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2024-06-15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共13篇)

篇1: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尊敬的xxx公司领导:

您好!

我叫,来自XX大学新闻编辑专业,感谢您抽空检阅我的自荐信。

四年的校园生活,使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为人处事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都有了质的奔腾;让我懂得了除学习以外的个人处事能力的重要性和交际能力的必要性。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是相互映射,所以大学阶段的个人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进步,才是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主题。

除此之外,课余时间我经常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关注最新科学技术动态,尤其是有关本专业的知识,使自己始终紧跟世界最新发展潮流和时代的步伐。因此我学习熟练把握Windows、Office等软件的操纵和安装系统,熟悉网页设计;一直以“一专多能,全面发展”来严格要求自己,勤奋拼搏、刻苦好学。踏实并系统地学习所开的课程知识,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校期间,我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刻苦,工作兢兢业业,及时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题目的能力。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重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系学生会干部的我,有较强的组织、宣传、治理和应变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在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外,还在校内组织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中,能有力地组织同学及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从中也锻炼和进步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表现出较强的与人密切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并且深受同学们和老师以及领导的认可。

在日常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和与同学们的相处极为融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同时自身的交际能力随之增强,作为一名有志青年,我果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并且已向党组织靠拢。

大学的学习生涯是我人生路上的一小段,并且通过系统化、理论化的学习,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较快速度把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如今我有信心接受任何新的挑战和考验。

我希望您能从我的校园生活中看到我的勤奋与努力,我相信在这个奋发向上的公司里我将更加受到良好的熏陶并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谢谢!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篇2: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尊敬的先生/小姐:

您好!

今日阅读报纸,获悉贵公司征求内容编辑人员。本人自信符合应聘要求,写此信应征编辑职位。我毕业于人民大学文学系,具有编辑经验,并熟悉校对、改编、出版以及此类相关工作。有关大学生个人简历如下:

曾在销售量达三万份的《周报》担任编辑部主任,历时两年。并曾直接参加报纸排版工作。1998年曾在《健康指南》担任编辑工作。主要工作:负责校对、改写以及长篇撰写项目。5年的工作磨励,使我熟悉媒体的动作,通过与名人进行访问,使我具备了很强的沟通能力。我熟知一切办公室的例行工作,目前受雇于一广告杂志社,但此项工作为临时性的工作,故希望谋求一份较稳定的工作。

随信附有我的大学生个人简历。如有机会与您面谈,我将十分感谢。

此致

XXX

XXXX年XX月XX日

篇3: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关键词: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新闻编辑作为广播电视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水平。新闻编辑是指对于新闻事件的收集、整理、编辑、完善、加工、组织等环节,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新闻信息价值判断意识、完善的信息表达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播电视行业的高效发展,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的竞争。在现阶段,加强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广播电视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1]。

1 提高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在当前经济和信息高速发展的时期,高效的信息传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编辑创新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全面提升新闻价值的识别效果

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提升其价值的识别效果,是新闻创新的主要内容。新闻作为一种具备一定时效性的信息,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天下之事,无所不包。新闻信息的时效性特点,导致新闻信息的主要内容很有可能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和手机客户端逐渐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新媒体的特殊性使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不必要的恐慌,例如:某些人在网上传播食盐供应紧张的新闻,造成市场上出现哄抢食盐的社会事件的发生。新时代背景对于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其必须坚持新闻的正确性原则,在当前一些人为某种原因会传播虚假信息,因此,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提高识别能力,保证新闻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

1.2 加强对社会舆论的正确性引导

在现阶段的新闻传播中,弘扬社会正能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是提高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信息的高速发展成为时代的显著特色,各种新闻媒体、新闻事件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播电视行业作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媒介,承载着引领社会群众舆论的重要责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想要良性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支持。新闻媒体主要承担了“扬正气、促和谐”的重要作用。因此新闻编辑要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满足社会需求。

2 提升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策略

2.1 坚持新闻创新的正确政治导向性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性,是现阶段我国新闻创作创新的重要原则。广播电视行业不仅是我国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党和国家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和喉舌,还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们群众的重要纽带和桥梁。因此,要求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新闻编辑创新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性。在选稿和修改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新闻质量的科学性。良好的政治素养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首要要求。在新时期,通过敏锐的观察能力,审视形势,对新闻信息见微知著。从政治方面考虑,应该加强对新闻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3]。

2.2 坚持新闻创新的时代性原则

紧扣新闻事件的时代脉络,做好新闻创作,是新时代新闻创作的新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文化也更加丰富,群众的欣赏水平和欣赏层次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想满足不同的人群对新闻的需求,就需要新闻创新的内容紧扣时代发展的脉络。在人民群众审美意识、视听喜好、欣赏水平不断变化的当下,紧扣时代发展需求,就需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细微变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要求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满足受众群体对于社会热点和社会难点的关注需求,及时掌握群众的思维脉络,重视新闻内容的服务性,切实关注民生问题。

在新闻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关注群众的需求,切实分析新闻的时段性和群众关注的兴趣点。分时段有针对地设计新闻内容,以满足不同群众的需求。应重视对新闻使用价值的掌控能力,重视对新闻价值及新闻本身的应用,加强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价值的发掘,确保新闻的价值及本身的有机结合。在新闻创作中,更重要的是及时掌握社会和群众的需求,针对群众的需求寻求相应的新闻内容。在新闻创作中,用得到的新闻才是有价值的新闻。因此在创作中要打破传统新闻素材收集的局限性,回归新闻价值的本身,才能创造出更有时代性的新闻报道。在新闻报道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对背景和相关内容的链接,使受众对新闻的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从而全面提升群众对新闻背后政治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效益方面的认识[4]。

2.3 坚持新闻创作的新颖性原则

新闻创作的新颖性,要求对新闻编辑技巧进行创新。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标题、导语、结构是新闻创新的核心所在。掌握必要的技巧,是广播电视行业新闻编辑创新的关键所在。在新闻编辑创新的过程中,重视对听觉视觉规律的分析,强化新闻的趣味性和新颖性,是现阶段新媒体的新闻内容的要求。同时应该针对不同的媒介,制定出不同的内容创新形式,例如:与报纸相比较,广播电视类媒体,在新闻标题的选择方面更强调实用性和新鲜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在广播电视行业,对于标题不应该是对内容的简单集中和概括,而应该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全面提升新闻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但与此同时不能过分夸张,导致新闻内容出现失真[5]。必要时可以采用副标题的形式,对主标题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论述。在现实生活中,空泛、笼统的标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收听收看兴趣。如果受众在换台之中,也许会因为一句标题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那么此时的标题选择就是成功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曼切的观点认为:良好的导语和标题是新闻创作的关键所在。在广播电视专业中,新闻编辑的导语要求具备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切中要害的特点。同时新闻从受众的角度要求文字简洁、生动,力求将导语浓缩成一句话。最后,广播电视新闻要想吸引受众,就需要在结构上进行创新,通过简单的结构进行事件的描述,这也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要求。

3 结语

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对现阶段的行业竞争有充分的认识,通过提高策划意识,全面提升自己的策划能力和策划水平,实现新闻业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提高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既能为社会提供大量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同时能够发挥引领社会舆论、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申菊.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探析[J].科技传播,2013(23).

[2]韩海霄.浅析广播电视专业新闻编辑创新的策略[J].数字化用户,2013(11).

[3]李琳.基于受众心理的广播新闻编辑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5(17).

[4]张松峰.基于受众需求角度的电视台新闻编辑创新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3).

篇4: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关键词: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知识结构;比较优势

编辑出版专业与非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同时竞聘一家出版媒体的同一个岗位,应该靠什么取胜?只能靠比较优势。他人的优势无法达到,而自己的优势没有形成,是现行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症结所在。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的比较优势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广、快、专、新。“广”指知识面广博,“快”指上手快(入门快),“专”指专于名著经典的编辑出版传播史,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新”既指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强,又指具有新媒体编辑出版工作的技能。具体来说,必须具有以下五个比较优势。

一、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涉猎广泛,具有广博的知识面

编辑出版学专业应为出版单位培养编辑出版人才,但出版单位特别是出版社普遍不愿意招收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尤其不想招聘该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性强的编辑工作。湖南出版集团在网上公布的2010年校园招聘广告显示,出版社在招聘一般性图书编辑(如教材开发编辑)和一般性图书营销人员时尚愿意接受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但在招聘专业性强的图书编辑(如法律编辑、音乐编辑)时就只要其他相应专业的毕业生。这并不奇怪。整体来看,科班出身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确实难以胜任那些专业性强、学术性强的书刊编辑工作。比较而言,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专中有杂,而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杂中有专。当两个不同专业的毕业生竞聘编辑出版工作的同一个岗位时,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的竞争优势自然是专、精、深。显而易见,编辑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如果一味地强调另一学科的专业深度,就无异于削足适履。不像非编辑出版专业那样专于某一个学科,恰恰是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特质。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是一个知识面广博的杂家,应当是其首先必须具备的一个比较竞争优势。

编辑究竟是专家还是杂家?以培养编辑为重要任务的编辑出版学教研人员必须反复思量这个老问题。笔者的一贯看法是:“编辑成不了专家,情有可原,但做不了杂家,不可宽恕。”① 笔者非常赞同辽宁出版集团老总俞晓群的观点:“出版人与学者是不可盲目比较的,他们身份交叉、行为互渗,但作为不同的角色,追求的结果不同。出版家表现为自身学识的宽泛和厚实,他们不专攻什么学科,但在出版的意义上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②张元济一生都没有专著问世,但没有人否认他的学识。编辑的知识,好比农民的粮食和商人的资金。粮食储备得多,农民遇到灾荒时心里就踏实;资金丰厚,商人遇到危机时就能绝处逢生;知识广博,编辑就可以胜任更多稿件的加工。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必须努力使自己“博”起来。

二、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必须上手快入门快

比较而言,编辑出版学“属于应用科学,是行业之学、领域之学,不是理论科学”③,它直接服务于编辑出版实践。编辑出版学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原理,但它们属于应用理论的范畴。在编辑出版学的学科建设中,既不能满足于对编辑出版经验的概括,更不能盲目追求玄虚的理论体系,千万不能为理论而理论。编辑出版学专业主要是为编辑出版的业界培养人才的,如果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能或者大部分不能在编辑出版业界就业,那么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用实践去检验理论永远是一根必须具备的标尺,脱离了实践,脱离了实践的检验,学科发展将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④诚哉斯言!西方出版强国的编辑出版学教育以实务技能教育为本位、以在职教育培训为特色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科班出身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尽可能快地胜任编辑出版的日常工作。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如果需要半年的适应期,那么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就只应为三个月甚至一个月。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是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彻底失败。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在这方面并非尽善尽美。例如,有些毕业生写不出像样的选题策划报告、营销策划方案和书评,甚至连校对工作都做不好。因此,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业务技能课必须进一步予以改进,在教学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真正予以落实,必须设法使专业实习取得更大的实效。

三、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应努力构建自己有特色的“专”

编辑出版专业学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是杂家而妄自菲薄,但与此同时还必须努力建构自己的“专”。与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相比,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专”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种“专”包含四种情况:(1)专于编辑出版的流程与技能。在编辑出版工作中表现为上手快入门快,但这不是根本,上手快入门快不等于后劲足。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用半年甚至三个月的时间也可以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与编校技能,熟悉编辑出版工作流程;(2)专于编辑出版学以外的某一门学科或某一个领域。这种“专”主要因今后从事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编辑出版工作而不同,因人而异。例如,从事文学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专于文学,从事法律编辑出版工作者要专于法学,等等。不言而喻,这种“专”并不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比较优势,因为专业学习阶段再怎么专于另一学科也几乎不可能达到非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对这一学科的专业化认知水平;(3)专于中外编辑出版史,尤其要专于名著经典的出版传播史。这种“专”是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形成自己比较优势的极其有效的突破口,应该而且必须具备;(4)专于新媒体的编辑、出版、传播工作。这种“专”既是应对数字化挑战的需要,又是建构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比较竞争优势的一条捷径。

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为什么要专于中外编辑出版史,尤其是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对此,笔者另有专文论述,这里只简述理由:(1)从一般的意义来说,熟悉编辑出版史有益于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认识编辑出版活动发展的规律,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2)从特殊的意义而言,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精通名著经典的出版传播史具有独特的意义——为重新包装运作这些好书,成为旧书新做的专家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3)在研习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的过程中,编辑出版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书中的主要内容而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从而拓宽知识面;(4)学习名著经典出版传播史,可以培养编辑出版专业学生的文化良知与文化追求。

四、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工作的技能

今天,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熟悉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没有任何理由不去掌握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工作的技能。这是因为:

1.数字化出版浪潮滚滚向前,对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出版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新的出版形态不断涌现。一部出版史就是一部出版技术史。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出版业的影响已经立竿见影。1970年,美国学者贝利将“当天的订数能够当天印刷,第二天发货”作为人类的理想。⑤仅仅过了24年,他的梦想就逐步变成现实。1994年,德国出现了能够随时满足消费者要求的“打印系统”,使按需印刷成为可能。2004年以来,按需印刷在我国从概念迈向生产操作。200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属下的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启动了我国首项按需出版工程,致力于数字印刷在出版业以及商业领域的应用推广,为图书馆按需印刷数千种近现代善本图书和期刊。⑥

nlc202309011348

数字出版物的种类、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数字出版的优势日益凸显。一首《老鼠爱大米》彩铃下载的收入就达到了5000万元,而这首歌的专辑未必能卖出500万元。在日本,手机出版发展迅猛,“手机书籍”成为一种新兴文化。数字出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出版的运行模式,极大地丰富了出版的内涵,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与阅读的习惯。传统出版业只有积极应对挑战,并适时调整战略部署,才能在新一轮的出版竞争中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危险。积极的先期进入者已经开始了一场新的圈地运动,培育着品牌和市场,将成为数字出版的领跑者。出版业需要与时俱进,直接为出版业培养人才的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要了解新媒体技术,要熟悉新媒体运行的流程,要掌握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的技能。数字化出版浪潮滚滚向前,编辑出版人才培养唯有逐浪前行。

2.新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是构建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比较竞争优势的捷径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网络编辑员、网络搜索引擎工程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网络课件设计师、电子商务师、网站策划师、网络游戏设计师、彩铃设计师、网络写手、短信写手、DV创作人等新职业。2006年的预测说,未来八年,网络编辑的需求量将呈上升趋势,总增长量将超过26%,其缺口将达到100万人。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调整了人才培养的定位。例如,华南理工大学于2004年创办了编辑出版专业。起初,也以书刊编辑作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与大多数院校所设专业并无二致。后来经过反复论证,将培养目标定位在电子网络编辑上。浙江工商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创办人梁春芳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要根据现代出版业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大批的数字出版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要只将视野局限在传统出版领域,而是要将着力点放在数字出版方面”。⑧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该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向网络编辑转型,为此开设的课程有:网络编辑、网络出版与书业电子商务、电脑图文设计、网页制作与网站管理、数字资源检索、图像传播等。这样的调整,不仅顺应了数字化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避实击虚、培养比较竞争优势的有效举措。2007年,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该校初级助理网络编辑考试达标率为96%。

早在1996年,北京印刷学院创办全国第一个多媒体艺术设计专业的时候,就将多媒体设计和工具软件应用引入设计艺术教学,让书刊装帧设计方向的在校生可自愿选择转为多媒体艺术设计,并于当年实现艺术与技术复合型本科毕业生的输送。由于所培养的人才同新兴的产业发展需求衔接,因而一路走俏,培养规模达到每届毕业200多人,还供不应求。可见,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应该站在数字化发展的浪潮前端,成为数字化编辑、出版、传播的弄潮儿。

五、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突出的创造性思维

观念上与时俱进既是创新的重要体现,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对编辑出版人来说,观念上与时俱进是其首要素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最重要的思维。干任何工作,要想出类拔萃,都需要与时俱进与创新,但编辑出版工作更离不开这两点,原因有三:

1.编辑出版工作是生产精神产品的,而精神产品的生命力取决于特色

特色是出版物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我国出版业中盲目跟风、低层次重复出版的现象相当严重,造成了物力、人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还浪费了读者的时间、精力和钱财。盲目跟风、低层次重复出版是创新能力低下的体现。要避免这种现象,就必须坚持创新。邹韬奋说:“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要造成刊物的个性或特色,非有创造的精神不可。”⑨

2.从编辑出版的历史与现实来看,出版业是真正需要与时俱进的行业

五四运动后,篇幅短小但蕴含丰富的“小诗”盛行一时,最引人注目的是冰心的《繁星》和《春水》。对此褒扬的人很多,但也有人极力批评,梁实秋说:“《繁星》与《春水》这种体裁,在诗国里面,终归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冰心女士是一个散文作家、小说作家,不适宜于诗;《繁星》与《春水》的体裁不值得仿效而流为时尚。”⑩然而,这两本诗集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名著。观念陈旧的人,或许可以成为优秀的作家或学者,但绝对成不了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1991年,金丽红策划出版了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王朔文集》。她这样形容当时想做《王朔文集》的冲动:“我第一眼看到王朔的一本书《我是你爸爸》就立刻被吸引了,这个标题多么吸引人啊!于是我就有了做王朔的书的念头,而且是做他的全套文集。”业内人士评价金丽红的眼光很“毒”。这种“毒”的本领源自观念与时俱进。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董事长王建辉在论及杜亚泉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表现时说:“做编辑要与时代的主潮相一致,要激动潮流,不与时俱进是编辑家的大忌。”

3.编辑出版人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策划出适应变化的新颖选题

一个编辑出版人是否具有与时俱进的观念与突出的创造性思维,并不取决于学科专业与教育背景,而更多地与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社会阅历、思维倾向有关。人文类文摘杂志《读者》的两位创始人都是理工科出身,胡亚权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郑元绪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受正式学校教育不过五年、小学徒出身的王云五能够成为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和中国现代杰出的编辑出版家,得益于他年青时的广泛阅读,与时俱进及创新,如出国考察并积极推行科学管理法。一个普遍存在的有趣现象是,专家往往迷信过去的经验,权威经常迷信理论教条,这恰恰是创新的死敌。杂家、外行、新人少有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兴趣广泛、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对新知新学新资讯新环境反应快,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接受新生事物,反而更容易闯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在知识结构的专业性、深入性、学术性方面,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几乎无法赶上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但在观念的更新与思维的创新方面,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应该而且必须强于非编辑出版专业毕业生。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编辑出版人,其职业素质要有鲜明的时代特质:开放的心理、博大的胸襟、高昂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意识。对新理论、新观点、新题材、新文体、新体例、新风格、新版式、新工艺、新作者等,编辑出版人都应持欢迎、接纳的态度,要像孔子说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策划出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新的出版物。

(易图强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龚维忠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

* 本文是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构建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生竞争优势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的成果之一

注释:

① 易图强.出版学概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42

② 俞晓群.出版人素质三论[EB/OL].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30725/200307250025.html,2003-07-25.

③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39

④ 吴培华.编辑出版学界与业界需共谋发展[J].中国编辑,2009(4): 79

⑤﹝美﹞贝利H.S.Jr.图书出版的科学与艺术[M].周旭洲,等译.武 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100

⑥ 中献拓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拳出击:开启中国按需出版市场 [EB/OL].http://www.2g2g.com/member/zhongxian.htm,2006-10-23.

⑦ 薛亚东.互联网催生新职业成就新贵族[N].人才市场报(电子版),2006-05-31.

⑧ 田胜立.数字传媒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培养的要求[J].中国编辑,2007(5):70

⑨ 邹韬奋.经历[M].北京:三联书店,1978:77

⑩ 语文: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9

程蕾,民任.华艺:策划赢家[J].中国市场,2003(4):37

王建辉.老出版人肖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51

篇5:新闻编辑专业自荐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根据本人所学专业及贵公司所设岗位的要求,我认为我能完全胜任贵公司的工作。就此,我希望加入贵公司,成为贵公司的员工。为贵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本人具有物理专业、法律专业两个专业背景,针对贵公司的工作需要,我主要应聘XXX技术员或XXXXX工作人员两个岗位。

1、本人在大学阶段所学为物理专业。对物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认真、扎实的学习,同时,选修了计算机专业的相关课程。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本人在电工、电路、无线电、计算机编程、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知识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毕业之后,本人在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7年,并参与了所在中学微机教室、物理实验室的组建、维护工作。本人通过了解,贵公司下属XXX是以XX为媒介的互动平台,其工作内容包括数据的上传、权限发放、网络的链接、维护等。其主要运用计算机网络、编程等知识,例如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等。而这些知识在我以前学习、工作过程中都有所涉及、掌握并有较好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我到贵公司应聘的过程中了解到,XXX尚有岗位空缺,如果我能进入该部门,一定能很好的胜任领导交办的工作。我对做好XXX工作的设想是把握“取长补短”的原则,由于网络技术存在更新快,专业性强的特点。在具体工作时要根据XXX有关的应用技术要求与特点,结合本人所掌握的相关知识,认真分析总结,自己哪些工作能做好,哪些工作实际处理时存在暂时困难,那些工作还暂时无法胜任,分步骤、有计划的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不足部分及时补充;不懂的地方认真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本职工作,同时寻求更高层次的突破,将自己的工作做得精益求精。

2、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为法律,并取得律师执业资格。我拥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经过在律师事务所及在企业中的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具备了一定的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XXXXXX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规模不断扩大,业务不断扩展。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林林总总,我经过了解和分析,贵公司所涉及的法律事务以相对人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对外法律事务(重点针对公司以外的任何人的行为),再为对内法律事务(重点针对公司内部员工的行为),其中对外法律事务又可以划分为由外聘专业法律顾问为主处理的诉讼类事务及审阅对外合同等重大有关法律的事务,和由以XXXXX部为主的内部工作人员为主处理的涉及报案、保险理赔、纠纷解决等日常法律事务。对外法律事务已有完备的力量来完成,而对内诸多涉及法律的问题则由于缺少相关工作人员,而存在一定不够完善的地方。其中包括,人事管理,各类规范性文件的发布等。这些方面的工作,由于大部分工作人员并不具备相关的专业法律知识而在处理相关文字的过程中表达的并不严密,或者由于不了解目前法律更新、修订的动态而使许多规范性文件出现内容滞后。这些很可能成为日后引发法律纠纷的隐患。而这些问题是需要有较好法律基础的人员才能处理的。例如,本人在XXX等地所见的文件表达不严密的事实,本人所了解的内部一些重要规章制度由于未根据最新的法律作出修改而出现的滞后的现象。我希望凭借我的法律知识能够成为在XXXXX部为公司处理对内法律事务的合格的工作人员,为公司在内部把好法律关。

就如何做好相应的工作问题,本人认为,法律就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规则,只要有人的活动的地方就需要有法律来为其规范。基于这个原则,我首先会全面对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进行详尽的了解、掌握(这是外聘法律顾问不容易做到的)。把握其中与法律相关的各类事项。然后对这些事项进行梳理,发现其中的是否存在滞后、不完善、不严密之处,并分析、判断其中利害,并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议。在改进后,观察其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并就出现的新及时做出修改。我相信通过这些工作,更有利于完善公司对各项工作的管理,更有助于公司业务的顺利展开。

二、谈及长处,我认为本人最大的优点的就是当认准目标以后持之以恒绝不放弃的精神。从我的个人简历可以看出,我最初的学历并非法律,而是物理,而且只是专科,虽然我进入学校获得了一个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但我并没有就此满足,求知的欲望,促使我继续学习,依靠自己的力量攻读到了本科。这样的学历,在我这个年龄段已经完全满足了任职的全部要求,但我依然感觉知识的匮乏,能力的不足。向往着更高层次的深造。由于工作多年,自知自己的数学功底不足,于是“弃理转文”,开始法律知识的学习,向更高的研究生学历努力。在我们原来的学校,和我一起准备考研的同事不在少数,但大多知难而退,而我依然利用空闲时间努力学习。最终,成功了。在研究生阶段,来在全国各地的精英汇聚一起,基础相对较差的我,最初并不为同学、老师看重,而我并没有就此消沉。依然在努力,每天最晚从自习教室离开的人中,一定有我。在宿舍继续学习的人中,一定有我。渐渐的,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微妙变化,又开始的我向同学请教问题,发展到我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到最后则是同学向我请教了。到毕业前,我们班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通过了被称为“天下第一难考”的司法考试,我在其列。

还可以举例,在我刚到学校工作的时候,很多和我同年进入学校的老师,都比我从能力、素质上优秀很多,但我不服输,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法,很快成为我们单位的骨干教师,每一届的重点班,领导都非常信任的交给我。我也从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我能如愿加入贵公司,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完成领导交代的任何工作,绝不会让领导失望。谈及短处,我清醒的认识到,处世不深,实践经验不足,是我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碍。其主要体现在自己所学与实践中处理问题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往往给人一种能力不足,素质不高之感,这是我目前的实际情况,不能回避,我也不会回避。因为克服我的这些弱点就是我现在给自己定下的下一个奋斗目标。我坚信“天道酬勤”的古训,我坚信“勤能补拙”的道理。

篇6:新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新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在阅读本文之前大学生个人简历为了让求职者了解更多的求职知识以下推荐一篇应届新闻专业毕业生求职信范文作为参考。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应该怎样写自荐信呢?请以这份新闻专业毕业生求职信为模板范文。

尊敬的贵公司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关注我的求职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我是浙江万里学院新闻专业20xx届的应届毕业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进大学,我就努力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我孜孜不倦,在和都获得了校级的两次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泡”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已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我坚信未来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我也很注重培养自已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 ,(QQ个性签名网 WWW.QQ0762.com/)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专业上,我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Premiere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dreamw网页设计与photosho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工作上,我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尽心全力做好工作。

此致

篇7:新闻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信参考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关注我的自荐书。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我是浙江万里学院新闻专业2009届的好范文。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进大学,我就努力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 人才。

在政治思想上,我积极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不断学习马列主义,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与思想方面的修养。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坚定。我已获得了团员入党的推优资格,也已参加了业余党校的培训,并已合格。这都更加坚定了我的政治方向,继续努力向党组织靠拢。

在学习上,我孜孜不倦,在2006年和2008年都获得了校级的两次奖学金。平时也热衷于“泡”图书馆,除了阅读自已专业相关的书籍外,也不断全面地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因为我坚信未来21世纪的 人才 应该是个全面发展的复合型 人才。学科之间的不断渗入与融合更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要求。此外,在学习中我也很注重培养自已的自学能力,注重形成自己正确且又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学习与拓展。

在专业上,我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熟练掌握报纸排版编辑、premiere视频编辑,对新闻摄影的理论与实务也有自己的了解与研究。此外,对于dreamw网页设计与photosho图片处理也有一定的编辑能力。

在工作上,我积极利用寒暑假不断提高自己。在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实习,使自己的实际动手与参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也从而培养自己的工作责任感与事业心,懂得团体合作与个人分工两者的重要性。

四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对于实际工作我相信,我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环境,熟悉业务,并且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尽心全力做好工作。

此致

篇8: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自21世纪以来, 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 市场竞争也逐渐愈演愈烈, 如何在媒体领域中略胜一筹是各大媒体公司所重点关注的问题。作为媒介生产、信息传播环节之一的新闻编辑, 在专业素养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这媒介融合时代下培养其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 以期更好为新闻媒体做贡献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媒介融合时代下对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

以往的传播方式中, 报纸、广播等形式作为受众需求, 而放眼当下, 新兴媒体正迅速崛起并且逐渐代替报纸和广播等传统媒体的重要地位。媒介融合更是成为媒介发展方向中所重点研究的话题。媒介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产物, 在各种新技术研发和进步的带动下, 必然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然而, 在媒介融合趋势带动下, 使得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也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这对新环境下新闻编辑专业素养也带来了一定的提升要求。

首先,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媒体传播的“放映者”, 整个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如何需要新闻编辑去经过收集、包装、审核等一系列工作, 故其在整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相当于新闻信息传播的“把关人”, 新闻编辑的价值观与媒介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着大众传播效果。其次,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由于网络媒体的参与, 大众开始利用手机短信、微博、论坛等方式来发布信息, 故如何在小页面展示有价值的新闻信息是新闻编辑所要思考的问题。不仅要懂得从记者所提供的新闻信息或是线索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还要能够在版面设计上发挥独到、新颖的构想。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水平。最后, 新闻编辑在面对媒介融合新时代, 不仅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还要有很好的品德素养。新闻编辑所要收集和整理的新闻原材料是由记者提供, 然后对其进行整理和筛选等。在此时, 新闻编辑必须是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媒介传播方式与技能的, 并且能够持正确的传播价值观去判断该新闻信息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确定其传播动机之后对其进行内容上的筛选和包装。这就体现了新闻编辑的专业精神和能力。此外, 新闻编辑应当始终坚守职业道德和专业主义精神。在新闻报道上切勿主观臆断, 而是要客观报道事实, 尊重公众的知情权。

2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培养

2.1 从校园抓起的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人才培养

深化新闻教学内容, 加大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培养力度对于学生今后从事新闻编辑工作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此, 院校可根据媒介融合时代的特点, 以此来“对症下药”, 即针对不同年级以及不同层次来重新制定新闻相关专业的教学方案以及每一年的教学计划。在制定过程中, 务必重视为学生提供课程实践机会, 坚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了解到新闻编辑的特点, 缩短其步入社会后的适应社会时间。并且, 由于新闻编辑的特点, 故教学课程中, 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助于日后能够以客观的判断能力去筛选和判断新闻材料。

此外, 改变学校的新闻专业教学模式。可采取模拟式教学方式, 即按照报社、杂志社以及网站等的编辑流程来进行授课, 将课堂比划为一个新闻编辑部,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新闻编辑的工作流程。也可采取案例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即不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经典的新闻编辑作品来作为案例进行授课。通过分析案例作品中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让学生发表其看法和建议。只有采用新颖的、有效性的教学方式, 才能提升学生对新闻编辑工作的进一步认识。

2.2 加强各新闻编辑的工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其策划组织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 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促进新闻媒体顺利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此, 各大新闻媒体在加强新闻编辑后期编辑工作的同时, 应当也要同时兼顾前期策划能力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媒介融合时代, 不再像传统媒介新闻编辑的职责一样更多的去重视后期编辑和排版环节作用的发挥, 而是受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加入, 为保证新闻稿件的高质量, 故要做到注重前期策划与组织工作。尤其是当有重大事件需要追踪报道时, 就需要有其他人员来帮助策划和组织记者的采访活动了。故不管是前期策划与组织工作, 还是后期编辑工作, 对于新闻稿件的高质量和真实性都是十分关键的, 因此优秀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主要通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来体现。

2.3新闻职业道德素养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一同重度培养

新闻编辑的专业素养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水平方面, 还应当包含其职业道德素养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新闻编辑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于新闻事件要客观报道, 不得以主观判断去修改记者所提供的新闻原材料。要充分尊重大众的知情权, 并且以真实的、客观的新闻报道去正确引导舆论。真实性作为新闻的最高价值体现, 新闻编辑作为新闻传播的指导者, 务必要恪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通过专业的处理方式对新闻稿件进行包装处理, 合理运用新闻报道的权利来为受众服务, 才能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稳定发展。故媒介融合时代下, 重视和培养新闻编辑的新闻职业道德素养与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已然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3结论

媒介融合时代, 不仅是新闻编辑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新闻编辑专业素养要求也随之提升。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编辑素养问题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 面对这样新形势的环境, 新闻编辑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 随时应对即将面临的各种形势的改变。只有壮大人才队伍, 重视培养职业素养、深化编辑工作, 才能使新闻编辑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发挥自身更高的价值。

摘要:新媒体对现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来说, 已经越来越必不可少并且成为至关重要。传统媒介在经历日益发展成熟阶段, 而新型媒体不断崛起的背景下, 媒介整合更能成为媒体的长足发展选择。作为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的新闻编辑, 如何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实现自身价值。本文重点探究了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及培养。

关键词: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编辑,专业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乌琼芳.“冷静传播”应成为新闻编辑的职业素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6) :142-144.

[2]李莉亚.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J].新闻传播, 2013 (11) :284.

[3]陈晓蕾.浅析新时代新闻编辑的科学素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 :114.

篇9: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关键词】新闻专业毕业生 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40201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09-0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变化,新闻媒体专业也在随着当今高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对于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而言,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帮助其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此同时,高校提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也为新闻行业的长久稳定快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面对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提高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的关键。

1.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及其毕业生的现状及问题

1.1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忽视人文基础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重视多样化全面化教学,并且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开设了许多适应性的课程。众所周知,高校的通识课程基本上都一样,大多数高校新闻专业的专业课程则又分为新闻理论、新闻史与新闻业务三方面。可以看出来,专业相关的课程设置的众多,但是却很少有专业之外的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是学习其专业相关的课程,很少接触人文社科类课程,就会造成一种知识面的缺失。虽然学生在相关专业上有较好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水平,并且具备相关专业就业时的必须技能与素质,但是却缺少一定的文化底蕴,缺乏一定社会科学类型的技能,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对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身上是必须具备此类素质,因为新闻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毕业生必须在具备高专业素质的同时具有较高水平的社会素质,只有这样,新闻专业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1.2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缺乏层次培养

一些高校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开设了一些人文社科类课程,较一些比较成功的学校而言,我国大多数高校新闻专业开设的相关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较为肤浅,与此同时,高校在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新闻专业的相关课程比较偏重于理论知识,高校在教学时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只是单一地进行课程传授。高校新闻专业缺乏一定的层次性教学。这样一来使得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新闻专业毕业生缺少专业所必须的素质。

2.提高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策略

2.1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并重式教学

高校新闻专业应该注重课程的多样化设置,并且高校教学人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实行新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注意加强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重点培养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新闻专业的相关教学人员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多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因为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稳定集中,毕业后主要接触的都是新闻媒体相关的行业,而这类行业正是社会中的文化的传播的关键媒介,注重新闻专业毕业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毕业生在今后从业的时候有更好的工作素质,能够在从业过程中,利用新闻行业继续文化等正能量进行传播。与此同时,提高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更快地适应,提高了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

2.2重构专业课体系

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应该结合高校综合的课程设置来进行。高校相关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对相关的专业课体系进行重新的设置,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际的情况,提高教学的质量。对于当前的课程中,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结合现代时代发展的特点,结合现代高度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方式改革。对于教学计划中,对于现有的新闻专业课程等进行一定的压缩,增加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选修课的课程数量。尤其是在人文社科类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有所提高。注重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高校新闻专业应该注重和就业相关单位的联系,增加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机会,让学生提早的接触到相关岗位,以此来提高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新闻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广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时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对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的素质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提高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得整个行业能够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晓鸣,梁升禄,等.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09,(19).

篇10: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自荐书

您好!

我是XX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0xx届本科毕业生,在这即将踏入社会,实现梦想的时刻,非常感谢您能给我这次自我推荐的机会。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大二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摄像与节目制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电视专题片写作、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等。通过学习,本人系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日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日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日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多次参加各种兼职工作,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在生活中,我为人热情友善,思想积极进取,政治立场坚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辛勤劳作,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与锻炼,锐意进取,让自己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宽以待人、洁身自好”是我的处世原则;“精益求精、勇于进取”是我的精神信念;“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是我的工作方式。我自信我的能力和热情使我能胜任贵公司的广播电视新闻及其他有关方面的工作。希望公司给我一次参加面试的机会,我在此静候佳音。谢谢!

此致

敬礼!

XXX

篇11:新闻系毕业生英文自荐信

新闻系毕业生英文自荐信,在阅读本文之前大学生个人简历为了让求职者了解更多的求职知识以下推荐一篇新闻专业毕业生自荐信作为参考。应届毕业生在求职时应该怎样写求职信呢?请以这份新闻专业应届毕业生求职信为模板。

Dear Admissions Committee:

I am pleased to have this opportunity to recommend one of my capable students at the ABC University, Mr. Hung-Doe Doe, to your university‘s master degree program in computer science for entering class fall . Through my extensive observation of him in both academic and extracurricular fields, I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Mr. Doe possesses a number of valuable qualifications that will make him an outstanding member of his graduate class.

I have had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Mr. Doe when he was under my instruction in the cours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uring the academic year of 1993. While attending this requirement course, Mr. Doe has left me with the impression as a bright and hard-working student who is highly motivated in his coursework. His academic integrity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fact that he ranked in the top 10% in the class. Unlike most of his peers, who gained knowledge merely from school lecturing, Mr. Doe has spent a great amount of effort and time on reading advanced articles and textbooks and therefore has developed a firm grasp of this subject.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my class has provided Mr. Doe with a solid basic background in electronics and circuits analysis, which is valuable to his academic pursuit in computer science.

An open-minded individual who never let go any learning opportunity and is always willing to share with people his own opinions and ideas, Mr. Doe, often came to me discussing various questions and problems he encountered during his studies. I was pleased to learn of his strong interest in electronic related subjects and the most up-to-date advancement in this field. His diligence and commitment to coursework ha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 I have, without any doubt, come to consider him to be a highly promising student. With the intelligence and persistence that Mr. Doe has displayed, he will have no difficulty in succeeding in any academic environment and continue to perform outstandingly in your graduate school.

In general, I consider Mr. Doe a highly promising applicant to the master degree program in his proposed field. I have the least reservation on his potential to succeed in his future educational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pursuits. I give him my highest recommendatio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 Should you wish to discuss anything pertaining to his application,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Best regards

篇12:新闻专业自荐信

您好!我是一名即将从x x x x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名字叫x x x。

大学四年,打下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务实作风。我认真学习了新闻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阅读了大量的新闻学相关书籍,获得了普通话二级证书。

我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所以在学校参加过很多实践活动和新闻编辑工作。能够将在学校学到的新闻理论灵活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熟悉基本的新闻编辑流程,基本掌握新闻编辑的操作方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肯定。我还掌握方正腾飞、flash、adobe premiere pro等软件的基本操作,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本人热情随和,性格开朗,有事业心和团队精神,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个人兴趣广泛,平时喜欢各种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等等。喜欢阅读、电影、音乐、旅游、摄影,梦想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喜欢阅读各种报刊杂志,更关注各种新闻媒体。

希望能找到一份和自己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让自己有更多的空间去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我在此交流

敬礼!

求职者:xx

篇13: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学,毕业生,就业

一、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研究近年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笔者认为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毕业生、研究生集中, 导致地方性的二本院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二是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待就业毕业生增加;三是大批量扩招导致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毕业生总人数上升超过社会上新闻传播行业的岗位需求, 导致人才相对过剩;四是本科生真正在传媒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少之又少, 多集中在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由于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 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吸收大学生的数量有限, 所以, 就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 大部分毕业生集中在私企或民企的广告公关行业。

二、影响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 社会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 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我国传媒业逐步与国际接轨, 各个传播单位不断整合, 推陈出新, 市场的竞争加剧, 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互融合, 使得用人单位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员工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 而且还要有完成任务的组织能力和策划能力。现在用人单位多青睐经验丰富、人脉广的毕业生, 忽视应届毕业生敢于吃苦、可塑性强的优点, 使得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2. 唯学历论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 新闻传播类专业应该好就业。而实际上, 新闻传播类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相关资料表明, 不少新闻媒体单位更青睐知名高校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 对于二本普通高等学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而言, 无疑是雪上加霜。很多毕业生寒窗苦读十几年, 却因本科“出身”非“211工程”“985工程”高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

(二) 高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 专业建设相对滞后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门理论和实践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 具有时效性强, 观点、技术、手段变化快等特点。跟国内一流大学相比, 地方院校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的限制, 大部分院校教育资源整合不够, 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更新相对缓慢;专业授课侧重于对新闻理论知识的培养, 缺乏对学生操作能力的指导, 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专业教师紧跟时代发展, 紧密联系实际, 加强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

2. 实践资源相对匮乏

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全国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实习资源都相对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等几所高校, 对于普通二本高校而言, 由于受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条件的限制, 大部分学校只能依靠社会资源来提高实践能力。我国除一线城市新闻传播行业发达外, 大部分地区的新闻传播业发展相对滞后, 为学生提供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实习机会少, 以致毕业生在应聘时, 实践经验相对不足, 满足不了用人单位岗位所需的要求。

(三) 毕业生自身对就业的影响

1. 就业期望值过高

大部分毕业生将新闻媒体、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自己理想的求职单位, 只愿意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在择业时忽视了职业对自我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看重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资待遇, 而缺乏岗位知识、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准备, 使得毕业生首次签约率偏低。

2. 缺乏职业规划意识

毕业生在大学期间, 不了解新闻传播专业的真实情况, 对社会和市场变化的关注度低, 没有很好地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结合起来, 缺乏全面职业生涯规划, 找工作时准备不充分、目标不明确, 以致最后找到的工作往往同自己的所学专业、个人兴趣不挂钩。

三、应对新闻传播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 加强职业发展教育, 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大学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大学生毕业即面临择业期和职业发展期。因此, 应从加强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开始, 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在注重学生“个体谋生价值”的同时, 也要重视对学生“个性发展价值”的培养, 通过主题教育、学生媒体、网络课堂、个性咨询等方式,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关心民生, 胸怀天下, 放眼世界。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为新闻传播类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心态, 要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观教育, 引导他们转变观念, 摆正心态, 客观定位, 选好目标, 多些务实, 少些浮躁, 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结合自身特点, 扬长避短, 从而有的放矢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二) 明确培养目标,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 应充分关注人才市场的供求变化, 立足实际情况, 着重考虑如何适应现代媒体的需求, 依托学校背景, 突出特色, 以采、写、编、评的新闻能力培养为主, 以电子媒体技术能力培养为辅, 加大学生新闻实习实践活动的力度。传播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新闻传播学类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 新闻传播类专业必须依托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 优化课程体系, 开设传播技术类课程、改革实践类课程,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人, 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三) 加强软硬件建设, 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实践中, 高校一方面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有计划地加大新闻传播实验室投入力度, 如成立摄影技术实验室、观摩审片实验室等, 使学生在校内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 高校应坚持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 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刊物为平台,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学用新闻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以实现新闻知识学习课上和课下、理论和实践、教学和自学的结合。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师不具备新闻从业的经历、缺乏实战经验, 也是影响教育教学水平的关键。为此, 高校应遵循“引进来, 走出去”的原则, 一方面引进资历丰富的记者、编辑作为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同时邀请业界资深媒体专家或新闻人来学院举办讲座, 以拓宽学生视野, 丰富学生知识;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安排学院教师到各种新闻媒体单位和知名院校进行锻炼和进修, 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学生到基层就业

当前, 大量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坚持留在大中型城市, 造成县级媒体和文化产业专业人员严重缺乏, 基层媒体专业人员紧缺与大量传播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作为毕业生的重要输出单位, 为了给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多渠道地提供出路, 地方院校应树立大传播就业观念。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方式, 让学生到企业办的媒体中进行实践;另一方面, 通过开展毕业生主题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就业, 实现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契合。

(五) 积极引导毕业生注重实践、提升素质、把握机会

对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来讲, 应充分利用寒暑假进入新闻媒体单位实习, 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丰富实践经验。择业时, 端正求职意愿, 充分把握机会, 适时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的真实能力, 为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龚翔, 禹菲.“新闻专业热”背后的就业问题[J].青年记者, 2009, (13) .

[2]高燕.推进教学改革, 增强新闻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J].理论界, 2009, (6)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生自荐信】相关文章:

新闻编辑专业毕业总结05-10

应聘新闻编辑自荐信09-05

新闻编辑电视新闻论文04-19

新闻编辑稿件04-19

新闻编辑素质05-12

新闻编辑力05-19

人口新闻编辑05-20

新闻编辑工作05-23

新闻编辑能力培养电视新闻论文05-01

电视新闻画面编辑05-23

上一篇:简报范文大全杨利伟下一篇:高中教师资格证简答题