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设计

2024-06-15

科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科学设计

托班科学活动:《科学》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素材来源于《2-3岁婴幼儿教养活动》发展期的一个小集体活动。“冰”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是件“不可思议”的东西,触摸上去冰冰凉凉的、看上去透亮透亮的。而水变冰、冰变水的变化过程能激发孩子无穷的好奇心。在玩冰的游戏中,老师制作了有趣的冰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在观察和体验冰融化的过程中,孩子们神奇的感受水的三态变化,感知事物的因果关系。

活动目标:

在玩冰蛋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激发宝宝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重点:宝宝在玩冰蛋的游戏中,体验冰融化的过程。

难点:在游戏中激发宝宝大胆表达,探索水的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实录1:(见照片1)

在教室的一角的“小剧场”里,展示出各种蛋,供孩子们来认识和比较。有红壳的鸡蛋、白壳的鸭蛋、花纹壳的鹌鹑蛋。孩子们和这些熟悉的蛋会有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么多蛋呀!”“这是鸡蛋,我奶奶给我蒸蛋吃的。”佑佑对鸡蛋情有独钟,也感受到奶奶对她的爱。“咕噜噜、咕噜噜,瞧,蛋宝宝滚起来了。哈啊哈!”喜欢摆弄的涵涵惊呼起来,我走近介绍说:“这是鹌鹑蛋,小小的,很可爱。”“摸上去滑滑的。”他咧开小嘴笑着说。

实录2:(见照片2)

娃娃家添了一台新家电“冰箱”,这下孩子们忙坏了。喜欢装扮妈妈的悦悦把新鲜的蔬菜放进了冰箱;馋嘴的松松嚷着要冰酸奶;泽泽悄悄的告诉我,他知道可以冰冰欺凌和冰块。我和孩子们一起摆弄着这台新家电,聊着我们之间有趣的话题。“如果把凉水放进冰箱,冰一会儿,会发生什么呢?”“你吃过的冰块是什么感觉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了。听见他们对“冰”很感兴趣,于是,我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先将蛋抽空、洗净、擦干)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制作“冰蛋”。轩轩喜欢让蛋宝宝的肚子里装上黄颜色的颜料水,并贴上凯蒂猫的图案作标记。丹丹则喜欢自己制作的绿色的冰蛋,并贴上小花贴纸。不一会儿,可爱的鹌鹑蛋们都被喂得饱饱的,五颜六色的,孩子们都爱不释手。在我的提醒下,将这些宝贝放进了冰箱,神秘的说:“让蛋宝宝在冰箱里睡觉,到了明天,让我们看看,他们都会变成什么?请你找到自己的蛋宝宝,来猜一猜、摸一摸,告诉大家。”……

环境准备:

布局:活动在“娃娃家的厨房”开展,老师和幼儿围坐在一起。和事先一起制作冰蛋一样的氛围,彼此熟悉,而且都可以看得见,便于互动交流。

材料:1.娃娃家的小冰箱里放置孩子们前一天制作的冰蛋。(见照片3)

2.反穿衣、桌布、毛巾、温水和透明的杯子。

活动过程:

一、认识冰蛋

重点提问:

1.昨天我们做的蛋宝宝,肚子里喝满了颜料水,在冰箱里睡觉,现在醒来了没有呀?不知道怎么样了?你来猜猜看?

2.为什么能变成冰(冰蛋)了呢?

3.哪只是你的`蛋宝宝?

4.它的肚子里有什么?请你摸摸,是什么感觉?

5.你的蛋宝宝变成冰蛋了吗?

小结:蛋壳里的水放在冰箱里,结成了冰,就变成了冰蛋。

(说明: 观察幼儿对冰有些什么前期经验?能否认出自己制作的冰蛋?是否关心和探究为何变成了冰蛋?)

二、玩冰蛋

重点提问:我好想看看里面有什么,怎么样才能打开冰蛋呢?

(一)剥冰蛋:一起敲蛋壳、剥出冰蛋。

(二)观察冰蛋:(在水杯里注入适量的温水)

1.让冰蛋在温水里游泳,看看冰蛋是不是越变越小了?(开始融化了)

2.冰蛋不见了(完全融化了),冰又变成了水。

小结:冰蛋到温水里游泳,游啊游,越来越小,不见了,最后冰又变成了水。

(说明:孩子是否知道蛋壳是很容易碎的?有否剥蛋的经验?)

活动延伸:如果再把杯子里五颜六色的水放进冰箱,让他们睡一觉,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呢?颜料水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说明:对冰遇热后的现象的了解?会有些怎样的表现?)

活动评析:

一、活动开展时机成熟,突出重点,幼儿操作体验充分、真实。

从活动前期,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冰蛋,到本活动中,通过玩冰蛋,孩子们充分感受冰融化的过程。活动延伸环节,老师再次激发宝宝探究冰变水、水变冰的兴趣。使整个探索活动组织开展有序、有趣。孩子们在活动中真实的、充分的体验(触觉、视觉上)和感知。

二、生动、有趣、简洁的儿歌,激发幼儿开口、辅助操作体验。

在活动的各个环节,老师能根据幼儿的(触觉、视觉)等感知体验和经验,以生动、有趣的儿歌的形式设计提问。同时,辅助幼儿进行操作体验,相互间的模仿,在重复中、在激发幼儿想象的过程中,给予适宜的口语刺激,体验出小集体活动的语言价值——开口,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交流经验。

篇2:科学设计

教学重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难点:植物的用途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我们的许多食物来自植物。

2、新课教学

1、哪些食物来自植物?这些植物长什么样?如: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

2、植物还有哪些用途?穿的、用的、住的、行的、治病的、玩的等等。

3、植物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保护植物?学生思考作答,教师认真小结归纳。

篇3:科学设计

一、科学实验设计要“变”

一个实验方案的设计要多角度设计, 以原有问题为发展源, 开拓变形, 发散出多个有价值的问题, 达到沟通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 促成知识之间的运用和迁移。例如, 利用密度公式测实心金属块密度时, 教师可以设计几种实验情境:如果没有天平, 但有弹簧秤, 怎么求密度?如果没有天平, 也没有量筒, 只有一个弹簧秤和一个装有水的烧杯, 怎么求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多方案设计可以提升实验的质量,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把学生直觉层面的兴趣引导到探究现象内在原因的欲望, 事半功倍, 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二、科学实验设计要“奇”

爱因斯坦说过:思维世界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惊奇不断摆脱, 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成为鞭策学生学习的动力。例如, 无色硫酸遇到无色酚酞为什么会魔术般地出现红色液体?为什么两个金属铅块用手一压, 居然能粘在一起, 而且还能挂几个钩码?熟鸡蛋为什么能乖乖地钻进啤酒瓶里?试管中上部的水烧沸腾了, 试管底部的金鱼却仍在游动……创设新奇、灵活的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课堂更加充实生动, 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三、科学实验设计要“美”

人类追求和享受各种美, 美能让人身心愉悦, 科学之美同样能令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美的享受。一个完美的实验设计:形态不同的实验器材, 圆形的烧瓶、三角形的漏斗、柱形的烧杯和试管。一个充满动感的生态瓶:有动有静, 绿色的水藻, 红色的小鱼, 光滑的鹅卵石, 展现了一个自然界之美。酸碱的挥发性实验中“千树万树桃花开”的美景, 化学物质氯化铜和氯化铁的绚丽色彩, 展示了色彩之美……实验仪器的形态美、实验现象的色彩美、实验设计的科学美, 充满美感的实验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四、科学实验设计要“易”

实验步骤和实验材料简单易得。一个简易的实验设计, 可以帮助学生把课堂延伸到家庭中。一个杯子和一张纸片, 可以在家表演神奇的覆杯实验;一个鸡蛋、一杯醋和一些盐, 造就成了一个浮力实验和化学实验;一只气球吹大后放手窜动, 解释了火箭能升空的原因;一根折断的塑料吸管和一杯水, 用力吹, 展示了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一个个放在水中的小小叶圆片, 在太阳下浮浮沉沉, 告诉学生光合作用和浮力的神奇;“筷子提米”证明了摩擦力的存在……简易的实验设计、易得的实验材料, 能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 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五、科学实验设计要“显”

“显”指的是实验现象或实验效果直观明显, 让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最后一排学生都要看得清楚。科学实验的设计面对的主体是学生, 设计实验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 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提供构建平台和桥梁, 要是实验的现象不明显, 甚至得到相反的实验现象, 就降低了实验的效果。初中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就利用了仪器科学地放大了实验的现象, 强化了实验的效果。例如, 证明发声物体在振动的音叉实验中, 在音叉旁边悬挂一个有弹性的乒乓球, 利用乒乓球的弹跳放大了音叉的振动, 就是一个放大实验现象的应用。再如, 焦耳定律的实验中, 利用小玻璃管中煤油深度的显著变化来放大煤油体积的细微变化,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清楚, 更能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六、科学实验设计要“惑”

“惑”就是疑惑, 想不明白的意思。“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实验中设计一定的疑惑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好胜心理, 让学生主动进入思考状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气球吹大后在空中松开手居然会到处“横冲直撞”?神奇的魔术师手捏火线、身体能让测电笔发光却没有触电身亡?实验设计时留一定的悬念, 留一定的空间给学生,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能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七、科学实验设计要“反”

适当的反向实验设计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震撼和冲击。一个无懈可击、高高在上的完美实验设计就像一场电影, 学生在看戏, 却总是局外人, 没有走入剧中。有时实验设计的“纰漏”, 可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效果的另一面, 在错误中寻找正确, 而且当学生想象中的实验结果会引起不良后果时, 学生的注意力会特别集中。例如, 让铁丝燃烧的氧气瓶中没有放细沙或者足够的水, 结果实验结束后集气瓶裂开了, 学生就明白了瓶内放水或细沙的作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 在实验结束时, 熄灭酒精灯就停止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 会造成什么结果?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 若开关在导线连接过程始终处于闭合状态, 会在最后一根导线连通时发生什么现象?有时反面的实验设计或者“险”的实验设计更能从反面加深实验的说服力, 增强学生对实验结论的可信性,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提升科学课堂效率。

八、科学实验设计忌“随便”

科学实验设计的过程就是科学思维的过程, 实验设计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遵循一些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实验的用品和装置可以从实验室选取, 也可以来自生产生活中的物品, 或者由教师根据课题需要自行设计。但是, 科学实验的步骤一定要体现科学性, 精心巧设, 尤其要防止学生毫无秩序的操作, 要引导学生规范操作, 对实验现象、结果、数据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 能准确表述实验结论, 不能为了验证实验结果而随意删减处理步骤和数据, 或者有意忽略一些意外的实验数据。

九、科学实验的设计忌“危险”

科学实验开展的前提是安全, 如果科学实验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或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那这样的实验设计一定要慎之又慎。教师要充分考虑, 设法降低和杜绝危险产生的可能性。例如, 等高线的绘制实验, 学生要用到刀片切割“山体”, 存在被锋利器具割伤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提供已经分割好的土豆或者地瓜, 也可以自行设计塑胶山体模型或者改用橡皮泥。浓硫酸实验、可燃性气体检验实验以及一些需要高温、燃烧或者用到尖锐器具的实验, 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 谨慎实验,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科学实验设计忌“强调结论”

科学实验的目的不仅仅在实验本身, 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实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在学生的实验设计、操作、记录和对数据的处理和做出结论等过程中, 我们追求的是每一个学生探究过程的体验创新和感悟, 而非追求一个个看似完美的科学结论。如果过分追求结论的目标性, 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会被打折扣, 甚至只会去呆板地追求所谓结论的符合性, 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实验过程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我们要引导学生大胆实验, 积极探索, 享受实验的过程, 鼓励学生的独创性活动, 对于学生的独创应该充分肯定, 热情鼓励, 这样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篇4:科学设计 有效实践

一、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日常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元、角、分》这一课的综合与实践课教学中,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把教室模拟成贴近学生生活实践的“小小百货店”,让学生在体验购物的过程中掌握人民币的加减计算方法。这样教学不仅能开拓、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利于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丰富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二、提供实践的机会。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以现实问题的解决为原则,在设计应用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后,要帮助学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应用性,从而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了有关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计算日常生活中实际物体的面积或体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注重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较于数学其他内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以解决实践问题为抓手,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自觉创新,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因此,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选择教学方式,让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变得有趣、丰富,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如在教学《平均数的应用》时,教师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如教师请学生思考,隔壁班组织了一项计算能力测试活动,这个活动共有甲、乙两队参加,每队各有三名学生。现在两队的成绩出来了:甲队三名学生的得分依次为87、83、88 ;乙队依次为94、73、85。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请评判哪个队的成绩更好。最后,进行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用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来算哪个队的成绩好。

这样,通过一个灵活的情境创设及问题置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去探索、思考、讨论、分析,进而掌握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的思路及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主动且富有个性的。实践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自觉、自主、自由的活动中,激发主体意识,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进而提升数学素养。

责任编辑 严 芳

篇5:科学教学设计

高新区第三小学

王静雪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知道磁铁的性质,了解磁铁的应用。

2、能相互配合,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3、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认识磁铁性质,运用磁铁性质进行磁铁游戏。【三】学习难点

在游戏中运用磁铁性质分析解决磁铁游戏中的问题。【四】课前准备

1、教具准备:磁铁、课件、蝴蝶模型、花丛图、学具塑料包等。

2、学具准备:活动记录表、各种各样的磁铁;细绳、铁钉、大头针、曲别针、木块、泡沫塑料、两片大小不一的纸、新版的1角硬币、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上课,准备好了吗?好,上课。师:刚才我走进教室时,有一只蝴蝶也悄悄地飞进来了,想看看吗?看,这只蝴蝶正在花朵上休息,诶,蝴蝶开始在花丛中飞了 师:你想知道蝴蝶在花丛中飞翔的秘密吗?

师:今天我们就通过有趣的磁铁游戏来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观察交流,实验探究

1、认识各种磁铁

师:一提到磁铁啊,相信大家都玩过,那你们玩过的磁铁是什么形状呢? 师:你说,你说的条形磁铁是最常见的一种。师:看看老师准备的磁铁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呢?师:这些的磁铁虽然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却有相同之处,你能看出来吗?仔细观察一下,说说看。学生答:颜色不同,你的眼睛真亮!上边标的有不同的字母,你观察的很仔细!

师:那么,我们把标有S的这一端叫做磁铁的S极(也叫南极),把标有N的这一端叫做磁铁的N极(也叫北极)。

2、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在玩中学

师:科学家们这样用字母表示两极,到底有什么好处呢?让我们去磁铁游戏中去找答案吧。

那么,在游戏活动中,我们都必须注意哪些事项呢? 现在让我们开始第一个游戏—— 游戏一:磁铁转转转

师:请你睁大亮亮的眼睛往前看,老师手中的水槽里已经装上水,我在水里放上一片塑料板,再把小的条形磁铁放上去,请你帮我拨动磁铁,让它转个圈吧,现在请你耐心等待,哦,停下了,你来看,这是磁铁的指向。

N极指向北,S极指向南,师:这就是磁铁的一个特性,它可以指南北。

师: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回方向哦。除了这个磁铁还有别的特点吗?让我们进入第二个游戏——

《磁铁找朋友》

游戏二:磁铁找朋友

师:做实验前,要先看活动要求:

1、四个人做实验

2、一人汇报实验结果。

3、一人填写活动记录。

师:每个小组的材料袋里面装有两块磁铁和各种小物品。请你试一试这么多材料里面有哪些东西能够被磁铁吸住? 师:看哪个小组分工明确、做的最好。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总结。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师:哦。他们用事实告诉大家磁铁都能吸住哪些物品,还认真填写了记录表。你们的学习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师小结:磁铁能吸铁制品。我们把磁铁的这种本领叫磁性。游戏三:磁铁吸力赛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磁铁有磁性,那磁铁各部分的磁性强弱相同吗?我们怎样才能证明呢?

师:对!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师:请和老师一起进入第三个游戏。磁铁吸力赛

师:看,我手中的条形磁铁,我用N极去吸大头针,能吸到吗? 我再用S极去吸大头针,看能吸到吗?现在,我握住条形磁铁两极,用中间部分去吸大头针,能吸到吗?师:同样是一根条形磁铁,为什么两极能吸住大头针,而中间部分就不能吸住大头针呢?(同学们仔细观察,猜测:可能是两端磁力大吧„„)

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只有自己真正动手实践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好了,现在请把你的实验材料放回原处,和老师一起完成实验记录表。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的两端和中间磁力各不相同,如果让一块磁铁两端去碰另一块磁铁两端,他们会友好地在一起吗?想知道答案吗?

游戏四:磁铁碰磁铁

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个游戏“磁铁碰磁铁 ”。

先看活动要求:

1、两位同学用线将一块磁铁从中间吊起来,待静止。

2、另一位同学拿另一块磁铁的N极、S极分别去接近第一块磁铁的N极、S极。

3、第三人汇报结果。最后一位同学填写活动记录。

师:在3号实验袋里有两块条形磁铁、一根线。现在开始实验。师:看第四小组的实验记录单(PPT)

过渡:通过以上的几个游戏,我们知道了磁铁的相关知识?(复习板书)

4、生活中的应用。

师: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磁铁最早的国家,“司南”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利用磁铁的实例。

师:现在磁铁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拓展运用,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磁铁的性质,还要学会利用它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解决问题:妈妈在缝衣服时,不小心针掉进了地板缝隙里,怎么也捡不出来,你能想出个好办法吗?

四、总结评价,联系生活

看来,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掌握了磁铁的特点。但是你还记得前面老师拿的那只蝴蝶吗?它为什么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谁能解释一下?

篇6:科学教学设计

1、通过实际操作,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尝试让物体“站起来”,感受使物体“站起来”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各种材料站起来的方法。

难点:大胆表达交流自己发现,感受物体站起来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喜欢玩“站起来”的游戏。

2、材料准备:剪刀、扭扭棒、木质积木、雪花片、塑料圆环、泡沫板、游戏棒、羽毛、手工纸、卷筒纸芯、木夹、书(路灯、花瓶、帐篷、屋顶、相机三脚架、路牌、支撑大树的三脚木桩、相架)。

活动过程

一、游戏:站起来

师: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轻松的音乐玩喜欢的游戏“站起来”吧。

师(小结):大家用了各种动作使自己站起来、站得稳,真棒!

(析:在轻松的音乐中,幼儿听着教师的数字指令,参与“站起来”的游戏,为下一环节探索使各种材料“站起来”的方法做好经验方面的铺垫。)

二、操作、尝试使物体“站起来”

(一)操作与交流

1、简单认识材料。

师:看到大家玩得那么开心,桌子上那么多材料也想玩“站起来”的游戏。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提醒幼儿在接下来的操作中小心使用剪刀、游戏棒等尖锐物品。)

2、探索让各种材料“站起来”的`方法。

师:那现在熊老师请大家去选择喜欢的材料,让它们也能像我们一样站起来,先操作完成后的小朋友可以回到位置上,和你旁边的小伙伴分享你的发现。(幼儿操作)

指导要点:(2)在幼儿能用一种方法帮助某种材料“站起来”后,鼓励幼儿探索更多方法帮助此材料“站起来”,拓展幼儿思路。

3、交流与小结。

师:好了,大家讨论好了吗?谁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让什么材料“站起来”了?你是怎么让它“站起来”的?

师追问: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它站起来昵?

师:你能想出这个办法,简直太棒了。熊老师觉得你的这个办法很好,有可能会成功,待会你可以去试一试哦!

师:那你们是不是让所有的材料都成功站起来了?

幼:羽毛

师:为什么会失败昵?

幼:很轻、很小

师: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站起来昵?

师:如遇幼儿不知,引导(可不可以用其他材料帮助它昵?)

二次操作材料

师:接下来,我们再去试一试,如果刚刚你成功了,那么这一次你找一找新的材料,用新的办法让它成功站起来,或者不去找新的材料,我们想一想新的办法。如果你刚刚失败了,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参考一下刚才小朋友们分享的方法,看看能不能成功。

师:孩子们我们去操作吧!

幼(自取材料操作)

分享交流

师:这一次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站起来了

幼:上一次用了———这次用了———使—————站起来了。

幼:上一次用了———这次用了———使—————站起来了。

幼:一直没有成功

师:没有关系,我们下来再去想想办法。

师:现在,我想请大家去问问后面的客人老师,他们还有没有其他不一样方法能使这些材料站起来昵?

幼:去采访互动

师:好了,分享的时间到了,谢谢客人老师的分享,请大家快速回到位置。

三、发现生活中“站起来”的物体延伸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站起来的物体。和大家刚才操作的材料一样,本来是不能站起来的,而在其他材料的帮助下能够成功站起来,而且站得很稳、很高,我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四、(析:本环节引导幼儿进行观察,从而发现“站起来”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源于生活的教学最终又服务于生活。)

结束: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材料还有很多很多,那我们一起去幼儿园里找一找。

师:孩子们,请起立,让我们一起先去收拾材料,把它们送回家吧!

师:我们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吧!

活动反思

篇7:科学教学设计

3.学生设计验证性的对比实验。

4.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的实验装置。

(1)为什么接触到红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染成了红色?

(2)为什么没有接触到水的植物的叶和花都蔫了?

5.通过对植物茎的观察,我们知道茎对于植物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六、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想出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和验证植物的根和茎的作用?关于根和茎的什么问题你还有兴趣观察和研究,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和研究?

篇8:小学科学探究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小学科学探究课程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教材,我们遵循专业调研的结果,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小学科学课堂的特点,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小学科学是一门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在内的综合学科,分别由各专业的教师选取本学科的分类实验,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整个设计方案,让学生从“单纯做实验”到“设计做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小学科学探究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 了解小学科学实验的开设内容; (2) 掌握各类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 (3)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4) 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

2.能力目标: (1) 能从教师设定的实验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2) 能利用现有条件,查找资料,动手完成科学实验; (3) 能根据自己的实验,撰写科技小论文。

3.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关爱他人、热爱生命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现代社会职业理念。

三、课程内容与组织安排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依据

1. 根据小学科学特点选取教学内容,突出适用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所以本课程根据这一特点,安排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三个学科的实验。每个学科再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关的典型实验,突出适用性。

2. 结合教师职业的要求,突出应用性。

初等教育(科学方向)属于师范专业,要想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必须具备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本课程根据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选择适合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就业和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 按小学科学课程特点分解分解内容。

本课程共34学时,以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普通化学和自然地理学为铺垫,是与小学接轨的课程,考虑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与空间科学三个板块,各学科根据自己的特点设置内容。

以生命科学举例说明,在小学科学教材中,生命科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低年级的科学入门课程一般都属于生命科学。为此,我们把生命科学板块设置为观察类、物质检测类、探究类及调查类四大模块。按照每个模块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安排教学内容。

2. 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安排教学内容。

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循序渐进,教学内容的安排也要由易到难。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讲解这一类实验的设计要求,据此给出实验题目,然后针对这一题目,设计出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如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等。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掌握每一类实验的相关知识,实现我们设定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生命科学为例说明,如图(见下页)。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设置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慢慢引导学生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做三者合一,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验动手能力,还要具备合作精神。

五、考核方案设计

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不适合我们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小学科学探究采用百分制,其中,单项考核60分,综合考核40分,重在能力考核,重在过程考核。

1.单项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主,每完成一个任务,由教师和小组分别评定成绩,取其平均成绩就是学生这一任务的成绩。期末,将所有任务的成绩加起来就是学生的单项考核成绩。考核各项分值如右图所示:

2.综合考核。在期末进行的全面考核,以试卷的形式进行,综合成绩=卷面成绩×40%。科学探究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只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与教师互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也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胜燕.小学科学课教学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7) :169.

[2]肖丽珍.工程过程导向的办公室管理课程设计[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3 (1) :26-29.

[3]马吉.小学科学实验探究的途径[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9, (12) :61-62.

篇9:设计连接科学

人物介绍

Arik Levy

出生于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曾就读于位于瑞士的欧洲艺术中心,1991年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过去的25年间,Arik致力于艺术和工业设计领域,现居住于巴黎,并设有自己的工作室。灯具对于Arik来说既是创作材料,也是挑战。他曾经设计过大量的灯具产品,仔细研究过灯的组成元素——灯泡、电线、开关、插座,将这些普通的元素结合在一起,设计出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产品。

少年时代,Arik经常在凌晨时分和小伙伴们爬到家乡特拉维夫的山顶上,看着太阳从城际线的彼端升起。到了傍晚,他们会跑去的海边,目睹太阳从海平面落下的景象。有时候,还会在太阳升起前跳入水中,骑着浪花看日出又是另一番味道。印象中,当阳光照射到水面上时,仿佛变成了固体一般。

许多年后,Arik将儿时对光和光线的好奇及感悟频繁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雕塑、画作、摄影中无处不见,甚至在Fractal Cloud这样的发光雕塑作品中变为主旋律。也许爱迪生在一百多年前发明电灯时,并没有想过灯会变成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物品以外的东西,他显然也不会想到一百多年后有位叫Arik Levy的设计师会将他的发明物变成数件复杂的装饰品,比如Fractal Cloud。

同时,Arik还是位多才多艺的设计师,你也可以称他为摄影师、画家、艺术家、工程师等等。「创作是一股无法控制的力量」。也许正是这样的力量,让Arik在科技和设计的领域展现出了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天赋。

BM=BIZMODE

AL= Arik Levy

BM:你从小就很有设计天赋吗?

AL:可以这么说吧。对我来说,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

BM:能讲讲你是怎么走上设计道路的吗?

AL:我的第一件城市雕塑参展作品完成于1988年,在特拉维夫。考虑到我的生活环境,那时我还没有想过通过设计创作生存下去。我需要经济来源以维持日常生活。有的人去酒吧或餐厅打工,而我选择了设计,这同时也给予了我时间和空间,让我可以继续我的艺术创作事业。从我开始亲自动手创作时就走上艺术的道路,设计就像是与艺术并肩而行的伙伴一样,两者皆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同时带给我诸多挑战。

BM:据说你对灯光和光线的设计情有独钟,能讲讲为什么吗?

AL:首先,发光雕塑和光线就像精神和心灵一样,都是触摸不到的。灯光就像魔法一样,光线照亮了我们的生活。光也和阴影息息相关,光照亮了建筑和视点,光赐予了我们空间,让我们不至于活在黑暗中。光也是生命,力量,充满了温暖与和谐。先有光才能形成雕塑,并打开一道通往灵感之地的大门。没有光就没有我们,没有光就没有自然,没有光就没有阴影。

BM: Fractal Cloud是一件非常有特点的作品。当时为什么想要设计这样一件像云一样的灯?

AL:Fractal cloud这件发光雕塑作品是在情急之下完成的,并非出于美学设计的创作之手。在Fractal Cloud的背光处,一个巨大的多角环形支撑着上千个灯管,灯管与灯管编织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发光发亮。这件作品可以说是「零的设计,百分之百的情感」的完美例子。要设计一件零的设计的作品其实是一项相当艰难的挑战,因为在当今的设计界,设计意识过剩的作品非常多。

BM: 在做Fractal Cloud时,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怎么克服的?

AL:最困难的莫过于及时收手!完成的时机并非很明显,同时需要精神上的、情感上的和协调的感知来发觉完成作品的时机。

BM:Fractal Cloud马上会在设计上海2015与中国观众见面,在展会上你对这件作品有什么期待吗?

AL:我对我的任何作品都没有过分的期待。作品被展出,被公之于众,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并脆弱的时刻。观众能从作品中有所感悟,能联系到自己曾经的经历,或当观众的心灵与心声和作品紧紧相连并被带到另一个境界时,这些对我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看到作品的那一刻就马上有深刻感悟,有时感想是在几天甚至几年之后才突然造访。

BM: 据说你曾经有一段时间致力于舞蹈和歌剧的艺术研究?

AL:对的,从事舞台表演艺术的工作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对我来说,舞蹈或许是其中最有趣的一项。

BM:那段舞台研究的经历对于你现在的设计工作有什么影响吗?

AL:设计创造舞台机关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经历,我可以把肢体、心灵、话语、声音、灯光、建筑和其他物体链接在一起。当一个项目顺利完成,开始在舞台上演出时,我通常都会因太过感动而变得十分情绪化。

BM: 听说你曾经在很多国家居住过,后来为何选择在巴黎定居和工作呢?

AL:应该说是巴黎选择了我。1991年,当我第一次环游世界的旅程结束后回到瑞士,在日内瓦歌剧院完成了第一个与现代舞有关的项目。之后,我决定在次年春天移居到法国,是因为我想要见识一下这里在艺术、舞蹈、设计、文化等方面能够赋予我哪些灵感。通过这段经历,我明白生活中本就充满了未知,命运也并非时刻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BM:哦,听起来你很乐观啊?

AL:哈哈!我是个乐观主义者,在任何地方居住都很开心。

BM:你曾经说过,不做设计师就做科学家,为什么呢?

AL:科学对我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创作,通过一些奇妙的工具来发现奇妙的事物。我一直在尽可能地将我的情绪和科学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BM:对于即将参加的2015设计上海,你自己有什么打算吗?

AL: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人类本身以及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就是全部。我非常乐意见到新的朋友,从他们身上获得能量、文化认同和灵感。我希望通过当地的工业、设计、艺术收藏家、城市雕塑和景观来获取新作品的灵感。

篇10:科学教案设计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t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大大小小的蛋宝宝》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篇11:科学怪人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 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写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检查

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题:①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②他为什么有这些怪的表现?

⑵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2---5自然段,①读后讨论:衣着不考究

布置很特别珍爱图书珍惜时间②理解考究、特别、珍爱、珍惜等词语。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理解一般、过时等词。③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家当一词比较句子: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

指名读句子,联系课文说说哪句话表达的意思准确些,为什么这里要用上也。

④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下手续。自由读上面的句子,说说也要在这里强调了什么?

⑤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⑥自由练读第5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最能突出开文迪许的怪。

⑶指名读第1、6自然段①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什么?②这两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细读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

⑵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后讨论,可联系上下文举例说明。

⑶齐读课文。

⑷小结段意

三、作业

1.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珍爱 打扰 慕名来访 遗著迫不得已 诸如此类

篇12:中班科学教案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

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是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辆小汽车,玩游戏用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世界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课题。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三)交流讨论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四)情境设计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活动反思

篇13:如何科学地设计数学作业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 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在作业设计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 因材施教, 设计多梯度、多层次的作业, 既要规定必须完成的部分, 同时又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各取所需, 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

参照别人成功的经验, 我利用“作业超市”的形式, 设置三类题型:A类为基本题, 紧扣当天所学的内容, 主要目的是用来巩固新知识;B类是基础题, 这是针对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布置的, 浅显易懂, 有利于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C类是拓展题, 这类题目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是针对基础好的学生设计的, 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规定:A类题人人必做, B类和C类可以自主选择, 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实践证明:这种“作业超市”的形式, 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保证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获得的同时, 又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从而使作业成为学生展示个性、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 让“能飞的飞起来”、“能跑的跑起来”、“该扶的扶一把”, 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激发和增强, 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业。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 兴趣是成功的老师。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内容是否新颖、有趣。针对学生喜欢听神话故事的特点, 在学习了“我们去植树”后,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后, 听说花果山将要建成世界闻名的旅游风景区。唐僧决定带领三个徒弟一起去花果山参加植树造林, 他们打算在花果山到水帘洞的大道两旁种上雪松, 唐僧给三个徒弟这样一个题目:从花果山到水帘洞共长580米, 每10米栽一颗雪松, 共需多少棵雪松?八戒的算式是:580÷10×2=116 (棵) ;沙僧的算式是:580÷10×2+1=117 (棵) ;孙悟空的算式是:580÷10×2+2=118 (棵) , 到底谁的算式对呢?

这种寓知识于故事之中, 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方法, 充分调动了学生情趣,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对这类题型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后凡遇到此类问题, 学生都能很正确地解答。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实践性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应让学生通过观察、考察、尝试等活动,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 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为学生所喜爱, 同时也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数学、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学习“年、月、日”后, 我布置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 制作一个与自己生活、学习相关的年历。在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后, 我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 对学校校园进行测量, 并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平面图。在学完平面图之后, 要求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 用七巧板拼出了正方形、梯形等。用折叠的办法判断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验,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使许多抽象、枯燥的数学符号变成了易于接受的感性认识, 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 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设计要体现创新性

教师要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 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型作业,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 促进学生思维发散, 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 大胆创新。

如在学习“百分率应用”后, 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六年级 (3) 班有学生48人,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报活动中, 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10元的书, 书店规定:凡一次性购50本或50本以上者可给予打9折优惠, 利用以上信息, 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出了四种方案: (1) 每个学生单独购买, 全班共付10×48=480 (元) ; (2) 班级统一购买, 并且购50本, 全班共付:10×90%×50=450 (元) , 书多买2本, 钱还少付30元; (3) 多买的2本书再按9折转卖出去, 全班共付:10×90%×50-10×90%×2=432 (元) ; (4) 多买的2本书按原价转卖出去, 全班共付:10×90%×50-10×2=430 (元) 。通过比较, 发现后两者方案比较合适, 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类开放性作业, 能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 并从中发现最有效果的解决问题方法。这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 从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4:减肥菜肴的科学设计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追求美食、享受美食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大多数肥胖是由于膳食结构、食物搭配、烹调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合理,加上生活条件优越,活动量减少,而导致肌体长期摄入能量过剩,超过了消耗量,则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肥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外观,伴随肥胖而来的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痛风、胆囊病、睡眠失调和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肥胖患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人群要高。因此,肥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我们每天选择不同类食物来搭配每日的膳食,但大多数的食物我们并不能直接食用,而是需要把这些食物做成一道道的菜肴供我们食用。尽管你按需要选择了合适的食物,但若在食物搭配、烹调方式等方面不科学、不合理,同样的食物经烹调后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如叶莱类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减肥患者应该多选择食用的,但是,直接用油炒,蔬菜表面会裹上厚厚一层油,试问,这样一份菜肴,是增肥还是减肥?商场里卖的10斤装塑料桶油,按《平衡膳食宝塔》要求,以烹调用油每人每天25克计,一家三口,一日用油为75克,那么这桶油至少应该吃2个月,而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差不多1个月这桶油就吃没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蔬菜油多才好吃,油多不坏菜嘛。所以,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膳食,适当减少热能摄入,少吃高热能、高脂高糖食物,在讲究膳食平衡时,还应重视菜肴的科学搭配和烹制,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满足肥胖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在设计减肥菜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原料的选择原料品种多样,不同原料所含热量有很大差异,同一原料不同部位的热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尽可能选择低热量的食品。

主食粗细搭配,多选择粗粮和杂粮。

选择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以选用鱼虾等水产品、去皮的禽肉、豆制品、食用菌类为最佳。同一原料可选择含脂肪量少的部位食用,如精牛羊肉、瘦猪肉就比其余部位含热量低。牛奶宜选用脱脂奶或低脂奶。

多用各种蔬菜、食用菌类、海藻类和魔芋。但含淀粉多的土豆、芋头、红薯等食物在选用时应相应减少作为膳食中主食的摄入量。

水果在中式菜肴中应用日渐普遍,但是水果中糖分的含量一般都较蔬菜高,在莱肴搭配时可从数量上加以控制。

限制高热、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各种精纯糖类、甜饮料、内脏及肥腻食物、各种坚果、黄油、鱼子等。

可选用有助于减肥的药食同源的原料。如荷叶、赤小豆、茯苓等对减肥有一定辅助作用。

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性油脂为烹调用油。有条件的可选用橄榄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红花籽油、野生茶油、大豆油等健康食用油。

原料的搭配菜肴原料的搭配主要是指主科与辅料之间的数量、色泽、质地、味型、形态、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搭配。在减肥菜肴的设计中原料的搭配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尽量少用单一的动物性食物配单料菜。

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做主料。

可适当改变主料与辅料的数量比。动物性原料做主料时,一般主料多于辅料,但在减肥莱肴设计时,主辅料的比例可以发生改变,如二者的比例可为1:1。

烹调方法的选用可采用使菜肴热量低的烹调方法来降低菜肴热量。

避免多油的烹调方法 油是不可以不吃的,关键是如何少吃油。清蒸、煮、凉拌、卤、汆、焯、炒、烤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少,热量也较低。而油煎、油炸、油酥、油焖、干烧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多,热量也较高。

如用水滑代替油滑,无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在烹制时先入沸水中焯水或汆水,再加油炒比直接用油炒制,所用油量要少得多。花生用盐、香料加水煮或直接拌食比用油酥要少许多油。有些原料如茄子干煸时,先用水;中一下原料再烹制,可减少茄子的吸油量,若采用蒸后再浇汁拌食,热量还要低。动物性原料烤制,如排骨腌制好后入烤箱里烤制。比用油炸热量低得多。原料采用蒸制方式比过油后红烧,其热量也较低。

此外,菜肴烹制好后不应加明油,因明油的加入会使菜肴的热量大大增加。

尽量少用多糖的烹调方法原料挂糊;莱肴用淀粉勾芡及甜味菜肴会加入过多的糖类,而这些精纯糖类会增加菜肴的热量。为了降低白糖等精纯糖类对莱肴热能的影响,可选用功能性糖类,如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异麦芽糖等,因其低热量,不易被肌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导致肥胖。原料的挂糊上浆,可在淀粉糊或浆里加蔬菜泥、魔芋精粉等,借助蔬菜、魔芋中的膳食纤维来减少莱肴热量的吸收。

烹调味型的选择菜肴以清淡为主,不宜多选用辛辣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这类食物可以提高食欲,导致进食量增加,从而增加热量的过多摄入。

烹调用具的选择采用不粘锅、微波炉、烤箱等厨房设备烹制菜肴都可以少用一些油,这样菜里的油自然就少了许多。再如可以“向肉借油”,即锅中不放油,把含脂肪较高的肉放入锅中煎到一定时候,肉会自己出油,还不粘锅。

菜肴装盘的技巧烹制好的菜肴在进行装盘时,用吸油纸或竹笆垫底、竹篮做盛器等方式,可以降低菜肴的热量。

上一篇:软件工程师项目简历下一篇:英语翻译之词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