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名著学生个人读后感

2024-06-18

《欧也妮葛朗台》名著学生个人读后感(通用8篇)

篇1:《欧也妮葛朗台》名著学生个人读后感

巴尔扎克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为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与此同时,又不禁为她作为无辜牺牲者的命运感到同情。

夏尔的人物性格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巴黎的一个花花公子逐渐变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冒险家和野心家。

当夏尔在小说中一登场时,他还是一个只有21岁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家境优裕和父母宠爱,使他养成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性格,但此时的他并不坏。他在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所表现出来的悲伤是真实的。堂姐欧也妮对他的关心、照料和爱护,更是使他感受到了爱情的神圣和纯洁。可以说,如果他一直与欧也妮在一起的话,是不会堕落的。

夏尔去海外经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夏尔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逐渐发迹从小埋下的自私自利的种子开始萌芽,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毫无廉耻心的掠夺者和高利贷者,一心只想发财,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夏尔的这种堕落发展到极至就是背信弃义,抛弃和欧也妮的感情而去追求一个贵族的女儿,以实现自己追逐名利和往上爬的野心。

夏尔的堕落是整个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表明金钱已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人际关系和情感领域。

篇2:《欧也妮葛朗台》名著学生个人读后感

可怜的欧也妮,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爱。心也冷了,漫无目地的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游荡”着。面对着自己的家财万贯,她看也不看一眼。因为,这些白花花的钱,就是害死她母亲的狯子手,就是令她家支离破碎的强恶势力。而唯一支持她活下去的力量,就是等着自己心爱的人—查理回来,安抚自己受过重伤而变得脆弱的心。欧也妮渴望着,盼望着。在这段思念的日子里,年迈的父亲也去世了。而那庞大的家产,就真正由欧也妮继承。许多名门望族得知这个消息,每天都来拥戴欧也妮。可在欧也妮的心里,只有查理是自己唯一认定的丈夫。终于有一天,欧也妮看到了查理寄来的信。她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可就因为这一封信,令欧也妮的心彻底破碎了。原来,查理为了还去世的父亲在生前所欠的债,牺牲了他与欧也妮之间的恋情。娶了一个有钱人家的女儿作妻子。欧也妮像跌入了万长深渊,在她身边,已经没有亲人,没有值得信任的人了。在她的一生,亲情这种东西,已经完全消失。可欧也妮也坚守亲情,诅咒着金钱。对与无亲无戚的欧也妮来说已经生无可恋,于是就慢慢地走向了死亡……

《欧也妮·葛朗台》这个故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人重蹈覆辙。出买了亲情,背叛了良心,就是为了那些自以为是无所不能的金钱。就比如是人人痛骂的人贩子,他们拐骗小孩 ,把人当作货物来做交易。埋没了自己的良心,得到了金钱,还破坏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可试问,就算有钱又怎么样?那得到那些黑心钱后,难道心不会痛,不会害怕吗?每天都是提心吊胆,连睡也要有人把风,生怕被人发现。那样的生活,难道会好过吗?金钱并不是万能。况且,“人各有志”为什么就要走向“拐卖”这一条不归路呢?历史上,有一句话“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古代英雄为了仁义,放弃了生命。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习他们呢?况且,现在又不用自我牺牲,只是为自己的良心负一点责任。虽说人是不能没有钱,可和亲情相比之下,亲情,不是更珍贵,更难得吗?钱,没有了可以再赚。可亲情,一旦失去了,就在也回不来了。别把自己的快乐建造在别人的痛苦上,珍惜亲情,珍惜在亲情中的生活吧!

篇3:名著梗概:《欧也妮·葛朗台》

(法国)巴尔扎克 著

[故事梗概]

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一个最有钱、最有威望的商人。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认得字,能写会算,四十岁上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室;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承包葡萄酒,很捞了些钱。

拿破仑执政时期,他当上区长,还得到拿破仑颁发的荣誉团十字章。一八○六年,他又从丈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三笔遗产,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十三处分种田,一百二十七阿尔邦草原。他由原来只有二千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一千七百万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精明狡猾,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象天文学家一样准确”;论起他的发财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然后安安宁宁的去睡觉,好象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

由于吝啬和爱财,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他指挥一切、命令一切,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他的妻子象奴隶般的顺从。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她们整天做着女红,女儿已二十三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对亲。家里杂务由女仆拿侬包办,她“象一条忠心的狗一样保护主人的财产”。她身躯高大,象个掷弹兵,雄赳赳的脸上生满了疣。

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两家六个人: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公证人、神甫克罗旭和他们的侄子特·篷风)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阿道夫)。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台都看在眼里。他知道他们为了金钱和赔嫁,才争夺他的女儿。于是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破产了。他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查理二十二岁,比欧也妮小一岁。他是个俊俏的后生和花花公子。他带了“巴黎最漂亮的猎装,最漂亮的猎枪,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带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来到伯父家。

欧也妮自出生以来,没有离开过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缝袜子,替父亲补衣裳,在满壁油腻的屋子里讨生活。家里也难得来生客。初次见到这样一

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头发散出一阵阵的香气。她尽量闻着、嗅着,觉得飘飘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羡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娇嫩与清秀。查理的来到,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起来。他们担心欧也妮会被堂兄弟查理夺去。

欧也妮高大健壮。她没有一般人喜欢的那种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艺术家才会倾倒。她的“前额带点儿男相,可是很清秀,象斐狄阿斯(希腊大雕刻家)的邱比特雕像。贞洁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静、红润的脸上放着光彩,象一朵盛开的花。她对堂弟表现出异常的关心。她瞒着父亲尽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并把自己的私蓄掏出来待客。葛朗台却不愿意多花钱。他要女仆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侄子。拿侬说乌鸦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我们便不吃死人了吗?什么叫遗产?”

葛朗台从弟弟来信中,得悉弟弟破产了,把儿子托给他监护。然而,葛朗台不愿承担什么义务,更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可是,当天夜里,他又转了个念头,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誉。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个子儿,又博得了“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于是,葛朗台有生以来举行了第三次请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因为有求于人,葛朗台又装口吃。他结结巴巴地说: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但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里。公证人克罗旭表示愿意到巴黎去办这件事,但来往旅费要葛朗台出。银行家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到巴黎去照办。葛朗台自然是赞同银行家的主张,并且感到满心喜悦。在银行家上巴黎后的第三天,葛朗台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要他填写一份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印度去。

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他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查理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然后,他便启程到印度去了。

葛朗台每逢新年,都有把玩女儿积蓄的习惯。一八二○年新年到了,他见女儿的积蓄不翼而飞,便严加追问。欧也妮只好承认她把钱送给了堂弟。于是葛朗台大发雷霆。他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顽强、严酷、冰冷,象一座石头。”为此,妻子被吓病了。公证人克罗旭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他说,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的遗产,而他们夫妇的财产是从未分过的。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儿放出来。

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见了。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欧也妮急了,她声称如果父亲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这把刀子自杀。

父女争执起来。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晕过去,他才住手。此后,葛朗台的妻子的病便一直没有好过。一八二二年十月。这位可怜而懦弱的太太死了。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手里。

一八二七年,葛朗台已经八十二岁了。他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象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

欧也妮已三十岁了,还未尝过人生的乐趣。葛朗台死后,她变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单一人。对她来说财富并不是一种安慰,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七年来,她一直盼望着查理归来。她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作随身的宝物。可是,他去后连个音讯也没有。

查理在印度发了财。他从事人口贩卖、放高利贷、偷税走私,什么都干。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贪婪到了极点。真不愧为葛朗台的子孙!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干二净了。一八二七年,他带着百万家财,搭船返回法国。在船上,他认识了一个贵族特·奥勃里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丑而嫁不出去的女儿(长得象只蜻蜓)。查理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订了终身。他写信给欧也妮,并寄还六千法郎的赠款,外带二千法郎的利息。

篇4:《欧也妮葛朗台》名著学生个人读后感

巴尔扎克

【内容提要】

法国大革命动荡时期,索漠城有个箍桶匠葛朗台。他利用社会的不安定,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财富。他利用自己的女儿欧也妮作为鱼饵,勾引追求者格拉桑和克罗旭为自己的事业奔忙。他家资千万,但非常吝啬,对家人极为苛刻。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为了资助查理,她将自己的金币全部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最后,她嫁给为了钱才追求她的人,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33岁守寡,幽居独处。虽然欧也妮有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

【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西部的索漠城。索漠这样的内地小城,不像巴黎那些大城市那么繁华。就说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凉、衰败、枯燥。如果想看个仔细,那就到葛朗台家去好了。

沿着一条起伏不平的街道拐弯抹角地走过去,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魃魃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已经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褐色的大门到处开裂。旁边的一扇小门装上了铁栅栏,一只铁环上吊着敲门用的长方形铁锤,正好对准在一颗大钉子上。这就是那所灰暗的、阴森的,好像是寂无一人的葛朗台公馆。

葛朗台是索漠城的首富,也是一个最有威望的商人。在他们看来,葛朗台的一切好像都镀上了金。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往往很快会在这个平时十分冷清的小城里传开并被认真揣摩,支配着全城人的情绪。

葛朗台的长相真是不同一般:五短身材,横里宽,显得很臃肿。圆圆的脸乌亮亮的,生着很多痘瘢。嘴唇老是闭得紧紧的,脑门上布满了皱纹,伴着一块块隆起的肉。冷静的目光像是要吃人。鼻尖肥大,还长着一颗满是血筋的肉瘤。这副脸相,加上那姿势、举动和走路的功架,都表示出他只相信自己。表面上虽然并不那么精明,骨子里却像铁石一般冷酷。人们私下胡乱议论说,葛朗台那么多的诡计,都是从那个肉瘤里生出来的呢!

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认得字,能写会算,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室;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承包葡萄酒,大发其财。

在拿破仑执政时期,他当上了区长,还得到拿破仑颁发的荣誉团十字章。1806年,他又从岳母、外婆、外公那里得到三笔遗产,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十三处田地和广阔的草原,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狡猾精明,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谈到他的理财本领,“葛朗台先生像猛虎,像巨蟒。他懂得躺着、蹲着,耐着性子打量猎物,然后猛扑上去,打开血盆大口的钱袋,把成堆的金币往里倒,接着又安静地躺下,像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吞下的食物”;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

凭着自己的辛苦经营和心计,加上祖上的恩惠,葛朗台成了暴发户。而他自己,虽然被大家叫做“新贵族”,却丝毫不想露出一点儿富裕的样子。

一年四季,葛朗台老是同样的穿戴:一双笨重的鞋子,一双呢袜子。栗色的粗呢短裤,用银箍在膝盖下扣紧。上身穿一件闪光丝绒背心,外面套一件宽大的栗色外套。戴一条黑领带,一顶宽边帽子,一副结实得可以用一年零八个月的手套。家里从来不买肉和面包,因为每个星期,佃户们都给他送来足够的食物——鸡、鸡蛋、牛油、麦子,而这些都是用来抵租的。

由于爱财和吝啬,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他指挥一切、命令一切,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全家人用的蜡烛,一直是葛朗台亲白发的,正像每天早晨他都要亲自分发全天的食物一样。每年都是要到11月1日那天,葛朗台才答应生火,母女俩就可以坐到壁炉旁边了。到第二年3月31日,必须熄火。这两个日子几乎是“法

定”的,不管是早秋还是春寒。他的妻子像奴隶般地顺从。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她们整天做着女红,女儿已23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安排亲事。

女佣人叫拿侬,葛朗台喜欢拿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所以答应雇佣她。拿依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煮饭、清理、洗衣服、照顾短工。天一亮就起床,夜深了才睡觉。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35年了,她永远是穿着破烂的衣服,睡在过道的一间小黑屋里,却一句怨言也没有。她“像一条忠心的狗一样保护主人的财产”。她身躯高大,像个掷弹兵,雄赳赳的脸上生满了疣。

葛朗台太太,瘦小的身材,却长着大骨架、大鼻子、大额角,因此更显得干瘪了。虽然相貌欠佳,心地却极好。只是软弱的性格使她摆脱不了奴性,对丈夫绝对服从。她的陪嫁和继承的遗产,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多钱,可她从不张口要,每月只是从葛朗台那里得到零用的六法郎。葛朗台让收购谷物的买主另外掏些钱给他太太;来买酒的外国商人也要为他太太破费一些。这样,葛朗台太太才有一笔进款。可每当她攒上一百多法郎时,葛朗台又对她说:“借几个子儿给我吧,我没用的啦!”就这样,她又陆续把钱交给了丈夫。

有资格在欧也妮身边转悠的是索漠城的一些头面人物。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两家六个人: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公证人、神甫克罗旭夫妇和他们的侄子特·篷风)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阿道夫)。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台都看在眼里。他知道他们为了金钱和陪嫁,才争夺他的女儿。于是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破产了,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查理22岁,比欧也妮小一岁。他是个俊俏的后生和花花公子。他带了“巴黎最漂亮的猎装,最漂亮的猎枪,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带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硬领和领带,总之,凡是上流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都带上了。一根金柄的手杖,配上了灰色手套,完全是为了显示派头。这身打扮,使查理俊俏的脸蛋和匀称的身材更显得潇洒脱俗了。

自出生以来,欧也妮没有离开过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缝袜子,替父亲补衣裳,在满壁油腻的屋子里讨生活。家里也难得来生客。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头发散出一阵阵的香气。她尽量闻着、嗅着,觉得飘飘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羡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娇嫩与清秀。查理的到来.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仲忡起来。他们担心欧也妮会被堂兄弟查理夺去。

欧也妮高大健壮。她没有一般人喜欢的那种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艺术家才会倾倒。她的“前额带点儿男相,可是很清秀,像斐狄阿斯(希腊大雕刻家)的丘比特雕像。贞洁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静、红润的脸上放着光彩,像一朵盛开的花。她对堂弟表现出异常的关心。她瞒着父亲尽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并把自己的私蓄掏出来待客,葛朗台却不愿意多花钱。他要女仆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侄子。拿侬说乌鸦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我们便不吃死人了吗?什么叫遗产?”

从弟弟来信中,葛朗台得悉弟弟破产了,把儿子托给他监护。这封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弟弟的死倒没给他多大震动,他只是气恼地想:“亏我兄弟想得出来,把儿子送给我。我可没钱给他!”从侄子一进门,葛朗台就看不上他那白皙的脸蛋和考究的装束,何况他现在一个钱也没有了。可这件事总得想个办法对付啊!葛朗台不愿承担什么义务,更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可是,当天夜里,他又转了个念头,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誉。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个子儿,又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

葛朗台为了对付这件事,绞尽脑汁,两手拇指不停地绕着,在想心事,想他的钱。像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只知道眼前,而从不相信未来。不管什么道义不道义,只要能得到金钱,只要自己能进人人间天堂,哪怕是把心肝化成铁石.他也心甘情愿。

于是,葛朗台有生以来举行了第三次请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因为有求于人,葛朗台又装口吃。他结结巴巴地说: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但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里。公证人克罗旭表示愿意到巴黎去办这件事,但来往旅费要葛朗台出。银行家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到巴黎去照办。葛朗台自然是赞同银行家的主张,并且感到满

心喜悦。在银行家上巴黎后的第三天,葛朗台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要他填写一份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印度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6000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查理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然后,他便启程到印度去了。

查理离开索漠以后,欧也妮天天都要去教堂望弥撒,为他祝福。她从书店里买来一幅地图,挂在镜子旁边。看着地图,好像自己也在船上,跟着他一起到了印度。她还背着父亲把查理住过的屋子收拾成他离开时的样子。“说不定他能早点回来呢!”她总这样想。

每逢新年,葛朗台都有把玩女儿积蓄的习惯。1820年新年的上午,葛朗台向欧也妮要她的积蓄去投资公债,但欧也妮却说金币没有了。经过一番逼问,葛朗台猜出女儿把积蓄都给了查理。于是葛朗台就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顽强、严酷、冰冷,像一座石头”。为此,妻子被吓病了。

几个月后,全城的人都知道欧也妮受拘禁的事了。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的遗产,而他们夫妇的财产是从未分过的。因此他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儿放出来。欧也妮正在母亲房里,把金匣子拿出来放在床上。母女俩看着查理母亲的肖像亲热地交谈着。

葛朗台推门进来,一眼就盯住了那闪亮的东西。葛朗台身体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下把它抱住了。“什么,这是什么?噢,梳妆匣,是真金的。这么多金子,足有两斤重。我明白了,查理是用这个跟你换的金币,是不是?小乖乖,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个交易划得来呀!”欧也妮浑身在发抖。葛朗台说着就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

“不行啊,爸爸,不行!”欧也妮扑上去想夺回来,被老头儿使劲儿一把推倒在母亲床上。“老爷,不行啊!”太太挣扎着坐起来喊。看到葛朗台拔出了刀子,欧也妮惊叫着跪下,爬到父亲身边,伸出双手:“爸爸,不行,不行啊!请您看在上帝的面上,看在圣母的面上,不要动它,千万别动它。”葛朗台却无动于衷,推开欧也妮,就要下手。“父亲!”欧也妮突然站起来,高叫一声。她已经把身边的一把刀子抓起来,对准了自己的胸口。“您的刀子只要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束我的生命。您已经把母亲逼成这样,还要杀了您的女儿。那好吧,今天,大家都甭活了!”葛朗台太太突然重重地倒在床上,她吓昏过去了。葛朗台才放弃动金匣子。

医生来了。看过葛朗台太太的病,他告诉葛朗台,说她病得很重,要让她在精神上绝对安静,还要服侍周到。“要花很多钱吗?吃不吃药呢?”葛朗台问。从这天起,葛朗台对母女俩百依百顺,竟见不到一点儿威风的样子。这种反常的表现,使她们很吃惊,反倒担心又要发生什么事了。此后,葛朗台太太的病便一直没有好过。1822年10月,这位可怜而懦弱的太太死了。断气前,她微笑着对女儿说:“孩子,记住,只有在天上,在那个世界里,才有幸福。”

母亲的去世,使欧也妮和父亲亲近了许多。因为毕竟他是她身边唯—的亲人了。况且,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父亲是多么温柔体贴呀!变化最大的还是老葛朗台。他甚至常常在女儿面前发抖。大家都认为这是他衰老的表现,只有公证人克罗旭知道其中的奥秘。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手里。“欧也妮,你真是我的好女儿!”葛朗台发狂地上来搂住了她:“孩子,你救了我了,我有命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只不过是你把欠我的还给了我。”1827年,葛朗台已经到了82岁高龄了,他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欧也妮也像服侍母亲那样服侍父亲。葛朗台的身子虽然不能动弹,他的脑子仍然很清醒,出于守财奴的习性,他对自己的家产看管得更严了。每天早起,他叫人把自己扶上转椅,在卧室和密室间推来推去,密室里已经堆满了金子。有时候,他睁大昏花的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密室那裹了铁皮的房门。听到一点动静,就要马上让人查个清楚报告他。甚至连院子里的狗打个哈欠,他都听得清楚。每逢到了佃户交租的日子,或者是出立收据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把在密室门口,叫欧也妮把门打开,监视着她把收上来的钱堆好,把门关严。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做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管得好好的,到那边向我报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万贯家财。

老葛朗台死后,欧也妮从公证人克罗旭那里知道,她继承的财产大概有1700万法郎,还不把一些零星的收入算在内。一无所有的姑娘一夜之间变成了索漠城最富有的人。欧也妮办的第一件事,是给了拿侬1200法郎终身年金。对于她来说,拿依不再是个佣人,而是一个朋友和保护人,只有她才真正爱护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心中的悲苦。为此,欧也妮决心要使拿侬终身得到幸福。

已经30岁的欧也妮,还未尝过人生的乐趣。葛朗台死后,她变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单一人。对她来说财富并不是一种安慰.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然而,周围的人并不管这些。他们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小姐。能出入她家的,不再只是克罗旭和格拉桑家的人,而是更多的人。每天晚上都有许多客人来访,陪伴欧也妮度过寂寞的夜晚。大家总是暗示她快些结婚,因为一个孤身女子要想守住这么大的家业是不可能的,要找一个能干的丈夫才行。七年来,她一直盼望着查理的归来。她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做随身的宝物。可是,他去后杳无音讯。

查理在印度发了财。他从事人口贩卖、放高利贷、偷税走私,什么都干,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贪婪到了极点。真不愧为葛朗台家族的子孙!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于二净了。1827年,他带着百万家财,搭船返回法国。在船上,他认识了一个贵族——特·奥勃里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丑而嫁不出去的女儿,她长得“像只蜻蜓”。奥勃里翁太太对查理打保票说,你有了钱,有了贵族的姓和地位,就能出入宫廷,你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委员、州长、大使,由你挑就是。这诱人的远景使得查理飘飘然,决心不顾一切,把这些弄到手。于是他们一起回到了巴黎。而早已被他从心中抹掉的欧也妮还在索漠城苦苦地等着呢!查理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订了终身。他写信给欧也妮,并寄还6000法郎的赠款,外带2000法郎的利息。欧也妮被查理无情的行为吓呆了,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整整一天,欧也妮把自己关在父亲的密室里,吃饭的时候也不肯下来。她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冷静地想一想并作出最后的决定。

一天晚上,欧也妮在客人散尽之后,对特·篷风声音激动地说,“庭长先生,我知道您看中我什么。您得发誓,只要我活着,您让我有行动的自由,永远不跟我提婚姻给您什么权利之类的话。您答应这一点,我才嫁给您。哦!”庭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欧也妮马上接着说:“我不会对你不忠实。只不过我心中有一种难以平息的感情。我能给你的只能是友谊。另外,你还得帮我办一件事。”“你说吧,赴汤蹈火都可以!”欧也妮交给特·篷风150万法郎的股票,托他还清叔叔的债务,为其恢复名誉,好让查理能同侯爵小姐结婚。特·篷风扑倒在欧也妮的脚下。多少年的渴望啊,今天如愿已偿,他禁不住又快活又凄怆,浑身打着哆嗦。“我一定,我一定做你的奴隶。”特·篷风一走,欧也妮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倒在沙发里,哭成了一团。她追求的一切全完了。庭长特·篷风代表欧也妮把所欠本金和利息全部还清。这件事立刻轰动了巴黎商界。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

特·篷风把收据和全部债据交给查理,还转交欧也妮的一封信。当得知欧也妮有1700万法郎时,查理愣住了。原来伯父那寒酸的家里,竟会有这么丰厚的财产。听说他们每年有75万法郎的收入时,查理马上变得亲热起来,对特·篷风说:“姐夫,亲爱的姐夫,咱们往后可以互相帮助啦!”在特·篷风与欧也妮结婚半年后,他当上了安茹法院推事。离开索漠前,欧也妮把多年来心爱的金首饰都熔化了,加上查理还给她的8000法郎的黄金,铸成金圣体匣献给了教堂。

几年后,特·篷风当了法院院长。可是当他当选为索漠城议员的第八天,他死了。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

虽然,欧也妮被黄金包围,可她却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只愿意过虔诚慈爱又平静孤独的生活。就像索漠城的房子,没有阳光,没有温暖,老是阴森森的。每年有80万法郎的收入,却依旧像当年那样,不到父亲生前允许生火的门子决不生火,灭火也是一样。穿着和母亲当年一样的衣服。把所有的钱都积攒起来,从不随便花掉。她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

篇5:欧也妮葛朗台个人感悟

葛朗台原先是一位非常贫穷的人,但是,可能是老天可怜他,在那一年,给他了三笔遗产,那三笔遗产的老人,都是爱财如命的,所以呀,谁也不知道这笔数目具体有多大。而从那时开始,他有了自己的葡萄庄园,是那里最好的,酿出来的酒好喝极了,于是赚了笔大钱。而从这时开始,这个年近半百的老头子学会了吝啬,家里的伙食都是他亲自分配的。他有一个密室,四周盖的严严的,他所有的家产都在里面,那里的人都说那里呀,藏着一笔大数目呢!

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她单纯天真,有着天使般的面容和忧伤。他的堂弟夏尔来到他们家时,欧也妮完全被这个巴黎人的举止和外貌惊呆了。于是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她,而欧也妮看到夏尔的一封信后,把葛朗台生日是给他的五千多法郎全给了夏尔,当夏尔去印度漂泊是,她的心也随着夏尔到了那。她是一位多么善良的女孩呀,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她每天只喝清水,吃面包,为了保留夏尔给她的东西,她差点伤害了自己的姓名,可是,事实有时会让人吃惊。原来,去印度的夏尔发了一笔小财,回来时,和一位贵族女孩结婚,居然还让欧也妮用她生命保护会来的梳品合都要拿回去。

她的妈妈也是一个善良的人,所有的漠索人都喜欢她。但是自从葛朗台打了欧也妮过后,就在也没起来过。

格朗台76岁的时候,已经快死了,但在死之前,也不忘叫女儿把金子看好。整整一千七百万法郎呀!

文章中,各个角色成了鲜明的对比,葛朗台吝啬,狡猾;欧也妮善良,单纯;夏尔背弃信义,是个负心汉。整个场面催人泪下,欧也妮也中了妈妈说的那句话:等苦,直到死。自己日思夜想的人居然和别的女人结了婚,还要拿回自己给她的礼品,真悲哀呀!

篇6:读后感《欧也妮 葛朗台》

读了《欧也妮·葛朗台》有感读书,其实也在读自己,读真、读善、读美的同时,也读到了道貌岸然背后的伪善,读到了美丽背后的丑恶,读到了微笑背后的狡诈。在我看来,读书,最重要的是读懂怎样为人。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很简单:老葛朗台的独生女儿天真美丽的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将父亲给自己的金币赠给他,这一举动激 怒了爱财如命的老葛朗台,更善于发财;他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会果断下手。索漠城里,谁都尝到过他的厉害,但他们反倒敬佩他,把他看成索漠的光荣,因为金钱在当时社会拥有无边的法力。其实古今中外也有不少被金钱诱惑的人,他们从原先的刚正不阿到现在的收受贿赂,这足见金钱的威 力,比如美国的前总统......被察出有贪污,因父女俩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 发现小财回来的负心汉。小说中,老葛朗台与传统的守财奴形象不大相同,他不仅热衷于守财此被弹劾。最好却跳楼自杀的下场。还有台湾的陈水扁因被察出收受巨 额的贿赂而受判,这更加鲜明有力地说明:钱具有无边的法力这更加印证了现代人的一种说法: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可是,在我眼中也 有买不到的东西。比如:母女之情……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感想。

“亲情与金钱”,是两个互相抵触的词语。因为,用金钱是买不到最真挚的亲情;而用亲情换来的金钱,也是肮脏无比的。《欧也妮·葛朗台》这一本书,就讲述了现实生活中亲情与金钱之间的“斗争”。

篇7: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伴随贪婪和吝啬而来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异化成一个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并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老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形象之一,已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而广为流传。欧也妮——欧也妮是这部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一个人物,整部小说就是以她的悲剧人生为中心线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与老葛朗台、夏尔、德·蓬风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物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慈爱也越显分明。

专横、吝啬的父亲老葛朗台给了欧也妮一个“黯淡而凄凉的童年”,并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对她来说,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爱情。为了爱情,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资助恋人夏尔到海外去谋生;为了爱情,她勇敢地反抗父亲,不为他的淫威所屈服。为了爱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终日思念、牵挂远在万里之外的恋人。但是,无私的爱换回的却是无情的背弃。在海外发了财回来的夏尔贪慕名利,抛弃了欧也妮,想娶一位贵族的女儿为妻。遭受巨大打击的欧也妮独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报怨,依然宽容地对待夏尔,并拿出巨款替夏尔还清了父债,成全了他与贵族小姐的婚事。欧也妮的这种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当周围的人都陷没在金钱的魔沼中,并甘心被其吞噬整个生命时,欧也妮对待金钱的态度也是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尽管她所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但金钱对她来说既不是一种权力,也不是一种安慰。“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在向往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地暗中援助受难的人。”对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个人的创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钱去兴办慈善事业,而自己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

巴尔扎克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为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光亮,与此同时,又不禁为她作为无辜牺牲者的命运感到同情。夏尔--夏尔的人物性格是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从巴黎的一个花花公子逐渐变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冒险家和野心家。

当夏尔在小说中一登场时,他还是一个只有21岁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家境优裕和父母宠爱,使他养成了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性格,但此时的他并不坏。他在听说父亲去世的消息后所表现出来的悲伤是真实的。堂姐欧也妮对他的关心、照料和爱护,更是使他感受到了爱情的神圣和纯洁。可以说,如果他一直与欧也妮在一起的话,是不会堕落的。

夏尔去海外经商,是他人生的转折点。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夏尔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逐渐发迹从小埋下的自私自利的种子开始萌芽,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毫无廉耻心的掠夺者和高利贷者,一心只想发财,为此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夏尔的这种堕落发展到极至就是背信弃义,抛弃和欧也妮的感情而去追求一个贵族的女儿,以实现自己追逐名利和往上爬的野心。

篇8:《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

文章作者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一个吝啬鬼典型。

这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老葛朗台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文中对于他对于金钱的贪婪有着这样的描述: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为了金钱,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由于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变得更加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他还经常装口吃和耳聋来蒙蔽对手。

老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形象之一,已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而广为流传。

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而他的女儿,欧也妮,是这部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一个人物,整部小说就是以她的悲剧人生为中心线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与老葛朗台、夏尔、德·蓬风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物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慈爱也越显分明。专横、吝啬的父亲老葛朗台给了欧也妮一个“黯淡而凄凉的童年”,并且葬送了她的青春。对她来说,生命中的唯一希望是期待中的爱情。为了爱情,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全部积蓄,资助恋人夏尔到海外去谋生;为了爱情,她勇敢地反抗父亲,不为他的淫威所屈服。为了爱情,她苦苦等待多年,终日思念、牵挂远在万里之外的恋人。但是,无私的爱换回的却是无情的背弃。在海外发了财回来的夏尔贪慕名利,抛弃了欧也妮,想娶一位贵族的女儿为妻。遭受巨大打击的欧也妮独自承受痛苦,而且以德报怨,依然宽容地对待夏尔,并拿出巨款替夏尔还清了父债,成全了他与贵族小姐的婚事。这样的爱情是纯洁和高尚的。欧也妮对待金钱的态度也是与众不同,超凡脱俗的。尽管她所拥有的财富不断增加,但金钱对她来说既不是一种权力,也不是一种安慰。“她根本不把黄金放在心上,只在向往天国,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只有一些圣洁的思想,不断地暗中援助受难的人。”对宗教的虔敬之情使她超越了个人的创痛,以慈悲之心善待世人。她用金钱去兴办慈善事业,而自己过着节俭、朴素的生活。

作者满怀同情与赞美之情塑造了欧也妮,使人们在这个为金钱遮蔽的黑暗世界里看到了一抹亮色,与此同时,又不禁为她作为无辜牺牲者的命运感到同情。所以,她的悲剧是她身边的人造成的。这出悲剧,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与火,却让人读完之后,为欧也妮的悲剧的一生哀叹,在哀叹的同时,引发了读者对于金钱观的一连串思考。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2

巴尔扎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文学巨匠之一。笔者不敢赏析他的一部作品,只想从他那里学习一点东西,通过读他的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我想研究一下人物性格的塑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由两个极端的情境中逼迫出人的情感的两个极端。可以说这是小说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技巧。

在人类的小说艺术史上,一开始是没有这个技巧的。人类的小说艺术家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时候,人类对精神世界的理解还是比较单纯的,常常以不变的观念来看待人的感情。往往是一见钟情,生死不渝。我国唐宋传奇故事和意大利早起的小说故事都是单色调的人物,好人与坏人、忠贞与邪恶,都是黑白分明的。互相没有瓜葛,一旦产生感情,就到死都不变。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爱情,一种诗歌化的感情。在诗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说的都是一种超越时空、脱离历史永恒不变的爱情。事实上人的感情是一个变化多端的复合体。它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人物社会地位、贫富差距的变化而变化的。正是这一点,小说比诗歌更接地气,接近于生活实际。

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把年轻的主人公,放在两个极端的环境中煎熬,所以,引出了一系列好看的故事。以极端情景去考验男女主人公的感情。情景一:查理的父亲破产自杀,并不知情的风流公子查理来到欧也妮家,闻讯父亲死去,哭得死去活来,而他的伯父老葛朗台却一毛不拔。这个极端的情景引出了感情的极端——欧也妮与查理私定终身,她把六千法郎的积蓄送给了最爱的人查理。两个人山誓海盟。巴尔扎克在此处以诗歌一样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的爱情。情景二:七年以后,查理发财了,这意味着进入另一个极端,也相应引出感情的另一个极端——欧也妮收到了查理的一封信,信上说他和另外的女人结婚了,并寄来了八千法郎的汇票算是还债!欧也妮还沉浸在爱情里的时候,查理已经把欧也妮忘记了,用八千法郎代替了爱情。他的感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以为欧也妮是贫穷的,不配做他的妻子。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欧也妮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巨额财产,她帮助查理的父亲偿还了四百万法郎的债务,以免除了查理可能会因为父亲破产而造成婚姻流产的危机。欧也妮对失去的爱情极端珍视,她虽然答应与蓬风先生结婚,却以保持童身为条件。可见欧也妮对爱情是极端的珍视。而与查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巴尔扎克并不满足这样极端化的对比。在他的笔下,欧也妮此时的感情并不是像七年以前一样充满诗意,而是有某种畸形的特点:这表现在她依旧按照老葛朗台留下的老规矩过日子,虽然她很富有,但是,非要等到老葛朗台允许生火的日子,才生火。她的衣着还是那样寒酸,她住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没有暖气,阴森森的。巴尔扎克力图反应她平静而枯燥地守着感情的坟墓。

这样一来,欧也妮的形象就更加极端了,与查理的反差就更大了。欧也妮的纯真、她内心的贫困和她的财富以及查理的变化之间就更加相反了。这样一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更深了。这就是一代大师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学习和借鉴的。

以上是笔者的一点学习体会,权当是对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的赏析一滴吧!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3

简述一个体现欧也妮像“一枝卓然独立于金钱之上的泥潭里的莲花”的故事。

答案一: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葛朗台进门来,举刀要撬梳妆匣上的金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把刀子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了,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葛朗台迟疑不决时,“她会的,老爷,”她的母亲说。

答案二:欧也妮知道查理需要钱后,拿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 “查理,您收下吧。今天上午,我还不知道钱有什么用。您教我懂得了,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堂弟跟亲兄弟差不多。姐姐的钱,您总可以借用吧?”“哎,您答应了,是不是?”她高兴得哭了,“别担心,堂弟,您会发财的。这些金子会给您带来好运的....”

简述葛朗台用什么方法既不花一分钱却又挽救了弟弟破产的名誉。

葛朗台利用公证人克罗旭叔侄和银行家德·格拉桑对自己女儿的企图,巧妙地让格拉桑到巴黎处理弟弟破产的事。凭葛朗台的信誉和格拉桑的银号,债权人保留了债券。葛朗台变卖了弟弟的财产,发放了47%的债务,剩下的债务,他以侄儿将全部偿还为借口,拖延了五年之久。

《欧也妮·葛朗台》第九章写老葛朗台看见查理母亲的梳妆匣,“像饿虎”一般扑去抢夺,即便女儿拿起刀子准备拼命,也没有改变主意。但后来,他却突然改变了态度。请简述他转变态度的原因及表现。

老葛朗台转变态度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他的妻子昏死了过去。他担心妻子去世,遗产要公开,其中一部分还要由女儿来继承。于是老葛朗台马上把梳妆匣扔在床上,与女儿“讲和”,并取消软禁女儿和只许她喝冷水、吃干面包的“处罚”。

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临终时的情节。

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

“永别了,哥哥。愿你为接受我托付给你的监护权,善待我的遗孤而得到上帝赐予的福佑,我相信你会按受的。”

这是老葛朗台的弟弟破产自杀前给他信中的话,把儿子托给他监护。请简述老葛朗台怎样对待这个委托。

葛朗台不愿承担他弟弟所提出的善待遗孤的委托,但又想要掩人耳目,换取虚名,就请人到巴黎,处理了弟弟的破产事件,同时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填写了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国外去。

叙述这封给欧也妮巨大打击的信的内容。

查理的信告诉欧也妮,他已经发了财,为了得到侯爵头衔和社会地位,他要与奥勃里翁(或“一个贵族的”)小姐结婚,并随信寄来一张8000法郎的汇票,作为给欧也妮的回报,同时要欧也妮交驿站邮寄交还他的梳妆匣。

简述欧也妮拥有大量钱财但并不感到幸福的原因。

她的父亲是个守财奴,只认金钱不顾亲情;母亲在饱受惊吓后去世了;她爱上堂兄,但堂兄是个花花公子,为了追求金钱背弃了她;围绕在她周围,向她献殷勤的,都不是关心她的人,而是冲着钱来的。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4

《欧也妮﹒葛朗台》它的故事没有骇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杯具。”但对于它,我却始终留有深刻的印象。

当初喜欢这个故事,是因为喜欢那个美丽善良的欧也妮。她温柔隐忍,对于自我吝啬的父亲,她始终是顺从的态度。但为了感情,她勇敢地把自我全部的金币给了表弟查理,在父亲例行要她展示自我的金币的时候,她因拿不出金币,被父亲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因为此事,她胆小而贤淑的母亲被吓得一病不起,而最终,她等来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欧也妮是个让人心疼的女子,她的父亲,视财如命;她的母亲,懦弱胆小,在关键的时候保护不了她;克罗旭一家和格拉桑一家把她作为继承万贯家财的跳板;而她深爱的表弟查理,在发财后,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最终负了她。

那时候,觉得这样一个女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为了感情,敢于把金币给自我爱的人、不怕因此同自我一向顺从的父亲起冲突,真的很勇敢。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单纯地因为喜欢这个女子而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能够更为客观地来评价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老葛朗台这个形象。

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很个性。一般人的吝啬,大多是对于别人,而葛朗台却不止如此,他对自我的家人吝啬不说,对自我,也是吝啬得很。葛朗台称雄一世,积累了万贯家财,但他们一家人却过着近似穷困潦倒的生活,“他从来不买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他什么都节约,连动作在内。每顿吃的食物,每一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五六百法郎。”

金钱于他,只是一种虚幻的满足感,他抱着大把的金币,看金币发出的金晃晃的颜色,听金币碰击的声音,因此而产生满足感。他大把地囤积金钱,不使用它们,只是为了欣赏,为了满足自我的敛财癖。在巴尔扎克看来,葛朗台的聚敛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情欲,只有人性已经异化,完全为贪欲所支配的人,才会将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需要。

他因为钱,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在明白女儿把金币都给了查理后,他认为金钱比亲情重要,固而将女儿关起来。妻子因为此事一病不起,在即将离世的时候,葛朗台不是没有悲哀难过的,这个时候,他的人性得到了些许的流露,但是,当妻子死后,尸骨未寒,葛朗台便请来克罗旭要欧也妮在财产文契上签字,放下登记,全部财产归父亲管理,女儿只保留虚有权。在他心里,金钱最终战胜了人性。

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是金钱,葛朗台老头的形象便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然而,巴尔扎克虽然以超多笔墨描绘金钱的威力,但画龙点睛的一笔却是指出金钱拜物教的荒谬,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感情领域,金钱是无能为力的。

葛朗台为了金钱,一辈子花尽心思,甚至为了钱连亲情也不顾,但最终一分也带不进坟墓,除了一种虚幻的满足感,能够说是一无所获。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5

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一点不错,书承载着文字的精华,是从古到今多少人汗水的结晶。每一本书的时代背景、作者品格不同,每一本书的内容、思想固然也就不同。获得教养,从研读世界文学开始。

《欧叶妮·葛朗台》就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世界文学作品,文中塑造的葛朗台成为四大吝啬鬼之一。这些足见作者——巴尔扎克的水平。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情节,却都需由一定的社会风气奠基,所以,小说是反映真实社会现实的镜子,是批判不良风气的利器。这两点在《欧叶妮·葛朗台》中就很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欧叶妮和妈妈一点都不普通,——大财主的女儿和妻子,怎么会一般呢?而她们却过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活,因为老葛朗台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不会把钱浪费在任何“无用”的事上,尽管他有着几乎用不完的钱。于是日子平常地过着,像没有涟漪的湖水。然而这平静终于还是被打破了,老葛朗台的哥哥破产了,他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儿子夏尔来葛朗台这儿借住。于是欧叶妮单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她从没有见过如此完美的人,他的相貌、他的穿着、他的气质……一切都在欧叶妮心中久久徘徊,充斥着这没有见过世面的女孩的心,她爱上了自己的堂弟!过不多久,堂弟即将去印度开辟新的生路,而他此时几乎身无分文。欧叶妮便立即将父亲让自己好好收藏的无比珍贵的金币给他,让他换钱做为路费。欧叶妮事实上冒了无比巨大的风险,为了堂弟,她没有想过这些金币在父亲心中的价值,也没有想过失去这些金币后,她会被父亲如何责罚。

夏尔自然是万分感激,他把自己的父母画像交给堂姐保管,之后万分不舍地踏上印度的土地,做起了罪恶的生意。几年后他有了一笔钱,为了权利与地位,他娶了高官的女儿,自己便做了同样的职位,他把当年欠下的钱还给堂姐,并要求堂姐把父母画像还给他,算是他们两清了,不再亏欠了。

因金币而被父亲囚禁的欧叶妮,已经变得无比成熟了。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父亲为了自己的利益将欧叶妮放了出来,而此时母亲也已几乎病危。母亲死后,欧叶妮得到了一半的财产。在追悼母亲期间,葛朗台假惺惺的扶着女儿用餐,小心翼翼地伺候,想让女儿知道自己是多么爱他,并信誓旦旦地说,每个月给女儿100法郎,而出于对父亲的感激,欧叶妮让老葛朗台如愿以偿地得到了所有的钱。老葛朗台不久后也死了,欧叶妮得到了全部遗产。父母离世后,她唯一在乎的就是堂弟了,而等来的却是如此的一封信。然而她却出人意料地很镇静地还回了画像,继续过起平凡的生活。

这个故事折射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受制于利益的驱使,在对金钱的疯狂攫取中,会不顾一切地遗弃自己的家人与感情,而妇女又是如此无奈,她们没有办法改变命运,只能一味地为男性服务,而当她们真正有了财产时,她们又没有能力合理利用,几乎无法处理,只能默默活在世上。这是一出令人无奈的人间悲剧。

痴情的欧叶妮,为了堂弟可以付出一切,倾尽所有,而换来的却是一个被利欲熏心极度虚伪的人的无情抛弃。等待堂弟的这些年,她失去过自由,失去了父母,也失去了自己的青春,令人叹惋,也让人反省——利益,这究竟是何等的罪恶!

这样的社会已成为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但愿不要再出现:年轻的女孩,失去了一切,望着自己身旁的最后一个人,凄楚却也无语——“只有你爱我”。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6

故事讲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葛朗台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随处可见:“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她在葛朗台家辛勤劳作了30年,只是在第20年上,葛朗台才痛下决心赏了她一只旧表,那是她到手的唯一礼物。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看在20年工作的份上才忍痛割爱,作出决心,好象是件要他的命,喝他的血,抽他的筋的决定——送拿侬一只旧表。”

除了这些葛朗台还对自己的亲人吝啬:“不觉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女儿把她的全部金币拿出来欣赏一番,欧也妮只好说金币没有了。父亲一听,火冒三丈,猜到她已把金币送给了查理,大骂女儿,并决定把她关进房里,只给冷水和面包。这时的葛朗台知到女儿将自己的金币送给查理,他爱钱如命的本质战胜了亲情,将自己仅有的女儿送进了阁楼,让她在那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晚上,葛朗台来到太太房间,正巧碰上母女俩在看查理母亲的肖像,葛朗台一见金匣,就像一只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一样抱住不放。”贪婪、狡黠、吝啬,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的品质在此表显得无疑。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当今社会,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版的“葛朗台”,他们有着不错的收入,却花费很少。

近期,一则名为《80后极品葛朗台晒收入和支出》的帖子在各大论坛上被争相转载。帖主名叫“回眸一笑的如花”,自称是1982年出生的白领,月收入达到1。3万,但是平均每月的支出仅1850元。该帖火起来后,很多网友争相晒收入和支出,比拼谁更像葛朗台。

在帖子中,“回眸一笑的如花”自称1982年出生的,工作3年,目前在一家外资检验机构任焊接工程师。他每月纳税后到手的月薪为6000多元,由于经常出差,平均每月的出差补贴合计1500,奖金每月在3000元左右。年终奖约3万元左右。一合计,其年薪达到156000元左右,平均月薪可达13000元。

“回眸一笑的如花”的收入在普通白领中已算是高薪,但他每月的花费却相当节约,每月的支出才1850元。“回眸一笑的如花”给自己的口号是“我节俭,我快乐。”他表示,现在有双球鞋还是大学时候买的,穿了快6年了。

帖子发出后,引起无数白领竞相跟帖,比拼谁更节俭。

可见,现实版的“葛朗台”也不少,不过他们并不是压榨他人劳动的资产阶级,他们靠自己的劳动挣钱,节约花费,将钱存起来。与某些“富二代”、“官二代”形成鲜明的对比,发人深思。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在当今时代又有了不同的含义。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7

早在五年前,我的书架上就有一本《欧也妮·葛朗台》。当我得知这是一本关于“吝啬鬼”的书后,就没再翻过。因为我在这之前已读过一本叫《悭吝人》的书,领教了阿巴公。今年寒假,我偶然地翻开了它,就再也没轻易合上。

阿巴公是个贪婪至极的人。如果葛朗台仅仅是贪婪,那也不会写出什么深刻的东西,我也就不会如此感兴趣。重要的是,葛朗台的形象概括了整整一段历史,他的吝啬也含有特定的历史内容。

葛朗台老人是位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人物。从书的开头我们便可看出他具备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一切特点,没有多少文化,却精于盘算。他的每笔投机从没失败过,至使财富不断膨胀。随着情节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地感受到了葛朗台本人的性格——吝啬。尽管家财万贯,却几乎无消费。我们甚至不能说他“爱钱如命,”因为在他眼里,钱比命重要。“把死人看得比钱重就叫做没出息”。把兄弟的死讯告诉侄儿没让他犯难,可要说出“你一点家产都没有了”倒让他感到难于启齿,因为这句话“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苦难。”

在事故中,我更看到了葛朗台老头的“朋友”,个个都是唯利是图的人。很显然,这是当时社会的悲剧。在拜金主义横行的世道上,一切权利的中心就是金钱,金钱是万能的,它使人的灵魂扭曲变形。巴尔扎克正是捕捉到了这一点,才写下了发人深省的《欧也妮·葛朗台》。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欧也妮的爱情。而在这样的家庭中的爱情必然是苦涩的。欧也妮爱上了夏尔,却受不了来自各方包括父亲葛朗台的反对。夏尔由于家中破产,被迫与欧也妮分手。这一切的祸根就是金钱与迷恋它的人们。以至于当葛朗台死后,可怜欧也妮守着他巨额财产,却既无家庭也无幸福。只能成为一帮利欲熏心之徒追逐围猎的对象。

写到这里,在我脑海中已不仅仅是葛朗台老头的吝啬与欧也妮的纯真,这简直是一个悲剧。而且是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悲剧。它平凡而其惨烈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不过在古典悲剧中主宰一切的是命运;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则是金钱。

我曾反复地问自己,这是为什么。我甚至想写一篇续文论改变欧也妮的命运。我想过,这有时代的因素在内。法国革命后,日益膨胀的资产阶级中势必会出现拜金主义,这同封建社会出现人剥削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人的贪婪导致了这样的一场悲剧。不看从前,就拿现在的`人来说,难道没有一个人跟葛朗台有相似点。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就从来没有像葛朗台相似的经历吗?不是,我们有。现在的人并不强于以前的人多少,只是社会强于以前的社会。人,似乎总是这样,自己取得了多少,就想得到比这更多的;自己失去或将要失去多少,就想失去更少的。难怪比尔·盖茨还在不断地积累自己的财富,也难怪他会为几美元的停车费而嫌贵了呢!这——就是人的贪婪。可怕,但挥之不去。

也许有一天,一本名为《大方人》的书会成为世界名著,与《欧也妮·葛朗台》、《悭吝人》同名。但也许这不可能,因为人的贪欲还在。或许随着社会的进步它会减少,但不会消亡。或许还会有许多未上演的悲剧已经彩排好了。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8

巴尔扎克说:“这是一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看完整本书,我不禁反问自己:金钱到底带给了他们什么?老葛朗台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实质上他却是金钱的奴隶,作为一个守财奴,他比别的同样吝啬的人多的就是懂得如何赚钱,书中花了很多的笔墨来描写他强大的敛财本领,这也让他成为索漠城人人敬佩的对象——这就是金钱的能力。

他吝啬到爱钱甚命的地步,他可以为了钱无视妻子的病,和女儿翻面,让一家人过着困苦的日子。金钱给他带来了什么呢?或许有些讽刺,我竟然从老葛朗台联想到了那些穷困潦倒的热爱艺术的人,他们因一时得不到赏识而过得落魄不堪,但内心世界却因为艺术的支撑变得富饶。因为热爱,所以追求。只不过到了老葛朗台这里,抽象的艺术变成了具体的金钱。也因此在我们读者眼中,他是一个可怜鬼,一生为了那些身外之物设计盘算,拥有的东西却又不能享受。可我觉得,金钱给老葛朗台的利大于弊。金钱成了他的追求,让他的一生没有一刻是空虚的。我们不能说老葛朗台是不幸的,因为他自己感到无比的幸福,他注定是要为自己的不满足过着不断算计的人生的,金钱正是他的目标。

他为之奋斗一生,最后也满身成就。就这样,老葛朗台在扑向让他感到温暖的镀金十字架后,满足地去世了,留下了他一生守着的巨额财产,让原本活在父亲阴影下的欧也妮走向另一个看不到尽头的黑色深渊。这些金钱又给欧也妮带来了什么?老葛朗台在世时,克罗旭和格拉桑两家就不断大献殷勤,谁都知道,娶到了欧也妮就带到了一座金窖,谁会放弃得到金窖的机会呢?但纯洁的欧也妮怎会喜欢上那群利欲熏心之徒。这时,夏尔出现了,带来了一身债务与吸引着欧也妮的巴黎的气息。老葛朗台眼中弥漫的是为兄弟家破产而感到的悲伤,而欧也妮落下的泪中满是她那颗真挚的心对堂兄的同情。她感到夏尔是那么的美好,不能让他受丁点儿委屈。她突然变得勇敢起来,不顾父亲的命令一心想为夏尔做点儿什么。我想,只有最纯洁的爱慕才有这样果断勇敢的力量。但欧也妮错了。她还是一片棘荆中唯一的那朵百合,夏尔并不是第二朵。她为他还清了债务,他也被打发走了。欧也妮一心相信夏尔的每句话,可夏尔呢?一旦离开了索漠城,他心中还有多大的地方是想着欧也妮的呢。在我眼中,他不过是个衣冠楚楚的禽兽,是没有克罗旭格拉桑表现得露骨的另一个克罗旭另一个格拉桑。

当老葛朗台去世,欧也妮还在索漠翘首等待时,他已成家。只是不知当他得知自己的表姐已成为个百万富翁时会是怎样的表情。金钱从未带给欧也妮好日子。她本可以从小享受好的物质待遇却在困苦中长大。如今终于继承万贯家财,却又被迫陷入一群贪婪之徒的追逐围猎中。可怜的欧也妮并不是刚毅聪慧的女子,结局的悲惨不言而喻。作为局外人,我们应当看清老葛朗台一家的悲剧。应该明白金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没有金钱的日子是困难的,但整日追求金钱也会在灵魂上得到更多的痛苦。金钱可以造福贫困的人,却也是欲望的象征。有太多的人盲目地追赶从而迷失了自我。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金钱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都应记得快乐的生活不是拥有多少,而是给予多少。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9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爱钱如命的葛朗台先生穷尽一生,累积了万贯家财。他是一个不折不够的守财奴,不放过任何时机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至死也乐此不疲。他既有过人的精力,又有罕见的理财本领,更重要的是,除了金钱以外,他没有任何信仰。他唯一的爱好、唯一的激情就是聚敛钱财。作者在关于老葛朗台的聚财本领一段精彩的描述:

“在理财方面,葛朗台先生就像一只猛虎,一条巨蟒。他懂得如何躺着、蹲着,把猎物瞪上半天再扑上去,张开钱袋的大口,吞进成堆的金币,接着就安安静静地躺下,就像一条吃饱了的蛇一样,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慢条斯理地消化着吃到肚子里的东西。”

然而,如此可怕的一个人却没有受到受害者的唾骂,反而异口同声地称赞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能干的人,甚至把他看成是当地的荣耀。对于外地来的人们,他们会问他:“巴黎的人们都像葛朗台先生那样有钱吗?”由此可知,当时的社会弥漫着一种金钱至上主义。

对于兄弟临终前寄托给自己的侄子,他更是视其为包袱。“这个年轻人没有出息,把死人看得比钱还重。”他更是向女儿如此解释何为破产,“破产就是最最最丢人的事,比所有丢人的事更丢人。”其爱财之心可见一斑。对于妻子和女儿买白烛、买糖、买油侍奉侄子时,他更是说:“你们是要把我的家都败尽了。”得知女儿的金币都不在了的时候,他勃然大怒,将女儿软禁起来,只给清水和面包,这一怒也把妻子吓出了病来。这一怒算是整部小说的转折了。而当其得知女儿用金币换来了侄子金像时,他的态度却忽然大转,连连称赞说:“这笔买卖做得好啊!”

纵观整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葛朗台妻子去世前后。这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女人在死前一再请求丈夫宽恕女儿,却只得到了冷冰冰的否定的回答。但是,当葛朗台老头被克罗絮提醒说“总而言之,欧也妮继承她母亲财产,而您却不能继承”时,这话对葛朗台老头来说就像是晴天霹雳。挣扎与思考过后,他决定在妻子面前与女儿言归于好,但其最终目的昭然可见。妻子去世当天,葛朗台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女儿签署放弃继承权的协议书,可爱的不谙世事的欧也妮一切顺从父亲,“你要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父亲。”

妻子死后,单调的生活又过了几年。葛朗台老头终于也受到上帝的呼唤,去侍奉上帝了。葛朗台死前,一直紧紧盯着藏有金子的房间的门看。他留给女儿的最后一句话竟是:“把一切都照管好!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葛朗台爱财如命的的形象刻画不得不说是淋漓尽致!

然而,纵然葛朗台有万贯家财,欧也妮却对财富不屑一顾,一心一意地念着她的堂弟。殊不知最后的她却等来了堂弟一封尊敬的信。善良的欧也妮为了堂弟的幸福,把叔叔的债还了,好让堂弟能了无牵挂地追求自己的幸福。然而,今日堂弟已非昔日堂弟,葛朗台的基因让他变得嗜财,内心冷漠,追求享乐。他对昔日长廊温情已无动于衷,一信便断了和欧也妮的关系、和葛朗台姓氏的关系。

可怜的欧也妮最终获得了什么?四个忠心的仆人。

一个家庭的故事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相关文章:

1.《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范文

2.《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600字

3.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1200字

4.《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550字

5.《欧也妮葛朗台》小说读后感

6.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7.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700字

8.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上一篇:教师转正申请工作小结下一篇:企业优化性裁员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