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2024-06-13

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精选8篇)

篇1: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用人单位申请工伤认定》办事指南

一、受理条件(范围)

市属以上用人单位。

二、需要提供的资料

1、基本材料(规格用A4纸,下同)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工伤事故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受伤部位、事发经过、事故原因;

(3)劳动合同文书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4)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5)受伤者的身份证复印件,若死亡的死亡证和火化证明或火葬收费发票和户口注销复印件、殓葬证;

(6)用人单位注册登记资料;

(7)受伤时在场工友的证明及其身份证复印件。

2、属于下列情况应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2)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提交:①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②路线图(标明:住所地址、单位地址、出事地点、勘查人、绘图人以及日期)。③住所地户口簿或居住地证明。④驾驶证、行驶证。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部门证明或其他证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

(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

(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

(6)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

对因特殊情况,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应书面说明情况。

三、办理时限

经审查,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材料完整的发给《受理回执》。案件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

四、收费标准

本行政行为不收费。

五、办理政策依据

(一)《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5号);

(二)《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省人大公告[2003]第24号);

(三)《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保障部令[2003]第17号)。

六、领件须知

(一)用人单位凭《受理回执》和工伤职工到到窗口领取办理结果;工伤职工不能同往的,需提供授权委托书、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二)领件时请仔细检查、核对有关的材料。

七、受理部门

工伤和生育保险处

地址:广州市梅东路28号梅花村大厦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综合服务大厅

邮编:510600

咨询电话:87655257(服务窗口)

83373262(业务办公室)

监督电话:***7

网址:http:///serv(服务窗口)

http://(业务办公室)

篇2: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工伤认定申请:

1、用工单位写份事故证明

2、事故当事人手写事故经过(盖手指模)

3、两名旁证人证明经过(手写加手指模)

4、伤者及旁证人身份证复印件。

5、社会保险登记证,劳动合同。

6、工伤认定申请表

7、首诊病历或职业病诊断证明原件及复印件,(8张照片)

8、手抄委托书一份签名盖手指模

劳动能力鉴定需准备资料:

申请工伤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等级鉴定须填报《广州市伤病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并同时报送以下材料: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2、发生工伤后首次就诊病历、与该次工伤相关的住院资料及其后所有门诊病历(原件及复印件);

3、首次及其后复查的各项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

4、受伤部位存在疤痕、缺损、畸形的,须提供受伤部位的4R彩色照片;

5、被鉴定人身份证复印件;

篇3:辨析工伤认定申请时限

1 工伤认定的“申请时限”与“申请时效”

《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条例使用了“申请时限”的表述。对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应该使用“申请时效”还是“申请时限”, 学术界存在诸多争议, 前者“申请时效”在法律术语上更多用于可变期间, 后者“申请时限”, 更多的是用于不可变期间。条例中的“申请时限”是属于不变期间还是属于可以中止、中断的时效期间, 有关法律法规未作出明确规定, 但国务院法制办在《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秘函[2005]39号) 中, 同意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时间”的观点, 综合考虑条例第十七条关于“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的规定, 说明从条例的立法原意看, 第十七条规定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当理解为时效期间, 是一种可变期间。因此, 在具体工伤认定的案例中, 要充分考虑可以延长、扣除、中止、中断的特殊情况, 区别对待工伤认定申请时限。

2 从工伤保险制度设计看认定申请时限的属性

2.1 企业遇有特殊情况申请延长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这里“遇有特殊情况”, 是一种很笼统、原则性的表述。何为“特殊情况”?每一用人单位都可以有自身的特殊情况, 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当然是特殊情况, 未取得工伤认定的必要证明材料, 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工伤职工的疾病证明书也是特殊情况。甚至用人单位经办人员不在岗不能申报, 对用人单位而言也是特殊情况。对用人单位的申报时限要求较短, 主要是为了加强对用人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管, 促使用人单位在职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及时履行申请工伤认定的义务, 同时也便于有关证据的搜集与分析, 尽快查明事情的真相, 及时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伤保险虽带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性质, 但其前身是“雇主责任制”, 其基金最主要的来源是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因此, 在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都没有对特殊情况做进一步明确规定或概括的情况下, 只要用人单位不是有意延迟或不申报, 有合情合理的“特殊情况”, 社会保险部门没有与用人单位提出的“特殊情况”相背的证明材料, 应尽可能同意用人单位的延迟申请。

条例中同时规定“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这里的“适当”, 也是一个不明确的概念。延长多久才算适当?可以延长到用人单位的“特殊情况”消除后吗?延长的时间太长, 达不到立法者督促企业及时申报工伤的作用, 延长时间太短, 对用人单位不产生实际意义。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都没有给出一个指导性的原则或意见, 给各地方留了一个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的空间。大多数地方的现行政策没有对此延长期限做出进一步的规定, 部分做出细化的地方也是规定不一, 如北京市只规定解决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时限内, 山东省、新疆和重庆市规定延长时间不超过30日, 甘肃省、青海省规定延长时间最长不超过90天。

2.2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从知道或应当知道事故伤害的发生之日起计算申请时限

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为工伤认定时限的起始时间。但必须注意的是事故伤害之日有可能不是事故发生之日, 发生事故只是事故伤害的起因, 不必然有事故伤害的结果。有些事故发生时无法预知或得知事故伤害的结果。例如摔伤或撞伤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伤害, 但并无明显的外伤, 又因身体个体的状况不同、耐受性也不一样, 有些人可能要一段时间后才得知“事故伤害”的发生。最有代表性意义的是2013年12月23日刚刚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把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因职业接触感染艾滋病列入职业性传染病目录中。从医疗卫生人员或人民警察在职业行为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的事故发生 (多数可能仅仅是非常轻微的皮肤刮擦伤, 达不到伤害的程度) 到确诊为感染艾滋病有1天到3个月的窗口期, 只有确诊为艾滋病, 才能确认事故伤害的发生, 也才有工伤事故可言。《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8条规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 伤害明显的, 从受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 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由侵害引起的, 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参照民法有关规定, 申请工伤认定应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工伤事故伤害结果的时间为起算时间。

2.3 应当扣除时限法定的不可抗力因素

国务院法制办在国法秘函[2005]39号中同意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应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时间”的观点, 因此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应该扣除因不可抗力耽误的期限。

不可抗力一词起源于法国民法典, 后被德国民法理论界所接受。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53条也作出规定:“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 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现象”。但不可抗力现象的范围, 即具体什么情况是不可抗力, 在法律实践中存在很大争议。纵观大部分学者的通说, 不可抗力一般包括以下两大部分:一是自然灾害, 具体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洪水、火灾、旱灾、风灾、大雪、山崩、泥石流等等, 但需注意, 并非一切自然灾害都能作为不可抗力而成为免责理由, 一些轻微的、不会给当事人行使权力履行义务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 不构成不可抗力。二是社会异常事件, 如罢工、骚乱、暴动等。在实践中, 遇有不可抗力情况延误的申请时间要在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内予以扣除。

2.4 其他阻碍职工行使工伤认定申请权利的情况

在实践工作中, 部分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为逃避法律责任, 不为职工申请工伤认定, 甚至否认与职工存在劳动关系;部分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不注意收集保存能证明劳动关系材料;在建筑施工领域也存在因层层转包职工无法分清用人单位。以上几种情况, 职工往往要通过劳动仲裁、法院裁决的过程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 这往往也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如果不把解决劳动争议的时间扣除在工伤认定时限外, 职工在拿到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之后也可能因工伤认定期限到期无法申请工伤认定。

职工因用人单位承担了医疗费用而误认为已经得到工伤待遇, 导致超过申请时限的, 能否受理工伤认定申请, 各地做法不一。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工伤认定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 (津高法[2005]164号) 第十五条写入:“职工在发生事故后因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了医疗费及病休期间的全额工资, 而误认为已经得到工伤待遇, 导致超过申请期限”而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参考文献

[1]邱明月.漫话工伤保险制度的系统性与协调性建设[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33 (6) :54-56.

[2]国务院法制办.关于对《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六十四条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问题的请示的复函 (国法秘函[2005]39号) [Z].2005.

[3]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安全监管总局, 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分类和目录[Z].2013.

篇4:广州“专有面积”认定迷局

而东逸花园业主大会筹备委员会的代表们则告诉本刊记者,东逸花园之所以成为“第一例”,在业主们突破各类硬暴力和各类软暴力,即将通过合法途径成立业主委员会时,房管局的一纸政令,以一种“前所未有”和“匪夷所思”的专有面积认定方式否定了投票的结果。车库、会所等所有共有建设面积全部被计算在了专有面积之内,因此投票的业主们按照房产本上的有效票权面积之和以微小的差距未能达到50%。

“以前房管局指导下的业委会都是按照同样的标准成立的,专有面积都是这样认定。”广州市房管局物业处副处长熊启林反复几次向本刊记者确认,“翠湖山庄也是这样认定的”。但是,一本刊记者采访的包括翠湖山庄在内的广州其他几个小区的业委会主任或者委员均提供证据否认了这种说法。

“在与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的角力过程中,业主忍受了被打、被跟踪、被泼油漆,被堵门锁、被送死鸡的各类恐怖威胁,只是为了要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正当权利。但是现在,我们不得不质疑,政府是不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产商的怀里?我们到底是在跟怎样的利益集团对抗?”新世界东逸花园业主大会筹委会委员王拥军对本刊记者说。

强势物业的“油水”小区

新世界东逸花园(以下简称“东逸花园”)是香港新世界地产于1997年在广州开发的大型高档住宅小区,项目公司为新华晨房地产公司。新世界地产原本有自己的物业团队,然而在2003年6月,开发商宣布由广州宜家创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取代属于自己集团的广州新世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接管了东逸花园的物管工作。

宜家创生是广州物业领域的一个传奇,2000年以注册资金2000万元人民币创立,两年时间内,就一鼓作气以“蛇吞象”方式兼并了东华、百润、新一方、聚家等老字号物管企业。比如当时已经具备一级资质的广州东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在宜家创生刚建立的时候,东华在广州就已坐拥21个楼盘,2002年10月,东华将其30%的股权以人民币175.5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宜家创生。

关于宜家创生“很有背景”的坊间说法,广州市房管局及天河区国土房管局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官员都表示并不知情。

天河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告诉本刊记者,一般大型的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很难依靠业主投票的方式建立。因为开发商及其合作的物管公司有许多利益在里面,表面上不会公然反对业委会成立,但是业委会一旦选举产生,就意味着业主可以集体决定罢免物管公司,甚至更改小区名称……目前广州已经建立起业主委员会的楼盘,多数是没有什么“油水”的独栋小区、老房子,没有那么多的商铺、会所、停车位,甚至没有开发商,像翠湖山庄这种大型住宅小区,如果不是开发商因为资金链出问题跑路,群龙无首,也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业主委员会,属于特例。

东逸花园每平米的物管费是2元,每年仅物管费就有400多万的收入。按照一般的说法,算是很有“油水”的小区。而这样一个小区的业委会筹建历程,可谓漫长而曲折:

2003年8月,宜家创生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上门征求意见的形式,计划代业主成立业委会。但是部分业主认为物业公司不宜代业主包办业委会,自发要求以民主选举方式成立,形成僵局后搁置。

2005年7月和2006年4月,东逸花园业主两度自发筹备试图建立业委会,均以失败告终。广州市天河区房管局物管科以小区是分期开发为由,否定了业主的要求。

2006年至2007年,部分东逸花园业主向广东省人大、政协等部门,多次提出分期开发不能成立业委会的不合理性,并建议应当以街道办事处来指导成立业委会。

2008年11月28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了《广东省物业管理条例》。修订后的条例一是明确只要已交付使用的物业建筑面积达到物业管理区域建筑面积百分之五十的,就可以成立业主大会,二是确认由街道办事处会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导、协助筹备业主大会,

2009年6月,邱健和、王拥军、王小樱、杜官新等业主向东逸花园全体业主发出《倡议书》,启动小区的第四次业委会筹建工作。而这一次延续一年多至今未停止的角逐,成为许多业主的噩梦。

来路不明的“黑手段”

2009年9月,东逸花园筹备组的几位成员开始收到越来越频繁的恐吓电话和纸条,中秋节又收到血淋淋的死鸡。10月18日,筹备组计划召开咨询说明会之前,筹备组成员家里的门锁分别被堵,经警察解救后说明会得以按计划召开。

王小樱告诉本刊记者,2009年11月16日,就在她代表筹备组去房管局送材料之后的第二天,她在小区门口被两名陌生男子拦截,来者不由分说上前就是几个耳光,在她惊魂未定时,行凶者已经迅速离开。

12月8日,在王小樱第二次去相关部门递交材料后,在接小孩放学回家的途中,她被人从背后泼下一罐绿色的油漆。

王拥军、王小樱等筹备组成员告诉本刊记者,客观地说,比较起其他一些小区维权的业主的遭遇,他们所承受的暴力阻碍还算是“软”的。近年来,不断有媒体报道关于维权业主遭受暴力袭击的状况,他们几乎已经养成了一种“平常心”。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物业处长卢伟生告诉本刊记者,广州市的物业管理市场是在不断规范化,在以前,的确是存在一些动用黑社会手段的现象,但是现在已经好多了。

而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物业处副处长熊启林对本刊记者说:“业委会难以成立,主要是业主之间的意见不统一,是业主之间的矛盾。”

2009年12月26日,新世界东逸花园首次业主大会在小区会所门前广场召开,开始投票表决《新世界东逸花园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和《新世界东逸花园管理规约》。天河区房管局、天园街道均有工作人员到现场指导,几台摄像机记录了当时的情况。

天河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朱茂文告诉本刊记者,开始投票后没多久,就有一梁姓业主和另外一名不是业主的庞姓女子闯入现场,砸毁票箱,撕毁了部分选票。

“当时的情景,他们还是比较嚣张的,后来被公安带走并拘留了十天。”朱茂文说。他告诉本刊记者,这位梁姓业主是之前通过加名的方式成为东逸花园的业主,具体她是什么身份,房管局未能核查到。

而根据本刊记者从相关部门得到核实,梁姓业主的社保号为440802197307100410,最后记录在宜家创生旗下的广州新—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天园街道物管科科长王云警告本刊

nlc202309020046

记者,最好不要去找“反对建立业委会的一方”,他笑称,连某些业主都被堵门锁、送死鸡,不保证你去的后果。

本刊记者于2010年9月数次前往该小区物管处,均未能找到物管负责人,又致电开发商驻筹委会代表手机,对方未接听。

吊诡的“专有面积”

“尽管有很多票被毁,但后来根据唱票结果,按照总面积18万平方的预期计算,投票面积和户数都过半了,我们就没有对这件事再追究。”王小樱告诉本刊记者。

天河区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朱茂文亦对本刊记者证实,开发商一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对筹委会提供小区建筑面积等详细材料,在协调会议中,天河区国土房管局表示认可了筹委会暂且按照“现有”统计结果:业主专有面积之和183708平方米来计算。但是最后,按照市房管局的认定,是根据地产商提供的东逸花园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建筑总面积224964.4552平方米来计算。

2010年1月31日,在小区广场上警方的警戒线内和数台摄像机下,长达6个小时的开票唱票工作展开。最后的结果为:《新世界东逸花园物业管理规约》的赞成票900张,反对票1张,弃权票14张,赞成户数占总户数的59.02%,赞成《新世界东逸花园物业管理规约》的专有面积110797平方米,反对票专有面积86平方米,弃权票专有面积1743平方米。《新世界东逸花园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赞成票906张,反对票1张,弃权票7张,赞成户数占总户数59.41%;赞成票专有面积111417平方米,反对票专有面积86平方米,弃权票面积999平方米。

如果按照183708总面积计算,两项投票的结果均为赞成票过半。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对指定和修改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管理规约专有面积面积户数双过半的要求,这两项皆可通过。于是,筹备组在将结果公示之后,于3月5日向街道提出《规约》和《规则》依法获得通过的备案申请,但是一直没有回复。从4月2日到5月7日,筹备组又8次去函,请求答复。

5月10日,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河区分局向筹备组发出2010第127号函,明确提出两项投票“所得业主赞同票总建筑面积均未达到东逸花园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建筑物总面积的一半”,判定该次投票未获得通过,判定业主委员会还未成立。

5月21日,筹备组成员就127号函件向广州市政府法制办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提出按照现行法律,公建配套设施是“共有面积”,不能计算人“专有面积”。7月,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向市政府法制办提交行政复议答复书,提出第一:申请人主体不适合,复议机关应驳回其复议申请,第二: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依法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其行政复议申请。开发商亦提交《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意见书》,提出申请人不具备提起行政复议的资格。

然而,广州市政府法制办并未驳回筹备组成员的复议申请,而是在8月6日因为“案情复杂”中止了审理,又于9月6日重新开始了审理。广州市政府法制办行政复议处处长叶晓峰肯定了筹备组成员具备提起行政复议的资格。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物业处副处长熊启林告诉本刊记者,房管局认定专有面积,就是按照地面建筑面积计算,只要有产权证就算。房地产商有车库和会所等公建设施的产权证,那他们也算是业主,也有投票的权利。广州市已经建立起来的900多个业委会,自然都是按照同样的指导标准建立,不会专门针对谁有例外,而房管部门也是希望业委会能够建立起来,这样也能更好地对物管公司实现监督。

而同样是在天河区房管部门指导下建立起业委会的翠湖山庄,其业委会副主任陈平告诉本刊记者,翠湖山庄业委会从建立到之后的每一次选举投票,面积部分都是按照业主的专有面积的总和计算,公建配套设施等共有面积乃至有产权证的商铺等一律没有计算在内,“否则没法计算。”他说。

广东省业主委员会协会筹委主席孙威力也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他自己所在小区业委会的主任,他很清楚在他们业委会的成立过程中,投票面积也是按照业主专有面积的总和计算,共有面积一律没有计算在内,“这是法律规定得很清楚的,”孙威力说,“如果按照大确权面积计算,就相当于赋予了开发商‘一票独大’的权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相对而言,这些小区都幸运地建立起了业委会而没有遭遇到房管部门的发文否认。

“既然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受理,专有面积到底怎么认定,就以最后的行政复议结果为准。”熊启林对本刊记者说。

篇5: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市(县、区)

温劳鉴工〔20

号 工伤职工信息栏 工伤职工姓名:

性别:

联系电话:

工伤认定决定书编号:

人社工认 〔 20

证件类型

□居民身份证

□其他 身份证件号码:

联系地址:

邮编 □□□□□□

用人单位信息栏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邮编 □□□□□□

单位鉴定结论送达方式:

□自取

□邮寄送达

申报事项确认栏 申请鉴定类型选择(请在□内打√单项选择)

□1.初次鉴定;

□2.复查鉴定;

□3.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 □4.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确认;

□5.配置或更换辅助器具确认;□6.其他

申请主体(请在□内打√单项选择)

□1.用人单位;□2.工伤职工;□3.职工近亲属;□4.社会保险经办机构;□5.其他

申请事由及伤病诊治过程简述:

****年**月**日,因遭遇事故伤害,经治疗,现伤情已相对稳定,特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请予受理。

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

****年**月**日 申请单位盖章:

****年**月**日 注意事项:

(1)申请登记和面检时,被鉴定人必须到场。

(2)单位鉴定结论需邮寄送达的,请准确填写单位联系地址信息。

(3)下载的表格要求正反面打印。

收件人:

收件时间:

****年**月**日

劳动能力鉴定 确认(结论)表 医疗专家组检查伤情介绍:

鉴定依据:根据国家《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16180-2014)标准,被鉴定人符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组意见:

⒈ 劳动能力障碍程度

经鉴定符合伤残_________级。

⒉ 生活自理障碍程度

经鉴定符合________护理依赖。

A.□ 进食

B.□ 翻身

C.□ 大小便

D.□ 穿衣、洗漱

E.□ 自主行动

⒊ 配置辅助器具确认

经鉴定,可以配置_________。

鉴定专家签名:

专家 1:

专家 2:

专家 3:

****年**月**日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结论:

经审定,符合:

______级伤残; _____护理依赖; 配置辅助器具确认_________。

篇6: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材料

地区/系统:

号:

申报单位:主管部门:申报日期:

扬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印制

(盖章)

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材料要求及有关指标说明

一、申请材料装订要求

申请材料构成及装订顺序:(一式三份装订成册)

1、封面

2、目录

3、《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表》

4、《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书》

5、证明材料

二、《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表》

表式另见Excel文件: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表.xls

三、《扬州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书》内容要求

(一)企业概况

1、企业所有制性质、企业总资产、隶属关系、规模类型、在地方企业中的位次、国际国内同行业排名;

2、股权结构、法人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职工人数(包括大专以上人数和工程技术人员数及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3、科研手段、生产装备、质量体系情况;

4、主要产品及技术水平、技术来源、主导产品市场占有情况,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

5、企业近三年(含当年预计)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出口创汇等指标绝对值及年均递增百分数);

6、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产品名牌、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认定等)。

(二)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情况

1、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效果

是否制定有技术创新战略及规划或计划,何时制定;技术创新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规划指标、创新模式、研究开发方向、重点开发项目投入产出计划的实现情况等;按照技术创新战略规划,近年来或近几年来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如何整改。

2、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建设情况

目前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设置、科技管理(包括项目、课题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建设、经费保障、创新环境建设以及技术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等情况及运行效果、存在问题、整改措施等方面。经费保障主要介绍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是否纳入企业财务预算,近两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及其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

3、企业技术创新的实力和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数量和结构、企业研究开发和检测试验仪器设备数量及原值、企业信息化及信息技术在技术创新中的利用、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合作等情况;企业在技术创新的实力和能力方面,与同行企业的差距如何,是否能适应产品技术开发调整的需要。

4、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效

提供以下最近两年的情况:企业技术创新取得的主要成果、获奖项目、产品产业化情况、统计期新产品销售率、开展超前性研究开发进行技术储备及成效、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授权专利等。

(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规划

1、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围绕今后五年(含当年,下同)企业发展以及 技术创新战略规划,明确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

2、技术中心的组织体系(1)企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图;

(2)技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中心及其各组成部门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

(3)技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中心及其各组成部门的职责;

(4)技术带头人情况。

3、技术中心的工作目标

包括:(1)产品开发方面;(2)自主知识产权方面;(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开发、应用方面;(4)开发手段完善和信息化建设方面;(5)科技队伍建设方面等。

4、技术中心的主攻方向

在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状况和市场需求趋势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确定技术中心的主攻方向:

(1)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2)能给企业带来较大增长、提升产品档次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3)对制约产品总体水平提高的关键技术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件或关键因素组织攻关;

(4)推广应用有利于改造老产品,提高其档次和水平的先进适用技术;

(5)研究和应用优质(等级品率高)、高效(节能、低耗)、快速(智能化、自动化)、清洁(少无切削加工)的工艺装备技术;

(6)有助于企业实现信息化的有关项目。

5、技术中心的建设项目

(1)主要项目及所需资金(技术中心大楼;技术开发和管理所需的硬、软件项目,如设计、试制、化验、检测设备方面;新产品开发费用;人才培养、引进;产学研联合;技术引进等等。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分类);

(2)资金来源(总投入,其中自筹、贷款等);

(3)今后五年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计划(各年度经费支出计划总额及占销售收入比例);

(4)技术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进度安排(按年度排进度)。

6、技术中心建设措施

(四)今后五年的企业发展目标

1、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利润、出口创汇及年均递增百分数);

2、技术进步目标(产品技术开发、技术改造的目标及实施起止时间);

3、企业资产目标;

4、其它目标,如产品创牌、质量攻关、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国际国内同行位次等。

(五)企业负责人意见(负责人签字、企业盖章)

(六)主管部门初审意见(盖章)

四、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1、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 用。包括列入技术研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中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和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2、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支出。

3、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R&D项目数之和。

4、对外合作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技项目数。

5、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企业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一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新产品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立项、鉴定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立项、研发、鉴定、投产的新产品。新产品的统计有效期为:从投产之日起生产资料类产品为3年,消费类产品为2年。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型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包括全新型新产品和重 大改进型新产品二大类。

全新型新产品:指与以前制造的产品相比,其用途或者技术设计和材料三者都有显著变化的产品。这些创新可以涉及到全新的技术,也可以基于组合现有技术新的应用,或者源于新的知识的应用。

重大改进型新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者重大改进的产品。不包括仅仅在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设计、包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小的变化的差异性产品。

6、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统计年度末整个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仪器、科研设备、中间试验设备原值(帐面原值)。

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包括技术开发仪器、技术开发设备、技术开发检测设备、中间试验设备等。

7、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指企业中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少于10%的人员,不予统计。

①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企业所属的技术中心及中试车间(基地)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包括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的人员。

②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研发管理部、处、科等)的工作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但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间接服务人员。

8、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直接参加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以及为上述三类项目提供专门管理和直接服务的人员。

9、技术中心职工人数:指在技术中心工作接受考核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包括在册的技术中心研发人员,专门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服务的人员。

10、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分红等各项收入的总和。

11、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具有高级职称并获得国家、部、省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享受国家、部、省专项津贴的专家的人员数。

12、技术中心博士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数。在站的博士后可以作为博士进行统计。既是高级专家又有博士学位的只能作为专家或博士统计一次,不能重复统计。

13、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数。最小统计单位为:0.5人月。

14、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指技术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其他企业联合设立的以研究开发、产品设计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数量。

篇7: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一)故意犯罪;

(二)醉酒或者吸毒;

(三)自残或者自杀;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询***

在工伤鉴定上,以前属于过失犯罪造成死亡或伤害的都不算工伤,而这次仅提出故意犯罪的不认定,过失犯罪的仍然属于工伤范畴。那么,职工违反单位内部规定的制度,在上下班途中受到伤害算不算工伤呢?从单位回父母家的途中受到伤害算不算工伤呢?这些都算工伤。此外,单位组织的体育活动中受到伤害也同样算工伤。

在单位实习或是聘用退休人员就业的,其在工作中发生事故伤害算不算工伤呢?这两种情况依据相关的法规将按照民事诉讼进行处理。用人单位应当给这两类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减轻用人单位风险。

社保法的具体规定不是一朝一夕能弄懂的,而对于企业来说不了解社保法是危险的。在时间、成本和社保处理上取得相对的平衡,最好的解决方式是找专业的社保代理帮忙。

《广东省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暂行办法所称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是指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经办机构(以下简称代理方),根据协议,接受用人单位或劳动者个人的委托(以下简称委托方),在一定期限内为委托方代管劳动者个人档案、劳动人事、社会保险等劳动保障事务的行为。”

由此看来,“社保代理”是企业解决员工社保福利的最好方法,也是未来企业用工和劳动者个人享受社保的方式之一。

社保代理的内容:企业社保年审;社会保险补缴;企业信息变更;个人信息变更;减员手续办理;增员信息采集;编录采集系统;领取;明细月报制送;保险关系转移;退休手续协办;医疗费用报销;员工工伤认定;养老保险领取;生育津贴申领;失业金申领;残疾人保障金缴纳;录用退工手续(办理劳动用工手续);企业劳动年审。

广州骏伯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武冰先生

联系电话:***

办公QQ:957206073

篇8:广州市工伤认定申请表

马某, 女, 1958年6月18日出生, 某市食品公司工人, 2008年7月1日经所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审批退休。马某退休后受聘为某美食城有限公司主管。2010年8月12日, 马某在上班时突发疾病死亡。2011年2月, 马某丈夫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调查核实,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认为马某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 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的决定。

马某丈夫不服, 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提出行政复议。其认为,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同时条例第十八条有关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材料的第二款规定“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 (包括事实劳动关系) 的证明材料”, 尤其“事实劳动关系”的表述显然没有将退休职工排除在外。法律对劳动者年龄的下限作出规定, 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仍然从事劳动的人员, 法律并未作出禁止性规定, 劳动法律法规也未明确规定退休人员与现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内的劳动关系。因此, 马某虽已被审批退休, 但其仍具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仍可以以劳动者身份参与劳动, 履行相应的义务, 享受相应的权利。此外, 条例第十七条亦规定, 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所以, 申请人在法定时间内向所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要求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表、认为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医疗证明和死亡证明等材料, 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也未要求申请人补正材料, 因此,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应予受理并给予工伤认定。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经调查核实后认为,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十八条等规定, 条例的适用范围是用人单位和与之存在劳动关系的职工, 申报工伤认定时必须提供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马某在事发时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享受了退休待遇, 申请人也未能提供马某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此外,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四十四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劳动合同终止, 即劳动关系终止。因此,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作出的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的决定是正确的。

案例评析

本案是退休人员返聘期间, 在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 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引发的行政争议案件。本案主要涉及以下2个焦点问题。

1.劳动者的法律适用问题。一般来说, 从事劳动并获得报酬与之建立的劳动关系都是雇用关系。雇用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雇用关系包含了用人单位用工、家庭雇工等。狭义的雇用关系因用工主体不同分为用人单位用工, 即劳动关系;家庭雇工, 即雇用关系。劳动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雇用关系由民法调整。因此, 劳动法虽然调整法定劳动关系, 但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劳动用工关系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成立有2个前提条件:用人单位主体合格;劳动者主体合格。用人单位主体合格, 即要求用人单位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范围内。劳动者主体合格, 则指劳动者应满足劳动法规定的年满16周岁以上及《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国发[1978]104号) 第一条规定年龄内的劳动者。同样,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能涵盖的劳动者也应同时具备以上2个法定要件。

2.现行法律对劳动者就业年龄及权利的规定问题。现行劳动法对劳动者年龄的上限没有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劳动合同终止, 但也没有明确具体的年龄。不过, 对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者就业的年龄上限问题, 早在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就有明确规定且沿用至今, 其第一条第一款规定,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 男年满六十周岁, 女年满五十周岁, 连续工龄满十年的应该退休。

因此, 从严格意义上讲, 现行法律法规不仅对劳动者年龄的下限作出了规定, 对劳动者年龄的上限也作出了规定, 只是对上限年龄人员继续自愿提供劳动的行为没有禁止。换一个角度来考虑, 如果现行法律法规对劳动者就业年龄上限未作出明确规定, 将会出现企业职工可以随时申请退休或到龄不愿意退休的混乱局面, 也会出现一方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求企业为超龄人员参加社会保险, 另一方面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国家现行参保规定对已经办理了退休的人员、超过法定年龄人员不再办理社会保险的矛盾局面。

上一篇:2024.12月份机电每日一题下一篇:畅想人类的未来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