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2024-06-19

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共6篇)

篇1: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1、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版权作用

版权作为一种智力成果权,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起着诸多重要的作用。

1.1规范和调节市场经济秩序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也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由于复制技术的发展,盗版变得很容易,严重损害了权利人和传播者的利益。如果没有版权保护,正常的贸易活动就不能开展。所以,版权制度既是法制经济的重要内容,也为市场和贸易的公平有序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法律规范了版权限制原则,为作品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实现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保障。

1.2鼓励和保护智力创作活动

版权制度的实质是对人类智力创造活动从产权角度进行激励,作品只有在出让和交易能够实现的情况下,才能够再进行创作。这样的制度充分体现了对智力创造活动的尊重和肯定,进而激励作者进行新的智力投资,创作出更优秀的智力作品。而丰富的、不断创新的智力作品,也在为人类作出新的贡献。知识创新和版权贸易产生了对版权保护的客观需要,进而逐渐形成比较完备的版权保护制度。版权制度对版权贸易的保护,推动知识创新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作品的商业化和产业化,从而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1.3推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当今,经济贸易全球化使得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大,知识含量高的贸易产品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为了开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必须采用各国共同遵循的规则。在世界各国有关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版权在推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版权保护制度的普遍性使本国作品在国内和其他国家以及地区都受到保护成为了可能。需要指出的是版权保护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版权保护对维护作者和传播者权益的作用,又要重视版权保护对版权贸易的经济学价值,以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

版权保护强调的是一种系统化的理念,即把版权保护当成由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程来对待,完善版权管理不仅需要有效的版权保护技术,还需要建立包括信任体系、监督体系、协作体系、责任体系在内的相关机制。这种版权保护管理机制对文化教育和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研究韩立栋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图书馆276005学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已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版权保护应包括规划版权发展、提供政策支持、繁荣版权贸易和有效传播版权成果等具体内容。

2.1规划版权发展的战略

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加快了国家版权制度的制定步伐。通过版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着力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来平衡作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升潜在的智力成果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速度。要根据国际和国内情况全面审视版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规划版权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以及与这个目标相关的一些措施和手段,以积极的手段促进版权制度的发展。

2.2对相关产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国的版权相关产业比较薄弱,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我们可以走出去参加一些国际的版权贸易会,在相当程度上政府应该起一个主导的作用。比如有些国家参加国际版权贸易会,政府不光参与组织,而且还给予一定的支持。现在国内各方面已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加大了支持的力度。在发达国家,版权产业是他们的优势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版权的相关产业还处于弱势,主要是缺乏市场的整合力和竞争力。因此在我国,不能盲目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需要按照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建立版权保护制度,并带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

2.3为版权贸易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

版权从范围上讲是以出版物为主的,主要涉及几个核心的问题:一是创新的问题;二是使用的问题;三是保护的问题。这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没有创新就谈不上使用和保护;没有保护,创新和使用都会受到很大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保护跟不上,版权贸易的繁荣是实现不了的。因此,要整合多方优势和资源,建立版权业各个产业链和市场商务链有序运转的体版权制度的发展,总是追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步伐。每一种新的传播技术的产生,都会拓展版权的领域,都会使版权保护的内容更加广泛。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知识通常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它的存量不会因消费而减少,并非没有成本,因此在知识的传承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有必要通过对版权人智力劳动成果的保障来刺激对知识的寻求。信息需求,这需要结合图书馆的性质和个体同户的信息需求进行整合分析,并从而确定用户信息需求的主要方面,有的放矢、纲举目张,尽力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

3、加快版权法治保护步伐

网络环境下,加快版权法治保护步伐,是在博弈中构建和谐的必然。只有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才能有可以遵循的标准,才能更方便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得社会的知识资源在合法的范围内,更加合理地利用。

3.1健全版权贸易管理制度

健全的版权保护和管理制度是版权贸易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的版权法律法规和版权执法体制逐步完善,版权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日益优化。其管理应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大力普及版权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版权保护意识。二是加大版权执法力度,创新版权保护机制。三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实行社会监管与公共服务并重。四是完善版权贸易管理制度,健全版权贸易机构,如健全版权输出统计制度,规范版权代理机构的市场竞争行为等。

3.2以发展的眼光看版权问题

当前,大量的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成为普通读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对这些数字作品著作权的享有和保护问题也已成为知识界的热门话题。版权保护的目的在于营造一个和谐的知识传播氛围。随着网络、数字化的飞速发展,作品的利用与作品版权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可回避的.矛盾。一方面作品供应商希望将更多的知识通过服务提供给广大读者,但另一方面一些作品又涉及到版权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机构和规范能够将这一问题很好地平衡和解决。但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知识服务人员还是非常提倡数字技术的应用,这将给知识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而可喜的变化,因此我们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版权的保护问题。

3.3解决版权纠纷,增强维权意识

过去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版权管理组织难以大规模地发展,也正是这个原因,各种著作权协会也都是有一定背景的行业协会,结果使民间资源难以有效发挥。而对于数字图书企业而言,它们缺乏便捷的渠道获得图书版权,也存在着打“擦边球”的现象,这也正是我国数字图书行业版权纠纷不断的原因。因此,要努力提高法制观念,增强维权意识,在规范、健全的版权制度环境下,使版权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作为知识产权的版权保护对激励知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技文化进步及其产权有序流转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同时也日益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相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司法制度的日渐成熟完善,我国必将会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版权秩序。

4次要矛盾及其要素相互间的矛盾关系

4.1信息人员与其它要素的矛盾

信息人员的知识结构与信息资源体系的结构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信息人员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解决这个矛盾;信息人员与用户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两者之间在许多方面利益是不一致的,例如,用户希望多看一会书而信息人员准备早一点回家,用户希望信息人员博学多闻而信息人员则希望用户最好自己解决问题,等等;信息人员与信息设施之间存在矛盾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人员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驾驭信息设施会被淘汰,而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因现代信息设施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可能被裁减;信息人员与主要矛盾之间也存在矛盾关系,如果信息人员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综合素质能力不强,我们即使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依然无法“迎刃而解”。

4.2信息设施与其它要素的矛盾

信息设施与信息资源之间存在矛盾,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增加信息设施就意味着减少信息资源的补充;信息设施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之间存在矛盾关系,不引进现代信息设施难以满足用户自身的需求,引入信息设施则即要学习使用技术又要付费;信息设施与主要矛盾之间也存在矛盾关系,信息设施的引进、二次开发和推广使用已成为现阶段制约大多数图书馆发展的“瓶颈”。

4.3诸要素内部的矛盾

信息资源的有偿与无偿的矛盾;图书馆用人不当和分配不公所引起的信息人员之间的矛盾;信息用户长期占用有限的信息资源引发信息用户之间的矛盾;现代信息设施的应用所引起的传统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矛盾等等。

5结语

图书馆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不仅包含了各种矛盾关系,而且各种矛盾运动是永无止境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如此循环反复,矛盾运动推动着图书馆不断地创新向前发展,分析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矛盾关系及其诸要素的矛盾运动和规律,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图书馆的发展规律和特有本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从图书馆馆的实际出发,制定出解决矛盾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才能有效的保障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和谐发展。系,积极为版权贸易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另外,加强版权保护的教育也是一个更持久性的工作,在版权保护中具有基础和长远的意义。

篇2: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李啸潇

摘要:妇女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其土地权益却屡遭侵犯 ,已经严重威胁了农村妇女群体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地位 ,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文章在总结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犯的方式和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遭受侵犯的经济、法制和历史根源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侵权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党近段时间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后的任务之一,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人人享有同等的机遇和权利,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注重男女公平平等、和谐发展的社会。但在社会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中,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随处可见,甚至有发展的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消除这些不和谐现象,维护女性群体在农村土地中的平等地位和各项权益,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理念下,结合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实态势,从社会性别主流化、普惠政策特殊化、维权难度容易化出发,对实现农村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的土地权利,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些探讨。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现状考察

1、出嫁妇女于迁入地取得承包地之现状分析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 30 条的规定,在承包期内,妇女出嫁后,其原承包地的收回以其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为条件,因而现实生活中,出嫁妇女能否在新居住地取得承包地至关重要。调查中,对“在农地(田)承包期内,娶进的媳妇(包括户口迁入本村的妇女)在你们村会分得承包地(田)吗?”这一问题,66.70%的受访农户表示“不会,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9.67%表示“会,村里有机动地”,9.89%表示“如果其在原来的村承包地未收回,就不分;如果收回,就分”,还有12.67%表示采取了其他处理方式。选择其他处理方式的受访农户的态度十分复杂,即使将其在该问题上的态度作最有利于出嫁妇女的理解,即出嫁妇女在迁入地能取得承包地,出嫁妇女之土地权益的保护状况也不容乐观,只有32.23%的受访农户表示出嫁妇女在迁入地有可能取得承包地。出嫁妇女于迁入地能否取得承包地的省际差异很大。在河南、山东和江苏三省,分别只有32.02%、38.20%和40.00%的受访农户表示基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出嫁妇女于迁入地不会取得承包地,均远低于平均水平。而河南、山东两省分别有 38.76%和 28.09%表示由于本村预留有机动地,因婚嫁迁入本村的妇女可以分得承包地;在江苏省,49.44%的受访农户表示“如果其在原来的村承包地未收回,就不分;如果收回,就分”。可见,这三省的出嫁妇女于迁入地取得承包地的可能性较大。在广东、贵州、山西三省,出嫁妇女于迁入地获得承包地的可能性极小,分别有97.24%、96.69%和 91.11%的受访农户表示基于“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出嫁妇女于迁入地不会取得承包地。不过,广东受访农户也指出,对于实行土地入股的地方,虽然出嫁妇女于迁入地不会分得承包

地或股份,但是可以购买他人愿意转让的股份。

2、妇女出嫁后原承包地之保护现状分析

既然出嫁妇女在迁入地取得承包地的可能性不大,按照法律的规定,应当继续享有原承包地。但在调查中,对“你们村的妇女出嫁后,发包方(如村集体)原来分配给她的承包地(田)在承包期内是如何处理的?”从中可以看出,为了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稳定性,发包方一般不将出嫁妇女的承包地收回,而是由其家人继续承包,这是除河南、江苏外各省的主要处理方式。无论是《宪法》还是《农村土地承包法》或《物权法》,均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其中家庭承包经营是指“农村中的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承包合同,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农民分户、自主生产经营,自负盈亏,根据承包合同,享有权利并履行义务”。可见,农村土地承包是以家庭(户)为单位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正是针对农村承包经营户而言的,即农村承包经营户承包地不随其人口的增减而变化,故出嫁妇女的承包地由其家人承包符合现行法律和政策。就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外部关系来说,该处理方式无可非议,但从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内部关系来看,则不无疑义。

3、离婚妇女的承包地之保护现状分析

《关于切实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的通知》要求,妇女离婚后仍在原居住地生活的,原居住地应保证其有一份承包地;离婚后不在原居住地生活,其新居住地还没有为其解决承包土地的,原居住地所在村应保留其土地承包权。这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第 30 条的精神一致,但在实践中被大打折扣。对“在农地(田)承包期内,妇女离婚回娘家的,其在婆家村取得的承包地(田)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在受访农户中,10.62%表示由“发包方收回”,52.70%表示“由其前夫继续承包”,15.56%表示“由该妇女继续承包”,7.50%表示“如果其在娘家村取得承包地(田)的,就收回,否则,就不收回”,还有 12.23%表示采取了其他处理方式。无论是由“发包方收回”还是“由其前夫继续承包”,都属于对该离婚妇女的承包地的侵害;而“由该妇女继续承包”或“如果其在娘家村取得承包地(田)的,就收回,否则,就不收回”的处理方式,则较好地保护了离婚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至于离婚妇女回娘家后,以其他方式来处理其承包地的,本文都全部假定为是对离婚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有利的方式。以此为基础,仍然有 63.32%的受访农户的回答表明离婚妇女的承包地遭受侵害,仅有35.29%的回答表明离婚妇女的承包地(可能)受到保护。省中,黑龙江省对离婚妇女承包地的保护最为充分,62.98%的受访农户表示,在承包期内,妇女离婚回娘家的,其在婆家村取得的承包地仍然由其继续承包。对离婚妇女的承包地侵害最严重的是广东省,97.79%的受访农户表示,妇女离婚回娘家的,其在婆家村取得的承包地在承包期内由其前夫继续承包。

4、丧偶妇女对其配偶承包地之继承权的保护现状分析

农村土地问题立法研究”课题组未考察再婚妇女的承包地之保护现状。据有关学者的一项研究,在被调查的再婚妇女当中,没有土地的有150人,占被调查者的 54%。离婚妇女若在本村再婚,其土地往往受到夫家的侵害;若是离开本村再嫁到别村,其在本村的土地往往会丧失,而且在其加入别村得到土地的可能性很低,即使得到的也拖延了几年。”由此可知,再婚妇女的承包地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

1、相关法律政策缺乏性别视角

一些法律政策表面上看来是中性的,但是由于立法者没有充分考虑中国现实的社会性别利益关系,法律法规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给女性带来不利 我国现有的土地法律法规,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以户为单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基于不同性别利益上的差异,忽视了由于婚姻关系而流动的农村妇女的权益,造成对出嫁女、离婚女土地权益以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力度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农村土承包法》第 30 条规定了出嫁女在新住地没有分得土地的,其原住地不得收回其承包地,但是并没有规定“如果收回土地”怎么办,法律上也没有规定承包给家庭的土地是否是可以分割的共有财产,使出嫁女分割娘家或夫家土地有一定的法律障碍。《农村土承包法》第 54 条规定了发包方剥夺、侵害妇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但土地承包经营权具有特殊性,属于用益物权,赔偿损失是在侵权过错的基础上进行赔偿,没有考虑土地本身的利益,是否可在离婚时与房产等财产性物权一并分割。

2、村规民约监管存在盲区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有的村过分强调“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错误理解和片面强调村民自治,村规民约很多将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完全等同起来,什么事情都用村规民约来规范,忽略了“依法”的限制。村民自治与村规民约之间有很大区别,村规民约存在行政部门的格式性干预,而村民自治是有民主议定原则和程序的约束。村规民约只是村民自治的一种体现形式。例如《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和地位平等都有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对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也专门制定了许多政策,但是部分村仍以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由,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决议、村委会决定或村规民约的形式,侵害甚至剥夺作为少数人的出嫁女、离婚妇女、大龄女的土地权益,出现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现象。

3、利益驱动导致矛盾加剧

当前农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村级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当地一般按人口分配经济收益及宅基地。农村户口利益的优厚使经济发达村的出嫁女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其他村去,而和城镇男子结婚的“农嫁居”妇女更不愿随其夫将户口迁往城镇。长此以往,导致农村资源和经济利益增长速度有限性同人口增长速度急剧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利益分配、人地压力逐年加大,“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村民们认为自身的利益被抢走了,所以纷纷排斥“出嫁女”、“离婚妇女”等弱势群体。

4、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仍有残余

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男尊女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等传统观念在农村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认为嫁出去的女儿理应不能与当地的村民争土地,所生的子女更没有理由争分土地和经济利益。这是诸多损害“出嫁女”权益的村规民约得以通过的思想基础。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在农村几乎户主都是男性,男性是顶门立户之人,女孩往往被看成家庭的暂时成员,早晚是“人家的人”,一旦结婚,就不再享有娘家的权利,包括土地权益,只能依靠丈夫在夫家取得财产和继承权,使得妇女在夫家事实上处于依附地位。

三、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现实困境

土地权益是农民的主要权利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不断增多。但由此引发的土地收益分配纠纷也日益增加,侵犯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以延安市宝塔区为例,全区共有12个乡镇,611个行政村,仅对柳林、万花、枣园 何庄坪 桥沟 李渠 姚店等7个乡镇共106个村组进行调查,发现有不少村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侵犯妇女土地权益的问题。不少农村妇女因婚嫁、丧偶等原因被部分或完全剥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围绕土地承包经营所产生的其他权利如土地收益权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此类问题的发生呈上升发展趋势,引发了不少群众上访事件。因此,依法保护广大农村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已成为政府和人民法院的重要工作, 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也是每一个法学研究人员的重要任务 这些纠纷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只会使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难以解决。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处理这些纠纷时缺乏统一的法律依据,许多法院对此类案件干脆不予受理。此外,解决这些纠纷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致使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工作陷入困境 表现为:

1、给法院造成巨大的工作压力

通过对宝塔区7个乡镇的调查,涉及妇女土地权益纠纷的就有106个村组总计2450户,因此,法院根本无法直接全部受理这些案件,即便是这些案件由法院受理审判后也几乎无法执行,因为村里没有剩余的土地,这就要求每个承包户退一部分田。如果法院执行判决1次就要求土地重新承包分配1次 这显然是无法操作的。若案件属于土地收益纠纷,则执行难度就更大。因为有些村可能已将土地收益款进行分配,这就需要那些分得土地收益款的村民退还部分款项,其困难可想而知。

2、城边村和富裕村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

如果打破“男婚女嫁”的传统习俗,由男女双方自主决定其婚后的户口所在地,并享受相应的土地承包权及其相关利益,就会使人口集中在自然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城边村和富裕村,致使农村土地资源和经济增长速度的有限性同人口急剧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地关系紧张,资源压力加大,会抑制甚至拖垮富裕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农村人口流动的均衡被打破 贫困村人口不断减少。甚至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

3、可能会出现骗婚、非正常离婚等现象

一些贫困村的青年男女通过婚姻在富裕村落户,婚后不久即离婚,然后以本村村民的身份继续在该村结婚成家。这样既造成了家庭的不稳定,又造成了富裕村人口急剧膨胀,人均福利迅速减少,原住村民对此必然持有很大意见,并由此产生该村原有农户和离婚妇女新建农户之间的矛盾和利益争夺。在此困境下,法院若不受理此类案件,显然违背了宪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被侵权妇女的土地权益也无法得到保护,她们因此会向法院提出质疑。然而,一旦法院受理了此类纠纷而又不能切实保护她们的权益时,不仅会动摇法律的权威,而且会引发农村新的矛盾,继而会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四、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的途径和方法

1、社会性别主流化,完善修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有关法律法规

1997 年 6 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通过了对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一致定义,即“把性别问题纳入主流是一个过程,它对任何领域各个层面上的任何一个计划行动,包括立法、政策或项目计划对妇女和男人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它是一个战略,把妇女和男人的关注、经历作为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中设计、执行、跟踪、评估政策和项目计划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来考虑,以使妇女和男人能平等受益,不平等不再延续下去。它的最终目的是达到社会性别平等。”社会性别主流化要求立法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做出决策时,充分考虑该决策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影响,消除决策中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最终实现社会性别平等 作为村民利益代表的村民委员会,虽然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我国现有体制下,村民委员会与政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可见,基层政府对村民委员会有指导和监督的职能,政府的决策意识将直接影响到村民意识。因此,在基层政府中树立社会性别意识及社会性别主流化观念,对改变农村妇女受歧视的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

2、普惠政策特殊化,促使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全面阐述,把关注民生的战略构想具体化。这对于人口基数大、收入增长慢、话语表达地位低、就业能力不强的广大农民阶层来说,最大给予是在关注民生的同时实行“普惠制”。因此,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上,亿万农民为十七大而欢呼;在涉及个体的直接利益上,亿万农民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普惠制”而欢呼。男女平等、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已执行多年,但为什么广大农村朋友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观念还没转变?除客观原因:当前农活需要强大的体力劳动,而女性的体力不如男性的客观现实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其中之一是中国的一些政策要么是彻底的普惠,要么只是根据个人经济条件进行资格认定,基本没有对受益人以是否符合基本国策为标准进行受益资格认定或者区别待遇。例如,现行的土地承包的方式基本上是按人头平分;还有些农村地区,在城市化或者工程占地补偿中,采取的是按人头发放政策,有的农民超生后所交纳的社会抚养费低于人均征地补偿费,超生仅计算直接经济效益也“产出大于投入”。没有在普惠的情况下,对守“规”(遵守计划生育等法规政策)的农户给予特殊的待遇。

总之,上面提到的有关农村土地权益的政策,因为没有对受惠家庭按照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诚信守法)的情况进行区别对待,从而不利于重男轻女观念的转变,不利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观念的形成。当然,解决这个导向冲突的问题,不是将违“规”户在享受惠民政策上区别对待,剥夺他们享受惠民政策的人权,而是服从大局,在政策执行目标和执行手段上主动适应全面推行惠民政策的需要,即“以和为贵”,还需要有关政策能对守“规”户特殊化(事实上这是对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补偿),在普惠的同时做到特惠,这也是和谐社会“诚信友爱”内涵的体现。

3、抓住“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的契机,实实在在保障农村妇女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工作报告,报告中都将事关民生的案件作为 2008年工作重点。最高人民法院报告指出,将积极推动国家执行联动机制建设,最大限度实现生效裁判所确认的权益,维护司法权威,解决“执法难”的问题;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审判原则,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减轻群众“诉累”。为了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以上措施要持之以恒,并与时俱进,才能充分调动农村妇女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为社会主义的和谐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温世杨.廖焕国.物权法通论[M].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2]孙宪忠.中国物权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3.[3]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4]张庆华.中国土地法操作实务[M].法律出版社,2004.[5]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M].法律出版社,2001.[6]王利明.物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田成有.乡土社会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8]陈小君.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保护和完善[J].法商研究,2003,(3)。

篇3: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1 大学生社会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现状

1.1 大学生社会兼职范围与频次

2015年年初,笔者面向河南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通过调研问卷、个别访谈和网络问卷三种形式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劳动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梳理。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兼职经历的学生占被调查对象的85.0%,且从事兼职2次以上者达77.6%;此外,调查显示,考虑收入水平,多数学生不愿从事校内勤工助学工作,更倾向选择校外兼职劳动。可见,现阶段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已成为一种发生频次高、涉及范围广的常态行为。究其深层原因,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各类风险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等教育收费调整以及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等因素,促使大学生群体主动投身社会实践,在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提升自身实践创新能力。

1.2 大学生社会兼职中维权意识及维权能力

针对大学生校外兼职中是否有必要签订书面协议的调查中,80%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签订书面协议,但只有约40%的调查对象签订了书面协议;另40%的调查对象虽认为有必要签订书面协议,但在实际兼职中并未签订书面协议。此外,在关于是否了解与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的调查中,18.0%的调查对象不了解,73.3%的调查对象了解不多,只有8.7%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比较了解。可见,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劳动权益保护维权意识,但是也存在较弱的维权能力,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结果导致大学生在社会兼职劳动实践过程中遭遇了很多劳动纠纷。

1.3 大学生社会兼职受侵害情况及维权途径

在关于兼职中是否曾遭受人身或财产侵害的调查中,55%的调查对象意识到曾遭遇过侵害,且以财产侵害为主;另有为数不少的调查对象受制于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不清楚是否曾遭受权益侵害。在明确自身遭受侵害的调查对象中,70%的调查对象选择找部门主管协商解决纠纷,18%的调查对象选择提起法律诉讼或劳动仲裁解决纠纷,另有12%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默默承受。在个体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兼职大学生欠缺相关的劳动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缺乏留存相关证据的意识,加之实践中雇主刻意不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导致多数调查对象只能依靠内部协商解决纠纷或最终放弃维权。虽然,可能仅仅是数额几百或几十元钱的小纠纷,但要实现维权成功的成本却可能是上千甚至上万元。尽管金钱有价、权利无价,但是如何彻底解决现阶段大学生社会兼职受侵害事例频繁发生、大学生维权能力弱、维权途径不畅通、维权成本高的现状,值得社会各界深刻思考。

2 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保护的意义

2.1 保护兼职大学生权益、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是新常态下实现法治“中国梦”的需要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发言时指出“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经济发展正呈现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三大特征。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阶段的到来,一方面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正发生着变革;另一方面各类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内容的革新也挑战着原有的社会机制和社会秩序。囿于立法的滞后性,大学生社会兼职中劳动权益保护呈现出的新情况、新特点正挑战着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传统政策、法律和规定,并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突出问题之一。法律制度顺应时代新变化,主动革新已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并必将强力推进改革的深化。因此,有效维护大学生兼职权益、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是新常态下实现法治“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2.2 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2];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则明确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2014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做到学以致用”。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3],号召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因此,保护大学生社会兼职劳动权益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的积极性,既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2.3 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创新实践能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对于在校大学生个人来说,从事社会兼职一方面可增强自觉就业意识、塑造自立自强精神;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自觉与社会接轨并实现激发自身潜能、提升个人创新实践能力。从长期来看,有效保护大学生社会兼职权益对促进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的积累、推动大学生有效开展自身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最终实现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十分有益。因此,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劳动”工作是国家复兴之愿、社会形势之迫和个人发展之需,其积极意义毋庸置疑。

3 大学生社会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的对策

3.1 在相关立法中应明确大学生社会兼职中的“劳动者”主体身份

当前大学生在社会兼职中劳动权益受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侵害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救济。现阶段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社会兼职劳动行为的主体身份、法律性质以及其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合同是否应受劳动法的保护、大学生在用人单位遭受的权益侵害是否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进行维权等系列问题的研究中,我国社会各界尤其是学术理论界和司法界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未形成统一共识。而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参与社会兼职劳动工作这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已经相当普遍,迫切需要人们尽快在学理、立法和司法中对这些已经存在或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予以认定和明确,从而改变高校大学生社会兼职中劳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现状。因此,通过立法明确大学生社会兼职中的“劳动者”主体身份是破解其劳动权益保护不利的第一步。

3.2 相关劳动行政执法部门应倾斜性保护兼职大学生权益

针对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在大学生劳动权益保障方面不足的调查显示,71.3%的调查者认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维权的支持帮助不够,70.7%的调查者认为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企业招收兼职生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鼓励大学生社会兼职,仅有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支持是不够的,更需要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大学生群体保驾护航[4]。面对大学生这一弱势劳动群体,劳动行政执法部门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不应受制于旧的执法传统,而应兼顾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分阶段、分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倾斜性保护政策和措施,从执法层面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兼职实践。

3.3 高校及媒体应采取多种渠道广泛普及和宣传劳动法律知识

在关于获取劳动权益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渠道的调查中,通过“网络、电视”渠道获取的比例达38.3%,通过“自学”获取的比例达11.0%,通过“老师、同学和朋友”获取的比例达15.7%,另有35.0%的调查者认为缺少宣传教育[5]。显然,高校、媒体关于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常识的宣传力度尚无法全面满足社会之需。未来高校及媒体仍需采取开设相关线下及在线课程、公益讲堂、公益广告、法制节目等形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劳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4 结语

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兼职劳动实践是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和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有效促进大学生兼职中的劳动权益保护,立法机关应适时明确大学生社会兼职的主体身份;相关劳动行政执法部门应对大学生社会兼职群体采取更多的倾斜性保护政策和措施;高校和媒体也应通过多种平台普及劳动权益保护法律常识,有效提升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兼职劳动权益保护的关注度。综上,采取多种途径形成促进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合力方能顺利破解困局,有力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002)[2015-10-19].

[2]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30)[2015-10-19].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7/30/1859314_0.shtml.

[3]新华社.2015年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5-03-05)[2015-10-19].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0305/105721651935.shtml.

[4]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4: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探究

【关键词】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协调

2010年8月,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周边突发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给全县带来了无法磨灭的灾难阴影。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警钟。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难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问题那么该如何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互相推动的,资源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目的都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关键就在于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促进作用。

发展经济必须保护资源,一味的发展经济,而不重视保护资源,久而久之就会使资源匮乏、引起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灾难就是个鲜活的例子。

但是在舟曲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大力推行水电、矿产招商引资,立项审批的水电站多达68个之多,密布在舟曲境内的白龙江及其支流之上。重建后的舟曲,为了大力的发展经济,增加财政,以至于忽略了曾经那个特大泥石流灾害所造成的无尽的痛苦与阴影。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该如何正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立法选择

(一)关于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思潮

1.零增长论

“零增长”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资源、环境、人口等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日益尖锐和全球化的情况下产生出来的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这一理论的代表是“罗马俱乐部”[1],其代表作就是《增长的极限》[1]。

在报告中得出了地球是有限的,人类必须自觉的抑制增长,否则随之而来的将是人类社会的崩溃这一结论。这就是有名的“零增长”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人类要用停止发展经济的方式来保护环境,这显然对于发展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无法接受的。如果停止了经济发展,那社会就将停滞不前,这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2.经济发展决定论

经济发展决定论是一种主张经济增长是解决人类基本经济问题和增进社会福利之先决条件的观点。该理论是与“零增长”理论相对应的另一种极端的理论。该理论虽然有其合理之处,即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问题,但是实质上,这一理论主张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3.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是独立的、分割的而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二)我国立法关于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四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中都对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做了相关的规定。

虽然这些规定都体现出了我国环境法所确定的一项基本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原则。但是同时我们看出我国现行的法律所规定的这一原则只是一个宏观性的规定,虽然说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可操作性却是很难。

三、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在舟曲特大泥石流给人们带来灾难的同时,我们更加应该在总结、分析现有理论、现实的基础上反思应该如何的协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好的保护环境。

(一)坚持环境优先原则

环境优先原则虽然在我国没有明确的确立,但是環境优先原则已被普遍的认同,笔者认为,环境优先原则应该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当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的时候,经济利益要让位于环境利益的原则。坚持环境优先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环境法中的体现,也是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充分体现,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以环境优先原则代替可持续发展原则,使之成为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并切实有力的坚持环境优先原则。

(二)推进循环经济的理论

循环经济理论是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的一种理论,它最早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3]。循环经济所主张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经济活动原则,是环境保护的新发展,体现出了传统的环境保护制度所不能涵盖的一些新制度,这些新的制度,对于解决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都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说,我们在协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就要推进循环经济法理论。

(三)明确政府的职责

我国环境法贯彻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应当尤其重视以下几个领域:决策领域、经济和技术领域、环境监督管理领域。[4]这些领域,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职能与责任上。笔者认为,在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中,政府的职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发展、规划都与政府的职责息息相关,只有明确政府的职责,让各地政府依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该如何协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样才使得环保不只是一句空话,才能更好的保护环境、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张国华.《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立法选择——兼论循环经济法与环境保护法的关系》[J].政治论丛,2007年12月第6期.

[2]王灿发.《法学环境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55页.

[3]周珂.《环境法》(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39页.

1罗马俱乐部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协会,被称为“无形的学院”,其宗旨是要促进人们对全球系统各部分——经济的、自然的、政治的、社会的组成部分的认识,促进制定新政策和行动

2王灿发著:《法学环境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第55页

3宇宙飞船理论是指: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就好比是一艘在宇宙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它需要依靠自身的能源不断的前行,如果对飞船自身有限的资源过度的索取,就会加速飞船的灭亡;而如果对飞船自身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循环利用,将会延缓飞船的寿命。

4《环境法》(第二版),周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45页

篇5:生物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究

摘要:生物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生物领域有了更多的发明创造,这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也促进了法律专业的发展和完善。知识产权作为法律的延伸是一个交叉学科,不仅把法学和理工联系在一起,还把法学与文学、社会学、经济学联系在一起。本论文以生物材料为切入点,分析了生物工程技术重要环节——生物材料技术的研究进程及前景,介绍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从知识产权对科技的导向作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可专利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究。充分说明了生物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材料;知识产权;相互作用

引言

生物工程技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才发展起来,是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生物反应器工程五位一体的高新技术,在此基础上,生物材料的出现更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目前,其主要应用有生物医药材料、生物纳米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等,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医学、仿生、环保等领域的技术变革。新的事物,需要一种相对合适的方式来对待。科技是知识,对待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何为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内基于智力创造性活动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其保护对象是劳动者创造性脑力劳动在科学发展、技术发明和文学艺术创作等精神领域生产中获得的智力成果。它是科技活动成果的法律形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推动、鼓励作用[1]。早期,生物技术一直游走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边缘,被广泛争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等等。但是,随着生物技术逐步走进日常生活,其作为智慧的成果,做好知识产保护工作已势在必行。生物材料的研究进程及前景

生物材料是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的结合,具有和生物体相融,符合力学规律,耐老化的特点,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分析天然生物材料微组装、生物功能及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发展仿生学高性能工程材料,及用于人体组织器官修复与替代的新型材料。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生物过程形成的材料结构、生物矿化原理,材料生物相溶性机理,生物材料自主组装、自我修复的原理。

科技日新月异,纳米技术出现了,研究生命科学的人们突然发现许多的生命现象其实都发生在纳米层面,分子生物系统的本身可以说就是一部完美的纳米机器。很快,这项发现就将生物材料技术和纳米技术融合,诞生了生物纳米材料技术,并被迅速推广。传统的医疗有很多的弊端,如传统口服药物在进入人体后,经消化分解,一部分会被人体吸收,另一部分则会随排泄物排出体外,效果不很理想。这时候,生物纳米材料成为了药物的载体,其进入人体后,由于处于纳米层面,会通过主动运输透过表层细胞,定向直达病患部位,作用准确,并且可延长药物的体内半衰期,使药物长期有效,给高血压、冠心病等需反复用药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如此这般,便促进了生物医药材料的进步。当今,结合了生物纳米技术的生物医药材料可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诊断、修复或增进功能,创造了不少奇迹。又如,生物纳米材料科技与计算机相结合形成的纳米生物计算机,其以蛋白质分子为材料,代替目前的CPU和存储器,具有体积小、能耗少、适应性强等优势,数据存储和运算速度更是超出现有计算机数亿倍,同时兼具人脑智能,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伟大突破。

总的来说,生物材料技术现在正如初升的太阳,前景一片明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物材料应用也拓展到基因筛选、纳米线路、生物仿生学等方面,若能合理发展,这将是一个崭新的未来。

2生物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探究

单从生物材料的角度就可以折射出生物工程技术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许一个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产业。这么大的领域,窃取、仿制等不法行为一定不可避免,因此,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是行不通的。2.1 知识产权的导向和借鉴作用

知识产权具有导向和借鉴作用,认清这点,对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的竞争是当今世界的主导竞争,但说到底是知识的竞争,是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竞争。生物材料是一个起步较晚却很有潜力的产业,我们的科研人员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知己知彼是必要的,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技术和先进制度,又要立足国情,看清自己的实力。知识产权制度自诞生以来,便承担起了保护人们智慧成果的责任。其中,对专利的保护尤为意义重大。专利文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历史记载,也是人类智慧的数据库[2]。假如存在一个生物材料课题,我们进行探究的第一步应是查阅专利文献,其作用有二:(1)前人的研究可能已经为此课题的初步探究铺好道路,或者此课题已经是前人研究过的,了解这些,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又能使研究者站在最新最高的科学前沿看问题。(2)专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侵犯专利是要受法律制裁的,所以,查好专利文献,明确自身研究是否构成违法侵权,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足准备,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才是有意义和保障的。牛顿曾说过:“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在这里,专利文献就是巨人,科研者应该以此为导向,借鉴往者,探索来者,让科技(包括生物材料技术)的火种燃烧的更猛烈一些。

2.2 生物工程技术的可专利性

生物工程技术产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业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其中最具生物技术特色也最为重要的保护就是专利权的保护。

生物工程技术发明很大一部分就是指生物材料及其方法的发明,而生物材料则是指带有任何遗传信息并且能够自我复制或在生命系统中被复制的材料。它有两个特征:第一是带有遗传信息,第二是可复制性。生物材料又可分为五个生物学层次,其一是分子,主要含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及它们的修饰物和结合物;其二是细胞,主要含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细胞或其转染细胞、转化细胞、灭活细胞和病毒等;其三是组织,如离体培养的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等;其四是器官,如离体培养的视网膜、血管等;其五是个体,主要含动物、植物、或其胚胎等。所用到的生物学方法有分离、纯化、合成、复制、测序、培养、转化、转染、融合、杂交、移植、克隆等[3]。

发明的可专利性有三个要求: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实用性。生物工程技术发明和其它领域的技术发明相比,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是指要获得专利保护,需具可专利性。特殊性有四个方面,是指第一,生物材料的两个特征为其它领域的发明所不具备,为专利的授予与实施带来问题;第二,生物材料的新颖性判断问题;第三,涉及生命及其必要组成部分,与生命完整性、安全性、尊严和归宿等环境、伦理、道德、宗教问题都关系密切,涉及社会生活的众多方面;第四,与国计民生相关,授予独占性的专利会引发很多争论,甚至反对。

判断一个专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的关键,并不是该发明有无生命,而是在于它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为的创造。打开生物工程技术专利之门的案例有:1873年,巴斯德的酵母菌发酵;1980年,质粒融合和转化手段。

当今世界关于生物技术专利有一个共识:如果能够满足专利法规定的可专利性等要求,在不属于专利法明确派出的主体前提下,生物工程技术发明可被授予专利权,有关微生物的发明及其相关方法也可被授予专利,但是,植物品种、动物品种和生产动物或植物的“实质生物学方法”不具可专利性。

总结当今世界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专利法,已逐渐敞开了对生命物质进行专利保护的大门。虽然出于道德伦理与公共秩序的考虑排除了一些特殊生命物质和方法的可专利性,但就总体而言,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了,这对生命科学界、生物产业界及整个知识产权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2.3 加强生物工程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美国总统林肯有这样一句话:“知识产权制度是在天才之火上浇上利益之油。”历史上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大阶段:1883年《巴黎公约》的缔结,它作为知识产权领域内第一个世界性的多边条约,使知识产权的保护正式走上国际化的道路;197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立,它结束了原来知识产权条约过于分散的状况,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法的加速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1991年乌拉圭回合TRIPS协议的签订,它所规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超过了先于其存在的各种知识产权国际公约,为今后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多边、双边谈判和国内立法均提供了新的标准和依据。由此可见,知识产权制度正在一步步国际化,世界性的重视使知识产权的地位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在美国,凡高科技企业中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少的几人或十数人,多的甚至可达几百人,更不必提国家的投入了。这就是发达国家的态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都有一定的缺陷,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认真制定并实施法律法规,同时,建立起全面的管理部门体系,树立全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唯有如此,我国的高新产业(包括生物工程产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3 结论

21世纪,人类将面临食物、能源、环境三大危机,生物工程被认为是解决这三大危机的最有效手段。因为基因工程可以通过优秀基因杂交、筛选,让作物产量达到最优,从而解决食品问题;生物质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可代替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解决能源危机;生物材料绿色可循环、可降解,与生物体具有相容性,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材料废料问题。生物工程技术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运用生物工程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理性选择。因此,对于生物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保护好知识产权,才能让生物企业在竞争中各有优势,百花齐放;才能让生物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从而迸出绚烂的智慧火花;才能让我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从而自豪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让人类对未来充满憧憬,顺利繁衍生存。

马克思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好生物工程的知识产权保护,立即行动起来,明天会告诉我们答案。

参考文献

篇6:经济社会的版权保护探究论文

[摘要] 在《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摒弃繁琐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用简便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实验探究,这样做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准备实验快捷,重复利用性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简洁,便于统计,减少出错;利于展示和评价;便于资料积累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创新体验;模拟探究;实验 ;保护色;形成《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中的模拟探究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理解保护色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意义。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分析实验结果,可以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并且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案例分析、思考、讨论与交流等教学环节,认同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关注环境问题,自觉主动的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习惯,增进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性的设计实验方案”,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60页为《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一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且指出学生可以参考该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的探究计划”。

1.这套方案的具体操作过程

1.1准备一块面积为0.8米×0.8米的彩色布料和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1.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1.3组长在桌子上展开布料,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小纸片的颜色代表某种动物不同的体色的变异类型)。

1.4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捕食者”,他们的“猎物”是小纸片,组长时刻注意“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

1.5“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的撒在布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

1.6每个同学想象自己是“捕食者”,小纸片是你的“猎物”,彩布的背景是你的生活环境。你每转向桌面一次,选一张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它的位置),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彩布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再选择时为止。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1.7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8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个从老师那儿拿来的备用小纸片。

1.9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10按上面的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统计在表中。

2.这套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2.1实验准备非常繁琐。教师除了要准备一块彩色布料以外,还要手工制作至少2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包括备用的),并一一统计。如果小纸片的颜色种类过少,显然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实验室至少需要5种颜色的彩纸。这样仅仅准备了一个小组的实验材料。如果5-6人为一小组的话,全班应分为10个小组,教师就要按照上述要求准备10套实验材料。

2.2操作不方便。用过这套实验方案的教师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小纸片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布料上,它会随着学生的来回走动飞到地面上,或者在学生模拟捕食者“捕食”的过程中粘在衣袖或衣襟上。

2.3平面实验,不便于展示、评价和交流。布料平铺在桌面上,统计数目的时候学生围观,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很不方便,也不利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经过我略作提示,有的小组很快就提出来:在计算机上进行这次模拟探究实验一定方便快捷许多。于是,我特意让这些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表达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3.修改后的实验方案

3.1打开计算机,按如下操作制作幻灯片:用自选图形绘制一张“小虫”图片; 通过复制、粘贴制成50张,并分别赋予不同颜色,其中包含绿色。(注意:在幻灯片中制作时应设置“小虫”图片边框为“无色”);这样,不同颜色的“小虫”代表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绿草地”作为“小虫”的“生活环境”。

3.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3.3组长负责操作计算机,其他同学都是“小鸟”,他们的“猎物”是“小虫”。(组长不必时刻注意“小鸟”“捕捉”的“小虫”数和剩下的“小虫”数,只需监督“小鸟”在第一反应时间内“捕食小虫”即可。)

3.4“小鸟”事先背对计算机,组长打开幻灯片。(注意:应使用幻灯片制作状态,不要使用放映状态。)

3.5每个小组的组员排成一队,想象自己是“小鸟”,幻灯片中的彩色图片是你的“猎物”,幻灯片中的背景是你的生活环境。当“小鸟”转向计算机,从计算机前“飞”过一次,用手指出一只“小虫”,这时组长迅速将被指出的图片删除,然后继续“飞”过下一只“小鸟”。“飞”过的“小鸟”排在队伍最前。这样以此类推,直到幻灯片中只剩下25只“小虫”,组长通知:“小鸟吃饱了,不再飞”时为止。( “小鸟”不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虫”。)

3.6在幻灯片中进行“全选”操作,所有剩余“小虫”图片出现选择框,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图片数目,并记录。

3.7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1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全选、复制、粘贴1次,“小虫”的总数又恢复到初始的100只。组长将“小虫”均匀的分布在“绿草地”上。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结束时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图片数目,并记录。

3.8按以上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统计。 4.这套实验方案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我也十分认同,因为它和课本提供的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其实这套实验方案跟简单的计算机游戏(如“找不同”)有些相似。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学生联系自己玩过的游戏,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把实验设计成了他们喜爱的游戏模式。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小虫”,营造了形象的场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模拟“小鸟飞过草地,捕捉小虫”的情境愉快活泼,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真正让生物课活起来、动起来。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后,虽然许多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没有被采用,但这个体验和思考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提出,可以把实验过程用计算机程序编成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有的甚至还提议用触摸屏的计算机进行……这些都展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充分、及时的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勇于、乐于、擅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

4.2准备实验方便快捷,可重复利用性强。课本给出的实验方案不仅准备起来繁琐,实验材料保管起来也不方便。而这套实验方案,准备起来方便快捷,制作幻灯片只需几分钟时间,做好以后可以反复使用,永不损坏。小小几十K的PPT程序,代替了大堆的纸片,无论是携带、共享还是存放都十分的方便。此外,虽然给每只“小虫”填充颜色有点辛苦,但可以使“小虫”的“体色变异”更加丰富,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4.3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实验是个模拟探究实验,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可以适当的简化实验过程。如果按照课本给出的实验方案,每位同学要转向桌面75次,每组5位同学共要转375次,这显然是不可能在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即使完成,没有人能承受得了这么多次的旋转。因此,这套实验方案中只设置了50只“小虫”,每只只“繁殖1代”。而且,用计算机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又缩减了实验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4操作简洁,便于统计,减少出错。模拟“小虫被捕捉”只需删除即可,模拟“小虫繁殖后代”只需全选、复制、粘贴即可,不仅节省了实验时间,还可以避免小纸片丢失,并且在统计数目的时候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出错的几率。

4.5有利于展示和评价。用这套方案进行实验,如果教师需要展示实验过程,便可以通过投影来展示,实验过程从平面变为立面。一个小组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做为演示,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其他小组在台下各自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很好的展现出来,有利于教师进行评价,如果遇到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6便于资料积累和资源共享。每个班上完课以后都可以把结果保存下来,作为教学资料进行积累,还可以在不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材料以电子形式存储,只需要准备一次,便于在教师之间、校际间进行资源共享。实验进行时间大约为10分钟,进行到第3代,结果已经揭晓。

基于新的实验方案,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实验时间的大大缩短,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完成知识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完成情感目标。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让他们自由发挥,是一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实验课,给他们的初中学习生涯,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也许象学生所说的“游戏程序”或是“触摸屏”出现在课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学生能够提出这样新颖的见解,足以见得教师安排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已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自主创新,在思维上不断开拓,在能力上不断提高,总有一天能够迈上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3]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

[摘要] 在《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摒弃繁琐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用简便的多媒体手段进行实验探究,这样做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准备实验快捷,重复利用性强;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操作简洁,便于统计,减少出错;利于展示和评价;便于资料积累和资源共享。

[关键词]创新体验;模拟探究;实验 ;保护色;形成《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中的模拟探究实验。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理解保护色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意义。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以及分析实验结果,可以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数据分析能力,并且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通过案例分析、思考、讨论与交流等教学环节,认同动物对环境适应的相对性,关注环境问题,自觉主动的养成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习惯,增进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面,我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创新性的设计实验方案”,谈一谈自己的体验。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60页为《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这一模拟探究实验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且指出学生可以参考该方案“制定适合自己的探究计划”。

1.这套方案的具体操作过程 1.1准备一块面积为0.8米×0.8米的彩色布料和1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

1.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1.3组长在桌子上展开布料,作为生物的“生活环境”,并检查小纸片,记下纸片的颜色(小纸片的颜色代表某种动物不同的体色的变异类型)。

1.4组长是监督人,其他同学都是“捕食者”,他们的“猎物”是小纸片,组长时刻注意“捕食者”取出的“猎物”数和剩下的“猎物”数。

1.5“捕食者”事先背对桌子,组长将小纸片均匀的`撒在布上,不要使小纸片粘在一起。

1.6每个同学想象自己是“捕食者”,小纸片是你的“猎物”,彩布的背景是你的生活环境。你每转向桌面一次,选一张小纸片(只用眼睛判定它的位置),把它拿出来放在另一只手中,然后继续转身选取,直到彩布上只剩下25张小纸片,组长通知不再选择时为止。注意:“捕食者”不要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纸片。

1.7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8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3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在每个“幸存者”下面放上3个从老师那儿拿来的备用小纸片。

1.9将“幸存者”和它们的后代充分混合,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开始记录各种颜色的小纸片的数目。

1.10按上面的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统计在表中。

2.这套方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存在一定的困难

2.1实验准备非常繁琐。教师除了要准备一块彩色布料以外,还要手工制作至少200张各种颜色的小纸片(包括备用的),并一一统计。如果小纸片的颜色种类过少,显然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实验室至少需要5种颜色的彩纸。这样仅仅准备了一个小组的实验材料。如果5-6人为一小组的话,全班应分为10个小组,教师就要按照上述要求准备10套实验材料。

2.2操作不方便。用过这套实验方案的教师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小纸片并不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布料上,它会随着学生的来回走动飞到地面上,或者在学生模拟捕食者“捕食”的过程中粘在衣袖或衣襟上。

2.3平面实验,不便于展示、评价和交流。布料平铺在桌面上,统计数目的时候学生围观,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很不方便,也不利于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经过我略作提示,有的小组很快就提出来:在计算机上进行这次模拟探究实验一定方便快捷许多。于是,我特意让这些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表达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3.修改后的实验方案

3.1打开计算机,按如下操作制作幻灯片:用自选图形绘制一张“小虫”图片; 通过复制、粘贴制成50张,并分别赋予不同颜色,其中包含绿色。(注意:在幻灯片中制作时应设置“小虫”图片边框为“无色”);这样,不同颜色的“小虫”代表不同体色的变异类型,“绿草地”作为“小虫”的“生活环境”。

3.2以小组为单位,5-6个同学为一组,推举一人为组长。

3.3组长负责操作计算机,其他同学都是“小鸟”,他们的“猎物”是“小虫”。(组长不必时刻注意“小鸟”“捕捉”的“小虫”数和剩下的“小虫”数,只需监督“小鸟”在第一反应时间内“捕食小虫”即可。)

3.4“小鸟”事先背对计算机,组长打开幻灯片。(注意:应使用幻灯片制作状态,不要使用放映状态。)

3.5每个小组的组员排成一队,想象自己是“小鸟”,幻灯片中的彩色图片是你的“猎物”,幻灯片中的背景是你的生活环境。当“小鸟”转向计算机,从计算机前“飞”过一次,用手指出一只“小虫”,这时组长迅速将被指出的图片删除,然后继续“飞”过下一只“小鸟”。“飞”过的“小鸟”排在队伍最前。这样以此类推,直到幻灯片中只剩下25只“小虫”,组长通知:“小鸟吃饱了,不再飞”时为止。( “小鸟”不特意寻找某种颜色的“小虫”。)

3.6在幻灯片中进行“全选”操作,所有剩余“小虫”图片出现选择框,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图片数目,并记录。

3.7假设每个“幸存者”都产生1个后代,而且体色与自己的相同。全选、复制、粘贴1次,“小虫”的总数又恢复到初始的100只。组长将“小虫”均匀的分布在“绿草地”上。重复上面的步骤,每轮结束时统计“幸存者”中各种颜色的图片数目,并记录。

3.8按以上步骤实施计划并将数据统计。

4.这套实验方案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认可,我也十分认同,因为它和课本提供的方案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1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其实这套实验方案跟简单的计算机游戏(如“找不同”)有些相似。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学生联系自己玩过的游戏,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同时也把实验设计成了他们喜爱的游戏模式。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小虫”,营造了形象的场景,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模拟“小鸟飞过草地,捕捉小虫”的情境愉快活泼,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真正让生物课活起来、动起来。正如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后,虽然许多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没有被采用,但这个体验和思考的过程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学提出,可以把实验过程用计算机程序编成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有的甚至还提议用触摸屏的计算机进行……这些都展现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也要充分、及时的肯定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勇于、乐于、擅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得到长足发展。

4.2准备实验方便快捷,可重复利用性强。课本给出的实验方案不仅准备起来繁琐,实验材料保管起来也不方便。而这套实验方案,准备起来方便快捷,制作幻灯片只需几分钟时间,做好以后可以反复使用,永不损坏。小小几十K的PPT程序,代替了大堆的纸片,无论是携带、共享还是存放都十分的方便。此外,虽然给每只“小虫”填充颜色有点辛苦,但可以使“小虫”的“体色变异”更加丰富,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 4.3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个实验是个模拟探究实验,只要能够说明问题,可以适当的简化实验过程。如果按照课本给出的实验方案,每位同学要转向桌面75次,每组5位同学共要转375次,这显然是不可能在教学时间内完成的,即使完成,没有人能承受得了这么多次的旋转。因此,这套实验方案中只设置了50只“小虫”,每只只“繁殖1代”。而且,用计算机操作完成实验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又缩减了实验时间。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用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4操作简洁,便于统计,减少出错。模拟“小虫被捕捉”只需删除即可,模拟“小虫繁殖后代”只需全选、复制、粘贴即可,不仅节省了实验时间,还可以避免小纸片丢失,并且在统计数目的时候一目了然,大大减少了实验过程中出错的几率。

4.5有利于展示和评价。用这套方案进行实验,如果教师需要展示实验过程,便可以通过投影来展示,实验过程从平面变为立面。一个小组在讲台上进行实验做为演示,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其他小组在台下各自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很好的展现出来,有利于教师进行评价,如果遇到问题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和纠正。

4.6便于资料积累和资源共享。每个班上完课以后都可以把结果保存下来,作为教学资料进行积累,还可以在不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材料以电子形式存储,只需要准备一次,便于在教师之间、校际间进行资源共享。实验进行时间大约为10分钟,进行到第3代,结果已经揭晓。

基于新的实验方案,学生很好的完成了这节课的能力目标;实验时间的大大缩短,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完成知识目标;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完成情感目标。这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这节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造余地,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让他们自由发挥,是一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实验课,给他们的初中学习生涯,留下了精彩的一页。也许象学生所说的“游戏程序”或是“触摸屏”出现在课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学生能够提出这样新颖的见解,足以见得教师安排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已经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通过自主创新,在思维上不断开拓,在能力上不断提高,总有一天能够迈上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2]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

上一篇:高中物理重力与重心下一篇: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