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2024-06-10

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通用10篇)

篇1: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三天的培训让我收获很多,见到了“老朋友”陈纪英老师,听到了张厅长的报告,听到了王市长讲话,听到了李校长课改思路和方法。现在就体会最深和与日常工作最直接的方面做一下小结:

一、明确了学校发展规划

泽州一中课改分三步走:

探索阶段(20xx年——20xx年)实施“学导螺旋发展大课堂”教学模式。

规范阶段(20xx年——20xx年)学道编制制度、深度学簇化、课堂教学晋级制度、成为山西省课改名校等。

创新阶段(20xx年——20xx年)绿色教育、“簇簇通”环境“双平台”教学、大单元教学、新型走班制教学模式、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新课程体。

二、了解了绿色教育的含义

20xx年3月30日,我校成为中国绿色共同体9所发起人之一。

绿色教育就是教育回归本真,崇尚自然,遵循规律,尊重生命,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

绿色高中,不是标新,而是回归。绿色,意味着生态、低碳、环保、生命,让教育真正回归本质,尊重常识,促进“新学校、新教师”的成长,用“新课堂”为“新学校”注入新希望,从而催生“新学生”的发展。

三、组组通与双平台是我校优势和前进方向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乐学园的运用、博客圈的运用、龙源电子期刊的运用、播客苑的运用、文档库的运用、电子白板的运用、学科软件的运用等。

教师的备课与上课要实现新的大跨越。

四、大单元教学的魅力

理论基础:量子思维、整体化学习理论。

引爆学习力=右脑开发+思维导图+思维风暴+快速阅读+快速记忆。

自主学习课(任务型、独学):

1、在A4纸上用彩笔将单元主要内容画出单元思维导图。

2、背诵关键字、词、数据、概念、句子、符号、公式等。

3、理科要熟练演练例题,会做书上的习题。

展示课一(过关型,对学、簇学,不走班):

对学,即一对一,交流思维导图,检测背诵内容,检测书写内容要到白板上进行。

簇学,即两人对两人,即记忆内容,书写内容在白板上进行。

展示课二(问题型,群学,走班):

抽查(最后簇)过关情况,过关情况将代表这个班的过关情况。

走班学簇展示交流解决问题成果。

留班学簇对质疑展示学簇。

展示课三(提升型,群学,走班):

走班学簇展示实战演练内容。

留班学簇对质疑展示学簇。

演练反思课(反思型,不走班):

流程:点评导图、整理学道、交流学道、演练检测、展示导图、学道导学。

五、新型走班制

理论基础:心智独立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儿童中心论、系统科学理论。

新型走班制是一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课堂生态。

两室制:“1+4+4”制。

三室制:“1+4+2+2”制。

自主学习课(师走生不走)。

交流展示课(过关型不走、问题型和提升型师生都走)。

演练反思课(师生都不走)。

通过培训我了解了社会和学校所需要的老师应该具备的新能力,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发现了现在自身的不足,为今后成为称职的好老师打下了基础。虽然在课改的具体的操作环节中可能会面临着种种挑战,但我们众志成城,我们信心百倍,相信成功是属于我们的。

篇2: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一、做了近的教师,自我感觉也算勤勉和钻研。期间经历了“目标教学”、“异步教学”、“学导式教学”等等教学方式的变革,经历了种种教学经验的探索,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应该还算到位,驾御课堂以及和学生相处的经验也算丰富。可仔细想来,面对新课程的变革,我们是否真的接受了新的理念,并用新的理念开展了我们的教学呢?通过培训,本人深深体会,感觉我的教学更多地停留在知识目标的教学层面,各种教学策略也都不自觉地被知识层面的单一目标固化了。习惯了讲授,习惯了把知识非常精细的灌输给学生,习惯了学生作题能力的提升。仅知识层面上我们也忽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忽略了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知识的的过程,当然也就难能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了。培训中大家习惯用一个词“穿新鞋,走老路”,也许就是最朴素的写照吧。培训中尽管天气突变,但老师们却能够很专注地听课,听专家讲座,听老师谈教学的把握和体会,真的很感动。

二、我在想,今后我的课型是否真的该改变一下了,那么,可能会让学生真正喜欢。改变,将会使我在与学生真切互动、平等相处的氛围中享受教学,在学生思维的火花撞击下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可以想见互动平等的课型,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的课型,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学生也会喜欢我们多一点。

三、透过专家对教材的分析,我知道,无论人教版还是河北版的生物新教材每一节内容大致都有这样几个版块,通过专家解读,我体会最多的词语就是课程标准,当我们吃透课程标准,领悟教材版块的处理与课标的关系,真正领悟新课程理念的时候,我们知道并非所有的版块都需要老师去讲解,很多的版块在学生的探究中自然就内化了,各个版块之间其实是相容的,老师完全可以进行整合,可以自由的处理。那么这样以来,我们就别再是讲教材,而是真正用教材讲了。

篇3: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与教师培训的关系

1. 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

1981年, 艾尔贝兹提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 之后众多研究者相继提出不同观点。综观各家之言,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涵。一是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征。无论是其生成还是作用对象, 无论是其传播还是发挥作用的过程, 都与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关。二是具有缄默性。其拥有者不能清楚地陈述它, 只有在实践行动中才能表现出来。三是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它的形成与个人的实践历程及个性特点等相关, 并因为这些因素的个人差异, 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实践性知识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性, 就是从某一个体传播到其他个体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四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受到个人信念的极大影响。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受到教育教学实践等外在条件的影响, 更受到个人内部信念体系的影响, 也就是说, 生成怎样的实践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有怎样的信念系统。五是实践性反思是其生成的主要途径。实践性反思是对实践的反思性加工, 这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认为,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在个人信念的影响下, 通过反思等途径建构起来的、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个体化、缄默性的知识体系。

2. 教师培训要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提高为基础

教学是一种复杂且不断变化着的活动过程, 影响教学过程的因素不但众多, 而且其变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教师很难运用既有的理论, 按照既定的逻辑和操作程序作出最恰当的行为反应, 这要求教师具备一种特有的知识体系, 能直接、快速、灵活地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事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行为, 教师实践性知识便是这样一种能直接、快速、灵活地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但理论知识却只有转化为具有情境性、富有个性特点的实践性知识后才能派上用场, 发挥作用。在教师的知识系统中, 学科知识和条件知识都是一种理论性的知识形态, 都必须通过实践性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后才能发挥作用。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它影响着教师对知识信息的筛选与获得、对知识的处理与应用、对教学事件的应对等各个教育教学环节。因此, 教师培训必须以生成和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为基础,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培训质量与效果, 使教师培训走出低效的局面。

3. 教师培训是教师生成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培训是基于一个组织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当面对外在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变革需要的时候, 为了弥补组织成员与外在组织的环境变化和组织自身变革对组织成员在知识、技能和态度上的要求之间存在的客观差距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2]由此可见, 教师培训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师实践性知识也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升。而培训只要具备实践特性, 它完全可以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受到教师的信念的影响, 教师培训可以通过专家指引和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的传播, 保证教师信念的正确性, 从而保证教师形成正确有效的实践性知识。另外, 教师实践性知识能在相互交流中传播与增值, 教师培训为教师交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通过这个平台相互交流, 在交流中已有的实践性知识得以巩固, 同时教师不同的观念、思想经过碰撞会带来许多新的观点, 这些新观点可以促进教师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

二、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对教师培训的要求

1. 提高培训的实践性

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来说, 它与生俱来就与实践紧密联系着, 要通过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就必须提高培训的实践性。教师培训要坚持为了实践、基于实践、在实践中展开的理念。首先, 教师培训的目的要为了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集结着各类教育教学问题, 在培训实施前应该采用调研等方式收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疑难和困惑、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 并将这些作为制定培训方案的重要依据, 使得培训目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次, 教师培训过程要基于教育教学实践,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展开。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需要实践情境, 在培训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实践情境, 调动受训教师主动参与, 鼓励他们将已有的教学经验融入到培训中, 将实践性、问题性渗透在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中, 使得整个教师培训都围绕实践推进。

2. 发挥受训教师的主体性

实践性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离不开主体的参与, 它需要个体在参与实践中积累经验。在教师培训中, 应当在教师个人的经验基础上建构实践性知识, 教师培训要充分发挥受训者的主体性, 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中并激活其个人经验。有学者提出, 成人学习者个体与儿童青少年学习个体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是成人的认知结构中有着比儿童青少年丰富得多的直接经验[3], 这给激活个人经验提供了前提。因此, 培训者要充分挖掘教师个体的丰富经验, 使之成为培训的重要课程的资源, 同时, 发挥受训教师主体性应增强培训的选择性, 从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方面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设计具有选择性的培训方案, 让受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内容。

3. 保证培训的交流互动性

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 不同个体的实践性知识有很大的差异, 同一文化中的人们会体现出相似的心理倾向, 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某种共同性。教师之间的实践性知识也有共性, 在承认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的同时, 也要承认个人知识具有文化相似性。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文化相似性为培训中教师的交流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培训中搭建教师交流互动平台, 教师便可通过交流互动, 吸取对方经验中的有益成分,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生成实践性知识。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学习中的交流与互动,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合作和交往的过程, 知识在交流互动中生成和增长。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提升同样需要交流和互动, 因此, 交流互动是教师培训的内在要求。

4. 引导教师进行实践性反思

实践性反思是实践性知识生成的主要途径。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事件是教师生活中的个人经历, 都会引起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变化或新知识的生成。但是这一变化或生成过程是需要实践性反思的参与的。如前所述, 实践性反思有时并不需要个人意识的参与便可能自动发生, 但是人类对知识的加工更多时候是在有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需要个人付出意志去引发和维持有意识的反思过程。因此, 培训者要引导和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性反思, 如采取头脑风暴、集体研讨等方法, 为教师实践性反思提供条件, 留出时间和空间。

三、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

教师实践性知识对培训提出的要求, 应该怎样改革教师培训呢?我国的教师培训是在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使得我国的教师培训严重与实践脱节, 要使教师培训成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重要途径, 必须改革我国的教师培训模式。

1. 变“说教”式培训为实践情境再现式培训

从培训情境来看, 教师培训应变“说教”式培训为实践情境再现式培训。我国以往的学历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 教学方式表现为理论“说教”。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培训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这一特点, 整个培训表现出极强的“说教”式情境。实践证明, 这种培训不受教师欢迎, 也不利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和提升, 是低质与低效的。因此, 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必须改变这种培训模式, 变“说教”式培训为实践情境再现式培训。实践情境再现就是要再现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情境, 使培训在实践情境中进行。再现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的方式主要有教育教学观摩、微格教学和教学案例研究等。总的看来, 实践情境再现式培训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再现教育教学实践情境, 让再现的实践情境与教师已有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产生联系, 以帮助改造、提升或生成教师实践性知识。

2. 变单向传授式培训为交流互动式培训

从培训中的信息流通方式看, 教师培训应变单向传授式培训为交流互动式培训。一直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中固守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培训仍然存在这种问题。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提升要求培训具有主体性和交流互动性, 为此, 必须改变原有的单向传授式培训为交流互动式培训。目前人们采用的集体说课备课、小组研讨或集体研讨等培训方式能很好地调动受训者参与的交流互动式培训, 培训者应采用不同方式激发受训者展现个体经验, 实现个体经验的相互碰撞、相互借鉴, 并生成新的知识经验。

3. 变接受式培训为反思性培训

从知识的习得方式看, 教师培训应变接受式培训为反思性培训。传统的教师培训强调学科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这些知识都属于理论性知识, 其拥有者是学科专家。在以理论性知识的获得为目的的培训中, 受训教师没有发言权, 只能被动地接受这些知识;而在强调实践性知识生成与提升的培训中, 教师是实践性知识的拥有者, 接受式的培训不再有效。因此, 要生成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 必须变接受式培训为反思性培训。反思性培训是一种鼓励、引导和促进教师对教育教学事实和经验进行反思, 以巩固、提升和生成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培训模式。实际上, 促进教师反思性培训的方式很多, 如行动研究、教师生活史分析等, 都是比较有效的反思促进式培训,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 只要认识到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并将之作为知识获得的重要方式的培训均是反思性培训。

参考文献

[1]潘岳祥.教师培训:问题、基础与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9) .

[2]鱼霞, 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教师教育研究, 2004 (1) .

篇4:中学生物教师合理知识结构的构建

一、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1.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要求教师既要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不同。学科知识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外围知识,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1)核心知识,是指中学生物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实验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即掌握实验原理,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实验的设计和改进等,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的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

(2)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生物理论、生物学科的体系框架、生物学科的发展史、正确的生物方法论知识、探究生物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生物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紧密知识反映了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

(3)外围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生物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外围知识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外围知识反映了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

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也有助于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教育目标。

3.实践性知识

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生物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生物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构建中学生物教师合理知识结构的策略

1.善于学习

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是生物教师使自己的教学有“源头活水”的最佳途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更新教育理念,掌握充足的知识和方法,站在学科的最前沿;才能为自己的教学开辟新的思路;才能用新思想、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

(1)向书本学习。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读书学习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一条极好的途径,有了丰富的知识做后盾,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如:可以阅读专业生物书籍《植物学》《普通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也可以订阅生物专业期刊《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通报》等,从中汲取丰富的专业素养。

(2)借助网络学习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使得虚拟世界的学习具有丰富的互动性。借助网络,领略最前沿的知识;借助网络,捕获最丰富的信息;借助网络,实现最广泛的交流;借助网络,展示最个性的风采等。可以从网络信息中提取最有利于自己教学、最有利于师生发展的信息,并把这些最新的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学生物教师知识结构水准的提高也有赖于与同行交流、共同探讨和相互学习,以达到对教学中的问题和教学方式的相互理解、形成专业共识,从而起到相互借鉴的作用。

(4)向学生学习任何人的知识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的,知识再渊博、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有被学生难倒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有时比教师更敏捷,认知和理解的角度更新颖。教师要尊重和利用学生的长处,向自己的学生学习,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教学相长,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2.积极研究

教学研究是对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或遇到的问题,运用教学理念加以总结、提升,寻找对应策略,用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教学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教然后知不足,研然后知所用。”善于把教育理论运用到生物教学实践中去,积极主动地去内化,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把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情境中,感知到问题所在,在研究中去改革教学方式,在改革中去实施研究,使传统的教学观念、习惯在教师的实践、尝试、体验、感悟中得到改变。通过实践、研究、再实践的过程使知识结构不断地得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主动反思

反思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需要实践性知识的支持,而这类知识的获取和升华,只能依靠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教学前反思,可加强教学的前瞻性;教学中反思,可提高教学的监控性;教学后反思,可落实教学的批判性。教师不仅要对观念、兴趣、动机、情绪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而且要对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教学技术进行思考、质疑,更重要的是要从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方法、教学策略、师生互动等方面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如,许多教师通过书写“教学案例”“教后感”等方法来反思自身教学,积累实践性知识。

虽然师范院校在职前培养阶段已为中学生物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注入所需的专业知识,奠定了从教的知识基础。但要实现生物教师专业发展,还需要在职后从专业理论的提升及教学实践经验和能力的增长,即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继续完善对知识结构的构建。

篇5:生物教师暑假培训心得

安化羊角塘镇中学

谭仲秋

8月10日至12日,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益阳市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专家与名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探讨了诸多疑惑。

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知识贫乏。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我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主要的工作阵地就是课堂。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避免出现形式上的整合――教师跟着课件走,学生跟着鼠标走,教学跟着电脑走的现象。

益阳师范的彭建国老师关于实验教学的讲座,引导我们挖掘校本课程,发挥现有实验设备器材的作用。我深深地感到教学要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要因人而异,要因生而异。要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可照搬照套。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前,我只能通过土豆等极少的网站获取视频下载资源,通过培训后,我利用新的网站,能够从网上获取一切视频资源了,这让我异常兴奋。在这次培训中,他还给我们示范了《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改造,让我明白做实验不能照搬书上的方法,这样不仅会误导学生,实验也可能不成功,现象不明显。在做实验之前老师先认真研究实验方法,不当之处,想法改正。

欧丽荣教授关于中考生物命题的讲座,我对新课改的总体目标、生物中考命题趋势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尝试着进行了中考命题的模拟训练,这样能为我们自己今后的教学与中考全面接轨带来很大的益处。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开发课程和整合课程内容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教材、活用教材。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应用教材,还要活用教材、补充教材,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应对中考试题的千变万化,才能让自己执教的学生在中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清醒地认识到:专家与名师之所以能成为专家与名师,关键在于他们的那种主动精神、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专家和名师能够恰当把握教学生成,是与他们辛勤的付出、不断地积累总结分不开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是他们的最好写照。作为一名参加培训的教师,要想以高贵的姿态行走,就要在教学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总结,真正提高教学能力,争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篇6:推荐教师的急救知识培训心得

第一天是理论学习,红十字会的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很多理论基础和他的亲身经历。生动形象的举例使我们记忆犹新。生动的图片使我们难以忘怀。老师的精辟解说使得枯燥无味课程变得充满欢笑。在欢笑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生动的图片以及视频更能让我们领悟动作做的要领。老师的亲自演示使平面的图片和视频变得立体,让我们能够更加的掌握技术。

听了老师讲的急救常识,我感觉真是受益匪浅。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生死只在那一瞬间。以前从不知,自己原来还可以去挽救一条生命,不知四分钟之内还可以让一个人逃离死亡,不知一个轻微的动作可以让一个人走出死亡,却也可以让他走进死亡……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意味着我们要珍惜他,爱护他,否则将会失去它。

第二天是亲身体会。首先是上午的包扎联系。我知道了包扎前要先止血,然后再包扎。包扎也有两种,一个是绷带,另一个是三角巾。老师的亲自示范很到位。在我们互相包扎的时候老师也耐心的讲解。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做示范。下午是CPR心肺复苏术。我觉得这个是最实用的,当然我也不希望它能用上。老师这次终于不用真人做演示了,找来了一个假人—安妮。老师耐心的坐着演示,我们认真的在下面看。在我们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进行了考试。

当今社会,一些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摆在面前,现场急救也成为拯救生命的一大焦点,尤其是在汶川、玉树地震之后。因此,如何开展现场急救,如何把握救人的最佳时间,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所学,伸出援助爱心的双手,来帮助他人,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人,是我应该思考的。有位智者对我说过,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我想,帮助他人也应该是帮助自己,和谐社会需要你,我,他。

篇7:参加生物教师全员培训心得体会

一、通过听课对复习课有了新的认识,在复习旧知识时,不能上成新授课的翻版,对重难点知识要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讨论交流,配合多媒体课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对重难点的突破。集思广益,加强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教会学生思考避免学生对知识被动接受。对待基础知识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构建的知识网络。

二、教研员王老师给我们详细的描述了复习课的具体操作步骤,复习课的流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

1、自主学习部分让学生课前对这节的内容进行预习,课上的第一环节就是进行检查,检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展示、默写、提问等,达到对上节课内容学生掌握程度的了解。

2、合作探究部分主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让小组成员围绕教师提出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还要参与进去,适时指导,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积极发言,也要善于倾听,这样就能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3、精讲点拨,要点拨两点。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如何驾驭开放的课堂教学,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也不再是高高在上对知识进行传授,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能以一个平等的对话者的姿态与学生共同学习和探讨,使学生心情愉快,在师生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轻松的接受了老师对知识的讲解。

4、当堂检测,精选习题,题目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巩固训练要精、且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并要做到练习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和及时批阅,在批阅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讲解,使学生不留下知识点的断层。

篇8: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骨干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已经比较娴熟, 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其继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能够在学科本质的视角下把握教学内容, 提升学科教育的价值;能够自觉地应用教育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设计教学, 提升教学效果。因此, 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应着力培养其“在教学中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改进教学”的意识和习惯, 以及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专门设置了针对不同主体的培训课程, 精心设计培训目标、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及培训的评价方案。虽然培训过程中的理论解读及案例分析得到教师的一致认同, 但在培训考核的实践环节以及培训后的常规教学实践中, 教师仍不能有效地将培训的相关理论迁移应用于教学实践;虽然安排了多场专家讲座, 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仍然比较弱。这些现象反映出培训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显著差异。如何转换培训思路, 从根本上提升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从而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是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以研带训”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以研带训”顾名思义就是用研究带动培训, 这种研训的形式可以根据教师的差异性和学生的差异性灵活地调整, 可以是区域性的教师组合, 也可以是按照学校层次的教师组合。教育教学全过程充满了问题情境, 这便注定了教师的研究者身份, 骨干教师尤其如此。经过适应期和调整期, 骨干教师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实践能力, 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地运用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的相关经验, 但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把握学科本质, 仍需不断地进行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 使研究常态化, 在实践中研究, 在研究中成长。

1.研究教学的核心问题, 实现“把握教学内容”的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诸如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对教学媒体手段的选择、对课堂的把控等。问题虽然多种多样, 但彼此有一定的连带关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准确定位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尤为重要。因此, 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科学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能力。

例如, 教师对 “ 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一节课的教学问题描述具有普遍性:学生对呈现的经典史实资料没有表现出预期的兴趣, 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因此, 对细胞核功能的认识不够深刻, 概括不到位。对细胞核结构的学习当堂能够识图填图, 完成基础知识检测, 但总是遗忘, 在综合练习时常常张冠李戴。

在研讨交流中, 我们发现, 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关键问题是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但一些教师为了解释说明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补充了许多较难理解的知识, 如酶与代谢的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等。教师讲得很累, 学生也很费解,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 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把握不到位。“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这一核心概念的文字表述虽然出现在本节教学内容中, 但它是整个学科的核心概念, 不是通过一节课就可以形成的。要从根本上形成概念, 有赖于后续内容中对酶、光合呼吸过程、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甚至生物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内容的认识。另外, 生物学科属于自然科学, 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式是结论的背景知识, 是可以产生知识的知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和科学方法训练是课程的重要目标。本部分教材内容呈现的虽然是关于科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但却承载了重要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对细胞核的功能进行研究的方法, 诸如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分割法和细胞不同部位的嫁接法、多细胞生物的核移植法、受精卵缢裂法等均隐含在材料中, 这些内容非常有利于实现课程的能力方法目标, 体现课标的基本理念 (倡导探究性学习) , 具有更加深远的教育意义。因此, 教师应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定位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上。用经典的史实资料作为检验自主设计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在此基础上注重结果和结论的归纳概括, 这样就能够激活史实资料的价值和作用, 也就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对教学内容关键问题的研讨能够促进教师对学科本质的理解, 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的内在条件。

2.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论学习, 实现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的培训

经验取向的教学实践有宏观上的启发作用, 但较难转化为系统的操作规则。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多读专业理论方面的书籍, 这是从经验取向转向理性思考、提升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但理论学习不能泛泛地阅读理论书籍, 而应结合实践中的问题解决,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

(1) 指导反思, 梳理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引发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在培训中采用表1 的研究模式指导反思、提炼问题、分析问题, 引发教师的学习思路。

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课为例, 教师的困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细胞核功能的探究活动中, 提供的资料比较充分, 但学生对资料的兴趣并不高, “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这一概念是由教师总结出来的, 并非由学生归纳得出;二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细胞核结构的活动中, 细胞核的结构学生当堂能够记住, 也能画图、填空, 但在综合应用时无法有效提取。

针对上述问题, 我们组织教师交流研讨, 最后达成如下共识:问题一的原因在于, 教师过于期盼得到结论, 学生为了达到教师的预期 (正确地回答问题) , 阅读目标也必然指向资料中的结论, 从而干扰了对资料中研究细胞核功能的方法信息的获取, 因此, 对资料的处理也流于形式。教材提供的四个史实资料中承载了经典的研究方法, 教师应让学生尝试探究研究方法, 然后, 用资料中的方法与自己的研究思路进行比较, 进一步思考自己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提升资料的教育价值, 这属于方法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问题二的原因在于, 细胞核结构的教学属于理解事实性知识的教学, 需要多种加工策略, 既要能够转换多种形式描述结构, 又要能用结构解释功能。而教师仅仅让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说出名词术语或者识图填空, 这是远远达不到理解水平的。

(2)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论学习

讨论交流过程中延伸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生物学知识分类及不同类型知识的认知过程和条件;二是对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深度和整体把握;三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认识。在培训中, 根据不同的问题, 启发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研讨, 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

3.在实践中尝试应用理论, 提升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理论能否成为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常用工具, 取决于实践的效果。实践中如何避免理论的局限性, 取决于实践效果的反思和进一步改进。

(1) 应用理论改进设计

在学习的基础上, 参训教师通过研讨交流, 统一了教学设计改进的基本思考, 即教学设计要与相应内容的知识类型相匹配, 突出难点的设计;要符合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根据课堂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例如, 教师对《细胞核》一节课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改进分析如表2所示。

(2) 反思实践效果, 检验理论

每一次实践后, 我们都要求教师按照以下反思模式进行总结和梳理研究过程:问题反思 (学生的表现、教师的表现) 问题分析—学习研讨的新思考—教学设计改进—实践效果及生成问题。通过这样的反思过程, 帮助教师体会所学理论对问题解决的作用,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观察发现, 修改后的教学方案带来了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 学生的学习活动重点由原来的过分关注结论和知识的识记转移到了对研究方法的探究和结构与功能统一性的探讨上。这样的变化不但没有弱化知识学习, 反而充分落实了知识所承载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的思维方法得到充分训练, 提高了教材资料的教育价值。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 教材内容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对其教育价值的体现, 而要充分发挥教材的教育价值, 就需要教师对学科本质的准确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有效应用。

三、“以研带训”培训模式的效果反思

1.灵活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提升了培训的效果

通过梳理问题、学习研讨、改进设计、反思总结, 教师的研究思路逐渐清晰, 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也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起初的研讨总是分散在各种细枝末节的问题上, 后来的研讨能够自觉地围绕研究的核心问题展开, 力求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性措施, 并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上升到学科知识的深入研究、教学目标定位的思考和分析、知识分类的学习和应用等理论层面。这说明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转化, 教师研究的激情被点燃, 这正是培训的预期目标。此外, “以研带训”的培训形式非常灵活, 不受培训场地制约, 培训者可以根据具体的培训目标指定特定教师群体参与, 教师也可以根据每次培训内容的特点有选择地参与, 相较于班级培训的计划性、内容的预设性更符合教师的需求。

2.培训者引领的关键在于先行的学习和研究

培训者要根据教师实践中的教育教学现象, 发现并聚焦教学中的“真问题”或者关键问题, 引导教师讨论交流, 引发思考, 帮助其在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训过程本身应该是基于实践的问题调研、学习和研究过程, 应该是引领并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的过程, 而培训者引领的关键在于超前的学习和研究。

3 . 提升教师理论水平的有效措施—带着研究任务学习理论

篇9:生物教师的知识培训心得

本期培训班以“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及其应用”为主题,邀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孟海波进行授课。主讲专家从生物质能源发展的背景、基本概念和术语、产业发展现状、固体燃料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等五个方面全方位系统阐述了这一主题,指出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唯一能转化成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能源,加强生物质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扩大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比重,是解决我国乃至世界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培训班课程通过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面向全国近600个卫星站点进行直播,并通过农业部政务网站和“农广在线”网站提供相关课程课件的异步点播学习。培训往期内容在全国农业远程教育平台卫星网第一频道循环播放,播出时间为每个工作日8:30~17:00。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地约1.6万人次通过卫星网、互联网就地就近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内容得到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农广校体系参训人员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大家普遍认为通过远程培训对生物质能源有了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到生物质能源对落实“十二五”规划,全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0: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资阳区长春二中 何亚辉 2013年8月10日至8月12日,我有幸参与了益阳市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在短短的3天中,我们学习了由李武老师主讲的《师德教育》;欧立荣所长主讲的《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新课改背景下中考相关问题探讨》;王定根老师主讲的《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彭建国老师主讲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中实验教学设计》。

此次培训虽然时间很短,并且每天的气温很高,但我们每天的学习都很充实,不同专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李武老师主讲的《师德教育》让从教20多年的我再一次体会到了教师的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每一个教师应用责任全译爱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这不仅仅在课堂。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可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最后还组织学习了《益阳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行为规范“十倡导、十不准”》和《益阳市教师誓词》。欧立荣所长主讲的《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新课改背景下中考相关问题探讨》,使我们明白了一个生物老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素养、教学能力、指导能力等,要当好生物老师要储备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具有科学信仰、全面研读课标和教材、加强教法研究,争当研究型教师、要实现科学备课(备课标、备教法、备教材、备学生被课程资源、备老师自己、倡导集体备课。)《新课改背景下中考相关问题探讨》使我们毕业科目的老师真正的受益匪浅,懂得了怎样抓复习、抓重点、抓考点。彭建国老师主讲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中实验

教学设计》通过他的讲座让我对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做为一名教师要在实验教学中不断锤炼自己,要着眼于学生资源的开发,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资源、做为生物这门自然科学大自然更是富有生机的课程资源,自身的科学素养这更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王定根老师主讲的《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使大家知道什么叫高效课堂,怎样构建高效课堂。课后大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教学中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并将学以致用,使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并把我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并通过自己今后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篇二:初中生物实验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会 初中生物实验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我于2014年12月24日至30日,在凯里学院参加了由黔东南州举办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师技能培训,来自各州县的初中骨干生物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现对这次培训谈点自己的体会。

在培训期间,我对今后如何进行生物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实验技能培训,我学习了很多实验技能,规范了很多实验的操作,如: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及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观察蚯蚓,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探究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等实验,这些实验都是指导老师、专家讲授、示范,我们自己动手操作的,对进一步巩固科学知识,学习实验方法,掌握了更多的实验技能起重要作用。

通过这次实验技能培训我认识到实施生物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1、设计实验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意识和态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操作示范,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即时给予帮助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

2、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愿望,3、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探究学习应重视学生发现的问题,并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总之,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切实感受到,只有作好生物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生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要及时改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重视生物实验,重视实验室管理,认真落实课程标准,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做好实验,吸引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5年1月4日篇三:初中生物骨干教师的培训总结

初中生物骨干教师的培训总结

一、学习了孔凡哲老师的《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制定》后,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学习,对自己自身的发展情况作了适当的定位,明白了自身专业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确定了今后自己专业的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读书、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利用平时有限时间,坚持长期、有效的读书和学习,力争每年读一到两本有关教育教学的或与自己和学科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实际教学行动中进行反复实践和积极的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与发展。(2)、通过微格教学训练、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同行教师赛课,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3)、利用各种教师培训的机会和平台,走出去,开阔学科视野,更新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4)、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与案例,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提高师德修养,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幼小的心灵,做到有效沟通与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愉悦的学习和成长。

二、通过对田雪老师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的学习,知道了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概念图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教学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使用,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的记忆;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将内容形象化,学习思维过程可视化,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通过学习,也使我充分认识到本校的教研活动及传统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新课程需要哪些更新等到问题,体会到听评课中的学科问题校本解决策略。

四、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和了解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技能、新方法,知道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及如何评价一节课:首先,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师要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第二,有效教学应该是有

效益的教学。第三,有效教学是有合适教学效率的教学。第四,试点是什么呢?就是要去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成长和收获。初中生物骨干教师的培训总结

在之前,我总觉得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只要自己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方法,就肯定能胜任初中生物的教育教学工作。其实然,通过这十几天的学习,使我明白,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不能将自己局限在狭隘的经验圈子里。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胜任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通过此次学习也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视和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对每个学员的关心。

我有幸听到多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学,我深受很大的启发,现遂一谈谈我的体会和收获:

1、学习了李海燕老师的《教师的教学艺术》后,受益匪浅,通过本次学习,对自己自身的发展情况作了适当的定位,明白了自身专业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确定了今后自己专业的发展和努力的方向。

(1)、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读书、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促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利用平时有限时间,坚持长期、有效的读书和学习,力争每年读一到两本有关教育教学的或与自己和学科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书籍,做好读书笔记,并在实际教学行动中进行反复实践和积极的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2)、通过微格教学训练、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同行教师赛课,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教学反思等形式,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技巧。

(3)、利用各种教师培训的机会和平台,走出去,开阔学科视野,更新观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

(4)、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材与案例,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5)、提高师德修养,用心呵护每一位学生幼小的心灵,做到有效沟通与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愉悦的学习和成长。

2、通过对齐老师“评价机制”的学习,收获不少,尤其是在对学生评价上,我对我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作了一次具体的反思,也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位教师来说,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一个最为实际的问题,因为对于大多数的老师来说,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承认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性差异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一点是现在教学模式下最难做到的事,其结果大多数老师最后的选择都是以“棍扫一大遍”的方式整齐划一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因材施教只是说说而已。在齐老师的介绍中,我体会最深的是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但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异,更要重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所呈现个体差异,并分析学生各种形形色色个体差异存在的特点,找出其内在规律,依据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去科学执教,因材施教。

3、通过模块四的学习,知道了几种与生物教学和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关系比较密切的常用教学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概念图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教学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概念图教学策略的使用,可以使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条理化,有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的记忆;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将内容形象化,学习思维过程可视化,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能够促使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学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通过学习,也使我充分认识到本校的教研活动及传统听评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新课程需要哪些更新等到问题,体会到听评课中的学科问题校本解决策略。

5、通过最后一个模块的学习,使我认识和了解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技能、新方法,知道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及如何评价一节课:首先,一个理想的课堂,教师要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第二,有效教学应该是有效益的教学。第三,有效教学是有合适教学效率的教学。第四,试点是什么呢?就是要去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成长和收获。

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网络培训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的学识水平和平时的教育教学方法。明显感觉到自己知识功底,教学方法,思想认识,心理素质等等都还有很大的漏洞,但是在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各位专家老师的专题讲座、在线研讨、学员讨论交流等形式的学习,使我们无形中有了较大的提高;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在这里我们增长了知识,忘记了辛苦;增强了自信,摆脱了困境!为自己的今后教学和管理增添很多宝贵财富!篇五:四川省高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做一名合格生物教师(一)——四川省高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 资中二中 罗魏 一 培训的主要内容 2008年12月2日上午8:00,四川省高初中及农村高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典礼在西华师范大学老校区综合楼八楼会议室举行。西华师范大学副校长、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主任王安平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课标教材主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特级教师朱正威教授,四川省教科所石健常务副所长,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林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李鸿生、院长周材权等出席开班典礼。典礼由西华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西华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刁永锋教授主持。副校长王安平教授在典礼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对参加培训的生物骨干教师们表示欢迎,并向到场来宾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和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提出培训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实践起效,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学员与教师之间的共同学习和探讨最终建立起“选、培、管、用”一体化机制,推进和落实四川省骨干教师培训三大计划,从而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王安平副校长对培训班还提出了培训要求,强调学员在培训过程中应及时转变角色,树立严格的纪律意识,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等。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周材权介绍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情况、授课模式。成都石室中学教务主任张晓华代表参训学员对四川省教育厅和西华师范大学提供这次培训机会致以真诚的感谢,并表示将会认真务实地完成本次培训任务。此次培训历时三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训从2008年12月2日开始,为期九天。来自我省各地的高初中生物骨干教师将通过听取讲座、参与讨论、观摩听课、分子生物学实验等方式接受“中学生物新课标理念及新课程的实施”等一系列内容的培训。附日程表

二 培训的体会

通过九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非浅,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特级教师朱正威教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周林研究员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民主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

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三 教育新理念(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生物特级教师、人教版生物学主编朱正威介绍《新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

1、提高生物科学素质。

2、面向全体学生。

3、倡导探究性学习。

4、注意与现实生活联系。

(二)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周林在他发言介绍的教育理念有:

1、活动观;让学生看、读、写,教师讲不超过20分钟。

上一篇:五一节放假下一篇:初中文明学生评比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