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学长的祝福语

2024-06-17

送别学长的祝福语(共4篇)

篇1:送别学长的祝福语

天很高,很蓝。栀子花的香气在空中飘散,夹杂着淡淡的离愁。怀揣着一份相同的眷恋,走在这条很长又很短的路上,路的尽头是希望,更是别离。

时间若流沙,看起来很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尖悄然溜走。看着07级的学长相互拭泪,举手话别,不禁为这一离殇所触动。带着最唯美的祝福,全校学生都列在路的两旁,为他们送行,却似乎才刚刚是昨天,我们话别了06级。

一路上,异彩纷呈,所有的班级都在收各种方式表达着祝愿,有多采的千纸鹤,有彩色浪漫的气球桥。面对着校门,他们迫不及待地表带着惜别的不舍、离别的痛苦,更有流淌不尽的祝福。黄色的校服、彩色的气球、激情的呐喊、离别的歌声、依依不舍的诵词,无一不是每一个人的心声,随着旋律涌动的情感。每一个人努力以自己最大的声音让所有的毕业生都听到我们真诚的祝愿。我们还以宿舍为单位,每个宿舍负责两个专业,负责口号,朗诵。让学长体会到学院的温暖,母校的慈爱。

这是盛开在记忆里的夏天,毕业就在这个夏天,每一个脸上有期待,有留恋。每一个从校长手中接过自己学士学位的人,脸上一份凝重,二分欢愉,三分珍惜。双手捧着四年来母校对自己的肯定,社会对自己的肯定。举手,却被眼前的集体照片所吸引。我们收集了07级学长各个专业曾今合唱比赛时的毕业照,牵动着每一个过客的回忆的琴弦。所有的歌声一瞬间失去音符,记忆如花瓣散落一地,所有的色彩都一瞬间褪去光彩,只有曾今青涩的笑颜定格在黑白映画里。

你还会看见,在人群中,有一些不断闪现的使者,他们是我们学校的快乐快递员。为学长点燃快乐,送去祝福,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们的影子。也许是一朵手工制作的玫瑰,也许是肩上一张美丽的贴纸,祝福声声不断。又或许是纪念册上一句共勉的臻言、一句祝福、一个笑脸、一段流年刻画的短片。我们点缀了这轴离散的画卷,不是浓墨重彩,只是一点桃红,在这片灰色的感伤中,滚过每个人的心尖。

回过头,再现一眼。这里映满了他们青春与过往,写满了灿烂的岁月。左右看看,带着岁月,路旁的树、硬朗青翠,浓郁繁盛,流涟身边慢放的祝福的脸庞、殷切的祝福,不远处,有扬院长道别拥抱的人流,一切的一切,都映在了提行李的离去之人的脑海。而我们也正是在努力地让他们记住即将踏出校门时的那份不舍与眷恋,深化他们镐京千丝万缕的关联,让镐京刻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纪念册,滚烫流金。

尽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离别。但短促的生命中我们拥有着永恒。亲爱的师兄师姐,你们就要踏上工作岗位,踏上新的历程。相信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理想的实现在于拼搏、美好的未来要靠自己去创造、用实际行动去履行自己的诺言、去实现自己的青春理想,相信未来不再飘忽不定,而是因为你们而流光溢彩。

伴着栀子花淡淡的花香,道一声再见。放心地去飞翔,勇敢地去追逐。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在这十字路上,让我们再次握手,道一声“珍重”。

篇2:送别学长的祝福语

鉴于此, 笔者在大学生管理实际工作中, 开始逐步探索试行了“学长辅导计划”。即, 从高年级学生中招聘班主任助理和导读员,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由高年级学生主动辅导帮助低年级学生, 班主任、辅导员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 具体事项则由学生自己完成。班主任助理帮助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一个班级的全面事务, 导读员则主要负责一个班级优良学风的养成。这样, 高年级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经验可以很好地辅导低年级学生, 而低年级学生的点滴发展, 又可某种程度上促使高年级学生更好地完善自己, 从而就可有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

一、“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理念

“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理念主要是基于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管理现状及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而提出的, 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根据他们同龄易于拉近距离的特点, 让他们相互取长补短, 更好更快地共同提高。

1.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管理现状说明了“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具备必要性。

当下, 在大学生管理工作中, 主要实行的是辅导员总牵头, 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具体负责制。而扩招后学生数增多, 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数量却基本保持稳定, 这就为学生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大多数院校往往是辅导员要负责七八个班级, 所带学生少则二百人, 多则四五百人, 很难把精力均匀分给每个学生。加之一些辅导员刚参加工作, 对业务和本校学生情况还不是很熟悉, 更容易在学生管理中出现纰漏。

另外, 不少院校实行兼职班主任制, 班主任一方面承担着繁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另一方面兼顾学生工作, 更难在实际工作中照顾均衡, 长此以往, 势必会给班级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新生班主任, 更要在新生入学报到、入学教育等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然而, 自身还有教学科研任务, 进而使得一些班主任的工作负荷较大。这样, 仅仅靠辅导员和班主任显然已不能很好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根据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从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 让其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完成学生管理工作就显得很有必要。

2. 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可行性。

新时期的大学生大多是80后和90后,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 他们所接触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和信息化手段的普遍适用, 使得当下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受到了很大冲击, 他们的思想观念更加日益复杂, 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更加追崇标新与个性化。与以往大学生相比, 他们更喜欢较为开放民主自由的教学与管理方式, 厌烦管制说教说服的传统教学管理方式。一般来讲, 他们政治热情高, 理性鉴别能力较弱;独立意识强, 协作意识弱;内心情感丰富, 心理素质较弱。鉴于此, 选拔优秀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搭对子, 可以发挥优秀高年级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 可以使低年级学生发现自身不足, 规划自己的学业生涯,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激发自我前进的动力。因此, 实施“学长辅导计划”具有可行性。

二、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模式

“学长辅导计划”一般是从每年9月的新学年开始实施。具体内容是:在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良、有奉献精神的优秀高年级学生, 根据学院对口专业设置, 每个专业每个班级配备1—2名高年级学生组成学长组。每名高年级学生面对15—30名新生, 负责一个新生专业行政班的辅导工作, 通过各种举措, 尽快与低年级学生相识, 建立互信关系, 为个人、专业和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长组的选拔程序是:根据“品行端正, 作风正派, 工作认真负责, 有一定工作能力, 能团结同学”的基本条件, 高年级学生先到网上申请, 填好相关资料。然后, 辅导员和班主任及部分优秀学生组成考察小组, 对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面试和选拔, 确定好名单后, 再统一进行培训, 最后正式与新生见面。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辅导对象的情况和他们需要的信息范围, 比如选课、考试复习等;如何管理好辅导队伍, 建立密切良好的关系等。让他们充分熟悉《班主任工作条例》, 了解所负责的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 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 敢于创新。

同时, 为更好地确保“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还要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必要指导, 在不同阶段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分为“磨合、拓展、深化和巩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生到达前后。要求高年级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和新生报到时的服务工作;第二阶段为9月开学的第一周, 即始业教育阶段。要求高年级学生组织各种入学适应活动, 帮助新生熟悉掌握各项制度;第三阶段是其后的一个月时间, 主要是培养新生的自主生活学习和活动能力, 同时强化他们的集体生活意识, 以KAQ (知识、能力、素质俱佳) 模式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第四阶段是接下来的一学年。高年级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和发展前景, 指导新生学会自我学习与管理;通过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了解新生的思想心理状况, 加强班级的学风建设;通过班会、不定期碰头会等形式, 交流并讨论新生遇到的问题, 相互分享成功经验。另外, 为了确保辅导效果, 还要专门制订详尽的考核办法, 给予表现出色的高年级学生以嘉奖。

三、“学长辅导计划”的意义

实施“学长辅导计划”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有较大助益。

首先, 对高年级学生来说, “学长辅导计划”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分享大学生活经验和经历的舞台, 通过交流讨论, 新生不仅可以从中受益, 高年级学生自身的交际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为其在今后的社交、专业研究和就业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而对新生来说, 有了高年级学生的辅导, 他们可以更便捷地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 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生活氛围, 尽快地融入到大学环境中。而且, 新生与高年级学生面对面的互动式的交流, 也可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防患于未然, 保证安全。

其次, 对教师来讲, 有利于加深他们与学生的联系。班主任、辅导员通过班主任助理、导读员这一桥梁, 可以比较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情况。由于高年级学生也住在学校, 他们与低年级学生平常接触较多, 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为教师在解决学生困难补助、学杂费减免、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问题时, 提供有效真实的信息。

再次, 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高年级学生基本上都是党员或党员发展对象, 这有利于对新生普及党的基本知识, 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组织他们开展各种“学马列、学党章”活动, 使他们明确入党程序, 明晰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 促进班集体凝聚力的增强。班主任助理、导读员和新生是同一专业, 又经常深入学生宿舍, 与新生接触频繁, 很大程度上可为新生在专业上解疑答惑,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全班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此外, 还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让广大新生积极参与进来, 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彼此了解,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初衷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 充分调动高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性, 最大程度地利用一切有利资源, 构建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支持网络。无疑, 大一新生是“学长辅导计划”最大的受益人。因为有了学长的帮助, 他们大大缩短了熟悉适应大学环境的时间, 更快更早地了解了学校现状、专业发展概况, 为充实丰富的大学四年学习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奠基。

因而, 高校新生“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 密切了师生间、生生间、生校间的联系, 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工作的管理效率, 也充分体现了学校以生为本的人文关怀。更重要的是, 就学生本身来讲, 他们通过自我管理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

摘要:高校扩招使得班级数量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学长辅导计划”的推出, 不仅可有效实现生生的互动, 实现生生共同成长的双赢目的, 而且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机制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的理念、模式及意义等方面,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高校新生,学长辅导计划,实施理念,模式,意义

参考文献

[1]倪青, 马庆玲.理工科大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

[2]温成涛, 董雅致.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分析及教育思考[J].通话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篇3:与路学长导演的往事

这一切,很勾女孩子。这种勾也显得很不着急,一把吉它,一根烟,一首伤感的哼唱,女孩子就在边上巴巴地看着,听着。我们大部分人在一边看着只能干着急。我也试着扒过几首歌,后来考电影学院还用上一点,但是我的型不对,不起范儿。既生瑜何生亮。

考中戏或电影学院是我突发奇想,他也似恍然大悟,说:“对啊,当导演多来劲啊。”我们就暗地里使劲。1984年选专业,我们放弃了绘画,专攻戏剧、电影。人性大爆发的中央美院附中还为我们两个专门空了一间教室,放上一面大镜子。我们自由了,我们在里面喝酒、弹吉他、练习朗诵。我们练习如何在一段故事的朗读中制造悬念,我拿腔拿调,而他如平常般叙述,却大抓人心。我照镜子臭美,他不照,说既然当导演,形象就无所谓。我说万一如果当不了,就当演员,他就一声“切”。“切”是学长经常挂在嘴上的,有时我们为之激动的一切,好山啊,好水啊,绘画啊,诗歌啊,女孩儿啊,在他那儿就得一个“切”字。

后来上了电影学院,我们都一会儿新浪潮,一会儿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一会儿美国独立电影,看他的表情,还不外乎一个“切”字。有时心里就想,这哥们得多大能耐啊。关于拍电影,他说自己的身体不能像我们一样去折腾,得等时机,得有组织、有单位、有制片。要前卫,又要通过,又要市场,一步一步走,还是那样,不紧不慢不着急。现在我知道,他在慢慢攒着劲,用毅力逼视着生命。于他的身体状况而言,这是一份超人的坚强和淡定。

进了电影学院,去他家的次数就少了。可能是自己长大了几分,也可能是意在做导演后要的那份独立,学长也是。导演的独立性,使我们在后来各自拍戏的岁月里相聚得少了。想必,那些我们不再交织的岁月一定有更多和学长一起工作的朋友们去回忆。我想,岁月的痕迹,就是这样被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一起经历的人记录着。相信学长虽过早离去,但因为他留下的电影,且不仅因为电影,他本身走过的生命的痕迹,一定会被印刻下来。

2014年2月20日,我们为导演协会表彰大会初选入围影片。经过了一天的工作,我们准备各自回家。那天学长妻子在家做好了饭等他回去。他没开车,我们打算顺路带他一段,然后他再打车。

“把你放哪儿?”我问。

“放三环吧。”他说。

这是学长最后的几个字,没有任何意义。一如平常的一天,一次小聚后的分手,也如以往漫长岁月中他那一贯的淡定。

从1984年我们决定和电影结缘,到他为电影开最后一次会,期间整整30年。如今,他已在天堂一年多了。

篇4:送别学长的祝福语

“心理委员制度”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借鉴“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所作的进一步探索和尝试。2004年, 天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率先提出并建立“心理委员”等朋辈心理互助组织。近几年来, 国内很多高校纷纷推行这一机制, 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学校一级管理及运作层面, 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学院、专业和班级, 建立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学校到学院进而深入到班级的三级工作网络。

心理委员这支队伍的诞生, 无疑大大增加了广大师生对于心理健康这一领域的关注, 也有助于营造积极、互助、互爱的和谐氛围。更可贵的是, 心理委员的设立在心理问题预警和心理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然而,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 由于心理委员是一支新生力量, 它的工作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目前许多高校的调查结果显示, 心理委员的有效性还存在诸多局限, 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实效, 也不利于其工作热情的培养与提高。

1. 目前影响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局限因素

1.1 选拨不规范, 队伍不稳定。

首先, 心理委员的产生办法各高校不尽相同, 多见于班级民主推选、教师指定及自我推荐, 缺乏科学的选拔机制, 使得心理委员的基本素质良莠不齐。

其次, 不同于普通学生干部, 心理委员在任职前及任职过程中, 须接受较为系统的有关心理健康的专业培训。但实际调查结果显示, 心理委员的人选也常常会随着班干部队伍的换届而改变, 使得培训工作不能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开展, 更不能确保每一名心理委员胜任力的有效提高。

1.2 同学认可度不高, 影响工作实效。

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 总结起来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宣传、关注、倾听、报告。

首先, 心理委员的基础工作是通过接受培训及自学获得心理健康知识, 在班级中展开心理保健宣传, 营造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和谐氛围;其次, 要关注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 特别要对情绪波动明显或行为异常的同学给予较多的关注;再次, 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同学敞开心扉与自己倾诉、交谈;最后, 是要善于发现班级成员中的心理异动情况, 并及时向心理辅导老师汇报。

其中, 除了宣传与关注外, 另两项工作内容实际上均须建立在全班同学对心理委员的高度认可与信任的基础上。由于心理委员在任职前较班级中的其他同学, 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专业特长, 年龄相仿经历相似, 在各个方面基本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很多同学认为心理委员专业性不够, 心理委员抱有不信任感, 更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波动、情感纠葛向对方倾诉。在这样的一种尴尬的氛围中, 心理委员很难展开手脚自信地去进行各项工作, 也无法深入地了解班级同学的内心世界。

1.3 心理委员的胜任力欠缺。

中科院时堪教授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研讨会上表示, 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必须明确定位,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 他们既要有志愿者的激情, 又要有同行者的意识;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习者, 又要成为一名标准的示范者。这样的定位, 是我们设立心理委员的初衷, 也是心理委员最为理想的一种工作状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实际与理想尚存在较大差距。除了选拔上不够科学影响了工作质量以外, 心理委员任用程序上也存在缺陷:心理委员往往是一边培训一边开展工作, 边学边用, 等同于现学现卖。我们没有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去理解作为一名心理委员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职责是什么, 工作的基本办法是什么, 这就严重影响了心理委员胜任力的培养与提高。

2. 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的可行性

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委员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 我们提出了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

学长制, 对于大家来说并不是新鲜事物, 它是一种在国际上及我国港澳台地区普遍推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其要点在于通过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和新生实现良性互动, 帮助他们解决在全新的环境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学习、生活及情感上的困难, 以早日适应正规的大学生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设立了班主任助理、辅导员助理、学长制辅导员等多种形式的学长制度, 效果显著, 这就为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与实践基础。

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 是将心理委员制度与学长制进行有机地融合, 使心理委员以学长身份开展工作, 工作对象从本年级本班同学向低一级学弟学妹们转移, 同时充实丰富学长式心理委员的工作内容与形式。自新生入学之日起, 已接受过一学期培训的高一级心理委员便从学习、生活上对学弟学妹进行引导, 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并成为“知心哥哥”或“知心姐姐”式的可以贴近他们内心的朋辈辅导者。这种工作机制一定程度上精简了学生干部队伍, 调动了高年级优秀学生发挥自身潜能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低年级同学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心理互动平台, 使得心理委员的定位更明确, 工作更具可操作性。

3. 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的特点

高校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应具备以下特点。

3.1 筛选严格, 长期聘任, 保证队伍的质量和稳定性。

心理委员作为关系到同学心理健康的学生干部, 不能简单产生, 在选拔时应坚持以自愿为原则、班级推荐为基础、辅导员观察确定人选的基本筛选方法。学生一旦当选学长式心理委员, 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就将被学院长期聘任直至毕业。而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胜任学长式心理委员的工作, 这就要订立一个选拔的标准。根据心理委员的工作特性, 以及学长式工作模式的要求, 心理委员应具有以下素质:

3.1.1 品学兼优。

学长式心理委员, 是大一新生入学开始接触最早、对其最具影响力的学哥 (学姐) 。新生社会阅历浅, 人际交往经验少, 比较天真和单纯, 对于自己即将展开的学业及校园生活充满了理想与好奇。这个时候, 就需要一个榜样, 一个无论从学习还是思想素质上都得到大家认可甚至崇拜的对象。只有品学兼优的同学担任学长式心理委员, 才能快速赢得新生们的认可和信任, 从而进一步贴近他们的内心世界, 真正成为他们的知心学长。

3.1.2 热情开朗。

学长式心理委员要有相当的工作热情去关心学弟学妹的生活、情绪, 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在个人方面, 必须具备稳定的情绪和积极开朗的性格, 同时还须具备接受来自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热情。

3.1.3 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担任心理委员期间, 从新生接待工作开始, 便有一系列的常规工作, 还须定期组织所辖班级进行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这就需要学长式心理委员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确保每一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3.2 岗前培训, 提升业务能力, 为开展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学长式心理委员选拔应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初。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生活, 学生无论在思想、学业及工作能力上, 均慢慢显现出自己的水平。经过选拔后当选的学长式心理委员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将接受来自校、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的岗前培训,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问题敏感性、团队辅导组织等各个方面。相信在相对充裕的时间内, 心理委员对心理健康将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 对培训内容有更多的时间消化和吸收, 将极大地提高他们在下一届新生班级中的实际工作能力。

3.3 充实工作内容, 规范工作体系, 合理利用有效工作载体。

学长式心理委员的工作目标, 是对低年级新生从入学开始, 进行学习生活上的具体指导, 如接待新生、走访寝室、召开新老生交流会、组织开展班级团体辅导、召开主题班会、建立知心信箱等。这就使得原有的工作职责“宣传、关注、倾听、报告”有机地融入到了实际的工作中, 工作内容不再因缺乏实施的载体而显得空泛。

3.4 二维视角关注学生心理动态, 更全面地收集有效信息。

设立学长式心理委员, 使得每个班级在拥有高年级的学长式心理委员的同时, 还有本班的心理委员。本班产生的心理委员虽针对下一年级开展工作, 但同时关注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问题, 能协同学长在本班同学出现心理问题状况时, 一起从两种视角分析问题、更科学、更全面, 将更有效地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宝贵信息。

3.5 提升心理委员工作能动性, 促进心理委员自我成长。

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的建立, 不仅能使广大同学受益, 也会使心理委员自身得到长足的发展。它是角色转换和角色扮演的一种良好模式, 俗话说,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当人真正当家时, 方知当家的艰辛与不易。在担任学长式心理委员过程中, 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工作的原动力, 心理委员在帮助学弟学妹们的同时所取得的成就感更是一种自信的积累。通过各项工作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提高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沟通与协调的能力、学习领导统御的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校园和谐, 帮助建立友爱温馨的校园人文环境。

心理委员学长式工作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宣传、关注、倾听、报告”的工作职责, 真正使心理委员制度的建立落在实处, 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 有助于更好、更细致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该机制的提出和建立还需要结合实际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总结和完善, 以期在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思彤.如何发挥班级心理委员的能动作用.现代教育科学, 2009.1.

[2]胡宇, 颜沙沙.北京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分析.社科纵横, 2008.3.

[3]黄晓芳.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 2008.11 (中) .

上一篇:督导工作方案下一篇:必修5解三角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