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

2024-06-12

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精选8篇)

篇1: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

充分暴露数学思维过程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指导原则,简称为过程佳原则。过程性原则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

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捉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因此,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教学设计就是问题设计。教学设计中的好问题,首先要是一个“初始问题”。所谓初始问题,就是那些可以导致数学知识(概念、定理、法则、方法甚至思想、观念)产生的问题。初始问题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决不仅仅在于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和“悱”的境界(当然这个作用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初始问题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口,确立了一个好的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找到了一个好的载体,也为数学课提供了一个好的结构,使数学课成为解决初始问题(以及后续问题)的活动。

篇2:探究性教学的实质是

摘 要: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是值得探究的。

关键词:语言文字训练;有效;阅读教学

一、语言文字训练的历史及现状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对语言训练的内容以及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语言训练的现象越来越少。

二、语言文字训练――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石

叶圣陶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老这段论述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其核心就在“自能”二字上。那么,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呢?

三、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

(一)正确理解语言文字训练的定义

就语文教学来说,训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这里所说的训练,主要着眼于语言的积累,在于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抓好阅读教学中的三个环节

1.找准训练点,关注针对性

备课时选好训练点并据以设计出训练程序是做好训练的基础。有时,一个训练点一旦选定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如,在《月光曲》里写贝多芬走近茅屋时琴声突然停了,屋里传来了兄妹俩的对话。这段对话的最后一句是妹妹说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教师问:“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随便说说”指的是刚才说的哪句话。接着再问:盲姑娘是真的这样随便说说吗?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她为什么又说“随便说说罢了”呢?这一问,学生眼睛亮了,纷纷举手发言。

2.抓准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好时机。例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问:“山上的积雪融化了”为什么不用“溶化”?教师利用这个提问进行一系列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首先让学生查字典,查出三个读音相同的词语:“溶化”“融化”“熔化”,然后引导学生弄明白三个词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3.重视常规训练,把握适度有效

教学中,我们必须非常重视常规训练,常规训练主要是指传统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基础性的语言文字训练,如,学习生字生词、领会重点词句等,应当根据学段目标、教材特点和课后练习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现在的问题是,这些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

(三)注重阅读教学中的读、复述和比较训练。

加强读的训练,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让学生充分接触语言文字,多读课文。读:有默读、朗读、背诵。默读。重视复述训练,经常进行复述练习,是促进学生消极语汇转化为积累语汇的有效手段。抓好语言的比较训练,也可从文字的比较、词的比较等方面加以训练。

语言跟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只有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校外,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读写实践机会,才能促成所学语言的全面内化。

篇3:探究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一、探究性学习, 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让学生主动去学, 必须让他们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科赞夫说:“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而探究性学习, 由于它的开放性, 使学生往往有话可说, 有话想说, 有利于激起学生的说话兴趣。

比如, 我在上《成功》一文时, 想到议论文的枯燥无味, 便在导课中设计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勤奋学的故事很多, 你愿意给大家讲一个吗?”这一问题, 对学生来说很熟悉, 学生有话可说, 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待学生讲过之后, 我总结到:“大家说的这些故事, 都可以作为《成功》一文的论据。”这样, 学生们在导课中便掌握了论点与论据的概念和关系, 一堂枯燥无味的课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讲堂。

二、探究性学习, 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

新课标要求, 课堂上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摒弃了以教师讲、教, 学生听、学的教学模式, 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 让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 给学生创造了自主探索的契机, 使语文课堂真正走向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模式。把课堂时间充分交给学生, 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 发挥自己的优势, 促进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

例如, 有一位教师讲说明文《凡尔赛宫》一文时, 事先准备了四幅挂图, 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一幅图, 一起看图, 探究, 最后派出一位代表, 介绍图画内容。这样,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掌握了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而这些内容, 都是学生自己学习得来的。

三、探究性学习, 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教师的责任就是保护和开发这种潜力, 使之转化为学习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技巧就在于, 要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探究性学习,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探索、究根寻底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 让他们在学习中去任意猜测、假设、想象、归类、联系等等, 有利于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学习《孙权劝学》时, 我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 我估计学生会谈到“要惜时”“要好学”, 没想到学生说出“要善于规劝”“要虚心听取合理建议”。这些创新答案, 是探究学习的结果。

四、探究性学习, 引发了学生的挑战精神

新课程的理念使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 课堂提问也由师问生答, 发展到生问生答、生问师答。这样一来, 在探究问题过程中, 师生、生生间不断会有新的问题产生, 教师会不断开启学生的新思路, 引发学生产生不同的意见, 在互相辩论中趋于统一。

学习《与朱元思书》时,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其中“见”有的书上读“xiàn”, 有的书上读“jiàn”, 我让学生探究应是哪个读音。学生争执了好长时间, 最后一生说:“本文是一篇游记, 写的应是作者看到的, 因此, 应读‘jiàn’”。就这简单的一句话, 统一了学生的意见。这种合作与探究, 让学生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这种成功是挑战自我的成功, 是探究性学习所引起的。

篇4: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一、为什么提出培养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个人的语言行为只有在社会与交际中才能发展起来。因此脱离了社会的人是不会有语言的。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功能就是交际。交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本能活动。

1.交际是英语教学的实质。首先,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教学不是你教我学,而是双方交流,教学效果不只决定于教,也不单决定于学,而是教学双方互动的结果。其次,教学活动是交际活动,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结合上认识英语,掌握英语,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

2.实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学英语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的基础。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英语教学的深层内涵为“交际”。

3.培养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不仅仅是为了阅读书刊资料,更多的是用英语进行口笔头交流,英语学科作为通向世界的桥梁,在当前所倡导的“知识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培养交际能力,为交际而用英语也是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大多数的学生在未接触英语之前,已认识到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充满了好奇,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说“外国话”。在英语教学中,“为交际运用英语”可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实践;可以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是实施英语学科中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是师生交往的舞台,是人面对面的交际,是双向交流,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交际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来实践,课堂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尝试的。

1.活化教材,奠定交际活动的基础

教材是统编的,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要发挥老师的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法思维,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活生生的交际现实。

(1)把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是以文字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的,而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语言实践,说又是语言实践关键的一环。说,首先要听。因此,教师应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语言材料及其主要语言结构。通过听录音模仿自然的语音语调,听学生对话,朗读,表演,加深理解和记忆,并检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2)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情景需要语言,语言应当从情景教起。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置身于正确使用语言结构的场合,借助简笔画、投影片、实物等创设情景。

2.活化学生,把握交际活动的关键

文字活化为话语,教材内容活化为生活现实,都为交际活动的展开奠定了基础。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交际活动的关键所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是一个示范表演者,一个组织者,一个裁判,教师的“教”是为学生服务的。作为一个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课内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我在课堂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1)诱导学生“开口说”。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为不愿说,说错了怕别人笑,尤其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这种情况最常见。而对于英语这门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工具来说,“开口”是学好的第一要素。因此,首先要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协作而不是主辅关系,让学生们觉得老师是朋友,这样能消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学生就会想说,愿说,不怕说错。

(2)引导学生“抢着说”。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把握契机,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使学生从“开口”到“抢嘴”,充分地运用英语。在上阅读课文时,我常进行问答竞赛,复述课文竞赛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语言操练,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基础好的同学问题越提越多,越想越深,通过学生自己的提问解答能更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这样的竞赛,即使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把已学的语言知识作为自己的交际工具加以运用,都会抢着说。

(3)倡导学生“自己说”。课堂中,从学生开口说到抢着说,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相当重要,学生在控制与半控制中进行语言操练。但我们教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把自己掌握的语言技巧自然地运用于语言交际活动中,应让学生尝试“自己说”。

3.活化教法,推起交际活动的高潮

教无定法,作为教师不断地探索符合本学科特点,针对自己学生具体情况的教学方法是永无止境的。英语是语言实践课,而不是语言知识传授课。教学语言就如教人学自行车,应让骑车人自己骑,在骑中悟出规律,在骑中给他们点明要领,并适时放手,让他们在骑中学会骑车。我们教学生学习语言也如此,让学生从练中学,在练中悟,在练中讲,在练中让他们学会语言的运用。

篇5:礼仪的实质是什么

礼仪是人类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

在人们的礼仪交往中,礼仪最好的表达莫过于恭敬二字。“治礼,敬为大。”孔子在谈到礼的实质和作用时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意思是说,内敬外恭,平等有礼,能促进人与人的交往和友谊。孟子也说:“尊敬之心,礼也。”我国礼仪经典枟礼记· 曲礼上枠开宗明义第一句就强调“毋不敬” 。如前所述,“礼”无非就是“示敬” ,礼物、礼貌、礼节,都必须是出于敬意的。“不敬则礼不行” 。敬者,诚也。不论是一声询问,一次拜访,都要发自内心,体现真诚的爱心和善良的道德情感,而决不能口是心非。即使是一次真诚的注视,一席倾心的聆听,也都是致敬之礼。正因为对意诚情笃的推崇,我们的先人往往很看重“礼”的由来和方式,以“敬”的成分之多少分辨礼物之贵重与否。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礼仪不是凭空产生,而是人类情感的.结晶。

礼仪受社会意识形态制约,它反映一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篇6: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立清洁能源结构

C。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限制能源使用数量

D。创造清洁能源结构和改变能源使用属性

答案:(B)。

篇7:“匹配”是企业人员管理的实质

杨智恒 唐凯江

摘要:企业在人员招聘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不同的理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建议。实际上,企业人员管理的实质是匹配,是两个层次的匹配:不仅是企业人员工作能力和工作的匹配,更是企业人员个性和企业共性的匹配。企业人员管理就是要实现这种匹配,使这种匹配达到最佳。

关键词:匹配 个性与共性 能力与工作

传统的观点认为,企业人员管理应以招募工作能力强的人员为目标。但是,作者认为这种观点并没有揭示出人员管理的实质,匹配才是人员管理的实质。匹配有两个层次: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人员个性与企业共性的匹配。

1.能力与工作的匹配

在实践中,有的员工工作能力与工作是匹配的,但由于主观态度波动,其工作表现与能力常常呈现为不匹配。而这种不匹配不是通过换人或换岗就可以改变的。企业要想消除由于员工主观态度偏差造成的不匹配就必须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良好工作态度的养成和职业敬业精神培养

企业要在人员管理中贯彻培养良好工作态度和职业敬业精神的方针。企业在制定人员奖惩规章制度时,不仅对员工的工作业绩予以奖惩,更要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予以奖惩。企业在制定人员奖惩规章制度时,应尽量做到人性化。企业要了解员工对工资待遇和工作的满意程度,了解员工的工作动力和障碍,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要研究工作流程和逻辑,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帮助员工建立企业归属感,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和谐统一。

职业角色意识的培养

不同的人在企业承担不同的工作,不同工作从属于不同企业工作角色,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不混淆企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对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密切相关。

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不同的层次,而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活动的员工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一个人固定承担的角色应该只有一种,临时承担的角色不应该多于两项。临时承担的角色不应该在层次上高于固定承担的角色。企业应当培养员工的角色认知能力,使员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角色。

2.个性与共性的匹配

个人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核心理念的匹配

价值观就是价值系统,是个人信念或观念的集合。是一个人对自身生存含义和所履行的社会职责的信念序列。核心价值观是这一序列、集合中的先位信念和基本信念,是完全化为意识,并自始自终坚持遵循的观念。

企业也有“核心价值观”。对人,是核心价值观,对企业,是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在于:三前者强调对社会职责的思考,而后者侧重于对自身生存含义的思考。前者包容后者。相对于企业核心理念,个人核心价值观要难以把握,因此,企业核心理念的揭示和描述有助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解释和明确;企业核心理念的宣传有利于个人核心价值观的修正和序列重组。

个体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匹配

个人因为家庭、教育背景、成长经历、个性和反思能力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之为个体文化。它是个人观念集合的反映,而不是核心价值观(基本观念)的唯一体现。有着相同的核心价值观的人会有不同的个体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理念的某种反映。对于同一的核心理念,企业可以有不同的文化建设方案。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是企业核心理念,没有明确核心理念的企业,企业文化是个体观念妥协的后果,缺乏精神内涵,缺乏包容性,从而缺乏持久性。

在明确的核心理念指导下,企业的文化建设才有方向和基础内容。文化建设的成果是统一的企业文化形成,这一文化对企业中个体(不同员工)文化产生修正作用,即调整了个体的行为方式。文化修正的不是员工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而是修正员工的行为。

个人职业、事业规划与企业发展规划的匹配

个人职业、事业规划指的是个人对自己未来工作方向和内容的谋划。它包含明确的阶段目标和实现途径,是个人对未来的一种积极筹划。形成个人职业、事业规划的因素有:核心价值观、兴趣、需要层次、背景、优势能力特征。

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阶段内容的逻辑顺序和层次的思考与假设。个人职业、事业规划和企业发展规划都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企业的发展规划与个人职业、事业规划相交合,那么个人职业、事业规划就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匹配了。

在不同的个人职业、事业规划阶段,个人的需要不同,对企业的要求也不同。如果企业能满足个人的这些需要和要求,个体将会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从而激发出强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个人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和对工作的奉献精神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层次。

3.结语

企业人员管理的内容很多,但这些内容的实质都是为了实现匹配,是为了实现个性和共性的匹配,是为了实现能力和工作的匹配。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柯林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2

【2]包国强,邱东.中小企业诊断.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和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5】余凯成.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篇8:论探究教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实质

1 探究教学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初期, 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探究的本质及阶段。他认为, 探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省思维, 即“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 而支持这种信念或知识可能得出的进一步结构, 便是这种思考的依据。”这种思维在发展过程中, 实际上经历了一种怀疑或混淆的状态 (前反省状态) , 进入一种以满意和对先前让自己感到怀疑和困惑的环境的控制为特征的情境 (后反省阶段) 具体而言, 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疑难的出现或暗示;问题的界说;假设;推理;证实。杜威认为, 科学发明和发现实际上都是按照上述过程进行的, 因此他把这五个阶段称为“科学方法”或“实验方法”。基于以上认识, 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和习惯。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 杜威深入探讨了思维的五个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并依据思维的五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程序: (1) 教师要给学生准备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 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的活动; (2) 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 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3) 从资料的占有和必需的观察中产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概念和假设; (4) 学生必须自己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5) 他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受实用主义哲学观的影响, 杜威不重视书本知识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 认为它脱离实际, 不利于学生直接同社会、自然接触, 不能获得真实问题情境和体验, 因而主张让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从“做”中学, 在“做”中思维。

20世纪中叶, 以施瓦布为代表的探究教学信息加工理论派在“科学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这个前提下, 提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组成部分:“通过探究教学”和“作为探究的科学”。施瓦布强调, 作为探究的科学本质如果不为普通大众所理解, 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 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 也应该被看成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因为探究过程蕴含着教育的本质, 学生唯有借此才能真正了解事物和知识的本质, 掌握探究技能, 形成科学态度和精神。施瓦布认为, 唯有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在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 通过探究活动学习科学方法, 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探究过程想结合, 才是探究教学的正确做法。为此, 他强调指出:“探究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作为探究的科学和探究活动, 在中学科学教育目标中应当给予优先注意的是前者。”由此可见, 在施瓦布看来, 强调探究本身并不是目的, 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 才是最重要的目的。

到20世纪末期, 人本主义通过《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探究教学主张。其所倡导的探究教学在目的、内容和环境要求等方面无不体现出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及其能力的高度信任以及对现实世界的高度重视。 (以下简称《标准》) 《标准》明确指出, “所以学生是都能学习科学的”, 而“学科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 “科学教学必须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研究活动。探究教学强调学生动手“做”科学, 但又不是盲目的动手活动, 而是手脑结合, 因为“只动手不动脑的科学活动无法达到探究的目的, 从书本中学习科学与科学探究也不能同日而语。开展探究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每个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 即掌握必备的科学概念, 了解科学过程, 获得一定的科学能力, 此外, 还包括一些典型的“科学性格”如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乐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信息、以及对新事物的怀疑态度等。为了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 《标准》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 指出:“教师是教育的核心”, 要求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制定一个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大纲”,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探究上, 坚持进行探究”, 即是说教师要明白:“在探究的各个阶段上, 教师的工作都是指导学生们的学习, 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的学习, 激发和鼓励他们的学习。此外, 教师还要“创造一种灵活的、有助于科学探究的学生学习环境”, 包括充足的“科学探究空间”, 丰富的“科学探究资源”, 如有关的学习材料、教学设备、视听媒体、各种教育技术以及学习所在地的社区资源等。人本主义的探究教学理论, 它以人而不是科学为出发点, 主张“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究, 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反对把探究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 使其脱离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 而是围绕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

2 探究教学的实质

从探究教学的历史发展来看, 关于探究教学的认识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杜威指出了“探究”的本质是一种反省思维, 并指明了“探究”的五个阶段, 继而指出,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和习惯。在此基础上, 他提出了通过“做中学”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说, 杜威从教学方法 (通过探究来进行教学) 及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与习惯) 方面建构了探究教学的理论, 并且他的探究教学理论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高度重视,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关于该理论也存在缺点, “做中学”过度强调了“直接经验”, 而忽视了书本知识, 所以这种教学最终没有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反省思维能力) , 而只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看以施瓦布为代表的信息加工理论派关于探究教学的主张, 他们提出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建构科学知识, 学习科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了探究教学的目标应为了解事物和知识的本质, 掌握探究技能, 形成科学态度和精神, 应该说他继承了杜威对“探究”认识, 并赞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他关于探究教学的认识不同于杜威之处在于, 教学应围绕什么来探究, 他认为教学应围绕科学的科学知识来探究, 而杜威的探究教学主张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来探究。应该说, 施瓦布从方法、内容及教学目标方面建构了探究教学理论, 并且他们的教学目标要比杜威的教学目标更为丰富和完善。并且这种探究教学最终既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 (反省思维) 能力, 而这两个方面恰恰是学生日后生存或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具备的。但这种探究教学也有缺点, 那就是最终会使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 从而脱离社会和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再看人本主义关于探究教学的认识, 人本主义吸取了历史上有关探究的研究成果, 尤其是施瓦布的主张——通过探究教授作为探究的科学, 但同时它也吸取了杜威关于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实际问题这一主张, 从而形成这样的认识, 教学应主要围绕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现实问题来探究,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来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 这样就不会使教学演变成纯粹的学术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探究教学实质是一种教学理念, 是人们对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之后, 对理想化教学形成的一种认识, 即让学生通过对与自己个人生活及社会相联系的问题的探索来让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和探究技能, 形成科学态度与精神。换言之, 探究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 对教学目标有着明确的认识——即培养知识、能力及情感全面发展的人;对教学所应采取的方式也有着明确的认识, 即采用探究的方式 (这里“探究”的方式是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继而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调查与研究来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 ;对教学内容也有其明确的认识——教学内容应兼顾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两个方面, 既在注重学科知识的同时, 应加强与学生个人生活及社会实际的联系。

摘要:目前理论界对探究教学还没有统一认识, 通过对探究教学历史发展的考查, 发现探究教学乃是一种教学理念, 是人们对教学实践不断反思之后, 对理想化教学形成的一种认识。这种教学观点主张让学生通过对与自己个人生活及社会相联系的问题的探索来主动掌握知识和探究技能, 形成科学态度与精神。

关键词:探究教学,历史发展,实质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探究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41-42, 3.

[2]徐学福.探究教学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5-6.

上一篇:六二班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继教教育学分计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