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简报技巧

2024-06-14

报告简报技巧(精选8篇)

篇1:报告简报技巧

简报技巧

(PPT技巧大全-简报技巧终极版)

集世界500强公司做简报之精华,献给经常需要用PPT汇报工作、产品宣讲、说服客户的你。

1.PPT要素:构思→设计→演示。

2.如何抓住听众:1.生动的言词; 2.实物展示或象征性动作;3.投

注真心; 4.说故事;5.以个人经验为例;6.请听众解谜;7.用比喻引发联想;8.逼迫听众思考

3.PPT类型:阅读文档类(重点 文章处理,图示,版式);演示辅助

类(重点 图片、图片、还是图片);自动演示类(动画、交互、多媒体)4.好的PPT:(观众)愿意看、看得懂、能认同。5.简报类别:10min以下(介绍为主,戒多);20-30min(简要报告);

40min以上(以教育为主,戒缺乏互动)

6.随时掌握“where am I”? 你讲到哪里了?你在说什么?

7.图表优于文字,尽量在每页50字以下,每次只强调一个诉求,每页均有企图表达的「中心思想」。

8.以「说服」为目的之简报:尊重听众,突出自己优点,【自信】是

关键。(彰显类)没有深度,则「不足以服远人」

9.故事与实例,是穿插烦闷与冗长内容的「兴奋剂」与「接着剂」 10.简报基本功:两件事(站着做简报,别光念资料)、要诀()、说服

之道、图像资料、关键步骤、问题&资料、开始、总结。11.声音:音扬顿挫,通常,男人声音: slow & solemn。12.技巧的根源:what you want ? Why? 13.简报技巧-How:确定主题,设计结论,产生开场白,概述本文,准

备自我提示卡,预演;

原则 简单 清晰 醒目 14.简报成功的关键:声音(35%)【声音,运用不同的声调技巧– 停

顿– 感情– 目视接触– 节奏– 强调– 启承转接】﹑态度/形象(58%)(情绪热忱表达;姿势– 看起来很有精神– 很专业– 挺胸抬头;衣着– 男:西装(深色)﹑衬衫(白)),内容(7%)15.简报要诀:正确站姿、大声说话、运用手势、目光接触。手臂是最

佳的指挥棒。

16.「沟通、说服、推销」的差异?:沟通?=听你怎么说; 说服?

=听我怎么说 推销?=我怎么说给你听,才会买。

17.简报8要素:

一、背景:确定所有听众对主题的了解(掌握听众

keyman)。

二、概论:简述涵盖的范围。

三、问题/需要:为什么有这些问题或需求。

四、看法/办法:为什么你的看法能解决问题。

五、证据:证明你的看法有效。

六、益处:有什么效益?值得的理由?

七、行动:所以需要进行什么事项。

八、总结:归纳你所说的内容。

18.顺畅的基础:起—以事实引发背景说明、承—切入主题重点、清

晰说理、转—带入诉求重点(说服什么?)、合—简单明确之综

合性结论。

19.内容查核重点项目1.逻辑之流畅(行云流水)2.重点之表示(每页

都要有焦点)3.图表之使用(图>表>文字)4.接口之精简5.故事(实例)之引入6.点子之突出。

20.要素:证据:统计数字。事实。类似经验。专家的判断;益处:

自问「产品的特色」„所以怎么样? 自答「产生的益处」;总结。21.成功简报秘诀:准备,准备,准备!

22.该说多久:十五到四十分钟已经够了。去除不必要的部分,会更

完美。很少简报会因为精简而出毛病。最好一次只讲一个主题。23.如何处理意外事件:当意外发生时--停顿、稳住慌张、接受这个

事实,因为你必须继续下去

24.问题之答复:辩解的议题,多用「是的— 但是—而且」 25.不知道答案时:「很抱歉,我回去测试一下,请留下您的名片,我随后再回答你。

26.演示过程:确定演示主题,背景介绍,调研工作,工作范围,分析

求证,结论。唯有精简的要点和明确的目标才能打动人心!27.简报设计:言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图。文字的使用:每页文字

行数:7±2 28.字体大小:大标题用32-44号粗体标楷体:标题1用28号粗体标

楷体 标题2用24号粗体标楷体 标题3用20号粗体标楷体 不要使用小于16号的字体,层次亦不要太多 每一层可以采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 中文字型最好使用标楷体或细明体,不要使用其他字型,而且要加粗 英文字型最好用Arial/Verdana 字型颜色要选用与简报背景颜色成深明对比的。

29.标题的使用:最好是以5~9个字来说明,勿用标点符号,重要内

容可以用加下划线或其他颜色表示。

30.练习的重点: 强而有力的开场 清楚的重点 顺序合逻辑 具有可信

度的证据 印象深刻的结论。

31.演示前了解听众的权利:关于目的,关于尊重,关于时间,关于内

容,关于灵活性,关于视觉,关于表述演示内容时的权利。

32.开场白:惊人之语,问一个与听众需求有关的问题,玄秘的开始,赞美。目的-重要性-预览

33.结束:提出结论-重新你的建议-问与答 34.骨灰级的PPT结构----总 分 总 35.让PPT 3分钟能看懂:1清晰表达你的信息(清晰可见、容易理解、体现个性),2、中规中矩使用字体字号

3、和谐不张扬的颜色搭配。36.玩转PPT的5种武器:

1、与众不同的PPT 文字风格

2、横竖有理的表格表格;

3、一目了然的趋势图

4、画龙必点睛的图片

5、存在必精彩的动画。

37.大胆Show出PPT:

1、良好的开场白是成功的一半;

2、虎头更虎尾的完美结束;

3、让紧张情绪见鬼去吧;

38.简报时常见的缺点:

1、僵硬的身体姿势身体摇晃不

3、无目的移动

双脚,走来走去

4、不自主地敲击讲台

5、盯着稿子或天花板看。

6、嘴唇紧绷、下巴肌肉紧缩

7、缺乏视线接触或只做局部接触

8、提

高裤腰,双手合十,抓耳挠腮,手遮着嘴;玩弄指挥棒或铅笔

9、声调太小,平缓、单调、无强调感

10、虚字词语,如「呃」,「喔」,「嗯」„等不必要的口头语

11、光笔紧按着不放,舞来舞去

12、背对听众

13、不熟悉教材,逐字照念

14、依靠式,懒洋洋式,手放在裤袋内摇动

15、演讲者站在操作者的背后

16、草草收场,匆忙结束

39.提升技巧之方法:—勤学常练—检讨修正—预演(沙盘推演)40.基本问题:言辞不清晰、顺畅→ 多「念」文章 简报信心不足(不

流畅)→ 勤练发言 思维领先简报(不流畅)→ 专注议题 易紧张过度→Who doesn’t?多练、熟悉主题与听众

41.技巧提升:待之以诚、多下功夫,是不二法门; 给自己「提升期」

—每次均列出「应加强事项」与「检讨」; 永远掌握「目的感」—对象是谁?准备什么资料?要传达什么?

42.14招-成就简报高手:开场有劲;秀出自信;勿陷入备忘稿;忘记

自己,关怀观众;在门扉前招呼观众;使自己从容不迫;赞同观众的观点;服饰得体;勿离主题;目光注视;保持简报流畅;听其言观其行;称呼得出观众姓名;准时开始准时结束;

43.要与不要: 要:多说故事,多举例用讲(Talk),不用念(是演讲

不是说教)简短(演讲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切题(永远围绕着主题)好懂; 不要:不要用术语或缩写不要用太多统计数位不要太过花俏眩耀,不要超过时间,不要念,不要背。

44.思考途径1:穷举,归类,综述;麦肯锡的思考方式:现象-假设-求证-方案-结果。思考途径2:转化成已知问题。

45.最基本的5种组织策略:时间,位置,层级,类别,字母表。46.实战1:商业类提案的结构顺序:业界-竞争-公司-条件-方法-建议

-计划。

47.实战2:SCQA方法:情景-冲突-疑问-回答 48.实战3:教学培训方法:说明式,比较式。

篇2:报告简报技巧

简报已经成为现代职场人士必不可少的常用技巧,公司会议、产品介绍、商业合作、投标竞标、业务培训等等,到处都能能用到到简报技巧。一名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必须要具备熟练的简报与呈现使用技能,方能在需要呈现的关键时刻一显身手。联想柳传志说,“能练会说才是好把式”,而简报正是帮助经理人在诸多场合完美表达的致胜利器。然而,效率低下、画面粗糙混乱、制作呆板、千篇一律的简报PPT却随处可见,成功的、能够充分协助工作、赏心悦目的简报却非常难得。不会应用母版、不会应用版式、不会应用设计等等,使得简报的使用变得异常拙劣、低效。

呈现技巧(演讲技巧),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语言配合简报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是艺术地表达出语言的基本意思,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系统的视听两方面信息的传播。它可以使见解一致的听众更坚定其原有的信念,同时,力争不同见解的听众动摇、放弃、改变其原有的思想观点,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意见。为什么有些演示令人受益良多,回味无穷;而有些演示,却令人呵欠连连,觉得浪费时间。遇到需要上台演示的场合,该如何让自己掌握全场,「倾倒众生」? 好的呈现并不是声音大而响亮就足够了,也不是用夸张的方式,让听众觉得很震撼,更不是有了制式化的表达技巧,就能够应付自如。如果演示内容枯燥乏味,缺乏逻辑,过度的包装只会更显示出演示者的不足。严格地讲,呈现与表达技巧是演示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示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篇3:科研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技巧分析

近年来,中央、地方各部委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与科技产业化支持政策,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金、创新基金、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软件与集成电路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等,给予企业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资金资助,鼓励企业勇攀科技高峰,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发布的2010~2014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4 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金额分别为4114.4、4902.6、5600.1、6184.9和6454.5 亿元, 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4.58% 、4.49% 、4.45% 、4.41% 和4.25%,呈缓慢下降趋势, 同时, 从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环比增长率来看, 从2010 年的27.6% 下降至2014 年的4.4% ,政府科技资助申请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申请单位来讲,要更加重视科研项目的选题、技术路线的考究以及申报材料(如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材料等)的准备,力求在众多竞争单位中脱颖而出。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建议书批准后,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 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致政府科技资助申请失败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对科研项目可行性研究没有给予充分重视。台州学院科研处李丹在分析该校教师大量申报书的基础上,发现申报书普遍存在研究内容过多, 研究目标过于宽泛,深度不够,研究重点不突出等问题,部分申报书缺少可行性分析、研究方案,或写的十分笼统,缺乏创新。

可行性研究的成果文件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背景、技术方案、市场方案、投资方案、实施计划和社会经济效益分析等,政府部门和评审专家对申请单位提供的项目可行性方案,进行多角度评估和打分,根据排名的高低确定资助入围单位名单。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政策性、 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咨询服务,因此, 分析并提炼其编制要点及技巧,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是提高科研项目申报通过率的关键。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点

(一)完整的基本框架

一般来说,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由项目概况、项目背景、项目内容、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条件、项目风险及控制措施、项目总投资预算、财务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几个部分组成,完整的基本框架可帮助编制人员了解可研报告的具体内容和编制要求, 预测编制工作量,形成编制计划, 协调各部门戮力合作,确保按时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制。

(二)科学的选题

作为项目对外的一个标识和门面,项目名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好的项目名称能给项目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项目名称既要反映出项目内容的创新点,又要符合项目指南,因此项目负责人要充分理解项目指南,仔细研究该申报计划的历年公示名单,结合公司业务领域和拟开展的科研项目计划后再综合确定申报的项目名称。

(三)清晰的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一般由技术背景、 市场背景、项目依据、项目必要性等内容构成,其中,申报项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是项目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进行重点描述,突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对项目产品和国内外竞争产品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国内外市场存在的差距,阐明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对项目产品的需求情况,强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充分展现项目内容

1. 项目开发的目标。 项目开发的目标应简明扼要,清晰表明通过本项目开发出什么产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产业化,为公司赢得收入和利润或是填补行业空白,推动行业发展。

2. 项目内容构成。 详细论述项目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容或功能以及技术实现的方法,在项目技术路线和工艺路线部分以图文并茂的阐述方式为佳。

3. 项目关键技术。 要尤其重视项目关键技术的提炼和阐释,写出技术的高精尖和创新之处,如提供知识产权等支撑材料则更能体现项目技术的先进性。

4. 项目验收指标。 包括成果形式、技术性能指标和经济指标,验收指标作为项目验收考核的重要指标,需和技术人员和财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用量化精简的技术语言逐点写明。

(五)总结项目实施条件

评审专家较为重视项目实施的人员、设备、场地、技术积累等方面的成熟度情况,因此可从团队条件、设备设施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在团队条件模块,着重写出公司研发人员的比例、专业领域和技术背景,详细介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技术实力。

2. 在设备设施模块,可列表说明公司已经购置和即将采购的研发设备、生产设备、测试仪器的名称、型号、数量和性能等,阐明研发和生产基础坚实。

3. 在技术条件模块,可从公司承担的项目、内部立项情况来说明单位的技术积累情况和行业水平,再结合已经获得的知识产权、荣誉证书、认证证书情况,说明单位在技术方面的雄厚实力。

4. 在市场条件模块,可从单位市场开拓情况、销售渠道、市场业绩等方面阐明项目产品的市场渠道是畅通的,确保项目成果转化的可行性。

(六)严格控制项目风险

投资项目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具有一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一旦建成,难于更改,规避风险已成为各投资主体的主观要求,因此在撰写过程中要注重项目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制定。 一般来讲,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人员风险等,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分析, 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实现的控制策略,使专家及投资人相信项目风险是可控的。

(七)合理编制投资预算

根据项目内容和要求, 估算投资规模,按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相关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流动资金的确定。列表说明投资使用方案,科学分配资金的使用方向。 如有银行贷款,还需编制借款还本付息表。

(八)详尽科学的财务分析

可行性研究评价方法与指标选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 科学规范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可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情况的描述和分析预测的真实程度,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是开展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财务分析要详尽科学, 分析思路如下:首先确定好计算依据,如计算期、销售单价、税种税率、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折旧摊销等;再进行成本分析、损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敏感性分析,算出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巧

1. 全面搜集资料。 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资料数据是基本要求,主要资料数据有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行业部门的发展规划、相关规范、标准、定额、市场信息资料、技术资料等。 部分资料可通过中国知网、政府网站、行业协会网站、研究机构网站、国家统计局网站等渠道获得, 技术资料、市场资料、财务资料则必须和技术、市场、财务等部门充分沟通获得。

2. 善用科技创新政策语言和行业用语阐述项目内容。 仔细研究项目申报指南,领悟指南精神,确定所申报的项目符合当年申报指南,根据指南精神和要求来撰写项目内容。尽可能使用行业用语描述项目,容易获得评审专家的认可。

3. 逻辑清晰。 一份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是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完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不同的模块组成,但每个模块之间都是具有逻辑关系的,是前后呼应的, 撰写时要注意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

4. 分工负责。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份综合性报告,技术、市场、财务等人员提供各自负责板块的部分, 科研管理人员把控报告编制的总体进度并进行报告的整合和优化, 如此可以发挥各业务部门的专业特长,最大化可研报告专业度,相对于专人编制模式,可研报告的整体质量更高。

5. 精写项目概述。 专家对项目的第一印象往往来自项目概述, 第一印象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评审专家每天都需要看很多长篇累牍, 一个精炼的项目概要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给评审专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么项目申报也就成功了一半。

6. 善用图表。 技术路线图、工艺路线图、投资规划表、设备方案表、成本分析表、损益分析表、现金流量分析表、敏感性分析表等往往会给可行性研究报告增色不少, 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专业度,同时便于评审专家清晰了解项目技术路线和收支情况。

7. 善用数字。 项目的经济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市场现状、市场容量、竞争对比、财务分析注意善用量化的数字,尽量避免使用“一定的”、“较多”诸如此类模糊的字眼,引起评审专家反感。

8. 注意排版。 文字排版是报告的外在表现,规范、整齐的文字排版和清晰明了的目录有利于专家快速找到报告内容。

9. 专家把关。 项目评审流程的核心是同行评议,同行评议是:“由科学系统中的同行专家组成的群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提交的申请项目进行评议”。 在报告正式提交主管部门之前,还可请政府部门负责人、 行业专家等资深专业人士帮忙把关,尽管他们可能不是评审专家,但可站在专家的角度对可研报告的立意高度、可行性、技术热点、先进性与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 避免一些申报领域不符合、框架不完整、预算不符合申请指南等原则性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政府科技资助申请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对科研项目的申报成功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编制一份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做到资料齐备、逻辑清晰、技术方案详尽、技术手段创新、实施计划可行、财务分析准确等,掌握相应的报告编制技能,事半功倍。 项目申报人员要研究申报政策指南, 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技能,提升文字驾驭能力,全面系统地阐述项目内容,编制出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摘要:目前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对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的问题,随着政府科技资助申请竞争日趋激烈,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成为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编制一份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做到资料齐备、逻辑清晰、技术方案详尽、技术手段创新、实施计划可行、财务分析准确等,掌握相应的报告编制技能,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提升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的效率和效益。

关键词:可行性研究报告,科研项目申报,编制技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1-09-28.

[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2-10-25.

[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3-09-26.

[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4-10-23.

[5]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4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2015-11-23.

[6]王岩.浅谈提高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质量[J].工程经济,2013(05).

[7]李丹.项目申报书撰写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11).

[8]张伟良.科技项目申报书撰写技巧探讨[C].广东科技情报服务促进广东经济发展综合研讨会论文集.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2007.

[9]高雨柱.投资项目决策中的风险分析[J].河北煤炭,2006(01).

篇4:报告简报技巧

重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刚刚闭幕,作为简报组工作成员,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草拟此文对人代会简报的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进行辨析。

一、关于标题

标题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是内容高度的艺术概括和点明主题的精髓。人代会简报标题的创作不同于一般性工作简报,应赋予它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审议特点和主要内容,力求简明有力、稳重凝练,而不宜太过花哨,也切忌千篇一律。

如《提振经济献良策 增强信心促发展》的标题,体现了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积极应对当前不断蔓延的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集思广益献良策 统筹城乡促发展》的标题,体现了在国务院通过《关于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之际,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对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的高度关注。《支持发展维护民利民主法治建设足音更清晰》,充分表明了市人大常委会的职能定位,体现了代表们对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高度肯定。

在简报编审过程中发现,《成绩鼓舞人心 蓝图令人振奋》《总结成绩实事求是 展望未来鼓舞人心》《聚精会神议报告 群策群力促发展》等标题也不少见,这样的标题年年都在用,读来司空见惯,比较缺乏新意和针对性。

简报使用副标题、二级标题的情况较少。借鉴全国人代会的做法,若没有恰当的标题,也可采用无标题的形式。

二、关于引言

引言是开篇之作,对全文有提纲挈领作用。人代会简报的谋篇布局无需采用倒序、插叙等标新立异的手法,而应以清晰明白地反映代表审议意见为主。引言一般为第一段,格式为:

×月×日(上午/下午),××代表团审议了×××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市人大代表×××参加了审议。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

注意两点:

1.统一对代表和列席人员的称呼。上例中标有下划线的部分是在有市级领导参团审议时的写法,市领导参与审议受到代表们的欢迎和关注,开篇有必要写明。领导职务在引言中的表述为全称(参照以上表述,不必把全部职务列举完),当文章中再次出现时,领导是代表的均简称为“×××代表”,是列席人员的均简称为“×××同志”。

2.巧用总括语。一般是围绕会议议题,重点反映代表对人大及“一府两院”工作的总体评价。上例中“代表们一致认为,报告……”的省略部分即是代表们对报告的总体评价,如:报告“文风朴实、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催人奋进,全面总结了市政府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科学谋划新一年政府肩负的发展任务,是一个令人信服、让人振奋的好报告”等等,总括语可长可短,关键是要根据代表们的发言内容,客观全面地反映出代表团的审议特点和意见。

三、关于正文

(一)依照代表发言内容划分段落

简报引言后即是正文(重庆市人代会简报的要求是全文不超过2500字)。为使代表意见一目了然,通常采用“一人一段”的形式概括代表的审议发言(个人发言不超过600字)。编写中要尽量减少“搭便车”的情况,将一段建议意见套用几个代表的名字。有特色的个人发言虽然简短,也完全可以另起一段。格式为:

×××同志说,……。建议:……。

(二)正文内容的“宜”和“忌”

1.宜“原汁原味”。简报应以代表原汁原味的发言为主要内容,减少编写痕迹。“原汁原味”并不是不经整理的代表的口头话,而是简报工作人员尊重代表原意,概括和精选代表审议发言中最有见解的内容,甚至尖锐中肯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彰显棱角、突出特色,发挥简报的应有价值和意义。这样,既能反映代表的本意,又不至于废话连篇。话不在多,而在精。一般来说,一份简报的质量高低,既是该代表团审议水平的体现,又是编写人员文字水平的体现。

2.宜广泛反映不同层面意见。对各方面代表的发言要一视同仁,既要反映担任领导职务代表的见地,也要反映基层代表的心声,汇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搞一言堂。

3.忌提前写稿。个别代表团过分看重自己简报排印期号的先后,争“先”而不争“优”,未经过审议就事先撰写好简报,不能反映审议情况,失去了简报的意义,这是不可取的。

4.忌大谈本地区的工作亮点。个别代表团将会议简报作为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渠道,大段大段地总结本地区的工作亮点。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乏上级领导到团参与审议,“地方官”抓住机会汇报工作、争取支持的情况,但简报工作人员要注意去粗取精,不宜将这些情况反映到简报当中。

5.忌提报告的具体修改意见。对报告的具体修改意见,一般单独进行条款式地整理,报相应会务机构汇总,以便有针对性地收集意见和修改好报告。

四、关于句式

(一)描述恰当得体

对各项工作报告的描述应该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态度,真实反映代表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个别简报高唱赞歌,通篇都是好话、套话和溢美、称颂之词,最后的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引来代表和同志们的反感。

(二)表述简洁精练

句子的简洁精练才能构成文章的简短高质。如下列举的表述就可作删减:

“××代表团全体代表和列席人员在××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可表述为“××代表团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听了××市长作的报告,感受到整个报告立意高、思路清、措施实”可表述为“报告立意高、思路清、措施实”;

“这个报告内容翔实”可表述为“报告内容翔实”;

“建议市里(上)要认真研究出台政策”可表述为“建议(市政府)认真研究出台政策”;

“全市发展一盘棋的布局方面”可表述为“全市发展一盘棋”;

“报告也明确了……”可表述为“报告明确了……”;

“代表还认为……”可表述为“代表认为”;

“报告中列举了”可表述为“报告列举了”;

“回去后将认真学习、传达、贯彻和落实好”,此种表述可直接删去。

“对于××(区县)来说”,此种表述可直接删去。

(三)慎用多层排比

个别简报在反映代表建议意见的时候,通篇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者“一是,二是,三是”的写法,让人读起来有如同嚼蜡的感受。多层排比句式的使用要谨慎,可直接用分号划分层次,有意思相近的情况,也没有必要非得分个一、二、三。如:

“听了报告以后,一是受鼓舞,成绩来之不易;二是受启发;三是增责任;四是添压力。”可表述为“听了报告,受鼓舞、受启发、增责任、添动力。”

“建议,一是加大对水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二是切实解决全市村、居委会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可表述为“建议加大水环境保护资金的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全市村、居委会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

五、关于措辞

(一)巧用规范简称

1.法律法规简称。法律法规名称若加书名号则必须是规范全称,如:《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重庆市促进开放条例》等,若采用简称则不加书名号,如:监督法实施办法。援引法律法规时,可不使用引号。简报工作人员在编写时,要根据代表发言时引用的法律法规条款内容,认真查据相关资料,务必一字不错、准确规范地表述出来。

2.国家机关简称。规范的简称是: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高法、市检察院,若采用“一府两院”则必须加上引号,单独提到“两院”也必须使用引号。

代表团简称要完整规范,如:区县代表团应表述为“××区(县)代表团”;

少数民族代表团的表述如“××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代表团”。

3.工作报告简称。引言中表述为: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市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计划、财政、移民报告。在当天只审议讨论了一个报告的,在正文中统统简称“报告”,若需要区分,则仍然采用引言中的表述。

4.其他规范用语。会议一般简称如“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年份务必要写全,如“08、09年”应表述为“2008、2009年”。其他特定名词简称必须准确规范,避免常识性错误。如:

“3.14”总体部署应是“314”总体部署;

“一圈两翼”、“两江四岸”等必须使用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二)慎用人称代词

在正文中,“×××代表说,”之后,一般不再使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本人”、“个人”等提法也不妥。如:

“他建议(呼吁、提出):……”应表述为“建议:……”;

“我(本人)完全赞同报告”应表述为“赞同报告”。

(三)坚决杜绝别字

1.仔细核对代表名字。注意代表姓名中“治”与“冶”,“友”与“有”,“健”与“建”等容易混淆的字,要对照代表名册认真核对。

2.注意“的、地、得”的区别和使用。“的”放在形容词、名词或代词后,构成定语;“地”放在副词后,构成状语;“得”放在副词前,构成补语。

3. 在简报的撰写及一审关就要坚决杜绝别字。列举容易出错的别字如下:

“靓点纷呈”应是“亮点纷呈”;

“突显特色”应是“凸显特色”;

“两级分化”应是“两极分化”;

“杀住歪风”应是“刹住歪风”;

“修定完善”应是“修订完善”

“短小精干”应是“短小精悍”;

“幅射”应是“辐射”。

篇5:班级简报制作技巧

发布者:继教网 发布时间:2013-09-28 16:33:02

班级简报栏目介绍

班级简报是及时总结班级学习情况与学员沟通的非常有效的手段,强化对班级简报的阅读也是对辅导老师工作的肯定。,简报要有本班特色,不求篇幅,但要达到能够指导班级工作的作用。为了能使各位辅导老师制作班级简报更加方便省力,我们特意为各位辅导老师提供了一些制作简报的模板和方法,以下为详细说明: 版块设计

1、卷首语卷首语是开篇辅导老师想对学员说的寄语,也是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用简短的语言概况即可。2.班级情况汇总

(1).班级学员学习情况:辅导老师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对比的方式对班级学员学习情况班级学员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对学员积极成绩优异的学员可以通过班级简报进行表扬,从而激励不分落后的学员。对落后的学员要加以督促。

(2).对班级研讨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辅导老师在完成此版块的内容的时候要明确研讨的问题及探讨的成果。或者研讨出现的问题,提醒学员要在下次研讨中避免。

(3).传达最近的学情通报会精神并布置本班工作.3、近期关注

在此栏目中可以发布项目最新进展,例如学情通报会及视频答等培训活动的相关安排及通知 信息来源:各级公告、动态信息等相关栏目或本班活动通知 4.优秀成果展示

(1).辅导老师可以将班级学员提交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包括作业,日志,校本资源,文章等等。

(2).辅导老师可以通过班级研讨中总结出来的研讨成果进行展示。(3).培训活动中涌现出来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注意事项:对特别优秀的作品表扬,推荐大家学习,不要整篇复制。5.照片墙

篇6:PPT制作简报技巧

一、前言

我们不知道看过多少人做演示文稿,听过多少场演讲,相信大家也都做过演示文稿,被邀请演讲无数次!演示文稿,多么容易的一件事!以前我不这么认为,现在还是无法这么告诉自己。

演示文稿的目的在传达讯息,所以有演讲者将整页的文字稿直接影印成投影片;有演讲者深怕遗漏重要讯息,照着投影片的内容逐字宣读;有演讲者准备的投影片花俏得让我觉得他好象是在教演示文稿软件;也曾经有过经验,听完一场演讲回来,我竟不知道演讲者长什么模样,因为他始终和我们一样看着屏幕自说自话,我只能看到他的背景。

到底一场成功的演讲该注意那些细节,一直希望有机会将演示文稿技巧的理论与PowerPoint实务结合,借着这次研习的机会,将初步的汇整结果与大家分享,也请大家不吝指正。

二、演示文稿成功的关键

演示文稿成功的关键可以归纳为内容、态度/形象、和声音三部份。请您猜猜看那项是演示文稿成功的关键呢?想想我们每次为了演示文稿搜索枯肠地找资料写脚本,答案当然是内容!

错,我们辛辛苦苦准备的内容只占7%;演示文稿成功最主要的关键是能度/形象,占了58%;其次是声音,占35%。回想一下所谓的名嘴,那么这层道理也就不说自明了。

小记:还记得有一次去听一场智能财产权的演讲,因为初初接触这个领域,这演讲者的身份背景都不是很清楚,只是觉得题目很有兴趣就walk in,结果那位演讲者真是令我惊讶,他是穿了西装,可是皮带有一大截在外头晃,衬衫我不知道他是要扎进去还是放出来,要是我这样妈妈和所有可以念我的人都会叫我把衣服扎好,我开始怀疑,我要不要听他的演讲?理智告诉我不可以以貌取人,所以我还是坐下来了,没错,他的演讲正和他的穿著一样的sloppy,投影片有做的说不细讲,讲的说没有做投影片。

演示文稿是说服的艺术,要说服观众接受我们的观点,首先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帮助观众清楚地了解我们要传达的讯息,引导观众同意我们的观点,最后建立共识。

做为信息时代的演讲者,可以运用信息科技来帮助我们建构讯息,

态度

我能做好演示文稿

我的内容很有价值

我的观众很重要(顾客焦点)

篇7:企业简报与面试求职技巧工作坊

一、系主任致詞

二、時間:98年6月12日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

三、地點:本校民生校區五育樓10樓創意教室

四、主講者:蔡志浩教授、程蓓芬經理

五、主題一:簡報的藝術和技術(蔡志浩老師主講)

□ 簡報是?

1.主動的2.互動的(即時回饋)

3.說服性的(推銷理念知識等)

4.有組織的(規劃)

□ 簡報像?

電影;好的簡報像好的電影,兩者都要

1.在有限時間傳遞訊息

2.需精心安排

3.節奏明快流暢

4.了解觀眾心理。

□ 如何準備簡報?每分鐘簡報需花1小時準備時間

1.不要拘泥形式:簡報不是儀式,每張都要一個標題然後次主題…。

2.確認簡報的目標。

3.分析聽眾的特性:針對聽眾的性別、年齡、職業等做不同改變。

4.組織簡報內容:組織架構和表達細節。

5.練習、練習、練習:對任何人、任何事練習。

6.準備應變狀況:設備、時間等。

□ 如何利用簡報表演?

1.站在適當位置:走出講桌、盡可能站於螢幕旁。

2.找到合適位置:移開不必要的東西,例如:桌子、花盆等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簡報遙控器、筆電、硬碟等

4.保持與聽眾眼神接觸:環繞幾個點,找到友善的表情隔幾秒轉換注視點。

5.與聽眾保持互動:不要問需要聽眾回答的問題,盡可用自願舉手的方式。

6.有效利用視覺輔助材料:動畫要有意義而非僅裝飾,例如:小狗跑跳。--自己(簡報者)才是主角!

□ 結語

保持正確心態(藝術)、用心準備和練習(技術)!

上述詳細內容可參:

六、主題二:履歷表十不要與面試技巧(程蓓芬老師主講)

□履歷表十不要(以114人力銀行實例說明)

1.不要缺乏專業形象:照片須清楚,盡可能提供帶著微笑的照片。

2.不要說愛我的時候看著別人:尋求職務或希望職業類別要符合應徵的工作內

容,例如:應徵服務生,希望職業類別不要寫診

所護士、機械師等。

3.不要亂槍打鳥:一張履歷表不要亂發至不同面向的工作。

4.不要讓我找不到面試的理由:例如工作時間太短,則可不用填寫。

5.不要考驗人資主管的耐心:找不到應徵該工作的熱心。

6.不要透露沒加分作用的訊息:措詞不要太強硬,盡可能帶希望懇切的語氣。例

如:時間已不超過12點為限→因居所離工作地

點太遠,希望工作時間盡可能不超過12點。

7.不要只是成為話題:亂寫一通,例如:我想要賺錢!拜託大哥大姐給我機會。

8.不要嘮叨:自傳盡可能寫出重點,不要將自身家庭背景交代過多或無相關的事

情。

9.不要提供無法連貫的訊息:似同第二點。

10.不要粗心大意:例如:日期寫錯等。

□面試注意事項

1.外表要展現有精神

2.所言與履歷表所寫的一致

3.練習自我介紹的語氣和眼神

□結語

--不要給主管面試你的機會!

--除了練習、還是練習!

四、結語(問題)

(一)問題:若工作經驗空白1-2年,都在為了準備考試,那要如何於面試主管

提及此部份?

回答:工作空白不是重點,考試也不是重點,重要的在於:這幾年準備考

試時間內學到的什麼,可與面試主管分享該學習的經驗。

篇8:报告简报技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2年2月至2006年11月期间用经椎弓根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病例62 例, 男39 例, 女23 例。其中胸椎9 例 (T12 8 例, T11 1 例) , 腰椎53 例 (L1 27 例, L2 14 例, L3 5 例, L4 7 例) ;其中爆裂骨折26 例, 合并截瘫8 例 (胸椎3 例, 腰椎5 例) , 脱位3 例, 并发多部位骨折4 例, 椎管减压4 例。

1.2 椎弓根钉道钻孔常规技术

1.2.1 椎弓根的定点标志

a) 腰椎弓根定点标志:采用固定椎的上关节突的外缘垂直延长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的交点, 即椎体上关节突的颈背部, 该部椎板外缘有一典型的骨嵴, 定点标志也相当于紧靠骨嵴外上方的凹陷处;b) 胸椎弓根定点标志:位于小关节突的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的外侧3 mm[1], 还有的以一条为通过下关节突中点偏外的垂直线, 另一条为连接两侧横突根部中点的水平线, 此二线的交点在关节突关节中点下方1 mm处[2]。有人报道以棘突下缘划一水平线与关节突关节垂直线相交, 其交点为椎弓根定点标志。我们术中常把它们都作为参考找出相对准确的椎弓根钉道口的定点, 成功率比较高。

1.2.2 椎弓根的方位

应用Saillant设计法设e角和f角来标指椎弓根的方位。e角为椎弓根纵轴与脊柱矢状轴所成的夹角, 除L5 e角为30°外, 其余均在0°左右。f角为椎弓根纵轴与椎体水平面所成的夹角。f角在T9~12为9°~23°, 腰椎弓根基本为水平位。

1.2.3 置钉椎体椎弓根的定位

置钉椎体的选择是受伤椎体的上下各一个正常的椎体, 常用以下三点为标志:a) 第12游离肋来标定胸腰段椎体;b) 用第3腰椎横突 (最大) 来确定L2, 3, 4椎体;c) 棘突钳提拉L5棘突来观察, L5S1椎间隙是活动的S1以下不活动, 依次来确定所选椎体, 同时以C臂X线机定位。

1.2.4 置钉椎体上下关节突的辨认

在找到要置钉的椎体后一般可看到上下关节突;高龄伤者常因骨质增生韧带的肥厚而使上下关节突部位呈现一个凸起的丘包, 用电刀切除软组织, 刮掉增生的骨质即可以见到原本的上下关节突。

1.2.5 椎弓根孔的定位与钻孔

找到要置钉椎体的椎弓根, 用电刀烫出标记, 用咬骨钳咬除增生骨组织 (必要时可咬至椎弓根轮廓出现) 。再用椎弓根定位器定位, 用手钻内外、稳健的45°来回旋转, 进针方向平行于椎体终板与后缘垂直, 并向中线倾斜10°~15°, 作到沿椎弓根中轴进入。在旋转用力向下锥孔时, 因是在椎弓根的松质骨中进行, 其阻力并不大。如遇到硬度大阻力高很快有脱空感, 说明可能半路上穿出椎弓根的壁, 该孔道失败, 要立即停止然后重新确定位置或角度。钻入深度为30 mm, 拔出手钻见血涌出较快, 是钻孔成功的象征。用克氏针平头插入孔内顺孔壁向下触探, 若孔壁和孔底都是硬的骨质, 说明椎弓根钉道钻孔正确, 可做置钉用;如所钻孔出血少, 探测的孔壁为软性的, 说明该孔钻的不成功, 重新调整钻孔点或者角度。

1.2.6 正反螺纹钉角度螺栓的选择

对角度螺栓的选择是:爆裂骨折T12~L1~2为6°+6°角度螺栓组合, L2~5为12°+12°螺栓组合。每钻好一个钉道探测正确即上置椎弓根螺钉。

2 结果

在2002~2003年期间, 手术中一次钻孔成功率在60%以上, 有的一个钉道要钻2~3次才成功。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 一次性钻孔成功率在90%以上。手术后2~3 d病情稳定后送放射科摄正侧位X线片, 示椎弓根钉全部在椎体内, 达椎体前后径的80%, 位于椎体上下径的上中1/3, 椎弓根钉无一例穿出椎体外。脊柱生理曲度正常, 无后凸、变形, 椎体恢复成解剖形态。恢复率80%~90%, 本组占80%, 恢复率90%~100%, 本组占20%。2004年后有床边小X线机, 钉棒上好后即刻摄片, 对不理想的即时调整, 使椎体形态和椎管的容积及脊柱胸腰段曲度的恢复率基本达100%。手术快捷, 1~1.5 h即可完成。手术后8~12 d, 切口无炎症即可出院。此手术不需输血, 住院时间短, 大大减轻了病人的负担。

手术后4~6个月X线复查伤椎骨性愈合情况, 除外地患者, 余均经1~2年来院复查, 自述伤椎无酸痛活动与劳动不受影响 (特别是中年人) , 伤者和亲人都满意。

3 讨论

3.1 椎弓根是椎体的力核

每个椎体有两个椎弓根, 即椎板所形成的拱形结构, 两端的支点, 通过其前方的椎体相连接并在椎弓根的上下分别发育出上下关节突, 与上下相连的椎体连接。椎弓根为皮质骨围成的骨性结构, 其中充满松质骨, 沟通了脊柱的前柱和后柱, 因此, 椎弓根被称为椎体上的力核。自从Denis1983年对脊柱提出三柱论之后, 人们对脊柱骨折, 特别是椎体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找到了重新思考手术治疗的新方法和手段。抛弃了传统的脊柱钢板、鲁氏棒和哈氏棒等方法, 椎弓根钉相继问世并发展了椎弓根钉系列的固定系统, 椎弓根钉的应用使传统手术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彻底得到解决。它很好地解决了脊柱骨折的三个恢复和坚强固定的问题。为防止脊髓二次损伤和术后的护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无褥疮发生。作者认为椎弓根置钉治疗脊柱骨折是脊柱骨折内固定发展的里程碑。

3.2 应用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几个问题的思考

3.2.1 采用椎弓根置钉方法比传统方法提高手术速度

传统的手术程序是:a) 首先暴露出受伤椎体及上下椎体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 充分暴露6个椎弓根;b) 椎弓根定点处先用锥子锥口, 再用克氏针平头向内锤打, 依此方法完成上下两个椎弓根4个孔克氏针插入。C臂机检测, 并在探测证实孔道不偏移后, 再钻孔及克氏针探测, 确定后骨蜡封口, 待4个孔都钻好, 再一个个找孔, 插上克氏针, C臂机检测, 有时孔道偏移, 要反复锥孔、放克氏针C臂机检测等等, 造成手术时间长, 出血量多。作者考虑到在椎弓根显露时, 两侧椎弓根不要同时都暴露出来, 先显露一侧, 椎弓根的定点在科学认证后, 做到暴露一个置钉一个, 通过这样方法免除过多重复动作, 由于椎弓根钉的植入, 还能有效阻止椎弓根因锥孔而大量出血。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特别是对一个急诊手术或者血压不好的病人, 便于实施麻醉管理。

3.2.2 椎弓根钉以上置在椎体上下径的上中1/3部位为理想

一个椎体是被左右两侧椎弓根的骨皮质包裹, 该部位的硬度最理想, 特别是老年人, 存在骨质疏松症, 在这部位上钉, 椎体对钉棒系统的承受能力大, 手术后钉棒系统就不牢固。椎弓根钉的长度应占椎体前后径的80%。

3.2.3 椎弓根置钉的注意事项

a) 椎弓根钻钉道时最好一次成功, 反复几次的来回钻, 钉道易粗大, 椎弓根钉在椎体上容易出现松动, 后果不佳。在第一次钻孔不成功时, 只要开始定点准确, 多是由于钻的角度发生偏差, 此时在原孔处稍微偏一点放好锥子, 对没有用上的原钉孔口, 由助手向原来锥孔的口部插入少许血管钳防止走老道, 把握好角度即可钻出一个好的椎弓根钉道。b) 两侧置钉的部位要尽量对称平行, 否则靠上下的钉易折。c) 撑开复位时两侧撑开棒撑开的距离要一致, 大的一侧易折钉。d) 手术中自攻丝锥直径不能大于3 mm, 不能来回拧钉。e) 手术中麻醉要充分, 使肌肉松弛, 使撑开复位充分。f) 手术前参考熊传芝等[3]对椎弓根钉道测量的参数, 对病人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和椎弓根测量参数充分了解, 为手术中撑开提供心理准备。g) 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 手术以早进行为好。

3.2.4 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可以不要植骨

在传统的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只是就事论事的关注椎体骨骼本身, 怀疑椎体形态恢复后椎体内会形成空洞, 影响愈合等因素的存在, 术中必须对伤椎植骨以达到恢复椎体稳定性及高度。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考虑到脊柱有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 椎体间还有椎间盘的环状韧带, 当椎体遭受暴力造成了骨折及碎块, 与椎体相连的韧带大多是完好的, 椎体虽然破碎, 但骨量存在并不减少, 只是椎体呈爆裂形向周围变位, 使椎体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上下径变小 (椎体高度) 。手术时在受伤椎体的上下各一个正常椎体的两边椎弓根上置钉, 在经过钉棒系统撑开、使受伤椎体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环状韧带在逐渐被牵拉绷紧过程中将爆裂破碎骨块挤压, 爆裂骨块的比邻关系由于没有受到医源性干扰, 很容易达解剖复位, 恢复伤前该椎体高度。受伤椎体得到坚强稳定的固定, 特别是椎体后缘骨块的复位对脊髓压迫的解除有重要临床意义, 为脊髓损伤的恢复及日后的护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由于伤椎体周围软组织没有破坏, 椎体内积血对维持内压、保持高度与稳定性有一定辅助作用, 另外, 椎体内积血愈合的过程发生机化也有利于骨细胞生长和骨痂形成, 填补椎体因压缩造成的空洞。我们认为常规的前入路手术对椎体采取大暴露的方法, 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术中需输血, 除了经济负担重以外, 手术风险也高, 同时椎体由于医源性二次损伤, 受伤椎体仅存的血供会被进一步破坏, 也影响其骨折的愈合, 这不符合微创原则。作者认为椎体的受伤本身是个不幸, 医生应尽力采取对椎体不再造成医源性破坏的微创或无创、能简不繁琐的手术及固定方法解除伤者的痛苦。按照给自己亲人作手术的医德准则去选用手术方法, 解决好手术创伤与预后的矛盾, 既治病又省钱, 最大限度挽救受伤椎体的功能是首选原则。

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钻钉道与固定技术快捷、有效且易于掌握, 骨科医师只要参与并认真学习过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手术, 中年资的医生也可开展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 有无C臂机均不是主要问题[4]。因此, 我们认为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钻钉道与固定技术适于在基层普及。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钻钉道的技巧及在基层普及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近5年实施该手术并获得回访的病人62例, 对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结果完成椎弓根钻钉道与固定系统安置, 手术历时约为90120 min, 手术成功率为100%, 病人恢复良好。骨科医师只要参与并认真学习过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手术, 即使在无床边X线机的情况下, 也可实施该手术。结论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钻钉道与固定技术快捷、有效且易于掌握, 适于在基层普及。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系统,普及

参考文献

[1]朱通伯, 戴戎.骨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424-448.

[2]陆裕朴,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1:799.

[3]熊传芝, 郝敬明, 唐天驷.椎弓根钉道参数的变异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 2002, 22 (1) :31-35.

上一篇:市政管道施工实习报告下一篇:财经法规职业道德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