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花的联想

2024-06-13

优秀作文:花的联想(精选8篇)

篇1:优秀作文:花的联想

牵牛花是藤类植物。到了花开季节,牵牛花会开出鲜艳的花朵,有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鲜艳的小喇叭。小喇叭还发出淡淡的清香呢。

看到这美丽的小喇叭,我就想起学校的小喇叭。每周星期一晨读,小喇叭里奏出庄严的国歌,告诉我们升旗仪式正在进行中。每天的第二节课后,小喇叭里放出了青春的活力的歌曲,告诉我们锻炼身体的时候到了。第四节课前,小喇叭又命令我们做眼保健操,该保护眼睛了。午自习后,红领巾广播站开播了。小喇叭又开始工作了。第六节课前小喇叭又提醒我们该做眼保健操了。平时,学校里有事要告诉全校师生,也是小喇叭传达的。

我觉得小喇叭本领真大,真神奇!我们的学校生活离不开小喇叭。我喜欢学校的小喇叭,它就是一朵美丽的喇叭花。

篇2:优秀作文:花的联想

瞧!那片片碧绿的荷叶,像绿色的圆盘又像一把把小绿伞,她们每天辛苦的为荷塘里的小生命遮风挡雨,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满池的荷叶密密麻麻,就像一块新鲜的草地。

荷叶上的荷花颜色多种多样。白的似雪,粉的如霞,黄的似金,红的似火,仿佛是一群马上就要上台表演的小姑娘,脸上抹了红红白白深浅不一的胭脂……看着看着,我好象也变成了一朵清丽素雅的荷花。白天,小鱼儿告诉我她昨晚做的一个好梦;小蝌蚪总想和我玩在我身边游来游去。中午,我享受着阳光的温暖,听着人们对我的啧啧称赞,风儿吹起的时候,我就翩翩起舞,清香四溢。晚上,我数着天上亮晶晶的小星星,在充满稻花清香的微风中睡着了。

荷花的果实是莲藕。它味甜容易消化,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东西。荷花的花、叶、梗、须、蓬及莲子、莲子心都可以入药治病。

我爱美丽的荷花,更爱像荷叶一般默默奉献的老师!

篇3:作文联想摭谈

一.相同联想

即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同的另一事物。如由鲁迅其人想到高尔基其人, 由鲁迅的《狂人日记》想到屠格涅夫的《狂人日记》。在鲁迅的《藤野先生》中, 鲁迅先生由他自己到仙台所受到的待遇, 联想到北京的白菜在浙江所受到的待遇, 福建的芦荟在北京所受到的待遇, 用以说明他对此的感觉和看法。茅盾的《白杨礼赞》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 中:“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通过相同联想, 把所叙写的景、物、事 (借体) 和所要表达的题旨 (主体) 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是深化主题、表达深意的常用手法。否则便会就景绘景, 就物状物, 就事论事, 开掘不下去。

二.相似联想

在这种联想中, 两事物虽然不同类, 但有相似之点:或“形似”, 或“神似”。形似的联想反映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可以开拓思路, 扩展材料。如李白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明月光”与“地上霜”颜色上相似。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小山整把济南围个圈儿, 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老舍先生从“小山”联想到“摇篮”, 把小山写活了, 而且还蕴含着:济南成了摇篮中的娃娃, 多么新鲜、有趣、深刻!

神似的联想借助故事、人物或自然景物, 或隐或露, 或曲或直, 说明一定的道理, 抒发一定的感情。写作中的象征手法, 就是借助于这种神似的相似联想。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用石灰来象征有正义气节的人, 便是借助于神似的联想。高尔基的《海燕》, 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用了这种神似的联想。

三.相关联想

在思维形式上通常表现为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导。朱自清先生的《春》可谓是散文的典型, 文中状写了和春天有关的山、水、太阳、小草、果树、花儿、和风、细雨、风筝、人 (老老小小) 等, 形神俱备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如果没有这些相关联想, 哪来如此丰富的妙笔?科学说明文《听觉的作用》也巧妙地运用了这相关的联想:“看话剧《蔡文姬》, 使我想起了焦尾琴的故事。”“蔡邕……听见邻家烧饭的柴火中发出一种爆烈的声音……知道这声音来自一种极好的桐木。这种桐木是造琴的好材料。”从而引到题旨:“充分说明了听觉的作用。”这样娓娓道来, 极亲切地引出话题, 正是相关联想运用得体的成功之作。

四.相对联想

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事物。如由光明想到黑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用相反联想, 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现实。朱自清的《背影》中, 一面写“我”的自信、“聪明”, 心里暗笑父亲“迂”;一面写父亲事必躬亲, 无微不至, 从而突出了父爱之深。再如鲁彦的《听潮》先写沉睡的海, 再写咆哮的海, 从而突出了大海的雄壮之美。都德的《最后一课》中:“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顽皮儿童的异想天开却把小弗郎士的个性特征和爱国之心, 通过联想自然巧妙地洋溢于纸上。

联想, 不是凭空而来的, 它需要知识作基础, 需要某种媒介———联想的相通点作牵引, 需要中心思想作统率。因此, 我们在分析文章和习作训练时, 要统观全篇, 追溯联想的源本, 掌握其运用的技巧, 达到登高望远的境地。

篇4:联想与作文

【关键词】联想 接近 类似 对比

高考话题作文创新的导向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内容的相关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等特征都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挖掘和发展创新能力。笔者认为“思维的发散性”尤其应当成为我们进行创新写作的支撑点。如何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写作中使自己的思维纵、横、分、聚,发展思维的多样性、敏锐性、深刻性、独特性、创造性是个切入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语文学科的优秀思维品质——联想。

文学泰斗巴金说过,没有联想就没有文学,我国早期的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从“赤”字中解读了“热情、革命”,从“田园”中领悟了“闲适、淡泊”,从“春雨”中品味了“教诲、希望”,从“落叶”中参透了“无常、寂寥”。他是如何解读、领悟、品味、参透如此丰富的内容的呢?原来他借助了联想这一思维活动。

当我们看到一个艺术体的“桥”字,从有形的桥入手,可以想到家乡的石板桥——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赵州桥——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卢沟桥——历史的见证,泸定桥——通往胜利的凯旋门,长江大桥——经济发展的纽带,南浦大桥——科学与智慧的结晶,康桥——一份艺术的享受……这即是联想四面开花,洞开一片天。一座有形的桥,会联想到天宇人寰的方方面面,自然社会,宏观微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联想要丰富,就要融于广袤的时空之中,联想要合理,就要抓住所联想的事物间的联系点。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由此及彼的一种思维活动。联想要恰当,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时,中间应有某种联系,这“某种”就构成了联想的种类。联想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相关联想。

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互相接近,就会从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王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聪明好学,二十一岁中进士,一直在外做官。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所伴随的习俗是登高,赏菊,古人在登山时,人人头上都插点散发香味的茱萸。王维独自在外过节,看到此情此景,特别想念自己在山东的兄弟,于是写下了著名的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就是由重阳节而触发的联想。唐代诗人崔护,去长安参加考试,准备应考期间,有一次散步到了城南庄,因为口渴,就敲开了一家人家的门要水喝。那人家的院子里遍种桃树,桃花开得正灿烂。这时,一位美丽的女孩应声而出,递给他一碗水。然而那一年崔护没有中第,沮丧而归。第二年,他又到京城应考,想到那个美丽的姑娘,便又不觉到了城南庄,可见到的只是紧闭的门锁。他站在门口,想到去年的时候,姑娘热情地款待,现在面对的只是冰冷的大门,崔护浮想联翩,在门上赋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就是空间上的联想。生活中看到高楼林立,想到土屋寒窑;看到立交桥,想到石板桥;坐在舒适的房间里吃着年夜饭看着电视,想到边防战士正在巡逻,公安部民警正在值班;偶尔路过母校,想到自己曾在这里读书的美好时光;这些都是接近联想。

类似联想是指由两种实质不同的事物有一些相似之处而引发的联想。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身残志不残的保尓,想到中国的张海迪;由球王贝利的“我最喜欢的进球是下一个”,想到著名电影导演谢晋的“我最喜欢的作品是下一部”。这是形似的联想。由三九腊梅想到意志坚强的人,由四季松想到不畏艰险的人,由笔直的竹想到人的气节,由水滴石穿想到持之有恒的伟力。这是神似的联想。

对比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事物。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绿》中有这样一段:“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的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的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这就是通过对比联想说明只有梅雨潭的绿浓淡相宜,明暗适中,恰到好处。对比联想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由高山青松想到温室幼苗是横向的,由“十年寒窗无人问”的淡泊,想到自己将来“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辉煌是纵向的。写作中的对比,反衬手法,其实就是对比联想的具体运用。

相关联想是指由某种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看到儿时与好友的合影,想到曾经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看到“海纳百川,无欲则刚”的楹联,想到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林则徐,这些就是相关联想,作文中常写“睹物思人”,也正是相关联想。

作文离不开联想。写作时,如果有了一些材料,但是觉得少了些,就可以自觉地依据现有的材料,有意识地进行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相关联想,这样思路就会慢慢地展开了。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这样一段叙写:有那么两种人,一种人总是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总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第二种人应该悲观,然而事实适得其反,第一种人只有回忆,而第二种人还有希望。据这则材料写作文,可以广泛地展开联想:由材料中的“先吃”,“后吃”想到在对待社会利益和财富问题上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扣住材料中“总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想到为了人民的利益,革命前辈艰苦创业的伟大业绩,进一步联想到具体的人事———周总理第三次到大庆油田视察时,亲自审定食谱,吃高粱米饭的感人事迹;由材料中“总是挑最好的先吃”反面联想到《联合国环境方案》中警告人类不要毫无顾忌地消耗资源的名言: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扣住材料中“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第二种人应该悲观,然而事实适得其反,第一种人只有回忆,第二种人还有希望”联想到人生的哲理:乐极生悲,或苦尽甘来;由“吃”,“挑最好的先吃”联想到在家庭的餐桌上,家长在物质享受上千方百计地满足子女,过于溺爱。

由此可见,联想在作文中既可以拓宽文章的思路,又可以汇集作文材料。缺乏联想,反映生活的天地必然是狭小的,而有了联想,思路就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反映无限广阔的生活天地。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限时作文中,许多人感到无话可说,思路不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确实是没有那一桶水,甚至一碗水;二是有了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而不善于用。其实,一个中学生十几年的读书经历,不应该“没什么可写”,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善于联想,不能很好地调动贮存的材料。因而,可以说,掌握了联想这个武器,就能做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会有说不完的话,就能够写出新颖、新异、新奇、新鲜的创新文章。

篇5:花的联想作文

涌泉小学

二年级三班

雷舜

今天,我在多媒体教室看见了一朵美丽无比的荷花,他仿佛把我带入了湖中,

花的联想作文

 

 

篇6:花的联想作文

由花我想到了花园。主人们种着一种又一种花,让这个空旷的大花园变得更炫丽,更丰富多彩。

由花我想到了大自然。一朵花就像是大自然的一个焦点,大自然都引以为傲。

由花我想到了孩子。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像是滋润我们的园丁。老师不断给我们传授知识,就像园丁给花浇水。老师把知识教给我们的时候,他们的生命也慢慢走向尽头。

由花我想到了爱情。一朵花可以创造一段爱情,让人幸福,让人快乐。

由花我想到了大树。不论风吹雨打,大树就像一个巨大的伞一样为我们遮挡风雨。就像父母一样,不论你在人生路上遇到多少坎坷,爸爸妈妈都会一直陪伴着我们。

由花我想到了生命。一朵花的凋落,可能就代表着一个新的生命要来到这个世上,给人带来温暖和幸福。

……

篇7:花的联想作文

它的树干笔直,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树,日日夜夜为我们站岗。它有三个品种,一种是黄色的,叫金桂;一种是白色的,叫银桂;另一种则是桔色的,叫丹桂。

秋天,很多花儿都失去了往日的芳姿,小草也失去了平日的生机。但桂花却在此时默默的开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假如你用鼻子凑上去闻一闻,就能令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

繁星似的桂花开满枝头,四处小小的花瓣紧紧相连,像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秋风一吹,桂花便”沙沙,沙沙”地飞舞下来,在空中追赶着,嬉戏着,非常快乐,像下雨一样。每当这时,我便会和小伙伴一起来到桂花树下拣桂花。

我把它们做成书签。给我的心爱书籍更添加一抹书香;我把它们做成装饰品,染香我的房间;我还把它们做成礼物,让它的芳香给每个人带来无尽的欢乐。妈妈还告诉我,它的花瓣可以做香料,也可以制作中药。并且它还是地球清洁工呢。

篇8:联想——作文创新的翅膀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产生联想,看到蓝天,想到白云;看到五星红旗,想到伟大的祖国;提到秋天,想到累累的硕果,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于是就不由自主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

什么是联想?联想就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此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彼事物,应注意的是:1.两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2.一定是别的事物。

上面提到的蓝天和白云、秋天和硕果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所以我们把它们联想在一起,这叫相关联想;我们常常由五星红旗联想到伟大的祖国,因为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标志,她代表了中华民族,这叫相似联想。其实,联想还表现在许多方面,生活中,由过去联想到现在和将来;学习中,由“阿Q”联想到“孔乙己”。因此,了解和运用联想,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敢于实践就能逐步掌握好这种方法并运用到写作中去,使作文生动形象,光彩夺目。

了解了联想,而要真正做到善于联想,还要不断训练学生要学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近社会,积累联想素材,然后打开思想的闸门,让思想和激情汩汩滔滔,奔腾而出。要展开联想的翅膀,超越时空,飞驰千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海阔天空,八面来风。

如何对学生进行“联想”教育?

首先,要放飞联想的翅膀。作文教学要打破思想上的禁锢,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都要求学生发挥无尽的联想,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而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好学生。比如我们学了朱自清的散文“绿”,由此,我们展开联想:“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你从“绿”联想到与“绿”有联系的别的什么事物?提示:联想到山、水、植物、大地、春天,进一步联想到身着国防绿的军人、生命、和平,再进一步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大家畅所欲言,凡是与绿有关系的内容,可以无所不及。联想的材料不局限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可运用联想拓展选材范围,多角度全方位选取材料。

同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像欣赏图片、影片、音乐等。

其次,联想有一定目的和方向,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放任思绪、天马行空,与此同时教导学生在联想时,切记联想不可脱离主题,不可漫无目的的想象,要将联想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如“绿的联想”,我们可以联想到“祖国永远是春天”“保持勃勃向上的朝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等,而“伊拉克战争破坏了环境”就与主题相差甚远。因此,联想的内容始终围绕一个主题。

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抓住事物本身的特点来确定联想点。一个事物的特点往往不是单一的,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认识事物,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以找出事物的不同特点,产生不同的联想点。如利用愚公移山的故事为例,从不同侧面展开联想,看看能想到什么?提示:从愚公的角度可概括出“愚公不愚”、“持之以恒”、等;从智叟的角度可得出“智叟非智”、“袖手旁观”等。

因此,联想要善于选择,要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感受比较深的,这样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写出“神游万仞,精鹜八级”的好文章来。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教会学生学会进行创造性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创新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从点滴抓起,多鼓励,少批评,营造联想创新的氛围,使其创新火花成燎原之势。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优秀作文:花的联想】相关文章:

小学优秀作文:奥运联想1000字05-26

关于花的说明文作文优秀06-27

描写春天的花的优秀句子05-28

联想的作文06-17

悟花的作文04-07

叹花的作文04-17

香味的联想作文04-08

绿的联想作文04-15

初中联想想象作文04-24

根的联想作文04-25

上一篇:身份证号码函数下一篇:每当敲响新年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