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监控设备管理制度

2024-06-16

学校监控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篇1:学校监控设备管理制度

普通教室管理制度

(一)教室是学校进行教学的重要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宁静、和谐、安全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室采光、通风、保温、隔热、散热和遮阳等方面的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建立教室卫生清扫制度,保持教室清洁。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每天要清扫一次,每周要大扫除一次,确保教室窗明几净。

(三)爱护公共设施,不得在门窗、课桌凳及墙壁上乱涂、乱刻、乱划。

(四)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熄,关窗锁门,不得在教室内乱设电线插座。

(五)教室不得租用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非教学活动和商业性营利活动。

(六)注重营造教室文化氛围。室内要做到“五有”,即有班训、有课表、有图书角、有学习园地或板报、有学生优秀作业作品展示专栏等。要结合班级特点,根据学校办学特色需要,可布置激励学习、催人奋进的字画等。

(七)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进入教室。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含仪器室、准备室,通用技术室等,下同)要专人管理。注意防火、防雷电、防盗、防尘、防潮、防霉、防蛀等,对各类仪器设备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确保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二)实验室要科学管理。仪器、器材等物品都应登记造册,摆放整齐。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要分门别类,定橱定位,橱有编号,橱窗设卡,物卡一致,账卡相符。室内定期打扫,保持环境整洁美观。

(三)每次实验后应及时整理好有关仪器、器材,并作好使用情况记载。使用后要关好门窗,管理好电源、水源。

(四)实验前,学生应明确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中提醒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注意操作安全,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督促学生整理好实验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五)、师生须自觉爱护实验室内的一切仪器、器材和设施。仪器、器材每学期清查一次,及时做好报损报废和增添登记工作。

实验室药品管理制度

(一)药品进入实验室,必须有专人负责接收、登记、建帐、入库和保管。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各种药品的性质,认真做好药品的保管、发放、回收等工作。

(二)药品一律放入药品柜内,不得与配制的溶液等其他物品混在一起放置。

(三)剧毒、易燃、易爆、易挥发和有放射性、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由专人负责,定室定点放在有提示性的专用柜内,其他人不得接触。使用药品人员,必须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经审批后方能领取使用。负责药品管理人员在发放后及时收回剩余的药品及溶液,不得与其他药品混放,有毒、有害药品的废弃物按要求进行处理,不得与其他杂物废弃物混放。

(四)需要低温、避光保存的药品,必须按要求放入具备存放条件的设备中。

(五)药品使用中,做到安全、准确,不浪费,不乱弃乱扔。

(六)存放化学药品、试剂的实验室、库房,要加强防火、防水、防盗管理,做到安全存放、安全使用。

(七)管理人员要经常对药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存放情况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

(一)多媒体教室(含计算机教室、网络教室、通用技术教室等,下同)是用于开展教学和为师生提供信息资源的专用教室,必须专人管理、科学管理、严格管理。

(二)多媒体教室必须由精通多媒体技术、工作责任心强的专职人员负责其设施设备的保养、维护和技术指导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和可随时使用。

(三)多媒体教室内的设施设备均要建档入册,注明厂家品牌、型号、配置、购置日期等,及时记载维修、维护、损耗情况。

(四)多媒体教室必须装有牢固可靠的防盗门窗,配备消防灭火器材,并张贴警示标志,严禁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品入室,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五)建立多媒体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平台,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严防病毒侵入攻击,确保多媒体网络系统正常工作。

(六)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规范上网行为,不打游戏,不进聊天室,不浏览不良信息,不发布虚假信息。

(七)多媒体仪器使用结束后,要认真填写使用记录(包括班级、姓名、日期、上机时间、上机目的、多媒体工作状况等)。管理人员要及时查验记录,检查设施有无缺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

(一)各类体育器材均应登记造册,台账清楚,新购器材及时登记,物品实际数量与记录相符合。易损耗器材要定期补充,保证教学及体育活动正常进行。

(二)可移动器材要有专室存放。器材存放规范、有序,特殊器材有专用设施设备存放,贵重器材可由专人保管。保管室要做到安全、方便、整洁。

(三)各种器材使用时要注意安全,容易造成伤害的器材提醒学生注意。正常使用器材要登记,有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

(四)室内体育场地有固定开放时间,按时开放使用。使用后要及时整理,保持清洁卫生。

(五)室外场地、设施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和安全要求。

(六)场地、器材应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艺术专用教室管理制度

(一)艺术专用教室(含音乐、美术、地理、历史专用教室及器材保管室等,下同)供学校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使用,要制定有关使用、保管及器材借还和损坏赔偿制度,有专人管理,定时开放,提高使用效率。

(二)艺术教学器材要登记造册,建立明细帐目,做到帐物相符。特殊器材有专用设备存放,贵重器材由专人负责保管。

(三)室内布置营造较强的艺术氛围,各类器材摆放整齐有序,方便教学。室内要及时打扫,确保环境整洁美观。

(四)使用时要爱护器材。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各种器材使用要注意人员安全,有防火、防盗、防霉等措施。

(六)认真做好艺术专用教室及器材使用记录。

篇2:学校监控设备管理制度

一、确保水、电、暖的正常运行,由水暖、电工每周至少检查一遍以上设备,如果发现问题,必须当日处理,并做好处理故障记录。

二、根据学校决定,由勤杂工专门负责学校设施设备的检查工作,每日至少检查一遍,并做好检查记录。

三、为了确保学校安全,检查人员工作要到位、负责,特与安全检查人员签定工作责任状。

四、要重点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如果有危险隐患及时向总务主任或校长汇报,及时处理好以免发生危险。

五、如检查不到位或没有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设施、设备存在的危险情况,由此对师生造成的伤害,要追究责任。

篇3:加强职业学校实习设备管理

一、重视设备管理, 把设备管理当作学校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来抓, 为做好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

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保证设备管理有效进行的前提, 而制度的建立必须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主管部门的落实。因此, 学校领导要重视设备管理工作, 从上至下形成一个比较严密而且有效的设备管理网, 提供搞好设备管理所必需的组织保证。校长要把实验室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对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做出决策, 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管理工作会议, 检查管理目标、计划执行情况, 分析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制定工作计划, 分配工作任务。学校相关科室要配备设备管理队伍, 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 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让管理工作做到科学化、系统化和程序化。

二、制定和完善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制度能否真正实施和发挥效用的关键。

1. 制定和完善对实验仪器和设备购置的管理制

度和办法, 对设备的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停用和报废等的程序和办法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购买设备时由专业科提出申请交设备管理处审核, 再交主管校长审批, 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购买地点, 有效地抑制了设备购买的随意性, 防止了不切实际的浪费。

2. 设备资料的管理采用建立设备台帐, 归口管理的规范管理方法。

专人管理设备技术资料、维修记录等, 建立设备管理档案, 对重要设备单独建档, 重点管理。

3. 制定设备使用、维护规程。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实习、实训的要求制定, 是用来指导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设备的法规。在开展实习、实训时, 实习指导教师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规程, 确保学生按设备使用、维护规程进行操作和维护。

三、引进企业先进管理模式, 在实验室、实训车间开展5S管理

5S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车间管理方法。学校的实验室、实训车间可借鉴实行5S管理。

1. 整理。

整理是把有用的东西留下, 无用的东西彻底清理出现场另作处理。定期检查实验室、实训车间现场不需要的物品, 诸如用剩的材料、学生实训得到的产品、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等, 坚决清理出现场。最后把有用的物品按一定的秩序摆放好。通过整理增加有效作业面积, 改善环境, 维护师生的良好心情, 提高教学效果。

2. 整顿。

整顿又叫定置管理, 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 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和摆放, 即人和物放置方法的标准化。整顿的关键是要做到定位、定品、定量。我校对实验实训场所的设备、仪器仪表、工量器具、实训材料、学生加工的产品等的放置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实验、实训现场物品的合理摆放使得场所一目了然,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3. 清扫。

清扫过程是根据整理、整顿的结果, 将不需要的部分清除掉, 或者标示出来放在指定的位置, 使实习、实训的场所干净整洁。在实训过程中产生的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 会降低设备精度, 故障多发, 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脏乱的现场还会影响师生们的情绪。因此, 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杂物, 创建一个明亮、舒畅的实习环境, 确保实训工作安全、有效地开展。

4. 素养。

素养是指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遵守纪律, 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 营造团队精神。

5. 安全。

安全是将工作场所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源予以排除或预防, 建立起安全的生产环境。今天的学生是明天的技术工人, “安全第一”的观念必须深入到他们的思想中, 防范于未然。为了确保安全, 我们在学生进车间实训前进行严肃的安全教育, 让他们明确安全注意事项。在实习进行过程中,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 明确操作方法, 杜绝野蛮操作。

5S的本质是一种执行力的企业文化, 强调纪律性的文化, 通过5S管理, 不但能保证学校设备正常运行、生产现场整洁干净, 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营造车间管理文化,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工人。教育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和管理环境是职业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训场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平台,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平台, 抓住教育契机, 营造良好的车间管理文化。

所谓车间文化是车间员工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 培育起来并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由于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中学, 实验室、实训车间文化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新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具有现代企业文化特色, 具有专业特色, 又是充满青春和活力的校园文化的结合体。通过车间文化建设, 可以培养学生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刻苦耐劳的精神, 使学生认同, 要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就, 就得从车间做起, 从基层做起。

车间文化建设应贯穿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要求指导教师具有强烈的车间文化建设的意识, 抓住每一个教育机会, 灌输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训车间可悬挂各种宣传标语,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教育。如:“一丝之差, 优劣分家”、“预防保养按时做, 生产顺畅不会错”、“宁愿事前检查, 不可事后返工”、“加强现场工序管理, 严谨过程因素控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的努力是无限的”等。教师还可对在车间实习的学生严格要求, 从工作服、工作帽的穿戴, 到机床的操作维护和车间现场的清扫, 每一项都必须符合5S管理的标准, 对学生不但要求技能过硬, 更要求行为规范, 提升内在素质。

五、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二者紧密结合, 以求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 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传统管理, 对设备着重于它的物质形态。而今人们已认识到, 设备是技术和资金的结合物。因此, 对设备的管理, 只有技术的观点和手段, 而没有经济的观念和措施, 就不可能取得设备最高效能, 达到良好的投资效益。职业学校的设备管理, 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理念, 要有效益意识。

1. 在购置设备时不但要考虑目前设备的价格, 还

要考虑日后使用和维修的费用, 使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设备周期费用最低。

2. 根据学校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情况, 合理配置实训设备。

不应片面追求高、精、尖, 而忽视经济性要求。职业学校学生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基本技能, 掌握基本知识, 没必要购买大量的高、精、尖设备供学生实习。比如, 数控设备的购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教学型和生产型设备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 并让学生正式上机床前用软件在计算机上模拟加工, 以利于设备的有效利用。

3. 参照企业采用两班制的方式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降低办学成本。

条件成熟的学校, 还可以利用设备的空闲时间, 开展对外来料加工等服务, 充分利用设备, 并锻炼学生的技能。

4. 建立适合本校的设备维修管理办法。

设备维护、保养、小修、检查等可由设备所属科室自行解决。而工作量、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和修理, 可以考虑外包维修。维修方式可采用事后维修和预防性维修相结合, 想办法使得使用和维修费用降到最低。

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职业学校和实训中心的投入, 随着专业建设的不断推进, 学校将会拥有更多的实验仪器、实训设备。我们可以借鉴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现代设备管理技术, 结合职业学校自身的特点, 形成符合本校特点要求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 更好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上海市设备管理协会.设备工程[M].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新时期学校电教设备管理途径研究

关键词:小学;电教设备;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G434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小学教育教学也实现了良好的进步。当今小学学校基本上都已经配置了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使教学的效果得到了显著了提升。但是电教设备的长期使用,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甚至出现电教设备罢工的现象,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电教设备,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应努力加强小学电教设备的管理,充分发挥电教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电教设备管理的现状

电教设备在促进小学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是目前小学电教设备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目前电教设备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电教设备的种类以及用途也比较全面,但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电教设备始终都是辅助性的教学设备,当前小学管理者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对电教设备的管理并不到位,认识电教设备只不过是放放录影、音乐等,管理人员对电教设备的管理并不上心。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上课开门、下课锁门[1],对电教设备的使用情况并不了解,只是被动的进行维护。而且在采购电教设备时,资金拨付无法得到保障,电教设备教学的研究不足,使得电教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无法凸显出来。

电教设备的配置管理比较混乱,电教设备的管理工作没有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作保障,教师、学生随意使用电教设备,使得电教设备的损耗比较严重。而且在采购电教设备时,对小学的教学模式等了解不足,使得采购的电教设备出现闲置,导致资金大量的浪费。

与此同时,目前很多小学的电教设备组织管理不到位,很多学校中的电教设备管理部门不清晰、不明确,一些小学认为电教设备是归后勤部门管理的,还有些认为是归教务部门管理的,由于管理部门不确定,使得各部门在电教设备管理时相互推诿,而且教师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密切,电教设备出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联系管理人员进行处理。此外,当前小学内部的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高,专业化程度比较低,电教设备出现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影响小学教学的顺利推进。

二、新時期学校电教设备管理途径

1、提高电教设备的管理意识

新时期要实现小学电教设备的管理,首先要提高小学管理者对电教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从而促进电教设备管理的顺利有效推进。提高小学所有教职工的电教设备管理意识,特别是领导的关注度,将电教设备管理工作纳入到学校日常管理中的重要位置上,使电教设备管理工作得到思想认识、经济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明确电教设备的管理部门,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建立专业化的电教设备维护部门,强化其责任,保证电教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有序的推进。

2、制定完善的电教设备管理制度

小学电教设备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中十分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电教设备的采购与维护管理,为教师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手段。随着电教设备数量的增加,电教设备的管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为了加强电教设备的管理,提高其管理效率,应制定完善的电教设备管理制度,为小学电教设备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保证电教设备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要求专人在假期对学校的电教设备进行维护保养[2],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开学后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教师在使用电教设备时要办理使用的手续,并将每一次使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电教设备出现问题能够找到相关的人员,同时建立电教设备的借用、归还、维护等档案。

3、提高电教设备的利用效率

当前小学电教设备的利用效率还不够高,教师对电教设备的使用不科学、不到位,因此应加强教师电教设备使用的教育,提高利用效率。教师要掌握各种电教设备的连接、软件使用等,明确电教设备正确的使用方法,如电教设备的开关,投影仪等需要关闭三分钟后才可以将电源切断[3]。同时,教师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信息技术,熟练的掌握电教设备的使用,如果遇到问题要及时联系电教管理人员,更加科学的掌握电教设备的使用技术。

4、提高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的能力

要使小学电教设备管理维护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在小学中配备专业化的电教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人员,当前小学电教设备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设备的管理维护也需要有更加高素质的人才作保障,因此小学应定期对电教设备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电教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使其掌握电教设备管理维护的技术与规范,能够对学校中的多媒体教师、语音室等设备进行维护管理,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处理,如果管理人员无法处理,就要及时联系电教馆装备部的专业人员,保证电教设备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电教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小学电教设备管理维护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实现,因此应提高对电教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等使用者的技术能力,强化专业化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电教设备管理的高效进行,为小学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电教设备,促进小学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彭超.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4:222+224.

[2]黄凌.电教设备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02:123-124.

篇5:学校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设施包括的内容:

1、学校房屋建筑设施;

2、水、电、气设施;

3、实验仪器、教具设备;

4、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及图书等设备。

二、设备设施管理机构及管理内容:

1、建立学校设备设施安全检查机构,由各室场负责人组成,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及室场主管负责监督和检查落实。

2、日常管理情况:

(1)帐物清楚。

(2)科学管理。各类教学仪器要按顺序依次进行定位存放、一目了然。

(3)维修保养。对各种设备设施要进行常规保养,及时维修,做好防尘、防潮、防热、防蚀等工作。

(4)安全管理。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品要专柜存放。贵重设备要有必要的防盗措施。重点部位“三防”到位。

(5)按章借还。设备的借还要严格办理借还手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长期占用,不得将学校设备设施私自外借。

3、做好常规检查及上报:

(1)检查时间:每月5日前完成检查并填写台帐上报。

(2)检查内容:

①房屋是否有损坏、开裂、倾斜、变形;

②地基是否有沉降;

③供水、排水系统是否通畅;

④门窗是否腐朽,玻璃是否牢固、完好;

⑤用电线路、开关、插座是否损坏;

⑥防火设施是否符合规范,灭火设备可否正常使用;

⑦供气设备是否有隐患;

⑧围墙、沟、梯、栏、盖、路是否有安全隐患;

篇6: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管理制度

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犯罪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封建迷信、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内容;不得利用互联网进行破坏民主团结的活动。

二、教师不准以任何理由、借助任何工具、采用任何手段进入校园网服务器系统或恶意攻击校园网络设备端口。不得随意改变机内设置的任何参数(包括IP地址);如私自更改参数,造成机器不能正常使用或造成网络系统混乱者,将追究其责任。

三、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将机器及相关设备带离学校。

四、严禁自行拆卸计算机,或维修零部件。

五、不得随意调换他人计算机的某些部件,电脑配置型号我们已经严格备案,不能私自更换好的零部件作其它用途,一旦发现使用者要付加倍的赔偿费用。如遇自己解决不了的故障,请与信息处联系,由信息处检查维修。

六、计算机上不得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教师在上班时间利用计算机打游戏、聊天或做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不相关的事。

七、学生不得使用办公室的计算机,若帮教师进行录入等工作,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八、应保持计算机和电脑桌的清洁,注意防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清洁工作,抹布要拧干,防止机箱、显示器内进水。

九、使用完毕后要按照正常的关机方法关机,不得强行关闭电源,下班时务必切断插座电源,确保用电安全,关好窗,锁好门,以防被盗。

篇7:学校餐饮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一、蒸汽设备(包括燃气蒸车、电蒸车);

1、为确保安全,必须专人专用,不经批准他人不得使用。

2、凡使用人员,必须了解设备的性能、额定气压和操作规程。

3、搞好设备保养、卫生。

4、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先关进气阀门,后开高压阀,放气后再检修,凡有破损或失灵,应立即停止使用。

5、装入食品或物品,不得超过规定数量,以防止气流堵塞出现意外。

6、勤擦洗,保持设备清洁和食品卫生。

二、生加工类设备(包括合面机、压面机)使用规定,

1、为保证设备的使用及安全,对各类设备要责成专人使用,

2、使用设备的人员,一律不准戴手套操作机器,女同志必须将长发盘进工作帽内,不准戴饰物工作。机器没停稳前不得把手伸入机内。

3、开机前,应先擦干手再按电门;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4、使用时应先检查试机,不得超负荷操作,以免损坏机器设备。

5、工作结束要及时清洗干净,盖好防尘罩,以免设备生锈和污染。

6、离开岗位时,应将工具放回原位,切断电源后方可离开。

三、冷藏设备(冷藏柜、电冰箱等)

1、由保管员或责成专人使用,管理和维护。

2、勤检查、勤清洗,保持清洁卫生,防止设备生锈。

3、每月清理冰箱一次,防止异味。

篇8:学校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各类学校使用信息设备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并且学校的各项活动对信息设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如何规范有效地管理信息设备,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 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各项工作, 成为学校信息职能部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学校由于体制、管理制度、设备的性质及使用目的均不同于生产企业, 因而难以像生产企业管理生产设备那样系统规范地管理信息设备, 但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与企业设备管理相同的问题, 如规划、选型、采购、安装、维护、维修、报废等。

1 学校信息设备管理内容

学校信息设备管理的实质, 就是使信息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随时满足各项应用活动的需要。主要内容是:监控信息设备的运行状态、规划信息设备的日常维护、处理信息设备的突发故障。

学校信息设备的生命周期中, 使用和管理的参与者涉及到财务部门、信息设备管理部门 (对于一般学校来说往往是信息中心) 和信息设备使用者 (如教师) 3个方面。财务部门对信息设备管理的着眼点是资产管理, 信息设备管理部门对信息设备的管理则包括设备的需求规划、新设备的选型、设备安装调试及设备的运维管理, 而信息设备使用者不承担管理的义务。信息设备管理周期从设备需求规划开始, 直到设备报废为止。

财务部门管理的内容包括:设备台账、设备建卡、残值计算、报废设备的账务处理等。本文对此部分不作讨论。

按照学校信息设备的特点, 可以把信息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管理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前期管理, 第二阶段为运行管理。

1.1 前期管理阶段

前期管理阶段包括设备需求规划、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调试3个部分, 这些对设备的终身技术性能、服务年限、运行费用起着支撑性作用。

(1) 设备需求规划。设备需求规划是根据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需要而进行的设备规划, 内容包括设备类型、数量、功能要求、角色分配、使用布局、设备备份等。需求规划对今后设备运行及管理的影响极大, 一个好的规划对于有效降低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成本, 充分发挥设备的性能, 以及提高使用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2) 新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选型是对设备需求规划理念的体现, 关系到设备的使用质量、使用方式、采购和维护成本、需求扩展、角色变更等。

(3) 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的安装颇有讲究, 涉及设备的安装位置、操作方式、线路布置等方面, 对日后的使用有很大影响, 因此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调试则应根据可能出现的不同使用要求逐一进行, 否则会因为使用方式的改变而出现“故障”。

1.2 运行管理阶段

运行管理阶段包括设备日常使用、设备运行监控、设备日常维护、故障设备报修、报废设备更换、设备使用人员培训等。

(1) 设备日常使用。不同设备使用主体和使用要求不尽相同, 而且学校信息设备的使用主体不承担管理的责任, 因此在设备开始启用之前要对不同的设备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 并据此对使用主体进行必要的培训。设备日常使用期间, 管理部门的工作就是指导和监督使用主体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正确地使用设备。

(2) 设备运行监控。设备运行监控是对设备的使用过程和运行状态进行跟踪。一方面对出现异常状况的设备及时处理;另一方面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管控, 需要每天开关机的设备要按时开关机, 需要用后即关的设备应保证在不用时关机。

(3) 设备日常维护。由于信息设备基本上是电子设备, 不存在磨损问题, 但对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及清洁程度有较高要求。设备的日常维护就是按照设备生产厂商提出的使用条件, 并结合教学和管理活动的使用要求制订相应的维护计划, 根据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维护的内容既包括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的日常检测和定期除尘等, 对于计算机等设备还应进行定期的系统清理和系统备份。

(4) 故障设备报修。设备故障可分为硬故障和软故障两类, 软故障在多数情况下都可及时排除, 硬故障则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及时排除, 对于无法及时排除故障的设备一方面按照报修流程及时报修, 另一方面为不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及时启用备用设备。

(5) 报废设备更换。设备报废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按计划报废, 即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 到期时不论设备是否还能继续使用都按计划报废。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设备的报废是事先安排的, 因此报废更换工作对正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影响不大, 缺点是可能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种是使用设备直到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出现无法修复的故障或物理损坏为止。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物尽其用,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上的浪费, 缺点是由于设备出现无法维修的状况可能是随时发生的, 而报废更换工作涉及到新设备选型、经费申请、采购、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程序, 会对教学和管理活动产生影响。

(6) 设备使用人员培训。由于信息设备的使用主体多数情况下不是设备的管理人员, 所以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操作规程和方法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设备, 以减少设备出故障的机率。在设备升级更新和操作方法改进时, 也必须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设备管理部门的大量工作都集中在设备日常使用、设备运行监控、设备日常维护这三项上。

2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对信息设备进行高效管理的有效办法就是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完整的信息设备管理体系应涵盖各方面的管理要求, 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3个步骤:1确定信息设备管理的基本流程;2建立能反应设备各项信息的数据表集;3实现基于12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

2.1 信息设备管理系统基本流程

学校信息设备管理的基本流程如图1所示。

设备需求规划是构建整个设备应用体系的必要前提, 好的需求规划是保证整个设备应用体系高效、节约运行的基础, 这项工作发生在设备实际运行管理之前, 故放在主流程的最上端。

系统初始化工作是设置参与管理的用户及权限, 参与设备管理的用户中, 不是所有用户都可以变更设备的配置和用途, 因此必须在权限上加以区别。

设备采购事关设备的使用、维护、故障处理及将来可能的功能扩展, 设备采购工作可能会对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产生长期影响, 并且在设备使用与管理过程中, 设备采购工作可能会重复发生, 故将其放在主流程上。

构建设备各项基本信息是设备的静态数据, 是设备使用、维护、升级、增加功能、变更用途等的重要依据。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厂商提供的信息, 包括设备的型号、基本参数等;设备的使用信息包括设备的位置、角色等, 如果是服务器, 有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不同的角色;设备的设置信息包括设备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置及应用系统等。

设置设备的维护周期, 是按照设备的技术指标结合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设置, 如投影机的灯泡是有使用寿命的, 它受投影机的使用条件影响, 因此须根据投影机的使用频率和使用环境设置投影机的清洁周期和灯泡的更换周期。再如, 计算机中的一些软件在不断升级和打补丁, 也应根据使用情况设置升级周期和备份周期。

设备报废处理流程、设备维护流程、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在不同的管理体制下可能会有所不同, 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其中, 故障处理流程要求快速有效, 因为有些设备的使用是不能中断的, 如投影机、音响等, 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故障, 可立即使用备份代替。

2.2 信息设备基本数据集构建

建立信息设备基本数据集的基础工作是对设备进行分类, 设备管理部门管理的对象原则上可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划分。按设备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教学设备 (如教室中用于教学的各项设备) 、办公设备 (学校各项日常管理工作中使用的设备) 、机房设备 (如学校的网络基础设施) 、公共设备 (如会议厅中使用的设备、摄像监控设备) 等;按设备的功能大类可分为: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监控设备等。然而以上的分类都过于宽泛, 并不利于实际操作。在实务中, 一般按设备的具体使用功能进行划分, 即将全部设备划分为: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服务器、UPS电源、计算机、电子屏、功率放大机、调音台、投影机、话筒、中控器、视频监控摄像头等, 这些设备都具有公共使用的特点, 而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具有部门专有特点的设备通常不纳入信息设备管理部门的实际管理范围。

为了应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及各种附加要求, 信息设备基本数据集应尽可能详细。其内容应包括:用户信息、设备基本信息、设备参数信息、设备配置信息、设备故障处理信息、设备维护信息, 每一类信息通过一张表来反映。

(1) 用户信息表, 反映设备管理人员的信息, 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用户编号:用户在全体用户中的唯一标识。

用户姓名:用户的真实姓名。

用户密码:用户的登录密码。

用户职务:用户的工作职务。

用户权限:用户在系统中的权限。

备注:其它说明事项。

(2) 设备基本信息表, 反映设备的基本信息, 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设备编号:由设备类型名的缩写和类内编号组成, 如交换机的设备编号具有如下形式:jhj001, 其中jhj是“交换机”汉语拼音缩写, 001是其在交换机中的编号。

设备名称:设备的类型名称, 如“交换机”。

设备品牌:同一类型的设备由于采购批次或规格不同, 其品牌也可能不同。

规格型号:由于设备在使用中的角色不同, 其规格或型号也不同。

采购单价:记录设备采购时的销售单价。

采购时间:记录设备采购的时间。

启用时间:记录设备开始使用的时间, 为计算设备的维护周期与报废时间提供参考。

设备位置:记录设备的安装地点。

设备状态: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 是处于使用中, 还是停用中, 亦或是已报废等。

设备采购源:记录设备采购自哪家公司。

售后服务:记录设备的售后服务条款。

备注:其它说明事项。

(3) 设备参数表, 反映设备的性能参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求可能会有所改变, 需要扩展功能或变更角色, 如果现有的设备具有满足需求的功能, 则可以减少重新采购以节约成本。设备参数表可以为决策提供参考, 设备参数表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设备编号:同设备信息表。

设备参数:记录厂家提供的设备参数。由于各厂家提供产品参数的形式与规格有所差异, 所以参数记录只使用一个备注字段。

备注:其它说明事项。

(4) 设备配置信息表, 反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同一型号的设备由于在使用中承担的角色不同, 其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也不一定相同, 并且, 在不同的时期, 对同一设备的使用要求会有所不同, 这些都是在设备变更用途和提升使用要求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设备配置信息表则记录了这些数据, 设备配置信息表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设备编号:同设备信息表。

设备初始角色:记录设备在使用中承担的角色, 如服务器, 是文件服务器, 还是流媒体服务器或Web服务器等。

角色变更记录:反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角色的变更。

硬件配置:反映设备硬件的初始配置。

软件配置:反映设备软件的初始配置, 对于服务器来说, 即安装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安装了哪些应用软件。

配置变更记录:反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硬件配置或软件配置的增减及改变。

备注:其它说明事项。

(5) 设备故障处理信息表, 反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过的故障及所做的处理。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设备编号:同设备信息表。

故障时间:记录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

故障现象:记录设备发生故障的现象。

维修时间:记录故障维修的时间。

处理措施:记录设备发生故障后采取的处理措施, 是维修后正常使用还是需要更换。

维修者:记录是本单位管理人员做的维修还是请专业公司做的维修, 如果是本单位管理人员做的维修, 维修人是谁;如果是请专业公司做的维修, 是哪家专业公司, 维修人是谁。

备注:记录故障产生的原因。

(6) 设备维护信息表, 反映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所做过的维护, 包括如下基本数据项:

设备编号:同设备信息表。

维护时间:记录设备的维护时间, 作为下次维护时间的参考。

维护措施:记录对设备做了些哪些维护措施, 为下次的维护作参考。

维护者:记录是本单位管理人员做的维护还是请专业公司做的维护, 如果是本单位管理人员做的维护, 维护人是谁;如果是请专业公司做的维护, 是哪家专业公司, 维护人是谁。

备注:其它说明事项。

2.3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编制应着眼于能够如实跟踪设备的管理状态, 体现设备维护的计划性和维修的随机性, 并且界面简洁便于管理人员操作。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采用B/S结构, 所有数据放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 设备静态数据一旦输入便不可轻易修改, 而投入使用后对设备的所有管理操作都须输入系统数据库, 作为今后管理操作的参考和依据。

如图2所示,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由6个功能模块组成。

(1) 用户管理模块。用于为参与设备管理的用户分配角色和权限。其中, 用户是指可以操作系统的一个拥有具体用户名称和密码的实体对象;角色是指具有明确行为准则、确定的行为方式、完成规定范围任务的实体, 角色与角色之间可以有继承的关系;用户的权限是分配给用户所拥有角色所有权限的总和。

(2) 设备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处理新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 正式投入使用前的所有数据信息, 建立设备的基本数据集, 即设备静态信息。

(3) 设备维护管理模块。为每台设备设置维护周期, 并建立设备的维护记录, 包括设备的维护时间、维护方法、维护结果、维护者等数据。一旦设备的维护周期设置成功, 可自动计算设备维护周期的到期时间并提醒用户对设备进行维护。

(4) 设备故障处理模块。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建立设备的故障处置记录, 包括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时间、现象、诊断结果、处理方法、处理结果、处理者等数据。

(5) 设备报废处理模块。用于记录设备报废的相关信息, 如报废日期、报废原因、生成报废申请报告。

(6) 设备状态信息查询模块。用于生成设备运行状态的查询报告, 并计算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故障频率和故障强度:

3 结语

信息设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定期维护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预警功能。本文所述的管理流程和基本数据表集是建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如何在此基础上编制适合管理实务需要的应用程序, 以便及时准确地反映设备运行管理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信息, 为设备更好地运行提供服务,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汝杰, 石博强.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

[2]柴永生, 吴秀丽, 孙树栋.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12) :212-215.

篇9:加强财务监控 防范学校财务风险

一、健全财务制度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有章可循,是做好学校财务工作的前提。各级学校应建立《财务人员岗位职责》、《会审会签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制度。对教职工较为敏感的接待费、差旅费、培训费和会务费的报销等问题也要做出严格的规定。通过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学校财务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切实推进学校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二、加强业务培训

1. 加强对校长的培训。校长是学校财务的第一责任人,由于校务繁多,校长的财经知识并不全面,其财务管理工作蕴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对校长进行财经知识培训既是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也是学校财务人员的份内工作。财务人员平时应通过汇报、沟通等不同方法,向校长普及国家的财经政策、财务制度等相关知识,如报账知识、发票鉴别知识等,提高校长的理财能力和财务管理水平。

2. 加强报账员培训。报账员是搞好财务管理的关键人物,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经济活动的质量。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其进行国家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培训,丰富财务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其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三、做好财务测评

1. 预算管理测评。学校在年初应编制当年的财务预算方案,对各项收支做出全面计划,重大项目还须经教代会讨论。预算一旦通过并报教育和财政主管部门批复后,财务人员就应着手对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测评,从“三公”经费、培训费的比例到水电费、办公费的生均、师均数额以及用于发展的资金比例等,均给予量化评价,以督促学校严格执行预算。

2. 日常管理测评。为做好日常财务管理,学校要把票据的鉴别、会审会签、报账单填制、报账时间及质量、及时对账等各个环节全部纳入考评,这样既能提高办事效率,也能保证财务管理的质量。在专项经费支出上,财务人员要认真领会相关政策,严格执行预算,保正专款专用。按月、季、中期编制上报专项经费决算报表,为领导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及时的财务信息。

3. 年终决算测评。学校的财务管理应该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结合预决算测评和平时测评,建立和完善年终财务工作测评制度,保证学校的财务管理步入良性循环轨道。通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监督管理的网络体系,力争构建“有管理制度、有专人负责、有教师监督”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四、加强财务监督

反映、评价、管理、监督是财务工作的基本职能。学校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财务人员也要注重自身的监督职能,特别是要对每个部门每笔开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监督。

1. 公示制度。学校应注重财务公开制度,不但公开收支情况,而且公开新的财务管理知识、票据鉴别知识、教职工调资结果、大宗物品采购情况等,同时也应将热点问题如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的扣缴标准进行公示,加强群众监督,在教职工和财务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消除误解,减少矛盾。

2. 注重自律。财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要清正廉洁,自省自律,坚决守好道德关。会计人员要坚持会计准则,不徇私舞弊,通过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在无人监管时仍能够坚持职业道德。

总之,学校财务管理要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严格执行预算,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

篇10:学校设施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加强校舍管理和监控,全校安装报警器,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校舍的设计、建设、使用及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配备严格按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进行。凡未经质检部门验收的新校舍一律不使用。

(二)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危房、危楼、危墙、危厕等)立即报告市教育局及市政府。要对校舍的辅助设施,如室内外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避雷针等经常进行维修保养。

(三)学校依加强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管理。所有人必须按安全指引进行正确使用,学校电工加强电源、电器及散热器的检查,防止因漏电或线路老化等问题引发事故。

(四)各处室的设施设备均由专人负责,借用手续齐全,防盗、防护措施健全,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五)学校加强对贵重物资、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管理,严格领用审批制。

(六)学校加强对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加强防止反动、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园内散播。

上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令我感动的事400字下一篇:公司长期租车合同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