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务工作总结

2024-06-11

学校校务工作总结(精选8篇)

篇1:学校校务工作总结

我校能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校务公开文件精神,推进学校的校务公开工作。

1、落实和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2、认真做好学校收费工作,规范收费要求,严格按上级规定的项目、标准进行收费,没有擅自自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3、认真做好“校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拓宽和规范校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渠道和程序,大力推动校务公开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重大事项均由校委会讨论、教师通过,并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从而保证学校各项工作民主化、公开化、规范化。依法维护学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让广大教师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落实学校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

5、积极开展行风建设活动,防微杜渐,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性,从而确保校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化。

6、学校领导能带领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篇2:学校校务工作总结

一、坚持原则,真抓实干。

我校在实施校务公开的过程中,认真坚持校务公开基本原则,使这项工作能够健康地开展。

1、坚持党支部统一领导,行政主持,工会协调监督,各负其责和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原则。

2、推行校务公开,必须坚持既要维护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又要有利于学校领导行使依法治校的权利。

3、坚持内容客观真实、程序简洁清楚、运作规范易行。

4、注重实效,分层次、多形式、全面实行校务公开。

二、完善机制,职责分明。

根据校长负责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精神,规定校务公开工作的责任范围:

1、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校务公开工作小组。校长对校务公开工作负总责,为第一责任人,对校务公开工作负全面领导和直接领导责任;

2、分管领导根据分工,对职责范围的公开项目负重要领导责任,对其分管部门履行校务公开制度负直接领导责任;

3、部门负责人对其职能范围内的公开项目负具体领导责任。

4、经办人员对其从事工作的公开项目负当事人责任。

三、形式多样,实事求是。

公开形式一般以设立校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同时也运用网络、文件通知和教职工大会通报等形式公布。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以事前公开为主;多次公开与一次性公开相结合;固定公开与灵活公开相结合,以固定公开为主;文字公开与口头公开相结合,以文字公开为主;常规性公开与临时性公开相结合。各种形式的采用依具体事项的具体情况确定,以方便群众监督,增强工作透明度为原则。

1、对外公开。

开学前,运用广播,宣传版报等形式把学生注册对象、时间、收费项目、标准和批准文号等项目向社会,村民宣传,并张榜公布。同时学校还把学生交费款以及发票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校务;期中、期末召开全体师生总结大会,总结半学期、一学期来的工作情况。并表彰一批先进,向社会张榜公布学生奖惩情况;学校规定每学期全面家访两次以上,向家长介绍学校对学生管理的制度,学生在校表现及交流思想意见、沟通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更好地提高校务公开的效果。

2、对内公开。

在学校办公厅的显眼处,设置一版校务公开栏。定时、定期向全校师生公布校务:包括财务管理情况,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工作计划教师福利,师生奖惩结果,规章制度等项目。及时向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群众公开校园事务,促进学校与村民的联系、交流。

3、设立意见箱。学校在师生活动频繁的墙上设立“校长意见箱”,收集师生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具体由校长定时开箱收集整理登记造册,并通过校务会、监督小组做出相应的反馈、整改意见等等。

通过以上几方面工作的开展,规范了学校管理,使学校呈现出一派廉洁奉公,爱岗敬业,争优创优,默默奉献的喜人景象,促进学校“三风”建设,有效地提高学校育人质量。

四、加强监督,确保落实。

校务公开是教代会内容的丰富和深化。通过推进校务公开,进一步深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化权益,调动教职工投身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教代表会制度是学校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的基本制度。教代会为实现校务公开提供组织与制度上的保证,让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参校事、议校政,为办好学校献计出力,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为此,教代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配合行政,参与校务公开文件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工作。学校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不断补充和丰富教代会的内容,拓宽教代会工作的领域,学校在发挥教代会功能的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规章制度,凡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奖惩方法、财务收支等情况都经过教代会认真审议通过。

篇3:学校校务工作总结

一、实行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行校务公开, 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加强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 加快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执行、监督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进程, 促进学校行政权力规范运行、阳光运行, 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实施校务公开, 是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学校民主监督机制,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提升教育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密切党群关系、师生关系, 以及教育部门与广大群众关系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增强学校领导依法治校、从严治教、规范管理自觉性、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 依法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增进沟通与理解, 化解矛盾, 强化社会参与、提升教育形象和社会满意度的有效方式。

二、当前学校校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学校对校务公开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

少数学校没有成立具体的组织和落实相关的人员来系统、全面地管理实施校务公开工作, 公开的程序不规范、公开的内容不完善、公开的重点不突出、公开的形式及台帐建立不科学、管理制度不齐全, 有敷衍应付的现象。

(二) 学校对校务公开的敏感内容半遮半掩

个别学校由于历史原因, 人际关系不够融洽, 发展环境不够宽松, 害怕透明度大了会影响学校稳定, 对公开的内容、形式和范围有一定限制, 没有把公开的内容分解或落实到人, 公开不及时或留下空白。

(三) 学校对校务公开的阳光管理缺乏创新

有的学校不是过程公开, 而是事后公开告知;有的学校只是会议公布, 没有张榜公示;有的学校只有内部公示, 没有校外公告。这些方式使社会、家长、学生、教职工在“三重一大”工作中没有享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他们没能充分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四) 群众对校务公开真实性缺乏信任

一是不少学校欠债较多, 从数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 教师认为领导开支无度, 对欠账心存疑虑;二是个别学校少数教师以不信任领导的心态关心学校所发生的事项, 干群沟通渠道不畅通, 猜忌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有的学校管委会、监委会成员顾虑重重, 不敢以管理、监督者的身份大胆行使职权, 造成工作上的推委、拖拉。

(五) 社会广泛参与校务公开的积极性不高

少数学校长期埋头日常事务, 潜心内部常规管理, 忽略社会参与互动, 忽视对学生需求和家长利益的研究, 缺乏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沟通, 促成了与教师需要、学生需求、家长利益、社区尊重心理等方面的冲突, 造成了干群关系的不和睦、师生关系的不协调、家校关系的不和谐, 群众上访连连, 学校办学环境紧张, 良性发展受阻。

三、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策略

(一) 校务公开要切实做到顺民意纳民智

校务公开的实质是民主监督, 是一项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制度。推行校务公开关键是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共同参与, 双方都有积极性。如果只有领导的积极性, 没有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校务公开就听不到民意, 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校务公开就难以推行。因此, 学校一是要更加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 使广大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和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二是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家校关系, 对内要把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监督权交给教职工;对外要满足家长、社会对学校相关工作的知情需求, 让家长、社会明白学校每天在干什么, 教师每天在忙什么, 学生每天在做什么, 增进学校与社会、家庭彼此间的了解, 形成教育合力。三是要坚持“人情化关怀体现人之常情、人性化管理符合人道精神、人文化教育提升人文素养”的阳光管理理念, 经营人心、顺应民意、聚合民力, 做到凡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力争公平地把实事办实, 凡涉及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力争公正地把喜事办喜, 让学校形成“风清、气顺、劲足”良好局面。四是要坚持师生代表座谈会、学校管理恳谈会和金点子常态征集等制度, 从师生的闲谈中捕捉、提取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信息, 激发师生的参政议政、谏言献策热情。五是要从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辅导交流、班级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向学生了解需求, 为如何提高课改质量和更合理的课程安排等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

学校干部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和积极正面的思维, 既高度尊重民意, 又坚守政策底线, 发挥师生的主体地位, 提供参政议政、谏言献策的平台, 鼓励他们讲真话、讲实话, 切实保障他们的知情权、话语权、建议权、评判权, 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依托感、归属感,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要确保学校干部的清白, 把最敏感的收费、评聘选拔、基建工程、物品采购等工作置于教职工、学生家长等群体的阳光监督之下, 从根本上杜绝“暗箱操作”和“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让教职工人人明白, 使家长个个放心。

(二) 校务公开要灵活运用基本载体

有句法律格言说:“正义不仅应当被实现, 还应当以看得见的方式被实现”。只有将正义实现的内容和过程置于阳光之下, 公开决策、公开实施、公开监督, 实现了的结果才有公信力。因此, 学校校务公开的内容和载体建设是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关键环节。

学校要准确把握对内对外公开的事项, 通过会议纪要、通告、通报、通知等公文形式, 适时公开校务;举办校情通报会、座谈会、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 传达教育政策, 宣传育人理念;通过收费公示牌、收费通知单、告家长书等公告形式及时告知校务;通过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电子屏、校园网中的校长、书记信箱和“学校论坛”等媒体渠道, 适时发布应公开的项目;通过办公室信访接待制度、信访举报电话、家访等形式, 了解社情民意。

(三) 校务公开要务必追求与时俱进

创新才能使学校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活力。学校领导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要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老框框, 旧观念的束缚, 着眼于学校整体和长远利益, 做到从实际出发, 与时俱进, 敢于担担子、善于找点子、巧于谋法子, 保证校务公开的针对性、鲜活性和时效性。

(四) 校务公开必须广泛参与积极互动

政府推动人民参与社会管理、政务公开的局面极大地促进了社区、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热情关注和积极介入。他们以爱或不爱的方式为子女挑选心目中的优质学校;用直接评点、政府热线、网络媒体或舆论工具等介入学校事务;通过群体、社会名流、部门首脑等向校长施压来选择自己喜爱的教师……。这些现象表明, 新时期的办学格局正在向政府宏观管理、学校协商办学、社会积极支持的方向发展。因此, 管理者必须树立以诚则成的思想, 打破封闭, 主动争取社会组织和家长的加入, 把校委会、监委会、管委会定位在校长负责制的补充和完善上, 采取多种方式, 创新联动模式, 加强与社会的互动。对涉及社会、家长、学生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 诸如减负措施、课程改革、社会实践、惠民政策解读、食宿管理等展开磋商, 科学决策。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生活、学习、活动等, 如每个课堂上都发生了什么?学生们对学校和老师的真实想法是什么?要广开言路, 发挥学生的睿智机敏, 拓展决策思维, 把凡事能让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尽量让学生承办, 使学校的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要采取学校主导、民主推荐的形式成立家长委员会, 让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的指导下依法、规范、有序、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 参与教育工作, 沟通学校与家庭, 实施有效监督, 要尊重家长意愿。针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 重点做好德育、保障学生安全健康、支持和推动减负、化解家校矛盾等工作, 发挥家长作用, 促进家校合作, 优化育人环境。

(五) 校务公开要坚持规范化、制度化

校务公开是学校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 要使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实效性, 学校要加强“有情领导”, 坚持“无情管理”, 健全“绝情制度”。只有规范程序, 统一流程, 才能有效运行。校务公开的内容、范围、程序等要按照有关法规和文件的要求加以明确, 一经形成制度, 就必须照章行事, 不能想公开的内容就公开, 不想公开的内容就不公开;不能想在什么范围内公开就在什么范围内公开;不能因领导者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经民主决策产生的制度。

(六) 校务公开必须确保监督落实有效

篇4:校务监督,助推学校阳光管理

一、谁来监督——多一些个性张扬

校务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校监会)是校级民主监督组织,一般由5~7名成员组成,成员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民众性——必须从教师中选举产生,除一名纪委书记或党组织副书记或党的基层委员会委员担任校监会主任外,其余党组织或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亲属应回避;

代表性——必须密切联系群众,能代表教师群体的利益诉求和依法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权威性——必须是思想政治素质好,坚持原则、公道正派、遵纪守法,在教师队伍中享有较高威信,并至少有1名熟悉财会工作的非现职财会人员参与。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校不妨在民主推荐的基础上,更倾向于一些敏锐度高,富有个性的老师(即看问题更尖锐、对现行制度或政策易持质疑态度的)参与监督,确保校监会成员配备上的全面、平衡、个性化,这是有效建立以权利制约权力监督机制的保证。

二、能否监督——多一些宽容理解

校监会组建初期,往往由于大家在工作中总怀有一种“我真的能监督?”的彷徨思想,导致工作浮于表面,不能真正发挥监督的实效。首先要打消校监会同志的思想顾虑,至少有四条理由强调了校务监督的必要性:

一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权力应该而且必须置于监督之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被滥用。当下,从中央纪委到基层单位,都在提倡公开公正,怎样才能做到公开公正?监督绝对是必不可少的,有了监督才能证明公正,有了监督才能体现公开。

二是教师渴望还政于民。教师都渴望推行校务公开,加强民主治校,使学校大到决策和财务,小到教师考评和分班,都能完整地置于阳光下。学校只有做到倾听师生心声,走群众路线,还决策权和知情权于教师,才能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是强化校长风险意识。大多数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而管理的过于集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的“温床”。校监会能够从多方面约束校长的权力实施,形成权力制衡机制,使校长在做事之前形成风险意识,强化其道德底线,有效预防职务犯罪。

四是学校管理内在需求。学校领导在管理执行中需要监督,有了监督才具备强有力的说服力。更重要的是,科学地监督不但能融洽干群关系,而且能相应地提高学校的领导力、执行力。

所以,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让大家明白监督是校监会的本职工作,并引导校监会放开手脚,深入监督学校的校务、政务、财务工作。

三、监督什么——多一些公开透明

一是学校层面:对学校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三重一大”事项,阳光招生、绩效考核、干部竞聘、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经费审计等校务公开以及其他社会和教师关注度较高的重点与疑点事项进行全程监督,主动收集、受理并及时向学校党组织反映教职工对校务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让学校管理在阳光下运行。

二是教师层面:校监会有责任与义务支持和配合学校行政、党组织正确履行职责,通过安全与师德警示教育、微型党课、校本培训、签订承诺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开展有偿家教督查、师德师风评议、行风自查自纠调查等活动,为树立教师廉洁从教新形象,博得社会、家长的认可和满意进行民主监督。

综上所述,校监会要有效监督学校决策科学与否、权力运用正当与否、行政效能高效与否、人事财务透明与否、监督惩处执行到位与否等。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内设纪检监督、党务校务公开、民主理财等工作小组。各小组围绕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各类权力的行使,实行全面监督。当然,校监会的监督不是单一的监督,它还应当赋予协助、沟通、敢先、提醒等更多的正能量元素。

四、如何监督——多一些春风化雨

1.收集意见建议。根据教职工大会和教代会决议事项,围绕教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或根据学校党组织、教育局纪委的要求,广泛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2.确定监督事项。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研究分析,按照防控廉政风险、强化教育行风建设、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维护学校和教职工权益等工作要求确定监督事项。

3.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监督事项组织开展调查,查阅、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核实相关情况。如审核校务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及程序,检查账目和集体资产处理情况,对学校财务公开的内容进行审核等。最后对收集到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形成监督意见。

4.落实监督意见。根据监督意见,认真细致、客观公正地监督学校相关部门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制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见建议。

5.公布监督结果。通过公开栏、召开会议、个别反馈等形式及时公布监督结果,对教职工的质疑做出解释说明,及时向教育局纪委和学校党组织进行反馈,并协助上级纪委查处学校教职工的违纪违规行为。

校监会的工作并不神秘,其实它就隐存在我们日常管理当中,在推行校监会工作过程中,只要能不断广吸贤士壮大监督队伍,网格运行稳固监督渠道,挖掘资源拓宽监督项目,敢于创新优化监督手段,服务好学生,服务好教师,就能传递教育正能量,助推学校阳光管理。

篇5:校务工作总结学校

校务公开是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大举措,其根本目的是对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群策群力办好教育。我校根据上级教育工会的要求成立了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建立了学校校务公开制度。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事务公开工作。围绕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实现三个方面的公开到位:其一,涉及重大决策的内容公开到位,主要包括3项内容,即目标责任情况、财务预决算、重大项目投资等。其二,涉及职工利益的重点事项公开到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职称进级;奖金发放和有关福利待遇;评先选优的条件、数量、评选过程和结果;教师培训计划等。涉及单位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的敏感问题公开到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领导人员的用车、通讯工具使用情况;外出考察学习费用支出情况;政府采购等情况;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初中、完小有固定的公开栏,应当公开的事项公布及时;对教师和职工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受理、答复、解决,工作透明度高。经民主测评,职工对领导班子信任度在85%以上;干群关系融洽,学校领导无违法违纪问题。

教代会是校务公开的主要渠道和基本途径,我们除了按规定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之外,还召开教工会员大会,同时注意丰富教代会的内涵,使教代会真正发挥校务公开主渠道的作用。

1、严格按照教代会工作规程,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切实落实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教代会对学校的重大决策,对教职岗位考核、教师聘任制等重大改革措施都进行了认真审议、讨论,对学校重大工作,最后通过教代会代表表决,形成决议,由行政抓好实施。

2、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积极征求教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落实教代会提案,高度重视教师代表提出的问题,认真解决,并将办理结果向教师公布。

3、认真采纳合理化建议。采纳教代会的意见是学校实行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的试金石,是教代会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例如,今年召开的教代会审议学校制定的《李家山镇教师发展学评价》等议案之前,学校专门召开几次教工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听取群众的意见,并数易其稿,最后确定方案,最后在教代会上获得代表的一致通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每年的教代会上,由学校行政校长向教代会报告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重大决策、办学思路、改革方案等提交教代会讨论审议,由教工代表分别向全体教职工传达教代会精神。学生的学杂费及其他收费项目标准的执行,为特困学生捐款,使用分配情况,书杂费减免情况,为社会募捐以及上缴情况都实行校务公开。另外每年学校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级体”、“班队干部的评选推荐”实行民主评议,力争做到公开、透明。

5、民主评议干部、实行群众监督。实行校务公开后,我们改变了以往教代会以填写考评表方式评议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方法,除了干部必须的述职外,还要接受教代会代表的评议,并把评议的结果向全体教工公开。通过评议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干部工作作风和德才素质的提高。

各学校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崇尚廉洁的社会风尚,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提供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撑。同时中心校召开党员大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通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公开党内事务。

积极有效的校务公开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办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12年,我校在加强建设优良校风、优秀师资、优美校园和优越装备,深化优质管理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其一,课题研究成效显著.2012年我们以课题研究强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通过近半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了实效。展示活动非常成功,局领导给予了高度评价。我镇的课题研究成果成为全县的亮点,多次在全县会议上受到表扬,并得以推广。其二,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项评比收到成效.学校开展了“办公室、教室布置的评比活动”,要求各校把办公室、教室的布置举全校师生之力,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和智慧,努力打造一流的办公环境和营造一流的学习环境,尤其是要把办公室营造成教师温馨的家。我们在评价量化中,欣慰的发现,各校都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校长亲自牵头,各项布置新颖而充满活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董家湾小学相继粉刷教室、办公室,重新布置楼道、专栏,投入一定资金,发生的变化令人可喜,确实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其三,学校信息化建设有了新变化。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资金达146.4万元。目前,初级中学、纳卜藏学校、邦巴学校、拉尔宁小学、北纳小学、拉目台小学、大一小学、小寺沟小学都实现班班通。电子白板教室共有42个,交互式多媒体教室18个,网络教室5个,为教师全面实现以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了保障。各校从电教制度、资源库建设、资源应用、设备维护、信息技术培训等各方面入手,着力解决教师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篇6: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我校外自20XX年正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以来,本着自觉自愿的精神和真心实意、实实在在的态度,不断探索完善校务公开的制度、途径、方式,校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总体工作情况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始于。20XX年我校第六届教代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江南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标志着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经过多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体系。到目前为止,我校的公开工作已全面铺开,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干部任前公示、民主评议干部、职称评审、评优评奖、提前晋资、招标信息、工程承包、大宗购买、住房分配、收费标准、财务收支情况、招生工作等20多项,公开载体有教代会、文件、会议、公开栏等,基本形成了对内和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衔接,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校务公开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树立学校和干部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健全,明确体制 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历来十分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坚持把校务公开工作作为学校民主办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常规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大领导力度。 1、成立组织。20XX年我们建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校一名兼工会主席的副校长担任,小组成员主要选用那些富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教职工,在结构上党政工团妇,各部门均占有一定比例,体现了代表性、广泛性。此外还设立监事会、经济审查委员会、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机构。根据人员变动的情况对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民主监督机构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为校务公开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明确体制。学校坚持校长负责,工会协调、监督,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付诸实施,广大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将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工会则从公开的主要载体入手,着力建设好教代会制度,通过教代会切实履行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收集群众对校务公开结果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负责材料的分类整理保管。

(二)健全制度,注重载体 1、加强制度建设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几年来,我们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制订完善了下列有关制度:

(1)完善校务公开程序,规范了校务公开的操作要求。在内容上公开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财务收支、学校政务等,做到公开决策过程、执行情况、办事结果,在途径和方式上主要有通过直接参与、设立公开专栏、会议通报、召开教代会、公告、广播、电视等进行公开。在时间上坚持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定期公开主要是对学校财务收支、接待费数额及开支情况每学期经审查后公开一次。随时公开主要是指对重大决策、重大问题、临时性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随时公开的事务根据需要灵活公开。

(2)坚持和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决策必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民主理财制度,每个学期都由经济审查委员会对学校财务进行期末审查并将结果公开;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制度,每年年终均由全体教职工大会对行政领导进行民主评议;办事公开化制度,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都进行公开。

(3)财务审批制度。学校规定200元以上的购买必须经校长行政会议讨论,1000元以上的购买必须有一个行政领导参与。物品购买回来后,要有验收人签字方可报销。

2、拓宽公开载体 校务公开载体建设是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校在积极发挥教代会基本载体作用的同时,不断地丰富其他有利于公开的载体形式,拓宽校务公开的渠道。

(1)我校教代会在推行校务公开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代会历次换届大会和每次教代会年会上,校长都要就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等重大事项及教职工关注的一些问题如学校经费收支向教代会报告,提请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审议。近几年来,我校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学校发展规划、学校年度工作计划、重要规章制度、奖励方案、征地扩校、基建项目立项、联合办学、大宗校产购买、重大校产处理等问题,不断完善的教代会制度正在校务公开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

(2)通过发文件、通知、简报等、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会议、建立布告栏、公开栏以及广播、有线电视等一系列形式组成校务公开渠道网络,保证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3)自实行校务公开以来,我校的校务公开专栏都在发挥作用,公开的内容涉及 基建项目发包、年度考核评优、财务收支、职称评定、干部任职考察等方方面面,这样广大教职工就能随时了解学校行政活动的真实情况,增加行政活动的透明度,从而也容易取得教职工的理解与支持。

(三)强化监督,加强制约 强化监督,加强制约是校务公开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保证。为确保公开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我们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加强对校务公开进行监督。 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监督力度。通过与教职工交流,我们发现有的教职工认为学校决策是领导的事,即使提了好的建议领导也不会考虑,更不要说采纳;也有教职工担心提了意见后会被“穿小鞋”“戴小帽”。了解这一情况后,我们想法消除群众疑虑,采取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参政议政,鼓励教职工积极行使监督权。在一次对学校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中,教代会代表对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方面提出了一些相当尖锐而又中肯的存在问题,学校领导没有回避,也没有责怪谁,而是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针对教代会提出的存在问题,对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自查自纠,并且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提出改进措施,恳请群众监督。领导虚心务实的态度,赢得了群众的好评,也提高了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使民主监督具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完善监督机制。在充分发挥党组织、职工大会、教代会民主监督作用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校务公开进行全方位监督,保证公开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经济审查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学校财务收支 和重大经济活动的审查和监督。设立校务公开意见箱,收集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涉及社会、家庭的问题如学校收费等对外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如何保证校务公开是真公开,出实效,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这是师生员工最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校务公开的根本。为使校务公开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一般性事务随时通过教师会议、年级、科组集会进行通报外,对那些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重点公开。一是重大决策,二是财务收支,特别是接待费用和重大经济活动(如大宗购买)的开支情况,三是学校基建项目招标、投标和实施情况,四是考核评优、职称评定、提前晋资等情况,五是干部考察、招工用工情况。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坚持做到: 决策过程公开化。这主要不是采取公示专栏的形式来进行,而是通过让广大群众参与决策,从而增加决策的`透明度,使决策过程公开化。学校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制订,首先由校务会议提出初步方案后,然后在全体教职工中抛出来,让群众议论,由教职工代表负责收集各种意见和建议,最后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如我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高考奖励方案、校内超工作量补助方案、征地扩校等都是经教代几经讨论修改才最后定下来的。通过教代会代表与广大教职工的接触交流,既使教职工了解决策的过程,又能集思广益,使决策真正体现了群众的意志,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决策的顺利执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公开内容细致化。实行校务公开,我们不单单是公布结果,而是将一些重要的具体细节一起公开。如建房分房、考核评优、提前晋资要公开解决问题的原则,在原则面前人人平等;财务公开做到月月清,项项明;基建项目招标、投标,要公开项目情况、招标条件、招标过程、中标结果,公开承建单位、工程造价、建设日期等;招工用工公开招聘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称评定,公开申报材料,让群众监督;收费方面公开收费的政策、文件依据,收费项目、数额等。通过具体细致的公开,使群众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 公开时间及时化。每当做出一项决策、解决一个重大问题等都及时地公开,让群众早知道。

三、校务公开成效显著

1、校务公开,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行校务公开,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校务公开后,学校中的大小事情,件件桩桩都公开了,群众心里明白,领导心里坦然,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猜疑与误解减少了,理解与支持加强了,极大地改善了干群关系。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提高了依法办事,民主管校的自觉 性,增进了班子团结,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信任,每年教代会对领导班子进行年终评议时,满意率均达100%。这样全校上下形成了巨大的凝聚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2、校务公开,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实行校务公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民主管校的发展,全校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奋进的氛围,营造起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大舞台。广大教职工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定提高,高考上重点人数逐年攀升, 达60人,打破了我校高考上重点长期徘徊在10多人的局面,攀升至94人,20再创新高,上重点线人数达到140人,学校连年获市高中教育质量特等奖。

3、校务公开促进了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实行校务公开,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学校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全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市示范高中。年我校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还被评为xx市和xx省绿色学校。

四、努力的方向

篇7:学校校务公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实施校务公开制度,是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民主监督,树立学校新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重要举措。我校外自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以来,本着自觉自愿的精神和真心实意、实实在在的态度,不断探索完善校务公开的制度、途径、方式,校务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总体工作情况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标志着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经过多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一套较完善的校务公开工作体系。到目前为止,我校的公开工作已全面铺开,公开内容涉及学校发展规划、干部任前公示、民主评议干部、职称评审、评优评奖、工程承包、大宗购买、收费标准、财务收支情况、招生工作等项目,公开载体有教代会、文件、会议、公开栏等,基本形成了对内和对外公开相结合,部分公开与全面公开相衔接,过程公开与结果公开相协调,校务公开与解释说明相统一的工作格局。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强化了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校务公开在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效率,树立学校和干部良好形象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现。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健全,明确体制

我校党政领导班子历来十分重视校务公开工作,坚持把校务公开工作作为学校民主办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常规性工作来抓,不断加大领导力度。

1、成立组织。建立了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学校工会主席担任,小组成员主要选用那些富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教职工,在结构上党政工团妇,各部门均占有一定比例,体现了代表性、广泛性。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为校务公开的全面推行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明确体制。学校坚持校长负责,工会协调、监督,校务公开领导

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付诸实施,广大教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校务公开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将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密切干群关系、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工会则从公开的主要载体入手,着力建设好教代会制度,通过教代会切实履行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校务公开工作,及时收集群众对校务公开结果的意见和要求,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负责材料的分类整理保管。

(二)健全制度,注重载体

1、加强制度建设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几年来,我们加强了校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先后制订完善了下列有关制度:

(1)完善校务公开程序,规范了校务公开的操作要求。在内容上公开政策法规、规章制度、财务收支、学校政务等,做到公开决策过程、执行情况、办事结果,在途径和方式上主要有通过直接参与、设立公开专栏、会议通报、召开教代会、公告、广播、电视等进行公开。在时间上坚持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定期公开主要是对学校财务收支、接待费数额及开支情况每学期经审查后公开一次。随时公开主要是指对重大决策、重大问题、临时性工作以及其他需要随时公开的事务根据需要灵活公开。

(2)坚持和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决策必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民主理财制度,每个学期都由学校财务监督小组对学校财务进行期末审查并将结果公开;民主评议行政领导制度,每年年终均由全体教职工大会对行政领导进行民主评议;办事公开化制度,学校的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都进行公开。

(3)财务审批制度。学校规定200元以上的购买必须经校长行政会议讨论,1000元以上的购买必须有一个行政领导参与。物品购买回来后,要有验收人签字方可报销。

2、拓宽公开载体

务公开载体建设是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重要环节。几年来,我校在积极发挥教代会基本载体作用的同时,不断地丰富其他有利于公开的载体形式,拓宽校务公开的渠道。

2008年10月3日

篇8:大学校务公开工作调研报告

高校校务公开制度是大学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2002年2月教育部与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教监[2002]1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从领导体制、校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监督检查和报告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部署和要求,是促进校务公开走向制度化的纲领性文件。为了加强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校全面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09年在全校范围内对校务公开实施细则进行了意见征集,并在2010年十届教代会对意见征求稿提交教代会代表团讨论审议。调查发现,自2002年正式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以来,在校务公开的制度建立以及具体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校务公开作为学校管理中的一种制度创新,无论在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上,都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欠缺;进一步探索校务公开的理论及其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校务公开操作更加规范,实现校务公开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变得十分重要。

1 高校校务公开现状分析

1.1 西方大学校务公开概况

在英、美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作为校务公开基础的政务公开,已经高度法律化、制度化,受到众多的法律制度的严格规范,形成了完备的政务公开制度,以切实保证政务公开的实现,因而为校务公开的实施提供了大的制度环境和社会基础,推动了这些国家大学校务公开制度的发展和完。(1)通过立法程序写进了相关法律,使大学校务公开从外部获得了法律依据,具有充分的外部法律保障。如英国在1981年制定了“校董会教育规程”,规定在校董会中必须有占一定比例的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在法律上保障了学校管理的公开透明。(2)国外大学校务公开具有良好的内部体制保障。如慕尼黑大学从管理体制上,设立大学评议大会-评议会-校务领导委员会-学院组织。评议大会主要负责修改大学的法规和章程,选举校领导及听取校务委员会的报告。评议会是评议大会休会时的常设机构,也是由各方面代表组成,负责学校法规和章程的修改、决定教授聘任事宜、决定学术研究的重大项目等。各种人员在评议大会中的比例,并不是由学校自主决定,而是根据《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比例确定。

1.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务公开现状分析

根据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意见》文件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02年开始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在8年校务公开的实践中,不断由试点转为全面铺开,由被动公开转为主动公开,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大学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1.2.1 校务公开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

这集中表现在学校的领导层对于校务公开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由此带来了实践上对事实校务公开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使校务公开的组织机构和人员责任到位。同时教职工对于校务公开的认识也有了提高,从认为校务公开是领导的事情转变为认识到校务公开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从认为校务公开是流于形式的摆设到认为校务公开是有实际意义的制度创新,从最初的校务公开中只对自身利益的关注到对学校公共利益的关注。由此对于校务公开的理解和认识也实现了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的转变。

1.2.2 校务公开的内容较为全面

校务公开的要害是公开,关键是真实,实质是监督,核心是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经过近年的实践,学校领导层逐渐认识到,建立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体制势在必行,校务公开的大势所趋,校务公开制度已经成为大学法制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大学的管理水平和思想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回避广大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的现象已经很少出现,学校主动积极搜集教职工对学校管理问题的看法:例如学校的发展规划、院系设置、全员合同聘任方案、房改方案、对干部评议结果、评优结果等等,通过主动搜集各种客观真实的信息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服务。校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都比以前扩大,已经由只公开一小部分管理信息扩展到包含学校主要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学校的各种重大决策、教职工职称评定和考核过程及结果、学校财务管理、学生招生就业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校务公开的范围扩大主要体现在:一是校务公开由学校小范围向全体教职工大范围转变,学校已经通过校务公开把行政少数人对学校重大事件的决策,改变为由教代会为主要议政方式,重大事件由教代会提交广大教职工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另一种转变是由校内公开扩展到校外公开,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社会公布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内容,接受社会的监督。

1.2.3 校务公开的形式不断创新

通过调查发现,认可率在50%以上的校务公开形式分别为:教代会、公开栏、校园网、有线广播、校报、校情发布会等。校务公开坚持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切实通过教代会公开学校重大事务。同时,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进行公开,如:设立校务公开栏、校长信箱、召开学校校务会议等形式进行公开。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一般每年坚持召开一次教代会,校长面向全校全方位盘点学校一年来的热点、难点问题,相关部门向大会报告工作;教代会闭会期间则由教代会常设主席团主持日常工作,处理和解决教职工面临的难题,通报学校的工作。同时,不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推进校园信息网络化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学校与教工之间的沟通机制,及时把握校内外各种思想动态,推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校务公开,学校各级职能部门规范了办事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多的教职工加入到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

1.2.4 校务公开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于2010年教代会审议的校务公开实施细则中,一是建立了校务公开责任制,把需要公开的内容、公开的范围、公开的程度和公开的时间都一一进行分解、细化,落实到各职能部门和具体人;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校务公开的监督机制,由工会和纪委、监察处组成监督小组对校务公开进行效能监察,确保校务公开的质量和效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务公开经过8年的改革与发展,2002年下发的校务公开意见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大学管理体制,我校于2009年起开始研究制定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力求在公开内容、方式、监督等方面更加完善。实施细则意见征求稿于第十届教代会讨论审议,与会代表针对校务公开制度展开了非常热烈的讨论。经过调查,现阶段大学校务公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2.4. 1 校务公开内容缺乏制度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

校务公开缺乏制度上的监督保障和对违反校务公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校务公开是通过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立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实现的。我国现阶段的校务公开则是从内部监督,通过教代会监督实现的。但目前许多大学对教代会的作用重视不够,对教代会提供的校务公开的内容不真实、不详细,有些应该由教代会决定的事项流于形式。同时校务公开的主体:广大教职工,由于多种原因不敢监督、不愿监督、无法监督,监督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为监督校务公开而成立的监督小组,也往往由于组成人员不科学、没有与校务公开的主体进行有效的分离,职权分工不具体而形同虚设,对于一些重大事项的决策根本无法监督。

另外,由于缺乏法律和制度的保证,校务公开在各个学校自己内部独立进行,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硬性规定,同时也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校务公开的规范,不同的学校根据对有关文件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着探索和实践,造成校务公开的整体推行没有方向计划,存在着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使这项制度无法得以有力的贯彻执行。由于对校务公开的内容没有制度上的制约,

所以校务公开的内容变化随意性很大,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1.2.4. 2 保障机制没有建立

校务公开保障机制的建立是校务公开制度步入法制化轨道的重要标志,应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利害关系人的保护。只有利害关系人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校务公开才能有实质性的意义。目前部分师生对于参与校务公开缺乏热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正当权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主要体现在知情权、监督权力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目前在我国大学校务公开实践中,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监督权力的保障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二是对当事人申诉权的保护。在大学的办学过程中,对相对人的正当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应该有依照一定的程序要求改变决定和补偿受损利益的权利;在大学校务公开的实践中,对于当事人的申诉权的尊重是不够的,相应的保护措施更是欠缺的。这样就造成了校务公开相对人出于自身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对校务公开不关心甚至故意回避的局面。

1.2.4. 3 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没有充分建立起来

由于我国大学校务公开缺乏普遍的规范制约,使得校务公开的相应评价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至今也没有一套科学的符合中国大学实际情况的校务公开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大学校务公开的奖惩机制,主要是针对校务公开的责任机构和主要责任人而言的。现阶段校务公开尚处于各个学校结合自身情况的实践摸索阶段,校务公开的奖惩机制尚未充分建立。如前所述,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的制约,校务公开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校务公开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而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的匮乏,造成大学校务公开的奖惩机制流于形式,相应的监督机构例如纪检、监察等部对于监督工作也比较随意,监督实际作用不理想。

2 建议与对策

制度化是西方国家推行校务公开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大学的校务公开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大学校务公开能否走上正规的发展之路,关键在于校务公开的法律化、制度化建设进程。为此,要加强对校务公开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校务公开列入学校业务管理范围,摆上议事日程,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

2.1 规范校务公开程序

在大学校务公开中,虽然也以会议等形式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公开的内容,但在程序上没有保证,要按照公开事项的提出、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监督小组审核把关、通过教代会或其他形式公开、征求教职工意见、有关部门整改的六个程序来进行;校务公开程序中应建立预审制、听证制和申诉复议制。预审制,就是对拟定公开的内容进行预先审查,决定是否公开和如何公开的一种制度;建立预审制是保证国家机密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听证制是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之前要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意见,并告知当事人作出决定的依据,体现决定的公正性,这也是为当事人提供一条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的途径。大学举行听证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有关学校全局利益的计策,另一种是关于局部或者个人利益的决策,对于前一种情况,适宜派代表参加,对于后一种情况,应该根据具体的事项,可以全体当事人参加、派代表参加或委托他人参加。代表的确定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应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产生。申诉复议制,是指对校务公开的内容利害关系者可以提出申诉,对于符合复议条件的申诉应在规定限期内复议并答复申诉者。

2.2 建立校务公开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是学校党政工团的共同责任。为有利工作,在党委的领导下,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有关部门为成员的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同时组成校务公开工作小组,制定公开的具体制度,明确公开事项的负责部门、人员和相应的责任。二是建立监督机制和工作机制。由工会、教代会、纪委等组成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对公开事项是否真实、全面、公开是否及时,程序是否规范,群众意见是否得到解决,进行日常监督。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这是落实校务公开的关键所在,结合高校实际,可纳入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范畴一并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

上一篇:原产地证(CERTIFICATE OF ORIGIN)CO下一篇:水利动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