的意见分歧。形成的结论应当执行并记录。

(一)签字的注册资产评估师之间、项目负责人与项目审核人员之间、项目负责人与首席评估师之间的意见分歧,由首席评估师负责协调处理;

(二)在意见分歧未得到解决之前,评估机构不得出具评估报告。

第四十一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项目负责人制度和程序,要求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团队成员的评估业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和监督,合理保证其按照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客观、公正的报告。

(一)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项目团队成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经验进行合理分工,通过适当的培训,使项目团队成员清楚了解所分派工作的目标,指导其完成所分派的工作,以保证项目团队成员明确下列事项:

1.各自的职责;

2.评估业务基本情况;

3.评估计划;

4.与风险相关的事项;

5.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项目负责人应当监督评估业务的执行,主要监督工作包括:

1.对项目团队成员承担的工作进行检查,掌握其工作进展情况;

2.对项目团队成员承担的工作进行协调、管理;

3.项目团队内部复核。

第四十二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业务内部审核制度和程序,项目负责人应当对编制完成的评估报告相关内容进行审核,经过项目团队其他签字注册资产评估师复核后,提交项目审核人员审核,重大评估业务在项目审核人员审核后报首席评估师审核。应当确保未经审核合格的事项不得进入下一程序,审核过程、结论应当记录并归档。

(一)项目审核人员应当重点审核以下内容,综合评价评估业务风险,提出出具评估报告的明确意见:

1.项目团队内部是否已经进行复核;

2.是否已经按资产评估准则的要求履行了必要的评估程序,完成了评估计划全部工作;

3.获取的证据是否充分、适当,足以支持形成的结论;采用的评估方法是否恰当,选取的参数是否合理,测算过程是否清晰;评估报告是否已经正确完整编制,措辞是否恰当,重大事项是否在评估报告中已经完整披露,是否符合出具评估报告的要求;

4.支持评估结论的相关证据及评估过程是否已经形成工作底稿,工作底稿形式上是否做到要素齐全、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内容上是否做到资料完整、信息准确、繁简得当、结论明确。

(二)首席评估师应当重点审核以下内容:

1.项目审核人员的工作是否恰当,审核结论是否合理;

2.项目团队的工作是否已经按照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准则的规定执行;

3.重要事项和重大风险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是否恰当,评估结论是否合理。

项目审核人员、首席评估师应当在审核记录上签署姓名及日期。

第四十三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评估报告签发及提交制度和程序,通常包括:

(一)评估报告签发及提交流程;

(二)发现已经提交的评估报告存在对评估结论产生重大影响的瑕疵、错误等问题时应当采取处理措施。通常包括:

1.收回评估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重新提交评估报告;

2.不能收回评估报告且评估报告未使用的,应当重新出具评估报告,同时声明原评估报告作废;

3.评估报告已经使用的,应当出具正式文件说明发现的问题和产生错误的原因及正确的结果。

第八章 监控和改进

第四十四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对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遵守情况进行监控,以合理保证这些制度和程序有效运行并得到及时修订。

第四十五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针对以下重点内容对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一)是否符合评估机构的实际;

(二)是否达到了质量控制目标;

(三)是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持。

第四十六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每年对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设计的适当性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全面自查。检查人员应当具备适当专业胜任能力和经验,参与评估业务执行的人员不得承担该项业务的检查工作。

第四十七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收集、管理和利用不同渠道来源的相关信息,对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加以改进,并将改进内容传达到全体人员,确保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有效实施。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一)根据法律法规、资产评估准则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修订;

(二)对业务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执业质量问题,首席评估师应当及时与项目负责人沟通,指出问题或者不足,并提出修改制度和程序的建议;

(三)对于在质量控制制度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当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四)对于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设计上存在的缺陷或者薄弱环节,应当及时修订;

(五)对严重违反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的人员,应当按照本评估机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第九章 文件和记录

第四十八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文件控制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使用的文件均为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者废止的文件和资料。

第四十九条 中小评估机构应当制定业务质量控制记录制度和程序,保持业务质量控制的相关记录并及时归档。

记录控制的制度和程序应当规定记录的标识、存储、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超期后的处置所需的控制。

第五十条 业务质量控制记录主要包括:

(一)人力资源管理记录;

(二)评估业务工作底稿;

(三)监控和改进记录;

(四)质量控制制度和程序评审记录。

篇6: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发布部门: 北京市

发布文号:

为建立和完善北京市体检质量控制和改进体系,规范体检工作,对其工作质量进行科学、正确的评估,确保体检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一部分 基本条件

一、场地及建筑

(一)有相对独立的体检场所及候检场所。

(二)体检区域有冷暖设施,通风良好。

(三)按体检用房使用总面积与当日受检人数之比,受检者人均占有使用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上,使用总面积不得低于400平方米。

二、专业设置

(一)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口腔科、体检咨询;

(二)放射影像、心电图、B超、检验。

三、每个体检专业至少一名从事本专业五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医师与受检人数之比为1:10,设总主检1人。

四、基本仪器设备:

(一)检查床、血压表、听诊器、叩诊锤、身高计、体重计、测量尺、肛门镜(或数字显影直肠肛门镜)、红外乳腺诊断仪、额镜、耳镜、音叉、鼻镜、鼻咽镜、喉镜、间接喉镜、压舌板、标准对数视力表、色盲检查图、眼底镜、裂隙灯、眼压计、检眼灯或手电筒、遮眼罩、牙椅、灯(无影灯)、口腔器械盘、口镜、镊子、探针、妇科检查床、窥阴器、细胞学检查、离心机、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全自动(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洗板机、酶标分析仪、相关检测试剂盒、恒温箱、电冰箱、冰柜、心电图机、X光机、B超显像仪、超声图象热敏打印机、压力灭菌器、采血台、消毒器材、医疗用品、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及相应设备。

(二)其它设备:根据体检特殊项目需要配备相应设备。

(三)征兵、招生体检的仪器设备配置执行相关标准。

第二部分 体检质量评估标准

一、有体检质量控制管理组织,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二、健全的体检工作规章制度,并装订成册:

(一)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二)科室工作制度;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四)信息化管理制度;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六)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制度;

(七)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三、各项操作符合体检操作规程。

四、体检结论书写规范、准确,使用医学术语。

五、各种体检检验报告结果有正常参考值,检验项目有中英文对照。

六、体检报告在10天内反馈受检者或受检单位,检出重要阳性体征或可疑重大疾病及时通知到受检单位或受检者并有记录。

七、从事体检工作的医师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具有有效的执业证书;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及相关的上岗证书。

八、放射科专业使用的设备、工作场所及各种防护设施符合有关规定,持有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放射卫生防护和影像质量检测合格报告。

九、检验科的室内质控、室间质评达到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质控要求。

十、医疗机构采购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必须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器械,查验并保存供货商及产品的资质证明,效期产品实行效期产品管理,一次性使用的产品不得重复使用。

医疗机构所用的诊断试剂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或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生产企业应有《药品生产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供货方要提供质量保证书。

十一、医疗废物的管理达到《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要求。

十二、设有专(兼)职信息管理人员,各种统计报表上报及时准确。

十三、医院感染管理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北京市《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实施细则》的规定。

十四、需提供国家年审合格证书或相关有效证明文书的设备:

放射科全套设备 血球分析仪

心电图机生化分析仪

血压表酶标仪

身高体重计天平

B超设备氧气瓶

听力计免疫系统检测仪器

眼压计

裂隙灯

电脑验光仪

紫外线灯

篇7:信贷资产质量分析

衡量信贷资产质量的指标有:到期收回率、应收利息收回率、存量贷款不良率

贷款到期收回率指的是考核期内到期贷款和实际收回贷款的比率。季度、考核标准不低于90%。新发放贷款展期、倒约的不视同收回。该指标按季考核,年内滚动计算,不跨。这项指标重点考核信贷资金的流动性,目的是改变多年来养成的“倒约”恶习,目标是使信贷资金“放得出,收得回”。应收利息收回率指的是所有新增贷款在考核期内应收利息和实际收回利息的比率,季度、考核标准为不低于95%。该指标为按季考核,年内滚动计算,为累进考核指标。这项指标重点考核信贷资金的效益性。

篇8:资产评估质量控制分析

在经济林资产中应用资产评估的方法, 主要是实现对经济林中产品价格、生产经营成本、经济寿命期、产量和折现率等主要方面的经济指标的评估, 分析这些主要指标在资产评估中的影响, 实现对经济林资产的质量控制, 才能提高经济林资产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的材林林木, 经济林的资产评估因为经济林不同的生长过程和经营特点, 具有不同的资产评估方法。选择合适的资产评估方法, 对经济林资产的效益评估和质量控制, 有利于实现对经济林资产的经营管理。

2 经济林资产的评估实践

经济林在经营过程中, 具有见效快、效果良好和时间长的特点, 是农村村民和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重要资产, 是我国森林资产评估中的基本组成内容。对经济林的资产评估, 有利于实现对经济林的有效管理。经济林的生长阶段, 主要包括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因为经济林中树种、栽培条件和品种等的不同, 所以经济林的生长速率也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经济林的资产评估方法不同于其他的材林林木资产评估方法。根据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要求, 结合资产评估的理论, 适用于经济林的资产评估方法, 包括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成本资产评估方法在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过程中, 一般适合在经济林的产前期应用, 在经济林的其他生长阶段应用的比较少。从理论上说, 市场资产评估法在经济林的不同生长阶段都可以应用。但是只有当交易市场具备了充分的发育、比较健全的制度和公开透明等条件的时候, 才能得到合适的参照物, 保证市场资产评估法在经济林资产评估过程中的有效应用。在全部的经济林中, 占最重要部分的是经济林的收益年限, 因此经济林的资产评估中, 主要的资产评估方法是收益法。经济林的生长时间有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进行资产评估的时候, 应该根据资产评估的理论, 应用具有限期的收益资产评估方法。对一定限期内经济林资产不同粘度的纯收益额进行预测, 选择合理的折现率实现折现和求和, 得出的不同粘度的经济林预期收益折现值的和, 就是经济林资产的评估值。

在实际的经济林资产评估过程中, 应用的主要的收益资产评估计算公式是:

E是经济林的资产评估值, Ai是经济林未来第i年的纯收益值, p是经济林资产的折现率, u是经济林的收益年期。经济林的资产收益年期, 是指从经济林的资产评估基准日开始进行计算, 一直到经济林的使用时间停止的整个过程中, 剩余的收获年限。利用这个公式实现对经济林资产未来每年的纯收益值评估, 从另外一种角度说, 就是在经济林每年的产量和产品价格相乘, 然后对经济林中不同成本的支出进行扣除。在对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过程中, 未来不同年的价格和成本的取值应该全部按照同一个时间和地点作为标准, 这一个时间和地点一般在资产评估中被称为评估基准日。由此可以得出结果, 经济林未来不同年份的纯收益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林的产量。但是, 经济林的产量属于随机变量, 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是经济林中树种立地、生物学特征、气候、年龄和经营管理等不同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 我国的资产评估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 不能准确的对经济林的未来产量作出准确的预估, 而且预估的年数越长, 经济林资产预估值的准确度就越低。根据这一特点, 继续用上述公式比较复杂, 可以通过下面比较简便的计算公式, 实现对经济林资产评估的计算。计算公式是:

该公式具有简单直观, 容易计算和便于应用的特点, 在经济林资产评估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 经济林资产的质量控制

资产评估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 评估质量对资产的收益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在资产评估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对资产评估质量的控制, 提高评估报告的质量, 才能真实的反映出资产的收益情况。在对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过程中, 在经济林不同的生长评估阶段建立一定的质量点, 实现对这些质量点的控制, 可以在经济林的资产评估中, 形成比较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 实现对经济林资产评估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从狭义的方面来讲, 主要是指在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广义的方面来讲, 主要是指在资产评估过程中, 实现对资产评估事前、评估过程中和评估事后的质量控制, 可以形成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在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过程中, 实现对资产评估前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评估前期的指导、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评估计划编制;资产评估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资产清查、技术鉴定、评定估算和汇总审核;资产评估事后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经验确认和不同意见的听取、信息的反馈, 形成质量控制体系等。在实际的经济林资产评估过程中, 应该根据经济林的生长特点等主要特征, 选择合理的资产评估方法, 在资产评估过程中, 形成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提高经济林资产评估的质量, 真实的反映出经济林的收益, 才能实现对经济林资产进行评估的目的和作用。

某处于低山丘陵地区的经济林, 主要的生长作物是柑桔, 以此经济林为例, 简述对经济林进行资产评估的过程。该经济林所处的海拔高度在200~250m的范围内, 通常的坡度气温值是15~20℃。因为处于低山丘陵地区, 会受到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影响, 所以气候比较温和, 雨量比较充沛, 适合不同经济林的生长。在经济林中划分出一块12hm2面积的柑桔, 在盛产期实现对经济林资产评估的研究。认真的对近些年来柑桔的生产、销售和经营情况进行分析, 整理相关的数据得出经济林资产评估中需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如表1。

根据这些关键的经济林技术指标, 可以实现对每公顷经济林年均纯收入值的计算:Zu=19700×0.86-9750×1.2-450=4792元。

根据经济林每公顷的年均纯收益Zu, 折现率p和收益年期u, 利用经济林资产评估中的收益评估方法, 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如下:

根据这个结论可知, 12hm2面积柑桔的经济林总的资产评估值是59719×12=716628元。在实际的经济林资产评估过程中, 评估值会受到不同指标的影响。固定经济林的其他经济指标,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 经济林资产评估值在某一经济指标发生变化时产生的影响, 需要严格的实施质量控制, 才能保证经济林资产评估值的准确性。

4 结语

在经济林的资产评估过程中, 实现对不同评估值影响因素的控制, 形成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 才能提高经济林资产评估的质量, 真实的反映出经济林的资产收益, 实现资产评估的作用。

摘要:指出了经济林主要的生产作物包括干鲜果品、饮料、工业原料、食用油料、调香料和药材等, 属于比较大的林种, 在森林资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对经济林进行经营管理, 是我国林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根据经济林的生长经营特点, 对经济林的年均收益进行了预估, 探讨了利用资产评估的收益方法, 对经济林的资产进行了评估, 以实现资产评估的应用和质量控制, 对经济林资产的收益进行了解, 实现对经济林资产的管理。

关键词:经济林资产评估,实践,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曹丽如.经济林资产评估技术的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6 (1) :31~32.

[2]谢德新.经济林资产评估的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 2006, 63 (1) :42~43.

[3]吴迪.中国资产评估业务质量控制进入准则规范时代[J].中国会计报, 2011, 26 (27) :129~130.

上一篇:云南省泸西一中2018届高三五月份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下一篇:彩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