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节日的故事20

2024-06-13

关于节日的故事20(通用9篇)

篇1:关于节日的故事20

关于节日的习俗故事及古诗

过年吃水饺 正月十五吃元宵 五月端午吃粽子 九月九日插茱萸 八月十五吃月饼

唐 文秀《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 苏东坡

“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 苏辙(踏青)

春节的诗歌: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端午节: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 阳(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我国最早的春联,是五代时期孟昶写在桃木板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用红纸写春联始于明朝。年画源于唐朝的门神,它和燃爆竹一样,在古代都是用来驱鬼避邪的,现在却成了专为增加喜庆气氛的习俗了。贴“福”字在宋朝以前就有了,人们把写在红方纸上的“福”字,故意倒贴在门、窗、家俱上,取其“福到(倒)了”之意。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会)。据乾隆十四牛张绍美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载:“元宵,四市竖坊,悬灯,杂扮花鼓.高跷.演百戏。”旧时,金塔寺等地有黄河灯会,情景亦十分壮观。建国后,历年元宵节的灯会胜似往昔。节日之前,企事业职工,纷纷结扎彩门,悬挂花灯。有花卉灯、动物灯、八仙过海灯、西游记故事灯,争奇斗艳,气象万千。有爱好者在灯内装置微型电动机,胜似走马灯。最引人注目的是腾云驾雾的金龙灯,足有lo多米长。是夜,城内和城郊居民,蜂拥而至,万头攒动,人流如潮。武威习俗,观灯时必从龙灯下钻过,祈求合家平安,万字如意。又说龙是吉祥物,钻了龙灯,就会人丁兴旺。

5、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是农历时令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日扫墓祭祖,谓之“春祭”。武威城乡习俗,凡有坟莹者,须于清明前一、二天到坟上供祭品、烧纸钱、添土;无坟茎的在清明前一日夜间,到郊外或于自家门前、街道巷口烧纸钱。禁忌在清明节当日上坟、烧纸。传说当日烧的纸钱就成铁钱,死者不能用。

6、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日清晨,家家户户门头插柳枝,有为屈原招魂和避瘟疫之意。小孩手腕系五色棉线或丝线绳,身佩香囊荷包,并在口、鼻、耳边涂抹雄黄酒,相传这样可以避五毒(即蛇、蝎、壁虎、蟾蜍、蜈蚣)。武威有‘五月端午穿出来”的说法,男女青少年身着时兴的夏装,尽情游玩。青年妇女讲究绣香草荷包,缀上流苏,赠送亲友。旧时,未出嫁的姑娘将荷包带在衣襟或系在发辫上,诱人摘取,如不被人摘去,便会自惭貌丑。是日,家家吃粽子或油饼子卷糕,亲友间相互馈送。下午,城乡居民成群结伴,游览寺庙,旧时游海子,现在海水干涸,庙宇也毁于地震,改游文庙、古钟楼、雷台、海藏公园、西郊公园等。小孩到野外攀树折枝,编制柳帽,以预防暑气。

篇2:关于节日的故事20

今天是感恩节,我要感恩好多人。

首先,我要感恩妈妈。因为她非常辛苦的生了我和弟弟,我要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其次,我要感恩我的爸爸。因为他为了让我的家更好的生活,每天都辛苦工作着,我要对爸爸说一声:“爸爸您辛苦了!”我还要感恩我的老师,因为她教会了我很多的知识,在此我要对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最后我要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要感恩身边所有的人和所有遇到过的好的不好的事情,是他们让我学会了成长。

篇3:20元钱的故事

依旧匆匆地往回家的路上走,走到黄山岗路段,忽然发现有个老人,佝偻着背,正在小心翼翼地捡垃圾。 不知为什么,我停住了脚步;也不知为什么, 老人感觉到了我的存在。 当他直起腰来,稍一打量, 脸上立刻掠过一丝惊喜, 他亲切地喊出了我的小名。 原来是伯父! 我的内心也掠过一丝惊喜, 但很快我就有些尴尬了。 说实话,我打心里看不起捡垃圾的, 仿佛他们也是被丢弃的一般。

伯父很快看透了我的心思,他一把拉过我的手,略显激动地说:“我年纪大了,种田吃不消,儿女们负担又重, 不能过早地让他们赡养。 捡垃圾虽不雅观, 但毕竟不是重活,我老了,风烛残年,能自食其 力是求之 不得的奢 望,面子无所谓的。 ”我一想是那么回事, 不仅能理解伯父,反而被伯父感动了。 告别他, 我又准备匆匆往回家的路上赶,伯父忽然叫住我,硬要塞给我20元钱。 我实在不忍心收,推来推去,伯父就生气了,说:“虽然只是20元钱, 可它是伯父的心意啊! 伯父不能给你很大的支持, 也该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望着伯父恳切的目光, 我再也无法推辞。 转身走时,伯父还在后面大声喊:“好好读书, 考上大学一定要捎信给我! ”我心里热乎乎的。

篇4:足球之夜20年:远去的足球节日

1996年4月4日,第一期《足球之夜》在央视体育频道正式露脸。当时,每期将近四个小时的足球节目涵盖国内、国外足球,而且还是直播节目,让很多球迷大呼过瘾。张斌是《体育新闻》、《足球之夜》节目制片人,也是“足球之夜”的创始人之一。

每周四晚18:35准时播出,熟悉的音乐响起,听到那句能够倒背如流的宣传语:球迷每周的节日——《足球之夜》开始了。这是每个球迷再熟悉不过的一个生活镜头。20世纪90年代是《足球之夜》的辉煌期,当时它的收视率在央视体育节目中名列前茅。该节目段的广告价位仅次于《焦点访谈》,在球迷的心目中,《足球之夜》是观众最多、影响力最大和最权威的栏目。

《足球之夜》开创了足球节目的新形式。以往大家看足球,能看到新闻发布会的场面就不错了,在《足球之夜》则能看到球队赛前一天的准备,节目用讲故事的手法,能从一个特殊人物的角度来讲述一场比赛,这样的片子足够新奇。

《足球之夜》以对中国足球最权威、最深度的报道著称,曾经报道大连万达称霸甲A、渝沈之战假球案、中国男足首次打进世界杯等中国足球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过往在多次采访和报道中,《足球之夜》遭到中国足协的封杀,往往是因为节目引发广泛争议。但是却受到了广大球迷们的支持。

《足球之夜》节目还持续关注青少年足球的发展,1994年还是辽宁少年队一名小球员的肇俊哲,曾经通过足球之夜的采访表达了希望帮助国足晋级世界杯的美好愿望,多年后他圆梦了。

说到这档节目,必须提到一个人。1996年正月十五,已经在石家庄电视台工作了6年的刘建宏来到北京,正赶上他的大学师弟和球场上的战友、央视体育频道的张斌创办《足球之夜》,张斌邀请他加盟。这以后刘建宏在《足球之夜》一干就是18年,直到2014年8月从央视离职前往乐视体育担任首席内容官。

1996年和1997年,《足球之夜》只有六七个人,刘建宏在甲A、甲B两头跑,甲B的报道几乎是他一个人做的,于是节目组送他一个绰号——“刘甲B”。《足球之夜》原先有3个主持人——张斌、黄健翔和韩乔生。一开始刘建宏也会在“足球之夜”做甲B的专题部分时,以专栏记者的身份进演播室,跟大家一起聊聊对甲B的感受。

1997年,张斌病了5个月,刘建宏开始更多参与主持,和其他同事共同支撑起《足球之夜》。后来黄健翔和韩乔生都有了新的工作,很少参与《足球之夜》主持,张斌也有了更重要的安排,到2000年,《足球之夜》就变成刘建宏一个人主持了。应该说,《足球之夜》成为了一个属于刘建宏的舞台。

刘建宏回忆道:“1996年是《足球之夜》的第一年,1997年我们开始播报十强赛,当时十强赛的报道让《足球之夜》成为全国知名栏目,我们迈上了一个台阶。1998年,我们和假球、黑哨做斗争,那个时候《足球之夜》能够做到周四晚上让很多球迷推掉很多应酬,回到家里坐到电视机前看这个节目,他对这个节目也是充满了期待感。”

1999年,央视调整《足球之夜》,将其片长从220分钟缩短至90分钟。在2008年10月30日,《足球之夜》在节目中正式宣布改版,改版之后内容由原来的纯粹国内足球报道,变为以国内足球报道为主、兼顾国际足球热点内容。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央视的变迁,从2014年3月开始,《足球之夜》播出时间将不再固定为周四,而是跟随比赛直播进行调整。很快,节目制片人、主持人刘建宏就选择了加盟乐视体育开创事业的新生涯,留下了球迷们的一片唏嘘。

篇5:5月20日是什么节日?

优点:热情、创新、善表达。

缺点:话太多、任性、常半途而废。

5月20日出生的名人有哪些

1799年――巴尔扎克诞生,法国作家。

1882年-----挪威作家温塞特出生

1905年――曹诒孙,蚕体病理学家,我国家蚕病害防治研究的奠基人。

1908年――影星詹姆斯・史都华出生。

1940年――日本棒球运动员王贞治出生。

1952年――米拉大叔的出生。

1957年――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出生。

1970年――河村隆一(Ryuichi),日本著名歌手,乐队LUNA SEA的主唱。

1971年――光浦靖子,日本艺人。

1971年――倪瑾。

1974年――周汶,香港模特、主持人。

1978年―― 赖振学 中国电视剧文学家出生。

1981年――伊戈尔・卡西利亚斯・费尔南德斯,西班牙足球超级联赛,皇家马德里俱乐部1号,守门员。

1981年――陈乃荣,演员、歌手。

1982年――捷克门神彼得・切赫

1982年――班杰,演员、模特。

1984年――高钧贤,香港演员。

1985年――姜玲玲,中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

1987年――赵帆,中国内地男歌手,2010快乐男声全国第12名。

1988年――长濑实夕,日本歌手,原ZONE乐团成员。

1992年――野村江利也,日本演员。

1、2015全年法定节假日安排通知

2、2015年全年放假安排时间表日历

3、2015年5月14日是什么节日?

4、2015年5月15日是什么节日?

5、2015年5月16日是什么节日?

6、2015年5月22日是什么节日?

7、2015年5月25日是什么节日?

8、2015年6月20日是什么节日?

9、2015年6月21日是什么节日?

10、2015年9月3日是什么节日?

篇6:除夕节日的由来故事

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各地的除夕风俗大致相同,但有些地方的风俗很有特点,如苏州、北京、台湾等。苏州的除夕守岁时,都要等待从枫桥寒山寺传来的洪亮钟声。当钟声穿过沉沉夜色,传到千家万户时,就标志着新春的来临。无论春夏秋冬,每日半夜正交子时,寒山寺中就会传出这口巨钟的洪响,民间称为“分夜钟”。这口钟,已成为苏州城乡方圆数十里人民生活的时间信息。寒山寺钟声还出现在诗中,流传最广的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现在,每年除夕,苏州寒山寺仍遵循万古不变的古***俗,击钟以分岁。姑苏城乡,到了守岁的最后一刻,会从广播中传出宏亮的寒山寺钟声,报导一年的开始。千家万户,听到钟声,爆竹齐鸣,使古老的寒山寺钟声成为了一种时代的象征。

北京的除夕这一天更是忙碌,祭祖、接神、接灶。祭神拜祖的仪式一开始,整个北京城便淹没在一片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人们还在自己家院子里,铺上芝麻秸,全家人都去踩,叫“踩岁”,取长命百岁的意义。除夕通宵灯火齐明,人们辞岁守岁。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各家的饺子也下锅了,人们尽情的娱乐。(喜蜜滋算命)

除夕在台湾不叫除夕,而叫“过年日”。午后,在厅堂神龛前上供牲体。到了晚上,合家焚香叩拜,然后对长者辞岁。接着是“围炉”,也就是丰盛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桌上摆满菜肴,桌下放置火盆。“围炉”为除夕带来高潮,远在他乡的游子,除非万不得已,再远再忙也要赶回家团圆。年夜饭后,便高燃蜡炬来守岁,儿媳妇为长辈们添富寿,不能早睡,坐得越久,长辈得富寿越长,这是表示孝心。

风俗习惯

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年夜饭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道新年快乐,而后伸手要红包。

过年给压岁钱,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俗活动。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除夕的禁忌

大年三十,称为除夕,就是传说这个夜晚会有个叫夕的兽,为了吉利起见,所以最好不要出去。

我国的传统习俗,除夕晚上,一家人一定要在大年除夕晚上共聚一起吃团年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不分长幼皆一起吃, 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大年三十不宜晚归,因为大年三十是祭祖节,凡是祭祖节日都是阴气比较重,而且不宜晚回家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大年三十不宜在别人家里久留,对别人来说不吉利。

篇7:美文故事:节日的玫瑰

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就看见了那束玫瑰,那束淡粉色的、节日的玫瑰,在暖暖的阳光的照耀下争相吐艳,熠熠生辉。那娇嫩的花瓣上似乎还留有露珠,娇艳欲滴,在晶莹剔透的花瓶里分外美丽。昨天是我们认识的日子,这是我们节日的玫瑰。

九朵玫瑰象征的是天长地久,再配以白色的百合,黄色的满天星,点点的兰花草,组成了一副柔美的画面,花的烂漫,代表的是人的浪漫,这一切都让人心醉。昨晚下班回家,老公把这束花捧了回来,那时它包装在一片透明的玻璃纸里,淡淡的花香混合着初冬的寒气,洒满了一室。细心的男人把这束玫瑰细细地拆开,一支一支地插在透明的花瓶里,错落有致,盛上水,递到我手上,微微地笑着,带点孩子气,说:“节日快乐!”没有多余的话,也毋庸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篇8:关于节日的故事20

关键词:传统节日,节日文化传播,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概述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者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已颇具规模, 概而言之, 研究内容比较侧重宏观叙事与比较研究, 更多的是全局与战略性问题。本研究注重事理叙述, 从世俗常见的、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传统节日展开, 探讨全球化时代如何有效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来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

国家是一个综合体, 她由地域、人口、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历史等多种要素构成, 每一要素都呈现其某种形象, 并随时代变迁而变化。以此诸多要素形象共同生成国家总体印象, 这是由分散到集中的抽象表现。同时, 我们亦能发现, 国家形象通过每一种国家构成要素得到比较统一的形象呈现:比如中国地域广阔, 涵养出了中国人的宽广胸怀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承;中国人口众多, 激发出国家体量强大;中国文化的多民族性与历史融合性形成今日中华文化的深度与广度;中国经济因地域人口因素而总量广大等等。每一种国家构成要素, 在历史衍化进程中都趋于一种总体形象的生成, 这是从集中到分散的映射。从这一角度而言, 深入探讨国家构成要素的每一内容, 都能够探寻到国家总体形象的大致轮廓与整体印象。本文就是从文化角度出发, 选取普通民众耳熟能详且日常参与并正在改变着的民俗节日为视角, 展开对于应用传统节日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研究。

传统节日的广泛性

从传统节日角度研究促进国家良好形象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传统节日的广泛性。这个广泛性主要表现在:首先, 参与传统节日人数的广泛性。当前, 中华传统节日的参与者主体, 除去国内近14亿人口外, 还有在全球不仅数量众多且涉及面广泛的华侨华人。至2011年, 海外华侨华人数量已“约为5000万人”[1], 从分布上看, “东南亚占比已降至73%左右, 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日本、韩国等地的华侨华人数量出现较快增长……连近百年来中国移民鲜至的拉丁美洲、非洲和中东各地, 也出现了多个数以万计的华侨华人聚居区”[2]。可见全球华人数量可观、分布广泛, 几乎涵盖全世界。由于华人传统文化重视血缘宗亲, 所以海外华人常常以各种乡亲会、社团等形式汇集聚拢, 相互帮持, 加强团结, 形成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存在的“唐人街”。每至传统节日到来, 这些社团都会组织大型活动以示庆祝, 一方面是为节日庆贺, 更重要的, 则是通过庆祝节日加深相互间联系, 向西方社会展现华人在当地的存在, 为华人在海外生存争取各种空间。因此, 海外华人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的传播, 节日的热烈程度与对传统的继承有时较国内反而更强烈。

其次, 中华传统节日传播地域的广泛性。伴随着华人向世界迁徙的历史进程, 中华传统节日也在全球安家落户。散落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不仅通过节日庆祝来寄托对祖国的眷恋与先人的纪念, 也将自己融入当地国家的民众生活, 向异国自觉不自觉地传播中华文化, 在不同文明交融中寻找自我生存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中华传统节日亦成为他国文化的构成部分, 是世界文明大家庭中的一员。许多当地国家民众也在相互交融中逐渐接受了中华传统节日带来的传统文化, 尤其是近些年来, 除了华人, 其他世界公民亦越来越多地喜爱并参与到中华传统节日喜庆中来。东南亚自不待言, 其他如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欧洲、南美洲、非洲等许多国家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之际, 不少国家领导人纷纷向华人“拜年”, 并将中国农历新年春节定为法定假日, 非华人媒体也大量传播关于春节等节日的报道, 许多国家更是配合发行传统十二生肖邮票等等, 这些都说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在海外正从华人群体向世界蔓延传播的趋势。这正是节日传播地域广泛性的表现。

再次, 中华传统节日传播媒介与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得益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多媒体技术极大地创新了媒介表现形式与内容, 基于网络技术的多种新媒介为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今天在全球各地农历新年到来之际, 全球华人都能从网络、卫星电视等媒介同步看到国内央视春晚, 技术的先进缩短了时空感, 拉近了远方华人心向祖国的情感, 增强了华人凝聚力。同时, 技术的先进促进了文化普及与文化民主。除了官方通过各种媒介形式进行传统的节日传播外, 许多普通民众自发创造的节日文化内容也通过网络等新技术传播万里, 增加了传统节日文化表现的多样性, 成为中华文化在全球化传播时代坚实的民间基础。

关于应用传统节日传播国家形象的基本思考

由于传统节日在广大民众与国内外传播的广泛性与重要文化传承作用, 有效利用与引导好节日文化传播, 对于塑造传播良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应用传统节日, 关键在于政府要引导传统节日传播国家意志。节日文化衔接古今——既展现历史文明, 亦表现当下时代。何为国家意志?谭天认为国家意志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由一个权威阶层领导的政治实体的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其本质近似于尼采说的“意志是一种‘命令’”[2]。换言之, 国家意志是一种意识形态呈现, 我国的节日文化传播必须立足这一前提, 这是节日文化传播的基本原则。如果认同尼采“意志是一种‘命令’”, 那么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中以政府之手加以引导以体现本国的国家意志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当前我国的国家意志内容为何?张思军认为, “当代中国国家意志是中国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它是政党意志、国家意志、人民意志和社会意志的高度统一”[3]。我国的国家意志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 这个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这是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因此, 在节日文化传播中, 各级政府要有意识地以上述内容进行引导,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节日文化传播中, 从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塑造传播社会主义中国形象。

政府对于节日文化传播的引导, 是高屋建瓴式的思想纲领, 如何付诸实施?第一, 要对节日媒介传播内容引导把关。由于节日文化传播内容基本由两块构成:一是传统文化传承, 诸如节日仪式、节日传统视觉符号等;二是时代习俗风尚在节日文化中的展现, 例如电视节日晚会、贺岁片、传统节日中的洋文化传播等。这两大内容, 传统文化延续是当前国家极力倡导的, 且多是优秀文化传播, 比如对冬去春来希望的期盼与庆祝 (春节) 、慎终追远的祭祀 (清明) 、对中华杰出人物的纪念 (端午) 、对家国团圆民族凝聚力的召唤 (中秋) 、孝悌之道的人文关怀 (重阳) 等等。这些节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不会引起歧义的, 且是全球华人所遵循并极力维护的, 这些传统内容政府只要努力加以保护并积极传扬即可。而对于当下时代习俗风尚在节日文化中的反映, 则要有正确的引导。当前, 伴随全球化, 世界各种文化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在全世界大肆横行。西方文化自有翘楚, 但更多的是鱼目混珠、纷繁杂乱。冷战后更有西方国家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渗透, 所以, 政府更应该具有前瞻性, 面临西方文化的全面进攻而进行批判性的拿取与抛弃。对于传统节日文化传播, 亦应该采取这种态度。对于展现优秀传统的要大力褒扬, 对于当下西方一些不正确价值观的泛滥要加以制止与疏导。引导节日文化传播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成就、科技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 以凸显节日文化展现的时代内容, 对外传播当代中国新形象, 增加世界对中国的正确认知, 减少世界对中国片面认知带来的不利因素, 对内缓和各种社会矛盾, 增强民族自信心, 凝聚民族向心力。对于当前时代文化内容的引导, 要以自主、发展、包容、创新为原则, 传播节日的时代精神。对于一些表现“怪、乱、奇”等哗众取宠、昙花一现的节日内容, 不作宣扬。

第二, 加强并引导青少年对于传统节日的正确认知与自觉传播。当前, 对于我国青少年加强传统节日教育与自觉传播已是当务之急。之所以这样说, 原因有二:一是西方洋节日带来的洋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日益广泛且逐渐深入。现在年轻人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诸多洋节, 并接受由此洋节带来的西方文化, 诸如强调自我、崇尚个人英雄主义、注重享受、性泛滥甚至以吸毒为时髦等行为。反观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 对于祖先的崇敬与祭祀、尊老爱幼的传统孝悌之道、含蓄委婉的情感传达等反而在青少年身上较少体现。当然这不能全归咎于洋节泛滥, 还有其他原因造成, 但至少, 洋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 由于历史原因,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相比科学技术教育, 近半个世纪以来要少得多, 当然这与新中国建设急需科技人才有极大关系, 但客观上却是我们大陆的传统文化教育普及相比台湾地区要少得多。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国人的自信增强, 才重新反观自己的历史文化, 大有“古典热”之风。新世纪以来, 各种中国元素的挖掘、各种中国风吹来, 不仅仅是吹皱一池春水, 更是掀起了传统文化热的高潮, 传统节日的加强与发扬光大正是这些思潮的社会反映。正确引导年轻人不盲目崇洋媚外, 客观认知自我的悠久文化传统, 通过节日文化, 教育引导青少年对于历史正确认知, 对于传统节日民俗蕴含的深刻文化意义进行探讨, 在节日喜庆的民俗中身临感受先人创造这些节日文化的良苦用心, 可以促进青少年客观认识历史与当前自我的传承关系, 通过他们的身体力行, 将优秀传统文化薪尽火传, 这对于国家在全球化发展中立足根本、立足民族, 形成正确的发展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三, 加强传统节日在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历来是我国对外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与纽带。中国人无论是主动迁移还是被迫迁徙至海外, 都是一个历史演进过程。上文中提到目前海外华侨华人约5000万, 这其中可大致分为三类历史延续:第一类是历史上早期迁移海外移民的后代, 这类人在国内无直接的当代亲缘联系, 他们继承并保持了中华文化而生存于他乡;第二类是20世纪百年间移民海外的, 他们或健在或离世不长, 或者与民国历史相关或者与新中国历史相关, 这类人自己曾经在国内生存过而后落脚他乡;第三类是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移民海外, 这类人大都健在, 与国内联系密切。目前海外华侨华人大致是由此三部分构成。这些先后走出国门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大多数保持了传统中华文化风俗, 使得他们在适应异国他乡生存的同时不忘祖先遗脉。这其中, 传统节日习俗文化的熏陶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为适应他乡生存的日常生活中, 华人被迫放弃一些自我文化, 却唯独节日文化反而得到张扬, 这也算是一种对日常生活的补偿吧。所以, 海外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反而隆重异常, 同时因为比较少受到国内历史进程影响, 一些在国内消失的节日习俗反而在海外华侨华人中得到光大。而他们所处的异国他乡亦正是通过这些侨民的隆重节日习俗来了解中国人的——虽不全面但亦算管窥。近年来, 许多国家不仅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假日, 而且连续发行中国十二生肖邮票, 从媒体宣传到商品消费都广泛宣扬, 似乎中国年大有“红遍寰宇”之势。[5]传统节日文化在将中国带向世界。因此, 国家在重视华侨华人工作、在通过节庆这一特殊时刻联络世界华人、增强凝聚力的同时, 还应该注重将当下中国发展建设新内容注入传统节日中, 通过海外华侨华人传播到全世界, 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目前在海外的中华传统节日传播内容多是传统文化习俗, 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面, 而更重要的是, 还要展现当下中国形象, 有重点地推出当前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中国人, 以及在国际上产生良好影响的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创新等新内容。2011年1月亮相于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就是很好的尝试。

重视传统节日在海外发扬光大, 还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内引与外输。内引, 主要是通过海外节庆文化传播吸引外国人产生到中国旅游的愿望, 将更多外国人邀请进中国来, 近距离认识中国, 一则可以增进了解以释疑, 二则也可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外输, 通过节日文化将当下中国的良好状态及时传播到世界各地, 增强话语权, 为我国在全球化时代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开疆拓土, 从而避免以西方人的价值体系与话语权来评价中国事宜而使我们陷入西方指责的陷阱。

第四, 突出传统节日的地域性, 增强传统节日统一性中的差异性文化表现, 有利于展现国家多元、包容形象。中华民族在长久发展中, 有一个不断进行民族融合的过程。表现在传统节日上, 既有各个民族自己保留的独立节日, 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回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雪顿节、壮族的牛魂节[6]等等, 亦有将本民族文化习俗融进其他民族节日文化中的交融共汇。以春节为例, 有很多传播活动是少数民族对于汉民族的补充, 诸如春节的游艺活动, 一些骑射、杂耍、蹴鞠等多是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7], 而苗族的“开春歌”、侗族的“打侗年”、满族春节时“插红、黄、蓝、白旗”等表明自己的族群[6]等等, 也是各少数民族对春节形式的变通。我国历史上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正是中华民族包容、多元精神的历史证明。在当前全球化时代, 我们不仅要传播我们大一统的优秀历史传统文明形象, 同时亦应重视传播中华民族的这个大一统是开放性、多元性、包容性的辩证统一。西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 长期以来“选择性失明”, 带着有色眼镜将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片面失误扩大化宣传, 在世界上造成不良影响, 国人总结为“妖魔化中国”。事实上, 中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下, 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种民族文化并存的大一统文化状态。因此, 从节日传播角度而言, 我们不仅要加强保护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更要强调各地区根据地域特色、人民习俗保留自己的节日地域文化特色。中国地域广大, 不同地区即使同一节日也会有不同的节日习俗与传承, 以端午节为例, 除全国各地常见之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等内容, 各个地区还有自己的独特风俗习惯, 诸如河北省端午忌打井水、山东邹平县早起均须饮酒一杯、浙江桐庐县具礼于师长、广东从化县以烧符水洗手眼后泼洒于道称为“送灾难”[6]等等, 都是各个地区因自己的历史传承附加进端午节日文化中的。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 彰显了节日多姿多彩之魅力。多样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地域民族节日, 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内涵, 更加反映出包容、开放、多元的国家形象。

第五, 政府在引导节日传播良好国家形象的同时, 要注意方式与渠道。从西方国家软性传播方式看, 是相当成功的, 尤其是美国。美国国家形象的良性构建, 很少是通过政府渠道、官方模式的强硬传播, 而是通过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影视剧、畅销小说、饮食、服饰、艺术作品与创意设计等表现形式, 巧妙地展现美国世俗文化。同时, 通过强势广告营销, 培育西方式的消费意识与观念, 从而颠覆甚至改变他国民众的日常行为。看看我们今日的青少年张扬、叛逆、追求享乐、提前消费、吃着汉堡饮着可乐看着迪斯尼动画等多种行为, 都验证着美国文化传播的极大成功。美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 我们很少看到政府出面或者官方模式, 没有受到强硬的压迫去接受, 但是他们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却日益在他国走俏。这种柔性的方式或者说软传播是很值得我们国内政府学习的。西方人对于我国官方色彩浓重的宣传往往带有不信任感, 部分原因是意识形态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 西方人因为受“民主”意识熏陶, 更加注重普通民众的反应与行为。从这个角度说, 传统节日恰恰是最好的方式, 因为它是属于广大人民年复一年的庆祝方式, 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 这也是西方人接受各国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们的政府对于传统节日的良好应用传播, 一定要注意柔性的方式, 即宏观管理引导, 把握大方向即可, 具体实施方法则最好不要参与或者不要直接参与, 将节日传播还原为纯粹的民间交流, 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政府所要做的, 是提供传播交流的平台, 让传统节日的文化展现出来、传播出去, 畅通传播渠道, 配合媒体积极宣传的工作, 即助推力的作用, 而不是干涉作用。让传统节日真实地展现当下的中国, 展现现代中国人对于传统的继承, 展现中国人在当前时代面临全球化冲击的选择困惑与迷失, 这种最自然的状态将是最好的传播。

结语

国家形象构建是个大工程, 涵盖面极广。良好形象建立关联有效传播方式, 从民间的、非政府途径进行传播, 是软性传播的一种方式。传统节日因其与广大民众紧密相关且传播面广泛而成为软性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 宏观把握与引导, 通过节日传播来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这个宏观把握与引导, 是战略性的, 而非战术性的或硬性传播。政府更应该有效应用传统节日的民间途径展现柔性的、非官方性质的推进渠道, 为节日文化交流提供各种舞台, 促成节日文化传播的良性渠道, 这对于国家形象的民间基础构成会起到重大作用且产生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约5000万:全球华侨华人总数首次得出较明确统计数字[EB/OL].2011-11-3019:25来源:新华网http://www.dayoo.com/roll/201111/30/10000307_105270103.htm.[1]约5000万:全球华侨华人总数首次得出较明确统计数字[EB/OL].2011-11-3019:25来源:新华网http://www.dayoo.com/roll/201111/30/10000307_105270103.htm.

[2]谭天.国家意志·民族意志·个人意志与艺术价值[J].美术观察, 2010 (6) .[2]谭天.国家意志·民族意志·个人意志与艺术价值[J].美术观察, 2010 (6) .

[3]张思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当代中国国家意志[J].天府新论, 2009 (5) .[3]张思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当代中国国家意志[J].天府新论, 2009 (5) .

[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5]张红, 赵艳.中国春节香飘海外看外国人的红火中国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10-02/02/content_19347664.htm.[5]张红, 赵艳.中国春节香飘海外看外国人的红火中国年[N].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10-02/02/content_19347664.htm.

[6]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9.[6]严敬群.中国节日传统文化读本[M].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9.

篇9:寻找节日的故事

元旦

说年俗,首先要从新年的第一天“元旦”的来历说起。

中国的元旦,据传说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另一种说法为,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指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元旦”在中国是个尴尬的节日。从名字上讲,它是中国自己的节日,但从立法上讲,它却又是个从西方引来的洋节。它既不像西方宗教节日那样有文化内涵,也没有中国自己的传统民俗。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专家萧放教授说:“一个节日的成立,除了时间有一个特定的选择外,它还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文化内容。按照中国传统,每一个节日都会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风俗,例如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可中国为何唯独元旦缺少这些元素?这是因为现在的元旦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旦对于中国只是个符号,没有任何的民俗内容,没有在老百姓中形成习惯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感到元旦空洞,和星期天没太大差别。”

接下来连接元旦和春节的腊八节,就显示出了浓郁的中国传统节日气氛。

腊八

古时的“腊”是祭祀的意思。远在商周时代,我国就有连天地、神灵、祖先一起祭祀的习惯,把这种综合祭祀,叫做“合祭”。这种祭祀,表达了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善良的心理活动,意思是说一年到头了,能得到丰衣足食,该感谢神灵啊!于是就选择腊月初八这一天,煮上一锅“腊八粥”,借以祭奠神灵,庆贺丰收,预祝来年更大丰收。这就形成了腊八节吃腊八粥的风俗。

腊八节在传承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八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民俗谓之腊八,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此后“年味”日渐浓郁起来。腊八吃腊八粥的食俗,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了,别有一番来历。

由于版面有限,我们简单介绍几种不同地区腊八粥的做法。

北京

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山东

在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要是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浙江

浙江人煮腊八粥一般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荧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昧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说,这种煮粥方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说。

四川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味道甜威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要是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很难习惯。现如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相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从各地的腊八粥制作材料可以看出每个地区的风土与农作物生产的关系。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喝完腊八粥。家家开始宰年猪,互相请吃杀猪酒,还有人家将婚嫁活动安排在这一天举行,故有民谣日“腊八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凡此种种,自有不同情趣。腊八和腊八粥表达的只是古代人一种朴素的心理活动。

“腊八”一过,就开始清扫屋宇灰尘,为过大年做准备工作,赶集置办年货。正如一首儿歌所唱:“腊八到,过年了。爷爷好喝老白烧,奶奶爱吃胡花椒,妈妈要扯花布料,娃娃要响大麻炮,乐得爸爸哈哈笑”。

在腊八节的欢笑声中,春节来临了。

春节

春节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风土文化的节日。

中国的春节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

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送灶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考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问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这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布新,消灾祈福这个中心。

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茶、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

此外还有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等,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

开门炮仗

正月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四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家,须带礼物。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就要买些礼物,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见面彼此说“恭禧发财”,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此外还有“占岁”、“送穷”、“开市”、“谷日”等年岁期间的日子排列。占岁之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则所主之物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这些特定的日子一直延续到元宵节。

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过后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观灯

关于元宵节放灯与观灯习俗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现摘录其一,与读者分享’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掉。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后来,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

上一篇:书法课外活动计划书下一篇:初一快乐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