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评课稿

2024-06-18

识字评课稿(共10篇)

篇1:识字评课稿

中心小学      林小琴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听了郭老师使用的新理念、新观点,巧妙构思各个教学环节的这节识字课,使我感受到了识字课的无穷魅力。郭老师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内心世界,听到了孩子们大方的发言,积极的自我表现,使孩子们整节课中都在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我们这一次“愉快识字”的亮点。我从以下几点评讲。

一.教学环节安排得“活”

在这节课里,郭老师能够准确地、认真地研究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巧妙调控教学过程,使教学环节都活泼有趣,引人入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在愉快中学习。

1.          情景导入,活泼有趣。

郭老师在授课前让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生动活泼,这种方式的导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2.          拓宽思路,匠心独具

上课伊始,郭老师就利用课件,播放一幅幅充满童趣的图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把孩子们带进了美的世界,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一年级的小朋友以形象思维为主。郭老师就利用形象、直观生动的图像,让孩子们带着欣赏的眼光,拉近了老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孩子们自然地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最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老师还匠心独具,让孩子们说出平时观察到的小动物的名字和生活习性,利用学生的表现欲,成功欲激发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愉快的气氛。

二.   教学方法“多”

识字教学是非常枯燥的内容。郭老师运用了:如读韵文,找字词;配图、音识字;去图识字、去拼音识字;识字后找秘密(在词语中发现带虫字旁的字及形声字);在朗读中以配图读、开火车读、拍手读、同伴读、师生合作读、边模仿边读等多种形式读韵文;还有勇于挑站读得好的同学(还有谁比他读得更好);最后阅读时问“你们在阅读课外书时,有没有认识带虫字旁的生字朋友,请说一说”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孩子们体验到自主合作、自主探究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增强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投入“识字”中,始终以饱满愉快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

在识字巩固部分,郭老师也运用了大量的活动,让孩子们记住字形:如男女同学认读生字,打乱生字卡片顺序开火车认读;让孩子们认读手中的词卡,进行找朋友的游戏;考考你,连一连,可以发挥孩子们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现识字的奥秘。当孩子们开始疲劳时,进行词语“对对话”的活动,孩子们又非常踊跃参与游戏活动,这样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再一次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三.“说”“写”结合“实”

这堂课中,大多数时间都是让学生动口说,老师成了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说,展开想象,勤于动口,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通过说来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孩子们从会说变成会写,重点指导书写“蚂蚁”这两个字的笔画与结构,并要求学生写完之后用胜利的手势及发出愉快的欢呼声,再一次带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书写变成了愉快的书写过程。让孩子们口能说,手能写,做到说写相结合,达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   教态语言自然亲切

在整节课中,郭老师都面带笑容,语言亲切、教态非常和蔼可亲,使人听了感觉非常舒服、自然。让孩子们也非常乐意投入到她组织的各种学习活动中。

五.   板书设计清晰

这节课的板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条理清晰,学生便于理解,起到了巩固识字的作用(特别是把所有虫字旁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马上发现每个字的共同点)

另外,我还想说说我个人的一两点看法:(随机见解)

篇2:识字评课稿

一年级教师:鲁琼芳

这是一堂成功、高效的语文课。在教学中,谭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孩子们成为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三》,课文是以对子歌的形式展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景,整堂课在谭老师有效组织下,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有幸听了这堂课,现谈谈看法:

1、教学结构严谨,教学秩序有条无紊,时间的把握刚刚合适。特别是谭老师的语言清新、亲切,就如和煦的春风,温暖全场。许多老师也说了心里话,真想当谭老师的学生,我也深有同感。板书漂亮,通过叶子上的生字词的摆放,就像一朵美丽的花儿,清新、爽目。

2、教学效果好,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谭老师这堂课只需从孩子们识字的效果和紧张而和谐的课堂氛围便可感知。接下来我重点说说谭老师这堂课的亮点:

1、教学方法多样化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谭老师整节课有效运用了课件,直观形象的展现了大自然美丽的风光,特别是学生难以分辨的“霜”“雾”“朝霞”“夕阳”,孩子们一看课件便能理解,不需教师用太多的语言,这就是“无声胜有声”。读也贯穿着整个课堂,读的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品读、赛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交给了孩子识字的方法

我们一年级下册识字量大,我会认得字有550个,我会写的字有250个。这些识字任务是我们一年级语文老师课前课后谈论的焦点,真的让我们愁眉紧锁,今天听得谭老师教学生识字的方法,我一下子豁然开朗了,还由此想到了许多。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 认得快,忘得快。”。她根据生字的不同特点,采取了多种识字方式,有课件直观的认记生字词,有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来认记,比如:认识“杨、李”两个生字时,教师先介绍它们也可充当姓氏,让学生从我们班里或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当中找出姓杨或李的人,很明显学生的反映自然很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很轻松、愉快,学生也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这两个生字,还有体用了形近字识字的方法,谭老师还将“雾、霜、霞”带有“雨”字头字一块让孩子们观察,还利用了“减一减”的方法加深记忆。谭老师娓娓道来的话语就像涓涓细流流入了孩子们干涸的心田。这体现了谭老师的教学理念,不仅是让孩子们学会,更是让孩子们会学。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究,相信在以后的识字中,孩子们会想出更多的办法。

3、教书的宗旨是育人,谭老师做到了。

在欣赏“山清水秀”的画面时,谭老师引导孩子们保护环境,培养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相信她的孩子们从老师的身上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要和善待人,就像谭老师对他们一样,这是人格魅力的力量。

说到不足,谭老师这堂课已经比较完美,我想提两点来共同探讨一下:

1、识字方法可多样化

由谭老师课堂上体现的比较识字法,我想到了可以编编顺口溜、猜字谜等方法识字,如“碧”王子和白雪公主同坐在石头上;“朝”十月十日等,也许无准备可能难以想到更多的好方法,我们可以利用预习时间,调动孩子家人的智慧,当然也得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课堂纪律可采用比赛的激励方法。

谭老师上堂公开课对课堂纪律这块儿做得很好,本来整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孩子始终是孩子,自制能力差,这就会让极少数不自觉的孩子不能跟上老师的步伐。

总之,谭老师这堂课实用、高效。我们要谢谢谭老师精心的准备与付出,更要感谢谭老师的传金送宝,我定会充分吸收,然后慢慢消化,最后实施在我那群孩子的身上。

篇3: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评课的思考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文件,在总体目标中对学生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要求:学会通俗汉语。认识并理解常用汉字并无误地书写汉字,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且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时代在发展,课程教学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地改革。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为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过分强调选拔、评奖有使评课形式主义的趋势。本文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的教学课堂上,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评课教师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简明扼要,注重汉字教学质量

提倡简明,避免过分繁琐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1. 教学目标简明

很多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在熟读句子、段落、课文的基础上会认读要求的生字并且能够写出汉字。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师能够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教学任务,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提升语文素养。

2. 教学结构简约

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相互联系,先读课文,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认准文中的生字,再多读几遍,让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理解字义。为避免遗忘,识字必须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温故而知新。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着重识字

汉字是一个整体,结合了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名词的音、形、义。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介绍学习汉字这三个因素的方法,为的就是让学生可以认识字的结构,再进一步了解汉字以及汉字正确的用法。

在教授字音时可以丰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投入更多的兴趣,获得更高的效率,例如:通过拼音学习、通过多音字区分词义等。

在教授字义时,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及有趣,因为识字的核心是使学生知晓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解词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有意思又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生词生字,增强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方法有联系法、词组搭配法、同义替换法等。

在教授字形时需要注重字形的形态及变化,通过象形记忆及特点帮助学生想象,如:直观形象联系法。

融合音、形、义的特点,让学生对字的写法、用法更加了解,使其掌握更加深刻,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

三、整合工具性及人文性

在语文中整合工具性及人文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时,在过程中就必须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情感态度及观念待之,此为工具性及人文性的整合。单单就语文课堂而言,老师需要先育人后教书,端正学生的品行是第一位,教授学生知识、为学生解惑是第二位。教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用一颗爱心去爱世界,世界是由五湖四海的人组成的,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用文字传递力量,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需要爱我们的文字,爱上文字所组成的词、句、文,爱上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爱上文字所传递的情感等。这样一来便能将一些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受其熏陶,受其感染,才不至于浮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适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达,教育技术的开发,教学课堂早已不局限于黑板和粉笔,读书声和朗诵声。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多媒体教室,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用课件、动画、视频、音频等来传递所学的生硬、死板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得到更好的解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

五、增强识字记忆及应用

学生语文的基础便是能够书写汉字,其要求是书写要端正、整齐。而对我国公民的基本要求是有着良好的书写习惯,拥有较好的书写技能且具有一定的书法欣赏技能。时代逐渐进步,使用电脑等书写工具的人越来越多,书写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却越来越少,同样写得丑的人日益增多。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而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就是从娃娃抓起,从现在抓起。

语文教育离不开汉字教学,而这在小学阶段中意义重大。其他教育教学也离不开识字写字,因为以此为基石,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及写作教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综合能力中包括识字写字,因此想要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改善,必须加强语文素养的教育强度,通过多次反复的识字写字练习,不断提高其能力。

篇4: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评课的思考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文件,在总体目标中对学生识字写字方面提出了要求:学会通俗汉语。认识并理解常用汉字并无误地书写汉字,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完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并且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让学生轻松进行大量的阅读,一直是小學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时代在发展,课程教学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不断地改革。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以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改革让语文课程的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为博采众长加强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越来越多,随之出现的过分强调选拔、评奖有使评课形式主义的趋势。本文把评课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的教学课堂上,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评课教师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简明扼要,注重汉字教学质量

提倡简明,避免过分繁琐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目标简明

很多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学生在熟读句子、段落、课文的基础上会认读要求的生字并且能够写出汉字。教学目标简洁明了,教师能够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教学任务,学生能集中精力完成目标,让学生在兴趣中提升语文素养。

2.教学结构简约

语文学习注重听说读写相互联系,先读课文,对文章有个大概的了解。认准文中的生字,再多读几遍,让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理解字义。为避免遗忘,识字必须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温故而

知新。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着重识字

汉字是一个整体,结合了一个动作或是一个名词的音、形、义。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介绍学习汉字这三个因素的方法,为的就是让学生可以认识字的结构,再进一步了解汉字以及汉字正确的用法。

在教授字音时可以丰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投入更多的兴趣,获得更高的效率,例如:通过拼音学习、通过多音字区分词义等。

在教授字义时,方法应该更加多样及有趣,因为识字的核心是使学生知晓字的含义,提高学生的解词能力,进而为学生的写作能力打下基础,使学生既能够有意思又能够有意识地去学习生词生字,增强识记,而不是死记硬背。具体方法有联系法、词组搭配法、同义替换法等。

在教授字形时需要注重字形的形态及变化,通过象形记忆及特点帮助学生想象,如:直观形象联系法。

融合音、形、义的特点,让学生对字的写法、用法更加了解,使其掌握更加深刻,保证一定的学习效果。

三、整合工具性及人文性

在语文中整合工具性及人文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人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技能时,在过程中就必须用一定的方法,采取一定的情感态度及观念待之,此为工具性及人文性的整合。单单就语文课堂而言,老师需要先育人后教书,端正学生的品行是第一位,教授学生知识、为学生解惑是第二位。教导学生爱祖国、爱家人、爱老师、爱同学,用一颗爱心去爱世界,世界是由五湖四海的人组成的,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用文字传递力量,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文字,需要爱我们的文字,爱上文字所组成的词、句、文,爱上文字所蕴含的意义、爱上文字所传递的情感等。这样一来便能将一些人文精神融入其中,使得学生受其熏陶,受其感染,才不至于浮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适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达,教育技术的开发,教学课堂早已不局限于黑板和粉笔,读书声和朗诵声。很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多媒体教室,可以通过使用电脑,用课件、动画、视频、音频等来传递所学的生硬、死板的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得到更好的解决,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

五、增强识字记忆及应用

学生语文的基础便是能够书写汉字,其要求是书写要端正、整齐。而对我国公民的基本要求是有着良好的书写习惯,拥有较好的书写技能且具有一定的书法欣赏技能。时代逐渐进步,使用电脑等书写工具的人越来越多,书写的速度越来越快,然而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却越来越少,同样写得丑的人日益增多。这种不良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相关人士的高度重视。而解决这种现象的方法就是从娃娃抓起,从现在抓起。

语文教育离不开汉字教学,而这在小学阶段中意义重大。其他教育教学也离不开识字写字,因为以此为基石,才能更好地开展阅读及写作教学。学生必须掌握的综合能力中包括识字写字,因此想要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改善,必须加强语文素养的教育强度,通过多次反复的识字写字练习,不断提高其能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陇原名师”专项教育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基于小学语文不同课型评课准则的行动研究”。

篇5: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小学语文《识字6》评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仁:

大家好!

薛老师执教《识字6》能以学生为本,以自主识字为目标,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堂课有两个亮点: 亮点

一、在“趣”上下功夫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首先就要激发识字兴趣。

这节课是这样激趣的: 第一、生活激趣: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运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

上课伊始,薛老师带来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孙悟空。见到那个神气十足的齐天大圣,孩子们眼中放出异样的光彩,并能准确猜出 “看”字,自然地唤醒孩子对已学会意字的回顾,激发了学习新字的兴趣。课中,薛老师引导学生用“新鲜”一词说话,提了一个问:你喜欢新鲜的什么?用问唤醒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了学生识字和说话的热情。

第二.开展游戏激趣。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

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读生字时,采用“开火车”的游戏,火车呜呜开,孩子们的心也飞扬起来。在玩摘果子的游戏时,孩子们猜字读字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第三、创设情境激趣。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低年级的学生欣赏美的心理还不够成熟,薛老师就用多媒体课件,为“休字”创设了一个动态的“诞生”过程:一个人累了,靠着一棵树休息,学生在身临其境中牢记了“休”字的形和义,在不经意间走进了汉字的王国,使祖国的语言文字在他们的眼中神奇起来,神圣起来,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识字是件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美好的情境,为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学生在识记 “森”字时,当那片广阔,茂密、层次感极强的森林图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森”字的字形已了然于心,教师发问:在这座大森林里会有什么呢?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想象的翅膀张开了。老师再让学生用“森林里有

,有

,还有

”说话,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形象地感知祖国的每一个汉字都是用优美的线条勾勒出的一幅图画,里面有诗,有歌,有故事,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如果说老师为了让学生乐学,在“趣”字上下足了工夫,那么,为了让学生学会、会学,用智慧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就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第二个亮点就是。

二“生上出智慧”

第一、认读字间,人人参与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而达成这一目标的关建便是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地参与自主探究。

认读生字时,采用的方式是民主的,多样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就充分体现教师对个体的尊重,自主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分男女角色读,老师带读,开火车读,给生字脱帽读,用摘果子的游戏方式读等。更体现观注全体的教学理念。老师适时的评价和鼓励更让参与的学生不断进步。

第二、识记形义,个个探究

在自主识字的环节,老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探究的平台,首先夯实了这个平台的基础,即以“休”字为例,巧妙教会学生识会意字的方法就是形义结合。之所以确定“休”字作为例字,是因为“人”“累了”,靠着树“休息”是最贴近学生生活,薛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定教,可谓匠心独运。

再次搭建了支撑这个平台的脊梁,就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每个生字的形和义。老师的顺学而教,因势利导,让这个平台的脊梁坚实而稳固。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目标明确,指导方式,因学情而定。例如:遇到字形难记的字,教师就强化字形;易组词的多组词,比如教“信”字;难组词的,用词语搭配来理解字义,如教“晶莹”一词;想说话又说不流畅的,教师用提问式训练学生说完整话,如教“新鲜”一词;对新出现的品字结构“森”字,则让学生从画面中直观感知 “森”字的形和义。

学生参与多,探究实,首先归功于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较强的识字能力,更归功于老师落实“以学生为本”理念中的智慧。

然而,“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薛老师也注意了用真挚、客观、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去评价和鼓励学生,但是评价的指向性要更明确,更具启发性,比如要巧妙的诱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创造出独到的识字方法。那么,就会让每个孩子跃跃欲试,就会让每个跃跃欲试的孩子一展才艺;就会让一展才艺的孩子飞扬个性;就会让飞扬个性的孩子成就人生。

另外,如果多一点时间给孩子写字,多一点点时间去评价学生的书写,让学生在评价中提高书写水平,那就更好了。

篇6:二年级上册识字七评课稿

大水坑二小:牛有梅

听了张老师的这堂《识字七》,我有很多感触,张老师教态自然、语言丰富,张老师的这堂识字教学课,借鉴了模块四安琪老师在识字教学中教法进行教学,至始至终都体现着识字教学的新课改、新教学,学法多样,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即让学生感受了识字的乐趣,也让学生体验并掌握了多样的识字方法。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已的想法。

一、识字教学形象逼真、教法多样

在本堂课识字教学中,张老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领学生步缤纷的识字世界,既生动有趣又不缺乏效果的呈现。比如引导学生理解“鸟”的字形时,通过形象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象形字“鸟”从古至今的演变,加深了对“鸟”字形的印象。又比如张老师擅于用猜谜语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编谜语“美丽的鸟”来学生鹂字,这也是运用了“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让识字教学鲜活起来。再比如用“鸟”和“隹”字旁来认识长尾鸟和短尾鸟,引导学生对鸟类的认识丰满起来,更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造字的趣味性和神奇,所以在本堂识字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始终把握“识字”这条命脉,通过看图识字、猜字谜、分类识字、自主识字等方法引领学生掌握字形、字义,让学生充分体验着识字的乐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体现童趣

学习课文内容运用了模块三蔡玉琴老师讲座所谈到的低段学习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结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张老师想方设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识字经验,比如“读了‘雄鹰翱翔在蓝天’,你的脑子里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让学生体味翱翔的自由自在,在想象中体会童乐、童趣。同时,让学生做飞行状,让学生自主在文中找动词“嬉戏”,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嬉戏”进行造句,课堂上迸发朵朵思维火花,从中可以看出张老师是集中思维创设情境地,让学生在美的感染下,唤起学习的欲望,这正符号了低年级学生的训知规律,寻找到了儿童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情感。

三、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体现童心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它应该是鲜活、生动、具体、有生命力的,而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恰恰是这样的一种能协助我们很好地引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张老师特别注重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和激励性,比如在“识字教学”这一教学环节中,孩子们对学习生字词语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寓教于乐,很有趣味性。学生在结束问题反馈时,教师不忘时刻激励,如“你们的识字本领真强”等,抓住了学生心理,不断激励学生,让学生对待学习兴趣盎然。张老师以一颗童心和学生交流,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当然,听了这堂课也有让我思考的地方,张老师在本堂课中有设计朗读环节,低年级应该如何更好地展开朗读教学?个别朗读情感体现得很好,但齐读的时候却不是很突出,这是不是低年级朗读教学的难点?

篇7:一下人教版识字八评课稿

《识字8》这篇课文所在的一组教材就是以这些科学知识为专题编写的。运用了浅显的儿童化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介绍了工业、农业、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方面的科学常识。《识字8》是这组教材中的第一篇, 这篇课文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

一、把准年段目标

以新课标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一年级教学课的识字写字作为重中重,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的内在要求。周老师在本课中多次使用字谜识字法。把字谜作为学生学习汉字的方法之一,是对学生学习汉字兴趣的培养,也是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更是对学生热爱祖国文字情感的熏陶。

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课堂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会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积累识字的方法。如:编儿歌识字法、熟字换偏旁识字法、加一加识字法、组词、看图识字、游戏识字等多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识字能力。有利于学生利用这些识字法学习别的生字,达到教室为了不教的目的。

四、遵循识字规律,构建灵动课堂

“随文识字”无疑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根据儿童认识规律离不开具体环境,离不开反复接触,反复实践这一特点,让学生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理解字义,减轻学生一下子学很多字感到的压力。这种语言环境对孩子的积极作用是其他语言环境所不能替代的。教师善于在教学中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周老师关注学生对“娥眉月”和“月团圆”的好奇,制作了月亮圆缺的变化过程图,通过

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月亮弯弯的自然美,通过对中秋节的回忆,充分理解“人月两团圆”的生活美,感受和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幸福。再如:对于南北的认识,从孩子的生活实际出发,直观形象地利用图片和老师的肢体语言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通过拍手念儿歌的游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力,达到新课程所倡导的让课堂活起来的效果;这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无疑使孩子们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一种享受。学生拍手打上节奏朗读谚语,师生互动、诵读课文,使课堂教学成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有待改进的地方:

课堂毕竟只有40分钟。教师必须要有很强的时间意识。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老师要把写字教学功夫下在课堂,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书写,并对学生书写加以评论。随文识字后的生字,如果能再巩固一下就更好。

一下人教版识字八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识字8》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能发现。本课由五句谚语组成,不仅形象地介绍了一些简单的天文和气候等方面的知识,还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谚语这一中华民族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从而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和积累谚语,丰富自己的知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身边处处有科学,这是本课给学生的启迪。

本课虽为谚语,但韵文味道很浓,各句虽然意思独立,但从韵脚来看全文一气贯通,体现了汉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儿歌阅读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篇谚语的内容较深,学生不易理解,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中,我想以学生合作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感悟、去探索、去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和富有童趣的活动如“辨一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读一读、编-编”等,让学生在辨中理解词语;在议中感悟句意;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境;在说中训练语言,在评价中激活思维。创设一种言、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不仅领悟谚语的意思,学会读懂句子的方法,而且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谚语的意思,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2、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学生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引发学生主动留心身边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复习、巩固生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8》,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欢迎吗?月亮姐姐也非常热情,它带来了一些生字小天使来欢迎他们,你能读准这些小天使的名字吗?)

1、出示生字,指名、齐读

2、听谜猜字(过渡语:太阳哥哥听说了,也带来几个字谜来参加盛会,他们是谁呢,猜猜)

3、听写“南北、江湖、秋雨”并展示讲评

二、朗读感悟、顺学而导

过渡语:为了奖励你产,李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谚语世界去寻找其中藏着的秘密,宝贝们,请翻开书P134页

1、认真读文,一边读一边寻找谚语中藏着的秘密,比一比谁找得多。

2、交流,顺学而导朗读感悟(随机运用下列方法,因学用法)

1)辨一辨——(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①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历,辨一辨“娥眉月”“月团圆”。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相解释农历、娥眉、团圆月,并借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② “你认为初三初四的月亮像什么?十五十六的月亮又像什么?说出你的发现。”(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想象,学生就会把作者的认识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延伸运用。学生的语感得到深化、内化。)

③指导朗读

出示句子,指导语气停顿,读出韵味,读出对新月、圆月的喜爱。

④从中使学生懂得:普通的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人们长期观察的结果

2)做一做——(朝看太阳知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①回忆如何靠太阳辨别方向,想想以前我们学过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正是“朝看太阳辨西东。”

②人们早晨靠太阳辨别方向,晚上看不见太阳了,怎么办呢?(看星星)让学生观看北斗星活动的投影片,了解北斗,简单介绍北斗星的指向。

③学习辨别方向。(出示图片)

(通过“做一做”,借助太阳、北斗图,分辨方向。以情境激趣,为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朗读奠定基础。学生真切地感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就能发现。)

④指导朗读

师:如果老师早晨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对我说什么?如果夜晚迷了路,你又会告诉我什么?(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3)议一议、编-编——(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①“老师也喜欢这句话,也想读读可以吗?”教师故意出错丢掉“低”字。引出争论:有没有“低”是不是一样?

②比较句子(让学生通过再读句子及与同伴地探索,理解“低”字的重要。)

(抓住了这句谚语的关键低”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③设置情境,展开想象。

师:大雨就要来了,蜻蜓都在哪儿低飞呀?(江湖畔)。把这句话编成谚语就是——“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正在采蘑菇的小兔子——“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再告诉正在搬家的小蚂蚁——“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还要回家告诉还在晒衣服的妈妈——“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话没说完,雨就“哗”的一声下下来了。

④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编谚语

4)演一演——(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

①指名读,共同喜欢这句的齐读

②故弄玄虚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什么时候大雁往北飞,什么时候燕子往南飞?引导学生理解“天将暖”“ 气转寒”

③师疑“春天大雁往北方飞,燕子往哪儿飞?秋天,燕子往南方飞,大雁往哪儿飞?”(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懂得:大雁和燕子都是候鸟,春天一同飞向北方,深秋一同飞加南方。)

④演一演。“春天到了,大雁和燕子开始起飞。请问,你们去哪里”“深秋,你们又去哪儿呀?”(让学生以自己创作的动作和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从而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5)读一读——(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个句子浅显易懂,只要学生读一读就能理解。

师:秋天,燕子飞走了,下起了一场场秋雨,秋雨姑娘告诉了我们什么?(指名说)。谁来读读这句话。

理解句子。师:下了一场秋雨就冷了一些,十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就十分寒冷了,我们都要穿棉袄了,这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6)回到全文,找韵脚,了解押韵的作用(出示每行最后一个字带拼音的全文)

齐读全文,引导生观察发现每一句话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三、朗读积累、拓展升华

1、背一背,积累文中谚语,提出要求:1分钟,背下你最喜欢的一句谚语。如果你有本领,也可以背下你喜欢的两句、三句。

(目的在于:一是在读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二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课堂让都能找到自信,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说一说,向自己的小伙伴介绍自己收集的谚语。

篇8:《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评课稿

一、能经历图形抽象的过程, 发展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几何教学的核心词, 它包括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许教师让学生从校园中找图形, 完成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抽象。这样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来源以及研究图形的背景, 进而理解数学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具有的抽象性。建议:多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充分观察实物并抽象出图形。

二、能经历分类与思考的过程, 感悟数学思想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图形分类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地对图形进行比较、概括, 从而深入体会图形的特征。纵观本节课有四次分类活动:第一次, 找出画出的图形, 并说出它的名称。这是简单的分类。第二次,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找出它们的本质的联系和区别, 这个地方引起争执, 教师应顺着学生的争执, 创设矛盾, 引起冲突, 既然都是直角, 平行四边形不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怎么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呢?这样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找到本质的、主要的东西。只要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就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对边都平行, 符合条件, 只不过很特殊, 特殊在哪儿?四个角都是直角, 通过分类、辨析, 越来越清。第三次, 让学生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间的关系?教师上课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如, 有一个学生说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是梯形。应该及时纠正。第四次, 练习设计, 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分类标准, 最好让学生在练习本做一遍。再让学生汇报。分类标准不一样, 结果不一样, 进一步体会图形的特征。

三、能经历探索与发现的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单靠教师讲是行不通的, 必须以学生的空间知觉和体验为基础。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于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作用尤为明显。因此, 在这节课中, 教师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了一系列的层层递进的活动。

1.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活动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请学生拿出课前发的平行四边形, 在小组里用看一看、量一量、画一画、移一移的方法, 探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你们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画一画或量一量) 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在“操作”活动中, 深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创设了自主思考的机会

教师在创设研究四边形关系时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我们认识了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员, 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那你们能不能用喜欢的数学符号语言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 (学生动手设计) ”并在活动中积累了经验。

篇9:《分数与除法》评课稿

关键词:分数;除法;教学

一、善于研究教材,用好例子

教学围绕教材上提供的例题分蛋糕,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制成分蛋糕的动画课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

二、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

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观察发现法、合作探究法、范例讲授法等,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因此课堂结构紧凑,逻辑性强,过度清新自然。

三、通过实际操作感悟新知识

本课中,马老师让学生充分动手分圆片,让他们在自己的尝试、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再生成新的问题,给学生留下了操作的空间。在教学中,马老师引导学生用3张圆形纸片动手分一分,并让学生思考: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分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两种不同的分法,引申出两种含义,即1块饼的,3块饼的。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四、准确把握了分数和除法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列式计算、观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进行练习等教学过程,做到突出重点

1.合作探究把握非常好,操作非常到位

两种分法:3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4___(块)学生经历了猜想和验证。马教师的处理是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这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

2.练习达标十分到位

马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符合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求。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拓展延伸,方有尺度

马老师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方法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获得。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同时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过程做到了突出重点,同时在这个教学环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己通过合作探究得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然后教师抓住这个重点,加以巩固。教学线索清晰,使课堂内容紧凑而井然有序。讲授新知的过程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比如,在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让学生小组交流后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课本上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在这个环节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李静.改进评课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02).

篇10:识字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评课的内容是《我真希望》一课。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汪老师这节课牢牢抓住了新课标要求,立足于“新”字,为我们展示了一节高效实用的识字教学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新。

汪老师从课题入手渗透识字教学,畅谈“希望”,引出全文,再读文、读词、识字、写字环环相扣,明确了以识字为主,写字为辅的教学思路,突出了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特点:多识字少写字。

二、环节新。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汪老师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识字教学效率。

1、字理识字法:在教学“囱、晶”二字时,教师先出示古代象形字,由古人造字的意义得出今字,再出示现代字,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并了解了生字。

2、情境识字法:在整堂课中汪老师充分运用了随文识字法创设情境识记生字。如老师提问:“小男孩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黑烟、云彩、粉尘、泉水、气味、芬芳”六个词语,相机指导朗读识记生字。做到了边阅读、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应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3、猜谜识字法:汪老师抓住了儿童识字的特点,运用喜闻乐见的字谜和朗朗上口的儿歌 “耳字进门听新闻,口字进门问声好,日字进门站中间.......”来帮助学生认识门字框的生字,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门字框的字创编儿歌,巩固记忆。

4、卡片识字法:汪老师精心制作了生字小卡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识记,说说自己记住了什么字,是用什么方法识记的。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模式新。

作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汪老师摒弃了传统机械的识字教学法。大胆启用了小组合作的探究模式,让学生运用手中的生字宝宝分组合作,识记生字,自主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教师适当地引导,将这些生字宝宝放到语言环境中理解

字义。如“芬芳”一词,教师先由学生质疑“芬芳”是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芬芳”都是草字头的字,它们的气味都与什么有关,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芬芳”就是指花草的淡淡清香,将生涩难懂的字简单化。

四、评价新。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汪老师在课堂上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抓住了学生课堂生成的闪光点。如:学生在小组合作识字汇报时,有个孩子说用编故事的方法记住了“淡”字,两个火三滴水,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及时讲述古人造“淡”字时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淡”就是不温不火,淡淡的。整堂课上,我们随处可见竖起的大拇指,听到“我很棒”、“好孩子”等激励性的语言,极大鼓舞了孩子的识字热情。在写字教学中还注重间架结构的指导,及时展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但是在这堂课中也存在一点小小的遗憾。

1、逐层猜字,帮助识记。

在巩固练习“猜卡片认字”环节中,教师直接出示卡片背面,让学生任意猜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是识字的目的性不明确。既然是巩固识字,除了汉字的读音之外,结构、字义也很重要,老师可以逐步提示,比赛猜字。如猜“芬”字时,出示提示一:气味,提示二:上下结构,提示三:草字头。逐层揭示比比谁猜得最快,并对猜得最快的学生予以表扬。这样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2、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低年级识字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认字课,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识字,应将识字教学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教学“淡”字时,教师讲解了“淡”的意义,但如能将“淡”字放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淡淡的芬芳”、“衣服颜色淡淡的”、“今天妈妈对我淡淡的”来帮助学生理解“淡淡的”,不仅可以表示气味,还可以表示颜色、态度等。这样识字效率会更高。

3、品德为先,培养习惯。

字如其人,在写字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更要对学生进行写字姿势、心态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在教写“粉、彩”二字时,教师讲到写字时要注意避让,如果在这适当地进行引导,教育学生在我们日常行为中也应该注意谦让,渗透一定的品德教育,效果会更好。

上一篇:主题案例集小班下一篇:命题与证明2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