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

2024-06-19

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共6篇)

篇1: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

21世纪,社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当然需要剧本很多条件,但是最起码的应当具备身心健康这一条。更何况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那么当前我国广大中小学的身心健康及心理素质的水平如何呢?

当今社会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索罗们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一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受父母的哎,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可见,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人儿,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提高教师素质被提上了重要议程,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心理压力日增,由此而引起的心理应激不断威胁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为此,在京师应用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战研修班暨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中,课程研发组专家们特将心理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纳入课程第一天,因为专家们深知教师要很好的完成自我成长、身心幸福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课程目的:

通过面授课程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掌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辅导的实际操作技能技巧,并注重在学习中提高自我察觉能力,促进自我成长。

二、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课程主题与内容

第一天:

心理教师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成长:

1、心理教师的定位;

2、专业素养;

3、自我成长

校本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

1、心理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作用;

2、如何制定校本心育计划;

3、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地校本参观学习

第二天: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

1、心理活动课的界定;

2、设计与实施;

3、课程评价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及活动方式:学习辅导;自我认识辅导、人际辅导;

情绪调适;适应辅导;生涯辅导等

第三天:

学生团体辅导技术:

1、学生班级辅导的原则、基本技巧、基本过程;

2、团体辅导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心理咨询的原则的运用;如何建立良好关系;会谈提问等技术;

第四天:

教师压力调节策略:

1、认识压力;

2、教师压力的来源;

3、教师如何管理压力;

学校危机干预策略:

1、学校危机干预的基本架构;

2、学校危机干预技巧;

3、学校危机干预案例分享

三、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导师介绍

董艳菊

◆北京市重点中学心理教研室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国十佳心理教育工作者

◆新加坡教育部特邀访问学者

◆北京十佳优秀心理教师

◆中学心理一级教师

◆从事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成功实践经验。

四、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课程适合对象:

1.现任或将要承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或兼职教师。

2.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班主任、科任教师。

五、国家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课程详情:

培训时间:2014年7月14—17日(4天)

研修期满,颁发《中小学心理教师实战研修班结业证书》

同时可报考: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职业培训合格证书》 和 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和共青团系统共同颁发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证书》

篇2: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

射洪县金家中学校 梁兵

从教十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也已10年,这方面虽谈不上绝对高度,自认为了解学生们的心思,还算得上一个称职的班主任了。但是这几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这些学生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教了?……直到参加了遂宁市教体局组织、遂宁电大承办的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我才猛然明白,学生的一切问题都能在心里辅导这一块找到答案!

虽然集中培训只有短短的十几天,但是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很多知识,有了很大的收获:

一: 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加强了对心理问题的重视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很多问题的产生,实际上都是心理问题。以前,一直以为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做错的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如上课迟到、旷课,因此一直教育学生不可以这样或那样,效果呢不太理想,学生依然如此!但通过心理辅导后,才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有些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上的问题。因此,今后的工作我们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心理辅导培训,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

二:了解了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巧

在心理健康辅导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辅导技巧,比如要学会接纳、倾听、共情等。说说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完全接纳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困难。当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帮助时,我们首先要接纳对方,即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方,认真倾听困扰着对方的事情,对其产生共情,感受对方的感受,了解其情况,让对方的情绪得到宣泄,然后一起探讨,最后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心理辅导员,懂得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主体,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作为年轻辅导员,虽然有工作的热情,却缺少处理有些问题所需要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这就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探讨。这也是我以后的发展方向。

三:提高自身素质迫在眉睫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自身就有很多不好的行为习惯,又怎能教育出好学生呢?科学的掌握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知识和特点可以更好的帮助自己工作。有渊博的知识,有某种特长,这样学生自然会尊重和信赖自己,把心里的疑惑和小秘密放心的告诉自己,为心理辅导工作的展开带来益处。

四:注重自身心理健康

为什么现在反而越来越多的教师自身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心理疾病甚至到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当今社会高速发展,人们不得不加快生活的节奏。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工作压力扑面而来。教师也一样,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这样,或轻微或严重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演变成心理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因此,教师也要学会释放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压力,对自身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自己健康了,才能有更饱满的精神去应对和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更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同时要明白一句话:教师是人,不是神仙!不要被社会的高调所迷惑: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什么红烛、春蚕!更不要被这些论调所压迫!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

篇3:论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必要性

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是当今社会职业资格准入的先决条件, 是确保建立高素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需要, 是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需要, 更是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 是当今社会职业资格准入的先决条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从而导致专业职务种类迅速增加。为了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 确保专业职务由具有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担任, 由此产生了职业准入制度, 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认证的本质是一种以职业技能为着眼点的职业准入制度, 是获得担任所从事职业的专业职务的资格。任何专业职务, 如果没有基本的准入制度, 就不会形成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就无法衡量职业的专业技术含量, 就不会建立与获得专业职务所付出相适应的、预期回报的职业制度。只有在承认获得专业职务时有所为与无所为的差别, 才会对建立相应的良好的职业环境有所裨益。[2]

(二) 是建立高素质思想教育工作队伍的需要

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3]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 因此, 对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要求较高。实施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无疑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其他技术领域一样, 缺乏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高校辅导员都是由各院系或各高校主管部门安置, 这种安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明显的非理性性质, 因为他们不是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自身发展角度考虑。辅导员的来源主要是学校毕业生, 不能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人员或在外聘请的一些兼职工作人员等, 形成了辅导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现象, 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院校尤为突出。加之目前辅导员流动的渠道不畅通, 其结果是社会对辅导员的认识普遍较低, 进而导致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要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适应当今社会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 适应新时期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需要, 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势在必行。在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之后, 只有获得职业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 使所有的权力干涉和非理性的人事调配现象消失, 从源头上净化高校辅导员队伍。因此, 实行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是建立高素质辅导员工作队伍的法律保证。

(三) 是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基本上都已在18岁以上, 他们各项生理机能和功能都已发育到成年水平, 这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了独立自主的心理, 但由于他们涉世不深, 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 往往不能理性地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加之他们思想活跃、道德文化水平较高, 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这些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复杂和更有难度, 这需要高校辅导员具有精良的业务能力。在这种形势下, 只有职业化、专业化的人才逐渐进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来,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才会新举措、新局面、新成绩。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以后, 对于求职者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将成为他们的敲门砖, 他们必须通过勤学苦练、反复实践, 用职业要求塑造自己的专业素质, 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 以获得在职业道德、技能等方面的较高修养, 使自己成为具备专业化素质的高校辅导员后备人才。在取得职业资格并获得聘用后, 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娴熟的职业技能将会有助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在岗的高校辅导员来说, 也会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只有靠优异的工作成绩才能守住现有的工作岗位。否则, 许多已经取得职业资格的高校辅导员后备人才就会取代他们的位置。在这种竞争面前, 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充实自己, 千方百计提高工作实效。职业资格制度将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把不称职者淘汰出局, 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保证高校辅导员人力资源持续优化,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向前发展。

(四) 是坚持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具体到高校学生工作而言, 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学生的发展问题。在学生工作中, 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他们了解每一个学生, 尊重每一个学生, 关爱每一个学生, 教好每一个学生, 学习每一个学生, 依靠每一个学生, 服务每一个学生。他们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的主力军和排头兵, 他们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 实行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 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生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是学校坚持以生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方法

学历认证、考试认证、培训认证相结合的资格认证体系比较符合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学历是学习经历的证明, 是从业者在学校受教育程度的标志。职业技能考试是考核从业者的重点基本理论知识和工作中实际操作能力, 包括在专业理论上所达到的程度, 它真实而准确地反映证书持有者的理论与实际水平。培训则是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 使他们能胜任目前的工作。

(一) 学历认证

学历认证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的主要方法。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一个比较老的专业, 作为一门高等专业教育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我国在师范院校普遍设置了这个专业。[4]因此, 学历教育具有以下优点:第一, 教育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很注重理论性的教育, 这样使未来的辅导员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使他们在还没有真正接触到政治思想工作之前, 就已经对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方式、方法、原则等有了系统的了解, 有利于他们未来尽快熟悉政治思想工作;第二, 较强的专业性。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是学生工作, 要在与学生的交往、相处中不断摸索经验, 努力尽到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责任。[5]因此, 需要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管理能力, 不断创新的能力、规范行为的能力、驾驭危机的能力等等。所以, 在接受学历教育时, 学校都会培养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有效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 并且把这些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习始终, 使这些学生在还没有走出校门的时候, 已经完全具备担任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能力;第三, 可发展性。我们都知道, 受过专门训练的人, 在专业发展上有很大的潜力。因为他们受过系统的教育, 在实践过程中, 会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努力加以改进, 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向更深的层次发展。因此, 学历认证应当成为高校辅导员认证的主要方法, 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直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使他们成为未来高校辅导员的主力军。

(二) 考试认证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考试是取得职业资格的另一个主要方式。由于大学是由不同院系、不同专业所组成的。因此, 辅导员队伍应该由多种类型或专业的人才组成, 仅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辅导员不利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就需要有一个合法途径让其他方面的专业人才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考试应当是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人员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唯一途径,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人员素质。要获得高校辅导员专业资格认证, 必须完成一定的专业课程学习, 通过规定的考试程序, 合格者授予相应的资格。

(三) 培训认证

培训认证主要针对的是在职辅导员人员, 这是由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所决定的。在现有的高校职辅导员中, 真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很小, 如果完全用学历认证或考试认证, 不符合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因此, 对现有的高校辅导员工作人员的认证应当采取培训的方法, 达到职业资格认证的基本要求, 使他们能够胜任目前岗位, 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在岗人员要想获得职业资格, 必须接受专业知识继续教育。在培训认证过程中, 要力求教育层次、形式的多样化, 将岗前、在岗、岗后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同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起来, 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他们达到资格认证标准要求的能力。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一定要从我国国情出发, 从多方面创设条件确保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笔者认为, 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

(一) 完善立法, 健全制度

专业职务资格获得方式的法定化, 是专业职务准入制度的必备要素。实施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需要法律保障。法律法规对于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建立与实施, 是极其重要的, 制订有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鉴定的法律法规, 是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如果资格认证制度没有法律依据或者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 那么即使建立资格认证制度, 也是难以实施、发展的。综观其他行业的专业资格认证制度, 其所以能够有效地实施, 与一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作为资格制度的法律保证是分不开的。建立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需要先通过法律法规制定资格认证制度的基本纲要, 然后再制定具体的实施内容和方法, 使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做到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这样才会形成一种法律氛围, 从而使这项制度得到有效的实施。同时, 要完善高校辅导员的评价体制和晋升机制, 按照法定程序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科学的考核, 落实好辅导员职称评聘、工作津贴、评先评优等倾斜性政策的落实工作, 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合理流动, 切实解决辅导员的出路问题, 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来。

(二) 建立机构, 明确权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 111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一旦建立, 其资格认定管理将是一项长期性、持续性、面广量大的工作。因此, 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和认定机构来依法受理高校辅导员资格申请认定工作。而且该组织和认定机构要各行其权, 各负其责, 确保认定工作落实到点, 落实到人, 从而确保认定质量, 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后备人才的管理。考虑到我国高校一般都建在大中城市, 因此, 只需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的高校辅导员认定机构 (办公室) , 负责高校辅导员资格的认定、审查、管理工作就可以了。认定机构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专职管理人员及人才测评专家组成。教育行政部门对认定工作起宏观决策和实施指导作用。专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高校辅导员资格申请受理、材料初审、组织实施等管理。专家主要负责辅导员政治思想教育能力测试办法和标准的制定, 负责申请人的政治思想教育能力评审工作。高校辅导员资格认定机构最终根据专家审查意见, 作出准予认定与否的决定, 为符合认定条件的申请者制作并颁发高校辅导员资格证书。

(三) 规范程序, 加强监督

为确保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 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资格认定就必须有规范的实施程序。首先要严格按照高校辅导员资格申请、受理、审查、决定的认定步骤规范认定程序, 增加具体条款保障申请人充分享有知情权, 为申请者提供高效的服务, 对于已经取得高校辅导员资格的人员给予法律上的保护, 增强政府透明度与诚信度。对于因某种原因撤销其高校辅导员资格涉及当事人根本利益, 有必要增加听证环节。同时申请人在整个认定过程中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对认定机构出具的未予认定理由或变更、撤销高校辅导员资格证书的决定不服的,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充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 建立高校辅导员资格注册登记制度, 未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注册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的, 资格证书自动失效。高校辅导员资格认定应该建立一套公开、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认定机构违法认定高校辅导员资格的, 如在认定工作中滥用职权, 玩忽职守, 违反程序或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者作出予以认定决定的, 上级机关应予以撤销。严肃整治高校辅导员工作队伍, 对于被认定者采用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格的;患有严重心理疾病, 给社会和学校造成重大危害的;品行不良, 侮辱学生, 严重缺乏师德素质的, 均应及时撤销, 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而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者, 则永久丧失高校辅导员资格。

(四) 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

尽管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设有几十年的历史, 但毕业于这些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并不多, 很多改行从事其它职业的工作, 专业人员严重匮乏。而现实中, 我国高校的类型又非常多, 条件千差万别, 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除985、211院校外, 还有地方院校和一些私立院校等, 我国现在的大多数高校, 尤其是地方院校和一些私立院校, 具有全日制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辅导员相对较少, 业务能力相对较低, 因此想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职业资格认证是不符合112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10

实际情况的。另外, 高校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待遇相对偏低, 即使是想迅速招募高素质的辅导员, 也不会有大量的优秀人才从事辅导员工作。因此, 实行资格认证首先是对在职人员进行, 适当提高在职人员的业务水平, 鼓励他们继续学习, 使他们能够达到资格认证中的级别。其次才是对新进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严格把关, 使不符合要求的人被拒之门外之。同时, 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不同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加之高校种类多, 各自发展不平衡, 情况比较复杂。制订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时, 既要注意普遍性, 又要关注特殊性;既要考虑不同地区高校的差异性, 又要考虑同一地区各类型高校的差异性和同一类型高校的层次性。这就要求在制定和实施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时, 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结合实际情况, 完善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资格认证过程中, 应设定一系列的资格认证级别, 来规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工作岗位的辅导员需要达到哪一种级别要求。规模大、资质高的高校, 对辅导员的要求就高, 反之则低。再者, 要使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与高校辅导员的聘任制相衔接, 遵循“老人老办法, 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在聘任过程中, 逐渐淘汰不胜任工作的有关人员。对不适合担任高校辅导员的人调离岗位。在职业资格种类、职业资格等级的设置上, 做一些不同程度的区分, 使其可适应不同类型高校的具体要求。对在职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 应当以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原则, 设计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课程与考试科目, 提供一个相对时限的过渡期, 尽量使现有人员获得专业资格。对确实不适合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予以解聘、辞退。最后, 还应在培训内容及实施方法上做进一步研究, 以确保培训在师资、教材、课程安排、在职人员的时间安排、学习辅导等方面有章可循, 进而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总之, 要结合实际, 循序渐进, 稳步推行高校辅导员资格认证制度。

高校辅导员职业资格制度实施, 必将激发现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又可吸引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高校辅导员队伍, 从而优化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学历和年龄结构, 提高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开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罗锦珠.关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J].职业技术, 2003 (5) .

[2]高艳.建立科学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 2007 (1) .

[3]徐首军.思想政治专业教学改革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0 (5) .

篇4: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

关键词:员工;心理健康辅导;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159-02

国网新疆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要求,正坚定不移地建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资资源集约化”体系及“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在电网跨越式发展的形势下,加快实现“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新模式的导入,对公司各层级进行资源整合、业务重组、人员优化和流程再造,不仅关系到员工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行为习惯的转变,而且给电网安全、队伍稳定、优质服务带来了新的考验,更要求全体员工要正确对待改革中个人利益和岗位变动,保持理性乐观的心态和锐意进取的作风,集中精力、专注业务,尽快适应新模式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节奏。

为了更好地帮助各级人员适应公司要求、促进企业持续和谐稳定发展,我们作为承担公司培训工作的机构,通过开发针对各层级人员适用的心理调适课程,在公司各类培训班中进行讲授和训练,帮助员工掌握心理调适的原理和技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心理资本,打造积极人生和积极组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一、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的培训理念

温家宝曾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和幸福感密切相关,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也是最终的标准。而积极的心态正是达成这一目标最关键的因素。以“积极心态成就幸福人生”是我们培训项目开发的核心理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过去的几十年中心理学总是与人们的心理问题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焦虑症、抑郁症、神经症、强迫症,偏执症、妄想症等成为心理学的代名词。呈现出病理心理学的取向。临床精神病医生的主要职责便是让病人从消极与困扰的状态恢复到正常和自然的状态。或者正如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所说的“从-5状态回复到0状态”。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仅仅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治疗不仅仅针对损伤、缺陷进行修复和弥补,也应对员工自身所拥有的潜能、力量进行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积极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综合的、均衡的、关于快乐工作的心理疏导体系。

积极心理辅导是建立在积极心理学理论基础上,以追求充实和快乐工作生活的活动。心理学的任务不仅仅是用来帮助人们治疗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走向快乐幸福。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重新将人的价值与幸福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倡导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使心理辅导的价值目标转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指导人们转入追求快乐幸福工作生活的轨道。

二、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因及培训目标

目前,公司员工在工作中,“超高压”、“满负荷”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在组织发生重大变革时,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工作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容易引起各种情绪体验,影响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新疆电力公司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无论是一线员工(包括基层管理者)还是一般管理人员(包括中层管理者),工作时间普遍较长,上班时工作忙碌,工作量饱满。

(2)工作中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达到50%,说明员工需要花大量时间进行业务能力提升。

(3)一线员工(包括基层管理者)中96%的人表示每天疲劳和极度疲劳,一般管理者(包括中层管理者)中87%的人表示每天疲劳和极度疲劳。

(4)一般管理者(包括中层管理者)中59%的人表示压力明显,87%的人表示压力来源于工作,说明压力源主要是工作造成的。

(5)一线员工(包括基层管理者)中28%的人表示情绪低落。

这说明员工在目前这种工作状态下,需要掌握心理调适原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胜任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减少工作倦怠,激发个人潜能,提升个人和组织绩效。針对目前公司员工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设计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调适的专项辅导,帮助员工解决各类心理困惑。因此,在各类培训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团体辅导,提升压力应对、情绪管理能力,打造积极心态,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增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沟通协调意识、主动调适意识,提升综合管理技能水平和工作技巧。

第二,针对各类竞赛人员,通过团体辅导,缓解比赛压力,释放紧张情绪,激发选手潜能。

第三,针对员工,通过个体、团体辅导,学会积极思维,掌握心理调适的技术与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建设积极人生。

三、员工心理健康辅导的培训内容

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通过对员工工作、生活状况的调研分析,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分成两个层面:一是传统的心理学模式,关注问题和障碍,进行相应的干预和辅导;二是积极模式,关注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关注人类潜能和优势的全面释放和发展,指导人们通过发挥自信、爱、美德等积极因素,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

课程内容设计是培训效果有效保障的核心因素。在课程内容开发上,我们改变传统的心理调适课程的设计思路,除设计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外,更加注重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课程设置采用从传统的干预模式向当前的积极心理模式转变,以期达到个体和谐与组织和谐。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学时 培训对象

1 压力应对 通过正确认识压力来达到有效应对 通过压力的寻找清楚地认识我们的压力都来自哪里,采取相应有效的应对,使我们面对压力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 4 参加竞赛、调考人员

2 情绪管理 体验情绪及正确表达情绪 通过讲述日常生活工作中的案例,引发大家对情绪的重新思考:情绪是什么,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我们是如何表达情绪的,进而引导大家认识和探究,情绪需要管理,情绪可以管理的心理调适技术 4 各级管理者及员工

3 社会支持系统建立 通过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来实现个体与组织的和谐 每一个人要想获得生活的幸福,事业的成功不仅要靠自身的努力,更多的要来自外部方方面面的支持,通过典型人物、故事、成功人士的案例等阐述建立维护社会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的心态及思路,提升建立和维护社会支持系统的技能 4 全体员工

4 幸福的方法 激发潜能,提升心理资本 通过对比心理学传统的疾病模式与目前的积极模式,阐述当代心理学最新成果——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幸福是什么、如何实现幸福的探讨帮助学员们掌握幸福的奥秘,实现幸福的方法来提升个人和谐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4 全体员工

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我们在培训方法上也进行了有益探索。由于心理辅导课程主要改变的是认知,进而改变的是行为,靠强制学习效果是甚微的,必须是学员自觉自愿的接受。首先是培训对象不排斥,不排斥心理健康的价值理念;其次是渴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如何做到以上两点,就必须在方法上创新,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培训方法。激发学员们的学习动机与激情。培训创新主要体现在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上,如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法、行为训练法。尤其是行为训练法的应用,包括认知心理行为训练法、暗示心理行为训练法、情境心理行为训练方法。

四、结语

通过2013年在公司各级各类培训项目中的讲授训练,使员工对心理健康理念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幸福的方法课程,使学员认识到挣扎、困难和挑战都是幸福生活不可缺的,幸福之路并无捷径。通过交流,使大家达到了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提升个人积极品质,达到个人和谐,进而达到组织和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伊莱恩·N·阿伦.敏感的人-如何面对外界压力[M].张国清,周丹,李雪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2001.

[2]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積极情绪的力量[M].王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徐世杰.病由心生:情绪管理手册[M].西安:世界用书出版公司,2008.

[4]罗伯特·迪尔茨.语言的魔力:谈笑间转变信念之NLP技巧[M].谭洪岗,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M].洪兰,译.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

[6]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汪冰,刘骏杰,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7]赵昱鲲.消极时代的积极人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篇5:心理健康辅导员认证

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心理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面对严峻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的协调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维护心理健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重大战略措施。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出:“加强心理疏导”。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关注、研究与探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要求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心理辅导教育,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预防心理疾病。在团中央办公厅及全国少工委办公室的指导下,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负责项目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包括制定承办试点培训机构的资质标准、提供专业知识资源和师资培训、组织管理认证考核工作。2004年9月1日,团中央办公厅、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远程培训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青办联发〔2004〕15号),号召在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内培养一支专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服务的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

篇6:心理健康辅导员资格认证培训

大大大大大

教育学辅导资料

第一部分 多项选择题

1、欧洲奴隶社会中出现了 和两种教育体系。

A、理想B、道德C、文化D、纪律

C、道德教育D、心理教育

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著名

28、构成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的"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雅典B、骑士C、教会D、斯巴达

2、教育规律的特点有。A、主观性B、区域性 C、客观性D、稳定性

3、杜威 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A、教育即生活 B、教育即生长 C、学校即社会D、从做中学

4、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是。

A、阶级性B、原始性 C、全民性D、等级性

5、学生文化的特征。A、过渡性B、自主性 C、非正式性D、互补性

6、学校精神文化的基本成分。

A、认知成份B、情感成份 C、价值成份D、理想成分

7、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

A、互补性B、自主性 C、能动性D、具有社会实践性

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9、少年期的年龄特征是。A、身体发育缓慢B、内心世界的发现

C、自我意识的觉醒 D、独立精神的加强

10、教育目的的作用是A、导向B、辅助C、评价D、激励

11、我国中学的教育目的是。A、培养专业性人才B、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C、为社会输运劳动力 D、培养特殊专长的职能

12、教育目的制定受制于A、生产力B、社会政治 C、经济发展D、集体的需求

13、人的全面发展内容包括A、体力B、智力C、审美情趣D、思想品德

14、“四有新人”的内容包括大大大大大大大啊啊

15、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A、可能性与可塑性B、能动性与客观性

C、可能性与先天性D、一般性与能动性

16、教师职业的特点A、传道者B、授业、解惑者

C、领导者D、示范者

1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A、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B、良好的语言表达B、教

力D、研究能力

18、新时期师生关系包括A、师道尊严B、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D、民主平等

19、课程文件的层次包括A、课题计划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 20、学制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A、修业年限B、性质C、任务D、入学条件

21、具有启发性意义的原则有A、教

长B、不愤不启,不徘不发C、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

22、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有A、学不躐等B、学而时习之

C、不陵节而施D、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23、在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A、讲述B、问答C、讲演D、讲解

24、备课的基本要求是A、钻研教材B、检查复习

C、制定教学计划D、了解学

25、我国教学组织形式有A、复式教学B、个别教学

C、班级授课制D、现场教学

26、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A、综合性B、可操作性C、统一性D、灵活性

27、德育的内容包括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行为C、道德意志D、道德情感

29、下面的选项中属于德育的方法是A、榜样法B、说服法C、陶冶法D、操行评定法 30、班级管理的模式有A、平行管理B、阶段管理C、民主管理D、系统管理

31、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A、民主的型B、权威的型C、服从的型D、放任的型

32、教育起源的理论A、生物起

论B、心理起源论

C、劳

论D、社会起源论

33、课外活动教育的组织形式A、群众性活动B、自发活动C、小组活动D、个人活动

34、教学中直观手段具体体现在A、实物直观B、教具直观C、言语直观D、动作直观

35、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A、调查B、研究书面材料C、谈话D、家访

36、教育的阶级性体现在A、原始社会B、封建社会

C、奴

会D、现代社会

37、影响人的发展因素A、遗传B、教育C、环境D、主观能动性

38、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与创造性B、滞后性与示范性

C、个体性与无私性D、一般性与特殊性

39、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排方式A、直线式B、圆周式C、分支式D、螺旋式

40、品德评价的方式A、奖励B、处罚C、评比D、操行评定

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A.夸

斯B.卢梭C

.洛

克D.裴斯泰洛气

2.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A《学记》.B.《中庸》

C《孟子》.D.《大学》

3.现代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赞可夫D.凯洛夫

4.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是()

A.布鲁纳B.杜威C.斯宾塞D.洛克

5.()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B.洛克《教育漫话》 C.卢梭《爱弥尔》D.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6.“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

法的创造者是()

A.孔子B.柏拉图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7.在当代,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是()

A.经济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先于经济的发展C.教育与经济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干

8.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A

.奴

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9.义务教育就是()

A.强迫教育B.小学教育C.大众教育D.中等教育

10.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中,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第A.孔子B.荀子

C.孟子D.老子

1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下列哪一

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12.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遗A.前提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13.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教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促进作用D.导向作用 13.教育“三个面”向的核心是()

在()

B.进行技术地发明

D.对教育规律创造性地运用 映了教师劳动具有()

A.复杂性B.创造性C.无私性D.示范性 专业素养的是()A

.交

B.研究能力

()

B、整体性、稳定性、迁移性 D、生理适宜、稳定、迁移 38.主张教学的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官能,训练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是()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D、实

A、复式教学B、现场教学C、课堂教学D、个别教学

5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作业检查与批改

51.马卡连柯提出的“平行教育影响”的德育原则是指()B、尊重信任专款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A.进行科学地发现A、整体性、迁移性、生理适宜C.对未知领域地探索C、迁移性、稳定、生理适宜

传素质对其身心发展起()25.“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反

育对其身心发展起()26.下面选项中属于教师的学科 A、知行统一原则

力质教育论

39.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和连

C.管理能力A、赫尔巴特B、布鲁纳贯性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

A.面向社会 B.面向未来 C.面向世界 D.面向现代化 14.对正常发育的儿童来说,环境对其身心发展起()A.制约作用 B.决定作用 C.导向作用 D.促进作用 15."不凌节而施"反映了教育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7.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儿童发展的()A.外部动力 B.内部动力 C.内外动力 D.外在压力 18.中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A.四书、五经B.三科、四学C.六艺D.七艺19()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0.”儿童中心主义”教学理论,违背了()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21.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B.亚里斯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

C.欧文的社会主义教育思想D.柏拉图的理想主义教育思想 22.马克思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知识与能力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质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2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

D.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7.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 28.()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习的培养:

A.基础型B.拓展型C.研究型D.实践型 29.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

A.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B.工具型、知识型、技能型C.基础型、拓展型、实践型D.工具型、技能型、实践型 30.()课程是一级课程A.学校B.国家C.地方D.基础

31.()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A.社会、知识和教育制度B.政治、经济和生产力水平C.社会、知识和儿童D.社会、生产力和教育制度 33.()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34.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方面:对___的研究,对__的研究,对___的研究。A.社会、学生、学科B.社会、教育目的、教学目标C.社会、学生、教学目标D.学生、学科、教学目的 35.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哪三个基本特征()A.强制性、义务性、普遍性

B.基础型、普遍性、义务性C.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D.义务性、基础性、强制性 36.()又称学科课程标准.A.教学计划B.教科书C.教学大纲D.教学目的37.安排课程表应遵循以下原则

C、布卢姆D、杜威 40.()是学校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A、教育目的B、教学目标

C、教育方式D、各科教学

41、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4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课的类型一般可分为()A、新授课和巩固课B、讲授课和练习课

C、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战课

43.《学记》中说:“学不躐等。” 下列()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因材施教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45.“拔苗助长”违背了()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讲的是()

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

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47.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为()A、讲解B、讲读C、讲述D、讲演

48.()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A、课堂教学B、复式教学C、开放教学D、电化教学

49.教学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教育相结合原则

5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最基本的方法是()

A、奖惩 B、实际锻炼 C、说服教育 D、榜样模式

5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为()A、政治教育B、班主任工作

C、各项活动D、教学工作

55.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就违背了()

A、统一要求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B、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56.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B、培养学生的道德

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D、提高学生得到的认识 58.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A、决定作用B、领导作用C、纽带和桥梁作用D、核心作用

5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组成集体领导核心B.开展了班级活动C.形成了班集体正确的舆论 D.全班支持班主任工作

60.班主任进行家访时切忌()A、学生在场B、打听家长教育方法

C、向家长告状D、介绍学生在校表现

61.班主任既通过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叫()

A、常规管理B、平行管理C、民主管理

大大大大大

D、目标管理

62.我国颁布并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D、壬戌学制

6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说的教师劳动的()也存在于动物世界,如大猫教小猫捕老鼠。(×)

6、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区别,其特点就在于,它是培养人的活

7、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8、等级性是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

29、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两部分。(×)30、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课。(×)

3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32、教师的地位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定。(√)

55、落后学生身上也有闪光点。(√)

56、游戏是体育的内容之一。(√)

57、田径运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项运动的基础。(√)

58、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制C、壬子丑学制动。(√)

A、复杂性B、示范性主要特点(×)

C、间接性D、创造性64.影响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经济制度D、意识形态

6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品德认识和品德情感的矛盾B、教育者与品德内容方法的矛盾C、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66.“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布鲁纳C、皮亚杰D、布鲁姆 67.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生产经验D、生活经验

68.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69.中国封建社会官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A、全民性B、阶级性C、等级性D、永恒性 70、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

A、家长B、教师C、社会D、个体内在矛盾

第三部分 判断题

1、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

2、教育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时间性等特点。(×)

3、教育学的独立阶段说明教育学可是不受其他学科的影响。(×)

4、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需要全面发展的教育。这是一条规律。(√)

5、教育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而且

大大大大大大大啊啊

9、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就是教育的本质。(√)

10、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必要性(√)

11、遗传素质的发展制约着年轻一代的年龄特征。(×)

1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13、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4、学校教育才是人的发展的唯一动力和源泉。(×)

15、只要教育相同,年轻一代就能发展一致。(×)

16、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可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17、教育是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区别于一切剥削阶级教育的分水岭。(×)

18、要想发展教育,必须等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才能实现教育的发展。(×)

1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意指教育是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之外的现象。(×)

20、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才的“工作母机”(√)

21、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管理普遍应实行党支部负责制。(×)

22、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又是育才之本。所以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23、我国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因此不具有全面性。(×)

24、社会主义教育有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该一致。(×)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26、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确立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奠定了学科理论基础。(√)

27、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为其他各由提供理论依据。(×)

28、改革教育体制和劳动人士制度,必须实行“先就业,后培训”

之一。(√)

33、教学计划就是教师写的课时计划,单元教学计划。(×)

3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颁布的,对其他某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

35、教学就是智育。(×)

36、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37、技巧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就成为技能。(×)

38、技能、技巧都是智力的具体体现。(×)

39、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40、古人云:“多学近乎之”,“无知即无能”都说明只要人知道的越多,智能就越高。(×)

41、知识的巩固程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之一,又是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必要条件。(√)

42、教学相长意指教师应不提高教育水平。(×)

43、教学过程就是传播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

4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的作用。(√)

45、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上课时采取的方法。(×)

46、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47、讨论法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48、实验法的特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手脑并用,独立操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9、一个差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50、班级授课制就是课堂教学。(?)

51、家庭作业是教师不应给予学生的负担。(×)

52、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53、榜样的方法是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54、惩罚就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

课间操。(×)

59、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6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简 答 题

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答案提示:①阶级性②道统性③专制性④刻板性⑤教育的象征性占主导地位)

2、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简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答案提示:①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②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③信息技术与教育。)

4、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案提示:①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②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③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

(答案提示: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教育;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案提示: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②人朝向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

约;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15、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目标明确;②内容正确;③方法得当;④表达清晰;

二、试述教育如何适应个体身心

(三)当前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适应名的决策,是国际社会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对教育与科学技术关系的正确反映。]

业化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

7、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个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8、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什么?(答案提示:①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②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③了解学科的发展脉胳;④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哪些内容?

(答案提示:①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②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③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0、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②发展学生能力、体力和发展才能;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1、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规律)有哪些?

(答案提示: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③教育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④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12、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是什么?(答案提示:①引起学习动机;②领会知识;③巩固知识;④运用知识;⑤检查知识。)

13、启发性教学原则贯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14、怎样贯彻循序渐进性原则?(答案提示:①按教材的系统性

⑤气氛热烈。)

16、新时期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②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③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1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含义及贯彻的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18、运用陶冶教育法应注意那些要求?

(答案提示:①创设良好的情境;②与启发说明相结合;③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19、班主任怎样组织培养班集体?(答案提示:①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②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③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④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⑤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案提示:①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②注意启发;③讲究语言艺术。)

述题

一、试述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提示: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能够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发展的一般规律

[ 参考答案:

1、青少年的身心

发展具有顺序性,就决定了教育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2、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不能一刀切,同时要做好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引渡”工作;

3、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不均横性,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好“关键期”和“火候”。

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就要求教育、教学工作既要注意一般性,又要注意特殊性;

5、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在教育、教学工作重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试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 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论

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但是,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所以要坚决反对“教育万能论”。]

四、试论素质教育的内涵[答案提示: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五、试述现代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答案提示:

(一)教师的学科专

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六、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答案提示:

(一)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二)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四)形势教育论的错误分析;

(五)实质教育论的错误分析。

(六)总结。]

七、试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教学规律,评析“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动心主义”。[答案提示: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理论阐述;

(二)学生能动性的理论阐述;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论述;

(四)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主义的错误分析;]

八、试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 要点提示:

(一)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贯彻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九、试述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 答案提示:

(一)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阐述;

(二)知、情、意、行的关系及其发展。]

十、试述在德育过程中,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答案提示:

(一)说服教育法的含义;

(二)明确目的性;

(三)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四)注意抓住时机;

上一篇:建筑学行业分析下一篇:爷爷学开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