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2024-06-10

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精选4篇)

篇1: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由于中国的中学阶段缺乏职业规划的课程,导致很多学生在报考志愿时出现了很多盲区,等到大学学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考上的专业自己不喜欢,而自己喜欢的专业又没有选,学了三四年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以后也不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导致了很多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状。北大青鸟天灿帮助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又重新选择了自己兴趣方向进行培训,便于以后从事自己理想的工作。

那现在学生选择专业的误区到底在哪里呢?邯郸清华万博职业规划老师分析以下几点:

第一:哪里钱多往哪选。现在网上很多自称权威机构的网站发布了各式各样的专业出路,很多人看到哪个专业出来赚钱最多就都奔着那个专业,完全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条件是否合适,也许这个专业干得好确实很赚钱,但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比如你的个性,能力以及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能适应这个工作,那这个高工资肯定不会属于你,所以别把钱看得太重。

第二:哪里人多往哪挤。每年都有很多热门专业出炉,所以很多人争抢这种热门,例如前几年金融类、会计类都是风风火火的,各大高校的录取分数飙高,毕业出来就直接导致一些地区会计类人才过剩,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不甚理想的工作,到最后后悔当初的选择,所以说即使再热门的专业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成为那个站在最高处的人,选择还需要看行业的发展以及是否适合自己。

第三:谁说哪好就往哪,心中没有定数。很多人选择了一个专业之后觉得没别人好,于是换了一个专业,结果又发现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专业,一直在不停地换,总是觉得别人的比自己好,以至于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好,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一个沉不下心来做事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

邯郸清华万博的老师提醒学生认准一个专业很重要,这个专业是结合了个人兴趣,行业发展,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的,认准之后就在这个方向上努力,相信日后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篇2: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从外界因素来看,选专业会受到分数、父母和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很多同学都是“看菜吃饭”,不想浪费自己辛辛苦苦考来的每一分,不愿委屈自己,单纯的认为分数越高的专业就一定是适合自己的好专业。他们往往只会看哪个专业的分数高,而自己刚好达到这个分数,就会去选择这个专业。

2、看父母选专业

有一部分同学在选专业的时候,受到父母的百般阻挠。作为父母想的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好不好,而不是看孩子喜不喜欢;有的甚至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当年考不上的专业,交由孩子来完成自己的心愿。

3、看就业前景选专业

还有些同学虽然知道自己喜欢的专业,很想去填报,但是考虑到社会的认可,就业情况,是不是热门等问题,就开始觉得自己的选择有待商榷,最终放弃了自己的兴趣。

从高考结束到填报志愿,考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去了解专业知识。受到自身限制的影响,绝大多数的考生对专业知识的贫乏和对获取专业信息渠道的不了解,最后都是匆匆忙忙的填好志愿。还有部分同学是怀着进了大学再说的想法,也就导致了对专业的选择不够重视。

篇3: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对于中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往往放任自流, 忽视和淡化了其具体的指导, 学生凭兴趣遨游书海, 久而久之, 必然因“偏食”而形成“颇具个性”的读书嗜趣。

在中学阶段, 学生的迁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还很不成熟, 比如偏爱古典诗词的学生, 就以为古诗词以外别无书读;热衷钻研文言散文作品的学生, 对现代文一类的东西往往觉得不屑一顾;港台及内地的某一类文章读多了, 部分学生就认为文章不绮丽、不柔情、不浪漫就不够味。

笔者曾抽查过部分学生的读书笔记, 发现了三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的多是些古典诗词, 有些学生的读书笔记尽是些绮丽柔情的只言片语, 还有一些学生的读书笔记摘取的大多是些险僻的词句。

学生如此进行课外阅读, 仅在课堂测试里边, 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来。比如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这样一些类似的反映:对文言语段的阅读感觉还可以, 对现代文语段的阅读却没有把握;写起记叙文来还比较顺手, 写起议论文来却无所适从, 如此等等。

针对这些类似的问题, 我曾借用200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对2010届初三毕业班的部分学生进行过模拟测试和抽查。结果表明, 这些学生文言语段阅读平均得分率在65%左右, 而现代文语段阅读平均得分率只在53%左右。这一结果与上述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作文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 记叙文的得分率也明显高于议论文。

以上情况显示, 部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不全面的, 而制约这种能力发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乃是因学生阅读“偏食”而形成“误区”, 有所偏废, 导致“受力不均”, 终至无所“增益”。

二、因“涉奇”而形成“阅读误区”

“涉奇猎异”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心理, 尤其是中学生, 阅历浅, 求知欲旺盛, “涉奇心理”更加突出。具体表现:在课外阅读的时候, 就有一部分学生总是“唯奇是取”, 余者不顾。比如读长篇小说, 一些学生一般只追求离奇的情节;读报纸杂志, 总是对林林总总的奇谈怪论感兴趣。

笔者曾作过这类实验调查, 暑假前, 布置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红楼梦》, 学生返校后我们拟出六个小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1) 有人说, 袭人是主子的奴才, 又是奴才的主子。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2) 贾宝玉吟诗、题对、制艺 (应试作文) 三项, 他最擅长哪一项?最讨厌哪一项? (3) 宝钗身上有缺点吗?若有, 试举两例说明。 (4) 贾蓉与“红楼二尤”是否是亲姨甥关系? (5) 晚唐的李商隐以抒情诗而盛名, 多情的林黛玉对李诗持何态度? (6) “木石前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结果显示, 前面三个较重要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不能回答, 后面的三个问题, 反而有多数学生答得上来。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后面三个问题所涉及到的小说情节有一定的“奇”味在里面, 比如“红楼二尤”的情节, “黛玉论诗”的情节, “木石前缘”的“神话”情节, 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片段, 因而比较关注。而对那些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情节内容以及鲜活而细腻的人物刻画, 反而忽视了。所以, 学生虽然花了一定的时间读了《红楼梦》, 仍然还是懵懵懂懂。

笔者还在学校图书馆进行过一次“热点图书”调查, 发现同样是2009年的新杂志, 《知音》《少男少女》《爱情·婚姻·家庭》等杂志很抢手, 而于语文学习有直接帮助的《散文》《散文百家》《杂文》等杂志, 学生反而较冷淡。这一状况同样表明, 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是一种盲目的涉奇猎异, 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开阔眼界、丰富知识这一目的, 而被五花八门的奇闻异事所吸引。

三、因“求速”而形成“阅读误区”

“求速”, 是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找到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捷径, 以期“学以致用”“现趸现卖”的一种表现。于是就有一些学生竟像清朝的童生读“八股文”一样, 捧着《中学生一流作文荟萃》之类的书籍如获至宝, 不管是与不是, 硬是横念倒背, 朝夕揣摩, 而对其他优秀作品则视而不见, 不予理睬。步入这一阅读误区的学生, 写起记叙文来就只见“故事”而不见“人物”。写起议论文来几乎每篇都只是填充一些司空见惯的例证。

古人说, 欲速则不达。部分学生通过背几段“妙文佳句”, 或者眼光只盯在一些“同龄人”的“佳作”上, 来模仿套用程式, 其结果只能是邯郸学步, 作文越写越别扭, 越写越空洞。

篇4:提醒学生选专业的三大误区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专业素养

2003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指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1、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南省10所高校的200名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关于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素养、网球专业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对河南省10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16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56份。

(3)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 2003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专业素养是在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中学生通过一定模式的培养而形成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专业情意素养。网球专选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1)体育的专门性知识;(2)科学文化知识;(3)教育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素养包括网球技术水平、教学、组织训练、组织比赛和裁判能力。专业情意素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专业内容的兴趣等积极的情感取向,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采取行动、克服困难的品质。

2.2、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专业素养的培养现状

(1)欠缺系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在调查中有63.5%的网球专选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一般或很差。由于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文化录取分较低,其文化基础差,而且许多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运动技术从而导致理论知识的匮乏。

(2)运动技能不扎实。

在调查中有1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非常牢固,认为其专业技能比较牢固和一般的占64.1%,认为自己专业技能很差的学生仍占16.7%,这样的结果并不乐观。

(3)裁判和赛事组织能力有待提高。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将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裁判和赛事组织能力是网球专选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素养。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仅有21.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裁判和赛事组织能力很强,仍有1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此能力很差。

(4)缺乏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欠缺。

调查中有75%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实践的机会较少,而对于教育实习很多同学也没有端正态度,使得39.1%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这样一个能够亲身投入到教学实践的机会只成为一个过场。

3、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有待提高、综合素质不高,这就使得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的素养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1、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当今社会需要复合型网球专门人才,尤其需要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网球专门人才,因此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课以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为指针。

3.2、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期间学生就需要进行全面的职业规划。网球专选的学生要确定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是做教师、当教练、还是当裁判,有目的性的进行职业方向的学习。

3.3、开展有效的教育实习

体育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国外实践操作时间一般要占总学习时数的1/3—1/2。国内的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并且多流于形式,盖章了事,所以从各个层面上要对教育实习重视起来。

3.4、提高网球专选学生的专业技能

打铁还须自身硬,无论任何岗位,都渴求业务精英。体育专业毕业生仍有相当大的市场,但市场需要的是精英。所以学生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加强自己专业技能的训练,练就自身的扎实本领后再到社会的大熔炉力锻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2003.

上一篇:物流部岗位下一篇:招聘广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