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2024-06-12

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共8篇)

篇1: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教学计划

各科教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每学期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如测验、课外活动、竞赛、讲座等;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语文科教师还要有每学期的作文教学计划。

二.备课

备好课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1。集体备课

(1)同一年级、同一学科,两人以上的必须设立备课组。备课组须加强集体备课,原则上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要做好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交教学处存档。

(2)集体单元备课要做到五统一:统一进度、统一单元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实验、统一单元练习、统一测验。

(3)课时备课要做到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注:基础不同的班级,个人备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难度和要求可有所不同。

2.个人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需求;研究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难点、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点、渗透德育、美育的因素;预测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应对策略,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使用);进行作业练习、板书设计;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实验课前要预做实验。

重点备学生,要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可能的难点以及造成学习障碍的因素。

三.教案

1.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没有教案或未写好教案上课属于失职行为。2.教案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授课日期、教案序号、重点难点、学习目标(三维)、教具、教学过程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项目。

3.教案的主要内容应是如何构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旨在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的课堂环节。要有学生活动的设计安排。

4.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四.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狠抓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1.课前应认真检查教案、教具或实验仪器的准备情况,充分做好上课准备,保证情绪饱满、自信、有激情。

2.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学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

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拖堂。3.教师应提前2分钟站在教室门口,督促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及时报告班主任。

4.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5.教师要在备课方面舍得花气力,以减少学生的无效学习时间,提高授课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课内完成教学任务,严禁“课内损失课外补”。不经教学处批准,不得擅自加课和停课,不得利用自习时间讲课。

6.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防止题海战术,防止老师包办,加强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7.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补偿矫正,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以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造成学习上的分化。

8.讲课要有激情、有鼓动性、有感染力;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要使教室每个位置的学生都能听清;板书要规范、条理、清晰、布局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注意语言、行为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仪表端正,衣着得体。

9.维持课堂秩序、维护课堂纪律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和能力,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由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10.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1.课后及时写教学后记,分析课堂教学的成与败、得与失,强化校本研究,不断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12.提倡教师自编教材,为有兴趣的学生开设选修课。自编教材要经教学处或指定的部门审批通过后,才能为学生开课。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量,难易适中,有针对性、层次性和选择性。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作业内容可灵活多样、可根据学生实际,分类、分层布置。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一般情况,单科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每课一次作业;外语每周不得少于四次作业;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

3.老师要有作业批改记录,要记录每次批改的日期、序号,要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批改要及时,作业批改要有日期、序号、批阅语,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不得出现只写一个“查、阅”等不负责任的现象。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批改记录和学生作业中日期、序号要一致。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部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效果报告。

6.年级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教学处每学期检查二次作业批改情况,每学期不定期抽查若干次,并将结果公布。学部每学期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活动。

7.提倡学生建立“错题本”,尖子生可建立“典型题本”。

六、辅导

1.早读课时间,语文和英语科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早读任务,指导学生阅读,完成规定的阅读或背诵任务。

2.自习课时间,教师不能离开办公室,随时对来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进行指导。有辅导任务的教师要去教室解答学生问题。

3.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更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4.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的学生,按不同特点,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5.辅导要有针对性,应该个别辅导的不能集体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6.解答学生问题要耐心,百问不厌,诲人不倦,面对学生的不正确的询问或过于间单的问题,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辅导要讲究效益、方式、策略,避免占用学生过多时间,搞疲劳战。如放学后不要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等。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竞赛培训、课外科技活动、文体代表队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者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

3.教研组制定奥赛培训计划,加强奥赛训练与辅导。

4.活动内容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科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部教学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教学评价

1.考试从内容上分为课堂检测、单元考试、模块考试;从时间上分为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从形式上分为过程考试、终结性考试。2.教师编制试题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参考高考要求,要注意发挥考试的评价性功能,要通过考试帮助学生找到问题所在,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效果。使考试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应试能力、促进老师提高的作用。

3.试题切忌出偏题、怪题,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尤其要注意考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在新情景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教师要按要求,及时、客观地评阅试卷,并在试卷上标出学生出错的地方。订正完试题后,要针对共性的问题,及时再次出题进行变式训练,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

5.能从考试中寻找问题,要对尖子生、边缘生、偏科生、学困生采取得利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学会学习,提高成绩。

九、教研活动

1.教研活动要以提高教学效益,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研究教材教法、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重点。强调开展校本教研,树立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科研的意识。

2.把校本教研的重心放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实践。人人进行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也可以几个人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教研教改要有课题、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3.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新聘教师、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示范课或观摩课。其它教师每学期至少一节公开课。

4.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至少一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5.教师听、评课次数复核学校要求,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6.有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计划,积极进行教学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的撰写。

7.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

篇2: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3、外出听课的教师回来后及时撰写听课心得,教务处把关初审,管理员上传到学校网站。

4、每学期期末结束之前每位教师上交一篇教学论文或德育论文,教导处推荐好的文章,管理员上传到学校网站上的“教师文集”。

5、教学反思或教后记平时可以记载在备课本上,期中、期末各写1篇深刻的教学反思,教务处把关初审,管理员上传到学校网站。

篇3: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 编写英语课文都是不可避免的。语篇材料既是英语知识的主要载体,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也就是对课文的处理过程。一方面来说, 语篇既是语言知识输入的来源, 也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来说, 英语阅读理解是各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 而且占分比例较大, 这是考查对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1.分析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

整体理解、内容和意义是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 所以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 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等, 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在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 重点并不是语言形式, 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尽管讲解语言知识仍占据一定的比例, 但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是在上下文中讲解语言知识, 是在篇章中开展的。在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 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以及提高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是最重要的目的。

2.语篇阅读教学的要求

要想使阅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要求教师注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所设计与实施的活动, 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等会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 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的要求和步骤

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对篇章进行整体理解, 也就是说, 教学应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整体场景中开展, 理解整体内容。语篇阅读教学会针对课文内容展开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活动或问题, 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训练时, 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训练要做到准确, 循序渐进, 难度适中。 语言训练, 重点在于语言内容, 对语言知识进行适当的解释, 特别是影响到课文理解的长而且难的复合句要做适当的讲解。

语篇阅读教学以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为前提, 学生运用已学语言知识浏览课文并且寻找重要语言线索, 对所读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 然后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主旨大意和重要信息, 对文章进行一个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 理解作者的目的和立场, 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等。

在平常的英语课文教学中, 语篇阅读教学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一) pre-reading:运用各种导入形式, 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pre-reading这一部分。通过这个部分, 教师能引导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学习中来;并且这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这样, 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所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 涉及的题材包括日常生活、经济、文化、科技、人物传记等等方面, 体裁形式多样, 例如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例如提问、展示图片、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猜测文章内容、教授相关词汇、听相关材料导入到课文等等。此外, 还可以采用事先布置任务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 那就是要求学生在分享信息时要尽量用英语表达。通过这种方式, 既让学生练习了口语, 又让他们熟悉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 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迫不及待地去学习课文, 把自己已知的信息和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 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尽管英语阅读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 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导入方法。判断一个好方法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是否主动想学。

(二) while-reading:运用略读和细读对文章进行分层次理解

1.略读 (skimming)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忽略一些非重点信息, 快速找到关键信息;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逐词逐句地读, 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快速扫描。在英语考试中做阅读理解题的事实细节题时, 这种略读法非常实用。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 笔者的做法是在阅读课文前先提出问题, 例如要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阅读时要求学生不要指读、重读等, 这样容易使获得的信息很难整合, 提醒学生不能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 而是要通过上下文、构词法或者语法等猜测词义。经常提醒学生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通常是主题句, 文章的首段往往点明主题, 而文章的末段通常是全文的总结和归纳。

2.细读 (close-reading)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长而难的复合句以及一些重要段落要采用细读法。通过深入细致的阅读, 能让学生更深入领会课文各段的主旨大意, 每个自然段之间的主要关系, 以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如此练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概括等能力。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 指导他们寻找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 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所提出来的问题, 限时训练对英语高考答题非常重要, 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答完试题。

此外, 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所提供的事实进行推理判断, 切忌根据自己主观想法进行随意判断, 要以课文提供的数字、时间、地点等事实和关键词作为推理判断的依据;而且, 还要根据文字的表层信息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 切忌以偏概全;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线索或关键词。

(三) post-reading:讲解知识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精讲

精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单词、词组, 长而且难的复合句和语法等进行集中讲解, 并做适当的拓展和小结。同时,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应当适当地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比如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句子成分, 并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强化与巩固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 因此在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内容及知识点之后, 教师就应该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 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 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语音、语调, 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打下基础。然后, 让学生朗读课文, 要做到语音基本正确, 语调自然, 能达到流利的程度。其次, 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巩固语言知识。再次, 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交流活动。

篇4: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关键词]语篇阅读 阅读兴趣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50

一、简要分析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进行指导,编写英语课文都是不可避免的。语篇材料既是英语知识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过程也就是对课文的处理过程。一方面来说,语篇既是语言知识输入的来源,也是学生掌握语言技能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来说,英语阅读理解是各类考试的必考题型之一,而且占分比例较大,这是考查对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及要求

1. 分析语篇阅读教学的特点

整体理解、内容和意义是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要重点强调的,所以在课堂上讲解词汇和语法,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课文。在英语语篇阅读教学中,重点并不是语言形式,而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尽管讲解语言知识仍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没有占绝对主导地位。教师是在上下文中讲解语言知识,是在篇章中开展的。在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等各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以及提高他们的英语文化素养是最重要的目的。

2.语篇阅读教学的要求

要想使阅读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要求教师注意: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中所设计与实施的活动,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等会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有极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施的要求和步骤

[JP+2]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对篇章进行整体理解,也就是说,教学应在教学内容的整体感知和整体场景中开展,理解整体内容。语篇阅读教学会针对课文内容展开一系列前后相关的活动或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训练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训练要做到准确,循序渐进,难度适中。语言训练,重点在于语言内容,对语言知识进行适当的解释,

特别是影响到课文理解的长而且难的复合句要做适当的讲解。语篇阅读教学以理解整篇课文内容为前提,学生运用已学语言知识浏览课文并且寻找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然后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主旨大意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一个表层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作者的目的和立场,对课文进行深层理解;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观点等。

在平常的英语课文教学中,语篇阅读教学一般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一) prereading:运用各种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为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是prereading这一部分。通过这个部分,教师能引导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课文学习中来;并且这可以让学生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这样,阅读效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现在所使用的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涉及的题材包括日常生活、经济、文化、科技、人物传记等等方面,体裁形式多样,例如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例如提问、展示图片、介绍文化背景知识、猜测文章内容、教授相关词汇、听相关材料导入到课文等等。此外,还可以采用事先布置任务的方法。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要求学生在分享信息时要尽量用英语表达。通过这种方式,既让学生练习了口语,又让他们熟悉了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会迫不及待地去学习课文,把自己已知的信息和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尽管英语阅读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每篇课文的具体特点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导入方法。判断一个好方法的标准就是看这种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是否主动想学。

(二) whilereading:运用略读和细读对文章进行分层次理解

1.略读(skimming)

略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能,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忽略一些非重点信息,快速找到关键信息;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逐词逐句地读,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地快速扫描。在英语考试中做阅读理解题的事实细节题时,这种略读法非常实用。

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笔者的做法是在阅读课文前先提出问题,例如要学生找出时间、地点、人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读。阅读时要求学生不要指读、重读等,这样容易使获得的信息很难整合,提醒学生不能一遇到生词就查字典,而是要通过上下文、构词法或者语法等猜测词义。经常提醒学生文章中每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通常是主题句,文章的首段往往点明主题,而文章的末段通常是全文的总结和归纳。

2.细读(closereading)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较难理解的长而难的复合句以及一些重要段落要采用细读法。通过深入细致的阅读,能让学生更深入领会课文各段的主旨大意,每个自然段之间的主要关系,以及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如此练习的目的是通过这一方法训练学生的分析和概括等能力。

教师应该依据不同的英语阅读材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指导他们寻找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所提出来的问题,限时训练对英语高考答题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答完试题。

此外,在阅读中教师应该提醒学生要根据课文内容所提供的事实进行推理判断,切忌根据自己主观想法进行随意判断,要以课文提供的数字、时间、地点等事实和关键词作为推理判断的依据;而且,还要根据文字的表层信息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切忌以偏概全;在阅读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与问题相关的线索或关键词。

(三)postreading:讲解知识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1.精讲

精讲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单词、词组,长而且难的复合句和语法等进行集中讲解,并做适当的拓展和小结。同时,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应当适当地融入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知识。比如一些长句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句子成分,并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2.强化与巩固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因此在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内容及知识点之后,教师就应该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进一步规范他们的语音、语调,为学生的听力训练打下基础。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要做到语音基本正确,语调自然,能达到流利的程度。其次,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巩固语言知识。再次,指导学生根据课文所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交流活动。

运用上文提到的语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又能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同时使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能让学生为将来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打下扎实的基础。

篇5: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讨论稿)

为促进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要求。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我校教学管理工作由校长负责,教导处具体组织实施,并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学研究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教学计划

第二条:学校及教研组、科任老师等,要在开学初以学期为单位根据学校划定的教学时间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将计划书面报送教务处检查备案。

第三条:教学计划包括:语文教学计划(含作文教学计划),数学教学计划,科学教学计划,体育(含健康)教学计划,音乐教学计划,美术(含手工)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英语教学计划、英语课外活动教学计划、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等。

第四条:教学计划书写按学校统一要求书写,写明学、册次、科目和任课教师姓名、制定计划的时间等。

第五条:教学计划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指导思想、班级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标与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开展的教学活动等内容。

第六条:任相不同年级同一科目、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应按学校规定写出教学计划。

第三章

备课

第七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要求“三级备课”

并做到提前一周备课。

第八条: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钻研教材、课程标准,分析学情,查阅有关参考资料,准备教具、书写课时教案、课前熟悉教案等。

第九条:要分课时、按学校统一要求的格式书写教案。

第十条:课时教案包括:语文(含作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数学教案、体育(含健康)教案、音乐教案、科学(含实验)教案、品德与社会教案、美术(含手工)教案、品德与生活教案、英语课外活动教案、英语教案、信息技术教案等。

第十一条:教案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材,写清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编制课时教案要针对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确保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大力提倡教师结合教材、学生、教师自身教学特点写出较实用的课时教案,不允许照抄照搬现成的教案。

第十二条:课时教案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教法,利于教学。提倡教师集体备课;提倡在教案外编制教学资料卡片;不得无教案上课。不能写提纲式教案。凡任教同一教材不满三年或教龄不满8年的教师,应当写详案。其他教师可写简案(“教学过程”一项不少于300字),教案书写要规范,无错别字,无知识性错误。每一学期备课的节数要和实际教学课时数相符,并标明每一课时的具体教学时间。

第十三条:教师每周书写一份教学反思,用以记录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十四条:教案要注意保存,以便积累经验。

第四章

上课

第十五条:教师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两分钟候课。

第十六条:教师要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抽烟、不坐着讲课,不随便离开课堂,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第十七条:教师上课时要衣着整洁(体育教师着运动装),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亲切,循循善诱。

第十八条:教师上课要教学目的明确,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教书育人,体现素质教育,坚持教学内容的密度和深度适当,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方法科学、灵活,符合学科特点,易于学生接受。要注重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并从教法中体现学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师生的双边活动得当,做到精讲精练。课堂教学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讲、练结合,当堂消化。课堂板书字迹要工整、规范;课堂语言表达要简练、准确,使用普通话。

第十九条: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本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各自的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条:教师不得随意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利。严格按学校编制的课程表上课,调课须经主管领导许可。

第五章

作业

第二十一条:作业设置要科学,提倡作业形式多样。同年级同科各班要按教学计划的安排,基本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内容、作业量及批

改要求。课内作业要当堂完成。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

第二十二条:语文学科课堂书面作业为作文、语文练习、《写字》等。3-6年级作文大作每单元一次,学期计八次。

第二十三条:数学科课堂书面作业做完课本上“练习”中的必作题,选做※题,鼓励部分学生做思考题,课堂书面作业次数为:4×16。

第二十四条:英语学科、品德与社会、科学学科课堂书面作业每课1次;音乐学科课后作业当堂在课本上完成;美术学科课堂书面作业每学期15次;其他学科不做书面作业。

第二十五条: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每天不超过45分钟。其中语文学科三至六年级预习笔记每课一次并按学校要求格式书写。

第二十六条:作业要统一格式,统一用笔,字迹工整,行款整齐。

一、二年级统一用铅笔,三至六年级统一用钢笔。作业本要求整洁,无乱涂乱画,保管良好,无卷角。

第二十七条: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都要全批全改(作文每次可精批二分之一),并注明批改日期。批改要及时、认真、正确,统一用红笔。批改字迹要工整、规范,不出现错别字。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不写挖苦、讽刺等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尊心的评语。对学生作业中的创新解答应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作业评定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或A、B、C、D)四级制。

第二十八条:作业批改后要及时讲评或个别指导,应严格要求学生错题订正,错题订正后教师必须复批。

第二十九条:为了使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更好地配合教师对

孩子进行教育,课堂作业每学期必须在第4周和第12周(具体时间由教务处通知)两次发给学生带回家由家长检查,并在当天作业页面上签字(或盖章)、注明日期。

第六章

辅导

第三十条:教师对学生课外辅导要耐心细致,讲究方法,分类指导,突出因材施教。不得借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课余、晚上和节假日不得私自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

第三十一条:在学校统一规定的辅导时间(看护时间),辅导教师要认真进行辅导,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不备课,不看杂志报纸、不玩电脑。

第三十二条:学校开展各项活动,辅导教师应提前10分钟到岗认真进行辅导,辅导结束后应组织学生认真打扫卫生。

第七章

测评

第三十三条:学校要按照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多种形式,测评教学质量。把测评成绩作为评定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十四条:学校要逐步建立全面、科学、合理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教学效果,促进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十五条:应进行书面考查的科目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3-6年级科学、英语。体育以身体素质测试为主,音乐测试应以视唱为主、乐理为辅,美术测试应以绘画为主、美术知识为辅;英语测试要突出听力会话能力考查,信息技术课程测试以操作为主。

第三十六条:课堂、章节、单元教学效果检测,由任课教师(或教研组)随堂进行;学校只组织期中、期末考试,考试由上级部门统一命题,评卷按上级要求进行,并结合平时考察成绩综合评定教学成绩,分别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和教师的业务档案。

第三十七条:学校对期末测评进行考核,具体奖励办法见有关文件。

第八章 教研

第三十八条:教研教改是科研兴教的具体表现,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学校分设下列教研组:低年部教研组、高年部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社科体音美教研组。

第三十九条:教研组集体活动每两周至少一次,组员要按时到会,积极参与,大胆进行教改实验,探讨、推广教研成果和成功经验。不得在教研活动时间闲谈。并及时将自己的教研体会上传校园论坛。

第四十条:教研组要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开展经常性的组内公开课观摩活动,每个教研组须在全体成员都上教研课的基础上推荐一名教师在全校展示。上课的教师要在上课次日将教案及教学反思上传校园网站。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5节并做好记载,听教研课的教师要及时将评课意见于听课次日上交教导处并上交纸质评课表。

第四十一条:学校提倡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和论文评选活动,鼓励教师承担教研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对表现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四十二条:学校提倡教师进行教研教改。对突破教学常规要求的教改实验项目,应事先书面提出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理

论依据、实验步骤、实验周期、预期效果等),学校上交教研部门经批准立项后进行。

第九章

教学管理

第四十三条:教导处成员每月至少对分管年段或条线教师教案作业全面检查

1次,其它检查如上课、听课、辅导、考核、教研以定期检查和不定时抽查的方式进行。每次检查要作好记录(也记入个人教学业务档案),并进行总结评比和奖惩。

第四十四条:领导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深入课堂及教学的各个环节,及时掌握教学动态,定期检查教学工作,加强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学校领导要坚持多听课,每学期听课节数要达到教育局的要求。

第四十五条:教导处要严格执行教导例会制度,每周对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总结讲评,对存在的问题,有关教师必须及时纠正。

第四十六条:各教导处成员必须对自己的分管工作进行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认真总结,将工作中的做法、成绩等及时上传校园网站。

第十章

其它

第四十七条:要重视体育、美育、劳动(技)和卫生教育。严格执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应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校的田径队和篮球队训练,每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和两次单项运动会。音乐、美术课要从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力争每学年举行一次艺术节、书画展、歌咏比赛等形式的美育活动。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生理卫生健康教育,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检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技)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必需的劳动技

能。

第四十八条:要充分发挥专用教室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学仪器、图书资料、电教设备的使用效益,紧密为教学服务。

第四十九条:学生使用的课本、练习册由学校统一订购。教师不得要求或统一组织学生购买各类学习辅导资料。对学生自行购买的课外读物、学习用具等要加以引导。

篇6:数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科的教学特点,以及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本地实际,为使本镇数学科稳步上升,特制定小学数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一、计划制订

学期开始,根据任课实际制订好学科计划、复习计划、以利于按计划进行教学工作。

二、备课

1、备学生。了解本班学生实际情况,掌握本班学生知识面现状,以便在教学上随机应变。

2、备教材

(1)、把握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小学小学数学总的目标要求,以及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要求。

(2)、认真钻研教材。任课老师要通读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及该册教材在学科课程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联系和区别,充分了解该册的重难易点章节,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加强科学性教学过程,杜绝教学进度流于形式上的不良倾向。

(3)、精心设计教案。首先“读懂,读透”本册教学教材,“读懂”不是看教学参考资料,而要在教材中遇到问题,在通过教学参考资料解决。其次,确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和利用老师已有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关键。要求新任数学课教师详备教案,经验丰富数学教师也要有一定详细教案章节。

(4)、提倡超前备课。教师可适当超前几天备课,在真正上课前再次熟悉教材和研究教案。

(5)、备课管理。以个人钻研为主,同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各数学教师每学期要参与两次以上集体备课,以便取长补短。坚决杜绝照抄照搬教案,参考资料的不良现象。

三、上课

1、数学教学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树立正确教育思想,结合学生年龄段兴趣学习教学特点,改进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及有条件进行电化教学手段。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给学生多方面信息刺激,调动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参与指导者,要留给学生足够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产生,发展的研究过程,加强学法指导,并做到给学生上课有动有静的课堂气氛。

3、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学会独立思考,互相交往,大胆参与,学会倾听及尊重他人。

4、教学语言。根据情况,能完全普及的要用普通话教学,反之白话与普通话结合,逐步适应普通话教学过渡。

5、教师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必须按课程表上课,不随意调课;课堂上不得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不得抽烟、上课时间不能擅自离开课堂;上课把握好课堂秩序,不能在课堂上挖苦、讽刺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注意教师形象、仪表、言谈举止要为学生作出表率。

四、作业、注意科学性

1、作业设学校作业、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2、作业设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有实效、力避重复性的练习,要与实际教学进度内容紧扣,注意练习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训练性。力求做有质量作业。

3、学校作业分量要有度,难易结合,作业形式不准单一,要多样,至少要有三题以上,课堂做有要随做随评讲,杜绝只做不评讲现象。根据学生年级性特点要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4、作业要严格要求,强调格式,书写清洁。每次作业写清楚时间,练习序号以及习题号,题号与作业内容要求学生用直线条分开。

5、课外作业批改要及时,按题批改,要学会珍惜学生作业成果。小学一至三年级尽量用质量化“评语”评改,小学四至六年级可用量化“等级”与质化的“评语”相结合。作业中错误应找出原因,让学生及时改正,必要的给予辅导。批改学生作业要有批改记录,记录要有典型错误分析。本学期老师批改学生作业,小学一至三年级次数必须有60次以上,小学四至六年级,教材中每个练习要有2次以上,总次数也不能少于50次。

五、辅导适合实际情况

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不同的人在教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任数学科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尖子生,而对学困生也要热情关心,帮助他们增强信心,加强辅导。尖子生、学困生辅导要有辅导记录,并开展学生之间互教工学活动,有效提高整体学生数学知识水平。

六、复习、测验与评价

1、要重视经常性和阶段性的复习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2、试题要有科学性,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实际,注重基础性、综合性、生活性、开放性和激励性。

3、对每单元学习内容要及时复习、检测、评卷并做好质量分析。

4、学会尊重学生学习成果,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重视考察学生数学思维过程,适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评价,评价时要多样化。

七、听课、评课

1、要根据任教教学教师自身优缺点,多参与听课、评课,提高任课教师数学教学技能,利用别人长处,改变自己的不足。

2、听课要注重精华,记录要注意科学性,杜绝流于形式的现象。

3、每学期数学教师听课不能少于15节,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教师到邻校听课,促进数学教学质量提高。

篇7: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机制,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是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有力支撑。为使学校教学管理走上更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特制订《xxxx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教学常规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一)基本任务。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科学、高效、和谐的教学秩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研究并组织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及学科、课程、教材、实验室、教研组、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生学习规范等教学制度和基本建设的管理。

(三)主要环节。

1、教学准备, 2.课堂教学 , 3.作业批改辅导, 4.教学评价, 5.教学研究,6.工作总结, 7.行政管理指导。

二、教学常规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明确责任,科学管理

(二)遵循规律,夯实措施

(三)强化研训,主动发展

(四)潜心管理,形成合力

三、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几大环节:

第一章、备 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摸清学情的前提下,按照教学规律和 现代教育原则,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不备课是渎职行为,严禁全盘照搬或抄袭他人教案;严禁不备课进教室授课。备课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原则。备课要遵循四个步骤:

1、个人备课:个人备课要做到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四备的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写好备课笔记。

备课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本科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弄清本科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备教材: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本章(单元)、本节(课)教材在整体中所处的地位。提出对教学目的的要求、重点、难点的个人看法,提出“双基”、“双力”的具体内容和落实的措施和方法。

备学生:要认真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在理解掌握这节(课)教材时易出现的问题,掌握住学生的疑点和难点,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规律。

备教法: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选择教学方法。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科年级备课组长要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个人要在写好个人备课基础上参加集体备课。备课时由中心发言人发言后,进行充分讨论、充分研究。

⑴ 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①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②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③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④交流演示实 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⑤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⑥集体备课要求做到“四定”、“五备”和“六统一”: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学 生、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练习、统一测验考试、统一单元教学学案。⑦教导处、教研组将不定期检查集体备课情况。

⑵集体备课形式可采用:说课、摸拟课堂、讨论讲评等形式。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记录,如有缺席,如实记载,学期末交教务处存档。

3、制订课时教学计划(教案)。在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要认真写好课时计划(教案)。

⑴教案的内容要求:①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②重点、难点;③课 型;④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⑤教学实施过程,教师 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⑥板书设计;⑦作业布置;⑧教学后记,总结本课或单元教学的得失。

⑵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简单的教案(教学程 序150字以内)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都要有教案。

⑶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检查结果实行定性评价,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⑷提倡超周备课,必须有一周的超前量。不得以旧教案充当新 教案,也不得以“批注式”代替教案,更不得无教案上讲台

4、上课前“复备”。上课前要进一步熟悉教案,如发现设计不当或错误之处,应及时加以调整或修改;还必须准备好教学用具。第二章、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开发学生潜能,使其全面提高的必要途径。务必以严肃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

(一)教学行为

教师上课必须带教案,课前准备好需用的教具,认真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或占课,做到专课专用。

1、上课铃响前,教师要提前1-2分钟进教室。上课铃声落,教师喊“上课”,学生起立,或其它激励的语言,教师请学生“坐下”。整个过程要求庄严、肃穆、专注,充满激情。

2、教师衣着发式装扮大方得体,精神饱满;讲普通话,声音洪亮,特别注意语言的规范化。目光顾及全体并有警示作用;站立教学,手不插兜支台,身不乱晃;指示板书时要面对学生,提问时要热情和蔼,指导辅导个别学生时背朝走道。体育教师上课要穿运动衣、运动鞋,精神饱满,先带头表演动作,加强安全意识。

3、注重教学民主,尊重每一个学生。

(1)提倡微笑贯穿于课堂。多用协商性语言,并通过协商渠道使学生获取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注意用眼光与学生交流,使用动作和表情帮助说话,以吸引学生。

(3)教师的动作要简洁,表情要明朗,可稍有夸张,以便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注意为学生回答问题创造一种心理安全的气氛。让学生回答问题时,用“请”字;学生回答后要给予激励。

(4)上课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教室上课,非特殊情况,不能占用学生上课时间谈话。不得随意罚学生出教室或到室外补作业,也不得让学生在教室内罚站。不得在上课时,叫学生回家拿书取作业本。不得撕毁学生的书本。

4、提高45分钟效率,不另辟蹊径,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管是什么原因,保证上课时间,中途不擅离教室,不接电话、不会客,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容量。严格按实验要求演示或指导好每次实验,力求准确、规范、清楚、易懂。

6、下课铃声落时,教师说“下课”,程序和要求与上课相同。严禁提前下课和拖堂,下课铃响2分钟不下课视为拖堂。

7、每节课,都要注意课堂中学生的安全,注意清点人数是否到齐,对未到学生要了解未到原因,体育活动、实验、劳动等课,要严密组织、加强指导、注意安全。课堂上如果发生偶发事件,要及时与班主任、政教处或教务处联系。但学校提倡当堂问题自己妥善解决。

(二)授课要求

1、目的明确

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该节课的灵魂,是整节课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处,包含着三层意思:一是师生双方对一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应具备共同的明确认识。只有师生双方都明确目的,才能互相配合,共同指向所要达到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还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作用。二是目的要提得正确全面,既要合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也要包括掌握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培养思想品质等几个方面。三是课堂上的一切活动紧扣“三维”目标,从目标出发,围绕目标,最后实现目标。

2、内容正确

知识容量足,密度大,精讲多练,无知识性错误,授课条理清晰,并渗入思想教育内容,使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方法恰当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配合默契,善于启发学生,提高课堂应变能力,正确运用教学原则,恰当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重视方法指导,须“授之以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其终生受益,调动全体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活动状态。

4、组织合理

加强组织教学,既要严肃,又要宽松,绝对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发扬教学民主,体现 教学相长原则,师生活动协调和谐。有高度的计划性。何时讲、何时练、何时演示、何时板书以及板书位置的安排,都要有条不紊,使课堂教学进程合理、紧凑,各个环节或步骤之间做到有机地衔接。

5、贯彻课改精神,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能力。循序渐进、精讲巧练。

(1)、启发诱导,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注意多层次提问,探究合作,注意自主的建构形成自我发展;

(3)、注意科学地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训练,一般为5至10分钟为宜;

(4)、要特别重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5)、注意对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随时加以监控,并适时进行调整。

6、注重因材施教

(1)、及时反馈、改进教法,提问题要面向个体,注意到学生好、中、差的不同层次,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所有学生都要顾及到。

(2)、多关注后进生、学困生,做到三个多:多鼓励,多帮助,多辅导。

(3)、要精选习题,适量布置课堂作业,既反对不顾学生负担,超量或重复布置作业,又要防止不负责任,随意或不布置作业。按各科实际适量布置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留作业要注意类型化,不留简单重复的作业。要注意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注意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作业题。

7、板书应突出要点,体现结构,要简练。

8、注意课后反思总结,写出教后记或教学反思。

第三章、作业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和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十分重视作业的阶段性、目的性、计划性、针对性。作业布置要从实际出发,提倡布置实践、活动性作业。

一、作业布置的具体规定

1、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数外理化一定要设置作业,史地生政治,不布置课外作业,作业要在课堂内完成。在校内上课期间不留作业,周末作业的布置要适量。

2、作业的内容要精选,要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做到有的放矢;要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设计科学。不要搞题海战术,不给学生造成过重负担。选取题目精当,题量适当,难易适度,体现梯度,要重视系统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打好基础,发展智能服务。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滥而低效作业。布置给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必须先做过,然后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作业批改的具体要求

1、作业处理做到“五有五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透,有错必纠,反馈及时,订正严格。对作业的共性问题要及时讲评,个别学生的问题可个别评讲,提倡对学生面批面改。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正确的划“√”,错误的划“×”,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以百分制评定,注明批改日期,当天的作业要力争当天批完,作文批改可在一周内完成。

3、对于学生作业中的关键性错误要予以修正或以红线划出,必要时加眉批或总批予以说明、指导。

4、批改要经常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价。

5、布置的作业要求教师亲自批改,严禁让学生代批、代改。批改一律使用红笔,使用规范的、统一的符号,对作业中错误的地方要明确指出或更正。批语要富有启发性、鼓励性。教师批改作业的语言文字要规范、端正、清楚、正确,有批改日期,恰当评等或记分。

6、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

7、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教务处每期检查二次作业批改情况,每期不定期抽查若干次,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年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8、教师须认真做好批改记录。

第四章、辅 导

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争取大面积丰收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合格率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又是挖掘学生潜能,确保优等生冒尖的具体措施,是课堂教学必要的补充,是实行分类指导、培优补差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的必由之路。无疑它应渗透在课内课外和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它可分为二个层面。

(一)、课程辅导

1、早读、午自习、晚读、晚自习辅导教师要按时到班,维持纪律,明确布置任务。不能早退,不能看与教学无关的书报杂志。

2、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在学期初排队摸底、综合分析,制订培优辅差计划,平时做好培优辅差的跟踪记录,期末进行比照分析,写出简要总结。

3、辅导要有培优与补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做好跟踪辅导。

4、辅导中要注意思想教育和方法指导,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要热情、耐心。

5、对差生要了解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热情关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打消自卑感,激发其上进心和求知欲。

6、班内要形成一种“不让一位同学掉队”的氛围,互帮互学、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可组织优等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7、课堂内要尽量多调动其积极性,让其有表现的机会,要加强面批,多加督促。因病因事拉下的知识应及时补上。

8、优等生应教育其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同时应给予适当的加码,使其保持旺盛的状态。

第五章、教研活动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兴校强校的具体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以学科为单位组织教研组,统领学校教研和业务,可根据每年的班级教师数大致可分为:年级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物理组、化学组,政史组,地生组、体音美组,组长由学校统一聘任,具体负责教研组工作。

2、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讨教材内容和教法、交流经验、观摩教学,确立教研改课题和具体实施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等。全校性教改工作由教学校长负责。

3、教研活动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强调开展校本教研,不允许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的行为。

4、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一堂研讨课,中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年至少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5、教研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详尽记录。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6、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行政干部和教研组长,全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一般教师听课总数不少于40节,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每学期教师至少写2篇业务学习笔记,上交一篇教研论文、教案设计、案例分析或经验总结,并进行评选。

8、教师要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要认真总结教学中存在问题,把代表性的问题作为小课题开展研究,用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9、探索启发式教学新课堂模式,积极尝试教改实验。每个学科都要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开展“教改研究课”听评活动,坚持每听必评。对优秀研究课,通过公开课、录像片的形式组织观摩;对研究课工作,定期进行总结。

10、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教科室应定期检查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情况。

第六章、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是研究课型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教研式。

1、听课、评课是互相学习,共同研究的重要形式,全体教师必须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

2、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一节,一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时,听课教师应提前五分钟进教室,不讲话,不走动,不中途离场(特殊原因除外),不接打手机,上下课应与学生一齐起立,以示对执教者的尊重。

3、认真作好听课记录。要记:听课时间、地点,授课班级,执教教师和课题、教学活动过程、板书、简评等。

4、建立邀请家长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个课任教师要邀请教师,校领导学生家长到校听自己的课至少一节。家长听课有详实的记录,要写好反馈。

5、积极参加上级和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或评课,并做好记录。

6、校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推门听课,每周听课不少于3课时;中层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要加强对本组青年教师的培养,每周听课不少于2课时。不论哪一级听课,听课后都要进行评课,对讲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本人。第七章、教学常规管理和检查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首先应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一)校级领导的任务:

1、学校领导准时参加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活动,检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活动,教务处或教科室定期检查活动记录。

2、参加每学期组织的教案和作业的抽查活动,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3、参与年级阶段性和终结性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活动,并提出改进年级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4、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年级家长会,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向家长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建议。

5、进行全校性教研活动安排,组织全校性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总结。

(二)教导处的任务:

1、完成教导处的工作计划,进行各种计划和总结的收交、审查、整理、检查、公布、归档工作。

2、完成各项报表工作,进行各种成绩的分析、整理、归档工作,完成对年级、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各项量化考核的报表登记、检查、整理、分析、归档工作。

3、完成教导处排课、调课、上课等管理工作,对每周早读、午自习、晚辅导活动等进行检查、记录,期未汇总做为评选先进集体的条件。

4、负责教师评优课,观摩教学的组织工作。

5、每学期教务处负责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检查活动,特别是抽查青年教师和新教师的教案作业。并做好检查记录,每学年举办一次评选优秀教案作业活动。每学期期中或期末时检查教学进度一次。

6、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行政领导蹲班记载。

7、组织每学期一次的教育、教学质量问卷活动,组织学生评教活动,召开各年级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级有关的部门和教师。

8、每学期负责一次教学质量分析并按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对教师进行奖励,并存入个人教学档案。

9、负责教师听课本的发放、检查记录工作。

10、每学期未负责健全教师的业务档案和学生的学籍档案。

(三)教研组长的任务:

①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也是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组织者及管理者,必须严格履行职责,认真积极地开展工作。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列入教研组学年工作考核之中。

②教研组长每学期检查两次本组教师的听课记录,教科室每学期检查两次教研组长的听课记录,校长每学期检查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的听课记录。

③教案、作业由教导处协调教研组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研组长亲自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表后将检查记录表送交教导处。

④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通过组织经常性听课、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和学生评教活动等途径,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并及时反馈,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座谈或调查的结果要以书面的形式上交教导处。

结合教研员调研及学校要求,目前具体工作如下:

一、教师

1.每周必查集体备课。备课组每次活动,年级组要求程序如下:(1)、业务学习。(教学理论文章、某个先进教学方法、某个优秀课件、上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2)、集体备课。(特别强调作业的设置。包括:课堂检测、上本作业、周末作业、周测及回练等)

2.定期检查学生作业。要求:

1、备课组精心设计作业,统一作业,不可多布置,也不可少布置,坚决杜绝单打独斗。

2、周末作业必须设计作业清单,学生作业完成后家长签名并写上评价意见。

3、有布置必收;收上来必改;改后必评;评后必回练。

3.蹲班领导进课堂看小组合作。年级组要求老师做到:(1)、组内分工明确。(组长、副组长、发言人等)(2)、学生活动时,老师必须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讨论交流时遇到的问题,而不是放羊不问。(3)、采取课堂激励机制,给小组打分,充分调动小组所有组员的积极性;(4)、让班级后30%学生多展示,不准总是喊优生;(5)、一定要理清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的关系。首先是不要什么都讨论,简单的、人人都会的不要讨论。其次,有的老师习惯于学生做好后,就讨论,讨论后就叫学生回答,造成有些学生懒于思考,只是等其他学生的答案。

4.年级组监管课课检测和督促学科周测。我们要求老师课课有检测,时间不够的话,哪怕只问一个问题,默写一个单词。每周每门学科都要利用一节课时间,对本周所学内容进行摸底,周测后必须进行分析,以便老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

5.备课组抓错题和回练。对于学生易犯错误的题目,老师平时要注意收集,由备课组汇总,在适当的时候,以试卷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练。

二、学生

1.抓周末作业的完成质量。(1)、布置周末作业要适量,让每个学生都能来得及做作业;(2)、作业分层布置,有必做题(基础题)和选做题(提高题),让优生有提高,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有信心;(3)、设置作业清单,让家长对作业有什么一目了然,避免有些调皮的学生说没有作业;(4)、周末及时发家校通督促家长检查学生作业;(5)、每周一及时表扬周末作业态度端正的、完成作业质量较高的学生;(6)、评选优秀周末作业并在班级墙报展示;(7)、周测中适当添加一些周末作业原题或变式题,让学生更重视周末作业。

2.抓课课检测和学科周测。老师课课有检测,哪怕是一个问题,一个单词默写。让学生在课上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周每门学科都要利用一节课时间,对本周所学内容进行摸底,周测结果以合理的方式通知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也好重视。

篇8: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地理活动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最终价值目标

让学生养成一定的地理素养, 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和科学的方法是地理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地理活动的设计选择与教学既要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的掌握与积累, 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空间分布格局的觉察能力、地理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等地理学科能力;最重要的是, 教师要通过活动教学, 引导学生将这些地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地理方法和地地理观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所安排的“活动”中均体现了丰富的地理素养内容。教师在具体的选择与活动实施时应根据“活动”所涉及的内容,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的活动为例, 教师应通过活动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气候类型的位置与分布、分布特征与形态特征, 使他们掌握地理位置与分布、地理特征等地理知识, 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的气压带和风带知识, 分析气候分布的原因及其差异分布的原因及可能给所在地区带来的影响。

二、在具体活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首先, 教师的教学方法选择要着眼于鼓励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当前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活动”一个突出的设计特点是设问较多, 很多重要的地理规律和原理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而高中生正处于对一切事物都拥有极大的热情, 活泼好动, 理性思维日渐发展的阶段。因此, 地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通过活动教学,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这一点对于地理1的活动教学尤为重要。以高一的“全球气候变化”的关于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的活动教学为例, 教师面对这样一个发散性极强并且趣味性较浓的“活动”, 可以选择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每组同学一起讨论、猜测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让他们通过小组探究, 温习和熟练掌握“气温与哪些地理事物存在联系?存在怎样的联系?”这一地理知识体系。

其次, 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在目前地理教学实践中, 尤其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 灌输式教学依然很有市场。这种教学方式尽管有利于学生强记知识点, 考试得高分, 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地理能力, 远远比不上启发式教学。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我们认为, 高中地理教学还是应该尽量向启发式教学转化, 活动教学也是如此。面对那些带有一定难度、学生自己无法独立解决的活动内容、教师必须从旁引导, 用带有启发性的话语、图片、文字材料, 或者是启示意义的提问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思考。以“气压带和风带”中的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季风对我国的影响的活动教学为例, 尽管教材通过“提示”, 给出了思考的路线和突破口, 但对于刚刚学完季风概念、成因和类型的高一学生来说, 要回答“季风对一个地区带来的影响”这样一道综合型题目, 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 地理教师要适时地提示和启发学生从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的角度进行思考, 如季风能带来降水—降水能使气候变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等, 通过这种方式, 一方面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认知规律, 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三、在具体活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活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的紧密联系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地理教学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 我们的地理教学一定要关注实际应用, 不要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只会出现在课堂和考试当中, 走出校园后这些知识一无是处。活动教学也是如此。现行高中地理教材的活动教学内容有相当一部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隔甚远, 以高一的教材为例, 因为地理1中大部分内答为自然地理, 涉及天文、气象和水文等各自然地理要素, 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教师在教学时, 要尽量将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除了尽量实现活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意运用最新、最先进、最前沿、最热点的地理学知识去充实和补充教学内容。以包括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内的等地理信息技术为例, 它与现实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关联紧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全面的普及。但是对于这部分内容, 在以后的生活与学生中, 并不是每个高中生以后都有机会接受专门教育。所以, 对这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入门普及,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有所体现。地理教师要有效地利用活动教学, 注重对学生地理信息技术的入门指导。如地理3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中, 有一项“活动”便是专门针对地理信息技术而设计的。通过这个活动的教学, 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基本的地理信息技术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上一篇:伊宁市人民医院2013年工作计划下一篇:第九讲数学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