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妙用

2024-06-17

语言的妙用(精选6篇)

篇1:语言的妙用

博仕后园墅小金星幼儿园大班第八周教学活动计划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一上午 执教者:庄咪 语言活动:

【活动内容】字条的妙用 【活动目标】

1、能连贯、完整地讲述图片的内容。

2、了解文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简单的文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2、笔、写有简单文字的字条

3、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字条,引出活动的内容。

教师:老师有几张小纸条,你们知道上面写着什么吗?这些字条是谁写的?做什么用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播放ppt,引导幼儿完整观察。

教师:看看每副图,这些字条是谁写的?写给谁看的?有什么用处?

三、逐步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小纸条是谁写的?上面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字条上写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3、小猪看到字条会怎么想、怎么做?

4、棕熊还在写纸条,他会写什么?写给谁呢?

教师小结:字条有很多用处。一只棕熊就很喜欢写字条,他想记住什么事就写张字条,不在家就写张字条给朋友留言,提醒小猪不要睡懒觉时就用字条给它。

四、完整讲述ppt故事内容,并给图片取名字。

1、请幼儿轮流将图片的内容讲给同伴听,最后给图片取名

五、交流讨论,扩展讲述内容。

1、提问:写字条还有什么用处?你们想给谁写字条,做什么用?

2、请幼儿续编图片的内容。

篇2:语言的妙用

黄慕娴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讲述活动《字条的妙用》。接下来我将围绕内容、幼儿、目标、准备、教学法以及活动过程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内容

故事《字条的妙用》讲述的是一只小棕熊喜欢用写字条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或者给朋友留言。画面生动形象,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故事情节丰富、有趣,浅显易懂,能让幼儿清楚地了解文字在人们生活中的用处,使之体验到文字的有用和有趣。正如《纲要》中所提到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二、说幼儿

大班幼儿的独白言语开始发展,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大班幼儿的语言仍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不能完整连贯地讲述一个故事。本次活动能充分地锻炼幼儿的独白言语能力,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并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

三、说目标

根据《纲要》中的语言教育活动目标以及本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为本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1.细致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2.能较完整连贯讲述图片内容,体验讲述的快乐。

以上目标,融合了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多维度和综合性。

立足于本活动内容的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征,我将本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故事主要内容,了解文字在生活中的用处。活动的难点放在:能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内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活动的完美呈现,我为本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简单的文字,会写自己的名字。

2、物质准备:小纸条,笔,写有简单文字的字条、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字条的妙用》

五、说教学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综合运用了提问法、观察法、讨论法、示范法、差异指导法等,这些教学法我将在下面的活动过程中详细阐述。

六、说活动过程

考虑到本内容的特点和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我为本活动设计了以下循序渐进,生动有趣的四大环节。

第一个环节:出示小纸条,激发兴趣。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的特点,我采用提问法引入。出示几张小字条,提问“你们认识上面写着什么吗?这些字条是谁写的?做什么用的?”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谈谈对字条的认识,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上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内容。

引导语:我们来看看小棕熊他拿纸条来干什么? 这个环节是为解决活动重点而设计的。

第一步,我采用提问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小字条是谁写的,上面有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第二步,我采用的是观察法。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我引导幼儿逐幅观察教育挂图,理解图片内容,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三步,我采用启发引导法,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字条上写了什么?小猪看见字条,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幼儿了解文字在生活中的用处。

第四步,考虑到“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特点,我运用讨论法,提出问题:“小棕熊还在写字条,它会写什么?会写给谁呢?”引导幼儿扮演小棕熊给朋友写字条,大胆想象故事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想象和扮演能力。

第三环节:结合图片,学习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这个环节是突破活动难点的关键关键,我将本环节分四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我运用示范法,由于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我将故事的内容及角色特点声情并茂地讲述一遍,运用直观法,让幼儿具体形象理解故事内容,也帮助幼儿进一步理清讲述的顺序。

第二步:我根据《纲要》提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要求采用差异指导法,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指导能力强的幼儿根据图片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并配上表情和动作;指导能力弱的幼儿能根据图片,基本完整地讲出图片的大概内容。共同体验成功感,巧妙突破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我让个别幼儿尝试完整讲述。示范的主体从教师变成幼儿,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步:我运用讨论法,通过提问“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些挂图都没有名字,我们一起给挂图起个名字吧”使幼儿讨论,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概括和总结能力。

第四环节:设问引发想象,引导续编故事。

《纲要》指出,要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机会。这里,我运用提问法和讨论法,通过提问:“字条有什么用处呢?你想给谁写字条,做什么用?”让幼儿在讨论中学会与同伴合作,乐于分享。活动以鼓励幼儿想象续编结束。

活动延伸:

《纲要》指出,教育应渗透幼儿一日各个环节。一个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为了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需要,我从以下途径来延伸和拓展:

1、区域活动: 语言区:

(1).投放挂图,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2).引导幼儿在语言区练习写字条,并向同伴介绍字条的内容和用处

2、家园共育:请小朋友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和爸爸妈妈一起学写字条提醒自己该做的事。

篇3:语言技法妙用例说

一.寻常数字,织出多少情意经纬

年长一些的朋友,忆起当年发蒙读书,大概不会忘记那首随口念唱的古体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短短四句二十字,10个自然数字依次穿插其间,诗意盎然,琅琅上口,算得上是那时幼童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享受。

数目字寻常而又枯燥,难讨人喜欢,但语言能人,文学高手却能于枯燥的数字中翻出神奇,牵出条条情意经纬,织出篇篇优秀诗章。

数字入诗,道法精深,手法多样,给人印象特深的,不能不提到清代诗人陈沆那首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全诗二十八个字,竟在奇数处嵌用了十个“一”字,借助这十个“一”把垂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道具、情节,不露斧凿之痕一一道出。借助这十个“一”,弄潮作浪,宕出了一幅背景深邃、人物鲜活、情节悠然的老者乐钓谐趣图,叫人心驰神往,百读不厌。

如果说这首一字诗是数字入诗中的一个特例,一朵奇葩,那常见的就是数字适当入诗,其量不多,但用在刃上,于寻常数字中交织成脍炙人口的佳词美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个数字,从时间、空间、事物、环境几方面展示了特定地域的早春风景。“七八颗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更是以不起眼的两个约数,渲染出社林茅店静谧的初夏夜色。

纵深阅览,就会惊见到数字入诗的匠心独运,登峰造极。女诗人卓文君致司马相如的 《凤求凰》 就是这样的旷世佳作:“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的是三四月,却谁知是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望眼欲穿。百般怨,千般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道不尽,百无聊赖十凭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如火,偏逢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流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作女来我为男。”

诗作的上篇,数字呈升幂式织入诗篇,从“一”到“万”,一数不漏,思念之情直上云天,紧扣一个“怨”字。诗作的下篇,数字从“万”到“一”,呈降幂式溶入诗中,爱恨之情汹涌澎湃,忠贞之意不绝如缕,读罢掩卷,情意绕梁不绝。

进一步揣摩,还会发现,各种诗作中的数字,它代表的 “质”,所揭示的“义”,不尽相同,值得细细品赏,感悟。 《沙家滨》 中,“八千里风暴吹不断,九千个雷霆也难轰”。数字与诗义链接吻合,“八千里”“九千个”极言风暴之剧,雷霆之密,斗争之烈,从而映衬出新四军坚韧顽强的钢铁意志,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而毛主席的“十六字令”则不同:“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三尺三”这一数字,平平常常,很不起眼,但词中指山峰与天空相距之近、之险,红军正是从这“人过要低头,马过要下鞍”的狭缝中一冲而过的。这样一来,些小的“三尺三”就衬出了红军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战斗豪情,其潜在的内涵就非同一般了。

有些诗句中的数字,本身不一定有明确的意义,旨在营造情感氛围,形成节奏旋律,从而兴起一种别致的音乐美,民歌,童谣中尤胜。且听听鄂西南山区的一节童谣,那漾漾乡情,令人心旌摇动:

打铁一,一只羊毛扎一支笔,∕打铁两,两个娃娃对巴掌,/打铁三,三月的桃花最好看,∕打铁四,四个铜钱四个字。……

打铁八,八十岁的婆婆纺棉纱,∕打铁九,九个婆姨同步走,∕打铁十,十个裁缝十杆尺。

让我们在数字编织的诗行中徜徉,领略别样的中华文化,“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二.比喻:修辞格中的宠儿

走进烈士陵园,一方墓碑映入眼帘,你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瞩目镌刻其上的墓志铭:“痛苦如此持久,像蜗牛充满耐心地移动;快乐如此短暂,像兔子的尾巴掠过秋天的草原。”墓穴中安息的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英雄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利科娃,25岁的生命历程中,击毙德寇309人。这则墓志铭以两个独出心裁的比喻,含而不露地道出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漫长、永恒的伤痛,而生命的灿熳闪光只在一瞬间,哀思中透出哲理。联想到邻居小女孩的一句快语:“我们的幼儿园像花园,可好玩啦!”不无感慨:区区比喻修辞,从生者到逝者,从战争到和平,从人类到自然,从感性到理性,真是无处不在,无意不表!小小的比喻,举重若轻地承载起几多丰腴的情感、隽永的意念,以至到了说话写文很难弃置不用的地步。

比喻在众多修辞格中,频频上镜,使用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在于比喻辞格缘起生活,技法简单,易于操作,文句通俗易懂又不失深刻蕴藉。“走进风暴来袭的沙漠,抬眼望去,那太阳像泡在浓茶杯盏里的一枚蛋黄。”这个比喻句,却把难以言状的沙暴中的太阳的奇异形象:那椭圆的形、暗红的色、模糊的边沿、朦胧的亮度描摹得那样的精准、传神,映衬出彼时彼处的天宇长空是那样的苍茫、凝重,混沌不开。

比喻修辞,制式简单,但运作之法,却是多种多样。

大量的比喻是描摩具体事物的形象状态的,如“村子里的张屠户虎背熊腰”“夏夜的天空星罗棋布”“远处的富士山像馒头一样”。而“警察一出现,几个票贩子立马抱头鼠窜而去”则是对事物的动态描摹。

上述比喻,形象直露,可视性强,人们津津乐道、乐用。

下面我们着意关注对抽象事物的情、理、势、态的深度比喻,领略其多采的技法、深刻的蕴藉,不一般的文采。

借助比喻,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反映重大时事:“‘一带一路’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含作共赢,它不是中方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交响乐’。”———形象宣示了我国“一带一路”外交策略的宏伟前景。

借助比喻,含蓄地表达谦恭之意、内蕴深情:“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传达的是洁身自好、不媚世俗的理念情操。

借助比喻,诠释抽象哲理、人生理念:“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生活不能缺少浪漫,但不能一味地追求浪漫、恣意消遣。

借助比喻,言难言之隐,无奈之情:“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一婉曲比喻表露的是诗人怀才不遇、仕途不顺的心思,不满朝廷、忧国忧民的情怀。

借助比喻,针砭时弊,鞭挞丑陋:“点上的稀客,面上的游客,宴席上的陪客,一年四季像个侠客。”———“四客”连喻嘲讽了玩忽职守享乐腐化的某些为官者。

借助比喻,仿造新词,翻出异说: “ 牛刀杀小鸡”———比喻由“杀鸡焉用牛刀”翻造而成,旨在提倡:小事不小,务必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用办大事的精神去办好小事。

比喻,一般是本体抽象生疏,喻体具体浅近,但也有例外。柳宗元的“江流曲似九回肠”,本体:“江流曲”,有形可视,喻体“九回肠”,其形难见,但“九回肠”却是人人感知的生理现象,且总与情感的婉曲、纠结紧密联系。故此喻不独成立,且本体与喻体还可互相置换,用以摹状难以言说的委屈痛苦。

更有多喻齐下而成复句、 句群、语段式的复合比喻。

“木直中绳,0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0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一语段,多角度设喻,从先天、后天及定向发展几方面论述了学习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比喻辞格无处不在,千姿百态,但施用之道当恪守不逾:

以人们熟悉的事、物、理,作比陌生的事、物、理。

以浅近之事物昭示深奥之道理。

以形象揭示抽象,从外在及于理实。

设喻合情入理,施用有度有节。

诚如是,比喻,就真正是语言表述中之骄子,大众喜闻乐见之宠儿了。

三.令人倾倒的无中生有

魔术高手刘谦在海峡两岸的演出中,不乏惊艳之作:手中明明是一朵鲜花,手臂一抖,竟变成了一只羽翅扑腾的鸽子;空空如也的箱子,再一打开竟跳出一位妙龄女郎……直引得观众啧啧称赞、掌声不断。转头一想,在语言王国里,不也有这种无中生有、形态变幻的玄妙吗?

风,无人直面亲睹其尊容,但借助文学语言,我们往往能与之幸会。

剪落三秋叶,催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就是风,叫你两眼发呆。如嫌不过瘾,放眼八方再看风:

无影更无踪,穿杨花西复东,江湖常把扁舟送。飘黄叶舞空,推白云出峰,过园林乱摆花枝动。穿帘入幕,银灯应销红。

哦,这时的风,简直就是江湖之上一大侠,力拔山兮,情怀博大,如此玄妙何来?原来作者笔走偏峰,施以侧面描写,借呼啸风涛中事物的特别情状,化无形为有形,艺术地宣示了风的卓然存在。

和“风”相似,声音也是没有实体形象的,再美妙的音乐,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都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只能侧耳细听,洗耳恭听。但借助语言功力,我们却能在听的同时,看到音乐的节奏旋律,窥见到音乐世界里的千景万象。请开启五官,领略管弦乐曲的美艳形象: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在琵琶声声的奏乐中,我们眼前同时出现了“ 急雨” “ 私语” “ 莺语间关”“泉流幽咽”“银瓶乍破”“刀枪齐鸣”的妙曼与雄奇。再看刘鹗在《明湖居听书》 中怎样把音乐评弹的一高腔的尾音,化为独特的视觉形象的:“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之后,陡然一落,又极力聘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山腰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作者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将听觉震撼、视觉震撼同时展现于前,让你既听到又同时看到回旋起伏、婉转轻快的音乐旋律。

音乐如此,人们的话语也是如此。通过话语,达意传情,是十分自然,非常普遍的,但囿于特殊的环境条件,不能、不便、不想去“说”,于是干脆不说,而以某种形、神、态去曲致地“说”,其达意传情之效果,竟胜于滔滔的诉说。 (韩麦尔先生)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顿时,一股爱国豪情冲天而起,给眼前的弗郎士和来上最后一课的法兰西老少爷们的灵魂以有力地冲决激荡。这一无声胜有声的细节描写从此成了文学艺林中盛赞不衰的妙笔。

世间之各种物体,山川林木,花鸟虫鱼,古今屋宇,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见证它的存在,也不一定直面正视,文学艺术之迂回运笔,巧施映衬,也能让我们于无物之中见出有物。

一考官以“深山藏古寺” 为题,让人作画。一人画毕,画面不见古寺,唯在山腰有一老僧于乱石山径中挑着水桶下到溪涧汲水,画的一角,隐约可见半截飘展的古经幡。最终,这幅画作得胜。其胜在借汲水老僧、 古旧经幡、 巧扣“藏”、“古”二旨意,于画面之外,让你明显感受到深藏山中潜心修行的古庙之所在。这种以环境烘托氛围掩映的“无中生有”、环顾左右而言它的蹊跷,自是绘画语言中的另类风采,十分高雅有趣。

回望外国文坛,也不乏此类佳话。在英国人们这样描写浪漫主义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早年的寒酸:他家的房子是茅草屋,厚厚的茅草屋顶成了小猫、小狗、老鼠、臭虫唯一能够取暖的地方,下大雨了,小动物就从屋顶掉落下来。这样就有了形容滂沱大雨的“下雨掉落猫和狗”这一成语。人们就是这样,以浪漫的文笔含蓄幽默地写出了莎士比亚在不浪漫时代的艰辛,表明不浪漫的时代走出浪漫大作家。

看来无中生有、形象变幻、情感易色的文学技法不断演绎发展,光耀古今中外,值得我们欣赏、喝彩、传承、创新。

篇4:课堂管理中“语言”的妙用

关键词:课堂管理;有声语言;态势语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39-001

在课堂教学中,虽然所有教师都希望能够顺利地按着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但是事实往往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有时课堂上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尽管多数课堂偶发事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能否成功处理却是关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大事。怎样才能不露痕迹地实现课堂管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妙用课堂“语言”不失为课堂管理的有效手段。

一、妙用有声语言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面对一些课堂小意外时,教师的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

声音调控。心理学研究表明,听觉器官在经受长期不变的声音刺激后,对该声音的感受性就会降低,容易导致人的疲劳。教师语速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要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来确定,所讲授的科目不同、内容不同、传达的情感不同,语调也应不同。教师的声音还要抑扬顿挫,让学生听得舒服,听得入耳,让学生不易走神。如果发现学生有分神的迹象,要根据实际情况,或放慢语速或调整音量或停顿一会儿,来示意、提醒注意力分散的同学。

提问示意。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同学看似在听课,实际上心思不在课堂;有的同学没有听懂却装出听懂的样子;个别厌学同学则心神不安、很不耐烦等等。对此,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提问。这种提问,往往带有提醒、警戒学生的意义。无论学生能否准确回答,教师的发问就是一种管理行为。

来点幽默。例如语文课上,教师无意中发现坐在角落的一位学生手托下巴在打瞌睡,他随口吟道“春风吹得师生醉,直把课堂作寝室”。话音刚落,教室里发出一阵笑声。那位同学也顿时清醒了,不好意思地打起精神听起课来。这位老师化用了南宋诗人林升的诗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使得本是批评的语言产生了耐人寻味的幽默感。这个案例表明:幽默不仅能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它还是减少摩擦的消炎药,化解矛盾的润滑油,增进感情的催化剂。生动幽默的语言可以在无形中代替课堂管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巧妙评价。教师课堂上一句可能是无意性的评价,往往会左右学生的听课情绪。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老师曾在我校上过一堂作文指导课。课上选了班上成绩不太理想的小周同学的一篇作文,目的是指出这篇习作的问题所在,指导学生修改。蔡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说作文的缺点,反而鼓励其他同学为这篇作文找优点,学生每说出一点,蔡老师就称赞小周同学。之后再让学生交流如何修改,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最后让学生合作修改范文。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产生抵触情绪,怎么会没有效果呢?所以,教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有的放矢、恰到好处地使用课堂评价,或评价某一名同学或评价某一个小组,使每个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妙用态势语

在课堂上,除了教师运用的有声语言外,还有一种相伴随的信息输出,那就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态势语。它是教师借助于表情、举止、手势等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学信息、表达情感态度的一种无声教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恰当使用态势语,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代替有声语言,为教师传情达意,从而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例如:

表情示意。人的面部表情可以说是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来传递喜怒哀乐。作为老师,尤其要练就一双像梅兰芳一样会说话的眼睛。用眼睛扫视全班、专注教室某处、微显不悦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管理效果。比如上课的铃声已响,学生还沉浸在课间的愉悦中,教师可以用目光全班扫描,于无声无形之中,传递给学生一种信号,使学生进入听课状态。如果教师发现有学生在课上随意讲话,用自己的目光示意可能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

手势示意。在态势语中,手势语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教师的手势具有命令、强调、启发、暗示的作用,其形式也是千变万化。比如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圆满回答时,教师不要吝啬竖起大拇指,伴以笑脸,以示赞许、钦佩。在课堂上教师手势动作再结合眼神的运用,可以填补有声语言的许多不足和空白,为教学增添艺术魅力。

走动示意。美国教育工作者道格·莱莫夫(Doug Lemov)认为:“如果你正在积极地教,当走动时就要频繁地做一些语言和非语言的介入” 。比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弯下腰,倾听学生的话语,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低头做自己的事或翻看其他书本时,教师可以边讲课边不动声色地走到学生身边,停住并站立一会儿,让学生意识到这是老师在提醒自己。

实践证明,妙用课堂教学“语言”,可以弱化学生对管理的厌烦、逆反心理,还节约了教师组织教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对象与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不露痕迹地进行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教师最需要什么: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篇5:趣味语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妙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 许建华 315194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上趣味性语言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活化学生的思维。本文对趣味性语言的妙用从七个方面来论述,包括比拟修辞法、人文化学、类比、褒贬换用、随机应变、谐音转变、口诀总结等。

关键词:幽默;比拟;人文;褒贬换用;随机应变;谐音转变;口诀总结 苏联教育家斯维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枯燥乏味的语言与风趣幽默的语言在课堂上所造就的效果迥然不同,前者是催眠剂,后者则是兴奋剂。教师运用语言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那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的魅力。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巧用比拟修辞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可以用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奸滑,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育,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

接着教育学生应该学习金刚石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双雕”,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再如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这样总结过氧化钠: Na2O2的秘密档案(国家机密,请勿泄露)姓名:过氧化钠 国籍:钠的化合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 体重:78公斤

性格:活泼好动,团结合群,爱憎分明,一见到二氧化碳,脸色立变,一落水就非常生气。

简历:中学毕业后参军,后调到海军某潜艇当班长,复原后在立白化工厂当工人,曾与次氯酸、双氧水一起,光荣出席全国漂白积极分子群英会。多次获得反黑模范称号。

愿望:有一所坚固密实的房子保护身体,为人民再立新功。

上述档案中,巧妙的总结了Na2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保存,这样总结知识,既风趣易记,又简单明了,变枯燥的知识为趣话,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二、运用人文化学增强课堂乐趣 学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制取生石灰时,可以介绍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通过对石灰石的开采,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熟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为白色固体等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理想。指出这首诗中第一句话反映的是开采石灰石的物理变化过程,后三句则反映了与石灰有关的三个化学变化:由此引入到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还进一步教育学生即使身处高位,也应廉洁奉公,为他人着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

在复习“物质的主要成分”这块内容时,老师可结合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出题,要求学生指出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指什么。接着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蚕丝、毛发等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烛的成分是高级烃,还可以幽默的说:“我们人类很伟大,头顶蛋白质,脚踏硅酸盐”。这样,学生不但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有了系统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讲到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时,可以讲一个“梦中出奇迹”故事,即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受到启发,推出苯的结构,让学生懂得发现有时候是偶然的,但偶然和灵感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来源于必然。

对于人们常说的“鬼火”,同学们一直很好奇,学习到磷及化合物时,可以做一实验: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屋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这时你快速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与田野上一样的画面:从玻璃管口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气中游荡,宛如“鬼火”。然后讨论,最后揭开“鬼火”之谜:原来白磷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了臭鱼味的气体——PH3。PH3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破除封建迷信。

在学习碳酸氢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时,其俗名分别为:小苏打、苏打、大苏打,可以冠之以:“三苏”之称,与历史上的文学家“三苏”遥相呼应,风趣易记。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既不能大量共存,又必须同时出现。因为酸碱中和和水的电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讲臭氧层遭到破坏时,可用:“苍天有眼”四个字来概括,即在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分别出现了臭氧空洞,呼吁学生一定要保护环境。

当然,考虑到部分学生偏爱现代诗歌,化学老师在课上也可满足一下他们的口味。譬如,在讲葡萄糖一课时可引入诗歌“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随之提问诗人何以对“绿叶”情有独钟,引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继而讲述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后老师还可再回过来讲一下绿叶令人感动的奉献 精神,使学生对奉献精神有更深切的感悟。

三、形象的类比学习法

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通俗处理,这样可以把抽象的化学原理通俗化,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

处理方法1:“逆反心理”原理。平衡就象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种修复能力。

处理方法2:“水往低处流”原理。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勒夏特列原理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尤其是改变浓度,比较适合“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为改变浓度无非是增加或减小浓度,当某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就如已经相平的水位出现了失衡,左右出现了落差,那么不管是左高右低还是左低右高,只要水闸门打开,水总是朝低的方向进行流动。

处理方法3:“谁动了我的奶酪”原理。已经平衡的可逆反应中的各种物理量犹如小老鼠的奶酪房间,是熟悉而固定的,突然环境改变了,如温度变了,浓度变了,压强变了,我们的可逆反应就是那只会适应环境的小老鼠,它会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褒贬换用法

对学生进行教育,故意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即把褒义的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或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从而带来幽默趣味效应。在上环境保护一课时,讲到大气污染,联想到中学生如何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都认为不能抽烟,而事实上学生中悄然兴起吸烟“热”,班级中“小烟民”日益增多,对此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作了一次精彩的总结: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度咳嗽,小偷不敢上门。二是节省了衣料,咳的时间一长,逐渐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惟妙惟肖,就用不着化装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资料记载,烟中含有300多种有害物质,烟民的平均寿命要比非烟民短,从小就吸烟的人,当然永远也别想活到老了。这里的好处、防小偷、节省了衣料、永远不老等,或是反话正说,或是褒词贬用,句句击中要害,使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五、随机应变法

这样的情境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则在台下反应不冷不热。有一次,我灵机一动,便说:“喂,平日里大家都是氧分子,个个活蹦乱跳,现在怎么都成了惰性气体了?要不要来点催化剂,促使大家快速反应?否则,桃李不言,先生不悦。”学生们哄的一声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接着我再上课,学生一个个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甲烷的结构,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时,模型上的氢原子忽然掉了下来。我就说:“哎,这氢原子太活泼了,还没有和氯气接触呢,就想发生取代反应。”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烷烃上的氢原子很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再一次证明了,风趣的语言,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六、谐音转化法

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演示电解水实验是教学的重点、易错点,我们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总结概括,正氧负氢。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诙谐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只要时刻记住生你养你的父亲,这个知识点你就不会忘记。因为“父亲”与“负氢”谐音。又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为了使学生记住王水的成分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例,我让学生从谐音角度去记:“硝”“小”,即硝酸的比例小,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是1:3,而不是3: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趣味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七、口诀总结法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讲解酸、碱、盐溶解性表时可以这样总结:“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除去钡和铅,盐酸盐除去银亚汞,其余几乎都不溶。”这样很复杂的图表用压韵的诗词概括,不仅易记而且增趣。再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在讲解化合价时,可以总结:“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下面列出了几个本人自编和收集的学习口诀,共同商榷。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

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

弱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亚硫、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和碳酸,氢硫、氢氰和苯酚。

烷烃的命名

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简单在前同相并,其间应用短线连。

乙 烯

篇6:语言的妙用

|

教师运用语言的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兴趣,那是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人格的魅力。我认为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性语言的运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巧用比拟修辞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运用双关、借代、反语、比拟等修辞方法,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初中化学讲《碳的单质》一节时,为了使学生形象地了解金刚石和石墨这对同素异形体的特性,可以用拟人化的描述:金刚石和石墨虽为同胞兄弟,但性格差异很大。金刚石生就一副钢筋铁骨,是著名的硬骨头,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久经磨砺,形象灿烂夺目;石墨天生柔软,遇事奸滑,形象暗淡无光。但毕竟是同胞兄弟,如果多给石墨以温暖的压力,再辅以催化教育,它是会转变为金刚石的。

接着教育学生应该学习金刚石无坚不摧的精神,谱写光辉灿烂的人生。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可谓“一箭双雕”,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再如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这样总结过氧化钠:

Na2O2的秘密档案(国家机密,请勿泄露)

姓名:过氧化钠国籍:钠的化合物共和国

肤色:淡黄体重:78公斤

性格:活泼好动,团结合群,爱憎分明,一见到二氧化碳,脸色立变,一落水就非常生气。

简历:中学毕业后参军,后调到海军某潜艇当班长,复原后在立白化工厂当工人,曾与次氯酸、双氧水一起,光荣出席全国漂白积极分子群英会。多次获得反黑模范称号。

愿望:有一所坚固密实的房子保护身体,为人民再立新功。

上述档案中,巧妙的总结了Na2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保存,这样总结知识,既风趣易记,又简单明了,变枯燥的知识为趣话,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

二、运用人文化学增强课堂乐趣

学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制取生石灰时,可以介绍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于谦写的《石灰吟》: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作者通过对石灰石的开采,在高温下变成白色的生石灰、生石灰的熟化以及熟石灰在空气中转变为白色固体等现象的描述,抒发了自己视死如归、保持民族气节的崇高理想。指出这首诗中第一句话反映的是开采石灰石的物理变化过程,后三句则反映了与石灰有关的三个化学变化:由此引入到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乐趣。这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还进一步教育学生即使身处高位,也应廉洁奉公,为他人着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生活。

在复习“物质的主要成分”这块内容时,老师可结合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出题,要求学生指出诗句中的“丝”和“泪”分别指什么。接着老师可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蚕丝、毛发等成分是蛋白质,人造丝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蜡烛的成分是高级烃,还可以幽默的说:“我们人类很伟大,头顶蛋白质,脚踏硅酸盐”。这样,学生不但对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主要成分有了系统记忆,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到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讲到凯库勒发现苯的结构时,可以讲一个“梦中出奇迹”故事,即凯库勒在梦中发现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从而受到启发,推出苯的结构,让学生懂得发现有时候是偶然的,但偶然和灵感来源于有准备的头脑,来源于必然。

对于人们常说的“鬼火”,同学们一直很好奇,学习到磷及化合物时,可以做一实验:先在烧瓶里加入白磷与浓氢氧化钾溶液,加热后玻璃管口就冒出气泡,屋里弥漫着一股臭鱼味。这时你快速把窗户用黑布遮上,就会看到与田野上一样的画面:从玻璃管口冒出了一个又一个浅蓝色的亮圈,在空气中游荡,宛如“鬼火”。然后讨论,最后揭开“鬼火”之谜:原来白磷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了臭鱼味的气体——PH3。PH3在空气中能自燃放火,就形成了“鬼火”。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破除封建迷信。

在学习碳酸氢钠、碳酸钠、硫代硫酸钠时,其俗名分别为:小苏打、苏打、大苏打,可以冠之以:“三苏”之称,与历史上的文学家“三苏”遥相呼应,风趣易记。在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可用一句话概括“既不共戴天,又藕断丝连。”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关系:既不能大量共存,又必须同时出现。因为酸碱中和和水的电离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讲臭氧层遭到破坏时,可用:“苍天有眼”四个字来概括,即在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分别出现了臭氧空洞,呼吁学生一定要保护环境。

当然,考虑到部分学生偏爱现代诗歌,化学老师在课上也可满足一下他们的口味。譬如,在讲葡萄糖一课时可引入诗歌“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做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随之提问诗人何以对“绿叶”情有独钟,引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6H2O===C6H12O6+6O2,继而讲述葡萄糖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最后老师还可再回过来讲一下绿叶令人感动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对奉献精神有更深切的感悟。

三、形象的类比学习法

对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进行通俗处理,这样可以把抽象的化学原理通俗化,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就向能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我们可以这样用类比的方法学习。

处理方法1:“逆反心理”原理。平衡就象人的叛逆心理一样,你想改变条件,它偏反其道而行之,也可以说这是化学反应自身具有的一种修复能力。

处理方法2:“水往低处流”原理。我们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勒夏特列原理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尤其是改变浓度,比较适合“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因为改变浓度无非是增加或减小浓度,当某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就如已经相平的水位出现了失衡,左右出现了落差,那么不管是左高右低还是左低右高,只要水闸门打开,水总是朝低的方向进行流动。

处理方法3:“谁动了我的奶酪”原理。已经平衡的可逆反应中的各种物理量犹如小老鼠的奶酪房间,是熟悉而固定的,突然环境改变了,如温度变了,浓度变了,压强变了,我们的可逆反应就是那只会适应环境的小老鼠,它会积极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四、褒贬换用法

对学生进行教育,故意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即把褒义的词用在该贬的事物上,或将贬义词用在该褒的事物上,从而带来幽默趣味效应。在上环境保护一课时,讲到大气污染,联想到中学生如何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同学们展开讨论,大都认为不能抽烟,而事实上学生中悄然兴起吸烟“热”,班级中“小烟民”日益增多,对此我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作了一次精彩的总结:提起吸烟,我认为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可以防小偷,因为吸烟会引起深度咳嗽,小偷不敢上门。二是节省了衣料,咳的时间一长,逐渐成了驼背,衣服可以做短一些。三是可以演包公,从小开始吸烟,长大后脸色黄中带黑,演包公惟妙惟肖,就用不着化装了。四是永远不老,据医学资料记载,烟中含有300多种有害物质,烟民的平均寿命要比非烟民短,从小就吸烟的人,当然永远也别想活到老了。这里的好处、防小偷、节省了衣料、永远不老等,或是反话正说,或是褒词贬用,句句击中要害,使学生在一片笑声中受到了深刻教育。

五、随机应变法

这样的情境不知你是否遇到过?夏日午后的第一节课,同学们常常昏昏欲睡,你在讲台上激情飞扬,而学生则在台下反应不冷不热。有一次,我灵机一动,便说:“喂,平日里大家都是氧分子,个个活蹦乱跳,现在怎么都成了惰性气体了?要不要来点催化剂,促使大家快速反应?否则,桃李不言,先生不悦。”学生们哄的一声笑了,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接着我再上课,学生一个个注意力集中,效果很好。还有一次我讲到甲烷的结构,展示甲烷的球棍模型时,模型上的氢原子忽然掉了下来。我就说:“哎,这氢原子太活泼了,还没有和氯气接触呢,就想发生取代反应。”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烷烃上的氢原子很活泼,容易发生取代反应。这再一次证明了,风趣的语言,能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乐听不厌,欲罢不能。

六、谐音转化法

利用中国汉字的谐音,可巧妙地将一些知识点趣味化,以达到帮助记忆的目的,这是常用的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材里,演示电解水实验是教学的重点、易错点,我们知道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可总结概括,正氧负氢。在讲解知识点时,我诙谐对同学们说,同学们,只要时刻记住生你养你的父亲,这个知识点你就不会忘记。因为“父亲”与“负氢”谐音。又如,在讲解金属密度知识点时,金属中锂最小,锇最大,我总结“我大你小”,同学们欣然接受了。为了使学生记住王水的成分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例,我让学生从谐音角度去记:“硝”“小”,即硝酸的比例小,浓硝酸和浓盐酸的体积比是1:3,而不是3:1。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注意不断总结,诙谐的趣味语言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

七、口诀总结法

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点的总结讲解,可以编写成一些琅琅上口的口诀,增添课堂气氛,优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如讲解酸、碱、盐溶解性表时可以这样总结:“钾钠铵盐个个溶,硝酸盐类也相同,硫酸盐除去钡和铅,盐酸盐除去银亚汞,其余几乎都不溶。”这样很复杂的图表用压韵的诗词概括,不仅易记而且增趣。再如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总结“关系式,关系量,这是根据不能忘,已知未知是条件,条件对准关系量,根据比例列方程,求得未知写答案。”这样的例子还有:在讲解化合价时,可以总结:“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 下面列出了几个本人自编和收集的学习口诀,共同商榷。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先查气密性,受热均匀试管倾。收集常用排水法,先撤导管后移灯。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氢气验纯试管倾,先通氢气后点灯。黑色变红水珠出,熄灭灯后再停氢。

常见化学药品的贮存

硝酸固碘硝酸银,低温避光棕色瓶。液溴氨水易挥发,阴凉保存要密封。

白磷存放需冷水,钾钠钙钡煤油中,碱瓶需用橡皮塞,塑铅存放氟化氢。

易变质药放时短,易燃易爆避火源。实验室中干燥剂,蜡封保存心坦然。

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量完毕要复原。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角一样。过滤之前要静置,三靠两低不要忘。弱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亚硫、磷酸、氢氟酸,甲酸、乙酸和碳酸,氢硫、氢氰和苯酚。

烷烃的命名

碳链最长称某烷,靠近支链把号编。

乙 烯

硫酸乙醇三比一,温计入液一百七。

乙烯分子含双键,氧化加成皆不难。

乙烯聚合好塑料,燃焰明亮出黑烟。

上一篇:给同事们写的一封信下一篇:五大三粗的成语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