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满意度

2024-06-14

就业满意度(精选6篇)

篇1:就业满意度

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院团委特制定本调查表,以了解你对学院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我们将会根据广大同学的合理化建议来改进学院的就业工作,为同学们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感谢你的配合!

1、你对学院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2、你对学院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3、你对学院就业工作网站建设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4、你对学院招聘信息的收集与发布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5、你对学院组织的各类校园招聘活动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6、你对学院就业手续的办理是否满意?

A 满意

B 比较满意

C 基本满意

D 不满意

7、你对学院就业工作的建议

篇2:就业满意度

就业工作开展满意度网上调查问卷

1、系领导参与本专业、本班就业指导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2、辅导员组织就业指导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3、辅导员亲自组织学习《毕业生就业管理办法》,组织毕业生信息采集、填写辅导员推荐意见、协议书的发放填写情况:

A.全部亲自组织

B.偶尔亲自组织

C.没组织过,全部由班干部代劳

4、专业教师结合专业参与就业工作情况:

A.很多B.一般C.基本没有D.没有

5、对本系就业工作满意度综合评价:

A.很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E.很不满意

招生就业处

篇3:高职生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

研究方法

1. 调查设计。

调查量表采用卡诺模型, 将调查分成两部分, 调查学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对就业指导各个因素重要性的看法, 通过比较计算分析院校的强优项 (高重要性/高满意度项目) 和挑战项 (高重要性/低满意度项目) 。i找出学生认为重要的且真正影响他们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帮助高职院校找出提高学生满意度的切入点。从而为院校提供一种确定优先战略 (priorities) 的工具

2. 样本描述。

随机抽取苏州市高等职业院校四所:一所工科院校、一所文科院校、两所综合性院校。抽取一、二、三、四年级的班级各三个, 为保证真实性与有效性, 调查问卷以无记名方式进行。共计发放问卷563份, 剔除无效问卷, 最后回收有效问卷524份, 回收率为93%。其中男生246人, 女生278人。

3.调查工具。

满意度的测评指标主要参考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之相关内容, 因为它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根据文件提出的职业指导内容, 本研究把学生满意度测评指标 (因素) 分为三级, 一级因素为满意度总体水平, 二级因素相当于教育部职业指导工作意见中的内容体系指标;三级因素为内容体系中的观测点。

数据分析与讨论

1.描述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生对学校职业指导满意度较低, 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学生占76.4%, 只有2.3%的学生表示很满意, 7.8%的学生表示满意, 另有13.5%选择了“不确定”。

本研究中的人口学变量有三个:性别、专业、年级。调查结果显示, 性别差异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 男女学生的评价基本相同;不同专业的满意度水平亦无显著差异;而年级不同, 则满意度水平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的方差分析显示:一、二、三年级的满意度指标无显著差异, 而四年级的满意度与前三个年级差异显著 (sig=0.017, P<0.05) 。这表明, 功利色彩浓厚、“季节性快餐”式的就业指导已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2. 二级因素分析。

本调查的二级指标有三个:培养职业意识、提供就业援助、开展创业教育。方差分析显示: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满意度方面, 年级差异显著, 在培养职业意识、提供就业信息方面, 四个年级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各学校在培养职业意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学生已有较强的职业意识, 受到较多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 已形成对就业形势的初步看法, 且大多数学生对学校相关工作表示满意。但学生从学校获得的就业知识是零星的、松散的, 缺乏系统的自我探索与职业探索;在获得就业信息方面, 大部分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就业信息, 但信息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男生比女生更注重创业教育, 高年级比低年级更关注创业信息, 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 越来越多的学生渴望得到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获得相关信息。

3. 满意度观测点数据分析 (三级因素分析) 。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满意度较高的前五位因素是:了解就业形势 (36%)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30%) 、养成职业道德 (29%) 、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 (29%) 、掌握求职技能与方法 (23%) 。满意度较低的五位因素是: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50%) 、就业中的抗挫折能力 (48%) 、提供择业咨询 (45%) 、提供就业信息 (45%) 和创业咨询 (44%) 。这与一般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相吻合:高等职业院校往往把职业道德养成和就业形势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就业指导教学的重点则放在求职技能和对社会环境及企业介绍上, 因此学生对上述内容满意度较高。而大部分学校在就业指导的专业化、全程化、技能化和个性化指导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 就业指导具有本位性、工具性、理论性和季节性ii:就业指导人员行政色彩浓厚, 以经验或权力性影响力来指导学生;强调就业指导的功利性、实用性;重理论, 请实践;就业指导定位于毕业前的“应时之景”。

重要性满意度比较分析

学生满意度是一种隐性标准, 它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 是个体的一种内心体验, 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 只有不断地与感知质量进行对比, 学生内心的这种期望才会日渐明朗。与学生满意度相对应的是高职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 这是学校可以控制的标准。隐性标准通过学生与教师的沟通, 逐渐在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这种感知通过沟通渠道获得学校管理层的认可, 作为新内容写进教学与评价体系中, 变为显性标准iv。

摘要:满意度是衡量就业指导实施状况的重要参数, 可以从侧面反映相关工作的绩效与改进方向。本研究采用卡诺模型, 选取苏州市高职院学生为被试, 对学生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与分析, 研究学生认为重要且真正影响他们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以期为提高就业指导水准提供实证性依据和参考性支持。

关键词:就业指导,满意度,调查

参考文献

[1]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5

[2]专稿, 教育部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见[J]教育与职业2003.1

[3]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篇4:就业满意度

关键词:企业满意度;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每年都有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新闻报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国家高度重视的工作之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寻求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方法。其中,从企业满意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一、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就业压力大

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主要是由供需矛盾造成的。2003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是212万人,2014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是727万。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高校大学毕业生增长了3.5倍,每年几乎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在增长。虽然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但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仍然非常有限,不能满足每年众多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需求。每年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我国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不能满足大学毕业生的工作需求,这一根本性的供需矛盾,造成了大学生就压力大的现状。

2.就业质量不高

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是当今大学生就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因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每年都会有很多学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很多大学生都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不断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本来对这个工作不满意、不喜欢,但为了先就业,先养活自己,也会违背自己的本意去从事这个工作。

二、从企业满意度角度探讨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原因

1.企业用人的要求提高

创新人才是21世纪急需的人才,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看重的。企业希望聘用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这样的毕业生可以给企业带来活力,在企业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在竞争的时代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经历失败、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大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失败,顽强拼搏,身体心理素质必须过硬。企业录用毕业生时,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重要的录用标准。毕业生在学校学的都是基础理论知识,而企业需要的是基本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通过培训获得的,对专业知识进行岗位培训,把理论知识和实际岗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职业能力。所以,大学毕业生只要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才能更快地获得职业能力。用人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毕业生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是不会被聘用的。

2.人才高消费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企业设置的招聘岗位,根本不需要高学历人才,本科学生可以胜任,大专学生也可以胜任。但企业却要写出非硕士以上学历不要,这只是为了体现领导的意志,对知识进行了形式上的尊重,根本没有考虑岗位的实际需要。这种现象流行开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唯学历、唯文凭等不良风气。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些企业的用人机制是明显落后的。比如一些企业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体制不完善,招聘不到急需的优秀毕业生,即使招到了也无法把他们长期留住。比如一些私人企业和民营企业,通常会用高福利吸引人才,但是存在聘人随意、用人苛刻等弊端,没有良性的人才机制。

3.大学生自身素质和条件不高

大学生素质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大众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和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相比,这是大学大规模扩招的显著弊端。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过硬,外语水平较高,具有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心理素质好。而现在的大学生,局限在书本基础知识内,无论是动手能力还是运用理论的能力都比较差,在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是毕业生的重要弱点。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和条件不高,企业找不到满意的人才,这一矛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现状,从企业满意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产生的原因,以为之后大学生就业现状改善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42-46.

[2]徐惠红,施敏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4):44-48.

[3]刘奎颖,郄丽娜,黄春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及其与就业满意度关系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6):48-52.

作者简介:杨偲艺,1982年11月出生,女,汉族,重庆市垫江县,副主任科员,本科,研究方向:高职院校招生/就业。

篇5:大学生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们填写问卷,就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满意与否关系到社会经济、社会秩序、的发展,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的标尺之一,所以我们设计这份调查问卷,对我们益阳市大学生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进行调查,希望能给社会和学校做一些建议。除选择题外,您是用的评定量表是:(1)很不满意(2)不满意(3)一般(4)满意(5)很满意

请在括号内填写量表评价的分值。

例如:您怎么评价您的XXXX?(1)

性别:◎男◎女

(1)您对您这次就业总体评价()

(2)您认为专业对折业的影响程度()

(3)如果您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所学专业,有哪些因素可以使你留下来(选择题)()A福利待遇B人际关系C晋升与成功机会D就业压力E其他

(4)您这次工作的挑战性怎么样(选择题)()

A很小B一般C很大

(5)您对着次工作挑战度怎么评价()

(6)对您在这次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做一个中肯的评价()

(7)你喜欢您这次工作的培训吗()

(8)你对加班怎么看()

(9)如果支付您较高的加班费您会责备呢评价加班()

(10)您对您的工作环境满意吗()

(11)你会不会很在乎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设备()

(12)您对这次工作企业的管理制度满意吗(主要指考核制度)?()

(13)您的工资数量是什么情况(选择题)()

A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当时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

B与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当时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持平

C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和当时毕业生的平均工资水平

D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但高于当时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

E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但低于当时毕业生平均工资水平

(14)与同行业相比,你觉得这样的工资水平对您的胃口吗?()

(15)您对您企业的晋升机会怎么评价()

(16)而且您企业的晋升的公平合理性怎么样?()

(17)您对在这次工作中与其他部门或员工的交流怎么评价?()

(18)您对与领导的关系满意吗?()

(19)您与家人的关系处理还满意吗?()

(20)您对您工作中企业的企业文化怎么评价()

(21)对公司经营前景的满意度()

(22)对公司经营状况的满意度()

篇6:就业满意度

2010年11月15日,教育部专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10年11月19日,教育部召开了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提出了推进就业工作的八项措施,特别提出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优质服务年”活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毕业生就业服务质量和水平。2011年3月5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接受央视《小撒探会》采访时,特将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纳入到他的2011年幸福公式之中:2011+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分配公平+大学生找到理想工作=幸福。

在就业工作中,我们认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在实现充分就业的同时,更应该做到满意就业。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既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也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毕业生满意了,家长就会满意,用人单位和政府也会满意。

一、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内涵

就业满意度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也是反映高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就业满意度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初源于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塞情莫尔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他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满意度评估取决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感知产品质量的高低,并提出“消费者感知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感知与对产品的期望之间的差异程度。可以归纳为消费者满意度公式: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消费者的实际感知一消费者的期望。由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公式推断为:大学生就业的满意程度=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感知—大学生的就业期望。

二、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的原因

1、社会因素

201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毕业生就业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突出。从国内形势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化的进程,带来了整个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就业岗位集中在制造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更多。同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就业结构中能够大量吸纳就业的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发展迟缓、复苏缓慢,就业岗位的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在中长期内难以缓解。另外,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等单位的需求人数在不断减少。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机会,进而影响着就业的满意度。

2、学校因素

(1)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高校都片面地追求大而全。本来是学院的都想办成综合性的大学;没有硕士点、博士点的都努力申请硕士点、博士点;部分专业就业前景明显不好,却依然要招生,学生被录取时基本都是从服从志愿中录取来的;一些所谓热门的专业,大家都争着办,结果是该专业的毕业生短短几年后又供大于求。这些都会导致一些学生毕业时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2)片面追求就业率。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高度关注,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大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一把手”都在亲自抓。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出现了一些偏激行为,主要是功利化倾向严重,即将重视就业工作简单地认为就是抓就业率,就业率成为考核院系就业指导工作成效的最重要指标。为了提高就业率,有的院系逼迫毕业生一定要在毕业之前找到工作,甚至还有不让参加论文答辩、扣发毕业证书等现象。这种做法的结果虽然让学校的就业率提高了,但是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却不高。

(3)就业指导水平不高。大学生的就业过程是一个包括就业素质培养、就业目标确立和就业岗位选择在内的完整的、连续的过程。只注重求职指导,忽视对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忽略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是低层次的就业指导。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还具有就业目标多样化、就业方式多元化和就业指导需要个性化的特点,忽视这些特点,会导致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脱离大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强,难以取得实效,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满意度不高。

(4)就业指导的队伍不强。目前,很多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局限于就业政策的宣传、就业观念的教育、招聘会的组织、就业信息的发布以及求职技巧的辅导等。他们对大学生就业过程的规律性还不够了解,对大学生就业需要个性指导还不够重视,把就业工作简单地当成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因而在人员配备上人数明显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按照有关规定,每500名毕业生就应该配备一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很多高校都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另外,许多高校只是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或者四年级的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而担任讲课任务的主要是各个院系年轻的辅导员,他们没有接受过就业指导方面的专门培训,缺少指导的经验和水平,对提高就业满意度帮助不大。

3、个人因素

(1)就业信心不足。面对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这一现实,部分学生产生了“毕业即失业”的悲观心理。他们在找工作时盲目投简历,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心态,以先安顿为目标,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不少毕业生盲目地就业,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另一方面也导致频繁的“跳槽”现象,给用人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有的单位甚至不愿意要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2)角色定位不准。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也只是劳动大军中的普通一员,大学生只有认清形势,正视现实,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现实中一部分毕业生仍然不能正视现实,高看自己大学生的身份,把个人眼前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过于注重工资待遇、工作岗位、生活环境等条件。根据调查,70%的毕业生就业首选区域是东部沿海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4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23%的毕业生表示:即使就业有困难,也坚决不去乡镇或小城镇就业。这种心态很难让就业满意度达到理想的水平,既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难度,也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共存。

(3)就业能力不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能够实现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实现自我价值、满足社会需求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调查显示,有54.68%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教育模式陈旧,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不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大学生只会死读书,团结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欠缺,承受挫折能力较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还有盲从、攀比和依赖等心理。这些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直接导致大学生不容易满意就业。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途径

1、政府的角度

(1)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提高就业增长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政府应通过各种政策减轻他们的缴费,充分保护他们吸纳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政府要继续出台鼓励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基层就业、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优惠政策。加大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的力度,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渠道,让大学生有更多选择职业的余地,提高就业满意度。同时,政府要积极构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相互贯通和信息共享机制,打破地域限制,疏通大学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就业的渠道,营造有利于毕业生合理流动的宽松环境。此外,政府还应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前培训、举办免费招聘会以及简化各种人事关系办理的手续。

2、学校的角度

(1)构建高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高校都要立足校情,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准确判断和预测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就业趋势,要紧紧围绕国家和本地“十二五”规划要求,特别是适应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新要求,提早谋划和部署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所需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工作。据此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

(2)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导向,不能片面追求就业率,更不能将就业协议与毕业证书、论文答辩等挂钩逼学生去就业。高校要进一步加大就业指导信息化建设的力度,积极发挥教育部就业信息系统的电子政务功能,充分利用QQ、飞信等交流与信息发布平台,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学校要加强与地方人才市场、就业基地、实习基地、职业中介等单位的联系,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并及时将就业信息发布给毕业生,同时还要组织好就业招聘会。院系还应建立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帮助服务。通过职业发展测评等工具,对性格内向、心理自卑等学生重点培训,加强个性化指导。对家庭贫困、身体残疾、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群体优先向学校的就业基地、实习基地等长期合作的单位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3)提供高水平的就业指导。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该是以职业发展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它包括对“学生兴趣、性格、能力的素质测试,根据人职匹配理论,帮助学生选择职业发展方向,并帮助学生选择相关专业与课程,安排与职业发展方向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所以各高校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培训、职业测评、职业技能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的知识和服务融合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建立就业咨询室,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实行分类、分阶段指导,帮助毕业生正确的认知自我、认知职业,提升就业指导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就业满意度。

(4)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近些年来,大学生择业日趋复杂,择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日渐增多,迫切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就业指导。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的难度、广度、深度和细致程度都大大提高。高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尽快配齐、配强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拓宽就业指导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同时,高校还应推进就业指导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此外,高校还应聘请校外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为学校兼职就业指导教师,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力量。

3、大学生自身的角度

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提高不仅仅要通过外界的努力,更主要的是大学生自己要树立信心,转变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1)树立信心,抓住就业机会。教育部提出201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以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体系为支撑,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重点,力争保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人数进一步增长。”并且明确要求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高校的“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抓紧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目标责任。所以大学生应该对就业充满信心,树立主动竞争、服务中西部、服务基层、自主创业、多渠道就业的意识,积极面对就业形势,充分利用国家各种优惠政策营造的良好就业环境,抓住各种就业机会,努力让自己满意就业。

(2)转变观念,制定合理的就业目标。面对当前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克服各种压力带来的急于求成、悲观畏难、消极等待的心态,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社会的需求,树立“先锻炼,后发展”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智地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深入基层,扎根基层,通过实践锻炼,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真正达到满意就业。

上一篇:护蛋成功的作文500字下一篇:心系祖国爱我家乡七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