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2024-06-17

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精选8篇)

篇1: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江西省余干县白马中心小学章艳红

一、对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理解及其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使用原则与要求

1.自然材料、生活材料

自然材料顾名思义即来源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树叶、树枝、树皮、花瓣、各种植物的果实、种子,石头、泥沙等。

生活材料即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类物质。本文所指的生活材料更偏重于人们生活中所废弃的、可以进行回收利用的各类物品。如:包装箱、包装盒、瓶瓶罐罐、螃蟹壳、乌龟壳、废旧报纸、废旧衣物等。

2.使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原则及要求

幼儿园美术活动使用的自然、生活材料必须是无毒无害、安全卫生的,经过实践验证,有一定的潜在利用价值,便于幼儿操作、容易引发幼儿联想与创造的。

二、运用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意义

艺术家丹纳在论述艺术品的本质时,曾经提到“只要翻阅一下艺术史上各个重要的时代,就可以看到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在全球倡导“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创新求异”的时代里,幼儿园美术教育也应该响应时代的号召:节约环保,多运用自然生态的、回归生活的环保材料开展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如现代社会商品精美的包装盒、奇形怪状的饮料瓶、易拉罐等物品,弃之可惜,将其回收、消毒处理后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课堂中,进行艺术创作,变废为宝。丰富多样的生活材料、自然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提升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也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挖掘身边可以再利用的物资,改造和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从小培养了幼儿环保节约的美德,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运用生活、自然材料开展美术教育的策略及实施方法

1.走进大自然,丰富生活经验

创造从生活中来,创造性活动的前提是要有丰富知识经验的支撑。幼儿天生有与大自然亲近的本能,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老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花草树木的无穷魅力,观察花的开放、蝴蝶的舞动、杨柳的飘洒、小动物的游戏,引导幼儿寻找和发现可以运用到我们的美术幼教教学中的材料,共同学习收集整理自然中的资源等。走进自然,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也感受到大自然是人们生活创作的源泉。

2.美化班级环境,给予幼儿榜样和示范

幼儿是通过与材料、环境的互动成长的。老师们在创设环境方案时,以常规的美术材料——笔、纸、颜料作为基础,以生活废弃材料和自然材料作为主要材料。根据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发展需要,师生共同收集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活材料,创造性地进行改造与运用。让一张张废旧报纸变成主题墙上的小汽车;给一根根枯树枝涂上漂亮的颜色,做成银色的挂画盘;让一根根废弃的水管变成蜿蜒的小路;让一把破旧的雨伞摇身变成一只七星瓢虫的外壳;让婴儿的奶粉罐变成美丽的花瓶......幼儿在参与收集、布置环境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教师收集、处理材料的方法,形成了粗浅经验,也感受到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无穷魅力,以及变废为宝的惊奇,最重要的是在逐渐练就一双发现的眼睛,审美的眼睛。

3.自然材料、生活材料在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中的灵活运用

绘画活动中,根据自然材料、生活材料的性质、特点,进行“因材施艺”、“因意施材”的艺术构思、创作。如:树叶拼贴画、蛋壳拼贴、果实壳拼贴画、糖纸、纽扣拼贴画;树叶果蔬拓印画;吸管吹画烟花、树枝等;弹珠滚画;石头画;棉签画花、小蝌蚪;旧报纸做的纸浆画;废旧球鞋画;废旧马桶画;皮球画;乒乓球绘画;鸡蛋壳绘画;废旧T恤画;,等等。在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引导、激发幼儿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大胆想象,观察和感受不同事物自身的肌理特点,大胆创作出新颖奇特的艺术作品,发展想象与创造。

美工活动中,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更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丰富的自然、生活材料进行美工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把废旧生活材料、自然材料变成可以游戏、赠送、装饰的各类艺术品。如蔬果造型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每一个蔬果的外形进行迁想造型,将一枝芹菜、一颗西兰花、两个豆角、两只小红椒、拼成一幅美女头像;将一只只圆白萝卜变成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纸盒造型中,引导幼儿根据纸盒的不同形状,将香烟盒造型成轮船,将长方形盒制作成汽车;用旧信封、麦当劳盒子制作成海洋鱼等;还用一次性方便筷子制作成小竹篮;用果冻盒做成小风铃;用旧丝袜制作花等。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时,从洋溢在他们脸上的笑容,可以看见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4.有目的、有层次的将自然材料、生活材料投放进美术活动区

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活动区没有统一的和要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大胆表现。美术区中材料的投放,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也要关注材料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和价值,让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群体作用,和家长的合作资源。现将我们投放进活动区的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进行大致分类:

纸盒类:各类家居用品、食品、香烟、酒类、化妆品等包装盒。用这类物质,可以制作汽车、飞盘、机器人、花盆、时钟等各种教玩具。还可将大的纸盒进行包装,制作垃圾回收站,帮助我们收集各类可以回收的自然垃圾、生活垃圾。既经济环保,又美观实用。

瓶罐类:塑料饮料瓶、啤酒瓶、油壶等瓶瓶罐罐。

沙石头:鹅卵石、沙子、泥巴等。可以用来画画,也可以塑造各种造型。

种子、果实、壳类:如黄豆、绿豆、花生、黑豆、芸豆、鸡蛋壳、开心果壳、贝壳、螃蟹壳、乌龟壳等。此类物质,可以进行粘贴画、拼贴画等活动。

等等,幼儿教师们平时可以多留意,注意收集这些自然材料、生活材料,让我们的的幼教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篇2: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新学期的开始,想必各位幼教同仁对于上学期的环境创设还历历在目。为了更好的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大家伙都在绞尽脑汁、就为了把我们的环境创设得更为丰富,让孩子们能在丰富的环境里玩出快乐、玩出知识。

让我为之所幸的是,在本学期的一次教研活动中,聆听了专家老师的一堂讲座,顿时让我茅塞顿开,让一直不断琢磨的问题——怎样才能让环境和孩子互动起来?如何让区域材料活起来?似乎摸索了一点点问题的源头。

讲座上,李老师的观点针针见血,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图文介绍,对现如今的区域创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法及今后应如何去做的相关措施。

在专家李老师阐述的区域投放材料的五性:

1.目标性、2.操作性、3.层次性、4.针对性、5.阶段性。在这五性中,我尤其感到在创设区域材料时“针对性”明显做得不足,我们只是在一昧地追求材料的多样化,却往往忽视了要怎样应地制宜去培养孩子的能力,忽视了各个区域材料的阶段性目标

在投放一种材料时,应制定培养孩子在这份材料里要去完成哪些目标,而不是制作了多少材料,就全部都投放在区域里,让孩子去瞎玩,没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在投放材料时,还要考虑材料的耐用性,一件易损坏的材料,既让孩子操作的次数不多,又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所以在制作材料时要投机取巧。在结合吴老师讲座的基础上,再针对我们上学期创设区域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初步做出了以下整改措施,大致方案如下:

一、美工区

上学期,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大量的材料供幼儿操作,大致有:蛋壳、石头、一次性盘子、绸带、贝壳、橡皮泥等,乍一看,挺玲琅满目,似乎也能让孩子玩得尽兴,可几次观察下来,在投放的材料中,使用次数较多的材料只有一次性盘子和橡皮泥,孩子们喜欢用蜡笔和彩色笔在一次性盘子上涂涂画画,也喜欢用橡皮泥里的模具去刻印橡皮泥,而其他材料却时常被冷落在一旁。

本学期,我们将把一些易损坏的材料淘汰,如蛋壳。适时的安排一些进区活动为孩子们集体学习新材料操作方法的时间,如这个月我们为孩子们安排美工区学习目标是:学习将蜡光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上画出简单的图形,并剪出所画图形,感受对折时所剪出图形和打开后不一样的神奇之处,感应对称。我们会利用一个周的进区时间专门向孩子讲述操作方法,在孩子理解操作的基础上,再将材料投放到区域里供幼儿操作。

二、益智区

通过上学期观察,益智区是孩子们较为喜欢的一个区域,他们喜欢区域里投放的竞技类材料,孩子们在操作时都较为熟练,所以,本学期我们主要将一些平时数学教学中所用的辅助材料投放在该区域。比方说前阵子学习的“认识序数和基数”,我们通过排列各种颜色的各种图形让幼儿较好的掌握了该知识点,因此,我们会将这些颜色、形状不一的图形都投放到区域里,让幼儿通过自己相关的知识去操作这份材料,让课堂延伸到区域中去。

三、表演区

表演区是所创设的区域里最为薄弱的一个区域,孩子们不懂得怎样去玩,没有让材料的作用发挥得淋淋尽致。

我总结问题的出处是:

1、孩子的前期经验没有做足;

2、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因此,表演区这学期的重点则放在让孩子学会去玩,学会表演。我们会按部就班地指导幼儿先学用手偶讲述洪恩阅读中熟悉的文章,再让幼儿通过录音机中讲述的故事去模仿表演,如果孩子们掌握得较好,还可以更深层次的让幼儿间合作,边讲述边表演故事。我们还制定了在孩子没有掌握的基础上,教师要时刻充当孩子的合作者,而不是引导者。

篇3:幼儿园课堂环境与美术材料的投放

其一, 实物展示运用需巧妙。在教学中给幼儿提供一些实物模型, 这样能够给幼儿绘画提供灵感, 幼儿也会慢慢的熟悉生活中的事物, 并对其有初步的认识。所以, 让幼儿动手参与到绘画学习中去, 首先必须给幼儿提供和绘画有关的资料, 比如影像、图片、实物模型等等, 这样能够给幼儿提供生活体验, 加深其认识。大班美术活动“叶子变形记”一课:教师不仅可在课前组织幼儿实地认识不同形状的叶子, 还可在上课的时候, 给幼儿提供影像资料或者图片。不理的给幼儿提供形象直观的事物, 这样幼儿能够对学习的东西有直观的感受, 逐渐熟悉所要学习的知识。实物的提供要巧妙, 教师为幼儿提供的实物不能限制幼儿的想象, 要为他们的想象插上翅膀, 敞开窗户。实物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其二, 语言教学需贴切。上课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语言, 在教学过程中, 语言环境非常重要, 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会贯穿语言, 且实物展示的运用要通过语言进行。教师想要自己的教学精彩, 不但内容需要能够吸引幼儿, 还需要通过语言来吸引幼儿。比如讲到“叶子变形记”时, 通过教师提供的叶子, 幼儿会产生一定的认识, 但是这个认识是单纯的, 幼儿的思维并没有被激发出来, 没有美术创造的愿望, 不能真正地熟悉所学的知识。这时, 教师的语言教学就是起关键作用的一步了。

其三, 活跃的思维想象。孩子们的思想是无拘无束的, 尤其是在认识世界的初始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来引导幼儿去认识他们所接触的事物, 让幼儿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充分的展开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如大班美术活动“叶子变形记”一课, 教师通过谈话“奇形秒叶”, 引出课题, 后出示叶子标本请幼儿观察, 幼儿观察后, 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加以创造, 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心中那最美的造型!

其四, 投放材料需几倍教育价值。在材料投放时应该有一定目的, 材料和具体目标需要有一定联系, 并且还能够和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为了让选择的材料有教育价值, 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应该选择那些能够将幼儿兴趣激发出来的材料, 让幼儿主动的和材料开展对话。所以, 教师应该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 并制定阶段培养的目标, 全面考虑到每一个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长远发展需要。只有切实针对教学目标进行材料的投放, 幼儿操作时, 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如我们在大班投放了系鞋带模型, 在美工活动中, 幼儿自制带鞋带的各种鞋, 教师把幼儿作品在美工区进行展示, 不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还锻炼了幼儿的操作能力。实现了活动目标, 提高了幼儿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还应该细化材料, 帮助幼儿了解材料的特点, 在提供材料给幼儿的同时, 还应该附加文字或者图像。这样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和材料有关的故事, 激发创作灵感。这种灵感的产生正是因为教师给幼儿提供了资源进行学习探索。比如在美工区提供简单的操作图, 或将幼儿活动材料的相关图片张贴在美工区内, 也可以将其他幼儿的相关作品放在美工区。这些方法都能对幼儿在材料的运用上起引领的作用, 使他们认识到材料的方向性和可行性, 帮助幼儿完成操作活动。美术活动实践让我们认识到, 不要低估了孩子, 只要你材料投放对了、创意对了, 只要你给孩子们足够的空间, 他们一定创作出你想不到东西来。这正是只要我们给幼儿一根杠杆, 他们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篇4: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生活化材料;活动;策略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是活动的基础。幼儿园课程纲要倡导教师应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丰富和美化幼儿生活。幼儿园的小朋友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生活化的材料,组织幼儿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激发欣赏美、享受美的情趣。

一、开展生活化的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将美术融入活动中

幼儿园美术同中小学、高中、大学的美术教学完全不同,幼儿园美术以活动为主,因为,让他们创作、素描、写生等都是不可思议的,给他们谈绘画方法、绘画技巧也是对牛弹琴。

教育教学应该有针对性,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的激法和发展,教学才会有效。

如幼儿园大班可以开展主题活动“盒子唱响曲”,考虑到孩子们对生活中的各式各样的包装盒感兴趣,他们在平时就对废旧的包装盒有收集的习惯,看到就想捡起,只是平时家长和老师看到,认为废弃的包装盒不卫生,令其扔掉。其实,这样做,剥夺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失去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的好机会。我们应引导孩子,把收集到的废旧包装盒,开展“盒子变变变”“给盒子分类”等活动,甚至可以和“语言活动”综合开展。盒子在生活中最常见,“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信息无不蕴含其中。让幼儿对盒子进行分类,在盒子上添上自己喜爱的图画,再制作出自己喜爱的玩具。孩子们在玩中体验了乐趣,发挥了想象,透露出孩子们的思维的新奇。

2.根据需要组织活动。为美术创作打基础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主要特点,主题活动形式丰富,诸如游戏活动、语言活动、绘画活动、数字活动、美术活动等,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安排,应根据幼儿的不同阶段的需要而精心设计和开展,旨在丰富幼儿知识,为以后的想象和美术创作打下基础。

如《春》的主题活动中,可以与幼儿一起收集春花、春草等;《夏》的主题活动,带领学生收集夏天的树叶,夏天的荷花等,并引导幼儿夏天的树叶与春天的嫩叶相比,看看有什么不同;《秋》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收集各种落叶和果核等。

之后,引导幼儿根据看到的不同的树叶,他们会感到好奇,当他们拿起来看、比时,引导他们进行《树叶变变变》活动,让孩子们创意画“蚂蚁的小船”、“飞舞的蝴蝶”等。

3.从幼儿的经验出发选择活动内容

美术活动的开展,应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与幼儿的现有经验有联系又适度拓展内容,以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如“好吃的蔬菜”,带领孩子们走进菜市场,得到买菜、卖菜的体验,体验新鲜的蔬菜的特征,买菜时得到买菜、卖菜的体验通过直观感知和触摸、认识菜的形状、颜色、特征等。回到活动室,让幼儿们把看到的、想到的画一画,再将孩子们的创意画集中起来,办个画廊,让幼儿们通过看同伴的作品,而相互点评,既培养孩子们的画画能力,也学会合理的评价。同时,以买菜为基础的活动,也可以让孩子们大胆想象,表现出各种蔬菜,为蔬菜加上胳膊、腿、眼睛、鼻子、耳朵等“五官”,使蔬菜真正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活动的过程,也是激发孩子们对蔬菜的热爱之情的过程,渗透健康饮食、荤素搭配的好习惯,从而改变偏食、厌青菜的不良习惯。

二、挖掘美术材料,丰富幼儿创作

1.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材料

材料是孩子们学习、创作的桥梁,让幼儿走进自然,寻找美术材料的足迹,可以丰富幼儿的创作。如春天到了,让幼儿根据春花、春草点缀自己的活动室;秋天,让孩子们用苹果、黄瓜等装饰各种小动物,装点活动室。

2.巧妙利用废旧的材料

开设的“美术室”成为孩子们的最爱,也是孩子们美术活动的空间。在这个小天地里,教师可以和孩子们将收集到的包装盒、可乐瓶、酸奶包、冰糕纸、冰糕棒等废旧物品以及废弃物,陈列在“美术室”,为孩子们美术创作时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在选择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精美的杰作。

如美术制作课的课前,让学生参观自己的“美术室”,重点观看“美术室”的“盒子”专场,让他们选择出自己喜爱的盒子,用盒子制作美术作品。丰富多样的盒子,为孩子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孩子们的制作会精彩纷呈:大纸箱制作“机器人”等,在孩子们的熟悉的材料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充分发挥,美术作品和制作应运而生,并各具特色。

三、开展多种美术创作形式。挖掘幼儿的潜能

幼儿园教育教学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幼儿园教学应该是开放的,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也应该给幼儿园的孩子们提供利于身心发展、投其所好、符合认知水平的宽松的环境,使美术活动自主化、游戏化。如将孩子们带进活动室,已经准备好的丰富的绘画材料和美工工具,以及一些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废旧物品的提供,如棉签、各种纸、布、蛋壳、泡沫板等,为孩子们自由创作提供了便利。

除幼儿区域的自主化、游戏化以外,开展“变废为宝”的活动也有必要,引导幼儿使用玩具、学具,使用瓶子等进行“小制作”,这个过程是“玩”的过程,也是“创作”的过程,还渗透了环保教育。

篇5: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幼儿园不仅拥有“辽宁省省级示范园”、“辽宁省幼儿园活动区教育优秀园所”、“朝阳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朝阳市学前教育先进单位”、“建平县文明学校”、“建平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建平县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幼儿园更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幼儿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儿童乐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红山东麓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夯实发展基础提高办园条件

现代化的办园条件是实践保教任务,实现育人目标的物质保证。基于这个认识,我园筹措资金,积极投入,两年内先后拿出100万元,用于环境改造,设施装备。园内设有14个“活动教室、寝室、盥洗室、备课间、更衣间”五位一体的幼儿活动室。有教玩具保管室、保健室、图书室、舞蹈室、科学发现室、多功能活动室等专用教室。有符合幼儿就餐需要的洁净厨房和餐厅。各班级有电视机、vcd、电子琴、消毒灯等配套设施。幼儿活动的教玩具齐全,成品的桌面玩具及自制的教玩具生均达到10件以上。园内配有大中小型的多功能滑梯、拳击袋、转椅、攀登架、钻山洞、平衡木、大中型积木以及教师自制小型体育器材等。充足的设备,丰富的器材,优美的环境,为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想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优化内部管理提升办园品位

现代化的硬件设施,为我们软件的开展提供了可能。幼儿园重视以下四方面软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办园品位。

(一)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

幼儿园拥有一支年轻活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幼儿园设园长1人、党支部书记1人、业务副园长1人、保教主任1人、后勤主任2人,岗位培训合格,业务能力精湛。园长王海燕,学前教育本科毕业,从教29年,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曾获省优秀幼儿教师、朝阳市名教师、建平县优秀教师、建平县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园领导统一管理思想,明确办园方向,充分发挥能动性,不断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校。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园的各项制度、岗位职责、办园理念等深入到每个教职工的心中。同时,我园积极倡导教师自我教育,努力营造能动的、人性化的氛围。在平时的工作中,淡化强制,突出引导,使幼儿园的各项制度逐渐内化在每个教职工的心中。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幼儿园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团结向上、热爱幼儿、乐于奉献的保教队伍。我园现有教职工41人,教职工年龄平均为37岁,是一致年轻化的教职工队伍,其中专任教师27人,全部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教职工学历达标情况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教师合格学历达100%,全园88%教师已取得专科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达39%;部分教师正在自修本科课程;全园教师都具有使用计算机和普通话的能力;计算机考核合格率达100%;普通话水平测试均达二级乙等以上;教师们都能够采用计算机备课、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充分利用的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质量。近三年来,我园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分成了三步走:第一步,找准影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核心因素。我们从三个层面上去分析,发现教师存在着的心理矛盾、能力因素以及物质匮乏的三方面核心因素;第二步,我们开始积极创造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利条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物质先行——有效领导——骨干影响——外出学习——全体跟进;第三步,寻求多通道多元化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训方式。在做这项工作时,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行家引领,内外结合,追求研训工作的绩效性;强弱结合,强强结合,追求研训工作的可行性。园所联合,资源共享,追求研训工作的实效性;学习——实践——反思,螺旋递进,追求研训工作的长期性。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我园以“巾帼文明岗”的巾帼建功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师德水准为主要目标,多途径多通道地开展师德建设活动。近几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xxxx”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园都认真进行了实施。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从活动的方案制定到具体的落实,我们都认真地予以实施。围绕这些活动,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演讲,摘抄、写心得体会等。在园内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努力把“育人为本服务为先和谐发展特色创新”的办园宗旨内化在平时的行动之中。通过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在我园教师队伍当中逐渐形成了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团结协作、以德修身的良好风尚。无论是在平时的工作中还是在迎接各类活动中,老师们均以饱满的工作激情投身工作中。

(三)加强特色课程建设

在课程设置上突显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各班级结合本班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制订本学期幼儿发展的细化目标,围绕细化目标组织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活动中注重发挥孩子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引导幼儿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创设机会、条件让幼儿多操作、多看、多想、多说,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课程内容的改革方面:以往,我们对课程的理解过于狭隘,把它等同于教材,剥离了幼儿的生活实际。事实上幼儿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源于生活。幼儿园课程必须生活化,生活既课程的理念在教师中有了新的认识。因此,我园根据建平县的地域特点、民俗风情以及幼儿的认知规律,让幼儿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探究,开展了一系列有地方特色的主题探究活动,紧紧抓住建平的丰富资源和身边的所见所闻,以社区、社会、大自然为活教材根据幼儿主题探究活动的需要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围绕让幼儿“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来设计、组织课程内容,力求让幼儿从广阔的自然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活生生的知识经验。

(四)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中我们强调外显的规则变成自觉和内化。

“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倾心于孩子的今天,着眼于孩子的明天”这样的服务承诺展示在家长每天都能经过的走廊,幼儿园门口、走廊、活动室等醒目处张贴师德标语,这样,可以让家长以此为标准监督我们的工作,规范窗口服务。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校风校训等都彰显出来,营造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幼儿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主张:每一面墙壁会说话。

幼儿园的环境设置是与幼儿的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操场围墙上,生动的人物形象、画龙点睛的礼仪儿歌;窗子上,逼真可爱的卡通动植物图案;活动室、走廊上贴满了主题活动的内容……这些都深入浅出地诱导着幼儿。各个台阶分别布置成有关幼儿的节日、数字、安全标志等内容,生动有趣又丰富幼儿视野。楼梯角里也是为幼儿设置的小标语牌,突显了以幼儿为本的理念。

坚定信心

篇6: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宁化县实验幼儿园 廖金莲

《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也指出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美术区域的创设正好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发展,适合其兴趣、认知水平的宽松的环境,幼儿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尽情发挥创造性思维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直接影响孩子的参与兴趣和活动质量,我们常会发现有的孩子非常爱去美术区域,在创作中兴趣盎然,感知觉得到很好的发展和锻炼,但也有的美术区域孩子毫无兴趣,当然也就使美术区域形同虚设,起不到相应的效果。如何才能让孩子在区域中自主、自发、自由而快乐地创作呢?精选的材料最能引起幼儿注意,它也能使孩子对美术区域活动充满了兴趣,当然也促进了孩子能力的发展,结合我园《差异性、个性化幼儿美术兴趣的培养》课题研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一、材料的多样化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活动天生好奇,对有兴趣的事充满了热情。兴趣是幼儿参与任何活动的首要前提,但兴趣是短暂的易受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往单一的美术材料往往使幼儿觉得乏味,也无法使其对美术活动保持长久而浓厚的兴趣,而我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投放丰富多变的材料,让幼儿体验到创作所带来的快乐。在绘画区投放各种规格颜色的画纸、记号笔、铅笔、毛笔、水彩笔、油画棒、炫彩棒、颜料、写生板等。在手工区投放剪刀、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纸(皱纹纸、卡纸、彩色A4纸、蜡光纸、海绵纸)、布、毛线、彩泥、染料、胶水等。在拓印区投放蔬菜(截面)、水果(截面)、植物茎叶、玩具(如小花片)、硬币、印章等实物。还可投放一些辅助工具如:宁化簸箕、竹篾、棉签、亮片、各种纸、布等也请孩子们共同收集如塑料管、蛋壳、水果网、木条、泡沫板等废旧材料用于自创作品。也可以根据主题需要,投放与主题有关的美术材料:如《美丽的春天》中,收集各种各样的花瓣、树枝,供孩子粘贴花瓣画;《水果蔬菜》中,收集各类水果蔬菜,用水果、蔬菜的截面进行拓印,将拓印好的作品粘贴在装饰了花边的宁化圆簸箕中,各种蔬果装在褐色簸箕中极具乡土特色。

幼儿在操作时运用各种感官探索材料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方法,促进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活动中我不会因为“卫生”而收起了颜料盒,不会因为“乱张贴”而藏起了浆糊。相反我们为每个幼儿准备一件罩衫、在美术区中铺设桌布,并用这些材料和孩子一起布置创意空间美术特色墙。投放材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幼儿的想法不受材料的限制自由 选择尽情发挥。创作的作品有自主性,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有趣的毛毛虫》中,有的幼儿会用油画棒在纸上进行丰富的构画,有的幼儿会先用橡皮泥团揉出不同大小的圆进行拼接“毛毛虫”,有的用纸和布剪出“毛毛虫”然后再进行描绘,有的会用萝卜截面沾颜料拓印“毛毛虫”。在幼儿与丰富的材料互动中,孩子们新奇的构思与大胆的表现,使“毛毛虫故事”活泼而富有生气,不仅画得形态各异而且表情、动作都非常生动、有趣。形式多样丰富的材料增强了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创作兴趣。

二、材料的生活化

《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宁化地处山区,竹子、树林、河流随处可见,竹片、沙石、树叶、蔬果等这些随手可得的乡土材料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在我的美术区域中大胆投放这些美术材料。如:①蔬菜、水果:拼盘、拓印;②石头:石头画,石头拼画;③竹子:竹筒竹签画、竹篾编织;④沙子:沙盘画、沙子粘贴画;⑤树叶、花瓣:拓印画、叶贴画;⑥泥土:泥塑;⑦稻草:草编、贴画、草绳;⑧果壳:贴画,制作鱼鳞、龙鳞;⑨毛线:想象画、贴画、线条画;⑩种子:种子贴画等等。

1.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生活材料。

美术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我的美术区域材料大都来源于生活,鼓励幼儿从日常生活、学习、劳动中去寻找,去发现、去收集、去运用。生活化的自然材料因其自身的独特性,充分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运用丰富的生活材料进行美工创作,突破以往单一材料的限制与拘束,鼓励幼儿根据物体的不同特征,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对其进行巧妙改造、组合,把废旧生活材料变成可以游戏、装饰的各类艺术品。如郊游的路上,落叶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飘下来,有黄黄的银杏叶、红红的枫叶、金黄的梧桐叶„„。孩子们捡拾了许多,并将落叶带回美术区,进行创作活动。在区域活动中,除了各种各样的树叶我还准备了各色颜料,双面胶等材料,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用落叶粘贴出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树叶粘画,还会运用落叶拓印出五彩斑斓的作品。

我们幼儿园门口是宁化美丽的翠江,河岸边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细沙,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我将沙子收集来倒入大盒子中,并均匀的摇平后,引导幼儿用手指在沙子上画画。画好图案后轻轻地摇动后就可以重新再画,多变的图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另外,我们还在瓶子、纸盒上、皮球上涂上乳胶后,将柔软的沙粒均匀的洒在物体上,可以达到立体、复古的装饰效果。除此,将沙子浸湿后还可以进行沙雕创作。孩子们在体验玩沙乐趣的同时,美术创造能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得到充分展示。

2.多维度挖掘、利用材料的潜在价值。在劳动实践《嗑瓜子》活动后,孩子们嗑出了很多的瓜子壳,我将其都投放到美术区,还投放了一些空白“小鱼”“龙”图案和白乳胶、棉签,我问:小鱼没穿衣服,觉得很冷,你能帮帮它吗?孩子们说:我有办法!用瓜子壳做一件衣服给小鱼穿。于是孩子们把一片片瓜子壳用牙签蘸上白胶,粘在卡纸上的图案处;晾干后,立体小鱼、龙就诞生了!在课题活动《帅爸爸》之后,孩子呈现了许多高大帅气的爸爸,有的孩子提议讲这些“爸爸”贴到主题墙上,孩子们就开始给“爸爸”设计相框,用各种各样的果壳进行装饰,天然的材质使相框更有艺术感。

活动后,我让孩子们思考:大自然还有什么材料可以装饰镜框?有什么材料可进行粘贴活动?孩子们想到了,原来大自然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美妙的原材料,如种子、沙子、树叶、花、蛋壳、羽毛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外表和质地,通过我们的想象,可组成一幅幅美妙的天然拼贴画。

陶行知先生说:“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区域生活化材料将“美术”与“自然材料”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玩着学、学着玩,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

三、材料的层次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没有统一的主题和要求,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进行大胆表现。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各人所长进行活动。然而,由于幼儿的发展水平是存在差异的,美工区中材料的投放,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发展差异,教师必须从孩子的实际能力出发来决定美术区域角所要投放的材料,让本班的孩子都能够获得提高。如在大班课题区域观察研究中结合阶段主题《我是中国人》我让孩子们创作《我爱天安门》,我先让孩子们用语言描绘出心中喜爱的天安门再进行创作,我投放了颜料、水彩笔、蜡笔,卡纸,折纸,还有毛笔、排笔,胶水等,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创作的工具,能力强的选用折纸拼贴、卡纸剪贴做天安门,中等能力的可选用水粉颜料画中、装饰画天安门,能力较弱的可以用蜡笔在天安门图卡上涂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随意地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创作。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需求,更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在自主的操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体验和表现能力。同时描绘出的天安门也更多元化,这些作品融入到主题环境中,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色彩感觉。

在美丽的秋天课题活动中我让孩子创作了《叶子变变变》,幼儿能够创作出许多的树叶作品来。可过了几天,对叶子的兴趣不再愿意持续,都不乐意选择叶子区域了。课题人员分析,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幼儿缺乏达到更高目标的动力,活动对他们缺乏挑战性,缺少情节性。于是我提供更多的辅助材料,引导幼儿用撕、剪、贴、等多种 方式进行装饰,制作成 “树叶面具”、“树叶小人”“树叶贴画”。还可以用折、卷的方法用树叶“包粽子”。我还引导幼儿将树叶变成动态的人物形象:添上胳膊、腿、再给他们画上有趣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穿上美丽的花裙„„孩子充分发挥想象,丰富绘画内容,体现画面的动态性与情节性。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思路由简单变为多元,由叶子小人的动作想到了某一场景的绘画,为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基础,引导帮助他们获得更高层次的经验。就这样,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一部分新材料,使叶子区域出现新的转机,产生新的含义,幼儿带着原有的经验,引发新的互动,在新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的经验,进行更高层次的美术创作活动。

篇7:幼儿园美术教学材料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现行的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往往将美术看成是简单的一幅画、一个手工制品,这就完全脱离了幼儿美术的生活实际,将他们的思维限定在了一定的范围内。幼儿美术活动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广泛地截取从生活中获的材料,拓展他们的思维。

1.生活化美术材料,丰富幼儿表现途径

幼儿的美术创作不应该只局限在颜料和画板上,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制作美术作品,来美化自己生活的环境,激发他们创造美的情趣。引导幼儿利用生活材料非常的重要,在这一研究中,笔者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其中利用生活废旧材料来表现美术,能够丰富幼儿的表现途径。有一次,大班的一位小朋友将一个鸡蛋打破了,破碎的鸡蛋残骸引起了幼儿的恐慌,这时候笔者将这个破碎的鸡蛋壳拿起来,经过修补,让它变成了一个卡通形象的蜡烛托,然后将它放在了美工区,孩子们看到后,早已忘记了打碎鸡蛋带来的恐慌,而是惊讶于刚刚还是破碎的鸡蛋壳而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烛台。这时候幼儿也议论开来,说到自己家废弃的物品,比如玻璃杯、衣服、旧书等。第二天他们将这些物品带到教室,开始自己动手制作玩具,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而且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不再局限在固定的范围内,使之能够更加广泛地寻找能够被利用的美工材料。

2.生活化美术材料,展现幼儿创作意识

生活化的美术材料不是教师准备的,而是幼儿自己通过“寻宝”,寻找到的,他们对于这些材料的爱护,不比对一件珍爱的玩具少。为了充分利用这些材料,幼儿更加乐于探索,充分地展现其想象力,他们的创作灵感不断地涌现出来。如,在手工课上,幼儿对自己搜集到的毛线进行大胆地创作,用自己搜集的毛线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和图案。笔者感觉这些毛线在他们的手里仿佛在变魔术一样,变成小恐龙,变成小兔子,变成五角星,充满了他们的奇思妙想。之后,笔者布置了一个作业“打扮废旧瓶子”。幼儿通过黏贴、裁剪、上色等方式,将瓶子装扮出各种形状、图案。这些创意都是在幼儿制作的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他们天马行空,给自己身边的物品打扮,将他们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意识被不断地开发出来,也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变得更加喜爱创造,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启示,充分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

3.生活化美术材料,提高幼儿审美水平

美术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幼儿良好的美术行为,提升幼儿的审美水平。而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材料的目的就在于此。如上述“鸡蛋壳变成烛台”的例子而言,教师利用破碎的鸡蛋壳来引导幼儿认识美与丑的区别,鸡蛋壳破碎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是丑陋的、没有用的鸡蛋壳了,但是经过艺术的渲染,它变成了美丽的烛台,重新绽放了魅力。艺术的美妙就是这样,在教会幼儿对美的向往的同时,还要让他们明白丑的厌恶。如果在幼儿的美术教育中,只是向他们灌输美的理解,只会让幼儿对美的理解更加的肤浅,所以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来体现美与丑的对比,让幼儿充分理解美的魅力,也是提升幼儿审美水平的一种教育手段。同时,在教会幼儿美的理解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有一双审美的眼睛,要让他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如上述活动示例中,让幼儿去利用毛线、废旧瓶子制作手工艺品,这些东西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这必须在幼儿的心中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判断出物品变成什么样子会最好看。所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创造美,也是提高幼儿审美水平的一种方式。

4.生活化美术材料,加强幼儿动手能力

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单单指用颜料画板来绘制一幅图画,还包括了绘画、泥塑、剪纸及手编、布工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这些都需要幼儿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这些形式中采用生活化的材料,能够提高幼儿对活动的亲近感,让他们乐于动手改变身边的事物,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效果。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笔者让幼儿自己去搜集材料,他们在家中、园区和生活的社区收集到了麦秸、树叶、种子、鹅卵石等丰富的自然物品,教师这时候的任务就是引导幼儿通过撕、拼、摆、贴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而这些物品,在幼儿的手中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可爱的物品,如有的幼儿将苹果变成了胖嘟嘟的娃娃;洋葱则成了一朵朵清新的荷花;麦秸变成了形象逼真的毛毛虫;树藤、草藤变成了中国结;谷壳、稻杆拼贴出了小船、房子;花生壳制作出了刺猬;鸡毛、鸭毛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享受着美术带来的乐趣,在想象的海洋中肆意地遨游,忘记了他们是在学习,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这就是生活化的材料给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影响,让他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己动手,改变自己所收集的材料,变废为宝,变丑为美。

篇8:幼儿园美术活动材料的生活化探讨

一、让活动内容生活化,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生活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例如,假期的全园教学观摩活动,我们选定了美术。磨课是在同年龄组教师之间开展的。通过“教师自我设计→同年龄组教师间说课→提建议→改进→试活动→再反思改进→全园观摩”的过程,一个独具匠心、富有新意的美术生活化教学活动产生了。其中,中班一位老师的“美丽的青花瓷”更是主题明确,目标完成轻松愉快。目标是:(1)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毛线线条来装饰花瓶;(2)体验在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感受作品的美感。过程是:(1)看图片,欣赏青花瓷上美丽的花纹;(2)教师展示作品;(3)欣赏作品花纹,学习用毛线画出各种线条;(4)激发幼儿创作欲望,进一步感知构图与色彩的运用,提出具体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点评,结束活动。

二、情境过程生活化,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情景中自由快乐地创造。幼儿的兴趣来源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情景创设中,应该适当加入一些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在这种情境下,幼儿的创作欲望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在进行美术活动“美丽的叶脉”前,教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收集落叶的活动,在活动中也可以创造生活化情境,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又如,在观摩活动“美丽的青花瓷”结束后,在全园的教学研讨会上,教师们对该活动进行了如下评价:(1)大家一致认为老师运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从视觉、触觉等方面来理解感知造型的变化,教学重点突出。(2)活泼的游戏形式激发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绪,使幼儿在活动中一直充满探究和创作的欲望,教学形式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3)在提高幼儿操作技能方面,教师能够恰当给予帮助、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在纸上贴画的难点解决较好。

三、材料以生活为主题,让幼儿能懂、愿意去创作

材料会影响着教学的成效。游戏材料的价值不是以价格为标准的,而以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挥为标准。活动材料的选择,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没有材料,犹如“无米之炊”,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更不用提对幼儿兴趣的激发。那么,在材料选择中,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实际的发展状况来选择。生活教育,不是盲目地选生活中的材料就行,必须理性思考。有了适合的材料,才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大自然与生活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们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而在其中获取的材料都是幼儿随处可见和熟悉的,但又是十分新奇的。例如,主题活动“秋天的果实”,在美术区域中提供瓜果蔬菜,幼儿能够自主创作,运用苹果、香蕉、梨子等装饰成各种小动物。再如秋叶,幼儿发现原来叶子还可贴画,剪成小动物,做小扇子。

四、各方对教学材料的认知

(1)新颖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操作材料的提供对幼儿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意图往往通过材料呈现出来。“美丽的青花瓷”这个活动,如果改用绘画活动中一成不变的操作材料———纸张来让孩子完成作品,可能会使活动本身失去神秘感,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

(2)操作材料的情感性,促使幼儿对活动充满期盼。在“美丽的青花瓷”主题活动中,毛线是每个孩子自己家里的,材料本身充满“亲和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通过一双双小手,将毛线华丽地变身为花瓶的花纹。这样对幼儿而言,既亲切,又贴近时代生活。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习,情绪愉悦,情商提高,能力提升,因而对孩子的全方面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慰问吊唁内部暂行规定下一篇:计算机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