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2024-06-11

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共6篇)

篇1: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论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量极度扩张,社会分工更为细化,没有人能成为通才、全才。那么,人才之间的竞争,其核心是什么?毫无疑问,当属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他们的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关系到我们的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培养思想高尚、文化深厚、专业精深,身体心理健康良好的跨世纪大学毕业生,是时代与民族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庄严使命。

一、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通常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素质教育虽然至今尚未形成明确的定义,但其内涵大家却都是熟悉的:就是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亦即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化修养,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有健康的体院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与我们过去常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实并不完全相同。首先,全面发展理论因其过于抽象、在实践中难以操作成监控;而素质教育可以将几个方面的素质分解为一项一项的比较具体的内容,结合社会的实践、学校、个体的实际,把抽象的方针、目的具体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第二,素质教育的内容,有一些是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所未提及的,或虽包含在全面发展理论之中,但又不甚明确。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三,人们所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很容易被误解为以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全体学生或培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素质教育则明确地表达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从我国古代的“射御礼乐书数”,到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教育”,从“T”型人才结构理论,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通才”培养模式和“超越零点项目”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对“素质教育”的尝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指导,他们都还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性指导的法规性支持。

“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中小学存在的“偏离了受教育者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倾向而提出来的,但高等教育中“偏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影响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现象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倾向,过弱的人文素养”等方面,比之基础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实行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必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已达到了3—5年翻一番的程度,知识更新的周期更是越来越短,那种“上一次大学,管用一辈子”的说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信受青睐,而人文教育 1

则受到冷落,这种急功近利的弊端已经开始显现:大学生盲目迷恋高新科技教育,忽视冷落了人文思想与精神的培育。

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正处于一个嬗变过程中,对大学生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在当前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的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四有”人才,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前瞻性很强的系统改革工程。它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意义十分深远。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为指针,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精神,现代大学应该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是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统一。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持别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明确高等教育改革的思想和理念;即要树立注重素质教育,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思想观念,要明确面对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继承、传授知识,高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广阔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国际交往的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健康心理等等。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改革教育思想,明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思想和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应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教师参加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讨论,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深入地研究新形势下教育特点和规律上来;同时,也要吸引学生参加讨论。形成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观念是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先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继承和保留了科学、严谨、系统化等优良传统,但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现象仍很严重,尤其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真正的落实。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改革的重点将放在这样几个方面,即研究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和培养模式,以及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专业结构;研究各专业或专业群的培养目标及人

才规格;研究主要专业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基础课程、主要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改革并形成一批新教材;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整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将体现“有组织、较系统、起点高、立意新、整体性”等突出特点。

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结构,要特别重视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设,成为使学生从文化知识、文化修养层面得到提高和加强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对理科学生重点开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对文科学生适当开设自然科学课程,以促进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和融通,使学生“在宽口径的专业面上打好适应基础,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在整体化上提高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努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包括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报告会和专题讲座、学生读书会、学生社团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活动等,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才文化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也要把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使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检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认真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积极开展社会文化调查、社会调查和教育调查,让学生在广阔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大背景中接受熏陶,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

三、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紧迫课题。当前,不管在区域整体推进层面,还是在高校具体实施层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也存在着某些误区,有待于澄清是非,提高认识。

误区之一,是把学校特色教育当成是素质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全面性特征,只是开展一些课外的文体活动、书法讲座、音乐、体育竞赛等;片面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只讲少数学生的所谓特长、特色等。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素质的内涵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开展素质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注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把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教学的过程,使受教育者在这三个方面获得协调的同步的提高,以期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接班人。如果偏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形式主义的搞一些花架子,把它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就会事与愿违,走向它的反面。

误区之二,就是把素质教育片面地理解为免试教育。一些人认为考试会加大学生的课业负担,就会回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这些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关键,文化素质是基础。对受教育者是否达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完善严格考评手段,对之进行认真地考评,才能推动素质教育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那种降低考评要求,放松考评管理,甚至放任自流的想法和做法,也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误区之三,是把实施素质教育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事。我们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教职员工的历史使命,也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实施素质教育毕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更新;涉及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涉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凡此种种都说明:它不仅需要教育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就学校内部而言,实施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也是全校各部处以及党政工团妇的事,只有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职责,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推行。

我们欣逢盛世,只有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大学生拓展出一片广阔的自由空间,使之展翅翱翔于祖国21世纪的天空。

篇2: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如何加强当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研究者必攻的难题,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修养教育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借此教育思想大讨论之际,浅谈个人一点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肤浅观点。

当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很多,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大多数父母忽视了对孩子们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一部分孩子自私、狭獈、唯我独尊的习惯。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提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作为大学承担着培养四化建设所需人才的摇篮,在人才质量把关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人才质量关上起着重要意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可以形成的。我们在大学期间赶先进,加强道德修养特别是社会公德意识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类社会群体,但社会公德的失范现象在他们身上却屡见不鲜,这反映出高校德育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这也是为什么要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原因。高校德育要紧抓公德意识这一核心要素,大力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实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必要性

1、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形成高尚人格的前提和基础。遵守社会公德,自觉履行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一个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树立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完善,就应该从培养公德意识开始。同其它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人的道德修养也只有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大学生只有培养和树立起公德意识,自觉地以社会公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进而达到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境界。社会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中比较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一般说来,它所要求的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有人认为,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应该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事,对大学生还讲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岂非“小题大作”?诚然,社会公德教育早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甚至学龄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人的大学阶段,才是生理心理蓬勃发展并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臻定型,思想道德日趋完善的重要时期。正如启蒙思想家卢梭所言青年期是“人的第二次降生”,因此,必须深化和加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的培养,为形成高尚品格打下坚实基

础。我国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要求,这无疑也说明加强大学生公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2、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恩格斯在评述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发展时,曾经热情洋溢地讴歌“这是一个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这无疑是说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的成长及其特征同时代的要求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可以说这是时代与人才成长的永恒的辩证法。那么,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应该造就怎样的人才?很显然,绝不会是那些不学无术,一无所长的庸庸碌碌之辈,也绝不会是那种“思想骑墙”、“有奶便是娘”的所谓“知识分子”,人才应是“德”与“才”的统一,应是“德才兼备”的人。大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理想,有道德。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大学生是否有德的最直接的表现,也是衡量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指标。如果缺乏公德意识或者公德意识比较差,那么,聪慧的人将变得险恶和狡诈,健壮的人也会显得野蛮和粗莽,而貌美的人,也同样会流于庸俗和乏味。可见,有德无才是庸才,无德有才是害才,有德有才才是实才。因此,潜心向道,严谨治学,才是合格人才的本色。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正是塑造“人才灵魂”的基础工程,也是造就合格人才的起码要求和基本标准。

3、加强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进步状况,它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两个方面。在精神文明复杂的结构体系中,道德处于核心地位和主导地位,或者说,道德是精神文明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组成部分。而在道德领域,社会公德又以其范围上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内容上的总括性和一般性,以及结构上的传统性和沿袭性而区别于家庭道德和职业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基础。由此可见,社会公德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自然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内核。作为青年中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类群体,透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最能看出一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也最能反映出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它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状况的具体指标。大学生本身也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具备很强的公德意识,都能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典范,就会对社会发生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有助于安定、和谐、文明、健康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的形成,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学生能否“自善其身,兼善天下”,能否开风气之先,创时代业绩,能否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既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现在,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21世纪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眼光来看待。

二.培养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的意义

1、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比如在成才问题上,一方面具有强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奋刻苦、勇攀科技高峰、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决心和恒心。这就需要在学校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完善自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在高校德育工作经验总结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和心理行为训练的系统理论和知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青年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看,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体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价值取向多元的历史背景中。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极力通过多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在对我国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游戏、电脑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宣扬资本主义价值观,同我们争夺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及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电子信息网络广泛覆盖的今天,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以网络为载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声势大、难于控制的特点,对青少年影响极大,对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仅要从治理社会大环境入手,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要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艰苦奋斗创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对于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使这成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关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1、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作为成人教育学院这一特殊的学院,招收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所以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四化建设的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我们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由于我国经济落后,教育投资相对于发达国家如杯水车薪,教育体制毕竟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进入大学教育的学生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优胜者,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以题海战略为主,父母、老师一般都认为学生成绩好就是好学生,而其他方面的缺点都被良好的成绩所掩盖,这叫“以优遮百丑”,这样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就要好好享受一翻,没有负担放纵自己,长此以往就很危险,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教育是多么重要啊。所以我们的大学教育应当注重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道德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非典”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白衣天使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非典”结束后将这些“白衣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3、以高校为主,进行道德教化。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主阵地。高校遵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两课”教学为核心,有目的、有

计划、有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的灌输与教育,高校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集中、有序的道德教育,其教育方式的特点和效果是任何其它教育手段无可比拟的。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言传身教,训导学生;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熏陶学生。高校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小事着手,要求学生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护班级的一桌一椅,尊敬师长,友善同学等等,于小事上见精神。

4、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育人。在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但是,学校不是万能的,光靠学校唱独角戏是行不通的。学校不是远离社会的孤岛,变革时代的大学生更不能远离社会环境而遗世独立。另一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务实心态,也具有比一般社会大众更高的精神追求。因此,必须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公德意识的培养合力。关注大学生成长,培养合格大学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样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整合和发挥社会道德教育的整体功能,才能取得理想效果。就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源”。来自家庭的公德意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及良好的家风来进行的。我国目前约有2.7亿个家庭,如果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积极影响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对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有重要影响的还有大众传播媒介,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图书等。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榜样得以传播的载体,更能以其特有的多样性、生动性和艺术感召力引起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共鸣,对心灵发生巨大的振荡和感染作用。尤其是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大众传媒的道德教育作用越来越突出出来,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总之,社会公德意识的教育是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对于大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而言,有人概括说要争取“四面八方”的配合和支持,即家庭、学校、社会和政 府四个方面,教育、文化、宣传、新闻、出版、公安、司法、群众团体八个方面,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真的不无道理。

5、以“自律”来强化和巩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单靠来自学校和社会外在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完成的。他律必须转化为自律,才会成为内心永恒的道德法则。也就是说,培养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不仅是学校和社会的事,更应该是大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必须唤起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是社会风尚和文明程度的基本标志,遵守社会公德,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最基本、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篇3: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论文

关键词:公民教育,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测评框架

国际性的学业成绩测评已成为近年来各国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随着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民教育也和数学、科学、外语、阅读等学科一样,成为当前各种国际性学业成绩测评项目的热点对象,相关的测评项目也是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国际学业成绩测评组织,国际教育成绩评估协会(IEA)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涉足公民教育研究领域,后又在90年代末开展了第二次全球公民教育研究。2006年,IEA又启动了国际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研究项目(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ICCS),本文即以此为背景,通过解析ICCS的测评框架,以期从中把握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领域的流行理念与测评方法。

一、ICCS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的背景分析

IEA意识到,民主社会中的公民只知道读和写、能够进行数学运算、理解物理事实是不够的,他们应该具有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应该有自己的人际交往观、社会发展观和使社会运转的政治制度观。也就是说,公民应该有能力实践他们受到保障的基本自由,愿意把这些权利转让给他人,并为处理将来不可预测的社会和政治事件做准备。基于此认识,IEA先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组织过两次公民教育研究项目。

第一次公民教育测评(The Study of Civic Education)于1968~1973年间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调查教育系统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公民教育的目标,评估学生关于公民与政治程序及制度的知识,界定学校之外(例如家庭、大众媒体或朋友)的其他重要影响以及好的公民品质与公民态度的标准。研究的目标人群是10岁学生、14岁学生和初中最后1年的学生,有11个国家参与了该项目。第二次公民教育测评(The IEA Civic Education Study,CIVED)于1994~2002年间进行,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和考察各国怎样培养年轻人在未来履行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角色,了解年轻人如何被吸引到政治生活中,包括校内和校外的政治生活经历。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6年~1997年进行,在部分国家进行了定性的案例研究,以考察公民教育的背景和内涵。第二阶段在1999年~2000年间进行,测试和调查了28个国家的9万名14岁学生、16个国家的5万名17岁~19岁学生,前后一共有32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了该项目研究。[2]

进入21世纪,随着“9·11”事件的发生以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等地域政治问题的出现,全球范围内的公民教育背景发生了较大变化。IEA认为,公民教育的背景变化主要体现在:(1)民主社会受到的外部威胁日益增多,恐怖袭击以及随之而来的争论使得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公民教育能够在应对此种问题上有所作为;(2)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拉丁美洲国家),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民主的价值,而日益恶化的社会和经济不平等正威胁着这些国家的民主状况,在青少年中推行公民教育将有利于民主的可持续发展;(3)一些非政府团体也在积极开展公民教育,他们认为推行公民教育有利于把人们团结在一些共同的目标之下,包括宗教意识、人权保护和环境保护等;(4)现代化和全球化带来了更深刻的文化变革。21世纪以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日益普遍,消费品增加,社会结构变革一直在延续;(5)上述变革带来了公民教育概念上的一些变化,包括权利和责任、机会、归属感、身份意识等。民族身份的内涵、民族身份如何界定、在何种程度上强化个体的民族身份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争议;(6)跨国、跨地区的合作和交流日益增多,公民教育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必要实证研究这些新环境对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的影响。[3]基于上述认识,IEA发起了本次国际公民教育测评项目,而各国对ICCS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总共有39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了这一项目。(1)

二、ICCS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的指导思想与测试工具

IEA首先明确了本次公民教育测评的根本目的:大范围调查各国青少年是怎样在为未来承担公民角色做准备,他们现有的能力能否承担未来的角色需要。为此,研究将呈现学生在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测试中的概念理解和能力测试成绩,收集和分析学生有关公民教育的行为、倾向和态度的数据,通过对教师和学校的问卷调查收集教学和课堂管理的实践、学校管理和氛围等信息。

具体而言,ICCS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不同国家间以及国家内部学生在公民意识及公民身份的概念理解和能力上有何差异;(2)自上一次国际测评以来,学生的公民知识和公民参与有何变化,导致变化的因素是什么;(3)青少年参与公共和政治生活的兴趣高低,国家内部和国家间的哪些因素对此有影响;(4)青少年对近年来威胁人类社会的重大事件有何看法及反应。这个问题将主要基于学生如何理解社会安全和自由的关系以及学生对公民权利的态度分析;(5)学校和教育体制中的哪些因素跟学生公民身份、公民素养成绩测验和态度相关;(6)学生的哪些个人和社会背景因素跟学生对公民身份、公民素养成绩测验和态度相关。[4](见下表)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ICCS将收集与公民教育相关的结果和背景信息。考虑到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研究的独特性,结果变量将主要呈现学生的认知测试结果和问卷信息,背景数据则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和国家背景方面的问卷调查。其中,学生将接受一次知识测试、一次针对学生社会背景的问卷和一次针对学生公民意识的问卷。此外,研究还包括一些随意性的区域测试和问卷以及针对教师和学校的问卷调查(课堂教学管理、学校管理、校园氛围)等。

在具体的组织管理上,IEA秘书处、IEA数据处理中心和参与研究的各国协调人员有三个重要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ACER)、英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NFER)、罗马第三大学的教学实验研究中心(LPS)。国际研究中心总部设在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约翰·安利博士(John Ainley)任项目协调员,沃尔夫勒姆·舒尔茨博士(Wolfram Schulz)任研究总监,大卫·科尔博士(David Kerr)和布鲁诺·罗斯托博士(Bruno Losito)任研究副总监。其中,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下属的国际研究中心(ISC)除了提供一般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外,还负责试卷和学生背景问卷的编制以及研究结果的分析和报告。英国国家教育研究基金会主要负责各国的背景调查和学生的感知调查。罗马第三大学的教学实验研究中心主要负责教师和学校问卷调查,并积极帮助编制国际试卷。在资金来源方面,参与国和IEA都是ICCS的资助者,参与国在这4年中每年需支付3万美元。同时,IEA还受到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质教育促进处(Divis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和平与人权教育科(Section of Education for Peace and Human Rights)的资助。[6]IEA对研究的计划、管理和资助的周密安排,为研究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6年10月,ICCS首先对各国教育背景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各参与国家的公民教育背景信息(与政治、文化和教育背景有关的信息),调查的人群主要包括所有注册在学的8年级学生,测试时的平均年龄为13.5岁。为了使参与国家间的公民教育水平具有更大的可比性,IEA鼓励各国按照国际定义的目标年级进行评估。从2007年7月开始,研究进入实地测验阶段,主要包括对公民教育中的概念理解和能力测试,收集和分析学生有关公民教育的意识倾向和态度的数据,收集有关教学和课堂管理实践、学校管理和校园氛围等信息。其中,2008年10月到12月主要调查南半球国家,2009年3月到4月主要调查北半球国家。根据IEA的日程安排,最终的研究结果将在2010年6月发布。

三、ICCS国际学生公民教育测评的内容框架

在第二次公民教育测评CIVED中,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民主与公民身份、民族身份与国际关系、社会凝聚力与多元化三个领域。由于第二次测评备受各方好评,IEA决定ICCS将适度保留CIVED中的若干测评项目,以使这两次测评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在ICCS测评框架中,主要包括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相关的内容领域(content domains)、学生公民认知和行为的情感-行为领域(affective-behavioral domains)以及思维模式的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s)三个领域。[7]

1. 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的内容领域主要包括公民社会和系统(Civic society and systems)、公民原则(Civic principles)、公民参与(Civic participation)、公民身份(Civic identities)四大板块。其中,公民社会和系统包括支撑社会体系运转的机制、系统和组织,既有支撑公民与社会的公民契约,也包括社会自身的运行秩序,涉及公民、国家机构、民间组织等亚领域(sub-domains),核心概念则有权力、规则、宪法、治理、决策、谈判、责任、民主、主权、特权、经济、福利、条约、可持续发展、全球化等。公民原则指的是公民社会中共享的伦理基础,强调公民支持、保护和推进这些原则以作为公民的责任要求,有平等、自由和社会凝聚等亚领域,核心概念包括人权、同情、尊重、社会正义、包容、质量等。公民参与指的是公民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亚领域包括决策、影响力和社区参与,核心概念则包括公民参与、合作、协作、谈判等。公民身份意识指的是个体的公民角色和对角色的理解,而个体通常有多重身份意识而不止一个单一的身份意识,亚领域包括公民自我形象和公民对不同公民社区的关系认识,核心概念包括公民自我、多样性、差异、爱国精神、民族主义等。

2. 情感-行为领域主要包括价值信念(Value beliefs)、态度(Attitudes)、行为倾向(Behavioral intentions)和行为(Behaviors)四个方面。其中,价值信念是个体对公民理念、组织机构、人民大众等相关对象的看法。价值信念扎根于个体广泛而深刻的意识中,随时间的流逝而保持相对稳定,是人类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价值系统则是个人内化的一系列价值信念,并反过来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ICCS主要强调的价值信念包括学生对民主价值的信念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信念。态度主要指公民对公民理念、他人、物质、事件和关系的看法。与价值信念相反,态度在本质上要比价值信念狭窄许多,随时间而变化,主要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态度、对他人的态度、对社会体制的态度以及对某些政策和实践的态度。行为倾向是指学生对未来行为的期望而不是指现实行为。这一领域的测量主要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进行,主要内容包括是否准备参与公民抗议活动、是否会在未来参与志愿者活动以及对成年人活动的参与意愿等(比如投票、竞选、加入党派之类)。在行为方面,虽然14岁的学生与公民相关的行为是有限的,但仍然可以通过问卷对学生的未来行为做出预测。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公民活动的频率(比如媒体关注、人际交流、从事体育音乐等活动情况)、参与社区中与公民相关的活动(比如人权团体、宗教协会、青少年组织)、参与学校里与公民相关的活动(比如校园理事会、校园新闻组、学生辩论等)。

3. 认知领域主要包括识记(Knowing)、推理和分析(Reasoning and analyzing)两方面。ICCS认为,学生需要熟悉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的核心内容,能够运用更复杂的推理过程,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同现实世界的公民行为联系起来。在识记方面,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公民意识及公民素养信息,能够回忆起相关定义、描述其关键特征,并运用实例加以说明。在推理和分析方面,学生需要呈现结论达成过程中的认知过程,理解影响公民行为的复杂因素,清楚建设性解决方案的计划和评估方式。推理则从直接运用和理解知识出发,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和归类,最终形成对复杂的、多维的、不熟悉的、抽象情境的问题的结论。在这过程中,需要经过解释、证明、整合、归纳、评价、解决问题、假设等过程,以理解作为公民的情感动机与身份变化。

ICCS强调,上述三个领域表面上独立,其实却是密切相关的,某一测验项目通常可以放置在不同的测试单元。比如说,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就与内容领域的社会凝聚和互通性相关,学生对议会角色的认识就既可以放在认知领域的识记板块,也可以放在内容领域的公民社会和系统板块。作为情感-行为领域的一部分,学生对言论自由之于民主重要性的信念也可以渗透在内容领域的公民原则板块,等等。

四、对ICCS国际公民教育测评的简要评价

IEA开展的公民教育研究是目前世界上正开展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同类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ICCS也因其鲜明的时代特色、科学合理的测评框架、着眼于未来生活的测评理念、测试方法的连续性以及广泛的区域分布而在国际教育界声名鹊起。

1.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适应了各参与国家的需要。

ICCS契合了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公民教育实施背景的变化,有意识地增添了恐怖主义、全球治理、不同文明间对话、社会凝聚力等主题。在部分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日益冷却的背景下,开展公民教育研究也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公民责任意识与行动参与。

2. 同第二次公民教育测评保持了较大的连续性。

ICCS不仅保留了CIVED的部分测验项目,还将采用和CIVED同样的分析工具:拉希项目反应理论模型(Rasch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以确保这两次测试具有可比较的技术基础,有利于科学地呈现公民教育领域的变化趋势。

3. 融入了学校公民教育研究领域里的最新成果。

目标课程与实施课程之间的距离,学校公民教育概念同学校课程、学校文化和社区文化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和经验性的公民教学方法等最新研究成果,在本次公民教育测评框架中都有所体现。[8]

4. 通过揭示公民教育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有助于构建起专业的公民教育话语体系。

ICCS将深化对不同背景中公民教育发生的可能性和实践的理解,在比较的框架中认识和考察如何为年轻人承担民主社会中的公民角色做准备,阐明世界各国在学生成绩、组织、课程内容、实践等方面的相同点、不同点,为构建公民教育的专业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5. 通过显示学校教育之于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动各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ICCS是国际知名的公民教育测评项目,出版的相关文献将会激发各方人士对公民教育问题的讨论,从而影响一个国家公民教育的课程开发、教学、公民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管理改革,进而推动各国公民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波.国际教育成绩评估的发展历程、研究项目及其争论[J].比较教育研究,2008,(10):71~75.

[2]IEA.CivicEducation Study[EB/OL].http://www.iea.nl/cived.html,2008-12-28.

[3][4][5][7][8]IEA.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Assessment Framework[EB/OL].http://iccs.acer.edu.au/index.php?page=framework,2008-12-26.

篇4: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顺应我国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和时代价值观念,提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融汇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也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国现代社会培养的公民,应该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公民素质。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主力军——大学生,其公民意识的强弱与公民能力的大小,能否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国家公民素质,承担起现代社会中的公民责任,是我国高等院校是否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所以,高校要积极开展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教育,青年大学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行为选择的基本遵循,作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一、大学生公民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阶段对我国各族人民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具体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共同理想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它是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历史阶段,国家、民族、个人的共同利益需求而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具有令人信服的可行性、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对焕发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对凝聚中华民族力量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首要任务。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社会价值意识多元化,使部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持怀疑态度,并且在思想道德修养课“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学习讨论中,不少学生的理想信念是自己将来的事业发展,家庭幸福,没有将自己的理想信念与国家、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我国在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高校的大学生公民教育首先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的实现,是与国家、民族的理想信念联系在一起的,国家强大,民族复兴,才有大学生个人理想的实现和幸福。而国家强大,民族复兴,要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各个历史阶段,领导中国人民渡过难关,一步步取得胜利。今天,我们更应该坚信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当代大学生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为人、学习、做事,就能够健康地成长成才。

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公民教育,教育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志不强者智不达”,青年大学生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才能产生为国家、民族前途而学的无穷动力;才能克服浮躁情绪,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学习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经得住物质的诱惑,耐得住寂寞,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贡献出作为每一个中国公民应付出的青春和智慧。

二、大学生公民教育——民主法制意识教育

相比西方国家悠久的、系统的公民教育,我国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指出: “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我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百姓进行的是“顺民”“奴化”教育,社会过度强调礼治与德治,忽视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过度强调人的依附与顺从,广大百姓的臣民意识、顺民意识严重,民众极其缺乏“民主”意识和“公民”意识。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根本在于政治民主化发展。公民作为政治人,是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体,是有独立自主意识和自由权利的人,他们通过民主形式来参与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的建设活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政治建设联系起来,可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公民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历史阶段,民主、自由、公平、公正的思想也已被广大学生崇尚和接纳,但是大学生虽具有民主观念,但对民主认识仍有局限,简单地认为民主就是自由;他们的公民法律意识也较欠缺,往往重视权利的享有而忽视义务和责任的担当,缺乏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质的认识,有的甚至盲目崇拜资本主义的民主。大学生毕业后将在社会建设中充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公民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开展大学生公民教育,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教育。教育大学生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怎样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以及人民的民主权利。教育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而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与法制健全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设法制国家。

三、大学生公民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首先强调的是作为国家的公民,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不仅要求大学生对自己祖国具有深厚情感,而且更要为国家承担义务和责任!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爱国主义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当然也是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点内容。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深受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熏染,爱国热情有所下降。表现为热衷于西方的文化,欣赏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当看到“海归”者在国内更容易就业,待遇也高的现象时,期盼出国深造,为自己将来发展增添筹码等等,缺乏民族精神和民族责任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是进行民族责任感教育。“所谓民族责任感是对国家、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眷恋景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支持,对国家民族的事倾力去做的信念和心情。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员,理应有为民族事业奉献的自觉。”古人曾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等。这种民族责任感从封建社会之士大夫身上延续到五四运动以来的绝大数青年大学生身上,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具有这种甘做社会栋梁、为中华民族振兴不屈不挠斗争的民族责任感。但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是,在市场经济化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不少大学生缺乏民族责任感。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强化公民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意识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积极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建设之中。使大学生能用爱国主义鞭策自己,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本领,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理性爱国是当今时代给大学生提出的爱国主义的新要求,所以教育大学生要理性爱国。如今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国际上发生的任何事件一瞬间就能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大学生爱国热情高涨,但分辨是非的能力仍需提高。因此,一听到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等消息,容易反响激烈,对事件产生错误认知时,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违反公民宪法规定的行为。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将不利于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利益争端,也不利于我国的国际形象。

所以,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维护社会的稳定,是高校大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最富有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行动在国内往往有较大的影响力。教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提高他们准确判断时代发展潮流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由于思想不冷静时所作的行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所利用,最终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及时合理地帮助大学生释放爱国情怀,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篇5:大学生如何提高公民素质

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法学系的学生。

那么我就先以法律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大学生如何提升公民素质。大家都知道公民素质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具有的体魄、智力、思想道德总体水平。

作为大学生,我们必须具备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自觉关注和实现自身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决不依附于他人,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也是自由的,要做自己的主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能够自觉地以法律和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当然这些必须在法律范围之内活动。

我们要有权利意识,要了解自己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民主权利,人身自由权利和社会方面的基本权利,并依法行使;其次,应主动追求和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遭受侵害时,能够有意识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再次,要自觉做到在行使自己的自由和权利时,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养成尊重法律,信奉法律的信仰。

接下来我们谈谈在道德方面提升公民素质,我们在平常的学校生活中,要懂得尊师重道,与同学们要友好相处,热爱生活、生命,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掌握好人际交往能力,平常不要羞羞答答,像个大姑娘。我们要活泼开朗,自信大方,做一个有道德的川农人。我们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我们不歧视别人,我们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爱护公物,不践踏花花草草......我们爱学校就像爱我们自己。

我们要建立起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来学校读书就要肩负读书的责任,我们要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呀,不能在学校里百无聊赖地过日子。不能像养老一样地在学校过日子。

紧接着我们来说一下在科普方面提升公民素质。首先,我们要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再次,在遇到封建迷信活动的时候,不仅要拒绝参加,而且要告诉亲人们这样做的危害,而且,在节假日可以和亲朋好友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不仅能享受天伦之乐,更能学习科学知识。此外,我们可以成为科普工作的志愿者,组成团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开展以讲座、问答等形式的科普活动。当然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在其他方面提升公民素质,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因为我相信你们的慧眼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水平。

篇6: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

【摘要】公民教育实质是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时代要求公民教育在认识上走出误区;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要关注时代的要求和特征;应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对大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关键词】时代视野;大学生;公民精神;培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第一次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问题,这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对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其价值意义

公民通常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谓公民意识,指的是一种理性的自我意识,意识到与他人、国家、社会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这些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公民全部素质和能力的集合体。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公民教育实质就是公民意识的培养的教育,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公民教育是以提升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教育,是主动性、开启性的教育。公民精神是现代的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精神品格,蕴含于公民的群体之中。公民精神源于公民意识,并以公民意识为核心。培育普遍的公民精神,最根本的是要提升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大学生公民精神的培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的培养。

公民教育有其重要的价值意义:第一,培育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法治经济,需要强烈的法律意识作为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也需要具有自由、平等、民主意识的市场主体,这也离不开公民意识教育。第二,培育公民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规定。建设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需要对于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参与等公民意识有一个理性的自觉。法治的实现则有赖于公民信任法律、依赖法律、崇尚法律的法律心理和法律文化的支持。公民教育正是承担着宣扬现代法律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培植法律心理和法律文化的重任。第三,公民精神的培育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需要。社会现代化呼唤人的现代化,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意识教育为中国现代化事业提供基本的素质支持。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调动国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民意识教育能够提高公民素质,使他们更加热情地、更加自觉、更加理性地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总之,公民精神培养是时代的要求。

二、现时代公民教育必须走出的认识误区

当今全球化时代,公民教育在认识上需走出四个误区:第一,把公民教育简单地与资本主义性质联系起来。第二,把公民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对立起来。第三,把公民教育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第四,把公民教育看作是(或主要是)培养公民的义务意识。其理由是: 一是,不能把公民教育看成是资产阶级或资本主义国家专利,这“在教育界正形成共识”,而应看成是人类文明共同优秀成果。如世界各国开展的公民教育内容:公民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教育、公民民主意识和民主能力教育、公民法律纪律知识与守法护法能力教育、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道德实践能力教育、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公民公共生活观念和社会能力素质教育、公民身心健康素质教育、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公民良好个人性格和行为习惯教育等,属于人类共同需要、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时代精神的有益成果,都应值得借鉴,故“应以一种历史的观点,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批判精神吸纳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二是,思想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有区别,但不对立。公民道德也尽管也涉及公民意识,但两者不能等同。道德教育仅仅是道德范畴,公民教育还有政治与法律范畴的含义。即公民教育包括法律、政治教育,也包括道德教育,而德育是伦理道德教育。也就是说,公民教育内涵比思想道德教育广,但缺少道德教育也不是完整的。真正的公民教育。

三是,公民教育不能狭义地等同于公德教育。公民教育包括公德教育,但公德只是对公民在公共道德上的一种要求,用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公民教育决不仅为此。公德教育只有个人与公共性关系的面向,而公民教育除了公民与单位、组织、政府、国家、社会等公共性关系的面向及公共生活外,还包括了对其他个体、家庭等私人生活的面向。”所以公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公民教育所涵盖的内容显然远远不止公德教育。

四是,进行公民教育时,要把义务意识教育与权利意识教育相结合。不少人往往把公民意识看作是(或主要是)公民的义务意识,而把公民的权利意识看作是次要的、从属的内容。传统的公民道德教育,比较着力于强调公民的义务,忽略了公民权利意识的培植,这种倾向不利于公民道德的建设。要培养出健全自律的公民,就必须确立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有机统一的理念,实现权利意识教育和义务意识教育的平衡。

三、现时代大学生公民精神缺失的表现

第一,权利意识认知模糊,主张狭窄,要求被动。公民权利意识是指公民作为特定社会中独立、平等、自由的成员主体,对所享有的利益和自由的自觉认知、主张和要求。目前大学生权利意识常表现为:一是不知晓自身权利,如不知道《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自身权利相关的法律规定。有些学生甚至对自己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不了解。二是认知和行为的标准有了利己主义的倾向,表现出对自身权利的过度主张,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三是大学生的权利主张和救济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维权意识较强,但是在权利受损时,寻求救济较为被动。四是受现实不良风气的影响进而崇拜权力,漠视权利,并且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

第二,规则意识存在理论与实践、感性与理性分离。所谓规则意识,是社会个体对规则的认知、认同、尊重和信仰,并自觉遵守规则的观念。大学生关于规则知识学得很多,对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有一定掌握。但现实生活时有“知”与“行”分离现象,不遵守规则的事时有发生。还表现在理性层面对规则价值高度认同,但在现实生活中对规则制定、遵守,常常表现为感性化,情绪化倾向。

第三,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部分大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国家、集体事务缺乏关心。在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少虑国家;追求索取,不讲奉献;强调权利,不讲义务;把个人利益置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功利化倾向。近年来,骗贷逃贷,随便毁约,甚至自残、自杀事件就是某些大学生责任感缺失的重要表现。

四、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要关注时代特征和要求

(一)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

1.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主人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它包含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两个方面。权利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主体对自身权利的知晓、理解和把握;二是社会主体对他人权利的知晓和尊重”。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注重培养大学生对权利主体的认知意识,让大学生对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有清楚的认识。其二,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权利实现与权利救济意识。权利实现意识即主动将自己应该享有的法定权利转化为现实权利,依照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意识。权利救济意识即当权利被侵犯时主动寻求有效补救途径的意识。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学生真正认识到肩负对国家及对人类的双重时代责任。

2.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民是在特定的国家和民族中生存的人,国家与民族意识是萌发和养成公民意识的基础。两者之间应该是统一的。在现代社会,公民身份不能脱离国家而存在,公民意识教育重要一点就是使公民铭记自己是国家的构成分子,自觉关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荣誉和安全。应教育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维护国内各民族团结,用理性的态度和行为去爱国。当今时代是全球化社会,要清楚认识爱国主义绝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3.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是制度文明视角上的公民意识教育。没有公正的制度和环境作为保障,平等很难实现;没有平等作为价值导向,公正又会迷失方向。温家宝总理曾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要通过平等与公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推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是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时代责任,使大学生逐渐具有自觉而理性的平等意识,使之走向社会时能正当地行使权利,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4.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自由是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的权利。自由意识是公民对法律赋予自己各种权利的认识和理解。法治意识,即公民要有尊重法律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自由与法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自由的最主要的基础是法治,可以说没有法治,就没有自由。自由也是衡量法治真假的最主要的标准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言:“法律并不是压制自由的措施。”应教育学生树立依法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意愿和追求;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范围和界限。

5.规则意识教育。广义的公民规则意识是公民对各种社会规则(规范)诸如法律、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规则的认同、自觉服从与遵守,所形成的自主自律意识。民主和自由主要在规则的制定中体现,一旦规则制定并获得通过就必须执行。培养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就是指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如对规则不认同可以通过合法程序谋求改变规则,而不可以以自己利益之得失决定是否遵守法定的规则。应强化大学生规则意识的思维培养,进一步建立大学生进入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去体验规则的方式、途径和机制。

6.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个体公民”向“社会公民”转化的教育,应包含公民个体道德意识教育与社会整体文明意识教育。个体的文明,就是公民个人的道德素质、道德进步、道德水平。整体的文明即整个社会群体的文明程度、文明进步和文明水平。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公民个体的素质和文明提高、进步,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目前部分大学生公民个体道德意识与自身文明行为存在不同步性,表现“有观念、无行动”,缺乏诚信、公德心、社会责任及环保意识。应教育大学生从个人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一点一滴的,向整个社会传播文明,营造良好文明社会氛围、推动文明社会的形成。

(二)利用社会生活平台加强大学生技能训练从公民知识的掌握到真正意义公民意识的确立再到真正意义上公民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飞跃,而实现这个飞跃有赖于在大学阶段积极参与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并使公民意识观念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当今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生活提供很好平台给大学生锻炼。在校内学生可以参加社团活动、学生干部的民主选举、举行募捐活动,参与学校的管理等,逐步使公民意识观念的内化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公民生活中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应该成为学校公民教育中最重要的命题。”所以当今迫切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共同搭建大学生公民精神教育平台。

(三)现代化手段巩固各方合力支撑 在加强学校教育的同时,要重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防止出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学校是开展公民意识培育的最好阵地之一。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与培养,并率先垂范是家庭公民教育中的重要形式。同时社会应设立专门的公民教育研究部门,建立起系统的公民教育制度,建成用现代化先进手段进行推广的机构。要综合发挥社会、家庭、传播媒体、学校等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升华作用,要采用现代化手段,努力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的合力。

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我国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三大部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前者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好公民”,而公民教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合格公民”,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应借助于高校德育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开展公民教育。

过去我们在加强道德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而对其他层面的教育重视不够。只重视道德教育,受教育者只能在伦理的范围内判断是非善恶,还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评判是非善恶,这样,社会的道德观念难以牢固地树立起来,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内容。教材内容遵循由思想到行为、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法律行为的逻辑思路,符合公民教育关于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基本要求。再如,通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市场经济对公民意识的内在要求;思考国家现代化建设对公民素质的要求;认识民主政治、法治社会对公民文化的要求;认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精神的内在要求。并充分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章节内容教育学生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根本”。

上一篇:美容院招商会议范例下一篇:邮政网运基本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