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教学及点评

2024-06-16

春江花月夜教学及点评(共6篇)

篇1:春江花月夜教学及点评

一、导入

春江花月夜教学及点评

师: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如梦如幻,悲凉而又轻盈;这是一种纯粹的美,超于象外,宁静而又清纯;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穿透和感动,一切世俗的丑陋和鄙俗,都在诗意的光泽里消融;这是一场无声的细雨,慢慢浸润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汇集成河流,千年不息,一直流到遥远的未来„„这就是《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一千年来给了无数人心灵滋养的充溢着大爱与大美的《春江花月夜》!这就是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的传世名作《春江花月夜》

有人说,夜深人静时读《春江花月夜》,便感觉尘世的喧嚣、生活的劳累远我而去,一种宁静、一种温馨,便如柔柔春水浸润着心田。江畔柳丝在夜风的吹拂下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抚摸下含笑点头,木桨打碎了江中鱼船的倒影,水波托着那荡漾的轻舟„„

今天,就让我们也一起融进这片神奇的境界,去共同感受这份优雅与华美吧。

请大家打开书本,用自己的心,去静静品读这首传唱千古的诗歌。

二、品读

(生默读5分钟)

师: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春江 花月夜》的吟诵之中时,同学们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请同桌之间简单交流。(生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说说,心中有些什么样的感觉?

生1:天空中只有一轮明月,大大的,再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明月映照下,江水澄澈,江上没有帆,没有任何东西,只有无边的空阔„„

师:你读出了一种辽阔和寂静。

生2:除了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月,我还看到了淡淡的雾气,这雾气在江面上轻轻飘荡着,时有时无。天地因此显得格外的空旷、寂寞。

师:你在辽阔和寂寞之上,还读出了缥缈,读出了灵动。

生3:月亮很亮很高,一个人很孤独„„

师:谁?这个人是谁?

生3:作者。

师:作者吗?

生3:是„„抒情主人公。应该在初春季节,还比较寒凉,抒情主人公一个人静静地伫立在长江边上,一会儿仰头望月,一会儿低头观水。他由这孤独的月和流淌的春水,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历史,想到了人生,心中充满了忧伤。

师:你的感觉很细腻,有景有情,很好!

生4:我的感觉是:一叶扁舟在江面上轻轻地飘荡着;扁舟的上方,是一轮大大的月亮;而扁舟所置身的,是开阔的江面,江水滚滚,把月亮揉碎了,波光粼粼„„

师:多美的一种意境啊。小舟如犁铧,将大江耕碎了,将月光揉碎了。

三、吟诵

师: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体味到了春江花月夜迷人的气息。现在,让我们轻声吟诵这首诗歌,进一步品味诗歌的美。

(学生自由吟诵。3分钟后)

师:刚才咱们描绘了脑中浮现的图像,现在品味品味自己在吟诵过程中体悟到的美。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感受,好吗?

生5:整首诗轻声读下来后,我觉得有一种寂静优美的感觉。

师:噢,你读出了寂静优美。这种美,你能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5:„„

师:表达不出来,是吗?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不对?

生5:是。

师: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大脑中有无数的图画,却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描绘出来。再请几位同学谈一谈吧,或许他们能表达出来。

生6:我读出的是一种宁静的美。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江面上,江天一色,整个天地间一片宁静„„

生7:我读出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美。江水缓缓东流,明月高照,微风吹动了闺房的窗帘,也吹动了闺中人的相思之情„„

生8:我脑海中出现的是这样的画面:月光皎洁皎洁的,江边的花全都盛开着,连江水也仿佛被皎洁的月洗涤得格外洁净,江水中的每一朵浪花,都沾染了春花的芳香„„

生9:我的大脑成大杂烩了,“春”“江”“花”“月”“夜”这五种美景都混在里面,组成了一幅画。在清静明透的意境里,它们融为了一体。

生10:我感受到的是月色微红,花瓣飘落。

师:美,在我们的心头轻轻荡漾。两遍读下来,同学们的感受更深了。印象中不光有了景,还有了人,更有了情。不过,刚才都是自由诵读,现在再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单独朗诵一下。

(放背景音乐生11在音乐伴奏下朗诵,读得情真意切,全体同学似乎已经陶醉其中)

师:三次诵读,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应该更深了。读诗其实就是在交流,是用自己的心和另一个灵魂在交流。自然,各人心中的理解不同,朗读时的处理也就会出现差异。但只要用“心”去读,我们就会在感受领悟思考中获得很多。

四、“赏”月

师:欣赏了充满情感的诵读后,大家是不是也有一种朗诵全诗的欲望?下面来个自我陶醉式的自由诵读,每个同学都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诵读这首诗歌。记住,要陶醉于自己营造的艺术境界中。

(学生自由诵读)

师:有没有自我陶醉?

生12:有点陶醉了。在朗诵中,我的大脑中始终浮现着那轮皎洁的江月,此外是背景的宏大,我感受到了宇宙的无穷。

生13:我越读越悲伤,觉得诗中的那位人物很可怜,在期盼中哭泣,时间在流逝,可他苦苦等候的人儿却始终没有来到。

生14:我陶醉于这中国水墨画般的艺术境界中,脑海里除了月光,一切都是朦胧的,岸上的花,水中的船,缥缈遥远。

生15:我突然有了一种孤独感,感觉到无论月还是人都是孤独的。

师:大家都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这些感受都是独特的,是我们用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解读诗歌后的产物,这就是个性化诵读。然而,每一首诗歌除了可以为我们提供自由解读的意象和意境外,也有应该共同把握的东西。大家思考一下,这首诗歌主要描绘了哪些意象?

生齐答:春、江、花、月、夜。

师:哦,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是主要的。那么,最主要的是什么呢?

生(齐答):月。

师:为什么呢?

生(杂言):月贯穿全诗,月将景物与情感联系了起来,写月的句子最多„„

师:对,月是整首诗歌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无穷的感叹也是借助月的引发,同样,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的。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了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

下面,请大家在诗歌中把所有带“月”字的诗句用括号标注出来,研究一下,诗中各处的“月”有没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诗歌中勾画,找出了十多处写月的诗句)

师:都是什么样的月?这些“月”是否全部相同?你说说看。

生16:诗歌最初描绘的是初升的月,这一轮月伴随海潮而升起,似乎还带着大海的湿气。然后是一轮孤

月,这应该是月挂中天的半夜时分。后面是“玉户帘中卷不去”的冷月,我想,那时月亮应该开始偏西,是下半夜了。最后是“落月摇情满江树”的残月,那时天应该亮了。把这些写月的诗句联系起来,可以发现诗歌中有一条时间线索。

师:你很会读诗啊,善于借助意象来领会诗歌意境,这是好方法。

师:那么,同样是围绕着月来抒情议论,诗人表达的情感与思想是否相同呢?

生17:诗歌在整体上有两块内容,前面一部分写景,联想到人生的思索——谁第一个看见这月,月第一个照到的又是谁?后面一部分是写思念的。

师:哦,诗歌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那么分界在哪儿?

生齐:在“但见长江东流水”后。

师:一首好诗就是一幅完美的画,它总要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意境。就像画儿不能裁剪下一小块来欣赏一样,诗句也是不能逐句翻译的,但是诗歌展现的画面却可以在心中描绘。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次“赏”月活动!请大家从上面描写“月亮”的诗句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用自己的话来展现心中看到的美妙境界。注意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来渲染来创造,文字要尽量优美。

(5分钟后)

生18:月光皎洁,大地如披上一件洁白的纱衣。置身江畔,举首四望,只见万里长空,如牛奶洗涤过一般,深蓝中带着乳白。而江水在这月光的笼罩下,流淌着的也不是清冷的水,而是一江的牛奶。明明能感受到霜的侵蚀,睁大了眼睛,却也无法发现霜的行踪;明明能感受到江滩上沙的细腻和温柔,却不知这沙到底是自身洁白,还是被月华所漂染„„

师:多美的境界,多奢侈的想象啊。你该用多少牛奶才能把这天地洗个遍呀。(生笑)

生19:天地间一片空明,只有一轮皓月高悬。这轮月啊,没有一丝的杂质,宛如一块纯粹的美玉;这长江和长空啊,纯净得如同盘古刚开辟出的世界,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鸟兽虫鱼,没有忙碌的人类,只有永恒的天永恒的地永恒的长江永恒的一轮孤月„„

师:真好,永恒与纯洁,你的两个关键词。

生20:早春二月,连绵的春雨滋润了万里长江。沉睡一个冬天的大江醒了,一起醒来的还有海潮。江潮奔涌着扑向海洋,海潮欢呼着拥抱江潮。于是,江面开始变得格外的宽阔,宽阔到江海融为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就在这无法分辨清晰的遥远的水平线上,此刻,一轮明月从水天相接处探出了头,它似乎很害羞,似乎很留念这深邃的大海。然而,兴奋的海潮并不在意月亮的害羞,它们起哄般的一个推举,就把月亮举出了水面。于是,刹那间,海面上一片澄澈通明„„(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这诗意描述的充分肯定。说得很好,真的很好!

生2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两句诗歌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师:不要评价,只是描绘出情景来。

生21:噢。剪纸般的月亮粘贴在瓦蓝色的长空中,长空下是一望无际的碧蓝的江水。这江水蜿蜒着流向东方,在天边处和大海和蓝天融为一体。时空凝固,凝固在这早春二月的江南,凝固在这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的江畔。

师:是啊,很多时候,我们真的希望那些美好的东西能够凝固。凝固了,也就永恒了。

生22:人生渺小,宇宙壮阔。时光的长河永无止歇地流淌着,流过三皇五帝,流过诸子百家,流过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流到此刻,流到我们的眼前。无数的英雄与狗熊,都消逝在这不尽的流淌中。然而,天上的江月,却始终哲人一般高挂在空中,静静地观赏着人世间的一切风云变幻,该圆时圆,该缺时缺,从不因为人类的无休止的烦恼与纷争而改变了自己的运行规律„„(掌声)

师:你把很抽象的哲理描述得充满了情趣,谢谢你。

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描绘,为我们拓展了诗歌的内涵,丰富了我们大脑中的意象。我来个现场采访,同学们觉得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有没有把你们大脑中想象到的画面联想到的内容全部表达了出来个

生杂言:表达出了一些,还有很多没有表达出来。

生23:他们说的确实很美,不过我大脑中还有许多零碎的画面,没有办法用语言说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

师:哦,是不是脑子里想了很多,但就是无法把他们全部表达出来?也许,一表达出来就感觉缺少了许多宁不过这没有关系,艺术就是这样。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诗歌的鉴赏,只要用心去品,用心去丰富意象创造意境,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了。

五、师生共读

师:通过五次诵读,我们的心灵和张若虚的心灵进行了对接。然而,这首流传了千年的经典之作其无穷无尽的意蕴和浩瀚博大的情怀,我们大多还没有能够领悟。这是一种推动我们继续阅读的遗憾,但也是一种推动我们继续阅读的动力。课的最后,请给我一个机会,我渴望着把我对这首诗歌的理解,通过我的朗诵传递给同学们。

(教师朗诵,学生跟诵,下课铃响)

点评: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此诗恰恰成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评此诗为“孤篇盖全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的教学设计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全诗围 “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辉洒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落月摇情,情韵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通过阅读学生能很好的融入诗境之中,情景交融。

但是对景物的赏析和情感的分析中学生表现出了对表达技巧的知识缺失,这是我在课前就预测到的,所以在课堂中设计了表达技巧知识的补充回顾,让学生温故知新,将方法应用到诗歌鉴赏中。鉴赏技巧的掌握还有待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加强练习。

篇2:春江花月夜教学及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月在古典诗词中犹如一条生命的纽带,寄托着诗人无限的情思,一月千年,意蕴丰富。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咱们学过的有关月的诗句。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师:一提到月,同学们可谓滔滔不绝啊。(生笑)的确,月可以说是中国的文人墨客最喜欢吟咏的对象之一,诗人对月抒怀,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他们的人生坎坷,意蕴丰富。在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中,明月高悬,清辉映照,在空间上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明月寄托着诗人或相思或失意的情感,代表着情感意象。在李煜的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明月亘古不变,人生却易逝,此时的明月代表着时间的意象。(幻灯片展示)

今天咱们一起走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看他的笔下,月亮会带给我们什么。(幻灯片展示张若虚的简介)

师: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诗不在多,精彩进行。(生笑)张若虚的作品不多,但《春江花月夜》可谓孤篇绝伦,诗人也因此名垂后册。

二、置身诗境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了这首诗,咱们现在就跟着配乐朗读一遍。(播放配乐,师生一起诵读全文)

读之前咱们先回忆一下,朗读要注意什么?

生(多):读准字音字词、语速、情感、节奏。轻重缓急的抑扬顿挫的。

师:这首诗的节奏是?

生:二二三。

师:语速适合?

生:轻缓。

(生齐读)

师:同学们字音读得很准,节奏把握也很好,在语速和情感方面,同学们感觉如何?

生(笑轻声):不好。

师:咱们先看一下这首诗的韵脚。这首诗一共有九韵。(幻灯片展示)

声音从洪亮—细微—柔和—洪亮—细微变化,一唱三叹,回环往复。这些韵脚,同学们再结合文章的内容看一下,和什么有关。(静默一分钟)

生:情感变化。

师:对了,所以咱们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下,运用轻重缓急的语速读出它的情感变化来。我试读一下1—8句,同学们看读得怎样。(师示范读)

生(鼓掌):好!

师:谢谢。请哪两位位同学接着读剩下的部分?(两生个人读)

师:两位同学读得都很不错,速度把握得好,感情也读出来了,现在请全班同学一起来配乐朗读。(配乐)

师:同学们这一次比第一次读得怎样?

生(笑):好多了。

师:同学们这次就很好,读出了它的音韵美。像这样经典的作品更值得咱们多诵读,时间关系咱课堂上就读到这里了,课后请同学们多诵读。现在进入下一个环节——鉴赏。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鉴赏古诗可以从那些方面入手?

生:艺术手法。

生:形象。

生:……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艺术手法,炼字,形象或意象,思想感情、内容等是咱们常见的鉴赏诗歌的切入点。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6人一组),合作探究,任选一角度鉴赏这首诗,15分钟,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我补充一点,咱们教材上的版本是“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有些版本是“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照何人”。你认为哪个比较好,也可以列入讨论的范围。(学习开始,师到各个小组指导)

三、探究学习

生(小组代表1):我们小组以炼字为切入点,觉得这首诗有很多字写得特别精彩。比如,海上生明月的“生”,写出了明月随海水涌动的动感,气势很大,似乎明月有了生命。还有可怜楼上月徘徊的徘徊,它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月亮人的感情,可怜在这应该是可爱的意思。可爱的月亮好像被女主人公的痴情感动了,徘徊着跟着她,不肯离去。至于老师刚刚说的“望”“待”与“只”“照”,我们认为,“只”是只有的意思,写出了月亮虽不变但只是重复而已,比较吻合作者的意思,望字则表现不出来, “只”好一点。而“待”,有等待的意思,拟人的手法,把月亮写活了,而“照”字显得平淡一些。

师: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所以,精彩的炼字是我们欣赏的角度。不知道有没有小组也是以字为切入点欣赏的呢?

生(小组代表2):我们小组也是欣赏字的,不过我们有不同意见。我们认为“望”“待”与“只”“照”,相比“望”更好,望指望上去,看上去,有抬头的动感,是人的动作,比较符合当时的语境。

师:两位同学回答的都有道理,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但在这里有一点我们要明确,那就是作者的人生态度,如果说作者认为人生须臾,江月永恒,那作者的人生态度就是消极的,但从全文看,作者的态度是消极的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师:对了,“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从这句看作者羡慕江月永恒,为人生须臾而烦恼。但作者同样感叹“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生命代代相传,同样是永恒的,而且不尽相同,而江月只是单调的重复罢了。由此看来,作者的人生态度还是积极向上的,基调也由此显得哀而不伤。好,还有那个小组要补充炼字的吗?

生(小组代表3):我们组还找出了两个字,觉得很精彩。“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的“卷”和“拂”,这两个字传神的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挥之不去,有点李清照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觉。(生笑)

师(笑):很好,以诗解诗。有没有哪个小组是从其他角度鉴赏这首诗呢?

生(小组代表4):我们组以内容为切点欣赏,觉得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我们以前学的诗比起来丰富很多,意象也很丰富。首先,它写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然后又写了关于人生的问题;接下来写到了女主人公对君的思念;最后还有作者的感概。月亮这个意象也很丰富,就像老师前面说的,月可以作为空间意象,时间意象,情感意象,我们以前学的诗歌大都只有一种含义,这首诗三种都有。

师:这个组的切入点与众不同哦,高屋建瓴,从诗的内容和月亮的意象出发欣赏它。只是咱们看一下诗的最后部分,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这里是作者的感慨吗?

生(轻声):不大像。

师:前面讲的是女主人公,也就是思妇对游子的思念这点比较明确。(生点头)后面,有一个人不能回家“春半不还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梦里可是“闲潭梦落花”。这个人是?

生:游子。

师:对了,所以最后是写游子对思妇的思念之情。好,综合全诗,咱看一下,全诗以月为线,1—8句写景,9—16句写理,最后写情。(师板书)这首诗是情景理完美融合,意蕴丰富。

景—月之色—春江花月美景

理—月之问—宇宙人生哲思

情—月之情—思妇游子相思

师:同学们欣赏的角度都非常的不错,还有最后五分钟,还有小组是不同角度的吗?请抓紧时间。

生:我们组是名句鉴赏的角度。选了两句,一句是“人生代代无穷已”前面同学说了,我们意见基本一致就不重复了。还有一句是“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白云悠闲自在,但离人却因为离别承担着痛苦,用了反衬的手法;而青枫浦是离别的地点,也是最让人伤感的地方,就算是这样的地方,它的愁也比不上思妇的愁,可见思妇的思念之深。

师:说的有道理,这组同学从名句角度欣赏,同时也是抓住了主要的意象“白云”“青枫浦”。同学们请看一下下一句的意象“扁舟子”,它和白云在行踪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齐声):行踪不定,飘泊,飘忽不定。

师:很好,扁舟子代指游子,明月楼代指思妇,出门在外的游子行踪不定,明月楼中的妻子肯定是万分挂念。这里写出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啊!这首诗出来刚才分析的几个意象外,还有很多其他意象同样精彩,比如最后部分提到的残梦、落花、流水、残月,与游子的相思之情相辅相成,给人以凄美之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你发现别样的精彩,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希望这节课,只是同学欣赏这首诗的开始,它的美还有待同学们课后慢慢体验。课后请同学们把你们未来得及展示的成果写在练笔本里,让老师继续分享。谢谢,下课。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篇3:《江南春》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老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张照片, 仔细看一看, 能不能猜得出这些照片是在什么季节拍摄的?不仅要告诉我是什么季节, 而且要告诉我是从什么地方判断出来的。

生:是春天。我是从照片上的花和柳树知道的。

师:花红柳绿是春天的象征。

生:我从图片上看到天非常晴朗。我觉得春天一般都是这样子的, 所以我判断出这些图片是在春天拍的。

师:可能春光明媚给你的印象很深, 不过老师要告诉你, 春天也是多雨的, 不单单是晴朗的。

生:我从左下角那张图上看出柳条已经发芽了, 在春天柳条才会发芽。

师:柳树的这个状态说明这是春天。这图上有没有你们熟悉的景物啊?

生:右下角的照片是七宝。 (注:上课学生来自于七宝镇的一所小学。)

师:你看出来了, 很好。七宝是江南古镇, 有将近千年的历史。长江以南大片的地区, 我们经常用两个字来定义它, 叫“江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首关于江南春天的古诗。请大家小声地快速读一读老师发给大家的讲义。读上面的诗, 读上面的作者介绍, 读上面的注释。现在开始。

(生自由小声读讲义)

【点评:执教者精心采用学生故乡的景物创设情境, 引导其理解“江南”及其景色的特点, 入情入境, 且直观、亲切、简洁。】

第二板块按照平仄诵读古诗

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 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江南春》的作者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 与另外一位晚唐杰出诗人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师:知道了一个历史小知识。

生:我还知道了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 是宋、齐、梁、陈。

师:这也是一个小知识。读得非常仔细。

生:我知道了从公元420年到589年的南朝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师:这个时间段和这首诗有着很重要的关系。同学们刚才说到的都是和这首诗有关系的一些背景资料。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

(生读《江南春》)

【点评:很多课堂习惯利用多媒体形象、集中的特点出示文字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统一了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江南春》词句浅显, 执教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纸媒和注释, 让其自读, 而不是逐句解释, 激发了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引导学生交流读懂的背景信息, 则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更为重要的是, 让学生有充分运用已有知识辅助自己学习的机会, 而不单单成为课堂的配角。】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不过, 老师的读法可能和你们有些不同哦, 请大家仔细听, 然后告诉我, 老师的读法不同在哪里。

(师读诗)

生:老师读得有快有慢。

生:我们都是按照一个读法读的, 比如说, 前面四个字连在一起, 然后断一断, 再读后面三个字。老师不是这样读的, 有时候, 前面两个字停一停再读后面的, 有时候前面的字连在一起, 后面读得慢了。

师:这个同学听得真仔细, 她先说自己的读法是四个字三个字这样停顿, 而老师的停顿不一样。对呀, 读古诗要注意停顿。 (板书:停顿) 我们可以怎么停顿呢?有好几种方法, 老师这里介绍一种, 你可以用最方便的2、2、2、1 (板书:2、2、2、1) 这样来停。

生:我听出来了, 读“千”的时候声音长一点, 读“里”的时候快一点。

师:这叫做“平仄”。 (板书:平仄) 我们今天学习的古诗, 也叫格律诗, 它在声音上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它必须按照一定的格式来写。在古诗当中, 我们把现在普通话里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称为“平声”, 它们比较舒展、平缓,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字发生变化, 这个我们暂时不讲。那么第三声和第四声的字, 叫“仄声”, 它们比较短促、有力, 要读得快一点。在我们停顿的时候, 特别要注意第二个字、第四个字、第六个字, (板书:二、四、六) 如果它们是平声, 我们就要读得长一些;如果它们是仄声, 我们就要读得短一些。

生:我还发现老师读的时候有轻有重。

师:对啊, 诗里包含着情感, 所以你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生:我发现老师读的时候, 每句后面都会有停顿, 停顿好长时间才接着读第二句。

师 (笑) :句子与句子之间当然也要停顿。好, 同学们, 想学一学这样的读法吗?谁能第一个来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有点味道了, 不过有一个字没有读准, 不要着急。停顿时要换气。千里———莺啼 (拖长) ———换气, 绿映———红, 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有明显进步)

师:对, 好多了。谁再试试看?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师:你不单单读准确了, 而且读得很有感情。

生:千里———莺啼———绿映———红。 (响亮而有激情)

师:真好!第二句谁愿意试试看?

生: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这句其实很难读, 特别是要注意在停顿时换气。有没有同学愿意再来尝试一下?

(生练习读诗句)

师:后面两句谁愿意一起来?

生: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台”字再长一点试试看!

生:多少———楼台———烟雨———中。

师:我们一起来, 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

(师生按照平仄读诗)

师:很好, 给自己掌声。第一遍就读得这么好。老师配上音乐, 再给大家读一遍。

(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生集体配乐朗诵。)

【点评:不讲平仄的古诗教学不是真正的古诗教学。如何讲解平仄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执教者启发学生辨析质疑, 然后清晰简明地介绍有关概念, 接着又细致周到地组织学生模仿、学习、操练。学生从不会到会, 教学效果明显。如果前一板块是诗意的情感导入, 那么, 这里就是语言的形式学习。】

第三板块辨析词义, 体会诗境

师:同学们, 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我们读了这首诗。你从这首诗里, 看到了哪些景物?

生:我看到了黄莺。

生:我看到了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生:我看到了靠山而建的城。

生: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亭台楼阁在风雨中。

生:我看到了佛教寺院。

生:我还看到了雨。

生:如果没猜错的话, 第二句的“村”应该是村庄。

(师依次板书景物)

生:我看到了一个连起来的画面, 水面上有许多许多楼台, 立在烟雨中, 景色很美。

生:我看到了一棵大树, 上面有好多黄莺在歌唱, 好多鲜花衬托着绿叶。

【点评:梳理景物, 学生自然而然地由说词语, 到说句子、说画面。在叙述过程中, 学生内化教师提供的信息, 体会诗意, 并表达出来。同时, 学生也会明白, 古诗是古人将所见之景描述下来的作品, 古今的情感是一致的。为最后的照片描述环节提供了语言素材, 奠定了情感基调。】

师:色彩多么鲜艳。黄莺在歌唱, 还有很多鲜花和树木。一首小诗居然让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东西!这就是一首好诗, 这首好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但是到了明朝, 有一个读书人, 他读出了一些问题。 (出示课件) 他说, “千里莺啼谁能听得?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 (生笑) “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这段话是文言, 你理解它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千里莺啼谁能听得”指的是千里之外的黄莺鸟叫谁能听得到那么远?我们又不是顺风耳, (众笑) “千里绿映红谁能见得”指的是离得那么远的桃花和柳树, 谁能看得到啊?

师:如果让说这两句话的人改一下, 要怎么改啊?

生:把“千里”改成“十里”, 就差不多能看得见, 也能听得到了。

师:你觉得“千里”和“十里”哪一个好?

生:“千里”好, 我觉得这个“千里”是指整个“千里”都有鸟在叫, 有柳树发芽桃花开放, 如果改成“十里”的话, 就感觉很近, 不怎么美了。

师:你是从美的角度去体会的。

生:如果改成“十里”的话, 读起来也不怎么顺。

师:对对对, 非常好!“千”是一个平声字, 读起来很舒展, 感觉很远, 地方很大。“十”在古代是个仄声字, 读上去很局促。

生:“南朝有四百八十寺”, 四百八十个寺, 地方肯定很大, 肯定能占据一千里。 (众笑)

师:你把两句诗里面的数量词结合在一起理解,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我认为“千里”其实是一个虚数, 它只是表示看上去很远。而“十里”呢, 就非常确切, 就觉得这个诗没有多少意思了。

【点评:执教者设置情境, 引导学生辨析词义。在情境中, 学生运用之前学过的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如地从不同角度体味“千里”的妙处。教师的知识储备亮相, 不是为了显示课堂亮点, 而是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因此, 材料的巧妙组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思辨之余情趣盎然且不留痕。】

师:厉害, 孩子们多聪明啊。是的, 在古诗里, 很多数字都是虚指。“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 而是指一个很大的范围, 并不是真的要跑到一千里以外去听黄莺的啼叫, 而是指在很大的范围里都有黄莺在鸣叫。在整个江南, 处处都有这样美的春景。在古诗中, 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 地点在变化, 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 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写出了听觉, 还有什么?

生:视觉。

生:幻觉。 (众笑)

师:有的, 肯定有的。

生:感觉。

师: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觉读读看。读出那地方的辽阔, 读出那景色的明丽, 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指名读, 齐读, 师伴读。)

师:诗人边走边看, 游兴十足。这个时候, 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 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 极目远眺, 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 他看到了很多寺庙, 他说,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 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诗人的心声, 和他一起来想象,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很多很多的寺庙、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细雨中忽隐忽现。

师:真美啊。

生:我看到了很多寺庙, 还有很多楼台在春雨中若隐若现, 感觉很漂亮。

师:你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蒙蒙细雨的沙沙声, 还有黄莺的叫声。

师:哦, 和前面一句联系起来了。你闻到什么了吗?

生:我闻到了寺庙旁边的花香。

生:我闻到了下雨时空气的清新。

生:我闻到了雨中还有草香的味道。

师:我们一起来读, 带着自己的感觉。

(生读诗句)

师:真的是四百八十座寺庙, 一座不多, 一座不少吗?

生:不是, 这是一个虚数。

师:这是一个虚数, 它告诉我们, 在江南有各种各样的寺庙。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读出寺庙的多, 读出寺庙的香烟袅绕。

(生读诗句)

师:让我们再一次和着音乐一起完整地读这首诗。

(生完整朗读, 关键词句师伴读。)

【点评:执教者启发学生从视觉、嗅觉等角度体会想象, 并与诵读练习结合起来。学生则借助这个过程继续尝试从不同角度体会诗意的方法。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学生脱口而出的“幻觉”, 令人不禁感受到诗中悠远的历史色彩, 想来应该是一个课堂深度的生发点。然而, 执教者并未违背学生的年龄特点去深挖, 而是一遍又一遍地伴着学生诵读, 反复唱叹。面对小学生, 种下一颗种子, 足矣———“此中有诗意, 欲辨需忘言。”】

第四板块拓展说句

师:同学们, 这样美妙的春景, 好像离我们很远, 实际离我们又很近。老师找到了几张关于春天的照片。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来给我们描述一下, 如果你能够用到今天学的某句诗或者诗意, 那就更好了。自己准备一下。

(生自由轻声试说)

生:鲜花生机勃勃, 非常茂盛。绿色依托着红色, 红色衬托着绿色, 美不胜收, 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师:出口成章的女孩。

生:你看, 紫的花、红的花, 衬托着绿色的叶子, 让我忍不住想起今天学的一句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众笑)

师:他真的用上了诗句。

生:瞧, 这个小朋友看到春天来了, 多么开心!公园里百花争艳, 万紫千红,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七宝老街也换上了春天的新衣。瞧, 那清澈的河水亮得能把人的影子照出来呢!

师:真了不起, 三幅照片合在一起说, 并且围绕我们今天所提到的这些春景来讲。我们看到了颜色, 看到了动与静。同学们的表现让我太惊讶了。中国人讲究初次见面要准备一点小礼物,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件礼物, 第一件礼物是老师带来的两本自己编的关于古诗的书, 送给你们班, 放在图书角, 大家可以轮流看看。第二件礼物, 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来唱这首诗的吗?我来唱给大家听一听。

(师吟唱《江南春》, 众生自发鼓掌。)

师:很有意思吧, 其实古诗就是这样有趣。最后一件礼物就是给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作《与古诗交朋友》, 愿我们从今天开始一起与古诗交朋友。谢谢大家! (下课铃声响起)

篇4:《散步》教学实录及点评

【课前准备】

一、黑板左侧的屏幕上,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中间是课题:散步。

二、学生背诵《过故人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5首诗。

【课堂实录】

师:看了课题,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出去散散步?

学生齐声回答:“想。”

师:没关系,老师带你们到文章里散步。请大家把课文自读一遍,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给你留下的美好印象是什么?

(学生开始齐读课文)

师:刚才我叫同学们自读,大家一齐读了,我发现你们班特别有凝聚力。现在回答问题,谁先来?

生1:文章给我的印象是互相迁就。

师:还有其它看法吗?

生2:不,是关怀、关切。

生3:尊老爱幼。

生4:作者爱母亲。

生5:除了爱,还表现了春天是美好的。

师:还有谁想发言?

生6:(有不同看法)只能说某一段突出春天来了是多么美好。

生7:给我的印象是儿子背母亲,妻子背儿子,对比。

师:对比?好,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好的看法,用一个词语概括,那就是:亲情。对不对?(大家齐声回答说“对!”)现在有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段?

生8:第8段。

师:为什么?

生8:因为这一段温馨。

师:那就请你读一下。(生8读第8段)

生9:“背上的”“背”应该读成第四声。

师:大家看看这个字到底应该怎么读?(学生讨论热烈)

师:我备课时,原先觉得应该读第四声,后来觉得读第一声也没错。这样吧,关于这个字的读音,(幽默地)同学们课后再去探讨。我呢,踢个皮球给你们的语文老师。

师:(对生9)你读一下这一段。(生9读第8段,读完生10鼓掌)

师:(问生10)你说他什么地方读得好?

生10:有感情。他们是三代,一个是老人,一个是小孩,走大路安全一点。

师:这一段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

生11:三代人的感情和环境描写非常的和谐。

生12:三代人在一齐的时光非常快乐,非常短,特别值得珍惜。

师:“我”和妻子背上很重很重,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

生13:同意。孝敬母亲,报答母亲。

师:为什么背起来是“整个世界”?(学生在下面自由讨论)

生14:因为是整个家庭。

生15:因为背上是他的母亲。

师:说得都没错。母亲是生命的源头,儿子是生命的延续。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是不是?好,我们一齐来朗读最后一段。(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还有谁喜欢哪一段?(生16选第7段)

师:你能告诉我为什么要选这一段吗?

生16:因为这一段体现了奶奶爱孙子。(说完就朗读这一段)

师:“粼”,书上的解释是“水的明净”,但我觉得还不够,大家觉得还有什么意思?

生17:还有被风吹以后的……(说不上来了)

师:波动感,对不对?好。还有谁喜欢哪一段?

生18:第四段。

师:请读。(生18朗读)

师:这里的省略号应该怎样读?

生19:延伸。

师:破折号又应该怎样读?

生19:稍微延长一点。

师:好,大家齐读这一段。(学生齐读时老师板书: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师:哪位同学再读,来个锦上添花。

(生20读第四段)

生21:“树上”读成“路上”。

师:白璧微瑕。

生22:“生命”读重了,应该这样读。(生22读这一段)

师:读得好不好?给他点掌声。(鼓掌)

师:谁还喜欢哪一段?

生23:第三段。(老师让他读,读完,学生齐鼓掌)

师:他读得好在哪里?

生24:我认为他读得有诗情画意。

师:这不是诗情画意,这是有情有义。

生25:有些老人熬不过冬天,死去了,高兴的是自己的母亲熬过来了。

师:应该说是“庆幸”母亲熬过来了。还有几个词用得也很好,比如,熬、又、大。(学生同时在下面说)

师:还有哪一段好?

生26:第二段。(生26读第二段,老师板书: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

师:还有第六段没读。(生27读第六段)

生28:我觉得她“走大路”三个字读得不对,应该用坚定的语气读。

师:哦,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28:走大路是为了照顾年老的母亲,不应该犹豫,要坚定。应该这样读。(生28读)

生29:不对。为了照顾母亲走大路,已经委屈了儿子,应该用安慰的语气读,“走大路”三个字应该读轻声。要这样读。(生29读,读完学生一齐鼓掌)

师:你为什么这么评价“走大路”?

生29:文中的“我”孝顺,这是尊老,但还爱幼。

师:说得好。(板书: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师:幼小的生命需要呵护,但衰老的生命也容易摧折。培根说过,呵护幼小是动物都有的天性,但孝顺老人只有人类才能做到。

师:同学们,我们到田野里散步好不好?

(李老师按了下鼠标,屏幕上出现了流动的画面,田野里油菜花开,水塘里水波粼粼,春天的浓郁气息伴着甜美的音乐声扑面而来,更精彩的是李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把全体学生和听课老师带进了一个融合着亲情和关爱的佳境。老师朗诵完,全体自发地鼓掌。)

师:下课以后,同学们进一步朗读,多体会,争取能够背诵,好吗?

学生齐答:“好。” (下课)

【点评】

一、重视构建过程。语文新课标的目标采用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设计。这三个维度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中非常重视“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本堂课对这一维度的处理恰到好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第一步:让学生用“心”自读课文,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并留下一个问题,以此作为突破口,感知文章的主旨。在同学热烈的讨论中然后又是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一段,将学生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二步:用“情”朗读课文,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探究朗读方法,很自然。学生说哪一段好,老师就叫这个学生读哪一段,大家评。就在这读读评评中老师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三句非常妥贴的话:“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品味重点词语的含义;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真是要言不烦。

二、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一切都是学习的主体在动,学生自定目标(朗读),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真正的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充分地发挥,而这种发挥又完全使教师设定的外在的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极为自然地融为一个整体。老师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任务。这种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融合的,不是割裂的课堂教学,充分的实践了三维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论:以人为本。

三、淡化了教师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说的并不多,但这种“淡化”,正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象一个著名的戏剧表演艺术家,举手投足、一招一式,虽然不多,但尽显炉火纯青的上乘工夫;你几乎找不到一点起承转合的斧凿痕迹,从开始到结束,一切好象浑然天成,圆熟自如。这样的引“生”入胜、授之以“渔”,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终身享用。

四、教师的文化底蕴深厚。如果说“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中的“背”的读音,当学生提出来应该读第四声并有争议时,老师肯定了这两种读法都有道理,这是精心备课的结果,但教师的背诵、朗诵没有深厚的功底是做不到如此字正腔圆、情真意切的。第三段写有的老人挺不住冬天死去了,而母亲却熬过来了,有学生说这一段写得有诗情画意,老师纠正说应该是“有情有义”,有学生说高兴的是母亲熬过来了,老师纠正说应该是“庆幸”母亲熬过来了。这些突发性的遣词造句都是在备课中备不到的,也是对语文老师文学功底深浅的考验,所以有专家说,语文老师的才气越足越好,这的确是很有见地的。

篇5:教学案例及点评

《自己去吧》这节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爬树;小鸭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游泳;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学会了飞翔。课文的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生活本领的教育,学生读后能从中受到很好的启发和教育。教学理念:

依据课标精神,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主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活动时空,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学生的表演,让学生把无声的教材演成有声有色的生活话剧,让学生通过表演体验到遇事要相信,勇于尝试,才能学到本领,从而受到启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过程与方法:开课时由学生质疑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中以听、说训练为主,发展思维,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并分角色朗读、表演、自由畅谈,在开放式环境中发展个性,受到教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自主、自立,不依赖父母,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案例

(一)练习朗读,体会情感

师:(课件出示风景图,有果树,还有小猴和妈妈)图上画了什么?小猴看见了什么?

生:看见了果树,还有满树的果子。

生:看见很漂亮的风景

师:小猴想到什么?

生:想吃果子。

生:想吃果子,但树太高了,他拿不到。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找到小猴子说的话,用铅笔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学生开始读书。)

师:小鸭子说的是哪句话?(指名同学读)”

师:谁来读?把小猴子非常想吃果子的心情读出来。(课件出示小猴说的话,生再读,)

生:妈妈,我要吃果子。

师:他读得有点急切,你想不想读?(师指着举手的同学。)

生:妈妈,我要吃果子。

师:唔,特别特别想吃,有点恳求了。谁还来读?

(指名再读。)

师:大家一起读,读出恳求的语气。

师:妈妈怎么说?谁再来读读?

生: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师:她读得不错,还会用上手势。还有没有人想读?

生:妈妈说:“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

师:读得真好。小猴的妈妈怎么这么狠心呀?让这么小的的孩子自己去摘,要是摔下来怎么办?要是我,我可不让你去的呀。你喜欢哪个妈妈?喜欢我这个妈妈,还是书上的猴妈妈?

生:我喜欢老师这只猴妈妈。

师:噢,是吗?(很高兴的样子)我一定会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

生:我喜欢书上的猴妈妈。

师:为什么呀?(皱着眉故作沉思状)我对你这么好,怕你摔疼呀。你怎么不喜欢我呢?

生:因为我要去爬树啊。

生:因为我喜欢爬树啊。

师:我真的很怕你们摔下来,怎么办?

生:小猴本身就很灵巧的,不会摔坏的。

师:原来是这样,把妈妈的话读得慢点,肯定点儿。谁来读?(课件出示妈妈的话,指名读,再齐读)

课件演示小猴练习爬树。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分角色朗读。

(点评:教师注重学生读书语气的指导。教师不厌其烦地、反复地引导,使学生通过读文,自己找到小猴、小鸭、小鹰成功的秘诀。使学生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尤其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内化。)

案例

(二)教学即将结束时,设计了这一环节:

评价人物,畅谈收获:

师:学了这一课,你想对小猴、小鸭、小鹰、自己说点什么?

生自主选择,畅谈。

生:我对自己说:“做一个像小猴、小鸭、小鹰一样勇敢的孩子!” 生:你们不让妈妈帮忙,自己学会了本领,你们真了不起!

生:以后,我也要向你们一样。

······

师:你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

生:我喜欢小猴、小鸭、小鹰,因为它们能自己克服困难,学会本领。

生:我很喜欢它们的妈妈,因为它们的妈妈对它们的孩子不娇惯、不放纵,让它们自己去面对困难,尝试自己学会本领。······

案例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验:

师:最近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扫地,是妈妈教我的。

生:我学会了自己穿衣,是自己试着学会的。

生:我学会了叠被子,是偷偷观察妈妈怎么叠,我自己叠会的,可是叠得不太好。生:我学会了溜冰,当时妈妈在旁边一直鼓励我,我摔了好多次才学会的。······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也能像小猴、小鸭、小鹰一样自己做事,老师真佩服你们!那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点什么?想对自己说点什么?

生: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以后,您别总对我不放心这、不放心那了,让我自己做点事吧!”

生:“妈妈,请您相信我,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

生:我对自己说:“小猴、小鸭、小鹰,你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你们学习!”师:好极了,我们每天都在学好多本领,你们会越来越棒的!同学们,今后,我们把自己学会做的一件事或一个小本领都写在这个“好孩子,自己去吧”的本子上,积累起来,比一比,谁是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出示课件,看看其他小朋友在学做什么,说一说。)

最后,老师送了一首诗《我自己干》,学生反复诵读。

(点评:想对小猴、小鸭、小鹰说些什么?学了课文,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对文本人物评价及联系生活谈自己,是学生理解感悟展现的过程,自信、自立意识内化的过程,学生在评说中受到启发和影响。)

点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在案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用课件来展示童话的动画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效果极佳。

篇6:《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 王春燕 点评: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题的后面有个小①,表示这篇文章下面配有注释。这篇课文有很多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它。昨天你们预习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

生:我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都画下来了,另外我还读了五六遍。师:等会儿你要好好展示你的朗读,好不好? 生:好。师:你呢?

生:我先画出了好词好句,又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加上了拼音,还找到了一些读不通、读不懂的句子,去查找了它的意思和如何断句。

师:厉害,不愧是师大附小的同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的前面有个“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你思考过吗?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在关键的语句下面画一画。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

【妙哉!全课由“阅读提示”楔入,看似平淡,实乃奇崛!何故?“阅读提示”也是教材,就像课文、就像插图、就像注释、就像各式各样的课后思考题、练习题。可惜,现如今,“教材”一说早已被我们窄化为“课文”二字了。课文要细读,其他教材焉能一扫而过、浮光掠影?比如,此课的“阅读提示”,细读,则至少蕴涵下述信息:其一,课文写了石猴来历和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来历,后写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写作顺序;其三,带 1 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便不攻自破;其四,这两个问题表露了编者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理念。其实,小说的阅读还存在另两种取向,“人物形象”取向和“语言表达”取向。如:“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所体现的就是“人物形象”取向,而“作者是怎样写石猴成王的”则反映了“语言表达”取向。此课教学,正是以“人物形象”取向为经,以“语言表达”取向为纬,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小说教学的新范式。此乃解读本课的不二法门。】

师: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谁能用文章中的话告诉大家?

生:(读)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师:你们跟她找的一样吗?简单说,这猴子是从—— 生:石头里迸出来的。

师: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四两拨千斤!拨到“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来,自是正事!】 生:神奇。生:奇妙。生:非同一般。

【神性,乃猴王形象的一个侧面。】

师: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石猴是因为自己有本领,帮助众猴找到了水源,可以使它们有安身之处,众猴就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拜他为王,可以说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师:这个本事,说具体一点儿,就是什么?

生:在这里是指他能进到洞里又出来,并能带给大家一个安身之处。师:回答非常完整。石猴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又能安然无恙地出来,成就了他当王。读到这里,这石猴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句不离“形象”!趁热打铁,点到为止。】 生:石猴给我留下了“勇敢”的印象。生:石猴勇敢无畏,一心为公。师:一心为大家。

生:石猴给我的印象是他非常勇敢,而且有自信。

师:同学们,一迸,迸出了一个石猴;一跳,跳出了一位猴王。这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至此,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模式落下帷幕,闪亮登场的,乃是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课堂实践,而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教学主线则一以贯之。正所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师:同学们读书的姿势特别好,读书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哪一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生:(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有同感的请举手。(生都举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生:石猴在山中活蹦乱跳。

生:我好像看见他在山中采树上的果子。生:他在山中嬉戏玩耍。

生:他在山中自由自在、活蹦乱跳,左走走,右走走,采一朵山花,饮一点涧泉。

师:呵,这花果山就是石猴的什么呀? 生:家!

师:快乐老家!自由天堂!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快乐来,读出他的自由来!

(指名读)

师:谢谢你。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只此一句,“课眼”也!何等明朗!何等脱俗!“课眼”者,“语文意识”也!“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通览全课,以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正是其教学脱俗于传统语文的心气所在!“语文意识”实乃本课教学的价值皈依!】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师:你能把这个排比句读给大家听吗?

生:(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四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两个排比句,真了不起!吴承恩先生写石猴,谴词造句非常讲究,里面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一个,我们就按你的发现先走进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第一分句: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同学自己读,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读)

生:我发现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一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师:真是大发现呀!这几个词全都是写石猴的动作,如果把它读出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呢?

【发现什么?构词方式,语言节奏。而这,正是“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发现”!】

生:(读得慢)“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因为猴子在山中快乐地行走着,非常活跃,所以要读得有激情。

师:很有激情很活跃,那你为什么读得像打太极呢?请你再试试。(生再读)

师:有进步。谁能让石猴的身影在我们眼前跳起来?(指名读)

师:你的声音很好听,可我怎么也没有听出石猴在山上行走、跳跃,只听到一群小学生非常遵守纪律地坐在教室里!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好!

(师范读,语速稍快,节奏跳跃。)

师:你们也这样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这位男同学读的时候还带着动作,很有感觉。你来给大家读一读。(生读,读得轻快、跳跃)

师:这石猴跳起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生齐读)

师:同学们,三个字的短句,有跳跃感,让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往下读,你还会有发现。自己试试看。(课件出示第二分句: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学生自读第二句)

【其实,语文存在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内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语言表达;手心承载人文性,手背体现工具性。他们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这里,语言的跳跃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顽劣、活泼的性格特点,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这个是四个字的排比句。师:这四个字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我还发现,前两个字都是一些动物,后面一个字是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关系。

师:这些动物是石猴的—— 生:是石猴的亲戚朋友。(众笑)师:是哪些动物?

生:狼虫、虎豹、猕猿、獐鹿。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虫”字?这个“虫”,可不是我们玩的毛毛虫,知道是什么吗?

【细!古今词义有差别,点到为止。】 生:昆虫。

师:是长虫,知道是什么了吗?蛇!(生发出惊讶的声音)师:这石猴与狼虫——

生:为伴。师:虎豹—— 生:为群。师:獐鹿—— 生:为友。师:猕猿—— 生:为亲。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呀?请你把他读出来。(指名2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同学们,往下读,更有意思了!(课件出示第三分句)自己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欣喜地)它们就像诗一样,对得非常整齐。

师:一对对子!你们经常诵读古诗文,一定有感觉。我们来对一对。夜对——

生:朝。师:宿对—— 生:游。

师:石崖之下对—— 生:峰洞之中。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石猴?

生:(带着古诗文的韵味读)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众笑声、掌声)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如果把这三个分句,连成文中的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它吗?自己先试试。(学生自由练习)

师:谁向我推荐一位?自告奋勇也行。(指名读)

师:最后一句读得最好。这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要读得跳跃,老师建议你读后吸一口气,再读下面的句子。

6(再指名读)(全场掌声)

师:非常非常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好不好?我来起头,你们接着读。

师:(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生:(接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读到这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拿出笔,在这个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猴性,乃猴王形象的又一个侧面。不可不点,不可多点。】(学生默读、批注。)

师:我来了解一下,你写的是—— 生:友善。生:活泼。

生:有亲和力。(众笑)生:活灵活现。生:活泼可爱。

师:老师也写一个(师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研读第二个问题,读(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结合具体语言现象,渗透“语文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大的“内容”惯性,极易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撞离“形式”的轨道。故此,“语文意识”需要过来人不断提醒、不断召唤。】

生:(齐读)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师:请你抓住一两个关键的句子进行研读,用心体会语言的秘密,做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再次提醒!再次召唤!注意,要研读的,不再是习以为常的“写什么”,而是正在“语文意识”烛照下明朗起来的“怎么写”。所谓语言的秘密,就是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剪材、怎么修辞的秘密,这正是语文课程的独 7 担之任。】

(学生自主研读,同桌讨论)

师:我看同学们都很有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要怕出丑,要勇敢。生:我找到了这一句:(朗读)“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首先,从这么多的语句中,我感到,吴承恩在写这里的时候用了拟人的手法。猴子是不会说人语的,但是他却把人语用在了猴子身上,他把这个猴子说得活灵活现。再加上“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里的“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和“跳”字把石猴的动作描写得十分生动。(众掌声)

师:我要拜你为师!(众笑)你姓什么? 生:周。

师:周老师,请坐。(众笑)

师:同学们,你也研读这句话的请举手。好,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再来感受感受。

(生齐读:“连呼了三声„„径跳入瀑布泉中。”)

师:刚才他说得非常好,我还想建议你们再读读猴子的语言,读读他说的话,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建议”一说,妙不可言!即便是对语言秘密的研读,也有一个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问题。尽管学生的研读取向不离语言表达,且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但,这种研读,是散漫的、无界的,东一榔头西一锤。教师的建议,及时将学生的目光拉回到猴王的话语特点上。正所谓,伤其十指,莫如断其一指。】

生:(齐读)“我进去!我进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猴子非常自信,感到对这件事情很有实力。(众笑)生:他很有活力,我进去,我就一定能!(掌声)

生: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进去,我就一定能出来。我就是猴王了!(众笑,掌声)

师: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课件出示,改成:我进去吧!我进去吧!)

【比较,只有比较,才是发现语言秘密的无上秘法!语言的张力在比较中激活,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大道至简!】

生:我感到那好像是强人所迫的样子。师:勉强。

生:我感到他犹豫不决。

生:我感到他是被逼着进去的。(众笑)生:我感到他没刚才那样自信。

师:所以呀,这话一听就不像是从石猴的嘴里蹦出来的。让我们再读课文里的语句。“连呼了三声„„”读!

(生齐读)

师: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高品位的“语文意识”,正是在对语言细节的细腻、细密品读中,得到砥砺和提升的。】

(学生跳读课文,感受石猴的语言特点)师:谁读到了?

生:(读)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师:同学们,什么是大造化? 生:在这儿指福气和运气。

师:大家都有福气了,不用再受老天之气了。怎么读呢?(生有感情地齐读此句。)师:还有吗?

生:(读)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

师:一听又是石猴的语言。

生:(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请你关注这个“都”字,可以加上动作,试试。生:都随我进来!进来!(做动作)师:像不像猴王啊? 生:像!(笑)

师:让我们一起来一遍,加上动作。“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边做动作边读)“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读到这里,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请你在相关的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人性,猴王形象的第三个侧面。感悟形象,可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生:我读到了一个有自信、有勇气、毛遂自荐的石猴。生:我读到了勇敢。生:我读到了大胆。

师:我们每个人都读到了自己心中的石猴。我也写一个。(师板书:敢作敢为)

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师:(边总结边板书)同学们,读了《猴王出世》,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个猴子,顽皮可爱;他更像一个人,敢作敢为;如果你走进《西游记》,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神,他神通广大,神异出众!喜欢这样的猴王,真的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神采飞扬。】

师:在这篇经典名著里,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在最后一点时间里,再挑选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言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感受语言、领悟语言,最终要落实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否则,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师:同学们,40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我想,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课件出示)

生:(齐读)“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一语道破,天朗气清!捅破了窗户纸,开启的却是一个本真、绚烂、充满着语文气息的课程世界。想起了徐志摩的诗,“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芒!”善哉!】

师:希望同学们一生都与经典相伴。下课!(掌声)

语文意识和小说教学的阅读取向

《猴王出世》一课,以其锐意的创新意识、鲜明的课程主张、娴熟的教学艺术、扎实的课堂效果,受到了与会教师的积极评价和普遍首肯。这一课带给我们的课程启示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加工和处理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第二,“怎么教”,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本质的、决定着课程价值的。然而,很不幸,迄今为止,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觉知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展示了自己充满胆略、闪耀智慧的实践。

一.拨云见日,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本体观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亦非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潘新和先生语)。这才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猴王出世》一课,其彰显的教学主张正是这种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本体观。从教学时间的配置比例看,全课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梳理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四分之三的时间则是用来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从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看,诸如:

‚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

‚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 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

‚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这些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它们的意图是语言表达,它们的指向是语言表达,它们的回馈也是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的价值取向大多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用语上。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则是学生的学习表现,他们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节奏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和传神,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多数人来说的语言秘密。

二.独辟蹊径,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

从教材的“阅读提示”看,其对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取向定位于“故事情节”上。自然,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小说能够吸引人读下去的首先在于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但,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上成了“情节分析课”,语文本体的落实往往成了空中楼阁、天方夜谭。《猴王出世》一课,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而是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从“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在“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上收官,其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明明朗朗、一以贯之。

以“人物形象”为基本取向的文体观,符合小说创作的主要意图,符合小说阅读的根本原则。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情节叙述、环境描写,无不以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为旨归。抓住了“人物形象”这个纲,就能有效举起小说阅读的所有目。《猴王出世》一课,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可谓独辟蹊径、独具慧眼。对人物形象的特性把握,教师抓住了不可思议的神性、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作敢为的人性,三性合一,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对神性的解读,立足于石猴的来历叙述;对猴性的分析,立足于石猴的动作刻画; 对人性的把握,立足于石猴的话语描写。总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舍有度、主次分明,不枝蔓、不板滞,灵动而不失稳重,细腻而不失大气。

三.对症下药,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观

在学生的课程经验中,“语文意识”是一位沉睡的魔法师。沉睡是因为被催眠,被谁催眠?被自己的常态阅读催眠,被平时的常态课堂催眠。常态阅读,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在文本内容上,形象、情节、环境、情绪、细节等等,学生透过语言这面镜子,看见的是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是语言所指向、所表现的那个对象性存在,而语言这面镜子本身,则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即通常所谓的“得意忘言”;常态课堂,因了本体意识的失落、课程理念的滞后,往往将教材内容、课文内容当做教学内容,以为读懂、读深、读透了文本内容,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殊不知这个任、那个务,往往是替人作嫁、自食苦果。

其实,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死闭着本该聚焦语言形式的目。怎么让学生睁大这只眼?靠学生的自得自悟恐怕为时已晚,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在唤醒意会中实践着自己的课程主体观。师生的平等,在人格、在制度、在权利。毕竟,在知识、经验、能力、学养、智慧上,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必须“教师”。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这些,是《猴王出世》一课中教师在不断唤醒学生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的问题。

“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是“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学生的“语文意识”,正是在教师这个过来人、个中人的一次又一次唤醒、提示、传递、激活、启示、引领中,得到了切实的感悟、澄明的觉醒。

上一篇:机械制图图纸的一般知识_第十五讲、组合体的看图方法下一篇:XX领导欢迎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