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自荐信

2024-06-16

新媒体的自荐信(通用11篇)

篇1:新媒体的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

我是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主修电视画面编辑、视听语言、电视艺术美学、西方新媒体艺术(外教授课)、造型艺术基础、雕塑与三维造型、三维动画、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视频制作、动画运动规律、数字摄影与摄像、数字高清原理与应用、电视制作新技术、数字影视特技、数字影视合成技术、影视剪辑艺术与实践、电视频道与栏目包装、数字影视作品创作等专业课程。大学四年,本着严谨求学的态度,系统掌握了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熟练使用photoshop,premiere,final,ae,softimagexsi等影视制作及苹果后期软件。

除此之外,我还在加入北京中广盛世影视制作公司作为实习生,参与广告片《诺基亚——摩登波普系列》、《伊利牛奶——科技创新奖》、广告片《威力狮》制作和前期拍摄。进一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我热切期待您的回复,祝您的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xx年xx月xx日

篇2:新媒体的自荐信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7.02.14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婚姻状况未婚

籍贯湖北武汉

教育经历__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09-.06

广告学

学士学位

连续3次获得__大学“优秀奖学金”

-

国家助学奖学金

荣誉奖励

《电影植入式广告研究》发表于《记者观察》Vol.12

20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团体三等奖(全国前10名)市场数据调研负责

20

科研项目

《大学校园广告的新闻传播学探析》

.09-2010.12

指导教师:_x

本设计运用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解读校园广告的特点,分别分析四类商业广告、三类非商业广告以及二类非法广告

经分析总结出校园广告对学生有着积极与消极的影响,最终得出“缺少相应规定条例”、“缺乏监管人”等原因

经过与指导老师的商讨后确定“限制校园广告”、“引导校园广告”等相应管理对策

__果冻广告策划

2008.09-2008.12

课题案例

分析调研市场需求,产品竞争对手以及产品本身特点

确定产品的优势,并依此制定推广关键词,消费人群、广告主题、销售路线等

积极商讨并确定最终方案,制作LOGO、海报、宣传册以宣传销售

社会经历

上海市申健包装有限公司

设计部实习生

2009.06-2009.09

__大学学联宣传部

创意组干事

2009.06-2009.05

特长爱好

钢琴(10级)、象棋

广告业务员求职简历

教育背景

.09-.07

_x学院

__专业

大专

广告/销售相关经历

2013.06-2014.05

_x广告传播有限公司

广告业务员

利用电话、邮件等社交软件寻找潜在客户

通过向客户介绍广告投放点的流量、点击率提升量等数值信息,获取客户青睐

通过不断联系交流,与客户达成合作关系,并签订合同

负责资料文档的归档、整理工作;负责客户售后服务工作并维持关系

2013.09-2014.01

_x广告传媒公司

广告业务销售实习生

通过电梯、公交等寻找目标客户,并前往进行陌拜

通过连续拜访和交流与潜在客户形成良好的关系,最终达成合作

对于已经合作的客户进行维护,为其提供优质的广告片和后续服务

其他经历

2011.09-2013.06

校学生会文艺部

沟通交流/协调工作

负责学校大型晚会的正常进行,遇到现场突发事件时,与各方沟通并协调处理

技能证书

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剑桥商务英语证书三级(通过)

熟练使用粤语进行基本会话

特长爱好

篇3:新媒体的自荐信

一、新媒体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博弈

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博弈现象, 本文以河北大学校园内发生的交通肇事案为例进行讨论。

1. 参与者

任何博弈活动都至少有两方参与者才能进行, 这是博弈活动开展的前提基础。而新媒体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参与者共同参与而形成了博弈的现象[1]。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贯穿于整个新媒体事件发展的始终, 每个新闻事件的发展环节都有二者活跃的身影, 任何单方面的力量都不能对新闻事件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河北大学校园交通肇事这一新媒体事件, 从交通肇事事件发生当日起, 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猫扑论坛等新媒体就纷纷对事件中的信息进新报道, 引发了受众的广泛讨论。而传统媒体也不甘示弱, 对事件发展情况进行了实时追踪, 对网络新闻信息进行了全方位的求证, 并从自己的立场对该事件进行了多方的阐释与独特报道。

2. 行动或策略

新媒体事件中, 相互博弈的双方都是具有理性行为意识的主体。在面对众多可选择方案时, 它们会科学的选择出符合自己的行动方案, 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河北大学校园中的交通肇事案发生以后, 央视记者就对肇事者的父亲李刚进行了独家专访, 在节目中其父李刚向受害者家属及大众进行了道歉。央视电台深知自己角色的重要性, 它的这种对事件核心人物的当面采访, 使很多新媒体望尘莫及。但是新媒体却对此报道不认可。当央视的采访节目播出后, 立即就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多网民纷纷对央视专访肇事者之父的行为进行了谴责, 认为该采访行为是在做秀, 并且阐述了国家官员职权不能滥用等观点, 新媒体这种策略的选择, 也是众多网民对事件的看法。

3. 支付

博弈双方在新媒体事件中的策略选择和行动造成了相应的结果, 这种博弈所得就是支付。

社会上的强大舆论导向是助推新媒体事件发展的重要驱动[2]。然而对于新媒体事件而言, 它的博弈支付并不是舆论现象反而是舆论的力量。舆论讨论现象是受众自发的一种自由现象, 新媒体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 对有关新闻事件进行了沸沸扬扬的线上讨论。而传统媒体无论是对事件的发生描述、反应的速度, 还是对舆论的引导都是线下的活动。博弈的二者在大众媒介的环境下展开了激烈的互博交锋, 从而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舆论力量, 助推了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

二、新媒体事件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

虽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新媒体事件中进行着激烈的互博, 但是二者却伴随着新闻事件发展的始终, 在事件的发展中有着全程的互动性。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角色互动

在新媒体事件中, 基于新媒体信息来源广、传递速度快等特点, 网络受众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知晓新闻事件信息, 因此使得新媒体充当了“扩音器”的重要角色[3]。这种扩音活动不仅是在网络空间上进行, 同时还把这个新闻“音”扩大到了广大受众的生活中, 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完美对接, 无形当中就引起了与事件有关的政府部门、监察机构等多方的关注, 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新媒体的这种扩音行为, 实际上是把传统媒体的传播活动作为了基础, 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受众的重视。而传统媒体无论是扮演着“参与者”“旁观者”或者是“鼓吹者”的角色, 都是新闻规则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 传统媒体有着数量较多且新闻价值较大的事件需要报道, 为了博得受众的关注, 势必要对数不胜数的新闻事件进行筛选, 所以往往不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连载性的报道, 通常只是当舆论的情绪高涨时才展开报道。因为传统媒体的局限性, 它也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扩充自己的报道领域, 其报道的内容也需要被关注和转载。因此双方的角色也在互相扮演, 形成了较为密切的互动关系。

2.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互联网时期, 使得新媒体出现了较快的发展趋势, 也对传统媒体产生了较大程度上冲击, 使传统媒体市场占有份额急剧减少, 新闻信息传播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传统媒体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 而是借鉴了新媒体的优势, 研发了“数字报纸”“云端阅读”等现代化的信息读取技术和设施。在对新媒体事件的报道中, 传统媒体吸取了新媒体技术的精华, 在日常新闻传播报道中, 传统媒体也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对新媒体上的信息进行关注和处理, 传统媒体新闻工作者在新媒体上找线索、查阅背景资料也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目前有些传统媒体还主动建设线上平台, 方便于人们提供新闻线索, 如《潇湘晨报》就在腾讯微博上建立了“潇湘晨报爆料台”。

注释

1[1]龙佳.“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角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11

2[2]刘箐.社会学视角下新媒体事件传播研究—以“人肉搜索”为例[D].兰州:兰州大学, 2010

篇4: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理解

由移动通讯网、电视有线网和无线网构成的网络场域,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三网融合”与“三屏对接”。这是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媒体所处的真实生态。

在这样的媒体生态下,一向崇尚“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其专业自信正在遭遇数字化渠道与技术的一再威胁。人们越来越急切地提问自己也提问业界:新媒体崛起的“支点”,除了“内容为王”的资源优势之外,更取决于能否实现“用户为王”“影响为王”“渠道为王”和“传播为王”?

对于今日之传媒界来说,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结果,无异于开创出一个“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新媒体时代。其意义在于,它让我们不断地重新定义媒体、定义出版、定义阅读与传播等一系列伴随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过来的传统概念与命题。清醒的媒体人早就看到:“内容为王”的单介质、单向度、单路线的营销模式、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模式终将一去不返。

网络之于媒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最浅层的变化在于,作为一个信息发布与信息消费的交互平台,它正在改变着信息的书写方式、存储方式、呈现方式。而其深层的变化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信息的结构方式与信息的存在方式,甚至,它通过信息传播、结构、存在方式的全方位深度变革,以一种无所不在的裹挟与浸淫之力,重构了转型过程中一代或几代人的精神存在方式,亦改变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累积、文明演进与人文传承的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互联网的理解早已不能止于网页的内容呈现,它的本质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次集传媒之大成、而又具有颠覆式创新意义的媒体革命。

主导媒体江湖的是技术创新

且让我们稍微回看互联网发展之后这些年来的媒体江湖。从最初凤凰、新浪等“大型门户”的江湖奠定,到天涯等大型BBS、论坛、博客的勃然兴起,人们越来越发现:曾经不可一世的传统主流媒体之节奏落后、理念落后、话语方式的落后,随之而来的是其影响力的边缘化。由新浪、腾讯的微博所开启的“人际互粉、资讯在场、碎片传播”的信息传播生态,人们看到了一大批网络大V、“意见领袖”的孵化与出现,也看到“意见影响”“产品影响”与“商业影响”的多方合谋。从用户匿名、网络虚拟、关注名人、聚焦新闻、散点传播的“微博生态”到由腾讯开发的微信产品的出现,人们看到新媒体传播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根植于熟人社会、致力于“圈子化传播与个性化推送”。当下正热的“公众微信号”的个人化经营,更是让“自媒体”由一个模糊与时尚的“概念与趋势”,变成了切实而具体的“样品与平台”。在这里,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自然天成地融合成多维并行的媒体元素。在这里,互联网经营的“平台思维”轻而易举地让位于“服务思维”。很多自媒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可发展出数以百万计的“粉丝”,而其强大的媒体影响力、覆盖面,又为产品的开发、推送、营销开启令人激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亦给传统纸媒体、包括PC端在内的媒体广告发布方式以始料不及的重创。

综观新媒体发展的这些年,媒体技术与日俱新,产品形态不断更新升级,由技术主导的新媒体发展格局之特色极为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与其说是媒体的“服务者”,“助产士”,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开启者。

传统媒体何以必然要作出数字化选择?文化与资讯传播何以正在处于“去中心化”的时代语境?思想与文化何以正遭遇“碎片化”的重构?传统媒体之思想表达的尺度与方式何以会与“纸媒一统”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信息对称、意见互动、舆情民意、网络反腐、公民维权何以更容易成为新媒体的存在方式?种种问题,皆由技术所造成的媒体生态圈所引发。

技术是媒体的主导性力量,其深远意义在于:所有主导媒体发展的前沿技术及其产品化,无论大小,其思路与理念几乎都取法于西方发达国家既有的产品样态与运营模式,其转换在本质上是一个产品的“中国化”改造过程。腾讯如是,新浪如是,微博与微信的产品亦如是。而此中的积极意义在于:它们,至少让中国媒体整体性地与世界媒体的发展站到了一起。至少在媒体形态与媒体技术的层面,真正融入了世界媒体的发展谱系,媒体由此而具备了互联网产业的基因。没有人能打败趋势,当下中国媒体想拒斥这一场媒体新变已毫无可能。

当然,技术主导亦不尽是好事。对于文化生成、传播与建构来说,它也可能是一种摧毁性力量。信息的碎片化、文化的扁平化的过程,总是一体两面,相伴而行。就信息传播来说,在失去自由意志、独立精神、理性思维的“粉丝”那里,新媒体话语很可能异化为一场轮回式的网络“造神”与“毁神”,网络也可能成为暴力与戾气的集散地。更可怕的是,它们可能还会以流行的名义,以注意力经济的功利方式,一点一点削平人类的深刻与智慧。

媒体存在方式与存在价值的重构

编辑、记者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其专业意识、职业定位、社会坐标、文化地位都不曾受到今天如此重大的挑战,文本、图片、文图相配、音视频元素的界入,及媒体内容组织方式,同样不同于往昔。新媒体时代里,与媒体相关的一切要素都在悄然变化。媒体存在方式由“不是问题”变成“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呢?

一是角色重议。自媒体时代所隐含的判断必然包括:人人可为编辑、人人可作记者。环看当下,一个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其文化地位并非“职业赋予”,而是“自然生成”。媒体曾经赋予一个责任编辑以“发稿”为权力表达的“文化地位”正在式微。与自媒体相应的角色变化是“自编辑”与“泛记者”。今天,几乎没有多少人会在乎一则消息、一个新闻、一篇作品,它到底是否经过了哪位“编辑”的技术加工,甚至是不是来自于“记者”的目击与现场播送?一个拥有亿万“粉丝”的“新闻客户端”比所谓权威的“新闻机构”或许拥有更现实的话语与影响。因为,没有哪个用户会在乎一条信息究意是原发何处?信源在哪?在这样的时代,媒体内容编辑与记者所思考的焦点问题在于:编辑记者的“专业定位”在哪里?我们到底“凭什么”让自己在媒体生态构成里成为那“不可替代”的职业群落?

二是基因重组。互联网远不是一种技术与工具,它是一种思维。其核心要义在于,它实现了交互多方的信息对称、信息透明、信息共享,它通过碾平世界而实现了信息的“去中心化”“去焦点化”“去阶层化”。互联网作为一种媒体基因,它的精神气质在于重新发现媒体之于用户的意义:在互联互动的媒体环境下,我们到底能提供怎样的产品、服务与体验?我们到底靠什么来集结用户并始终获得他们的信赖?我们到底怎么才能基于公共“免费”普适的方式实现个性化增值与“盈利”?当纸媒的“出版”由线下发行走向“数字化在线形态”的时候,我们何以去占领市场空间,又何以建立起全产业链条,赢得属于新媒体的利润空间?

三是文本重构。博客的骤然兴起,在很大程度上刷新了人们的文本观念,作家下凡成为“写手”,回车键驱使着短小段落的频频出现,甚至驱使着每个人都成为熟人领域的“作家”、专业圈子里的“作家”。特别是微博,144字的信息发布,这种由技术限制带来的信息呈现方式,将我们首先变成一个“碎片的消费者”,再以无门槛方式参与到信息生产之体验中,成为一个“碎片的制造者”。在微博时代,媒体与人,不是主体与工具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在这里,受众不再只是一个公共媒体的读者、听者,而是通过个性化的成为交互的“粉丝”,即时获取更私人化的、更真实的信息内容。

四是影响重估。网络之于舆情的影响,一方面,从来没有哪个媒体能像互联网那样成为一个草根与平民言说的广场,成为民主、民声、民意监督的开放空间和公意舆情的聚会。另一方面,网络又习惯于以社会大众造句的格式、语段书写的方式深度主导人们的话语方式,并改变人们的话语习惯。

媒体产品业态的变化与重启

当腾讯推出的微信产品上线之后,人们忽而看到:微信凭借腾讯拥有的强大的用户优势,采取与中国文化相适切的“熟人传播”,以“圈子化”的方式实现了媒体用户的“自组织”。并且,它让“出版”不再是一个由“点”而“面”组成的闭合环路,而是一个“点”对“点”、“群”对“群”的“个性推送”的开放过程。

随之而来的,是传统广告支撑下的媒体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一个公众微信号其本质就是一个媒体平台,它更可能以“微店”的方式,成为一个商业平台和广告平台。淘宝及“支付宝”的出现,让实体店经营及线下庞大的营销,均变成了足不出户的一键成交。于是,广告、传媒、实业,最终汇合于“用户”这个终端上。像微信这样的产品出现,意味着产业链及其相应的关系,都将被全新改写。

传统媒体业,特别是报纸首先被移动手机新闻端的功能取代之后,传统纸媒不得不重建自己的职业空间。

不管如何变,当媒体产品不再是一张报纸、一本刊物或一本图书的时候,它意味着一种媒体业态的重新选择、重新设计与重新构建。显然,这已不是中国传媒的小话题,而是世界传媒的大话题。有一点可以肯定,媒体不再是一个选择内容、加工内容、提供内容、等待人们来付费的传统产品,它本身是一个互联网产品,是一个融合其文化影响力、商业影响力、媒体影响于一身的新媒体,是一种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文化产业结构与功能。新媒体产品形式、新传媒业态与新媒体营销方式都将重新开启出一个媒体时代。

篇5:新媒体的自荐信

您好!

我叫__,贵单位的良好声誉和和工作环境深深的吸引了我,由衷的希望能成为你们贵司其中一员。

大学四年的学习,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扎实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外还积极参加大学各种社团课外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在思想上,积极进取,认真学习关于党的知识,关心国家大事,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已被确立为入党积极分子并顺利通过党校结业考试。三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www.wdjl.net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媒体关系的一些必备技能。

为了把媒体关系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更好地掌握技能,我曾多次到新闻传播机构,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与新闻界保持良好关系的个人和组织,都容易获得良好的公众舆论 建立良好的媒介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组织与公众沟通的重要途径就是运用大众传播,大众传播借助于现代印刷、电子等传播技术,大量地、高速度地复制信息,因而是公共关系绝对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大众传播媒介不是由组织内部的公关人员直接掌握和控制的。(因此,现代社会组织都十分重视同媒介搞好关系,注意同新闻界长期保持联系,及时为媒介提供信息,真诚相等。

另外,我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酷爱读书,自学能力较高。喜欢交友,待人真诚,为人友善,虚心学习,及时接受各类新知识、新技能,有着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媒体关系岗位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求职人:__

篇6:新媒体的自荐信

1.表现自我的个性及特质——建议使用积极正面的陈述方式。

2.文章不可冗长——控制在总共四段、每段五行以内。

3.前瞻性的气魄——具有勇于突破与开创气质的人是外商公司的最爱。因此并不需要对之前辞职的原委做太多的解释。

4.少用第一人称——为了避免流于自大与主观的缺点,尽量少用第一人称。

自荐信 中的主要内容:

第一、说明你从何处得知这个工作机会

这是最基本的部份。一般来说会将媒体广告的名称改用别的字体书写或用底线加以标记。

第二、自己的学历、工作经历。

这是为了补充 简历 介绍的缺点,更具体的介绍自己的特点、能力。

第三、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这里要重点写,自己可以根据求才广告的内容,将自己的能力及特点体现出来。但不要太过吹嘘,这样到 面试 时一样会被否认掉。

第四、最后的感谢语

在最后的一段要写对公司或 面试 官的感谢语,体现你的真诚与修养。让 面试 官和招聘公司对你留下好的印象。

细节部分

1、自荐信 的格式

(1)称呼 写明收信人的姓名和称畏或职务,如:×××先生或×××女士或×××经理等

(2)正文:

开头一般应有一句引子:

传统的引子是写明应聘信息的来源

2.标准的自荐信内容:

一份标准的自荐信内容包括:

写自荐信的理由:从何处得悉招聘信息、你的申请目的、加入企业的原因,你要申请什么职位;

做自我介绍,说明你为什么适合申请的职位,提出你能为未来雇主做些什么,而不是他们为你做什么;

简明突出你的相关实力,即为什么你比别人更适合这个位置;

强调你所受过的 培训、你的经历、技能和成就;

篇7:多媒体编辑专业毕业生推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推荐信。

今向贵单位推荐我系多媒体编辑专业的毕业生XX同学。

XX同学学历不高,但是酷爱影视。并一直坚信自己不是不能,而是差一次机会,所以想到贵电视台展露疏才。自进入我校就读以来,学习多媒体编辑专业,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勤奋,认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具备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且乐于学习、敢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学会了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的一些知识。在校学习或自学了色彩构成,构图知识,摄影知识,镜头语言,镜头蒙太奇等。又学了After Effects后期特效软件,premier,flash,photoshop 等应用软件。作为一名多媒体编辑专业的学生,该生热爱这个专业,期待着实际的工作考验。

该生擅长视频后期,视频剪辑。热爱镜头语言,想用镜头表达自己心中的感情。因为年轻,所以从不怀疑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因为年轻,不怕失败,并有信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他相信热爱,激情可以带来灵感创造奇迹。

在业余时间,该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多家单位和公司实习和兼职,体验了社会生活的艰辛,使其具备了高度的工作责任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很好的锻炼了交际与临场应变能力。有很强的忍耐力、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进取,个性乐观执着,敢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该生愿意从最基础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踏实虚心向前辈学习。学历并不代表一切,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我有信心该同学能很快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我毫不犹豫坚决肯定地推荐他,希望您将优先考虑他的申请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不负您的重托!再次感谢你在百忙之中一阅,并衷心祝愿贵单位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推荐人:XXX

篇8:新媒体的自荐信

根据传播方式、技术手段和运营模式的不同, 经常把电视、报纸和广播等称为传统媒体, 将带有网络、数字和信息交流等创新技术的媒体和平台称为新媒体。由于网络数字产品的不断推出, 比如更新换代极快的智能手机和层出不穷的手机软件, 使得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强大新闻力的“新闻人”和“信息传递者”。因此, 新媒体具有广泛深厚的信息源、快速多元的传播方式、持久有效的生命力和全民关注的舆论导向, 如反腐倡廉、明星八卦、房价盘点、公积金政策、旅游美食等, 都是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和舆论导向。同时, 每一个普通的公民都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和参与评论的过程中, 新媒体的可互动性极大地吸引了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反观广播媒体, 仅仅是单向的声音传播, 缺乏具体生动的可视化吸引, 传播方式的单一也大大减少了受众量, 同时缺乏互动也使得广播难以吸引更多更长久的受众。因此, 新媒体的每一项优势都对传统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 我国广播发展的现状和优势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思维的改变, 目前广播媒体的应用和普及还不够广泛。虽然传统广播媒体受新媒体的冲击很大, 但广播媒体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比如广播频道的数量和节目种类有限, 无法满足不同受众的不同喜好;各种低俗广告的植入太多, 使广播失去了本身的品位;广播媒体对节目的质量把关力度不够, 缺乏优质特色节目;广播媒体的功能定位不清晰, 使得节目形式同质化比较严重;同时, 目前广播的受众数量急剧减少, 受众对广播的信任度也明显降低。

当然, 广播媒体本身也具有很多优势, 是新媒体目前无法超越的。广播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传统媒体, 具有很多忠实的固定受众, 他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收听习惯, 比如老年人、司机和军人等。同时,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私家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驾驶过程中的听觉需要使得私家车的驾驶者也成为广播受众的一个重要部分。此外, 广播媒体的传播方式较为独特, 广播是唯一靠听觉获取信息的媒体方式, 听众在收听过程中不需投入所有的精力, 可以在做其他事情的同时享受广播带来的信息和服务, 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获取信息的优质选择。最重要的是, 传统广播媒体具有专业的媒体团队和高质量高严格的信息把关, 信息真实可信, 因此公信力很强。以上都是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绝对优势, 因此广播媒体在发展战略中应该更加发扬自身的优势, 同时积极引进新媒体方便、快捷、可互动、可视听等优势, 使广播媒体具有更多的时代特点和创新模式, 以保证传统广播媒体的长久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发展与创新路径

3.1 手机化

中国目前智能手机、手机客户端的使用量和Wi-Fi的覆盖量都达到了快速发展的空前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形成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 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向移动手机行业进军。同时,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工作学习等活动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因此, 传统广播媒体也应充分把握机遇, 将手机客户端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相结合, 改革创新和开拓市场, 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近几年, 江苏新闻广播等广播媒体通过收集当地重要新闻信息和节目广告, 进行精心优化和改造后, 在新媒体智能手机终端上以图文、视频和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 使受众可以方便地观看、收听和互动, 实现广播信息快速、便捷、广泛、深入的传播效果, 同时也为受众提供更多、更精确、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3.2 网络化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维都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等新媒体为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让单一的听广播发展为读广播、用广播和分享广播等更多娱乐和获取信息模式, 比如可以开拓传统的电台点歌环节, 设置专门的音乐频道, 在严格挑选和把关后, 在音乐频道中开展真人献唱、真人唱歌比赛、受众投票、实时互动等环节, 充分体现网络的视听效果、零距离互动等优势, 让受众在音乐频道节目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发展更多的自我、交流更多的朋友和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在传统广播媒体网络化的过程中, 要注意确保网络的流通、节目的高品质、视频音频的清晰度、媒体库的丰富度等关键因素, 让网络的广阔空间为传统广播媒体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更加丰富的资源。

2016年6月23日下午,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地区突然遭受龙卷风和强冰雹的双重袭击, 这种双重极端灾害相互叠加, 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造成了极大损失, 灾区通讯彻底中断。江苏新闻广播当即派人赶赴灾区, 连续8小时对此进行了密集报道。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化资源, 在网上持续不间断更新最新进展, 不仅吸引了普通大众的关注, 更是让不少在外的盐城籍人员随时上网跟主持人互动, 问情况、找亲人……这次实践充分表明, 互联网+广播, 威力无边。

3.3 多媒体化

传统广播媒体的体现方式仅仅在于听觉, 过于单一, 不能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 同时无法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受众提供更多文字、图片、动态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 高清晰度的多媒体素材给广大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传统广播媒体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新闻信息、广告节目等以视频的形式直接推出, 并将主要人物的主要言论、受众的舆论导向等以图文形式加以解释和论述, 最后为受众设置讨论平台, 让受众在了解新闻的基础上还可以发表自身的言论、意见和建议。清晰明了的视频资源, 精致灵动的图文结合总是可以轻松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 使受众热情高涨地接受和认可, 因此高质量的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使受众有更愉悦、更及时、更丰富的体验。

3.4 互动交流化

实时的零距离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短信、微信、论坛、微博等新媒体已经成为主要的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地利用交流平台是传统广播媒体进一步赢得受众和市场的必经之路。微博和微信以其高效、实时、实名制等优势已成为交流互动的主要平台, 因此参与广播节目制作的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导演、制作人、主持人、明星等要积极开通微博、微信等互动平台, 积极宣传传统广播媒体的节目内容。微博和微信平台的充分利用是扩大传统节目信息传播范围和壮大受众队伍的重要手段。从2014年起, 江苏新闻广播开始积极应用这些平台, 提高了收听率, 效果极为明显。比如, 在节目播放后主持人可以在微博上和受众充分沟通和交流, 重大新闻节目可以在户外开展微博墙为受众提供发表言论、发表祝福的平台, 广播电台在微博上推送各种演唱会、音乐会票务、话题、主题等为受众提供更多的娱乐信息, 开展微直播、微访谈展现大型活动进程的直播平台让受众可以近距离接触明星、高级知识分子等公众人物, 这些方式都是扩大信息、扩大受众、扩大广播电台知名度和提升广播电台整体形象的有效措施。

3.5 可视化

传统广播媒体的可视化就是通过视频展现广播节目的内容。比如新闻节目以视频方式展现反腐倡廉内容、食品安全问题等, 将针对住房、医疗、上学等民生实际问题可视化, 可以充分引起受众共鸣, 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高校教授的直播视频更可以让受众领略其风采, 学习其智慧。传统广播媒体对广播、网络和手机的综合利用可以实现更好的可视化内容推送, 更好地服务受众和开拓市场。

4 结束语

传统广播媒体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新媒体的发展优势、自身的特色、受众的需求, 从而开拓出更多的新闻节目内容, 以更多的形式、渠道展现出来, 综合提高自身节目质量, 才能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取得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伯勇.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分析[J].学术交流, 2011 (11) :193.

[2]李静.新媒体时代广播媒体的发展策略[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3) :89-90.

篇9:新媒体的自荐信

一拥抱新媒体:报纸改出网络版与微博客的应用

2009年3月17日,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Seattle Post-Intelligertcer)停出纸质版,只出网络版,成为美国首家抛弃纸媒的主流报纸。虽然,该报改出网络版后的采编成本大大下降,编辑部规模从145人缩减到20人,但据尼尔森在线(Nielsen Online)统计,在其纸质版停刊的当月,该报网络版网站Settlepi,corn在美国报纸网站访问量排行榜上的排名马上从前20名以内跌至前30名之外。这一事件提醒我们,也许纸质版还会继续亏损,但纸质版的持续存在可能是老牌纸媒体吸引网民浏览其网络版的重要条件。斯卡伯勒调查公司(scarborough Research)在2009年对81个读者市场的调查,从另一侧面证明了这一点,缺少纸质版支撑的网络报纸的读者实际上是非常少的,“在接受调查的16岁以上成年人中,一周内浏览过只有网络版的报纸的人只有4%”。

《监察家邮报》目前看起来不太成功的触网经历为纸媒体的网络化之路敲响了警钟,而美国国家公共广播(NPR)的“财富星球”(Planet Money)计划和新兴网络杂志《政客》rPolitico)的网络运作经验则可为我们提供一些更积极的思路。2008年9月6日,NPR在网上推出了“财富星球”计划,组织一批资深财经记者为网民们描绘了一幅全球经济地图,标出了当今全球的失业率上升地区和经济高增长地区。有业者认为,“在这种模式之下,网民完全有能力自己玩,无需任何指引和宏大叙事来帮助他们理解世界经济的运行和变迁”。我们认为,这一计划不仅实践了互联网时代“从向受众推信息到受众主动拉信息”的观念变革,还会将受众变成了潜在的信息生产者,意义重大。

《政客》虽然只是一份在2007年1月才问世的全新网络杂志,但凭借其招募的一批颇有网络社区声望的时政记者的努力和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东风,它在2008年美国《编辑与出版者》(Editor&Publisher)杂志的月度网络杂志访问量排行榜屡次位居前列。《政客》创造性地试验了“免费提供时政新闻+附加广告刊载权”的信息经营新模式,向美国一些地方报纸免费提供时政新闻,但报纸须划出版面刊登它拉来的广告,所得广告收入由双方按协议分成。

除了纸质版和网络版之间的纠葛,近年来美国纸媒业界另一热门话题,就是微博客对其信息生产活动的影响。自2006年3月威廉斯(E,Williams)创立Twitter网站以来,这种让任何人都能用手机或MSN等设备向一群自我指定(self-designated)的追随者发布简短的即时讯息的服务迅速风靡全球。奥巴马在2008年美国大选期间靠微博客积攒了大量人气,网民在印度孟买恐怖袭击、伊朗大选期间抗议活动等事件中的表现也让微博客大出风头。有人极力鼓吹微博客之于传统信息生产模式的颠覆性意义,“微博体现了一种公民新闻,或者说社会化媒体的优势。每个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可成为新闻来源”。但是,对于纸媒业者而言,更有意义的问题则是:微博客究竟意味着什么?是新的讯息发布手段,新的报道工具,抑或仅仅是一种新的“信息玩物”(info-plaything)而已?

不管人们如何解读微博客,许多美国纸媒已与它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关联。首先,一些老牌美国报纸纷纷开通官方微博客,作为推广品牌、与微博客用户沟通的平台。2009年5月中旬,《纽约时报》宣布其官方Twitter站点已有85万名关注者;而《华尔街日报》的官方Twitter站点现在也聚集了约5万名关注者。这两家报纸都在其各自的Twitter站点上即时更新新闻。2009年3月的一次关于美国Twitter用户调查,也许会大大增强老牌报纸“试水”微博客的信心。该调查显示,Twitter用户是老牌报纸最为看重的那群关注严肃新闻的中年人:受访的Twitter用户年龄多居于35岁至40岁;其中8%的人会经常登陆《洛杉矶时报》网站,远高于登陆《洛杉矶时报》的普通网民数量仅占所有美国网民总量的2.7%这一比率。

其次,一些美国纸媒记者开始利用微博客开展报道,有记者还将微博客圈子作为重要的新闻线索来源。《美国新闻》(usnews)记者舒特(N.Shute)从她关注的一位政府雇员的Twitter上得知,某政府卫生部门官员将会在其Twitter上曝光被沙门氏菌感染的花生酱的最新消息,这成就了她的一条独家新闻。有记者还利用Twitter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比如在2009年4月纽约曼哈顿某闲置大楼倒塌事故中,有记者通过Twitter发出号召,“寻找任何目击曼哈顿区大楼倒塌经过的人”。甚至有报纸直接将公民关于某新闻事件的Twitter内容作为报道的一部分。早在2007年美国风灾期间,波特兰市的《俄勒冈人》(Oregonian)报就将Twitter上风灾目击者的文字纳入了该报组织的风灾报道之中。

微博客为纸媒体记者报道突发事件和发掘独家新闻提供了新的机遇,“Twitter可以成为(记者的)”集体智慧系统’(collective

intelligence

sys-tern),提供关于趋势、人物和新闻的早期预警。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利用微博客进行报道的局限。认为记者最好只在碰到一些无法即时搜集所有相关讯息的突发性事件(如骚乱、事故等)时才求助微博客;很多时候,记者若对微博客过分依赖,会很容易陷入一些无关痛痒的琐事的包围之中,而且微博客圈中流传的消息常常真伪难辨。

二重拾旧法宝:做信息过剩时代的向导与回归纸质版

随互联网等新媒体而来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门户网站、博客、网络论坛上充斥着免费信息,信息开始像广告一样无处不在。有纸媒业者不禁慨叹,在这样一个网上信息唾手可得的时代,还有人关注他们精心加工的新闻或信息产品吗?美联社2007年组织的一次针对年轻人新闻消费习惯的调查表明,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信息过剩的时代,太多信息会让年轻人产生信息倦怠,“丰富的新闻与无处不在的选择,并不必然会带来一个对消费者更有利的新闻环境……调查对象表现出一种新闻倦怠,他们被信息过剩和不愉快的新闻体验拖垮了。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让人们能搜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可技术并不能缩短人脑消化这些信息所需的时间,大多数人还是需要专业人士作为向导,帮他们应付铺天盖地的信息,挑出其中对他们最有用的部分。笔者认为,在这个信息过剩时代,纸媒体若能抓住其现有的人才优势和品牌优势,强化其过滤并解释信息的能力,是有可能在新媒体变局下重现生机的。

而现今已有美国媒体作出了尝试。《一周》(TheWeek)杂志在2008年11月后才登陆美国,其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却在美国许多杂志步履维艰时稳中有升。《一周》的理念很清晰——做“信息过滤器”,“在一小时内向人们提供应该关注的上周大事的精华”。它不是仅仅摘抄和转载其他媒体的内容,而是从大量文献中搜集与上周发生的新闻事件相关的叙述,再综合成自己的报道和评论。《一周》的编辑法尔克(w.Falk)说得好,“通过《一周》,你雇了一批真正有智慧的干将。他们每周为你阅读50小时,再坐下来向你报告他们上周学了什么”。老牌的美联社也着力求变,顺应形势建立了“1-2-3文档”制度,让记者将一则报道拆分为标题、短事件叙事和长深度叙事三类,以减少千篇一律的长报道带来的冗余感和混乱感。它还注意拓展已被类型化的报道的深度,将事件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解读。其对2008年美国大选的报道就令人耳目一新,一反传统选举报道专注选战的定势,从文化视角观照大选,剖析美国选举政治中的神话、精英文化等问题。

《新港日报》(Newport DailyNews)虽是一家美国罗德岛的地方小报,但其在2009年6月的大胆举措却令人眼前一亮。《新港日报》在当月宣布,该报网络版年订费将升至346美元,而其纸质版年订费才250美元。此举意在鼓励人们从网络版回归纸质版,看似逆报纸网络化的潮流而动,实为该报在看清了互联网热潮的本质后的明智之举。美国近期的一些报告表明,报业赢利确实有所下降,可网络版对报业的贡献并不令人期待。2008年,美国报业的收入比去年下降了18%,可其总量还是达到了350亿美元,而其从网络上获得的收入不到总收入的1/10。报纸网络版的收入很不稳定。网络广告市场远未成熟,新网站层出不穷,可要瓜分的广告蛋糕却只有那么大;想靠收取网络新闻点击费赢利现在也不太可行,没有多少人会为只能预先看到标题和大纲的文章买单的。网民阅读报纸网络版的实际情况,也不像一些网站运营商说得那么好。华盛顿邮报网站在2009年5月就做过这样的统计,该月访问邮报网站网民的人均停留时间只有10分58秒,平均每天21.2秒。还有许多网民根本不看网络广告,去主动点击网络广告的人则更少。

既然网络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还看不到持续赢利的希望,《新港日报》索性回归纸质版,将扩大纸质版订户作为其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该报老板舍曼(B.Sherman)坦言,该报回归纸质版的经验并不适用于所有报纸,尤其是报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中的报纸。在我们看来,舍曼的话实际上点出了报纸从网络版回归纸质版的重要前提一提供人无我有的内容。《新港日报》主要提供本地新闻,如果当地订户没有在该报读到关于当地的某条新闻,他也不会从网上的其他地方看到相关消息;而在报业竞争激烈的大城市,一家报纸想要这样做几乎不可能。也许,提供最新鲜、最本土化的信息,加上万众瞩目的照片与风格犀利的评论,这样的纸媒体或许可以在网络版的包围中占得一席之地。

三结论与启示:在新媒体变局下保持清醒

新媒体变局下的中国纸媒体又将何去何从呢?从我们搜集到的资料看,与许多美国纸媒体一样,大多数中国知名纸媒体都在积极拥抱新媒体。有报刊将其纸质版的内容全部免费或付费上网,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财经》等等;台湾地区的《中央日报》甚至叫停了纸质版,只出网络版。有杂志开通了官方微博客,《南都周刊》在英文微博客站点Twitter和中文微博客站点“饭否”上都有官方账号。《南方都市报》在2009年9月甚至推出了“全媒体记者”,在武广铁路沿线风貌报道中率先运用视频、文字、照片、音频等手段进行“全媒体报道”,并在报纸和网站同时发布了相关新闻。可事实上,一些业者对纸媒体拥抱新媒体的前景究竟怎样,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以“全媒体记者”这个概念为例,该报某高层人士在广东某高校于2009年11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报纸的“全媒体记者”究竟如何运作;一位接受我们访问的该报记者则认为,“全媒体记者”对武广铁路沿线风貌的报道与旅游节目无甚区别,纯属吸引眼球的噱头,实际意义不大。此处材料源于作者在2009年11月29日的访谈,被访者要求匿名。

篇10:新媒体及新媒体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基于新媒体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中, 而作为一种运动形式, 体育不光有更高, 更快, 更强大的身体追求, 同样还展现出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 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 而这种展现就只有依赖现在的新媒体进行传播。

一、新媒体与体育

(1) 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 (New Media) 的名称主要来自于美国的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随后, 美国的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 也曾经多次使用“New Media”一词。因此, 新媒体一词在美国开始蔓延开来, 甚至扩展到世界各地。新闻媒体又称之为数字媒体、网络媒体, 主要是建立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与互联网的基础之上, 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新媒体除了表现在报纸、电视、广播等一些传统的媒体功能上以外, 它还具有及时、互动、延伸、融合等新特征。新媒体包括数字化、互联网、发布平台、编辑系统、信息收集界面、传播渠道、接收终端等重要要素, 它不仅仅属于大众媒体而是属于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从技术方面来看, 新媒体属于数字化, 从传播方向来看, 新媒体给人们始终提供广泛的平台, 让人们充分享有互动性。新媒体不仅使每个人有听的机会, 更有表达的机会。

(2) 新媒体与体育的共生关系。新闻媒体具体有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影响, 新媒体越来越趋向于大众化, 在传播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媒介, 给传播领域带来了新的转机和发展, 体育新闻传播也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巨大挑战。新媒体对体育具有依附性, 体育对新媒体具有依赖性, 两者相互依附依赖具有共生的关系。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 大家在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对体育锻炼, 逐渐把健身当作一种娱乐活动。现今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加强, 体育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向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国家外交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 体育新闻传播也成了现代媒体无法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体育新闻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新媒体也必然会将体育新闻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

(3) 新媒体与体育的结合。互联网的刷新速度都是以秒计算的, 目前很多综合性的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体育频道。例如, 新浪网、搜狐网, 这两个网站的体育频道点击率都是相当的高, 此数据可证明体育新闻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手机的短信传播功能, 从发展初期就与体育赛事密不可分, 二者相互支持发展。目前我国的电视节目已经有100多套, 其中与体育相关的频道就占了10%左右。新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的过程中做到了信息生成、信息采集、信息传播和信息互动四个环节, 新媒体的时效性, 即时性、互动性和过程中的可体验性, 使体育赛事得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即时呈现,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对体育比赛信息的所有需求, 并让用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 新媒体与体育二者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新媒体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1) 新媒体促进了体育的发展和全球化。新媒体趋势下, 体育的全球化模式逐渐形成。全球四大通讯社—美联社, 合众国际社, 路透社与法新社, 控制了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体育新闻流通, 提供全球数十亿人有关体育的消费与信息。到了21世纪, 新媒体可以让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金发帅哥贝克汉姆风靡全球。在中国, 数以千计的球迷十几个小时保卫者皇家马德里队下榻的酒店, 只为能接近一下他们的偶像。当时, 以为大连的女球迷因为看不到小贝而痛哭起来。由此可见, 新媒体给体育带来的全球性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2) 新媒体给体育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新媒体对体育文化进行传播, 优化了体育资源。其中电视媒体独特的宣传效果将视和听两者相结合, 声画并茂, 是人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传媒使体育文化快速发展, 进一步拉近了体育活动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新媒体的即时性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参与程度有所提高, 推动了全面健身运动的开展。新媒体优化了体育的资源结构, 使其具有体育比赛的使用价值, 促使体育组织可以获得更大的收入。

(3) 新媒体提高了体育的社会地位。由于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 人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 也把体育比赛看成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团体的实力的象征, 激发了人们的热情, 自豪感。同样体育通过新媒体传播给大众, 也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也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

(4) 新媒体传播体育文化, 促进体育发展。新媒体将体育这一社会现象与人有机联系到了一起, 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通过新媒体的传播, 使其成倍扩展, 这是体育产业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体育市场的主要构成是由数以万计的电视观众和体育迷组成, 为体育产业的购买潜力创下了基础。NBA通过新媒体的传播使体育比赛家喻户晓, 成了国际品牌。新媒体加快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 通过新媒体对体育竞赛的不断宣传, 开发了国际体育市场。一方面加大力度宣传我国的体育体制创新;另一方面不断引进外国优秀的体育比赛节目。随着新媒体对体育事业的大力宣传,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 这就推动了体育比赛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娱乐市场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使体育这个无形资产不断的升值,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通过新媒体的影响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有着崇高的声誉和宣传效应。这种崇高的声誉就成了体育事业中的无形资产, 一些媒体甚至直接参与体育的经营与管理, 以此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媒体越是发达, 体育越是贴近人的生活, 越能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

三、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负面影响

(1) 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中, 信息传播者具有对信息筛选、信息整理、信息审核、信息加工、信息发布的责任。新媒体的诞生打破了原来的单向传播性, 新媒体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信息传播者, 开启了信息传播的双向性, 使其在媒体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同时也在监管方向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信息发布, 但是在信息的监管审核技术和方法上面并没有提升, 没有办法有效地对发布信息者进行及时的监控;另一方面就是信息传播权的滥用,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传播信息, 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和缺少职业操守的新闻记者以此来传播低俗、虚假的信息, 以此来达到某个人或者某个团体的利益、目的。通过微信、微博、QQ、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来发布一些带有暴力色彩的言语, 对体育明星进行虚假的炒作和恶意诋毁, 造成不良的媒介环境。然而, 对体育的关注和参与度最高的都是些青少年, 过多的不良信息将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行为等, 造成负面影响。由于监控方面的力度缺失, 造成这种危害, 是对体育精神的亵渎。因此, 需要全社会的人民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有效的监管。

(2) 传播内容不平衡。随着新媒体对篮球、足球项目的着重宣传, 使人们对体育项目中的这两项运动关注点很高。相比之下, 其他的体育项目就受到了人们的冷落甚至无视。因为“流行”对于传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让人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程度和认可程度都不同, 削弱了其他体育项目的宣传, 这种行为严重地影响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近年来, 新媒体和体育事业都不断地发展, 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密切和协调, 在推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上, 开拓体育相关产业, 反过来也能够有效地促进新媒体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 (6) .

[2]黄升民, 王兰柱.中国数字新媒体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庞伊婷.新媒体发展与体育运动文化的价值重塑[J].体育与科学, 2013 (5) .

篇11:新媒体的自荐信

关键词:BBC;新媒体;iPlayer;无线移动网络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新媒体对传统电视的冲击不可逆转。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无线网络全覆盖势不可挡。新媒体时代视频有哪些基本特征,为应对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英国广播公司(BBC)开发了哪些新媒体产品,从而使BBC成为电视台模仿的对象。

一、新媒体时代视频的基本特征

(一)为新媒体量身制作视频内容

当前电视台在网络上的主流应用方式是将电视节目切条,放到网站上进行直播或者点播。广播电视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如何对自身进行定位,换言之,就是在媒体产业链中广播电视要做什么和怎么做。视频内容的网络传播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将电视内容直接上网,就是切片之后提供直播、点播,这种实现方式廉价快速,但是相对比较初级,主要解决了“看得见”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互联网能看到电视节目。

第二阶段:高级阶段要解决的是“看得好”的问题,通过互联网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电视节目的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基于内容的电视和网络互操作,是指可以根据内容在电视和网络之间交叉访问内容相关的信息。

网络还可以提供节目的互动通道,实现点播以及其他服务。这种互操作的特点是以广播为主,广播和网络并重,在内容层面实现双网的融合。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包括欧洲的HbbTV,韩国的OHTV,日本的Hybricast等。

(二)盈利模式线上线下结合

在整合营销传播时代,线上线下界限模糊,电视媒体用王牌节目培养收视惯性之后,需要在新媒体环境中找到适宜的盈利模式。目前常见的盈利模式包括信息模式、线下模式与拓展模式。

1.信息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大量的用户群体、大量的访问者基础上。通过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达到赢利的目的。

2.线下模式。利用线下的活动来获得收入,如携程、亿龙就是这种模式,他们的主要收入来自于线下机票、酒店预定、旅游等收入。

3.拓展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表现在延伸互联网的应用,诸如网上支付服务就是这种。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既不靠信息模式来赢利,同时也不靠线下模式来赢利。

(三)渠道商与内容商融合

占据“内容王国”的传统媒体渴望与占据“技术王国”的网络媒体共舞。在新兴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可以发展壮大:一流的新闻产品;一个可靠的产品发布系统;一个庞大的市场以及与适合的网络媒体的结合。这种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资源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利益的共享。

许多传统媒体相信他们已经拥有品牌、资本和人力,但缺失新兴媒体的技术优势,他们的最大挑战是高成本的传统媒体产品的营销,而与新媒体结盟则是致胜的不二法宝。

未来电视面临的是海量的网站、电视台和信息发布者,GoogleTV也好,BBC的iPlayer也好,都是通过机顶盒、播放器、控制器抢先抓住用户,让用户开机即看到自己的内容,从而掌握信息的提供权和选择权。在这种模式下终端及其应用成为内容查询的关键。

二、新媒体利器

(一)iPlayer新的播出平台

电视新闻对媒介融合这一趋势做出的最重要回应就是打通各种媒介终端,形成一个全新的、广阔的新闻播出平台。2007年12月,BBC正式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播放器,命名为iPlayer。它不仅是一个视频播放器,同时还是一种打通各种播出终端的工具。为适应不同终端播出介质,iPlayer提供了14种不同的视频格式,在数字化多媒体平台基础上打破了不同媒介之间的界线,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渠道的大融合。iPlayer将以往BBC的单向电视广播变成了在互联网上可以交互的网络视频点播服务客户端,用户可以下载观看过去7天BBC播出的电视节目,这些节目既可以保存在电脑里也可以存储在MP3、PDA、掌上游戏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BBC的高级官员曾表示,这项产品的重要性甚至堪比上世纪60年代公司首次彩色电视节目的发布。而用户也普遍认为,与英国独立电视台和四频道的网络播放器相比,英国广播公司的iPlayer在与Mac、Linux、Adobe等系统上的兼容方面更加顺畅。

逐渐,BBC又把iPlayer赋予了新功能——让电视成为网络社交新工具。利用iPlayer,电视用户不仅可以点播自己喜欢的影视节目,还可以通过iPlayer和欣赏同一个节目的网友在电视屏幕上实时交流、评论。下一步BBC还在考虑将Facebook、Twitter融入到BBC的广播互动网络中,将电视屏幕打造成未来社交网络的一部分,打造一个开放资源的平台,争取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双赢的结果。

(二)3D技术

除了方兴未艾的电视点播加社交网络的传播模式之外,BBC又看上了另一件技术利器——3D。BBC计划将在电视媒体上推行3D技术,而据预测,裸眼3D技术也将很快成为电视显示技术的主流。2012年伦敦奥运会,BBC就以高清和3D技术进行了转播。

加强技术研发。根据“创意未来”计划,BBC加强了新技术的开发,目前专门设有一个未来媒体和技术部,负责英国广播公司向新媒体领域进军以及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该部门不仅重金研发了互动型播放器iPlayer,并且还在不断研发最新的技术利器——3D电视,以及最近开始试验的播送认知媒体技术等等。

三、结束语

以无线网络视频服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内容、收视份额、广告市场、获取终端等方面对传统电视行业展开了全方位竞争。英国广播公司(BBC)制定新媒体格局下的发展战略,突破电视关于内容表达形式和传输形式的限制,与新兴媒体争夺年轻用户。广播电视行业正向着定制性、互动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开发更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贴近受众与市场需求,传统电视媒体才能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上一篇:意外事故调查报告表下一篇:期中考试表彰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