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发展报告

2024-06-12

环境发展报告(精选8篇)

篇1:环境发展报告

关于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研讨报告

自着力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大发动活动开展以来,按照县委安排部署,XXX乡党委、政府全面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于8月1日召开了乡领导班子专题研讨会,紧紧围绕“两个着力”,集中对全乡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进行了认真研讨,进一步明确了领导干部应付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各站所及乡直单位正确履职、发挥作用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提高了全体乡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现将我乡关于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研讨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乡改善发展环境生态环境工作情况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环境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管理体制、增强行政效率、提高执法水平、促进司法公正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取得了较好成绩,各项优惠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工作效

率有所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行政执法逐步规范,监督力-1-

度不断加大,投资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职工认识不够足。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资金、技术、人才都是从环境差、效益低的地方流向环境好、效益好的地方,这是一个社会规律,也是人们思想的普遍反映。然而,一些领导干部对此认识不足,还存在为企业考虑较少,重部门利益,轻整体利益的情况。

二是少数单位部门风气不够正。个别部门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在工作中本末倒置,重管理轻服务和重人情轻原则的现象时有出现。一些执法部门把部门利益摆在第一位,缺乏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管理不到位,损坏了XXX形象。一些基层单位和干部没有认真贯彻优化发展环境的决策部署,只做表面文章,甚至是阳奉阴违。

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和人员身上,但危害甚大、影响甚远,严重损害了XXX的对外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对症下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增强优化全乡经济发展环境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固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开放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着力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整改措施

针对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立足全乡实际,着眼长远,狠抓当前,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管理和服务、监督和扶持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

(一)进一步强化领导,建设政令畅通的政治环境。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环境如何,关键在于政治环境,重点在于领导者的执行力和抓落实的力度。要下决心解决某些干部行政不作为和行政乱作为的问题,解决政令不畅的问题,坚决杜绝“决策与执行脱节、部署与落实脱节、讲话与办事脱节、台上与台下脱节、汇报与工作脱节、宣传与事实脱节、承诺与兑现脱节”等现象。要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影响发展环境的案件,为改善发展环境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强化效能监察,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高效廉洁,做到有犯必查、有违必纠,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畏缩不前而难有作为甚至不作为的人,要采取“不换思想就换位置”的处置方法,鼓励大家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大胆作为,真正把优化环境落到实处。

(二)进一步优化服务,建设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一要着力打造“诚信政府”。严格兑现各部门对社会的承诺,要依法行政、取信于民,克服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和出现“会议空谈、工作空转、承诺空唱”的现象,要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做到“言出必信、诺出必守”,以维护政府威信和公信力。二要制定

切合山区实际的政策措施并严格予以落实。乡党委、政府要制定出适应新形势需要,具有前瞻性、建设性、长效性和可操作性的更加优惠的招商引资措施,并通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向全社会公示,增强政策的透明度,确保大项目、大企业和外商投资在我乡进得来、留得住、发得起。

(四)进一步加大投入,切实改善经济发展基础环境。近些年来,乡党委、政府在争取上级支持方面,力度是相当大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加快XXX发展,就要继续向上积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投入;乡政府对建设资金要进行统筹规划,集中资金办大事,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力争出实效,切实改善我乡发展硬环境。

优化经济环境,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社会各界支持,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要进一步搞好社会宣传,强化全民发展意识和环境优化意识,广泛开展文明诚信活动,自觉约束自己,敢于监督他人,形成“人人都是发展环境,个个代表XXX形象”的浓厚氛围和“亲商、安商、富商”的社会风气,为“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建设新XXX”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篇2:环境发展报告

2011年12月20日-21日,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作为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者,不仅要认真学习领会大会精神,还要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之中,结合实际工作,深入贯彻大会精神,全面推进各项环保目标的顺利开展。现结合我从事的工作,谈谈我个人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必须深刻领会大会所提出的新观点

(一)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发表了重要讲话:环境是重要的发展资源,良好环境本身就是稀缺资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推动经济转型,提升生活质量,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固本强基,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天蓝地干净的宜居安康环境。

(二)生态文明理念应植入价值观。要逐步影响和引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向低能耗、适度消费转型,塑造新型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决策文化、社区文化和媒体文化。

(三)发展环保产业就是扩内需。现在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都是内需所包括的内容,这种不断增长的绿色需求,只有靠不断发展环保产业来提供保障。生态保护、节能减排都属于生产性的内需。这些需求能促进、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

(四)提供环境产品是政府的职责。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作为准公共物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和分配者。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部分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提供应该是政府。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唇齿相依,农村环境保护不好,不仅损害农民的利益,还会严重影响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要大力推进和统筹做好农村面源污染和环境整治工作,为确保食品安全打好基础。

二、体会

(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刻揭示,是做好环保工作的战略方针。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发展的目的是为人民谋福祉,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决不能为了发展而宽容污染。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加强环境保护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转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可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推进在保护中发展。

(二)建设生态文明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一,建设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坚持以人为本,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要求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就是在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中使之各个方面相互协调,环境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把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二,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和谐就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还是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群众生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因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呈上升趋势,影响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增创城市比较优势的重要标志。

三、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根据自己今年到办公室工作的要求,我要把学习放在首位,认真学习各项方针政策及市、县环保会议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主动把握工作方向,为做好自己分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熟悉业务,尽快掌握工作方法。由于自己未在办公室工作过,对于办公室工作方式方法掌握欠缺。所以,我要根据局务会和办公室安排,尽快熟悉自己办理的各项业务,工作上尽快上手,为更好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篇3:环境发展报告

一、幼儿发展,需要互动的主题环境

教室的墙面是孩子每天看到最多的地方,是吸引孩子注意力最有效的手段。墙面环境的创设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零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氛围。

1. 环境与教学互动

现在的教材内容都是以主题形式出现的。我们认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主题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具有更深的教育意义。大班教材中有一个主题“中国娃”,根据这一主题,幼儿又生成了许多小主题,如:“2008奥运会”、“我游祖国大好河山”、“戏剧剧场”等。幼儿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通过画、剪、贴、记录的方式,分工合作来完成该主题活动。在“2008奥运会”主题中,幼儿画了开幕式运动员入场的快乐样子,并作运动员运动的样子,请同伴来猜一猜自己是参加什么项目的运动选手,非常的有趣、幽默,幼儿完全是按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的。

2. 环境与师生互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材料,使幼儿都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如《新年》这一主题每年都有,今年该如何创设这个主题环境呢?红灯笼、年画、鞭炮这些是以往环境创设的设计思路,今年该怎么办呢?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请他们来筹谋策划。孩子们总能给我意外的惊喜,他们说:“今年是鼠年,我们画可爱的米老鼠吧!”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地进行画、帖、撕、剪、拼等活动,于是一只只可爱的米老鼠就成为了我们主题环境创设的特色和亮点。

师生共同创设环境的活动也增进了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感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意愿。孩子们常常会指着墙上自己的作品,无比自豪地说:“这是我折的大公鸡”,“那最大的星星是我剪的”。师生共同创设的环境也拉近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再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幼儿发展,需要开放性为主的游戏环境

游戏是孩子自主、自发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孩子游戏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区域活动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引发孩子多种经验、有利于孩子与之互动的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具体是这样做的:

1. 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利用我们班的走廊空间较大这一特点,创设了角色游戏区(如:花仙子花店、大耳朵麻辣烫、大耳朵美发中心等),以及区域游戏(如:动一动、想一想、玩一玩;走迷宫等),还在班级里设置了科学区、生活区、阅读区、小舞台、美工区等。我们努力使所有的空间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场所,全体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自由地选择游戏的内容。这一方式使我们进一步拓宽了游戏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独立性,扩大了幼儿的交往面,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 多元化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我们考虑到:仅为幼儿提供现有的操作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操作材料的多元化、材料的摆放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如在美工区《美丽的春天》的制作中,我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十分丰富,有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皱纹纸、小树枝、牛奶盒、一次性圆盘、即时贴、彩色纸等,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喜爱的表现方法,在教师创设的自主环境中,幼儿探索、想象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满足。

三、幼儿发展,需要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与氛围,如理解、宽容的人际环境和安宁、和谐、亲密、平等、合作的情感环境等。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展现自己的能力。良好的师幼关系和生生关系应成为心理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由传统的权威转化为与幼儿平等的伙伴式;其次,教师应将指导方式由指挥式、命令式转化为与幼儿的交谈式与商榷式;再次,教师的教导行为也由直接干涉与介入转化为心理暗示与启发。只有当教师的观念转化为行为,才能自觉地创设高度心理自由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幼儿需要时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应以共同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去倾听、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幼儿的距离。活动中,教师始终要以开放的心态、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并时刻做出表率,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这样才能在幼儿群体中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乐于倾听、共同成长的良好心理氛围。

篇4:求发展,适应环境还是改造环境

关键词:法律移植;创新;改造环境;发展

法律移植是比较法学中比较热门的课题,也是实践意义较大的课题。主要分为法律可移植论和法律不可移植论。

最早为法律不可移植论提供理论依据的是比较法的鼻祖孟德斯鸠。他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论》中曾经说过:“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够适合于另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言语之中,犹疑之态毕现。而美国学者罗伯特·塞德曼与其夫人安·塞德曼将这一观点推进一步,明确提出“法律不可移植规律”,他们宣称“相同的法律规则及其约束力,在不同的时间和地方、不同的物质和制度环境中,不会对不同的角色承担者引出相同的行为”。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孟德斯鸠在做出论断时所依据的条件等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支持法律课移植论。何勤华教授认为,“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或内同或形式或理论)吸纳到自己的法律体系之中,并予以贯彻实施的活动”。在通读何教授的《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后,笔者对法律移植也有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法律移植是已存在的客观事实

先不提学说理论上的关于法律移植影响因素的诸多争论,法律移植在多国客观存在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并不是各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独自创造出来的。比如,古代腓尼基及地中海诸国,曾经系统地移植了古巴比伦的商法;希伯来法律中也有一只古巴比伦的法律规定,同样希伯来犹太教法的许多内容也被后来其他中世纪法律所移植。近代,如法国移植古代罗马法,德国移植法国法律,美国移植英国法等等。当然,正如何教授论文中所提到的,在谈论将某一种外国的法律制度、原则或思想学说吸收到本国时,很多学者常用到模糊的概念,如“借鉴”、“影响”、“继受”等,来委婉地回避法律移植这一课题。笔者认为,在本国没有某一法律制度等形成的历史背景环境下而吸收他国外来的法制思想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下,只是勉强地称之为巧合,或者仍固执地否认法律移植,甚至有如孤傲的懦夫不愿面承认他人的长处,并且向他人学习了的事实。

二、法律工具论为法律移植提供依据

法律是什么?这是法学界一个永久的话题。有认为法律是社会契约,是社会意识形态等到。笔者认为,法律是工具,是为了实现共同公平正义而调整和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普遍工具。并且,对于全人类,公平正义应该是共通的,那么作为维护这样共通的公平正义的工具——法律制度应该也是共通的,能够得到普遍适用的。正如同是斧头,即使是美国制造,拿到中国来不一样可以砍树劈柴吗?

三、法律移植与法律选择、法律创新都是是不同范畴的课题

应该承认,各个国家的国情是不同的,的确存在一些各国所特有的制度在他国是不能生存无法适用的。但是法律移植并不是囫囵吞枣、全盘接收、不切实际,在如今这个时代,我想也很少有国家会简单地将他国的法典誊抄一遍然后更名为本国法典大全。在进行法律移植之前,必然会对他国的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和学习,再结合本国实际国情进行挑选适用。法律移植和法律选择是两个不同范畴的课题,在法律移植前,不适应本国的法律制度应该在法律移植选择前就被筛除,不应该成为否定法律移植的一个证明。除此之外,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在法律制度中必然也是适用的,不能因为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也不能因为存在的确不能适用于别国的特殊法律制度而否认法律移植的可能性和客观存在性。

而创新更是法律不可移植论者的一大理由,法律移植很容易被极端地理解为照抄照搬,缺乏创新,“拿来主义”。其实,在本国基础不实,发展较慢的时候学习先进的法律制度并加以移植利用,即可节约立法成本,使法律具有前瞻性并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还可以加速法制社会的发展。但是法律移植并不是放弃创制本国的特有法律制度,法律移植和法律创新是不同范畴的课题,并且移植与创新本身也是一对辨证关系,在移植的基础上创新更是为创新提供基础,促进创新,当然不能拿创新来否定法律移植。

四、本土环境不是拒绝法律移植的理由,发展才是硬道理

不能否认,各国自有各国的历史背景并且形成了各自当今所特有的国情,我称之为本土环境。但历史应该是并且就是一条不断前进的长河,在这其中的整个社会更是在不断发展,本土环境不应该成为拒绝法律移植的理由,也不应该成为固步自封阻碍社会发展的借口。求发展,究竟是适应环境,还是积极的改造环境?后者是肯定的。举个通俗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古语“淮南之橘淮北之枳”,但如今大棚蔬菜遍布全国,南北方都能吃到各地的时令蔬菜,这正是创造环境使蔬菜成功移植所带来的益处。物质世界的发展是客观的,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穷的,并且能够通过无穷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影响着发展并能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

再到法制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其中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法律移植正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德川幕府后期,日本一方面与西方列强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国内矛盾重重。虽然在日本已经有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但之后进行的明治维新运动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封建势力在日本的影响仍根深蒂固。但是为了保护革命胜利果实及日本国的独立主权,日本开始创建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当时的法典初以法国法为模式,后转为德国法为蓝本,连法律的修订工作也是聘请国外的法律专家帮助进行。可以说对这些法律移植时,日本并不具有适应这些法律制度的社会环境,甚至有些法律制度完全不符合当时仍留有封建残余的日本国情,遭到日本舆论和各界的普遍反对和抵触。但即使是这样不合时宜的法律移植,其中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等思想在日本日益扩大,对之后日本法制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可以说移植外国近代法律文明制度是日本近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历史条件。①

纵观我国法制建設进程,法律移植的作用也应是巨大的。比如我国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章,97年刑法对这张的规定较少,十分不完善,直到99年刑法修正案才对次长进行较为详细的补充规定,以适应发展的市场经济。而这其中的经济犯罪规定在国外早已有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97年修订刑法时认为这些制度对于我国经济秩序并无大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问题,立法才对刑法典进行修改补充。试想若在最初修订刑法典时就注重法律移植,既不用在问题出现后才亡羊补牢,又可以使我国刑法典具有前瞻性,从而保证了法典的稳定与权威。

也许移植国外某些先进的法律制度,在当下不见得有实践作用,但是这样的移植对法制社会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本土环境并不是要一成不变地去固守,更民主更公正公平的环境才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法律移植可以促使我们改造环境,并为我们的改造提供方向和指导,加快法制社会的长足发展。(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勤华:《法律移植与法的本土化》

[2]韩大元:《东亚法治的历史与理念》,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何勤华:《外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三版

注解

篇5:环境发展报告

摘要: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是人与自然结合的历史,实际上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史,是人类社会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环境问题,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原始社会和农业社会主要是听天由命、牧农经济,到工业社会提出

保护环境,到知识社会将需要可持续发展。从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演化过程,资源的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原始的依附型、传统的改造型、现代的掠夺型和未来的协调型。目前,我们正处于工业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过渡时期,或称为后工业或生态文明建设时期,只有保护环境才可能持续发展。

关键词:××湖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许多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的投资,制定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强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同时大力开展环境科学研究,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并发展低污染和无污染的工艺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清洁生产,倡导低碳经济,使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然而经济发展的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目前××县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水污染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湖的主要污染源,在强化对污染企业监管的同时,加大对入河河道整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势在必行。只有深入进行调研,才能有效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县环境资源现状

澄江县地处云南中部,南北最长47.5公里,东西最宽26公里,幅员面积773平方公里(其中××湖水域127.2平方公里,阳宗海水域12.13平方公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是“大昆明经济核心区”和“滇中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昆明、玉溪为主的城市群,抓住滇中经济圈、新昆明和昆曼、昆河国际大通道建设的机遇,面向东盟、长三角、珠三角,确定发展定位,实现差异性发展。

××县海拔最高2820米(梁王山主峰),最低1327米(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形成“七山、二水、一平坝” 的天然布局,在云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辖区内水资源丰富,拥有××湖、阳宗海以及大小龙潭50多个,大小河流28条,人均有水量为1918立方米。气候温和,呈现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四个气候类型的 “立体气候”。气候适宜,雨量充沛,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县辖区内拥有丰富的铁、磷、铜等矿产资源,尤其被国际上成为“战略资源”的磷矿储量大、品位高,总储量为6.4亿吨。截止2008年底,××县共有工业企业501家,从业人员6955人。2008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33.4亿元,其中磷化工16.8亿元、电力4.3亿元、建筑建材业4.8亿元。

××县辖区内别具一格的地质地貌,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积淀深厚的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堪称旅游仙境。西龙潭、帽天山、××湖、关索戏等,以及众多富有现代特色的主题景区、休闲度假设施和城镇、村庄、田园等铸就了现代人文景观。

××湖是××县乃至云南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南北向的断层溶蚀湖泊,两端大、中间小,北部宽而深,南部窄而浅,中呈喉扼形。湖面海拔高度为1722.5米,湖面积216.6平方公里,湖岸线总长100.8公里,湖水平均深度为95.2米,最深处有158.9米,湖容量达206.2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滇池的水量,6倍的洱海水量,太湖的4.5倍,占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总蓄水量的72.8%,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量的9.16%。××湖水的补给除靠雨季四周沟溪汇集外,湖岸周围还有大量的地下泉水涌出。××湖水清澈纯净,透明度平均为5-6米,最大可达12.5米,是我国内陆浅水湖中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湖目前依然属于i类水质,保留有300万年原始生态的珍贵特质,孕育出以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为杰出代表的××文化,是高原湖泊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全市“三湖”生态城市群构建中占有核心地位。认真贯彻和落实温总理关于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三个保护”重要批示和曾副总理关于××湖“三个一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湖保护,成为关系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头等重大问题。

这一系列的环境资源优势所围绕的核心就是××湖,××湖是我们××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战略资源。

篇6: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经信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扎实顺利开展,先后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和全体人员会议,传达落实县直部门优化环境筹备会议精神,对查找问题进行了动员和宣传,研究制定了措施。同时,成立了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经信局优化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

二、查找问题

全局动员会议之后,经信局全体干部职工按照会议要求查找单位和个人存在的问题,问题查找紧密联系单位实际,紧密联系本职工作,以自我剖析为主,领导教育、互帮互查为辅的方法认真查摆。经过认真查找当前我局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在思想、纪律、作风、修养、心态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信局机关工作创新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职工求稳怕乱,传统习惯的方法多,开拓创新的工作少。

2、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提速倍增的要求。

3、组织纪律性不够强,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4、服务意识上对大项目、大企业重视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关心、支持、指导力度不够,手段不多,需进一步加强。

5、对经济运行预测预警、行业的监督管理、宏观规划和政策、信息指导方面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对行业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意见。

6、主动为老干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组织老干部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少。

7、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工作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8、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信息比较少,对工业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够。

9、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比较少,对基层和企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不多、不深。

10、思想不够解放,与先进地区相比,加快发展的理念差距很大。

11、对国家加快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三、整改措施

对查找问题,局党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制订出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一)经信局机关工作创新需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职工求稳怕乱,传统习惯的方法多,开拓创新的工作少。

整改措施:

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对上级机关下达的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勇于创新,不断进取。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责任领导:徐雨田局长、各分管领导

牵头科室:办公室

责任科室:局各科室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完成时限:长期

(二) 服务意识不够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发展提速倍增的要求。

整改措施:

1、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计划的落实,从思想上、行动上着力解决基层和企业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的问题,靠前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

2、扎实开展局党组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局领导定期走访企业,深入基层,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转变工作作风,为企业提供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对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要做到提前介入、主动跟进。

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

关于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关于优化发展环境自查报告责任科室:各科室

完成时限:长期

(三)组织纪律性不够强,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

整改措施:

召开全局干部职工大会,对全局干部职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严格执行局机关管理制度,加强对全局上下班纪律的检查,杜绝上下班迟到早退现象发生。

责任领导:王富余、吴焕祥

责任科室:办公室

责任人:朱玉峰、吕敬增

完成时限:5月中旬前

(四)服务意识上对大项目、大企业重视多,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关心、支持、指导力度不够,手段不多,需进一步加强。

整改措施:

扎实开展局党组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包联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全局共分六个包联小组,由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各包联小组按照要求定期走访企业,了解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

责任科室:各科室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完成时限:6月底

(五)对经济运行预测预警、行业的监督管理、宏观规划和政策、信息指导方面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对行业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意见。

整改措施:

认真研究国内外及县内外经济形势,及时调度重点企业和重要生产要素情况,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学习国家、省、市有关行业发展的政策及十二五规划,为企业提出具有行业发展前瞻性的意见。

责任领导:马永田

责任科室:经济运行科

责任人:扈佃宾

完成时限:6月底

(六)主动为老干部服务的意识不够强,组织老干部文化娱乐活动比较少。

整改措施:

认真学习离退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等有关政策,增强为老干部服务的意识;主动为老干部服务,让老干部满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老干部参加一系列文娱活动。

责任领导:王富余

责任科室:政工科

责任人:朱玉峰

完成时限:长期

(七)对基层单位党组织建设指导力度不够,工作的方法还比较传统单一。

整改措施: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党建、组织机构建设、党费收缴、组织生活、党员发展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培训,提高企业党建水平。

责任领导:王富余

责任科室:办公室、政工科

责任人:朱玉峰

完成时限:长期。

(八)反映工业经济发展的信息比较少,对工业经济的宣传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

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制定信息报送考核制度,促使各科室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及时报送信息,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工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

责任领导:吴焕祥

责任科室:各科室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完成时限:5月底前

(九)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比较少,对基层和企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了解不多、不深。

整改措施:

制定调研计划,局科领导每季度不少于两次到重点企业开展调研,帮助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

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

责任科室:各科室负责人

责任人:各科室科长

完成时限:7月中旬前

(十)思想不够解放,与先进地区相比,加快发展的理念差距很大。

整改措施: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在全系统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拓展工作人员知识层面,提高工作能力,为履行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加强现代经济知识学习和向发达地区考察学习相结合,增强机关干部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保证教育培训经费。

责任领导:王富余、吴焕祥

责任科室:办公室、政工科

责任人:朱玉峰

完成时限: 8月底前

(十一)对国家加快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有待加强。

整改措施

加强对国家有关惠企政策的宣传、争引力度,积极协同有关部门抓落实,逐项落实到企业中。

责任领导:各分管领导

责任科室:各科室

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

篇7: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联合发布单位:浏阳日报社、浏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浏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浏阳市住房保障局、浏阳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浏阳市环境保护局、浏阳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浏阳市市政园林管理局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两个富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提质、主攻项目经济、构建和谐浏阳,全面开创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全面展示近年来浏阳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在广泛征求和吸纳了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本报编写了2010年人居环境发展报告。我们将根据浏阳宜居城市建设最新发展情况,不断推出新的《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一、城市概况: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浏阳市地域东西宽105.8公里,南北长80.9公里,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市辖辖4个街道、26个镇、7个乡,总人口138万,市政府驻关口行政中心。

近年来,浏阳市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城市建设、经济环境优化等工作在全省独树一帜,被誉为“浏阳现象”,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湖南省文明城市”。浏阳已连续几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在刚刚发布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湖南省长沙四小龙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4个县(市)全部跨进了全国百强,浏阳市位居全国第65位,中部第4位,湖南省2位,竞争力状态由2009年的相对稳定级改为上升级。

浏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和环境的比较优势,以最佳人居环境为方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住宅和城镇建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凸显了山水浏阳,宜居之城”风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城乡规划:

一、发挥规划龙头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浏阳城乡规划能力明显提升,规划在城乡建设管理中的调控引导更加有力。2000年,修编了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主城区规划为“一水三山四带”的空间结构,“一廊两心四片”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区范围250.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中期(2020年)为35万人,远景为50万人。城区现状建设用地;中期(2020年)35平方公里,远景50平方公里。在总规的指导下,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道路交通、环卫设施、供水等专项规划,老城区、荷花小区、枫浦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景程大道两厢等城市设计,工业新城总体发展规划,33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236个村庄规划编制,主城区控规覆盖率达100%,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75%。

二、强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规划管理逐步规范高效。坚持严格规划审批,依法行政理念,严把“一书两证”关,对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及重点临街建筑严格执行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竞选、多方案比较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和规划修改听证等制度;在土地开发规划管理方面实行图则管理制度;按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成片用地、成片开发、成片出让、成片建设,使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对重要项目的规划审批实行集体决策,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2006年,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每个站明确了2名规划管理专干,逐步理顺了村镇规划管理体制。近年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浏阳先后建设了体育中心、行政中心、欧阳予倩大剧院、花炮观礼台、浏阳河风光带等一批城市重点、亮点工程。五年来,共发放《选址意见书》16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013份、用地面积1898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37份、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

三、加强规划日常监督管理,规划权威性不断增强。2010年,选择文家市镇等8个乡镇和园区开展建制镇规划执法权下放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乡镇行政执法责任,打造城乡一体、上下结合的行政执法新格局。严格进行规划监督检查和规划行政处罚工作,与相关部门建立相互通报联动机制,实行管辖区域分片包干和轮换管理。五年来,依法查处违法建设813处,拆除违法建筑4.5万平方米,下达处罚决定书508份,处罚面积68万平方米,处理行政复议案件2起,行政诉讼案件6起,全部胜诉。有效地维护了规划权威。

三、城市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共投入 2.65亿元,完成重点工程项目近50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发展平台不断夯实。浏阳日供水能力增加到7.5万吨,城区供水普及率达80%。坚持公交优先,积极推广多样化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公交线路增至15条,拥有公交车89台,年客运量达千万人次,公共交通车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环保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得到应用。

二、市政道路建设日益加快,城市通行条件持续改善。近年来,我市新建或改造了浏阳河中路、汉塘路、道吾路、复兴南路、车站路、南泥湾路、料源路、石霜路、龚家桥路、东沙路、博德东路、礼花路等城市道路,有效缓解城区居民“出行难”等问题,城市路网格局更加发达和完善,同时为土地开发经营提供匹配服务,促进土地开发经营集中有序推进。

三、创新城市融资渠道,城建投入实现多元化。以市场融资为方向,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逐步走出一条“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新路子,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通过高度垄断城区土地一级市场,引进战略投资商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夯实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7亿元。

四、城市管理

1.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秩序不断优化。2010年,城市管理部门组织综合整治行动170余次,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2935起,纠违20000余次,继续保持了队伍成立十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双零”目标,市容市貌大大改善,城市秩序显著好转。

2.城市管护水平不断提升,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城市管理部门注重提高市政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程度。一是切实抓好日常维护工作。全年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进行了全面维修、维护,疏通排污排水井860座、下水栅970处,修剪苗木156万平方米,修剪主干道行道树6700株,补植绿化树木9.6万株,绿化除草13万平方米,工作量同比去年增长35%以上。二是投入资金维修北正南路、北正北路、礼花路人行道9300平方米,提质改造绿化带3400平方米。对堵水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声威巷排水问题进行了工程施工设计,按规定正在组织规划评审和进入招标程序;对城区砼路面和公共地域道路破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分类,并拿出改造方案报市政府分步改造。

3.“脏、乱、差”治理取得实效。2010年,全年查处欠缴环卫公用事业费等案件325起,处理投诉80起,维护了良好的市容市貌。加强城市“牛皮癣”治理。采用“疏堵结合”方式,新增便民信息栏60个,总数达240个,方便市民发布各类信息。安排队员定街道、定责任防治、清理“牛皮癣”,撕毁乱张贴“牛皮癣”10万处,刷、洗、覆盖6万余处。严把广告、招牌审批关,按照“高、大、新、亮”的标准,全年审批户外广告938件,户外广告规范整齐,品质、品位进一步提升。组织集中整治行动2次,共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要求的户外广告580余块,有效净化了城市空间。对客运车辆营运秩序进行严格监管,共查处中巴车违章上下客等违法行为730余起。严格实行出租车驾驶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各中队安排专门人员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按时到达学校周边,维护秩序,确保道路畅通,杜绝意外事故发生。随着城乡面貌的改善、城市管理的加强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浏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居住条件

1.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5.93亿元,住宅开发面积142.49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为170.36万平方米、92.10万平方米、37.33万平方米。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2.住房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市开工建设廉租住房8.9万平方米1810套,已竣工2.16万平方米408套,已分配入住261套,预计到2011年年底城区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困难家庭可全部得到安置,实现应保尽保;同时,改造七宝山硫铁矿、湖南磷化总厂、古港化工实业公司等处国有工矿棚户区4.39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46户。

六、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显著。一是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支持、属地负责、村民自治”的总原则,按照“群众自筹、政府补贴、争取上级支持”的模式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创新了工作模式,培育了葛家、三口等一批典型。已完成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21个、乡镇垃圾资源回收中心29个、村垃圾收集站194个、村垃圾资源回收站96个、垃圾分类收集池2.3万个;完成26.9万个垃圾分类桶、1.1万个公共垃圾分类桶、650辆垃圾收集运输车的配置;成立了330个清扫保洁队伍,聘请保洁人员1000余人。二是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铺开。将34个乡镇(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做好工程建设手续办理的协调工作,采取类似于POT的建设模式,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目前葛家、洞阳、大瑶、永安、农业园等11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其他乡镇正在积极建设中,为“十二五”减排和保护浏阳水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明确COD减排项目2个,SO2减排项目11个,完成COD减排975.53 吨,削减率8.51%,SO2减排2381.3吨,削减率19.33%,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二)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将确保环境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加监管,及时处置。一是强化监测。建立全方位的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行业、企业的监测防控,按要求做好了农村环境试点监测,加强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时掌控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全年开展各类监测600余次,在城区建成一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投入运行。二是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环保站职能,加大环境监察、监测和“三同时”管理力度,对选址敏感和高风险的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切实加强企业环境关键环节的监管,对擅自停止使用治污设施和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组织开展了全市花炮、矿山企业专项整治等5次大的执法行动,排查企业500余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分别依法采取了处置措施。认真做好了“湘和”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湘和化工厂厂区的环境防控,确保了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杜绝了再次污染。三是严格执法。2010年以来现场监管企业1200余家,下达现场监察文书1000余份,责成停产整改企业20余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0余起,罚款到位130余万元,排污费累计到位800余万元,妥善处理环境信访投诉500余件,办理人大、政协建议、议案30余件。

七、城市生态

2010年,我市绿地率为31.73%,绿化覆盖率35.66%,人均公园绿地率7.2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为474.96公顷,其中烈士公园2.1公顷、思邈公园5公顷、西湖山公园138公顷、文庙公园4.2公顷。2006年—2010年我市已验收建设项目96家,验收绿化面积26.03公顷,获得市、省园林式单位(小区)市级18家,省级8家。

八、基本结论

1、十一五以来,浏阳宜居城市建设管理、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2006,我市居民住房条件改善项目获得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居住条件、环境治理、背街小巷改造、城市综合治理等均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篇8: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1 环境监测的意义、作用及任务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即指以某些技术手段或方法有针对性的对我们生存的环境进行定期测定, 以评估其变化趋势并对某些不良的人为因素加以干预保护环境的过程。环境监测对于我们人类的意义要远大于发展经济对于人类的意义。因为经济即使停滞不前, 人类的生存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曾几何时, 人类不就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时代中渡过的吗。但是如果现在对环境不加以监测不加以保护, 我们的人类将看不到一个美好的未来。为此, 我们每一位环境监测者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 全面、及时、准确地对环境的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出监测。

1.2 环境监测的作用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1952年12月5-9日, 因为之前没有人关注大工业对大气的污染, 而造成了被污染的空气形成高压控制了整座城市, 短短5天之内, 12000人因为空气而丧生。当时的空气中的烟尘的浓度已经是平时的10倍还多, 当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的浓度也已经是平时的6倍还多。从这一人间惨剧中可以看到, 环境监测是多么的重要, 环境监测是多么的必要, 环境监测是多么的不可缺少。环境监测的作用就在于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加以调查、分析、把控环境发展的趋势, 对影响环境的状况加以干预, 让环境的发展趋势能向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1.3 环境监测的任务

我国目前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人民群众对污染环境的现象早已习以为常, 因此有很多污染环境的现象没有及时得到举报, 导致大气普遍受到污染, 城市附近的水体普遍遭到破坏, 农业资源的污染逐渐加剧。更有甚者, 滥砍乱伐、肆意破坏草原、为了追求耕地的面积盲目扩大不合理的垦荒等等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造成了我国的环境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局部小气候开始变异等恶劣的情况。这些对自然对生态的破坏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有良心的企业家们斥巨资购买森林树地加地营育, 对环境施以援手、对环境进行保护。但是, 不幸的是, 这样的企业家们毕竟只是凤毛鳞角的少数。因此, 我们环境工作者们的环境监测任务从长期看还将十分艰巨。环境监测的任务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测环境质量、追查污染源、干预突发的污染环境的事件, 保证环境在我们环境工作者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关注下向美化、绿化、自然化的方向发展。

2 环境监测的发展阶段及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典型的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 或叫被动监测阶段, 在这个阶段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第二个阶段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的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 国家提出了“县县能监测”的目标, 这意味着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将大幅度提高。

2.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 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 全国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 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 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 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 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 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水利系统, 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 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了化学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物理形态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 例如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 其毒理特性不同, 不同的化学形态, 对生物体的可利用性也不同, 形态分析为超痕量分析, 需要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分析方法, 要求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要高, 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不改变元素的原有形态, 目前的形态分析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多种技术联用及电分析法, 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元素形态分析中最为常用, 包括有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及流动注射进样结合电分析监测。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以满足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 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 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重, 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起来。所幸人类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越来越重视, 为了改善环境人类也发明了很多方法。下面我们就以实例来说明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在5个世纪以前, 每次吸一口气只能吸进来280个二氧化碳的分子;然而现在的事实是, 每次吸一口气就要吸进来380个二氧化碳的分子;这一数值正在以每年增加2个二氧化碳分子的速度递增。如果不能遏制这种持续恶化的趋势的话, 总有一天, 我们人类终会因为每次吸一口气吸进过多的二氧化碳分子而灭绝。笔者以一个忠实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的身份对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做一个概要性的阐述。

上一篇:《伤逝》观后感下一篇:把心儿打开作文8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