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法律规定关闭

2024-06-11

反洗钱法律规定关闭(精选6篇)

篇1:反洗钱法律规定关闭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73.33分。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单选题

1.为加大 “反洗钱”力度,央行从2007年3月起开始实施的反洗钱条例不包括: √ A B C D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

《国家反洗钱法》

正确答案: D

2.为了掩饰非法收入的真实来源和存在,通过各种手段使非法收入合法化的过程称为: √ A B C D 洗钱

非法收益

脏钱

黑钱

正确答案: A

3.在洗钱过程中,指的是将犯罪收益投入到清洗系统过程,且最容易被侦查的阶段是: √ A B C D 融合阶段

培植阶段

处置阶段

冲刺阶段

正确答案: C

4.关于洗钱的方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B 借用金融机构

携款潜逃 C D 走私

保密天堂

正确答案: B

5.洗钱者利用金融机构洗钱的技巧包括: √ A B C D 匿名存储、利用银行贷款掩饰犯罪收益

控制银行和政府

建立空壳公司

建立信箱公司

正确答案: A

6.被洗钱界称为保密天堂的国家一般不包括: × A B C D 瑞士

开曼

文莱

巴拿马

正确答案: C

7.为匿名的公司所有权人提供公司结构,是被提名董事和持票人所享有的所有权结合的产物的公司是: √ A B C D 保密公司

空壳公司

信箱公司

持票人公司

正确答案: B

8.《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通过于: × A B 2006年10月31日 2007年10月31日 C D 2007年1月1日 2006年1月1日

正确答案: A

9.如果未发现交易可疑的,可免于大额交易报告的交易有: √ A B C D 交易方为国际组织

金融机构内部调拨资金

国内外黄金交易

金融机构与境外大额交易

正确答案: B

10.《反洗钱法》规定,金融机构应该受到行政处分的行为包括: × A B C D 拒绝、阻碍反洗钱调查的违反保密规定,泄露有关信息的未按照规定对职工进行反洗钱培训的违规检查、调查或采取临时冻结措施的

正确答案: D 判断题

11.被称为保密天堂的国家和地区一般有宽松的银行保密法和严格的金融规则。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2.洗钱的过程通常被分为处置阶段、培植阶段、融合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其目的及形态,洗钱者交错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最终洗钱的目的。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3.洗钱通常的手段是将大量现金存入银行。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14.《反洗钱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正确

15.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此种说法: √

正确

错误

正确答案: 错误

篇2:反洗钱法律规定关闭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法》相关规定

1995年3月18曰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并于通过之日公布实施。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正案》,对《中国人民银行法》进行修改,此次修改共计25处,修改后的条文增加至五十三条。

就监督管理部分而言,此次修订的重点是将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划分出来,移交给新成立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不再直接审批、监管金融机构,而主要专注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维护币值的稳定以及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这是提高效率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应当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时拥有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监督权(这属于在特定情况下的检查监督权),并不会导致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双重检查和双重处罚。

综上内容,人民银行实际上是有3个方面的检查监督权,即直接检查监督权、建议检查监督权、特定检查监督权

 第二节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

本节主要讲解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于银监会的设置: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9日设立了银监会。根据授权,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2003年 4月26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原由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监督管理职责的决定》。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该法共六章五十条,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2006年l0月2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不包含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因此,需强调的是,本法的监管对象范围:

从机构性质上看,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

从地域上看,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监督管理措施的规定:

其一,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监管措施:(有6条)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一系列措施。

其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的监管措施:

按照《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规定,对发生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处置的方式主要有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

(1)接管。接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2)重组。通过合并、兼并收购、购买与承接等方式,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合理解决债务,以便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摆脱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并继续经营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3)撤销。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二是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

(4)依法宣告破产。

其三,其他监督管理措施:

(1)对与涉嫌违法事项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

(2)审慎性监督管理谈话。

(3)强制风险披露。即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与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并列为资本监管的新三大支柱

(4)查询涉嫌违法账户和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关涉嫌违法资金。

第三节 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处罚措施

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方式包括:追究刑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等。

刑事责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罚。

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关于相关的处罚措施

 第四节 反洗钱法律制度

本节应掌握的主要内容是:洗钱的目的、洗钱的过程、洗钱的方式、反洗钱法律制度、反洗钱监管部门

一、洗钱概述:

1.洗钱的概念及洗钱过程

洗钱的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处置阶段、培植阶段、融合阶段,每个阶段都各有其目的及形态,洗钱者交错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达到洗钱的目的。

2.洗钱的常见方式

(1)借用金融机构。

(2)藏身于保密天堂。

被称为保密天堂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具有的特征

(3)使用空壳公司

(4)利用现金密集行业

(5)伪造商业票据。

(6)走私。

(7)利用犯罪所得直接购置不动产和动产

(8)通过证券和保险业洗钱。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2006年l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该法共七章三十七条,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应掌握: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

三、《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该会议还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即建立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通过了《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共二十一条,2007年3月l日起施行。

关于报告主体应报告的交易:主要是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

其中:大额交易。

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二十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一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单位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二十万美元以上的转账;个人银行账户之间,以及个人银行账户与单位银行账户之间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十万美元以上的款项划转;交易一方为个人、单笔或者当日累计等值一万美元以上的跨境交易。

关于免于报告的交易:

如未发现交易可疑的,免于大额交易报告的有九类交易:P156

由此看来反洗钱法律主要有三部: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篇3:浅析我国保险业反洗钱法律问题

一、我国反洗钱立法的现状

我国反洗钱立法体系主要由《刑法》、《反洗钱法》等部门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行政法规等构成。

早在1997年刑法修订的时候, 我国刑法《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设立了洗钱罪, 其“上游犯罪”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和走私犯罪, 根据罪行法定的原则, 即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这四种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使其在形式上合法的行为是洗钱罪。虽然刑法第191条为我国打击洗钱, 开展国际反洗钱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但是该法条仅仅规定了四种犯罪作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对于诸如在金融等领域内的洗钱打击显得十分薄弱。

因此, 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六) 》, 将第191条修正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可见, 我国将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扩大为七种, 将破坏金融秩序、金融诈骗、贪污贿赂等犯罪也作为了上游犯罪, 扩大了洗钱罪的打击范围。

同时, 2006年10月3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以下简称《反洗钱法》) 颁布, 并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反洗钱法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反洗钱法》共分七章, 对洗钱监督管理和调查, 金融机构的反洗钱的权利义务, 以及反洗钱的国际合作做了详细的规定。虽然该法附则中将金融机构的范围包括了保险公司, 但是对于保险公司的责任义务, 尤其是保险公司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责任义务在该法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

另外, 作为《反洗钱法》的配套部门规章, 中国人民银行在2006年11月6日通过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并于2007年1月1日与《反洗钱法》同时生效。该部门规章明确了我国反洗钱的行政主管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 并对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权利义务作了详细的规定, 但是笔者认为该法重点是赋予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和责任, 以及处罚措施, 但依然没有明确突出保险业作为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作为反洗钱主体的责任以及权利和义务。然而作为保险业反洗钱的专门规章《保险业反洗钱规定》, 早在在2006年就已经开始在社会中征求意见, 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正式颁布实施, 这不得不说是我国反洗钱立法的一个缺憾, 也使保险业成为了洗钱的高发领域。

综上, 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保险业反洗钱立法的缺失, 我国发洗钱立法体系的不完备造成了保险业成为洗钱违法犯罪的高发领域, 并且作为受害方很难得到相应法律的救济, 而许多进行洗钱行为的违法犯罪人员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正如上文所述的案例, 正是由于法律的缺失, 作为受害者的世都百货只能通过《合同法》、《保险法》等法律类推适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作为胡某等人却只能追究他们的职务侵占罪。

二、我国保险业洗钱现状及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 由于反洗钱立法的缺失, 保险业已成为洗钱违法犯罪行为的温床。保险业洗钱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团险业务洗钱。

用这种方式洗钱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避税, 年终企业为职工办理保险业务, 下年初就退保, 扣除了手续费等费用得损失, 依然比缴纳税收的费用要低, 所以许多企业趋之若鹜。二是为了贪污或侵占公司资产, 以公司名义购买团险, 用支票划转巨额资金, 并虚列被保险人名单, 待保险合同生效后申请退保, 保险机构扣除相应费用后, 按事先约定, 将退退返还投保人指定的账户。这样就成功的将公款或公司财产转移给了个人, 达到了洗钱的目的。

2、利用违规退费洗钱。

投保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 向保险机构索取各种非法保费回扣或其他利益, 变相将公款化为私款或达到逃避纳税义务目的的行为。投保人的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串通, 便可以通过修改保单等方式, 降低保单上的保费, 将实际收取的保费和保单上保费的差额便退还给了投保人的代理人。投保人便通过这种方式将公款或企业财产侵吞给个人财产, 达到洗钱的目的。

3、利用保单质押洗钱。

所谓利用保单质押洗钱是指投保人将银行指定的保险公司开具的, 具有现金价值的人寿保险保单做质押, 并可以从中获取最高80%的保单现金价值。洗钱者可以用“黑钱”购买保险然后再通过保单质押的方式重新取得现金, 这样一来“黑钱”便漂白成了合法收入了。这无疑给洗钱者提供了绝佳的洗钱途径, 并且对于银行而言, 用“黑保单”作质押也无疑增大了银行信贷的风险。

4、利用地下保单洗钱。

利用地下保单洗钱是指境外保险机构非法入境后, 通过人民币投保, 美元理赔的方式, 将黑钱流出境外, 而通过理赔获得的美元便在境内成为了合法的财产。这种洗钱方式危害性极大, 不仅非常隐蔽地让洗钱者成功的完成了漂白的工作, 而且破坏了金融秩序, 更严重的干扰了我国正常的外汇管理秩序。

在保险业, 洗钱者主要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将非法所得转换成合法财产。

三、对于完善我国保险业反洗钱的法律的思考

在保险领域洗钱操作手段极其隐蔽, 并且在寿险领域内洗钱更为普遍。因为根据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相关规定, 人身保险合同解除, 投保人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 因而洗钱者只需要那么洗钱者可以利用保险合同中此条款, 将赃钱、黑钱作为保险费交付保险公司, 然后通过解除合同的方式获得保单的现金价值, 如此一来改变资金的直接来源, 达到洗钱的目的。然而在财产险中, 投保人应当支付从合同生效到合同终止期间内的保费, 因而成本较大。另外又由于保险机构不尽责的处罚并不明晰以及保险监管部门对于洗钱行为的不重视, 也是造成保险业洗钱行为高发的重要原因。因此笔者认为,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保险业反洗钱法律体系:

1、修改保险法, 从源头上遏制保险业的洗钱行为。

保险法是保险业的基础性的基本法律, 保险法中应当包括有关反洗钱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在《保险法》第六十八条保险公司设立条件中增加一项有关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测试和评价, 以保证保险公司在开业之初就对反洗钱保持高度警惕并且在发现投保人具有洗钱行为时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另外我国《保险法》规定对于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的费率和是否承保的, 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笔者认为赋予保险人权利的同时, 也应当课以保险人相应的义务。保险人在投保人投保时应当对投保人的意图以及异常行为做到审慎的审查义务以遏制目前在寿险中严重的洗钱行为。

2、出台与《反洗钱法》配套的保险业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已有反洗钱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机构反洗钱条例, 但是这两部法律法规仅仅从原则上确立了我国发洗钱的大致方向和体制, 在保险业这个行业中, 保险人的反洗钱责任与义务, 保险人在处理洗钱行为时的权利, 以及保险业中洗钱行为的监管等方面的规定都散落在各部门法律中, 并且十分稀缺。因此目前急需出台一部在保险领域内专门适用的反洗钱规章。然而笔者注意到中国人民银行早在2006年就已经对《保险业反洗钱规定》向社会征求意见, 但是至今没有正式颁布。

3、建立严格的客户识别制度和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

所谓客户识别制度是指是金融机构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 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进行核对并登记, 且不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等的制度。我国《反洗钱法》第十六条规定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九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和实施客户身份识别制度。《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 保险合同应载明保险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人身保险还应载明受益人的名称和住所。因此在投保时保险人应当对保证投保人身份的真实性, 同时在赔偿或给付时, 保险公司也应核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 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资金划拨账户, 尤其是团险业务中, 退费时应当退回原账户中, 不得擅自退回退保人指定的其他账户。在建立严格的客户识别制度的同时, 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也要严格保存。我国《保险法》第八十七条:“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妥善保管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账簿、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账簿、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 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 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下的不得少于五年, 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不得少于十年。”洗钱者通过保险机构洗钱的目的就是混淆视听, 掩盖其犯罪收益, 使犯罪收益“合法化”。因此, 保存交易记录和客户资料, 还原犯罪收益的性质和来源, 是成功制裁洗钱犯罪分子的关键。

另外, 笔者认为在税法中应当明确企业为职工投保的投资性商业寿险应当在税后列支, 并且该应当对职工征收“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由保险公司作为代扣代缴人。

除此以外, 笔者认为, 作为保险业的监管部门——保监会, 也应当将保险业反洗钱的监督管理纳入管理范畴, 并与央行建立联动机制, 更好的防范监督并遏制在保险业的洗钱行为。

综上, 完善我国反洗钱法律体系, 尤其是保险业反洗钱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反洗钱法律制度, 以遏制目前保险业高发的洗钱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强力.金融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年.

[2]、江尉.我国保险业反洗钱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财经大学, 2007年.

[3]、姚旭辉.保险业反洗钱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08年.

[4]、耿琳.我国反洗钱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07年.

篇4:试论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完善

洗钱活动不仅对全球的经济金融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作为一种掩盖非法收入来源及其性质的活动,洗钱更是与贩卖毒品、武器等集团犯罪以及恐怖活动互相关联。作为洗钱活动最早起源的美国,反洗钱制度也最为完备。当前我国的反洗钱立法和制度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我国反洗钱制度现状

作为一项犯罪,我国刑法第191条对洗钱定义为: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3条将洗钱规定为: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各种手段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2006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于2007年开始实施。该法律有如下特点:

1.《反洗钱法》将我国洗钱犯罪的上游犯罪范围由原来的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和恐怖活动犯罪,扩充到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六)》,将所有清洗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洗钱行为都纳入了刑事打击的范围。

2.《反洗钱法》中保密义务和保密条款贯穿始终。《反洗钱法》出台的意义也包括保护公民的隐私权和财产权不受到侵犯。公民的存款账户需要保密,但在反洗钱工作中,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提供的可疑交易报告就直接涉及到账户的隐私,因此,对于有权掌握账户信息的部门必须要有制度和法律的约束。

3.《反洗钱法》建立了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并重点监测公职人员资金往来。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是反洗钱预防制度的第一道关口,一般包括以下三种情形:通常情况下(指在开展新业务时)的客户及其代理人身份识别、超过限额交易或发现可疑交易时的客户身份识别和对于低风险客户的简化与免除身份识别的情况。这一制度特别有利追查洗钱嫌疑的身份与动向,而在这一制度中,还特别规定了应当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公职人员重点进行身份识别和账户、资金往来情况的监测。

4.《反洗钱法》明确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非法资金流动一般具有数额巨大、交易异常等特点。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通常被视为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核心。反洗钱法引入了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要求金融机构、特定非金融机构对数额达到一定标准、缺乏明显经济和合法目的的异常交易应当及时向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以作为发现和追查违法犯罪行为的线索。这将非常有利于发现和追查贪官洗钱活动,有利于及时发现贪官赃款的来源和流向并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资金转移,进而为查处贪官的贪污受贿犯罪提供线索。

5.《反洗钱法》还明确了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调查手段,以及扩大了反洗钱义务主体。反洗钱法规定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进行反洗钱调查,并可采取询问、查阅、复制、封存和临时冻结等措施;同时,不仅规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是反洗钱义务主体,还规定房地产销售机构、贵金属和珠宝交易机构、拍卖企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特定非金融機构也应承担预防、监控洗钱的义务。

6.《反洗钱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界定了反洗钱的工作体制。明确了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制定或会同国务院有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在职责范围内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职责。同时,《反洗钱法》也明确规定了国务院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责。这样就形成了确定一个部门为行政主管部门,全面负责反洗钱事务,其他部门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我国反洗钱监督机制。

二、反洗钱法需要完善之处

1.建立反洗钱法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也在不断加大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力度。除了依靠传统的行政手段外,近年来主要是重视采取法律手段打击洗钱活动。在《反洗钱法》出台前反洗钱法规散落于诸多法规之中,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为准则、以部门规章为规范的反洗钱法律框架。缺乏一套系统化的“基本大法”,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完整,系统性、协调性差等问题,影响了反洗钱的力度和效果。《反洗钱法》的颁布,正式建立了我国预防、监控洗钱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制裁、打击洗钱犯罪的法律条款共同构成了我国全面预防、控制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的基本法律框架,形成了一道全面预防监控洗钱活动的反洗钱“法网”。

2.明确反洗钱义务主体

我国《反洗钱法》一项重要的规定是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义务主体。这也是国际反洗钱立法的发展趋势。为了确保特定非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的有效开展,《反洗钱法》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应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特定非金融机构的范围、其履行反洗钱义务和对其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反洗钱法》明确地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纳入到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之内。但国际上特定非金融机构一般是指房地产、黄金宝石交易商、律师等等,这些机构或个人通常能接触到大额资金交易。我国在这些领域开展反洗钱工作尚缺乏经验,对于这些领域判断“大额”“可疑交易”的标准还不明确。因此,此次出台的《反洗钱法》只是在总则中对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做出了描述,今后不但应该对这些特定的非金融机构制定一些必要的具体规定,而且,要进一步把从事房地产销售、贵金属和珠宝交易等机构纳入反洗钱涵盖的义务主体。在我国,普通公众觉得洗钱活动距离自己很远,实践中,随着洗钱手段的多样化和洗钱方式的复杂化,犯罪分子除了把非法收入洗为合法资金之外,还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以作非法用途,因此,在扩大反洗钱义务主体范围的同时,要转变反洗钱的社会意识,提高普通公众对反洗钱的理解,积极配合反洗钱机构的执法并提供必要信息,共同构造完善的反洗钱网络。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钊作俊.洗钱犯罪研究[J],法律科学,1997(5)

{2}何靖, 杨胜刚, 吴志明.反洗钱的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5)

{3}张红军.美国反洗钱惩罚机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24)

篇5:反洗钱法律规定关闭

第5章 银行业监管及反洗钱法律规定

一、考试大纲

5.1《中国人民银行法》相关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检查监督权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中国人民银行在特定情况下的检查监督权

5.2《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相关规定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监督管理措施的规定

5.3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行政处分

相关的处罚措施

5.4反洗钱法律制度

洗钱概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违反反洗钱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二、知识要点提示

本章概要

本章重点介绍了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银行业的监管法律规定以及反洗钱法律知识等内容。监督管理是实现监管目标的一种措施。监管机构通过检查监督可以评价监管对象是否遵守法律规定,是否符合审慎经营规则。检查监督权是一种行政权,既是监管者的权力也是其法定职责。我国现行银行业监管为多头监管模式,银行业金融机构除了接受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的监管外,作为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还须接受国家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对于公开上市发行股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须接受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地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还要接受地方政府的监管。通过本章的学习,银行业从业人员应当掌握和了解一定的金融监管和反洗钱法律知识,为依法合规从业奠定基础。

本章考点精讲

5.1《中国人民银行法》相关规定

1.《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通过、实施及修订时间、修订重点

2.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检查监督权的范围

3.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4.中国人民银行行使全面检查监督权的特殊情况及措施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并于通过之日公布实施。2003年12月27日,进行修改,此次修改共计25处,修改后的条文增加至五十三条。

修订的重点是将原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履行的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职能划分出来,移交给新成立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不再直接审批、监管金融机构,而主要专注于

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维护币值的稳定以及对金融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5.1.1 中国人民银行的直接检查监督权

1.执行有关存款准备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2.与中国人民银行特种贷款有关的行为;

3.执行有关人民币管理规定的行为;

4.执行有关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的行为;

5.执行有关外汇管理规定的行为;

6.执行有关黄金管理规定的行为;

7.代理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行为;

8.执行有关清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9.执行有关反洗钱规定的行为。

5.1.2 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检查监督权

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执行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5.1.3 中国人民银行在特定情况下的检查监督权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

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

由于银行业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的机构监管权并不排斥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功能监管权,并且两者的划分在现实操作中非常清晰。

5.2 银监会监督管理措施相关规定

1.《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通过、施行时间

2.监管对象范围

3.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强制性监管措施

4.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

5.审慎性监管谈话

6.强制风险披露

7.查询涉嫌违法账户和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关涉嫌违法资金

国务院于2003年3月19日设立了银监会。银监会统一监督管理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

2003年12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该法共六章五十条,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赋予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进行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监督管理谈话及强制信息披露的权利。

5.2.1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适用范围

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需要说明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境内”不包含我国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对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对经银监会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上述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5.2.2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监督管理实施

1.对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强制性监管措施

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资产转让;

(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六)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后,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提交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三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定的有关措施。

2.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的监管措施

对发生风险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处置的方式主要有接管、重组、撤销和依法宣告破产。

(1)接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接管,是指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的情况下,对该银行采取的整顿和改组措施。接管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

(2)重组。重组是指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按照具体的重组方案(或重组计划),通过合并、兼并收购、购买与承接等方式,改变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合理解决债务,以便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摆脱其所面临的财务困难,并继续经营而采取的法律措施。

重组的目的是对被重组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对银行业体系冲击较小的市场推出方式,以此维护市场信心与秩序,保护存款人等债权人的利益。

(3)撤销。撤销是指监管部门对经其批准设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依法采取的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政强制措施。

在接管、机构重组或者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限制出境)

(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禁止转移财产)

(4)依法宣告破产。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破产,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符合《破产法》第二条规定的情形,经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向人民法院提出对该金融机构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后,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产的法律行为。

3.其他监督管理措施

(1)对与涉嫌违法事项相关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

(2)审慎性监督管理谈话。监管部门有权根据监管需要和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状况,随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谈话要求。要求对银行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进行监管谈话并不意味着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存在经营的问题,即使不存在任何问题,监管机构也有权要求谈话了解状况。

(3)强制风险披露。《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市场约束与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并列为资本监管的新三大支柱,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据此加强信息披露要求。

(4)查询涉嫌违法账户和申请司法机关冻结有关涉嫌违法资金。

5.3 违反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处罚措施

1.刑事制裁措施、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

2.对银监会从事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处理措施

3.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理措施

4.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处理措施

追究法律责任的形式包括:刑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采取其他行政处理措施。

5.3.1 刑事责任

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以及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刑罚。

5.3.2 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是国家行政机关对犯有轻微违法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一种法律制裁,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5.3.3 行政处分

行政处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违反行政纪律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制裁措施。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5.3.4 相关的处罚措施

1.对从事监督管理工作人员的处理措施

2.对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的处理措施

取缔;构成犯罪的,追究刑责;不构成犯罪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50万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不足50万的,处50-200万罚款。

3.对依法成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处理措施

5.4 反洗钱法律制度

1.洗钱的概念及其三个阶段

2.洗钱的常见方式

3.《反洗钱法》的通过、施行时间

4.中国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职责

5.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的反洗钱职责

6.反洗钱义务的主要内容

7.《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的通过、施行时间

8.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的职责

9.《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有关大额交易、可疑交易和免于报告交易的规定

10违反反洗钱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5.4.1 洗钱概述

1.洗钱的概念及洗钱过程

洗钱是为了掩饰非法收入的真实来源和存在,通过各种手段使非法收入合法化的过程。洗钱的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即处置阶段、培植阶段、融合阶段。

处置阶段:指将犯罪收益投入到清洗系统的过程,是最容易被侦查到的阶段。

培植阶段:即通过复杂的多种、多层的金融交易,将非法收益与其来源分开,并进行最大限度的分散,以掩饰线索和隐藏身份。

融合阶段:被形象地描述为“甩干”,即使非法变为合法,为犯罪得来的财务提供表面的合法掩藏,在犯罪收益批上了合法外衣后,犯罪收益人就能够自由地享用这些肮脏的收益,将清洗后的钱集中起来时用。

2.洗钱的常见方式

(1)借用金融机构。匿名存储、利用银行贷款掩饰犯罪收益、控制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保密天堂。一是有严格的银行保密法。二是有宽松的金融规则。三是有自由的公司法和严格的公司保密法。

(3)空壳公司。亦称为被提名人公司,一般是指为匿名的公司所有权人提供的一种公司结构,这种公司是被提名董事和持票人所享有的所有权结合的产物。

(4)现金密集行业

(5)伪造商业票据

(6)走私

(7)利用犯罪所得直接购置不动产和动产

篇6: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下列金融机构:

(一)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汇机构、政策性银行;

(二)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三)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四)信托投资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五)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并公布的其他金融机构。

第三条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在履行反洗钱职责过程中,应当与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和司法机关相互配合。

第八条 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制定反洗钱内部操作规程和控制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反洗钱培训,增强反洗钱工作能力。

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建立和实施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一)对要求建立业务关系或者办理规定金额以上的一次性金融业务的客户身份进行识别,要求客户出示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进行核对并登记,客户身份信息发生变化时,应当及时予以更新;

(二)按照规定了解客户的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有效识别交易的受益人;

(三)在办理业务中发现异常迹象或者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有疑问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身份;

(四)保证与其有代理关系或者类似业务关系的境外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客户身份识别,并可从该境外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客户身份信息。

前款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

第十条 金融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妥善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能够反映每笔交易的数据信息、业务凭证、账簿等相关资料。

前款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

第十一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人民币、外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

第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

导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制定本行业的反洗钱工作指引。

第十三条,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四条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打击洗钱活动。

第十五条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报告可疑交易、配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可疑交易活动等有关反洗钱工作信息予以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向客户和其他人员提供。

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提交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受法律保护。

第十七条 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报送反洗钱统计报表、信息资料以及稽核审计报告中与反洗钱工作有关的内容。

第十八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反洗钱职责的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反洗钱现场检查:

(一)进入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对可能被转移、销毁、隐匿或者篡改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前,应填写现场检查立项审批表,列明检查对象、检查内容、时间安排等内容,经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出示执法证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2人或者未出示执法证和检查通知书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

现场检查后,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分支机构应当制作现场检查意见书,加盖公章,送达被检查机构。现场检查意见书的内容包括检查情况、检查评价、改进意见与措施。

第十九条 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根据履行反洗钱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要求其就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二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实施现场检查,必要时将检查情况通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发现可疑交易活动需要调查核实的,可以向金融机构调查可疑交易活动涉及的客户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前款所称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上海总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

第二十二条 中国人民银

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可以询问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说明情况;查阅、复制被调查的金融机构客户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藏、篡改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可以封存。

调查可疑交易活动时,调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出示执法证和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出具的调查通知书。查阅、复制、封存被调查的金融机构客户的账户信息、交易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应当经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省一级分支机构负责人批准。调查人员违反规定程序的,金融机构有权拒绝调查。

询问应当制作询问笔录。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要求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调查人员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调查人员封存文件、资料,应当会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清单一式二份,由调查人员和在场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一份交金融机构,一份附卷备查。

第二十三条 经调查仍不能排除洗钱嫌疑的,应当立即向有管辖权的侦查机关报案。对客户要求将调查所涉及的账户资金转往境外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经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采取临时冻结措施,并以书面形式通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接到通知后应当立即予以执行。

侦查机关接到报案后,认为需要继续冻结的,金融机构在接到侦查机关继续冻结的通知后,应当予以配合。侦查机关认为不需要继续冻结的,中国人民银行在接到侦查机关不需要继续冻结的通知后,应当立即以书面形式通知金融机构解除临时冻结。

临时冻结不得超过48小时。金融机构在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要求采取临时冻结措施后48小时内,未接到侦查机关继续冻结通知的,应当立即解除临时冻结。

第二十五条 金融机构违反本规定的,由中国人民银行或者其地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区别不同情形,建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或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

(二)取消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任职资格、禁止其从事有关金融行业工作;

(三)责令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中国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发现金融机构违反本规定的,应报告其上一级分支机构,由该分支机构按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罚或提出建议。

上一篇:公路工程试验考试题及下一篇:春天初中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