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木水火土教案

2024-06-18

金木水火土教案(共8篇)

篇1:金木水火土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韵文内容简单。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木水火土》

师:小朋友喜欢儿歌吗?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首小小的儿歌。不过,小朋友要见到儿歌,得闯一个小小的关。

活动2【讲授】识字、读文、写字

师:闯关游戏谁最棒?(生:我最棒)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字宝宝想跟小朋友打个招呼,想看看那些小朋友最先认识他们。(老师教读生字卡上的生字,每个3遍。)

师:小朋友们记住它们了吗?(师出示生字卡,生每个齐读3遍。)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请一个孩子到台前当老师教读。(把掌声送给她)

师:这些字宝宝觉得太孤单了,想找到他的好朋友,现在请一组的小朋友拿着桌上的生字卡,一起商量商量给每个字宝宝组组词。(小组活动)每个字宝宝都组好了,就静息。

生:(小组展示:请一小组小朋友上台,台上说一个,台下重复两遍)

(二)读文

师:小朋友的“识字关”闯得可真棒。老师奖励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完整的儿歌出来了。(PPT出示完整儿歌,1、小朋友齐读。2、男同学读一行,女同学读一行。3、再齐读)

(三)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认识田字格: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PPT,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请小朋友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一、二、三”

师: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笔画“-”(出示PPT),请举起右手跟老师书空~~~~

师:PPT出示(“一、二、三”),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横组成)

师:小朋友真聪明!再观察每一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样吗?

生说到“一”:起笔稍微重一点,渐渐向右倾斜一点点,收笔的时候顿顿笔。

生说到“二”:上短下长,两横饭别再横中线上下。

生说到“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每写一个,生也写一个。最后再把这三排写完。

(四)奖励做找一找的游戏。

(五)布置作业下课。

篇2:金木水火土教案

1、会认“一、二、三”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生字和横、竖2种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

[教学课时]1课时

一、直接导入,学习儿歌

1、课件出示: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2、教师范读一遍,引导学生思考:你从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重点指导“三、四、上”的读音,把字音读准确。

4、学生自己朗读,对照生字表圈出课文生字。

二、学习“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教师出示课文会认生字:一、二、三、四、五、上、下。

2、认读生字。教师范读字音,学生认真听,练习读,教师指导发音。

3、识记字形。

(1)识记“一”,教师点拨引导:设置情境引导:出示一根小木棒,引导认知。(木棒竖起来是“1”,横着也是“一”。)记忆:一根木棒“1 1 1”,一根木棒“一 一 一”。

(2)一根木棒是“一”,那么两根木棒呢?(引导学生知道两根木棒叠加是“二”,三根木棒叠加是“三”,认读、识记。)

(3)那么“四”和“五”还是在上面加横吗?(教学“四、五”,引导识记)

(4)出示不同数量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理解字义。

(5)“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4、出示会认字,指名学生认读,巩固字音。

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金木水火土”。

(1)出示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2)分别出示生活中与“金木水火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字的含义。

6、小结:金、木、水、火、土是大自然中基本的事物。

三、指导书写

1、(出示:一、二、三、上)指名认读,巩固字音。

2、同学们已经会认这些生字了,并能准确地读出来,那你们想把它们写好吗?

3、认识田字格。(课件出示课后习题2中的田字格图片,引导认识竖中线和横中线。观察“上”字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在黑板上范写“上”。(师边写边提示:先写竖,再写右边短横,最后写长横收笔。)

5、教学其他生字。(注意先教学笔顺,然后再引导书写。)

6、学生自由练习,师巡视并针对性指导。

四、小结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儿歌《金木水火土》,并且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了,大家真是太棒了。现在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读准、读顺。

2、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教学反思]

篇3:教学中的“金木水火土”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在建筑装饰中,原材料需用到实实在在的“金、木、水、火、土”,而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又要讲求和谐与平衡,这恰于五行的平衡理念相吻合,我们的教学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同样需要和谐与平衡。那么,教学需要怎样的“金、木、水、 火、土”以及如何做到相互之间的协调?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金”——让教学价更高

“金”的意象,首先使人想到金光闪闪的高贵,这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价值问题。

(一)教学需要“金果子”

教学需要让学生得到什么?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的涉及教学价值的问题。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方法,更应该让学生产生智慧、产生思想。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就题论题”,而应尽量“借题发挥”,延长向外拓展知识的触角半径,在接触面积的不断增加中,丰富学生的思想容量并提高学生的思想层次,让学生在课堂中产生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需要让学生摘取的“金果子”。

(二)教学需要“金点子”

学生的智慧、学生的思想,应该表现出学生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能看到别人看不透的内容、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法、能说出别人说不出的见解。创新是学生思想进步的一种反映。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总满足于一些封闭性问题,让学生“说一不二”,而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说三道四”, 敢于说出自己存疑性的意见,敢于说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敢于说出自己创造性的方法。 让学生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教学就会时时闪现思想的“金点子”。

二、“木”——让教学势更强

“木”的意象,让我们想到拔地而起的生机,也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活力问题。

(一)教学需要“叶的衬托”

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剩下一副知识的骨架, 例如语文只是“语言+文字”,数学只是“数字+算式”,这样只会让我们的教学“贫血”, 它还应该赋予生活的气息、时代的烙印,还应该融入师生的情感、知识的互通,这样的教学才会“枝繁叶茂”,焕发生命的活力。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呈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无限风光,让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观看到知识的画面,在知识画面中欣赏到知识的风景,进而在知识的风景中领略到知识的意蕴“。绿叶对根的情意”在于它能将知识教学衬托得更加有趣味和有滋味。

(二)教学需要“根的深入”

我们的教学不能留恋于表面的“欣欣向荣”,而应该始终不忘教学的根本。我们固然要让“山是山,水是水”——教学的“纯净水”状态走向“山不是山,水不是水”——教学的“矿泉水”境界,但最终应该让学生明确“山还是山,水还是水”——正如语文最终还是语文,数学最终还是数学。

对此,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一味地做“加法”——添加辅助学习的材料、添加激发兴趣的佐料,过度后可能会导致教学的眼花缭乱甚至本末倒置,使教学得不偿失。我们的教学应该自始至终贯彻“形散神聚”或“形似神聚”的治教方针,让“繁花”成为“根深”的养料。

三、“水”——让教学流更长

“水”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随遇而安的灵活,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生成问题。

(一)教学需要“水的灵动”

我们的教学常说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教师、备学生,其中最难的是备学生。我们的课是给学生“看”的,要让我们的教学灵动起来,就必须在备学生上做到心中有数,让教学真正成为生本教学和生成教学。

对此,我们应该让教学设计从重“设” 转向重“计”,计量学生已经学了什么、已经会了什么,计较学生可能说些什么、可能做些什么,增加教学设计的弹性。其中,先学后教、先聊后教、先问后教、先试后教、先考后教等事先摸底可能是使教学更具有“人情味”的做法。

(二)教学需要“水的包容”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有交流就需要倾听,要倾听就需要等待,要等待就需要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的行动、语言、思维的迟缓或迟钝能有包容心。

我们在教学时不能仅仅为了正确答案或预设答案尚未得出才不得不等待学生能自己说出来,还应该在正确答案或预设答案揭示后,也能等上一等,留给学生讨论、评价、 消化的时间,不能如获至宝般地迫不及待地匆匆前行。多等一分钟,教师可能少说一句话、少讲一道题,但给学生的收获可能就不止这一分钟。

四、“火”——让教学情更烈

“火”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热火朝天的温暖,这不由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情景问题。

(一)教学需要“热情”

教学的情景应该像“冬天里的一把火”, 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的知识才会有感情,这样的课才会感染人、感动人。学生心动了,就会有积极的行动。

对此,我们一要追求教学的“现实主义”,寻找教学的有用之“材”,让学生实实在在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成为有“识”之士;二要追求教学的“浪漫主义”,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情感与价值观的情场,让学生成为有“情”之人。这样智商与情商双飞,学生才会成为有用之“才”。

(二)教学需要“热心”

教学需要“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需要 “热心肠”。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 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相互碰撞的机会,让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或思想的“争鸣”, 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我们的教学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帮助学生,充分利用集体的舆论激励学生,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造福学生。 让学生在“手拉手,心连心”中你追我赶,这样,学生才会在既是学习的朋友,又是学习的对手的双重身份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同学”。

五、“土”——让教学质更实

“土”的意象,不难让我们想到脚踏实地的纯朴,这让我们联想到教学的本质问题。

(一)教学需要“土的质朴”

我们的教学需要“原生态”,需要一种 “自然美”。我们的课堂反对排练、反对包装、 反对作秀,别让外在的功利“污染”了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必过分在意课的结构、课的时控,而不顾学生的感受。课,不能不像课, 但也不要太像课。

对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满意于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教学形式是否多样、 教学环节是否流畅、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应多问问学生“不需什么”、“还需什么”或 “急需什么”,以此配置或改进学习的“菜单”。或许这样的“菜单”不成体统、不像样、不够规格,但这种不太像课的课只要是追随了学生的心意,让学生学得满意,就是最本真、 最本色的课,也应该是教师最大的满意。

(二)教学需要“土的质地”

泥土,有人说它有点脏,由此追求一尘不染;有人说它有点俗,由此对它不屑一顾。 但我们不能忘记,是它造化了世界上这么多生灵。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成为一种造化人的 “土壤”,教学的方式“粗犷”一点吧,使学生在“东西南北”的空间中自由成长;让教学的内容“粗糙”一点吧,使学生在“跌打滚爬”的磨练中自然成熟。

对此,我们的教学要不怕学生说错话, 因为错话可以成为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提高认识;我们的教学要不怕学生做错题, 因为错题可以成为学生评判的题材,让学生汲取教训。同时,我们的教学可以创造一些教学的“遗憾”,例如挖一些让学生的学习 “疙疙瘩瘩”的泥坑,增加学生犯错的体验, 让学生有“吃一堑,长一智”的刻骨铭心。 在此意义上,我们的教师不必为自己无法让学生不犯错误而感到遗憾,应该为能让学生不犯相同的错误而感到欣慰。

篇4:金木水火土,你是哪一形

金 形人

体质特点:体型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养生要点:“春捂”很重要。

精神调养:春分节气,气温变化仍然较大,此时金形人容易感受外邪出现哮喘、过敏、咳嗽等疾病。宜保持宁静的心态,安神养气,避免忧愁抑郁,以利肝气调和,气血和畅。

运动调养:注意保暖,做好“春捂”。运动时,最好能出微汗。可选择动态运动,如慢跑、羽毛球、足球等。

饮食调养:宜多进食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百合、淮山药、沙参、白果等。

木 形人

体质特点: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形短小,手足灵活。肤为苍色。

养生要点:疏肝健脾,调和阴阳。

精神调养:应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切忌抑郁恼怒,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运动调养: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饮食调养:可多服健脾养肝、补益肝肾之品,使脾胃健运,肝气顺达,以防肝旺克脾。可多吃姜、葱、竹笋、淮山药、土豆、猪肉、鱼肉、蛋等。

水 形人

体质特点:体型偏胖、偏矮。头较大,腮部较宽。腹大,腰臀宽 。手指短,发密而黑,肤色偏黑,怕寒喜暖。

养生要点:易口苦,宜健脾益肾。

精神调养:此节气降水增多,水形人容易出现恶心、口苦、胃脘胀闷等症状。宜安定心神,顺应春季节气阴阳平和的自然规律。

运动调养:注意保暖,避免外邪侵袭。可适当加大运动量,选择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慢跑、球类运动等。

饮食调养:宜多进食具有健脾益肾、温中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砂仁、法夏、白术、茯苓等。

火 形人

体质特点:脊背肌肉宽厚。头小,脸形瘦尖。肩背腰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皮肤赤色,性情急躁。

养生要点:平心定志,益肾养肝。

精神调养:火形人在此节气容易心情烦躁,易引发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宜平心定志,保持乐观随和的心态,切忌急躁。

运动调养:不宜“春捂”,建议多做春游、踏青等户外活动,并可用下棋、钓鱼等运动休闲方式来调节情绪。

饮食调养:多吃健脾益肺、益肾养肝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竹笋、蘑菇、薏仁、淮山药、花生、土豆、杜仲、牛膝等。

土 形人

体质特点:头大,面圆。肩背丰厚,肌肉丰满,腹大。大腿壮实,手足不大,全身上下都很匀称。皮肤偏黄。

养生要点:肠胃不适,避免肝郁克脾。

精神调养:土形人容易因脏腑内里阳气不足而外感湿邪,出现腹胀、恶心、腹泻等不适症状。宜心平气和,保持乐观畅达的情绪。

运动调养:多进行户外运动,可选择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疲倦为度。

饮食调养:多吃疏肝健脾、益肾祛湿功效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如玫瑰花、淮山药、砂仁、麦芽、芡实、益智仁等。

春分养生二三事

不管你是五行中的哪一形,下面几点,对我们所有人在春分时节调养身心都有益处。

多吃蔬菜

每个季节都有顺应气候条件的时令菜,得天地之精气。春令时菜包括有养阳之用的韭菜;助长生机的豆芽、莴苣、葱、豆苗、蒜苗;滋养肝肺的晚春水果,如草莓、青梅、杏、李、桑葚、樱桃等。吃有养阳功效的韭菜,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豆芽、豆苗、莴苣等食材,有助于活化身体生长机能;而食用桑椹、樱桃、草莓等营养丰富的晚春水果,则能润肺生津,滋补养肝。

养肝排毒正当时

春应于肝、夏应于心、长夏应于脾、秋应于肺、冬应于肾,所以春天重在养肝。春天养肝在于协调肝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里,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大枣和山药就是不错的选择。酒伤肝肠,因此春季更不应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让人神清气爽。菊花茶、金银花茶、薄荷水、罗汉果水,甚至白开水都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是适合春季的佳饮。香附和郁金这两味中药熬水喝,也能起到舒肝气的作用。

饮食需阴阳互补

篇5:金木水火土教案

【教科书分析】

一、这是一篇儿歌识字课文。课文通过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以及天、地、日、月的关系,让学生初步知道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和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初步感受时空的浩瀚,是一篇很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课文。

二、这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学生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猜读、试读,以及教师反馈正音和示范,就成为了识字和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

三、课文是一篇抑扬顿挫的、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有利于学习诵读和识字。

四、课文揭示的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学上要拿捏好分寸,用学生能听明白的语言适当讲解也就可以了。

五、课文是学生开始学习用田字格写字的第一篇课文,必须十分重视写字学习的规范要求,为以后的写字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一、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识字课文的学习,对课文构成的各部分及其功用,对识字、朗读学习等语文实践学习活动的操作及要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这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基础。

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已经读过不少韵文,这有利于这篇课文的学习。

三、课文中的字,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以及上一课学习已经认识,并了解字义了,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开展教学。

四、学生或多或少已经执笔写画,但执笔的姿势和写画的姿势极可能不够正确,这是妨碍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不利因素,要倍加注意纠正。

五、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幼儿园游戏活动转换成现在的课堂学习,课堂常规、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将为他们的学习成长打下基础,而且从落实三维目标的角度思考,从育人的角度思考,建立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特别重要的教学目标(注:由于这一维教学目标是所有语文课堂教学都有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不需要叙写。)落实这一个教学目标的抓手是加强课堂管理。由于一上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教学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

【教学目标】

1.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感知我国古人对世界的认识。

3.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4.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感知一看二写三对照四改正的书写要求;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及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认识笔画“横”“竖”和知道笔顺规则“从上到下”,正确书写“一”等4个生字。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一”等7个生字。

3.认识田字格,知道写字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的要求,正确书写“一”等4个生字。

【教学难点】

1.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和课文内容。

2.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努力按照书写要求以及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准备】

教师:“一”等7个生字字卡,傅抱石国画PPT,四幅傅抱石国画的小画。

学生:每人一套“一”等7个生字字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复习(PPT示):

1.认读以下生字。

天 你 他 地 人 我

2.示傅抱石纸质图画,指名在上面摆放“天、地、人”三个生字。

3.朗读课文《天地人》

(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这个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呢?(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在古人眼里,这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有兴趣了解吗?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② 金木水火土)

(四)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5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5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个体尝试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3.带读课题:②金木水火土

4.齐读课题,要求注意停顿。

(五)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1.出示任务:翻开课本第6页,自己读读课文(提示课题下面的就是课文。)除了刚才已经会读的5个字宝宝外,看看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不会读哪个字宝宝,在不会读的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然后请教同桌。

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一、二、三、四、五、上、下)

3.小结:这7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读,齐读。注意提示正音:“

二、十”翘舌音,“四”舌尖前音。

(二)会认字的音难字教学。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7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生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生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同桌互读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

二、四、上。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用多种形式认读7个会认读的字。

(三)读准课文,了解会认字意思。

导语:同学们真用心,很快就把7个生字宝宝读准了,那么你们能把课文读准吗?知道这些生字宝宝在儿歌里是什么意思吗?我们继续学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宝宝的读音。

个体练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会认读的字和课文。

个体自由练读。

3.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

(1)出示任务:(PPT示“一、二、三、四、五”)这五个字,是我们汉字表示数字的字,同学们在数学课上和生活中,也学习认识了1—5这些表示数字的字(PPT示打乱顺序的1—5数字)你能分别把它们用直线一一对应连起来吗?(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供范例:用直线把“五”与“5”连起来。)

个体思考操作。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通过PPT呈示。订正后齐读一次。

(3)小结:“一—五”是汉字表示数字的字,“1—5”是数学上表示数字的字,也叫阿拉伯数字。表示数字的字在不同语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搜一搜、找一找,了解了解。

4.口头组词,了解“上、下”。

(1)(呈示复习时贴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画)出示任务:在课文《天地人》的学习中,同学们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上”和“下”还会与哪个字宝宝做好朋友,组成词语呢?

个体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

一、两遍。

④小结:通过组词,同学们了解到“上”和“下”在课文里表示位置、方位的意思了。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接下来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四)尝试有节奏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课文是一首儿歌,朗读儿歌就像我们唱歌一样要有节奏,请同学们一边击掌一边朗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节奏地读这首儿歌。

个体尝试击掌有节奏读文。

2.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读文,相机指导。

3.一齐击掌有节奏朗读课文。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1)我说号码,你读字。(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2)我举字卡,你读字。(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三、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一)了解第一、二行儿歌,并背诵。

1.(PPT示两行儿歌)出示任务1:“一、二、三、四、五”我们已经知道是汉字表示数字的字,也知道了它们对应的数字了。那么,在古人眼里,这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答案就在这两行儿歌里。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你知道什么事物是由“金、木、水、土”做成的,或者含有“金、木、水、土”的?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1)相机指出“金”指的是“金属”,如,金、银、铜、铁等。

(2)相机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树木。

(3)相机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赖“土”生存,人和动物实际也是依赖“土”才能生存。

3.出示任务2: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做什么要用到“火”呢?

个体朗读思考,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煮饭炒菜,冶炼钢铁„„

5.小结:在古人眼里,“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万物,并且相互联系作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

6.背诵第一、二行儿歌。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

(二)了解第三、四行儿歌,并背诵。

1.(PPT示两行儿歌和复习时贴上“天、地、人”的傅抱石画)出示任务1:朗读这两行儿歌,结合课文的这幅插图,你从“天地分上下”里知道了什么?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天在上,地在下,是分开的。(学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要求相同,不再说明。)

3.出示任务2:朗读这两行儿歌,想一想:“今”和“古”分别指的是什么?

个体朗读思考。

4.反馈指导。(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今”指的是现在;“古”指的是古代。

5.小结:是呀。天在上面,包裹着大地;大地在下面,繁衍着万物;太阳、月亮从古到今一直映照着大地万物。

6.背诵第三、四行儿歌。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

(三)背诵课文。

出示任务:刚才我们把儿歌分成两部分分别背诵下来了,合起来,能背诵吗?同学们试一试。

个体试背。指名检查指导。班级齐背诵。

四、认字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方法见上。)

五、写字指导。

1.认识田字格。

(1)导语:从这一课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写字了。要把字写好,写漂亮,我们就要清楚一个好帮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因为这个格子像田字,所以叫“田字格”。

(PPT示带有各方位名称的田字格)讲解田字格各方位名称。

(2)带读、诵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回忆并练习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导写“一、二、三”。

(1)认识笔画“横”,指导写“一”。

①学习及书写“横”。

A.导语:(PPT示“一、二、三”,齐读后)这三个字都是由一个笔画构成的,这个笔画叫做“横”。“横”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范写,边写边解说书写方法——起笔轻按成点,再迅速向右运笔,到达终点停住笔,轻按成点,笔尖倒回来从横里提离纸面。

B.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尝试写“横”。

②指导书写“一”。

A.(PPT示教科书“一”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一”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一”在横中线左下格的中间位置起笔,到横中线右上格的中间位置收笔,稍稍有点斜。

C.学生先描后写。(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2)认识笔顺“从上到下”,指导写“

二、三”。

①学习笔顺“从上到下”。

A.导语:“

二、三”是由两个以及以上的笔画组成,写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书写笔画顺序的要求了。“笔画顺序”我们简称为“笔顺”(学生跟老师读一次“笔顺”)根据这两个字,今天我们学习的笔顺是“从上到下”,也就是说要先写上面的笔画,才接着写下面的笔画(学生跟老师读一次“从上到下”)。

B.范写“二”,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先写上面的短横,再写下面的长横。学生接着边说边书空。

C.范写“三”,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先顺序写上面的两个短横,再写下面的长横。学生接着边说边书空。

②指导书写“二”。

A.(PPT示教科书“二”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二”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二”上横短,写在上半格;下横长,写在下半格,两横斜度一致,与横中线距离相等。字要居中。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③指导书写“三”。

A.(PPT示教科书“三”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三”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三横斜度一致,距离相等。字要居中。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3)认识笔画“竖”,指导书写“上”。

①学习及书写“竖”。

A.导语:(PPT示“上”,齐读后)“上”字除了有笔画“横”之外,还出现了一个新笔画,这个笔画叫做“竖”。“竖”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范写,边写边解说书写方法——轻按成点再快速直往下,笔尖顺势离开纸面。

B.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方法尝试写“竖”。

②指导书写“上”。

A.(PPT示教科书“一”田字格学写部分)出示任务:观察“上”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B.小结并范写: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请看老师写。“上”的 “竖”写在竖中线上;在竖中线上半部分起笔,到下半部分收笔。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方,稍稍离开。长横左下格的中间位置起笔,右下格的中间位置稍上收笔,稍稍有点斜。

C.学生先描后写。

D.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二篇的识字课文,结合生活实际,认识了7个生字宝宝,背诵课文;学习了两个笔画“横”“竖”以及一个写字的笔顺“从上到下”,学写了四个字。(注意总结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背诵课文。

篇6:《金木水火土》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

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

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4.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重点

1.会认“

一、二、上”等7个生字,会写“

一、二”等4个生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1.认识田字格,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2.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本课生字相对应的图片。(教师)3.课件。(教师)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范读,学生倾听。学生回答听到什么。2.出示课文,逐句朗读。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

3.这是一首古时候的童谣,板书课题《金木水火土》,谁能读读课题?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几个字的?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认识的字画一个小红星。

1/5

2.全班交流:在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 3.不认识的字指出来,小组讨论,小老师教读。

三、结合图画认识“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

1.出示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只动物,帮助学生理解字义。2.指导学生通过出示数手指和变换手势理解一至五的含义。3.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金木水火土”。4.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组词。金:金牌

黄金等。木:木头

木工等。水:河水

水杯等。火:大火

火灾等。土:土地

泥土等。5.朗读感悟。

(1)师带领读前两句韵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2)个人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3)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男女生分别齐读。

四、结合图画认识“上下”。1.出示图片,理解“上下”的含义。

“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2.出示图片,理解“日月、古今”的含义。

五、巩固识字,强化认识。1.找朋友游戏。

将汉字、图画分成两组,学生有的拿生字,有的拿图片,找到相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我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2.教师举生字卡片,学生用手指表示具体的数字或做动作表示,看谁做得又准又快。

六、布置作业。

2/5

1.读生字。2.读词语。

一心一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七上八下 上山山上下山山下上车车上下车 车下 3.朗读课文。

4.搜集你喜爱的汉字,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第二课时

一、闯关激趣,巩固识字。1.第一关:我会读。课件出示课文生字。

(1)领读、开火车读、齐读、摘苹果读等。(2)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字组词造句。(3)回顾课文讲了什么? 2.第二关,我会背。(1)引导学生读童谣。

(2)指名2-3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童谣。(3)比赛背诵童谣。

二、学写笔画“一”,练写生字“一、二、三、上”。1.“上”和“下”对比区分识记。

“上、下”也是两个长得很像的兄弟,竖、短横在“一”的上面,就是“上”;竖、点跑到了“一”的下面,就成了“下”。

教师课件出示“上”的字理教学。

“上”字是指事字。字形由原两横构成,下面较长的一横是地平线,上面较短的一横是指事符号。为了避免与等长的两横的“二”字相混,字形后来逐渐有所变化。

理解“上和下”是一对反义词。2.教师讲解田字格。

(1)出示带有“上”字的田字格,教师讲解田字格的作用,目的在于书写

3/5

的工整美观。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字要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上留天,下留地。

(2)引导学生识记“横中线、竖中线”。教师带领学生跟读田字格拍手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3.讲解笔画“一”。

讲解:中国字又叫作方块字,它由一笔一笔的笔画组成,每个笔画都有自己的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一、二、三”中的笔画。跟读笔画名称“横”。识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在语境中学习汉字,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4.学写汉字“一、二、三、上”。

(1)出示田字格中的“一、二、三”。讲解:写字要注意写字姿势、写字位置、笔画笔顺。教师讲解写字姿势,分两步边讲解边示范。执笔时大拇指和食指脸对脸,中指指节抵后面。执笔位置离笔尖一寸,胸离桌子一拳,眼离桌一尺。写字要一笔一笔写。教师带领学生书空。

(2)引导学生从书空“

二、三”中了解写字时笔顺是有规律的:从上到下。(3)学生尝试写汉字“一”。教师范写“一”,边写边说书写横的要领。学生尝试写汉字“二”,教师重点指导横短,下横长。学写汉字“三”,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比较三横的长短有区别,强调中间一横最短;三横之间要等距。(4)引导学生写完生字再口头组词。(5)学生练写生字,教师巡视。(6)展示学生书写作品。

三、教师总结,激发自主识字兴趣,完成基础训练。

1.教师小结:我们不仅可以在学校、课堂中识字,在看电视时,在大街上,留心看,用心记,也能认识许多汉字宝宝呢!

2.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生字宝宝。3.背诵儿歌《金木水火土》。

4.打开基础训练-《金木水火土》,一起来闯关吧!

四、板书设计。

4/5

一 二 三 上

篇7:新人教版《金木水火土》教案

吴文琪

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短小的儿歌,前两行数字与五行相对,后两行天地与日月相应。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发学生的兴趣,本课堪称识字小文的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着力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教师以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课件。(教师)教学过程:

一、激趣,诵读导入

1.导言:听,老师在诵读什么呢? 2.师范读,组织学生认真倾听2遍。

3.交流:你听清老师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4.学生看着文字,跟着声音诵读。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上课伊始,就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自主交流,了解韵文

1.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

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3.小组合作:

(1)自由朗读小文,一边读一边想一想:每一句话讲了什么内容?(2)你读懂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同伴。4.集体汇报,教师相机指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行中“一二三四五”是数字。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数字?(六七八九十等)(2)第二行中“金木水火土”指的是五行。教师讲解:古代的人喜欢用五行代表自然万物,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

(3)第三行中“天地分上下”,“天地”指的是“天和地”,头上为天,脚下为地。我们就生活在天和地之间。

(4)第四行中“日月照今古”,“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和月亮从古代照到今天,永久不变。5.齐声诵读。

设计意图:韵文内容简单,教师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对韵文内容的大致理解,教师再针对重点和难点加以点拨,必然实现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找朋友游戏识字?

2.生字运用,在7个生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为它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语最多。如果这个字的词语较少,可以用其中一个词说一个完整的句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7个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上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2.认识田字格:

(1)引言: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动画中变红色并闪烁的部分,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3)学生观察田字格,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2(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指导书写“一、二、三、上”。

(1)动画展示“横”“竖”两个笔画的书写,学生先观察它们的笔画走向,书空模仿,再观察两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最后在练习本中练写。

(2)动画展示“一”“二”“三”“上”的笔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3)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第8页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4)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5)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写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6)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篇8:金木水火土养生大不同

那么,传统医学中是怎样区分体质类型的呢?

金型人

[表现特征]:该型人皮肤易燥裂,极易患感冒等疾病,并易产生幻想、失望、悲伤等不良情绪,心肺功能弱。

日常调护:金型人在精神调护方面,应加强品位修养,做事要光明磊落,心地坦然,谦虚谨慎,保持清静的心态。因皮肤易干裂,因此在沐浴时最好不用碱性洗涤之品,淋浴后可外涂油性护肤品。此外,居室及周围环境要保持清静。

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可常吃新鲜蔬菜,如丝瓜、南瓜、萝卜、藕等。水果宜吃梨、苹果、葡萄等。还可吃猪肺、核桃仁、豆浆、鸭蛋、蜂蜜等。少吃辛辣之品,宜淡食多酸少盐忌咸,饮食切勿过寒过热,提倡早晨吃粥。

木型人

[表现特征]:木型人晚间精力旺盛,胃肠消化功能弱,易怒、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常会有心脑血管、高血脂等疾病。人际关系时常紧张。

日常调护:根据木型人的性格特征,注意遇事要谨慎、细心、有耐心,不要过分争强好胜,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不要使情绪抑郁,用理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怒气,多听轻音乐,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

饮食调养:木型人可少量饮酒以加速血液运行,提高情绪,多食茴香、荞麦、大蒜、桔子、西红柿、精瘦肉、去脂牛乳,烹调时要用植物油,限制食盐的摄入,饮食细软易消化,尽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食豆制品,少食多餐。少吃动物的脑、肾、鱼籽及动物的油脂,可适当食用动物肝脏。

水型人

[表现特征]:水型人易孤僻、抑郁、劳心多虑,这样极易引起情绪的低落,水型人易疲劳,常感腰酸背痛,易发胖。

日常调护:要克服情绪的低落,其一要让阳光围绕着你,特别是在工作场所,要争取充分的照耀;其二要保持精神安静,当情绪不好时,可以转移一下注意力,以琴棋书画怡情。

饮食调养:水型人的饮食以适当增加热量,保证蔬菜、水果和奶类的充足供给为原则。肉类以牛、狗、鹅、鸭为主。蔬菜可食芹菜、黄花菜、韭菜、白菜等,还可吃核桃仁、栗子、山楂、荔枝等。忌食生冷、粘硬、烟、酒。少食甜食。

火型人

[表现特征]:火型人易产生热症,诸如性格好胜、脾气急燥、好激动、易产生便秘等,这样对心脑的功能会有损害。

日常调护:根据火型人的性格特征,要分外注意性格的陶治,如绘画、书法、雕刻、下棋,弄花、集邮、钓鱼等,做事要专心致志,保持乐观情绪,克服焦虑思想。

饮食调养:火型人的饮食宜清淡,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芹莱、菠菜、鲜藕、莲子、豆制品、芝麻酱等,特别是番茄和西瓜,多食既可生津止渴,又有补益滋养作用。

土型人

[表现特征]:土型人的性格内向,忍耐性强,在思想上易产生焦虑的情绪,睡眠不实、易醒,脾胃功能差,易患胃肠道疾病。

日常调护:在精神上要乐观、开朗,应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跳舞、社交、慢跑、打门球等。睡眠时应把腹部盖好,以免受寒,引起胃肠疾患。此外,土型人居室要通风、干燥,不要湿气太大。

上一篇:混凝土裂缝原因及预防下一篇:征兵宣传广播电视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