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2024-06-10

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精选8篇)

篇1: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关键词:认识语言学,英语教学,积极作用

英语学习已经成为风行全球的一种学习内容了, 对广大高校学生来讲, 少了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学方式, 英语学习变得十分懒散, 词汇的积累变得几年如一日的停滞不前。然而英国的以为语言学家曾说过:“没有词汇, 表达为零”, 没有词汇的积累, 英语水平又怎么进步呢。词汇是砖瓦, 英语是大厦, 只有有了足够的词汇, 才能够学到英语的真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对英语学习有更多的兴趣, 进而解决词汇量的问题呢, 近些年有学者开始将认知语言学的概念引入到英语教学中, 希望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们解决词汇学习的一大难题。认知语言学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 这是语言学家提出的一种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语言的新概念, “认知”是指人类感知世界和对事物形成概念的方式, 通过认知, 我们能够更深刻分析语言现象、更了解语言的本质, 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词汇, 也能帮助我们在符合语言规范的不同条件下选出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最合适的意义。这种学说对英语词汇教学到底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下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给出简单的论述。

一、简化词汇记忆

《英语词汇通用频率表》一书中记录了各种单词运用的频率, 书中指出, 并不是所有的单词在生活中都会被用到, 认知语言学中有一种理论叫作基本范畴理论, 这种理论是指论将英语单词划分出一部分作为基本范畴词汇, 这些词语一般是英文当中的一些核心词汇, 或者是高频词汇。基本范畴词汇具有词性简单、激活大脑速度快、构词能力强、容易学习等特点, 这些词汇适用于英语中的各种场合。理论上说, 掌握了基本范畴词汇, 就打开了通往英语交际的大门, 这不仅对我们的阅读、写作有一定的好处, 对听力和口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范畴理论要求我们能够对基础词汇进行一定的引申, 以简单词汇“chair”来说, 它的基本释义是椅子, 但若带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我们需要了解它衍生出来的其他的意思, 包括主席、主席的位置, 或是大学教授等, 这些衍生意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都是坐在椅子上的人, 这就是基本含义的拓展。此外, 因为基本范畴词汇数量有限, 学生们需要学习在基本词汇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合成和派生组合, 进而延伸出更多的词汇, 大脑对于这种有关联的事物的记忆效果也要高于一般的记忆。所以在学习英语词汇的时候, 不仅要学习单词, 也要学习构词能力强的词根、前缀以及后缀, 这三者有时候被称为扩大英文词汇量的钥匙。比如后缀wise, 就被用于education、weather等词之后, 表示在教育、天气方面, 也可用于monkey之后, 表示相似等等。

有研究学者发现, 学会了常用的大约1, 000个单词, 就能看懂一篇文章的80%, 学会3, 000单词, 就能明白93%, 学会了5, 000个单词, 就能够理解97%的内容。由此看来, 基本范畴理论能够帮助学生减少词汇的记忆数量, 但是却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是一种很方便实用的理论, 我们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十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 将基本范畴词汇放在英语学习的首要位置。

二、合理的英汉转型

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不同文化, 不同的语言形式和内容会产生不同的语义。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一种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一种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这两种语言在形式和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 因而两种语言的本族语使用者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认知原型。但是我国的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经常会将汉语的语言原型特征直接转嫁到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中, 形成一种母语的迁移。这种迁移在两种语法结构相似的语言之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原型差距很大的语言来说, 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和误会。以中英文“龙”的解释为例, 中国人认为龙是一种寓意吉祥的图腾, 但是英语对应单词“dragon”的原型却是嘴里喷火、长着巨大翅膀的怪物。所以在对“亚洲四小龙”一词进行翻译时, 我们就要考虑将“四小龙”翻译为“four tigers”, 而不是“four dragons”。这种翻译的方式就考虑到了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 这种理论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单词学习的负担, 也可以理解以原型为中心辐射出的各种其他的词汇, 是一种扩大词汇量的好方法。

三、联想记忆

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的现象, 这两种形式也是词汇扩张的重要工具。《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曾指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认知工具, 这是一种基于相似性的认识手段, 也是一种重要的联想记忆的过程。比如短语“the teeth of a comb”, 就可以用来表达梳齿的意思, 相似的the teeth of a saw (锯齿) , the teeth of a gear (齿轮的齿) , the teeth of a leaf (叶齿) 等等, 都可以用来同时记忆。还有一些由身体不问部位引申出的其他意思, 比如单词head, 在不同的短语中有着不同的意思, 在change hands, a poor/good hand at something中指人, 在a clear head, out of one’s head中指理性, 在get something into one’s head中指理解力;单词face, the face of a cliff指悬崖的正面, the face of the earth则指的是地球的表面;还有the eye of a needle (针眼) 等等许多现象, 这是一种长时间建立的隐喻现象, 在词汇学习中都是很重要的部分。

四、强化语法学习

我国大学生在英语使用环节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连接、搭配问题, 本质上讲, 这也是一种对词汇学习不够的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写作时候用词水平还处于高中甚至初中时期的水平, 这对英语教学及学习是十分不利的。所以在学习单词的同时, 也要加强各种词组的运用, 遵循词语语法不分家的教学原则, 注意和重视各种地道英语句子的学习, 这样才能真正学会英语, 达到英语词汇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总结起来, 英语词汇学习中很大的一个难点就是一词多义的现象, 汉语中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现象, 但是因为我们是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所以能够很容易理解这样的问题, 像是简单的一句“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就是其他国家的人要学习很久才能理解的句子。由此也可以看到认知语言学在语言学习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各类考试和技能测试的增多,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给迷茫的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内容, 摒弃以前死记硬背单词的传统方法, 积极主动了解词汇的深远意义, 提高词汇学习的数量以及质量, 才能够达到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伊凡.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 4

篇2: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关键词】网络文化 学生 社交

网络的开放性和虚拟性改变了以往的知识传播模式,它契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点,容易为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建立人际关系的需要,甚至促使那些在现实的人际关系中失去成就感的学生乐在其中。我们借助对网络文化的了解,分析网络文化对学生认知和社交的影响,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的认知影响

1. 网络文化可拓宽学生的视野。网络上的信息量极其丰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实现了全球信息资源的共享,让信息交流的速度和广度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网络文化中海量的信息到处都是新奇之处,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教育,能够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而言较少,而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世界,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态势等,接受的信息量极大。

2. 网络文化营造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网络平台上,学生既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熏陶,享受到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文明,又可以通过网络接受社会规范和价值观的约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但网络的虚拟性也会造成学生道德意识的弱化。高职学生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控制自我能力和选择人生观的能力都有待于完善,网络中的垃圾信息和不道德的言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而甚嚣尘上,对学生的健康心理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让学生逐渐生成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3. 网络文化塑造学生个性化。学校教育的教育模式比较单调划一,容易导致学生个性的同质化,而网络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为学生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实验的园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结交具有相同兴趣的朋友,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无论这种兴趣是好是坏,都会让学生流连忘返,毫无节制地在网络上花费时间、精力以及金钱。

二、网络文化及学生个体发展特征

1. 网络文化能够全方位地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是由学生个体发展特征引起的:

(1)网络文化给了小众文化一个表达自己看法的方便的渠道,在网络上真正实现了众声喧哗的现实,能够缓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实现自我解放的需要。

(2)网络上的新、奇、怪的信息层出不穷,很多信息发布者都秉承文不惊人死不休的宗旨,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

(3)在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下出生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容易产生孤独感和侥幸心理,容易在网络文化营造的志同道合的小圈子中渴求情感的慰藉。

2. 网络已经成为继书籍、期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五种大众传媒。网络文化拥有不同于其他大众传媒的传播方式的特点:

(1)快速而开放的传播方式。地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地球村,每个角落的突发事件都可以通过网络瞬间传播全世界,我们不可忽视网络的影响力、渗透力。

(2)海量良莠不分的信息。我们迫切需要有分辨丰富的共享资源对与错的能力,才能够让它们成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得力助手。

(3)难以监控的言论。网络传媒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形成了相对于传统大众传媒的独立的传播空间,无法被有效地监控。

三、网络文化对学生的社交影响

1.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中,网络文化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对外交流。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比较孤独,心理上最渴望能与别人交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的交流超越了时空的制约,学生与他人进行联系和交流都是十分自由和方便的,他们讨论感兴趣的话题,而网络交流是虚拟性的,这可以避免由于面对面直接交流时经常会产生的语言摩擦与情感伤害。

2. 网络文化有助于学生发掘情感表达与交流的渠道。从一种匿名的视角寻求友谊,依赖彼此信念的互相肯定与支持,对网络文化知之不多的成年人可能很难理解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获得忠诚与接纳的可能性,实际上共同的话题和类似的爱好可以超越学生之间外在条件的悬殊,从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契合。

3. 网络的虚拟性导致学生的时代感很强。忽略了现实当中的交往方式,认为可以完全通过网络形成自身的人际关系。他们沉溺于网络聊天、交友,甚至恋爱,迷失在网络中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之中,与现实社会情境格格不入,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并产生新的社交障碍,在带给他们短暂的满足之后产生孤独、苦闷的焦虑心理。

4. 网络文化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够很好地降低学生在社会性交往方面的不适应行为,而且有助于减弱学生在人际交往时的焦虑反应。它可以改变学生对人际交往的不利想法,指出学生在认知和社交方面的障碍的原因,了解推理武断、以偏概全、先入为主、非此即彼的错误观念。

篇3:认知语言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模糊语言,文学,翻译

文学作品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为了表达作者的深层思想, 富含大量的模糊语言。这些模糊语言在理解的过程中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甚至于对同一段文字产生各种不同的理解, 而这些不确定性不但没有损害作品的可读性, 反而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魅力。但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 这些模糊语言却确实加大了翻译的难度, 语言的模糊性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很难保留其原文的韵味。语言的这种模糊性是思维模糊性的反映, 对于语言的研究还是要追溯到思维的研究, 而认知语言学就是针对思维的研究, 本文就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进行探究。

1 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

模糊性渗透于世界的各个方面, 日常生活中就有很多的模糊表达, 例如时间、情感等的描述方式, 时间当中白天和夜晚、表达情感所用的高兴和沮丧等就属于模糊的表达方式。人类的思维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的特点, 人类的思维发展使得人类能够在充满模糊语言的世界中生活, 模糊性也融入各学科当中, 有模糊逻辑学、模糊数学等。模糊性也是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语言研究当中, 也有模糊语言学。模糊性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对其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

模糊的概念最早是在1965年由美国科学家札德提出的, 札德当时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是指由模糊概念组成的集, 或者说, 是指表现模糊概念外延的集”[1]。范守义认为语言本质上就是模糊的, 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弗晰性 (fuzziness) 、含混性 (vagueness) 、歧义性 (ambiguity) 、不确切性 (inexactness) ”[2]。弗晰性是指对象的类属边界模糊, 在同一语言中, 词汇的概念边界可以不清楚, 对于同一个概念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含混性是指对象的概念不清。歧义性是指语言有多解的现象, 词汇和语法都可能存在多解。不确切性是指语言交流存在描述不清的现象。由于语言的这些特点, 语言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模糊表达, 文学作品中尤其如此, 因此才会出现对于文学作品中含义、人物、结局等存在争议和理解不同的现象, 而且这恰恰是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作家不必用一些量化的语言来表达思想, 正因为如此文学作品才能够创造意境、塑造人物形象。

文学作品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 作者会故意营造模糊的氛围, 表达一种意境或情绪等, 因此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明显的模糊性, 而这种模糊性也是文学作品中必然出现的。文学作品既形象又含蓄, 如果想要达到形象的特点就必然会用到大量的模糊语言, 而含蓄本身就具有模糊的性质。文学作品模糊语言有不同的种类, 例如用来表达意境的语义模糊词, 词语反常搭配, 或者语言缺省等, 这些模糊语言的使用使文学作品通过有限的语言表达出了无限的意境和内涵。

例如:“我相信朋友捧着火红的玫瑰渐渐走远的背影, 一定能点燃易感的情怀。”[3]中“易感的情怀”就属于模糊语言, 作者并没有明确说出易感是感到什么, 但是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 其本质在于认知的主体‘人’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一个主动的施动者;人类经验在语言使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认知语言学提出了语言的三大特性:体验性、隐喻性和理据性”[5]。人类对于语言从语音到句法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体验互动性, 隐喻性是随处可见的,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的语言、思维和行动都具有隐喻性, 并且语言的音、形、义之间都存在着理据性。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本身对外界的体验和高级思维活动, 认为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有逻辑关系。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为理解人类储存和使用大脑中各种知识的方式提供了依据, 人们大脑中存储的图式会影响人们对新信息的理解。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知识的储备和使用,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很多也运用了认知语言学。传统的翻译观是以文本为中心的, 而认知语言学是透过翻译的语言层面, 以认知的方式更深层次地研究翻译活动, 从人类的思维和认知机制的角度研究翻译。

3 文学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角度

3.1 文学模糊语言的翻译

翻译是译者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的转换, 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地球上, 对外部世界有着类似的感知和体验, 也就具有类似的思维, 这是不同语言之间得以互译的前提。但是原文的作者和读者与译文的作者和读者毕竟是不同地理环境、历史沿袭中生活的人群, 语言中有大量的差异, 理解时也有很多的空缺, 译者翻译时需要把这些考虑进去。因为语言本身的模糊性, 源语当中有很多的模糊语言, 再加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 或者文化缺省的存在, 必然会造成理解的模糊性, 这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也更体现出模糊语言翻译的困难性。

这一问题在牵涉到文学作品时体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学者都关注过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问题, 运用各种理论和模型对其加以研究, 对其翻译方法和审美效果进行了分析。认知语言学对翻译也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语言是思维的体现, 对于语言的研究可以使思维的隐性活动相对显性地表现出来, 反之, 我们也可以从人类思维的角度研究语言, 这就可以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文学作品本身具有模糊思维的特点, 翻译中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也是译者思维活动、认知方式的体现, 并且文学翻译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活动, 审美的概念本身就是模糊的, 这需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从产生模糊语言的根源——模糊思维上入手, 因此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言也是顺理成章的。

3.2 文学模糊语言翻译的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

文学和模糊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何理解原文学作品中的模糊信息以及如何在译语中再现这些模糊信息对译文读者是否能获得和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是非常关键的。由于文学作品本身在表述方面存在较高的模糊性, 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因人而异,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需要把这些本身模糊的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 而且需要使译文的读者也能和原文的读者产生类似的反应。

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着模糊现象, 文学中语义模糊现象比较多, 这取决于文学作品本身具有的形象性特点, 造成形象性的主要原因就是人类的模糊思维, 如果译者一味强调精确性, 往往会损失原作品的文学价值。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认知机制, 运用这一理论可以更清楚地分析模糊语言, 进而为文学翻译中两种语言之间模糊语言的转换提供认知方面的指导。

例如上文提到的句子译文为“I trust that any friend of mine carrying the roses would vanish into the distance feeling that his emotions had been rekindled.”[3]翻译中“易感的情怀”被译成了emotions, 这个词的词义是“情感、情绪”, 译者没有翻译出易感的具体内容, 同样用模糊词语进行了英译, 给译文的读者保留了想象的空间。

翻译表面上是译者对两种语言的转换, 但是从认知角度来看, 翻译是建立在对现实的体验基础上的, 无论是理解原文还是译成译文, 整个过程都是思维认知的过程, 翻译的结果也是思维认知的反映。在翻译的过程中, 体现出体验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翻译的体验性是指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是基于他对现实世界的体验, 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也基于他自己的体验。翻译的互动性主要体现在译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互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 最终构成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翻译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译者身上, 由于思维的体验性, 译者和原文作者由于生活在大体相似的现实世界, 具有相似的生活体验, 但是译者和原文作者的体验还是有区别的, 这就使得译者在理解和翻译的时候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的体验和自身的生活体验, 译出的译文是有译者自身体验的创造性成果。

在翻译文学中模糊语言时, 译者需要协调原文作者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既忠实原文又带有自身创造性的译文让译文读者可以和原文作者成功进行互动, 这样就比较优秀地完成了翻译的过程。例如描述花瓶“细颈大肚, 碎花蓝白调子, 流光溢彩, 从造型色彩……”[3]译文为“The vase, with its slim neck, plump body, and fine little flowers on a blue and white background, has a noble shape and a rich colouring...”[3]

原文中对花瓶的描写属于模糊语言, 但是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 这寥寥数笔却反而更加生动地表现出花瓶的美观和珍贵, 但是在翻译给西方读者的时候是否能够让译文读者和原文作者之间构成互动, 译文读者能否感受到原文作者想表达出的含义, 就需要斟酌这些模糊词语的翻译。这里的译文对于花瓶的形状和颜色“细颈大肚, 碎花蓝白调子”基本按照原文进行了直译, 这里“调子”是美术上用的术语, 是指画面的不同明度的层次感, 译文中译成“background”比较合适, 在这里专业说明并不必要。“流光溢彩和造型色彩”合并翻译成“has a noble shape and a rich colouring”, 进行了意译, 也比较传神地表现了花瓶华美高贵的特点。这段花瓶描写的译文译者根据自己对古董知识的生活体验, 创造性地完成了译文, 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含义、优秀地构建了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

4 结论

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特点, 在增加了语言魅力和遐想空间的同时, 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文学作品尤甚。对于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可以追溯到思维的模糊性, 从侧重思维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角度, 从体验性、互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观察翻译的过程, 译者应该理解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生活体验、运用自身的生活体验, 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对源语的理解在大脑中搜寻相关而又恰当的表达方式, 运用自己的认知图式创造性地完成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互动, 进而优秀地完成文学作品中模糊语言的翻译。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7.

[2]范守义.走向科学:回顾与展望——中国的翻译研究 (1950—1992) [J].外语研究, 1993 (2) :49.

[3]魏志成.汉英比较翻译教程练习[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7-86.

[4]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71.

篇4: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 中职 ; 商务英语 ; 词汇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20-02

一、引言

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和课题十分热门,作为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认知语言学坚持经验主义的哲学观,以身体体验和经验为出发点,探索语言背后的认识方式和意义。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和句子本身并没有意义,而是一种反映人类思想的工具,人类通过其来表达自身的想法和观念。因此,语言与人类的个人经验和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是对人类主观世界的一种映射。

认知语言学主要持有三种观点: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每一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人的思维模式和经验对语言的相互作用。来自不同背景(包括文化、教育、生活环境等)的人,对于某个特定客观事实或情景的表达会受到自身认知结构的约束,尽管表达意思大致相同,但句子结构却有所区别,比如“不要践踏草地”这一意思,英语国家的人会常说”Keep off the grass”, 而中国人则比较自然地说出”Dont go into the grass”,显然,这是由于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

因此,在二语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和关注学习者的认知情况,指导学习者认识目的语言使用者看待事物的方式,并能从两套语言系统中灵活转变。诚然,认知语言学正是从研究人认知的角度去指导人们更好地学习语言。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认知语言学对于中职学校商务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

二、中职商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的现状

对于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从一年级开始,英语课程基本上占了主流,包括英语基础课和商务英语专业课。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词汇量的增加是一个必要条件,然而,面对众多的单词,除了日常的核心词汇,他们还需要学习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在知识的增加中,词汇量随之激增,学生不断感到压力和乏力,然而大部分却没有有效地对词汇进行记忆,很多学生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在如写作和口语等输出方面,用词措辞显得生疏和不符合英语国家的思维模式。所以,作为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词汇学习的技巧和策略,让学生有意义地记忆和使用词汇。

三、认知语言学对中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观、图式理论和隐喻对中职商务英语教学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和记忆单词方面。原型理论认为,世界是由千变万化的事物构成的,人类必然要通过对他们进行分类来认识他们,即“范畴化”。人类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知都是通过基本層次范畴事物开始的,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是首先容易被习得的词,具有突出性,容易在大脑中形成意象图式。图式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它会激发起人们对于某一范畴成员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的看法。图式的重要作用在于简化人的认知过程,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认知效率。因此,在词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提供贴近生活的场景或情节的图式,列举相关的词汇。对此,笔者就谈谈在拓展学生词汇,帮助学生记忆词汇,并掌握一些基本构词法的做法。

1.原型与词汇记忆和拓展

原型和范畴理论强调典型成员的中心位置,而其边缘成员根据典型性排列在典型成员的周边,形成意义链。在商务英语词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原型词汇,以此作为核心词汇,进行强化;同时在学生掌握原型词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边缘词汇,并适当加以对比和归纳,加深对原型词汇和边缘词汇的理解,拓展词汇。比如 “货物”一词,英语的表达有:goods, commodities, cargo, wares, merchandize和freight。在这一范畴里,goods出现在课本的频率最高,对于学生也最为熟悉,因此其属于原型词汇,另外的单词则属于边缘词汇。另一方面,当同一范畴的另外几个单词出现在其后的学习中,便可以根据原型对范畴的语义网络进行拓展,同时,也根据不同的商务情景,对原型和边缘词汇进行区分和辨析,帮助学生正确使用词汇。

2.意象图式与词汇记忆和拓展

在《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对于单词form的教学时,笔者以此词为原型,为基础,解释该词的意思,进而引导学生联想,引申到形容词formal, informal和名词uniform当中去。首先让学生翻阅字典,查找出单词form,同时找出其词性,大部分学生查找到form作为名词时,其意思是“表格”。然后在教学课件中展示出表格的图片和形象,让学生感受到表格是工整,整齐,具有条理性的表征,让人感觉表格是十分规范的。之后启发学生继续看该词在字典中所在位置的相邻几个单词,让他们尝试发现一些相同之处,此时有不少学生查阅到formal一词,表示“正式的”,是形容词。另外,在formal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看formality, 是名词,表示手续,让学生回忆之前在国际贸易课上所学习的办理清关内容,表示手续一般都是经过正式的流程,十分规范和严谨。

从表格form得出formal,再到formality, 从具体到抽象,利用意象图式,激发联想的推导过程,能让学生加深理解,有利于对单词的记忆和运用。同时,可以在formal 的基础上,介绍构词法,如加前缀in?鄄,表示否定,即informal非正式的,并鼓励学生思考:能加此前缀的单词是否都普遍具有否定的意思。笔者加以解释引导,通过一个具体的,具有突出典型意义的单词,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从基本事物范畴的基础开始,进而认识较为远处的事物,并开始认识到抽象的概念。endprint

3.先存知识与专业术语的教学

图式是人脑中的先存知识(prior knowledge)或背景知识(background knowledge),是一种储存知识经验的抽象结构,是人的已有的结构化的知识基础,它影响着人对客觀事物各种刺激情景的理解和反映。商务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根据其所在场景或场合含有特定的意思,尤其是涉及国际贸易方面,一些术语是采用符号缩写组合而成的,如果学生没有了解当中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就难以理解、记忆和运用。因此,在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先存知识,应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激发对新词汇和术语的联想。

例如,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中,PO Number和SC Number这两个术语,倘若学生并没有背景知识的输入,很难对这两个词进行理解和记忆。事实上,对术语的讲解要唤醒学生的先存知识,即所学的国际贸易知识,提醒学生PO和SC分别是订单和合同,继而引导学生去思考字母所表示的意思,PO即Purchase Order, SC即Sales Contract。

4.隐喻与专业词汇的教学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赵艳芳,2001)。隐喻是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事物中。而隐喻常常是使用人们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

在中职商务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教师应当对专业术语词汇的隐喻含义和普通义加以讲解,将其进行联系,让学生更好把握隐喻所指的意义。例如friendly一词,作为普通义时指友好的、友善的,修饰人和事物,也可修饰某种气氛,基于这种表征,其隐喻意义为有帮助的、有利的、无害的,在商务英语中,如在描述一样产品时,会出现以下搭配:user?鄄friendly(方便用户的),customer?鄄friendly(方便顾客的),environment?鄄friendly(对环境无害的,有利于环境的)。事实上,商务英语里有不少词汇含有隐喻意义,教师在课堂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本义的特征,进行联想和联系,去理解特定情境下词汇的隐藏意思,通过训练,加强对词汇理解的能力,同时在对词汇的隐喻学习中感受中英文化的异同。

四、结语

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上是学习一种新方式看待事物,同时联系原有母语的系统,把两套系统进行合并,并通过自身的认知弹性,学会在两套系统中灵活地转换思维模式。中职商务英语词汇的教学,既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词汇和相关词汇,也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认知敏感度,能快速识别基本词汇中所包含的商务含义(如cost,在认识其作为动词“花费”外,在商务英语中还常作为名词“成本”),在不同的语用场合,恰当使用相关用语。

参考文献

[1]Jeannette Littlemore. Applying Cognitive Linguistics to Second Learning and Teaching[M].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2]Ungerer F. & Schimid H .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istics[M]. Beijing: Foreign Langui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3]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02

[4]朱焱玲. 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化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11-12)

篇5: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1.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语言特点

(1) 语言的体验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感知的活动, 这种活动是以一定的人类感官为基础的, 同时是一种基于人类感知和体验的高级认知活动。[2]

此外, 不同民族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自身体验不同, 所反映出来的语言也有所不同。例如, 对于方位的搭配, 中文中常用东南、西北等, 而在英文中则表示为“North-east”“South-east”。

(2) 语言的隐喻性。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是人类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手段。例如, 在表述时间时, 我们常说“前年”“后年”, 而英文当中常常表示为“far past”“far future”。

(3) 语言的理据性。认知语言学所说的理据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 义—义联系,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语义层面上。例如, 多义词当中一般存在多个义项, 这些义项中一般存在一个基本义, 其他义项都是由这一义项引申而出, 并通过长时间内使用而形成的固定义项。 (2) 形—形联系。这一点主要指的是发生在语音层面上的头韵法, 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英语中, 有15%的英语习语属于头韵法。

2. 认知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贡献

(1) 为传统的对比分析注入活力。对比分析是将两种语言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从而获得语言知识的一种方法,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对比分析也随之增加了不少活力。认知语言学认为, 语言反映的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体验, 当人们出生时, 这种感知和体验就存在了, 并最终形成人的语言现象, 而人们学习第二语言其实就是对已有知识进行重组。但是, 一般的学习者对于这一点是无法意识到的,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传授概念层次的“对比分析”观念, 因此就需要认知语言学发挥出它的作用。

(2) 为解释语言现象提供理据。认知语言学为解释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认知语言学可以帮助学习者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汇集, 并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对之进行整合,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提高学习效率;第二, 认知语言学还可以解释学生犯错误的原因, 以及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的句式, 这一点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3. 认知语言学存在的局限性

(1) 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认知语言学目前所能解释的语言现象十分有限, 在语言中, 大量的词汇习语仍然被看成是无逻辑的。此外, 语言中的理据体现在许多方面, 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无法准确预测, 同时也无法解释其中的原理。

(2) 理据性知识不具有程序性。语言的理据只是一种陈述性的知识, 因此, 即便是学生完全掌握, 也不一定能够说出熟练的语言, 这也就说明, 理据性知识离程序性知识还相差甚远。

(3) 不适合低水平语言学习者。大多数的理据性知识不利于低水平第二语言学习者, 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 在认知语言学中, 语言的理据性需要用到大量专业的词汇和语言, 学习者在学习知识时, 首先要掌握专业术语, 然后再理解概念, 但是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时间, 对于学生而言, 原本学习语言的时间就非常有限, 而学习概念术语无疑是在浪费时间。第二, 在认知语言学中, 理据性知识具有抽象、枯燥的特点, 即便是增加图表、图式等对之进行解释, 也无法使学生快速掌握规律。在这样的课堂下, 学生难免觉得枯燥无趣, 甚至对学习语言失去信心。

第二语言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 它不仅包含一些语言学知识, 同时还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存在联系, 因此, 第二语言教师在教授语言时, 应勇于尝试, 不断积累经验, 争取为外语教学事业做出贡献。

摘要:在语言学中, 认知语言学是一门影响力十分巨大的学科, 它以认知科学为背景, 并在反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基础上诞生, 对世界后期的语言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本文中, 笔者将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 来探讨认知语言学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贡献, 并揭示认知语言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局限性, 以此来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做出贡献。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贡献,局限性

参考文献

[1]艾阳阳.认知语言学对二语教学的帮助[J].商情, 2013 (46) :193.

篇6: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关键词 罗素悖论 认知语言学 悖论解析

罗素悖论长久以来对不少学者展现着独特的魅力。不少数学家、哲学家们对罗素悖论给出了深入的解释。目前,尚且无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罗素悖论进行解析。与数学家、哲学家的解析不同,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析罗素悖论能够让更多的人从更生活化角度去理解这一悖论,并且更深入地了解人类自身思维的方式,避免今后陷入相同的逻辑错误。

罗素全名伯特兰罗素,是二十世纪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是当时西方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他与人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语言学和分析哲学有着巨大影响。罗素悖论是罗素在1901年提出来的。1901年5月,他发现了这个现在广为大家所知的著名悖论,并于1902年8月写信告诉了他的朋友弗雷格,其大意如下:集合分成两类:一类是集合不是它本身的元素,一类是集合是它本身的元素,考虑所有前一种的集合类A,那么A应该属于哪一类呢?如果A属于后一种集合,根据定义,A的元素不该属于A,也就是A是前一种集合;反过来,如果A是前一种集合,那么根据定义,所有不是它自身元素的集合应该属于A,所以它又属于后一种,所以A是前一种集合当且仅当A是后一种集合,这毫无疑问,显然是一个无可协调的矛盾。罗素悖论的提出在当时被人们认为是带来了第三次数学危机。

罗素悖论的数学描述如下:“把所有集合分为两类,第一类中的集合以其自身为元素,第二类中的集合不以自身为元素,假令第一类集合所组成的集合为P,第二类所组成的集合为Q,于是有: P={A∣A∈A} Q={A∣A A} 问,Q∈P 还是 Q∈Q? 若Q∈P,那么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Q,但是Q中任何集合都有A A的性质,因为Q∈Q,所以Q¢Q,引出矛盾。若Q∈Q,根据第一类集合的定义,必有Q∈P,而显然P∩Q= ,所以Q Q,还是矛盾。”

罗素悖论是一个经典悖论,无论是数学家、哲学家还是语言学者都不乏热衷于其中的。罗素悖论的存在,真的是客观世界自身矛盾的反映,还是人类的认知方式使然呢?

解答悖论前先大家先来思考一个问题。假想地球上所有的瓶子都有且只有两种颜色,第一种是白色,第二种是黑色。上帝拿来两个无限大的瓶子,一个是红色P瓶,用来装所有白瓶,一个是蓝色Q瓶,用来装所有黑瓶。于是有P={A∣A∈白瓶} Q={A∣A 白瓶} 问,既然所有的瓶子不是白瓶就是黑瓶,那么Q瓶是白瓶还是黑瓶?

很显然,P瓶和Q瓶是最初定义的所有瓶子概念之外的两个瓶子,并不在黑色或白色之列。因此并不能由所有瓶子不是白瓶就是黑瓶来推论P瓶Q瓶不是白瓶就是黑瓶。就如同你不可以从“一班所有同学都穿了校服”推论既然所有同学都穿了校服,那二班同学肯定穿的也是校服。因为这里的“所有”概念只是在指定的范围内成立,不可以超出其最初定义的范围。不能因为其是所有,就将其范围无限扩大。我们用同样的逻辑来看这个罗素集合悖论,如果说所有的集合已经在P,Q之中,显然,虽然P,Q也是集合,但并不在题干的所有集合的“所有”概念之中。第一类集合加上第二类集合已经是所有集合了,那么第一类所有集合的集合或第二类所有集合的集合,就已经不再是原所有集合范畴之列了。也就是,上帝的Q瓶不包括在题干中所有的瓶子这个所有概念之中。此“所有”也非彼”所有”。虽然是同一个概念,其所指并不是同一个范畴。

人类认知的过程中,相同的语言概念常常用来指相同的事物或状态。而概念的有效性范围常常为人们所忽视。如果和具体事物相关,尚且容易找出问题所在。如果是一些逻辑上的概念,就容易让人摸不到头脑了。罗素悖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同的逻辑,从具体事物上来看就很容易明白,从数学集合的角度去阐述,很多人就难以理解。有人认为,罗素悖论的产生是由于集合定义不够严谨而造成的,从而通过修改定义加以避免。目前尚且无人直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这里,我们所探讨的罗素悖论的产生归结起来就是那个“所有”概念范围的扩大,在小概念范围内寻找大概念内的事物或状态,最终矛盾无果。

悖论形式多种多样,认知并总结悖论的原理,可以为我们今后的认知和思考提供参考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探讨悖论能够让我们从更深一层次上了解了人类的认知行为与思维。愿通过对悖论原理的解析与思考,我们能够不断地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

参考文献:

[1]陈波著.逻辑哲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芬]冯·赖特著,陈波编选/译.知识之树[M].三联书店, 2003.

[3]张建军著.逻辑悖论研究引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清宇主编.逻辑哲学九章[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5]王习胜.芝诺悖论与秃头悖论比较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02).

[6]陈保亚,陈樾.悖论的语言结构:递归否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

[7]钱广荣.逻辑悖论矛盾的误用与缺位[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04) .

篇7:浅谈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

“认知”是指人感知世界和对世间万物形成概念的方式, 以及在此过程中获得和形成的经验和体验。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就是: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 基本上都必须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 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在人类的思维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 即是对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事件、现象以及人类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分类, 认知语言学把这个分类的过程称为范畴化。而语言正是范畴化这一思维过程中的首要工具。传统的语言学把语言符号称为能指, 所表达的意思是所指, 而真正指代的内容是独立于语言的参照物。认知语言学则是对语言符号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概念是指“我们对事物及其存在方式的理解”。 (1) 简单地说, 概念可以指一个单个的事物:如苹果。也可以指一系列的事物:如水果。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时, 要认识它、了解它, 首先做的就是把这个新概念归类。当我们找合适的语言符号来表述这一新概念时, 这个客观范畴就转变成了语言范畴。当然人类的语言还远不能做到表达自然中的一切, 但它在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本文尝试对认知语言学中范畴理论进行讨论。首先介绍范畴的内部结构和原型的概念, 其次将讨论范畴所受到的语境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最后讨论范畴的层次化理论在语言使用和认知过程的应用。

一范畴和原型

“范畴”并不是认知语言学新创造出来的概念。范畴就是具有相同属性特征的成员的集合。早在亚里士多德的时代就开始了对范畴的研究。认知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范畴化的过程。简单地说, 是把我们周围的生物、物体、现象归类, 把它们组织成便于记忆的词义。

认知语言学对范畴的定义和理解与传统的研究有很大分歧。经典的范畴理论认为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 某一成员要么属于这一范畴, 要么不属于这一范畴。范畴的每一位成员共享一些属性和特征, 它们的地位是平等。而认知语言学家Rosch (2) 进行了大量的实验, 发现范畴的边界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清晰, 大部分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颜色和温度。在连续的色谱上, 从纯白色到正黄色之间是无数白色和黄色的结合色, 那么从哪一点开始我们可以说这不是白色了, 而是黄色呢?恐怕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再如水的温度从几度开始可以称为冷, 几度开始又可以称为热呢?Rosch的这一理论不但适用于诸如颜色、温度等连续统一体, 也适用于一些轮廓明确的物体。如杯子, 从最瘦长的形状到最矮胖的形状, 什么时候我们就不能称其为杯子, 而是花瓶呢?什么时候我们又不能说这是杯子, 而是一个碗呢?再如椅子, 从最标准的椅子到最原始的树桩或最简单的一款布垫子再到另外一极最夸张的贵妃椅, 什么时候我们就说这不是椅子, 是床, 什么时候我们说这不是椅子, 是块布呢?其实这些日常用品的边界也是模糊的。

Rosch还发现, 在每个范畴中, 总有一个特征最明显的中心成员, 当我们说到一个概念时, 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那个成员。他有两个著名的颜色和形状实验。他给被试验者看一系列不同的红色。他发现当他请他们指出他们认为最符合红色定义的那个颜色时, 几乎所有的人都指出了同一个颜色。当他让他们定义或描述其他红色时, 大家几乎都以起先指出的红色为基准来描述。他又给被试验者看一组正方形和正方形的变体所组成的图形, 大家毫不困难地指出了最符合正方形这一概念的那个图形, 之后人们对变体的图形一律都是以正方形为基准进行描述的:如正方形缺个角、正方形突出一块。所以Rosch得出结论:人们对事物形成的概念是以范畴中的原型为基准。原型就是范畴中最具典型性, 特征最明显的成员。人们从理解这个最好的实例开始理解这个范畴, 并理解这个范畴的其他成员。

原型是范畴的典型成员, 享有比其他成员更多的属性, 位于范畴的核心位置, 从原型到范畴的边缘成员, 其典型性是递减的, 呈辐射状散开。范畴的边界也是模糊的, 某一边缘成员可以属于这一范畴也可以属于相邻的范畴。范畴的模糊性和开放性其实是符合“认知经济性”原则, 使我们可以使用较少的认知努力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 范畴的开放性特征允许新成员的加入, 而且范畴的内部结构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20世纪90年代之前说到游戏这个词, 大家恐怕多数会想到的是儿童之间的捉迷藏或成人的棋牌类游戏。而之后出现的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和现在时兴的桌面游戏对游戏这个范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和发展, 它逐渐从边缘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 并成为了这个范畴的原型, 而以前的传统游戏则退到了边缘位置。所以认知语言学提出的范畴和原型理论比经典范畴理论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实用性。

二语境和文化

范畴和原型理论在认知科学中得到完善。之后被认知语言学家借鉴用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某一概念所对应的范畴和原型如果用图形表现出来的话, 就是以原型为中心, 其他成员按照其符合该范畴特性的程度递减向外呈辐射状分布。同一概念的范畴和原型会受到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两个因素的影响。

传统的语义分析会认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不同的含义。而认知语言学则提出, 除了语境, 我们之前所获得的和该语境相关的体验和知识也会对某一概念的范畴和原型产生影响。认知语言学家把语境归为心理表征, 并把我们已经体验并储存的大量和语境相关的信息称为认知模型。如在He opened the door to face a pretty young woman with a dog in her arms. (他打开门, 迎面看见一位怀里抱着狗的少妇。) 这句话中dog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 与没有语境情况下的dog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不同。显然美丽少妇手中抱着的狗更可能是一只宠物狗、贵妇犬、哈巴狗, 而牧羊犬、德国猎犬或藏獒的可能性就显得较低。所以这一语境所产生的范畴原型应该是宠物小狗, 而范畴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狗的范畴。另一例子:The policeman lined up with the dogs to face the rioters. (警察带着狗排成一排面对暴徒。) 显然, 此处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与上句完全不同。

这两句话使我们产生完全不同的范畴和原型, 与语境所唤起我们的自身体验有关。在每一次范畴化的过程中, 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借助脑中已有的认知模型, 即使在找不到任何相关认知模型的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还是会尽力从相似的经验中找到切入点来认识新的事物, 获得新的知识。如一个德国人在英国看板球比赛, 他可能就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场上所发生的一切的认知模型, 但他还是可以借助之前预存在脑中的有关比赛的常识来慢慢学习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运动。

此外, 范畴和原型还受到文化模型的影响。认知模型虽然强调的是个人的体验, 但它又是我们所生长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这就是文化模型。认知语言学家做过一个实验, 让一组美国人和一组尼日利亚人对食物这个范畴中的48个成员根据典型性排序。在美国人那组中排在第四位的披萨饼却排在尼日利亚人的第四十一位。而尼日利亚人排在第三位的山药在美国人那里却排得很靠后。这说明文化模型对范畴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

再如, 桌子这个范畴在日本人和西方人的概念中也存在差异。日本人关于桌子范畴的原型应该是适用于他们席地而坐的那种矮桌, 而西方人的桌子原型则是西式的长桌。但桌子这一范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随着电脑的普及, 桌子的原型从原来的饭桌越来越趋向于电脑桌。而不同文化环境中对桌子所形成的范畴和原型的差异也会越来越小。

三范畴的层次化

在范畴理论的基础上, 认知语言学家又提出了范畴层次化理论。刚才提到的范畴和范畴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这是范畴横向的关系。在纵向上, 从最宽泛到最专业, 范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层范畴、基本范畴和下层范畴。在某些生物领域, 甚至可以分为更多的层次。如水果属于上层范畴, 而苹果属于基本范畴, 红富士苹果则属于下层范畴。基本范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始, 皮亚杰研究发现, 儿童从0~3岁就能掌握基本范畴中的大部分概念。在最初的语言学习中, 儿童掌握树木、狗、苹果、裙子这些概念要远早于掌握植物、动物、水果和服装等上层概念, 而掌握松树、拉布拉多犬、红富士苹果或迷你裙等下层概念则更要晚得多。所以基本范畴是人类认知的根本。同时基本范畴也是一般情况下, 人们对话过程中最经常使用的概念。如当人家问你:“你在哪里?”你显然不会回答:“我在地球上”, 而更多的是说:“我在家里”。如果有人问你:“这是什么?”, 我们也一般会回答说:“这是一棵树”, 而不会说它是哪种树。

从上层范畴到下层范畴成员的数量会逐渐递增, 构成一个树形的网络结构。但这个网络结构并不是一副完美的拼图。首先, 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相对应的语言来表达。其次, 并不是所有的分类都是绝对唯一的。如服装作为上层范畴为例, 其基本范畴就有裤子、裙子、上衣。而裤子又可以分为牛仔裤、中裤、九分裤、短裤。裙子又可以分为迷你裙、百褶裙等。但如果从性别的角度出发, 分类的结果就会完全不同。服装分为男士服装和女士服装。男式服装中出现的裤子在女士服装中也会出现。而现在越来越流行的中性服装又该怎么分类呢?这种分类的困难在第一种分类方法中也同样存在, 如裙裤到底是裙子还是裤子呢?恐怕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分法。所以范畴和范畴之间所构成的网络也并不是有序的、结构整齐的。而是像分子一般发散和模糊的、相互交叉的。

此外, 每一种语言都有无法逃避的问题:词汇空缺。也就是说在上述网状结构中还存在不少词汇的空洞。不同的语言所存在的空洞也不同。如英语中的brother和sister就没有上义词。在法语中也找不到表示遮住上半身的所有服装的总称—上衣。中国人经常说的“买菜”, 这个概括所有蔬菜、肉类、海鲜的“菜”在法语和英语中都没有相对应的说法。这些空洞的产生无疑和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风俗习惯有关。如汉语中对亲属关系表述的复杂程度恐怕世上没有一种语言能够企及。所以《红楼梦》中的姐姐妹妹们注定是翻译界的一大难题。而葡萄酒酿造业发达的法国也创造了无数有关酿造工艺、葡萄品种、土质的词汇, 这也是汉语中所难以表达的。

综上所述,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础理论。对经典的范畴理论做出了修改和补充, 认为范畴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 而每个范畴中的原型则是人类认知的基准或出发点。同时范畴和原型又会受到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影响, 其内部结构和原型都会随之产生变化。范畴在纵向上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 在语言上表现为上义词和下义词。位于中间的基本层次是人类认知和语言学习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语言使用中最频繁出现的概念。范畴层次的内部结构并不是有序而紧密的, 由于分类的交叉其结构是发散的、模糊的。而范畴不同层次所构成的拼图也不完整, 词汇空缺现象说明了语言还无法表达自然界中所有的概念, 而不同的文化环境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也不同。

范畴理论不仅对人的认知规律作出了很好的解释, 而且对人类语言的习得和很多语言现象都有很强的解释性。近年来, 随着对范畴及其认知模型本身的研究的日益深入, 该理论在认知语义学、二语习得、翻译等研究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本文从范畴化对人类认知的作用出发, 介绍了范畴和原型的基本特性, 讨论了范畴和原型在不同语境和文化环境中的变化, 探讨了范畴的层次化理论在认知和语言使用中的应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思维和语言,分类,范畴化,认知模型,文化模型,范畴层次化

参考文献

[1]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 (第二版) (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3]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4]郑银芳.谈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0)

篇8:浅谈自己对社交礼仪语言的认知

英语早期教育并没有确定的期限定义,一般意义上是指在小学甚至学龄前即开始的英语教育。教育部在2001年6月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并将其规定为九个级别。依照纲要,这一时期应为接受英语教育最早的时期。但是,经济的全球化和英语的国际性,加上国际国内对语言习得和认知的研究,儿童从幼儿园甚至刚出生即开始接触英语已经成为现实。因此,依照新的教育纲要和现实,本研究将早期的英语教育界定为小学和学龄前这一阶段,而将青少年界定为现在的高初中在校生。本文试图从英语早期教育对青少年语言认知影响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

二、现状调查

本论题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英语教育越早越好。目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学校都设置了英语课,社会上各种英语辅导班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这种英语学习的热潮不仅波及到了成年人、青少年,甚至还影响到了婴幼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陪着自己的年仅四、五岁甚至两、三岁的孩子参加少儿英语学习班,有的父母甚至不惜重金特意将孩子送进双语幼儿园。这是因为家长们大都受到一些幼教人士主张的影响,认为外语学习越早越好,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可以像习得母语一样轻松地掌握外语,一旦错过了婴幼儿时期这一语言习得的最佳阶段,外语学习将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外语的学习还可以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使孩子更聪慧,从小学习外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本研究从社会认可度,学生语言认知两大部分在大量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北省内经济比较发达的主要城市(英语教育条件好)的英语早期教育现状进行了多维度调查。第一部分的调查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家长;第二部分是目前高中一年级及以下学生语言认知现状。

三、调查结果与问题分析

1.社会认可度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在石家庄、唐山、诼州市进行了教师、家长问卷调查,从教师(发放100份,回收91份,回收率91%)和学生家长(发放250份,回收219份,回收率87.6%)的角度所调查的社会认可度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问卷还对学生家长就孩子未来出国、让孩子学习外语的主要动力、对孩子外语成绩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关于出国,63%的家长回答以后会考虑,近32%的有考虑,20%的没有考虑过;有47%的家长是为了让孩子找一份好工作,46%的是为了将来上个好大学,只是不让孩子落伍的占25%,为了将来出国的仅占17%。关于外语成绩的满意度问题,家长中认为孩子外语成绩一般的占47%,满意的39%,不满意的20%,很满意的13%。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英语除去基础课程的功能外,还具有生存和交际功能。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英语的认可度很高,英语成绩的好坏可以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是否能读一所好的大学,是否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从语言的应用功能看,家长更加关注它的学习互助性、逻辑思维性和交际性,教师则关注它的逻辑思考性,即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了一个明显的社会问题: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忽视。过多地强调语言学习就以要付出时间和精力为代价,因此,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习成绩,而不是动手能力。其次,家长对目前的英语教学安排以及孩子的英语学习满意度不高。从调查的情况看,幼儿园开始的英语学习多数是不正规的,主要是英语词汇的渗透(双语幼儿园如石家庄43中除外),进入小学阶段后还是要从词汇开始学起。一年级英语一般规定每周1节课。大多数小学是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的,每周安排3节。

2.英语早期教育对青少年语言认知的影响

这一部分的问卷对象是学生,内容主要包括: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参加英语辅导班情况、语言认知等内容。问卷共发放250份,收回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有效率达80%。然后将200份问卷输入SPSS进行方差和平均数检验。结果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对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经过对起始点不同造成的英语对语文和数学成绩影响的方差分析,英语对语文和数学成绩的影响都非常显著(Sig.分别为.017和.026),进行多重因素分析,结果明显的项目如下表。

小学起点的学生英语学习对初中语文和数学成绩都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语文Sig.=.027,数学Sig.=.029),而幼儿园起点的学生只对初中语文成绩产生了正向影响(Sig.=.016)。可见,英语学习的早晚对学生初中语文和数学成绩有显著的影响,这也验证了语言学习对社会约定知识的理解和获得。

进一步对辅导班对英语喜好程度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05 level.

参加英语辅导班与不参加英语辅导班的学生对英语的喜好程度的差异显著性很强(Sig.=.000)。

从辅导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看(表3),大量的语言刺激能够影响学生的成绩,辅导班灵活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教育应该借鉴辅导班的优势,研究语言习得的规律,加大外语课程的力度,真正把小学教育完成在校园之内。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表明:英语早期教育对青少年的语言认知产生明显的正影响,幼儿园起点的只对初中语文的认知能力有明显的影响;小学起点的对初中语文和数学的认知能力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相对来说,小学起点比幼儿园起点的对语言认知的影响更为明显,也就是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幼儿园就开设英语课;什么样的学校属于“有条件的”还有待科学论证,小学开设英语课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开始的早晚应该首先考虑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要考虑英语语言的习得规律。基础教育至关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要落在实处,强调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要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 程亚品.中国儿童早期外语教育的几点思考.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3).

[2] 瓦兹沃思·皮亚杰.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徐梦秋,沈明明译.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3] 上海市虹口区实验幼儿园.儿童双语教育的探索.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上一篇:讲规矩有纪律党课讲稿下一篇:人事关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