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2024-06-19

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精选6篇)

篇1: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面对法律专业硕士教育的持续升温,不断壮大的专业学位阵营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兰州大学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途径,另辟蹊径的开创了将专家“请进来”,让学生“走出去”的法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11月5日,兰州大学召开校地协作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专题研讨会,其中主要包括校地协作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实训基地揭牌及导师聘任仪式两项内容。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根据法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尤其是基于法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的要求和实训基地联建的客观条件,兰州大学以兰州市区为核心,首批在甘肃14个地州市选定28家政法机构,作为联建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训基地,同时聘请70余位政法实务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入校为师生授课。

据了解,此次揭牌的28家校地联建实训基地涵盖了甘肃各级立法、司法、工商、公安等机关和部门。现场聘请的67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政法实务界专家也将定期为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事务性专题学术报告。

与此同时,这些专家将与兰大法学院专职导师组成联合培养小组,通过定期举办法律热点、难点座谈会、研讨会和圆桌会议等方式,指导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尤其是针对论文选题与答辩。

兰州大学党委书记王寒松表示,实训基地的揭牌为兰州大学实现高层次法律专业人才培养“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法律专业硕士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知识和技能,并最大限度地开阔了学生们的专业视野和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

王寒松说,兰州大学将依托受聘的.兼职导师与挂牌联建的实训基地,根据学生试训的要求和变化情况,进一步扩大省内、外教学科研实训基地的联建。同时,从高层次法律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兰大乃至西部法学教育的新模式。

篇2: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效果评价

一、校企协作下的人才培养效果监控与评价

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实现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切入点, 它将教学的行为主体定位在学生自身, 而非教师;对于知识的传授重在实际岗位需求和行业前沿动态, 而非传统理论沿革;在人才培养的效果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而非考试的成绩。目前高等院校相对封闭的人才培养效果监控与评价体系中, 重点在与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实施的主体是以部分教授、退休教师及部分教务管理人员组成的评价小组。其形式往往局限于定期或不定期听课、召开教师或学生座谈会、检查教学文件等传统方式, 对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考核、指导实验实践、指导 (辅导) 毕业论文等方面进行常规简单的监控, 而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从考试分数来判断质量的高低。原有的封闭式人才培养效果监控与评价体系已不再适应形式的发展, 成为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一大瓶颈。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校企协作是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 注重教学全过程的开放性, 实验、实训、设计、实习等教学形式在教学总学时中占相当的比例, 且实践教学内容贴近实际, 基本是基于企业资源来进行的。只有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了解企业需求, 明确培养目标, 才能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从而确保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既反映当前的主流技术, 又体现知识的适用。而学校和企业之间又是通过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校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开设课程, 使应用型本科学校与行业、产业发展融合在一起。

高等院校要打开围墙办学校, 实施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就要积极构建与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开放型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的方法, 兼顾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素质提升, 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

二、目前校企协作人才培养实施效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 校外实践教学评价观念落后。

在校企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 对评价工作重视不够, 只注重量的考核, 不注重质的提升。只进行常规性的教学评价工作, 评价过程欠规范, 评价方式单一, 且对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处理。同时学校也缺乏系统的评价组织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手段, 监控和评价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从环节上来看, 评价较多, 而监控缺失, 缺乏监控意识及有效的监控措施。监控是评价的基础, 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控制度和体系, 往往导致收集评价信息的难度加大, 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周期变长, 造成评价工作的被动、间断和烦琐。

2. 高校对校外实践教学评价的研究投人不够。

对整个应用型经管类本科专业校外实践教学评价对象缺乏细化地、深入地研究, 而实践课教师教学评价标准问题恰恰是全面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 对于教学评价缺乏基础性研究, 如缺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的研究报告, 缺乏对评价问卷的探索性和实证性研究报告。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不够,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从评价主体构成来看, 缺少精心的设计和科学的组成。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采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教学质量评价小组, 在实践项目中期或者期末开展教学质量检查。

3. 缺乏系统的监控和评价机制。

评价程序不以单一部门评价为主, 是评价和监控的关系尚未理顺的一个重要表现。教务处、督导组各行其是, 不能形成整体评价系统。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的操作和管理尚未形成规范和制度。主要表现在评价随意性大, 人为因素过多, 定量分析不足, 存在偶然性和片面性的矛盾。缺乏专业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以及科学可行的、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 学院各个部门没有发挥出质量监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认识不足, 当发现质量危机时, 不能做到信息上下通达和及时预警。缺少对监控和评价的元监控、元评价。主要表现在缺乏对监控和评价的目的检验和效果反馈, 对学年初制定的评价指标的达成状况缺少监控与测评, 没有形成严密的监控体系。

三、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 既涉及到评价的标准, 也涉及到评价的指标体系, 两方面内容相互支撑。人才培养就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全过程, 在此过程中, 要充分重视实施效果的价值, 通过效果评价, 促进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政府、企业和学生三者是实施效果评价的主体。因此, 应兼顾这三者对毕业生质量的要求, 这也是建立校企协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归纳为以下内容 (如表1所示) 。

四、结束语

教学质量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监控与评价体系应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充分发挥体系的调节、控制和导向作用, 以促进高校校企合作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以上建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为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 但如何分配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建立起具有通用性的质量评价模型软件, 是该项目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朱远胜.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探索和实践[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

[2]程宇.校企合作视角下的卓越经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会计之友, 2012, (1) .

[3]刘向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4) .

篇3: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校地协同 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20-03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多个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组织实施了系列教师教育的改革研究和实践项目,师范生培养标准化、专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广西作为后发展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城乡发展不均衡。对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高师院校而言,如何既能扩大高等教育受众数量,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也迫切需要高师院校更新观念,积极探索适应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教师培养新路径。

一、校地合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许多高师院校已意识到传统模式、理念和机制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需求,并积极进行新的尝试,探索校地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未能形成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之间联合培养教师的良性机制,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广西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师资配置失衡问题亟待破解。一是广西农村学校“一师一校”、“一师多科”等现象日益突出,优秀的师范生“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二是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广西基础教育教师补充面临着诸如双语教师供给等特殊问题;三是广西基础教育不同学段教师补充问题存在差异性,如学前教育主要是数量不足、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科结构失衡、中学阶段主要是新课改教师(如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缺乏、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双师型”师资短缺等。

(二)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针对性不够。许多学校对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虽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延长,但仍局限于以知识灌输为主,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城区优质中小学接纳师范生实习的动力不足,农村学校指导师范生实习的能力不足,从而影响师范生的专业素养培养质量。

(三)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渠道还不够通畅。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及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持续有效的合作培养机制和共建平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不能有效对接,城区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有效辐射到高师院校和农村学校。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缺乏开放式的实践平台,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缺乏直接、灵活的培训机制,原有的教师教育模式受到严峻挑战。

(四)教师协同培养的机制不够完善,多方联动、大中小衔接体系亟待健全。教师教育资源的稀缺性与教师培养所需资源无限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迫使高校必须通过提高资源外取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通过组织间协调开展非一体化下的分工协作来实现共赢。

面对新形势,地方高师院校必须立足广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及核心竞争力,按照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系统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培养过程中所采取的某种能够稳定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框架和运行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并呈现出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职业高学历化和教师资格制度化等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开始转向以质量为标准的教师需求,更注重强调人才培养在专业理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实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城乡联动、校地协同”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资源共享、互补、合作、融合等机制实现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育一体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创新的过程,也是学校“打破内外部边界,积极参与更大范围的分工、整合和一体化,进入和构建开放性网络,提高资源的易得性、流动性和利用效率的过程,有利于学校打破资源和能力的瓶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持续分享外部协同创新成果,与合作者获得双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联动、协同”为核心理念,打通职前职后通道,建立“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协同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和沟通,促进三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调动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流动与共享,解决高师院校与城区中小学及农村学校多方协同培养和指导师范生的实践教学问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衔接贯通的教学机制问题、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共建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问题。

(一)目标。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移、城乡教育资源有机共享”的城乡联动、校地协同发展新机制。

(二)路径。详见图1。

1.以师范生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建立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推行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农村学校三方共同参与的“顶岗实习—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训练。

2.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建立城乡师资发展同步提升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实施“陶行知实验班”、“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等项目,培养卓越未来教师;依托“名师工程”、课题联合研究等项目,培育城区中小学教学名师;通过置换培训、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和壮汉双语教师培养计划等,打造乡村教学能手。

3.以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关键,建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将高师院校、城区中小学和农村学校三方引入一个循环的变革框架中,形成三方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机共享和协同发展。

三、广西师范学院“校地协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传承创新以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师教育模式。广西师范学院秉承师范教育传统,坚守服务基础教育的使命,长期致力于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实施的师范生七项技能培训模式,到本世纪初的师范生“老三手”(一手好字、一手好文章、一口标准普通话)训练,再到推进以“新三手”(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心理健康帮手、教育科研强手)为基本内容的技能培养,围绕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和考核体系。2007年学校将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实践成果运用于师范生顶岗实习教育活动中,在广西高校率先开展面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顶岗实习支教与师资培训一体化试点,并很快在全区得到推广。2009年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无力为顶岗支教的师范生提供高水平的教学指导和城区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无法辐射到农村学校等问题,学校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顶岗实习支教的内涵,创新性地提出在民族地区实施“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新概念,实施了“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高师院校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农村学校教师到高师院校置换培训”的“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的改革方案,形成了“城乡联动、校地协同”的教师教育模式。

(二)创建以“二次置换顶岗实习支教”为特征的教师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机制。具体如下:

1.选派优秀师范生到城区中小学顶岗实习。学校每年选派优秀教师教育专业实习生以顶岗的方式顶替城区中小学因教师到农村参与顶岗支教而空缺的岗位。解决以往师范生直接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问题,使师范生在城区中小学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指导和训练。近年来,学校师范生参与顶岗实习支教人数年平均以60%的速度增长,参与顶岗实习支教的师范生得以在优质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经历全职教师的全部教学工作环节,教师综合素质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2.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顶岗支教。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每年选派一部分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顶岗支教,有效调动城区优质教师资源流动,发挥了城区中小学对农村学校的指导和带动作用。近5年来,先后有24所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城区中小学优秀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在帮助和指导当地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也从中获得了对自身职业进行反思和规划发展的机会。

3.农村学校教师被置换到高师院校培训。农村学校每年选派学科紧缺教师“回炉”高师院校深造。置换培训为农村教师提供了更新知识结构的机会,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培训冲突的难题,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途径。目前共有全区21个市县的206所乡镇中小学校教师参与了顶岗置换脱产培训。

(三)实施“卓越未来教师—城区教学名师—乡村教学能手”城乡师资培养模式的同步改革。具体如下:

1.启动“陶行知实验班”。学校先后在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举办“陶行知实验班”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改革。实验班采取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双实习”制。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聘请20多位城区重点中小学校特级教师或八桂名师担任实验班学生的校外导师,他们通过指导师范生教育见习、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工作,参与学校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师范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成为推进学校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持力量。

2.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学校与城区中小学合作,以名师培育为重点,实施名师培育项目和课题研究合作项目,先后承担钦州市名师培养工程、柳江县名校长培养工程、民族学校名校长培养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坊等项目,发挥名师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为在职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同时,通过“广西高中课程资源库”、“Moodle和博客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等课题联合研究,充分利用高校理论资源和基础学校实践资源的整合优势,针对性地开展制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攻关研究,加快成果的转化运用,提升理论水平,反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

3.实施“乡村教学能手培育工程”。学校以培养乡村教学能手为重点,实施农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项目,通过承担置换培训任务,先后探索了“二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五年制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二年制农村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培养”等模式,为农村学校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长为当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乡村教学能手”。

(四)建立“城乡联动、校地协同”运行平台。具体如下:

1.创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以高校为主导,协同城区优质学校,带动农村学校,联合创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目前,学校先后与革命老区百色市、壮族聚居地崇左市等地市教育局及武鸣民族中学、马山合理村平安希望小学等8所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共建“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协议,开展了“校区合作实践拓展基地”、“校区合作顶岗支教”、“校区合作教师培训”、“校区合作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等项目建设,打通了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围墙,形成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合作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2.搭建城乡远程共享的教师教育资源平台。以“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合作项目为依托,以视频技术、远程网络技术为支撑,构建起集多媒体教学、课程录播、教学直播、交互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评议于一体的城乡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系统平台,将高师院校和城区中小学优质教师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农村的学校和课堂。目前,学校已建成了一批设备先进、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信息化资源平台,如教学在线观摩中心、基础教育情景实验室、移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室、远程见习多媒体教室等,为高师院校师范生、城区教师、农村教师的互动交流提供更直观、快捷的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师范生提供实时观摩基础学校课堂教学实景,开展教学见习、教学观摩、教学研究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观摩系统,开展远程培训,共享高校和城区中小学优质教师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左兵.协同创新理念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篇4: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定义与需求分析

1.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定义与特点。

一般地说,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指那些在所从事科技领域中得到同行专家认可, 具有精湛学术造诣和广阔国际视野, 能够进行创新性劳动并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群。根据中央人才办的界定标准, 高层次科技人才包括:两院院士,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省、市优秀专家, 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获奖人员, 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负责人, 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研究人员。古语云:“千军易得, 一将难求”, 高层次科技人才是当今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核心表现是非凡的创造力, 其特点为:杰出性, 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能力、超强的技术水平和宽广的视野;引领性, 具有极大的人格号召力和顶层设计能力;责任感, 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怀, 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直接贡献上, 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一个高层次科技人才, 就可以带动一个科研团队;一个高层次科技人才群体, 就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2. 高层次科技人才现状与需求分析。

近年来, 研究所承担了不少科研项目, 也获得了很多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然而仔细分析发现, 有的专家一人获得多项荣誉和奖项, 剔出这些重复人选后, 研究所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际数量很少, 约占职工总量的5.2%。当前, 科技人员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现状与事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要建设“创新型一流研究所”, 必须改变科技人才缺质少量的局面, 建立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 引进和培养一批大科学、大工程、大项目特色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二、国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

一直以来, 发达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都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加紧培养本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美国历届总统都以担当“教育总统”为荣, 大力培养所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欧盟实施了智力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拨巨额专款支持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开创了欧洲科技进步的新局面。日本、韩国的经济崛起也与高层次科技人才有着密切关系, 如日本推出了“科学技术人才培养综合计划”, 韩国制订了“脑力韩国”计划等, 把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国家战略高度。

近年来, 我国也先后实施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 通过资助科研项目、提供进修机会、支持课题开发、配备研究设施等措施, 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有利提升了我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地位和竞争实力。

三、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思路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引进和培养。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 更要立足于自身大力培养人才。近期研究所提出“以科技发展规划为牵引, 以培养造就核心队伍与领军人才为重点, 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既指出了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 又表明了培养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1. 出台培养制度加速人才成长。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相关制度的强有力支撑。配合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各种方针政策, 研究所应敏锐地抓住时机, 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实际情况, 认真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 指导解决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鼓励科研新秀的成长, 促进骨干专家的成熟, 从政策层面上保障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统筹需求规划突出培养重点。

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造就既要靠个人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历练, 更要靠单位对人才的着力培养。应统筹全员培养与重点培养之间的关系, 研究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计划。按照严入口、小规模、高水平的原则, 依据科研人员的年龄、学历、成果等因素, 选拔一批具有较高素质、较大潜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培养。在培训机会、项目申请、经费划拨、推优评先、成果奖励等方面向培养对象倾斜, 加强科研指导和考核激励, 加速科研人员成长成才, 努力培养出几名、几十名具有领军作用的高层次科技人才。

3. 加强学术交流提升人才水平。

学术交流能促进思维、技能、知识的创新和进步, 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科技人员通过学术交流, 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充分交流、碰撞、汲取、合作, 可以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目的, 快速提升科技人员的能力水平。研究所近年来利用“博士论坛”“专家学术报告会”“国际合作交流基金”等平台, 以高校双向培养工程为载体, 通过科研合作、专家讲学、学术会议、学会兼职、联合研究、海外送培、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 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为科技人员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 促进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

4. 依托重大项目锻炼人才能力。

研究所承担的重点项目多、科研任务重, 既为目标完成带来了挑战, 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平台。应利用好这种优势, 大力提倡“岗位成才、实践成才”, 积极构建“项目+人才”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体系, 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与重大工程项目同步发展。近年来, 研究所把优秀人才安排到重要和关键岗位上历练, 在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任务中给机会、压担子, 使优秀人才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升。借助高水平研究工作, 搭建了优秀人才不断进步, 逐步迈向科技骨干和领军人才的阶梯。

四、结语

“十年树木, 百年育人”, 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要勤于思考, 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模式;要扎实推进, 持续落实人才使用与激励的举措。希望通过对研究所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考, 能够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篇5:兰州大学借“校地协作”新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1.1 经济的腾飞、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1.2 打造“金牌战略”符合教育发展纲要的要求

全世界各国教育方针把“鼓励个性发展”作为最重要的方针,所以我们改革方案,“鼓励个性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已经出现,在31条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32条重视因材施教。作为大众化教育下的人才培养方略,高职教育既需要培养大批普通的实用技术人才,又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独立意识的拔尖人才。高等教育更深层次的涵义应该是发现、发掘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造就大批创新人才。

2 实施大学生竞赛“金牌战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策略

2.1 全面规划,分类指导,试点实验,重点培养

实施“金牌战略”必须有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有保障的系列措施。先是以“拓展学生基本素质”为基础;拓展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重点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大力开展“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存能力,鼓励学生学有专长,为学生的创新拔尖作准备。在此基础上,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组织竞争性团队,这样才形成比较完整的“金牌战略”体系。为了探索“金牌战略”的可行性和推广过程,课题组先后在无线电测向队、机电工程系数控专业、高等数学及数学建模三个领域里试点实验,通过优先发展,政策引导,来实施“金牌战略”。

2.2 上下重视,打造亮点,形成特色,磨砺精品“金牌战略”就

是要努力打造亮点,形成特色,磨砺精品,将活动精品化、最优化,凸显活动的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

2.2.1 学院大力支持“无线电测向运动”的发展,努力打出品牌,将其打造成精品活动,打造精品团队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建于1953年的电子信息类老牌学校,具有开展无线电活动的深厚基础和有利条件。“无线电测向”作为一项群众性科技体育竞技运动,跨越无线电技术和体育两大领域,集体育性、科技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无线电测向队的发展,在成立之际,学院就部署“金牌战略”,学院老领导亲笔题词:“活跃校园气氛,丰富课余生活,增长科技才能,练就创业本领。”

至今,学院已单独连续举办五届无线电测向大赛,将其作为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磨练学生坚韧意志的重要载体,并且取得明显辐射作用。现在,学院关于无线电测向的理论研究如火如荼;无线电测向机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初见成效;与教育部门、无线电管理局初步达成共识,无线电培训中心正在建立之中,将作为无锡市学生科普基地和素质拓展基地。“无线电测向队”已经成为学院的一大特色和品牌。

2010年6月,学院无线电测向队谷庆、司国文、潘勇威三名同学入选无线电测向国家队,学院余永乐老师作为本次国家队教练组成员,将一同参加7月底至8月初举行的中国无线电测向国家队集训,备战2010年世界无线电测向锦标赛。

2.2.2 在进行机电工程系数控专业竞赛组织的试点研究上,也

尝试实施“金牌战略”2006年,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室朱建平副教授等老师向学院领导提出关于参加省、市数控大赛的报告,由数控教研室实施组建比赛集训队,报学院加大软硬件投入,购买CAXA软件、SINUMERIK802D系统数控车床以及数控铣床等设备。学院为了提高师生数控技能,打出品牌,同意组队,前后投入16.2万元,所有经费直接在全年的教学投入中列支。有了学院的大力支持,机电工程系数控教研室信心百倍,赶紧组织安排训练,尽管比赛任务重、时间紧、经验少,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数控教研室的老师学生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斐然的成绩,不仅为学校争得荣誉,而且为专业建设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数维专业成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

2.2.3 高等数学竞赛及建模竞赛

2005年来,在学院“金牌战略”的推动下,数学教研室对组织学生参加高等数学竞赛和建模竞赛的辅导工作高度重视,经系领导研究确定,由主管教学的副主任负责,成立了由两名副教授和一名年轻教师组成的高等数学及建模竞赛辅导小组。辅导小组先在学校开设竞赛的选修课和网络课程,然后通过全校发动,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积极报名,组织选拔考试,遴选出参赛的学生。辅导教师按培训计划认真执行,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强化培训,使学院的参赛学生通过参加辅导班对高等数学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系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解题的基本功更为扎实。参赛学生普遍感到提高很大,信心增强,为参赛取得良好成绩奠定了基础。从我们取得的成绩分析,可以看出学院的数学课教学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而且也反过来促进了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辅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对赛题的研讨中,不断总结教学工作,调整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为进一步促进高等数学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3 实施大学生竞赛“金牌战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需要政策引导,落实保障,鼓励创新

3.1 构筑“金牌战略”的制度保障

学院积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结构模式,制定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从制度上、政策上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大胆创新。

学院明确规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热爱祖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是:一是培养将科学、工程、设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是突出培养的职业性、行业性,体现就业导向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三是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是体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需求导向性。人才结构模式是:知识+能力+素质。

学院印发了《大学生素质培养拓展计划实施方案》,成立了大学生素质培养拓展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学工办、团委、教科办、基础部、图文中心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主任组成,并制定了素质拓展计划、内容、素质学分管理办法等。

3.2 构筑“金牌战略”的师资保障

培养“金牌学生”必须拥有一流的“金牌教师”队伍,学院给“特长生”配备了素质导师,全程悉心指导,公开选拔有一定专业特长、创新精神及有培养潜力的学生,选取学院学科带头人和教研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担任导师,让特长生参与导师承担的技术开发、实习室的建设、实习项目研发等工作,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一技之长。通过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专题性指导,创新性实验等多种途径,促进了“教”与“学”观念与模式的转变,在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引导高职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实施特长生导师制,让“金牌战略”有了师资保障,进一步地提高了高职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导师在操作技能上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培养了一批技术拔尖、学有专长的学生,使学生毕业时,凭借“毕业证书+特长”、“毕业证书+实践经验”、“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3.3 构筑“金牌战略”的硬件保障

学院还创造坚实的物质的条件,为“金牌战略”提供硬件保障。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大学生创业,创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公司、书亭、超市等。通过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培训相结合的多功能校内实训基地,不断更新实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保证设备满足教育培训的多样性和技术先进性,让学生对现代化生产前沿技术有直接认识和掌握,并有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还建立一批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机电工程系数控专业为例,该专业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满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重点投资130多万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建的数控实验室,投入600多万元资金建成资源共享,技术含量高的数控实训中心,目前已拥有采用SIEMENS、FANUC、三菱等世界著名的先进的数控操作系统的数控机床27台。强大的校内实训条件,完全满足了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的需要,实验实训的开出率达到100%,形成了能充分实现基本技能训练、专项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现代化的校内实训基地。这些设备均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先进性,在同类学院中居领先水平。这些有力的实训设备、坚实的硬件设施,为“金牌战略”的实施,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都创造了很好的物质保障。

4 结语

实施大学生竞赛的“金牌战略”,就是要“培育特色,发挥特长,打造亮点,鼓励创新”。随着本课题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讨论,全院师生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度重视,并形成了规律性共识,充分意识到打造“金牌战略”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素质教育观,是传承和发扬学校“品牌优势”的需要;这些对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教育教学重点、提高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邢爱英,赵美霞.试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2]苏燕羽,毛纪陵.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2,(03).

[3]刘文明.试谈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模式的建立[J].煤炭高等教育,1999,(03).

[4]马少红.论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的若干共有条件[J].思想教育研究,2005,(11).

篇6: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构成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是实现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和公安民警切实履职的重要保障。而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的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根据公安机关与对公安政工人才提出的实际要求, 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警察职业道德, 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 具有扎实的公安思想政治文化理论基础, 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具备应用公安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胜任公安机关思想政治与文化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

二、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当前, 公安机关对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需要我们培养理论水平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知识修养深厚、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1. 警察职业意识培养。

警察职业意识培养是警察个体对警察职业的信念和态度, 体现了警察个体对警察职业的取舍、理想等主观偏好。人民警察的忠诚意识体现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和对法律的忠诚上。 (1) 因此,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以忠诚教育为重点, 全力打造学生的忠诚意识, 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上忠诚可靠的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责任意识:对于人民警察来说, 责任高于一切。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警察职业的法律性在警察头脑中的反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学生对法律的信仰, 在行使职权时努力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为一支纪律部队, 人民警察必须强化自律观念, 自觉遵守宪法法律以及有关条例、禁令, 确保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不出事、干成事。 (2) 因此, 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学习生活进行警务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素质培养。

道德素质。公安机关对政工人才提出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其中, 道德品质尤为重要。政工干部在品德上的垂范作用, 是一种“无声”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成为群众信赖的知心人的重要条件。因此, 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大公无私、鞠躬尽瘁的品格, 在工作和生活上, 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 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专业素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着重于从精神层面致力于战斗力建设。公安政工在实践中主要包括:政治领导、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思想教育、政治宣传等具体工作, 具有鲜明的专业性, 这客观上要求公安高层次政工人才具有与专业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知识素质。深厚的人文素养要求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在学习和掌握公安政工专业理论的基础上, 还要掌握公安业务知识、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 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去开展工作, 会更富有成效。因此, 还应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身心素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 这就要求公安政工干部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生在校学习阶段, 持续的体能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

3. 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在当前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 公安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严峻挑战, 公安工作日趋复杂, 这就决定了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造思维、开拓进取, 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新需求。因此, 我们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 各公安院校都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与建设上突出公安实践和专业特色, 加大实训教学力度, 努力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此, 我们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公安业务实践, 在业务实践的过程中, 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文字功底、口头表达等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科研能力。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生, 在强调“应用型”的基础上更应突出复合型教育, 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基础上, 应努力实现“教、学、练、战、研”一体化, 特别在“研”上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研”即围绕专业学习和公安业务实践开展的科研活动。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要注重在“研”上下功夫, 努力提高学生科研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机制

1. 形成一个联接教学和实践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应用能力及将来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公安政工业务实践环节涵盖丰富, 日新月异, 因此, 加强学校与公安机关的合作, 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 这对培养公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安业务实践。公安业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和公安机关这两种不同教学资源的优势, 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公安机关的实际工作, 培养正确的警察意识, 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建立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应建立一套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和公安机关实际需求的“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模块”、“方向培养模块”和“公安业务实践模块”三部分。“基础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安类基础课”和“公安思政工作基础课”三个子模块。“方向培养模块”则主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开设方向课, 主要包括:公安政策学研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警察伦理学研究、公安廉政与腐败、公安政工学等。除此之外, 学生在校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也应作为本模块的重要内容。“公安业务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和公安机关业务实践。此外, 还应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模块”, 以弥补学生相关知识的不足。

3. 形成研究生科研创新机制。

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 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打造一个包括研究生创新项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参加专业领域相关学术会议、建立学生学术交流组织和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的多元学术交流平台, 并通过学校的研究生科研政策及相关经费支持, 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 形成科研创新机制非常必要。

4. 形成一种教师不断学习、参与实践的师资培养机制。

精理论、懂实践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根据高层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的目标, 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 还应有丰富的公安业务机关实践经验, 了解和熟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因此, 我们应鼓励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造, 并让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业务锻炼, 教师也要注重以真实、鲜活的公安政工实践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 使学生能够了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5. 建立多维学生考评机制和人才质量跟踪机制。

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基础, 以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为了更好地向公安机关输送人才, 还要在学生毕业后建立毕业生档案, 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定期回访、召开新老生联谊会以及进行公安机关用人情况调查等方式,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

摘要: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的培养对于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公安院校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实践, 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以及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汝宽.论公安教育改革模式下侦查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贵州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0, (5) :103-106.

[2]王光森.警察院校大学生警察意识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8) :94-95.

上一篇:公司五周年庆典讲话下一篇:电影《赵亚夫》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