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2024-06-18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通用8篇)

篇1: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创立师范教育的国家之一,教师教育制度十分完善。2000年,德国教师教育委员会发布的《德国教师教育展望》报告认为:在培训期限、场地和行政管理的精干性等方面与外国相比,德国具有最高档次的教师教育制度。目前,我国师范教育正处于向教师教育全面转轨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和解读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具有启示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

德国教师培养的全过程包括三个阶段:修业阶段、实习阶段和职后培训阶段。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1、修业阶段

修业阶段,即大学的理论学习阶段,重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

(1)课程设置。德国师范生在修业阶段主要进行理论学习,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

卡塞尔大学规定,拟从事中等教育工作的学生要学习两门学科,且两者须为相近学科。该校师范生所学的教育类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基本理论、欧洲教育史、课程开发论、教学论、执教学科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等,还包括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学科,如社会学、哲学等。

(2)教育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三个学期,为期5-8周。教育见习主要是听老师讲课,看老师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批改作业,如何管理学生等,了解学校教育运行的全过程,不上讲台讲课(德国有关法律规定,获得实习教师资格后才能上课)。

师范生达到相应条件后,可申请参加第一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试内容主要由毕业论文、120分钟的书面考试、80分钟的口试(试讲)、短期见习等四方面构成。第一次考试合格者,才能转入第二阶段学习,同时取得国家见习公务员资格。

2、实习阶段

教育实习阶段,重在培养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执教能力。第一次考试合格取得实习教师资格者,方能进入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学习,这类机构统称为研修班。

1990年以前,教育实习时间各州不尽相同。最短16个月,最长2.5年,一般为1.5年。从1990年开始,联邦政府根据州文化教育部长会议决定规定各州教师实习阶段期限统一为2年。第一年为引导和试教阶段。从实习开始4周以后,才在老师的指导下试教。通常上午见习或试教,下午在研修班学习讨论。到第二学期甚至第二年,才开始独立承担一个班的教学。第二年的后半年,则专心准备第二次国家考试。每年的2-5月是德国各州进行第二次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时期。考试内容包括:①面对评委和考试委员会,上两节公开课;②在4小时内,当场撰写一篇有关教育理论的文章;③参加包括主修专业、辅修专业以及政治法则的3次口头考试。据德国近年来的统计,只有80%的实习教师能够通过第二次考试。第二次考试合格者,就成为正式教师,同时成为国家正式公务员,享受良好的待遇。德国教师的报酬比雇员的平均工资高1.5-2倍。

3、职后培训阶段

职后培训的目的是使教师拥有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能力,负担起教育改革和革新的任务。当前,德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自主学习。在职教师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了解教育科学与专业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扩充教师有关教育工作的心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使教师重新认识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承担的任务和角色。在德国,政府和各种教育团体经常举办这种在职教育。教师在周末、下午或晚上均可自主参加培训。

(2)派出培训。经校方许可,教师到师资培训机构学习培训,获取另一种或更高级的资格。它主要包括另一种学科任教资格,另一种学校类型的任教资格,在实习教师研修班的任教资格,校长、督学任用资格等。

二、德国教师教育的主要特点

1、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

德国教师教育十分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教师职业是一项教育人的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因此,师范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传输能力,三者缺一不可。为此,德国大部分州要求申请入学者必须参加职业性向测试,或者在入学前到中小学见习一段时间,测试申请者具不具备当老师的潜质,有没有可塑性,这是“全程育师”的首要环节。

第二,德国教师教育的“修业阶段”和“实习阶段”是“全程育师”的中间环节,目的是把热爱教育事业的学生培育成合格的教师,包括从理论到实践、从智力到品性、从知识到能力的全方位培育塑造。在此期间,师范生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反复锻造、磨炼,才能成为正式教师。

第三,职后培训是“全程育师”的最后一个环节,事关教师专业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职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停地从时代中吸取营养,学习最新知识。

2、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

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是德国教师教育的显著特点。第一,教育见习,培养师范生的感性认识。教育见习的主要任务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听课、评课,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接触课堂现场的能力。带教老师从中小学选拔,他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中小学的教师,又是大学的讲师。第二,教育实习时间长、内容具体,着力培养师范生的执教能力。德国各州统一规定师范生教育实习时间为2年。花2年时间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为全世界教师教育树立了一面旗帜,可见德国政府培养教师执教能力的坚定决心。

3、坚持四年一次的教师评价制度

德国政府规定,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四年一次的综合评价。完全中学、实科中学教师的评价者主要是学校校长,四年一次为每个教师作出翔实的考核报告。国民小学、主体中学教师的评价以督学为主、校长参与配合。对教师的评价客观、公正,必须与教师本人见面并签字存档备查。督学的任务是到校听课,为每个教师建立一份“教师工作报告表”。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教师分管的班级及学生情况,所承担的工作量等;二是教师的教学效果与工作态度等。教师的评定结果分为7个等级,1级最好。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一般为4-5级,能评上1级的教师较少,必须是教学效果好、科研成果突出者。

三、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鉴于德国教师培养的特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①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时机(观念、财力、物力)成熟的时候,把各级各类教师的管理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真正使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理想职业。②引入“全程育师”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工作。国家应尽快制定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法规,明确教师职后培训的权利和义务。一方面,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并把职后培训与其聘任、提薪和晋级等方面挂钩;另一方面,教师应主动申请培训,正确处理好教学与培训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把教师的在职培训纳入法制化轨道。③凡报考师范类的学生,考前应该进行面试和职业性向测试,把那些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的优秀学生选入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学习。

我国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与德国相比相差甚远。首先,对教育见习整体重视不够。有的仅仅将教育见习纳入了教学计划,但没有作出具体的检查落实;有的学校内部没有统一要求,有的专业见习,有的专业不见习,存在着可有可无的思想。其次,教育实习的水份很大。虽然对教育实习都作了相应安排,但时间一般只有6-8周(仅仅相当于德国教育见习的时间)。有的学校派了带队老师专门蹲点实习中学;有的学校实行教育实习巡视制,选派相关人员选择有代表性的实习中学巡视一圈。可见,目前我国师范院校对教育实习的检查指导不力,教育实习的水分很大。主要原因有二:一方面,实习中学迫于考试或升学排名的压力,不愿意让实习生多上课。另一方面,实习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实习期间往往是找工作的黄金时间,部分学生不安心教育实习。

一方面我国应尽快制定《教师教育管理条例》等规章制度,对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作出明确的时间、内容规定及其目的要求,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师范院校与实习中学进行全方位合作,在实习中学中遴选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既是中学教师,又是高校讲师,高等院校支付相应的报酬给实习中学和带教老师。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实习中学的积极性,才能激发带教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师范院校应划拨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项经费,以保证教育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我国对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方法较多,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体系,操作起来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如评选“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等,评价的主要尺度是所教(管)班级考试排名或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升学率。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教育评估机构,由评估机构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科学、规范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并委托教育评估机构每个学,对教师进行一次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评比。将每位教师的评价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并与其晋职、晋级挂钩。引入激励机制,树立典型,树立正确的导向,奖励表彰先进,促进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另外,我国的督学体系健全,但其主要职责是宏观指导和例行视察,没有像德国督学那样真正地深入课堂,走访家长,对教师作出客观翔实的综合评价。两相对比,差距显而易见。我国注重教育过程的宏观遥控,德国注重教育过程的细微环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国教师教育的三个阶段对教师的培养各有侧重。修业阶段着力培养教师的基本能力;实习阶段着力培养教师的执教能力;职后培训阶段着力培养教师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三个阶段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凸显出三个主要特点: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坚持四年一次的教师评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积极学习德国教师教育的先进经验,引入“全程育师”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教师的职后培训;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努力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建立健全教育评估机构,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唯有如此,才能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

篇2: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我国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曾经深受德国的影响。因此,考察德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在入学制度、seminar制、统一毕业考试制度、导师制、博士毕业评分制等方面长期形成的独特制度以及重视学术研究的传统观念,对于改进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能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德国;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模式

几百年来,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法学的繁荣和法制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德国的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也因此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很多国家在借鉴和学习以德国为首的大陆法系的立法、司法制度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承袭了德国式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体系。例如,日本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直接移植了德国体制,旧中国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也与此类似。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几经沉浮,现在仍处在不断的摸索、改革之中。与此同时,德国的法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受英美法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影响,近几十年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与我国现行的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相比,德国制度究竟有哪些值得研究和借鉴的特点呢?笔者在本文中试图简要地介绍、分析德国法学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几大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借鉴意义。

一、免试入学

德国大学不实行类似于我国的入学考试制度,但也不是可以随便进入的。德国的中学生在最后一学年要进行毕业考试(Abitur),考试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重要标准。由于德国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可以接受的学生名额比较多,一般高中毕业生向大学递交申请、获得批准后都可进入自己的志愿专业学习。不过,法学作为热门专业,名额比较紧张,申请者众多,竞争激烈。高中阶段成绩稍差的学生须等待一个学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方可入学。

法学博士阶段也采用免试入学的方式。比如在柏林自由大学法学院,通常情况下,申请人只要通过了第一次州法学考试,并找到了愿意指导其完成博士生论文的导师,基本上就算是入学了。在形式上,导师将报请院长批准,并颁发博士生录取通知(Promotionszulassung)。

上述过程其实也是德国大学法学博士生录取的典型模式。当然,各个大学在细节处理上还是略有区别的。例如,蒂宾根大学要求申请人正式提交附有论文计划的入学申请书,是否录取由法学系讨论决定。另外,就法律专业而言,由于各州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各州的第一次州法学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别,因此,许多大学的法学院要求申请人在申请就读博士学位前,须具有在该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例如,汉堡大学要求除特殊情况外,申请人至少要在该校学习过两个学期;特里尔大学法学院规定,“如果申请者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担任过科研或教学助手,则可免除对其在特里尔大学法学院的课程和学习要求。”①但是,“免试入学”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目前,在

篇3: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一、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

1. 入口阶段, 实行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

德国在教师教育的招生方面向来给予学生相当的自由。它虽然没有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 但是对要接受教师教育的学生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实行的是有一定标准和要求限制下的开放式招生。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13年一贯制完全中学毕业证书才可以申请进入自己所选择的大学机构, 学习自己喜爱的学科, 接受大学教育, 之后才有资格接受教师教育。完全中学是代表德国中学教育最高水平的学校, 它对学生的培养就是为学生今后接受高等教育作准备的。这样就保证在入口阶段控制住生源质量, 为培养高素质的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 这种开放式的招生能够将有意愿成为教师的学生纳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这个职业的, 从而保证教师队伍充满了活力和热情, 因此, 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保持很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见, 德国教师质量是以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形式为前提条件的。

2. 职前培养阶段, 注重学术能力与职业能力教育的协调发展

职前培养阶段是德国教师培养的第一阶段, 主要是在大学里进行学术性的教育。该阶段旨在培养学生将来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学术基础知识。在这期间, 学生必须学习两门执教学科和相关的学科教学论, 同时必须学习包括教育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其中教育科学要占总课时的25%。在大学里接受学术教育的学习时间依据其培养的学生未来所任职学校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 毕业后任职于基础学校、主体中学和实科中学的学生学习时间为三年;毕业后任职于完全中学和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时间为四年。在注重学术教育的同时, 德国文化教育部于2004年12月16日颁发了《教师教育新标准的决议》, 强调职前培养阶段进行职业能力的教育。新标准认为, 教师的职业能力应该在教师职前教育阶段就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出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在入职以后 (第一年) 自身慢慢形成的, 强调获得职业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教育学科。可见, 在职前培养阶段, 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拥有广博的知识, 同时也突出培养学生运用专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的重要性, 进而实现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协调发展。

3. 职业准备教育阶段, 对见习教师实行严格评价

在德国, 人们认为教师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 不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 不可能胜任其工作。因此在职业准备教育阶段实施教育的时限相对来说比较长, 最长要两年, 短的也要16个月, 一般情况下是18个月。可见德国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同时也没有放松对理论学习的要求, 职业准备教育阶段主要是在“见习教师研习班”和“实习学校”开展, 它是德国教师培养的第二阶段, 该阶段旨在养成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在这期间, 学生不仅要在实习学校进行教学见习, 同时还得在研修班里进行理论学习。学生通常上午在实习学校里进行见习, 四周以后才可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试教, 然后下午参加研习班的理论学习。在研习班里, 上课都采用研讨的方式进行, 见习教师通常就某一个专题展开讨论并口头发言。这些专题通常都是实际教学中会碰到的问题, 这样能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用理论来反思实践。实习学校通常会对见习教师就其与教师职业有关法律的了解方面、教学技能方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方面以及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这份评价对见习教师最终能否成为教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 出口阶段, 通过国家考试制度选拔教师

教师资格证书是教师行业的资质证明, 是教师职业的准入证。在德国, 要想获得这张准入证必须经过两次严格的国家考试, 在教师培养的出口阶段, 国家实行了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这两次考试分别在大学职前培养阶段和职业准备教育阶段进行。第一次考试内容包括论文、笔试与口试, 论文以任教学科为范围, 口试由两位教授和一名学校教师组成评委;第二次考试内容包括两篇分属两个任教专门学科教学的论文、两个专门科目的试教及口试。见习教师只有在顺利通过了第一次考试才能够参加第二次考试, 并且只有两次考试都通过, 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被聘为正式教师, 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在这之后, 就可以作为准教师进入人才市场进行应聘了。这个过程漫长而又艰辛, 尤其是两次国家考试对于想成为教师的人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5. 职业后教育阶段, 追求实效, 形式多样, 具有激励性

在终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职业后教育备受人们广泛关注。在德国, 教师的职业后教育也独具特色。首先, 在职业后教育阶段开展的教师继续教育非常注重追求实效性。这表现在教师培训内容是根据教师的“客观的进修需要”和“主观的进修需要”来最后决定的, 培训内容不强调系统性, 而强调实际的应用性和教育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其次, 继续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这种形式按其级别排下来依次是中央一级的、地区性教师进修、校内的在职教育, 以及在大学进行的继续教育。最后, 职业后教育阶段实施的教育对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性。教师继续教育有充裕的经费保障:进修院校尽管都不大, 但办学设备现代化的程度却很高;学员的食宿、交通全部免费, 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也很好。教师总体上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较高。

二、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当前,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经历着由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过渡, 我们正在不断地探讨教师培养的新模式, 建构有效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对德国教师教育各个培养阶段特点的分析, 我们能够得到一些启示。

1. 在教师教育的入口阶段, 实行初次招生和再次招生相结合的招生制度

随着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推进, 非师范类院校将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教育中来, 我们也将逐步实现开放式的教师教育发展模式。鉴于德国在招生时实行严格标准下的开放式招生模式, 从而保证了生源的高质量, 把好了教师入口质量关, 我们应该力求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在招生时, 应该逐渐淡化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概念, 让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 学生在接受完大学教育之后, 若有志成为教师, 可以进行自由选择, 教师培训机构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招生。事实上, 学生通常并不能够很好地了解自己, 对自己是否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 我们在再次招生时就要考虑到这一点, 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因子分析来遴选生源。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我们在生源选择上不能仅仅凭学生的兴趣, 应该帮助学生进行是否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因素分析, 从而在源头上确保教师的素质。

2.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 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加大学生的实习比重

德国在教师培养的三个阶段中都非常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特别重视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同时也不放松理论学习。我们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要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这种培养不仅仅需要理论上的构建, 更要让学生深入到中小学中去, 要大大延长学生的实习时间, 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实习安排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同时, 在职业后教育中, 随着我国教师学历达标情况的好转, 我们要改变职业后教育等同于“学历补偿教育”的观念, 一方面满足教师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客观实际需要, 更多地将这种继续教育与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3. 在教师资格认证方面, 建立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

篇4:德国职教兼职教师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职教兼职教师现状

兼职教师数量多在德国的职业学校中,聘任兼职教师较为普遍,专职教师通常只占到教师队伍的40%,而兼职教师占60%,有的学院甚至达到80%,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量约占总课时量的80%。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例如德国柏林应用科学大学,兼职教师是专职教师的5倍多,再如斯图加特职业学院,专职教师80人,而兼职教师1600人,并承担了60%以上的教学任务。

兼职教师大多来源于企业由于德国实行“双元制”培训制度,重视兼职教师制,以充分发挥社会上各种专门人才在培养职业技术工人中的作用,所以德国兼职教师除一部分来自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外,绝大部分来自企业界。他们可以将生产中的最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保证高职教育与技术进步挂钩,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协助解决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德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特点,企业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并且直接参与职业教育。在企业内,实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要比一般员工高,因此培训企业能在较大范围内挑选素质高、业务好的员工进行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考试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正式成为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师从事企业培训工作的过程中,企业还会提供很多继续教育的机会,以提高实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企业选拔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院担任兼职教师,不但有利于宣传企业产品、选拔优秀毕业生进企业,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更新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所以通常企业对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的人员采取鼓励和支持的态度。

兼职教师任职资格严德国对兼职教师的资格要求总的说来是学历高、实践经验丰富、懂得教育科学。在德国,国家对于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学历有严格的规定。文化理论课教师必须大学毕业,且接受过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教育理论;实践教学教师必须职业学校毕业,具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须有经师傅学校培训获得的有关证书;所有教师必须通过规定的资格考试。学院在聘用教师时要求兼职教师必须补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接受一定的专业教育与师范训练,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德国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不仅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工程及师傅证书,并有相对长的企业工作经历,能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方面的最新情况与学生所学内容紧密及时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来自企业第一线的教师往往最受学生的欢迎。德国对兼职教师的这种高要求保证了师资质量,从而确保了高职教育的质量。

兼职教师招聘严格德国教师社会地位高,待遇优厚,招聘的地域广,一个岗位的招聘可能引来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人的应聘。评聘分离,保证质量,德国高职院校教师的聘任是一种超越本校范围的、在全国甚至欧共体范围内、所有有关专业学校都可以参与的公开竞争的招聘,这种聘任方式既保证了教授的质量,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又避免了人际间因此产生的摩擦。德国各高职学校的教师招聘程序大体相似。以高等专科学校招聘教授为例,一般要经过五个程序:刊登招聘广告,成立由教授及学生代表组成的聘任委员会,应聘者面试并参加试讲,聘任委员会对应聘者进行审核、确定三名候选人报专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认可后由校长呈报文化部长,由州文化部长确定最终入选者。

兼职教师有继续进修的机会由于大多数兼职教师担任的是实践课程的教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更需要实践课程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德国,根据各联邦州的法律规定,职教师资要不断接受新技术知识、新规范的继续教育。德国各州普遍设有职业教育师资进修学院,负责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师进修有全州集中、地区性和学校内部三种。第一种由州文化部组织,每个课程培训时间为一周左右。第二种由区政府组织,每个课程时间为一至两天。第三种由学校组织,较灵活,根据学校的发展,缺什么补什么,时间也是不定的。德国除了正规的职教教师进修以外,职教师资在职继续发展的渠道还有:职教教师联合会、教师自我发展研讨中心和企业。此外,进修培训机构总是力求将一些新的跨学科的科技知识纳入学习计划,使技术教学人员能及时拓宽知识面,适应新工作岗位。

我国兼职教师队伍问题

在我国,兼职教师在职业院校师资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但还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我国职业教育和企业的关系没有德国那样密切,企业一般不支持员工到企业任教,怕兼职影响本职工作。另外,因商业或技术秘密等原因,企业也会限制或不允许技术人员到外兼职。所以,中国大多数兼职教师都是在本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来学校兼职的,如果遇到本单位临时有重要任务或工作时,调课、串课的现象就会时常出现,非常容易打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我国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也不到位,大部分教师都不是经过招聘和选拔来的,而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一部分兼职教师的质量不高。招进来之后的管理也不严格,教师流失很严重,随意性很大。

借鉴与启示

为此,借鉴德国的兼职教师管理经验,我国应该合理配置兼职教师的数量,稳定兼职教师队伍的来源,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给予兼职教师继续受教育的机会。

合理配置兼职教师数量兼职教师数量过少,就会造成教学同社会和行业联系不紧密;兼职教师过多,其流动性会造成一定的教学管理难度。高职院校应该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应有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专兼教师合理搭配。兼职教师队伍规划应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追求长期的稳定战略伙伴关系,兼职教师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使师资队伍向整体优化的方向发展。

校企合作为兼职教师提供有力保障在中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较少,与职业学校的联系不紧密。对此,既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组织与协调,也需要行业、商会等组织的指导。政府可以从政策、资金、税收减免、资源分配等方面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行业机构牵线搭桥,使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有效地展开。

严格聘任管理机制为了确保聘用的兼职教师质量,聘任工作要严格。学校应该把聘任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采用社会公开招聘与进入企业聘请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与企业合作,到企业中选聘优秀人才,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机制。这种方式有利于学校在招聘中发挥主动性,有利于学校了解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深度合作。

兼职教师的性质决定了做好社会兼职教师管理工作比聘任工作还要重要。在聘任前,要对兼职教师进行充分了解,对拟聘人员的学识水平、教学能力、技术水平和工作业绩进行全面评估和论证。考查后,与经过考核的拟聘教师签订较为长期的聘任合同,明确兼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地位和责任、资格和任用、待遇等事项,为其颁发聘书,建立业务工作档案。在教学过程中多征求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结合教学评估和院系的使用情况,考核兼职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质量,将考核结果记入业务档案,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兼职教师。

重视对兼职教师的继续培训兼职教师入校后,学校应对其进行培训,使教师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这些兼职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对教育工作不是很熟悉,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对现代教育技术了解不多。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教育论、方法论、心理学等相关培训。教学和师资管理部门要通过举办高职教育理论专题讲座、教育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学术报告会和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对兼职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篇5:德国公务员培训特点及启示

章瑞莲

在浙江省人事厅和省外事办公室的安排下,我们由浙江省继续教育协会组织的,由省人事厅丛荪林处长为团长的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3年10月26日至11月7日赴德国进行了继续教育的考察,期间也参观访问了德国宝马、奔驰大公司以及法国巴黎、意大利罗马和威尼斯、奥地利萨尔茨堡等著名城市和旅游胜地。通过考察,使我们对欧洲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教育等尤其是德国继续教育的概貌有了初步的了解,收获不少。在考察中我们深感德国、法国等不仅是经济上的发达国家,而且也是教育上的发达国家,作为其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务员培训的状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我国与德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但就教育具有共性和一般规律而言,德国等的继续教育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加以借鉴。本文就德国继续教育体系中的公务员培训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德国公务员培训的立法

德国经济在短时期内取得重要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重视对各级公务员的培训,并以法律形式确定培训在公务员职业生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保证了对经济活动的卓有成效的管理。

德国是一个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卓越的市场地位取决于卓越的人才”,这一观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了保证政府官员的质量,早在1794年,德国就颁布了《普鲁土各邦普遍国家法》,1837年制订了《帝国公务员法》,由此确定了德国的文官制度以及各邦公务员的法律地位。二次世界大战后,针对二次大战后重建工作,对公务员的素质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德国于1953年通过了《联邦公务员法》,并于1977年修改后重新颁布。《公务员法》中专门有一章,对公务员特别是中高级公务员的培训和进修做了规定,以使他们具备管理国家事务的基本素质,从而为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并为公务员培训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创造了前提条件。除了《联邦公务员法》外,国家还就某类公务员的培训颁布法令,如《税务公务员培训法》。目前,德国税务公务员的录用、培训与考核,都是依法办事。

根据国家法律,一些政府部门还对人员培训作出详尽的内部规定。如联邦经济部规定,凡新入职人员都要接受入职培训;凡待提升的人员,在晋升前都要参加相应级别的晋升培训;各级工作人员都要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经常参加各类进修培训。从法律和各种内部规定看,德国公务员培训的特点是把重点放在公 1

务员职业生涯的前期,即在入职和上岗前熟悉、掌握岗位专业的各种知识。由于以法律形式保障了公务员参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有效地促进了德国培训需求市场的形成。为了满足公务员培训的需要,德国政府建立了专门的公务员培训机构,如联邦公共管理学院和施佩尔管理科学学院。他们独立或与行政、经济和科技等部门合作进行培训活动。另外,国家和各州政府部门也大多设有培训机构,负责组织本地区和本部门业务方面的短期培训活动。

目前,公务员培训已成为德国经济发展、公共管理和人事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断接受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也已成为德国公务员的一种自觉意识。正是由于这种有法律保障的巨大的培训需求市场的存在,才使德国公务员队伍始终保持较高的业务素质,能够比较成功地处理国内外经济和社会事务。

二、德国公务员培训的类型

1.入门培训。对象为新录用官员,目的在于补充岗位所需知识,掌握实际工作技能,熟悉组织内部的有关情况。时间一般为两年。如将北威州规定,入门培训须经以下步骤:① 10个月在专区政府部门二个专业领域工作;② 5个月在县政府任县长助手或独立承担工作;③ 9个月在州政府工作;④ 二年中有集中培训4次。培训内容为:管理基础、人际关系与讲演技术、信息技术、领导艺术等。人事部门和各级领导负责考察和评定培训情况。培训期满合格者方可录用为正式公务员。

2.适应性培训。对象为全体公务员,贯穿公务员 全部职业生涯。其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公务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适应性培训一般采用集中培训的形式。培训时间可能是一天,也可以是几十天。这类培训是培训机构的工作重点。培训内容主要为新技能、新知识的普及和综合工作能力提高两大类。

3.晋升培训。这类培训在人事发展计划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对象为有培养前途的公务员,目的在于使受训者具有担任高一级职务的能力。时间为几个月或一年。晋升培训是公务员晋升的资格条件之一,各州掌握的标准是不尽一致的。

在德国,培训与人事发展是密切结合的,首先在组织上表现为:培训机构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也可以是人事发展机构中的一个部门,又可以是培训机构与人事发展机构同属于某一个部门;其次表现在“人员追踪培养(训)”。一般讲,担任的职务越高,越是工作骨干,受到的培训就越多。高级公务员参加适应性培训、晋升培训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多于中低级公务员。再是公务员培训在内容设计上注重与人事发展紧密结合。尤其是高层次公务员的培训,更注重综合工作能力的提高,使培训真正成为官员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添加剂”。德国各界深知

领导素质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培训领导人员。合作与交往、领导艺术、领导体制、发展战略、管理效益是这类培训的主要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培训内容注重实用性和超前性

德国是市场经济的国家,培训机构同样受到竞争机制的挑战。因此只有十分重视培训需求的调查,使培训内容做到实用性和超前性,增强培训的吸引力,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培训机构本身才能生存和发展。德国公务员培训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培训使公务员不断适应工作岗位提出的新要求;二是使公务员能够担负更为重要的工作。各培训机构都是据此分析培训需求并确定培训内容。调查培训需求一是通过市场,二是通过各单位的人事部门。首先由培训机构的专家对下的培训需求作出基本分析,并列出计划举办的培训班的主题及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广告等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人事部门和将参加培训的学员的意见,得到反馈意见后,再次修订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由于德国公务员的录用标准十分严格,各级官员的专业起点较高。因此入门培训一般偏重于实用,内容主要集中在有关法律知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一些基本工作技能方面。适应性培训具有时间短、主题专

一、与官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紧密结合等特点。另外两德统一所带来的课题和欧洲大市场的建立所面临的人才准备问题,也是当前德国公务员培训的重要内容。在晋升培训中,培训内容主要为领导方法、领导艺术、管理心理学和合作能力等方面。有关专家认为晋升培训的任务不是改善专业知识,而最主要的是教授一些领导方法。他们认为,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同上级、同级和下级打交道,学会协调和处理好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比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由于在培训计划制定中充分重视了人事部门和将参加培训者的意见,培训内容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超前性。因此,在德国培训计划的实现率较高。

四、培训机构人员精干、组织周密、注重实效

德国的培训机构为数众多、各具特色,但共同的特点是按需设立,人员精干、计划周密、注重实效。

培训机构人员配备力求精干,多以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人员为主。而绝大部分的教学任务都由外聘的兼职教师承担,各培训机构都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样既可以根据各类培训内容聘请该领域最好的教员,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减少聘用正式工作人员的费用,降低培训成本。

制订培训计划,强调可行性和严肃性。一般培训机构在每年二月份制定下一培训计划,10月份正式公布。期间多次征求单位人事部门和将参加培训学员的意见,根据人事发展的实际需要,反复修改,力求做到内容实用、计划可

行。计划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不轻易受各种外界因素干扰,严格按计划,即使有些报名人数少于正常开班人数,也照常举办。

培训效果是培训机构和用人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德国评价公务员培训效果的方式主要有:1.考试或考核。2.问卷调查。3.观察。4.考察培训机构对市场的吸引力。

五、德国公务员培训体制对我们的启示

篇6:德国学前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甚至综合国力有着重要意义。德国学前教育源远流长,在世界各国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德国学前教育机构、课程设置、混龄编班、融合教育、教育是父母的责任等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课程内容要贴近自然,创造自由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以期为我国当前学前教育的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学前教育 德国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8-0168-02

一、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

(一)学前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

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机构名目繁多,形式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

(1)传统幼儿园:它们有的叫儿童活动场所,有的叫儿童之家。这类幼儿园相对独立,也最为普及,是为3―6岁幼儿提供保育和教育的主要?C构。幼儿园又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私立幼儿园,接受政府补助,但其教育理念及师资聘任不接受政府监控;独立幼儿园,不接受政府补助,主要依靠家长缴费。

(2)幼儿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幼儿俱乐部主要由教会和福利机构开办,而儿童店则是20世纪60年代学生运动的产物,重视从小培养儿童的集体和社会观念。这类幼儿教育机构的开办者主要是大学生中做父母的人。

(3)学校附设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主要招收那些已经达到6周岁或将达到6周岁但未达到入学标准的儿童,为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学校也有附设的学前班,大多都与小学连在一起。

(4)特殊幼儿园:招收对象主要为各种有残障的幼儿,根据幼儿不同的情况分类,接受与之适应的教育,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这是对双职工子女开办的全日制保教机构,主要是对3―6岁的幼儿实行保育。幼儿教师或保育员须经过培训。

(6)白天的母亲:主要是一些年轻妇女在照顾自己小孩的同时也帮忙照顾临近的其他小孩,为那些工作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父母提供便利,不过政府提供的经费占比较少。

(二)以游戏为主的课程设置

德国以高度自治而闻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课程设置不仅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甚至州一级也没有统一标准,而是以地方或幼儿园为单位,由幼儿园举办者自行决定。德国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多以游戏为主,多自由活动少集体活动,幼儿园阶段没有读、写、算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幼儿园的课程有八大方面分别是: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动作教育、语言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环境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德国强调生活体验,让幼儿自主活动和学习,注重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混龄编班

不按照年龄而强调异质分组,强调尊重不同年龄儿童的相似性和相异性。混龄编班具备按龄分班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在儿童互动交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年龄大的儿童的领导力,以及交流沟通能力,既锻炼思维,也可以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年龄较小儿童一般都喜欢跟年龄大的儿童玩耍,混龄编班不仅可以满足对玩伴的需要,同时可以向年长儿童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如何与年长儿童交流、怎么融入都是年幼儿童需要克服的问题。混龄教育体现了自由发展和自我教育的特点,有助于引起3―6岁儿童对未来小学生活的憧憬,幼小衔接自然发生。

(四)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主要是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的教育。旨在普通班中进行特殊教育,使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让特殊儿童享有和正常儿童同样的权利,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特点,也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每个儿童都有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激发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能力,让残障儿童也像正常儿童一样,得到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可以正常生活,而不是将他们隔离开来,这就是融合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可以使残障儿童接触到不同的人,使他们学习用不同的方式与人交往,提高交际能力,充分体验世界的多样性。

(五)教育是父母的职责

德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教会、慈善团体和私人是办理学前教育事业的主要群体,因为传统上德国把学前教育视为福利性事业。在1924年,德国出台的《青少年福利法》正式把学前教育定性为福利事业,并划归为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不对学前教育做硬性规定。在德国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但被排除在公共教育体制之外,不属于主管文化教育的机构管辖。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而是保育和社会性质的。德国把学前儿童的教育主要视为家长的权利与责任,幼儿园不过是对缺少家庭教育或家庭教育不足的一种补充。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办学渠道,使机构类型多样化

我国幼儿园数量还很少,不能满足民众需求。我国幼儿园主要应是教育部门主办,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为例,经调查发现公办幼儿园只占全部幼儿园的三分之一,大部分还是民办园,但民办园资金缺乏,办园困难重重。因此,办园渠道的拓宽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引导。德国教育机构类型多样化,能考虑到不同儿童的需要,相比之下,我国较为单一,针对智力超常、滞后的特殊儿童缺乏相应的机构,所以应多样化发展学前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完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保障,虽然近些年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还不够完善,学前教育建设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幼儿园的组织管理,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农村幼儿园的开办设立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应尽快完善并落实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出台的《学前教育法》中所倡导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也明确了在发展学前教育事业中政府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也要严格落实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及时发现并处理遇到的问题,让法规政策发挥真正应有的作用。

(三)财政支持,增加经费投入

德国幼儿园经费远超我国,我国幼儿园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幼儿园经费来源有:政府的拨款,举办者投入,家长缴纳的保教费。但政府投入有限,而且对民办园几乎没有投资和补助措施,导致幼儿园创建困难:园舍达不到标准,设施不齐全,师资力量薄弱等,这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在财政方面,政府需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支持力度,并将学前教育划分到义务教育体系之中,让幼儿可以免费入园。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所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人性格品质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四)家园合作,发挥家长能动性

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这是德国幼儿教育鲜明且极具特色的一个方面。在德国,幼儿园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辅助,教养儿童是父母的权利和义务,已被写入宪法,具有法律效力,德国也充分利用了社区在儿童的成长发展中的作用,学前教育机构作为家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辅助场所,政府、社会团体等都以不同形式资助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要求父母参与,已经成为幼儿园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真正承担幼儿教育责任的人是父母,首先摆正责任的归属,明确了这一点,有利于幼儿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德国非常重视家园合作,有多种家庭教育的援助项目,注重家长的参与,充分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

(五)课程内容贴近自然,创造宽松的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这使它置身于东西欧文化之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化。理性、思辨、系统、平等是其文化的主要表现。这些文化特质以及德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对德国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追求自由,注重培养完善的人格,严谨,教育的学术化与实用化并重,是德国教育的主要特色。因此,德国注重把儿童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不提倡对幼儿进行读、写、算等知识教学,注重社会教育,培养儿童合作乐群的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篇7:德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王强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组成及特征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1)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德国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即培训企业的学徒和职业学校的学生。适龄青年如果想要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首先必须寻找愿意提供职业培训的培训企业,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并同培训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这时适龄青年的身份为企业的学徒。适龄青年获得具体的职业培训位置,成为企业的学徒后,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在职业学校入学就读后,就成为职业学校的学生。这同时意味着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对象拥有双重的权利和义务。

(2)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师资由两部分人员担任在企业实施实践培训,向学徒传授实用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师资称为实训教师或企业培训指导人员;在职业学校实施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师资称为理论教师或职业学校教师。

(3)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由两部分组成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培训章程(也称培训条例);二是教学计划。企业的实践培训依据培训章程来实施,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遵照教学计划来进行。培训章程是对德国职业培训工作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起着统一定向和规范指导的作用。每个职业均有相应的培训章程培训,也就是说德国国家承认的376个职业均有各自的培训条例。

(4)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两类机构主管企业的实践培训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受《职业教育法》的约束,由联邦统一的私法规定,培训企业主与企业学徒之间的培训关系由职业培训合同进行调整;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则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法》、《学校义务教育法》等,由各州的公法规定。

(5)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德国企业及跨企业职业培训的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各级政府负担。

(6)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实践培训为主双元制职业教育以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在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中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这种从属地位表现在:①学生入学前,先要找到培训企业,获得职业培训位置,并同企业签订职业培训合同成为企业的学徒,然后才能寻找对口的职业学校。②职业学校开设普通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是重点,为企业的技能培训提供理论基础,占总课时的60%。③学制一般为三年,学生每周3.5~4天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1~1.5天在职业学校上课,共12课时。④在双元制中,企业培训指导多于职业学校教师。据统计,1984年德国职业学校教师有170,200名,而企业培训指导为479,182名,占职教师资总数的73.8%。⑤学生结业时不进行毕业考试即可获取职业学校毕业证书,但必须参加由企业联合会举办的企业技能训练的结业考试,考试内容包括企业职业培训章程所规定的技能和知识及职业学校开设的有关学科。毕业生只有同时持有企业职业培训的结业证书和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方可升入高一级职业技术学校——专科学校。

二、中国职业教学体系的特征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职业教育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集中在五对矛盾关系上:(1)社会需求旺盛与有效供给不足;(2)规模能力与质量结构不合理;(3)就业能力提升与社会吸引力不强;(4)中央大力发展与各方相应不足;(5)公平教育目标与政府责任缺位。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1)缺少共识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是政府责任,但不少人认为发展职业教育只要依靠市场,导致国家定位和主体责任定位出现偏差。

(2)缺少制度供给。产教结合与校企合作等法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生均经费拨款标准、“双证书”制度、教师编制标准等制度缺失。

(3)缺少财力保障。职业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比例持续下降。

(4)缺少政策引导。财政金融税收等引导行业企业和社会积极办学的政策体系没有建立,政府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能力不足。

(5)缺少机制配套。管理评价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不健全、不配套,影响相关法律制度政策的实际效果。

(6)缺少体系建设。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中职高职、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不健全、不衔接。

理论与实践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公益性质认识不足,政府履行责任不清,公益性实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启示及中国学生获取企业实践经验途径

(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职前的职业教育,向即将参加工作的学生传授相应的职业知识、必需的职业技能与相应的经验;二是进修,主要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变化而进行的短期培训;三是转岗,行业的更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有产业的从业人员面临新的职业选择,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以适应新职业需求。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都围绕职业需要来进行。专业设置由各州根据实际需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完成。职业教育的能力培养是以社会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所以社会的需要会反馈为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又成为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双元制”教育究其实质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各环节的实施都紧密围绕着企业的用人需求,增强了社会实用性,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它对的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篇8: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发达完善的国家。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国家立有职业教育法,经济部主管全国职业教育。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法,各州立有相应的职教法规。

1. 双元制职业教育

所谓双元制教育,是由校企合作联办,职业学校一般设在企业里,直接与企业挂钩,校企联合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学校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负责实习培训,学生边学习边上岗实习,两者同步进行,毕业时学生同时获得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毕业后零培训上岗。

德国学生读完第13年级后愿上大学的可直接就读(不用高考),愿上职业学校的也可直接到企业报名,学制一般为3年。学生报名时必须与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因此,学生报读职业学校可以选择企业,企业也可选择学生。如果学生选择学习的工种该企业没有,则由该企业负责送学生到其他企业培训。学生实习期满,通过考试、考核,取得相应的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即成为该企业的正式雇员。

2. 职业培训的管理

德国法律规定,每个企业都有职业教育培训任务,所有这些企业的职业培训由各地的工商联合会进行统一管理。各地的工业企业必须加人当地的工商联合会,成为会员,并缴纳一定的会费。工商联合会代表企业的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当地的职业培训,监管各会员企业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反过来又对联邦和州的政策产生影响。工商联合会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考察企业是否具备职业培训的能力,对各企业和职业学校的教师进行资格审查、认定及管理,并组织对学生进行考试、考核。

3. 办学经费

办学经费如教师的工资、学生的培训费用等由国家财政和企业共同承担。据统计,德国每年用于工业企业方面的职教费用达120亿欧元(其他行业如手工业、服务行业、自由职业、农业等除外),其中一半给学生发生活补贴,其余是教学设施、教师薪酬等方面的开支。或许有人认为德国企业在教育上花的钱太多了,而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德国工业发展快,产品质量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职业教育。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的广泛参与。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互通式的多元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学校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考核由行业协会、企业、学校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全国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2. 德国专业课程体系职业化与模块化的融合

德国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传授与普通能力,人类交流和社会相关联的专业职业能力;职业自由性高,这是为了克服在社会和劳动市场上不断转化的要求,根据欧洲市场的增长而产生的,唤起进修和继续进修的愿望,挖掘潜能增强愿意,负责任的处理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

“双元制”模式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的,并且确立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阶梯式课程结构。这一结构是一种建立在宽厚的专业训练基础之上的、综合性的、并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结构。理论课知识面广、深浅适度,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所有课程又都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无论哪一阶梯的培训,始终都是围绕职业实践活动从泛到精、由浅入深开展的。

在整个实训与实习中,德国人十分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实习中学生以正式工人的面目出现,不搞模拟性的所谓生产实习,而是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在上岗前10分钟,他们要清理卫生;在工作中,他们严格按要求进行,通不过严格的检验,达不到标准,必须返工重来;下岗后,他们必须整理工具,各种工具严格地按使用顺序排列。由于严格的训练,学生那种懒散的、粗心大意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得到有效抑制。

三、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示

1. 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培训任务已经成为法律规定,并得到全社会公认和自觉遵守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双元制教育的核心和前提条件。表面看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两者相互分离,但体现在学生个体上,则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后能够零培训上岗。而我国由于体制和机制等原因,很多企业正处于转型期,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基本上在学校进行,由于实习实训条件有限,使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可能同步进行,大部分实训教学属于仿真模拟训练和现场参观实习。毕业时,虽然学生也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但离零培养上岗还有明显差距。因此,校企合作办学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

2. 德国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行业和区域特色,立足为行业及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职业教育统一由当地工商联合会负责管理和协调,各州立有相应的职教法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特色非常明显。我国区域经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一支庞大的规格多样、类型齐全、训练有素的技术队伍。应该说这种发展趋势为我国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我国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企业基本上相互脱节,很难起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因此,转换机制,加强职业教育的指导和管理迫在眉睫。

3. 德国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签约制

职业学校、企业、学生的责权利明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计划具体可行,教学组织严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高,并且有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单纯通过立法规定企业必须承担职业培训的责任,时机尚不成熟。因此,完全照搬双元制教育模式,显然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目前采用的订单式培养是一种积极的尝试,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开辟一条良好途径,应逐步推广。

4. 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确定培养目标

双元制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就业和直接通向生产岗位为未来而工作的一种教育,而不是什么“基础教育”和“晋升教育”,这一思想层面为双元制宏观上的展开奠定了基础。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问题上,思想观念上始终存在着误区,认为职校生低人一等,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这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作为职业教育学校,应转变教育理念,重新确立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现代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其变化幅度、速度极大,对劳动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如劳动分工由单一工种向复合工作的转变,要求劳动者具备跨岗位的能力;信息爆炸,知识技能陈旧率加快,要求劳动者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能力;竞争机制要求劳动者具有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能力,可以说,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是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职业教育不仅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包含的具体能力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

5. 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应体现下述三项基本原则:一是企业需求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行业领域内所有企业的普遍要求;二是相对稳定原则即专业设置应满足相当长时间内职业发展的需求;三是广泛适应原则即专业设置应适合较宽的职业领域,并具有综合性。为了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适应性,德国以科学的方法———职业分析为导向,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形成。“双元制”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我国颁布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开发培训项目,推进精品专业或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6. 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训练,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我国许多职业学校重文化课,轻专业课: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严重,脱不开普通教育的学历教育模式,毕业生有文凭无技能。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大实训教学比例,实训与理论比至少应达到1∶1甚至3∶2。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应该由过去的验证实验改革为综合实验、生产结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加强能力培养。再次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有利学生就业为宗旨,以项目建基地,以基地搞服务,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 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

德国的职教师资尤为精良,职校教师除具有学历和资历并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这些基本条件外,还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才具备职校教师资格;若担任实训教师,则必须经过"师傅"考试并取得师傅的资格,年龄要在24岁以上。而我国目前的职教师资来源于师范院校和非师范类普通高校。这样,就形成职校教师受过师范教育者不具备专业技能,懂专业者未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现象,而且都缺乏专业实践技能。严格地讲,都不符合职业技术的要求。因此,国家应通过立法.规定职校师资标准并创造条件培养造就一支"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目前而言,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对现有师资进行实践培训,一是加大教师实践锻炼力度,鼓励教师多参加专业实践,要求新任专业教师必须先下基层单位实践方可任教;二是尽可能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从基层引进或者聘用技术专业人才;三是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技术推广,增强实践技能。

8. 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

在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导地位十分明确,在职业培训时企业唱主角,学校只是配角,通常职业学校只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教育,学校和企业不是简单的挂钩,而是法律规定的合作伙伴.学校找行业协会,再由行业协会找企业,共同使培训达到最佳效果,而且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能培训也不是机械的分工.而是合理的渗透和完善的结合。企业有自觉参与和支持职教的理念,德国企业界有个共识"职业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因此德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直接进行或参与职业培训。企业参与职教,既能使学生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又解决了教育的投人问题。我国财力有限,不可能一步到位全部解决所有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实习训练场所,还需企业对职教的参与和投入。但我国的企业家因受其特定地位的限制,其中具有长远眼光能将职业教育视为促进企业发展根本因素的还很少,整个企业界投入搞职教的意识非常薄弱,这样导致我国许多职业学校因无实践条件和场所在模式上便滑入和普通教育无二的"学堂"式教育,而企业陷入“工荒”状况。这种与德国企业参与职教的差距;昭示我国应千方百计地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和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职教。

上一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试卷分析下一篇:木兰诗修辞手法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