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石的传说的人文社科作文

2024-06-12

铜鼓石的传说的人文社科作文(共4篇)

篇1:铜鼓石的传说的人文社科作文

铜鼓石的传说

铜鼓打不响,金鸡飞上天。民间流传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千百年来,铜鼓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金鸡飞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铜鼓土地肥沃,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也不知是哪一年,备兵使者晋人延论来到这里,看到县城东郊有一块巨石,大约八米高,呈圆柱形,就像一面铜鼓。就提笔写下了铜鼓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字大约有一尺多高。相传,铜鼓县名便由此而来。

很多年以后,一个叫许旌阳的人,手执宝剑追杀一条孽龙。他路过铜鼓石,听见石中有响声,以为孽龙藏在里面,就拔出宝剑,向巨石用力劈去。顿时,铜鼓石从中间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没发现孽龙,倒飞出了两只金鸡。据说,从此以后,铜鼓人民的生活慢慢地越来越贫困了。其实,这只是传说,真正使铜鼓人民走向贫困的是自然灾害与战乱,特别是日军的侵略和历代的内战,使铜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末隆庆年间,邓子龙将军领兵路过铜鼓石,看见巨石中间的裂缝犹如刀劈斧削,便挥笔写下了笔力遒劲的试剑二字,每个字大约有一米多高。铜鼓石从此又称为试剑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勤劳智慧的铜鼓人民依托大山的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搞旅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又传说是金鸡飞回来了。

铜鼓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铜鼓的兴衰荣辱。虽然石顶长满了杂草,石壁布满了青苔,但那几个朱红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它成了铜鼓的象征。

篇2: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的时代语境

关键词:人文社科术语,翻译,时代语境

一、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

术语作为一个客体,必须从属于某个学科领域,一旦离开用专门语言描述的特定活动领域,就不可谓术语。因此,所属领域的语境对于术语的翻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书面语来说,语境包含术语在内的上下文论述,能够说明术语的所在领域,并将术语的概念具象化,更容易理解。

人文社科类术语贯穿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类术语的翻译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中国现状的理解,同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英汉双语互译本来就很难找到对等词,寻找人文社科术语的对等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该客体存在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来源于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环境,有着比其他词汇更强的稳定性,因此,此类术语所处的语境即大时代背景,要透过时代背景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法。

二、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变化

汉语汇量随着中外交流增多而急剧增加,这种变化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西方舶来品不同。很多词汇混合了英、韩、日等外语,网络俗语,甚至古汉语等,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人文社科术语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具有诸多文化负载,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跨文化因素也很多,既要将其作为特定语境中的术语做出准确、规范、简洁的译文,又要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尽量不失去源语言的文化特性。

由于人文社科术语的这种承载性和多元性,官方译文的必要性才更加凸显。翻译是多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所处的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翻译过程,因此对语境进行选择、解读和适应,对翻译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社科术语官方译文分析

下文分析2015年“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中的术语翻译,透视中央文献对于人文社科术语翻译过程中的语境考究。

1.历史性社科术语。基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现状,逐渐形成并沿用至今的社科术语的翻译早已约定俗成,如:

扶贫脱贫——alleviate and eliminate poverty

持久战——protracted war

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小康社会——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此类社科术语自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用于各等级学校的政治哲学教材以及国家政经类文献,其翻译也是经过数代翻译员斟词酌句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准确使用。

2.比喻义社科术语。对于具有比喻意义的社科术语来说,合理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如选择使用直译的“拦路虎(tigers in the road)”和“纸老虎(PaperTiger)”。

“拦路虎”比喻阻碍前进的事物,意译成“obstacle”或“stumbling block”足译出其喻意,而官方译文明确译出了“虎”和“路”,给予读者很强的画面感,也易于理解其中包含的汉语元素。“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最初也是毛泽东主席多次的使用才让这个词成为社科术语。这个词的翻译在维基百科中可以找到相应解释“Paper tiger is a litera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phrase zhilaohu(紙老虎).The term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seems threatening but is ineffectual and unable to withstand challenge.”,可见该词早已广泛应用于世界政治领域,而且译法也是让中外读者一目了然,易于理解。

而“硬骨头(tough issue)”却采用意译法,如果跟以上两词一样注重该词的语境化要求,译成“hard bone”即可,而且从多个电子词典的搜索结果来看,这种翻译的使用率也更高,但可以理解“hard bone”更突出其本意“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但是官方译文却用其表达“困难、难题”的喻意,如“啃硬骨头”,所以“tough issue”更符合人文社科领域的需要。

3.时代性社科术语。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时代发展衍生出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社科术语,翻译原则也变得开始符合人们对于时代的理解和憧憬,如:

有权不任性——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绿色出行——green drive

短板——the weakest link

雾霾——smog

以上例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绿色出行”、“雾霾”,与经济相关的“中国制造”、“短板”,以及混合了俗语的“有权不任性”,它们应时代要求出现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翻译的时代取向也清晰可见:官方译文用的多是简洁易懂的常用词汇,而避免了复杂拗口的搭配,这对于更崇尚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更易于接受。

四、总结

人文社科术语的更新一直追随时代进展,翻译更应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译者在翻译和使用此类术语时,除了要充分了解术语的类别属性和翻译要素,有较强的术语意识外,不断总结前辈的翻译成果,同时掌握人文社科领域的语境和时代取向,以及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文化范畴,才能保障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质量和传播效力。

参考文献

[1]Robert Dubuc,Andy Lauriston,Terms and Contexts,Handbook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M].

[2]骆海辉,肖平.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谈人文社科论文摘要的英译原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2:48-51.

[3]魏向清.国际化与民族化:人文社科术语建设中的翻译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116-121.

篇3:人文社科“变脸”后的经济效能

应该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即为基础理论进行知识积累;二是应用对策研究,即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担当“思想库”、“智囊团”;三是知识普及,即对全社会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前两方面的作用,社会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毋庸赘言。但是对人文社会科学上述第三方面的作用,应该说全社会一直没有对其形成真正深刻、全面的认识。

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整个社会的普遍效应来讲,意义非常巨大。举例来说,如果现代经济学基本知识能为企业管理者和行政官员所普遍掌握,那么,这些知识就会在无形中指导和指引其日常的工作和决策,这无疑会使其决策更加科学,使其工作能力大大提升,使其眼界大大开阔。在这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等普及型经济学著作之所以大受欢迎,梁小民的经济学普及图书之所以大为走红,就是这个原因。

从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人文社科本身的“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来讲,其作用同样是巨大的。这一点尤其为一般人所忽视。先从基础研究来讲,现在的学术研究,往往更倾向于跨学科、多学科研究,现在每个学科都非常专业化,因此,一个学科要想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那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必须是普及化的。

再从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对“应用对策研究”的作用来讲,人文社科学者为政府、企业等出谋划策,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是人文社科研究发挥的重要作用之一。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没有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那么,由学者提出的对策就难以为这些行政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等所真正理解,而在实际执行中也就难以做到彻底准确地贯彻执行。因此,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于人文社科研究本身的“应用对策研究”同样有着巨大的作用。

人文社科普及与产业化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对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其对经济效益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而且应该运用产业化的手段进行人文社科普及工作。

文化产业研究专家叶朗教授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和产业化开发就非常有见地。他认为,文科可以和经济有联系,而文化产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如果我们的人文学科,在继续坚持进行纯学术研究的同时,分出一部分注意力,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智慧、思想)转化为文化产品,同时出面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用智慧和美感来丰富老百姓的生活,这将有助于推动我们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对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需求市场。就我国的图书市场来看,我们的相当一部分大出版社,都是以出版课本和教辅为主,无论是发行量还是销售收入都是如此,因此,如果能把人文社科普及读物开发好,我们国家潜在的消费市场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产业。

像人文社科普及性读物,广西师大出版社就做得非常好,既有社会效益,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已成为一个品牌,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像不少人熟悉的山东人民出版社的“茶座”系列,《经济学家茶座》、《法学家茶座》、《评论家茶座》等,就颇受市场青睐,现在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发行量,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另外,像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央视的“百家讲坛”都是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的工作,都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和肯定,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真正能开发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这一巨大的市场,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

我们要注意运用现代的方式开拓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市场。一是在图书、报刊等传统平台上进行现代开发,使用的还是传统的图书、报刊形式,但是注入了现代的因素,在写作、编排、装帧设计风格上大胆革新,实现了现代方式的创新。比如说,《水煮三国》就是把历史故事和现代管理思想结合在一起的图书,非常成功,发行量达到一二百万册,而且不断再版。再比如说《话说中国》,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现代开发,通过采用网页式的版面设计、杂志式的内容结构,加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表现手段,使得该套丛书不同凡响,一套丛书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上亿元人民币,不仅在国内大受欢迎,而且其版权为美国《读者文摘》所购买,在全世界发行。二是在现代媒体上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普及。叶朗教授就谈到,我们文科教师过去传统的工作方式,是讲课和写书。讲课,北大最大的教室才能坐400人。学术著作一本发行1万册就了不起了。而中央电视台一个节目收视率如果是02%,就有两千多万人在看。我们有时埋怨电视台的节目缺乏文化内涵,趣味和格调不高,但我们没有想到去参与。实际上他表达的就是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普及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这实际上也是不少学者都支持的思想。

我们要充分认识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拓展道路的意义和作用。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我国文化资源为依托,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关键。在经济学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就是比较优势原理,我们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的文化资源,远没有得到真正开发,人文社科知识普及的滞后是重要原因。

举例来说,儒家文化是我们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我们对儒家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我们儒家文化普及工作的滞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图书市场上有关孔子的书,要不就是学术著作,要不就是少儿读物,就没有一本既有学术底蕴,又非常简明好读、语言风格通俗现代、装帧设计大方雅致、非常市民化的孔子的著作。如果我们成功策划出版一本易中天风格的孔子的图书,该书广受社会欢迎,发行量巨大,特别是能为新生代所接受,那么,对儒家文化的产业开发肯定事半功倍。

尽管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有着巨大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当今中国,人文社科知识的普及却大为滞后,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究其原因,一是全社会没有对其形成普遍共识,对其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没有给予认可和承认。二是与之相联系的各方都没有足够的投入,并且形成了恶性循环。人文社科研究专家学者中,只有极少的人愿意投入有限的精力来做这项工作,投入这项工作的人员少,投入到这项工作的精力少,因此也就难以出现大量优秀的人文社科普及成果。而没有大量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成果,对出版机构、传媒来讲来说也就难以产生经济上的丰厚回报,那么出版机构、传媒也就不会有大资本的投入来从事这项工作。

而要使蕴涵在人文社科知识普及中的巨大的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转换成现实的社会经济效益,首先就要在社会上形成普遍共识,要使全社会都普遍认识到这一问题。可喜的是,已经有部分学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要做好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这项事业,重要的是社科研究专家学者和相关出版机构、媒体要潜下心来脚踏实地地从事这项事业。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已经有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研究专家积极参与到这一事业中来,像余秋雨、易中天、张五常、梁小民等,他们出版的随笔就写得潇洒、浅近,在电视传媒的讲演智慧、通俗,广受大众欢迎。

篇4:人文社科术语翻译的时代语境

【关键词】人文社科术语 翻译 时代语境

【Abstract】With the extensive and active translingual communication, term translation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fluences the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deeply, and becomes mature. However, most researches focus on its cultural identity but ignore the modernistic context.

【Key word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erm translation; modernistic context

一、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

术语作为一个客体,必须从属于某个学科领域,一旦离开用专门语言描述的特定活动领域,就不可谓术语。因此,所属领域的语境对于术语的翻译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书面语来说,语境包含术语在内的上下文论述,能够说明术语的所在领域,并将术语的概念具象化,更容易理解。

人文社科类术语贯穿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类术语的翻译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中国现状的理解,同时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英汉双语互译本来就很难找到对等词,寻找人文社科术语的对等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是,该客体存在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来源于丰富的历史政治文化环境,有着比其他词汇更强的稳定性,因此,此类术语所处的语境即大时代背景,要透过时代背景找到最合适的翻译法。

二、人文社科术语的语境变化

汉语汇量随着中外交流增多而急剧增加,这种变化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西方舶来品不同。很多词汇混合了英、韩、日等外语,网络俗语,甚至古汉语等,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人文社科术语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具有诸多文化负载,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的跨文化因素也很多,既要将其作为特定语境中的术语做出准确、规范、简洁的译文,又要考虑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尽量不失去源语言的文化特性。

由于人文社科术语的这种承载性和多元性,官方译文的必要性才更加凸显。翻译是多文化交流的桥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译者所处的语言环境直接影响翻译过程,因此对语境进行选择、解读和适应,对翻译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人文社科术语官方译文分析

下文分析2015年“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中的术语翻译,透视中央文献对于人文社科术语翻译过程中的语境考究。

1.历史性社科术语。基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现状,逐渐形成并沿用至今的社科术语的翻译早已约定俗成,如:

扶贫脱贫——alleviate and eliminate poverty

持久战——protracted war

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

小康社会——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此类社科术语自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用于各等级学校的政治哲学教材以及国家政经类文献,其翻译也是经过数代翻译员斟词酌句而成,我们需要做的是准确使用。

2.比喻义社科术语。对于具有比喻意义的社科术语来说,合理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才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如选择使用直译的“拦路虎(tigers in the road)”和“纸老虎(Paper-Tiger)”。

“拦路虎”比喻阻碍前进的事物,意译成“obstacle”或“stumbling block”足译出其喻意,而官方译文明确译出了“虎”和“路”,给予读者很强的画面感,也易于理解其中包含的汉语元素。“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最初也是毛泽东主席多次的使用才让这个词成为社科术语。这个词的翻译在维基百科中可以找到相应解释“Paper tiger is a literal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phrase zhilaohu (紙老虎). The term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seems threatening but is ineffectual and unable to withstand challenge.”,可见该词早已广泛应用于世界政治领域,而且译法也是让中外读者一目了然,易于理解。

而“硬骨头(tough issue)”却采用意译法,如果跟以上两词一样注重该词的语境化要求,译成“hard bone”即可,而且从多个电子词典的搜索结果来看,这种翻译的使用率也更高,但可以理解“hard bone”更突出其本意“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但是官方译文却用其表达“困难、难题”的喻意,如“啃硬骨头”,所以“tough issue”更符合人文社科领域的需要。

3.时代性社科术语。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时代发展衍生出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社科术语,翻译原则也变得开始符合人们对于时代的理解和憧憬,如:

有权不任性——Power is not to be used arbitrarily

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

绿色出行——green drive

短板——the weakest link

雾霾——smog

以上例子中,与环境问题相关的“绿色出行”、“雾霾”,与经济相关的“中国制造”、“短板”,以及混合了俗语的“有权不任性”,它们应时代要求出现在中国人文社科领域,翻译的时代取向也清晰可见:官方译文用的多是简洁易懂的常用词汇,而避免了复杂拗口的搭配,这对于更崇尚高效率、快节奏的现代人来说更易于接受。

四、总结

人文社科术语的更新一直追随时代进展,翻译更应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译者在翻译和使用此类术语时,除了要充分了解术语的类别属性和翻译要素,有较强的术语意识外,不断总结前辈的翻译成果,同时掌握人文社科领域的语境和时代取向,以及目的语读者所能理解的文化范畴,才能保障人文社科术语的翻译质量和传播效力。

参考文献:

[1]Robert Dubuc,Andy Lauriston,Terms and Contexts,Handbook of Terminology Management[M].

[2]骆海辉,肖平.从纽马克翻译理论谈人文社科论文摘要的英译原则[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2:48-51.

[3]魏向清.国际化与民族化:人文社科术语建设中的翻译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10,05:116-121.

[4]光明网.中央文献重要术语译文发布.2015.05.

上一篇:工程转包合同范本免费下一篇:安全标志作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