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2024-06-10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通用6篇)

篇1: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五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研究综述

王*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而它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提出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也变得极为重要。从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方法措施及在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入手,对各种观点和看法进行整理分析,对进一步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指明方向。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 整理分析 方向

我国各方面人士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方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步伐,都对自身地区以及其他有突出成就的地区的发展现状,以经验总结等方式进行了介绍,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其现状及必要性,找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注意事项等,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路途中,农村是一道很难跨过

但又是必须跨过的鸿沟。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新农村的一个主要内容,具有其长远性和必要性。当然,各界人士在谈到这类问题时也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角度,因此,为了寻找出更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们需先研究其必要性。

谭惠玲从农村精神文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入手,她指出农村精神文明中的乡风文明现象和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滞后,认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建设主劳力缺失,农村人文素质亟待提高,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弱势人群大量存在。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中主观原因其一是基层有的干部认为乡风文明是“软指标”没有认真抓,致使农村精神文明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其二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行为、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群众。其三是职能部门作用发挥不够。而客观方面主要在于农民多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从事农业活动,家居生活环境较以前大有改善,但对公共场所的不文明、不卫生行为早就司空见惯,农村公共环境、公共卫生无人治理,农民的公共文明和公共卫生意识长期匮乏。[1] 而刘亦民、肖汉仕则是从农民精神贫困的表现与成因方面来进行描述,他们认为精神贫困不但严重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而且制约着贫困群体对社会资源获取的手段和机会,进而更加深了其相对贫困的程度。农村呈现严重的“空壳化”现象,因为缺乏生气而暮气沉沉,小农经济不堪一击,农民在市场经济面前迷失自我,丧失自信;农村基层组织虚弱无力,难以凝聚人心;文化和教育贫乏落后,农民回天无力而选择随波逐流;对“熟悉”生活的政府的天然依赖,对竞争的本能恐惧;文化夹缝中的农村社会处于失范或失控状态,消费主义文化日渐流行。[2]

黄有泰就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他在肯定了其发展的基础上对它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他认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足,影响着乡风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农村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建立起来,农民的负担较重,而且进行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影响着其广泛进行.农民思想文化准备不足,阻碍着乡风文明建设深入进行,资金物质科技投入不足,也制约着乡风文明建设持久发展。[3]

张瑞婷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方面来探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他认为它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完善民主管理制度。[4]

分析整理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建设它的必要性之后,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法对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库占福认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第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第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第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第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5]

谷秀敏则从目前农村精神文明存在的问题强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第一,农民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新型农民的培育任道重远。第二,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第三,农村风气有待净化。第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薄弱收效甚微。第五,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脏乱差现象严重。[6]

蒋祖发则是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他认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民主建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要充分认识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加强当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需要。第二,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是改变农村思想道德方面落后现状得需要。第三,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提高广大农民整体素质的需要。第四,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目标,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需要。[7]

甘献乐认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可以为农村经济建设,生产发展和社会文明,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第二,是广大农民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基础。第三,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8]

二、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目标

我们知道了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但人们经过各方面的实际经验和调查研究得出了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同时也对自己的工作提出了目标。

李继猛就当地人对精神文明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是进行了基层文化宣传,但宣传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第一,宣传演出的深入程度不够,覆盖率不高。第二,各文艺团体“勤上懒下”的工作方式制约着节目的适用性。第三,宣传演出的节目比较单一,民族民间特点不突出。他提出了几项措施:一是展现自身价值,赢得政府支持。二是合理安排上级组织的赛事、专场演出与基层宣传演出的比重和时间。三是化整为零,轻装上阵,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精神,深入最基层。第四,可以大力收集整理地方民族民间文化。第五,加强演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训练,力争培养出一专多能的优秀演员。[9]

王维良就这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的增强、求知、求美、求乐、求健康、求参与成为广大农民的共同要求,因此我们要群策群力倡导先进文化,以饱满的激情和昂扬斗志来捍卫农民精神家园。一是精神文化产业要有适应农村文化需求的政策和规划作导向。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的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构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高效传播的文化高端平台。二是改革乡村文化管理体制,扩充乡村文会机构职能,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田头恳谈,道德论坛,法制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一型为多向型,旁观型为互动参与型,零散型为特色专比型牢牢吸引农民。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建农村公益文化设施和提供文化服务。他认为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最大化生产只有在开放的市场中才能得以最大限量的解放。[10]

黎昕在取得了较好成果之后总结经验得出了当地精神文明创建历程中的几个主要做法:一是济先行,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二是借力共建,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三是改善环境,塑造文明和谐的乡风。在这一点上,他也说明了再移风易俗,兴建乡风方面,着力做到,一时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改变乡村旧风陋习。二是农村生活方式,建立丰富多彩的文化。三是改变农民道德观,建立风正气顺,人和业兴得新风尚,通过文化活动,主动送戏,送电影,科普,法制知识下村,宣传公民道德。第四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乡村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他就自身创建过程中的诸多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也给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如一要围绕中心综合创建,为惠民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二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从实践中创造优势和特色。三是要善于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伸长工作 2 手臂。四要选好强有力的村领导班子,基层党建是关键。五要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思想阵地,必须注重多元文化的融汇。六要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文明建设才能出成效。[11]

李锦顺就当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模式的相册,以及特征提出了第一狠抓农村精神文明,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强调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与时俱进。第二,注重开发地方传统资源,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第三,注重建立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长效机制。第四,建立科学的量化指标,使精神文明建设化软为硬。第五,注重以为本和财政投入,在为老百姓办事中提高教育影响力。[12]

而侯菊英,冷雪霜则是从乡风文明建设与其他各方面建设的关系来强调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一是正确处理乡风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分析就是:第一,乡风文明建设是是对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反映。第二,构建和谐新农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第三,乡风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二要正确处理多元的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的关系。第一,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第二,引导非集体所有制经济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三是追求处理先进文化图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关系,四是追求处理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德育与防治关系,第一,淳朴的乡风道德是维系农村稳定的纽带。第二,法律是乡风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13]

谭惠玲在总结了当地乡风文明建设的现状后推出了具体的对策,她认为一要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为建设精神文明奠定基础。可以开展形势教育,强化文化熏陶,创新活动形式。二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参与性,自发性,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力量。三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建设文明乡风营造氛围。四要加大农村建设文明创建投入,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保障。五要拓展覆盖的广度,为落实文明乡风提供示范。[14]

喻国良分析了农民素质的内涵及新型农民基本素质的要求,认为提高农民素质是比较重要的,其一要使农民有文化,其次要使农民懂技术。其三要使农民会经营,其四要使农民守法纪。[15]

张瑞婷也认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重大,他认为要想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一要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二要改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三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的全面素质,四是加强农民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意识,五是加强农民集体主义观教育,提高农民的爱国意识[16]

杨魏就他们当地的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推出了了几点对策,第一,突出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着力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第二,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三,规划整治村容村貌,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第四,加强组织和引导农民,着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17]

蒋祖发认为要想着力抓好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就要在具体措施上扎扎实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一)要把思想道德就是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看待。

(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

(三)要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四)要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新的生活方式。

(五)要充分发挥骨干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六)要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问题,为构建村农和谐社会奠定稳定基础。[18]

马维祥就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措施上也认为

(一)进一步加大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

(二)有效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三)多渠道投入资金[19]

曾祥国也有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第一要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第二,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第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第四,结合农村实际。创新工作方式。[20]

欧阳志政认为在和谐社会进程中要构建精神文明,第一抓住求富心理,实施助民工程。第二,抓住求知心理,实施育民工程,第三,抓住求美心理。实施乐民工程。第四,抓住求安心理,实施安民工程。[21]

余在岁、丁荣祥认为要想进一步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一)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机制。

(三)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养。

(四)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评比活动。[22]

王伟博、魏丽华也同样持着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

(一)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养至关重要。

(二)3 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三)加强物质保障和健全组织保障是建设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23]

王诤却认为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做以下工作

(一)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二)大力创新创建载体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

(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24]

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会借鉴别人的建设模式,但却 要注意要以自身的实际为出发点,做到借鉴有法。

李锦顺认为在借鉴别人的发展模式时

(一)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

(二)要优化资金投入机制和干部队伍建设。

(三)要优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方法,增强主动性和针对性。[25] 而甘献乐也认为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关键要坚持五个结合。一是与农村党的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二是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起来。三是与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四是与发展完善村规民约结合起来。五是与不良社会风气作斗争结合起来[26]

总之,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走上生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要想更好地使精神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就要在认清并贯彻实施国家有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在解决好农民的物质生活丰裕的基础上进行精神文明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14] 谭慧玲,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2008,(1).[2]刘亦民,肖汉仕,农村嬗变过程中的农民精神贫困问题,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10,(4)[3]黄有泰,乡风文明建设的困惑原因探析,宁夏党校学报,2010,(5)[4][16]张瑞婷,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对策,中旬刊,2011(3)[5]库占福,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法的思考,科技情报与经济,2008(31)[6]谷秀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黑龙江省社科联

[7][18]蒋祖发,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8][26]甘献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1)[9]李继猛,对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宣传工作现状的思考,调查探讨 [10]王维良,先进文化,捍卫农民精神家园,宝鸡社会科学,2008(3)

[11]黎昕,许维勤,陈宇海,追求先进文化,铸造发展至魂,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12][25]李锦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广东模式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月刊,2011(9)[13]侯菊英,冷雪霜,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2)[15]喻国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益阳专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7]杨魏,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学理论,2009(2)

[19]吴昊文,曹建华,吴志敏,基于培养新型农民的农村职业教育之发展,农村职成教 [20]曾祥国,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其对策,甘农业,2006(2)[21]欧阳志政,试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村建设文明建设,江西农业学报,2007(9)[22]余在岁,丁荣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前景,滁州学院学报,2008(5)[23]王伟博,魏丽华,浅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4]王诤,加强农村建设文明建设的思考,达州新论,2008(2)

篇2: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黄彩面

(广西师范大学)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提高。但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却存在着农民民主、法制观念不强;理想信念淡化、个别地区农民道德失范、精神空虚等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许多专家和学者已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精神文明;农民;文化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培育新型农民,倡导文明乡风,促进村容整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因而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致富奔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渐建立和完善,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极好的机遇,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近五年来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下,全国农村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途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明显提高。各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弘扬和树立了新时期我国农村精神文明,提高了农民素质,激发了农村的内在动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坚持与时俱进,大力坚强农村精神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问效。各省、市区、县结合农村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组织开展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通过构建“党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职,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建设统筹协调、示范引导、重点扶持、考评激励的工作机构,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并取得一定成绩。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得到推广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步推广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了妥善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国家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提高城乡卫生服务水平。中央和地方财政提升了参加合作医疗农民的补助标准,加大了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宣传力度。并积极研究落实方案,逐年提高参保人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正在不断深化和完善。

(三)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各省、市、区、县以户为抓手,一村为基础,不断深化拓展创建活动。文明农户创建形式多样化,开展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公婆”等活动,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创建活动丰富多彩,“文明一条街”、“文明示范村”、“文明信用村”“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等新载体的不断涌现。从具体事情抓起,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有效推进村容镇貌的建设,提升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四)农村文化阵地明显加强

加大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出现了由少到多、由临时申请到列入专项预算、由政府财政投入到社会各方面共同投入的新局面。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全国共有县级图书馆2720个,文化馆32

21①个,乡镇文化站34181个。”通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各村各地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党校、夜校、影剧院、图书馆、文化大院、有线电视等形式有效地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工作,对文化知识较差的农户给予宣传教助。通过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实行政务公开,拉近群众与干部的距离,理顺了群众的情绪,告状的现象明显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农村的稳定,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丰富的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已成广大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农村文艺队伍逐步壮大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文化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很多村都成立篮球队、秧歌队、文艺演出队,每到农闲时节,村民就自行安排相应的节目进行排练。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和农村集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运动会、农民文艺演唱会、水稻节、西瓜节等文体活动,充实了农民的闲暇生活。同时也传播了先进文化,取缔了非法经营的录像放映厅、不良歌舞娱乐厅、游戏厅、网吧。丰富精彩的文体活动,已成为广大农民文化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大部分的村屯已实现了白色路面硬化和红砖铺装,从原先的茅草房、瓦房、木房,搬入整洁干净、安全性较高的楼房。众多的自然屯也已告别了早上叮叮咚咚挑着水桶到村头排队挑水的历史,吃上自来水或用电带动抽水机引来的电来水。大多数村屯已实现通电照明,部分农户用上了沼气,充分利用沼气进行煮饭做菜,既方便又环保,有效利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实现了绿色环保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理念。目前,我国农民的住房砖瓦楼房化率、有线电视入户率以及电话普及率大幅度提高,甚至有部分农户购买电脑,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进行合理促销,还利用网络资源运用于农作物的生产经营中。

二、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村有许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广大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思想认识的偏差,队伍建设弱化,阵地建设缺乏,运行机构老化,经济投入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农民综合素质整体不高

农民职业技能缺乏,科技素质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依法办事水平不高,办事效率低,有时甚至出现以非法手段维护合法权利的现象。针对农民群众的学习教育活动寥寥无几,农民的教育严重滞后。广大农民包括部分乡村领导干部在内对职业教育作用的认识不全面,很大程度上还只停留在单纯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农民物质文明建设服务。“特别是近年来农民的教育阵地完全丢失,原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院全部撤销,渐成网络的成人文化学校也逐渐消失。”②

②注:①吉炳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文明新风尚[j]求是杂志,200 6.8,第11 期

谷秀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第696页

(二)农村文化设施落后

全国众多的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文化馆、文化站、各类文化(体育)广场、影剧院、农民培训学校等因经费缺乏而不能开展业务,多数县级电影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许多县级社团有名无实,“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民有心学科技,但购买农民实用教科书很难,许多偏远山区几年看不上一部电影或一场戏。农民在劳作之余和农闲季节除了睡觉、打牌外,没有多少文化文艺活动,以致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而文化部门每年组织开展的一些“文化下乡”活动较少,且多数都局限于一些乡镇所在地和一些中心村,未能深入到各乡屯,使得这种形式相对广大农村的文化生活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县级的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等体制僵化,对农村文化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三)农村社会风气有待净化

有的地方打牌赌博风气盛行,特别特别是农村红白喜事、农闲节庆的聚会,村民娱乐的主要内容是打牌赌博。近年来,由于农村女同志的大量外出,农村“光棍汉”越来越多,嫖娼卖淫、拐卖妇女、纳妾、吸毒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封建迷信也有抬头的趋势,以求医和丧事为主的封建迷信也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而渐起。在一些村屯这种情况已较为普遍,为建房、修坟、移物而问卜、占卦、看风水,遇灾患病不去寻求他人帮助或求医看病,而是求神拜佛请巫婆道公等现象屡见不鲜。借机兜售封建迷信用品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有的地方出现一条街,甚至一个村或乡都在做祭祀用品。“一些人打着科学的旗帜拉帮结社,传播封建迷信和搞邪活动。同时地方宗教活动有所抬头,续家谱、建家祠、联宗祭祖等名目繁多的宗派活动,严重影响到一些地方基层政权的巩固与作用的发挥。”

(四)农村人居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农户卫生环境差。许多农户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居住房舍进行了整改,房舍外观面貌焕然一新。但环境卫生令人堪忧,部分农户不管室内外东西乱堆乱放,地面杂物乱堆,因此经常发生火灾,座椅家具窗台等灰尘堆积,卧室、厨房异味刺鼻,屋前房后污水四溢,垃圾乱堆乱倒,资源严重浪费。二是附属设施布局不合理。猪栏、厕所、厨房、鸡栏等分布不科学,过于集中,处于人畜混居状态,动物粪便随处可见。三是从各个自然村的整体情况上看,普遍缺乏村民建设规划,以致农村有限的基础设施难以惠及大多数农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新农舍而无新农村,村容村貌不够整洁美观。四是农村道路、饮水、教育、卫生、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城市设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薄弱

其中之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对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工作落实不到位。在观念上存在三个误区,认为只要农村经济搞上去了精神文明建设就能搞好,认为只有等经济状况改善后,才具各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条件,认为经济搞好了,就能“一俊遮百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抓多抓少短期看不出来。二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认真的研究。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缺乏整体的研究思考,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存在差距,没有很好的载体,缺乏体制机制保障,各种有限的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全社会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氛围也没有形成,导致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部分地区只是徒有虚名。三是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乏足够的投入。农民教育阵地、农村文化设施、农村卫生室达标、农村科技法律培训、农村体育设施等建设都存在先天不足,政府公共财政用于支农资金虽然逐渐上升,但真正用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都是极其有限的。“重硬件轻软件”现象严重。

(六)农村文化队伍和投入匮乏 注:③转引自王伟博、魏丽华.浅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第2期(总第235期)第20页

农村基本上无文化专职人员,即使有,工作能力及组织协调等能力也较低,对农村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起不到带头作用。一直以来上级部门对农村文化体育事业重视程度不够高,工作不细致,不到位,流于形式,热衷于开动员会、发文件、喊口号、搞推选、报典型,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投入经费也不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导致农村精神文明文化活动很难开展,使其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三、造成目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问题的原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这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要求在“十一五”期间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这是一项历史性的突破,抓住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选准主题,用活载体,抓好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新农村建设进程已成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一些领导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认识不清,存在着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倾向,以至于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其原因主要体现在:

(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偏低

“从长远看,建设新农村的困难和症结最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太差,农村教育太落后。现在,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在我国4.9亿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只有13%,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是29.2%,而文盲和半文盲还有7.5%。这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④20多年来,国家人才培养主要是工业化人才,大学毕业生很少走向农村,服务农村,农村教育事业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九年义务教育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奇缺。农村学生视升学率为逃出农村的唯一出路,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对于一些未成年人,小学未毕业就辍学回家干农活或到地方企业上班,这些人却成为十几年后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农民文化素质偏低也成为科学文化知识推广的一大障碍,有的地方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越发的不重视教育。有些地区学生的辍学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或是由于智力问题,而家庭经济困难是主因。

(二)新旧思想相互碰撞冲击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商品观念,时间观念,民主法治意识逐步提高。但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农民的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人们的思想朝两种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促使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的道德观念得到更新。另一方面,又给人们的思想道德带来退化、沦丧。这种退化,沦丧的突出表现是对金钱的强烈追求,并形成拜金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像瘟疫一样,侵蚀着人们的身心。这种观念转型时期的空白状态,使得许多农民的思想上产生矛盾,行动上搞到困惑。甚至弄不清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准则与新时期形成社会思想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在纷杂五光十色的思想道德准则面前又分不清正确与错误,美与丑,困惑于吸收与摒弃之间,这是农民产生大量问题的深层原因。

(三)领导思想和建设机制上存在问题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不完全都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在领导干部的思想和制度的建立上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国家干部工作指导思想上“一手硬,一手软”。一些分管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思想上未能摆正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口头上也常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却往往是抓经济工作;搞精神文明建设流于形式。其次,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机制、投入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长期未能得以健全和完善。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涉及到宣传教育、文化、卫生、公安、司法、民政、税务、工商、计划生育等诸多职能部门。但由于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任务布置了,职责不分明,常常出现多头分管,一头管一阵儿,最终无人管。在财力上,往往在经济建设 注:④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良好的道德信仰[J]科技视点,普及和提高农村教育 上投入得再多也舍得,而用于科学教育文化、社会风气综合治理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却显得“小肚鸡肠”,投入力度明显失衡。

(四)部分农民理想信念淡化和精神空虚

第二轮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动,再次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也使农民群众产生了一些消极的思想。新时期广大农民已充分认识到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重利不义成为社会共识。但也有一部分人由于理想信念的淡化,只注重个人财富的积累和个人价值观的实现,对国家和集体事业的发展漠不关心,农民在物质生活提高后精神生活却开始空虚,很多人开始追求刺激、思想逐渐恶化,有些人整天无所事事,严重影响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五)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

调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与自己无关。另外农民日常的各种活动紧紧围绕着小家庭转,小农意识较强,“各扫门前雪”,个人之间的相互团结协作精神弱化,凝聚力下降,对国家、集体的事漠不关心。更重要的原则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保障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寻找相应的有效对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进行领导和帮扶,为我国农村建设文明建设提供基础和保障;依靠广大农民自身力量在实践中落实,推动我国农村建设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和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党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部门指导、农民自主建设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的责任体制,建立起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农村发展实际需要的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加大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力度,把它与经济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切实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工作失衡现象,实施统筹兼顾。共产党尤其是党的干部要起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克服小生产观念和“左”的思想影响,带头增强商品经济观念,并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农村的党员、干部还要带头发展商品生产,为农民做示范、当先锋,并组织、引导、扶持农民共同勤劳致富,建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教育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农民,必须加强对广大农民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农民和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农民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把农民置于农村教育的主体,实施农民素质教育工程。一是要加强农民教育阵地建设,保证每个村都有农民教育的阵地。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形成整体教育优势。将农村科普教育、普法宣传,农民培训等各种教育资源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农科教”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发挥县职教中心的作用,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对农民进行大规模科技培训。三是要加强对农民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教育人才库,鼓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到农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建立农民教育奖励基金,动用社会力量多途径加大农民教育培训力度。在教育系统内部,要促进“三教”结合,推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三)加强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则,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屯为重点,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积极推进县、乡镇、村文化和体育场所建设。力争实现县(市)有文化中心馆、图书馆和乡乡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综合活动室(含图书阅览室)的建设目标。加大农村民间文化的保护力度,积极发展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活动日和农闲季节,以广大农民为主体,扩大农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覆盖面。继续建立“送图书、送电影、送文艺演出”的文化三下乡的长效机制,多渠道解决“三难问题”,为农民提供更丰富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三是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农村图书馆市场和演出市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非法出版物和传播色情,迷信等不良活动在农村的滋生和传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督和整治,有效地净化农村的文化市场。

(四)着力规划整治村容村貌

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对农村居民的道路、饮水、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制定详规,实施规划管理,确保各项建设资源得到最高效的配置。同时,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快推进农村安全饮水,村级道路硬化,沼气入户等项目建设,认真组织“卫生村”创建,深入开展“整治环境,清洁家园”的爱国卫生运动,并加大农村“改厕、改厨、改灶”力度,重点治理农村垃圾乱倒、杂草乱放、粪土乱堆、污水乱泼、禽畜乱养等“五乱”现象。广泛开展村庄、庭院净化活动,不断为农民生活创造新环境,培养农民新观念,使农民养成良好的新习惯。

(五)加强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创建活动 坚持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基本内容,组织广大农民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建设。要通过建立民间文化协会,丰富农村文化活动,传承农村民间文化。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和“十星级文明农户”的评比活动,让每个农户追求环境卫生好、文明教育好、科科技致富好、遵纪守法好、道德风尚好。努力动员全社会力量与农村精神创建活动,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活动,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使农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大力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关注农村留守孩子的成长,加大帮教力度。要在农村逐步形成以“五好文明家庭”为基础,以互联责任区为网络,以文明新村创建为龙头,以文明道德创建为纽带,以文明集镇创建为窗口的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体系。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大家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艰苦努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加强“八荣八耻”行为规范教育;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不断发展改造落后文化,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样才更好的 实新农村建设的根基,推动广大农村走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道路。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全面实现。

本文通过对专家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已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亿万农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也是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系统工程,这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吉炳轩.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J]求是杂志,2006.8 [2]谷秀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3]王伟博、魏丽华.浅析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第2期(总第235期)

[4]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良好的道德信仰[J]科技视点

[5]曾祥国.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第2期(总第235期)

[6] 周晓娜、冯文全.对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关系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3期

[7]马会芳.对推进西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和谐社会建设;《新西部》2008,22期 [8]马维祥.对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新农村建设,甘肃农业,2007年第8期(总253 期)

[9]李爱红.对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研究;考试周刊,2009年第51期

[10]倪云.发挥图书馆优势,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第四部分,城乡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11]胡永红.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文化建设(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08.6 [12]康力中.关于贵州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总第108期)

[13]申玉军.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高校讲台,2007年第24期

[14]库占福.关于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法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第18卷,第31期

[15]蒋祖发.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8月,第27卷第8期

[16]杨巍.关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 [17]甘献乐.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第1 期

[18]王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达州新论,2008年第2期(总第78期)[19]陈法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J]领导科学,2007,14 [20]岳新梅、曹向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下(总276期)

[21]王作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36卷第6期

[22]刘云山.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J]求是杂志,2009,20 [23]王亚平.欧阳志政,注重“五个结合”,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J]理论导报,2007第10期

[24]王存福.制度创新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山东省青岛城阳村为例[J]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

[25]陈敏尔.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J]领导论坛 [26]肖岁利.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4月第31卷第1期

[27]陈潮鹏.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探索[J]世纪桥,2008年第7期(总第156期)[28]余在岁、丁荣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发展前景[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10月第10卷第5期

[29]任映红.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8期

篇3: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综述

1 农村卫生改厕建设意义

1.1 预防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

粪便中含有多种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原体, 在缺乏良好的卫生管理和无害化处理的情况下, 往往孳生苍蝇、散发恶臭, 传播疾病, 危害健康, 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农民的身体健康。肠道传染病、腹泻病和肠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总是与当地的卫生条件落后有关, 其发病率的高低常被国际上用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指标[1]。通过改厕, 特别是粪便无害化处理后的粪液直接用于农田施肥, 可减少对水源、土壤等环境的污染, 从而使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下降, 湖南省于2004年调查显示改厕村的甲肝、痢疾、伤寒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感染性腹泻明显低于未改厕村。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在改厕村和未改厕村分别为5.99 ‰和10.94 ‰;感染性腹泻分别为10.34‰和18.09‰;寄生虫感染分别为6.43%和16.31%。改厕前与改厕后其肠道传染病和腹泻病的总发病率由 6.99 ‰降到3.40‰, 下降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640, P<0.05) [2]。潘玉钦等[3]对福州晋安区所辖农村8个乡镇135个行政村从1991-2000年卫生厕所进行调查, 卫生厕所普及率由8.02%上升到80.22%;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由4.7%上升到66.62%;肠道传染病 (痢疾、伤寒、肝炎) 、蠕虫卵感染率分别下降了67.01%、71.17%。金立坚等[4]2006年对四川省12个改水改厕于村、改水或改厕村、未改水改厕村进行调查, 腹泻病发病率分别为0.70%、0.91% 、1.30%; 3类村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486, P<0.01) 。

1.2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启动6项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其中包括农村改厕项目。项目实施目的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就是要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最终使农村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

1.3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改厕目的在于粪便无害化, 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 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并使之失去传染性。通过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可消除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减轻水源污染, 保护环境并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后厕所无臭味、院内清洁、蚊蝇密度降低, 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李健等[5]2008年对江苏省农村300个无害化卫生厕所检测显示:经过三格式化粪池的无害化作用后, 出口粪液 COD、BOD5和氨氮浓度分别降至150~750 mg/L、75~400 mg/L和 100~700 mg/L之间。与进口相比, 出口COD、BOD5和氨氮去除率范围分别在 0%~90%、0~88%和 0~46%之间。张奎卫等[6]于2007年对济南两个改厕项目村调查显示:项目村改厕农户厕内卫生状况良好的比对照的非项目村农户提高95.1%、苍蝇降低73.8%、臭味降低96.7%、蝇蛆减少80.3%。

1.4 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

农村改厕项目的实施,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卫生设施需求。与改厕项目实施同时开展的相关健康教育工作, 满足农民对卫生知识的需求, 提高农民自我健康保健意识, 改变农民不良卫生行为[7]。陆华湘等[8]对广西6个改厕项目村360名农村家庭主妇的5个相关健康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在 85%。曹辉等[9]2005年对贵州省2个改厕项目健康教育干预试点乡8~18岁在校学生干预前后共750人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对比, 干预后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高于干预前, 经卡方检验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均差异有显著性 (P<0.01) 。汤大俊等[10]2005年对四川5个改厕项目村进行改厕项目实施干预前后共调查400人, 改厕项目实施干预后卫生知识、健康行为形成率均高于项目实施前。

2 农村卫生改厕结果

2.1 卫生厕所及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

按照《农村改厕技术规范 (试行) 》中定义卫生厕所是厕屋 (有墙、有顶) 清洁、无蝇蛆、无臭, 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 适时清出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是符合卫生厕所的基本要求, 具有减少、去除、灭活粪便中生物性致病因子使之失去传染性的卫生设施。为掌握全国农村厕所及粪便处理利用现状和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基础资料, 全国爱卫会于1993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同步开展了现场调查, 结果显示户厕中有12种类型的卫生厕所, 包括水冲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沼气池式、双瓮漏斗式 、阁楼式和通风改良式等的户厕;无害化卫生厕所有6种, 包括三格化粪池、三联式沼气池、粪尿分集式、双瓮漏斗式、双坑交替式和具有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11]。2006年卫生部组织对全国657个县14 036户调查, 结果显示卫生厕所有三格式、双瓮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水冲式、卫生公厕等[12]。

2.2 2009-2011年我国卫生厕所普及状况

按照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卫生统计提要资料, 2009年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为63.2%, 卫生厕所普及率最高的是上海96.6%, 最低的是内蒙古34.5%[13]。2010年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67.4%, 卫生厕所普及率最高的是上海97.6%, 最低的是内蒙古37%[14]。2011年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69.2%, 卫生厕所普及率最高的是北京、上海96.6%, 最低的是贵州40.9%[15]。2009-2011年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见图1。

3 结论

从图1数据看, 目前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低, 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较高, 因此提高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厕所普及率是今后项目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国农村粪便主要用于农作物的施肥, 或直接排放, 如果粪便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 就会造成农作物、水源、土壤污染, 导致肠道传染病、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作为无害化效果评价工作开展较少, 也没有形成较为可行的有效评价体系。

篇4: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综述

2009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重大部署,突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两个重点,协调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新启动推进村1149个,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推进村累计达到3331个,占全省行政村总数的35.8%。新确定整体推进县(市、区)试点4个,整体推进县(市、区)达到10个。在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经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村整体面貌有了根本性改观。

1.农村主导产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形成多业发展的新格局 各试点村、推进村和整体推进县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突出主导产业建设,增强发展后劲。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累计新上农业项目2099个,工业项目621个,商贸项目913个,休闲旅游项目165个,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2441个,专业屯6438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253个,实现产业立村1542个,市场活村91个,人才强村20个,旅游兴村104个,城镇带村198个。多数村已由偏重粮食向粮、牧、特均衡发展转变,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合作化发展的新局面。

2.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面貌大为改观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村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泥路、油路和街路、巷道铺砖12967公里,实现屯屯通的屯达到21358个;完成饮水工程打井9655眼,修管道8195公里,建泵房2553个,覆盖村2082个;新建秸秆气化站27个,修沼气池60729个,覆盖村1544个;新建砖瓦房87411户,粉刷和维修旧砖瓦房66795户,总面积达到1201万平方米;新建围墙976万延长米,修铁大门11.7万个,改厨房83524户,修地炕70646户,建公厕6485个,新修户外卫生厕所13万户,室内水冲厕所1.8万户;新建垃圾站点19327个,修排水沟1590万延长米,村屯和道路绿化植树9689万棵,安装路灯21324盏;农村电网改造覆盖1720个村,有线电视入村1917个,信息网络入户2394个村;修建村部2240个,卫生室2342个,文化活动室599个,农民夜校1213个,中小学719个;建文化站599个,图书室2150个,健身广场1093个,配套健身器材4600件;在村屯建超市3056个,幼儿园746个,网吧293个,洗浴点602个,老人托养所161个。同时,全面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扶贫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农村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观。

3.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新风正气正在形成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出发,加强了新农村建设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树立典型、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家庭等活动,农民知识层次、道德修养得到了明显提高。2009年,省里组织实施了万名村干部培训计划,全年共举办培训班七期,培训村干部2000名,全省累计举办新农村建设培训班1138期,培训人数达到41.7万人次。省里还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45期,印发各种宣传材料160万多份。在各级报刊、电视、广播、信息网络开辟新农村建设专栏,累计报道3675次,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新农村建设,创建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培训计划和人才服务新农村项目深入实施,屯务理事会制度这种自治形式在很多推进村加以推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

4.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加强,构建起多方面投入的格局我省在2006年形成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和2008年下发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的基础上,为了适应新时期新农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2010年制定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的意见》(吉发〔2009〕29号),从总体思路和要求、主要目标、建立完善要素聚集促进机制、建立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完善土地利用保障机制、建立完善条块结合的帮扶制度、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强化组织领导等8个方面,制定推动新农村建设政策措施24条。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也正在着手研究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从建设规划、村庄布局、用水用电用地政策和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操作层面,做出具体规定。2009年,省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2亿元,带动和整合市、县、乡财政、各级各部门、乡村集体和农民投入、项目投入和社会各方面投入157.4亿元,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5.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加强,多种建设模式得到展现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2010年进一步完善和修正全省696个乡镇(街)、9306个行政村、38539个自然屯和364个国有农场自然、经济发展、农民收入、主导产业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社會事业、规划布局等11个方面普查数据结果基础上,完成了102个省级推进村建设规划、14个县(市)域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到2009年末,全省有80%的建制镇(不含城关镇)、45%的集镇和30%的行政村完成了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经济规划和村屯改造方案的编制工作,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完成28个,占全省县(市)的67%,促进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劳动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探索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民俗文化特点的建设模式,重点培养一批生态环境好、旧村改造力度大、异地新建速度快、城镇辐射能力强的典型,实施旧村改造的村1974个,生态移民村83个,新建民族村63个,集中建村205个,其他模式建村243个。

6.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新农村建设领导组织。省、市、县三级领导及其部门负责同志到点调研和现场办公累计达到4873人次,其中省级领导达到771人次,市级领导达到1162人次,县级领导达到2873人次,平均每个新农村建设点都有1名以上领导进行现场办公、工作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主任会议、部门单位帮扶工作会议和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现场会议,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组织推动力度。年内新农村建设,组织省外考察1324人次,组织省内考察3267人次。全省各地都充实一定的力量专抓新农村建设工作,其中设立常设机构的达到33个,配备人员531人,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制定、综合协调、工作指导、工作调度、监督检查的作用。进一步整合领导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社会投入,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部门建立帮扶责任、大专院校支持农村、民兵预备役积极参与等形式,形成有效帮扶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机制,强化新农村建设合力。2009年有53名省级领导、185个帮扶部门和单位、26所大专院校、215名指导员和督查员参与新农村建设,市(州)和县(市、区)所有的领导和部门也都落实了帮扶责任,参加帮扶的部门达到3670个,指导员和督查员6260名,累计帮扶的资金和物资达到5亿元,其中投入帮扶资金省级达到5607万元,占11%;市级达到8282万元,占17%;县级达到3.6亿元,占72%。同时,还形成了领导带建、部门促建、村企共建、军民共建、能人援建、干部回乡帮扶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工作方法,合力共建氛围越来越浓郁。

总之,2009年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产业建设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持续较大幅度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特别是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泥草房改造、农村低保、农民合作医疗等一大批农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全省农村呈现出产业发展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的可喜局面,对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企稳回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新农村建设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发展能力还不强,总体水平还不高;一些地方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得到应有发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项目较少,辐射作用较弱;村级还存在规划不够合理、功能不够完善、环境不够整洁、发展不够平衡的问题。

篇5: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需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或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研究意义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是目前发展理念和治国战略研究的热点。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提出了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宏伟目标与行动指引,同时也提出了理论研究的方向与要求。

首先,研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机制,就是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宏大哲学理念、政治理想、治国战略具体落实到产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民众生活当中,是急需取得突破的一个重大课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与实践,实践活动的展开,需要探索全社会参与、分享、协调的实践理论进行指导。虽然众多学者从哲学的高度和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意义与要求进行解读,并且贵州省、湖北省鄂西区域、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区域纷纷编制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但在宏观的哲学命题与零散的实践之间,还需要构建完整、科学、成体系的实践理论,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其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回答社会公众参与机制与分享机制、建立可持续循环发展机制、指导理念在产业中的转化机制与融合机制等几个核心问题。自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特别是十八大之后,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研究成果更加丰富。分析这些理论成果,更多倾向于从哲学层面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意义与要求,即便是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与路径的研究,也多是提出原则性的、指导性的理论。这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研究的具体化、细致化,为提出可操作、可测度、可调控、可比较的具体方法与模型,提供了认识的基础、理论的基础。

第三,以旅游业作为切入口,以具体的旅游生态文明区建设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旅游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与机制,是一个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的问题。旅游业本身即是一项美丽产业,与生态文明关系紧密,并且旅游产业在促进社会参与、促进产业融合转化、统筹城乡发展等很多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其系统性、综合性的特点,能够带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融合与落实。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旅游路径研究,不仅对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而且有利于总结经验,并向其他产业领域进行推广,具有较强的示范价值和典型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第一,研究总体概况

生态文明是一个全世界都在关注的话题,是继“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以来学界在探讨人与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趋向上提出的一个创新性概念。国外对生态文明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生态哲学、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以“Ecological Civilization”为关键词在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数据库进行搜索,共获得7,219篇文章,剔除“China”后,有 4,806篇文章。我国对生态文明的研究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始,对此问题的关注则要追塑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中国知网以“生态文明”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所获得的期刊文献发表年份从1990年开始出现,到2000年达到50余篇,到2008年迅速增长到1800余篇,此后几年文献发表数量一直维持在1000余篇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约有400余项,主要集中于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生态管理方面。此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江苏省、山东省等二十多个省级社会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教委科研基金项目也资助了一大批“生态文明”研究成果。

第二,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对生态文明研究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生态哲学、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等领域,在理论研究、定量测度、实践方法三个方面取得突出成果。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以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98)的“田园城市”理论为起点,人们开始关注居住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随后《The Silent Spring》(1962)、《The Limits to Growth》、《ABlueprint for Survival》等著作,更为详细地论述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关于“增长的极限”的讨论,理查德·雷吉斯特(Richard Register)(1975)以“重建城市与自然的平衡(rebuild cities in balance with nature)”为宗旨的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非赢利性的城市生态组织;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通过“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对生态城市进行研究,多米尼斯基(T.Dominski)提出了三步走的模式,即减少物质消费量(reduce)、重新利用(reuse)、循环回收(recycle)的生态城市演进模式。1979年美国学者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一书中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主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是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思想,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来消除生态危机,构建生态文明。到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 William和Wackernagel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生态足迹法,不仅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同时也为绿色发展、低碳等理论的提出奠定基础。其次,在定量研究方面,出现了“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ISEW)(Daly & Cobb,1989)、“真实发展指标”(GPI)(Cobb等,1995)、“可持续性的晴雨表”(Barometer of Sostainalility)(Prescott-Allen,1995)模型等一系列定量研究成果,定量研究可持续发展水平。第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环境经济政策与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等)、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四个方面,特别是以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针对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生态农业、改革生态工业、建立生态村、实施生态税收和生态补偿制度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案与政策措施,值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借鉴和学习。

第三,国内主要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哲学层面认识、理解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概念与内涵。研究者多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从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研究生态文明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关系。而对美丽中国的研究则集中对美丽中国的内涵理解上,提出美丽中国,就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人民幸福。

二是从实践层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法律、政策、教育等保障机制,特别是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江兴,2008)、行业监管机制、政绩考核机制(李外禾,2012),并通过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周慧等,2008;杜勇敏,2009),促进民众价值观、消费观的变化,建立公众参与机制。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集约型产业(阳丽波,2009),加强科技力量支撑,扶持技术创新(曾刚,2009)。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的研究,为建设美丽中国路径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进一步细化机制方案奠定基础。

三是从评价角度,提出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各项工作成绩进行评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多本着整体性原则、适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可测试可比较原则、代表性原则选择具体指标(刘衍君等,2010;侯鹰等,2012),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化等几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体系(蒋小平,2008;杨雪伟,2010)。评价指标权重多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予以确定(宋马林,2008;黄茹,2012)。四川大学“美丽中国”评价课题组发布《“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对中国内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美丽中国”建设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是美丽中国评价研究较有影响力的成果之一。

四是研究美丽中国和相关产业、行业的关系。美丽中国需要人们去建设、去创造,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产业作支撑,由于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并被认为是直接生产美丽和销售美丽的产业,所以旅游研究者认为,旅游业理应对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杨元珍,2012),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能够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可带动和促进各行各业朝着“美”的方向发展,并为传播“美丽中国”提供渠道。

五是存在不足,虽然针对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就是对机制、路径的研究较为宏观,缺乏与具体行业、企业、地域空间的联系,多为原则性、普遍性的论述与分析,缺乏针对性与指导性。其次是生态文明与行业结合的研究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理念向各行业融入、转化缺乏指导性的理论与研究。从所查找期刊文献来看,以“生态文明+林业”为关键词,能够查找到230多篇研究文献,以“生态文明+旅游”为关键词能够查到100多篇文献,而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从国家级科研立项来看,针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多针对不同地理尺度某个地域或具有地理特征的地带,而与行业结合的项目较少。第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特别是与刚刚提出的打造“美丽中国”这一重要目标联系不足。第四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参与主体的研究不足,学者对政府、公众、企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但缺乏与具体行业、地域的结合,导致参与主体的具体责任人模糊。

参考文献

[1]Alan Jefferson.Prospects for tourism-a practitioner’s view.Tourism Management , 1995,16(2):101-105.[2]Geoff Mc Boyle.Green tourism and Scottish distilleries, Tourism Management.1996,17(4):255-263.[3]Xavier Font.Environmental certification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progress, process and prospects.Tourism Management,2002:197-205.[4]Stewart Barr, Jan Prillwitz.Green travellers?Exploring the spatial context of sustainable mobility styles.Applied Geography 2012:798-809.[5]Sung-kwon Hong, Jae-hyun Kim,Seong-il Kim.Implications of potential green tourism development.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2):323-341.[6]Jem Bendell,Xavier Font.Which tourism rules?Green standards and GATS.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1):139-156.[7]Xavier Font, Catherine Harris.Rethinking standards from green to sustainable.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4):986-1007.[8]David B.Weaver.Organic, incremental and induced paths to sustainable mass tourism convergence.Tourism Managements,2012(33):1030-1037.[9]Sarah Nicholls,Sanghoon Kang.Green initiatives in the lodging sector: Are properties putting their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12(31):609-611.[10]Antonio Feio, Manuel Correia Guedes.Architecture,tourism and sua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Douro region.Renewable Energy,2013(49):72-76.[11]Wan Rabiah Wan Omar, Ian Patterson and shane pegg.A Green Pathway for future tourism success: Walking trails in Kuala Lumpur.Touris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12,19(1):57-76.[12] Roseland M.Dimensions of the Future:An Eco-city Overview.Eco-city Dimensions, Edited by Roseland[M].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7, 1-12.[13]Getz D.Models in tourism planning towa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ourism Management.1986.[14] 埃比尼泽•霍华德著(EbenezerHoward),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商务印书馆, 2000.[15] William E R.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ustainability gap.Http://www.Interchg.ubc.Ca /plan/scarp.Html.1996.[16] Wackemagel M.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nation.ttp:// www.encouncil.ac.cr/rio /focus/ report/English/footprint/.1997 [17] Eliel Saarinen.The City:Its Growth,Its Decay,Its Future[M],Reinho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New York,1943.[18]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106-112.[19]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1997,(4):3-12.[20]王如松.从农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方法[J].中国农村观察,2000,01:2-8.[21]冯之浚,刘燕华,周长益,罗毅,于丽英.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20804:1-10.[22]傅晓华.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演化——从原始文明到生态文明的系统学思考[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03:96-99.[23]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35-41.[24] 宋增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国旅游业产业关联度研究.旅游科学,2007,21(2):7-12.[25] 章锦河,张捷.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2):90—96. [26] 章锦河,张捷.国外生态足迹模型修正与前沿研究进展.资源科学,2006,28(6):196~203.

[27] 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地理学报,2004,59(5):763~771.

篇6: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现状做出基本综述,为“五位一体”的建设提供支持。文章分为四个部分:一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二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三为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四为结语评价。总的来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逐步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立体的发展模式,但在实践上存在滞差,需要在实践执行方面进一步研究。关键词:中国生态文明综述 1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概况 1.1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产生的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已经严重阻滞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促动人们重新审视并从根本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寻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

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的界定还有以下几种:(1)生态文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学者提出,狭义的生态文明,一般仅限于经济方面。广义的生态文明,则囊括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是全方位的和谐”。狭义上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人类在处理同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2)从生态理念层面来阐释生态文明的内涵,主要由以下层面:经济生产层面、政治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环境建设层面、社会层面和技术层面。(3)把生态文明分为:浅绿色生态文明和深绿色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特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认为,它有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有的认为生态文明具有,全面性、高效性、可持续性、和谐性、整体性、人本性和平等互利性。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主要是满足国家一系列政策的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保障、对于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所做的庄严承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进三大文明健康发展。其中,生态文明建设还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思想和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第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问题。大部分学者,从生态环境方面看问题:(1)资源短缺问题日趋突出。我国面临的资源短缺压力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及有害化学品污染以及环境物理性污染等。(3)生态系统持续恶化。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四大自然生命系统,大气生态系统、水源生态系统和能源与矿产生态系统三大自然环境系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学者从社会各个方面看待问题:(1)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根本改变。(2)公民生态意识淡薄。(3)环境立法体系不完善。环境立法体系结构不完善、环境立法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环境立法行政干预色彩浓重。(4)国际合作机制有待健全。主权问题阻碍着国际环境合作深入进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关系的紧张导致国际环境合作阻碍重重、污染转移给国际合作造成阴影、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5)建设生态文明的制度有待加强: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促进资源节约的环境经济政策和鼓励节约的长效机制、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6)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根据主体分类,可以概括为:(1)政府引导;(2)企业推动;(3)公众参与。从社会各方面分类:(1)构建生态文明观;(2)构建生态文明制度;(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5)创造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6)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教育;(7)培育环境保护的民间组织,发挥第三部门的参与作用;(8)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环境挑战。按体系分类:(1)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价值体系。(2)构建中国特色多元化生态保障体系。十八大又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要求:(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 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研究

姬振海将生态文明分为四个方面:“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与“生态产业文明”。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保障,生态产业和生态技术是建设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是建设的精神动力,良好的法律法规是建设的坚实后盾。”周生贤在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中将其分为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及生态环境质量。有的研究中,也将生态文明建设分为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经济化、生态科技、生态制度等方面。总的来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本体现在以下五部分中: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治理、生态技术与指标、生态制度。2.1生态伦理

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体系是由有关生态的认识程度、价值态度、道德行为和实践效果构成的整体。衡量一个社会生态伦理的发达程度,可以考虑包含认识、价值、道德和实践这四个层面的内容:是否理解当代生态运动的深刻意义;是否形成了生态保护的价值观;是否自觉遵守生态道德原则规范;是否处理好生态伦理在实践当中容易发生的问题。现代生态伦理观念的提出,源于利奥波德和他的“大地伦理学”。奥尔多·利奥波德提出“大地伦理学”的小册子《沙乡年鉴》(1949年出版),被称为“现代环境主义运动的一本新圣经”。现代生态伦理建设具体体现在转变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看法和态度,树立环保观念和生态意识;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式,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传统的容易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技术,生产和消费环保产品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只有以伦理信念为基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才能有效的得以贯彻落实。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也是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核心内涵。

冯雷认为,生态伦理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和标准: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责任原则、生态安全、节制和节约原则、正直、真实和可信原则、环境美。生态文明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地区利益和整体利益、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政府、企业、社会的全方位生态保护、生态伦理制度化水平。其中一个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市民生态伦理实践是生态伦理评价的核心内容。2.2生态经济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是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国内外学者多强调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协调、共为整体的角度对生态经济进行定义。著名生态经济学家Costanza R.给出的定义“生态经济学是从最广泛的意义上阐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也正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许多最紧迫的问题的根源,而现有的学科不能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的这些关系予以很好的研究”,这个定义较好的把握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特征。我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王松霈认为“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系统”,这个定义强调生态经济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虽然大都认为生态经济应该是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但其出发点却不尽相同。经济学家把环境看作经济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家则与之相反,把经济看作环境的一个子系统。

生态经济也可以称为绿色经济,要立足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特征表现在低碳技术、小循环技术、绿色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等。生态经济也可以从建设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入手。生态工业主要包括:科学的产业布局、治理工业废物、推进技术改造、倡导植树种草;生态农业包括:立体种养、围垦增地、节能节水、产业循环。当然,发展经济生态离不开生态产业。王如松等指出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我们也可以认为生态产业其实就是指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以及它们之间协调耦合的这样一种产业结构。在生态产业中,通过实施循环经济的4R原则(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将传统经济的“资源--产品--废物(末端治理)”单向流动经济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的经济模式。通过产业调整,调整代谢过程与其支持系统、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达到生态整体优化。生态经济将引发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新的产业模式:从集中解决到分散处理,大时空输送到资源小循环、生态大循环、能源新结构、环保新模式。2.3 生态技术与指标

科学技术犹如一柄双刃剑,在技术危机与生态系统的矛盾中,不少研究者转向了技术生态化和绿色科技的研究方向。其中,有借鉴SST理论分析方法,将其应用到生态文明相关研究中的。在运用SST分析中国生态文明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分为洁净煤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水电开发利用技术、风能利用技术、核能开发利用技术、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以及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在北京绿色生态技术展示平台上,绿色生态技术分为能源、植物、循环材料应用、水、通风、墙体等系统。也有根据生态技术的用途将生态技术分为农业生态技术、工业生态技术、企业生态技术等。总之,绿色生态技术及其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至关重要。

指标体系的设定是对生态文明进行相关科学化分析的基础。随着技术生态化、绿色科技以及生态治理等理念的完善和转变,自工业文明之后逐步出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如绿色GDP、福利度量理论以及HDI(人类发展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标的结合等,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据综合指标形成了以资源生产率为基础的生态指标,具体来讲,有省域、城市(城镇、市县)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生态伦理实践的评价标准等。国内,目前较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赂研究组(2009)通过层级进行的归类,采取了如下反映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一是反映区域环境水平的指标体系,包括排放强度指数、大气污染指数和水污染指数;二是区域生态水平,包括生态脆弱指数、气候变异指数和土地退化指数;三是区域抗逆水平,包括环境治理指数、生态保护指数。2.4 生态治理

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治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社会科学界开始形成并发展了治理理论,生态治理的概念便是随着治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我国生态治理方面,主要研究方向有治理模式与路径研究、生态环境现状研究、保障体系(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及治理的科学技术等)、效果评价体系等。不论是从“生态启蒙”看,还是从其他的生态理论来说,生态危机几乎是生态治理的最直接的原因。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环境污染、气象灾害、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消失等,这促使我国逐步走向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路径。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政府控制(管制)生态治理模式、生态公共治理模式;有的学者将治理模式分为传统模式、理想模式、适宜模式。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丁开杰、刘英、王勇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一文中指出,生态治理主要经过了“从治疗到预防”、“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从政府管理到多元治理”的范式转变。总之,生态治理是一种节约资源、多元参与、良性互动、通过善政走向善治的治理。2.5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决定性变量。党国英认为:生态制度文明,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规范建设的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关系,反映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水平,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水平,是生态制度文明的外化,是衡量生态制度文明程度的标尺。在沈满洪等著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中,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生态制度,提出生态法律制度、生态行政制度、生态经济制度和生态社会制度等基本内容;指出生态制度是指人们在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中所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制度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各学者对生态文明制度看法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都认为制度是规则规范一类,都强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起步晚,发展迅速,但在具体的执行力上还有所欠缺。我国最早的生态法律文件是是1973年通过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1979年《环境保护法》制度,80、9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法》、《森林法》等,2009年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发展方略。沈满洪认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应该构建起别无选择的强制性制度、权衡利弊的选择性制度和道德教化的引导性制度等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大多数学者认为,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除了一般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外,不少学者主张建立和完善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考虑环境成本的政绩考评标准制度、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制度等。3 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研究最多的是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生态化,另外,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城镇化和经济转型,生态建设和治理呈现区域差异的非均衡性,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令人担忧,研究意义重大,所以,本文主要综述我国西部和农村等欠发达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3.1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

张红在《西部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写到“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西部经济建设开发过程中,对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的保护、恢复、重建、管理和发展,促进西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生态城市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草原建设、水土保持、沙漠化治理、植树造林等”。长期的滥垦、滥采、滥牧、滥伐和滥用水资源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渍化及酸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尘暴加剧等问题。

在西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我们取得了明显的成绩,退耕还林、还草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荒漠化等问题有所缓和,但生态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对西部特有的生态问题的治理上,学者们的观点相互补充,主要有西部民族地区法律体系建设,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林牧业的集约化程度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科技和财力投入,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建立自然保护区等。还有认为,应适时地进行生态移民、异地安置。3.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城市限污和农村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等是出现农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主要有污染型工业的排放物、生活废弃物肆意倾倒、化肥农药污染、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等,也有研究认为水土流失、植被减少、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也是农村生态问题的表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基本形成一致的看法,即在生态修复与生态保护并重中,加强农村的生态意识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经济,建立和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保证政策支持和财力支持等。4 结语

上一篇:关于六一儿童主持词下一篇:2022适合发朋友圈的圣诞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