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2024-06-18

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共6篇)

篇1: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当前基层部队士官队伍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的思考

严福平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三大队二中队云南昆明650208

摘要:笔者通过在实习期间走访了实习支队的一些基层中队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掌握了当前在一些基层部队士官队伍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一些基层部队在士官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士官队伍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兵服役条例》的重新颁布和实施,我军新的士官制度正式进行了。改革士官制度是贯彻质量建军,科技强军方针,增强打赢未来高科技战争能力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增强军队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增强士官队伍建设活力的迫切需要。士官作为部队中的“兵头将尾”素有“军中之母”之称,作为联系官与兵的“纽带”;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基层稳定的中坚和建设的基石,是部队全面建设的一支强大动力。如何运用好这支强大队伍为基层部队建设积极作贡献是基层部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士官制度改革的时间不长,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单位对士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士官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思想态度不端正,致使士官队伍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骨干作用不强;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乱搞“驻地恋”;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盲目攀比,消费奢侈;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基层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绊脚石。针对上述问题,使我对基层士官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思考。

1、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骨干作用不强,组训、管理能力较弱

根据调查发现:在当前部分基层消防中队的士官队伍骨干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士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不过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满足不了本职工作的需要,对高科技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对新装备、新器材性能一知半解,操作和运用不熟练,平时不善于给自己“充电”,安于现状。二是缺乏管理能力和组训能力,组训时理论讲解不透、不深、不细,组训方法不灵活、死板,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有些士官依赖思想强,离开了干部跟班,就不能独立完成组训任务。还有些士官管理能力弱、不善管、不会管,大部分士官管自己可以,但管他人的能力偏低,尽管经过了预提班长培训和士官集中培训,但经验仍不多。三是素质单一,会训练的不会管理和做思想工作,懂技术、懂业务的不会组训。四是部分士官说的比做的多,干工作没有实际行动,沾轻怕重,好逸恶劳,对上级交待的工作任务完成不坚决、不果断、报告团泥带水。

1.2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

在某些基层中队,部分士官因社会环境和个人原因往往在平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致使工作热情不高,精神萎靡不振,工作出工不出力,消极怠工。特别是在2个阶段比较明显,第一个阶段是士官服役期满的最后一年,第二个阶段是放长假之后,中队开展正常操课训练的前后几天。另外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遭到上级批评和处分。二是评功、评奖没有如愿以偿。三是失恋。四是家庭纠纷。五是内部关系处理不好。笔者对实习支队的几个单位的40多名士官调查之后也证实了上述的结果。

1.3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

目前,在基层中队普遍出现了士官比干部军龄大的现象。他们大多度过各种培训或当过班长,阅历多、见识广,对战士情况熟、对业务精、从而感到与基层干部相比差不了多少,有的还觉得比干部强。专业士官接受非专业士官的领导,认为是外行领导内行,心理不服气,年龄大的士官接爱年龄小的干部管理有的是“老班长”接受“新兵”干部的管理。有的士官与干部是同龄兵的老乡。这些士官认为“新兵”管“老兵”或同龄兵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故意给干部出难题,不配合工作和管理,对批评不予理采,唱反调。

1.4寻找精神寄托,乱搞“驻地恋”

在基层部队,一些士官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再加上对部队单调的生活感到空虚,恣意寻找精神寄托,与驻地女青年乱交朋友,他们经常于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顾,私自外出,违反规定使用手机,和社会青年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更严重的与女青年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而引发**,闹得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警民的关系,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即给部队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士官带来心灵的创伤和心理的障碍。

1.5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

新的士官制度使士官由原来的“一改定终身”变为分期选取,士官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士官相比中级士官思想更加活跃。一是来自落后地区和农村藉的士官,大多把选取士官当作跳出家门谋出路的一种途径,对分期选取思想顾虑较大,担心进不了中期,对自将来发展缺乏信心。二是少数来自城镇的士官把选取士官作为考学、提升和短期内避免就业安置难的最佳选择。三是已进入中级的士官,考虑去留的个人问题多,思想容易不滑。四是多数非专业技术岗位的士官,因岗位编制限制服完第一、二期后都要复员,不能象专业技术士官可以升中级。特别是在士官总数最多的建制班长,原则上服役完第二期就要复员,思想波动大,对部队建设影响大。

1.6盲目攀比,消费奢侈

在一些基层部队的士官当中,不是提倡勤俭节约的作风,而是追求盲目攀比,崇拜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随着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增长,部队生活条件的改善,士官工资待遇的提高,士官的工资少则六七百、多则上千元,士官花钱也大手大脚有甚讲阔气。据调查统计有65%的士官佩有手机,穿名牌服饰、买高级化妆品、抽高档香烟,衣服自己懒得洗,拿去外面干洗。“现代时尚”已成为他们的“专利”,盲目追求朝代潮流,相互攀比,造成畸开消费的倾向,养成“超前”、“超支”消费的习惯。

1.7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

基层部队士官大部分都兵龄长,对部队情况熟悉,有的长期与领导或干部接触,礼节礼貌随意性比较突出。大会、小会不加强学习,会上姿态不端正,坐没坐样、站没站像,更有甚者竟然在领导面前翘起“二朗腿”;有的士官进入领导的办公室不打报告,就像进入自己的宿舍一样随便;有的士官仪容不整,长发飘飘,手插裤袋,边走路边吸烟,有的士官利用工作之便或休假时间涉足“灯红酒绿”场所;有的士官在正常的操课训练中,装病打报告出列等现象,笔者屡见不鲜。

2、问题剖析

2.1士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江苏总队曾对士官队伍文化程度进行调查,全省的2043名士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0%、高中文化程度占50%、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20%,其绝大部分是普过函授取得的。云南总队也曾对全省793名士官进行过调查,其中大专以上文化占4.5%、高中初中和中专文化占30%、初中以下文化占65.5%,在30%具备高中初中和中专文化的士官中职高占大多数。并且在全国其他总队也都存在这种现状。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基层部队的士官队伍中,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加之一些基层部队在选取士官时,只注意某项专业技术,往往忽略文化素质这一方面。在士官进期转换中,又缺乏规范的培训和教育,所以导致了士官的文化素质不能得到提高,造成恶性循环,使士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

2.2进取精神不强

部分士官选改动机的功利性比较强,献身消防事业的观念淡薄,少数士官选改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干得再好也捧不上铁饭碗”的思想,敬业精神衰退,工作分心走神,消极应付,有的是“顺其自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方向茫然一片,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2.3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共同条令和《士官管理规定》对各期各职各类士官应履行的职责?责权如何分配?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有些基层部队也没有根据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办法,所以普遍存在了士兵、士官管理手段上千篇一律、同等对待。士官在部队的时间都比较长,对部队情况和环境都比较熟悉,加之一些基层部队管理方法单一,使部分士官很容易就在制度上钻了空子,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现象。

2.4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追求高档享受、消费奢侈,以及办事情走后门的不良现象。消防部队大部分都驻扎在城市,与地方接触比较多,一些士官接触到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由于不能把持和约束自己,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模仿秀”,在消防上也不甘落后,盲目攀比,在办事情上也想走捷径,长此以往,思想也开始腐化。

2.5现实问题的影响

一是走与留的问题,士官制度改革以后,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废除了以往志愿兵“一改定终身”的规定,所以部分士官对自己的能否晋升下一期感到困绕。二是今后的出路问题,一些士官在今后的再次就业失去信心。三是婚恋问题,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正值年轻气盛的士官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想通过在驻地找一个对象来完成父母的使命;或是“留后路、求发展”;或是寻找精神寄托。

2.6缺乏科学的教育引导

一些基层部队在对士官的教育中,走形式、走过场。士官一出现问题,就采取处分的态度,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中也有规定,实施处分的原则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光堵不疏,缺乏正面的教育引导,对士官出现的问题不认真进行分析,不找问题的根源,不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使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的得到控制,越陷越深,还有一些基层部队采用一些土办法、土政策,给士官队伍增加了超负荷的思想负担,使士官管理工作造成被动局面。

3、解决问题的办法

3.1对士官的选取要做到优中选优

各基层部队在士官兵选取上要严把质量关,要坚持标准,宁缺勿滥。笔者所在实习单位在士官选取方面有一个成功的做法:首先,必须拟定计划,重点培养。建立《士官预选苗子考察表》,确定1至2名干部为培养人,加强工作、生活中的引导、帮教工作。每季度按思想品德、工作表现、技术素质、纪律作风、遵章守纪、尊干爱兵、爱岗敬业等方面认真填写考察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究,提出审查、改进意见。从而做到平时管理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周密部署,避免选改前具体情况掌握不清,而出现仓促、盲目的改选的情况。其次,要严格按照选取士官的程序办理,在接近退伍前一个月由本人自愿写出书面申请,实行群众评议,基层党支部认真结合培养考察情况,提出预选对象上报上级审核,在此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尊重基层群众意见的原则,这个做法实施几年来,从士官队伍的现状来看,没有出现一起违法违纪现象。

3.2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士官队伍管理

各基层部队要建立依法管理、全程管理、考评激励机制。要结合本单位士官队伍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士官管理的具体规定,依据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规范士官的言行举止。对士官的日常管理、执勤管理、节假日管理做到时间上无漏洞,空间上无间。从贵州省消防总队出台的《士官量化管理考评规定》实施的效果来看,对促进士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是新形势下士官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士官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增强部队战斗力,保持队伍高度稳定的重要保证。

3.3突出士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士官队伍整体素质

首先,可以依托军地院校加强士官培训,积极鼓励士官参加各类专业函授、电大和自学考试,在士官队伍中开展“学历升级”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层次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对一些特殊专业、科学含量较高的专业和消防部队院校培训机构不能培训的专业,可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批次送到军地院校或相关行业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不断适应部队新技术、新装备发展需要。其次,可利用现有培训机构和现有条件加强在职培训,要充分发挥士官学校、教导队、驾训队、卫生队等基地作用,认真抓好初、中级士官相关专业培训。

3.4坚持“疏导”方针,从源头上及时解决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部队在士官管理教育中,要坚持“疏导”的方针,对一些前景不甚明了、思想消极的士官及时做好思想工作,针对性地作政治教育,士官婚姻、家庭、转业安置待等敏感问题,要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加以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消除心中的阴影,无后顾之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对于那些抵触情绪大、思想不稳定的士官,要制订出相应的帮扶方案,通过谈话、谈心等方式切实让他们“改邪归正”,对于已经出现问题的士官,不要一味责怪,要帮助他们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改正错误的勇气和信心,重振旗鼓、重新做人。

3.5严明奖惩制度

把士官的工作情况与评功、评奖、入党、晋级晋衔挂钩,“关系兵”、“门口兵”和其他人员要同等对待与评比,使士官真正有干好与干坏不一样的思想,从而有效地激励士官队伍的积极性。即要奖励那些工作积极、表率作用强、为部队贡献大的士官,也要按照标准对那些达到处分条件的严肃处理,维护法纪尊严,奖惩形成鲜明对比,使士官队伍中形成一个“弘扬正气、惩治腐败”的良好氛围,做到奖惩必严明。

3.6不断改善基层部队的条件,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

基层部队要严格按照《基层部队建设纲要》的标准,争取地方经费,努力加强部队营房、营产的建设,改善营区的工作环境、改善部队的生活条件,把关心基层士官疾苦,切实解决士官队伍的现实困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加强基层部队俱乐部建设,突出警营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读书比赛、影评书评、球类比赛、文艺活动等多种载体形式,拓宽警营文化生活,营造优雅、洁净的营区环境,让士官树立家的意识,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部队的全面建设中去。

总之只有从士官队伍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矛盾转换规律。笔者认为对士官队伍管理的重点应该着重放在引导和帮助他们去正确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忌“一棒子打死”。要为他们改正错误创造一个机会和环境。基层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对士官队伍中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姑息迁就,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二是夸大实际问题也是一种过分极端的思想表现。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过份紧张,要把握好这个“度”。应该本着以教育和帮助士官的目的,把士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地解决好,使队伍保持高度稳定,充分利用士官队伍“主心骨”的作用,为基层部队的全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怎样当好士官》长征出版社

2.《士官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公安部消防局警务处

3.《士官婚恋问题对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影响与对策思考》吴松荣

4.《贵州省消防部队士官量化管理考评规定》试行贵州省消防总队

5.《贵州省黔西县消防中队士官骨干的选取和管理》黔西县消防中队

篇2: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对策的思考

士官作为部队中的“兵头将尾”素有“军中之母”之称,作为联系官与兵的“纽带”;作为部队战斗力的基础;作为基层稳定的中坚和建设的基石,是部队全面建设的一支强大动力。如何运用好这支强大队伍为基层部队建设积极作贡献是基层部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然而由于士官制度改革的时间不长,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单位对士官的管理缺乏科学性,部分士官对自身的要求不严,思想态度不端正,致使士官队伍中存在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骨干作用不强;思想消极;工作、训练热情不高;顶撞领导,不服从管理;乱搞“驻地恋”;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盲目攀比,消费奢侈;条令意识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基层部队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阻碍,成为部队全面建设的绊脚石。针对上述问题,使我对基层士官管理工作产生了一些思考。

一、当前士官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骨干作用不强,组训、管理能力较弱。在当前部分士官骨干作用发挥不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士官文化程度偏低,专业不过硬,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满足不了本职工作的需要,对高科技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对新装备、新器材性能一知半解,操作和运用不熟练,平时不善于给自己“充电”,安于现状。二是缺乏管理能力和组训能力,组训时理论讲解不透、不深、不细,组训方法不灵活、死板,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部是同龄兵的老乡。这些士官认为“新兵”管“老兵”或同龄兵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故意给干部出难题,不配合工作和管理,对批评不予理采,唱反调。

第四,寻找精神寄托,乱搞“驻地恋”。在基层部队,一些士官没有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再加上对部队单调的生活感到空虚,恣意寻找精神寄托,与驻地女青年乱交朋友,他们经常于部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顾,私自外出,违反规定使用手机,和社会青年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甚至更严重的与女青年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而引发**,闹得不可收拾,严重影响了军民关系,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即给部队带来了负面影响,也给士官带来心灵的创伤和心理的障碍。

第五,服役态度不端正,思想波动大。新的士官制度使士官由原来的“一改定终身”变为分期选取,士官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初期士官相比中级士官思想更加活跃。一是来自落后地区和农村藉的士官,大多把选取士官当作跳出家门谋出路的一种途径,对分期选取思想顾虑较大,担心进不了中期,对自将来发展缺乏信心。二是少数来自城镇的士官把选取士官作为考学、提升和短期内避免就业安置难的最佳选择。三是已进入中级的士官,考虑去留的个人问题多,思想容易不滑。四是多数非专业技术岗位的士官,因岗位编制限制服完第一、二期后都要复员,不能象专业技术士官可以升中级。思想波动大,对部队建设影响大。

第六,盲目攀比,消费奢侈。在一些基层部队的士官当中,不

身国防的观念淡薄,少数士官选改后,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干得再好也捧不上铁饭碗”的思想,敬业精神衰退,工作分心走神,消极应付,有的是“顺其自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对自己的目标、方向茫然一片,必然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

第三,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共同条令和《士官管理规定》对各期各职各类士官应履行的职责?责权如何分配?其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有些基层部队也没有根据规定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而制定出详细的管理办法,所以普遍存在了士兵、士官管理手段上千篇一律、同等对待。士官在部队的时间都比较长,对部队情况和环境都比较熟悉,加之一些基层部队管理方法单一,使部分士官很容易就在制度上钻了空子,出现了管理上的漏洞现象。

第四,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追求高档享受、消费奢侈,以及办事情走后门的不良现象。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智能手机、电视、报纸、广播、杂志等等,官兵与地方接触比较多,一些士官接触到地方形形色色的人之后,由于不能把持和约束自己,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模仿秀”,不甘落后,盲目攀比,在办事情上也想走捷径,长此以往,思想也开始腐化。

第五,现实问题的影响。一是走与留的问题,士官制度改革以后,士官实行分期服役制,废除了以往志愿兵“一改定终身”的规定,所以部分士官对自己的能否晋升下一期感到困绕。二是今后的出路

官队伍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士官管理的具体规定,依据条令条例、规章制度规范士官的言行举止。对士官的日常管理、执勤管理、节假日管理做到时间上无漏洞,空间上无间。实践证明,建立考评激励机制,是新形势下士官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士官队伍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增强部队战斗力,保持队伍高度稳定的重要保证。

第三,突出士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士官队伍整体素质。首先,可以依托军地院校加强士官培训,积极鼓励士官参加各类专业函授、电大和自学考试,在士官队伍中开展“学历升级”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层次和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对一些特殊专业、科学含量较高的专业和部队院校培训机构不能培训的专业,可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批次送到军地院校或相关行业部门进行专业培训,不断适应部队新技术、新装备发展需要。其次,可利用现有培训机构和现有条件加强在职培训,要充分发挥士官学校、教导队、驾训队、卫生队等基地作用,认真抓好初、中级士官相关专业培训。

篇3: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

近几年来,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从形式上看, 大部分高校通过不断地实践、吸收、创新, 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符合企业要求的人事制度、用工制度、经营制度和分配制度, 正在朝着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色和教育需求的新型管理运营模式发展。大多数高校以改革管理体制为突破口, 通过引入社会机制, 建立了新型的后勤管理模式, 基本实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雏形, 提高了办学效率, 降低了后勤成本, 师生对后勤工作的满意度也在稳步提高。总结目前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 大体上可以归为四种基本运营形态:一是小机关, 大实体, 二是小机关, 多实体, 三是社会企业外包实体, 四是法人实体。

在当前形势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 要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高效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 必须要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

1、后勤管理体制自主难

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后勤实体的地位问题, 一方面, 学校希望后勤实体企业化, 以盘活庞大的后勤资产, 降低办学成本, 保障“主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对后勤实体难以“割舍”的情节等因素影响, 学校也不愿意让后勤实体真正“企业化”。现阶段起主导作用的“甲方、乙方模式”、“单独核算的包干模式”、“合同模式”等后勤管理模式就是这对矛盾的产物。但由于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 后勤实体若干得好, 就是名利双收, 若干得不好, 也不会影响后勤实体的生计, 损失当然由学校买单。

2、经营体制突破难

在一次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的指引下,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正是在这种环境下, 高校后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经营模式, 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后勤董事会与后勤集团。但在高校现有体制下, 这些后勤实体基本上还是照搬原后勤机关的职能运作。为数不少的后勤实体墨守成规, 根本不具备社会竞争的实力。即使走出去的少部分学校, 在承接业务时, 有时不得不依赖行政命令或行政公关来获取。经营方式单一, 经营体制较生硬, 市场的适应性不强。

3、人力资本运营难

由于高校后勤的特殊性, 人事关系是制约后勤实体发展的一个突出矛盾。再加之历史的原因, 现行的后勤队伍主要是以手持铁饭碗的“正式工”为主体, 后勤实体缺乏用人的自主权和员工收入的分配权, 形成了一种“进不来, 留不住, 辞不掉”的局面, 人力资源不能充分调配, 造成了人力资本单位成本的低效率运作。

二、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现状

1、队伍管理方式陈旧

在实际工作中, 职工们的价值观取向还普遍停留在重既得利益, 安于现状, 轻开拓、创新精神。队伍的管理还只是停留在行政事务型管理阶段, 基本上是基于“对人”的管理, 现行的这种管理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与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要求相差甚远。由于受高校教育性质和管理体制的影响, 目前的这种“重行政管理、轻经营管理”的倾向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的、自动的改善。

2、人力效率低下

由于历史原因, 高校后勤实际是三支队伍并存———“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 加之管理没有理顺, 考核也没有形成以业绩为导向的评价体系, 这三支队伍在一定程度上格格不入, 相互排斥, 形成不了合力。不仅造成了员工之间的不团结, 工作相互推诿, 也使集体失去了向心力, 加大了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 造成后勤实体的工作效能低下。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国家对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的加大, 合同工、临时工的用工成本也大幅上升, 如社会保险等, 甚至还可能带来法律风险。因此, 提高人力效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三、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对策

1、改善用人环境, 提升用人机制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应大胆突破目前的用人“瓶颈”, 导入现在企业管理理念, 从更新用人观念、改善用人环境, 提升用人机制等方面来盘活人力资产。首先, 要更新管理者的用人观念。引导竞争机制, 改变干部提拔的“钦定模式”;淡化干部身份的“金字作用”, 强调业绩意识和忧患意识;变“以德为主”为“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观念, 强调经营能力意识, 具有开拓创新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其次, 要从制度上、执行层上营造用人环境。一支有活力的队伍, 需要一套比较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 让不同性质员工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 理顺员工晋升通道。在选拔管理干部时, 应将正式工、新人、临时工放在同一个起点上, 真正做到以能力为核心, 唯才是举。在培养骨干员工时, 应打破学历、年龄、性别等因素的束缚, 一切以工作出发, 将一批愿意奉献、愿意上进的优秀员工提到一线的重要岗位加以培养, 从待遇上加以倾斜。

2、理顺内部管理, 优化工作程序

由于后勤实体基本上是从学校原来的职能部门演变而来的, 原来的管理职能要转变成为服务职能, 需要先理顺内部管理体制, 优化工作程序以适用新的发展需求。抓队伍建设, 要营造管理和服务环境, 积极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思想, 使内部管理流程化、模块化、明晰化, 责任到岗, 职责到人, 做到事事有人负责, 岗岗有操作规范。在工作实践中, 不断总结、完善, 利用循环方法来维持改进内部的运营体系, 为员工提供一个权责明确的工作环境, 防止内耗和推诿。

3、加强考核体系, 注重结果导向

目前, 高校后勤实体普遍缺少一套严格的、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考核体系, 对员工的考核基本上处于主观意识上, 有些单位即使制定了考核体系, 也只是流于形式。加强考核体系的建设, 是保证员工利益的重要一环, 是权、责、利于一体的集中体现, 关系到后勤实体的战斗力和竞争力, 是高校后勤实体队伍建设的核心。管理者要树立“绩效管理”的概念, 引入先进企业的绩效管理方法, 明确绩效考核的思路, 借助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度评价方法等先进的考核方式, 考核到人, 考核到岗。一切以工作结果为导向, 用数据说话。

加强考核体系的总体思路:设定明确的年度绩效计划 (阶段目标与年度目标并存) →制定符合实际的考核标准 (对岗不对人) →确定考核主体 (将全员纳入考核系统) →运用实用的考评工具、设置合理的考核周期 (科学、简单、符合本单位实际) →通过及时的反馈使被考核者认同 (双向沟通与绩效辅导) →将绩效结果充分运用到本单位下一步发展目标的制定、调整上。

4、加强党性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党性教育是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生命线, 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 提高后勤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应借助全社会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东风, 以建设和谐校区为契机, 加大对员工的教育力度,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加强对队伍中的党员、积极分子的党性教育, 采取多种形式激励这部分人在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价值观, 引导他们在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等方面能严格地要求自我。通过有效方式, 贯彻企业内训的模式, 帮助员工正确解读后勤社会化改革等理论, 从思想上树立大后勤、大市场的观念。

5、加强内部培训, 提高员工素质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一个关键是在“引智入巢”的同时, 大力加强内部培训, 不断地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 引导员工自动自发地学习, 帮助员工树立“学习就是竞争力”的观念, 增强凝聚力和责任感。

针对高校后勤队伍的现状, 应对正式工、合同工、临时工实行分层教育, 以达到激励教育的目的。采用“请进来, 送出去”的方式, 扎实提高员工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同时, 大力发扬“传帮带”的精神, 营造“比赶超”的业务学习氛围。在员工中倡导积极向上的生存理念, 增强员工的危机感、责任感, 提高员工的抗压性, 用发展的思维来引导员工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名利观。

贯彻“以人为本”的意识, 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文化。高校本身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场所, 承担教育人的重任, 作为这个组织里的一员, 实际上也承担起了教育人的责任, 高校后勤员工的言行举动, 都承载着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因此, 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实体发展的需要。

高校特色的后勤文化的建设, 首先需要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 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员工的劳动成果, 尊重和重视他们的人格和劳动价值。其次, 我们需要从制度上、经费上来保障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制度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我们要树立“制度面前, 人人平等”的观念, 让组织内的所有成员的行为在统一的规范下进行, 以符合组织的发展需要。同时, 应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将企业文化贯彻到日常工作中来, 比如为员工送生日礼物;在员工遇到困难时, 能给予及时的帮助;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民主座谈会, 以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难问题;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 组织集体活动, 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 做到有张有弛等等。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 将会影响到这场改革的成败, 从事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各级管理者, 应站在政治的高度真正理解这场改革的历史意义, 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用科学发展观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充分调动高校后勤队伍战线的每一个人的智慧和激情, 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 更新我们的用人观念, 健全我们的用人机制, 优化我们的考核方法。将发现人才、造就人才、任用人才、培养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 将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作为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能量, 发挥人才的有效作用, 形成一股合力, 共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步伐。

摘要: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核心, 将会影响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本文首先阐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现状, 然后分析了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以此共同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步伐。

关键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一驰: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中国优秀[J].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3 (3) .

[2]柳飞: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J].高等函授学报, 2008 (6) .

篇4: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一、某高校后勤人员知识结构现状

(一)2011年—2013年某高校后勤人员学历结构状况

1.2011年,职工总人数397人,研究生1人(0.25%),本科59人(14.86%),大专69人(17.38%),中專中技39人(9.32%)。

2.2012年,职工总人数396人,研究生2人(0.52%),本科59人(15.36%),大专69人(17.97%),中专中技36人(9.38%)。

3.2013年,职工总人数373人,研究生2人(0.54%),本科59人(15.82%),大专67人(17.96%),中专中技34人(9.12%)。

从三年的人才队伍学历结构来看,研究生学历占的比例极低;本科生自2011年至2013年,三年期间人数没有增长;中专等人才呈逐年下降趋势;从职工总人数看有下降的趋势出现。

(二)2011年—2013年某高校后勤人员职称、专业技术职务状况

1.2011年,具有副高以上职称6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8人。

2.2012年,2013年,具有副高以上职称6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19人。

从三年的数据来看,技师在2012年增加了1人,其余均没有增加,据了解,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年龄都在50岁以外。

(三)2011年—2013年某高校计划外用工情况

2011年,计划外用工930人,占职工总数的70.45%;2012年,计划外用工884人,占职工总数的69.06%;2013年,计划外用工905人,占职工总数的70.81%。

二、某高校后勤在人才队伍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后勤队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严重缺乏。

高学历的高级管理人才的缺失,不利于后勤部门在改革创新上也难取得突破性发展,传统的管理模式带来对后勤发展带来较大束缚。

(四)后勤队伍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增长极慢。

本科学历的人才应该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后勤作为学校的保障部门,在学校的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中坚力量的缺乏,使得后勤工作感到动力不足。

(五)高级职称人员年龄偏大,且数量较少;专业技术人才贫乏。

高学历人才的缺失,导致在高职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等方面与学校其他部门在竞聘上长期处于劣势,后勤队伍建设得不到有效改善,造成人才队伍建设上“青黄不接”。

(六)计划外用工占后勤职工比例大。

高校后勤部门承担学校全部的保障工作,业务量繁重,计划外用工工作量大,福利待遇差,在职称晋级方面,受学校限制,不利于人才的引入,另外计划外用工普遍年龄偏大。

三、面对存在的问题,后勤部门所能采取的措施

(一)争取学校政策倾斜,吸引高级人才

后勤部门应该努力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以学校作为主体为后勤招聘高级人才,解决相关待遇,设立专门人才基金,制定专门的人才考核制度,确保引进人才在后勤事业发展上做出突出贡献。

(二)多举措提高后勤现有人才队伍素质,优化组合

1.打破“人管事”的模式,积极实现“制度管事、制度管人”,努力探索全新的人才管理模式,大力推行“竞争上岗”机制,通过岗位竞争,发挥专业特长,根据个人能力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努力实现“合适的人做适合的工作”。

2.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措施,督促职工自学

鉴于后勤职工在职称、专业技术职务竞争方面存在的劣势,后勤职工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完成相关学历的提高,通过考试国家级的注册证书等来提高业务能力,后勤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激励措施,激励后勤职工自学,从而全面提高后勤职工整体水平。

3.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高职工素质

(1)高校后勤可以依托学校,聘请相关专家对管理方面的知识或者专业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定期培训。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鼓励职工阅读。

4.加强后勤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后勤文化,使后勤文化渗透到后勤部门的每个角落,融入到后勤职工的工作中,从而提高后勤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后勤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增强后勤人的大局意识,自我肯定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感、使命感,有利于促进后勤事业健康发展。

5.建立健全合理的薪酬、晋升制度

(1)目前,高校后勤部门职称和福利待遇是成正比的,但是很多专业技术很好的人才,由于年龄、学历等种种问题没能取得相应的职称,这部分人的待遇始终得不到提高,极大的影响了此部分人的工作热情,工作上会出现负面情绪,对这部分人,后勤应该成立专门的内部评审机构,对其中确实技术高、水平好、服务优的人员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提高此部分人的待遇,这样能使真正有水平的人的福利待遇有所改善,对提高服务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要适当提高计划外用工待遇。计划外用工的现状是,一是工作量大;二是待遇低;三是职称道路狭窄;四是年龄偏大,高校后勤部门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制定合适的政策,提高计划外用工的福利待遇,确保计划外用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后勤工作中去,并且通过待遇的提高,可以吸引年轻人才参与后勤事业建设,为后勤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确保后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探索性的成立后勤发展智囊团

后勤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后勤发展智囊团,为后勤发展出谋划策,探索后勤发展新路子。

篇5:部队后勤队伍存在问题

政治工作是部队的“生命线”,其作用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安消防部队政工干部是党的干部和公安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政方针和部队指示决议能否在公安消防部队贯彻落实是部队政工干部肩负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当前,公安消防部队基层政工干部队伍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在消防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方面起到主力军作用。但从当前基层消防部队政工干部队伍实际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制约队伍建设健康发展的实际问题。笔者就结合部队实际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目前基层消防部队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政工干部配备“先天不足”。目前,基层政工干部的成份有两个突出的部分:一是一部分政工干部是从战训岗位或防火岗位上转过来的,属于“半路出家”,尤其是从防火岗位上转过来的干部,有些同志从来没有接触过基层部队,对基层政治工作缺少经验,这主要体现在大队一级;二是部分政工干部从地方院校或军队大、中专学校刚刚毕业后就充实到基层中队的政工队伍。地方大学生进入部队前,虽然经过半年或一年的实习,但由于刚刚接触部队,对基层部队政治工作缺少认识、缺乏经验。而从部队大、中专学校毕业的干部,基本上是由部队战士提拔出来的,虽然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军校学习,但他们实践基础薄弱,经验缺乏,手段单一。

(二)政工干部后备力量初显不足。部队在以往政治工作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政治理论功底扎实,吹拉弹唱等实际工作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传统型“老政工”,有力地推动了政治工作的发展。但随着社会形势变化对政治工作的新要求,政工干部队伍面临着转型的趋势,需要新的理念、思维和工作方式、工作技能。但一方面随着“老政工”的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在基层“挑大梁”、“担重任”的人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年轻的后备力量在继承传统上不够,创新成长上不足,政工干部队伍有青黄不接之虞。例如,在调配基层教(指)导员时,备选干部往往是“能说的不会写”、“能写的不会上课”、“能做宣传工作的不会做党务工作”,后备干部虽多,却也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难以找到能力全面的合适人选,造成了“推拉上岗”、“勉强为之”、“先结婚后恋爱”等尴尬局面。

(三)政工干部业务能力差或滞后。当前消防工作一年比一年任务繁重,虽然,各支队在年初政治工作计划中也制定了政工干部培训、政治工作例会等政工业务培训学习计划,但大多因忙于其他工作而无法落实培训学习制度。目前大多数基层政工干部都没有经过正规的政工专业培训,没有系统地学过政工业务知识和管理学、心理学、逻辑学、历史学等基本知识。导致对政治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不了解不熟悉;对民主集中制、“七项组织制度”、《政工条例》理解不深,党务工作不精通;对党的历史、政治理论学习不深不够系统,对如何做好新时期基层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认知、探索和创新。

(四)政工干部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由于消防部队体制的特殊、岗位的差异,致使多数基层政工干部主体责任意识不明确,整体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大队一级的政工干部注重于防火监督工作,疲于应付监督检查、会议汇报、跑上跑外,对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顾及很少甚至没有,也就谈不上对政工业务知识的钻研与学习;而基层中队的干部由于安全工作压力大、火灾救援危险性大、管兵带兵责任大,再加上受经济利益、成长进步、社会接触面窄不利于专业安置的影响,部分基层中队的干部则十分向往防火或机关的工作岗位,在感到进防火岗位无望、政治进步与防火岗位或机关岗位的干部没有差别的情况下,就丧失了进取心,主体责任意识一落千丈,致使基层部队的政治工作滞后于部队正规化、规范化、科技化建设。

(五)对官兵的影响力感召力不强。新形势下,兵源的科学文化素质、知识水平普遍提高,社会接触面相对广泛,思想比较活跃,尤其是在网络电子等信息科技方面许多都高于基层干部。有的政工干部自身的思想观念陈旧,不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知识更新慢,导致在实际工作当中,知道得比官兵少、讲不过战士。不少政工干部不善于使用现代传媒手段,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教育停留在一支笔、一本书的阶段。大部分政工干部除了具备政治工作的能力素质外,自身在军事训练、行政管理、后勤工作、组织指挥、执法执勤等方面的能力素质比较欠缺,致使政治工作与部队建设结合不够,缺乏针对性,也影响了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为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能力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有些基层政工干部却不用心钻研业务知识,不注重学习信息网络知识,不主动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在与官兵面对面交流时一味以“官者”自居,往往会出现说不过、论不赢、讲不清、摆不透的现象,削弱了政工干部的感召力和威信。

二、加强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一)不断优化基层政工岗位人员配备结构。政治机关是党委的工作机关,在政治机关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在加入政工队伍之前,要严把“四关”:一是入口关。对拟调入政治机关工作的干部,要采取边培训边考核的办法,坚持不缺编不调入、看不准不调入,做到先出后进、宁缺勿滥。二是廉洁关。政治机关干部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因此要把那些严于律己、严守规矩,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力所缚,不为私欲所动的干部选调到政工队伍中来,树立政治机关的整体形象。三是资格关。优先选调德才兼备、业务能力强的干部进入政治机关工作,在年龄结构上要形成梯次,实现老中青三结合。四是心理关。选调心理品质好的干部进入政治机关工作,组织政治机关干部进行心理测查,开展心理辅导,参加作战和重大行动,强化心理训练,历练心理素质。

(二)加大对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培训的力度。目前,基层政工干部的来源主要是正规警校毕业生、地方院校招收的入警大学生,还有短期培训班成长的干部,由于入伍提干的渠道不同,基层干部素质差异较大。因此,要区分层次,突出重点,明确培训目标。在培训对象上,对于警校和地方入警毕业生,要突出实践岗位的培训锻炼;对短期培训班生长的干部,要突出文化知识的学习掌握。在培训组织上,对于基层难以组织的专业科目,要发挥培训基地的作用,举办宣传、干部、组织、纪检干事以及政治指导员、政治教导员培训班,解决基层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同时,各基层单位要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措施,采取以会带训、代职锻炼、在岗学习等形式,加大对政工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

(三)以过硬的本领不断提升表率感召效应。作为政工干部,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在官兵中的威信。因此,必须在能力上高人一筹,境界上高人一层,自律上严人一格,以纯洁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凝聚班子、感召部队、促进工作。一要做勤奋学习的模范。新形势下,政工干部要积极适应部队建设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要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自觉做到把学习当作任务,当作需要,当作责任,坚持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精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补什么强什么,力求学好根本的,精通本职的,涉猎边缘的,努力使自己的知识有新增长,境界有新提高,工作有新建树。二要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要以知恩的心态看待组织,以知责的心态看待事业、以知足的心态看待得失,时刻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一心扑在基层建设上。在工作任务面前敢叫“跟我来”,在作风纪律面前敢说“跟我学”,在困难挫折面前敢喊“跟我上”,在复杂问题面前敢讲“看我的”。要注意从小事做起,做到出操站在前、训练走在前、劳动干在前、执行任务冲在前,以自身的良好形象,带动和影响部队。

(四)基层政工干部自身要做到淡泊名利。基层政工干部要克服各种名利思想,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做好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道德修养。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真理,抵制错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谦虚谨慎,真诚待人;要雷厉风行,认真负责。反对弄虚作假、拨弄是非、言行不

一、不关心官兵疾苦的不良作风;坚决克服各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公道正派,热心服务,坚定执着,乐观向上,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二是要耐得住寂寞。要耐得住职务升迁上的寂寞,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在名利上要有勇于谦让的宽广胸怀,在个人进步上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耐得住经济上的寂寞,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不为钱所动,不为利所困,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要耐得住生活上的寂寞,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把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当成一次实践锻炼。

(五)进一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上下功夫。消防部队各单位要本着“注重实绩,鼓励竞争,择优选升,赏罚分明”的原则,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和措施,建立健全评选表彰制度,并把评选活动与立功受奖、晋职晋衔挂起钩来。要打破常规,做到不以任职长短划杠杠,不以资历深浅定框框,不以个人亲疏分厚薄,对那些爱岗敬业、业绩突出、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政工干部要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充分发挥其才干,提拔重用,对各岗位中涌现出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使其政治上有荣誉、岗位上有地位、物质上有利益,形成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氛围。

篇6:部队后勤经费保障问题小议

近年来,我们财务工作以党和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和军队的规章制度为依据,立足现有经费,精打细算、强化管理,从严格经费开支入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的新路子,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经费向基层倾斜的政策,为基层官兵创建了良好的训练、生活环境,也为防火、灭火工作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使我局出色地完成了灭火救援任务,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经费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预算编制不按程序,内容不符合要求。部队经费预算的编制,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复杂又重要的财务活动。部队各级预算单位编制年预算经费时,财务部门首先要核准实力,了解当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掌握单位家底经费后,组织各个部门编制详细具体、符合实际的分项经费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预算,参照往年经费执行情况,结合党委确定的当年中心工作任务,编制单位本预算草案,报经党委审批;预算批准后,财务部门再给各个部门下达预算经费指标。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年初预算不及时,致使经费开支盲目无序,有多少花多少,工作没有计划性、没有重点。有的单位预算草案考虑不全面,有遗漏项目,造成预算与实际相脱节,有的单位预算项目列支内容不具体,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二)不严格执行预算,经费超支项目多。单位经费预算批复下达各部门后,财务部门应严格执行预算,不得无理由地办理任何超预算开支,如确需追加经费的项目应上报党委审批后方可追加经费。但在工作中,常常有单位实际支出与预算安排相脱节,没有按年初计划将经费支出放在工作的重点问题上,这就失去了预算的作用,同时也没有达到宏观调控的效果。

(三)没有严把审核报销关,存在账目处理不规范问题。有的单位制定了一系列经费报销制度,但财务人员碍于面子,并没有按要求按标准卡住经费,对票据的审核不仔细,有些原始发票填写内容不全,招待费支出控制不严等等,有些帐目处理不规范,经费标准把握不准。

(四)有的单位基层财务管理薄弱。有的中队司务长兼任职务较多,基础差,平时学习时间少,致使经费开支较乱、不能按要求正确处理账务等。

二、解决经费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经费管理,提高调控能力。当前,由于受国家财力所限,部队经费供应面临着诸多困难,也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为做好消防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现有的经费供应下,管好用好经费,真正做到投向合理,投量节约,使用有效,对部队提高经费质量和使用效益是十分必要的。第一,集中财权,党委理财。由于消防部队既担负着防火、灭火的重要职责,又担负着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任务,部队财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其它方面的工作。因此,党委要坚持加强财务管理,保障经费供应和面向部队,服务基层,始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一支笔”审批制度,做到集体理财,科学管理,“财”尽其用。大项开支党委要集体研究决定,花钱看“家底”,办事看缓急,开支看效果。在安排使用经费时

对部队建设全盘计划,借鉴经验,总结教训,实施正确有效的调配,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使有限的部队经费在宏观调控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第二,严格预算、遵照执行,人常说“凡事预则立”。在经费管理中,加强预算更是起着“龙头”的重要作用。每始,首先要求各部门依照本年工作计划,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详细的开支计划。作为财务部门则根据经费标准,切实把握经费来源及标准、本工作任务、部队实际保障能力,本着量入为出、计划不留缺口、预算不出赤字的原则,通盘考虑各个相关因素,经过多次商议讨论,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报经党委讨论通过。预算执行中,如有确需追加经费的,要严格遵照要求报批,严禁乱开经费口子。并且在季度末要及时做好经费开支分析报告,及时掌握经费流向、流量、从严控制经费借款,从而有效地克服经费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编制中不尽人意之处,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也为来年的预算编制提供了可参照的样本。第三,合理配置,落实经费。在经费使用问题上要合理配置经费使用结构,本着为基层官兵服务的精神,坚持经费向基层和边远艰苦地区倾斜的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部队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完善财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加强经费管理,我们要从强化制度意识入手,从完善规章制度上,落实管理措施。首先根据军委、总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率先出台了出差借款、日常报销、经费审批等相关具体规定,励行节约、制止浪费奢侈。在经费报销上严格规定标准予以开支,超额部分自理;对于各县市来局办事的干部一律在机关食堂就餐等一系列节约经费开支的相关规定陆续出台。在一段时期的规范化管理之后,出差经费超支、招待费开支较大的问题随之减少了。同时,各基层后勤部门也相应制定了《营房营具管理规定》、《被装库管理规定》、《给养库管理规定》、《消防大队(科)财务管理实施细则》等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其次,严格审核,严把报销关。大项经费开支事前要经党委会讨论决定,报销时手续齐全、签字符合规定才能予以报销。对于无经费保障、不符合开支范围、凭证不完备、违反规定、发票不符合要求、开支超标等都坚决不予报销。在一系列日益完善的制度约束下,机关日常消耗性经费开支呈下降态势,有效地节约了部队经费,提高了办事效率。再次,加强审计监督。多一分监督,就会减少一分疏漏,有效的监督也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经费保障范围的扩大,部队财务监督也越来越重要,监督体系也越来越复杂。只有在完备的监督体系下,财务人员才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各财务工作环节的分工和协作才可能遵守共同的程序和节拍,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发挥部队的财力保障作用。各单位除了加强经常性财务监督检查外,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增强单位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揭露存在的错误弊端,制止收支过程中违反法律、法规、制度、财经纪律以及侵吞国家财产和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财务监督机构要进一步拓宽监管领域,不断改进监管方法,找准监管重点,提高监督质量,正确评价财务管理成果,合理实施奖惩,提高经费效益,保证部队建设和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建立健全经常性制度化的审计监督和财务监督。各级财务应根据职能权限,搞好本级财务的审计工作,对下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抽审和复审,检查指导各单位财务工作。要充分调动各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支持各大队开展的各级审计监督工作。坚决杜绝财经法规流于形式,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失之于软,失之于偏的现象。各级财务监督部门必须依法认真

履行职责,防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各级党委对遵守财经纪律和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好的单位、部门、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反财经纪律的单位和个人依法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三)提高人员素质,发挥管理职能。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大趋势之一的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而会计人员作为社会经济利益的见证人和协调者,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曾经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更面临着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和解决新问题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的核心要素是知识、经济的发展,单位效益的高低,将取决于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利用程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防部队财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财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财务工作质量的关键,对部队各方面的建设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要切实提高新形式下部队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必须造就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善管理的干部队伍。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财务人员身居“管钱”这一特殊的工作岗位,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立志献身消防事业,努力为基层服务,廉洁奉公、克勤克俭、模范执行和维护部队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敢于同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作斗争,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二是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财务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爱岗敬业、精通业务,不断学习各项新的财务标准制度和规定及财务工作程序,了解与财务工作相关联的知识,为发挥管理职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掌握好科学技术知识,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应用财务管理知识做好财务分析,用有限的经费谋求最大的保障效益。要摈弃“管帐先生”的偏颇看法,在市场经济发展时期,财务工作不仅是一种事后记账的单一记录行为,而且还是一种通过一系列数据的记录、归纳、分析来判断某项决策的可行性,为如何进行操作提出更为切实有效的建议及得出事后分析的管理程序。如何加强经费管理,不仅要从微观数据入手,而且还要依赖于宏观调控,更大可能地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党委决策提供科学、切实可行的依据,使有限的部队经费发挥最佳使用效益。由此可见,选择财务干部是关键,增减和造就人才就更重要了。所以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仅仅靠埋头苦干是不行的。要选择多渠道、全方位的人才增减途径。一是选择地方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地方大学生有着头脑灵活、工作热情高昂、知识丰富等优点,将这些新生力量充实到部队里来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思路和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地方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生兵在部队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的作用。二是正规培训与函授、自学考试相结合。正规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周期长,不可能满足财务工作的急需。因此,在做好正常财务工作的前提下,搞好人才培养,提高素质,就要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在职培训,使财务人员在不脱岗的情况下完成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以达到提高财务管理的目的。三是部队培养和地方培训相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军地两用人才互补性增大,再者消防队与地方联系又很多,及时学习地方的财务知识很有必要。一方面使部队财务人员不断学习借鉴地方好的经济管理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部队和地方的人才交流,使部队财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宽视野,在必要时能发挥自己特长,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四是局一级的财务人员要多下大队、中队及时了解司务长的工作情况。消防部队的司务长大多身兼数职,平时训练疏于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局级财务人员更应积极组织司务长多学习,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加强中队财务的制度建设和账目管理,而且经委会也确实各司其职,司务与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四是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定期考评财

上一篇:北京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下一篇:生产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