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散文诗

2024-06-18

冬天散文诗(共11篇)

篇1:冬天散文诗

冬日,无雪。

一些雪的记忆沉在时光里,远远望去,旧色而模糊。

远处,山没有雪,山是沉静的;

近处,树也没有雪,树是漠然的。

雪究竟藏到哪里?

远处没有,近处没有;天上没有,地上也没有。爱诗的人,也没有放在诗里。

有风,也有一些失落的叶子。

无雪的冬季,洁净已经离开了天空。

一切布满了尘埃。

山是如此,树也是如此,天也是如此

文字被泥土深深地掩埋,

大街小巷中,衣着光鲜的人开心不已。

仍旧写诗。

以为是一旧世的女子,着浅色碎花的衣衫,轻声,细步。

在桃园里,把绯红的`花瓣排列成行;在梨树下,任白色的影子斑驳成诗。

在幻影里写诗。

美好,却不真实。

安静的感觉真好。

在一个有风的午后,或一个无星的夜晚,燃一枝沉香,让自己安静下来。

影子安静下来,诗也安静下来。

随心活着。

翻着自己喜欢的书,写着自己喜欢的诗。

开心,或不开心。影子是,诗也是。

仿佛隔着尘世。情也好,梦也好,都在心印的墨香里。

篇2:冬天散文诗

雪就要来了。

雪要成为这一年最大的包裹,雪要加重我心头的冰层,冻住山河。

立冬了。

这些没有尽头的章节就要被僵硬断开。

更僵硬的是以下的事情:

在冥冥中,如果你听到石头门在响,如果你及时推开我这些呓语上的黄梁,就会看到,有一枚更薄更小的落枫,像一只无处可去的小猫——蜷着的一生,深深地被今年的冬天,埋在你的名字下。

所说的的落枫,就是我啊。

篇3:冬天散文诗

●初读课文, 想象课文描述的景致之美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应该是让学想象到“美景”。《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以优美文字刻画优美景致的杰作, 文字和美丽景致之间需要用学生的“想象”来沟通, 只有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学生才能在初读课文时快速还原出文字所描绘的景致之美。

为了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

阅读任务一:请同学们先读课文, 然后在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精彩的写景文字, 并且说明这些文字为什么会让你感觉精彩。

学生带着阅读任务初读课文, 就不会为了读课文而读课文, 而会在读的时候添加上想象力, 通过“想象”, 依次还原出课文所描述的景致之美。

比如我在教学此文的第一个环节, 让学生带着前面布置的“阅读任务”读完了课文之后, 然后开始检查这一环节的“阅读成果”, 学生的发言真是各有精彩———

生1:我很喜欢“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 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 在热带的地方, 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 在北中国的冬天, 而能有温晴的天气,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段情景描写, 短短几句话, 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了冬天里济南的阳光是那么充足, 那么温暖, 这样的阳光太吸引人了, 真想到济南去享受一下冬天里的“日光浴”。

学生透过想象, 立即被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所吸引, 阳光之美, 虽未亲历, 却胜似在眼前, 照得人心暖洋洋, 美洋洋。

生2:我非常喜欢这段景致描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大家都看过雪景, 但我们眼中的雪后之景远远不如作者笔下描绘的雪后景致漂亮, 读这段文字, 我似乎感觉到雪后的济南已经不是平凡之地, 而大有“人间仙境”的意味, 真是美妙绝伦, 如梦如幻。

学生透过想象如看到了“人间仙境”, 这样的表述是因为切准了文字“绝美”的脉搏。

在初读课文时, 注意启动学生的想象力, 则会在学生面前栩栩如生地展现一幅又一幅的美丽景致。依靠想象还原出的“美景”, 课文想让学生不喜欢都难。

●精吟细颂, 感悟课文包含的写作之美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整体美的课文, 还是一篇充满着“细节美”的课文———细节里处处体现着写作的技巧之美。所以在第二个环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精吟细颂”, 通过更加细致的阅读体验, 感悟课文中的文字技巧之美。通过感悟文字应用的技巧之美, 学生可获得写作方法的启迪, 进一步通过“美文”的感悟而获得驾驭文字的技巧, 使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为了让学生有“精吟细颂”的阅读过程,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出要求。

阅读任务二:认真阅读, 画出你觉得结构优美的句子, 或是表达方法独特的字词, 并且说明这样的句子或是字词为什么会让你感觉优美独特。

学生带着新布置下的“阅读任务”开始了“精吟细颂”, 他们在感悟, 在对比, 在斟酌, 一个个优美的句子被画出来, 一个个独特的字词被挑选出来, 对这些句子和字词的评述其实是一个“文学鉴赏”的过程, 等于悄悄增加学生的“文学批评”功力。

比如有的学生在“精吟细颂”结束之后, 给出这样的鉴赏结论:

生3:我在品味文字的时候, 感觉有这样两处字词让我心动。一处是“不忍得”, 另一处是一个“卧”字。“不忍得”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水人格化, 让原来没有生气的水变得有了灵性, 有了生机, 有了情感。“不忍得”还衬托出难能可贵的“水藻之绿”, 让冬天里的境画更富可亲可爱的美丽。作者说山坡上有小村庄用了一个“卧”字, 同样是用了拟人手法将景致人格化, 刻画了山、村、雪的内涵神态, 透射出安和平静的氛围, 这对于“美”来说是一种不着痕迹却深入人心的渲染。

生4:老师, 下面这段文字挺有意思“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 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为什么这么说呢?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 把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表达得更加突出形象, 把小山比作母亲, 温暖慈善, 生动而巧妙体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

学生通过精吟细颂, 把《济南的冬天》中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比喻”和“拟人”分别挖掘出来, 假以讨论和交流, 他们便知“比喻”和“拟人”在写作应用上的妙处和益处, 自然会将这种修辞手法潜移于心, 然后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施用于文, 从而有效提升作文能力。

●心灵交汇, 领会课文深藏的情怀之美

《济南的冬天》不仅仅是一篇绘景美的课文, 也不仅仅是一篇写作技巧美的课文, 更是一篇饱含情怀美的课文。如果教学只重视了“想象美景”“感悟写法”两个方面, 而忽视了对情怀美的升华, 则是“捡了芝麻丢西瓜”的教学遗憾。

作者老舍是个性情之人, 是个有情怀的作家, 他总是将自己的情怀蕴涵于看似闲适的文字之中, 等着心有灵犀的人与之同感或爱或恨、或悲或凄的情怀。如果教学《济南的冬天》放弃情怀之美的沉淀与升华, 那么教学功力将尽显单薄与不足。

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得有情怀的升华呢?这需要在第三个阅读环节中给学生布置下新任务。

阅读任务三:反复阅读, 将课文的“情感”浸于心中, 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 领会课文中蕴藏着怎样的情怀?

这其实是提供机会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交流, 从而产生主动审美的动机。有学生经过与文本的“心灵交汇”, 领会到了这样的情怀之美: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精雕细琢, 把对济南的一往情深融入笔尖, 溢于言表, 让我感到至真至纯的“乡土之爱”,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伟人邓小平的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是政治家, 所以他用直抒胸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而老舍是文学家, 则用细腻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 不一样的表达方式, 却是同样的感人至深, 因为充满“乡土之爱”情怀, 总会在无意间开启我们的情感闸门。

还有学生从课文中升华出作者的另一种情怀之美:读《济南的冬天》总会被一种娓娓叙谈的真情所感动。比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这样的文字尽显语意恳切。再比如“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完全是循循善诱, 不含强加于人的语势。还有“对, 这就是张小水墨画, 也许是唐代的名家画的吧”。似是思索, 又似是猜测, 其实是与读者平等的商讨。通篇文章总是娓娓而语, 情恳辞切, 像是在听一位慈善的老者讲故事, 听着听着, 就被作者的慈与爱打动了。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阅读教学, 《济南的冬天》会给学生带来三个方面的收获:诗化的意境、写作的技巧, 审美的情怀, 此之谓阅读教学的“大收获”。

篇4:冬天散文诗

一、利用音乐图片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欣赏景物

课堂导入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让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兴趣去听课时,那么老师在上课时也会更加有激情。所以,在进行语文课堂导入时,我们就得运用情景教学法,将学生快速带入到课文情景中去。

《济南的冬天》重点写的是济南冬天的景物,那里的冬景美丽如画,美丽的景物往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所以,在导入本堂课时,老师则可以利用音乐和一些与济南冬天相关的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在音乐的陪伴下欣赏济南冬天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济南的冬天。待学生欣赏完图片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简单地描绘一下济南冬天的特点,这样老师才能知道学生的想法,检验学生观察图片的认真程度。

通过音乐与图片的情景导入法,可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济南冬天的美丽,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那种美,这样就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运用这种方式导入课堂,可以让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更加容易了。

二、情景朗读,感受文字之美

散文在语言上具有独特的美,当我们慢慢去品味那些文字时,我们也会发现散文的文字具有很大的能量,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所以,在我们进行教学时,我们应该让学生进入到散文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大声地朗读散文,让他们学会欣赏散文独特的美丽。

《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运用情景教学法,那么学生会更加容易地感受这篇文章的美丽。所以,在我们进行这篇散文的教学时,首先可以让学生轻轻闭着自己的眼睛,静静地听一下课文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文章的语言美。待学生听完课文录音后,老师可以放一段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陪伴下轻轻地朗读这篇散文,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的语言美。朗读的最后阶段是让学生根据课堂导入时所放映的图片进行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大声地朗读这篇散文。

情景朗读课文,可以将学生带到济南的冬天,让他们根据文字的美丽来感受景物的美丽,这样学生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才会更加有感情。所以,情景朗读课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很大的作用。

三、情景式的文本解读,提高课堂质量

解读文本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段的重点,老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文章所传达出的美丽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如果老师在解读文本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方法,那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当我们进行文本解读时,可以运用情景教学,首先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景当中去,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会更加灵活。

比如,当我们讲到《济南的冬天》中的山水这一部分时,那么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展示法。其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第一步:老师展示一幅“阳光下的山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一幅图片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一幅图片复述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当学生复述完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后,老师可以提问,如:“济南阳光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在观察完图片后也会很容易地回答出问题。

第二步:老师再次展示“济南薄雪后山景图”,当学生看完图片后,老师再次让学生根据图片复述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接下来,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济南下雪后小山有什么特点?”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很快地了解到济南小雪后小山的特点。

第三步:老师依次展示“城外远望山景图、冒着热气的绿水图”,让学生先欣赏图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最后再次向学生提问。

篇5:冬天散文诗欣赏

笔尖上的冬天被梦幻涨痛了飞翔的翅膀,沸腾了坚硬的冰川,那是雪花的力量,让炉火摇曳温暖。

那笔尖,刷刷地行走,行走在冬天的每一个日子。摇响了火山的节奏,烈焰里,惊现上帝眼里的蓝。我听见了雪花嘴里猩红的语言,那是上帝在天堂铺下鲜花和荆刺,为我的笔尖踩平人间的道路。

笔尖下,冰底的鱼等待着春的风景,丛林里猛兽吞噬俗世的预言,天堂失火了。

我的笔尖,虚怀若谷,在万籁寂静时,行走冬的肃杀,孕育着春暖花开的传说。

笔尖上冬天,浓浓淡淡,苍苍茫茫,一任挥洒。形似长枝古戟的笔尖,那一身的龙鳞,展示风雪的暴躁,也展示着龙的传人的朗阔,等待冰雪消融的一刻。

你在与寒冷低声细语吗?枯直的树干,为何飘着荷花的 清香?

翰墨重彩,一个鲜活的冬天,点燃了独特的火焰,那只飞在火里的鸟儿,轻巧地留满一纸的墨香。谁的笔尖,把花的种子播撒在布满枯黄草杆的原野?

哦,我的笔尖,在风雪中,携着云烟,携着清泉,携着万仞山峰,携着晨钟暮鼓,携着日月的沧桑,飞翔!飞翔!朝着灵魂家园的方向。

笔尖上的冬天,挂着一瓣春花似的笑靥。带给我心灵一种无言的巨大的喜悦,那本仙子一样书,在爱情的眸子中舞蹈文字的魅力。我曾迷茫的心,在你沁凉而智慧的胸怀里绮丽起来,在缓缓的琴韵中,流向花荫,流向簇拥的丛林,流向巍峨的山冈,流向远方。

踏着岁月,行走!

哦,冬天的原野白得就像一张纸,一任我的笔尖纵横驰骋,蘸着太阳的血浆,破解着冬季的语言。我的文字就像雪花一样,飞舞成蝴蝶的情思!布满了流岚一样的稿纸,一任读者评判。

篇6:冬天散文诗欣赏

纪念风起时,就在这夜晚。

云在掉泪、雾在披孝、太阳在默哀,大地贴上风的“讣告”,风死了?

太阳抬了抬头,笑脸迎春,也许是被爆竹惊醒的缘故。

在寒冷与阳光的角逐中,阳光是赢家,长衫也解开扣子豁着胸膛,连同口罩也挂在一侧的耳朵上,装饰高雅。

冬天忙着酝酿一场雪,等待好久不见的风。

雪知道,只有北风的参与是最严厉的冬天,才能够压倒阳光所有的温度。

雪失望了,爬在南山阴凉下,一块一条,像抛弃在山野祭奠过风的孝衫,流着孤独无助的泪。

在这个季节,风死了我还活着,没有丝毫悲伤,因为我怕戴上绒帽、穿上暖鞋、一身臃肿成大熊猫。

风是每一个季节的色彩,包括冬的白色、秋的红色、夏的绿色和春的黄色。

什么时候冷或热或不冷不热,只有风知道。

那么,雪、雨、雷、霜都不知道,他们只是每一个季节的画笔。

很多时侯,风都保守秘密,用感情调节季节和温度,善于察言观色把握火候而已。

篇7:赞美冬天的散文诗

似有一双宽厚的手掌

逐一抚摸大地的伤痕

荆棘和泥泞消融,雪后蔚蓝如洗

寒冷换上微笑的妆容,心在开花

诗句在午后最芬芳,如茶

沐浴这温暖,会想起

歌唱的鸟儿,死去的秋虫

以及更生的爱情力量

有些东西从脚底升起

化为绚丽的雾霭

笼着城市,雪原,高山

收割后的庄稼,甜蜜地打着盹

让祝福飞遍天涯

雪莲开在冰山,阳光俯瞰大地

季节匆忙的阴影,掠过岁月的脸

纵然鲜花败落,落叶翻飞

冬日的这一章,苍凉的页面

篇8:走过冬天,感悟冬天

冬天, 是一个幽静安宁的季节;冬天,是一个孕育生命和希望的季节。冬天,浓缩了一春一夏的欢乐与热情;冬天,深藏着春夏秋冬的真情实意。冬天,给人以优雅,以恬静,让人感悟到它既圣洁又亲切。走进冬天的怀抱,需要有与寒风暴雪搏斗的勇气和信心。冬天没有百花争艳的烂漫,也没有莺歌燕舞的活泼,面对冬天,需要勇往直前,不懈搏击!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

冬季小语

○林 发

假如春季是大地的再生,那么凋零的冬季不正是一种孕育吗?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由明媚清纯的春进入活力迸发而理想高燃的夏,然后转入恬美成熟的秋,进入沉思厚重的冬,极像走完了人生的一个历程,正期待另一个新的超越,正企望另一次新的突破,再展开另一种生命的新境界——期待另一个生命春天的来临。生命就是需要不断地超越,也需要不断地突破,才不致枯竭。

冬季真是属于沉思而非凋零的季节。田野上,成熟的稻子已收割,田野裸露自己的胸膛,没有稻穗摇曳,更没有群蛙齐鸣,往昔有着青春绚丽,如今倒像进入禅境。这时农人正忙着堆肥,成车成车地堆肥,肥沃着贫瘠的土地。在冬季,泥土正吸收着新的养分,当明春来临,犁耙翻松的新土才会又一次洋溢无限的生机。我们所熟知的自然界,有些动物正在冬眠,冬眠并非死亡,而是一种生命的蜕变;有些树木花草也褪尽了红花绿叶,但那不是枯死,明春嫩绿的新芽,将展开一个新的绚丽的梦境。

而守候一季的寒冬,你心里孕育着什么?正想作何种突破?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而放弃了沉思。所以,生命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往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地奋斗,高燃理想的赤子之心,来印证我们生命真正的存在。这样我们便需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生命里开了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纯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孕育,人生是一条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在这冬季,原不是告退的季节,守候一季寒冬,孕育明媚的春天。诗人意味深长地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冬季,让沉思丰盈你的生命,也孕育更新你的疲惫或已充满创伤的心灵,来孕育一个崭新的春天。冬季原来是沉思的孕育的季节啊!

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

(选自《文汇读书周报》)

【赏析】

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认为春季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春季是大地的再生”。而万物通过冬季新陈代谢,迎来生命的春天,所以“冬季正是一种孕育”。文章从“时序更迭,四季循环”的角度先对春、夏及秋进行阐释,然后联系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感悟,提出人生要不断地工作,要不断地沉思,也要不断地跋涉。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取得成功。

【思考题】

1. 在文中,作者认为生命贫瘠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在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分别引用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和运用短句“别放弃,别叹气,别忘了冬季是沉思孕育的季节”,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屋,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率,风从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得厉害的时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晚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的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松涛如吼,霜月当窗,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现在白马湖到处都是树木了,当时尚一株树木都未种,月亮与太阳都是整个儿的。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在太阳好的时候,只要不刮风,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像夏天的晚饭一样。日光晒到哪里,就把椅凳移到哪里,忽然寒风来了,只好逃难似的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急急把门关上。在平常的日子,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候,半夜即息。至于大风寒,那是整日夜狂吼,要二三日才止的。最严寒的几天,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汀,山色冻得发紫而黯,湖波泛深蓝色。

下雪原是我所不憎厌的,下雪的日子,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远山积雪,足供半个月的观看,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可是究竟是南方,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我在那里日常所领略的冬的情味,几乎都从风来。白马湖之所以多风,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那里环湖原都是山,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白马湖的山水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风的多和大,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是知道的。风在冬季的感觉中,自古占有重要的因素,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现在,一家就居上海多日了,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的时候,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选自《现代散文精选》

【赏析】

本文写出了白马湖冬天的风之多之大之猛,感觉白马湖“与别的地方不同”而尤其特别。这也反映了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深沉、幽远的情思。文章写“风”以显“冬”的情景和心境,都是用舒缓的笔调来表现的,简洁明畅。平实、朴素的语言蕴含着不平静的思绪,激起波澜,荡漾于读者心中。

【思考题】

1. 风一年四季都有,作者写“白马湖之冬”为什么集中描写白马湖冬天的风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是怎样面对白马湖咆哮肆虐的狂风的?请你在文中找出这部分的内容,并体会一下这些内容能反映出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坊溪的冬天

○郭 风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山上的松树林,还是青翠的。山上的竹林子,还是碧绿的。天是蓝的。立冬节以来,一直出好太阳。日光是金色的。

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蒲公英,他们带着白绒毛的种子,在风中飘,在风中飞扬。蒲公英在向秋天告别么?

冬天一天比一天走近来了。松坊溪岸边一丛一丛的雏菊,她们还在开放蓝色的花。而山上的枫树,在前些日子里,满树全是花般的红叶,全是火焰般在燃烧的红叶,忽地全都飘落了。

看啊,看啊,在高大的枫树上,在枫树赤裸的高枝间,挂着好多带刺的褐色果实。在枫树和枫树的中间,看啊,看啊,还有几棵高大的树,在赤裸的高枝间,挂着那么多的橙色果实,那么多小红灯般的果实,这是山上的野柿成熟了。

我忽地想到,这是枫树、野柿树携带满枝的果实,在迎接冬的到来。

下雪了。

雪降落在松坊村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

雪降落下来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雪降落在松坊溪上了。像芦花一般的雪,降落在溪中的大溪石上和小溪石上。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了;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

雪降落在松坊溪的石桥上了。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飞起来的种子般的雪,纷纷落在石桥上。桥上都覆盖着白雪了: 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又下了一场冬雪,早晨,雪止了。村子的屋顶上,稻草垛和篱笆上,拖拉机站的木棚上,都披着白雪。

山上的松树林和竹林子,都披着白雪。那高高的枫树和野柿树,他们的树干、树枝上都披着白雪。

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从石桥上走过时,我停住了。我听见桥下的溪水,正在淙淙地流着。我看见溪中照耀着远山的雪影,照耀着石桥和溪石的雪影,我看见溪中有一个水中的、发亮的白雪世界。

当我要从桥上走开时,我看见桥下溪中的白雪世界间,有一群彩色的溪鱼(溪鱼:一种彩色的小型鱼,俗称桃花鱼,学名马口鱼。这种鱼形体较长,喜欢在山涧急流中生活。),接着又有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桥洞,正在游来游去。

忽地,我看见那成群游行的彩色溪鱼,一下子都散开了,向溪石的洞隙间游去,都看不见了。

忽地,彩色的溪鱼又都游出来了,又集合起来,我又看见一群又一群彩色的溪鱼,穿过一个照耀在溪水中间的、明亮的白雪世界,向前游过去了。

(选自《郭风散文选》)

【赏析】

本文是一篇文情并茂的散文。文章从松坊溪的冬天临近时、雪落时和雪止后的景象三方面为我们展现了松坊溪冬天那美丽动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山村、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构思巧妙,意境奇异,给读者描绘了一幅神奇的冬日雪景图,让人遐想万千。

【思考题】

1. 文章的题目是“松坊溪的冬天”,而作者在开篇却用了很多的笔墨来写松坊溪平时的景色,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的,因为这期间,有的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出纱衫来着;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多也只好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觉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说起了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与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决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Spaziergang”一字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这一点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地方,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譬如说十九世纪的那位乡土诗人洛在格(Peter Rosegger,1843~1918)罢,他用这一个“散步”做题目的文章尤其写得多,而所写的情形,却又是大半可以拿到中国江浙的山区地方来适用的。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了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点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是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作旱冬,对于麦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得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闲步逍遥的机会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国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选自《郁达夫文集》)

【赏析】

本文作者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江南的冬天。江南冬景的悠闲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思考题】

1.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策略。读完全文,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冬季小语》

1. 放弃了工作,放弃了沉思。

2. (1)说明春天由冬季孕育而生,增强了说服力。

(2)强调了冬季既是孕育万物的季节,又是人生沉思的季节。

《白马湖之冬》

1. 白马湖处于江南,江南的冬天不应太寒冷,但那里冬天的风具有特定的地方气候特征,给作者留下很深的印象。

2. “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的诗趣,常独自拨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邈的遐想。”表现了作者在狂风肆虐的阴冷环境中,从容自若、泰然处之的生活态度。

《松坊溪的冬天》

1. 这是为了和冬天的景色互相映衬,互相比较,使冬天的景色更丰富、更充实、更富有变化。

2. 示例:(1)像棉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的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这一句运用“像……像……像……”三个比喻句,写出了雪花在空中飞舞时的多种姿态以及大、轻、柔、洁白的特点。

(2)那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了;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像溪中生出好多白色的大蘑菇了。

这里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溪石描绘得栩栩如生。

(3)远山披着白雪。石桥披着白雪。溪石披着白雪。

作者用三个“披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世界。

《江南的冬景》

1. 作者把江南的冬天与北国的冬天进行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了北国所没有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对江南冬天与秋天、江南冬景与北方夏夜进行比较,强化了江南冬天所具有的“明朗的情调”;把江南的冬天与闽粤的冬天作比较,将作者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将江南散步与德国的寒郊散步进行比较,突出了在江南冬景中散步的快活、闲适及逍遥之感。

篇9:冬天的散文诗加赏析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唐】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译文

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纷纷的雪花片片如大手。

笑死了陶渊明,就因为你不饮杯中酒。

你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辜负了戴的头巾,我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诗词赏析

酒,历来是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诗人尤甚,李白更是以“斗酒诗百篇”名扬天下,他常以甘醇可口的美酒为寄托,做了大量的反映心理情绪的诗。

这首《嘲王历阳不肯饮酒》便是。

历阳,唐代郡县,治今安徽省和县历阳镇,因“县南有历水”而得名。当时李白访问历阳县,正值大雪纷飞,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李白席间频频举杯,赞赏历阳山美、水美、酒美,可惜就是人不“美”——没有人陪他喝酒。

于是席中赋诗《嘲王历阳不肯饮酒》,豪情万丈,景象怡人。

从此诗可以看出李白的心中的偶像是五柳先生陶渊明。他嘲笑王历阳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是喝酒不痛快,徒有虚名。“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译文:

江南的十月天气很好,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

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

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

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篇10:散文诗《冬天》11说课稿

一、说活动设计思路:

散文诗《冬天》,它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材.这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作品.它语言优美、凝练,结构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意境优美,它的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可以很好地为幼儿所接受。诗中将冬天的情境作了巧妙的比喻和契合的联想,显得具体而又形象。你看,大地一片白茫茫,好似穿上银色的衣裳,虫儿惧怕冬天的严寒,躲在洞里睡觉,只有勇敢的老松树,还是那样碧绿健壮。腊梅花挺立在寒风中,散发出阵阵芳香。„„这都和幼儿的生活,幼儿的想象紧紧相扣。我想,一首好的诗歌,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发展语言,启迪智力,而且还可以给幼儿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因此,我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

活动的趣味性对于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我利用PPT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突出“冬天”的鲜明特征,让幼儿在优美的意境中学习散文、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美。整个活动的设计,让幼儿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营造了幼儿愿意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活动氛围。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目标应注重全面性和综合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根据儿歌的特点和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活动目标:

认知

1、学习并理解散文内容,进一步感知冬天的季节特征。情感

2、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及意境美。

能力

3、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汇、句子,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并理解散文内容,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汇、句子。活动难点:活动中感受散文所表现的优美意境。

分析:活动中,我利用欣赏PPT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了冬天的情境,在情境中,学习、理解散文内容,让幼儿不知不觉地感受散文的美,调动了幼儿已知经验,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散文。

四、说活动教法: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视、听、说结合法、直观法、谈话法、提问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视、听、说结合法:采用了视听讲结合法是因为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我将整个散文制作成了PPT,并通过课件的演示,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听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声音结合音乐,用丰富的情感表现吸引幼儿,充分刺激幼儿的听觉感官。讲就是幼儿通过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地猜测、想象,积极的思考。

谈话法、提问法:采用谈话法、提问法是因为大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大胆地猜测、想象,积极的思考,大胆说话。

情境教学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是因为散文诗所要表现的意境美难以理解和体会,所以在活动中创设情境非常重要。在这样一种情景氛围中,调动幼儿听、看、想、说多种功能的活动,能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五、说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我运用了PPT来帮助幼儿理解、学习散文。

2、在欣赏散文的过程中我插入了一段背景音乐帮助幼儿感受散文的优美。经验准备:

1、幼儿对冬天动植物的变化已有一定的了解。

2、学习过散文诗《四季的礼物》 说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谈话引出主题

根据幼儿对冬天的了解,提出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那冬天是什么样的?(对于这种生活经验比较强的问题,我可以请一些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的幼儿来回答。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了谈话法,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用语言描述出来,了解幼儿对冬天的相关经验有多少。还为顺利过渡到下一环节作铺垫。)

2、基本部分:在情境中学习散文,此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主心骨,重在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所表现的美,在这一部分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结合幼儿已学过的散文《四季的礼物》提问:今天冬爷爷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冬天的画”,请小朋友猜猜看冬爷爷带来的画里有什么?

2、通过观看PPT欣赏冬爷爷为大家带来的“冬天的画”。提问:冬爷爷带来的画里到底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点击PPT依次出现白茫茫的大地、躲在洞里睡觉的虫儿、老松树、腊梅花、堆雪人、打雪仗的孩子们。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出散文中部分内容——雪花纷纷地飘、大地一片白茫茫,好似穿上银色的衣裳,虫儿惧怕冬天的严寒,躲在洞里睡觉,只有勇敢的老松树,还是那样碧绿健壮。腊梅花挺立在寒风中,散发出阵阵芳香。快乐的孩子们,不怕寒风吹,不怕雪花飘,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打雪仗,打来打去真热闹。整个过程幼儿边看别听,视听结合。这一环节是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主要内容。对散文诗有个印象。)

3、完整欣赏散文

师:我们一起再一次听着音乐完整地欣赏冬爷爷带来的画吧!(这一环节我利用PPT和音乐再次把幼儿带入了这个优美的情境中,让幼儿在音乐的引领下完整的欣赏了整片散文。)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小朋友说一说你觉得散文中哪一句最美?为什么?(这一过程教师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这种做法改变了由教师确定词语学习范围的做法.让幼儿按个体经验和需要学习。培养了幼儿的主动性。从而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汇和句子。)

2、散文中虫儿是怎样过冬的?

3、散文中都有谁很勇敢?不怕寒冷?

4、小朋友,你们怕寒冷吗?我们怎样做才会不怕冷呢?

(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虽然冬天很寒冷,但是我们都要做勇敢的孩子,只要我们多做运动、多锻炼,就不怕冷了。)

2、结束部分

那也我们也一起体听着音乐来运动、锻炼一下吧!(激发幼儿要多做运动、多锻炼做不怕冷的孩子的欲望。)

六、活动反思

散文诗《冬天》语言优美,用词简练且富有童趣,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而且还蕴涵着很多自然特征的知识。散文中以孩子的角度来诠释冬天,理解冬天的特征,感受冬天别样的快乐。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我利用PPT创设了优美的意境,突出“冬天”的鲜明特征,让幼儿在优美的意境境中,学习散文,理解散文、感受散文的美。整个活动的设计,让幼儿有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觉。营造了幼儿愿意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活动氛围。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我改变了以往单一模式的教学,让幼儿在情境游戏中学习散文,我结合幼儿学过的散文《四季的礼物》中冬爷爷送给大家的礼物贯穿整个环节,幼儿都能根据已有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得到了有益的发展,学得快乐。在这一过程中较快的就将散文内容熟悉的记忆下来。而且通过此环节,让幼儿知道,虽然冬天很寒冷,但是我们都要做勇敢的孩子,只要我们多做运动、多锻炼,就不怕冷了。

篇11:对冬天说的散文诗

我提着笔奔跑,一路走走停停的悲喜。

春天就在前方。而小寒时节有风雪,雾霾,有孤独和温暖。

我要感谢健美的身体和灵魂,还可以游刃有余地码字、舞墨、游泳、汗蒸……

与每一个白昼黑夜说悄悄话,与每一个亲人朋友解读善良包容。

一个人在知风斋发现落花的南山,也有不可预见的……

冬天落叶已经巻曲躬身,好像一把冷傲的刀子,疼着怪过西风,泪花肆无忌惮。

我一直跋涉在夜色中,窥视内心。

我想斩尽杀绝所有不速之客,麻木的高脚杯,沸腾的唇。

还有生活劈来的刀子。白萝美(我生活中的三个闺蜜)支撑了我淤积的纠结,孤独,萧瑟。

我爱奔跑的羚羊,奔腾的河流,苍郁的`树木,中年里一颗孩子的心。

爱着隐居的斗室,跳动的火焰,春天即将迎接新的一年,我想做这一年春天的一枚种子。

犁开我鬓角悄悄斑白的发丝,开始以纯粹简单为贵。

我安静的江河有一枚枚松针陪伴,在纸张上裁剪墨色春秋。

我想在春天与迂回告别,遇见新芽,新芽若我。

与一颗大树高调倾心,将所有的苦水灌溉大地,把盐巴的咸修复到尽善尽美。

只有黑夜懂得,在春天,欣欣然的旧貌换新颜,我重生的阿佛洛狄忒美神。

让身体随心所欲,让心干净舞蹈,走过冰雪的冬。

上一篇:护理不良事件定义下一篇:老师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