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十年感想

2024-06-11

工作十年感想(精选8篇)

篇1:工作十年感想

十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色!

在奥图这个大家庭里成长了十年!简单介绍下自己过往的历程:

2002年4月入奥图(东圃)任职发外员与材料仓仓管员,仓库管理基本知识得到掌握。

2003年随公司扩大搬迁致奥图(东区)目前所在地,由于业务扩充专职于发外员。工作中提升了自己的沟通与协调的能力。

2004年评选为优秀员工,随着公司发展有了自己的小团队,有了初步的团队管理意识。

2005年晋升为仓库组长,增加了对成品仓的管理。巩固了团队管理水平。得到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

2006年晋升为物控部主管。对材料组、成品组、发外组及物控组全面管理。配合公司推行ERP。整个仓库管理及数据准确性得到很大的提升。

2007----2009年部门管理瓶颈出现了。随着公司导入全球500强企业以及汽车行业的客户。对管理要求不断的提升。对团队管理及个人领导智慧需要迫切的提升。2009年公司不惜重金让我参加《赢在中国团队凝聚力培训》课程。团队管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2010----2011年

期间自己研习并参加《团队执行力》、《领导智慧》、《沟通艺术》、《国学》等培训。从中有缘接触了我国传统圣贤的经典教育。使自己在心态上面发生巨大的变革。

2012年晋升为PMC经理。一路走来首要感恩阮生、感恩刘小姐、感恩晏总!感恩他们的栽培、关怀、支持与教导!感恩同事们的合作与配合!

感恩公司让我有机会在此谈谈我十年的感想!总体分为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一)家和万事兴。孝者德之本也!我对《易经》儒者的思想观非常之崇拜,其中乾坤两卦有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此两句是阮生与刘小姐浓缩的真实写照,两位是我毕生学习的榜样。大家今天看到阮生与刘小姐的成功,可谓都是赞叹羡慕与向往。其实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法则就不难找到两位事业有成,家庭和谐的法门了。所谓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良好的品德才是关键!我常问自己良好的德行的根基在哪?其本何在?有次机会让我豁然开悟。

两位经常关心我家人状况。记得有次我也回问刘小姐家里状况时,她就露出甜蜜的笑容,说自己很幸运,嫁了个好老公,家里公公婆婆待她如同己出,家庭是她动力的源泉。人为什么而活着,就是为了家人。让我明白人生的真谛;我们所追求的种种,其实绕了一圈又回来了(家庭)。人有善意发出,回报给自己的自然也是真善美。其实这一切都是因刘小姐孝善所得之回报。做管理也是如此: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做为男人就此一点不得不佩服一下我们阮生。向阮生致敬!阮生经常有空就会陪父母喝喝茶吃吃饭,他说那怕是坐在父母身边不聊天就看看报纸等。这样也可以慰藉父母的心。能孝父母之身,又能孝父母之心。《孝经》曰:“夫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厚德才能载物。今天的成就是必然的。

(二)谦谦君子处世之道!《易经》六十四卦中《谦卦第十五》是唯一每一爻都属吉的。我们阮生、刘小姐、晏总不论是接待客户,还是去供方审查与谈判都是谦和而有礼节。记得有次开会时阮生讲了他过往的一段难忘经历;“原父亲的属下记仇于父亲,父亲退休后自己正巧分到这个人部门做下属。这个人也一直想报复”。大家听说时都捏了一把汗,我当时心想:要失业了!但是阮生用自己的能力说话,保持谦卑良好心态,以自己的言语德行改变了敌对格局,化敌为友力挽狂澜,在这个上司身上学到新知识,到最后竟得到了这个人的提拔。这就是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所谓君子有絜矩之道,道盛德至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

(二)为政以德

阮生在2009年有次在一楼培训室给在坐的讲了个故事。改变了我对管理的定义。也影响我以后团队管理的路程。为人处事可谓一百八十度的扭转。讲A公司老板一直困于问题太多,花高薪聘用顾问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出价300万,很久都没人来应聘。三个月后接到个电话对方说可以做到。要求先付八成(240万)。A老板一想也就同意了。钱给了。一个月过去了这个顾问没来上班,A老板还比较淡定,认为高人嘛就是不一样,就没在意。二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来,A老板就急了,是不是上当受骗了。就打了个电话给顾问,顾问接到电话就说好我今天就帮你解决所有问题。于是两人约了个地方见面(宾仪馆),到了之后顾问指着一具已往生者的遗体说:“只有他没有问题”。A老板顿悟,豁然明了!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对待。就如飞机飞在云端之上,下面的雨雪就不为所然了。管理就是提高自己的德行、高度与格局。高度够,问题就不是问题了,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此故事道出了阮生的胸襟。在公司上下同事的眼中阮生一直都是那样的泰祥平易近人。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每次开会时、还是上台讲话时、平常聊天时阮生并没有华丽的言词,每次都是谈笑间引用小故事小案例道出大道理。耐人寻味。正所谓千秋大业一壶茶,万丈红尘三杯酒。君子焉用佞?!

古之圣人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阮生在会议中再三提出管理者要听取一线员工的意见,对员工要多加奖励,少处罚不处罚。错了让员工知道错在哪?下不重犯。重在防错而非处罚。多了解员工的难处,从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人是可以教得好的。确实圣人也讲道:“过则勿惮改”!圣人也是教出来的。管理应以引导为主而非管,正人先正己。行有不得反诸己身。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此点本人未能也不敢不勉。

(三)力行而亲仁

进奥图之前我没有高学历,也没丰富的管理经验,古有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公司领导也经常教育我要保持敏而好学并力行的心。《弟子规》也讲道: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基于我一直以来的岗位需求,我接触公司老板及老总机会比一般岗位要多,有次与晏总的谈话中晏总说:做员工时就不断向着核心员工、优秀员工学习,力争超越。做主管时会在上级发命令前准备好工作,一切以公司利益出发,以上级的位置考虑问题。以老板的心态处事。方法学会了没有用,知道了也没有用,贵在执行。一路走来这些教诲一直在心中伴随着我。感恩晏总!

三人行必有我师!直白点讲:老板有一年赚1000万的德行与能力,我从他那学个百分之一那就是10万一年了。我的目标就是不断向古之圣人,今之老板,晏总等仁者智者学习。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四)君子素其位而行,与时俱进。

君子素其位而行,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在今天的岗位上我考虑更多是;德行配不配位,给自己长长智慧。上行下效,一言一举一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诚于中而能形于外。虽有其位苟无其德则何以立?在往后的道路上品德与处事要跟随大德者们与时俱进。

(五)任重而道远

感恩阮生刘小姐!感恩晏总!感恩公司的同事们!!。《尚书》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在以后的工作中,吾日当三省吾身,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居上不骄,为下而不倍!

共勉:在奥图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在德高望重的领导谆谆教导下,才有了我的今天。不仅仅是工作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做人德行的提升。希望每一位奥图的兄弟同仁好好珍惜现在的机会,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成长。铺设幸福人生路。祝愿我们奥图早日上市!!

郑周兵

2012年12月30日

篇2:工作十年感想

二十年光阴瞬息划过,我已经由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步入中年了,容颜渐老,不变的依然是想负责任的心,然而盘点往事,收获的是经验、感恩、成熟,还有略显失落的心。

回想当初从校门步入社会时,意气风发、激扬文字,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期间经历了大队辅导员、下岗、上岗、并且走上了梦想中的团委任职,转业到党群的行列,经历虽然有些起伏,但宽慰的是越来越有成就感。尤其是到基层工作期间,逐步找到了人生价值,其实所谓的价值对大多数人来说太微不足道了,而对我来说却是平衡心态的一个支点。那就是通过我的工作为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党建体系、争得荣誉、为员工服务,做员工知心人,得到了基层员工的尊重。在我所涉及的领域里,自认有着自信、成就、资历、领导和员工的认可。

对于初入社会的员工,当他们面对一些不解的现象,找到我时,我也会经常开解劝导他们,并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勉励他们,希望他们用努力、不放弃来诠释成功的道理。可有时我也多次在内心问自己,我所倡导的到底是对还是错,因为对于我来说,就是因为太过于相信阳光,而得不到人们追求的职位、金钱、鲜花,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也希望通过以上这些证明我的价值。曾经有的领导说我有能力和业绩,但因为我太过于直接,没有沟通的艺术性,不适合当部门领导,而同样的一个现象换个说法,却是别人的优点,那就是所谓沟通的艺术性在被提拔人的身上却是正直。

烦恼也罢、不甘也罢,人生就得向前看,生活还得照旧,挣着不高不低的收入,也不能混工作,以一颗公正的心来对待工作,为公司、为自己,依然要做个称职的员工。我已行将就木,不能改变的不去改变,但我要把感悟到的写出来,让后来人明白怎样才能进步更快,但必须保留一点,一定要有真才实学。

篇3:工作十年感想

请问:我在一家公司已经连续上班八年时间了, 按《劳动合同法》第14条“劳动者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 再过两年, 我就可以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了。可有的人说, 这里的“十年工作期”不是从我来该单位上班时开始计算, 而是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之日 (2008年1月1日) 起开始计算。请问, 这“十年工作期”究竟从何时开始计算?

解答: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规定的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十年”期限从何时开始计算, 实践中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如果以《劳动合同法》实施之日即2008年1月1日为起算点, 无疑不利于很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为此, 于2008年9月18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条例》给出了答案。该《条例》第9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起始时间, 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 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该《条例》第10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 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 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据此, 你在该公司的连续工作年限应当从你进入该公司上班之日开始计算, 再过两年, 你就可以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了。

篇4:中国援外工作六十年

中国援外工作60年发展态势

《大道无疆——中国对外援助60周年纪念展》从明12日拉开帷幕,前来参观的外国驻华使节在各种展板、模型、图片、数字、实物面前驻足流连,对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真诚相助和共谋发展赞不绝口。

新中国是在一片废墟中建立起来的,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本身发展也遇到种种复杂问题和来自外部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但始终不忘曾经在各个时期支持过自己的发展中国家。新中国成立伊始,即开始援助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后,援助对象扩展至亚非20多个国家。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了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援助对象国的数量进一步增加。1978年以来,中国援外工作在改革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60年来,中国通过提供无偿援助或者无息、优惠贷款等方式,为发展中国家援建了220多个农业领域项目;近700个工业领域生产型项目。涉及轻工、纺织、电子、能源等多个行业;1000多个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项目,包括会议设施、市政设施、体育场馆、打井供水、学校、医院、公路、桥梁、铁路、电站、船坞、港口、机场、邮电通讯设施,等等,使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得到了许多实惠。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援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近6年来,中国累计开展对外紧急救援近200次。2004年印度洋发生大海啸、今年初海地发生大地震、最近巴基斯坦发生大洪水,中国都及时提供了大批救灾款项和物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一开始,中国在给发展中国家以资金、物资援助的同时,就注意结合给予他们智力支持,以增强其自主发展能力。2001年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加强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的经济技术合作,使之与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平衡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人力资源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既是长远的考虑,又是现实的需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合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各成员国共识最广泛、合作基础最好的领域。我们应该把这个战略选择变成具体的战略行动,稳步前进,务求实效。”今天,以援助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内容之一的中国援外工作新态势,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援助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方式、途径和取得的成就

第一,接受大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60年来,中国累计接受来华留学人员169万人次,年接收量2009年突破了23万人次。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越来越多。至去年底,中国共向7万多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政府奖学金。近年来,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超过3万人,计划在2020年东盟来华留学生达到10万人左右。云南省2004年设立了“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奖学会”,至目前有超过8000名东盟留学生在云南学习,占来云南留学生总人数的近碱。2001年以来,来广西留学的东盟学生几乎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加。发展中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学习层次不断提高,且由过去的汉语学习为主,转向经济、金融、管理等其他专业。中国计划到2020年年接受留学生量达到50万名,将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

第二,向受援国派出了大批管理、技术人员,除了完成援助项目外,还帮助受援国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在执行援外项目中,60年来中国派出的这方面的援外人员达数十万人次。为帮助建设坦赞铁路,中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5万~6万人次,高峰时曾达1.6万多名。中国援外项目一个个完成,无不倾注了中国援外人员的心血和智慧,他们中有数百^还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国重视技术的传授和转让。1961年,中国派出7名农业专家奔赴马里,在2年多的时间里成功试种茶树和甘蔗,试制出茶叶和蔗糖。消息很快传遍非洲大陆,马里周边一些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前往参观。从那时起,许多非洲国家开始向中国提出派遣农业技术组的请求。

第三,向受援国派出大批医疗和救灾人员,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救死扶伤,急他们之所急。1963年,刚刚独立的阿尔及利亚瘟疫横行:缺医少药,向国际社会发出紧急救援的呼吁,当年4月6日,根据中央指示,湖北省组建了24A人医疗小分队前往阿尔及利亚,揭开了中国医疗援外的序幕。47年来我国共向69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派遣了援外医务人员约2.1万人次,目前共有54支医疗队约1300名医务人员在48个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他们累计使受援国民众约2.6亿人次得到诊治,他们还手把手培训当地医务人员使用中国援助的医疗设备,深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爱戴,提起中国的医生他们都伸出大拇指,一些孩子甚至被父母起名为“中国娃”。累计近90Q0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总统授勋的荣誉。

2004年,中国正式建立援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以来,中国在及时提供了大批救灾款和物资的同时,还紧急派出了多批救援队伍。

第四,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推动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至2009年11月,中国在全球已建立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每年中国向世界各地输送数百名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这些孔子学院和课堂不少是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的。仅在东盟国家就建立了21所孔子学院和14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超过5.5万人,参加各种汉语教学和推广活动的人数超过32万人。自2003年以来,中国向东盟各国派遣教师和志愿者超过5300人,培训汉语教师万余人。

第五,为发展中国家管理和技术骨干办培训班。60年来,中国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2万管理和技术骨干'涵盖经济、金融、管理、农业、医疗卫生、司法、教育、环保等20多个领域的150多个专业。目前每年这种培训规模已达1万名左右。

近年来,中国教育部邀请东盟国家的教育行政官员、校长和青年骨干教师参加该部举办的“高级计算机人员培训班”、“现代远程教育研修班”和“教育行政官员研讨班”等短期人力资源培训班,受到东盟国家学员的普遍好评。从2008年起,教育部与商务部联合设立了“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硕士项目”。招生对象为发展中国家处级以上政府官员、院校系主任级以上的学术机构领导或级别相当的商务及行政管理人员,为发展中国家培养政府和高校的高层管理者以及具有领导潜力的优秀人才。该项目头两年委托北大和清华共同承办4期培训班,接受了来自亚秒H和非洲44个发展中国家的127名学员,其中大部分为处级以上政府官员和大学等学术机构中层领导

或管理者。项目的规模及学校范围将在今年继续扩大,在现有的两个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班基础上,华东师范大学将承接一个教育学专业硕士班,招生对象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学校长,市、区教育局长。

自2006年以来,在中国地震局的大力支持下,搜救中心成功承办了3届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发展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研修班”,来自40个国家的96名应急官员与中国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的专家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专业交流。

1998年,在江泽民同志的倡导下,除技术培训外,商务部开始举办中青年高级官员研修项目。该年商务部举办了首期“非洲国家经济管理官员研修班”,标志着该部援外培圳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截至2009年底,共举办了1395期官员研修班,来华参加培训的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共计36364名。其中共举办了15期部长级官员研修班,涉及经贸、农业、公共管理、广播电视等多个领域,先后邀请了来自亚非拉和大洋洲、欧洲的92个国家的417名发展中国家部级官员来华研修交流。2010年,商务部计划安排14个多双边部级研修项目,涵盖经贸、林业、新闻、公共管理、交通、通信、应急救灾等多个领域。新年开始,这些班就一个接一个紧密登场。仅在6月份开班和结业的就有:“老挝国际合作业务培训班”、“发展中国家数字电视产业研修班”、“发展中国家竹产品标准和认证国际研修班”、“阿尔及利亚矿业研修班”、“伊拉克利用外资和外援发展与重建研修班”、“国家红十字会(红新月会)紧急救护研修班”、“莫桑比克部级官员经济特区研讨班”、“亚非国家适应气侯变化官员研修班”。他们一方面听取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讲课,一方面实地考察一些地方,双方还互动讨论,获益匪浅。

“中国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国的援外工作之所以不断发展,并且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除了由于中国坚持平等互利、共谋发展、不附带条件的宗旨受到广泛欢迎,以及由于受到人才、智力在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中的战略作用的推动之外,还同中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国模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密切相关。

二战以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两大阵营对立和美苏争霸世界的局面。一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获得解放后,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有部分国家选择了与世隔绝,有部分国家宣布自己也要搞“社会主义”,有部分国家则要走西方国家的道路。但苏联、东欧国家后来发生了剧变、解体和衰败。而到处软硬兼施推销“西式民主制度”并妄图诱逼中国在外援中配合其行动的美国,又爆发了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重创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元气,给世界带来了一场大灾难,甚至连不可一世的美国也被认为露出了衰落之兆。许多发展中国家,因为过去闭关锁国,或是机械地照搬苏联或美欧模式,吃尽了苦头,不仅没能摆脱穷困,还引起社会动荡,政局不稳。新中国虽然也曾经历尽曲折,但却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几十年里取得了一些发达国家需要用几百年才取得的成就,其GDP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全球经济低迷,许多发达国家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却有效地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每年仍以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国家和人民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中国模式”的渐露头角,引起世界的惊诧和思考,许多发展中国家从中看到了希望,纷纷派人前来中国留学、观摩和培训,他们中不乏曾经在西方国家获得过高学位、高职位的精英。参加“莫桑比克部级官员经济特区研讨班”的莫方团长、内政部副部长曼德拉说的一番话,代表了他们的心声,他说:“上个世纪我们学习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经验,现在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中莫友谊经过时间考验,历久弥坚。我们在研讨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信息,可以说不虚此行。”

篇5:《激荡三十年》感想

寒假期间我读了吴晓波写的《激荡三十年》,心中有种抑制不住冲动,看到三十年的壮举,我有了烈士鲜血染红旗的悲壮,以及舍身就义的激动。该书激情洋溢,洞彻见底的剖析让我们依稀又置身于那个不知水深却又激流勇进的时代,也让我们三思再思时代的车轮究竟是如何载重碾压下厚厚辙痕以记录下那个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交织的年代。时间的流逝带走的是拼搏的青春和心力的澎湃,而留下来的是财富的积累和人生履历的丰富。感怀往昔的变迁,我们无法忘记那个时代一个个件事的背影,因为他们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改革者。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然又有几个人能看出在经济的发展中蕴含的玄机呢!作为改革开放的元年,78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这一年是激荡起伏的开端。而开端又岂会是一帆风顺呢?思想的解放才算是真正拉开了改革的序幕。春江水暖鸭先知,作者通过介绍柳传志等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中国企业是如何迈出第一步的。意识形态的交织,体制的残缺等等都影响着改革的推进。而在改革中,随着民营经济的加入和外资企业的参与,中国经济呈现出多元化,也是在这多元化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激荡的年代,高速的发展,我们总会惊叹取得的成绩,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都值得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公平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人的尊重问题,不正是我们现如今面对的问题吗?作者在书中也阐述了很多理性的思考和忧虑。作者指出任何被视为奇迹的事物,往往都很难延续,因为它来自于一个超常规的历程。这种看法,我很是赞成。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我们很容易看到里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善于解决问题,也同样冷酷破坏,他们也是善良和贪婪的结合体。因为在任何时候,财富会改变一个人,就如同繁荣会改变一个民族一样。现如今,我们就经常陷于这样的难题,许多既得利益者的所作所为,都让我们感觉发展不是公平的,改革也是可以怀疑的。思量之下,问题多多,据刚刚的报道,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GDP的超速增长,并没有提高普通工人的幸福感,我们的人均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也远在日本之后。因此我们要纵览这激荡的三十年,为未来的发展探出一些可鉴的东西。

篇6:读书感想《晚清七十年》

记得以前在念历史的时候,每次读到鸦片战争至民国这一段,心中是很不愉快。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中国的衰弱、清廷的无能、列强的蛮横,虽然早已过去,但实在太接近现在了,心中总不免有一些遗憾,更牵连了我对清朝这段历史的好恶。

后来上大学有机会也有了时间接触到各种历史图书,以及一些翻案剧作,像是雍正王朝、乾隆王朝、走向共和等,我对清末的历史产生了一些兴趣,尤其是翻案作品的影响。以前被批成坏人的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现在又变得有些不同了。《晚清七十年》这套书,便是偶然得知的,因为之前博客上有很多好评,就订了一套来看。

初读此书第一册(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综论),我最初的印象,是唐老师的个人味道非常的浓,虽然书中收录的文章横跨四五十年,读起来的风格却很一致,有点像是在对着你演讲。一开始还不太习惯,但看了半本之后,适应之余,还有另一种不同的风味。

作者在这本书,是用一种转型的眼光来看待晚清至今这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二次转型,如下所示:

封建时期——第一次转型,商鞅变法至秦皇汉武(费时约300年)帝制时期——第二次转型,鸦片战争至今(尚未结束)→本书的主题民主时期

书中不止一次以第一次转型来呼应现今的第二次转型。所谓「废封建、立郡县;废井田、开阡陌」,这秦王政改纲领12字看似简单,却是从政治、社会到文化面的彻底大洗牌,如同鸦片战争之后,自强运动、变法维新、国民革命、五四运动一连串的变革,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在全面转型时,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甚至日常生活等一层接着一层的,注定要发生的阶段,而这些变革,至今仍在发生,而且在我们这一代,可能还不一定会看到结果。

书中其中一处亮点就是唐老师以历史三峡来形容这个转型的过程,形容它必定是曲折、湍急,但只要过了这个弯,未来就是一片顺畅。不知道为什么,我在读到这的时候脑中一直浮出黄仁宇的螺旋之说;或许黄老师的历史螺旋,也能拿来和历史三峡做呼应吧?

不知道是因为处处闪现的亮点还是个人喜好之类的,我对这类书没什么抵抗力,记得买回来的那周几乎都在床上看到晚上熄灯才睡觉,所以上课都没什么精神。

第二册主题是太平天国,却有很大一部分在谈马克思的史观。作者对中共看太平天国的观点蛮认同的,实际上我一直对农民阶级局限性下指导的运动不抱太大希望,所以这一部分也即略看过去了。

第三册甲午战争,则是为北洋舰队和李鸿章等人翻案,因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一个腐化的朝廷,怎么可能有强力的军队打仗? 伊东投给丁汝昌的劝降书也令人难堪。甲午战争非是北洋之过,枪声一响,清廷就注定要输了,这是连远在东洋的日本人都知道的事,朝廷却根本没搞清楚自己实力,只是可怜那战场上英魂们和以一人对一国的李中堂了。

但同时甲午战争使得光绪立图变法,这部分作者对康有为也不假辞色,认为康的燥进与孤僻不群,让同治以来的有实力的中坚份子,如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逼成旁观者,也因此变法进入一个不能不失败的结局,更引来后党旧势力的反扑及后续的拳乱及八国联军。看到目前为止,在李鸿章的部分,作者给予的同情及辩解实在很多,他喜欢拿「毛择东-周恩来」来和「西太后-李鸿章」作对比,李鸿章或许是在官场上汲汲钻营的政客,但也不是只求利禄之人,他 只是在国家与太后之间折冲,适图取得一个平衡点罢了∼

最后一册重点在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开始说到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但主角其实是在讲西太后和他的四人帮。同样的,作者仍是拿「西太后-满族四王爷-义和团」来和「毛泽东-四人帮-红卫兵」作对比,前面写到义和团的无智、毓贤的无能与四王爷的无知,西太后则是由政治家变成女人家,为了她的权位,向十一国宣战,结果造成八国联军,最后造成中国人民一人要赔一两,总共四万万两的辛丑赔款!而慈禧逃去热河之后,竟然也只关心她的生死、关心洋人是否要她还政,对那些无辜不幸的死者,丝毫不放在心上。我记得走向共和有一段,慈禧在热河心心念念的一直是她的寿衣!最后收烂摊子的又是李鸿章。

中国为什么没被八国联军瓜分? 因为列强人人都想独占并吞中国,因此每个人都不愿用瓜分的方式去占那一点地,所以李鸿章才能以夷制夷,在各国之间折冲、讨价还价,此外,还有英美的门户开放政策,让清朝又多活了几年。最后李鸿章病危力衰而亡,死前俄国公使仍强逼李签下割让东北的条约。一个鞠躬尽瘁之人,最后竟落得一身骂名,可叹!

李鸿章一死,遗言推荐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八国联军在杀遍主战权贵之后,朝中也无人,「乱世之奸臣、治世之能臣」的袁世凯因此能进入朝中,一展雄图。

在辛亥革命前后,除了孙文之外,最出锋头的便是袁世凯了。据唐老师所言,袁也非后世人所说那么坏,在他继承李鸿章之后,在他手上也做了许多事情,包括废科举、开学堂等,这些「变法行动」,与康梁师徒所提如出一辙,为何一成功一失败? 一者气候时机、二者人脉手段,三者权力位置,天地人三者俱全,才能成事,否则若以康有为理论之单纯躁进,也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说不定历史也会随之改写。

全书读毕,心中有感,晚清至民国一段,离我们太近了,所以我们的视角就无法全面,好者国父、蒋公等,不好者袁世凯、无能清朝、北洋军阀,但在那个环境下,人在此山中,又怎么自己的理想、行为是真的好? 或真的不好? 再加上时运、外力,个人的成败也不是那么容易评断了。

同样的,之前看的广井王子作品《樱花大战》的背景,大约是在明治维新之后那一段西化的时代,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呢? 明治时代工业化的副产品,便是琵琶湖上堆积如山的女工尸体。反观中国,一个古老的帝国要转型,要付出的代价可是更高!

篇7:工作十年感想

此时大部分经营部主任或部门负责人都认为医院执行力差是员工能力和态度的问题,这种观点是不对的。执行力差是现象,管理不善才是本质。执行力强弱是现象,有提高员工执行力的机制才是本质。实际上可以这样认为:

个别员工执行力差是能力的问题;医院整体执行力差就是管理的问题!

执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通过对大量国内企业的研究并与外企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执行力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五各方面:

1、员工不知道干什么

有的医院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规划,没有明确的经营策略,甚至没有经营大纲,使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也有的医院经营策略不符合市场需求,员工只好自发的进行修改;还有一些医院政策经常变,策略反复改,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使员工们很茫然,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这就使员工的工作重点和医院脱节,医院的重要工作不能执行或完成。

2、不知道怎么干

外企的员工入职后一般都要经过严格的培训,比如几年前外企医药行业流行招聘非医药专业的大学生做代表,但是正式上岗前都要把产品知识烂熟于胸,都要经过1-2周的销售技巧培训,以后每年都有规定时长(如40小时/每年)的培训。

而国内企业则不然,要么没有培训直接上岗,要么培训没有针对性和实操性,如有的医院对员工做励志培训和拓展训练,使员工热血沸腾但工作怎么干还是不知道;有的医院给低层员工做一些行业趋势、宏观战略的培训,也还是没有交给他们方法。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中高层领导业务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么干,就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3、干起来不顺畅;

如果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给养供应不上,通讯中段,请求支援但是指挥部没有反应,负伤了得不到快速的救护,那士兵的斗志显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医院亦然,10万元的广告促销费用要给企划部经理批,企划部经理批完给财务批,财务批完医院总经理批。结果企划部经理出差耽误了15天,总经理出差耽误了15天,财务不懂业务,搞不懂这笔钱该花不该花,也不想去求证,就把这事搁置了1个月,最后这笔钱终于批下来了,但是用了3个月,已经不需要做促销了。申请者一开始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花这笔钱,然后又要不断的解释为什么不花,或者是花了但效果不好又要编造一堆理由,热情被消耗,慢慢的就变得不主动做事了。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处

古代作战时,如果一座城池久攻不下,攻城的将军一般会下一道命令: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结果士气大振,一天城破。

国内企业也大都有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尤其是对市场部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制定激励政策时却往往犯一个错误,就是把政策制定的太过复杂,使员工很难算出来下个月自己花多少精力达到什么结果就能拿多少奖金。这样就使激励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

市场永远都是只看眼前的,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当眼前的好处看不到时自然就没有太大的兴致去做。

5、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

如果只有“城破后3天内士兵可以随意烧杀抢掠”的承诺而没有“当逃兵立斩”的规定,肯定会有一部分士兵找机会开溜,从而动摇军心。知道干不好没什么坏处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没有评估;二是考核指标不合理;三是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

很多部门的工作成果不适合用硬性的指标来考核,比如市场部就很难设定直接的评价指标,这个部门的工作就需要懂业务的高管根据经验评估,如果高管没有能力做出公允的评估,内驱力不强的员工就可能懈怠工作。

考核指标不合理是民营医院最常犯的严重错误,突出表现在定性指标太多,诸如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忠诚度等等五花八门,这些指标的考核分带有太多的人为因素,而实际生活中又偏偏有一个共性的现象,就是“业务能力强的人往往不太听话,不干活的人往往人缘比较好”,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不干活的人照样能够获得很高的综合评分,个人利益不受影响。

处罚不重或没有处罚也比较常见,有的是亲缘、血缘、地缘关系,能放一马就放一马;有的是自己的人,当然不能处罚;有的虽然是民营医院但是保留着国有作风,你好我好大家好。当罚而不罚严重破坏了游戏规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坏榜样的危害也是无穷的”。

解决执行差难题的五大方法

清楚了执行力差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也就变得明朗了,那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可行、流程合理、激励到位、考核有效”。

1、目标明确

对于经营部来说,目标明确就是要落实指标。指标定的准确、能落实,是做预算、定政策、激励考核的基础,是管理中最重要的事。大多数医院的指标也都分解到各个部门,但这还远远不够,经营指标要想既准确又能落实必须层层分解,直到不能再分。

使目标明确的另一个辅助手段是工作单制,工作单上明确描述工作内容、期望结果、完成时限、可用资源、负责人、主要协助人等,签字生效。工作单在两种情况下会发挥明显的作用:一是跨部门协作时。由于各部门都有自己的重点工作和业务侧重,所以各个部门对工作的理解很难一致,并且协作的工作容易被本部门的工作挤占而造成拖延。比如,市场部和生产部就包装改进问题的合作中就可用到,包装如何改动,尺寸、色值、字体、字号等等很多细节,如果单纯电话沟通会有很多歧义,写出工作单就很清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是中层管理者给执行者下达指令时,由于执行者的业务能力限制可能对该指令不能完全理解,也有可能中层管理者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而执行者又不敢仔细问,造成执行不利。

篇8:我在华为工作十年

从一个普通的公司职员, 到年薪千万的华为副总裁, 再到离开华为转战百度, 我的十年从业经历和经验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来说绝对可资借鉴, 我认为, 世界上本没有好工作, 下的功夫够了, 好工作自会找上门的。

总得说来, 我在华为的十年是懵懵懂懂过来的, 当初我好像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没有详细的规划, 只是想着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反思, 将来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加有规划、更加清晰一点。

一、“从小事做起, 学会吃亏, 与他人合作”。这是研究生毕业前最后一堂课, 电子电路的老师最后送给我们的几句话, 虽然我忘了这位老师的名字, 但这几句话却至今铭记。在华为的工作实践, 越发感受到这简单的几条道理的深刻。从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满足于做小事, 也不是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学会吃亏不是忍受吃亏, 是不斤斤计较于一时一地的是非得失, 是有勇气关键时候的放弃。

二、“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我们很多的成功, 来自于敢想, 敢做, 就像我第一次接到问题单, 根本不懂, 但敢去试, 敢去解决, 还真的解决了;就像我们做SPES, 即使没人、没技术、没积累, 还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 我们也敢做, 敢推行, 不盲目崇拜或畏惧权威, 也取得了成功。当然, 这不只是盲目的胆大, 心大还意味着积极地关注广大的外部世界, 开阔宽容的心胸接受种种新鲜事物。

三、“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这句话用来形容对IT人的要求, 最贴切不过了。真正的成功者和专家都是“最不怕学习”的人, 啥东西不懂, 拿过来学呗。我在华为觉得学到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 华为在冬天的时候没有天天强调困难, 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机会扭转全球竞争格局”并真的取得了成功, 如果没有这个冬天, 华为可能还要落后业界大腕更多年份;华为在被CISCO起诉时没有慌乱, 而是积极应对, 利用了这次起诉达到了花几亿美金可能达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 把几乎是灭顶之灾的境遇反而转化为成功的有利条件, 对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也对公司高层十分佩服。

四、勇于实践, 勇于犯错, 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难, 关键是要有行动, 特别是管理类的一些理论、方法、观念。空谈、空规划一点用处都没有, 不如实际把它做出来, 做出来后不断反思改进, 实实在在最有说服力。没有实践中的反复演练和反思, 即使是人人皆知的东西要做好都其实不容易。举个小例子, 比如做管理者要会倾听, 我想华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这一点, 但实际做的如何呢?华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断别人讲话?不急于下结论给定义?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够做到自然地引导对方表达?问问对方感受?确认自己明白对方?

五、要有方法、有套路, 对问题系统思考、对解决方案有战略性的设计。在前几年的工作中, 由于取得了一点成功, 技术上也有了一点研究, 就开始夜郎自大起来了, 后来公司花重金请来了大批顾问, 一开始对有些顾问还真不怎么感冒。后来几年公司规模越来越大、IT的复杂性越来越增加的情况下, 逐渐理解了很多。西方公司职业化的专家, 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论、有套路, 甚至于如何开一个会都有很多套路, 后来我对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兴趣, 自己总结出了不少套路并给部门的骨干培训和讨论。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 很多问题已经不能就事论事来研究和解决, 非常需要系统性的方法和战略性的眼光。对于一个组织的运作来讲, 制度和流程的设计尤其需要这一点。

六、独立思考, 不人云亦云。公司大了, 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业务的境地, 而看不到问题和危险。专家有过一个研究, 雪崩发生时, 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 很少有单个人的受害者, 原因很简单, 单个人在雪崩多发地会相当小心和警觉。但一个群体, 群体越大, 每个个体就会有一种虚幻的安全感和人云亦云的判断。因此我觉得在大的机构里, 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尤为重要。

七、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 多干实事。我曾经是个抱怨很多的愤青, 经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转变, 因为知道了抱怨是最无济于事的。世界上永远有不完美的事情, 永远有麻烦, 唯一的解决之道是面对它, 解决它。做实实在在的事情, 改变我们不满的现状, 改变我们不满的自己。实际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们自己一手搞出来的, 比如社会上很常见的是高级干部退下来了, 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凉, 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 原因很可能是他权位在手春风得意时不可一世、视他人如粪土造成的。

八、对职业负责、对目标负责, 对自己负责, 成功者往往自觉自律、信守承诺、心无旁骛。大企业肯定会有绩效考核、会有论功行赏、会有KPI、会有领导指示、甚至会有一点企业政治, 但如果我们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绩、片面追求KPI指标、片面追求权钱利益, 片面地对上负责、对别人负责, 而不对自己负责、不对自己的目标负责, 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责任心、热情和好奇心, 必将不能达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个企业如何能够成功营造一个环境, 让每个个体尽量发挥到最佳境界, 企业也会战无不胜。

九、多点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 看起来与工作不怎么相关, 其实太相关了。杰出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对美的境界的追求, 最伟大的科学发现, 往往蕴涵着秩序、简洁和美。缺乏一点审美的追求, 什么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择手段、凡事凑合, 一点都不“高雅”, 必将不能长久。

十、“大家好, 才是真的好”, 关注人, 帮助人, 真诚待人, 厚道做人。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由于媒体的作用, 过分渲染了人与人之间日益冷漠、诡诈的关系, 但实际的社会、社区可能真的不是那么回事, 起码我来华为之前, 对一个大企业中工作的人事关系开始还有点未知的恐惧, 但实际上在这个集体中的感觉几乎人人都能开放、真诚相待, 关系融洽和谐。所以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能够真诚对待他人, 在与他人互动中将心比心。当然, 工作中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实际上冲突也是没有必要去避免, 甚至很多冲突对组织来讲, 是大有益处的。就像夫妻吵一架后感情往往更好。只要我们掌握两大原则:一是对事不对人, 二是与人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冲突引导到对自己、对组织都有利的方向。

十一、开放和分享的态度, 在一个高科技公司工作, 如果报着保守和封闭的心态, 成长肯定会受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工作十年感想】相关文章:

汶川十年灾后感想06-24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感想05-27

楼长工作感想04-21

公司工作感想04-30

安全工作感想05-01

幼教工作感想05-05

支教工作感想05-31

幼师工作感想06-10

品质工作感想06-26

护理工作感想07-02

上一篇:庆祝劳动节的作文900字下一篇:助教老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