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2024-06-18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通用14篇)

篇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所持续关注和探究的问题.在当代,当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究造成人与自然紧张对立局势的原因,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途径.

作 者:赵云丽  作者单位:浙江女子专修学校 刊 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 

 

篇2: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

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将自然、经济、社会看作是一个复杂的运行系统,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的深刻把握,将现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中,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丰富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更多地是从生产发展的角度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揭示了自然之于人的根本意义,强调资源对于生产的重要性,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人的发展角度,更为充分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

1、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为了永续发展。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不断提高生活水平。而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环境的好坏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

2、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最高表现。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重要物质基础,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是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选择。人与自然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保证。

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是让人民群众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发展经济固然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但是,如果经济发展了,人们在地球上却没有了适宜居住的地方,那么,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我们确定更全面、更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

二、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根源。“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它不再被认为是自为的力量;而对自然界的独立规律的理论认识本身不过表现为狡猾,其目的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为消费品,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服从于人的需要。”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把任何活动的经济价值都置于其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之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最集中特征。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制度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那么,科学发展观则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曾经认为人在自然面前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忽视了人的受动性,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纠正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这种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根本转变、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的根本转变。

要解决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必须首先转变人们的观念,破除传统生产力概念所体现的与自然作斗争的旧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依据科学发展观,在观念上要实现从“人是自然界的主人”向“人是自然界的一员”、从“征服自然”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两大转变。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关系,是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还要认识到,为了提高生存质量,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抑制不合理的需要,把保护自然资源、建设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从而形成人与自然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反对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对自然的征服与索取,把生产力的发展看成是对自然资源无限制改造的“单向”发展过程。树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力观,培养生态价值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现代意识。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把人与自然和谐理解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当人类社会面临生态失衡、全球危机的严重挑战,陷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困惑的时候,我们迫切需要的正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新生产力概念正是人类同自然和解的理想方式,它既体现了对人类眼前利益的关注,也体现了对人类最长远利益的终极关怀。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作发展、把增长作为第一位的追求。“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效率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增长方式只回答了在要素投入方面用什么办法做大“蛋糕”的问题,而“发展方式”不仅在要素投入上回答怎样做大“蛋糕”的问题,而且在发展道路上回答了用什么样的经济结构、什么样的环境代价做大“蛋糕”的问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深刻地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

三、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具体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以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自然和人的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将完全抛弃资本主义关于自然界有用性的片面强调,彻底结束人类与自然对抗的历史,从而得以顺应人与自然关系的客观要求,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全面关系。自然不仅成为人的生活资料的来源,而且成为他们全面发展的源泉。自然界不单纯充当人的有用性资料,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作为人类发展资料的作用。通过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自然界成了充实和丰富人的世界的取之不尽的源泉。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达到了高度和谐。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在总体的意义上强调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使人与自然矛盾真正得到根本上的解决,那么,科学发展观则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出发,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式和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1、要重新认识节约的经济价值。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面临着很大的资源压力,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要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篇3: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审视

我国在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 首次明确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 出现了“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一词从提出至今, 不同学者因研究对象与研究尺度不同对其概念有不同的理解。目前, 国内一般认为, 生态安全其一是指防止生态环境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 主要是指防止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其二是指防止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短缺引起经济的衰退, 影响人们的生存条件, 特别是生态难民的大量产生, 从而导致国家的动荡。

二、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审视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最基础的, 最原始的, 不仅人类自身源于大自然, 人类经济活动的一切物质资源也均来自大自然。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 不断造成对大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 甚至在某些领域和地区出现破坏性的开发, 例如矿产资源过度开采, 水资源过度利用, 甚至空间资源也面临开发不当的问题。尽管大自然给予人类掘取的资源是相当丰厚的, 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急功近利却导向那些最容易获得的、开发成本低廉的领域。光能、风能、势能、海洋、地热、引力、生物等等资源不仅是天然的, 其中一些资源甚至是无限的, 然而由于下列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于这些资源的利用还是相当初步的:没有长远的战略思维;过分的商业目的导向;科学研究的滞后性;国家与区域之间利益争夺等等。

关于人类对于大自然过渡掠夺, 世界自然基金会 (W W F) 在2002年“生命地球”的报告中给出的信息是:“资源破坏, 地球透支!”该报告警言世人, 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 已经以20%的比例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 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根据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技术革新所作出的预测显示, 到2050年, 人类将消耗掉地球上的180%到220%的生物生长能力。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与生物的关系是第二层面的

人类在经济活动中, 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同样是贪婪的、疯狂的与不计后果的, 由此导致地球上的物种锐减。近几个世纪以来, 全世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 其中自16世纪以来灭绝的鸟类约150种, 兽类约95种, 两栖爬行类约80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的数字表明:现在5%的脊椎动物和10%的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 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百倍的速度增长。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 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而每一物种的丧失, 都将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自然变化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必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 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 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众所周知, 生物资源提供了地球生命的基础, 包括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所有的食物都来自野生物种的驯化, 世界上许多在经济上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物种分布在物种多样性并不特别丰富的地区, 人类已利用了大约5000种植物作为粮食作物, 其中约有不到20种植物提供了世界绝大部分的粮食。另外植物和动物还是主要的工业原料, 现存和早期灭绝的物种支持着工业的过程, 支持着商业利润的获得。从全球角度看, 物种丰富的生态系统无疑将为整个人类社会的未来提供更多的产品。

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人与人的关系是最深层的

人与人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一是它的社会关系层面, 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经济关系属于其中的一个方面) ;二是它的自然关系层面, 即生物意义的关系。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层面。在这一关系上, 同样出现了极端行为。群体意义上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奴役行为等, 个体意义上的享乐主义、自私行为、虐待、伤杀等, 虽然可以从社会关系角度破解, 但从自然关系上我们同样应该读出它的错误信息。这些极端行为本质, 都是将其他群体视为异己、视为仇敌, 平等、人权、和谐在这里荡然无存。

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在各个层面上的极端行为, 我们遭到了报应, 而且是最为现实、最为直接、最为惨烈的报应。如果说“非典” (包括艾滋病、癌症、瘟疫等) 是自然对人类微观方式的警告, 那么“雪灾” (包括地震、龙卷风、暴雨、海啸等) 则是对人类以宏观方式的警告。前者, 可能从外在伤害乃至毁灭人类, 后者可能从内在伤害乃至毁灭人类。人类的科技发现、发明与发展, 可能会降低天灾带来的危害, 但不能根本消除这种灾害。为此, 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 必须摒弃极端主义。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地校正自己的极端行为, 虽然不能消除天灾, 但至少可以减少天灾带来危害的破坏力与伤害度, 提高人类预警、防范与应对能力。

三、构建经济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客观地说,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自然原因, 更有人为因素, 而且后者是绝对的主要因素。这里的人为因素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沿袭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同时, 一些地方的环境和资源保护监管薄弱, 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理, 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人口增长和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生态安全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切实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1、树立全民生态安全理念

要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 改善生态环境, 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安全意识、树立全民生态安全理念, 将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本准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大力普及生态安全知识, 在全社会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 大力倡导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 以及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建设, 摒弃盲目追求过度消费, 倡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2、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 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 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 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这种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不仅大量消耗资源, 而且造成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使我国经济增长的效率长期难以提高。因此, 必须走出一条以提高效益和质量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

3、尽快完善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价格调控机制

目前我国高速度的经济发展, 是以资源的高耗费为代价的。然而, 资源的稀缺性在我国的定价机制上却没能很好地体现。现在中国城市的水价仍然是很便宜的, 还有能源、包括土地的价格都是很便宜的。城市水价每立方米相当于0.15美分, 这个标准跟德国相比是非常之低的, 是德国的十分之一。而跟其他发展中国家, 比如跟南非相比, 是南非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是免费的, 但是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的匮乏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这种定价机制不利于保护资源。合理的定价能够鼓励人们寻找和研究新的节约资源的技术, 对政府来讲也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来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密集度, 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有利于国家的生态安全。

4、逐步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

目前, 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 必须充分考虑限制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的产业, 加快有利生态安全产业的发展。具体讲, 要大力开展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整治, 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 限制资源耗费型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循环产业, 限制有污染产业的发展。某些地区完全可以以生态建没为重点, 将生态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生态走上良性循环的同时, 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5、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建设应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制和实施“十一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时, 应将生态环境建设的支出列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子。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 尽快建立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生态补偿机制。同时, 必须建立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 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生态建设。要鼓励农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通过承包、拍卖、合作开发等多种形式, 进行生态开发与建设, 所涉及土地的使用权要长期不变, 并允许继承、转让, 以促进长期生态投资。生态建设项目, 投资大, 见效慢, 投资回收难, 国家银行应设立专门的长期贷款, 来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建设, 有些项目国家财政要给予适当的补贴。中央和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应考虑生态补偿因素, 国家和地方可分别开展生态补偿试点。

6、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 坚持环境优先,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同时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 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做到增产不增污。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 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 合理选择发展方向,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 逐步恢复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

[2]叶文虎、孔青春:环境安全:21世纪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11 (3) .

[3]吴晓青:加强生态保护,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 22 (3) .

[4]左玉辉、华新、柏益尧:经济——环境调控[M].科学出版社, 2008.

[5]林嵬:对黄河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实证分析[N].经济参考报, 2004-04-02.

[6]保罗·克留格尔: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M].朱红译:科学出版社, 2007.

篇4: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室内设计 发展 人与环境

在人类社会进人21世纪的今天,人类生存和行为在范 围上已经逐渐扩大,内容上也日趋丰富与加深,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要解决人类生存与行为的全面要求与提高生活的质量,充分地满足人们置身环境中的生理与心理需要。因此,人们对其自身环境生存与行为质量认识程度,以及环境的优美化、科学化、合理化和完善化的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不仅说明了人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也表达了环境和人类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关系。

1环境的感知效应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作为室内空间主要在于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合理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此室内环境应当满足人们在生理上、心理上的各方面要求,应有舒适的功能设施,良好的空间视觉形象,不受周围环境的热、光辐射与噪声干扰的不利影响等。要想室内达到好环境,就必须使人的感觉效应达到最佳的状态。要处理好室内环境与人的关系,使人的感知效应达到最佳状态则需要室内设计师的精神创造,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中要研究人们的环境心态、这样对空间的形式进行创造时,就会使空间的形式具有精神的成分,具有情感的意识。所以,一个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的建立取决于环境的形式是否实现了人们生活世界的种种精神要求,取决于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映在室内环境上的理想程度。取决于室内设计师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文化体系中对室内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与创造。 室内环境是为人们室内活动提供的场所,它随着人们的生活而拓展扩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人们通过自身的感觉效应,在生存活动中不断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们对室内空间环境的感觉效应实际上是对空间的一种体验,不同的人群对空间的理解、对空间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更需要对环境进行人性化的处理和意义的赋予,把人们的主观感受渗透到环境中去,使其成为个性和时代性的环境模式,成为能反映新时代精神和物质技术发展的新的历史。

2环境创造的要求对室内设计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要创造一个对身体健康和有益适合工作、生活的环境,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文雅、舒适、美观的环境,以美化生活。因此,现代的室内环境设计师必须要考虑人们的社会风俗、文化氛围、生活习惯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向更丰富的环境设计理念发展,包括室内环境与文化;室内环境的表现层次与表现系统;室内环境艺术与审美信息传播;室内环境与人的心理作为;室内环境与形态构成学;室内环境与社会学;室内环境与民俗学等,并在室内设计的创作中充分体现出来,使我国的室内设计的创作进人一个崭新的高度。

第二,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

设计学科。当今的21世纪正是处在新的边缘学科与综合性学科不断出现的时代,许多新的学科既是分化的产物又是综合的产物。作为室内设计的发展也正是处于分化与综合的辩证过程,它借助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讨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规律,从“室内环境学”的角度来研究和预测其发展前景,从而调节、控制以达到利用、改造室内环境的目的。

第三,从环境的创造要求来看,室内设计的研究方法更加深人,对现在以及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一,从室内设计在现代环境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位置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具有更高的素质、修养、知识、技能和文化心理结构,应具有丰富的室内环境的工程设计的经验;其二,从室内设计师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它是丰富人们内在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室内设计师捕捉创作灵感的重

要手段。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直觉的理解能力,其作用是在整体把握感受的基础上,抓住审美信息所传递的特有意味,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其三,室内设计师应对环境空间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室内设计师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除了培养自身的情感效应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知觉,从对环境的细致观察、细致分析人手,大力的扩展想象的空间。

3对室内设计发展前景的展望

现代的室内设计给予未来的室内设计师是一种能力、一种创造精神、一种把握环境空间的观念和方法。我们看到对室内环境本质的研究就是室内环境如何体现人对环境的把握,如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如何处理好人与环境的最佳关系。室内环境氛围的完善程度决定了人们生存空间的理想化程度,这也是21世纪赋予我们设计师的责任。为了创造人们理想而又美好的室内环境,需要室内设计师与人们心灵的沟通,需要室内设计师的艰苦创造。设计以人为本,21世纪的环境设计、环境氛围必将更有诗意。

【参考文献】

[1]贾衡人与建筑环境【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

[2]齐伟民.室内设计发展史【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

[3]隋洋.室内设计原理〔Ml.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1).

篇5:消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消费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为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当代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突出表现,高消费及消费不足的畸形的消费方式是造成人与自然冲突的根源之一.改变消费模式,实行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崇尚精神消费是缓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紧张的重要举措.

作 者:赵保海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03刊 名: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7(4)分类号:B82-058关键词:消费 消费模式 人与自然

篇6: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渔猎文明时代,此时人们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第二阶段为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萌发,人与自然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和冲突.第三阶段为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充分发展,人与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冲突之中.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为生态文明时代.此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作 者:柴艳萍 刘欣 作者单位:柴艳萍(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部,河北,石家庄,050091)

刘欣(河北师范大学,科研处,河北,石家庄,050016)

篇7: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生存面临的威胁

生态平衡是整个生物圈保持正常的生命维持系统的重要条件,能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和稳定的物质资源。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就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生态系统的平衡往往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无法重建了,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能是人类无法弥补的。生态平衡与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甚至影响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研究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以便更好地保护生态平衡。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一环境问题。它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甚至毁灭,其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人类往往是无法抗拒的,但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不高,地域有限,只是偶然地在局部地区发生。而且一般说来受其破坏的生态系统经过一定时间是可以自然重建的。

由人为因素引起的生态平衡破坏称为第二环境问题。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使环境因素发生改变。如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不断排放到环境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夺性利用,使生态平衡失调。

(2)使生物种类发生改变。在生态系统中,盲目增加一个物种,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例如美国于1929年开凿的韦兰运河,把内陆水系与海洋沟通,导致八目鳗进入内陆水系,使鳟鱼年产量由2000万公斤减至5000公斤,严重破坏了内陆水产资源。同理在一个生态系统减少一个物种也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3)对生物信息系统的破坏。生物与生物之间彼此靠信息联系才能保持其集群性和正常的繁衍。人为地向环境中施放某种物质,干扰或破坏了生物间的信息联系,有可能使生态平衡失调或遭到破坏。

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必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人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就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在自然界中确定自己的恰当位置。

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影响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件中,不论是对整个人类历史发生永久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宇宙现象、地理、气候和生态平衡等),还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效能发生作用的自然因素(如矿产、燃料、水资源等),都对人类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在社会进步的条件下,人们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然环境,如生态平衡、自然资源等,对人类社会长久存在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离开这些必要的自然条件,人类社会便无法生存和发展。

三.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并协调与自然的关系。

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生活,而为了生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等需要。

人类生存面临的威胁

人类过度的掠夺自然资源和在发展中对环境的破坏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已经将人类的生存逼到了绝路上。

首先是对于珍贵物种的掠取速度超过了一个种群繁殖更新的速度。当该物种受到法律保护时,这种掠取就成了偷猎,历史上不少大型动物就是因此而绝灭的。现在仍有不少生物因此而濒危,如虎、象、犀牛等。

其次,人类活动范围大肆侵占动植物生存区域,使得多样性极其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向多样性极其单调的农业生态系统转变。

人类的最恶劣自然破坏行为是对环境的污染。它不仅使得动植物大量死亡甚至灭绝,还将人类自己的生活环境变成污水池,垃圾场,空气和阳光是有毒的。参考文献:

篇8: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研究

人地关系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

1 自然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性、文化发展、社会组织等人文现象受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支配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某一地理环境对成长于其中的那个人类共同体的物质生产活动情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并进而决定那个人类文明的类型及其发展进程。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此,世界各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就使不同地区的人类文明产生了许多差异,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文明,在其具体的、特定的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推动下,基本上是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这就不能不带有其文明初期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特征的社会生活所打上的深刻烙印。如生活在高原、草原地带的人们主要从事畜牧业,生活于大河流域的民族多过着农耕生活。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2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该目的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人类经过了对自然顶礼膜拜、唯唯诺诺的漫长历史阶段之后,通过工业革命,铸就了驾驭和征服自然的现代科学技术之剑,从而一跃成为大自然的主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相继走上了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加速了世界文明的演化进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土壤侵蚀、森林锐减、沙漠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允、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的结果[1]。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种种始料不及的环境问题击破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美好神话,固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历史把人类推到了必须从工业文明走向现代新文明的发展阶段。

3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经验教训促进了人类的严肃思考:环境问题既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不正确态度所造成,也就只能依靠改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来解决。20世纪的历史必然会记录下6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其中最突出的是联合国召开的两次大会: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两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明确了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应改变发展的模式,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生态环境相协调。它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的承载力之内。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低于资源的再生速率,必须通过转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如果经济决策中能够将环境影响全面系统地考虑进去,这一目的是能够达到的。但如果处理不当,环境退化和资源破坏的成本就非常巨大,甚至会抵消经济增长的成果而适得其反。

当前人地关系观念已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协调论”风靡全球,生态伦理学也迅速崛起,反对人类随心所欲地对待地理环境,强调人类要主动地尊重地理环境。从更宏观的观点看,地理环境本身受地球制约的,而地球只是太阳系一员,宇宙的沧海一粟。所以人类更不能妄自尊大,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建立生态文明[2]。新的生态文明最大特点是要求人类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何其多.西南旱灾的原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1,2:304-306.

篇9: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人类是自然的“天之骄子”,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人类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空前发展。在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亲缘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疏离。因此,大自然也将频繁发作的自然灾害作为对人类以上行为的回报。您是目前国内从事生态修复的顶级专家,对于以上观点您是怎么看的?

王夕刚:毫无疑义,这几年频繁发作的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这样的灾害还会延续很多年。以北京为例,每当暴雨来临时,整个城市出现的严重“内涝”就是大自然对于人类不断侵蚀自然绿地的惩罚。除此以外,广东、浙江、辽宁等省市,频频发作的“水漫金山”现象更是大自然对我们现行的“粗放式”城市发展模式的拷问!

记者:您认为生态修复是对人与自然亲缘关系的发展吗?

王夕刚:我们公司从2003年起针对山西煤矿区、内蒙沙化区,土壤盐碱灾害,重金属、石油污染区等开展生态修复。在山西襄垣县潞安集团常村煤矿煤矸石山的生态修复中,我们采用植生袋生态恢复技术对山体进行生态复绿。该技术采用二月兰、波斯菊、黑麦草等地被植物,紫穗槐、紫花苜蓿、沙打旺等小灌木,共同组成生态群落。以上植物都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有良好的根深性,根系能扎透植生袋到达矸石山表面压实土层,顽强地扎根于地下。该项目的竣工完成,不仅有效遏制了煤矸石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更使得被修复的煤矸石山体整体呈现出“四季开花花似锦,东西南北各不同”的独特景观。

在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中,我习惯以生态学的系统理念来指导工作,用生态的办法来做景观!比如:在给企业做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我会依照当地植被的特点,就地引进、栽培当地物种,使这种景观成为符合当地气候、土壤、温度、湿度条件的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独特景观;而不会效法某些地方,为了营造该地区城市景观而不惜人力、物力、财力,从千里之外的地方去把当地的一株生长了很久的大树“移花接木”到本地来。这种作法虽然使本地的景观呈现出良好的园林效果,却破坏了另外一个地方物种的生态平衡,因为每一个地方的物种生态链都是大自然成千上万年自然进化、自然选择的结果。

我们开展生态修复的宗旨就是要偿还人类对大自然的“欠债”,我们要做的工作不仅是绿化荒坡、荒漠,更要致力于保护和发展当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使人与自然本来具有的亲缘关系得到发展。

记者:我国是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国家,除了沙漠以外,“石漠化”现象也较为严重,对此,您有何看法?

王夕刚:石漠化现象主要集中在以贵州、云南、广西等为代表的具有喀斯特地貌的南方省份。目前,我国石漠化面积已达12.96万平方公里,每年大约吞噬1856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总体呈加剧趋势。

近几年,石漠化更以年均2%左右的速率扩张,尤其以贵州省最为严重。石漠化不仅直接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致使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迅速减少,更使人民的生活极度贫困。如毕节市的田坎乡,全乡面积61.27平方公里,人口14.484千人,但人均耕地只有0. 19亩,远远低于联合国的0.83亩耕地的警戒线,全乡人均收入仅1449元。石漠化地区人民为了求生存,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作代价,从而导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现在看来,由于老百姓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模式造成的大量水土流失,是导致石漠化演变趋势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把植物生长的载体“土壤”,固定在石头上面呢?很明显,仅靠简单的“种草养畜”的办法是不够的,这种办法的缺陷在于:由于植物的品种过于单一,而导致的病虫害加剧等原因,将使生态治理的工作半途而废。

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措施主要包括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人工种草等。但是,这些措施只能是针对石漠化程度不太严重、依然有土壤层存在的区域。对于强度石漠化地区,土壤流失极为严重,只剩下裸露的岩石地表,土壤层被完全破坏的地区,常规措施则难以实现。

为了在顽石上重筑人类的“绿色家园”。我们公司自主研发了一种“人造土壤”,该技术是利用城市污泥、矿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以及各种农作物废料为原料,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处理,并结合本地条件加入无机原料粉﹙即造土母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具有蓄水、透气、养分等功能,能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基本条件的人造土壤。

尽管如此,石漠化治理的任务,依然任重道远,除了我们的政策要走在前面、技术要跟上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机制如何得以维持,现行的体制框架能否为石漠化的治理彻底松绑!

记者:人造土壤的发明对于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矛盾有何意义?

王夕刚:中国最丰富的资源是人口,中国最短缺的资源是土地,中国最严重的问题是环保。看看下面的数据,我国的环保状况令人揪心!到199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累计堆存量已达66.4亿吨,现在全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污染正迅猛地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约95% 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垃圾运到农村或倒入江河,“三度”污染农田已超过1亿亩……

人造土壤技术是解决上述诸多矛盾的一把金钥匙,这是因为:(1)人造土壤的原料是工业、农业、采矿、建筑等各行各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还包括城市生活垃圾、河湖淤泥等(有害物质除外)。把这些污染环境的东西用来制造土壤,把这些废弃物变成宝贵的资源,这就是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2)该技术简单易行,老百姓能够接受,便于推广,同时也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对社会有序化发展、社会效益的提高都是有利的。农业的稳定发展必定能促进我国其他经济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而使我国首先做到把发展经济、环境保护、恢复自然界生态平衡等许多看似矛盾的自然及社会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良性循环,达到“道法自然”的境界。

篇10: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与自然; 矛盾关系; 生态自然观; 可持续发展;

从古至今, 哲学研究的永恒课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急速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 引起了人类对生存危机的担忧,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日益被关注, 亦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两者间的关系。为了保护好人类生存底线———自然环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共同任务, 人类必须理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以现代生态自然观为指导,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发展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一、生态自然观的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精力去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很早就注意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他们汲取古典哲学自然生态观的成果, 在他们的着作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自然思想, 这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现代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新时期的发展, 是人类对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必然结果。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特征

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 是系统自然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严重生态危机后, 人类的自觉反思与觉醒, 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 也是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生态自然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表现形式之一, 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改造自然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导地位。现代生态自然观认为人类是以能动的主体形态存在, 而不是以自然形态存在。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力量和有组织的活动, 控制自然;人类发展科学技术为, 按照自身的需要而改造自然, 展现在人类面前的自然界主要人工自然的形态存在。所以人的社会属性在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

另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现代生态自然观强调和谐。现代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需要在遵循自然界的固有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能动性的改造自然的活动, 否则, 自然界会报复与惩罚人类。在生态系统中, 只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但人类调节和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受到自然规律的约束, 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并按规律办事。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自人类出现以来, 自然界在与人类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中, 逐渐发展到高级阶段。从此人类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又要从自身的需要出发改造自然, 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考察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可以发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 大致经历了对抗、征服、和谐发展三个阶段。

对抗阶段。这时, 人类刚刚诞生, 使用着原始简陋的生产工具, 生产力水平不高, 调节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足,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原始的统一。一方面, 人类依靠简单的工具或者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一切所需;另一方面, 对人类来说自然界神秘莫测, 主宰人类命运的“神力”无处不在。自然界是人类依存的对象, 同时又让人类感到恐惧、迷信和崇拜, 原始的宗教和迷信由此产生。

征服阶段。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 人类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强, 特别是随着近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人类征服、改造甚至驾驭自然的步伐加快加大, 人类的欲望进一步膨胀, 人类不再满足于“利用和改造自然”, 而要“统治和主宰自然”。在人类践踏大自然的过程中, 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自然在人类的“统治和主宰”下逐渐“退化”, 而人类在征服中, 逐渐发现, 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遭到了灾难性的破坏。

和谐发展阶段。在“征服阶段”中, 人类不得不面对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日益威胁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这进一步引发人类开始理性的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逐渐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之道。人类破坏了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 人类自身也将被毁灭。

当前, 人与自然的矛盾性质和特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人类在为自己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的同时, 也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的污染, 无节制的人口膨胀, 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到破坏, 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失稳, 导致了诸如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逐渐消失、土地沙漠化、资源匮乏等一系列全球的生态环境危机问题。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进程, 不难看出, 自然是人类索取物质资料并得以生存的.对象, 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精神财富产生及进步的源泉。人类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 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 必须改造自然以提升环境的舒适程度;与此同时, 对自然的改造也必须适度, 必须保护好生态环境, 这是人与自然关系演化至今给人类提出的时代要求。因此, 人类必须理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维持生态平衡, 发展生态产业, 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四、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及兴起, 是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形式, 也是生态自然观发展的必由之路。可持续发展, “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 美国布朗 (Lester R.Brown) 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以来, 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发展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目前, 发展科学技术也成为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用以维护生态平衡, 改善人类生存环境,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保证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妥善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条件要求, 必须坚持绿色发展,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发展之路。

总之, 人类向自然的无止境索取和破坏性开发, 引发各种不可持续现象的发生, 人类社会日益受到严重的“生存危机”的拷问, 其“根源在于以往人类对于维系自身生存发展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忽视”,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所规定的‘界限’以维护人类生存系统及其可持续性, 这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本原。”。坚持以现代生态自然观为指导, 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 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考虑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和范围, 运行和控制经济系统的发展, 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协调发展。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同时, 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繁荣。充分运用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维护生态平衡, 与自然界建立和谐共存关系, 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黄顺基.自然辩证法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

篇11: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与自然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人类征服、改造甚至掠夺自然;自然又加倍报复人类;人类与动物争夺生存环境;人类与动物相互伤害.要实现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和谐,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以及树立科学文明的消费观等等.作 者:韦继辉 李彦龙 WEI Ji-hui LI Yan-long 作者单位:韦继辉,WEI Ji-hui(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李彦龙,LI Yan-long(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管理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篇12:竞价推广和自然推广有什么关系呢

1、啥是查找引擎排行推行呢?查找引擎推行是经过查找引擎优化,查找引擎排行以及研讨关键词的盛行程度和有关性在查找引擎的成果页面获得较高的排行的 推行手法。查找引擎优化对网站的排行至关重要,由于查找引擎在经过Spider(蜘蛛或许爬虫)程序来搜集页面材料后,会依据杂乱的算法(各个查找引擎的 算法和排行办法是不尽相同的)来决议页面对于某一个查找词的有关度并决议其排行的。当客户在查找引擎中查找有关商品或许效劳的时分,经过专业的查找引擎优 化的页面通常能够获得较高的排行,这种归于天然排行是不花钱的,是靠SEO技能做上去的,也是最强悍的一种。

2、啥是查找引擎竞价排 名呢?所谓查找引擎竞价排行是查找引擎关键词广告的一种方法,依照点击付费的准则(点击报价不等于出价),对购买了同一关键词的网站进行排行的一种办法,

竞价排行也是查找引擎推行的办法之一。中文查找引擎baidu、搜狗、搜搜等都采用了竞价排行的办法。竞价排行的根本特色是按点击付费,广告出如今查找成 果中 (通常是靠前的方位)若是没有被用户点击,不收取广告费,在同一关键词的广告中,付出每次点击报价最高的广告摆放在第一位,其他方位相同依照广告主自个设 定的广告点击报价来决议广告的排行方位。竞价推行的作用其时就能够看见,有变换与否也是直接看见的,这是竞价推行最明显的特色。

篇13: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环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体素质

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是人的发展,人,特别是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出发点。共产主义作为马克思憧憬和探索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其具有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

1.1 人的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的活动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不再屈从于旧式分工和狭隘的职业划分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选择工作领域,自由地进行创造活动。马克思就曾说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在早期人类社会,人的活动受自身认识和实践水平的局限,呈现简单性、片面性。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日渐趋向统一,生产活动和创造活动不再矛盾,人们所从事的活动是多层次、全方面的,自由休息活动时间增多,人们的活动将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

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社会存在物。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直接决定了人的发展程度,因而“个人的全面性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现实的人超越旧式分工、地域和民族的种种局限,广泛地参与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之中,并利用人类进步的一切积极成果来丰富、完善和发展自己。在这个意义上,此时的人们,不仅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人们通过更深入、更广泛的社会交往,又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的活动的全面性。

1.2 人的能力和素质的发展

人的能力是在劳动实践中形成并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有机构成的复杂系统,不仅包括脑力和体力,还包括潜力和现实能力。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发挥和发展人的能力将成为目的本身,人们能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其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体力和智力将得到充分协调的发展,劳动活动不再是束缚人们的求生活动,而成为一种身心享受。同时随着美育的普遍开展,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人们将按照美的理念来改造自然。

素质是人的知识、经验、智能等因素的统一,是能力的基础,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素质的高低。拥有较高的素质,那么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更强的适应力和创造力。因此,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首先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发掘人的潜能并进一步全面提高人的能力。

1.3 人的个性和需要的发展

自由个性的形成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马克思看来,自由个性包含着多层含义,不仅意味着自由性,还意味着自觉性与自主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标志性特征,以自由个性即个性化的人格为最终体现。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中人的需要达成丰富性、普遍性,他认为首先工人要有较高的生活需要,才能真正迈入社会主义形态。人有多层次的需要,最低层次是安全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们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便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人的需要呈现出全面性、多样性。全面发展的个性需要,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精神生活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创造的需要等。

2 人对自然的改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是生态哲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自然是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宇宙的总和,是无限多样的客观存在。狭义的自然是指与社会相区别开的物质世界,即自然界或自然环境,本文讨论的自然是狭义自然。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的,最初人们对自然是懵懂无知的状态,还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和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开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的实践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摆脱了对自然界的完全依附,逐渐成为自然的对立存在,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生活动机去改造自然。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人不仅仅只是适应、顺从自然,而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去改造自然。

人在对自然的了解日益加深的基础上,基于提高自身生存质量的考量,不可避免地开始对自然进行索取和掠夺。人们从适应自然转变为征服自然,无限度地索取自然界一切有利于人类的资源,争当“自然的主人”。科技作为人改造自然的武器,它的迅猛发展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让人渐渐产生“自然服从于人”的片面意识,认为可以利用科技征服一切。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产生的功利价值观驱动下,人们更多地从经济利益角度去考虑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却忽视自身行为给自然界造成的伤害,忘记了原本应该和自然相处的基本态度和立场。恩格斯早在《自然辩证法》中就说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也正如恩格斯所言,尤其近代工业兴起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紧张和恶化,自然生态逐渐失衡,甚至爆发严重的生态危机。

3 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影响

自然环境问题一直都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研究已经走过了漫长的过程,并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类任何形式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着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会产生不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把握自然环境,利用它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3.1 对人的生理的作用

相较于生活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区的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人,由于面临着资源匮乏、气候恶劣、自然灾害等问题,,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寿命也相对来说较短。而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优越地区,人们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下,人能更和谐地与外部环境相融合,也能更好地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

3.2 对人的心理的作用

由于人对自然环境有着不同的心理需求,因而一个人在清爽、美丽的环境中会感到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在贫瘠、荒凉之地会失落、会恐惧。人有生理、安全、审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要,恶劣的自然环境却仅仅只能满足人最低层次的需要,甚至有时连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都不能满足,没有需要的拉动,人很难进步提升,更不可能达到自由全面发展。相反,在优越的条件下,人们不在受困于生存和基本安全问题,转而追求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在这些高层次需要的推动下,人们才会开展丰富的活动,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进而促进人的更高水平的发展。

3.3 对人的文化素质养成的作用

自然环境不同,对人的文化素质养成的影响也就不同。优越的自然环境能让人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能让人们重塑审美观念,按照美的标准去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使人们养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还能提升人们的文明礼仪水平和公共道德。激发其热爱环境、关心集体的集体主义观念,能够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优越的自然环境,可以促使人不断改善公共道德,提高个人修养。相反地,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奔波于满足自身基本的生理和生存需求,无暇顾及追求美和实现自我,因而在这里自然环境对个人的文化素质的促进作用非常有限。

4 主体因素对自然环境影响的转化

一般而言,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利于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但这并非绝对。在一定条件下,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的作用能相互转化。

自然环境作为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因素,对人的影响因人的主体素质而异。宏观的主体素质包含人的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微观的主体素质包含着人的素质、个性、爱好、兴趣、特长、能力等,能力又可以分为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两个基本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正是由以上提到的这些主体素质的差异造成的。

4.1 适应和调节能力对自然环境作用的转化

先天适应能力是通过遗传等途径获得的个人的一种潜在的能力,个人调节能力则主要通过后天实践而形成的一种能力。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中,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中介转化作用。

一个人如果拥有良好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恶劣的自然和外在环境对其发展的消极作用不仅会不断减弱,反而还有可能转变成为个体前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相反的,如果缺失良好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优越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也会体现不出来。起着中介转化作用的先天适应能力和个人调节能力的不同可能会造成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影响。在先天适应能力既定的前提下,为了实现人的更好发展,应更注重培养和树立良好的个人调节能力。

4.2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对自然环境作用的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是人主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不仅能体现人的总体发展水平,还能推动人进一步实现自我发展。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品格素质等的集合。思想道德素质与人生观密不可分,引导着人们如何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作为现代人素质结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素质,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其中包括敏锐的思维、全面丰富的知识结构体系、科学合理的方法、具体的创新实践能力等,这些都有利于个人成功地开展各项活动、实现个人全面的发展。

自然环境和主体的文化素质是影响人的发展两个重要因素,作为中介转换作用的主体文化素质直接影响着自然环境对人的不同作用。由此可见,作为内部条件的主体文化素质必须与作为外部条件的自然环境相协调,共同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主体自身文化素质不过硬,即便外部自然环境再优越,也不可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反地,主体自我素质发展强化到一定的程度,即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能磨练意志、激发潜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具体到个人而言,如果未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使再优越的自然环境也不能助其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而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若能始终保持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从自身出发,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样的情境下,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非但不会阻碍个人的发展,相反地,正是由于形成了良好的个人主体文化素养,使其明白个人的价值要在产出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得以体现,于是在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磨练了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了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5 结语

良好的的自然环境不一定就会促进人的身心发展,而恶劣的自然环境并非必然阻碍人的发展,二者之间可以在主体素质这个一定条件的作用下相互转化。把握好自然环境与主体自我的建构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面对优越的自然环境,抱着谦卑感恩的心态,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借助有利的条件,在顺境中争取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也不能灰心丧气,应该把外界的不利条件当做是锻炼自己的机会,在逆境中奋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人民出版社,198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

[4]弗洛伊德.自我与伊德[M].何清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5]王顺顺.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不同作用之哲学探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篇14: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文章从解构分析的角度,讨论二者关系中的各自地位,分析协调二者关系应坚持的原则,对制定正确的统筹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在解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把抽象的自然界转向人的自然界,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①,体现了人的决定作。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一定要辨证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一、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

(一)和谐社会中要以人为本

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社会矛盾的解决称作自由王国。二者分别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前者获得的是类自由,后者获得的是个体自由。人类最终的自由和解放,正是在处理这两类关系中得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社会的矛盾斗争,也会使人与自然关系发生根本的质的变化,类自由的获得,是以个体自由为前提,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做的经典论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

1、以人为本的依据

(1)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人作为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和有意识的存在物,有多种形式的需要,正是这些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人的生产活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从而实现人类的自觉、自为、自主即全面自由。

(2)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明确指出人是“社会联系的主体”③,即“生产的主体”④。“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穷尽的丰富性’,它‘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⑤

(3)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写的那样,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的。和谐社会是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社会形式。

2、以人为本的内涵

(1)以人为本的“人”,从哲学角度来说,应该包括类存在意义上的人、社会群体意义上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个性的个人以及一切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2)以人为本的“本”,是把人看作主体;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前提、最终的本质和依据;把人看作目的。

(3)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以民为本,还包括其他意义上的人,更有包容性;不仅关注人们之间的共性,还关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更多内涵性;要求对现实社会中一切违背人性发展的、不尊重人的现象进行反思和纠正,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超越性。

(二)和谐社会中要承认自然在整体上仍不可被超越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超越整体的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人对自然的改造必须以现实的自然为出发点,也就是从现实的自然出发来改造自然。现实的自然既是人改造的对象,也是人改造活动的起点,人的一切改造自然的活动都是在自然之中发生、发展的。自然力有多大,人改造自然的可能性才会有多大;自然力的界限就是人改造自然能力的界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部分的存在和发展必然要以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为基础,部分不可能超越整体。

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不能超越无限的自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人的认识总有受到当时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我们可以说,人的延续是无限,人的认识和实践发展也是无限的,但前提是人所在的地球还存在,所在的宇宙还存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讲,人的认识其实是有限的。自然包括人改造过的人化自然、人有所认识但尚未改造的自然以及人尚未认识的自然。显然人类未知自然的层次要比已知自然的层次大许多。

3、人的活动是受限的,不能超越自然规律

人的活动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改造自然,实际上是将自然规律内化为主观力量来改造自然。正如黑格尔所说,理性的狡诈在于利用自然来反对自然。但尽管理性狡诈多端,可以超越自然的诸多限制,仍不可能超越自然规律。当今社会面临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根本上不是工业化、现代化的过错,而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结果。

二、统筹人与自然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一)在实践上,促进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运动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合理的实践应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双向运动的过程。人既要发挥自身的力量去占有自然物质,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对待自然不能粗暴地征服,“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⑥“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提倡的这种双向运动,突出强调人在实践中要从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平等地对待自然。

(二)在认识上,坚持人与自然主客体性辨证统一

马克思曾指出:“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⑧。人作为主体来认识作为客体的自然。但这种主客体地位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如果认为自然界没有情感、目的,认为动植物只有肉体没有灵魂,只有受动没有主动,那么“自然实在当中亦就不可能存在目的因,对自我决定或目的因而言也就不存在创造力,但若没有某种趋向于理想可能性的目的因,那么理想、规范或价值就不能发生作用。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一切原因都源自过去有效的原因。如果没有旨在实现理想的自决,便不可能实现任何价值。因为自然事物或活动间的相互作用不涉及价值观问题,所以自然中不会存在内在的价值”⑨。由于自然客体没有内在价值,只是一个完全按照我们的目的加以改造的对象,成为人类的工具手段,必然造成人与自然的对抗。对此,必须从认识上,坚持人与自然主客体的辨证统一。

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要求自身解放的必然结果。在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不是说矛盾和斗争就不存在了,而是说彼时人类已经能够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来与自然的物质能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和协调,因而使其不至于产生危及人或自然生存发展的消极后果。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是存在于这种永不停息的动态矛盾运动中。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上一篇:压疮病人的饮食下一篇:浅谈小学食品安全与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