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6-19

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精选9篇)

篇1: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学习后继职业技术课程和从事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教学实践经验等,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考核环节、师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有其鲜明的特点。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其中重点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高职教育要求、学生素质特点以及笔者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实践的经验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1、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1]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才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教师一般来自中专院校或本科院校或研究型院校。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理念和本科教育理念都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高职教育文件,高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院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建筑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的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高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2、优化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职业基础课程,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整合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结构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学习有关职业技术课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由于它以物理学、数学为基础,知识点多,难度大,并且高职教育要求减少理论课时,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甚至还有些同学在高中学习文科),因此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优化教学内容。对于后续的职业技术课程以及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暂时用不上的知识点不在课堂上讲授,鼓励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自学方式去拓展视野;对于难懂的知识点注重实践应用而弱化理论推导;对于在教材中整合不当的问题进行修正。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必须讲透,不能完全受课时的限制。比如平衡条件、内力,是强度计算十分重要的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计算结构简图,表现形式又不相同,初学时很容易迷惑。因此在在授课时,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合理安排课时。

总之,讲授的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让学生感觉它有用,而不是难,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

受,很少能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模式下很容易疲劳,养成依赖性,思维懒惰、僵化[2]。而高职教育不仅仅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相应的教学模式也应转变为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启发、引导、讨论、自我发现下掌握知识。

4、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授课时,不能单一采用课堂讲授法,而要积极采用更适合学生积极参与的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等[3],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挂图、构件模型来演示结构或构件的受力和变形。

5、抓好课程考核环节[4]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采用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纪律性、作业表现、考试成绩,重能力和素质的全过程考核[3]。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等方面,分别占有一定的权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让学生对阶段性学习进行检测,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以后继续学习找准努力的方向;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计算题,题型丰富多样,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程度,力学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等。

6、加强师生交流

我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重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谈心,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以及自身授课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调整安排授课形式、方法和手段等,力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以后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教育贡献一份力量。参考文献:

[1] 丁晓玲 曾桂香.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力学教学与教学改革交流会学术论文集,2006

[2] 张亚芳 禹奇才.建筑力学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刍议.广州大学学报,2002(3)

[3] 张立柱 关于《建筑力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辽宁师专学报,2005(1)

[4] 罗银燕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科技信息,2006(5)

篇2: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模式需进行改革,多元化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力形成,最终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以适应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

作 者:李芳 作者单位: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惠州市建筑学校,广东惠州,516007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42.0关键词:多元化教学模式 空间想象力 启发互动式

篇3: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需要, 掌握建筑工程所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具有建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专业能力, 能在建筑施工企业及相关单位从事以施工员为主要岗位, 以质量员、资料员、安全员等为拓展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筑结构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教学过程教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方面:教师自身缺乏实践工作经验, 不清楚本课程到底承载了对学生何种能力的培养;不知道对照岗位职业标准确定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陈旧, 理论偏深, 力学计算多;教学方法仍是本科理论知识传授性, 以理解和记忆知识为根本目标,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学习。二是学生方面:文化基础差, 自主学习能力很欠缺, 很多同学不会学习, 只希望考前突击, 及格就好。三是保障措施方面:高职的特点就是多实践操作, 但是很多学校实训条件难配套, 教师和学生想实践却难实践;学院对于强化教师对高职理念的学习与自我学习不够重视。因此, 有不少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由满怀热情到逐渐觉得枯燥难懂, 最终放弃学习。学生去顶岗实习时根本看不懂图纸。如果仍沿用既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发生学生厌学, 教学难教的尴尬局面在所难免, 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 最终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结合多年一线施工管理和教育教学的经验, 对照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 坚持以培养学生结构施工图识读的技能为目标, 以“够用、适度”为原则, 对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优化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 明确课程目标。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筑工程施工员。《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学习目标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掌握建筑结构的基础知识和混凝土平法制图的规则, 能对施工现场的钢筋安装质量进行独立检查。二是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结合建筑施工图识读整套图纸, 培养图纸会审的意识和思维。

(二) 更新调整教学内容。一是以能力本位为目标, 依据施工员岗位职业标准优化教学内容, 打破传统知识传授型体系和教材框架, 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增加和组合, 淡化结构设计, 侧重对平法制图规则 (11G101图集) 和识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大量的识图练习增加对学生结构识图能力的培养。二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中国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 钢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钢结构应该单独设置课程进行专门的构造和识图学习。三是增加钢筋工程量计算, 通过计算理解平法制图规则。四是根据“立德树人”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在课程中明确插入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如安全第一、质量为先、精益求精等。

(三)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1.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运用投影仪和数码影像等技术手段, 将《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构造制作成PPT课件, 甚至利用BIM软件构建钢筋骨架, 生动直观展示给学生,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果。

2.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除了可以深入交流讨论结构问题, 传授典型结构做法, 还可以通过设置不规范的钢筋构造, 让学生通过找错、纠错来提高学习的兴趣, 增加对构造的理解和认识。

3.采用现场式教学。利用实训中心完成的框架结构项目, 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现场教学, 让学生在直观面前理解抽象。教师可以利用梁中比如钢筋直锚和弯锚如何判断梁的连接位置、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平直段长度等布置任务, 启发学生寻找答案, 最后结合所学知识点评,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加深学生对钢筋的认识, 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采用模型制作法教学。教师可以设置实训课, 通过布置梁的平法标注习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钢筋成品进行梁的上部筋、下部筋、构造钢筋、拉筋的安装和绑扎, 然后小组间交叉检查, 提出存在的问题, 最后老师点评打分, 来

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设置结构施工图识图专周实训, 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实训指导, 强化对学生平法识图和结构图识读能力的培养。

(四) 改革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一是弱化期末考试, 强化过程考核。改革后的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只占40%, 把学生的态度、表现和过程性成果作为过程性考核的依据, 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二是期末考试也由传统的考试变为带图纸、图集、课本、笔记等学习资料进考场完成识图任务。三是通过参加全国鲁班杯高等职业院校识图技能竞赛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赛促改, 以赛促教。四是利用建筑结构识图专周实训的成果来反馈教学的实际效果。五是跟踪学生顶岗实习乃至毕业后的工作情况。

(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学能力。学院应多邀请高职专家来校做关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讲座;学院内部应加强相互间的讨论、交流和学习;教师自身应加强学习;教师应积极参加企业实践, 增强实践操作指导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在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参考文献

[1]黄正东.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课程教改实践与探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3

[2]姚琦.浅谈“建筑结构”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0

篇4: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建筑结构CAD 案例教学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185-01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完全取代了过去工程师建筑设计方式。《建筑结构CAD》成为各大高校的建筑工程专业一门新兴课程,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与其他的传统的课程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就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浅谈一下作者教学的体会。

该课程是一门计算机的操作课程,更是一门专业知识的应用课程,它是在学生完全修完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后开设,在学生基本掌握结构设计的基础,讲授PKPM系列软件以及其它的结构设计软件的操作和结构施工图绘制方法,该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软件的操作,更要求学生对以前所学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应用有综合认识和提高,使学生把以前学习的专业知识集中体现在设计软件的参数输入中。所以,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做到在培养学生利用软件进行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对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 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软件操作讲解与建筑结构基本原理讲解并重的方式,计算机技术的普及PKPM软件交互式界面,使学生对PKPM软件的具体操作便得十分容易掌握,但大多数学生却对软件界面中要输入的设计参数无法确定。在实际的工程结构设计中,像结构类型、基础类型、构件尺寸、柱网布置、钢筋的直径和强度等这些数值均不能由计算机完成,要由工程师根据个人的经验确定,但这些数据对工程的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又较大,这就涉及到工程师的结构概念设计问题。

什么是概念设计呢?结构概念设计是依据个人经验,结构建筑的功能要求,结构的安全等级、当地抗震设计等级、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的定性设计过程,主要是包括结构体系、基础类型、主要构件的几何尺寸等等。

但是在专业教学中,常常是只重视构件和力学概念讲解。特别在专业课中,单项计算练习很多,结构概念设计的内容锻炼没有,近年来,随着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手算过程训练大大削弱,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的依赖,结果综合结构判断能力下降,整体结构体系概念模糊。不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目前的结构计算软件总是存在着一顶局限性、适应性和近似性,并非万能。所以讲建筑结构CAD不能只讲界面和操作,更应增加对软件内部计算原理内容的讲解。笔者认为,对软件输入参数讲解的重要性,往往超过界面本身。

教学中,结合工程参数的输入,逐步讲解工程参数和软件的工程实际简化,并让学生通过手算部分构件与计算机计算结果比较,并进行校核,使学员不仅掌握了结构计算软件的应用,还了解了计算软件的计算简化原理和计算软件的简化误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 引入案例教学法

建筑结构CAD课程是建筑工程专业计算机的操作与工程结构专业知识应用为一体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对软件的操作,更要求学生对以前所学建筑结构类课程知识应用,培养学生对各种工程实际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所以本课程比较容易实现案例式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首先应选择真实工程设计案例,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另一方面增强学生实际工程观念。同时应考虑工程规模、类型,一个好的案例,应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贯穿大部分教学知识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学习。作者引用南京某框架式结构的多层办公楼及防空地下室设计作为工程实例,结合课程教学三大部分内容是: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PMCAD);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SAT)、防空地下室计算,并结合本人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对各个环节中容易出错的内容重点讲解,以帮助学员尽快通过全部设计计算作业的完成。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案例教学法在该课程中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改为了以老师为中心满堂灌输的状态,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结合起来,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示范,让学员去动手、探索、思考,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3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采用的是实际工程项目,给出学生的工程设计条件全部来自工程实际数据,让学生自己做项目的设计相关参数进行选取更能锻炼学员综合解放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可以采用手算的方法来检查的正确性,保证结构设计信息、计算信息等输入的正确性。如通过对连续梁中间一跨的手工校核,检查计算结构与实际手算的误差;通过对中间区格单块楼板的计算,来校核和学习荷载输入的正确性及了解计算机计算模型与手算的误差。应让学生知道计算机计算合理是否合理,以及计算机计算的局限性,并对计算机计算结构时行安全性的评价和判断。

教师应对分析结果文件的常见问题给予总结说明,然后由学生对自己工程项目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参数不合理的原因,提出改正措施,修改后再计算,分析后再修改计算,直到找到理想的结果。同时,针对PKPM软件内部计算模型的讲解,鼓励学生对局部构件手算校核,使学生对软件有更深入的认识。

当计算机自动绘制出施工图后,让学生了解施工图后处理过程,教授学生正确应用不同的软件修改施工图,例如,在楼板修改过程中,在PKPM模块中的修改钢筋位置或编号,往往比后较在AUTOCADKK中修改要容易得多;同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制图标准,正确修改机绘施工图,要求工图绘制符合规范、标准,保证施工图的完整性、正确性和表达清楚。

在教学过程中会综合运用到大量以前所学的混凝土结构、建筑抗震、地基基础、工程制图标准等专业知识,结构实际案例,可以提高学生实际工程意识,并可以使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工程实例的模型参数输入,施工图的计算机绘制后,常常使学生都会觉得自己的专业技能有飞跃式的进步,有强烈的成就感,从而更加激发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4 结论

在教学中,教学老师应根据实际工程设计经验,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强调软件操作与软件结构计算原理讲解并重,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讲解,使学员得以掌握软件操作和基本参数确定,并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上的工程案例的全部计算和施工图绘制,同时强调学员结构概念设计能力的培养,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真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任爱珠,张建平.建筑结构CAD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篇5: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力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力学》为例,主要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建筑力学》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往往认为《建筑力学》最难学,也是考试及格率最低的一门学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笔者从《建筑力学》入手,试图构建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与数学、物理有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整体不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建筑力学》非常吃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建筑力学》前几次的课程中还能跟上进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在力矩这节的知识点上开始觉得吃力,认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有部分学生放弃努力,等到这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他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根据学生状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力学》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亦千差万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甄选

1.精选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类《建筑力学》教材有很多种版本,有相当一部分与本科院校教材相似,内容较深,并不是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建筑力学》教材,这点很重要。教材内容既不能太深,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也不能太浅,知识体系不连贯。

2.甄选教学内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在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知识点,这就需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甄选。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相关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在甄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建筑结构》的需要,因为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建筑结构》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梁板结构,以及在实际工程里用得比较多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应的,《建筑力学》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其中,重点部分是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用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面。 由此可见,《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孤立教学。《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服务的,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重在应用,强调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培养,所以《建筑力学》里很多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只需要讲授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够用即可。鉴于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授课教师可以尝试为同一人,这样能够准确把握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前后联系。笔者和同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执行的,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在《建筑力学》教学活动中略微提及《建筑结构》的内容,在《建筑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回顾《建筑力学》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法,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应统一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思路。针对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力学》难学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为:课堂讲授(定理讲解法、案例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教法与学法交织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2.上好习题课。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上好《建筑力学》的习题课,它是《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模块时,应及时进行习题课的练习,如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这三部分通常是习题课的重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好每一节课。同时,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掌握,结合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讲完知识点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堂内消化,不能急于讲解下一个知识点。笔者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一直秉着宁缺毋滥、宁精勿多的教学理念,力求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个,不贪多,不提倡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性和广泛性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深远并有辐射作用。所以,在《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共同努力,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好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并与其关联课程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寿梅.建筑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春梅.提高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8,(3).

[3]章鸿雁,韦东生.谈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篇6: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作者:王丽 杨文军 葛科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0年第14期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现状,文章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教学方法及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 课程设计 教学方法 课程考核

[作者简介]王丽(1978-),女,河北邢台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测量与结构设计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杨文军(1977-),男,甘肃白银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建筑测量及施工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葛科(1977-),男,安徽马鞍山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施工管理和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河北邢台05403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1-0137-0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用以培养学生测图、识图、按图施工放样、变形监测等方面的技术技能和动手能力。多年来,该课程过分强调知识而忽视能力训练,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理论轻应用,知识陈旧、僵化,实践训练内容不足,无法落实“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为提高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近年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衔接,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思路,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实效。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与建筑工程测量的工作过程相一致,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选择课程学习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任务的设计上由简到繁,由实训到实操,形成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1.课程教学内容以建筑测量工作过程为导向。与行业、企业、毕业生、业内教育专家、专业教师五方人士一起具体分析了建筑施工测量的实际工作过程,并通过分析它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以及知识的覆盖面,设计了建筑平面图测绘与建筑施工放样两大工作项目。建筑平面图测绘内容按照平面图测绘的工作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工作任务训练到综合工作项目训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建筑施工放样的教学内容以实际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过程为主线,根据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安排教学内容与顺序。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实际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工作过程和实际高层建筑的主要施工测量工作过程设计了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教学内容和实训任务,以及高层建筑施工测量的教学内容和实训任务。整体教学内容的设计既符合以建筑工测量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又符合知识的学习掌握过程。

2.课程设计以行动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以任务为载体开展工作页设计,每个工作任务设计工作页,在工作页中明确工作任务及其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咨询信息。由学生来自行制订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按照自主制定的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最后对工作任务实施成果进行自评。然后教师再对其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设计适合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工作任务,提供相关专业知识、咨询信息,辅助引导学生更准确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与实施。并将实训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考核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重要因素。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能力本位的课程考核。改变以往注重理论知识考核以及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的方式,采用注重课程实践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实训工作任务进行考核,并将其考核成绩纳入课程考核成绩。而且将仪器操作考核成绩与高级测量工考核相结合,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建筑工程测量学习领域课程针对典型工作任务,依据工作过程开展分析,施工总平面图的测量工作过程分别为“测图准备—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总平面图绘制与修饰”;建筑施工测量的工作过程则依次为“测量方案设计—建筑控制测量—建筑物定位—建筑施工测量—测量资料整理—建筑物沉降检测”。

由于建筑形体结构的复杂性,导致建筑施工测量这一典型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工作过程相同,但因结构的不同实施步骤既有重叠又有变化,因此,依据建筑结构不同选取三个项目载体,即多层建筑施工测量、高层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多层建筑施工测量可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学习,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结合建筑结构等要求,加以提高和拓展。

三、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任务教学法。本课程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实训工作任务,使实训工作任务具有真实性。教学过程中以测量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任务训练,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的方法。突出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每堂课设计工作页,实现“讲解分析工作任务(咨询)、制订工作计划以及测量实施方案(计划)、测量前的准备(决策)、测量工作任务实施、测量工作的检查、工作任务评价”的六步法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强化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实践教学采用小组授课方式。为使探究性学习落到实处,实践教学采用小组授课方式,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分配人员按照能力强弱和性别进行合理搭配,指定组长,明确责任,既使各成员得到锻炼,又强化成员间的协作关系,使学生形成互帮互学的风气,增强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2.引入多媒体教学,简化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诸多媒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课堂气氛活跃、生动。同时,我们将实践环节录制成录像,清晰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深刻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工作内容与技能。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信息,增加学生对测量仪器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仪器操作方法和使用原理,通过Flash动画展现出来,使学生通过更为直观有趣的动画学习枯燥繁杂的工程知识。通过工程施工录像,补充工程现场实践时间长、实现困难的不足。

3.强化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课程组已经在网络教学资源网站上建立了课程教学标准、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视频、习题、工程实践、相关资源等,并向学生免费开放。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网络支持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让学生在课外网络环境中可以完成课堂学习、向教师提问、提交作业、在线交流、单元测验等学习任务。

四、课程考核制度的改革

1.实行考证制度。要求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学习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后,参加河北省劳动厅的“高级测量工”技能鉴定,取得高级测量工技能合格证。实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取得毕业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通过考证,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兴趣,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为此,我系和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联合,专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和考核。根据河北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要求,编写了《工程测量职业技能测试试题库》,使学生进行测量技能训练时有明确的操作要求和评价依据,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2.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考核中,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并制定具体的成绩评定办法。在设置考核方式时,实践与理论结合,有以考核专业能力为主的实训工作任务考核,有以测试认知水平的知识考核。理论知识考核采取教考分离的考核方式,占总考核成绩的40%。实训工作任务与仪器操作成绩考核,占总考核成绩的60%,其中包括单项技能项目考核和综合技能项目考核。单项技能项目考核为测量仪器操作考核,教师制定具体的考核方法及考核标准,每个学生逐一进行操作考核,现场评定成绩。此外可以将高级测量工考试成绩换算为单项技能考核成绩。综合技能项目考核主要指校内施工测量工作任务考核,教师制定测量基本工作实训任务,设计工作页,包括工作任务目的—实训工作任务内容—实训工作任务实施过程—实训工作任务成果。学生在给定时间内分小组共同协作完成测量任务;同时配备学生实训自评表与教师评价表,指导教师通过实训指导过程、学生自评情况和工作任务完成成果来评定学生的综合实训成绩。

[参考文献]

篇7: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结构化学教学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李 炳 瑞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兰州 730000)

结构化学是现代化学的一个支柱,主要内容是原子、分子和晶体结构及其与物质性能的关系。著名化学家唐有祺院士说过: 在自然科学中,探明物质的结构始终代表着基本理论研究的一个头等重要的方向。现代文明三大支柱——能源、信息、材料都与结构化学密切相关,近代化学日益注重对物质微观本质的探讨。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R.Hoffmann还说过:“化学理论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一种思维体制,以总结更新知识”。结构化学作为高校化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不仅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而且训练学生从微观层次看问题,深刻理解“结构决定物性”的基本原理,对于素质教育也很重要。另一方面,结构化学又比较难学。一是理解分子、晶体内原子的空间排布结构和电子结构需要高度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二是作为结构化学理论基础的量子力学,具有复杂的数学结构和深刻的哲学意义。因此,结构化学教学现代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多年来,一些院校的教师对结构化学的教学改革作了许多研究,提出不少真知灼见。

我们在教学改革方面也做过一些探索,先后在《化学通报》等刊物发表“原子轨道概念及其图形表示”、“对于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图形常见误解的辩析”、“如何理解分子势能曲线及有关概念”、“晶格能与Madelung常数”等多篇教学论文。不过,涉及的主要还是教学内容中一些具体问题。1992年,第12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以“化学在演变中”为主题,反映了国际化学教育发展、改革和研究趋势,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需要从教学思想方法、内容、手段多方面探讨教学改革。1997年开始探索结构化学教学现代化的问题,1998年得到教育部和校、院资助,主持国家理科基地创建名牌课程项目,编写制作《结构化学》多媒体教材并用于教学,2002年入选“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3年入选全国名牌课程、兰州大学和甘肃省精品课程,2004年6月,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最近被评为2004国家级精品课程(公示期)。下面谈谈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

一.对教学思想方法的探索和改革。

1.现代化教学应当体现开放性。开放性教学是个大概念,从广义讲,让学生到自然界、社会上去学习都属于开放性教学;从狭义讲,就是课程教学的开放性。与科研相比,基础 1

课教学内容相对成熟,如何体现开放性需要探索。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基础课教学也涉及一些科学上尚无定论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从应试教育看,忽视或回避这些问题最简单,而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那样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现代化教学需要体现开放性。例如,我们在讲授分子对称性后,引出生命起源中的对称性破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然界最初出现不对称合成的可能起因是什么。企望有些学生思考生命科学中这个长期未解之谜,这对训练思考力很有好处。或许他们中某一位将来能解开它。又如,纳米材料既有新奇功能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又对生物体具有已知和未知的潜在性影响。文献很少提及后一点。我们讲了这两点,让学生关注事物的两面性。这类问题适当引入,能给学生留下思考余地,启发他们涉猎相关领域,利于提高辨别能力,了解什么是科学正在探索的问题,什么是伪科学。开放性教学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创新实验等活动中。向学生介绍参考书,不仅有教科书和习题书,也有世界科学名著、科普名著、科学史等书籍。多媒体教材还建立一些超级链接,鼓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对感兴趣的问题地写一些小论文,如“分子元件前景展望”、“球碳家族的发现与思考”、“结构化学与纳米技术”等。有价值的信息是无形的财富,著名结构化学家L.Pauling一生很多成就与他重视信息有关,而他最终未能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也与信息中断有关,21世纪的结构化学内容迅速增加,教材永远只能涵盖一小部分,学生必须从开放的天地获取信息,适应化学演变。

2.注重启发引导。教材中还辟有“浮想联翩”栏目,引导学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例如,讲第二周期双原子分子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同族元素倾向于形成多原子分子;讲完所谓的“成键三原则”,联系20世纪80年代才合成的二硅烯、二磷烯,思考这些单体不稳定的原因和如何稳定;讲NO分子结构时介绍199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和NO的生理功能;……。不妨说,这是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捕鱼”的“池塘”,是“下海捕鱼”前的准备。

3.注重正误对比。对一些重要概念,不仅讲如何正确理解,还要辨析常见误解,分析其原因。例如,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界面图的区别;径向密度函数图与径向分布函数图的不同;讲分子的旋光方向与人为规定的构型命名概念的不同;讲CsCl型晶体的点阵属于立方简单,还要说明为什么常有人将它误解为立方体心;……。只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理解,并不能避免常见误解,从正误两方面加以辨析,则能学得更清楚。

4.注重分析与综合。例如,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各种图形表示,采用列表方式加以分析与综合,以便学生了解这些相关概念的关系。

5.由“教师教-学生学”逐步向“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提出了“授

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的著名论断。教育学家叶圣陶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当今社会对素质教育越来越关注。有人提出:把“教师教—学生学”变为“教师—教学生学”。这些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意都不是否认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性,而是更强调传授方法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授之以渔”远比“授之以鱼”难得多,从教师来说,需要更高的教学水平、更深厚的科研功底、更强的责任心;从学生来说,掌握“捕鱼”本领不仅依赖于教师的传授和示范,更要靠实践;从教学管理者来说,需要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业,急功近利不行。我们在教材建设中,对此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开辟“科学发现漫谈”、“前车之鉴”栏目, 引入有代表性的史料,让学生不仅了解某些重大成就,还了解其来龙去脉,感受科研的艰辛与乐趣,学习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从前人经验教训中接受启迪。化学教科书当然以化学知识为主,但不涉及化学史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近代科学体系不单是自然知识,还有对待自然界的态度、研究自然界的方法、各种关于自然界的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之下对自然界的改造。西方科技先进的国家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有些教材很有特色,值得借鉴。例如,美国Paul A.Tipler著的《近代物理基础及其应用》,不但清晰描述了近代物理概念和图象,且贯穿丰富史料,反映近代物理学演变过程。国内一些学者也很重视这个问题。化学史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论,教师应以此启迪学生,不能完全留给自然辩证法课程,毕竟,化学家对这些事件了解得更清楚。在结构化学及其理论基础——量子力学发展史上,许多事例发人深省。例如:量子论创始人Planck不接受Einstein的光量子概念;de Broglie用类比法提出物质波;Wood最早记录了分子对光的非弹性散射却把它当作污迹,Raman则因这项研究获得诺贝尔奖;Penrose早在1973年就先从数学上发现准晶态结构;Miller和Young站在“看见”原子的边缘却未能克服技术困难,最终由Rohrer和Binnig发明STM 而获诺贝尔奖;……。我们不能苛求前人,却应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接受启迪。但要注意精选富有启迪性的事例,不能随意拼凑和盲目堆砌,不能简单罗列一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也不宜太多。用多媒体展示和讲述这些内容,每次不过几分钟,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能够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以上尝试和探索,有些总结在论文“适应化学演变的《结构化学》多媒体教材编著与改革探索”中(《高等理科教育》2001教学成果专辑)。

二.教材建设。

1.既保持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也要与时俱进,适应当代科技的发展。基础课知识结构相对稳定与更新并不矛盾。众所周知,今天的教学面貌与一百年前大不相同,与几年前也有所差别。所以,教学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使科技新成就在全球范

围内迅速传播,而且使教材很容易快速更新,常讲常新。《结构化学》多媒体教材适当压缩与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增加球烯化合物、纳米材料、扫描隧道显微镜、高温超导体等新成果简介;展示了金刚石、KTP、BGO、蓝宝石、HgCdTe等晶体材料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从正方势阱中粒子简并态联系到分子铁磁材料与基块对称性的关系,等等。我们还举办“结构化学的发展与动向”等讲座,让学生观摩药物、材料和环境化学中结构理论的应用,关注前沿问题,适应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

2.发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强大功能, 使教材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平面变为立体,教学由近程向远程发展。多媒体技术在美国被称为教育史上“第四次革命”。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和自主性。这对结构化学教学尤为重要,因为原子、分子结构涉及抽象的轨道和电子云概念,晶体及其点阵理论错综复杂,理解这些问题需要高度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传统教学手段费时费力仍难以表现。教学模型不足更加剧了这种困难。多媒体技术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力手段。我们的配套CD中包含1092 张多媒体幻灯片,有大量可实时操作分子与晶体3D模型及动画。分子图形软件制作的模型,立体感近乎实物模型,能以不同风格显示,种类不受限制,可为学生增加观摩机会。对轨道、电子云等用量子化学程序绘制,色彩鲜明、立体感极强,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对一些重要算例提供Excel内嵌计算器。该教材是目前国内内容较完整的《结构化学》多媒体教材,2004年7月27日,《科学时报》作了报道。专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3.提倡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注意艺术性与趣味性。爱因斯坦深信,美是探求理论物理中重要结果的一个指导原则。结构化学中也充满丰富多彩的结构美、形态美、理论美:C60对称性的完美、DNA双螺旋结构中碱基配对的精巧、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的简洁、抽象的群论对实际化学问题应用之巧妙,……,都堪称精美绝伦的典范,用多媒体表现出来,可以使化学教学同时成为美感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化学不但为人类创造美,它本身也是一门包含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学科,从而消除对化学的片面认识,热爱化学。教学是面向学生的,教材严谨并非“面貌冷峻”,要讲趣味性与艺术性。国外许多优秀教材比较注意这一点,例如,法兰西科学院院士A.Guinier的名著《物质结构——从蓝天到塑料》写得深入浅出、趣味盎然,充满美感;Raymond Chang的《化学》每章都有一项“CHEMISTRY IN ACTION”,介绍一些饶有趣味的知识,这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提倡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例如,讲分子对称性,先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对称现象和人类应用对称性的实例,从更广的意义上理解对称性。

三.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立项

建设《高等化学教育资源库》,分6个专业方向。兰州大学与南开大学一起主持了结构化学子库建设。本项目完成人作为子库负责人, 负责资源建设与组织工作,主持子库框架设计和标准起草, 完成2万字的《结构化学子库资源分布》报告,承担多媒体素材的设计制作、资源信息编写等任务。2004年按期完成,对加快高等化学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

四.完成兰州大学结构化学辅导网站建站工作和主要内容的编辑制作,2005年将首先服务于榆中校区教学,为学生解难答疑。《结构化学》精品课程完成后,辅导网站将成为其组成部分,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作用。

五.发挥名牌课程、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课程的改革和教学现代化。几年来,我们对计算化学导论、计算量子化学、结构与物性等相关课程也进行了改革,编写制作(或配制)2500多张幻灯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

篇8:建筑结构与选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内容包括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的改革是建筑结构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内容体系应突出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型的教学特色,因此按照这个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部分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部分教学以最新颁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

1)建筑结构使用规范多,授课时首先要讲清楚各个规范的适用对象,目前所讲内容全部为最新规范,充分体现教育部有关更新教学内容的要求。如GB 50068-200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及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有些内容要重点讲解,要讲清楚讲透彻;而有些内容可适当简讲。建筑结构三大部分主要讲述材料的基本性能、设计原理、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构造规定。作为高职学生,一般本身理论基础比较薄弱,而培养目标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因此重点要掌握基本构件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构造规定,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要讲清楚讲透彻,如受弯构件正截面、斜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其有关构造规定要着重讲解;而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能、设计原理则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如钢筋和混凝土的基本性能以及受弯、受压构件各个公式的来源等。

3)还要根据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是否常用做适当区分,例如钢筋混凝土中受弯构件、受压构件,砌体结构中的受压构件等,是工程中的常用构件,上课时要重点讲解;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受扭构件、砌体结构中的轴心受拉、受剪和受弯部分,在工程中使用较少,上课时可适当简讲。只有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才能合理分配学时,充分发挥课堂授课的作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师生互动

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强化师生互动,激发主体活力,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总结,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提问变为主动发言,甚至争论,形成了一种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2.2 课前提问法

对于可塑性强的高职学生而言,适当的压力也必不可少。而课前提问恰能促使学生更加勤奋,促使学生提前复习、预习。实践证明,学生的有效复习与预习大大提高了老师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某些重点、难点深入讲析。通过提问,老师也可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2.3 现场教学法

建筑结构是与现场结合相当紧密的一门学科,它的规范条文、概念大都围绕“现场施工”而展开,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就很难理解把握一些重要概念,那又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现场教学”,比如说计划参观一栋框架结构综合楼,可在参观时把“钢筋的种类、级别、筋的绑扎、加密、钢筋的搭接、单筋矩形截面配筋模式、柱子的配筋模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配筋方式等”这些内容串联到一起对照实物进行讲解分析。回到课堂后再进行系统讲解,教师就可把平时抽象复杂的概念阐述得更加明白透彻,而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听课,对这些内容就会相当深刻。如果参观前再稍做准备,其效果将更佳。“现场教学”法还特别能增加课堂生动趣味性,活跃专业课堂的气氛。

2.4 总结法

该课程使用规范多、公式多、符号多 ,难教难学,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讲授后,多进行总结、归类。如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采用下列直接计算法,不仅能使繁多复杂计算变得便捷、思路变得清晰,也为后续的双筋截面、T型截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αs=Μα1fcbh02αsmax(1)

ζ=1-1-2αsζb(2)

γs=1-0.5ζ (3)

As=Μγsh0fy(4)

ρ=Asbh0×100%ρmin(5)

2.5 练习法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多做习题加以巩固,及时进行课外答疑,及时细心地批改学生作业,这样,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答疑和批改作业过程中,对于共性问题和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集体辅导,使学生学得深、学得透,而不是模棱两可,此外通过期中测验及问卷调查,及时反馈。

3 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是体现高职特色的关键,能否达到高职培养目标,关键是实践教学是否完善、是否有特色。目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结构实践教学包含三大部分:认知实习、现场教学及一周时间的课程设计,但与理论教学学时相比比例仍较低,也低于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40%的要求。该院的建筑结构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学生能到现场见到梁、柱的钢筋骨架的机会少,因此,在讲解梁、板与柱的钢筋骨架组成时,学生很难理解和想象纵向受力钢筋、架立钢筋、腰筋、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位置,教学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很有必要增加建筑结构课程的实践时间。应在建筑结构开课的第一周,用半天时间(约4学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到比较典型的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学习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对于钢筋混凝土肋形结构、牛腿、排架结构、框架结构、砌体结构等难以理解的内容在理论教学前先到现场进行现场教学,学生通过观看实物,定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4 成绩评定方法改革

建筑结构的成绩包括理论成绩和实践(课程设计)成绩。目前该院理论成绩的评定主要依据期末考试,有些教师直接根据卷面考试成绩来定,有些教师则根据卷面考试成绩并适当结合平时作业及考勤情况确定,成绩评定的随意性较大,不甚合理。根据现在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抄袭作业、旷课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学生甚至在最后考试中作弊,因此有必要改革现有的成绩评定方法。确定理论成绩时,应使平时作业和考勤占最后成绩的40%,卷面考试成绩占60%,这样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而不是学期末搞突击学习。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成绩由辅导教师通过审阅成果(计算书和图纸)来评定。为了避免抄袭现象,布置钢筋混凝土现浇肋形楼盖通过改变题目中的相应数据,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来做,这样就促使学生自己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通过自己的分析、计算来完成课程设计,从而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另外,仅通过教师审阅计算书和图纸很难准确评估每个学生的成绩,因为自己绘制图纸的图面,常有涂改之处,而抄袭别人的图面一般比较干净,这样评定出来的成绩就会失真,应改革现有的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方法。 在评定课程设计成绩时,采用答辩和成果相结合。答辩时,教师针对学生做的成果给每个学生随机提几个问题,如果问题都回答正确,成绩直接按照计算书和图纸确定;如果有问题回答不正确,则在计算书和图纸成果成绩上做相应扣分。这种评定方法比较科学,评定出来的成绩真实可靠。通过试行该方法,效果很好。抄袭别人的学生,在被提问时漏出破绽,有些同学还主动承认自己的成果是抄袭别人的,表示自己要重新做一遍。这样就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 结语

通过对建筑结构这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成绩评定改革与建设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相信通过进一步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和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该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成绩评定几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建筑结构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旨在通过进一步对该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对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以及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结构,教学改革,成绩评定

参考文献

[1]王振东.混凝土及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范德均.建筑结构[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徐占发.混凝土与砌体结构[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

篇9: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改革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 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改革

一、引言

目前,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建筑结构》课程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本位的要求,是值得探讨的。以下就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改革思路与做法进行阐述。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建筑结构》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知识技能平台的课程,也是该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围绕施工员、监理员等职业岗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出发点,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前后续课程内容,明确了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为:

本课程由建筑结构基础知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等内容组成,按结构材料类型划分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设计。在研究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

本课程的作用:一是为后续专业课程《主体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等课程奠定所需的结构基础;二是为将来的职业工作——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奠定结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等。

三、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重构教学内容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监理员、造价员等的岗位对必要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按照职业资格标准,同时考虑工程技术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建设该课程,选用以结构材料类型划分学习情境,选用建筑构件如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

考虑目前建筑工程界木结构已很少使用,不纳入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常用的结构材料体系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由于每种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有显著的区别,因此把它们分别作为单独的情境来学习,加上建筑结构基础知识作为一个情境放在最前面,起到引导及知识准备作用。

在教学深度上,不以培养设计人员为目标,对基本理论的讲授以“应用”为目的,教学内容选取以“必须、够用”为度,弱化设计计算,强化构造要求。

在进行载体选择时,考虑载体源于建筑结构中的真实产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佳媒介;载体的实现包含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的全过程,具有完整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树立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载体难易适中,既能顺畅衔接前导课程,又能使学生积累工作经验,便于为后续课程提供平稳的过渡和铺垫。所以在结构体系中选择梁、板、柱等构件为载体进行情境任务设计,再过渡到整个结构体系,体现由易到难和施工先后顺序;充分考虑高等教育对理论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融合规范和相关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學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高职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基础参差不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个体差异,灵活运用多种恰当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融合,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1.“流程图”教学法

结构设计方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采用“流程图”教学法,能够突破这一重点中的难点,使繁多复杂的计算方法系统化、条理化、清晰化,而且把各章节之间的来龙去脉显示出来,既有助于学生形成程序化思维。

2.直观教学法

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而借助客观存在的直观实物(如各种建筑构件模型)、挂图、演示以及老师的绘制立体图、形象的语言等,丰富学习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获得生动的表象和概念。从而比较全面、深刻的掌握知识。例如,结合相关配筋模型讲解什么是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分布钢筋等,学生会加深印象,利于理解。适当的运用直观教学不仅在理解概念方面起了一个中介作用,缩小学习直接接受概念的难度,而且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物体相结合,加强了学生对该课程实用性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

有些内容讲起来比较空洞,若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用众人熟知的汶川地震中的破坏情况说明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4.真实情境训练法

采用实际工程资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科学地融为一体,边理论、边实践交互渗透,融合发展。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分析、设计、优选,开阔学生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真实情境”,逐步掌握结构的基本设计程序和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制图、使用规范和技术资料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专业综合应用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把二维静态的图像演化成三维立体动态模型,使抽象、枯燥的传统教学直观而生动,弥补教师教学形象语言的不足以及学生空间想象力的缺陷。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理解所学内容。

6.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通过平时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与绘图、资料查阅及应用、方案分析与优选、口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杜绝了平时松,考试时紧,考前搞突击的现象。改革后,学生能够学会使用常用图集、查阅建筑结构规范,自学能力显著增强。一题多解,一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结论

改革总是在探索中前进。《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改革进程依然在继续。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结构类型、新型材料的应用,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时吸收行业最新成果,介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建筑业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人民出版社.

[2]邵英群,王立群.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23).

上一篇:700字的日记作文下一篇:少儿教育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